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从军教学反思.doc
二年级语文《木兰从军》教学反思范文
本次教学的主题是《木兰从军》,是一篇富有传统文化元素的课文。
本次教学旨在通过阅读《木兰从军》,学习木兰情真意切、勇猛果敢的品质,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情感体验。
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读通《木兰从军》,理解文章大意;复述、表演或绘画出故事情节,体验文学作品情感;初步认识传统文化,了解男女之别、男女平等的观念。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读音、词语、句子,提高语感,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创设情境、模仿表演、绘画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和创造力。
通过看美术作品了解木兰形象塑造的多种表达方式,了解画家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通过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集体意识。
3)情感目标:学生能够用心感受课文情感,坚定爱国爱家的情感,培养正义感、勇气和斗志,树立信心、勇气、毅力的美好品质。
2.教学内容1)课文《木兰从军》。
2)学习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3)创设情境、模仿表演、绘画等形式,让学生了解木兰形象塑造的多种表达方式,了解画家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3.教学过程1)预习导入通过讲故事、看绘本等形式,帮助学生了解《木兰从军》的故事大意,激发学生的兴趣。
2)阅读教学1.教师朗读、学生跟读。
2.情感体验。
建议在丰富的语境中深化学生对文化艺术知识的理解,推荐相关诗词、歌曲、绘本等扩展阅读。
3)学生表演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自选段落,进行朗读、表演,并展开小组间的比赛。
通过表演活动,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细节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创作能力和表达自我的欲望。
表演中还可以加入小游戏等环节,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收获知识。
4)绘画作品学生看美术作品了解木兰形象塑造的多种表达方式,了解画家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鼓励学生以创造性的方式表达对木兰的热爱,让他们通过绘画的形式理解和掌握课文中的情感和文化内涵。
5)总结反思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得到的启发和学习成果,促进知识的交流和沉淀,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木兰从军》教学反思4篇
《木兰从军》的课堂教学反思一三月,当和煦的阳光普照大地,当轻柔的和风抚过我们的脸庞时,包河区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在合肥市六十五中学拉开了序幕。
我,合肥市义城中心小学的一名普通的年轻语文教师,也不甘落后,积极参加了本次的课评。
我,2002年春参加工作,今年刚好有7个年头。
在这期间,我已经参加了几次课堂教学的评比,但今天心里仍是藏着几分紧张和彷徨。
许是随着教龄的不断增长,理论的渐渐提升,再加上多次观看的观摩课或研究课,尤其是加入了我区小语工作室和身边的名师近距离的接触,学习的缘故,发觉要上好一堂课,很不简单。
面对一份教材,我们要反反复复的去读透它,然后选择一条最合适的路,即学生在教师智慧地引领下,快乐的开始课堂之旅。
雀跃、发现、惊喜、困惑与思索都挂在他们的眉宇间,写在他们的眼底下。
风景徐徐展开,孩子们的眼睛越睁越大,越来越亮,渐渐地,他们情不自禁走入风景,成为风景。
不过,这样的课堂需要深厚的积淀,漫长的修炼,对我而言,是可望而不可及,我根本做不到。
这次,我执教的是苏教版二下《木兰从军》一课的第一课时。
虽达不到上述的理想课堂,但从上课前后,和课堂的四十分钟内,我收获也不少。
第一、明确课时目标第二、抓住“细节”更容易出彩。
“细节”,在《汉语大词典》释为“细小的环节和情节”。
教学细节,顾名思义,是在教学中一些不易察觉的小处。
曾有名家以“小处不可随便”警示自己,说的就可以理解为是细节之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学活动是由一个个的细节构成,细节虽小,却能透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所以,成功的教学必定离不开对细节的研究与雕琢。
上课前几分钟,我就在讲台前踱来踱去,一张张陌生、稚嫩的面孔,紧盯着我,由于备课时没有考虑到这个细节,我紧张的不知说什么好,只是静静的等待着上课的铃声。
现在想想,没能好好利用这几分钟拉近我与学生的距离,让他们喜欢我,喜欢我的课,真是可惜。
课有张有弛的进行着,随着语言文字所流露出来的情感而跌宕起伏,我抓住了孩子们的每一个回答,将我的语言和孩子们的语言相互碰撞,一层一层在他们的记忆中涂抹上未曾见过的画面,撩起那颗对人物品质敬仰的心,用声音达以倾泻。
《木兰从军》教学案例与反思
《木兰从军》教学案例与反思《木兰从军》教学案例与反思一、案例背景《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和合作精神。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我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努力地贯彻着这一理念。
在鄂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木兰从军》的教学中,我以文本教材为载体,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木兰从军的有关资料,组织学生观看《木兰从军》的动画片等,让学生对花木兰有个大概的了解后,尝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施教学设计,组织学生阅读感悟,让语文课堂因此而精彩。
二、案例描述《木兰从军》是一篇家喻户晓、传诵不衰的动人故事。
作者以饱含感情的笔触,深入浅出地描写了木兰从军的生动事迹,塑造了光彩照人的英雄形象,使读者受到强烈感染,钦佩之情油然而生,禁不住心驰神往了。
师:同学们,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生1:我想知道花木兰为什么要从军呢?生2:我想知道花木兰从军的经历如何呢?生3:我想知道花木兰从军的结果怎样?师:(满怀激情、好奇地)那大家通过预习《木兰从军》,都了解到了些什么呢?(生争先恐后发言,众说纷纭)生1:花木兰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女英雄。
生2:因为北方经常发生战争,父亲年老多病,弟弟又小,所以花木兰替父从军。
生3:花木兰是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
生4:花木兰征战多年,立下了赫赫战功。
生5:当花木兰换上心爱的`女装后,她的战友都惊讶了!……师:(关切地)那大家在预习中是否遇到过什么问题吗?生1:“北方经常发生战争”,“北方”是哪里啊?我们和谁打仗啊?生2:古时候,“北方”就是指长城的北面。
那里是匈奴,匈奴一直进攻我们中原地区,我们就是和匈奴打仗。
生3:花木兰为什么要女扮男装去从军呢?生4:因为古时候女人是不可以从军的,被发现了要杀头的。
生5:“赫赫战功”是什么意思?生6:“赫赫战功”是指功劳很多!生7:还指功劳很大!师:(兴奋地)说得真好,功劳又大又多,才能说“赫赫战功”。
木兰从军教学反思
木兰从军教学反思反思一:木兰从军教学反思《木兰从军》这是一篇历史传说故事,学生对花木兰了解甚少。
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故事感悟花木兰的优秀品质,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我把课文分成三大板块,第二自然段为一部分,引领学生感受木兰为国为家的英雄形象,第三自然段为一部分,引领学生感受木兰英勇善战的英雄形象,第四自然段为一部分,引领学生感受木兰文静俊美的英雄形象,从而让学生通过多方面感知花木兰是一位不同平常的女英雄。
课文语言精练,同时也留下一些值得学生想象的“空白”。
教学时利用这些“空白”之处引导学生想象,既能更深入地理解木兰的品质,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如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让学生想象、表演木兰是如何说服自己的父亲、母亲、弟弟的。
进行这个拓展性训练我首先引导学生朗读文本深入揣摩花木兰的心理活动,感悟她为国为家,敢于自我牺牲的可贵之处。
这时再让学生想象、表演木兰是如何说服自己的家人的。
这个拓展训练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其次,第三自然段的一连串动词短语浓缩了木兰南征北战、奋勇杀敌的艰辛,然后继续出填空题让学生做一做:木兰告别了亲人,敌情,敌计,敌将。
让学生填一填,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学会填合适的动词,从而也能更好理解木兰的英勇善战。
再次,让学生想象当将士们看到一身女装的木兰会想些什么,学生说的头头是道,也更加钦佩这位女英雄。
这时引导学生去读,让学生通过读表达自己对花木兰的敬佩之情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这样通过在一系列互动的情境中阅读、感悟、表达与创新,学生对花木兰的认识步步深入。
最后,通过回顾朗读让学生在整体回顾中对木兰的英雄形象和情感得到升华。
反思二:木兰从军教学反思这是一篇家喻户晓、传诵不衰的动人故事。
通过描写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木兰顾全大局、为国分忧的优秀品质。
在上这一课之前,我们年级组织学生观看了动画片《花木兰》,这对后面的教学起了很大的帮助。
课伊始,我问孩子,什么叫“从军”,学生们支支吾吾,显然多这个新名词不能很好的理解,就算有的学生会讲,也是浮于表面,所以,我首先让学生找出木兰从军的句子,再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从军”一词,学生们比第一次的理解渗透了多了。
《木兰从军》教案与反思_教案教学设计
《木兰从军》教案与反思本文是关于《木兰从军》教案与反思,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一、教学目标:1、用查字典的方法学习本课生字并组词;2、试用所掌握的记字方法记住生字。
二、教学课时:第一课时三、教学课型:预习指导课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猜字激趣导入,复习记字方法。
1、同学们,没有上课之前,老师出个字谜,你猜一猜好吗?“天没有地有;你没有他有。
”(也)2、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3、如果你要记住这个字,有什么好办法?(学生自由发言)小结:同学们真能干。
已经会用“换偏旁”“数笔画”“加一加”“减一减”“编儿歌”等方法记住生字。
是啊,只要你用心记,就可以记住这个字。
二、揭示学习任务,初步感知内容。
(一)、初步感知内容:1、今天,我们一同学习第12课《木兰从军》的生字。
先请哪位同学把课题读一读?(指名读课题)2、指导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师:昨晚大家读了课文,谁来用课文中的词语告诉大家:课文写(什么时候)花木兰从军的事?(学生发言)(指导学生在课题上补充相机板书:课文写古时候,花木兰从军的事。
)师继续:课文写古时候,花木兰“为什么”从军的事?(学生发言)(相机板书:课文写古时候,花木兰替父从军的事。
)师:课文写古时候,花木兰怎么样替父从军的事?(学生发言)(相机板书:课文写古时候,花木兰男男扮女装,替父从军的事。
)3、师:请大家看着黑板,把这一句话读一读。
(生读两遍句子)师:以后大家在预习阅读课文的时候,可以用补充课题的方法,把句子补充完整,这就是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的一个方法。
(二)、揭示学习任务:1、大家还预习了哪些什么内容?(学生发言,相机检查预习情况。
如:分了几个自然段,认识了哪些生字等。
)2、小结:我们是按照“读、画、标、练、思”的方法进行课前预习的,而在预习中,“练”——练习书空,练习组词,是识字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今天,我们学习用部首查子的方法来预习生字,查字典可以使我们了解字的意思,帮助我们正确组词。
《木兰从军》公开课教案反思
《木兰从军》教案——青年教师精品课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叙述故事。
2、学会12个生字,认识9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焦急万分、愁眉不展、无可奈何、依依不舍”生字词。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和机智勇敢的精神。
教学重点: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利用文中的“空白”发挥想象,深入感悟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导入】:1.从一年级到现在,我们通过学课文认识了很多有名的人物,现在老师就来考考你们,看看你们还记不记得?(著名京剧大师是(梅兰芳);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是(大禹);回故乡探望母亲的大元帅是(陈毅))今天我们还要来认识一位。
2.出示图一、二。
一个文静的姑娘怎么变成一个威武的大将军了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12课《木兰从军》,了解花木兰的传奇故事。
板书课题3.解题:木兰从军的从是什么意思呢?谁来说说木兰从军的意思。
4.看到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想提呢?【字词】:过渡:问题的答案就在我们的课文里,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故事。
看课文动画。
1.自己读课文.2.生字词:要读好课文首先要读好课文中的生字词语,课文中的生字娃娃已经来到大屏幕上了,快和他们打个招呼吧。
自己读一读。
3.这些词里藏了两个多音字,谁能来做小老师,教一教大家。
老师也想提醒:将士。
燕山:山的名字,在河北省北部,燕读第四声比较常见。
读第一声时用法比较少,一般指地方的名字,国家的名字,还指人的姓。
4.开火车读。
读准字音能让我们把普通话说得更标准。
(去拼音读)生字娃娃还想考考你们,他们摘下了拼音帽子,重新排起了队伍,还认识吗?5.词语:读准了生字,还有一些词语和句子呢,有信心读好吗?“赫赫战功”不是一般的功劳啊,那是很大很大的功劳,读好这个词语。
“女扮男装”是指的男的还是女的?焦急万分:紧急征兵的文书上有老父亲的名字,木兰见了,多么焦急呀!谁来读这个词。
年老多病:再读读这个词语,你的眼前出现了一个什么样的人?读好。
《木兰从军》教学反思之二
《木兰从军》教学反思之二
《木兰从军》教学反思之二
《木兰从军》这篇课文是根据北朝民歌改写而成的。
全文就像连环画一样,笔法简练,画面清晰。
在这个故
事中,花木兰爱亲人、爱祖国、勇敢、刚毅、英勇善战
的英雄形象跃然纸上。
在教学这篇课文的第一课时时,我先让学生反复读
课文,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理解课文,感受人物的
精神品质。
然后进行自主识字,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识
记生字,比如:加一加;减一减;换偏旁;猜字谜;编
顺口溜……然后进行书写,最后同桌互相听写生字。
为了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对花木兰的敬佩之情。
我
在第二课时设计了“唱一唱”,(学唱豫剧《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课前五分钟展示);“讲一讲”,(以小组为单位,学生讲花木兰的故事,让学生人人都
参与讲故事,并做出相应的评价。
这一实践活动充分调
动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花木兰的形象自然而然
地通过自己的讲述走进了记忆里,从而成了他们崇拜的
偶像。
);“说一说”(说一说木兰在你的心中是什么样的?在孩子们畅所欲言的发言中,花木兰爱亲人、爱祖
国、勇敢、刚毅、英勇善战的优良品质此时已经在孩子们的心中扎根了。
)这一系列多向互动情境,通过阅读、感悟、表达与创新让学生对花木兰的认识步步深入,情感进一步得到升华。
最后进行拓展阅读,进入博客圈阅读《木兰诗》,并在论坛上写下自己的感悟。
此时阅读已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语文课堂上的习惯。
我们语文教师,就要还时间于学生,还诵读于课堂。
《木兰从军》教学反思
《木兰从军》教学反思引言《木兰从军》是中国古代民歌《木兰辞》的一个重要故事情节,以中国古代历史时期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女子代父从军的事迹。
在语文教育中,教师往往选择这个故事作为课堂教学的内容之一。
本文旨在对《木兰从军》这一教学内容进行反思,探究其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文化意识和性别平等意识方面的作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1. 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木兰从军》是一篇散文,通过对故事情节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的内容,掌握文章的主旨和细节,熟悉文章的结构和语言表达。
2. 写作能力的培养在学习《木兰从军》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模仿和改写故事,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比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木兰从军》为题材进行作文,让学生思考并表达自己对于这个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二、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1. 历史文化的传承《木兰从军》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等教学资源,展示该文化的衍生作品,如音乐、舞蹈等,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
2. 思想教育的引导通过《木兰从军》的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勇敢、坚韧和无私奉献等品质的重要性。
学生可以通过分析木兰的形象,思考自我价值、个人责任和社会责任等问题,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培养学生的性别平等意识1. 超越性别的界限《木兰从军》故事中,木兰作为女子却能代父从军,展现了女性坚韧、勇敢的一面。
通过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超越性别的界限,认识到男女在才能和责任上并无绝对优劣之分。
2. 平等意识的培养通过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性别平等的重要性,并培养学生的平等意识。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女性的社会地位和权益问题,帮助学生认识到平等对待和尊重每个人的性别选择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
结论通过对《木兰从军》的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发现这个故事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文化意识和性别平等意识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木兰从军》教学反思(精选5篇)
《木兰从军》教学反思(精选5篇)《木兰从军》篇1《木兰从军》教学反思花木兰这个名字早已耳熟能详,而木兰从军的故事家喻户晓、传诵不衰。
本文通过描写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木兰顾全大局、为国分忧的优秀品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尤为如此。
因此,在上课之初我要求“尽情地读,大胆地说”。
“看谁得到的花最多?”话音刚落,许多学生就已经跃跃欲试了。
在上课一开始我就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她(木兰)是怎样一一说服家人的呢?为了切身体会木兰替父从军的决心和她对家人的热爱,此时运用“模仿表演”请大家展开想象,演一演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替父从军的?这样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拓宽了学生思维,锻炼了思维能力。
其次,我把学生带入第二个片段“木兰说服了全家,穿上战袍,装扮成小伙子,告别了家乡和亲人,随着大军到边疆打仗去了。
战争持续了十二年,木兰为国家立了大功,成了赫赫有名的将军。
”我让学生通过自由读和比较读来感受这位毫不逊色于男儿的巾帼英雄,学生不同的语速和语调体现了他们对课文理解的程度。
作者略写了花木兰军营生活和作战情况,只以“战争持续了十二年,木兰为国家立了大功,成了赫赫有名的将军。
”这一句轻轻一点,但内涵十分丰富,启迪读者的联想——多年征战,时间长,战况烈,对于一个女孩子又谈何容易!学生们敢于“尽情地读,大胆地说”,我感到非常的高兴,这不仅说明他认真地参与了,而且积极地思考了。
从这节课里,我看到了有收获的不仅是学生,我同时也有了很大的收获。
《木兰从军》教学反思教学片段:老师:一天,朝廷下达了紧急征兵的文书。
木兰见到上面有父亲的名字,焦急万分。
谁能用最快的速度找出这两个句子中同一字组成的不同的词语吗?学生:“紧急”和“焦急”。
师问:他们一样吗?生1:不一样,紧急是指事情很急,必须马上去办。
生2:紧急就是说一刻钟都不能拖延了,必须马上去办。
生3:课文中就是说,征兵很紧急,说明战争前线急需人去增加力量;师:同学们说得可真好,那焦急又是什么意思呢?生1:焦急就是很着急的意思,焦急万分就是非常非常的着急,已经着急得不行了;师继续:那课文中谁在着急,她到底着急什么呢?生1:是木兰着急,她着急爸爸年老多病,如果让爸爸上战场的话,不仅没有作用,而且可能爸爸会被敌人杀掉,丢了老命回家;生2:我要补充,她还着急,弟弟很小,也不能去参军;生3:我还要补充,木兰还为自己着急,爸爸不能去,弟弟不能去,而自己又是个女的,而女的规定是不能参军的,所以她很着急;师:对啊,木兰还真是着急啊,为爸爸着急,为弟弟着急,为自己着急,但虽然如此,她还是很想——出示卡片:为国为家分忧师:你觉得木兰是个怎样的人?生:非常爱国;生:也爱自己的家人生:我觉得她爱家人,也爱祖国,师:于是她最后终于说服家人,——出示(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学生连读两遍。
二年级语文《木兰从军》教学反思例文.doc
写,最后同桌互相听写生字。
为了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对花木兰的敬佩之情。
我在第二课时设计了“唱一唱”,(学唱豫剧《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课前五分钟展示);“讲一讲”,(以小组为单位,学生讲花木兰的故事,让学生人人都参与讲故事,并做出相应的评价。
这一实践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花木兰的形象自然而然地通过自己的讲述走进了记忆里,从而成了他们崇拜的偶像。
);“说一说”(说一说木兰在你的心中是什么样的?在孩子们畅所欲言的发言中,花木兰爱亲人、爱祖国、勇敢、刚毅、英勇善战的优良品质此时已经在孩子们的心中扎根了。
)这一系列多向互动情境,通过阅读、感悟、表达与创新让学生对花木兰的认识步步深入,情感进一步得到升华。
最后进行拓展阅读,进入博客圈阅读《木兰诗》,并在论坛上写下自己的感悟。
此时阅读已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语文课堂上的习惯。
我们语文教师,就要还时间于学生,还诵读于课堂。
二年级语文《鸟路》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认识6个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学习课文,想象自己心中鸟路的样子。
4、在识字、朗读过程中感悟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按照要求认字、写字。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在识字、朗读过程中感悟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掌握会写字。
2、学习课文内容,想象自己心中鸟路的样子。
四、教学准备1、识字卡片。
2、白鸽、乌鸦、芙蓉鸟的图片。
3、芙蓉鸟的资料。
4、学生每人画一只喜爱的小鸟图。
五、教学时数2课时。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
1、提问激趣:小朋友们,你们有好朋友吗?能告诉大家你的好朋友是谁吗?2、启发谈话:今天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位老奶奶,猜猜看,她的好朋友是谁呢?(二)配乐讲故事。
1、教师将课文以讲故事的形式说给同学听,学生思考:听了老师讲的故事,你知道故事里老奶奶的朋友是谁吗?2、指名说一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木兰从军》教学反思-三月,当和煦的阳光普照大地,当轻柔的和风抚过我们的脸庞时,包河区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在合肥市六十五中学拉开了序幕。
我,合肥市义城中心小学的一名普通的年轻语文教师,也不甘落后,积极参加了本次的课评。
我,2002年春参加工作,今年刚好有7个年头。
在这期间,我已经参加了几次课堂教学的评比,但今天心里仍是藏着几分紧张和彷徨。
许是随着教龄的不断增长,理论的渐渐提升,再加上多次观看的观摩课或研究课,尤其是加入了我区小语工作室和身边的名师近距离的接触,学习的缘故,发觉要上好一堂课,很不简单。
面对一份教材,我们要反反复复的去读透它,然后选择一条最合适的路,即学生在教师智慧地引领下,快乐的开始课堂之旅。
雀跃、发现、惊喜、困惑与思索都挂在他们的眉宇间,写在他们的眼底下。
风景徐徐展开,孩子们的眼睛越睁越大,越来越亮,渐渐地,他们情不自禁走入风景,成为风景。
不过,这样的课堂需要深厚的积淀,漫长的修炼,对我而言,是可望而不可及,我根本做不到。
ﻭ这次,我执教的是苏教版二下《木兰从军》一课的第一课时。
虽达不到上述的理想课堂,但从上课前后,和课堂的四十分钟内,我收获也不少。
ﻭﻭ一、明确课时目标ﻭ本次参赛课时都规定是第一课时,老师们都觉得挺难上,因为人们习惯将学生接触新的课文,初读文本的教学称之为第一课时,怎样让这个教学过程不留痕迹的渗进学生的心里,或上出精彩?无论从阅读教育教学研究书籍和报刊杂志,等理论的高度很少对第一课时进行分析研究,也很少从实践操作的层面上给一线教师明确的指点,还是观摩课,评优课、竞赛课、展示课,也都很少有人执教第一课时。
为此,在赛前的好几天我就对第一课时进行思考,翻阅了大量报刊杂志,搜集第一课时资料;甚至找到了自己曾在04年听了几位名师的完整课的纪录,虽字迹有些褪色,但里面却详实的纪录了他们是怎么安排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让我再次重温了当时精彩的课堂。
探究和学习中,我认为第一课时应以放手让学生阅读为主,扫清文字障碍;在学生的大声朗读,反复诵读中,在教师的有效点拨中,达到读得读准、读通、读顺,最终使学生放下书本仍能记得内容为止。
同时第一课时的教学还应有整体观点,全盘考虑,合理安排,第一课时的教学要为第二、第三课时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坚实的基础,达到课虽分,理不断,思不断,情不断的效果。
有了这样的思考,我把《木兰从军》的第一课时,定位在其一:怎样让孩子们正确、流利的读通、读顺课文,认识本课的两个多音字。
我主要通过孩子的大声朗读,自纠读音,从多读到少,从少读到多的方法,考虑到低年级就用了填空式,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又由主要内容想开去,达到读通、读顺文本。
其二:使孩子们初步感知人物品质。
为完成这个教学目标,我精心设计了一个问题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英雄?贯穿整堂课。
由朗读想象驰骋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花木兰,为何不怕千难万险,认识到她是一个热爱祖国、英勇善战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的女英雄;再与胜利返乡后文静俊美的花木兰进行比较,由认识了了木兰的另一面。
最后我留下木兰为何要女扮男装?这一悬念,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引起学生细读的欲望,为第二、第三课时的学习打下基础,可谓一曲终了,余音绕梁给孩子们留下了想象的一片天空。
ﻭﻭ第二、抓住细节更容易出彩。
ﻭﻭ细节,在《汉语大词典》释为细小的环节和情节。
教学细节,顾名思义,是在教学中一些不易察觉的小处。
曾有名家以小处不可随便警示自己,说的就可以理解为是细节之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学活动是由一个个的细节构成,细节虽小,却能透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所以,成功的教学必定离不开对细节的研究与雕琢。
上课前几分钟,我就在讲台前踱来踱去,一张张陌生、稚嫩的面孔,紧盯着我,由于备课时没有考虑到这个细节,我紧张的不知说什么好,只是静静的等待着上课的铃声。
现在想想,没能好好利用这几分钟拉近我与学生的距离,让他们喜欢我,喜欢我的课,真是可惜。
课有张有弛的进行着,随着语言文字所流露出来的情感而跌宕起伏,我抓住了孩子们的每一个回答,将我的语言和孩子们的语言相互碰撞,一层一层在他们的记忆中涂抹上未曾见过的画面,撩起那颗对人物品质敬仰的心,用声音达以倾泻。
所以,课堂上出现了一层层不同层次的朗读声,放射出了精彩的光晕。
ﻭﻭ第三、备课要细,解读要深。
ﻭ我精心准备的导语是这位手持铁枪,英姿飒爽的女将军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女英雄? ,让孩子们带着这个问题来读课文。
可是,紧张之余,我把导语中改为这位跨着骏马,身披战袍的女将军。
在一旁听课的刘琴校长看出破绽,她把图和文一对照,我才发现自己对文本的解读还不够深。
说真的,第一幅的插图,我还真没有仔细观察,这幅图告诉我们她已经成为将军了,应和在多年征战中,她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这句相对应的。
而我却会随口说错,这一点正暴露了自己平时教学中备课就不够细致,对文本解读也不深。
ﻭﻭﻭ一天紧张的准备,匆忙中参加了课堂教学大赛。
三月十九日上午10:40我就结束赛课,可赛后心情至今难以平静。
课堂虽然只有40分钟,但是这40分钟包含的太多,太多。
若要朝着理想的四十分钟迈进,我还需不停的给自己充电,只有这样才会无憾。
ﻭ让语文教学成为享受阅读的过程ﻭ木兰从军教学反思我执教的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12课木兰从军第一课时.本节课我达到了两个目标:ﻭ(1).掌握生字,理解新词,认识一个新偏旁和两个多音字.生字的书写放在第二课时.ﻭ(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花木兰的英雄形象.ﻭﻭ新课程提出,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我执教的是第一课时,课前学生没有预习课文,也没有接触任何与课文有关的资料,在课堂教学中,我给孩子充分的时间预习课文。
先将本课生字新词在大屏幕上显示,让学生在预习中主动探索,进行检阅词语兵这个环节,扫清阅读障碍。
同时预习中也对木兰有初步的认识。
理解字词放在阅读中联系上下文进行。
ﻭﻭ课堂应该是学生的课堂,语文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享受阅读的过程。
给孩子创设问题情境,让孩子在品读中识英雄。
这一点是我对新课程理念关于阅读教学的体会。
女英雄是文章切入点,文眼,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木兰是位女英雄?这也是本文的一条线索。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权力阅读,想象,在品读中享受语文学习的过程。
替父从军这一部分紧扣重点词焦急万分、理应、英勇善战进行朗读, 赫赫战功这一部分紧扣披、跨、渡、过四个传神的动词朗读,让学生在每一次的朗读中都有更深的体会,在畅快淋漓的朗读中木兰英姿飒爽的英雄形象在孩子们的眼前仿佛栩栩如生,那一声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就是对女英雄木兰发自内心地由衷赞叹!ﻭﻭ科大附中南区籍伟伟(18号)ﻭ《木兰从军》教学反思ﻭ合师附小代丽丽ﻭ《木兰从军》是一篇历史传说故事,讲的是古代女英雄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事。
故事先介绍了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原因;接着写她在多年的征战中奋勇杀敌,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最后写她胜利回乡后,将士们才惊讶地发现花将军原来是个文静俊美的姑娘。
阅读短文后,让人感觉到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
ﻭ设计第一课时,我确定了两个教学重点:一是读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准、读通顺、读流利、读得有感情。
二是在熟读的基础上理解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
总体感觉这节课能够基本实现教学目标,总的说来,这节课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积极学习的教学模式。
在初读阶段,给了充足的时间让孩子们读,学生一遍遍下来感觉读得准确通顺流利了,这也是为理解课文内容做铺垫.第二段孩子读,说,演都还不错,在教学第3自然段时,由于开始预设的问题不够精细,引导孩子读得不充分,收尾显得急了些。
时间上也没有把握好。
还是在设计时一些问题考虑得不够细。
ﻭﻭ上完早上这第一节课,得到评委的许可,我又听了3位老师的课,受益匪浅。
尤其是第三位老师设计的思路跟我有些相似,但她在第3段指导充分,入情入境,挖得很细,师生配合默契,我很有启发.ﻭﻭ一次比赛,付出的是汗水,收获的却是经验和知识,今后我还是要苦练基本功,多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
ﻭ《木兰从军》教学反思ﻭﻭﻭ南园学校沈阳ﻭﻭ《木兰从军》是一篇历史传说故事,讲的是古代女英雄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事,赞扬了花木兰尊老爱幼、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
在备课时,考虑到故事发生的年代距现在较远,所以我采用了动画片《花木兰》片断导入,意图拉近学生与教材的关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如读书时,请他们轻轻拿起语文书,摆上正确的读书姿势;回答问题时,提醒他们应当说一句完整的话,并做到声音响亮。
我觉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可以使学生受益终生。
在教学第二段时,我设计了一个环节,让学生说说木兰是怎么说服家人的,并请他们演一演。
表演是儿童思考再现生活的基本方式,这么做既能帮助学生身临其境主动探求知识,理解课文内容,又能活跃学生思维,调动情感投入,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寓教于乐,寓教于玩。
当然,在本课教学中还有一些值得思考、需要改进的地方,如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更好地指导学生朗读,如何熟练操作多媒体课件,以更好地为课堂服务。
这些都有待于今后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并努力提高。
(子宁)ﻭﻭﻭ《木兰从军》教学反思3-这是一篇历史传说故事,讲的是古代女英雄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事,赞扬了花木兰尊老爱幼、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
学生对花木兰了解甚少,要让学生通过文中的故事感悟到花木兰的优秀品质,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为了较好地完成这个目标,我作了以下设计:一开始,我就让学生从自己认识的大将军与花木兰身上寻找不同之处,学生能模糊地感知到花木兰是一位不同寻常的女英雄; 花木兰说服家人这个拓展性训练让学生揣摩花木兰的心理活动,感悟她为国为家敢于自我牺牲的可贵之处;然后借助多媒体展示花木兰驰骋沙场的生动画面,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英雄的勇敢形象;最后引导学生去读,让学生通过读表达自己对花木兰的敬佩之情;学完课文后,让学生练习用花木兰是一位()女英雄。
这句话为题,让学生选择恰当的词语,把句子内容补充具体,从不同的角度表达自己对花木兰的敬佩之情。
ﻭﻭ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