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太阳教学设计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21太阳(教学设计)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21太阳(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381a64e561252d380eb6e89.png)
21 太阳(教学设计)(一)、导人1、猜谜语:有个老公公,天亮就上工。
那天不上工,准是下雨或刮风。
猜一物。
板书:太阳。
2、同学们,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从西边落下,我们在太阳下生活、生长,那么,你们对太阳有了哪些了解呢?【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课堂,同时也让学生的课外知识得到了交流。
】3、同学们对太阳的了解还真不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太阳的课文,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将会对太阳的特点以及与人类的关系有更多的了解。
(二)、整体感知课文1.学生自由读课文。
2.谁想来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培养学生自读课文的能力,帮助理清文章的思路。
】三、学习太阳的特点1.太阳公公听说我们要了解它,很高兴,特意写了一封信。
(请一学生读信)同学们,我离你们很远、很远,赶不上不上来听你们的课。
我很大、很大,我的温度很高、很高。
现在,你们对我了解清楚了吗?2.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l-3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把太阳的三个特点写清楚的,选一个你最喜欢的特点进行阅读。
3.分组交流。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一个喜欢的特点进行重点学习,并分为学习小组进行交流学习结果,想学习“远”的分为一组,想学习“大”的分为一组,想学习“热”的分为一组。
【学生在对知识的学习上有了选择性,这样他们不仅乐意去学,还培养了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
】4.汇报。
学习“远”的学生汇报: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坐二十几年。
口头练习: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坐(二十几年)。
引导学生发现()里面填的是数字,通过数字具体说明,我们对太阳的“远”就了解了。
所以我们知道了:在说明某一事物的时候,列出一些具体的数字,可让我们更好地来理解,但数字必须是精确的,有科学依据的。
这就是列数字的方法。
师板书:列数字老师今年35岁了,我想坐飞机到太阳看一看,你们算一算,我回来大约有多少岁了。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书第21课太阳教案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书第21课太阳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52c2d5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2b.png)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书第21课太阳教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书第21课《太阳》是一篇逻辑性很强的说明文,教学时,发掘其内蕴,采用适当的课堂教学结构:“读思——引发——提议——写练”,对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将大有裨益。
店铺在此整理了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书第21课《太阳》教案,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书第21课《太阳》教案1一、学习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传说、寸草不生、差不多、摄氏、钢铁、生存、繁殖、蔬菜、比较、杀菌、预防”等词语。
2.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4.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初步了解太阳的特别及它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2、了解课文在说明太阳特点时所用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1.自制生字词卡片。
2.搜集有关太阳的资料四、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鼓励质疑1、猜谜语:一位老公公,面孔红彤彤,晴天早早起,按时来上工。
(板书:太阳)2.你们瞧!太阳公公正笑眯眯地看着我们,他最喜欢爱动脑筋的孩子,你们想问太阳公公什么问题?(估计学生会问:太阳公公,你离我们有多远?太阳公公,你有多大?太阳公公,你有多热?太阳公公,你是由什么构成的?太阳公公,你与我们地球有什么关系?太阳公公,你为什么每天都从东方升起来,从西方落下去?……)3.肯定学生的提问,并将学生的问题分类概括。
你们提的这些问题怎样去寻找答案呢?有的问题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找到答案;有些问题同学们可以从科普读物、从网上了解;有些问题现在还是个谜,要等同学们长大后去探索。
那么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有关太阳的哪些知识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导言:《太阳》是一篇科普说明文,这类文章往往是一个自然段讲清一个方面的问题。
小学语文_《太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语文_《太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c8dac76cfc789eb172dc8ec.png)
21、《太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太阳的特点,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
3.朗读课文。
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1.了解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2.了解太阳的特点。
3.体会说明文的方法及运用这些说明方法的好处。
三、教学方法从课后习题入手,自学为主,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
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还记得后羿射日的故事么?谁愿意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一听?2、这个故事是真的吗?你还有什么疑问吗?3、为什么要留下一个太阳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来学习21课太阳,去寻找答案。
(伸出手和老师一起板书)4、这是一篇说明文,谁还记得说明文里用到的说明方法么?你来说老师来写好么?(板书: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二、课文分析(一)复习生词1、昨天同学们已经把字词学习过了,咱们一起来复习一遍吧。
哎呀!本课的词语变成太阳飞到天空中去了,这怎么办?读准了应该就可以把它射下来,哪个勇敢的同学先来?(摆出射箭的动作)2、可能你的力气太小了没有把太阳射下来,哪位同学再试试?3、你读的很准确,但是力气还不够,你领着同学一起读,再试一下。
4、哎呀太阳全射下来了!天都黑了我们再把太阳找回来吧,一起说:“太阳,你快回来!我们需要你!”(二)默读1至3自然段找出太阳的特点1、读完的同学说一说太阳有哪些特点?2、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特点:远、大、热3、找一找哪一段说了太阳远的特点?你能读出远么?可以加上动作表示一下。
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写的?4、哪一段说了大的特点?读出大的特点。
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写的?5、哪一段说了热的特点?读出他热的特点。
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呢?6、太阳离我们这么远,这么大,又这样热,后羿的箭能把太阳射下来吗?太阳离我们这么远和我们有关系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关系密切(三)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1、太阳给我们带来了什么?2、你能填出来吗?出示课件填空。
3、要是没有太阳呢?还有哪些事物与太阳有关系呢?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植物、动物、吃的、穿的4、这是什么?煤炭和太阳也有关系吗?板书:煤炭5、默读第五、六、七自然段还有什么和太阳有关?找到的举手。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十一课太阳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十一课太阳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333fa3a348d7c1c709a14525.png)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十一课太阳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太阳》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些有关太阳的知识,知道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
小编为三年级师生整理了《太阳》课文教学设计,希望大家有所收获!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十一课《太阳》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运用数据、比较等方法来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
2、经历学习过程,获得学习体验,培养语感。
3、认识自然,热爱自然。
教学过程:预备铃两分钟:《种太阳》歌曲播放。
学生了解歌词,跟着学唱。
一、散文欣赏引入:1、出现巴金的《海上日出》片断,师读师:什么感觉?这段话给你什么感觉?生:很美!很生动!2、师:巴金爷爷的描写非常美,自己也有感情地读读。
学生朗读感受。
二、初读文,感知《太阳》的语言1、师: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也是写太阳,它是一篇说明文,它的语言又有什么特点呢?走进课文读一读。
2、师:课文语言给你什么感觉?生:硬梆梆的生:单调师:同样写太阳语言怎会不同?巴金的这篇文章写什么?(生:日出)写景的。
而这篇写什么呢?三、再读文,进一步了解文章内容1、课文写了些什么,每一自然段用一个词或一个短句概括,注写在课文上。
学生默读,注写。
师板书:1、4、6、8、2、5、7、3、8个自然段分别让学生板书段的概括。
教师与同学讨论:根据自然段的意思,归并意义段。
交流板书内容,小结:课文介绍了太阳的特点和它与人类的关系。
四、细读1-3节,品味语言特点1、再读课文,哪些地方值得夸一夸。
2、交流,边让学生板书。
(数字、举例等等)生:①举例说明太阳离我们远,步行差不多要3500年,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师举例中国到美国坐飞机16小时,可见太阳离我们多远。
请学生把举例写上黑板。
)②用比较的说明太阳的大。
(请学生把比较写上黑板)③用词准确。
(师:把用词准确写上黑板。
)④师:刚才说到太阳的表面温度有6000度,你们知道6000度有多热?想到了什么?生:天气30度已经很热了。
(三年级语文教案)21太阳教案
![(三年级语文教案)21太阳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f3c9e567ec102de3bd8985.png)
21太阳教案三年级语文教案学习目标1•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上一节课认识了太阳那位同学告诉大家太阳都有哪些特点?指名回答相机板书(太阳的特点:大远热)提问:在写太阳时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呢?指名回答导语:太阳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恒星,它有巨大的质量和引力,由于气体的燃烧才发光发热的。
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二、教学过程(一)学习课文4——7自然段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呢?2、指名回答导语:老师有一个疑问需要同学们帮助解决这个问题?出示句子: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他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这句话在这段内容的第一句,有什么作用?指名回答:承上启下的作用师: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引起下文3、指名读第四自然段,学生思考:结合上下文理解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
师生共同分析,相机板书:动物、植物、人离不开太阳4、这段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板书:举例子(二)学生自学5——7自然段1、小组合作交流5、6、7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知识?2、小组找代表发言3、出示云、雨、雪的形成图片找学生看图复述:云、雨、雪的形成过程。
4、你还知道太阳对人类有哪些好处?指名回答相机板书:自然现象的形成5、太阳与人类的关系这事太密切了,哪谁知道太阳对我们人类还有哪些贡献呢?指名回答: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路灯6、生观察自然图片感受大自然的美,太阳给我们了绚丽多彩的世界,是我们听到了清脆的鸟叫声、潺潺的溪水声、嘶嘶的虫鸣声。
21太阳 教学设计.doc
![21太阳 教学设计.doc](https://img.taocdn.com/s3/m/adaf149e561252d381eb6e3f.png)
21 .太阳【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初步体会数字说明和比较说明的作用和方法。
学会使用“如果……就……”造句。
2.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读懂每个自然段,从而理解课文内容。
初步了解太阳的特点,太阳和人类的密切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阅读方法,读懂课文,了解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去了解太阳。
二、学生自由读课文,通过查字典,阅读理解生字词,并把不理解的词语划下来,再指名按段读课文,检查初读课文情况,并纠正读音。
1-读准本课生字读音,特别注意翘舌音:氏、兽、殖、蔬;平舌音:存的发音。
2.防止读错以下多音字读音:传chu^n(传说、传递)zhuAn(自传、水浒传)都dOu(都有、都是)dU(首都、都市)漂p谊o(漂亮)pi2o(漂浮)差chA(差不多)Cha(差错、差数)chai(出差)3.正字:(1)“抵”字的右半部分下面有一点,“氏”的下面没有一点,要强调记忆。
(2)“繁”字结构比较复杂,要引导学生分析记忆,注意下面部分不是一个“系,(3)“殖”字右半部“直”中间不要少一横。
(4)“蔬”字下面的笔画要让学生注意,不要少一点。
三、按自然段轻声读课文,出示以下句子。
1.太阳离我们一亿五千万公里远。
2.太阳大得很,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3.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4.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
5.有了太阳才有云、雨、雪。
6.有了太阳才有风。
7.太阳光有杀菌能力。
8.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四、引导学生发现以上句子与段落之间的关系,这是每个段的中心句。
五、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自然段之间和结构段之间要掌握适当的停顿。
第二课时一、学习第1自然段。
三下《21.太阳》教案
![三下《21.太阳》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e4dc6819e8b8f67c1cb9e3.png)
三下《21.太阳》教案一、学习目标1.会认会写“氏、兽、存、殖”等15个生字。
2.朗读课文并逐一找学生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人类与太阳的密切关系,并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4.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二、学习新课(一)课文导入同学们,我们来猜一个谜语吧,谜题是这样的:有位老公公,一副圆面孔。
有朝一日不见它,不是下雨就刮风。
你猜到谜底了吗?(二)初读课文1.标注段落。
(14段)2.找学生逐一读课文。
3.纠正读书过程中存在的字音问题。
(三)课文讲解第一部分:(1-3段)告诉我们关于太阳的一些基本知识。
第1段:用神话故事引出说明对象太阳和指出太阳距离地球之远。
1.开头讲了一个神话故事,这属于什么说明方法?它的好处是什么?答:引用。
作用: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
1.说明太阳距离地球之远,这里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呢?1.举例子(只限于在说明文中的一种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
作用:使欲描写的事物更清晰。
第2段:说明太阳的大。
1.拿月球和太阳做比较,这是对比: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
作用:对比的作用在于同时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
第3段:说明太阳的温度很高。
1.说明太阳的温度很高,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列数字。
作用:能准确客观地反映事实情况,又有较强的说服力。
第二部分(4-8段):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
第4段:太阳和动植物、矿藏的关系。
1.兽:多指野兽,四足的哺乳动物。
2.生存:活在世上。
3.繁殖:繁衍下一代。
4.烹饪食品中各种植物种子总称,又称为“谷物”,含营养物质丰富,主要为蛋白质、维生素、膳食纤维、脂肪等。
5.蔬菜:蔬菜是指可以做菜、烹饪成为食品的一类植物或菌类,蔬菜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
蔬菜可提供人体所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6.煤炭:煤炭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逐渐形成的固体可燃性矿物。
(三年级语文教案)21、太阳
![(三年级语文教案)21、太阳](https://img.taocdn.com/s3/m/10c9d571b0717fd5370cdc0d.png)
21、太阳三年级语文教案教学目标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知识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太阳的特点以及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2.了解用数字和比较的方法来说明事物的写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收集信息的能力、创新能力.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与地球,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受到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运用不同的方法说明事物。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方法重点研读、讨论交流、读中感悟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自学生字新词2、创设研究太阳的情境,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内容一、导入太阳,我们每天都能看到,早晨,从东方升起,把光明带给大地;傍晚,从西天落下,黑暗便来临。
太阳对于我们好像是挺熟悉的;其实又是很陌生的。
因为对于太阳的真实情况我们知道得太少了。
需要不断地去研究它,揭开它的奥秘。
这一课我们就来学习《太阳》。
现在就请同学们来做个小小科学家,研究研究太阳。
(板书:太阳)二、创设研究太阳的情境1•创设情境: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出示太阳。
初升的太阳光芒万丈,投影幻灯的电光源使画面富有真实感。
此时,距离地球一亿五千万公里的太阳一下子推到学生眼前。
这样鲜明的形象加上儿童的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进入情境。
要研究一个事物,首先要提出问题。
(板书:?”现在你们面对太阳, 想知道什么?学生提问。
(估计学生对太阳的大小、远近、温度等均会提出问题。
)2•教师将学生问题分类概括教师鼓励:这些问题提得很好,说明同学们肯动脑筋。
你们提的这些问题怎样去寻找答案呢?一是从课文《太阳》中找答案,二是课外自己去阅读有关资料进一步了解,三是有的现在我们人类还没有得出结论,要靠你们去研究,去发现,去解答。
(这样去处理问题,不仅使学生怀着极大的兴趣主动学习课文&m dash;—这是最主要的,而且开拓了学生的思路,起了很好的导引作用。
)三、自学课文1•自学生字新词2•对于这类科普的说明文,一般一个自然段说明一个意思。
人教课标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21太阳公开课教学设计
![人教课标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21太阳公开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47738d0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ee.png)
人教课标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21太阳公开课教学设计21太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传说、寸草不生、差不多、抵得上、温度、摄氏、钢铁、庄稼、生存、繁殖、蔬菜、热量、比较、杀菌、预防、世界”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4、初步研究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教学重难点:了解太阳的特点,体会课文怎样运用举例子和例数字等方法来说明太阳的特点。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传说、寸草不生、差不多、抵得上、温度、摄氏、钢铁、庄稼、生存、繁殖、蔬菜、热量、比较、杀菌、预防、世界”等词语。
2、能够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通过第一至然段的进修,感知太阳大、远、热的特点,并了解课文是如何把太阳的特点写清楚的,同时了解到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并能将这些说明方法运用到练笔中去。
教学重难点:了解太阳的特点,体会课文怎样运用举例子和例数字等方法来说明太阳的特点。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喜爱猜谜语吗?老师这里有则谜语请大家猜猜:【课件出示:一位老公公,面貌红彤彤,好天早早起,按时来上工。
】【课件出示:太阳图文】同学们,你们真是猜谜小能手,老师为你们骄傲!。
同学们,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10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
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了9个太阳,只留下一个,地面才不那么热了。
大家听过这个传说吗?这是《后羿射日》的传说【课件出示:《后羿射日》图片】,《后羿射日》是一个古老而又美丽的神话故事,但是后羿真的能射下来9个太阳吗?今天我们来研究研究【课件出示:21太阳】一文,看看能不能在文中找到答案。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同学们,请大家打开书,翻到90页,听课文范读,边听边想:【课件出示:课文介绍了太阳的哪些内容?】【课件播放:课文范读】同学们,课文读完了,目前我们来进行词语过关——【课件出示生词:传说、寸草不生、差不多、抵得上、温度、摄氏、钢铁、庄稼、生存、繁殖、蔬菜、热量、比较、杀菌、预防、天下】自己读读。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21课太阳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21课太阳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38b7829b6648d7c0c746ca.png)
远 距地球 1.5亿公里
特点 大 月底的上130万个地球
热 表面6000摄氏度,中心温度是表面的2500
4.开火车读。
5.读记词语表中的词语。并教辨别多音字“差”和 “蔬”、“繁”字书写。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什么?
教师:概括起来讲,课文围绕太阳讲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太阳的远、大、热三个特点,二是太阳与我们人类的密切关系。下面我们首先来学习太阳都有哪些特点。
四、合作探究
1.默读课文1-3自然段,了解太阳的特点。
2.四人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填写。
3.小组交流汇报太阳都有哪些特点?课文是怎样写出这些特点?
五、朗读竞赛
1.自己练读感兴趣段落,读出太阳特点。
2.生生朗读竞赛方式,进一步感受太阳特点及说明方法。
六、音乐欣赏《种太阳》
七、作业超市
1.背诵课文1-3自然段。
2.抄写生字词。
《太阳》这篇文章是一篇说明文,本文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太阳的特点以及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了解用数字、比较等方法来说明事物的写法,并能运用到写作中。
师:《后羿射日》是一个古老而又美丽的神话故事,但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太阳》与它在写法上完全不一样。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它将会给我们介绍些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文中的生字,词语。给生字注上拼音,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并标上自然段。
2.指明让小老师领读生字。
3.齐读。
教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P90-P92
班级
三(7 )班
课题
21太阳
三年级语文下册21太阳教案一
![三年级语文下册21太阳教案一](https://img.taocdn.com/s3/m/89111a6c336c1eb91a375d94.png)
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21、《太阳》教学设计知识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字。
正确读写“传说、寸草不生”等词语。
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3、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能力目标:1 阅读说明文,认识本文说明事物的方法。
2 了解太阳的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收集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教学难点:了解太阳的特点,体会课文怎样运用举例子和列数字等方法来说明太阳特点的。
教法设想:反映太阳特点的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课件出示课题】(使用方法:点击课件就会出现课题。
制作意图:使用COOL 3D将课题制作成具有动感的立体字,旨在以先声夺人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达到效果: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通过极具冲击力的课题,使学生对所学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太阳,我们每天都能看到,早晨,从东方升起,把光明带给大地;傍晚,从西天落下,黑暗便来临。
太阳对于我们好像是挺熟悉的;其实又是很陌生的。
因为对于太阳的真实情况我们知道得太少了。
需要老老少少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去研究它,揭开它的奥秘。
1、当你们面对太阳,你们想知道它的什么?2、教师将学生问题分类概括。
教师鼓励:这些问题提得很好,说明同学们很有些科学精神、科学态度。
你们提的这些问题怎样去寻找答案呢?一是从课文《太阳》中找答案,二是课外自己去阅读有关资料进一步了解,三是有的现在我们人类还没有得出结论,要靠你们去研究、去发现、去解答。
二、整体感知【课件出示全文配乐配画面朗读】(使用方法:点击课件中“整体感知”按钮。
制作意图:通过多媒体配乐、根据课文内容摄制的视频以及深情的朗诵,使学生在边欣赏课文,边聆听朗诵之时,整体感知,如临其境。
达到效果:紧扣课文内容的画面、舒缓优美的音乐、深情的朗诵使学生陶醉其中。
课文《太阳》教学设计
![课文《太阳》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ee6bfb1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57.png)
课文《太阳》教学设计课文《太阳》教学设计(精选7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课文《太阳》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文《太阳》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人教社新课标实验教材第21课课前透视:《太阳》是一篇科普短文,向我们介绍了太阳的一些特点及和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文章语言通俗、明了,运用列数字、举例子等多种说明方法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生在科学课及课外科普读物中对太阳等相关科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对本课的学习学生会产生兴趣,教学前应引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加强对太阳的认识,教学时在读中了解太阳的特点,体会说明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热情。
学习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传说、寸草不生、差不多、摄氏、钢铁、生存、繁殖、蔬菜、比较、杀菌、预防等词语。
2、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4、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
2、了解太阳的特点,体会课文怎样运用举例和数字等方法来说明太阳特点的。
信息资料:1、自制生字词卡片。
2、搜集有关太阳的资料。
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
(播放《后弈射日》)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故事吗?谁来说说。
天上的太阳到底能不能被射来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篇写《太阳》的课文。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小组接读课文,学习生字,交流读懂了什么。
3、汇报。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1 太阳∣人教新课标-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1 太阳∣人教新课标-经典教学教辅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678ffe83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82.png)
《太阳》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传说、寸草不生、差不多、抵得上、温度、摄氏、钢铁、庄稼、保存、繁殖、蔬菜、热量、比较、杀菌、预防、世界”等词语。
(2)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最初一个自然段。
2.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习浏览阐明文,领会阐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味。
二.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科普短文,文章采用了列数字、打比方等阐明方法,介绍了和太阳相关的一些知识,阐明太阳和人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课文内容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分别从“远”“大”“热”三个方面介绍了太阳的有关知识;第二部分讲人类和太阳的密切关系。
这两部分内容互相关联。
正由于太阳那么大,温度那么高,距离我们又那么远,才能给地球送来合适人类保存的光明和暖和,我们生活的世界才会这么美丽可爱。
运用多种阐明方法来阐明事物是本文写法上的重要特点。
课文在介绍太阳时,运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方法,使一些抽象的或不好懂的知识显得具体、浅显、明了,这样描写太阳的特点给人留下了深入的印象。
选编本课的意图是为了让先生在课文学习中增长自然知识,学惯用联系的目光看待自然界,激发学习自然科学的兴味。
同时接触阐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学习浏览阐明文。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太阳的特点,领会课文怎样运用举例子和列数字等方法来阐明太阳特点的。
四.教学预备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情境导入)1.师:今天我们一同学习21课《太阳》,这是一篇阐明文。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课件出示课文第一段前两句(先生自在读)(课件2)师:说一说:这段话次要讲了甚么故事?(指名说)师:《后羿射日》是一个古老而又美丽的神话故事,但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太阳》与它在写法上完全不一样。
这是一篇科普阐明文,它将会给我们介绍些甚么呢?(二)初读课文,全体感知1.自在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不认识的生字词多拼读两遍,把课文读通,不迟滞的地方再读一遍。
21太阳教案新部编本(1)
![21太阳教案新部编本(1)](https://img.taocdn.com/s3/m/01645a47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d5.png)
精选教课教课设计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课设计[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课科: 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21太阳沙县葱绿小学洪少敏一、教课目:1.在富裕情味的情境中掌握太阳的相关知,初步太阳和人的亲密关系。
2.认识文列数字、例子、作比、打比方等明方法,激学生自然科学的趣。
二、教课程:(一)情境,入主:同学,你知道?在浩大的宇宙中,住着一恒星-太阳公公。
五十年来,他感觉孤单与郁,每当他看到地球与人幸福地生活在一同,心中非常敬羡!于有一天,太阳公公不由得了,他出了一份《征友启事》征友启事我想找几个这样的人做朋友:能和我每日住在一起,肩并肩,手牵手,一同睡觉,一同漫步,一同玩耍。
谁能做到,欢迎联系。
太阳公公:但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太阳公公苦苦等候,始没人系他,他百思不得其解。
今日,我就来帮太阳公公解开个。
范老告你,答案就藏在文的 1- 3 自然段中,赶忙找找吧!(二)、咀嚼品尝,走太阳:同学自由文的1-3 自然段,圈圈、画画,找原因。
1.原因一:::(扮太阳公公)古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九个,只留下我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
箭能射到的地方,怎么会呢?生:其,太阳离我有⋯⋯哪能射获得呢?(引学生抓住词句子回答)相机出示件,指朗,引出:列数字、例子(板)2、原因二:大:(扮太阳公公)是,可我和地球的体型相像,你什么恰恰喜和他在一同呢?(画一大一小两,明地球、太阳)(1)学生用词句子回答。
相机填上数字。
:填上了数字,把我和地球在一同作比(板:作比), 一下就突我是个超大胖子。
在,我之能够用一个什么起来?(抵得上、比得上、得上⋯ .. )(2)学生看表示,指多形式朗句子。
(3)指朗第 2 自然段。
:想不到我的体么大,人朋友要真住在里,一定走友都困,更想游太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第6 单元
21. 《太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7 个生字,会写14 个生字。
正确读写“传说、寸草不生、差不多、摄氏、钢铁、庄稼、生存、繁殖、蔬菜、比较、杀菌、预防”等词语。
2.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4.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了解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体会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所阐述的有关太阳的知识,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说明事物的。
课时安排: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7 个生字,会写14 个生字。
正确读写“传说、寸草不生、差不多、摄氏、钢铁、庄稼、生存、繁殖、蔬菜、比较、杀菌、预防”等词语。
2.熟读课文。
了解太阳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太阳,我们每天都能看到,早晨,从东方升起,把光明带给大地;
傍晚,从西天落下,黑暗便来临。
太阳对于我们好像是挺熟悉的;其实又是很陌生的。
因为对于太阳的真实情况我们知道得太少了。
需要不断地去研究它,揭开它的奥秘。
这一课我们就来学习《太阳》。
(板书:太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不认识的生字词多拼读两遍,把课文读通,不通顺的地方再读一遍。
(2)自学生字词,理解词语
(3)汇报交流自读情况:
摄氏度差不多生存繁殖估计杀菌治疗蔬菜比较凝成
(4)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记忆本课生字的。
2.教师重点指导“蒸”“蔬”等字的书写。
3.读写词语。
(5)说一说课文介绍了有关太阳的哪些知识?
课文围绕太阳讲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太阳的特点,二是太阳与我们人类的密切关系。
三、再读课文,了解太阳的特点。
1、读课文的前三个自然段。
2、你读懂了什么?
3、读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
4、互相交流体会
四、理清课文脉络。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太阳的一般特点。
你们还记得太阳有哪些特点呢?
2、太阳那么大,那么远,那么热,与我们的关系如何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
二. 学习课文,了解太阳特点
1、后羿为什么不能射下太阳?你从文中哪些句子看出来?用波浪线画出来。
2、学生默读。
3、师生交流:后羿为什么不能射下太阳?
(1)远谁来读一读? 读了句子,你读懂了什么?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远。
这有多远呢?(1.5 亿公里, 走3500年, 飞二十几年)
(2)大你还从哪儿体会到了后羿不能射下太阳?
130 个地球=1 个太阳是这样吗?再加个“万”字,你从这儿体会到了什么?用“地球”来跟太阳相比,这样的说明方法叫做——作比较。
太阳不是很大吗?为什么我们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呢?
谁再来向我们介绍一下太阳的大?
(3)热
你还从哪儿体会到了后羿不能射下太阳?
指生读,你感受到了什么?特别是哪儿体会到了太阳的热?
三、指导朗读
1、自己练习朗读感兴趣的段落,读出太阳的特点。
2、竞赛的方式朗读。
四、运用说明方法的总结,关联词填空。
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
五、总结
《太阳》是一篇常识性课文,主要介绍了太阳的有关知识和它与人类的关系。
课文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等多种说明的方法,让我们形象、直观地了解了太阳。
老师相信,只要大家主动地学习,今后肯定能掌握更多有关太阳的知识,将来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让太阳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六、作业
1.完成“思考•练习” 2。
2.会用“如果……就……”造句。
3.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太阳
远
特点— 大
执
八
、
、
书板设计:
与地球的关系密切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