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分支机构会计
会计工作组织机构的类型

会计工作组织机构的类型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工作组织机构在各个企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类型的组织机构有不同的特点和运作方式,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会计工作组织机构类型。
1. 集中式会计组织机构集中式会计组织机构是指所有的会计工作都由公司总部或者财务部门集中管理和执行。
这种组织机构通常适用于规模较小的企业,能够实现资源的集中配置和统一管理。
集中式会计组织机构有利于信息的快速传递和统一决策,但缺点是可能导致对分支机构的管控不够严格,容易出现信息滞后和管理漏洞。
2. 分散式会计组织机构分散式会计组织机构是指各个分支机构或部门都设立独立的会计部门,负责各自的会计工作。
这种组织机构适用于跨地域、跨行业的大型企业,能够更好地满足各个部门或分支机构的特殊需求,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然而,分散式会计组织机构也存在着信息孤岛的风险,需要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
3. 矩阵式会计组织机构矩阵式会计组织机构是指公司根据业务特点和需求设立多个交叉职能的会计团队,实现各个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
这种组织机构能够充分发挥各个团队的专业优势,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然而,矩阵式会计组织机构也存在着决策复杂、沟通成本高等问题,需要公司领导层有较强的沟通和协调能力。
4. 虚拟式会计组织机构虚拟式会计组织机构是指公司通过外包、共享服务等方式将部分会计工作交给外部机构或服务商进行处理。
这种组织机构能够降低公司的运营成本,提高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然而,虚拟式会计组织机构也需要公司管理层加强对外部服务商的监督和管理,避免信息泄露和服务质量下降的风险。
总的来说,不同类型的会计工作组织机构各有优缺点,企业应根据自身的规模、业务特点和发展阶段选择适合的组织机构类型。
同时,不同类型的组织机构也可以相互结合或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管理需求。
只有建立高效、灵活的会计工作组织机构,企业才能更好地实现财务管理目标,提升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对分支机构的财务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分支机构的财务管理,规范财务行为,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和准确,提高分支机构的经济效益,根据《公司法》、《会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分支机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财务管理体制1. 分支机构财务管理实行集中管理、统一政策、分级负责的原则。
分支机构财务管理工作在总公司财务部的领导下,由分支机构财务负责人具体负责。
2. 分支机构财务负责人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分支机构财务管理工作,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和准确。
三、财务管理制度1. 会计核算制度(1)分支机构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会计核算,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
(2)分支机构应设置会计科目,建立健全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核算体系。
(3)分支机构应定期进行会计报表编制和审计,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和准确。
2. 资金管理制度(1)分支机构应建立严格的资金管理制度,确保资金安全、合规使用。
(2)分支机构应设立资金收支审批流程,明确审批权限和责任。
(3)分支机构应定期进行资金收支情况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 预算管理制度(1)分支机构应根据总公司下达的年度经营计划,编制年度预算,并报总公司审批。
(2)分支机构应按季度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及时调整预算。
(3)分支机构应严格执行预算,确保预算目标的实现。
4. 内部控制制度(1)分支机构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确保财务活动的合规、合法。
(2)分支机构应加强财务风险防范,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和应对。
(3)分支机构应加强财务人员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
四、财务监督与考核1. 分支机构应定期向总公司报送财务报表,接受总公司财务部的监督检查。
2. 总公司财务部应定期对分支机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分支机构财务负责人应定期向总公司汇报财务工作情况,接受总公司考核。
五、附则1. 本制度适用于分支机构全体财务人员。
2. 本制度由总公司财务部负责解释。
6分支机构会计《高级财务会计》

第二节 总公司与分支机构往来 的会计处理
(二)按高于成本计价的会计处理
(一)账户设置
“分支机构往来”账户
总公司
“存货”账户
“备抵存货超成本数”账户
分公司 “存货”、“总公司往来”两个账户
第二节 总公司与分支机构往来 的会计处理
(一)特点P372
有利于客观评价分支机构的经营业绩。
影响分支机构自身及总、分公司之间计 价标准的一致性,使得联合财务报表的 编制程序较按成本计价复杂。
第二节 总公司与分支机构往来 的会计处理
按高于成本计价,成本加成百分比具 有一定的主观性,有时不一定符合实 际情况,影响分支机构利润的正确性。
第一节 分支机构概述
(三)会计信息披露的双重性
总公司编个别报表 分公司编个别报表
编制联合报表
对外提供
第二节 总公司与分支机构往来 的会计处理
一、按成本计价的会计处理
(一)特点P367
总、分公司计价标准一致,简化了联合报表 编制。
总公司发交存货收益按收入转回总公司时确 认,较好地遵循了收入实现原则。
总公司
分公司
“分支机构往来” “总公司往来”
第一节 分支机构概述
借
总公司往来
贷
(1)分转给总的资产 (1)收到总的资产
(2)分的净损失
(2)分的净收益
第一节 分支机构概述
借
分支机构往来
贷
(1)总转给分的资产 (2)分的净收益
(1)收到分的资产 (2)分的净损失
第一节 分支机构概述
两个帐户的比较
(3)本期接收的存货与期初存货,本期部分实现销售。 借:备抵存货超成本数 贷:主营业务成本 存货
会计工作的组织形式有哪些

会计工作的组织形式有哪些
1.集中会计制度:这种组织形式适用于中央化管理的企业或组织。
其中,财务部门集中负责会计工作,包括编制财务报表、核算科目、监督会计操作等。
2.部门会计制度:这种组织形式适用于大型企业或组织,由于业务范围较广,会计工作也较为复杂。
因此,财务部门按照各个部门的需求,设立对应的会计部门,由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会计工作。
财务部门则负责对各个部门的会计工作进行统筹和监督。
3.分散会计制度:这种组织形式适用于跨国公司或拥有多个子公司的组织。
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子公司都有独立的财务部门,负责本公司范围内的会计工作。
总公司的财务部门则负责对各个子公司的会计工作进行汇总和分析。
4.独立会计制度:这种组织形式适用于各个分支机构具有自主权的组织。
在这种情况下,各个分支机构都有独立的财务部门,负责本机构范围内的会计工作。
总部的财务部门则负责对各个分支机构的会计工作进行统一规划和监督。
5.混合会计制度:这种组织形式适用于业务结构复杂的企业或组织。
在这种情况下,会计工作由财务部门和各个部门联合完成。
财务部门负责编制财务报表和核算科目,各个部门负责采集和整理会计数据。
6.委托会计制度:这种组织形式适用于小型企业或个人经营者。
在这种情况下,会计工作由外部会计师事务所或个人会计师承担。
他们负责编制财务报表、核算科目、处理会计凭证等。
总的来说,不同组织的会计工作形式有所不同,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
无论采用何种组织形式,都应确保会计工作的准确性和透明度,以满足财务管理和监督的需要。
合伙企业会计与分支机构会计

合伙企业会计与分支机构会计引言合伙企业和分支机构是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常见的形式。
在日常经营中,合伙企业和分支机构的会计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需求。
本文将讨论合伙企业会计和分支机构会计,并讨论它们与普通企业会计的区别。
合伙企业会计合伙企业是两个或多个个体共同合作开展经营活动的组织形式。
在合伙企业中,会计核算和报告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合伙企业会计的特点和要点:分配利益合伙企业中,利润分配是一项重要的议题。
合伙人根据合同约定来确定每个合伙人的利益分配比例。
会计人员需要根据这些约定来记录利润分配并准确反映在财务报表中。
会计核算合伙企业的会计核算和报告需要按照相关会计准则进行。
所有合伙人的权益和业务事项都需要准确记录和报告。
同时,会计人员还需要根据合伙协议来处理税务和法律问题。
报表制作合伙企业的报表制作需要清晰地展示业务活动和合伙人权益的变动情况。
常见的合伙企业报表包括合作利润表,合伙人权益变动表和资金流量表等。
分支机构会计分支机构是企业在不同地点设立的子公司或办事处。
分支机构会计与总部企业会计之间存在一些差异。
以下是分支机构会计的特点和要点:独立核算分支机构需要进行独立的会计核算,以便跟踪和控制其独立业务活动。
分支机构的会计人员需要分配成本、记录收入和支出,并制作相应的财务报表。
总部报告分支机构的财务报表需要及时向总部汇报。
总部可能需要了解分支机构的财务状况以及其对整体业务的贡献。
因此,分支机构的会计人员需要准时提供报表,并与总部进行沟通和协商。
分支机构通常需要与当地的银行进行日常结算,例如支付供应商的款项、收取客户的付款等。
会计人员需要记录和核对这些银行结算,并与总部的会计一起进行协调。
合伙企业会计与分支机构会计的区别合伙企业会计与分支机构会计在一些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主要区别如下:会计主体合伙企业是一个整体,在会计核算上以合伙企业本身为单位进行。
而分支机构是与总部企业相独立的子公司或办事处,需要独立核算。
利润分配合伙企业需要根据合伙协议的约定来分配利益,而分支机构一般将利润上缴给总部,不进行分配。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组织架构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组织架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一种新型的服务模式,为组织提供共享的财务处理能力,帮助企业及其分支机构达到整体财务优化,实现财务资源共享。
它有利于提高企业财务处理效率、降低成本,促进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组织架构分为三级,分别是总部、分支机构和各营业部。
一、总部级1、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总部由公司总部财务总监领导,负责全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和运营。
2、总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由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总经理和财务总监构成,财务总监负责全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和运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总经理负责全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日常管理,下设多个管理组,分别负责财务报表分析、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企业财务会计、企业税务管理等。
二、分支机构级1、分支机构由各营业部组成,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总部领导和指导分支机构财务工作,分支机构负责财务和会计工作,每个分支机构都有自己的财务人员,负责分支机构日常财务事务。
2、分支机构财务组织架构由分支机构财务经理领导,下设财务会计组、分支机构审计组和财务报表分析组,财务会计组负责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分支机构审计组负责内部审计工作,财务报表分析组负责编制财务报表,为总部进行财务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三、营业部级1、营业部财务组织架构由营业部财务经理领导,下设营业部财务会计组、营业部税务组和营业部财务费用管理组,负责各营业部日常财务工作。
2、营业部财务会计组负责营业部的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包括固定资产管理、应收账款管理以及应付账款管理等;营业部税务组负责各营业部税务管理工作;营业部财务费用管理组负责营业部财务费用管理工作,主要包括管理预算,审核预算内容,管理各营业部财务费用支出等。
四、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组织架构的优势1、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组织架构可以有效的将总部的财务管理能力落地到分支机构和各营业部,提升分支机构和营业部的财务管理水平,提高财务处理效率;2、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组织架构可以让总部更好的控制分支机构和营业部财务方面的活动,减少财务风险,降低不必要的财务支出;3、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组织架构可以让总部更好的分解财务绩效,帮助企业更好的把控绩效,提高绩效水平,有助于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第十二章合伙企业和分支机构会计

支付的款项,按损益分配比例调减原合伙人的 权益。
二)新合伙人向合伙企业投入新的资本
• 1.新合伙人取得的资本权益的账面价值等 于其投资额
• 原有合伙人认为原有的资本余额能够反 映企业资产现状即企业净资产账面价值 基本等于其公允价值时,同意新合伙人 以实际的投资数额来计算他在合伙企业 中的权益比例。
不是借记“合伙人资本”账户。
3. 合伙人借贷
• 合伙企业向合伙企业申请借款 • 合伙企业向合伙人申请临时借款。 • 合伙人与合伙企业发生借贷款项时,通
过“合伙人借贷”账户反映。 •
4. 合伙企业损益
•
合伙企业可以只设置一个“本年利润”账
户反映损益的形成和分配。该账户的借方记录
有关成本费用以及利润分配。贷方用来记录本 期有关收入和损失弥补,该账户期末一般无余 额。
•
合伙企业的利润或亏损要根据合伙人之间
的协议进行分配,常见的合伙企业损益分配的
方法有约定比例分配法、资本比例分配法、资 本收益分配法、合伙人薪金分配法等。
1)约定比例分配法
• 约定比例分配法是指,由合伙人事 先商定按某一约定比例进行分配,并在 合伙协议中加以规定的一种损益分配方 法。
• 该方法适用于提供高级专业性服务 的合伙企业。
二)合伙企业的经营
• 1. 合伙企业的增资与减资 • 增资减资,应根据上述初始投资的会计处理方 • 法记入“合伙人资本”账户。 • 2. 合伙人提用 • 合伙企业是以合伙利润的形式给予合伙人报 • 酬,合伙人通常按月从预计可分得的合伙利润 • 中提取适当的金额作为投资报酬,这种提取称 • 为合伙人提用,通常借记“合伙人提用”,而
2. 取得的资本权益的账面价值低 于其投资额
• 新合伙人实际投资额高于其按伙权比例所确认 的资本额的差额部分,一般有两种会计处理方 式,即商誉法和红利法。
高级财务会计《分支机构会计》练习题

分支机构会计一、名词解释1.分支机构2.分支机构往来3.总公司往来4.联合财务报表5.销售代理处6.“存货加价”账户二、单选题1.分支机构是一个经营主体内的经营机构,从其性质上看它( )。
A.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B.是一个子公司C.不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D.具有无限责任2.反映分支机构和总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信息,并由总公司向外报出的会计报表称为( )。
A.汇总会计报表B.合并会计报表C.联合会计报表D.分部会计报表3.分支机构购置固定资产时,可将固定资产的购入记入( )的账上,但发生的各项费用项目均通过往来账户由( )承担。
A.总公司分支机构B.分支机构总公司C.总公司总公司D.分支机构分支机构4.总公司送交分支机构物品按高于成本计价时,其高于成本部分应( )。
A.借记存货加价B.贷记存货加价C.借记存货D.贷记存货5.销售代理处所需要的经营现金一般由总公司提供,以( )的方式进行核算和管理。
A.周转金B.限额备用金C.外埠存款D.划拨6.总公司向新成立的分支机构拨款投资时,总公司应( )。
A.借记长期股权投资B.借记分支机构往来C.贷记总公司往来D.贷记分支机构往来7.下列不属于按成本计价转移商品会计处理特点的是( )。
A.在成本计价下,保持了计价标准的一致性。
B.成本计价下,往往会虚夸分支机构利润。
C.使得分支机构提供的存货信息真实D.在成本计价下,可以合理分配总公司和分支结构的利润。
8.某分支机构期初存货中有50万是按成本的125%从总公司购入,本期又从总公司按成本的125%购入存货90万元,期末存货有30万元为从总公司购入的,则期末存货包含的未实现利润为( )。
A.7.5B.6C.28D.229.总公司本期成立一分支机构拨出款项40万元,按成本价转移存货100万元给分支机构,本期分支机构将所有存货销售出去,取得现金收入140万元(假设不考虑税金),用现金支付营业费用10万元,期末,分支机构除留用了70万元现金后,将其余款项全部转给总公司,结账后,分支机构“与总公司往来”账户的余额为( )万元。
绩效考核分支机构财务管理制度

绩效考核分支机构财务管理制度一、引言绩效考核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各部门或分支机构的绩效进行评估和考核,可帮助企业全面了解各个业务单位的运营情况,并制定对应的激励措施和改进计划。
而分支机构是企业业务扩展和分散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于保障分支机构的正常运营和绩效考核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分支机构财务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包括制度建立的目的、适用范围、职责分工、制度内容和执行流程,旨在提供一种规范和有效的管理方式,确保分支机构的财务管理与整体绩效考核相结合,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制度建立目的1.规范分支机构财务管理的流程和制度,提高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和效率2.明确分支机构财务管理的责任和权限,确保财务决策的准确性和及时性3.加强分支机构与总部之间的沟通和信息共享,提高总体绩效考核的准确性和公平性4.为分支机构提供有效的绩效激励和改进机会,鼓励其积极主动地做出优秀的财务表现。
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所有分支机构,包括但不限于各地区分公司、事业部、办事处等。
四、职责分工1.总部财务部门负责制定总体财务管理制度,并对分支机构的财务管理进行统一规划和指导提供财务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协助分支机构制定财务目标和经营计划对分支机构的财务报表进行定期审查和检查,确保其准确性和合规性。
2.分支机构财务部门负责分支机构的日常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编制财务预算和财务报表,并向总部提交相关报告对分支机构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和解读,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改进方案。
3.分支机构管理层制定分支机构的绩效目标和任务指标负责分支机构绩效考核评估和激励措施的执行积极与总部财务部门沟通和协调,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传递和反馈。
五、制度内容1.财务管理流程货币资金管理明确分支机构对于货币资金的管理责任和权限,包括资金收付、存储、结算等方面的流程成本控制制定成本控制的原则和方法,明确成本控制的责任和权限,包括成本预算、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等方面的流程资产管理建立固定资产的登记、使用和处置制度,明确资产使用和管理的责任和权限税务管理遵守国家税收法规,制定税务申报和纳税的流程和制度,确保财务管理的合规性2.财务报告与分析会计核算制度明确分支机构的会计核算方法和原则,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比性财务报表编制制定财务报表编制的规范和流程,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财务分析报告等财务分析和解读提供财务分析工具和方法,对财务报表进行解读和分析,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和决策支持。
分支机构会计核算讲解

高级财务会计
第一节 分支机构概述
一、 分支机构的概念及特征 1.概念: 分支机构是企业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它 是由企业总部设立的,不具有企业法人资 格,经营管理受到企业总部控制的业务经 营单位。
3
3
高级财务会计
2. 分支机构的主要特征如下。 (1)分支机构没有独立的法人地位 我国《公司法》第十三条明确规定,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资 格,其民事责任由公司承担。 分支机构本身不是独立的法律主体,也就没有对外筹集资 金、对外投资的功能,其经营资金一般由企业总部拨给。 但通常拥有一定的业务经营自主权。 (2) 分支机构可以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会计主体 分支机构由于其地理位置、业务规模以及与总部的管理关 系决定了其在会计核算上具有相对独立的地位,通常是一 个相对独立的会计主体。 4
9
高级财务会计
第二节 分支机构会计内容和方法
(三)分支机构会计的具体内容
总部的会计记录——中心会计处理系统 分支机构的会计记录——附属会计处理系统 对应账户的抵销,非对应账户加以合并 总部与分支机构间内部交易所产生的未实现 损益加以抵销 编制联合财务报表
2018/8/21 10
10
高级财务会计
12
高级财务会计
二、分支机构会计的方法
2 按成本加成计价 按成本加成计价是指总公司以制造成本或采购成本加上一定比例的利 润为标准将商品转移给分支机构的计价方法。 优点: • 商品销售利润一部分体现为总公司的经营成果,另一部分体现为分支 机构的经营成果 • 有利于正确评价各分支机构的经营业绩 • 有利于妥善处理总公司与各分支机构之间的利益关系。 缺点: • 分支机构期末存货中包含未实现的利润,从而高估分支机构期末存 货的价值。 • 总公司应于编制联合报表之前调整期末存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利润。
分支机构会计

三、分支机构的其他会计问题
• (一)总公司费用的分摊
• 1.发生时可确认为应由分支机构负担的部分,则
直接计人分支机构有关账户,直接由分支机构负
担。总公司可计人“分支机构往来”账户,分支机
构根据总公司转来的有关凭单,计入“总公司往来
(二)分支机构的设置与分类
•
分支机构在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名称。如在
公司制企业一般称为分公司;在银行系统一般称
为分行、支行、营业部、分理处等;在商业系统
一般称为分店、连锁店等;在工业企业一般称为 分厂;在证券行业一般称为营业部等。
• 按业务类型和设立目的,分支机构一般有下列 类型:
• 1.区域性分支机构。
• 若总公司将固定资产拨给分支机构应记: • 分支机构往来(总公司) • 固定资产 • 固定资产(分支机构) • 总公司往来 • 若分支机构征得总公司同意购置固定资产,则
记:
• 固定资产 • 银行存款
营业费用
累计折旧
(三)分支机构之间的业务交易
• 在分支机构会计中,一般只设置分支机构与总 公司之间的往来账户,即使存在着多个分支机构 和多项分支机构之间的业务往来,也不设置分支 机构之间的往来账户。对分支机构之间发生的业 务往来,分支机构应通过总公司,反映为分支机 构与总公司、总公司与分支机构之间的业务。最 常见的分支机构之间的业务交易是通过总公司发 生的资产调拨。
”账户。即:
• 分支机构往来(总公司)
• 库存现金
• 营业费用 (分公司)
•
总公司往来
• 2.若发生时确认为总公司与分支机构的共同 费用,先计入总公司的“营业费用”等费用账 户,然后再转入“分支机构往来”账户,同时 ,分支机构将分来的部分计入“总公司往来” 账户。即:
分支机构财务会计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分支机构财务会计管理,规范财务会计行为,确保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分支机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分支机构所有财务会计工作,包括财务核算、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表、审计、税务等。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以下原则:(一)合法性原则: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财务会计制度;(二)真实性原则:确保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三)及时性原则:及时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四)完整性原则:全面反映经济活动,不遗漏任何事项;(五)可比性原则:便于进行财务分析和比较;(六)谨慎性原则:合理预计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
第二章财务核算第四条财务核算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进行,采用权责发生制,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第五条财务核算应遵循以下要求:(一)按照会计科目设置会计账户,进行明细核算;(二)按照会计期间进行会计核算,编制月度、季度、年度财务报表;(三)及时进行账务处理,确保账务处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四)加强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存货等资产的管理,确保资产安全;(五)加强成本核算,提高成本控制水平。
第三章会计凭证与账簿第六条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应当真实、合法、完整、规范。
第七条原始凭证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凭证内容真实、完整;(二)凭证格式规范;(三)凭证签字齐全。
第八条记账凭证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根据原始凭证编制;(二)凭证内容完整;(三)凭证签字齐全。
第九条会计账簿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按照会计科目设置账簿;(二)账簿格式规范;(三)账簿记录完整、准确;(四)定期进行账簿核对,确保账实相符。
第四章财务报表第十条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第十一条财务报表编制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依据真实、完整的会计凭证和账簿;(二)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编制;(三)及时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四)便于进行财务分析和比较。
分支机构的财务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分支机构财务行为,加强财务管理,确保财务工作依法合规、高效有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分支机构,包括分公司、办事处、项目部等。
第三条分支机构财务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法规原则: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公司财务管理制度。
2. 预算原则:按照预算管理要求,合理编制、执行和监督预算。
3. 实物原则:以实物计量为依据,确保资产真实、完整。
4. 会计原则:遵循会计准则,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5. 节约原则:厉行节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第二章财务管理组织架构第四条分支机构财务管理工作由分支机构负责人领导,设立财务部门,负责财务管理工作。
第五条财务部门职责:1. 负责编制、执行和监督分支机构财务预算。
2. 负责分支机构会计核算、财务报告和税务申报。
3. 负责分支机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核算与管理。
4. 负责分支机构成本费用控制。
5. 负责分支机构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
6. 负责与公司总部财务部门的沟通协调。
第三章财务管理内容第六条预算管理1. 分支机构应按照公司预算管理制度,编制年度、季度、月度财务预算。
2. 财务预算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理编制:根据分支机构实际情况,合理预测收入、支出。
(2)分级管理:明确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责任主体。
(3)动态调整: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预算。
第七条会计核算1. 分支机构应按照国家会计准则和公司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
2. 会计核算应遵循以下原则:(1)真实准确: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2)及时完整:及时反映分支机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3)合规合法: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财务管理制度。
第八条资产管理1. 分支机构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资产管理规定,进行资产管理。
2. 资产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实物管理:确保资产安全、完整。
(2)权属管理:明确资产权属,防止资产流失。
分支机构会计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土地登记
(二)权利设定土地登记 1.国有土地使用权设定 (1)划拨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 (2)出让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 (3)国有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 (4)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土地登记
2.集体土地使用权设定 使用本集体土地进行建设或者生产的,集体土地使用单位或者个人应当
在接到有批准权的地方人民政府批准用地文件或者农地使用合同签订 之日起30日内,持批准用地文件或者农地使用合同申请集体土地使 用权设定登记。集体土地分为农用地和建设用地。集体土地使用权设 定登记时,《集体土地使用权证》的颁发只限于非农业生产的建设用 地,即宅基地。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土地登记
下一页 返回
3.2 分支机构会计的基本核算
3.企业总部与分支机构通常都是各自独立的会计个体。它们分别 拥有完整的会计系统,记录各自相对独立的经济业务。会计期终了,总 部和分支机构各自编制会计报表,反映其各自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因此,总部应以本部和各分支机构的会计报表及其他有关资料为基础, 编制能反映企业整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联合会计报表,作为对外提 供的会计报表,以满足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有关方面的需要。在会计 期间期末,调整和冲转各往来账户,同时编制联合报表,相互抵销和调 整各自的账项记录。即将分支机构的收入和费用结转到总公司,并将双 方往来账户的记录相互冲转,将总公司往来账上的记录还原为实际资产。
房地产权属登记的效力是指法律赋予房地产权属登记的强制力。在我国, 房屋登记簿及其权属证书具有法律推定公信力,即权利正确性推定效 力。这种公信力主要在于保护与之交易的第三人的利益,如果第三人 信赖登记簿上登记的权利而与之交易,即受到法律保护,并取得该权 利。
分支机构会计知识重点

分支机构会计知识重点一、会计准则与原则1. 会计准则的基本要求:真实性、公允性、稳定性、可比性。
2. 核算原则:会计现金收支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收入确认原则、费用确认原则、会计核算对象原则。
3. 核算处理原则:货币计量、会计要素、核算主体、持续经营、会计期间、会计等式、会计记录、会计报告、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
二、分支机构会计处理1. 分支机构会计核算的特点:地域性、独立性、相对独立性、复杂性。
2. 分支机构会计核算的方法:直接核算法、间接核算法。
3. 分支机构会计处理的基本程序:日常业务处理、分部财务报表的编制、分部核算管理、总部与分支机构之间的结算。
三、分支机构会计报告1. 分支机构会计报表的构成: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附注。
2. 分支机构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单体法、总分合并法、母公司法。
3. 分支机构会计报告的主要内容:分支机构的基本情况、分支机构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分支机构的财务状况、分支机构的经营成果、分支机构的现金流量。
四、分支机构会计控制1. 分支机构会计控制的目标:确保分支机构会计处理的准确性、合规性和及时性。
2. 分支机构会计控制的方法:内部控制、会计制度、财务制度和业务流程、内部审计。
3. 分支机构会计控制的重点:财务风险控制、制度风险控制、业务风险控制、内部人员风险控制。
五、分支机构会计核算的问题与解决办法1. 分支机构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会计数据传递的不及时、数据的不准确性、业务处理的流程不畅、总部与分支机构之间的信息沟通不畅。
2. 分支机构会计核算问题的解决办法:制定完善的制度和流程、加强内部控制、加强总部与分支机构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加强信息化建设。
以上是分支机构会计知识的重点内容,掌握了这些知识,能够有效地进行分支机构会计核算和报告,确保会计处理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对于分支机构的会计控制和问题解决也能提供指导和帮助。
商业银行分支机构财务制度

商业银行分支机构财务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财务管理,加强风险控制,保障资金安全,提高经营效率,制定本制度。
二、会计制度1. 分支机构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进行会计核算,确保财务报表真实、准确、完整、及时。
2. 分支机构应建立健全会计核算体系,确保财务信息的及时、准确和完整。
并按照规定时间,向总行报送相关财务报表。
3. 分支机构会计核算应遵循收支两条线原则,收入和费用实现计入当期,资产和负债确认以实现发生当日为基准。
4. 分支机构应建立完善的财务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确保数据的准确和安全,并保障信息的及时性和完整性。
5. 会计核算应按照业务流程进行,确保会计账簿日常准确和完整。
6. 分支机构应建立完善的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保管好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资料。
三、内部结算制度1. 分支机构应建立健全内部结算制度,严格执行资金往来的监督和管理。
2. 分支机构之间的资金结算,应遵循账务清晰、透明、公平的原则,确保结算过程的安全和准确性。
3. 分支机构资金结算应及时准确,确保不影响业务的正常开展和客户关系的顺利进行。
4. 分支机构应定期对内部结算进行核对和复核,确保结算准确无误。
5. 分支机构应明确内部结算流程,并按照规定程序和操作规范进行。
四、风险管理制度1. 分支机构应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确保资金的安全和风险的控制。
2. 分支机构应按照总行和监管部门的相关规定,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3. 分支机构应定期对风险进行评估和监控,确保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
4. 分支机构应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档案,记录和保存各类风险管理相关信息。
5. 分支机构应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风险管理意识,确保风险管理的有效执行。
五、审计监督制度1. 分支机构应建立审计监督制度,确保财务活动的合规和规范性。
2. 分支机构应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内部审计,对财务活动进行全面、系统的审计与监督。
3. 分支机构应定期进行财务自查,确保财务活动的合规性和风险的控制。
分支机构财务管理制度

分支机构财务管理制度
分支机构财务管理制度是指公司或组织分支机构在财务管理方面的相关规定和制度。
它的目的是规范分支机构的财务管理行为,确保分支机构的财务活动合法、合规、透明、高效。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分支机构财务管理制度的内容:
1. 会计制度:明确分支机构的会计核算方法、原则和程序,规定会计核算的科目体系、会计记录和报告制度。
2. 预算管理制度:确定分支机构的预算编制、执行、监控和调整等方面的规定,确保财务活动与预算保持一致。
3. 资金管理制度:规定分支机构的资金收付、调剂、遣散和结算等方面的规定,确保资金的安全和有效利用。
4. 成本管理制度:明确分支机构的成本核算和控制方法,规定成本的分配和计量准则。
5. 应收款项管理制度:规定分支机构的应收账款管理方法和程序,确保应收账款的及时收回。
6. 财务报告制度:确立分支机构的财务报告内容和报告时限,规定财务报告的编制和审核程序。
7. 内部控制制度:制定分支机构的内部控制目标和控制手段,规定内部控制的组织和实施程序。
8. 税收管理制度:明确分支机构的税务处理程序和计算方法,规定税务申报和缴纳的时间和方式。
9. 风险管理制度:设置分支机构的风险管理体系,明确风险的评估和应对措施,确保财务风险的控制。
,分支机构财务管理制度的设计和执行需要考虑法律法规的要求和公司/组织的实际情况,以确保分支机构的财务管理合规性、透明性和效率性。
总分机构间移送资产的会计分录

总分机构间移送资产的会计分录一、引言总分机构是指一个公司的总部和其下属的分支机构之间相互转移资产的行为。
这种资产转移在会计术语中称为总分机构间移送资产。
为了正确记录这种资产转移,公司需要制定相应的会计分录。
本文将详细探讨总分机构间移送资产的会计分录,并解释其背后的原理和影响。
二、总分机构间移送资产的会计分录总分机构间移送资产的会计分录通常包括两个方面:总部的出账和分支机构的入账。
1. 总部的出账当总部向分支机构移送资产时,总部需要将这部分资产从自己的资产账户中减少。
这部分资产在总部的资产表上将被减少,同时需要相应地减少总部的负债或权益账户。
具体的会计分录如下:借:分支机构资产账户贷:总部资产账户2. 分支机构的入账分支机构在接收到总部移送的资产后,需要将这部分资产增加到自己的资产账户中。
这部分资产在分支机构的资产表上将被增加,同时需要相应地增加分支机构的负债或权益账户。
具体的会计分录如下:借:总部资产账户贷:分支机构资产账户通过以上的会计分录,公司可以准确地记录总分机构间移送资产的过程,并确保资产在总部和分支机构之间的正确流转。
三、总分机构间移送资产的原理和影响总分机构间移送资产的会计分录反映了公司内部不同机构之间资产的流动和转移。
这种资产转移可能涉及到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之间的资产调配和协调。
总分机构间移送资产的原理和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资产调配和协调总部通过向分支机构移送资产,可以实现对不同地区或不同部门之间资产的调配和协调。
这有助于公司更好地利用资源,提高运营效率,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
2. 统一管理和控制总部作为公司的核心管理机构,通过移送资产可以更好地实现对分支机构的统一管理和控制。
通过控制资产的流向和使用,总部可以更好地协调各个分支机构的运营,提高公司整体的竞争力和效益。
3. 财务报告的准确性总分机构间移送资产的会计分录可以确保公司财务报告的准确性。
通过准确记录资产的流动,公司可以提高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可比性,为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方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会计期末,总公司应将未实现利润与分支机构期 末存货中调拨价高于成本的部分相互抵销。
如果前例中该公司按成本加成价每件240元调拨商 品1500件给成都销售中心,其它资料相同。
(1)4月15日总部向分支机构发送商品1500件时:
(2)4月17日销售中心用现金支付营业费用 5000元。
(3)4月20日销售中心将公司送交的1000件商 品对外销售,其中200000元以转账支票方式收到 款项,其余80000元尚未收到。
(4)4月25日销售中心将收到的销售货款200 000元全额交给总公司。
(1)总部:
借:分支机构往来 300 000
4.分支机构纳税特性
(1)增值税的申报缴纳
总机构和分支机构不在同一县(市)的,应当分别向 各自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增值税。经批准, 可以由总机构汇总向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 缴纳增值税。
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 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属于视同销售货 物行为(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
分支机构: 借:总部往来 200 000 贷:银行存款 200 000
2.按成本加成计价转移商品的核算
总公司应设置“存货加价”账户,用来核算商品调
拨价高于成本价的金额,即总公司的未实现利润。 总公司以高于成本的价格向分支机构转移商品时
借:分支机构往来(调拨价) 贷:库存商品(成本) 存货加价(差额)
分支机构设“总部往来”:反映总部对分 支机构净资产的权益。
2.总、分机构发交商品计价的可选择性
按成本计价。即总公司以发交商品的采购成本 或制造成本计价。在这种方法下,期末存货记 录的是成本,不包括未实现的利润。但是,当 这些存货销售而获取利润时会将全部利润都归 结为分支机构实现的利润,因而扩大了分支机 构的获利能力。
3.总、分支机构会计信息披露的联合性
总公司与分支机构之间的业务是会计主体内部 的事项。因此,还要将总公司与分支机构各自 的会计报表联合起来,抵消和调整总公司与分 支机构之间的交易和会计事项,编制反映整个 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即联合 报表,满足对外披露信息的需要。
因此,总、分支机构会计报表的编制实际上 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总公司与分支机构各自的 会计报表;二是联合报表。
总公司发出商品时,应按成本价借记“分 支机构往来”账户,贷记“库存商品”账 户;
分支机构收到总公司拨入的商品,应按成 本价借记“库存商品”账户,贷记“总部 往来”账户。
2012年4月,某公司与其分支机构——成都销售 中心发生如下往来业务:
(1)4月15日公司按成本价每件200元调拨商品 1500件给销售中心,商品零售价为每件280元。
固定资产
300 000
分支机构:
借:银行存款
50 000
固定资产
300 000
贷:总部往来
350 000
(二)总部移交存货给分支机构时存货 的计价方法
按成本计价 按成本加成计价 按零售价计价
1.按成本价转移商品的核算
总公司向分支机构发出商品时,不能在本 期确认经营收益,只有在转回分支机构取 得的收入时才能进行确认。
总部:
借:分支机构往来
360 000
贷:库存商品——发送成都销售中心 300 000
存货加价
60
000
分支机构:
借:库存商品——总部发送 360 000
贷:总部往来
360 000
(2)期末总部就加价部分对分支机构利润的影响进 行调整:
借:存货加价 (1500-500)×40 40 000
贷:本年利润——分支机构利润
三、分支机构的日常会计核算
(一)某公司2010年9月5日在成都设立了一个专 门从事其产品销售业务的销售中心。总部向销售 中心提供现金50 000元、价值200 000元的送货车 一辆、价值100 000元的办公设备一套。
公司总部:
借:分支机构往来—成都销售中心 350 000
贷:银行存款
50 000
(2)所得税的申报缴纳
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营 业机构的,应当汇总计算并缴纳企业所得税。
《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暂 行办法》:总机构和具有主体生产经营职能的二 级分支机构,实行“统一计算、分级管理、就 地预缴、汇总清算、财政调库”的就地分期预 缴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
4.分支机构与子公司
子公司具有企业法人资格,有独立的会计体系, 并单独纳税。
分支机构则不具有法人资格;分支机构的会计 核算属于企业内部的会计核算;分支机构没有 筹资、投资、利润分配等问题,会计核算的内 容要简单得多。
二、分支机构会计核算特征
1.总、分机构账簿设置的相应性
总部设“分支机构往来”:该账户用来反 映总部投资于分支机构的净资产价值。
按转移价格计价。即以高于成本而低于售 价的价格作为转账价格来计价的方法。转 移价格通常采用成本加成或双方协议的方 法予以确定。
按售价计价。商品销售的利润全部体现为 总公司的经营成果。分支机构按照售价记 录收到、销售和库存的存货价值,有利于 分支机构加强商品管理。
分支机构经营来自总公司的商品时,只有费用 支出而没有收益
40
000
3.按零售价转移商品的核算
平时发送商品时按零售价登记库存商品的 减少,期末再调整“存货加价”账户。
在会计期末之前,“存货加价”账户余额 表示分支机构期初库存商品中的未实现利 润。
如果前例中公司按零售价每件280元调拨商品1500件给成都 销售中心,其它资料相同。
(1)4月15日总部向分支机构发送商品时的会计分录为:
贷:库存商品——成都销售中心 300 000
分支机构:
借:库存商品——总部发送 300 000
贷:总部往来
300 000
(2)总部不作会计处理。
分支机构:
借:销售费用 5000
贷:库存现金
5000
(3)分支机构做日常收入处理 (4)总部:
借:银行存款 200 000 贷:分支机构往来 200 000Biblioteka 总部:借:分支机构往来
420 000
贷:库存商品——发送成都销售中心 42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