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类的颜色反应

合集下载

生物化学实验

生物化学实验

⽣物化学实验实验⼀1、糖类的颜⾊反应1. α-萘酚反应糖在浓⽆机酸(硫酸或盐酸)作⽤下,脱⽔⽣成糠醛及糠醛衍⽣物,后者能与α-萘酚⽣成紫红⾊物质。

注意:因糠醛及糠醛衍⽣物对此反应均呈阳性,不是糖类的特异反应。

2. 间苯⼆酚反应在酸作⽤下,酮糖脱⽔⽣成羟甲基糠醛,后者再与间苯⼆酚作⽤⽣成红⾊物质。

此反应是酮糖的特异反应。

因为醛糖在同样条件下呈⾊反应缓慢,只有在糖浓度较⾼或煮沸时间较长时,才呈微弱的阳性反应。

2、还原作⽤许多糖类由于其分⼦中含有⾃由的或潜在的醛基或酮基,因此在碱性溶液中能将铜、铁、银等⾦属离⼦还原,同时糖类本⾝被氧化成糖酸及其他产物。

糖类这种性质常被利⽤于检测糖的还原性及还原糖的定量测定。

本实验所⽤的试剂为斐林试剂和本尼迪克特试剂。

它们都是Cu2+的碱性溶液,能使还原糖氧化⽽本⾝被还原成红⾊(颗粒⼤)或黄⾊(颗粒⼩)的Cu2O沉淀。

实验⼆脂肪碘值的测定碘值(价)是指100g脂肪在⼀定条件下吸收碘的克数。

碘值是鉴别脂肪的⼀个重要常数,可⽤以判断脂肪所含脂肪酸的不饱和程度。

脂肪中常含有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具有⼀个或多个双键,能与卤素起加成作⽤⽽吸收卤素。

常⽤碘与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双键起加成作⽤。

脂肪的不饱和程度越⾼,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越多,与其双键起加成作⽤的碘量就越多,碘值就越⾼。

故可⽤碘值表⽰脂肪的不饱和度。

I2+-CH=CH--CHI-CHI-本实验⽤溴化碘(Hanus试剂)代替碘。

⽤⼀定量(必须过量)溴化碘和待测的脂肪作⽤后,⽤硫代硫酸钠滴定的⽅法测定溴化碘的剩余量,然后计算出待测脂肪吸收的碘量,求得脂肪的碘值。

加成作⽤:IBr+-CH=CH--CHI-CHBr-剩余溴化碘中碘的释放:IBr + KI KBr + I2再⽤硫代硫酸钠滴定释放出来的碘:I2 +2Na2S2O3 2Na2S4O6+2NaI思考题:何谓空⽩溶液和空⽩实验?空⽩实验有何意义?在各种分析⽅法中,为消除⼲扰,⽤与测定试样时完全⼀致的条件进⾏测定的溶液。

糖的呈色反应实验原理

糖的呈色反应实验原理

糖的呈色反应实验原理
糖的呈色反应实验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试验,用于检测糖的存在与分析糖的含量。

该实验基于糖与氧化剂之间的化学反应,根据反应产生的颜色变化来判断糖的存在和含量。

实验中常用的氧化剂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KMnO4),它是一种强氧化剂。

高锰酸钾溶液的呈色是紫色的。

当高锰酸钾溶液与糖发生反应时,糖会被氧化成酸,并还原高锰酸钾为无色或淡紫色的氧化锰(IV)离子(Mn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糖+ 2KMnO4 + 3H2SO4 →糖酸+ K2SO4 + 2MnSO4 + 3H2O
在实验中,通常在含有糖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高锰酸钾溶液后,溶液的颜色会发生变化。

根据溶液颜色的深浅可以大致判断糖的含量,颜色越浅糖的含量越高。

需要注意的是,该实验只能检测一些还原性较强的糖类,例如葡萄糖、果糖等,而不能检测非还原性糖类,如蔗糖。

此外,该实验的结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反应时间、反应温度、试剂浓度等,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进行标定和对照实验来确保准确性。

莫氏实验的实验报告

莫氏实验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模块莫氏实验二、实验标题莫氏实验:糖类颜色反应的原理与应用三、实验目的1. 了解莫氏反应的原理。

2. 掌握莫氏反应的操作步骤。

3. 学会运用莫氏反应鉴别糖类。

四、实验日期、实验操作者实验日期:2023年X月X日实验操作者:XXX五、实验原理莫氏反应,又称Molisch反应,是一种检测糖类的常用方法。

其原理为:糖在浓无机酸(如硫酸、盐酸)的作用下,脱水生成糠醛及糠醛衍生物,后者能与-萘酚生成紫红色物质。

由于糠醛及糠醛衍生物对此反应均呈阳性,故此反应不是糖类的特异反应。

六、实验器材1. 试管及试管架2. 滴管3. 莫氏试剂:5% -萘酚的酒精溶液4. 1%葡萄糖溶液5. 1%果糖溶液6. 1%蔗糖溶液7. 1%淀粉溶液8. 0.1%糠醛溶液9. 浓硫酸七、实验步骤1. 取5支试管,分别加入1%葡萄糖溶液、1%果糖溶液、1%蔗糖溶液、1%淀粉溶液、0.1%糠醛溶液各1mL。

2. 向5支试管中各加入2滴莫氏试剂,充分混合。

3. 斜执试管,沿管壁慢慢加入浓硫酸约1mL,慢慢立起试管,切勿摇动。

4. 观察各试管中的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八、实验环境实验在干净、整洁的实验室进行,温度适宜,光照充足。

九、实验过程1. 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将各溶液与莫氏试剂混合。

2. 加入浓硫酸后,观察各试管中的现象。

3. 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现象:1. 葡萄糖溶液与莫氏试剂混合后,加入浓硫酸,形成紫红色环。

2. 果糖溶液与莫氏试剂混合后,加入浓硫酸,形成紫红色环。

3. 蔗糖溶液与莫氏试剂混合后,加入浓硫酸,形成紫红色环。

4. 淀粉溶液与莫氏试剂混合后,加入浓硫酸,形成紫红色环。

5. 糠醛溶液与莫氏试剂混合后,加入浓硫酸,形成紫红色环。

十、实验结论1. 莫氏反应可用于检测糖类。

2. 莫氏反应对糖类不是特异反应,但对多种糖类均有阳性结果。

3. 通过莫氏反应,可以鉴别出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等糖类。

十一、后记或附录1. 本实验验证了莫氏反应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糖的颜色反应实验报告

糖的颜色反应实验报告

糖的颜色反应实验报告糖的颜色反应实验报告引言:糖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之一,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能量,还能给食物增添甜味。

然而,糖的颜色却因其不同种类而有所差异。

本实验旨在探究糖的颜色反应,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进一步了解糖的性质和特点。

实验材料和方法:实验所需材料包括:白砂糖、红糖、蜂蜜、盐、碘酒、试管、滴管、烧杯、酒精灯等。

实验方法如下:1. 准备工作:将试管、烧杯等实验器具清洗干净,确保无残留物。

2. 实验步骤:a. 将白砂糖、红糖、蜂蜜分别放入三个烧杯中,每个烧杯中放入适量的糖。

b. 分别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使糖完全溶解。

c. 取三个试管,分别将溶解后的白砂糖水、红糖水和蜂蜜倒入试管中。

d. 在另外三个试管中分别放入适量的盐。

e. 分别将碘酒滴入每个试管中,观察颜色反应。

结果和讨论:通过以上实验操作,我们观察到了不同糖类在碘酒的作用下产生了不同的颜色反应。

白砂糖水在加入碘酒后呈现出淡黄色,红糖水呈现出深褐色,而蜂蜜则呈现出深红色。

相比之下,盐在碘酒的作用下则没有产生颜色反应。

这种颜色反应的差异是由于不同糖类的化学结构和性质不同所致。

白砂糖是蔗糖的一种,其化学结构简单,只由葡萄糖和果糖组成。

因此,当碘酒与白砂糖水中的葡萄糖和果糖反应时,会产生淡黄色的颜色反应。

红糖则是通过蔗糖经过炼制而成,其中含有大量的糖蜜和糖浆。

这些糖蜜和糖浆中的有机物质与碘酒反应后产生了深褐色的颜色反应。

这也是为什么红糖的颜色较深的原因。

蜂蜜是由蜜蜂采集花蜜经过酶的作用和蜜蜂的蒸发而成。

蜂蜜中含有多种有机物质,包括葡萄糖、果糖、蔗糖等。

当碘酒与蜂蜜中的这些有机物质反应时,会产生深红色的颜色反应。

而盐则是无机物质,其化学结构与糖类不同。

因此,当碘酒与盐反应时,没有产生颜色反应。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不同糖类在碘酒的作用下产生了不同的颜色反应。

白砂糖水呈现淡黄色,红糖水呈现深褐色,蜂蜜呈现深红色。

糖的颜色反应原理及应用

糖的颜色反应原理及应用

糖的颜色反应原理及应用1.糖的颜色反应原理糖是一种常见的有机物质,它们在化学反应中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糖的颜色反应主要基于糖的还原性和一些特定反应剂之间的反应。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糖的颜色反应原理。

1.1 邮票试剂法邮票试剂法是一种常见的检测糖的方法,基于邮票试剂和糖之间的还原反应。

邮票试剂中的某些金属离子(如铜离子)在和糖反应后会被还原并生成沉淀物,这种沉淀物具有特定的颜色。

1.2 麦氏试剂法麦氏试剂法也是一种常见的糖的检测方法,基于麦氏试剂(以氢氧化钠为主要成分)和糖之间的反应。

在麦氏试剂的存在下,某些糖类(如蔗糖)会产生特定的反应,颜色会呈现出深棕色。

1.3 色素法色素法是一种利用糖与一些特定的色素之间的反应来检测糖的方法。

不同类型的糖与不同的色素反应后会产生不同的颜色,从而可以进行糖的检测。

2.糖的颜色反应应用糖的颜色反应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食品工业在食品工业中,糖的颜色反应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的检测和质量控制。

通过检测糖中的还原性物质和特定反应剂发生反应后所形成的颜色,可以判断食品中糖的含量和品质。

2.2 医药工业在医药工业中,糖的颜色反应常被用于药物中糖含量的测定。

通过测定药物中的糖含量,可以判断药物的纯度和质量,并对药物进行质量控制。

2.3 生物学研究糖的颜色反应在生物学研究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研究人员可以利用糖的颜色反应来检测细胞中的糖含量和代谢情况,从而更好地了解细胞的生理状态和代谢途径。

2.4 环境保护糖的颜色反应在环境保护方面也有着一定的应用。

例如,可以利用糖的颜色反应来监测水体中的糖污染情况,判断水质的净化效果和环境的污染程度。

2.5 科学教育糖的颜色反应也广泛应用于科学教育中。

通过演示糖的颜色反应原理和实际操作,可以激发学生对化学和生物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3.总结糖的颜色反应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可用于糖的检测和分析。

它的原理基于糖的还原性和一些特定反应剂之间的反应。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

⽣物化学实验报告实验⼀糖类的性质实验(⼀)糖类的颜⾊反应⼀、实验⽬的1、了解糖类某些颜⾊反应的原理。

2、学习应⽤糖的颜⾊反应鉴别糖类的⽅法。

⼆、颜⾊反应(⼀)α-萘酚反应1、原理糖在浓⽆机酸(硫酸、盐酸)作⽤下,脱⽔⽣成糠醛及糠醛衍⽣物,后者能与α-萘酚⽣成紫红⾊物质。

因为糠醛及糠醛衍⽣物对此反应均呈阳性,故此反应不是糖类的特异反应。

2、器材试管及试管架,滴管3、试剂莫⽒试剂:5%α-萘酚的酒精溶液1500mL.称取α-萘酚5g,溶于95%酒精中,总体积达100 mL,贮于棕⾊瓶内。

⽤前配制。

1%葡萄糖溶液100 mL1%果糖溶液100 mL1%蔗糖溶液100 mL1%淀粉溶液100 mL0.1%糠醛溶液100 mL浓硫酸 500 mL4、实验操作取5⽀试管,分别加⼊1%葡萄糖溶液、1%果糖溶液、1%蔗糖溶液、1%淀粉溶液、0.1%糠醛溶液各1 mL。

再向5⽀试管中各加⼊2滴莫⽒试剂,充分混合。

倾斜试管,⼩⼼地沿试管壁加⼊浓硫酸1 mL,慢慢⽴起试管,切勿摇动。

观察记录各管颜⾊。

(⼆)间苯⼆酚反应1、原理在酸作⽤下,酮醣脱⽔⽣成羟甲基糠醛,后者再与间苯⼆酚作⽤⽣成红⾊物质。

此反应是酮醣的特异反应。

醛糖在同样条件下呈⾊反应缓慢,只有在糖浓度较⾼或煮沸时间较长时,才呈微弱的阳性反应。

实验条件下蔗醣有可能⽔解⽽呈阳性反应。

2、器材试管及试管架,滴管3、试剂塞⽒试剂:0.05%间苯⼆酚-盐酸溶液1000 mL,称取间苯⼆酚0.05 g溶于30 mL浓盐酸中,再⽤蒸馏⽔稀⾄1000 mL。

1%葡萄糖溶液100 mL1%果糖溶液100 mL1%蔗糖溶液100 mL4、实验操作取3试管,分别加⼊1%葡萄糖溶液、1%果糖溶液、1%蔗糖溶液各0.5 mL。

再向3⽀试管中各加⼊塞⽒试剂5 mL,充分混合。

将试管同时放⼊沸⽔浴中,。

观察记录各管颜⾊。

(⼆)糖类的还原作⽤⼀、实验⽬的1、理解并掌握糖类的还原性质;2、学习常⽤的鉴定糖类还原性的⽅法。

实验二糖类的颜色反应

实验二糖类的颜色反应

实验二--糖类的颜色反应实验二--糖类的颜色反应一、实验目的1.学习和掌握糖类颜色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操作方法。

2.通过实验观察不同糖类的颜色反应特点,加深对糖类性质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糖类物质分子结构中含有的羰基(C=O)和羟基(-OH)等官能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某些试剂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特定的颜色。

常见的糖类颜色反应有醛基的银镜反应、羟基的费林反应以及羧基的酸碱指示剂反应等。

三、实验步骤1.准备试剂和样品:本实验选用葡萄糖、果糖、麦芽糖、淀粉和纤维素等常见糖类物质作为样品,同时准备硝酸银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费林试剂等试剂。

2.银镜反应:取5滴硝酸银溶液和5滴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均匀后,分别取少量不同糖类样品加入试管中,再滴加混合好的硝酸银-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各样品是否产生银镜。

记录实验结果。

3.费林反应:取5滴费林试剂A和5滴费林试剂B,混合均匀后,分别取少量不同糖类样品加入试管中,再滴加混合好的费林试剂,观察各样品是否发生颜色变化。

记录实验结果。

4.酸碱指示剂反应:取少量不同糖类样品分别加入试管中,再滴加硫酸铜溶液,观察各样品颜色变化。

记录实验结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银镜反应:实验结果显示,葡萄糖、果糖和麦芽糖在银镜反应中表现出明显的银镜现象,说明这些糖类具有醛基;而淀粉和纤维素未观察到银镜现象,说明它们不含醛基。

2.费林反应:实验结果显示,果糖和麦芽糖在费林反应中呈现阳性反应,颜色发生变化;而葡萄糖、淀粉和纤维素在费林反应中未观察到颜色变化。

这说明果糖和麦芽糖属于还原糖,而其他三种糖属于非还原糖。

3.酸碱指示剂反应:实验结果显示,葡萄糖、果糖和麦芽糖在酸碱指示剂反应中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变化;而淀粉和纤维素未观察到明显的颜色变化。

这说明前三种糖具有酸性或碱性基团,而其他两种糖则不具有。

综合以上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葡萄糖、果糖和麦芽糖具有醛基,属于还原糖;淀粉和纤维素不具有醛基,属于非还原糖。

糖的显色反应的原理及应用

糖的显色反应的原理及应用

糖的显色反应的原理及应用1. 简介糖是一类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具有甜味。

除了用于食品添加剂以增加食品口感外,糖还具有许多其他应用,例如在医学领域中作为药物载体、血糖检测等。

糖的显色反应是基于糖与一些试剂之间的化学反应,通过观察显色程度来确定糖的存在与含量。

本文将介绍糖的显色反应的原理及其应用。

2. 糖的显色反应原理糖的显色反应是指糖与某些试剂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后,产生显色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可以通过目视或医学领域中的光谱仪器等工具测定。

糖的显色反应机制多种多样,常见的显色反应包括福林试剂法、巴拉朴试剂法、硝酸胰腺蛋白酶方法等。

•福林试剂法:福林试剂法是用于测定还原糖的一种方法。

福林试剂由草酸、磷酸铵和硫酸组成,在与还原糖反应时可以产生蓝色化合物。

根据显色程度可以测定糖的含量。

•巴拉朴试剂法:巴拉朴试剂法用于测定非还原糖的含量。

巴拉朴试剂由苯胺、硫酸和卟啉酸组成,当巴拉朴试剂和非还原糖反应时,会生成显色化合物。

颜色的深浅与非还原糖的含量成正比。

•硝酸胰腺蛋白酶方法:硝酸胰腺蛋白酶方法是用于检测葡萄糖的一种方法。

硝酸胰腺蛋白酶和葡萄糖反应后形成显色物,可以根据显色强度测定葡萄糖的含量。

3. 糖的显色反应的应用糖的显色反应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以下是其中几个常见的应用:•食品工业:糖的显色反应可用于食品工业中对糖的定量测定。

通过测定食品中糖的含量,可以调整产品的甜度,以满足消费者的口味需求。

•医学领域:糖的显色反应可以用于血糖检测。

在医学中,使用血糖仪等设备来测定血液中的糖含量,有助于诊断和管理糖尿病等疾病。

•生物化学研究:糖的显色反应可用于研究糖的结构和性质。

通过观察糖与不同试剂之间的颜色变化,可以推测糖的结构及其与其他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药物研发:糖的显色反应可以用于药物研发中的药物载体筛选。

某些药物需要以糖作为载体才能被有效地传递到靶位点,显色反应的结果可以帮助研发者选择合适的载体。

•环境监测:糖的显色反应还可以应用于环境监测,例如检测水中的糖含量。

实验二--糖类的颜色反应

实验二--糖类的颜色反应

实验⼆--糖类的颜⾊反应实验⼆糖类的颜⾊反应⼀、实验⽬的1.了解糖类某些颜⾊反应的原理。

2.学习应⽤糖的颜⾊反应鉴别糖类的⽅法。

⼆、实验原理1.α-萘酚反应(Molisch反应)原理糖在浓⽆机酸(硫酸、盐酸)作⽤下,脱⽔⽣成糠醛及糠醛衍⽣物,后者能与α-萘酚⽣成紫红⾊物质。

因为糠醛及糠醛衍⽣物对此反应均呈阳性,故此反应不是糖类的特异反应。

2.间苯⼆酚反应(Seliwanoff反应)原理在酸作⽤下,酮糖脱⽔⽣成羟甲基糠醛,后者再与间苯⼆酚作⽤⽣成红⾊物质。

此反应是酮糖的特异反应。

醛糖在同样条件下呈⾊反应缓慢,只有在糖浓度较⾼或煮沸时间较长时,才呈微弱的阳性反应。

在实验条件下蔗糖有可能⽔解⽽呈阳性反应。

三.材料与⽅法1.α-萘酚反应(Molisch反应)取5⽀试管,分别加⼊1%葡萄糖溶液、1%果糖溶液、1%蔗糖溶液、1%淀粉溶液、0.1%糠醛溶液各1mL。

再向5⽀试管中各加⼊2滴莫⽒试剂,充分混合。

斜执试管,沿管壁慢慢加⼊浓硫酸1mL,慢慢⽴起试管,切勿摇动。

浓硫酸在试液下形成两层。

在⼆液分界处有紫红⾊环出现。

观察、记录各管颜⾊。

2.间苯⼆酚反应(Seliwanoff反应)取3⽀试管,分别加⼊1%葡萄糖溶液、1%果糖溶液、1%蔗糖溶液各0.5ml。

再向各管分别加⼊塞⽒试剂5mL,混匀。

将3⽀试管同时放⼊沸⽔浴中,注意观察、记录各管颜⾊的变化及变化时间。

四.结果与分析表1表21.由表1可知,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糠醛均可发⽣Molisch反应,但产⽣的紫环颜⾊不同,反应后试样的颜⾊也不同,其中糠醛的紫环颜⾊最深,且试样颜⾊为深棕接近⿊⾊。

加⼊浓硫酸后,糠醛溶液⽴刻发⽣变化,淀粉和蔗糖产⽣现象时间相当。

发⽣以上现象是因为糖类在浓硫酸作⽤下脱⽔形成糠醛及其衍⽣物,才能与α-萘酚反应,这需要⼀定的时间,不同种类的糖需要的时间不同,因此产⽣紫环现象的时间不同,⽽糠醛溶液可直接与α-萘酚反应,所以产⽣紫环现象的时间最短。

实验二糖类的颜色反应

实验二糖类的颜色反应

实验二糖类的颜色反应一、实验目的:1、学习糖类的颜色反应原理;2、掌握几种糖类的颜色反应方法。

二、实验原理:糖类的颜色反应是糖类分析化学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是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观察颜色的变化来定性、定量糖类的方法。

实验中常用的糖类的颜色反应有:Fehling试剂法、Benedict试剂法、Tollens试剂法、硫酸-菲林试剂法等方法。

Fehling试剂法:将Fehling试剂加热后,可以还原还原性物质,在加热试管中的葡萄糖等还原性物质可以被Fehling试剂氧化,使Fehling试剂生成红色沉淀。

这是一种定性反应。

Benedict试剂法:将Benedict试剂与鎏金菜籽酸或者其他还原物质加热混合,可以产生红色沉淀,这是一种定性反应。

Benedict试剂法可以进行定量测试饮料、药丸和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

Tollens试剂法:Tollens试剂是硝酸银(AgNO3)加氨水(NH4OH)混合物,在酒精碱中,沉淀可以被还原成银金属样层,可以用于定性还原性物质。

硫酸-菲林试剂法:将硫酸与菲林混合,加热后可以在试管里生成红色的糖类化合物。

硫酸-菲林试剂法只能用于检测存在羰基的且有一个可还原基的物质。

三、实验步骤:1、Fehling试剂法(1)、取两个Fehling试剂A和B,各取5ml到试管中。

(2)、将两瓶试剂放在沸水中加热至完全溶解。

(3)、加入15-20滴50g/L的葡萄糖溶液(5g/L的郎柿紫溶液可以增强色度)。

(4)、加热试管,用沸水浴将试管加热约1-2分钟。

(5)、观察试管中是否产生红色沉淀,红色沉淀表示存在还原性物质。

2、Benedict试剂法3、Tollens试剂法(3)、将试管摇匀。

4、硫酸-菲林试剂法(1)、取1ml的硫酸和1ml的菲林到试管中。

四、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试剂和试管须洁净,并防止污染。

2、加热过程中,应注意安全,不要让试管破裂,以免引起意外。

3、加热的时间要控制好,过久易使红色沉淀再溶解,过短不充分。

糖的呈色反应和还原糖的鉴定实验报告

糖的呈色反应和还原糖的鉴定实验报告

糖的呈色反应和还原糖的鉴定实验报告糖的呈色反应和还原糖的检验实验1 糖的呈色反应和还原糖的检验一、实验目的1.学习鉴定糖类及区分酮糖和醛糖的方法。

2.了解鉴定还原糖的方法及其原理。

二、实验原理糖经浓无机酸处理,脱水产生糠醛或糠醛衍生物。

戊糖形成糠醛,己糖则形成羟甲基糠醛。

这些糠醛和糖醛衍生物在浓无机酸作用下,能与酚类化合物缩合生成有色物质。

与一元酚如α一萘酚作用,形成三芳香环甲基有色物质。

与多元酚如间苯二酚作用,则形成氧杂蒽有色物质,反应式如下:通常使用的无机酸为硫酸。

如用盐酸,则必须加热。

常用的酚类为α一萘酚、甲基苯二酚、间苯二酚和间苯三酚等,有时也用芳香胺、胆酸、某些吲哚衍生物和一些嘧啶类化合物等。

有人认为,用浓硫酸作为脱水剂时,形成有颜色的产物与酚核的磺化有关,见如下反应式;(一)糖的呈色反应1(Molish反应(α,萘酚反应)本实验是鉴定糖类最常用的颜色反应。

糖在浓酸作用下形成的糠醛及其衍生物与α一萘酚作用,形成红紫色复合物。

在糖溶液与浓硫酸两液面间出现紫环,因此又称紫环反应。

自由存在和结合存在的糖均呈阳性反应。

此外,各种糠醛衍生物、葡萄糖醛酸、丙酮、甲酸、乳酸等皆呈颜色近似的阳性反应。

因此,阴性反应证明没有糖类物质的存在;而阳性反应,则说明有糖存在的可能性,需要进一步通过其他糖的定性试验才能确定有糖的存在。

2(蒽酮反应糖经浓酸水解,脱水生成的糠醛及其衍生物与蒽酮(10一酮一9,10一二氢蒽)反应生成蓝一绿色复合物。

3. Seliwanoff反应(间苯二酚反应)该反应是鉴定酮糖的特殊反应。

在酸作用下,己酮糖脱水生成羟甲基糠醛。

后者与间苯二酚结合生成鲜红色的化合物,反应迅速,仅需20—30s。

在同样条件下,醛糖形成羟甲基糠醛较慢。

只有糖浓度较高时或需要较长时间的煮沸,才给出微弱的阳性反应。

蔗糖被盐酸水解生成的果糖也能给出阳性反应。

4(Bial反应(甲基间苯二酚反应)戊糖与浓盐酸加热形成糠醛,在有Fe3+存在下,它与甲基间苯二酚(地衣酚)缩合,形成深蓝色的沉淀物。

实验一-糖类的性质实验

实验一-糖类的性质实验

实验一糖类的性质实验(一) 糖类的颜色反应一、目的1、了解糖类某些颜色反应的原理。

2、学习应用糖的颜色反应鉴别糖类的方法。

二、颜色反应(一)Molisch反应1、原理糖在浓无机酸(硫酸,盐酸)作用下,脱水生成糠醛及糠醛衍生物,后者能与萘酚生成紫红色物质。

因为糠醛及糠醛衍生物对此反应均呈阳性,故此反应不是糖类的特异反应。

2、器材试管及试管架滴管3、试剂莫氏试剂1%葡萄糖溶液1%果糖溶液1%淀粉溶液0.1%糠醛溶液浓硫酸4、操作取5支试管,分别加入1%葡萄糖溶液、1%果糖溶液、1%蔗糖溶液、1%淀粉溶液、0.1%糠醛溶液内各1ML。

再向5支试管中各加入2滴莫氏试剂,充分混合。

斜执试管,沿管壁慢慢加入浓硫酸1ML,慢慢立起试管,切勿摇动。

浓硫酸在试液下形成两层。

在二液分界处有紫红色环出现。

观察,记录各管颜色。

实验二糖的还原作用一、目的学习几种常用的鉴定糖类还原性的方法及其原理。

二、原理许多糖类由于分子中含有自由的醛基及酮基,故在碱性溶液中能将铜、铁等金属离子还原,同时糖类本身被氧化成糖酸及其他衍生物。

糖类这种性质常被利用于检测糖的还原性及还原糖的定量测定。

本实验进行糖类的还原作用的试剂为斐林试剂和本尼迪克特试剂。

他们是含铜离子的碱性溶液,能使还原糖氧化而本身被还原成红色或黄色的氧化亚铜沉淀。

生成氧化亚铜沉淀的颜色之所以不同是由于在不同条件下产生的沉淀颗粒大小不同引起的,颗粒越小呈黄色,越大则呈红色。

三、器材试管及试管架竹试管架水浴锅电炉四试剂斐林试剂本尼迪克特试剂1%葡萄糖溶液1%果糖溶液1%蔗糖溶液1%麦芽糖溶液1%淀粉溶液五操作取5支试管,分别加入2ML斐林试剂,再向各试管分别加入1%葡萄糖、1%果糖、1%蔗糖溶液、1%麦芽糖溶液、1%淀粉溶液各1ML。

置水浴中加热数分钟,取出,冷却。

观察各管溶液的变化。

另取6支试管,用本尼迪克特试剂重复上述实验。

实验三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一、目的通过氨基酸的分离,学习纸层析法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方法。

食品生物化学实验 课件 实验二 糖类性质实验 (一) ———糖类颜色反应(共10张PPT)

食品生物化学实验 课件 实验二 糖类性质实验 (一) ———糖类颜色反应(共10张PPT)
戊糖在浓酸溶液中脱水生成糠醛,后者与间苯三酚结合成樱桃红
因α-为萘糠酚醛反及应糠2(醛.试M衍剂o生l物i对s此c反h应反均应呈)阳性,故此反应不是糖类的
将3支试管同时放入沸水浴中,注意观察 /L阿拉伯糖(溶1液),莫混氏匀(。Molisch)试剂50g/
Lα-萘酚的酒精溶液,称取α-萘酚
α-萘5酚g反,应溶(于M9o5l%i乙s醇c中h,反总应体)积100mL,贮于棕色瓶内,使用前配制。 衍生物,后者能与α-萘酚生成紫红色物质。
阳性反应。在实验条件下蔗糖有可能水解而呈阳性反应。
3.杜氏实验 戊糖在浓酸溶液中脱水生成糠醛,后者与间苯三酚结合成樱桃红
色物质。
三、器材与试剂
(2)塞氏(Seliwanoff)试剂0.
(1)莫氏(1M.器o材lisch)试剂50g/
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10g/L的葡萄糖溶液、10g/L
戊糖在浓酸溶试液管中,脱试水管生架成糠,醛滴,管后,者水与浴间苯锅三。酚结合成樱桃红
,记录各管颜色的变化及变化时间。
3.杜氏实验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杜氏试剂1mL,再分别加入
1滴10g/L葡萄糖溶液、10g/L半乳糖溶液、10g
/L阿拉伯糖溶液,混匀。将试管同时放入沸水浴中,观察颜色的 变化,并记录颜色变化的时间。
思考题
α-萘酚反应(Molisch反应) 间苯二酚反应(Seliwanoff反应) 05g溶于30mL浓盐酸中,再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 杜氏实验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杜氏试剂1mL,再分别加入
将3支试管2同时ư放入沸α水-浴萘中,酚注反意应观的察原理是什么?
,记录各管颜色的变化及变化时间。 间苯二酚反应(Seliwanoff反应) 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10g/L的葡萄糖溶液、10g/L (2)塞氏(Seliwanoff)试剂0. 糖类性质实验(一)———糖类颜色反应 (1)莫氏(Molisch)试剂50g/ 硫酸层沉于试管底部与糖溶液分成两层,在液面交界处有紫红色环 果糖溶液、10g/L蔗糖溶液各0.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糖类的性质实验(一)糖类的颜色反应一、实验目的1、了解糖类某些颜色反应的原理。

2、学习应用糖的颜色反应鉴别糖类的方法。

二、颜色反应(一)α-萘酚反应1、原理糖在浓无机酸(硫酸、盐酸)作用下,脱水生成糠醛及糠醛衍生物,后者能与α-萘酚生成紫红色物质。

因为糠醛及糠醛衍生物对此反应均呈阳性,故此反应不是糖类的特异反应。

2、器材试管及试管架,滴管3、试剂莫氏试剂:5%α-萘酚的酒精溶液1500mL.称取α-萘酚5g,溶于95%酒精中,总体积达100 mL,贮于棕色瓶内。

用前配制。

1%葡萄糖溶液100 mL1%果糖溶液100 mL1%蔗糖溶液100 mL1%淀粉溶液100 mL0.1%糠醛溶液100 mL浓硫酸 500 mL4、实验操作取5支试管,分别加入1%葡萄糖溶液、1%果糖溶液、1%蔗糖溶液、1%淀粉溶液、0.1%糠醛溶液各1 mL。

再向5支试管中各加入2滴莫氏试剂,充分混合。

倾斜试管,小心地沿试管壁加入浓硫酸1 mL,慢慢立起试管,切勿摇动。

观察记录各管颜色。

(二)间苯二酚反应1、原理在酸作用下,酮醣脱水生成羟甲基糠醛,后者再与间苯二酚作用生成红色物质。

此反应是酮醣的特异反应。

醛糖在同样条件下呈色反应缓慢,只有在糖浓度较高或煮沸时间较长时,才呈微弱的阳性反应。

实验条件下蔗醣有可能水解而呈阳性反应。

2、器材试管及试管架,滴管3、试剂塞氏试剂:0.05%间苯二酚-盐酸溶液1000 mL,称取间苯二酚0.05 g溶于30 mL浓盐酸中,再用蒸馏水稀至1000 mL。

1%葡萄糖溶液100 mL1%果糖溶液100 mL1%蔗糖溶液100 mL4、实验操作取3试管,分别加入1%葡萄糖溶液、1%果糖溶液、1%蔗糖溶液各0.5 mL。

再向3支试管中各加入塞氏试剂5 mL,充分混合。

将试管同时放入沸水浴中,。

观察记录各管颜色。

(二)糖类的还原作用一、实验目的1、理解并掌握糖类的还原性质;2、学习常用的鉴定糖类还原性的方法。

糖的呈色反应原理与应用

糖的呈色反应原理与应用

糖的呈色反应原理与应用1. 引言糖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和动物体内。

除了作为食物的甜味来源外,糖还具有许多其他重要的性质和应用。

糖的呈色反应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特性,经常被用于糖的检测和定量分析。

2. 糖的呈色反应原理糖的呈色反应是指当糖与某些试剂发生反应时,可以产生明显的颜色变化。

这种颜色变化是由于糖分子结构中的特定功能团与试剂发生化学反应所引起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糖的呈色反应原理:2.1 Benedic试剂法Benedic试剂法是一种常用的糖类检测方法,适用于还原性糖的检测。

该方法中,还原性糖与Benedict试剂反应,产生红色沉淀物。

这是因为还原性糖中的羟基(OH)与Benedict试剂中的Cu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得Cu2+还原为Cu+,生成红色氧化铜(Cu2O)沉淀。

2.2 Molisch试剂法Molisch试剂法是一种用于检测糖的通用方法,适用于各类糖的检测。

该方法中,糖与Molisch试剂反应,生成紫色化合物。

这是因为糖分子中的羟基与Molisch试剂中的酚发生酚醛反应,形成紫色的酚醛酮化合物。

2.3 3,5-二硝基水杨酸法3,5-二硝基水杨酸法是一种用于检测非还原性糖的方法。

该方法中,非还原性糖与3,5-二硝基水杨酸反应,生成黄色化合物。

这是因为非还原性糖分子中的羟基与3,5-二硝基水杨酸发生酚醛反应,形成黄色的酚醛酮化合物。

3. 糖的呈色反应应用糖的呈色反应不仅在实验室中有重要应用,还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环境等领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糖的呈色反应应用:3.1 糖的检测糖的呈色反应可以作为一种快速、简便的方法用于糖的定性和定量检测。

通过观察产生的颜色变化,可以判断样品中是否存在糖类物质,以及糖的含量多少。

3.2 食品质量控制在食品加工和质量控制过程中,糖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通过糖的呈色反应,可以对食品样品中的糖含量进行快速、准确的分析,从而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3.3 生物医学研究糖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对于糖的检测是生物医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实验二--糖类的颜色反应

实验二--糖类的颜色反应

实验二--糖类的颜色反应
实验目的:
通过观察糖类与不同试剂发生的反应,探究不同糖类的颜色反应特点。

实验材料:
- 试剂:
- 苏丹红溶液
- 亚硝酸银溶液
- 比色皿
- 样品:
- 葡萄糖溶液
- 果糖溶液
- 蔗糖溶液
实验步骤:
1. 准备好比色皿和标注好的糖类溶液,每种糖类的溶液取适量放入不同的比色皿中。

2. 分别向不同的比色皿中滴加一滴苏丹红溶液。

3. 观察每个比色皿中的溶液变化,并记录下来。

若出现颜色变化或沉淀的形成,进行详细描述。

实验结果:
- 葡萄糖溶液:
- 添加苏丹红溶液后,溶液呈现橙红色,并出现一些悬浮物。

- 果糖溶液:
- 添加苏丹红溶液后,溶液呈现橙红色,有微弱的变化,但
没有悬浮物的形成。

- 蔗糖溶液:
- 添加苏丹红溶液后,溶液变为淡黄色,并没有悬浮物的形成。

实验结论:
- 葡萄糖溶液反应最显著,产生了橙红色的颜色变化和悬浮物
的形成。

- 果糖溶液反应较葡萄糖溶液弱,呈现微弱的橙红色变化,但
没有悬浮物的形成。

- 蔗糖溶液反应最弱,只有溶液的颜色变浅而没有悬浮物的形成。

实验原理解释:
苏丹红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呈现橙红色。

不同的糖类与苏丹红的反应程度不同,可以通过颜色变化的观察来判断其反应性。

葡萄糖是单糖,具有还原性,与苏丹红溶液发生剧烈的反应,表现为明显的橙红色和悬浮物的形成。

果糖也是单糖,但其还原性较弱,所以反应较葡萄糖溶液弱。

蔗糖是双糖,不具有还原性,所以与苏丹红溶液的反应最弱,只有溶液颜色变浅的情况。

塞氏实验报告

塞氏实验报告

塞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糖类某些颜色反应的原理。

2、学习应用糖的颜色反应鉴别糖类的方法。

二、颜色反应(一)a-茶酚反应1、原理糖在浓无机酸(硫酸、盐酸)作用下,脱水生成糠醛及糠醛衍生物,后者能与a-茶酚生成紫红色物质。

因为糠醛及糠醛衍生物对此反应均呈阳性,故此反应不是糖类的特异反应。

2、器材试管及试管架,滴管3、试剂莫氏试剂:5%a-茶酚的酒精溶液1500mL.称取a-茶酚5g,溶于95%酒精中,总体积达100 mL,贮于棕色瓶内。

用前配制。

1%葡萄糖溶液100 mL1%果糖溶液100 ml.1%燕糖溶液100 mL1%淀粉溶液100 mL0.1%糠醛溶液100 ml.浓硫酸500 mL取5支试管,分别加入1%葡萄糖溶液、1%果糖溶液、1%燕糖溶液、1%淀粉溶液、0.1%糠醛溶液各1 mL。

再向5支试管中各加入2滴莫氏试剂,充分混合。

倾斜试管,小心地沿试管壁加入浓硫酸1mL,慢慢立起试管,切勿摇动。

观察记录各管颜色。

(二)间苯二酚反应1、原理在酸作用下,酮酷脱水生成羟甲基糠醛,后者再与间苯二酚作用生成红色物质。

此反应是酮酷的特异反应。

醛糖在同样条件下呈色反应缓慢,只有在糖浓度较高或煮沸时间较长时,才呈微弱的阳性反应。

实验条件下燕酷有可能水解而呈阳性反应。

2、器材试管及试管架,滴管3、试剂塞氏试剂:0.05%间苯二酚一盐酸溶液1000 mL,称取间苯二酚0.05 g溶于30 mL浓盐酸中,再用蒸馆水稀至1000 mL。

1%葡萄糖溶液100 mL1%果糖溶液100 mL1%蔗糖溶液100 mL取3试管,分别加入1%葡萄糖溶液、1%果糖溶液、1%蔗糖溶液各0.5mL。

再向3支试管中各加入塞氏试剂5mL,充分混合。

将试管同时放入沸水浴中,。

观察记录各管颜色。

糖类焰色反应总结

糖类焰色反应总结

糖类焰色反应总结一、引言糖类是生命体内最重要的能量来源之一,也是生化反应的重要参与者。

为了研究糖类的性质和结构,科学家们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探索,发展出了多种方法和技术。

糖类焰色反应是其中的一种常用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简单、快速地确定糖类的存在及其结构。

本文将对糖类焰色反应进行总结,包括反应原理、实验操作步骤、结果判断以及相关应用。

二、反应原理糖类焰色反应的原理是基于存在于糖类分子中的氧、氮、硫等元素,能够在高温下产生特定颜色的光谱吸收。

当糖类溶解于适当的试剂中并放置在热源上加热时,糖类中的元素被激发形成激发态,在返回基态时释放出光子。

这些光子的频率和波长与各种元素的能级结构有关,从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三、实验操作步骤1.准备样品:将待测试的糖类样品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中,制备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2.准备试剂: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选择适当的试剂。

常用的试剂包括硫酸、稀盐酸等。

3.加热反应:将糖类溶液与试剂混合后,取一部分溶液倒入焰色反应管中。

将焰色反应管缓缓加热,直至产生明显的焰色。

4.观察结果:观察焰色的颜色、亮度和持续时间,并做好记录。

5.结果判断:根据不同糖类的焰色反应特征,对结果进行判断。

6.清洗实验器材:实验结束后,及时清洗实验器材,防止残留物污染下一个实验。

四、结果判断不同的糖类在焰色反应中呈现出不同的特征,通过对焰色的观察和对比,可以初步判断出糖类的存在及其结构。

1.葡萄糖:在焰色反应中产生明亮的黄色火焰。

2.果糖:在焰色反应中产生黄棕色火焰,较葡萄糖的颜色偏暗。

3.麦芽糖:在焰色反应中产生暗红色火焰。

4.蔗糖:在焰色反应中不产生明显的颜色变化。

五、相关应用糖类焰色反应是一种快速、简便的实验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1.食品工业:用于检测食品中的糖类成分,判断其质量和纯度。

2.化妆品工业:用于鉴定化妆品中的糖类添加剂,确保产品的合法和安全。

3.药物研发:用于辅助药物研发过程中的结构分析和质量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类的性质实验(一)糖类的颜色反应
一、目的
1.了解糖类某些颜色反应的原理。

2.学习应用糖的颜色反应鉴别糖类的方法。

二、颜色反应
(一)α-萘酚反应(Molisch反应)。

1.原理糖在浓无机酸(硫酸、盐酸)作用下,脱水生成糠醛及糠醛衍生物,后者能与α-萘酚生成紫红色物质。

因为糠醛及糠醛衍生物对此反应均呈阳性,故此反应不是糖类的特异反应。

2.器材
(1)试管及试管架(2)滴管
3.试剂
(1)莫氏( Molisch)试剂: 5%α-萘酚的酒精溶液1500mL称取α-萘酚5g,溶于95%酒精中,总体
积达100mL,贮于棕色瓶内。

用前配制。

(2)1%葡萄糖溶液 100mL
(3)1%果糖溶液 100mL
(4)1%蔗糖溶液 100mL
(5)1%淀粉溶液 100mL
(6)0.1%糠醛溶液 100mL
(7)浓硫酸 500mL
4.操作
取5支试管,分别加入1%葡萄糖溶液、1%果糖溶液、
1%蔗糖溶液、1%淀粉溶液、 0.1%糠醛溶液各 1mL。

再向5支试管中各加入2滴莫氏试剂,充分混合。

斜执试管,沿管壁慢慢加入浓硫酸约1mL,慢慢立起试管,切勿摇动。

浓硫酸在试液下形成两层。

在二液分界处有紫红色环出现。

观察、记录各管颜色。

(二)间苯二酚反应(Seliwanoff反应)
1.原理
在酸作用下,酮糖脱水生成羟甲基糠醛,后者再与间苯二酚作用生成红色物质。

此反应是酮糖的特异反应。

醛糖在同样条件下呈色反应缓慢,只有在糖浓度较高或煮沸时间较长时,才呈微弱的阳性反应。

在实验条件下蔗糖有可能水解而呈阳性反应。

2.器材
(1)试管及试管架
(2)滴管
(3)水浴锅
3.试剂
(1)塞氏(Seliwanoff)试剂 0.05%间苯二酚-盐酸溶液
1000 mL
称取间苯二酚0.05 g溶于30 mL浓盐酸中,再用蒸馏水稀释至100 mL
(2)1%葡萄糖溶液 100mL
(3)1%果糖溶液 100mL
(4)1%蔗糖溶液 100mL
4.操作
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1%葡萄糖溶液、1%果糖溶液、1%蔗糖溶液各0.5 mL。

再向各管分别加入塞氏试剂 5 mL,混匀。

将3支试管同时放入沸水浴中,注意观察、记录各管颜色的变化及变化时间。

思考题
1.可用何种颜色反应鉴别酮糖的存在?
2.α-萘酚反应的原理是什么?
实验总结
(一)α-萘酚反应
(二)间苯二酚反应
糖类的性质实验(二)糖类的还原作用
一、目的
学习几种常用的鉴定糖类还原性的方法及其原理。

二、原理
许多糖类由于其分子中含有自由的或潜在的醛基或酮基,故在碱性溶液中能将铜、铋、汞、铁、银等金属离子还原,同时糖类本身被氧化成糖酸及其他产物。

糖类这种性质常被利用于检测糖的还原性及还原糖的定量测定。

本实验进行糖类的还原作用所用的试剂为斐林试剂和本尼迪克特试剂。

它们都是含Cu2+的碱性溶液,能使还原糖氧化而本身被还原成红色或黄色的Cu2O沉淀。

生成Cu2O沉淀的颜色之所以不同是由于在不同条件下产生的沉淀颗粒大小不同引起的,颗粒越小呈黄色,越大则呈红色。

如有保护性胶体存在时,常生成黄色沉淀。

三、器材
1.试管及试管架
2.竹试管夹
3.水浴锅
4.电炉
四、试剂
1.斐林(Fehling)试剂 1000mL
甲液(硫酸酮溶液):称取34.5 g硫酸铜(CuSO4·5H2O)溶于500 mL蒸馏水中。

乙液(碱性酒石酸盐溶液):称取125 g氢氧化钠和137 g洒石酸钾钠溶于500 mL蒸馏水中。

为了避免变质,甲、乙二液分开保存。

用前,将甲、乙二液等量混合即可。

2.本尼迪克特(Benedict)试剂1000 mL
称取柠檬酸钠173 g及碳酸钠(Na2CO3·H2O)100 g加入600 mL蒸馏水中,加热使其溶解,冷却,稀释至850 mL。

另称取17.3 g硫酸铜溶解于 100 mL热蒸馏水中,冷却,稀释至150mL。

最后,将硫酸铜溶液徐徐地加入柠檬酸钠-碳酸钠溶液中,边加边搅拌,混匀,如有沉淀,过滤后贮于试剂瓶中可长期使用。

五、操作
先取1支试管加入斐林试剂约 1mL,再加入4 mL蒸馏水,加热煮沸,如有沉淀生成,说明此试剂已不能使用。

经检验,试剂合格后,再进行下述实验。

取5支试管,分别加入2 mL斐林试剂,再向各试管分别加入1%葡萄糖溶液、1%果糖溶液、1%蔗糖溶液、1%麦芽糖溶液、1%淀粉溶液各1mL。

置沸水浴中加热数分钟,取出,冷却。

观察各管溶液的变化。

另取6支试管,用本尼迪克特试剂重复上述实验。

比较两种试法的结果。

思考题
1.斐林氏、本尼迪克特氏试法检验糖的原理是什么?
2.试比较斐林氏和本尼迪克特氏试法。

实验总结
斐林氏与本尼迪克特试法
试解释以上表格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