第三章 地理课堂教学语言技能

第三章  地理课堂教学语言技能
第三章  地理课堂教学语言技能

第三章地理课堂教学语言的技能

语言是人类独有的交流思想和情感的工具。教学中,教师运用教学语言的过程,实质上是师生间信息的传递、接收、加工与存储的过程。教学语言运用得恰当与否,对课堂教学效果有重要的影响。

教学语言技能是指教师传递信息、提供指导的语言行为方式,教学语言不独立存在于教学之中,它是一切教学活动最基本的行为。运用语言是中学地理教师最基本的课堂教学技能。

第一节教学语言的功能

1.语言是地理教师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工具

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主要是通过语言传递知识信息,组织各种教学活动,从而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过程如表3-1所示。

从上表分析:其一,在教师的各种教学行为中,语言是核心,表情和动作多是配合语言而出现的,即使是演示实验操作,也必须同时用语言讲解,否则学生搞不清楚教师在那里比划什么。其二,传统

的地理课堂教学重视讲解和演示,忽视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和指导,片面强调教师在传输知识信息方面的作用,忽视指令语和强化语的使用。而现代教学在知识信息的传输形式是多方面的,包括讲解、演示、引导和指导等。经常向学生发出读、议、练的各种指令,让学生积极参与。对学生的各种行为,还要不断地强化。这些,都要靠教师运用准确,熟练、生动、亲切、恰当的课堂教学语言来实现。其三,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看、思、做等学习行为,获得地理知识,发展智能,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然而,在地理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学生的各种学习行为中,专心听讲无疑是最重要的。听讲不仅指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信息,还包括听教师介绍学习方法、思路,听教师在学生进行独立活动(读地图、读课文、讨论、练习等)前和活动中,提出的各项要求和思考的问题。

总之,教师运用课堂教学语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现教学大纲提出的各项教学目标。

2.语言是教师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的手段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讲道:“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在教学中提出的有趣的问题,常常能激励学生,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愿望。教师生动的语言吸引着学生,把他们的思绪带入各种地理情境之中。教师讲话严密的逻辑,环环入扣的分析,精辟的综合概括,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观察和思维能力,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3.语言是表达教师情感、影响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媒介

语言可以将教师正确的观点和良好的思想品德表现出来,以情动人,像滴滴春雨,滋润学生心田。教师的语言富于情感,会使学生产生共鸣,在传授地理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第二节地理课堂教学语言分类

地理课堂教学语言按其内容可分为一般教学语言及地理专业语言,按表达形式分为描述性语言及论述性语言,按传输的媒体分为口语和身态语等。

1.一般教学语言与地理专业语言

一般教学语言是指表达所有事物通用的教学语言,地理教学中所用的大部分是这种语言。比如描述地理事物的外貌、分布;说明地理现象的过程、成因;阐明地理事物的特征、原理及组织教学等,都需要大量使用一般教学语言。一般教学语言又可分为转承语、提问语、指令语、强化语和讲解语等。

转承语出现在两个教学片断之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广义上讲,导入和结束语也属于转承语之列。这种语言要求连贯自然,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产生继续学习的愿望,在内容上能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增强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比如北京三十一中王春元老师在讲食物链和食物网时使用以下两段转承语,与前后内容的联系很密切、自然,起到了转承语的作用。

教师:以上我们学习的是生态系统的组成,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这就是都离不开

食物,食物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这样,许多生物就围绕着食物发生联系。

下面,我们就研究第三个问题:食物链和食物网(学习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教学过程略)。

教师:食物链和食物网揭示了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传递途径。那么,在能量传递的过程中,能量本身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这就是我们将要研究的下一个问题——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提问语贯穿在地理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有时在学习新知识前提出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使学生产生新奇感;有时在讲解进行过程中提出问题把学生的认识引向深入;有时在课程将要结束时提出问题,复习巩固新知识,或埋下伏笔,为下节课打下基础。提问语要求明确、清晰、语速较慢,能引起学生思考。发问时要注意学生是否认真听明白了题意。

指令语是指教师让学生做什么的语言,如让学生读书、读地图、讨论、练习、作业等。这种语句要求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语言清晰、明确,把学生要做的事情交待清楚。要给学生足够的活动时间,不要流于形式,走过场。比如布置学生读课文或读地图要讲清翻到哪一页,哪一段,带着什么问题去阅读,让学生讨论什么问题等等。

强化语是指教师对学生鼓励和帮助的话语。这种语言要注意真诚热情,掌握分寸,注意变换方式,掌握好强化的时机等。

讲解语在教学中使用最广。教师运用讲解语应注意发音正确、吐字清晰、音量适中、语速恰当、语调顿挫、讲究节奏、词汇丰富、用

词准确、富于条理、精练生动、情感丰富等。

地理专业语言是指正确运用地理术语,即地理学科的专门用语。这些专门用语是由地理基本概念组成的名词体系,每个河都有它特有的定义域,是不能随意使用的。比如气温和温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气温表示大气的温度,是重要的气候要素,用来表示天气和气候状况及其特征,而温度的外延要广得多。说“北京今天的最低温度是零下2℃”就不确切,必须用“最低气温”。像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比如结冰期与冰期、温度带与热量带、地壳与岩石圈、疆域与疆界、人口出生率与人口自然增长率、大陆和大洲、夏季和夏半年、昼夜和昼夜更替等等。

地理专业语言除地理术语外还包括一些习惯用语,如指图说明地理事物的位置时,不应说在某某地物的左面、右面、上面、下面,而应说在西面、东面、北面、南面等等。

2.描述性语言和论述性语言

地理学科就内容来说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部分,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种性质。这样,许多自然和社会现象、景观需要描述,让学生得到感性认识,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同时又有许多逻辑性很强的内容需要说明、讲清楚。这两种语言需要地理教师具有不同的思维形式,前者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后者要求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这就对地理教师提出了必须兼有文、理两类学科教学语言的技能要求。

地理教师应当在描述地理景观、地理现象时做到惟妙惟肖,让学

生如临其境。教师的语言要准确、丰富、生动、形象、自然。有时要用手势助说话,如用高、低、广、窄、上升、下降、前进、后退、旋转等手势。有时要用指图棍在地图上指示范围、方向、位置,指出观察的重点。生动的语言往往伴随着自然、亲切的表情流露。还要使用比喻,联系学生的实际,联系教师的所见所闻,让学生感到真实、亲切。

由于地理事物分布范围很广,许多事物我们无法亲眼看到,因此,要经常收集有关地理事物的资料,如游记、新闻报道、诗歌、名家论述等等,将资料中文字描述进行加工整理,转换成生动的口语讲给学生听。

地理教学语言不同于艺术语言,文学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有虚构、有夸张。而地理教学必须尊重事实,不得有半点儿虚伪和做作。地理教学语言既要借鉴文学艺术作品中的优美朴实的词汇及众多的表现手法,又要剔除其中不够严谨科学之处,切不可生搬硬套。优美生动的教学语言,决不是华丽词藻的堆砌。讲得“像”,讲出了意境,就是好的地理描述。

地理教学语言又不同于书面语言,许多书面语很美,但平常说话时却很少使用。要将书面语转化为上口的语言,使教师讲起来顺口,学生听起来动听,优美生动、朴实自然,才利于与学生交流。要少引用文言,引用后一定要通俗地解释。

地理描述又可分为地理现象描述和地理景观描述。

地理现象描述一般将现象发生、发展的过程如地点、事物的形态

或运动变化的强度、影响的范围、产生的后果、发展变化趋势等分别讲清楚,常用科学数据加以引证,或者选择典型事例进一步说明。比如烈风是南极大陆气候特点之一,可以这样描述:“南极大陆一向以多暴风雪著称,一年之中8级以上的大风日就有300天,一般风速达17~18米/秒,沿岸风速常达45米/秒。法国一个科学考察站曾经观测到100米/秒的最高记录。这个速度已经达到12级风的3倍。这里终年狂风怒吼,狂风卷起地面上的积雪,铺天盖地而来,极为强烈。假如你把一根发锈的铁链放在风口里,不到两天就被吹得发亮,像全新的一般。因此,南极洲又被称为世界的‘风极’。”

地理景观描述要将地理要素的种类、形态、关系、结构,以及时相变化介绍清楚。要变化观察的角度,从地面、内部或站在高处、远处、空中进行宏观、微观描述,把学生带入地理情境之中。地理景观描述也常常使用数字和典型事例。比如讲到尼亚加拉瀑布就可以这样描述:

“‘尼亚加拉’在印第安语中是‘雷神之水’的意思。人们在距离瀑布十多千米的地方,就能听到它那隆隆的水声。到了瀑布跟前,登上美加两国界河上的虹桥眺望台,波澜壮阔、气势雄伟的场面尽收眼底。尼亚加拉瀑布犹如万马奔腾,汹涌澎湃。浪花飞溅,瀑布上空形成一团团如云的白雾翻腾喷涌,如果在晴朗的日子,常常可以看到美丽的彩虹。尼亚加拉大瀑布的总宽度达1200米以上,水帘的平均高度超过50米,宽阔的瀑布好像一幅白色纱慢,倒挂于蓝天白云之下。瀑布分属于美、加两国,被一个绿树成荫的小岛—山羊岛分成两

段,这个小岛是两国的分界,岛的东侧属于美国,岛的西侧属于加拿大,巨大的水流大部分流入加拿大。”

地理教师在讲述地理概念、特征、原理、规律等理性知识时,常常使用论述性语言。这种语言逻辑性强,要求简练准确、层次分明,注意把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揭示地理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进行科学的判断、推理和精确的分析、概括,用理性知识统帅地理事实材料,做到有论有据。这样,学生听起来才会脉络清晰,具有整体感,而不致产生零乱、互不相干、支离破碎的“拼盘”感觉。比如北京三十一中王春元老师在讲述食物链和食物网时就很成功。

教师:有这样一个简单的生态系统:(边讲边在黑板上画图)

青草——绿色植物,生产者。

兔子——植食动物,消费者。

鹰——肉食动物,消费者。

还有阳光、土壤等非生物环境及分解者。

这些生物,特别是动物,它们围绕着食物会发生什么关系呢?

学生:兔子吃青草,鹰吃兔子。

教师:对!这里兔子是初级消费者,鹰是次级消费者,它们围绕着食物发生了吃与被吃的关系。

池塘中有大鱼、小鱼、河虾、硅藻(我们通常说的河泥),哪位同学说说,它们围绕着食物又会发生什么联系?

学生:大鱼吃小鱼,小鱼吃河虾,河虾吃硅藻。

教师:对!这就是我们俗话说的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

吃资泥。

大家看!生态系统中的动物通过吃与被吃将绿色植物生产的能量依次传递:青草将能量传递给兔子,兔子将能量传给鹰;硅藻将能量传给河虾,河虾又传给小鱼,小鱼又传给大鱼。能量传递的途径就好像是一个食物的链条,这就是食物链(板书)。

但是情况就这么简单吗?我们在黑板上表示的这个生态系统,假如闯进了一条蛇(画板画)。请问,现在这些动物围绕着食物又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学生:蛇吃兔,老鹰吃蛇。

教师:对!大家看,鹰不仅吃兔子还吃蛇,蛇成为次级消费者,鹰又可成为三级消费者。兔子不仅成为鹰的爪下之物,同时也可被蛇所捕获。这就告诉我们,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消费者不只吃一种食物,而同一种食物又被不同的消费者所食。通过这个例子表明: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可以有许多条食物链彼此联系,交错成网,形成复杂的食物网(板书)。

下面,让我们看看温带森林中的食物网(投影幻灯:“温带森林中的食物网”)。

王春元老师在讲解中,首先通过两个简单的、典型的例子归纳出问题的实质——“能量传递的途径就像是一个食物的链条”。从而引出食物链的概念。进而通过青草→兔子→鹰这条食物链闯入一条蛇,引伸出食物网的概念,最后让学生观察更加复杂的“温带森林中的食物网”,使问题得到了正确的认识。这段讲述条理清楚,重点突出,

语言严谨、简练、通俗。配合一手出色的板图,教学效果很好。

第三节地理课堂教学语言技能的构成要素

地理课堂教学语言技能的构成要素包括:语音、吐字、音量、语调、节奏、语速、语汇和逻辑等。

1.语音和吐字

心理学研究表明:“感知言语的首要条件是区分出语音”。如果发音不准确,就很难让学生弄明白教师讲话的涵义了。

地理教师教学语言的发音以普通话为标准,而普通话的语音是以北京话语音为标准的,这是从整体上来讲,但并不是说北京话中任何一个语音成分都是标准的。北京话存在土音成分,有些字的发音仍然存在着分歧。这些不准确的发音,北京的地理教师在教学中都应加以注意,不要认为北京人说的就一定是普通话,要不断地以普通话正音,用标准的普通话教学。

外地,特别是南方的地理教师应注意纠正方言中与普通话不同的发音。因为普通话是以北京话的语音为标准,以北方话为基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汉民族共同语。北方其他地区的方言与普通话有区别,而南方话与普通话的差别更大。

此外,地名和地理术语的发音也要正确。如潟湖的“潟”字应读xì而不读xiè,海峡的“峡”字应读xiá,而不读jiá;海参崴的“崴”字不读weī,而应读wǎi;兴都库什的“什”字不读什么的“什”(sh én),而应读shí;斯堪的那维亚半岛的“的”字应读dì;鄱阳湖的

“鄱”应读Pó,不读bó,更不能读成“潘”。再如,说某种野生动物濒临灭亡的“濒”应读bīn,而不能读成Pín等等。

地理课堂教学语言的发音还应注意音色,最好能做到圆润、动听,即“字正腔圆”。圆润动听的声音是由“共鸣腔”——胸腔、口腔、头腔、鼻腔联合调节的。偏重用胸腔,声音低沉;偏重于头腔,声音漂浮;偏重用鼻腔,声音晦涩;只用口腔,声音干燥。讲课时要有意识地使用声音共鸣,做到各种共鸣腔协调配合。

地理教师讲话时吐字要清楚,不能含含糊糊、模棱两可、囫囵吞枣。地理教师讲课时,只有将每一句话的每一个字都说清楚了,语言才联贯、通顺。地理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要像“钢珠落盘”,声声有至;或像京剧里的梆子点,点点清晰,才会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2.音量

地理教师发出的语言信息,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听觉器官接收,再向神经中枢传递,刺激脑细胞兴奋,引起思维活动而产生听觉的。因而听觉的刺激频率要有一定的限度。教师讲课的声音过低,则不能引起听觉的产生,或造成神经传递的中断,学生听起来很困难,时间长了就会处于一种抑制状态,甚至昏昏欲睡。音量过高,又会使神经过度兴奋,也容易产生疲劳。

地理教师发出的语言信息,音量大小应以教室最后一排学生能听清楚为标准。除了从整体上控制音量大小以外,还要注意每句话的尾音要清晰。在板书或指图时最好面向学生讲话,这样一方面不影响音

量,另外也可以看到学生的反应,得到反馈信息。如不得已而背对或侧向学生讲话,则一定要提高音量,以防后面的学生听不清。教师逆向学生说话的时间决不可以过长。

音量控制的基础是气息。正确的发音总是感到小腹在用力,戏剧演员讲“气入丹田”,就是在感觉上把气吸到小腹部,吸得深一些,气息量多了,就可以避免因气息不足而引起的音量过低,也可以减轻声带的负担。

3.语速

由于学生对教师发出的语言信息,需要经过译码、存储和加工的处理过程,才能被学生理解、消化,进而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语速太快会使大脑对收取的信息处理不及,形成信息的遗漏、积压,导致信息传收活动的障碍甚至中止。反之,假使教学语言的速度过慢,不仅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而且将导致学生精神涣散,感官和大脑皮层细胞由兴奋转入抑制状态,降低听课的兴趣与效果。

地理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速度受学生、教学内容及教学环境等因素的制约。

教学对象的年龄因素,是确定教学语言速度的重要依据。学生的年龄越小,年级越低,越要相应地放慢速度。讲话时,音节的时值长,中间停顿的时间和次数也多。对高年级的学生讲话,语速相对来说可以快一些。

教学内容也是影响语速的重要因素。教学内容的重点、关键、难点之处语言要慢,非重点和难点之处可快一些,要求学生记笔记的地

方更要放慢。描述性的语言要求联贯、生动,因此可以快一些。论述性的语言精练,要求有较强的逻辑性,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要慢一些。

教学环境也是制约教学语言速度的条件之一。教室较大,语速应当放慢;教室不安静,室外有噪音干扰,语速也要慢。

恰当的地理课堂教学语言的速度,以多数学生能建立反应,边听边思考,边听边回味,能够从容地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为好。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语言的速度,一般以200字/分左右为宜。

4.声调和语气

地理课堂教学语言的声调,是指句子音量高低强弱的变化。一味的高音教学,一直是一个频率,则显得平淡乏味。地理课堂上经常传出“抑扬顿挫”的生动话语,将吸引学生,使他们对地理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句子的语调一般分为升调、降调和平调三种。

升调的句尾音量先低后高,一般用于提出问题等待回答;情绪高亢,感情激动或中途停顿等等。下面是升调提问的例子:“大家想想,都是地壳运动,使岩层受力产生变形、变位,为什么有时形成褶皱?有时形成断层?”

降调的句尾语调先高后低,一般用于情绪平稳的陈述句;肯定的语气,感情强烈的感叹句等等。下面是降调的例子:

“几十年来,世界人口增长过快,给人类的生活带来许多问题。”

平调句尾语调保持平直,无升降变化,多用于表达内容分量较重的地理概念、地理特征、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等等。下面是平调的例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训练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训练语言表达能力具体是指用词准确,语意明白,结构妥贴,语句简洁,文理贯通,语言平易,合乎规范,能把客观概念表述得清晰、准确、连贯、得体,没有语病。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新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训练。” 小学低年级是学生语言发展的最佳阶段,要抓住机会引导他们进行有目的的语言训练。说是写的基础,是作文的前提。听话、说话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会听、会说以后才能会写。 “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关注表达”、“训练表达”是当今语文教学最基本的教学内容,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低年级学生年龄小,阅历浅,语言保有量少,扎扎实实地打好语言表达的基础,这无疑是低年级老师现在最需要思考的问题。 1.关注课文表达,充分利用文本进行有效的语言训练 充分利用课文资源,对表达能力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不仅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语言积累,使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得到锤炼,同时也可使学生思维的概括性和语言的流畅性得到提高,让学生在内化文本语言的过程中,有效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带着尺子去钓鱼》是上教版第三册中的一篇教材,记叙了中国客人小张在丹麦“带着尺子去钓鱼”的奇特经历。让学生体会丹麦人严格的法律意识,学习他们自觉保护海洋资源的良好品德。 认真分析了“课程标准”对于二年级第一学期的教学要求后,我降低了语言训练的难度,一堂课仅设计了一个语言训练点。并仅要求学生利用课文中的文字,用“因为……所以……”讲“原因”说清楚就行了。在设计这个语言训练时,还特别设计了先“找句子”——再“读句子”——然后看着句子“说原因”——最后出示“因为……所以……”自己把“原因”说清楚。 在教学中,我在出示“原来为了保护海洋中的自然资源,丹麦法律规定只有

如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进行激励性评价

★如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进行激励性评价? 扬州市地理教研员朱雪梅 【理论阐释】 激励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方法,不失时机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尊、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诱发其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新课程改革强调要发挥课程评价的激励性功能,《标准》也指出,地理学习评价在于“发现闪光点、激励自信心”。 学习评价涉及复杂的心理作用,必须认真考虑评价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反应。激励性评价倡导在教学活动和学习评价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培养学生自信心,让学生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为学生的学习成功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强调把评价活动和过程当做是为被评价者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和机会,鼓励被评价者展示自己的努力和成绩;要求使学生准确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使学生从评价中得到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以达到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 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评价的激励性功能,需要我们做到以下几点: 1.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评价氛围 课堂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平等交流的平台,教师只有在课堂上创设和谐、民主、宽松的氛围,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和激情,因此营造课堂宽松民主的氛围是做好课堂评价的重要基础。 2.制定促进发展的课堂评价机制 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即时反馈课堂学习效果,要遵循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反思性评价与激励性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制定合理的评价方案,对学生地理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与结果进行多元化的价值判断,以促进学生地理学科素养与实际应用能力的发展。 课堂提问能够有效检查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是课堂上重要的评价方式。激励性课堂提问的内容要有一定的逻辑性,众多的问题应当是递进的、有层次的、前后衔接、相互呼应和逐步深化的,能够形成“问题链”。激励性课堂提问的内容还应具有探究性与开放性,要鼓励学生做出多种可能的解释,诸如“可能发生哪些地理现象?”、“你能举例说明?”、“你认为其原因是什么?”、“你认为该如何解决?”等等这些追问,远比那些只须用“是”或“否”来回答的封闭性问题更能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 课堂形成性检测是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通过一定量的测试题检查学习目标的达成率,是检查学习成效的重要手段,也体现讲练结合的教学思想。激励性的课堂检测能够帮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课堂检测题的设计要能够准确把握内容的科学性、难度的层次性、题目的趣味性、用时的合理性,特别要重视读图、用读、绘图、分析地图的

课堂教学技能Word版

课堂教学技能 第一节导入的技能 一、导入的功能 1、引起注意,激起好奇; 2、激发兴趣,诱发学习动机; 3、铺设桥梁,衔接新旧知识; 4、揭示课题,明确教学目标; 5、渲染气氛,创设教学情境。 二、导入的类型 1、情境导入:教师通过语言、图片、故事、游戏等手段,制造符合教学需要的情境,使学生产生置身其中、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学习情境的一种导入方法。 2、温故导入:教师通过帮助学生复习与即将学习的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从中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合乎逻辑、顺利成章地引出新知识的一种导入方法。 3、问题导入:教师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使学生顿生疑虑,引起学生的回忆、联想、思考,从而产生学习和探究欲望的一种导入方法。 4、实验导入:教师通过演示有趣的实验,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实验中的各种现象,使学生进入学习情境的一种导入方法。 5、悬念导入:在教学中创设带有悬念性的问题,给学生造成一种神秘感,从而激起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一种导入方法。 6、、观念冲突导入:指针对某一种自然或社会现象,教师在一开始上课使就向学生呈现相互矛盾的观点,使学生产生激烈的思想冲突,萌发探索事物的强烈愿望的一种导入方法。 三、导入的运用 1、导入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导入要有针对性,一定要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相适应。 (2)启发性原则:导入应对学生新知识的学习具有启发性。 (3)关联性原则:导入要有关联性,要善于以旧拓新,温故知新。

(4)趣味性原则:导入要有情趣、有新意。 (5)艺术性原则:导入要讲究语言艺术,使课一开始就扣人心弦,吸引学生的注意。 2、导入的基本要求 (1)趣味性:语言风趣、热情开朗、方式新颖、引证生动。 (2)启发性:教学民主、激发思维。 (3)迁移性:以旧引新、对比开讲。 (4)目的性:导入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 第二节讲授的技能 一、讲授的作用 讲授:是教师运用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思想的方法。 1、讲授的优点与局限 讲授的优点:效率高、成本低、能较好的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保证知识的系统性。 讲授的局限:(1)是一种单项的信息传输方式,不易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2)不能代替自学和练习,讲授过多会影响教学质量; (3)通常面对全体学生,无法顾及学生的个别差异; (4)讲授时间过长,会影响学生的有效学习。 2、讲授的适用范围(1)适用于传授知识性的问题; (2)适用于班级教学; (3)适用于低年级或性格内向的学生; (4)适用于思维清晰、擅长表达的教师。 二、讲授的基本形式 讲授的类型很多,较为常用的有讲述、讲解、讲读和演讲四种。

第三章 地理课堂教学语言技能

第三章地理课堂教学语言的技能 语言是人类独有的交流思想和情感的工具。教学中,教师运用教学语言的过程,实质上是师生间信息的传递、接收、加工与存储的过程。教学语言运用得恰当与否,对课堂教学效果有重要的影响。 教学语言技能是指教师传递信息、提供指导的语言行为方式,教学语言不独立存在于教学之中,它是一切教学活动最基本的行为。运用语言是中学地理教师最基本的课堂教学技能。 第一节教学语言的功能 1.语言是地理教师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工具 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主要是通过语言传递知识信息,组织各种教学活动,从而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过程如表3-1所示。 从上表分析:其一,在教师的各种教学行为中,语言是核心,表情和动作多是配合语言而出现的,即使是演示实验操作,也必须同时用语言讲解,否则学生搞不清楚教师在那里比划什么。其二,传统

的地理课堂教学重视讲解和演示,忽视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和指导,片面强调教师在传输知识信息方面的作用,忽视指令语和强化语的使用。而现代教学在知识信息的传输形式是多方面的,包括讲解、演示、引导和指导等。经常向学生发出读、议、练的各种指令,让学生积极参与。对学生的各种行为,还要不断地强化。这些,都要靠教师运用准确,熟练、生动、亲切、恰当的课堂教学语言来实现。其三,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看、思、做等学习行为,获得地理知识,发展智能,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然而,在地理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学生的各种学习行为中,专心听讲无疑是最重要的。听讲不仅指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信息,还包括听教师介绍学习方法、思路,听教师在学生进行独立活动(读地图、读课文、讨论、练习等)前和活动中,提出的各项要求和思考的问题。 总之,教师运用课堂教学语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现教学大纲提出的各项教学目标。 2.语言是教师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的手段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讲道:“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在教学中提出的有趣的问题,常常能激励学生,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愿望。教师生动的语言吸引着学生,把他们的思绪带入各种地理情境之中。教师讲话严密的逻辑,环环入扣的分析,精辟的综合概括,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观察和思维能力,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3.语言是表达教师情感、影响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媒介

地理教育学

地理教育学

————————————————————————————————作者: ————————————————————————————————日期: ?

地理教育学 第一章绪论 1、地理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地理教育系统 2、地理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1)理论研究与实务研究、(2)教育研究与教学研究、(3)教导研究与学习研究、(4)内容研究与形式研究、(5)常规研究与改革研究、(6)现状研究与发展研究 3、地理教育学的学科属性:(1)社会性、(2)边缘性、(3)概括性 4、地理教育学的学科地位: (1)高师地理专业的专业主干学科 (2)普通教育学科的互补学科 (3)应用性理论学科 5、了解地理教育学的发展基础和研究方法 ?理论基础 (1.)以地理科学为理论基础(2).以教育科学为理论基础(3).以社会科学为理论基础(4.)以行为科学为理论基础(5.)以信息科学为理论基础 ?实践基础 (1).以学校地理实践为基础(2.)以学校教育实践为基础 (3).以社会教育实践为基础(4.)以高师教育实践为基础 第二章学校地理教育 1、学校地理教育概念:是由地理教师、学生、地理教材、地理教学环境等因素构成的教育系统。 2、学校地理教育的功能:(1)“三个面向”的教育功能、(2)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教育功能”、 (3)公民素质教育功能、(4)地方发展教育功能、(5)综合思维教育功能、(6)社会实践教育功能 3、学校地理教育的地位:(1)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2)在教育改革中的地位:(3)在乡土教育中的地位;(4)在社会教育中的地位;(5)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6)在产业教育中的地位 4、学校地理教育的特点:(1).空间性与区域性(2)科学性与人文性(3)综合性与生态性 (4)实践性与参与性(5)具体性与形象性(6)边缘性与多样性 5、学校地理教育的原则:功能充分发挥原则 2多因素综合考虑原则 3.多媒体搭配使用原则 4.多活动师生互动原则 5.多实践大胆创新原则 6.多举例事理结合原则 6、了解中外地理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情况: (一)古代地理教育 (二)近代地理教育 (三)现代地理教育 地理教育目的趋于全面 2.人地关系主导理论发生转变

三、教学语言技能

二、教学语言技能 教学语言是教师课堂教学最重要的信息传递工具,它涉及语言的语音、语调、语速和节奏等方面。总体上,教师教学语言要准确、生动、形象、得体、力求艺术性,甚至借鉴和学习各种语言艺术形式的表现手法,以使教学信息传递能够达到最佳效果,从而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师范学校的学生,在专业素质训练中,应特别重视语言基本功训练,注意学习、模仿和积累有用的语言资料,使自己的教学语言系统更能吸引、感染学生,追求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一)教学语言的类型 教师的教学语言从不同的角度着眼可以划分出许多不同的类型。根据课堂教学中教学语言的功能性质,可将教学语言分成以下几类 1.叙述性语言 叙述性语言是室教师在教学中将知识内容向学生做客观介绍的语言,使学生获得脉络清楚、系统完整的有关知识或事实。叙述性语言的节奏宜舒缓、形象生动,充分发挥语言的传情达意作用。 2.描绘性语言 描绘性语言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内容逼真地描述出来的语言。其特点是募态传神,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唤起学生的想象和情感。描绘性语言的语调、语速宜随着内容的变化,高低适度,舒缓得当,能扣住学生的心弦,引起学习的兴趣。 3.论证性语言 论证性语言是指教师在教学中用事实或理论等论据来证明论点正确的语言。其基本要求是语言富于逻辑性,论证合乎推理规则,充分说明现象、事物和结论之间的因果关系,语言要简练、准确,具有高度概括性。 4.解释性语言 解释性语言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解说事物、剖明事理的语言。是对事物的成因、功能或相互之间的关系、演变等做清晰准确的解说、剖析,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形成概念。解释性语言要求语言简练,有较强的针对性,能一针见血地讲出问题的实质。 5.启发性语言 启发性语言是教师在课堂上启发学生思维、诱导学生“跳起来摘桃子”所使用的语言。它常用于启发式讲解、启发式提问中。启发性语言的音量不宜很高,吐词清晰,语速缓慢,语调沉稳平静。启发性语言虽是娓娓到来,却有潜在的吸引力和导向作用.把学生带人“困而学之”的境地,让学生在思考中获得新知。 6.激情性语言 激情性语言是教师在课堂上抒发感情、渲染气氛、创设教学情境的语言。激情性语言的特点是以语言表达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激情,创造情感共鸣的气氛,调动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激情性语言多选用形象鲜明的词语,多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方法,其语速快慢、语调抑扬、节奏的徐疾,视讲述的内容而变化。 7.评价性语言 评价性语言是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勉励、鞭策的语言。评价性语言以鼓励为主,对指误性的评价也尽量做到从正面人手给以鞭策性指导。评价内容要中肯,用词造句要恰如其分,有很强的分寸感。表扬性评价要热情真诚,充满希望;指误性评价要诚恳耐心,语重心长,充分体现教师对学生真心爱护的谆谆教导之情。 (二)物理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1 1梁旭.中学物理教学艺术研究. 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4

中学地理教学基本技能

中学地理教学基本技能(上) 一、导入技能 1.导入作用 (1)激发学习兴趣 地理教师在导入中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精心设计生动的导入语言,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或展示图片、演示实验,就会使学生感到学习地理既有意义又富有趣味,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心向。 (2)启发学生思维 导入设计引入启发性的问题、采用形象化的语言叙述、创设富有联想的教学情境,导入就能燃起学生的思维火花,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增长学生的智慧。 (3)指导学习活动 学生对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有明确的认识,学习过程就能主动和有序,反之,如果学生不了解课堂里学习什么、学到什么程度,他们的学习就会是被动地跟着走。所以,教师通过导入,在上课一开始就将学习的主要内容、学习要求、学习方式都告诉学生,就能使学生在开始学习时就学有方向,学有依据。 2.地理课堂教学导入的基本形式与方法 (1)温故导入 温故导入是指教师通过复习旧知识,将学生带进新知识学习中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导入,既能复习、巩固旧知识,又能为讲授新知识做好铺垫,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 (2)直接导入 直接导入就是教师在上课开始,开门见山地介绍新课内容、学习目的和要求。这种导入有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学习意识,提高学习效率。 (3)设疑导入 众所周知,认知中的疑问、矛盾是思维的“激素”,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望由潜在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有力地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所以,地理教师在导入时从发展学生的智力出发,布疑设阵,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悬念,进而激发解疑的热情。 (4)演练导入

在讲新课时,教师有选择地展示地理挂图、标本、模型、实物,或做一些有启发性的演示、练习。这种演练导入不仅注重教师的演示,更强调要安排学生的积极参与;通过多种实物、模型带进课堂,不仅能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习的兴趣,而且上课开始就向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感性知识,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 (5)故事导入 引用资料导入就是教师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将与讲授内容有关的故事设计为导入内容。这是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导入方法,对集中注意、激发兴趣、引导动机是十分有效的。 3.运用地理课堂教学导入的基本要求 (1)目的性要求 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导入,首先必须符合教学目的的要求,对不利于实现教学目的的导入形式和导入内容,要忍痛割爱。 (2)科学性要求 所谓导入符合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就是教师表述的地理概念定义、论证的地理原理、引用的地理事实等都要做到准确无误,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同时导入内容要条理清晰、逻辑性强;导入形式和方法要恰当合适。因此,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导入,不能因为是短短的几分钟导入而敷衍了事,随便应付。 (3)针对性要求 地理课堂教学导入应当针对的教学实际主要是指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状态、知识能力基础、兴趣爱好的差异程度。具有针对性的导入,能满足学生的听课需要。 (4)联结性要求 课堂教学导入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承前启后,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所以,设计导入时,要仔细分析新旧教材之间的联结点,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基础,选择最佳突破口和表现方式,使导入温故而知新。 (5)开发性要求 地理课堂教学导入的开发性要求主要是指两方面:其一是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其二是开启学生的地理思维。

教学语言技能

教学语言技能 一、概念:教学语言技能是教师用正确的语音、语义,以及合乎语法逻辑结构的口头语言,对教材内容、问题等进行叙述、说明的教学行为方式。 二、教学语言的种类:课堂口语,书面语言,体态语言。 三、教学语言的基本特征:教育性、学科性、科学性、简明性、启发性、可接受性。 四、教学语言技能的构成 教学语言由基本语言技能和特殊语言技能两方面因素构成。 1、基本语言技能是社会交际中人人都必须具备的语言技能,它包括以下要素: (1)语音和吐字:语言——规范,使用普通话;吐字发音——正确、清晰。 (2)音量和语速:音量——适度、有控制,科学用嗓;语速——一般情况下,200—250字/分钟为宜。 (3)语调和节奏:语调——抑扬顿挫,与教学内容情景相适应;节奏——和谐。张、弛、停顿合理。 (4)词汇——规范、准确、生动。 (5)语法——符合用词造句的规则。合乎语法、合乎逻辑。 这是基本语言技能,是课堂口语的基础。 2、特殊语言技能是在特定的交流中形成的语言技能。 教师的课堂口语技能是在课堂教学的特殊环境中而形成的。在课堂上,教师要丛一定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出发来组织自己的语言,这就形成了课堂口语的特殊结构。特殊语言技能的三个要素(阶段);引入、介入、评核。 (1)引入:教师用不同方式,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作好心理准备,又有若干细节:界限标志;点题、集中;指名。 (2)介入:教师用不同方式、鼓励、诱发、提示学生做出正确回答,或正确执行教师的要求,又分为:提示;重复;追问; (3)评核:教师以不同的方式,处理学生的回答。在“评核”这个要素中,又有若干细节:评价;更正;追问;扩展、延伸。 五、教学语言技能评价标准: 评价项目 1. 讲普通话,字音正确 2. 语言流畅,语速、节奏恰当 3. 语言准确,逻辑严密,条理清楚 4. 正确使用本学科名词术语 5. 语言简明、生动有趣 6. 遣词造句、通俗易懂 7. 语调抑扬顿挫 8. 语言富有启发性 9. 没有不恰当的口头语和废话 10. 体态语配合恰当

地理专业技能训练

地理专业技能训练

旅游与环境学院地理科学专业2012级 专业技能训练方案 为了更好地实现地理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结合本专业2012级学生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训练方案。 一、技能训练目标 进一步提高地理科学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适应素质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现代教育思想,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能够从事中学地理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的人才。 二、技能训练对象 地理科学专业2012级全体学生。 三、技能训练内容 1.专业技能训练工作的目的及要求 地理科学专业技能训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基本教学技能,通过专业技能训练使学生逐项掌握教学语言技能、教学演示技能、提问技能、板书技能、教态变化技能、强化技能、导入技能、组织教学的技能、结束技能、组织课外活动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掌握中学地理教师需要具备的一些特殊技能,能够灵活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地理科学专业技能的结构包括:教学目标制订、教案编写、导入、讲授、演示、提问、讨论、诊断与补救、结束课、评价。该专业技能的培养要瞄准基础教育改革目标,实现毕业生从教时的零距离对接,全方位、多渠道培养学生的教学技能,加强说课、讲课、课件制作、微格教学等方面的训练。为学生教育实习和毕业就业奠定基础。 2.专业技能训练的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专业技能训练内容及学期、学周分配表

四、技能训练实施 每学期根据教学实际,制定具体的技能训练计划,并组织实施。 五、技能训练效果检测 为了实现本专业学生培养目标,保证学生专业技能培养质量,达到学生专

业技能训练效果。 采用对学生出勤、学习态度、技能训练成果质量检查、各种评比获奖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评定,按优秀(90分以上)、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59分及以下)五个等级评定成绩。 地理科学系 2015年3月

地理课堂教学技能---练习题

地理课堂教学技能练习题 一、单选题 1、地理教案的主体部分是() A.教学目标 B.教学方法 C.教学用具 D.教学过程 2、点式说课的时间一般不超过() A.20分钟 B.15分钟 C.10分钟 D.7分钟 3、对于教案编写,一般来说新教师应该编写() A.简案 B.详案 C.流程式教案 D.教学提纲 4、侧重在评课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评课方法是() A.特色评析法 B.诊断评析法 C.单项评析法 D.综合评析法 5、()是标准化考试中典型的客观性题型,它有容量大、覆盖面广、答案唯一性强、评分客观迅速等特点。 A.简答题 B.论述题 C.选择题 D.名词解释题 6、()一般以教学提纲的形式反映出来的地理板书,是较为常用的地理教学板书形式。 A.纲目式板书 B.表格式板书 C.图解式板书 D.副板书 7、在地里课堂提问中,教师建立一个问题情景,让学生运用新获得的知识和过去所学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的提问方式是() A.判断提问 B.分析提问 C.综合提问 D.运用提问 8、通过学生生活中的熟悉事例或关心的问题来导入新课的方法是() A.开门见山导入 B.温故导入 C.联系实际导入 D.悬念导入 9、具有“短、平、快”的特点,比较适用于备课组内日常的集体备课和研讨活动的说课模式是() A.“块”式说课法 B.线式说课法 C.点式说课法 D.表格式说课法 10、从结论到事例的讲解是() A.归纳式讲解 B.比较讲解 C.演绎讲解 D.并比讲解 11、()是标准化考试中典型的客观性题型,它有容量大、覆盖面广、答案唯一性强、评分客观迅速等特点。 A.简答题 B.论述题 C.选择题 D.名词解释题 12、地理教学内容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具有共性、概括性的、原理性强的知识、技能、方法等是() A.重点 B.难点 C.切入点 D.创新支点 13、块式说课的时间一般不超过() A.40分钟 B.30分钟 C.20分钟 D.10分钟 14、地理教师通过复习旧知识体系,以旧知识为基础进行深化,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明确探索的目标,从而进入新知识学习之中的方法。这种导入新课的方法是() A.开门见山导入 B.温故导入 C.悬念导入 D.联系实际导入 15、在地里教学中,地理教师对于地理概念、地理特征、地理成因、地理规律等的讲授方式是() A.讲述 B.讲谈 C.讲解 D.讲话 16、在地里课堂提问中,教师建立一个问题情景,让学生运用新获得的知识和过去所学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的提问方式是() A.判断提问 B.分析提问 C.综合提问 D.运用提问 17、()一般以教学提纲的形式反映出来的地理板书,是较为常用的地理教学板书形式。 A.纲目式板书 B.表格式板书 C.图解式板书 D.副板书

地图是地理学科语言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语言 【摘要】图像系统是地理学科独特的“语言”,地理图像信息的获取和解读能力得到了命题专家的普遍关注。近年高考中的大量试题都需要考生从地理图像中获取信息、解读信息,并应用信息。信息处理已成为考生高考必备的首要能力。 【关键词】比例尺、经纬网、图例、注记、判读要领 the map is the geography discipline language wang hanyi 【abstract】the image system is geography discipline unique “ language ” , the geographic pattern information’s gain and explanation ability obtained the proposition expert’s universal attention. recent years in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s massive test questions needed the examinee to gain the information, the explanation information from the geographic pattern, and application information.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has become the examine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necessary most important ability. 【key words】scale/, latitude net, chart of symbols, remark, interpret main point 作为“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地图不仅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特色,而且成为高考“能力立意”的代言人,“无图不成题”已经成为高考命题的一大特色。如2007年重庆文综卷第39题通过经纬网图展

地理课程与教学论考试重点(东北师范大学)

一、地理教学论的科学基础 1.地理教学的确定必须依据地理学的基础理论。 2.选择地理教学内容,建立地理教材的逻辑体系,设置地理课程,都不能脱离地理科学。 3.地理科学理论制约着地理教学过程展开的逻辑顺序和具体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4.地理科学理论制约地理能力培养的方法及其运用,一定程度上制约地理能力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5.地理思想品德的培养内容也受地理科学理论的制约。 二、地理教师的观察品质(活题) 对学生行为表现的观察; 对于教学内容有关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观察。 观察的主要标准: 1.能洞察学生的智力和个性发展状况。 2.有比较迅速的观察能力。 3.观察要细致,善于发现最关键的问题。 4.观察要有目的性、计划性。 三、谈谈你对地理教师知识水平的理解 1.渊博的地理专业知识 2.精深的教育学、心理学和地理教学理论。 3.丰富的相关学科的知识 4.教育实践智慧 四、地理教师应具备哪些教学能力? 1.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2.理解教材、分析材料和组织教材的能力; 要求:能够依据中学地理课程标准分析地理教材的整体结构,编者意图,区分地理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智力价值与思想教育价值,把握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能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材内容特点,灵活的处理教材,弥合教学内容与认知水平的差距,对教材内容进行精选补充与作必要的修正。 3.优选运用地理教学方法的能力; 4.设计和调控地理教学过程的能力; 5.运用地图进行教学的能力; 6.速绘设计和应用地理略图,板图和常见地理图表的能力; 7.选择、运用和制作地理教具的能力; 8.指导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 9.组织地理活动的能力; 10.进行地理科学研究的能力; 11.地理信息加工能力。 五、地理教学语言的特点? 1.带有书面语言色彩的口头语言; 2. 带有会话语言色彩的独白语言; 3.带有态势语言色彩的有声语言; 4. 带有感情色彩的庄重语言。 六、新课程要求地理教师如何转变角色?(有何要求) (1)从教与学的角度来看,教师应由传授者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1.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方向转变。 2.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2)从师生关系看,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课堂教学技巧》心得体会

读《课堂教学技巧》心得体会 增城市荔城中学林树宏 为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按照学校的安排部署,我认真学习了《课堂教学技巧》一书,从中我得到了一些体会和感悟。 教师技能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技能。它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运用教与学的有关知识和经验,为促进学生的学习,实现目标而采取的教学行为方式。从整体教学活动系统看,教师技能是教师面临教学情景时直接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具体教学行为。可以说,它是教师所掌握的理论转向教学实践的中介环节,对于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增强教学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学技能是表现在教学活动中的教学行为方式,是一种富有灵活性、开放性和创造性的高级技能,是教师专业素养的外化形式。“人们普遍认为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教师在课堂上采用优美的语言,和谐的动作,高尚的情操,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欲使课堂显示出强大的魅力,让学生和教师都沉浸在艺术的境界之中,就必须要求教师努力追求各个教学环节中的艺术,尤其是教师那循循善诱,独具一格的评价语言。”这是我学习的一本关于课堂教学艺术书籍中的一段话。书中讲述的很多课堂教学方式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读到其中谈的课堂评价语言魅力,再结合自己平时教学进行反思,感触颇深。 现在我简单的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深刻的体会。 因学而教——导入新课:导入新课程的技能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各种教学媒体和教学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唤起学习动机,明确学习方向和建立知识联系的一类教学行为方式。这一意图性行动广泛地运用于上课之始,或运用于开设新学科,进入新单元和新段落的教学过程。课堂教学的导入,犹如乐曲的“引子”,戏剧的“序幕”,有酝酿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任务,精心设计的导入,能触动学生心弦;立凝激趣,使学生产生“欲罢不能”的求知渴望,情绪高涨、精神振奋地投入学习,可以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讲授:讲授是教师以语言为载体,向学生传输知识的信息、表达思想感情、启迪学生心智、指导学生学习和调控课堂活动的一类教学行为,讲授必须运用语言,但这只是讲授的一个条件,关键是讲的内容在多大程度上能与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发生相互作用。言语讲授是教师最常用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美国教学研究专家弗兰德斯曾在大量课堂观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分之二律”即课堂时间的三分之二用于讲话,讲话时间的三分之二是教师讲话,教师讲话时间的三分之二是向学生讲话而不是与学生对话。通过对我国中小学高成效教师的课堂观察后,专家也发现类似结果,讲述平均占课堂时间的65%左右。言语讲授之所以为教师所偏爱,是因为它能在较短时间内,简洁地传授大量系统的知识;可以方便及时向学生提出问题,指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教材中微观的或抽象的内容,可以通过教师的言语讲授是学生领会;言语传授为教师讲授知识提供了充分的主动性。

课堂教学技能学习体会

课堂教学技能学习体会 教学技能是表现在教学活动中的教学行为方式,是一种富有灵活性、开放性和创造性的高级技能,是教师专业素养的外化形式。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课堂教学技能学习体会,供大家学习和参阅。 课堂教学技能学习体会范文 教师技能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技能。它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运用教与学的有关知识和经验,为促进学生的学习,实现目标而采取的教学行为方式。从整体教学活动系统看,教师技能是教师面临教学情景时直接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具体教学行为。可以说,它是教师所掌握的理论转向教学实践的中介环节,对于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增强教学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特别是在学习了《有效教学》后,明白了我们要成为一个有效教师,不但要做到有效备课,有效指导,还要做到有效激励,而这个有效激励不但是老师对学生语言的激励,更重要的是人格魅力的激励。郑老师提到,在有效教师的所有行为中,最重要的是教师是否具有“激励性人格”,比如热情,期望和可信任感等。因此,要成为一个有效教师,我们要从很多细小的工作做起,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工作。 1.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有的学生是由于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比如遭到讽刺,挖苦;受到不应有的干涉,与家长、同学、教师发生矛盾,尤其是当和教师发生矛盾时,他就更不可能把精力专注与学习。

2.对学生的期望不要太高。有的学生是因为教师、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太高,孩子因为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而产生了负罪感和内疚感,因此也就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样也就不能去听教师所教的课程了。 3.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有的学生是因为我们教师没有适应人本教育,没有改正自己的教育观念和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同时自己不能做到以身作则,对学生的爱心不够,不能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4.教师要讲究课堂管理的技巧。有的学生是因为教师缺乏课堂管理的技巧,没有建立新的课堂学生行为规范,如有的教师发现学生上课不专心,明知学生因为不专心答不上来,就故意提高嗓门, 5.教师要讲究对学生评价的方法。评价很重要,无论是课堂评价还是学生的自评、互评都要准确。课堂上要多鼓励,及时鼓励,肯定评价要多于否定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要把握好,不要使学生的自评、互评变成自我夸耀、自我贬低,或互相进行攻击、互相挑刺,评价要中肯,要切合实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专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在课堂教学中,面对一个个有丰富情感和个性的学生,教师的个性化、灵活化、多样化的评价语言,便是激发学生个体潜能发挥的重要因素。在新课堂中,我们的评价语言应该充满激励,充满人文关怀。要及时把握和利用课堂动态生成因素,对学生发表的不同意见,在采取宽容态度的前提下,或者延迟评价,或者恰如其分地进行分析评判,或者顺势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错误、改正错误。用恰如其分的表扬、充满关怀的批评、满怀希望的鼓励,帮助学生营造一个愉悦、宽松的学

中学地理教学语言特点

浅谈中学地理教学语言的特点 教学语言是教师最主要的工具,一节成功的课堂,无不得力于教学语言的功力。每个学科都有每个学科特有的语言,地理学科也不例外。地理学科由于涉及面广,知识跨度大,居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交叉位置上,与中学的各个学科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它既有理科逻辑性强、严谨、理性思维的特点,又不失文科的感性,丰富的想象力。所以地理教师更需具备较高的语言素质和修养。十年的地理教学,我深刻的体会到了语言的重要性,如何规范地理教学语言,是我们地理教师必须练就的教学基本功之一。 一、地理教学语言的方向性、顺序性 地理教学语言要有严谨的科学性,缜密的逻辑性。例如在讲解亚洲的海陆位置时,学生回答亚洲濒临的海洋时,他们只说出“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我会提醒学生这样表述准确吗,很多学生会意识到忘记了说方位,自己完善答案:“亚洲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再如描述山脉的走向,河流的流向都需要方位的表达,两者还有些区别,山脉走向应说成东-西向,而流向则必须说明自东向西流。这些语言的使用,会让学生逐步建立地理思想。 地理语言的顺序性意在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复杂、抽象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往往用地图来演示。所以识图是学习地理最重要的能力。从图中提炼出有用的地理信息是关键,教师应引导学生注重读图的层次,语言有序。例如:在讲解亚欧两大洲的分界线时,学生

能顺利的在图中找出来,我要求学生回答时应从北向南的顺序说出来,即“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这样做既提高了学生的读图能力,也降低了他们填充图的难度,一举两得。在地理教学中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时,学生自然会按一定的方向,顺序找出主要的气候类型,不但不容易漏掉,而且还有规律可循,记忆起来也轻松了许多。 二、地理教学语言的准确性、专业性 地理教学语言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学语言来不得丝毫含糊,要严防因随意性甚至指马为鹿,而对学生产生误导,误人子弟。地理学科对于初一学生来讲是一门全新的课程,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很强。因此要求地理教师应顾及学生年龄特征和中学的教学要求,组织教学语言。地理语言的运用无处不在,教师应培养学生使用专业术语。不少学生在地理语言表达方面还十分欠缺,例如将“人口稠密”的概念生硬地表述为“人口很多”或“人口不少”,混淆了“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的概念。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具有复杂性,这要求我们在阐述地理事象的各个方面时必须运用准确的语言,如果有一点疏忽就会使表达不科学甚至出现错误。地理课上还有很多常见的地理语言表达失误的例子,如说山坡的坡向时我们要用“南坡、北坡”,而不能用“南边、北边”。 三、地理教学语言的文学性,形象性 地理教学,无论用什么形式或方法,几乎同时都要有教师的生动语言。华东师范大学李俊敬教授在《地理教学研究》中提到:就是

最新整理《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中.doc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中) 一、考试目标 (一)地理科学知识与运用能力 1.了解地理科学的特点。 2.掌握地理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础理论。 3.运用空间思维等地理科学的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 (二)地理教学知识与运用能力 1.了解初中和高中地理课程的性质、地位、理念、设计思路和主要内容。 2.掌握地理教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常用方法。 3.会初步运用地理教学的基本理论分析、解决地理教学的实际问题。 (三)地理教学设计能力 1.了解高中学生地理学习需求和已有学习经验。 2.掌握地理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 3.能够结合具体的课题进行地理教学设计。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地理科学知识与运用 1.理解地理科学的基本概念;熟悉主要的地理过程;掌握组成地理环境的基本要素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熟悉中国和世界的地理概况。 2.掌握运用地图和其他地理图像、绘制地理图表等基本技能;熟悉地理实验和野外观察、社会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的过程和方法。 3.掌握地理科学的基本思想和学科特点;了解人地关系的发展历程、现状与趋势;会运用地理科学一般方法解释、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 (二)教学知识与运用 1.熟悉高中地理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特点;熟悉高中地理课程设置和设计思路;掌握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培养目标;了解高中地理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基本方法。 2.掌握地理教学的基本特点;熟悉地理教材的结构和使用方法;掌握地理教学方法的特点和使用条件;掌握地理教学基本技能的作用和要求;掌握地球仪、地理图册、投影仪、多媒体、网络等多种媒体的基本用途和使用方法;掌握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教学评价的基本方式和作用。 3.熟悉地理教学的基本理论;能够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分析和解决教学目标设计、地理教材使用、地理教学方法优化、地理教学媒体选用、地理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设计 1.确定教学目标 (1)了解一般高中学生的地理学习基础和需求。 (2)依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3)完整、规范、具体地表述课时目标。 2.分析教学内容 (1)确立适切的教学重点。 (2)恰当分析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 3.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 (1)xxx 优化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语言表达技巧

课堂教学语言表达技巧 第一节教学语言表达的要求 教学是一门艺术。 教学过程属于精神生产劳动;教学感染力的基础是教学艺术。 课堂教学艺术的三种基本功是:语言表达艺术、文字表达艺术、情态表达艺术。 学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能力培训——课堂教学语言表达考核指标(权重15%): A级:用学科的专业术语讲授;语言表达符合普通话语法规范,无语病,逻辑性强;语言干净利索,无废话,无赘语,语言连贯流畅;嗓音宏亮,吐字清晰,节奏感强,语调变化有序;语音准确。 C级:基本用学科的专业术语讲授;语言表达基本符合普通话语法规范,无语病,逻辑性较强;语言较干净利索;嗓音较响亮,吐字较清晰,语流较连贯,节奏感较好,注意语调的变化;语音较准确。 课堂教学语言表达主要训练吐字、节奏,强调语调的作用,避免粘、拖、弱、错。 一、研究教学语言表达的意义 教学语言是教学时使用的语言,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尽管各种现代教学技术使用得越来越多,但教学语言的功能和作用是任何传播手段也取代不了的。教师良好的教学语言修养与表达技巧,常常使教学艺术锦上添花。相反,教师教学语言表达不清,往往导致教学的失败,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因此,掌握良好的教学语言表达艺术应该成为教师自觉的追求。 1、教学语言表达影响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大部分信息都是通过教学语言传递的,教师的教学素质和能力也通过语言方式表现出来,可以这样说,教学语言表达是教师全部教学素养的综合体现,它影响和制约着教师教学的效果。一般而言,教学语言的清晰度和严密度对教学效果影响较大,教师的讲解水平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成正相关。教学语言清晰度指的是语言表达得是否清晰流畅。教学语言的严密度是教师语言表达的内在

课堂教学技能模拟试卷(十套) 加答案

课堂教学技能模拟试卷(十套)第一套 一、单选题(每题1分,40题,共计40分) 1、以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教师通过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讲解、谈话或提问引起回忆,从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导入方法是()C A.直观导入 B.事例导入 C.经验导入 D.直接导入 2、在教学《谈笑》一文时,教师叫了四位笑的表情不一,但乐于表演的学生站在讲台上,要求其他的学生观察他们的面部表情。这种导入方法称为()B A.事例导入 B.表演导入 C.实验导入 D.经验导入 3、教师用简洁明快的叙述或设问,直接把新旧知识的冲突展现在学生面前,以引起学习动机。这种导入方法是()A A.直接导入 B.设疑导入 C.悬念导入 D.旧知识导入 4、下列导入方法中,不能预先进行设计的是()B A.悬念导入 B.随机事件的导入 C.事例导入 D.表演导入 5、关于直观导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适合于自然科学类内容的教学,人文社会科学类内容的教学则不适合 B.有助于学生在直观感知中生成疑问 C.实物、模型、幻灯、电视等蕴涵的内容必须与新教材有密切的联系 D.观察实物、模型、电视片等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提出问题,指明学生观察中的思考方向,促进他们的思维,为学习新教材做好准备 6、下列表述中,不属于导入的功能的是()B A.激发学习兴趣 B.发展学生的自控能力 C.引起对所学课题的关注 D.为学习新知识做铺垫 7、学生的学习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受学习动机的支配。这要求课堂导入需发挥()的功能。A A.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习动机 B.引起对所学课题的关注 C.为学习新知识做铺垫 D.明确学习目的 8、课堂导入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充满意趣,引导学生不断去研究。这反映了课堂导入的()原则。B A.针对性 B.趣味 C.新颖性 D.规范性 9、课堂导入不能为了导入而导入,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确定不同的导入方式。这反映了课堂导入的()原则。A A.针对性 B.趣味性 C.新颖性 D.规范性 10、令学生耳目一新的新异事物,可以有效地刺激学生的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指向。这反映了课堂导入的()原则。C A.针对性 B.趣味性 C.新颖性 D.规范性 11、有效导入的基本原则是()D A.趣味性新颖性规范性 B.规范性针对性新颖性 C.趣味性针对性规范性 D.趣味性针对性新颖性12、关于课堂导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要把导入与整个教学过程综合起来考虑 B.避免使用直接导入法 C.形式要多种多样 D.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13、教师直接采用课本上与内容相关的有趣故事来进行课堂导入,学生却因为熟悉故事而提不起兴趣。这种导入误区属于()C A.模糊了导入的目的性 B.未考虑到具体学科的特点 C.忽视了导入的有效性 D.千篇一律,生搬硬套14、关于导入与情境创设,错误的说法是()D A.导入是课堂教学之初的教学行为,情境创设则可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B.导入方式有情境化的,也有非情境化的 C.现代教学观强调知识的情境化,因此情境创设是导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 D.导入的方式虽多,但都属于情境创设 15、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叙述、描绘所要讲的知识内容。这是讲授方式中的()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