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方法学验证中的常见问题分析
微生物检验中的问题及对策
微生物检验中的问题及对策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微生物检验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临床工作中,微生物检验也越来越至关重要了。
但是,医学微生物检验还有许多问题等待我们去探索和解决。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R44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6-0368-011 微生物检验中存在的问题1.1微生物标本采集质量提高检出率的重要因素就在于一定要正确采集标本。
标本采集时,一定要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避免标本感染而产生误检,直接影响微生物检验的临床诊断。
尽量在抗菌药物使用之前采集标本。
对于寒战和间歇期发热患者,应该在体温寒战期或上升期采集血液。
1.2微生物标本保存运送不够规范微生物标本保存和运送的原则是维持病原菌的活力,防止非病原菌的污染或过量繁殖。
标本应置于无菌容器之中,采集后立即送至细菌室。
以棉拭子采集的标本如咽拭子,肛拭或伤口拭子,宜插入运送培养基送检。
对环境敏感的微生物包括志贺氏菌、淋球菌、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对低温敏感,在标本运送过程中,要保持在室温条件下尽快送检,特别是在冬天,更应注意。
1.3微生物检验中的质量控制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依赖于标本质量、相关临床资料,还有检验人、检验方法、检验过程、培养基、试剂、仪器、结果的报告等相关,应制定相关的文件和程序,及时发现错误,采取纠正措施。
2 对策2.1临床微生物检验人员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的实验技能,结合工作中的实际经验,制定微生物检验的规范。
制定标本的采集、保存、运送的具体要求,并向医护人员宣教,宣传正规采集标本的重要性。
2.2微生物检验人员应加强检验中质量控制。
从标本采集前到检验中、检验后出具结果,均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同时加强与临床医师的联系,使临床医护人员能正确理解和解释报告并用于临床诊断,使微生物检验报告能发挥相应的作用。
微生物检验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微生物检验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微生物检验在临床实践中是诊断感染性疾病最有效的方法,其通过对患者的病原体进行检测,可以明确导致患者引发疾病的微生物,并根据检验结果合理选择药物。
但现阶段,在微生物检验中在检验人员素质、标本质量、检验方案以及检验室与临床的沟通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对这四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以供参考。
1.微生物检验中存在的问题1.检验人员素质方面微生物的检验是需要大量的专业理论知识做基础的,然而,通过调查可以了解到,很多医院的微生物检验人员并没有足够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这直接导致其在对标本的形态和反应进行检验的时候缺少足够的判断能力,不利于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除此之外,尚有些检验人员素质偏低,责任心不强,因恐惧标本具有传染性而不愿意接受微生物检验工作,专职的微生物检验人员较少。
1.标本质量方面想要获得准确的检验结果,首先检验标本需要合格,而现在很多检验人员因为操作不规范,没有注意采集标本的要求或对注意事项了解不多,导致采集的标本质量出现问题。
例如,微生物检验中常出现的标本痰液,正确的采集方法应该是患者先漱口,然后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痰液,再吐到无菌容器中,而现实是患者或者没有漱口,或者咳出的痰只是气管浅处的,这样会造成检验结果不精准,出现假阳性或者假阴性的现象,耽误患者的病情。
另外,还有的医院在采集标本后,没有妥善保存标本,使标本接触到了外界空气,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污染了标本,这样也会影响检测结果。
1.检验方案方面微生物检验的检验方案,是检验人员专业技能水平的直接体现,也关系到检验结果是否准确。
比如说,检测痰液标本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PCR检测、集菌检查、培养检测、直接涂片,而这些方法检查出来的阳性率依次降低,PCR检测法检出的阳性率甚至比直接涂片法检出的阳性率高出3倍以上。
1.检验室与临床的沟通方面检验室和临床医护人员及时沟通,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十分重要的,而据了解,现在很多检验室和临床医护人员、患者的沟通很缺乏,一方面检验人员不能充分了解患者的目的,设计的检验方案也许不是最有效的;另一方面医生对检验结果有疑问或不理解时,没有办法及时得到解答,不能给患者更好的治疗方案,最终耽误了患者的治疗。
临床微生物检验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改进?
临床微生物检验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改进?一、临床微生物检验中存在的问题临床微生物检验是作出正确临床诊断、实施有效治疗的重要基础,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也推动医疗技术上了一个台阶,其中,医学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成果最为显著。
所以作为医学分子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微生物检验可以帮助医务工作者快速获取致病菌的准确信息,其临床意义重大。
但是临床上对微生物检验的要求很高,我国临床微生物检验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临床微生物检验还未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
1、微生物样本质量控制问题关于实验室中微生物检验样本的质量控制问题,主要从样本的采集、运送及储存几个方面考虑。
微生物检验样本的采集往往由临床医护人员负责,如果在采集样本的过程中,医护人员不清楚样本采集要求,采集方式、采集过程不规范,则容易使其所采集的样本被污染或出现错误。
有些医护人员可能采集到了致病菌,但是由于所采集的量太少,而无法获得正确的检验结果等。
除了微生物样本的采集方式,样本的采集时间也关乎中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通常情况下,样本的采集应该是在早期、症状较典型时期及患者服用之前进行,如果采集样本的医护人员不对时间进行仔细的区分,而盲目的进行采集,比如在患者已经服药的状态下进行样本采集,则会影响样本检验结果的质量。
不符合样本采集时间而采集的微生物样本,所得出的检验结果是不可信的。
再有,微生物样本的运送与存储也是决定检验结果的关键,样本运送过程是否干净、无污染,样本的保存是否合理,这都是保障样本检验结果准确的重要前提。
临床上,不同病原微生物具有不同的生活习性,所以其运送和保存条件有所不同,比如淋病奈瑟菌对低温条件比较敏感,所以应该将其储存于合适室温环境中。
检验人员对目标病原微生物的特性加以区别,在样本的运送与储存过程中注意卫生和自我防护,确保样本不被污染。
2、检验人员的专业素养问题在临床微生物检验过程中,检验人员的主观判断及操作技能对检验结果意义重大,而大部分临床微生物检验都是要求很高的高精度实验,检验结果不能出现错误。
影响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管碟法)测定准确性的常见原因分析
875 文章编号 :1001.8689(2018)07—0875—06
影 响抗生 素微生物检定 法(管碟法)测定 准确性的常见原 因分析
常艳 姚尚辰 胡昌勤
(中国食 品药 品检定研 究院 ,北京 102629)
摘要: 目的 总 结抗 生素微生 物检 定法(管碟法)中影响测定结果准确性 的常见系统误差并加 以控制 。方法 梳理 l0余 年来 中检 院仲裁复验 的案例 ,对共性 问题进 行整理,找 出可能原 因,并采用单 一变 量实验设计的方式加 以确证 。结果 估计效价和 浓度 比的错误计算 、点样顺序和 点样 时间规 范性和 熟练程度 、试验标准菌株 的变异均会对 管碟法测定结果产生影响 。结论 通 过细化实验操作 规范,可以避免或尽量消除此类系统误差的影响 。
收稿 日期:2018.05.31 基金项 目: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学科带头人培养基金(No.2015X4) 作者简介 :常艳 ,女,生于1981年,硕士,副主任药师,主要从事抗生素活性研究 、统计分析应用 ,E—mail:pleple@126.tom 通讯作 者,E—mail:hucq@nifdc.org.ca
KeV words The micrObiO1Ogical ass;The agar diflusion method;Accuracy;System deviation
抗 生 素 微 生 物 检 定 法 也 称 抗 生 素 效 价 测 定 方 法 , 是 利 用 抗生 素在 低 微 浓 度 下可 选 择 地 抑 制 或 杀 死 微 生物 的特 点 , 以抗 生 素 的抗 菌 活 性 为 指 标 , 来 衡 量 抗 生 素 中有 效 成 分 效力 的方 法 。该 方 法 自20世 纪40年 代建 立 至今 ,在 国际药 典 【-】和 各 国药 典 中被 普 遍 收载[2. ]。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方法可分为稀释法、 比浊法 和 (琼 脂)扩 散 法 [7.i0]。中 国药 典20 1 5年版 (ChP
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的误差因素分析
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的误差因素分析周琦(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 连云港 222002)摘要:目的分析抗生素微生物的检定方法中相对应的影响问题及解决策略。
方法依据各类资料以及文献,对于抗生素微生物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并且对临床中的经验进一步整理。
结果 依据不同研究文献进行数据分析,对于临床经验进行总结。
微生物的检定方法应用管碟的方式,也就是琼脂扩散法,其具有灵敏度很高的特点,虽说步骤整体较繁琐,但只要严格的控制,都会较为接近正确值。
影响抗生素微生物检定的因素较多,包括对于抑制圈的控制、抑制圈边缘清晰度控制以及细菌生长情况等。
结论 检验人员一方面要熟练掌握微生物及化学知识,另一方面需要掌握抗生素的性质,才能够将微生物检定运用充分,并且得出精确的结果。
关键词: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误差;解决策略所谓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方法,主要是指用来监测抗生素成分的方法,其特点在于灵敏度较高,并且不用较多的实验品就可以检定出结果。
这种检定方法存在的主要弊端在于其专属性很差,所有的活菌抗性物质都有可能会影响检定的结果,从而容易产生差异。
这种方式主要包括三种方法:稀释法、浑浊对比法以及琼脂扩散。
而在我国药典掣肘大多采用琼脂扩散法,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少误差。
1 抑制圈圆整的控制在监测的过程中,许多抑菌的圈呈不规则圆状,而出现无菌现象发生的可能影响因素分为:(1)药液在滴入的过程中有所喷溅,滴落在培养基面上,操作中也应当保证药液持续滴入,并且和钢管的距离保持在适中的范围。
(2)实验的器皿存在药液未清洗干净的问题,从而会产生实验误差,比如较为常见的庆大霉素。
(3)检定菌老化现象。
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菌落在培养基中受热的时间过长,培养及内部温度过高所导致的。
在将培养基进行高温加热滞后可以依据菌种不同进行温水泡制,等待温度适宜滞后加入实验菌。
(4)将抗生素缓冲稀释,因为过高或者过低的浓度以及酸碱度都会导致抑菌圈的不完整,党溶液浓度较高、试剂和标液之间的浓度不一的原因,就会导致抗生素功能下降,而当抑制圈过大或者钢管的位置不规则时,就会出现非圆形的菌落,这时候可以加强滴样水平,进行温度的调节。
浅谈微生物学检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浅谈微生物学检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根据当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学检验现状,结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对微生物检验室的建设和生物安全防护提出几项解决对策。
标签:微生物检验;生物安全;问题1微生物学检验存在的问题1.1微生物实验室建设问题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微生物实验室投入不足,微生物实验室条件差,检测、消毒设备单一、老化。
如:强传染性标本无单独处理实验室或无生物安全柜,无淋浴和洗眼装置,隔离衣、胶鞋等必备物品存放不规范;洗手用的感应水龙头或脚踏水龙头未普及;微生物室没有危险级别的标示,无关人员随意进出微生物室;微生物室丢弃的废弃物、培养物未经高压灭菌处理。
1.2微生物学检验工作制度不健全缺乏完整的质控流程、操作手册、质控记录、差错登记等。
1.3工作人员技术参差不齐工作人员微生物学检验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存在理解方面的差异;对微生物学相关标准不能熟练掌握;1.4微生物标本采集、保存、运送不规范标本采集不符合要求,采集方法和时间、使用容器不当,运送不及时,标本标示不清[1]。
标本采集人员常为未经培训的工作人员,对标本处理不当,对检查项目不清楚、容器不合格、留取方法不当、送检不及时等问题常见,接收单位的所有标本不拒收等都影响了最终检测结果。
另外,微生物检验申请单伴随标本采集过程,无消毒进入其实验流程,增加了实验室污染及工作人员感染的可能性,。
2 建议与对策2.1建立有安全保障的微生物实验室2.1.1国家分布了《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明确提出“严防传染病病原体的实验室感染和病原微生物的扩散” [2]。
因此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必须建立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树立安全与质量同等重要的思想,坚持“预防为主、依法管理、科学规范”的原则[3];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生物安全柜、高压灭菌、应急淋浴、洗眼装置等。
实验室应依照环境保护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对废水、废气以及其他废物进行处置,并制定相应环境保护措施,防止环境污染。
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方法学验证中的常见问题分析
发布日20070423期栏目化药药物评价>>化药质量控制标题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方法学验证中的常见问题分析作者审评三部部门正文容审评三部审评五室英摘要:本文对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中的管碟法在方法学验证中的常见问题如线性与围中溶液浓度与直径的关系、精密度的测定方法等进行了分析,归纳其错误的问题,给出了正确的操作方法。
关键词: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多组分抗生素方法学验证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是国际上通用的、经典的抗生素测定方法。
自20世纪40年代建立至今,在各国药典中被普遍采用。
虽然伴随着HPLC等化学分析技术的发展,一些抗生素品种的效价已被化学分析法所取代,但由于①微生物检定法可直观、特异地反映出抗生素品种的抗菌活性;②多组分抗生素由于结构与不同活性组分生物活性的差异,化学测定结果难以准确表征组分组成、含量和生物活性间的关系;③许多抗生素品种由于各种原因如无特征紫外吸收等,目前没有适当的化学分析方法表征其活性,故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目前在各国药典中仍占有重要的地位,且短期化学分析法不可能完全取代微生物检定法。
中国药典2005年版仍采用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中的管碟法测定其效价,目前申报已有国家标准的该类制剂较多,在质量研究中存在诸多问题,现就常见的问题加以分析,希望对注册申请人有所帮助。
一、方法的建立1、供试品与标准品的同质性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的原理以供试品与标准品同质为前提,方法建立前,首先应确定供试品与标准品是否同质,包括化学结构、所含组分及组分比例的一致性,对于制剂还要考虑辅料的影响是否造成供试品与标准品不同质。
2、培养基、试验菌、缓冲液和培养条件的选择可参照中国药典建立,在此不再赘述。
3、检定方法的确定可采用一剂量法(标准曲线法)、二剂量法及三剂量法等。
一般确定线性与围采用一剂量法(标准曲线法),常规含量测定采用二剂量法,标准品标定采用三剂量法。
4、抗生素溶液的稳定性选定的品种可参照中国药典现行版附录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的品种,若溶剂和缓冲液与其不同,应考察抗生素储备溶液和测定溶液在室温、40℃和不同pH值缓冲液中,以及放置不同时间的稳定性,以确定抗生素储备溶液和测定溶液的存放时间和条件。
抗生素微生物测定中的注意事项
特定试验菌 的琼脂培养基 内扩散 , 形成一定浓度 的含抗 生素
的溶解度直接影响其抗菌效力 ,培养基 p H值 的改变也可影
响细菌 的生长 , 接影响 最低抑 菌浓度 , 直 生长速度 以及 抗生
的球形 区, 抑制了试验菌 的繁殖 , 通过透明琼脂培养基 , 可观
辫 疆 李教 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0 0 8年 第 5期
藐 生 素徽 生 物 测 定 审 的洼 意 事珏
库 丽扎 达 , 尔江 , 吾 列 玛 沙
( 新疆维吾 尔自治区兽 药饲料监察所, 乌鲁木齐 80 6 ) 30 3
中图分类号 : 8 82 文献标识码 : ¥ 5. B
文章编号 :0 3 4 8 (o 8)5 0 4 — 1 1 0 — 8 9 2 0 0 — 0 1 0
种变异染菌 的可能性 , 观察 斜面是否正 常 , 与规定 的菌种特
收稿 日期 :0 8 0 - 1 20 - 3 2
生 索产 品特 性 , 需要 积累大量 实际工作经验 , 论知识 更 将理 全 面贯彻到实践 中去 , 正确地解决实际检测 中出现的问题 。
做到保温防寒 、 防止 贼风 , 在运输途 中尽量做 到匀 速行 驶 , 减
性是否一致 , 观察菌落形态 。检验菌种 由于传代次数太多 , 也 容易 出现变异 , 操作过 程 中环 境 、 器具和试剂 的污染也 能导 致菌种异常 。在排除菌种异 常的情况下 , 应检查菌液浓度是 否合适 , 可根 据抑菌 圈大小调 节菌液浓度 , 观察 抑菌圈是否 能达到正常范围。 此外 , 培养基的 p H值 、 盐的浓度 和各成分 的比例都会给
临床微生物检验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改进
临床微生物检验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改进发布时间:2021-07-19T06:07:52.780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6期作者:张庆怡[导读]都江堰市人民医院四川成都 611830临床中诊断感染性疾病时常用到微生物检验,其能检测出病人是何病原体致病的,进而使用针对的药物给予治疗。
但现阶段,临床微生物检验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检验人员素质不高、检验方案不完善、标本质量不过关等,均会影响检验准确率,需给予妥善的改进,解决检验中存在的问题。
基于此,本文为各位读者讲讲临床微生物检验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以供有关人士参考。
一、临床微生物检验中存在的问题(1)检验人员方面:微生物检验人员需熟练掌握相应理论知识,才能保障微生物检验的顺利进行,以及结果的准确性。
但实际工作中,有些医疗机构里面的微生物检验人员基本功并不扎实,不能熟练掌握相应专业知识,进而无法准确判断标本反应、标本形态,也就无法保障微生物检验的准确性。
此外,有些微生物检验人员责任心不强、个人素质不高,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微生物检验,或者因恐惧、洁癖而不愿意参与到检验工作中,导致临床上缺乏专职检验人员。
(2)标本方面:要想微生物检验结果准确,还需先获得合格的检验标本。
但实际工作中,有些微生物检验人员不注重标本的采集工作,不规范操作频频出现,或者不能全面掌握标本采集中的注意事项,导致标本出现质量问题,进而影响后续检验工作的顺利开展,甚至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例如,采集痰液标本时,正确采集是先让病人漱口,然后指导其将气管深处的痰液咳出,并将其保存到无菌容器内。
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没有做到位都会影响标本质量。
若病人咳出的不是气管深处痰液,或者没有漱口就咳痰,所采集的标本都是不合格的,均会影响微生物检验结果,无临床参考意义,甚至还会耽误病情诊断。
除此之外,正确采集标本后没有妥善保存,让其和外界空气长时间接触,也会被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有毒物质所污染,进而影响微生物检验准确性。
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方法学验证中的常见问题分析
发布日20070423期栏目化药药物评价>>化药质量控制标题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方法学验证中的常见问题分析作者审评三部部门正文内审评三部审评五室刘英容摘要:本文对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中的管碟法在方法学验证中的常见问题如线性与范围中溶液浓度与直径的关系、精密度的测定方法等进行了分析,归纳其错误的问题,给出了正确的操作方法。
关键词: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多组分抗生素方法学验证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是国际上通用的、经典的抗生素测定方法。
自20世纪40年代建立至今,在各国药典中被普遍采用。
虽然伴随着HPLC等化学分析技术的发展,一些抗生素品种的效价已被化学分析法所取代,但由于①微生物检定法可直观、特异地反映出抗生素品种的抗菌活性;②多组分抗生素由于结构与不同活性组分生物活性的差异,化学测定结果难以准确表征组分组成、含量和生物活性间的关系;③许多抗生素品种由于各种原因如无特征紫外吸收等,目前没有适当的化学分析方法表征其活性,故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目前在各国药典中仍占有重要的地位,且短期内化学分析法不可能完全取代微生物检定法。
中国药典2005年版仍采用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中的管碟法测定其效价,目前申报已有国家标准的该类制剂较多,在质量研究中存在诸多问题,现就常见的问题加以分析,希望对注册申请人有所帮助。
一、方法的建立1、供试品与标准品的同质性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的原理以供试品与标准品同质为前提,方法建立前,首先应确定供试品与标准品是否同质,包括化学结构、所含组分及组分比例的一致性,对于制剂还要考虑辅料的影响是否造成供试品与标准品不同质。
2、培养基、试验菌、缓冲液和培养条件的选择可参照中国药典建立,在此不再赘述。
3、检定方法的确定可采用一剂量法(标准曲线法)、二剂量法及三剂量法等。
一般确定线性与范围采用一剂量法(标准曲线法),常规含量测定采用二剂量法,标准品标定采用三剂量法。
4、抗生素溶液的稳定性选定的品种可参照中国药典现行版附录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的品种,若溶剂和缓冲液与其不同,应考察抗生素储备溶液和测定溶液在室温、40℃和不同pH值缓冲液中,以及放置不同时间的稳定性,以确定抗生素储备溶液和测定溶液的存放时间和条件。
探讨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的误差因素及解决对策
差, 比如常 见的吸 附性 强 的平 阳霉素 和庆大霉 素等 。
1 . 3 检定 菌老化 , 在培养 基 中受热 的时 间过 长或 者是 培 养基 的温 度过高 , 细菌被 高温 烫死 。应将培 养基 高 温加 热后 , 根 据试 验 的菌 种不 同 , 在 相应 温 度 的温 水
菌 圈或者是 圈小 。 第 三是缓 冲液的 p H浓度 , 例如庆大 霉 素等测定 时应严格 要求 培养基 p H值 ,由于 目前 灭 菌 条件 各 不相 同 , 或者 是 在储 存 中受 潮 , 容 易导 致培 养 基灭菌 后 的 p H不在 规定范 围内 , 抑菌 圈小 , 以上 多
扩散 。 导致 发生这种情 况 的原 因有检测 菌液 中菌龄不
等或 者是 放置时 间过长 , 此 应做好 检测 菌的纯 化¨ r 作, 提 高抗生素 的活性 以及严格按 照试验 规范进 行 。 2 . 1 做好 检 定菌纯 化 T作 , 定 期进 行菌 种传 代 , 保持 菌 种的新鲜 度 。 不常用 的菌 种应进 行冷冻或 者干燥存 放, 或 者接 种 在营 养基 内进 行 储存 , 避 免 检验 菌 在 空 气 中被 污染导致 出现抗药性 。 针对 一些容 易 出现变 异
种因素均会 造成 检定 出现误 差 。
进 行 泡制 一 段时 间 ,待 培养 基 温 度适 宜后 再 加 入试
验菌[ 2 1 。
1 . 4 将抗生 素用 的缓 冲液进行 稀释 , 过 高 的浓 度和低 p H值会 使抑 菌圈 不 圆整 , 例 如 四环素 类 , 溶 液浓 度过 高、 p H值 低 、试 品 溶液 和 标准 溶 液 的浓 度不 一 等原 因, 均 会造 成抗 生 素 的功 能下 降 , 而 且 当抑制 圈过 大
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方法学验证中的常见问题分析
发布日20070423期栏目化药药物评价>>化药质量控制标题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方法学验证中的常见问题分析作者审评三部部门正文内审评三部审评五室刘英容摘要:本文对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中的管碟法在方法学验证中的常见问题如线性与范围中溶液浓度与直径的关系、精密度的测定方法等进行了分析,归纳其错误的问题,给出了正确的操作方法。
关键词: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多组分抗生素方法学验证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是国际上通用的、经典的抗生素测定方法。
自20世纪40年代建立至今,在各国药典中被普遍采用。
虽然伴随着HPLC等化学分析技术的发展,一些抗生素品种的效价已被化学分析法所取代,但由于①微生物检定法可直观、特异地反映出抗生素品种的抗菌活性;②多组分抗生素由于结构与不同活性组分生物活性的差异,化学测定结果难以准确表征组分组成、含量和生物活性间的关系;③许多抗生素品种由于各种原因如无特征紫外吸收等,目前没有适当的化学分析方法表征其活性,故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目前在各国药典中仍占有重要的地位,且短期内化学分析法不可能完全取代微生物检定法。
中国药典2005年版仍采用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中的管碟法测定其效价,目前申报已有国家标准的该类制剂较多,在质量研究中存在诸多问题,现就常见的问题加以分析,希望对注册申请人有所帮助。
一、方法的建立1、供试品与标准品的同质性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的原理以供试品与标准品同质为前提,方法建立前,首先应确定供试品与标准品是否同质,包括化学结构、所含组分及组分比例的一致性,对于制剂还要考虑辅料的影响是否造成供试品与标准品不同质。
2、培养基、试验菌、缓冲液和培养条件的选择可参照中国药典建立,在此不再赘述。
3、检定方法的确定可采用一剂量法(标准曲线法)、二剂量法及三剂量法等。
一般确定线性与范围采用一剂量法(标准曲线法),常规含量测定采用二剂量法,标准品标定采用三剂量法。
4、抗生素溶液的稳定性选定的品种可参照中国药典现行版附录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的品种,若溶剂和缓冲液与其不同,应考察抗生素储备溶液和测定溶液在室温、40℃和不同pH值缓冲液中,以及放置不同时间的稳定性,以确定抗生素储备溶液和测定溶液的存放时间和条件。
药品微生物检验常见问题
药品微生物检验常见问题在药品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微生物检验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它可以有效防止药品受到微生物污染,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然而,在进行微生物检验时,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药品微生物检验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一、样品处理在微生物检验过程中,样品的处理是非常关键的。
常见的问题包括样品提取不当、样品保存条件不当等。
在样品提取过程中,应注意采样工具和容器的清洁,并避免外界环境的污染。
同时,在样品保存过程中,应确保温度适宜,避免细菌的生长繁殖。
解决方法:正确选择和使用样品提取工具,并在采样前进行消毒处理。
在采样后,应立即将样品送至实验室,并确保保存条件适当。
二、培养基选择培养基的选择对微生物的检验结果具有重要影响。
常见的问题包括培养基成分不合适、菌落生长过多等。
选择适当的培养基可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并减少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的发生。
解决方法:根据待检测微生物的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当的培养基。
并在使用前,确保培养基的质量和保存条件符合要求。
三、试验环境和设备试验环境和设备的卫生状况对微生物检验结果也具有重要影响。
常见的问题包括实验室环境污染、设备清洁不彻底等。
不良的试验环境和设备可能导致微生物的污染,从而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解决方法:保持实验室环境的良好卫生状况,定期进行清洁消毒。
对于使用的设备,要进行定期维护和清洁,确保其正常运行。
四、检测方法微生物检验方法的选择和操作也是常见的问题。
不同的方法可能会导致不同的检验结果。
常见的问题包括方法选择不当、操作不规范等。
选择适当的方法并按照规范的操作步骤进行微生物检验是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
解决方法:根据检测要求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微生物检验方法。
在进行检验前,要充分了解该方法的详细操作步骤,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
五、结果判读结果的判读也是微生物检验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常见的问题包括判读结果主观性强、判读标准不明确等。
不准确的结果判读可能导致错误的结论,并对药品的质量评估产生误导。
浅谈临床微生物检验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浅谈临床微生物检验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临床微生物检验是诊断感染性疾病最为直接且有效的方式,但从微生物检验的实践结果来看,因受诸多的影响,导致微生物检验的质量不高,不能够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因此,为了提升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本文从分析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入手,进行如下分析。
一、微生物检验存在的问题1.人员素质、专业技能问题在基层医院,存在从事微生物检验的人员配备不足,专业技能欠佳的问题,一些医院甚至都没有专职的微生物检验人员。
加上该职业具有一定的暴露风险,使得很多检验人员不愿意从事这项事业,导致自身缺乏责任性。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微生物检验的专业性,影响了微生物检验流程的规范性,也影响了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
虽然,现在很多微生物检验依靠自动化仪器,但是每一个步骤仍需要检验人员以扎实的理论知识,专业的操作技能和经验丰富的判断能力,才能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为临床诊断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
因此,检验人员的专业素养及责任心问题是微生物检验中非常重要的部分2.标本质量问题标本质量的高低是影响检验结果的直接因素,不合格的标本不仅不能准确的检验出患者的实际情况,还会增加误诊率,诱导医生错误诊治,从而增加医疗纠纷。
常见的导致标本质量不合格的原因包括:(1)检验前患者使用了抗生素,(2)采集标本时没有规范化操作,例如:没有做到正确的采集方式、没有严格遵守标本采集的时间、没有用规定的容器保存、没有合理使用防腐剂和抗凝剂、没有按照正确的标本采集量采集、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送检、标本运送或采集过程中受到污染等。
3.检验方案设计问题检验方案的设计对于微生物检验十分重要,其直接影响检出率的高低,例如:结核杆菌形态学检查中使用的染色法,有研究指出,荧光染色法和萋尼氏抗酸染色法的检出率有明显的差异性。
还有研究指出,在进行痰液标本采集后,选取直接涂片法、培养检查、集菌检查法和PCR检测,阳性检出率不同,其中以PCR的阳性检出率最高,但受实验室条件限制,大多数基层医院仍选取抗酸染色法和直接涂片法作为结核杆菌的常规检查法。
抗生素微生物检定中的常见问题分析
抗生素微生物检定中的常见问题分析张秀英【摘要】针对近年来在抗生素微生物检定中常见的几个问题,探讨了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实际办法.同时分析了目前容易出现此类问题的几种抗生素及其主要形成原因.【期刊名称】《中国兽药杂志》【年(卷),期】2004(038)003【总页数】2页(P45-46)【关键词】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抑菌圈;影响因素【作者】张秀英【作者单位】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北京,10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27.2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是测定抗生素效价的基本方法,这是由抗生素的基本特性——抑菌能力所决定的。
该方法直观地反映了抗生素对微生物的杀菌或抑菌能力,且与实际使用效果一致。
虽然目前随着色谱学及其他仪器分析化学的飞速发展,已经有许多化学结构明确或组分单一的抗生素改用了先进的仪器分析方法,但传统的微生物检定法还是不可替代的,在各国药典中仍占有重要地位。
在《中国药典》和《中国兽药典》中,抗生素的微生物检定法为管碟法。
本文着重讨论近年来在兽药检验中应用管碟法时经常出现的一些较难解决的实际问题,并就其出现的原因与同行探讨。
包括两种情况,即抑菌圈太大或太小。
首先应排除菌种变异和染菌的可能性,可另取一支斜面或重新取检验菌液接种斜面,观察斜面是否正常,与规定的菌种特性是否一致,必要时可作镜检,观察菌落形态。
检验菌种由于传代次数太多很容易出现变异,因此在各省所资格认证时均要求有专人负责菌种传代,作好传代记录;另外操作过程中环境、器具和试剂等的污染也是导致菌种异常的常见因素。
其次,在排除菌种异常的情况下,应检查菌液浓度是否合适,可根据菌圈大小调节菌液浓度,观察抑菌圈是否能达到正常范围。
最后,排除了前两种因素后,应考虑是否是培养基出现了问题。
培养基的成分多,来源复杂,胨、酵母膏、琼脂等任何一种成分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抑菌圈的异常,在这些原料中应首先考虑琼脂是否有问题。
琼脂是培养基中不可缺少且在培养基中占比例较大的一种组分,由于琼脂的来源不同,其机械强度、凝固点、融解点、孔径、溶解度和粘度就会相应出现差异,有时甚至差异很大,这些差异尤其是粘度的差异,将影响抗生素在琼脂培养基中的扩散速度,最终反映在影响抑菌圈大小上。
201抗生素研发中无菌验证检查法的问题与对策
发布日期20071108栏目化药药物评价>>化药质量控制标题抗生素研发中无菌验证检查法的问题与对策作者邢俊生蒋煜部门正文内容审评三部邢俊生*蒋煜邢俊生*山西省药检所摘要:随着我国药品卫生学不断完善和贯彻执行,以及中国药典2005年版的执行,多数申请人在该无菌检查以及无菌验证工作中逐渐规范,但仍有部分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针对在无菌检查研究和整理申报资料过程中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希望引起研发部门进一步重视对无菌检查和无菌验证工作。
一、概述无菌检查法系用于检查药典要求无菌的药品、医疗器具、原料、辅料及其他品种是否无菌的一种方法。
中国药典进一步说明如果供试品符合无菌检查法的规定,仅表明了供试品在该检验条件下未发现微生物污染。
由此可见,无菌检查法的试验环境、试验器具、无菌检查方法以及样品三方面因素共同决定了该项检查结果是否真实可信,并能否反映产品的真实情况。
我国药品卫生学不断完善和贯彻执行,促进了我国药品质量不断提高。
相比中国药典2000年版,2005年版药典对无菌检查的环境要求更一步明确,对单向流空气区、工作台面以及环境要求洁净度验证之外,尚要求对隔离系统进行验证。
虽然无菌检查法已经比较成熟,但是由于该方法的特点,以及检验过程中可能导致污染的原因复杂,使无菌检查法在规范化以及标准化等方面仍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另外,注射剂、滴眼剂、外用药剂型、处方工艺设计、辅料使用、无菌生产控制,以及无菌检查等仍是研究者必须面临的问题,因此也必须更关注该检查项目。
通过在审评中心半年的学习,并结合日常在省药检所的实际工作,认为在中国药典2005年版执行两年多,多数企业在该无菌检查以及无菌验证工作中逐渐规范,但仍有部分生产企业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探讨:二、无菌检查的现状1、多数生产企业的常规工作量大,部分企业相对缺少标准化试验用仪器,微生物专业人才。
对检验人员的要求缺少统一的管理,操作没有规范的要求。
中检所已经编印了《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2000年版,从仪器、设备、用具、试液、培养基、对照用菌液、抑细菌和抑真菌、检查法,结果判定等方面对无菌检查的要求和操作要领进行了规范化描述,但是部分申请人未严格执行,应加以注意。
120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简介及在药品申报中应关注的一些问题
发布日期20060609栏目化药药物评价>>化药质量控制标题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简介及在药品申报中应关注的一些问题作者张敏蒋煜部门正文内容审评三部张敏蒋煜摘要:本文结合中国药典要求,初步探讨了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在抗生素含量测定中的应用、不同的测定方法及其特点,测定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内容。
旨在提请申请人注意在对该部分进行研究时,一方面需要根据不同目的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另一方面需要注意影响各方法测定结果的因素,重视方法学验证。
关键词: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方法验证。
一、概述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是利用抗生素在低微浓度下选择性地抑制或杀死微生物的特点,以抗生素的抗菌活性为指标,来衡量抗生素中的有效成份效力的方法。
是国际上通用的、经典的抗生素效价测定方法,在各国药典中被普遍采用。
多用于结构十分复杂和多组分的抗生素的含量测定。
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根据试验方法的不同可分为:稀释法、比浊法、扩散法。
(1)稀释法将等量的试验菌菌液加入到含有不同浓度的抗生素的液体培养基中,观察液体培养基中有无细菌生长,所得的结果是一种范围而不是绝对值。
主要用于MIC测定及临床药敏试验。
(2)比浊法是将一定量的抗生素加至接种有试验微生物的澄清的营养丰富的液体培养基中,混匀后,在一定的温度下,短期培养(约3~4小时),培养基变浑浊,其浑浊程度与细菌数的增加、细菌群体质量的增加和细菌群体细胞容积的增加之间存在直接关系,当一定光束照射培养基时,通过测定其透过率就可知道细菌生长的情况,其吸光度与抗生素浓度关系符合比尔定律,即在一定的抗生素浓度范围内,剂量反应为一直线。
因此,在剂量反应响应曲线的直线范围内,即可设计用比浊法测定抗生素含量。
(3)扩散法扩散法中又有纸片法、管碟法等,纸片法主要用于药敏试验,我国药典收载的抗生素效价测定方法主要是管碟法,也是国际通用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抗生素在摊布特定试验菌的琼脂培养基内的扩散作用,形成一定浓度的含抗生素的球型区,抑制了试验菌的繁殖而呈现出透明的抑菌圈,将已知效价的标准溶液和未知效价的供试品溶液在同样条件下进行培养,比较两者抑菌圈大小,在一定的抗生素浓度范围内,对数浓度与抑菌圈直径成正比。
微生物检验常见问题解答
微生物检验常见问题解答微生物检验常见问题解答一、方法验证1.做过验证的样品微生物检验方法是否都需要按照新的方法进行重新验证?答:对于微生物限度检查的产品而言,由于培养时间调整,应重新进行验证。
对于无菌检查的产品而言,如果方法未作实质性调整,可以不必重新验证。
个别产品在各论中收载了新的无菌检查方法,对这些品种,应对收载方法的适用性进行验证。
2.以前做过无菌验证的品种是否需要重新按照新的标准再验证?答:参见问题1。
3.“新增抗生素供试品应选择低吸附的滤器及滤膜”比如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属于抗生素,是否需要重新选取滤膜再验证?答:目前采用的方法如果经验证表明可行,则可以继续使用该方法。
4.微生物方法学验证时,培养时间是否跟样品日常检验所培养时间一致?答:应该一致。
5.微生物限度验证时,如果一个方法只有金葡回收率达不到要求,该方法时是否可以用来做细菌霉菌的检测方法?答:按药典的规定,一个计数方法通过验证,是指所有试验菌的回收率均达到要求。
如果采用各种方法以及方法的组合仍无法使金葡回收率达标,则可以采用使金葡回收率最高的方法作为计数方法。
6.薄膜过滤的冲洗量不能超过1000ml,我公司的喹诺酮类产品原来的方法是每张膜冲洗量为1500和2000ml,请问有没有合适的方法将冲洗量降至1000,各菌的回收率仍能符合规定?答:有几种办法可以降低冲洗剂的用量:1)降低接触滤膜的供试品的浓度;2)改进冲洗的方式,如少量多次地冲洗、降低蠕动泵的转速等;3)添加中和剂,如高价金属离子。
7.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规定,技术方法验证时,采用上述方法若还存在一株或多株试验菌的回收率达不到要求,那么选择回收率最接近要求的方法和试验条件进行供试品检验。
请问,上述方法是指仅通过一种方法还是一定要通过几种方法联用的?答:应该要把可能采用的所有方法包括方法联用都进行验证。
8.供试品不溶于稀释剂,同时又有抑菌性,限度检查时应如何消除抑菌性?答:采用低速离心的方式,尽可能把供试品去除干净,取离心后的上层液,进行薄膜过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布日
20070423
期
栏目
化药药物评价>>化药质量控制
标题
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方法学验证中的常见问题分析
作者
审评三部
部门
正文容
审评三部审评五室英
摘要:本文对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中的管碟法在方法学验证中的常见问题如线性与围中溶液
浓度与直径的关系、精密度的测定方法等进行了分析,归纳其错误的问题,给出了正确的操作方法。
关键词: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多组分抗生素方法学验证
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是国际上通用的、经典的抗生素测定方法。
自20世纪40年代建立至今,在各国药典中被普遍采用。
虽然伴随着HPLC等化学分析技术的发展,一些抗生素品种的效价已被化学分析法所取代,但由于①微生物检定法可直观、特异地反映出抗生素品种的抗菌活性;
②多组分抗生素由于结构与不同活性组分生物活性的差异,化学测定结果难以准确表征组分组
成、含量和生物活性间的关系;③许多抗生素品种由于各种原因如无特征紫外吸收等,目前没有适当的化学分析方法表征其活性,故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目前在各国药典中仍占有重要的地位,且短期化学分析法不可能完全取代微生物检定法。
中国药典2005年版仍采用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中的管碟法测定其效价,目前申报已有国家标准的该类制剂较多,在质量研究中存在诸多问题,现就常见的问题加以分析,希望对注册申请人有所帮助。
一、方法的建立
1、供试品与标准品的同质性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的原理以供试品与标准品同质为前提,方
法建立前,首先应确定供试品与标准品是否同质,包括化学结构、所含组分及组分比例的一致性,对于制剂还要考虑辅料的影响是否造成供试品与标准品不同质。
2、培养基、试验菌、缓冲液和培养条件的选择
可参照中国药典建立,在此不再赘述。
3、检定方法的确定
可采用一剂量法(标准曲线法)、二剂量法及三剂量法等。
一般确定线性与围采用一剂量法(标准曲线法),常规含量测定采用二剂量法,标准品标定采用三剂量法。
4、抗生素溶液的稳定性
选定的品种可参照中国药典现行版附录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的品种,若溶剂和缓冲液与其不同,应考察抗生素储备溶液和测定溶液在室温、40℃和不同pH值缓冲液中,以及放置不同时间的稳定性,以确定抗生素储备溶液和测定溶液的存放时间和条
件。
二、方法的验证
验证的目的是证明采用的方法适合于检测的要求。
验证容有:准确度、精密度(包括重复性、中间精密度)、专属性、适用性和线性。
在申报资料中常见的错误有:线性测定不符合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一剂量中心浓度等比测定的原理;精密度的测定方法不正确;无专属性试验。
下面就方法验证的容与常见的错误加以简述。
1、专属性考察杂质、辅料等对测定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可通过以下试验验证:
(1) 用辅料等替代抗生素进行试验,应不产生抑菌作用。
(2) 采用回收率试验进行验证,至少有9对以上数据,并进行显著性检验。
2、线性
线性系指在设计的围,测试结果与试样中被测物浓度直接呈正比关系的程度。
做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试验时,被测物浓度应转换为对数浓度。
管碟法中抗生素溶液浓度的对数值与抑菌圈直径或面积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的浓度围,应呈线性关系。
用一剂量法测定。
Ⅰ、测定方法
(1)确定直线中心点的抗生素浓度。
中心点浓度C 0应使所致抑菌圈的直径在16~18mm。
(2) 线性测定的剂距一般用等比级数,可选用1:0.80、1:0.85或1:0.88等,稀释成适当的浓度系列。
(3)每个浓度为一组,至少设8组,一般每组3~5个双碟,每组双碟数m应相等。
(4)管碟法的线性考察,其直线的最低浓度端与最高浓度端的确定,应选择比所致抑菌圈直径在18~22mm高的浓度为最高浓度,即高浓度应涵盖能致抑菌圈直径在18~22mm的浓度。
按中心浓度等比的关系,求算最低浓度。
但最低浓度端应涵盖含量(效价)测定时高、低剂量之比为4:1的低剂量浓度。
(5)取制备好底层及菌层培养基的双碟,每3~5个双碟为一组,共分n组
(6)各组滴加完毕后,将双碟在规定温度下培养一定时间,测定各抑菌圈直径。
(7)以各组浓度C的对数值log与相对应各浓度的直径与中心点浓度直径的差值作线性分析,得回归方程及相关系数r,并对相关系数作显著性检验,同时绘制线性图。
Ⅱ、常见错误
(1)直接以浓度与直径作线性关系图。
(2)虽然以抗生素溶液浓度的对数值与抑菌圈直径作线性关系图,但不是等比系列,如浓度设计为:1、2、3、4、5、6、7u/ml等。
以上两种现象显然违背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的原理,也不可能得出直线关系。
(3)抑菌圈直径太大或太小:大于24mm或小于14mm均不正常。
如:
效价测定中高浓度溶液所制的抑菌圈直径大于26mm时已超出双碟的直径围而无法测量,低浓度溶液所制的抑菌圈直径小于14mm时,其浓度的对数剂量与直径已不成线性,而在线性研究中结果为抑菌圈直径在5mm~35mm围与浓度的对数剂量线性关系良好,显然上述数据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4)以浓度与效价建立线性关系。
如:
剂量浓度(u/ml)0.0010.010.02010.02510.04020.05020.1004
该方法显然不符合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方法学中线性的含义,线性是指滴加抗生素溶液的浓度与所致抑菌圈直径或面积的关系,若以浓度与效价建立线性关系,则是利用已建立好的方法去测定含量的高低,而非对方法本身进行验证。
况且由于高低剂量相差较大,低者仅为1u/ml,高者达50u/ml,也可能不在同一线性围。
以上几种结果均不是从真实试验得到,也无法进行实际实验操作。
3、准确度(回收率%)准确度系指用该方法测定的结果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通常用回收率(%)评价。
准确度验证,可根据具体试验情况选择如下试验方法。
回收率试验一般用至少9次测定结果进行评价,按标示量的80%、100%、120%分别投入已知量的被测物,分别测定3次。
标示量的80%、120%的回收率可在线性围调整标准品的剂量,使其满足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的要求。
应报告己知加入量的回收率或测定结果平均值与真实值或认可参照值之差及其可信限。
⑴模拟回收率试验:按处方成分和比例,分别加入敷料和已知量的被测物,测定回收率。
⑵加样回收率测定:如不能得到制剂的全部组分,可先测定制剂中被测物的量后,再加入己知量的被测物,根据被测物的原含量和加入量,计算回收率。
4、精密度
Ⅰ、测定方法
⑴重复性试验至少用9次测定结果进行评价,如制备80%、100%、120%三个不同浓度的样品,各测定3次进行试验,其中80%和120%浓度按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的要求,重新估计效价后进行测定,再折算测定结果。
或把被测物浓度当作100%,至少测定6次的结果进行评价。
⑵中间精密度考察测定结果的日间差、不同分析人员之间的测定结果的差异。
Ⅱ、常见错误
以一个浓度点重复测定n次,得到n个抑菌圈直径数据,对抑菌圈直径直接进行统计分析,RSD%结果常常是小于2%。
例:浓度5u/ml,直径测定结果:16.75、17.00、16.88、16.58、17.02、16.55, RSD% = 1.2%. 由于管碟法碟间差异很大,需通过统计分析分除碟间差异才能得到含量测定结果,此种方法不但不符合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的原理,在实验中也得不到这样的结果。
正确的方法应是对不同次的效价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5、耐用性适用性系指测定条件有较小的变动时,测定结果不受影响的承受程度,成为该方法可用于提供常规检验的依据。
如果测定条件苛刻,则应注明。
管碟法主要考察不同来源及批号的培养基、培养基的pH值、缓冲液的pH值及抗生素溶液稳定性等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由于一般均为已有国家标准的注册品种,方法较成熟,目前对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方法学验证中耐用性进行考察的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