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毒素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食前彻底加热 肉块深部温度≥80℃ 肉块≤1kg,持续煮沸2.5~3小时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食品安全的制备规则:
a)选择经过安全处理的食品; b)烹调食品要彻底加热; c)做好的熟食品要立即食用; d)注重熟食品的贮存; e)经贮存的熟食品,食前一定要彻底加热; f)防止生食品污染熟食品; g)反复洗手; h)注意保持厨房用具表面的清洁; i)防止昆虫、鼠类和其它动物污染食品; j)使用洁净水。
(四) 诊断及治疗
1. 符合流行病学特点:
主要是动物性食品
2. 符合来自百度文库床表现:
(1) 胃肠炎表现 (2) 痢疾样表现
3. 实验室诊断
(1) 细菌学检验 (2)豚鼠角膜试验,肠毒性测定
4. 判定原则
(1)符合流行病学特点与临床表现 (2)符合实验室检验(1)、(2)结果
(3) 出血性肠炎
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
(一) 病原
1. 性质:耐热,60℃1
有菌毛,有的产生肠毒素
2. 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
肠产毒性大肠埃希氏菌 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 肠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
产生肠毒素(耐热、不耐热) 侵袭结肠粘膜 侵袭小肠粘膜 产生志贺样毒素
(二) 流行病学
1. 流行季节: 夏秋季多发
2. 中毒食品:
• 2)死亡的病原菌
内毒素 刺激体温调节中枢—体
温升高. 沙门菌属、变形杆菌属
• 毒素型: 肉毒梭菌毒素、葡萄球菌肠毒素
毒 素 型 中 毒 机 理
肠 毒 素 酶 ( 腺 苷 酸 环 化 酶 )
CL- 分 泌
细 胞 内ATP cAMP 肠 上 皮 细 胞 腹 泻
(三) 发病机制
1. 感染型中毒:侵袭肠粘膜 2. 毒素型中毒:肠粘膜细胞毒性作用
(四) 临床表现
上腹部绞痛,水样便腹泻、部分患者出现血水 便和粘血便 但少有里急后重
(五) 诊断及治疗
1. 流行病学特点 2. 临床表现 3. 实验室诊断:细菌学检验
(六) 预防措施
1. 防止污染 2. 控制繁殖:低温储存 3. 杀灭细菌:加热到100 ℃,30分钟灭活
• 1. 夏秋季高发 • 2. 好发食品:乳及乳制品,冰箱保存时
间过长的乳制品和肉制品(雪糕中检出率 17.39%)
• 3.来源:土壤、饲料、家禽等肠道中
• 4.死亡率较高(20%-50%)
• (三) 临床表现
• 侵袭型:潜伏期:2-6周

败血症、脑膜炎

孕妇、新生儿易感
• 腹泻型:
• 潜伏期:8-24h,腹泻、腹痛、发热
1. 流行病学特点 2. 临床表现 3. 实验室诊断:以毒素鉴定为主
(六) 预防措施
1.防止葡萄球菌污染食物 2.防止肠毒素形成 食物存储时应保持低温,通风良好
• 2000年6月日本最大的乳品企业—雪印乳业公司爆 发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毒事件,前后中毒人数超过 1.4万人.
• 日本全国共有8500多家销售商停止销售该公司生 产的乳制品,使其销售额下降76.7%.
1. 污染 2. 高温存放 3. 未煮熟 4. 煮熟再污染 • 中毒发生的原因 (三个环节)
• ⑴食品被致病菌污染 • ⑵食品中污染的致病菌有繁殖的机会(保存) • ⑶食用前未加热或未彻底加热
(三) 发病机制
• 感染型
• 1)病原菌 胃肠道 繁殖 胃肠道黏膜充血、白细胞 浸润、水肿、渗出等炎性病理变化
• 1996年7月在日本就发生了大肠杆菌 O157型引起的食物中毒,造成9017多人 中毒,10人死亡,其原因与生食萝卜苗 有关,其中92例并发出血性肠炎及出血 性尿毒症。 2001年,在江苏、安徽等地爆发的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食物中毒, 造成177人死亡,中毒人数超过2万人。
五. 大肠埃希氏菌食物中毒
食醋浸泡,10分钟灭活
藏身冰箱的李斯特菌
• 欧美国家近年来不断有单增李斯特菌食物 中毒暴发的报道。
• 1999年美国密歇根州有14人因食用被该菌 污染的热狗和熟肉而死亡,其他地区有97 人患此病,6名妇女流产。
• 2008年8月,加拿大暴发了一起因枫叶公司 的肉类食品被单增李斯特菌污染而导致的 严重食物中毒事件,波及范围较广。
1%食醋 5分钟灭活 3. 溶血:神奈川(Kanagava)试验阳性 4. 耐热性溶血毒素
副溶血性弧菌能使人或家兔的红细胞发生溶血, 使血琼脂培养基上出现 β 溶血环,称为“神奈川 (Kanagawa)试验阳性”
(二) 流行病学特点
1. 流行地区和季节分布: 沿海地区多发, 夏秋季多发
2. 引起中毒的食品: 海产品和盐渍食物
重者出现溶血性尿毒症
2. 感染型中毒
(1) 侵袭性大肠杆菌
机制:侵袭结肠粘膜----炎性反应和溃疡 表现:血性腹泻,发热(类似痢疾)
(2) 肠致病性大肠杆菌
机制:侵袭小肠粘膜----炎性反应 表现:水样腹泻,腹痛
(四) 诊断及治疗
1. 符合流行病学特点:
主要是动物性食品
2. 符合临床表现:
(1) 胃肠炎表现 (2) 痢疾样表现 (3) 出血性肠炎
N a+ 吸 收
• 混合型: 副溶血性弧菌
内毒素 肠毒素 外毒素
• 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中的一种成分,
叫做脂多糖。内毒素只有当细菌死亡溶解或用
人工方法破坏菌细胞后才释放出来,所以叫做 内毒素。
• 肠毒素是蛋白质,溶于水,耐热,食品中的毒 素不因加工而灭活;对蛋白酶没有耐性,故在 消化道中不断被破坏。引起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的致病物质。
3. 实验室诊断
(1) 细菌学检验 (2)豚鼠角膜试验,肠毒性测定
4. 判定原则
(1)符合流行病学特点与临床表现 (2)符合实验室检验(1)、(2)结果
六. 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一) 病原
1. 病原菌G(+), (1)耐盐 (2)耐干燥 (3)耐热,70℃ 1 小时灭活 2. 肠毒素:污染食物可引起食物中毒 耐热,100 ℃ 30分钟灭活 破坏食物中的肠毒素需要100 ℃ 2小时
食品中的细菌毒素
细菌性食物中毒:
指因摄入细菌性中毒食品(被致病菌或其毒素污 染的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
一、概述
(一) 流行病学特点 1. 发病率高,病死率因病原而异 2. 夏秋季发病率高 3. 动物性食品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
要食品
畜禽肉>水产品>奶、蛋 也有植物性食品:剩饭、米糕、发酵面粉
(二) 病因
1. 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中毒食品:动物性食品,肉类最常见
2. 临床表现
急性胃肠炎症状 发热
3. 实验室诊断
(1) 细菌分离培养:接种 → 培养分离 → 鉴定菌型 (2) 血清学鉴定:玻片凝集试验 → 鉴定血清型 (3) 快速诊断:ELISA、特异基因探针、PCR等
治疗:轻者 对症处理(补充水和电解质)
(二) 流行病学特点
1. 季节分布 夏秋季多发
2. 中毒食品 动物性食品 ,尤其是奶及其奶制品 含淀粉的食品:剩饭、米糕等
3.污染原 化脓性感染
(三) 发病机制
食物中毒由肠毒素引起 肠毒素 中枢神经系统
(四) 临床表现
以呕吐为主要症状 恶心,剧烈而频繁的呕吐 水样便腹泻
呕吐中枢
(五) 诊断与治疗
症状:恶心、呕吐 腹痛(上腹、脐周刀绞样痛)、水样便腹泻 发热
(四) 诊断与治疗
1. 符合流行病学特点 2. 符合临床表现 3. 实验室诊断:细菌学诊断
(五) 预防
1. 防止污染 2. 控制繁殖 3.杀灭细菌
八、肉毒梭菌食物中毒
(一) 病原 1. 病原菌 肉毒梭菌 (1) 厌氧 (2) 形成芽胞 耐热,高压蒸气121 ℃ 30分钟灭活 2. 肉毒毒素
是肉毒杆菌产生的含有高分子蛋白的神经毒素,是 目前已知在天然毒素和合成毒剂中毒性最强烈的生 物毒素。
对消化酶、酸和低温稳定,易受碱和热破坏。 100℃2min。
主要是动物性食品,熟肉、蛋类 3. 进入食品的途径:
粪便→水源、土壤、手→食物
(三) 中毒机制及临床表现
1. 毒素型中毒
(1) 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
机制:产生肠毒素(耐热、不耐热) 表现:急性胃肠炎----恶性水样腹泻、腹痛、恶心、
发热38~40℃
(2)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
机制:产生志贺样毒素,肠溶血毒素(O157) 表现:出血性结肠炎----严重的腹痛、便血,
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
类型
中毒机制 潜伏期(小时) 临床特点
沙门氏菌 食物中毒
活菌感染 +内毒素
6~12
高热、黄绿色 水样便
致病性大肠肝菌 活菌感染
食物中毒
或肠毒素
4~48
发热、米泔水 样或脓血便, 有里急后重感
副溶血性弧菌 食物中毒
活菌感染 +肠毒素 + 耐热性溶血素
2~40
发热明显,脐 部阵发性绞痛 血水样便
重者 使用抗生素
(五) 预防
1. 防止食品污染 2. 控制繁殖 3. 食前彻底加热
• 沙门氏菌主要感染禽类,人们食用了被沙门氏菌感染的 禽肉而发生食源性疾患。
食用海鲜 谨防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 夏秋季节,到沿海地区赏海景、尝海鲜注意: 生吃海鲜一定要谨防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副溶血性弧菌广泛生存于近岸海水和鱼贝类
• 近几年,葡萄球菌食物中毒415起,中毒人数11082 人
• 近年来,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报告,由金黄色葡萄球菌 引起的感染占第二位,仅次于大肠杆菌.
• 肠毒素形成条件: 存放温度,在37℃内,温度越高,产毒时间越短; 存放地点,通风不良、氧分压低易形成肠毒素; 食物种类,含蛋白质丰富,水分多,同时含一定量淀粉 的食物,肠毒素易生成.
七、变形杆菌食物中毒
(一) 病原 引起食物中毒的变形杆菌
普通变形杆菌 奇异变形杆菌 变形杆菌不耐热 ,55 ℃ 1小时灭活
(二) 流行病学特点
1. 季节分布 5~10月多发,7~9月最多见
2. 引起食物中毒的食品 熟肉、内脏制品 (熟制品被污染后无感官变化)
(三) 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机制:感染型中毒 侵袭肠道
等海产品中。我国华东沿海该菌的检出率为 57.4
%~66.5%,尤以夏秋季为高。副溶血性弧菌食
物中毒在很多国家都有发生,以日本及我国沿海
地区发病率最高。
三.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三.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一) 病原学
副溶血性弧菌 (嗜盐畏酸不耐热 )
1. 嗜盐 在含3.5% NaCl的培养基中生长最佳 2. 不耐热,不耐酸 56℃ 5分钟 灭活
葡萄球菌 食物中毒
肠毒素
1~6
呕吐明显,
水样便
肉毒杆菌 食物中毒
肉毒毒素
12~36
肌肉麻痹, 神经功能不全
污染食物 动物性食品
各类食品
海产品, 咸菜
奶制品, 肉类,米饭 自制发酵 食品、罐头
二. 沙门菌(肠杆菌科)食物中毒
(一) 病原
1. 分类
A~F 9组 少数致病
人:伤寒、副伤寒甲沙门菌、副伤寒乙沙门菌 人和动物:鼠伤寒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肠炎沙 门菌
四 李斯特菌食物中毒
• (一)病原菌特点
• 李斯特菌( Listeria)
• 1. G(+),血琼脂平板 李斯特菌溶血素O • 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是单核细胞李斯特菌
2. 生长温度范围:0--45ºC,最适温度37ºC, 5ºC下生长, -20ºC可存活一年。
3. 耐盐、耐亚硝酸盐(耐碱不耐酸)
• (二)流行病学特点
(三) 发病机制
1. 感染型中毒 侵袭肠粘膜:急性胃肠炎 释放内毒素:体温升高
2. 毒素型中毒 产生肠毒素:肠腔水钠潴留
腹泻
(三) 临床表现
1、胃肠炎型 急性胃肠炎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发热 38~40℃,重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
2 、类霍乱型 3、类伤寒型 4、类感冒型 5、败血症型
(四) 诊断和治疗
• 外毒素是某些病原菌生长繁殖过程中分泌到菌 体外的次级代谢产物。其主要成分为可溶性蛋 白质。不耐热、不稳定、抗原性强,可刺激机 体产生抗毒素。
(七)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防治原则
1. 防止食品污染 (1) 宰前检验 (2) 宰后检验 (3) 储藏、运输、加工、销售各环节的卫生
特别是熟肉制品
2. 控制繁殖 (1) 低温贮存 (2) 加盐量达10%
2. 特性
(1) 不耐热 100℃立即死亡
70℃ 5分钟死亡
(2) 不分解蛋白质:污染食品后无感官性状的变化 (3) 有菌毛 (4) 产生内毒素、肠毒素
(二) 流行病特点
1. 季节性:多见于夏秋季 2. 中毒食物:动物性食品为主
生前感染:原发、继发 3. 进入食物途径 生肉污染
熟制品污染 • 中毒菌量:>100 000个/g 食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