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事件的概率》优质课比赛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优质公开课一等奖)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优质公开课一等奖)

高一数学065 高一年级 7 班教师方雄飞学生《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进一步了解频率的意义及频率与概率的区别;(2)在正确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的基础上,能辨析生活中的随机现象,澄清生活中对概率的一些错误认识,并通过做大量重复试验,用频率对某些随机事件的概率进行估计。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掷硬币” “游戏公平性”等问题的探究,体会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理解概率的统计定义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初步掌握利用数学知识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教学,引导学生用随机的观点认识世界,使学生了解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辩证统一,培养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活动丰富对频率与概率关系的认识,知道当试验次数较大时,频率稳定于理论概率。

教学难点:收集数据、分析折线图、辩证的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关系。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交流合作法,辅之以其它教学法,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通过抛硬币活动来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实验的过程中实现对数据的收集、整理、观察、分析、讨论,最后通过合作交流等方式,归纳出当试验次数大很大时,事件发生的频率稳定一个常数附近。

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丰富完善学生的认知过程,使有限的时间成为无限的空间。

事先教师准备图表、电脑、硬币等。

教学流程:1.创设情境,体会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生活实例1:“2016年2月28日,勇士对雷霆,库里超远三分绝杀,将比分定格为121:118”问题1:你能确定神奇的库里在下一场NBA比赛中的超远三分一定能进吗?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例引入,一方面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听课热情,另一方面也是让学生体会学习随机事件及概率的原因和必要性.生活实例2:“2016年奥运会张梦雪摘得中国军团首金”问题2:为什么射击比赛中每一枪都如此扣人心弦呢?设计意图:奥运会是社会热点话题,可以增强学生的国家自豪感.生活实例3:“足球比赛中我们常用抛硬币的方式决定优先权”问题3:那么能够预先确定谁获胜吗?设计意图:回到学生身边.从生活体验中归纳共性,包含了综合、概括、比较等分析过程,是形成概念的有效途径.因此在这一阶段通过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身处现实情境中,为后续的思维活动建立起感性认识基础.2.归纳共性,形成随机事件的概念问题4:从结果能够预知的角度看,能够发现以上事件的共同点吗?设计意图有了前面的基础,此时学生能够有效的概括、抽取上述生活体验的共性.在数学上研究事件时,主要关注在相应的条件下,事件是否发生,因此在提问时明确思考的角度,让学生的思维直指概念的本质,避免不必要的发散.问题5:以上这些事件都是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那么在自己的身边,还能找到此类的事件吗?(学生举例)问题6:有没有不属于此类的事件呢?(学生举例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通过以上思考,发现事件可以分为以下三类:必然事件:在一定的条件下必然要发生的事件;不可能事件:在一定的条件下不可能发生的事件;随机事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设计意图在形成概念之前,通过主动的思考,在自己身边举例,巩固学生对随机事件的思维基础;二是通过对比,明确事件分类的标准和概念之间的差异.例1 判断下列事件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随机事件?(1) “在地球上,抛出的石头会下落”;(2) “中山市明天天晴”;(3) “如果a>b,那么a-b>0”; (4) “打开电视机,正在播放新闻”;(5) “手电筒的的电池没电,灯泡发亮”;(6)“某电话机在1分钟内收到2次呼叫”;(7)“没有水份,种子能发芽”;(8) “随机选取一个实数x,得|x|≥0”.(9)“在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10) “从分别标有号数1,2,3,4,5的5张标签中任取一张,得到4号签”;必然事件有;不可能事件有;随机事件有设计意图形成概念之后,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认识新知,初步感受成功的喜悦.3.深入情境,体会随机事件的规律性我们看到,随机事件在生活中是广泛存在的,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正因为体育比赛中充满了随机事件,而让比赛更加刺激、精彩,让观众更加紧张投入;因为每天的校园生活充满了随机事件,而让我们的校园生活兴奋而新奇;也正因为人生道路上充满了随机事件,而让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各有各的不同,各有各的精彩.同时,我们身边也有一些富有悲凉色彩的随机事件,那我们是不是因此而心中时刻都充满着恐慌呢?实现自己的目标这也是个随机事件,那么我们是不是就因此而放弃了今天的努力了呢?设计意图这一段教学首先呈现了随机事件带给人们丰富多彩的生活,体现了教师对数学、对概率的喜爱和热情,传递给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态度.其次,这段教学既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也引出了下面研究思考的方向,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也就揭示了人们认识随机事件的过程,以及随机事件随机性和规律性之间的联系.第三,通过反问,使学生意识到,生活的不断体验已经使我们积累了一些对随机事件规律性的感性认识,那么接下来就是要挖掘出这些感性认识下面的理性依据,以这种方式激发学生对生活经验的反思和探究,同时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回到最开始的三个实例中,反思其中包含着哪些对随机事件规律性的感性认识,以此为基础进行理性思考.问题7:提出问题,引发思考:(1)既然三分球的命中有随机性,为什么要选择库里来投这个决定成败的三分球而不是其他队员呢?(2)既然每个人参加奥运会获得金牌都是随机事件,为什么派张梦雪来参加奥运会而不是其他人?(3)为什么抛硬币决定球权对双方是公平的?再次抽取共性,形成抽象概念: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可以体会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之分,是可以比较的,从而抽象出可以用数量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这就是概率的意义.设计意图借助前面的事例,减少课堂的阅读量和重复思维量,提高了课堂效率,增强了规律性与随机性的对比.并且三个问题在学生看来是很容易回答的,这恰恰说明概率的雏形在生活实践中已经产生,同时这样的问题也更有利于学生对概率概念本身的把握,抽象过程就变得顺其自然了.4.层层深入,形成概率的统计定义问题8:生活中“库里投三分球命中的概率高于其他球员”的经验是如何得到的呢?(库里三分球命中率高),那么三分球命中率是如何计算的呢?(三分球命中率=投中次数/投篮次数),实际上在数学里三分球命中率是三分球命中这个事件的频率,从而引出数学中频数与频率的概念.设计意图基于初中的学习,有些学生具备了用试验频率来估计概率的经验.但对于“为什么可以这样做”,缺乏思考,导致在分析问题、分析数据时会出现偏差.因此从学生熟悉的命中率入手,首先说明这种方法来源于生活经验,为接下来的探讨做准备.问题9:足球比赛中我们常用抛硬币的方式决定哪队先开球,这样公平吗?(公平)说明我们认为这样的情况下每一对开球的概率都是0.5,现在就让我们通过一个数学实验验证一下.[数学试验]在平整的桌面上,随机抛一枚硬币20次,统计正面向上的次数与频率.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事情出发,更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直观观察,更有利于概念的形成,以及对规律的认同.激发学生分析随机事件规律性的主动性.问题10: 每一组试验的结果一致吗?为什么?(随机试验的随机性)问题11: 如果我们合并前两组的实验结果,相当于我们一共进行了40次试验,我们可以统计这40次试验,正面向上的频率,以此类推,我们就可以统计出我们进行60次,80次……试验,正面向上出现的频率,再形成散点图,大家观察频率值有什么规律性?( 形成概率的统计定义:一般地,在相同条件下,大量重复进行同一试验时,随机事件A发生的频率会在[0,1]中的某个常数附近摆动,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频率逐渐稳定于这个常数,这时就把这个常数叫做随机事件A的概率,记做P(A) )设计意图这一段是本节内容的难点,需要把对数据、图表的直观印象转化为抽象的概率定义.之所以可以用大量重复试验的频率来估计概率,是因为在数、图中累积数据的频率体现出了一定的“稳定性”,即规律性,使得我们能够从图表中大致判断出事件概率的范围、具体大小.这里首先还是坚持从多组数据中抽取共性来形成概念,其次注重数与形的相互转化,把图形上的规律用数去描述,把数据上的规律用图形去验证,更为清晰的表现出频率在常数附近摆动的规律.问题12:随机事件出现的频率会随试验的不同而不同吗?(频率的随机性)问题13: 随机事件出现的概率会随试验的不同而不同吗?(概率是客观存在的确定的常数)问题14: 随机事件出现的频率与概率有什么联系吗?(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频率是概率的估计值) 5. 学以致用,正确理解概率的意义(1)填写表中击中靶心的频率;(2)这个射手射击一次,击中靶心的概率约是什么?练习1、下列事件:(1)口袋里有伍角、壹角、壹元的硬币若干枚,随机地摸出一枚是壹角。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和反思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和反思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和反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2.思考随机事件的分类和概率的计算方法。

3.能够通过例题计算随机事件的概率。

教学步骤:引入:1.教师出示一张扑克牌,问学生抽一张扑克牌得到黑桃的概率是多少?2.学生思考后,教师在黑板上引入随机事件和概率的概念。

概念解释:1.教师解释随机事件的概念,即在相同的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

2.教师引入样本空间的概念,即随机事件所有可能结果的集合。

3.教师解释概率的概念,即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

分类讨论:1.教师解释相互独立事件的概念,即事件的发生与不发生彼此没有影响。

2.教师解释互斥事件的概念,即事件的发生与不发生不能同时出现。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其他类型的随机事件,并在课后让学生总结。

概率计算方法:1.教师解释计算概率的方法,即事件发生的次数与样本空间中总可能结果的比值。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例题进行概率计算,包括随机事件的相加法则和互斥事件的相乘法则。

练习和巩固: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解答几个随机事件的概率计算题目。

2.教师进行课堂点评,让学生共同总结概率计算方法和思考过程。

反思:教学设计中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

优点:1.引入阶段通过教师提问激发学生思考,主动融入学习过程。

2.在概念解释中,通过示例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概念和性质。

3.在分类讨论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总结,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4.在练习和巩固中,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点评促进学生思考和合作。

不足:1.教学步骤中,没有具体安排概率计算的例题,可能导致学生在练习环节不够熟练。

2.反思环节的时间较短,没有足够的时间总结和巩固学习内容。

3.教学设计中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不同水平和能力差异,可能导致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

改进:1.在引入阶段增加一些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随机事件和概率的概念。

2.在分类讨论中,引导学生发现更多类型的随机事件,并举例说明。

人教版高中数学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一等奖

人教版高中数学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一等奖

验展开了对概率的研究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解析由于概率问题与人们的实际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对指导人们社会生产、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概率不仅是高考重点内容,更是学生应该把握的重要知识。

相关于传统的代数、几何而言,概率论形成较晚,其概念方式新颖独特,具有不确信性,这是明白得概率的难点所在•“随机事件的概率”是人教A版《数学必修3》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课是其中的第一课时。

课程标准要求:“在具体情境中,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信性和频率的稳固性,进一步了解概率的意义和频率与概率的区别”。

并指出:“概率教学的核心问题是让学生了解随机现象与概率的意义”。

要求“教师应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大量实例,鼓舞学生动手实验,正确明白得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信性及其频率的稳固性,并尝试澄清日常生活碰到的一些错误熟悉。

”本节课在学生已有的初中知识基础上通过数学实利用频率估量概率,即当实验次数较大时,频率渐趋稳固的那个常数就叫概率,属于原认知性知识,本节课通过对生活实例的剖析,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咱们利用事件发生的频率估量概率的实践体会,通过抛硬币的数学实验让学生慢慢体会尽管随机事件在一次实验中其发生与否不可确信,可是大量重复实验的情形下其概率值会存在必然的规律性——接近于一个常数。

体会偶然与必然的联系,体会现象与本质的关系,体会规律的客观存在性,体会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同时,本节课的学习,将为后面学习古典概型、几何概型、条件概率等打下基础。

因此,我以为“通过抛掷硬币了解概率的概念、明确其与频率的区别和联系”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二、教学目标设置课程标准要求:“在具体情境中,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信性和频率的稳固性,进一步了解概率的意义和频率与概率的区别”。

并指出:“概率教学的核心问题是让学生了解随机现象与概率的意义”。

要求“教师应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大量实例,鼓舞学生动手实验,正确明白得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信性及其频率的稳固性。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摘要】本篇文章旨在介绍随机事件的概率相关知识,帮助读者对概率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和分类有更深入的理解。

在文章将介绍背景信息,探讨研究意义并明确目的和意义。

在将详细阐述随机事件的概念、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讨论随机事件的分类,并提出教学方法与实践。

结论部分将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展望未来发展,最后进行总结。

通过本文的学习,读者将对随机事件的概率有更加系统和全面的认识,为相关领域的学习和研究提供帮助。

【关键词】随机事件、概率、教学设计、概念、计算方法、分类、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未来展望、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机事件的概率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现象。

随机事件发生的结果往往是不确定的,因此对其概率的研究成为了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随机事件的概率不仅仅在数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也在其他领域如统计学、经济学、物理学等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随机事件的概率涉及到概率论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通过对随机事件的分类和概率的计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规律性。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学生理解事件发生的概率规律,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希望本文能够为相关教学工作者和学生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促进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水平的提升。

1.2 研究意义随机事件的概率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研究随机事件的概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各种事件的发生概率,这对于决策、风险评估、市场分析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随机事件的概率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出合理的选择,还能在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对随机事件的概率进行深入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规律性,为科学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实验设计。

随机事件的概率也是现代通信、金融、保险等行业的基础,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随机数的事件概率》教学设计(优质公开课一等奖)

《随机数的事件概率》教学设计(优质公开课一等奖)

《随机数的事件概率》教学设计(优质公开课一等奖)随机数的事件概率教学设计(优质公开课一等奖)简介本教学设计旨在教授学生如何计算随机事件的概率。

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际案例分析,学生将了解随机数的基本概念和事件概率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理解随机数和事件概率的定义- 掌握计算事件概率的基本方法- 能够应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内容1. 随机数的定义和性质2. 事件概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3. 事件独立性与相关性4. 实际案例分析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随机数通过示意图和生活中的例子引入随机数的概念,让学生了解随机数的定义和常见性质。

步骤二:讲解事件概率- 定义事件概率并解释其含义- 介绍计算事件概率的方法,包括频率法和几何法- 展示具体计算步骤和例子步骤三:讨论事件独立性与相关性通过案例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事件之间的独立性和相关性,并讨论它们对事件概率的影响。

步骤四:实际案例分析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事件概率并解决问题。

可以使用小组讨论或个人练的形式。

步骤五:总结和评估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用简单的测试题评估学生对随机数和事件概率的掌握程度。

教学资源- 示意图和实际例子- 计算概率的公式和例题- 实际案例材料教学评估- 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 学生的小组讨论和个人练表现- 测试题的成绩评估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数学书籍和网络资源,深入了解随机事件和概率的更多知识。

结束语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对随机数和事件概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理论与实际案例的结合,学生将获得实际运用概率知识的经验,并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全国一等奖)-9页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全国一等奖)-9页

河南省扶沟二高付艳军2018年4月【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河南省扶沟二高付艳军【教学内容解析】《随机事件的概率》是人教版数学必修3中第三章第一节的第一课时,是一节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概念课。

本节课在旨在通过理解概率的定义的基础上理解其核心思想——随机思想。

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随机现象,如天气、保险、彩票等。

随机思想在当今社会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概率成为普通生活常识的今天,对随机现象有一个较清楚的认识,成为每一个公民文化素质的基本要求。

研究随机性有助于探究大自然和生活中事件发生的规律,从而方便人们的生活和生产。

在初中阶段,同学们已经初步学习了随机事件和概率,对随机现象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高中阶段我们进一步学习概率的知识,从而为以后的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知识打好基础。

本节是高中概率的起始内容,理解好本节知识是学习本章后续古典概型和几何概型的重要前提。

此外,随机思想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思想,理解随机思想有助于培养学生用一分为二、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和认识世界。

教学重点:概率概念的提出以及频率与概率的区别和联系;教学难点:利用概率的统计意义解释生活中的一些随机现象。

【教学目标设置】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能列举一些生活中的随机事件;(2)能通过正确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稳定性,进一步认识随机现象;(3)能正确理解概率的概念和意义,明确事件发生的频率与事件发生的概率的区别与联系.过程与方法目标:(1)能够通过在抛硬币的试验获取数据,归纳总结试验结果,发现规律,真正做到在探索中学习,在探索中提高.(2)能利用概率知识正确理解一些现实生活中的随机现象和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能通过亲身试验和感受来理解知识,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2) 通过发现随机事件的发生既有随机性,又存在着统计规律性的过程,体会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一、课程目标1、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和特征2、掌握样本空间的概念3、掌握随机事件的基本分类4、掌握随机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5、能够灵活运用概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二、教学重点1、随机事件分类的深入理解和灵活应用2、概率计算方法的灵活应用四、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介绍随机事件的概念,通过简单的实例引出学生对随机事件的基本认识,例如“掷骰子,出现点数为6为何事件是随机事件”“摸到同学的球,颜色是红色概率是多少”等。

1) 定义样本空间,通过掷骰子、抽球等实验形式引导学生寻找样本空间的概念,明确样本空间是所有可能事件的集合。

2) 引出样本空间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集合法。

1) 了解随机事件的基本分类——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简单事件、复合事件等。

2) 通过事件简史、事件图像让学生深入掌握和理解随机事件的分类。

3) 案例:求两个骰子点数和为7的概率。

1) 定义概率,让学生清楚概率的意义。

2) 引出概率的计算方法——频率法和几何法。

3) 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认识到两种方法的异同。

5、布置相关练习教师给出一些简单的随机事件习题,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总结将课堂知识做出概括和归纳,让学生升华所学的随机事件的概念,让学生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五、教学方法2、问题导向教学法4、展示式教学法六、教学手段1、实验设计、数据采集、数据统计2、幻灯片、多媒体3、电子白板、投影仪七、教学评估1、课堂小测2、作业评分3、实验成果检查4、考试成绩。

《随机事件的概率》公开课教案

《随机事件的概率》公开课教案

《随机事件的概率》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2》(A版)第四章“概率”的第三节“随机事件的概率”。

具体内容包括:随机事件的定义,频率与概率的关系,以及如何计算简单随机事件的概率。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随机事件的定义,能区分不同类型的随机事件。

2. 掌握频率与概率的关系,了解如何通过频率估计概率。

3. 学会计算简单随机事件的概率,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随机事件的定义,频率与概率的关系,简单随机事件的概率计算。

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随机事件,并正确计算其概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抛硬币、掷骰子等),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发现实验中的随机现象,并提出问题:如何描述这些随机现象?2. 知识讲解(1)随机事件的定义:介绍随机事件的定义,让学生理解什么是随机事件。

(2)频率与概率:讲解频率与概率的关系,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数据来估计概率。

(3)简单随机事件的概率计算:通过例题,讲解如何计算简单随机事件的概率。

3. 例题讲解例题1:抛一枚硬币,求出现正面的概率。

例题2:掷一个骰子,求出现偶数的概率。

4. 随堂练习练习1:投掷两个骰子,求两个骰子的点数之和为7的概率。

练习2:一个袋子里有5个红球,3个蓝球,求从中随机取出一个球,得到红球的概率。

六、板书设计1. 随机事件的定义2. 频率与概率的关系3. 简单随机事件的概率计算4. 例题与练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抛一枚硬币,求出现反面的概率。

(2)掷一个骰子,求出现奇数的概率。

2. 答案(1)出现反面的概率为0.5。

(2)出现奇数的概率为0.5。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感受到随机事件在实际生活中的存在。

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同时,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3篇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3篇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理解和掌握概率的统计定义及其性质.能力目标:通过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猜测、验证等探究能力;情感目标:在探究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大胆尝试,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概率的统计定义及其基本性质;难点:认识频率与概率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引入课题观察下列事件发生与否,各有什么特点?(教师用课件演示情境)(1)地球不停地转动; 必然发生(2)木柴燃烧,产生能量; 必然发生(3)在常温下,石头风化; 不可能发生(4)某人射击一次,中靶; 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5)掷一枚硬币,出现正面; 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6)在标准大气压下且温度低于0℃时,雪融化。

不可能发生定义:在条件S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随机事件;在条件S下必然要发生的事件叫必然事件;在条件S下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叫不可能事件。

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统称为事件,一般用大写字母A,B,C…表示。

(二)探索实践、建构知识让我们来做两个实验:实验(1):把一枚硬币抛多次,观察其出现的结果,并记录各结果出现的频数,然后计算各频率。

上课前一天事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每人完成50次,并完成下表(一):的频数,然后计算各频率。

上课前一天事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每人完成50次,并完成下表(一):然后请同学们再以小组为单位,统计好数据,完成表格。

投掷一枚硬币,出现正面可能性究竟有多大?(教师用电脑模拟演示)实验(2):把一个骰子抛掷多次,观察其出现的结果,并记录各结果出现的频数,然后计算各频率。

《随机事件及其概率》优质课比赛教学设计

《随机事件及其概率》优质课比赛教学设计

随机事件及其概率一.教材分析:在现实世界中,随机现象是广泛存在的,而随机现象中存在着数量规律性,从而使我们可以运用数学方法来定量地研究随机现象;本节课正是引导学生从数量这一侧面研究随机现象的规律性。

随机事件的概率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诸如自动控制、通讯技术、军事、气象、水文、地质、经济等领域的应用非常普遍;通过对这一知识点的学习运用,使学生了解偶然性寓于必然之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学习和体会数学的奇异美和应用美.二.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2.理解随机事件在大量重复试验的情况下,其发生呈现规律性;3.掌握概率的统计定义及概率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化归思想;(3)情感与价值: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

教学难点: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关系,以及对概率定义的正确理解。

四、教学方法:探究讨论式五.教学过程:(一)设置情景: 1名数学家=10个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曾经宣布:一名优秀数学家的作用超过10个师的兵力.这句话有一个非同寻常的来历. 1943年以前,在大西洋上英美运输船队常常受到德国潜艇的袭击,当时,英美两国限于实力,无力增派更多的护航舰,一时间,德军的“潜艇战”搞得盟军焦头烂额.为此,有位美国海军将领专门去请教了几位数学家,数学家们运用概率论分析后认为,舰队与敌潜艇相遇是一个随机事件,从数学角度来看这一问题,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一定数量的船(为100艘)编队规模越小,编次就越多(为每次20艘,就要有5个编次),编次越多,与敌人相遇的概率就越大.美国海军接受了数学家的建议,命令舰队在指定海域集合,再集体通过危险海域,然后各自驶向预定港口.结果奇迹出现了:盟军舰队遭袭被击沉的概率由原来的25%降为1%,大大减少了损失,保证了物资的及时供应.在自然界和实际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现象.如果从结果能否预知的角度来看,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现象的结果总是确定的,即在一定的条件下,它所出现的结果是可以预知的,这类现象称为确定性现象;另一类现象的结果是无法预知的,即在一定的条件下,出现哪种结果是无法预先确定的,这类现象称为随机现象.确定性现象,一般有着较明显的内在规律,因此比较容易掌握它.而随机现象,由于它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它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随机现象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多种可能发生的结果,我们把随机现象的结果称为随机事件.1.随机事件 (出示投影)下列哪些是随机事件?(1)导体通电时发热; (2)某人射击一次,中靶; (3)抛一石块,下落;(4)在常温下,焊锡熔化; (5)抛一枚硬币,正面朝上;(6)明天早晨有雾;由一名学生回答,然后教师归纳:在一定条件下必然要发生的事件,叫做必然事件;在一定条件下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叫做不可能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做随机事件.可让学生再分别举一些例子.[目的在于让学生认清、分清几种事件的区别](二)师生合作,观察探索:随机事件的概率 由于随机事件具有不确定性,因而从表面上看,似乎偶然性在起着支配作用,没有什么必然性.但是,人们经过长期的实践并深入研究后,发现随机事件虽然就每次试验结果来说具有不确定性,然而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它却呈现出一种完全确定的规律性.1.教师首先强调实验的前提条件:①每个人用的是相同的硬币②按照相同的高度做垂直下抛运动。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让学生掌握随机事件、概率的基本概念,了解概率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设计,引导学生使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建模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概率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随机事件的概念:介绍随机事件的定义和特征,引导学生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和分类。

2. 概率的基本概念:通过例题和实例,让学生了解概率的含义和基本性质,引导学生学会计算简单概率。

3. 概率的计算方法:介绍古典概率和几何概率的计算方法,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概率计算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4. 概率的应用:通过实际问题和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培养学生运用概率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引入一些有趣的概率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如投硬币的概率问题,随机抽奖的概率问题等。

5. 练习与检测:设计一些练习题和测试题,让学生熟练掌握概率计算方法,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6. 总结与展望: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展望下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对概率知识进行深入学习和探索。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和引导思考,启发学生对概率问题的思考和解决。

2. 实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例题和实例,引导学生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和应用技巧。

3. 讨论交流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师生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共同解决难题。

五、教学手段:1.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生动有趣的例题和案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实物教具:通过一些实物教具,如纸牌、硬币等,进行概率实验和展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概率问题。

3. 教学软件:利用一些数学软件,如Geogebra、MathType等,进行概率计算和图形展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率知识。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机事件的概率是概率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随机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不确定的事件,而概率则是用来描述这些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在数学教学中,教授学生如何理解和计算随机事件的概率是至关重要的。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随机事件,并能够用数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和求解。

通过本教学设计,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随机事件的概率概念,并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计算方法。

通过实例演练和练习题讲解,学生将能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互动环节将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维碰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活跃课堂氛围。

通过推荐相应的教学资源,学生可以进一步拓展对随机事件的概率的理解和应用。

1.2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随机事件的概率相关知识,掌握概率计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具体目标包括:1. 理解随机事件、概率和概率的基本性质;2. 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包括频率法、几何法和古典概率法;3. 能够灵活运用概率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5. 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概率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和适应随机事件的发生,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和应用能力。

希望通过本次教学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以上教学目标。

1.3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策略,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

在教授随机事件的概率这一课题时,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发现规律的方式,引发学生思考和互动,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何为随机事件、概率的概念。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应用概率计算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3. 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1. 随机事件、概率的概念2. 概率的计算方法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入概率的概念,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2. 案例教学法: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概率的应用方法。

3. 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合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抛硬币、掷骰子等活动,引入随机事件的概念。

可以让学生分组自行进行抛硬币、掷骰子的活动,然后回答相关问题,引导学生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

2. 概念讲解(20分钟)教师通过教材或PPT讲解概率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引导学生了解概率的含义,以及概率的规律和特点。

3. 示例分析(20分钟)教师选择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应用概率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例如:抽奖问题、生日悖论等。

4. 拓展活动(2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自行分组讨论并解决问题,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5. 练习与检测(20分钟)教师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并相互交流,巩固所学知识,并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

6. 总结与反思(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引导学生思考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概率的重要性。

六、教学手段1. 教学PPT2. 抛硬币、掷骰子等实际物品3. 教学案例七、教学评估1.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2. 练习与作业评价3. 学生综合应用能力评价九、教学反思教学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所学知识,加深学生对概率的理解和掌握。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随机事件的概率》公开课教案

《随机事件的概率》公开课教案

《随机事件的概率》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四章第二节《随机事件的概率》。

具体内容包括:随机事件的定义,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随机事件的概率及其计算方法;以及如何利用概率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随机事件的定义,掌握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

2. 学会计算随机事件的概率,并能运用概率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随机事件的定义,随机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

难点:如何利用概率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学具:笔记本、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抛硬币实验教师通过抛硬币实验引入随机事件的概念,让学生观察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发现随机事件的规律。

2. 讲解与演示教师讲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进行演示,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3.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几个判断题,让学生判断给出的事件是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还是随机事件,并说明原因。

4. 概率计算方法的讲解教师讲解如何计算随机事件的概率,并通过例题进行演示,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概率计算方法。

5. 例题讲解教师给出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概率知识解决,并讲解解题过程。

6.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小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随机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七、作业设计1. 判断题:判断给出的事件是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还是随机事件,并说明原因。

2. 计算题:计算给出的随机事件的概率。

3. 应用题:运用所学的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同时,鼓励学生课后深入学习随机事件的相关知识,拓展延伸。

《随机事件的概率》公开课教案到此结束。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随机事件的定义,随机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

2024年《随机事件的概率》公开课教案

2024年《随机事件的概率》公开课教案

2024年《随机事件的概率》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数学教材《概率与统计》第二章《随机事件的概率》第1节。

内容包括:随机事件的定义,事件的关系与运算,概率的定义及其性质,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随机事件的定义,能区分不同类型的随机事件。

2. 掌握事件的关系与运算,能正确进行事件的并、交、补运算。

3. 理解概率的定义及其性质,掌握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随机事件的定义,事件的关系与运算,概率的定义及其性质,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

难点:事件的并、交、补运算,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练习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抛硬币、掷骰子、抽签等实际情景,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活动中包含的随机现象。

2. 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随机事件的定义,通过示例使学生理解并区分不同类型的随机事件。

讲解事件的关系与运算,通过例题使学生掌握并、交、补运算。

3. 概率定义及其性质(10分钟)引出概率的定义,讲解概率的三个性质。

结合具体例子,使学生理解概率的含义。

4. 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10分钟)介绍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通过例题讲解,使学生掌握如何求解等可能事件的概率。

5. 随堂练习(5分钟)出示练习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判断下列事件是否为随机事件,并说明理由。

抛掷两枚硬币,求得到两个正面的概率。

从一副扑克牌中随机抽取一张,求得到红桃的概率。

(3)某班有30名学生,其中有男生18名,女生12名。

随机选取3名学生,求选取的学生中至少有一名女生的概率。

2. 答案:(1)略。

(2)1/4;1/4。

(3)19/20。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随机事件的定义、事件的关系与运算掌握较好,但在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上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在课后加强巩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机事件的概率》新蔡二高李国磊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进一步了解频率的意义及频率与概率的区别;(2)在正确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的基础上,能辨析生活中的随机现象,澄清生活中对概率的一些错误认识,并通过做大量重复试验,用频率对某些随机事件的概率进行估计。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掷硬币”“游戏公平性”“彩票中奖”等问题的探究,体会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理解概率的统计定义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初步掌握利用数学知识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教学,引导学生用随机的观点认识世界,使学生了解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辩证统一,培养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活动丰富对频率与概率关系的认识,知道当试验次数较大时,频率稳定于理论概率。

教学难点:收集数据、分析折线图、辩证的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关系。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交流合作法,辅之以其它教学法,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通过抛硬币活动来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实验的过程中实现对数据的收集、整理、观察、分析、讨论,最后通过合作交流等方式,归纳出当试验次数大很大时,事件发生的频率稳定一个常数附近。

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丰富完善学生的认知过程,使有限的时间成为无限的空间。

事先教师准备图表、电脑、硬币等。

教学流程:一、情境导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首先让学生观看“马航祈福”的一段视频,问学生你能预先知道“飞机失事”一定会发生吗?黑匣子一定能找到吗?[设计意图]:这样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充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数学应用意识,既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能增强爱国主义情感,为顺利实施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接着教师提出生活实例1:抛一枚硬币,在落地前,你能确定那个面朝上吗?生活实例2:班级组织篮球赛,甲同学找到合适机会,很漂亮地投出一个三分球,那么你能预先确定这个三分球是否投进吗?问题一:从结果能够预知的角度看,能够发现以上事件的共同点吗?生:以上事件都是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

问题二:那么在我们身边,还能找到此类事件吗?有没有不属于此类的事件呢?学生总结,发现事件可以分为以下三类:必然事件:在条件S下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叫相对于条件S的必然事件。

不可能事件:在条件S下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叫相对于条件S 的不可能事件。

随机事件:在条件S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相对于S随机事件。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初中概率的定义,为探究新课作好铺垫,并且顺利的进入下一个环节:师:随机事件在日常生活中是广泛存在的,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那么请大家回到刚才的例子思考:(1)既然三分球的命中都有随机性,为什么同学甲毫不犹豫地来投这个三分球呢?(2)抛硬币是一个随机事件,那么正反面向上的可能性是均衡的吗?学生讨论:师: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之分,是可以比较的,从而抽象出可以用数量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这就是概率的意义。

设计意图: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活跃了气氛。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总能给出一些去奇特的解释,生动活泼,出人意料。

例1 判断下列哪些事件是随机事件,哪些是必然事件, 哪些是不可能事件?(1)“导体通电时,发热” ;(2)“抛一石块,下落” ;(3)“在标准大气压下且温度低于0℃时,冰融化”;(4)“在常温下,焊锡融化” ;(5)“某人射击一次,中靶” ;(6)“掷一枚硬币,出现正面”.第一个例题鼓励同学们抢答或轮流回答突出参与意识二、探索研究1、做数学试验,观察频率是否体现出规律性做如下试验:从一定高度按相同方式让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自由下落,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反面朝上,观察正面朝上的频率。

试验要求:学生两人一组进行试验,每组试验20次,注意试验条件要求:从一定高度按相同方式下落。

◆试验步骤:第一步每组抛掷20次,观察并记录小组掷出正面向上的次数,然后将试验结果纸上。

第二步小组统计轮流将试验结果汇报给老师。

第三步利用EXCEL 软件分析抛掷硬币“正面朝上”的频率分布情况。

第四步对比研究探讨“正面朝上”的规律性,教师引导、学生归纳。

①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硬币“正面朝上”的频率稳定在0.5 附近。

②抛掷相同次数的硬币,硬币“正面朝上”的频率不是一成不变的。

老师提问:如果再做一次试验,试验结果还会是这样吗?学生回答:不一定,具有随机性。

设计意图分组试验是本节课最重要的环节不能忽略,这也是本节课教学中最难控制的一个环节——必须把试验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让同学们亲历抛掷硬币的随机过程。

唯有如此,才能建构起正确的随机观,才能辩证的理解随机性中的规律性。

师:接下来,我们增加试验次数,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历史上有许多数学家为了弄清其中的规律,曾坚持不懈的做了成千上万次的掷硬币试验.(引导学生关注数学家的严谨,据说还有一位数学家,做了八万多次的试验。

)请大家分析,同学们做的和科学家们做的两个折线图反映的规律有何区别?什么原因造成了不同?学生得出:我们的试验次数少一些,“正面向上”的频率在0.5左右摆动的幅度大一些.你们认为出现的规律与试验次数有何关系?(试验次数越多频率越接近0.5 ,即频率稳定于概率.)数学家为什么要做那么多试验?试验次数越多,频率值越稳定且越靠近概率值。

当“正面向上”的频率逐渐稳定到0.5时,“反面向上”的频率呈现什么规律?概率与频率稳定值的关系是什么呢?设计意图:已知概率的情况下引入试验,基于以下原因:(1)抛掷硬币试验所需条件容易实现,可操作性强;(2)硬币试验历史上积累了大量数据,更有利于问题的说明。

三、揭示新知问题:为什么可以用频率估计概率?答:实际上,从长期实践中,人们观察到,对于一般的随机事件,在做大量重复试验时,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一个事件出现的频率,总在一个固定的常数附近摆动,显示出一定的稳定性。

(再利用计算机模拟掷硬币试验说明问题)讨论:0.5 的意义引出概率的概念。

揭示新知归纳:一般地,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如果事件A发生的频率m/n会稳定在某个常数p附近,那么事件A发生的概率P(A)=P教师指出这是从统计的角度给出了概率的定义,也是探求概率的一种新方法,列举法仅限于试验结果有限个和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等的事件求概率,而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方法不仅适用于列举法求概率的随机事件,而且对于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不是有限个,或各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不相等的一些随机事件,我们也可以用频率来估计概率。

讨论:事件A的概率P(A)的范围,频率与概率有何区别和联系?频率与概率的区别和联系(重点、难点)⑴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值,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频率会稳定在概率附近。

⑵频率本身是随机的,在试验前不能确定。

⑶概率是一个确定的数,是客观存在的,与每次试验无关。

讨论探究、例题演练——深化概率认识,巩固所学知识。

判断下列说法对错1.抛一枚硬币有可能出现正面也有可能出现反面。

对2.抛一枚硬币出现正面向上的概率为0.5,所以抛两次时,肯定有一次是正面向上。

错3.抛一枚硬币出现正面向上的概率为0.5,所以抛12000次时,出现正面向上的次数可能为6000 。

对设计意图:通过对生活中实例的辨析,进一步揭示概率的内涵──概率是针对大量重复试验而言的,大量重复试验反映的规律并非在每一次试验中反映出来. 反过来,试验次数太少时,有时不能合理估计概率.探究:在我们身边有很多概率的例子,你能举出概率的实例吗?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比一比哪一组的例子最多、最贴切.教师总结: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概率的例子,比如:天气预报,带来出行方便财产保险,福利彩票,造福与民可以说,概率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只要你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便会发现生活中到处都有概率。

[设计意图]:使学生更深刻理解概率的概念,体会概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误区警示因频率与概率的概念混肴而致错把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连续掷1000次,其中有498次正面朝上,502次反面朝上,求掷一次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四、课堂总结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2.频率与概率的区别和联系?3.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作为课堂的延伸,你课后还想作些什么探究?[设计意图]:新课程理念尊重学生的差异,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所以,对于课堂小结我既设置了总结性内容,又设置了开放性的问题,期望通过这些问题使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五、分层作业自主探究1.课本P第1、2题123第1题2. 选做题:P129[设计意图]:在布置作业环节中,设置了必做题和选做题,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完成基本学习任务的同时,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符合自身实践的感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获得成功的喜悦,看到自己的潜能,从而激发学生饱满的学习兴趣.板书设计六、教学评价1教材呈现给我们的是教什么,学什么的内容,教师应当对其背后蕴含的深层内涵进行挖掘,和学生一起探究知识的生成过程。

2、本堂课通过概率概念的形成过程,体现了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试验探讨,让学生探究质疑;适当点拨,让学生开拓创新;恰当选题,让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归纳体验,让学生把知识纳入系统,使学生体验、感悟、经历、认知.各位专家,以上就是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想,不足之处恳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