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四项检验报告单

合集下载

化验单解读(血凝分析)-PPT

化验单解读(血凝分析)-PPT
– shortening of APTT – hypercoagulability e.g. in the early phase of DIC,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flammation due to increased FVIII
APTT相关的一些问题
• 监测肝素治疗 (必须检测出≥0.5u/ml的抗Xa;对LMWH不敏感)
因子XIII缺乏。 血管性疾病。
血小板计数 正常 大血管损伤或止血正常的
出血。
纤溶性疾病,如抗凝血酶 或PAI-1缺乏。
实验室筛选试验结果分析
模式2
可能存在的原因
• PT 延长 因子VII缺乏。
• APTT 正常 • TT 正常
开始口服抗凝 剂治疗。
• 纤维蛋白原 正常 3. 轻型因子II、 • 血小板计数 正常 V或X缺乏。
PT APTT
TT Fib/Fg
DD
AT/PC
vWF
PLG
纠正试验
3P
FDP
内源性因子 红细胞碎片
外源性因子
plt
提纲
1.凝血基础理论 2.血凝分析五项临床意义 3.血凝分析异常结果模式分析及举例
常用的血栓筛查试验 血液凝固试验
以枸橼酸盐抗凝的乏血小板血浆为检测样本
PT体外模拟体内组
APTT体外模 织因子引起的凝血
• 遗传或后天出血筛选(如血友病A,B中型以上)
– in patients who actually bleed(如DIC,但也是 以分期价值为大)
– screening before surgery
– coagulation factor assays
• one-stage APTT-based assays in combination with factor deficient plasmas

凝血四项检查

凝血四项检查

凝血四项检查APTT【检验原理】37℃下,在待检血浆中加入APTT试剂,即以脑磷脂作为血小板的替代物加入贫血小板血浆中,在Ca2+的参与下,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凝块,测定凝固所需要的时间,即为待测血浆的APTT。

【样本制备】1.采血与抗凝:采血后立即与抗凝剂充分混合,血液与抗凝剂(0.109mmol/L枸橼酸钠)比例为9:1。

2.离心:抗凝血以2500xg离心10分钟,用微量移液器吸出待测血浆。

3.保存:血浆样本应立即测试。

22~24℃条件下保存,应2小时内测定,2~4℃条件下保存,应3小时内测定。

【检验方法】1.仪器预热:开机,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预热,达到要求稳定温度,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2.试剂配制:严格按照标示量加入蒸馏水复溶试剂,将试剂瓶直立在18~25℃中静置30分钟,使用前轻轻旋转试剂瓶至完全溶解,勿剧烈振摇。

氯化钙用前应放入仪器37℃预温槽。

3.正常质控血浆制备:按照质控血浆试剂盒使用说明书。

4.测定:以半自动高性能血凝仪为例:①将测试杯置于预温槽中,用加珠器在每个测试杯中放一粒钢珠。

②试剂放相应位置,37℃预温,需混匀放搅拌子。

③将待测血浆100μl(患畜或者质控血浆)加入测试杯,再将APTT试剂100μl加入测试杯,混匀,启动预温时间计时,37℃,5分钟,将测试杯从预温槽移至测试槽。

④使用联动加样器加入氯化钙100μl,仪器自动启动计时器开始计时并自动打印结果。

【正常值参考范围】犬:10.0~18.0秒,建议各实验室建立自己的正常值参考范围。

【检验结果解释】APTT延长见于FⅧ、FⅨ、FⅪ血浆水平减低。

APTT缩短见于高凝状态、血栓性疾病。

口服避孕药会影响检测结果。

PT【检验原理】在待检血浆中加入过量的组织凝血活酶和钙离子,使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凝血酶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凝块,测定凝固所需要的时间,即为待测血浆的凝血酶原时间(PT)。

PT与血浆中的外源性凝血因子含量呈负相关。

凝血报告分析

凝血报告分析

凝血报告分析引言凝血报告是医学检验中常见的一种检查项目。

通过分析凝血报告,可以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从而帮助医生判断疾病的可能性和程度。

本文将根据凝血报告的常见指标,对其进行分析和解读。

步骤1. 查看凝血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时间(APTT)凝血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时间(APTT)是评估患者凝血功能的重要指标。

正常情况下,PT和APTT应在一定的范围内。

若PT和APTT延长,说明患者的凝血功能较差,可能存在出血倾向。

2. 观察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纤维蛋白原(FIB)是血液凝固过程中形成纤维蛋白的前体物质。

正常情况下,FIB水平较稳定。

若FIB水平过高,说明患者体内可能存在凝血异常,如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

而FIB水平过低,则可能暗示凝血功能低下。

3. 分析血小板计数血小板是血液凝固的重要组成部分。

血小板计数反映了体内血小板的数量。

正常情况下,血小板计数在一定的范围内。

若血小板计数过低,说明患者的血液凝固功能可能受损,易出现出血现象。

而血小板计数过高,则可能存在血栓形成的风险。

4. 检查凝血酶原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TT)是评估凝血功能的指标之一。

正常情况下,TT应在一定的范围内。

若TT延长,说明患者的凝血功能较差,可能存在出血倾向。

5. 观察凝血酶时间(CT)凝血酶时间(CT)是评估凝血功能的指标之一。

正常情况下,CT应在一定的范围内。

若CT延长,说明患者的凝血功能较差,可能存在出血倾向。

6. 检测D-二聚体水平D-二聚体是血液凝固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物质。

正常情况下,D-二聚体水平较低。

若D-二聚体水平升高,可能表示患者存在血栓形成的风险。

7. 综合分析通过综合分析凝血报告中的各项指标,可以对患者的凝血功能进行综合评估。

若多个指标异常,可能意味着患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而正常范围内的指标则说明患者的凝血功能正常。

结论凝血报告是评估患者凝血功能的重要工具。

通过分析凝血报告中的各项指标,可以对患者的凝血功能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判断。

凝血四项报告单解读

凝血四项报告单解读

凝血四项报告单解读一、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1、正常参考值:12-16秒。

2、临床应用:凝血酶原时间是检查外源性凝血因子的一种过筛试验,是用来证实先天性或获得性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和凝血因子Ⅴ、Ⅶ、Ⅹ的缺陷或抑制物的存在,同时用于监测口服抗凝剂的用量,是监测口服抗凝剂的首选指标。

据报道,在口服抗凝剂的过程中,维持PT在正常对照的1-2倍最为适宜。

PT异常意义:1 、延长:先天性因子Ⅱ Ⅴ Ⅶ Ⅹ缺乏症和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获得性见于DIC、原发性纤溶症、维生素K缺乏、肝脏疾病;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如口服抗凝剂肝素和FDP以及抗因子Ⅱ Ⅴ Ⅶ Ⅹ的抗体。

2、缩短:先天性因子Ⅴ增多症、口服避孕药、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

3、口服抗凝剂的监测:凝血酶原时间是监测口服抗凝剂的常用指标,在ISI介于2.2-2.6时,凝血酶原时间比值在1.5-2.0 INR在3.0-4.5用药为合理和安全.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应用口服抗凝剂时INR的允许范围:非髋部外科手术前1.5-2.5;髋部外科手术前2.0-3.0;深静脉血栓形成2.0-3.0;治疗肺梗塞2.0-4.0;预防动脉血栓形成3.0-4.0;人工瓣膜手术3.0-4.0。

凝血酶原时间;报告方式;即报告被检标本的凝血酶原时间(秒)也同时报告正常对照的结果(秒)并用凝血酶原比值报告之待检血浆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比值 = 正常血浆的凝血酶原时间二、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1、正常参考值:0.8-1.5。

2、临床应用:INR是病人凝血酶原时间与正常对照凝血酶原时间之比的ISI 次方(ISI:国际敏感度指数,试剂出厂时由厂家表定的)。

同一份在不同的实验室,用不同的ISI试剂检测,PT值结果差异很大,但测的INR值相同,这样,使测得结果具有可比性。

目前国际上强调用INR来监测口服抗凝剂的用量,是一种较好的表达方式。

凝血四项检测结果影响因素的分析

凝血四项检测结果影响因素的分析

凝血四项检测结果影响因素的分析目的探讨凝血四项检测结果影响因素。

方法收集我院近年来进行静脉采血患者血标本300例,觀察其凝血四项检测结果,并对影响四项检测(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结果的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溶血、脂血、血液凝固不良、采血量不足、小凝块等均是导致凝血四项结果偏差的重要原因(P<0.05)。

结论凝血四项检测结果能够受到抗凝剂使用、采血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为提高检测准确性,相关人员要加强控制静脉采血过程及时间。

标签:凝血四项;检测结果;影响因素凝血四项是患者术前必须接受检查之一,目的在于对患者止血功能是否存在缺陷进行观察,减少术中大出血现象。

凝血四项是指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然而在实际检测中常受到各类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检测出现偏差,对手术造成严重不良后果,因此对影响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因素进行分析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1]。

笔者对我院收治的300例患者血液标本检测情况进行观察,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300例患者血液标本,患者情况:男186例,女114例,年龄6~75岁,平均年龄(32.65±5.21)岁。

1.2方法使用CA1500全自动血凝仪(生产公司:日本sysmex公司),使用质控品与试剂均为进口配套产品。

患者晨起状态下抽取静脉血5mL,加入枸橼酸钠109mmol/L,抽出血液后,将之放入含有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内,枸橼酸钠:血液为1:9。

查看血液样本体积,是否出现溶血、止血及血块等现象。

抽血完成后分别在1、2、4h随机抽取50份血液标本,严格按照操作说明书进行凝血四项检测。

将剩余150份血液标本随机分为三组,3000r/min离心机离心5、10、15min,取上层血浆进行凝血四项检测。

1.3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x±s),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143例肝病患者凝血四项检测结果分析

143例肝病患者凝血四项检测结果分析

则显著下降 ,引起凝血功能异常 。肝脏是凝血因子 合成的重要场所 ,肝硬化引起肝功能严重不全时 ,
肝脏 合 成 分泌 F B、凝 血 因子 能 力降 低 ,导致 纤 溶 I 酶原 、活化凝 血酶 原 不能 及时得 到有 效消 除 ,引起 血液 中抗 肝素 、类肝 素质 浓度升 高 ,使得 肝 硬化 患 者血 液常 处于低 凝状 态 ,临床 表现 为 P A T 、T T、 P T T 等指 标 延长 ,而 F B下 降 ,造成 机体凝 血和 抗凝 血 I 平衡 紊 乱 ,成 为 肝病患 者 易发生 弥散 性血 管 内凝血
厉 连 福
( 磐安 县人 民医院 检验 科 ,浙 江 金 华 3 2 0 2 3 0)
[ 要] 目 :探讨凝血四项在肝脏疾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检测 13 摘 的 4 例肝病惠者与12 5
例健康体检者凝血 四项 水平 ,分析 两组之 间的水平差 异。结果:急性肝炎组凝血酶时间 (T) T 、凝血 酶原
在 2 h内完成 。
凝 血 活酶时 间 (PT A T )和凝 血酶 时间 (T T )等 凝血 功能指 标 ,并 与健 康 对照组进 行分析 ,探讨凝 血 四 项在 肝脏 疾病 中的 变化 及临床 意 义 。现报 告如 下 。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 资料 . 收 集 我院 2 0 年 5月至 2 1 年 2 09 01
空 采血 管 。
1 3 检 测方 法 .
枸橼 酸 钠抗凝 真 空 采血管 ,抽取
静 脉血 1 8 m . L充分混 匀 后 ,25 0 r m n离心 1 0 / i 5 mn  ̄ ,取上 层血浆 备用 。由熟悉 S s e C .5 自 y m x A 1 0全 动 血凝仪 操作 的同一 检验 师 ,进行 质控校准 后 ,分 别 测定血 浆 T 、P 、A T 和 F B T T PT I ,所 有检 测项 目均

凝血六项报告单怎么看

凝血六项报告单怎么看

凝血六项报告单怎么看凝血六项报告单是临床上常见的一项检查,它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凝血功能状况,对于一些出血或凝血异常的疾病诊断和治疗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进行凝血六项检查时,我们需要关注的指标有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imer)。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出患者的凝血功能是否正常,是否存在出血或凝血异常的情况。

首先,我们来看凝血酶原时间(PT)。

凝血酶原时间是指血浆中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所需要的时间,它主要用于检测外源凝血途径的功能。

正常情况下,PT的值在11-13.5秒之间。

如果PT延长,可能意味着患者存在维生素K缺乏、肝功能异常或凝血因子缺乏等情况。

其次,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是用来检测内源凝血途径的功能。

正常情况下,APTT的值在25-35秒之间。

如果APTT延长,可能意味着患者存在血友病、血小板功能障碍或凝血因子缺乏等问题。

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是用来监测患者在抗凝治疗时的凝血功能状态。

它主要用于评估患者是否达到了抗凝治疗的理想效果。

正常情况下,INR的值在0.8-1.2之间。

如果INR升高,可能意味着患者存在抗凝治疗不足或者凝血功能异常的情况。

凝血酶时间(TT)是用来检测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的时间。

正常情况下,TT的值在14-21秒之间。

如果TT延长,可能意味着患者存在纤维蛋白原缺乏或纤维蛋白溶解功能障碍等问题。

纤维蛋白原(FIB)是用来评估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的指标。

正常情况下,FIB的值在2-4g/L之间。

如果FIB升高,可能意味着患者存在急性期炎症反应、肿瘤、心肌梗死或出血等情况。

最后,D-二聚体(D-Dimer)是用来评估患者体内纤维蛋白溶解产物的水平。

正常情况下,D-Dimer的值在0-0.5mg/L之间。

如果D-Dimer升高,可能意味着患者存在血栓形成、肺栓塞、深静脉血栓等情况。

凝血四项详细解读

凝血四项详细解读

凝血四项详细解读凝血四项是一项医学检测指标,用于评估人体凝血功能的正常与否。

下面将对凝血四项进行详细解读,以帮助大家更加了解其含义和临床意义。

1. 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PT是检测血浆凝血因子活性的一种方法。

该测试通常以秒为单位报告,反映了血液在外伤或手术时形成凝块所需的时间。

通常情况下,PT结果在12-15秒之间被认为是正常范围。

如果PT值延长,则可能意味着凝血因子的某种异常,如凝血因子缺乏或抗凝剂的过度活跃。

3. 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纤维蛋白原是一种参与血液凝块形成的蛋白质。

纤维蛋白原浓度可以反映人体凝血系统的功能状态。

正常情况下,纤维蛋白原浓度在2-4克/升之间被认为是正常范围。

低纤维蛋白原水平可能与凝血因子缺乏或消耗有关,而高纤维蛋白原水平可能与炎症、感染或恶性肿瘤有关。

4. 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血小板是一种血液中的细小细胞片段,对止血和血液凝块形成至关重要。

血小板计数可以反映人体的凝血功能状态。

正常情况下,血小板计数在150-450×10^9/L之间被认为是正常范围。

低血小板计数可能提示出血倾向,而高的血小板计数可能与炎症、感染或骨髓疾病有关。

需要注意的是,凝血四项只是评估凝血功能的一种方法,单独的异常结果并不能确诊某种疾病。

医生通常会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病史及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以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希望以上对凝血四项的详细解读能为大家提供有益的信息和理解,但请大家记得咨询专业医生获取个性化的医疗建议。

化验单解读(血凝分析)-PPT

化验单解读(血凝分析)-PPT
二期止血:由血浆凝血因子相继酶解激 活,最终生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 白的凝血过程(血浆期)
8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9
凝血因子常识
• 迄今已证实有14个因子参与凝血过程,除Ca++ 外, 都是蛋白质.
• 正常血液中,除组织因子,都可以在血浆中找 到.
• 以罗马数字命名除激肽系统外的凝血因子,其 中Ca++为Ⅳ.在书写和拼读上, Ca++不叫Ⅳ; 纤维蛋白也不称为因子I
• 监测肝素治疗 (必须检测出≥0.5u/ml的抗Xa;对LMWH不敏感)

遗传或后天出血筛选 (如血友病A,B中型以上)

in patients who actually bleed(如DIC,但也是以分期价值为大)

screening before surgery

coagulation factor assays
19
我院检验科现开展的凝血相关项目
PT APTT
TT Fib/Fg
DD
AT/PC
vWF
PLG
纠正试验
3P
FDP
内源性因子 红细胞碎片
外源性因子
plt
20
提纲
1.凝血基础理论 2.血凝分析五项临床意义 3.血凝分析异常结果模式分析及举例
21
常用的血栓筛查试验 血液凝固试验
以枸橼酸盐抗凝的乏血小板血浆为检测样本
化验单解读培训
(血凝分析部分)
1
临床需求
冠脉血栓(ACS)和脑血栓等血栓病发病 率不断上升已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防止
血栓形成是预防的有效措施

医院检验报告单模板(血液检查)

医院检验报告单模板(血液检查)

医院检验报告单模板(血液检查)患者信息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检查日期:血液检查结果血红蛋白(Hb):{数值} g/dL红细胞计数(RBC):{数值} ×10^12/L血小板计数(PLT):{数值} ×10^9/L白细胞计数(WBC):{数值} ×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UT%):{数值} %淋巴细胞绝对值(LYMPH%):{数值} %单核细胞绝对值(MONO%):{数值} %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EOS%):{数值} %嗜碱性粒细胞绝对值(BASO%):{数值} %结论及建议根据血液检查结果,患者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都处于正常范围。

然而,白细胞计数略高于正常范围,主要是由于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的增高。

建议患者进一步进行相关检查以确定原因,并咨询医生进行适当的治疗。

请注意:本报告仅供参考,具体诊断和治疗请咨询医生。

参考范例血常规检查报告单模板(血液检查)患者信息姓名:___性别:男年龄:40岁住院号:检查日期:2021年1月1日血液检查结果血红蛋白(Hb):13.5 g/dL红细胞计数(RBC):4.5 ×10^12/L血小板计数(PLT):200 ×10^9/L白细胞计数(WBC):8.5 ×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___):60%淋巴细胞绝对值(LYMPH%):30%单核细胞绝对值(___):5%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EOS%):5%嗜碱性粒细胞绝对值(BASO%):0.5%结论及建议根据血液检查结果,患者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都处于正常范围。

然而,白细胞计数略高于正常范围,主要是由于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的增高。

建议患者进一步进行相关检查以确定原因,并咨询医生进行适当的治疗。

请注意:本报告仅供参考,具体诊断和治疗请咨询医生。

凝血功能检查【范本模板】

凝血功能检查【范本模板】

凝血功能检查(一)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参考值】手工法和血液凝固仪法11~13s或(12±1s).测定值超过正常对照值3s以上为异常。

凝血酶原时间比值(PTR)参考值为1。

0士0.05(0.82~1.15)s。

国际标准化比(INR)1.0+0。

1。

【临床意义】1。

PT延长:先天性凝血因子Ⅰ(纤维蛋白原)、Ⅱ (凝血酶原)、Ⅴ、Ⅶ、X缺乏;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如严重肝病、维生素K缺乏症、纤溶亢进、DIC、使用抗凝药物(如口服抗凝剂)和异常抗凝血物质等.2.PT缩短:血液高凝状态如DIC早期、心肌梗死、脑血栓形成、深静脉血栓形成、多发性骨髓瘤等。

3。

PTR及INR是监测口服抗凝药物的首选指标。

国人以2。

0~2.5为宜。

(二)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同(APTT)测定【参考值】手工法:为31~43s。

测定值与正常对照值比较,延长超过10s以上为异常。

【临床意义】1。

APTT延长:见于因子Ⅻ、Ⅺ、Ⅸ、Ⅷ、Ⅹ、Ⅴ、Ⅱ、PK(激肽释放酶原)、HMWK(高分子量激肽原)和纤维蛋白原缺乏,尤其见于FⅧ、Ⅸ、Xl缺乏以及它们的抗凝物质增多;此外,APTT是监测普通肝素和诊断狼疮抗凝物质的常用试验。

2。

APTT缩短:血栓性疾病和血栓前状态。

(三)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参考值】2~4g/L.【临床意义】1。

增高见于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急性传染病、风湿病、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灼伤、多发性骨髓瘤、休克、大手术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急性感染、恶性肿瘤等以及血栓前状态、部分老年人等.2。

减低见于DIC、原发性纤溶症、重症肝炎、肝硬化和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

(四)D-二聚体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ⅩⅢ交联后,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是一个特异性的纤溶过程标记物。

D—二聚体来源于纤溶酶溶解的交联纤维蛋白凝块.【参考值】定性:阴性.定量:小于200μg/L。

【临床意义】D-二聚体主要反映纤维蛋自溶解功能。

妊娠期孕妇凝血四项检测结果分析

妊娠期孕妇凝血四项检测结果分析

妊娠期孕妇凝血四项检测结果分析目的:了解妊娠期妇女凝血四项检测结果及临床意义。

方法:用日本生产的Sysmex CA-50半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

结果:早期妊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T、APTT、TT、FIB值差异不显著;中期妊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T、APTT、TT、FIB值差异显著;晚期妊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T、APTT、TT、FIB差异显著。

结论:了解妊娠期孕妇凝血四项的变化,对预防产妇意外、血栓形成和防止DIC的发生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标签:妊娠;孕妇;凝血四项凝血四项指标主要包括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及其衍生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

凝血四项可用于出血性疾病的筛查与诊断,还可以用于血栓前状态的检查,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诊断,以及各种抗凝治疗的用药指导和预后估计等[1];以及术前常规检查等。

妊娠妇女机体产生一系列变化,其中包括凝血功能的变化,大部分凝血因子增加,血小板增加,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含量增加,血液呈高凝状态。

适度高凝状态是一种生理性保护,可以防止产时的过量出血[2]。

为了解妊娠期孕妇凝血四项变化情况,作者对45名孕妇整个妊娠期的早、中、晚期进行跟踪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45例标本来源2007年7-12月份到我院保健门诊或建卡的孕妇,年龄20~40岁,平均年龄28.5岁,同时检测正常对照组50例,也是来源于我院保健门诊非孕育龄妇女。

年龄19~42岁。

孕妇组:均按第六版《妇产科学》孕期标准分类,早期妊娠为:妊娠12周末以前;中期妊娠:妊娠13~27周末,晚期妊娠:妊娠28周后。

1.2标本采集用0.109mol/L枸盐酸钠抗凝管早上空腹静脉采血2ml摇均后立即送检。

1.3仪器和试剂仪器由日本希森美康株式会提供及时配套血凝试剂进行检测。

凝血四项检验报告

凝血四项检验报告

凝血四项检验报告:检验报告凝血凝血四项的临床意义凝血时间长是什么原因凝血时间长会影响什么篇一:凝血四项检验凝血四项属于检验科临检检查项目之一,归属于血栓性疾病检查。

为手术前必查项目、血栓前检查项目及监控临床口服抗凝药物患者。

患者住院做手术前,医生总会要求患者取血做凝血4项检查,凝血四项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目的是在术前了解患者的止血功能有无缺陷,以事先有所准备,防止术中大出血而措手不及。

人体的止血功能十分重要。

当人意外受伤流血时,止血功能迅速发挥作用,使血液凝固堵住伤口而止血,避免血液大量丢失。

当患者需要手术时,医师必须事先了解患者的止血功能,如止血功能不健全,患者术中可能会大出血以至发生手术意外甚至死亡。

一.凝血因子测定:1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秒数:25-37,需与正常对照比较超过10s以上异常2凝血酶原时间(PT):秒数:11-14 ,需与正常对照超过3s以上异常。

活动度:80-120% INR:0.8-1.23纤维蛋白原(FIB):2-4 g/L二.纤维蛋白溶解检测:4凝血酶时间(TT):秒数:12-16 需与正常对照超过3s以上异常各项意义:APTT:主要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状况,常用于监测肝素用量。

增高见于血浆因子Ⅷ、因子Ⅸ和因子XI水平减低:如血友病A、血友病B及因子XI缺乏症;降低见于高凝状态:如促凝物质进入血液及凝血因子的活性增高等情况;PT: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状况,其中INR常用于监测口服抗凝剂。

延长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ⅡⅤⅦⅩ缺乏及纤维蛋白原缺乏,后天凝血因子缺乏主要见于维生素K缺乏、严重的肝脏疾病、纤溶亢进、DIC、口服抗凝剂等;缩短见于血液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等;FIB:主要反映纤维蛋白原的含量。

增高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减低见于DIC消耗性低凝溶解期、原发性纤溶症、重症肝炎、肝硬化;TT:主要反映纤维蛋白原转为纤维蛋白的时间。

凝血四项检测对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价值评估及分析

凝血四项检测对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价值评估及分析

凝血四项检测对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价值评估及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凝血四项检测对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价值。

方法43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的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体检者的凝血四项检测,比较其检查结果。

结果观察组急性肝炎、肝硬化以及重症肝炎者的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慢性肝炎者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慢性肝炎、肝硬化、急性肝炎以及重症肝炎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结果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急性肝炎者的纤维蛋白原结果高于对照组,慢性肝炎、肝硬化以及重症肝炎检测结果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凝血四项检测对病毒性肝炎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可广泛地应用于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中。

关键词凝血四项检测;病毒性肝炎;诊断价值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导致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病变为肝脏病变,病毒性肝炎患者多表现为腹部疼痛、食欲下降、恶心等症状,部分患者出现发热、肝肿大等表现,对肝功能造成巨大的损伤,会发展为肝硬化,严重患者会发生肝癌[1]。

相关报道显示,病毒性肝炎患者纤溶功能和凝血功能异常,可以通过凝血实验判断肝细胞的损害情况[2]。

本次研究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和43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对比分析,探究凝血四项检测对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8月~2015年5月本院住院的43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对照组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24~78岁,平均年龄(48.6±8.2)岁;观察组中男29例,女14例,年龄26~75岁,平均年龄(50.1±7.7)岁,其中16例慢性肝炎,12例急性肝炎,9例肝硬化,6例重症肝炎。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南大二附院(心血管科)检验报告

南大二附院(心血管科)检验报告

南大二附院(心血管科)检验报告2015.7.20一、血液检查1、【血浆一D聚体测定+凝血四项】:凝血酶时间24.4↑,参考值14.0―24.0 sec;2、【肾功能+电解质(血清)+心功能(五项)】:乳酸脱氢氢酶202.3↑,参考值80―190 Iul;3、【红细胞沉降率测定】:血沉正常4、【血常规(五分类法)】:(1)单核细胞百分比11.9↑,参考值4―10 %;(2)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0.07↓,参考值0.1―0.4 10^9/L;(3)单核细胞绝对值0.58,参考值0―0.5 10^9/L;5、【肝功能I(9项)+血脂全套】:同型半胱氨酸13.14↑,参考值0―10 umol/l;载脂蛋白-A 0.91↓,参考值1―1.6 g/L;6、【ABO血型+RH血型】:(1)ABO正定型 A型,ABO反定型 A型;(2)RH(D)阳性,参考值,阳性;(3)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阴性;7、【乙肝六项】:(1)乙肝表面抗原0.385阴性,参考值阴性;(2)乙肝表面抗体6.388阳性,参考值阴性;(3)乙肝e抗原0.101阴性,参考值阴性;(4)乙肝e抗体5.726阴性,参考值阴性;(5)乙肝病毒前Sl抗原0.389,阴性,参考值阴性;(6)乙肝病毒核心抗体7.427,阴性,参考值阴性;8、【尿液分析(九联以上仪)】:正常,未见异常;二、放射检查1、【胸部正位DR】:两肺纹理增强,两肺未见明确实变,主动脉迂曲,心影增大,心胸比率约为0.60,双膈正常。

医生诊断意见:主动脉心型改变。

2、【胸部CT增强】:肺部CT显示左肺上叶舌段可见斑片状、条索状阴影,边界欠清,考虑为炎性改变、纤维化病变;右肺上叶可见结节状阴影,边界清,大小约0.6×0.6cm,肺内病变待排;右肺中叶可见条索状阴影,边界清,考虑为纤维化病变;3、【磁共振头颅平扫】:MRI报告:左侧脑室前角旁软化灶;4、【腹部(肝胆胰脾肾)彩超】:(1)左心功能测值:主动脉窦部38 mm, ↑,正常参考值 <35;左房内径38 mm, ↑,正常参考值 <35;右室间隔厚度13 mm, ↑,正常参考值8―11;左室后壁厚度12 mm, ↑,正常参考值8―11;左室射血分数72%,↑,正常参考值50―70%;(2)频谱多谱勒测值:肺动脉瓣口血流速度 140cm/s;主动脉瓣口血流速度 144cm/s;(3)二维超声波测值:左房增大,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增厚,动度可;主动脉瓣回声增强,局部钙化,开放及关闭可;主动脉窦部及升主动脉增宽,肺动脉未见扩张;心包腔未见明显积液。

凝血四项、血小板计数结果解读

凝血四项、血小板计数结果解读

凝血四项、血小板计数结果解读出血和凝血问题与多种疾病相关,但是约90%的出凝血问题可以由血凝学实验室给予诊断。

目前常规的检测项目有凝血四项和血小板计数,这些简单的检查,要是理解到位,作用不可小觑。

凝血四项: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

血小板计数(PLT):是血常规检查的常规报告参数。

一、凝血四项结果解读1.PT、APTT都缩短:PT、APTT缩短,FIB升高:表明患者处于高凝血功能状态,具有血栓形成高发风险。

可结合高凝状态监测D二聚体等指标。

临床上,建议医生防范血栓风险。

2.PT、APTT都延长:1.FIB水平低、患者使用将纤维蛋白药物均可导致PT、APTT延长。

2.肝病、弥漫性血管内溶血(DIC)以及抗凝治疗也会引起两者延长。

3.也可能是凝血过程中共同通路的凝血因子异常,如凝血因子V、X异常,以及凝血酶原(Ⅱ因子)、纤维蛋白原(I因子)异常。

3.PT延长为主,AFTT基本正常:PT延长,在临床最常见的是双香豆素药物抗凝,如华法林、误服鼠药(成分为华法林)及维生素K缺乏的患者。

华法林等药物抑制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Ⅱ、Ⅶ、Ⅸ、X)的羧化,从而起到抗凝血作用,常用剂量将国际标准化比率(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调整在2~3之间。

PT延长,较少见的情况还有凝血因子Ⅶ的缺陷。

4.APTT延长为主,PT基本正常:APTT延长,临床常见的是肝素抗凝治疗,低分子量肝素,口服Xa因子抑制剂,口服凝血酶抑制剂也会引起延长。

如未使用抗凝药物,应做APTT纠正实验,将患者血浆与正常血浆1:1混合后做APTT纠正实验。

若APTT能纠正,意味着凝血因子的缺乏,如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内源性凝血因子Ⅷ、Ⅸ、Ⅺ、Ⅻ异常;如APTT不能纠正,意味着存在凝血抑制物,如凝血因子抑制物、狼疮抗凝物质等。

凝血四项检查

凝血四项检查

凝血四项检查APTT【检验原理】37℃下,在待检血浆中加入APTT试剂,即以脑磷脂作为血小板的替代物加入贫血小板血浆中,在Ca2+的参与下,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凝块,测定凝固所需要的时间,即为待测血浆的APTT。

【样本制备】1.采血与抗凝:采血后立即与抗凝剂充分混合,血液与抗凝剂(0.109mmol/L枸橼酸钠)比例为9:1。

2.离心:抗凝血以2500xg离心10分钟,用微量移液器吸出待测血浆。

3.保存:血浆样本应立即测试。

22~24℃条件下保存,应2小时内测定,2~4℃条件下保存,应3小时内测定。

【检验方法】1.仪器预热:开机,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预热,达到要求稳定温度,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2.试剂配制:严格按照标示量加入蒸馏水复溶试剂,将试剂瓶直立在18~25℃中静置30分钟,使用前轻轻旋转试剂瓶至完全溶解,勿剧烈振摇。

氯化钙用前应放入仪器37℃预温槽。

3.正常质控血浆制备:按照质控血浆试剂盒使用说明书。

4.测定:以半自动高性能血凝仪为例:①将测试杯置于预温槽中,用加珠器在每个测试杯中放一粒钢珠。

②试剂放相应位置,37℃预温,需混匀放搅拌子。

③将待测血浆100μl(患畜或者质控血浆)加入测试杯,再将APTT试剂100μl加入测试杯,混匀,启动预温时间计时,37℃,5分钟,将测试杯从预温槽移至测试槽。

④使用联动加样器加入氯化钙100μl,仪器自动启动计时器开始计时并自动打印结果。

【正常值参考范围】犬:10.0~18.0秒,建议各实验室建立自己的正常值参考范围。

【检验结果解释】APTT延长见于FⅧ、FⅨ、FⅪ血浆水平减低。

APTT缩短见于高凝状态、血栓性疾病。

口服避孕药会影响检测结果。

PT【检验原理】在待检血浆中加入过量的组织凝血活酶和钙离子,使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凝血酶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凝块,测定凝固所需要的时间,即为待测血浆的凝血酶原时间(PT)。

PT与血浆中的外源性凝血因子含量呈负相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 X X X 医 院
临床血凝检验报告单
姓名:张三性别:男年龄:75样品编号:22科别:内科临床诊断:床号:送检医生:
代码结果单位参考范围提示PT-SEC凝血酶原时间15.3秒10.0-14.0↑PT-RATIO凝血酶原时间比率 1.280.95-1.24↑PT-INR国际标准化比率 1.300.94-1.30↑PT-REF凝血酶原参考时间12.0秒
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42.6秒22.0-38.0↑APTT-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比率 1.42
APTT-REF部分凝血活酶参考时间30.0秒
TT凝血酶时间25.3秒14.0-21.0↑TT-RATIO凝血酶时间比率 1.45
TT-REF凝血酶参考时间17.5秒
FIB纤维蛋白原156.2200 -400↓FIB-SEC纤维蛋白原时间16.4秒
检验者:日期:2017/8/8 (本结果仅对该送检标本负责)
使用说明:只要输入PT、APTT、TT、FIB,其它项目会自动计算,并出现升高降低提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