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胆道闭锁

合集下载

婴儿先天性胆道闭锁肝移植2例术后护理

婴儿先天性胆道闭锁肝移植2例术后护理
发生 。
2 . 7 并发 症 的 预 防 和 控制 : ① 出 血 :肝 移 植 术 中经 历 了 “ 无 肝 期” , 供 肝 经低 温 灌 注 和保 存 的损 伤 , 肝 功能 尚未完 全 恢 复 , 凝 血
功 能紊 乱 ,加 之 手术 应 激 和大 剂 量激 素 易诱 发 出血 及消 化 道 溃 2 术后 护 理 2 . 1体位: 手 术 后早 期 移 植肝 与 膈 面等 组 织 未形 成 致密 粘 连 , 体 疡 。 术 后 在检 测 D I C、 P T、 血 常规 的 同 时 , 密 切 观察 各 引流 液 的
婴儿 先天 性胆 道 闭锁 肝移 植 2例 术后 护 理
王 兰
摘要 : 总结2 例 婴 幼儿 活体 肝移植 的术后 护理 经验。重视 患 儿术后循环 、 呼吸 系统的监 测与护 理 , 严 密现察并 发症的发 生 , 预 防和 控制 感
染 。2例 手 术 均 获 得 成 功 。
关键词 : 婴儿; 肝移植 ; 术后护 理
l 临床 资料
喂 服 。服 药后 出现 呕 吐反 应酌 情 加服 , 腹 泻 常 影 响药 物 的 吸 收 ,
注 意 观察 大 便 的 性 状 、次 数 。每周 检 测 F K 5 0 6的血 药 浓 度 1 - 2 用药后 1 2 h ( 空腹) 抽血 , 以免 影 响 测 定结 果 。根 据 血 药 浓 度 1 . 1 病 例 资料 : 本 组 患儿 2例 : 男1 例, 年龄 9月 , 体重 9 k g ; 女 1 次, F K 5 0 6的推 荐 血药 浓 度 : 术后 0 一 1 个月为 7 . 0 — 8 舟u m m o l / L, l 一 例, 年龄 7 个月 , 体重 5 k g 。 诊断 : 先 天性 胆 道 闭锁 引 起肝 功 能 衰 ( 竭 。完 善患 儿 各项 检 查 后 , 择 期行 活 体部 分 肝 移植 手 术 。2 例 患 儿 均 为心 脑 死 亡 器 官捐 献 供 肝 。2例 与 供 体 A B O血 型 完 全 相 同。 术 巾 患儿 病 肝 切除 后 , 将 供 体肝 脏 左外 叶切 取后 以背驼 式 植 入 患 儿 腹腔 内 , 吻 合 各 m管 , 并 行 胆肠 吻 合 。移 植 物 与受 体 体 重 之 比为 1 . 2 %~ 3 . 0 %。患 儿 手术 均取 得 成 功 , 无 排异 反 应 发 生 , 均

婴儿胆汁淤积症诊断标准

婴儿胆汁淤积症诊断标准

婴儿胆汁淤积症诊断标准

婴儿胆汁淤积症,又称先天性胆道闭锁,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

疾病,通常在婴儿出生后不久即可出现症状。诊断婴儿胆汁淤积症

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临床症状,婴儿胆汁淤积症的临床表现包括黄疸、皮肤瘙痒、灰白色粪便、深色尿液等。这些症状通常在婴儿出生后的数周内出现,且持续存在。

2. 影像学检查,医生可能会进行超声检查、CT扫描或核磁共

振成像等检查,以观察胆道是否有梗阻或其他异常情况。

3. 血液检查,医生可能会进行血液检查,包括检测胆红素水平、肝功能指标、凝血功能等,以帮助确认胆汁淤积的程度以及肝功能

是否受到影响。

4. 胆道造影,有时候医生可能会进行胆道造影检查,通过注入

造影剂来观察胆道的情况,以确定是否存在胆道梗阻等问题。

5. 组织活检,在一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进行肝或胆道的组织

活检,以确定病变的性质和程度。

以上是诊断婴儿胆汁淤积症的一般标准,但具体诊断还需结合患儿的临床表现、检查结果以及医生的临床经验综合判断。如果怀疑婴儿患有胆汁淤积症,应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mmp7胆道闭锁诊断数值标准

mmp7胆道闭锁诊断数值标准

mmp7胆道闭锁诊断数值标准MMP7胆道闭锁是一种婴儿期罕见的胆汁排泄障碍疾病,临床上由于具有多样化的症状和临床特征,诊断较为困难。目前,检测MMP7胆道闭锁的主要方法是进行血清生物标志物检测。下面将介绍MMP7胆道闭锁的相关诊断数值标准。

1.胆囊切除术前诊断指标:

胆囊切除术前的诊断指标主要是采用血清生物标志物进行检测。当前常用的指标是矩阵金属蛋白酶7(MMP7)。根据不同研究的数据,MMP7的诊断标准常常不尽相同。例如,有研究表明,MMP7的诊断标准为大于或等于20 ng/ml;而另一些研究则提出,MMP7的诊断标准为大于或等于45 ng/ml。因此,在具体应用中,需要结合其他临床表现综合判断。

2.胆肠返流诊断指标:

胆肠返流是指胆汁通过壶腹螺旋瓣反流至胃或食道,并可通过呕吐或反流液样本进行检测。胆肠返流的诊断标准常规采用胆红素测定和其他生物标志物的测定。常用的指标有:胆红素水平,超敏C反应

蛋白、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触犯蛋白A。胆红素水平的诊断标准常常为大于或等于2 mg/dl。其他生物标志物的诊断标准常常为超敏C反应蛋白大于或等于 1 mg/dl,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大于或等于300 IU/L,触犯蛋白A大于或等于100 ng/ml。

3.肝功能诊断指标:

肝功能的检测对MMP7胆道闭锁的诊断极为重要,常用的检测指标

有AST、ALT、总胆红素和碱性磷酸酶。其诊断标准常为:AST>40

IU/L;ALT>50 IU/L;总胆红素>3 mg/dl;碱性磷酸酶>2倍参考值

上限。

4.腹部超声诊断指标:

超声在先天性囊肿型胆道闭锁及胆总管囊肿的鉴别诊断探讨

超声在先天性囊肿型胆道闭锁及胆总管囊肿的鉴别诊断探讨

超声在先天性囊肿型胆道闭锁及胆总管囊肿的鉴别诊断探讨【摘要】目的:探索利用超声诊断婴幼儿先天性囊肿型胆道闭锁及胆总管囊肿的可靠性

与全面性。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48例肝门区囊肿婴幼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结

果诊断分为囊肿型胆道闭锁(CBA)组和胆总管囊肿(CC)组,CBA组23例,CC组25例,

比较两组的超声诊断结果。结果:CBA组有18例(78.2%)呈现肝门部纤维块,而CC组未

有一例呈现。CC组出现18例(78.0%)肝内胆管扩张,而CBA组未有一例出现。CBA组有

20例(87.0%)胆囊形态异常,CC组有2例(8.0%)。CBA组胆囊收缩功能不良的有20例(87.0%),而CC组仅有1例(4.0%);CBA组有18例(78.2%)囊肿壁厚度>1mm,而CC

组仅有1例(4.0%);CBA组囊肿内胆泥沉积3例(13.0%),CC组有13例(52.0%);以

上组间均具有明显差异(P<0.05)。CBA组囊肿体积(2.67±2.09)cm3明显小于CC组的(54.86±106.32)cm3,两者也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利用超声可以有效鉴别和诊

断婴幼儿先天性囊肿型胆道闭锁和胆总管囊肿,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超声;先天性;囊肿型胆道闭锁;胆总管囊肿;CBA;CC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use of ultrasound in the diagnosis of infants with congenital cyst type biliary atresia and the reliability of the common bile duct cyst and comprehensiveness.Selection methods:our hospit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48 patients with cyst of liver mun infant as the research object,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pathological diagnosis is divided into type cyst biliary atresia(CBA)group and common bile duct cyst(CC)group,CBA group of 23 cases,CC group 25 cases,the comparison of two groups of ultrasonic diagnosis.Results:18 cases(78.2%)presented the CBA group had hepatic portal vein fiber,no case of rendering and CC group 18 cases(78.0%),intrahepatic bile ducts dilation,CBA team,no one.CBA group 20 cases(87.0%)of the gallbladder abnormal morphology,CC group 2(8.0%)patients.The CBA group of gallbladder contraction dysfunction in 20 cases

小儿先天性胆道闭锁症临床诊治分析

小儿先天性胆道闭锁症临床诊治分析

小儿先天性胆道闭锁症临床诊治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胆道闭锁症临床诊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患儿中,2例患儿因各种原因未能行手术治疗,19患儿行胆囊十二指肠吻合术及胆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手术取得良好效果,术后3个月,黄疸消失,痊愈出院。结论目前小儿先天性胆道闭锁症以外科治疗为主,手术的早晚与手术后效果有明显关系,出生2个月内的手术者,其病变较轻,胆管可能尚未完全纤维闭塞,因而黄疸消退较彻底,肝功能保留较好,手术疗效较好,生存期较长。

【关键词】小儿;先天性胆道闭锁症;临床诊治

先天性胆道闭锁症(Congenital biliary atresia)是一种以特发性、进行性、坏死性炎症为特征,以黄疸为主要表现的疾病[1]。我院自2000年至2010年间共收治先天性胆道闭锁患儿21例,现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1例,其中男9例,女12例;其中1~2月16例,2~3月4例,4月1例;21例患儿均以进行性黄疸加深而就诊,首诊外科者5例,首诊儿科者16例;入院时患儿黄疸指数在30~70μ 13例,70~110μ 5例,110~150μ 3例;3例患儿已有肝脾肿大,血白蛋白降低,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明显增高等肝硬化表现;4例首诊时出现误诊,2例误诊为生理性黄疸,2例误诊为新生儿肝炎,随后21例患儿均得到确诊,其中Ⅰ型6例,Ⅱ型7例,Ⅲ型8例;21例患儿中,2例患儿因各种原因未能行手术治疗,19患儿行胆囊十二指肠吻合术及胆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手术取得良好效果,术后3个月,黄疸消失,痊愈出院。

肝胆外科疾病诊疗指南(二)

肝胆外科疾病诊疗指南(二)

肝胆外科疾病诊疗指南

第二章胆道疾病

第一节先天性胆道疾病

先天性胆道闭锁

一、定义

先天性胆道闭锁(congenital biliary atresia)是胆道先天性发育障碍所致的胆道梗阻,是新生儿长时间梗阻性黄疸的主要原因之一。病变可累及整个胆道或仅为部分胆管,其中以肝外胆道闭锁多见。发病男女比例约为1:1.5。

二、诊断

1.临床表现

1)症状:出生后1~2周出现黄疸并进行性加深,出现陶土样便、浓茶样尿。一般情况逐渐恶化,3~4月后出现营养不良、贫血及发育迟缓等。

2)体征:黄疸,肝、脾肿大。

2.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胆红素持续升高并维持高水平,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

(2)凝血功能障碍。

2)影像学检查

(1)B超示肝外胆管和胆囊发育不良或缺如。

(2)磁共振胰胆管成(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MRCP)可显示肝内外胆管及胆囊的情况。

(3)经皮经肝胆道造影(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graphy, PTC)和/或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可了解肝内胆管结构,为手术方法提供依据。

3.鉴别诊断需与新生儿胆汁浓缩相鉴别,后者常见于新生儿肝炎、溶血病、药物和严重脱水等引起胆汁浓缩、排出不畅而致暂时性黄疸。一般经1~2个月利胆或激素治疗后黄疸逐渐减轻至消退。

三、分型

1.肝内型少见。

2.肝外型Kasai分类法分为三个基本型:

分流性高胆红素血症综合征会引起哪些疾病?

分流性高胆红素血症综合征会引起哪些疾病?

分流性高胆红素血症综合征会引起哪些疾病?

*导读:分流性高胆红素血症综合征可引起先天性胆道畸形、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及胆红素脑病,具体如下:1、先天性胆道畸形……

分流性高胆红素血症综合征可引起先天性胆道畸形、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及胆红素脑病,具体如下:

*1、先天性胆道畸形:先天性胆道闭锁是先天性发育障碍所致的胆道梗阻,是新生儿期长时间梗阻性黄疸的常见原因,病变可累及整个胆道,亦可仅累及肝内或肝外的部分胆管,其中以肝外胆道闭锁常见,占85~90,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

*2、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中枢系统主要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损伤时既有神经元的病理改变又有神经胶质细胞的病理改变。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各种细胞对损伤的易感性不同,神经元和髓鞘最易受累,其次为少突胶质细胞,再次为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除基本病理改变外,不同原因造成的损伤还有其特殊表现。

*3、胆红素脑病:过去称核黄症。是指高非结合胆红素血症时,游离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沉积于基底神经核、丘脑、丘脑下核、顶核、脑室核、尾状核、以及小脑、延脑、大脑皮质及脊髓等部位,抑制脑组织对氧的利用,导致脑损伤。

先天性胆道闭锁护理PPT课件

先天性胆道闭锁护理PPT课件

胆道闭锁的治 疗
胆道闭锁的治疗
胆道闭锁的治疗包括手术和药物治疗两 种方式。 手术通常是肝胆引流术,早期手术效果 较好;药物治疗主要是应用胆汁酸或肝 保护药物。
胆道闭锁后的 护理
源自文库
胆道闭锁后的护理
在手术后的护理中,需要密切监测 患儿的病情变化和恢复情况。 同时,还要注意创口护理、预防并 发症、营养补充等方面的护理工作 。
先天性胆道闭 锁护理PPT课

目录 胆道闭锁简介 胆道闭锁的症状 胆道闭锁的护理 胆道闭锁的治疗 胆道闭锁后的护理 胆道闭锁的预后和预防
胆道闭锁简介
胆道闭锁简介
胆道闭锁是一种出生时就存在的胆 道疾病,影响胆囊和胆道的正常功 能。 胆道闭锁导致胆汁无法从肝脏排出 ,可能引起胆囊积液,肝功能受损 等严重后果。
胆道闭锁的预 后和预防
胆道闭锁的预后和预防
胆道闭锁患儿的预后取决于病情的严重 程度、早期治疗的效果以及术后的护理 。 胆道闭锁可以通过孕妇产前检查、胎儿 超声等手段进行早期筛查和预防。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胆道闭锁的症 状
胆道闭锁的症状
胆道闭锁的常见症状包括黄疸、肝大、 呕吐、恶心、浅色大便等。 部分患儿可能有腹胀、食欲不振、脂肪 吸收不良等消化系统问题。
胆道闭锁的护 理
胆道闭锁的护理
针对胆道闭锁患儿的护理包括 :提供适当饮食、监测黄疸程 度和排尿、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等。

胆道闭锁患儿的护理ppt课件

胆道闭锁患儿的护理ppt课件

精品课件
22
术后的护理:
患儿哭闹,可使腹腔压力异常增高,造成切口裂开,可采取 如下的方法减少患儿的哭闹:集中治疗;禁食期间给予安慰 奶嘴;留置深静脉置管,减少反复静脉穿刺,避免给患儿造 成不必要的刺激,以提高患儿的舒适度,从而使患儿减少哭 闹。
精品课件
23
术后的护理:
3.切口的护理:每天换药,观察伤口外层敷料是否干 净,如果有渗血渗液需告诉医生及时换药,预防感染。
葛西术后常规留臵腹腔引流管妥善固定管道保持引流的通畅不要折叠引流管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质腹腔引流液通常为腹水呈淡黄色带少许血性澄清没有明显沉淀如果出现血性腹水提示腹腔内有活动性出现短时间内量多颜色鲜红需及时通知医生
胆道闭锁患儿的护理
精品课件
1
宝宝从出生后几天开 始皮肤开始发黄,而 且大便的颜色越来越 白,宝宝是怎么回事 了呢?
精品课件 呼吸困难
20
术后的护理:
1.引流液的观察:葛西术后常规留置腹腔引流管,妥 善固定管道,保持引流的通畅,不要折叠引流管,观 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质,腹腔引流液通常为腹水, 呈淡黄色带少许血性,澄清没有明显沉淀,如果出现 血性腹水提示腹腔内有活动性出现,短时间内量多, 颜色鲜红,需及时通知医生。
精品课件
4
1.分子生物学说:
(1)分子遗传学: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2)表达遗传学:可能与 miRNA 的表达异常有关 (3)基因突变:在可能与inv 基因的突变有关

胆道闭锁胆道闭锁如何治疗

胆道闭锁胆道闭锁如何治疗

胆道闭锁胆道闭锁如何治疗

什么是胆道闭锁,其实胆道闭锁又称之为先天性胆道闭锁和新生儿先天性胆道闭锁,是小儿常见的一种消化外科疾病之一。那患上胆道闭锁的时候应该如何治疗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就来看一下吧。

胆道闭锁病因

为什么会患上胆道闭锁呢?相信很多人对此都是不知道的。所以,下面我们不妨一起来看一下。

1.先天性发育异常

本病以往多认为是一种先天性胆管发育异常,但近年来经病理及临床研究认为这一学说并非完全可靠。临床上常见的先天畸形,如肛门闭锁、肠闭锁、食管闭锁等,常伴发其他畸形,而胆道闭锁则少有伴发畸形;在胎儿尸解中,亦从未发现胆道闭锁畸形。

本病的临床症状有时在生后数周后才开始出现,或在生理性黄疸消退后再现黄疸。有人在做胆道闭锁手术时,探查肝门部,即使在所谓“不能手术型”中也能见到细小的索条状胆道残迹,组织切片可见胆管内腔、胆管上皮、残存的胆色素及炎性细胞浸润等。进一步说明胆道闭锁并不是一种先天性发育畸形,而是在出生前后出现的一种疾病。

2.感染因素

有一些专家认为,胆道闭锁则有可能是因为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跟新生儿肝炎是属于同一种病变,只是病发部位不同。

肝脏及胆道经病毒感染以后,肝脏呈巨细胞性变,胆管上皮损坏,导致管腔阻塞,形成胆道闭锁或胆总管囊肿,炎症亦可因产生胆管周围纤维性变和进行性胆管闭塞。目前有较多的报告提到巨细胞病毒感染与胆道闭锁、胆总管囊肿发病关系密切。

3.先天性胰管胆管合流异常

胰管胆管合流异常是指在胚胎期胰管和胆管不在十二指肠壁内汇合而在壁外汇合的先天畸形,它不仅是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胆管结石、

先天性胆道闭锁个案护理

先天性胆道闭锁个案护理

并发症风险评估
01
02
03
04
出血风险
评估患儿凝血功能、血小板计 数等指标,预测术后出血风险

感染风险
了解患儿术前感染情况、术后 抗生素使用情况等,评估术后
感染风险。
胆漏风险
根据手术方式和患儿胆道发育 情况,评估术后胆漏风险。
肝功能衰竭风险
结合患儿术前肝功能指标和术 后恢复情况,预测肝功能衰竭
风险。
3
查,明确胆道闭锁的类型
和程度,为手术提供准确
依据。
术后评估
生命体征监测
术后持续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包 括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指 标。
营养支持评估
根据患儿术后恢复情况,评估营 养支持方案的有效性,及时调整 。
手术效果评估
观察患儿黄疸消退情况、大小便 颜色变化等,评估手术效果。
并发症观察
密切观察患儿有无出血、感染、 胆漏等并发症发生,及时处理。
定期复查时间
告知家长患儿需定期复查的时间安排,如术后1个月、3个 月、6个月等。
复查项目说明
向家长说明每次复查需要检查的项目和目的,以便其提前 做好准备。
注意事项提醒
提醒家长在复查前需注意的事项,如饮食调整、避免感染 等。
紧急情况下联系医生途径提供
紧急联系电话
向家长提供医院或主治医生的紧急联系电话,以便在紧急情况下 能及时联系到医生。

先天性胆道闭锁患儿的护理

先天性胆道闭锁患儿的护理

先天性胆道闭锁患儿的护理

先天性胆道闭锁患儿的护理,主要分术前、术后护理。

(一)术前护理

1.改善营养状况:由于肝功能受损,术前应积极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按医嘱静脉输注白蛋白、全血、血浆、脂肪乳或氨基酸以改善患儿营养状况及贫血。

2.作好肠道术前准备。

3.心理护理:向家长介绍预后及手术的必要性,使其对患儿的疾病及病情有所了解,增强对手术的信心,并能积极配合疾病的治疗和病情的观察。

(二)术后护理

1.常规护理:监测生命体征,麻醉清醒后即取头高位或半卧位。

2.保持引流通畅:①适当约束患儿,妥善固定导管,严防脱出;②妥善连接导管与各型引流收集器具,维持其重力引流或负压引流状态;

③观察并记录引流液量和性状,若有异常,应立即联系医师;④保持导管通畅,必要时按无菌原则疏通管腔;⑤如果发生导管脱出,应立即报告医师,不可试行重新置入,防止损伤吻合口或脏器,导致出血、感染或吻合口瘘;⑥加强导管周围皮肤护理,可涂氧化锌软膏,及时更换敷料;⑦拔除导管时间须待组织愈合,或在体腔内导管周围形成纤维包绕,或经造影检查确定。

3.饮食护理:术后应尽早恢复母乳喂养。指导产妇定时哺乳或挤出奶汁喂养婴儿,是保证妇婴健康的最佳选择。对贫血、低蛋白血症或术

后并发胆瘘、肠瘘等患儿,应给予静脉补液,或短期内实施胃肠外营养支持。

4.胆瘘及腹部切口裂开是术后主要的并发症,术后腹胀导致腹内压过高是切口裂开的直接原因,多发生在术后3〜7天左右。此时患儿会突然哭闹不安,腹肌紧张并有压痛,切口有胃肠液、胆汁样液溢出,立即报告医师。持续胃管、肛管减压,能促进肠蠕动尽早恢复;腹带保护等是减轻腹胀,防止切口裂开的有效方法。

胆道闭锁诊断及治疗指南(2018版)

胆道闭锁诊断及治疗指南(2018版)
: ; ; Key words biliary atresia child practice guidelines as topic
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是婴儿期常见的严重肝胆系 推荐意见1:推荐使用Kasai 制订临床分型标准:Ⅰ型胆总管闭
统疾病之一,以肝内、外胆管进行性炎症和纤维化为特征;如不 锁;Ⅱ型肝管闭锁;Ⅲ型肝门部闭锁(1B)。
Ⅱ型:肝管闭锁(3% );Ⅲ型:肝门部闭锁(92% ) 。 [10]
3. 2 Davenport 分型 特发性/ 孤立型、巨细胞病பைடு நூலகம்相关型
(IgM)、囊肿型、综合征型(合并多脾及内脏转位)[11]。
3. 3 Ohi 分型 按照Kasai 标准分为Ⅰ、Ⅱ、Ⅲ型;Ⅲ型闭锁远端胆管
形态分为通畅型、纤维条索型、发育不良型、混合型;近端胆管形态
2436
0. 60 / 10 000[5]
0. 56 / 10 000[6]
1/
10
,日本: 000[7]
1.
04

10
000[8]。中国大陆相关BA
发病率数据统计
不全面,中国台湾地区为1.78/ 10 。 000[9]
3 临床分型
3. 1 Kasai 分型 按肝外胆管闭锁不同部位进行分型,Ⅰ型:
胆总管闭锁(5% ),包括树枝样(treelike)和云雾状(cloudy);

胆道闭锁

胆道闭锁

胆道闭锁

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并非少见疾病,发病率约为1:10000~15000个存活出生婴儿,而日本和我国较欧美为高。一般认为无种族差异,尚未发现有关遗传因素,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男女之比为1:1.56。胆道闭锁是新生儿胆汁淤积最常见的原因,特点为发生于出生后3个月内的部分或全部肝外胆道完全性纤维化梗阻。该病是目前诊治困难、预后较差的疾病之一,不经治疗的平均生存期在1年以内,75%的患儿需肝移植才能长期生存。

【分型】

胆道闭锁按胆管受累而闭塞的范围可分为三个基本型。

I型为胆总管闭锁,约占5%--10%,肝管未闭锁,胆总管部分或全部缺如。此型可以进行胆肠吻合,以往被称为“可治型”。II型为肝管闭锁,此型中少数病例闭锁部位在肝管,而胆囊及胆总管存在,并连接十二指肠,称为胆总管未闭锁型胆道闭锁。III型为肝门部闭锁,此型和II型胆道闭锁约占85%以上,以往由于无法进行胆道肠管吻合而被称为“不可治型”。

胆道闭锁的合并畸形比其他先天性外科疾病的发生率为低,各家报道相差较大,在7%--32%之间,主要是血管系统(下腔静脉缺如,十二指肠前门静脉、异常的肝动脉)、消化道(肠旋转不良)、腹腔内脏转位。

【临床表现】

患儿多为足月产,生后1~2周内表现多无异常,往往在生理性黄疸消退后又出现巩膜、皮肤黄染。随着日龄增长黄疸持续性加深,尿色也随之加深,甚至呈浓茶色。有的患儿生后粪便即成陶土色,但也有不少患儿生后有正常胎便及粪便,随着全身黄疸的加深粪便颜色逐渐变淡,最终呈陶土色。约有15%的患儿在生后一个月才排白色大便。病程较长者粪便又可由白色变为淡黄色。这是由于血液中胆红素浓度过高,少量胆红素经过肠腺排入肠腔与大便相混之故。

先天性胆道闭锁诊疗指南

先天性胆道闭锁诊疗指南

先天性胆道闭锁诊疗指南

一、定义

先天性胆道闭锁(congenital biliary atresia)是胆道先天性发育障碍所致的胆道梗阻,是新生儿长时间梗阻性黄疸的主要原因之一。病变可累及整个胆道或仅为部分胆管,其中以肝外胆道闭锁多见。发病男女比例约为1:1.5。

二、诊断

1.临床表现

1)症状:出生后1~2周出现黄疸并进行性加深,出现陶土样便、浓茶样尿。一般情况逐渐恶化,3~4月后出现营养不良、贫血及发育迟缓等。

2)体征:黄疸,肝、脾肿大。

2.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胆红素持续升高并维持高水平,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

(2)凝血功能障碍。

2)影像学检查

(1)B超示肝外胆管和胆囊发育不良或缺如。

(2)磁共振胰胆管成(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MRCP)可显示肝内外胆管及胆囊

的情况。

(3)经皮经肝胆道造影(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graphy, PTC)和/或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可了解肝内胆管结构,为手术方法提供依据。

3.鉴别诊断需与新生儿胆汁浓缩相鉴别,后者常见于新生儿肝炎、溶血病、药物和严重脱水等引起胆汁浓缩、排出不畅而致暂时性黄疸。一般经1~2个月利胆或激素治疗后黄疸逐渐减轻至消退。

三、分型

1.肝内型少见。

2.肝外型Kasai分类法分为三个基本型:

Ⅰ型胆总管闭锁

ⅠA 胆总管下端闭锁。

以面部肿块为首要症状的先天性胆道闭锁1例

以面部肿块为首要症状的先天性胆道闭锁1例

以面部肿块为首要症状的先天性胆道闭锁1例

标签:面部肿块先天性胆道闭锁1病例介绍患儿,男,25 d,面部自发性肿块2 d入院。患儿为足月顺产儿,生后无窒息史。生后2、3天出现皮肤黄染,于生后8天左右逐渐消退。生后2周时再次出现皮肤黄染,并逐渐加重。继胎粪之后排白陶土样大便,尿色黄。入院前2天左面部无诱因出现1个核桃大小包块,无发热等感染病史,否认手术外伤史,否认其母乙型肝炎病史,否认血友病等遗

传病史。查体:体温:368 ℃,脉搏120次/min,呼吸,38次/min,神志清醒,皮肤中度黄染,无出血点及皮疹。巩膜黄染,左面部包块约2 cm×3 cm,质软,波动(+)。心肺正常。腹平软,肝脏右肋缘下20 cm,剑突下2 5 cm,质软,脾肋缘下10 cm。四肢活动自如,关节无肿胀。血常规:白细胞:86×109/L,中性粒细胞:045,淋巴细胞:048,红细胞:485×1012/L,血红蛋白:130 g/L,血小板:200×109/L,血清总胆红素183 μmol/L,直接胆红素124 μmol/L,间

接胆红素59 μmol/L,ALT 68 U/L。乙肝五项阴性。入院诊断:(1)黄疸原因待查(2)维生素K缺乏症。予保肝退黄,补充维生素K1,预防感染,左面部包块行切

开引流证实为血肿。肝胆脾彩超见肝肋缘下2 2 cm,剑突下2 5 cm,表面光滑,内回声密集,胆总管0 3 cm,胆囊、胆总管均未显示。脾厚10 cm。提示肝脾大,可疑先天性胆道闭锁。该患儿2个月时,因“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再次入院。查体:营养不良,发育落后,皮肤重度黄染,腹膨隆,肝脏右肋缘下2 5 cm,剑突下30 cm,质韧,脾肋缘下2 5 cm,移动性浊音阴性。该患儿5个月时,因“腹胀、呼吸困难、发热1周”入院。查体:体温378 ℃,脉搏150次/mi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发病原因
病因尚无明确结论,早期认为该病为先天性胆 管发育异常,与胚胎期第4~10周胆管系统发 育停顿或紊乱有关,然而,对大量流产或早产 儿胆道系统的解剖却并未发现过胆道闭锁,相 反近年研究有更多证据支持此病为后天形成, 部分病儿出生时有正常黄色大便,数周后才出 现灰白色大便及黄疸,也提示这些病儿胆道梗 阻出生后才发生,此外,病理检查发现肝脏组 织呈炎症性变化,肝门及胆管周围有炎症细胞 浸润,肝小叶发生微小脓灶或局限性坏死,胆 管闭塞处肉芽组织形成,通过对肝外胆道闭锁 和新生肝炎的对比病理研究,发现两者肝组织
4.症状及体征


渐进性黄疸,巩膜黄染是最早的体征,黄疸可 出现在出生后不久或1个月内,亦有在生理性 黄疸消退1~2周后,本应逐渐消退,反而呈进 行性加重,随着黄疸的加重,粪便由正常黄色 变淡以至白陶土色,有时由白陶土色又转为淡 黄色,这是由于血液胆色素浓度过高胆色素通 过肠壁渗入肠腔,使粪便着色,尿色加深,犹 如浓茶色。 最初3个月患儿营养发育,身高和体重无明显 变化,3个月后发育减缓,营养欠佳,精神萎
6.诊断和鉴别
总之,在生后1个月时,一旦高度怀疑为胆道闭锁,就应 进行多种的鉴别诊断方法,如临床、实验室、超声、放 射和组织切片等,外科探查也应考虑,对病程已接近2个 月而诊断依然不明者,应作右上腹切口探查,通过最小 的操作而获得肝组织标本和胆道造影,如发现胆囊,作 穿刺得正常胆汁,提示近端胆管系统未闭塞,术中造影 确定远端胆管系统,假如肝外胆管未闭塞,则作切取活 检或穿刺活检,取自两个肝叶以利诊断,如遇小而萎陷 的胆囊得白色胆汁时仍应试作胆道造影,因新生儿肝炎 伴严重肝内胆汁郁积或肝内胆管缺如,均可见到瘪缩的 胆囊,如造影显示肝外胆管细小和发育不良,但是通畅, 则作活检并胆道冲洗后结束手术,假如胆囊闭锁或缺如, 则解剖肝门区组织进行肝门肠管吻合术。 本病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新生儿肝炎 本病与新生儿肝炎鉴别最困难,有学者认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2mg/kg)、适当补充葡萄糖、维生素B、 C,术前如有贫血及低蛋白血症,应尽早纠 正(争取血红蛋白10g/l,白蛋白30g/l以上) 手术方法 肝管空肠吻合 肝门空肠吻合(Kasai手术) 肝移植
靡,贫血,5~6个月后因胆道梗阻,脂肪吸 收障碍,脂溶性维生素缺乏,全身状态迅速 恶化,维生素A缺乏引起眼干,指甲畸形,皮 肤干燥缺乏弹性;维生素D缺乏引起维生素D缺 乏病,抽搐;维生素K缺乏,血清凝血酶减少, 出现皮下淤血及鼻出血等现象;易合并上呼吸 道感染及腹泻。 体检可见腹部膨胀,肝脏肿大,表面光滑,质 地坚硬,边缘圆钝;晚期肝内淤胆,肝纤维变性, 胆汁性肝硬化,可出现脾大,腹壁静脉曲张和 腹水等门脉高压症状,最后导致肝功能衰竭, 肝性脑病常是本病死亡的直接原因,如不能手 术重建胆道,一般生存期为1年。 胆管闭锁的早期诊断仍十分困难,所使用的诊
化,出生5~6个月,多数小叶间胆管破坏消失, 小胆管排列不整齐,狭窄或闭锁,新生胆管明 显减少,在汇管区域几乎见不到胆管,肝外型 胆管闭锁的肝内胆管开放,而肝外部分或完全 闭锁,由于梗阻的部位和范围不同,胆道闭锁 的病理改变也有差异,闭锁的胆道在组织学上 符合炎症改变,有少许细胞浸润的结缔组织组 成其内面覆盖肉芽组织,在肉芽组织中可见到 很多圆形细胞浸润和吞噬胆色素的组织细胞, 而具有内腔的胆总管见不到上述病理改变,组 织学结构正常,其内衬以圆柱形上皮,有学者 发现2/3以上的胆管闭锁病儿有巨肝细胞出现, 与新生儿巨细胞肝炎相似,故认为这两种疾病 有密切的关系。
(六)胆道造影检查 ERCP已应用于早期鉴别诊断,造影发 现胆道闭锁有以下情况:①仅胰管显影;②有时可发现 胰胆管合流异常,胰管与胆管均能显影,但肝内胆管不 显影,提示肝内型闭锁。新生儿肝炎综合征有下列征象: ①胰胆管均显影正常;②胆总管显影,但较细。 (七)肝穿刺病理组织学检查:一般主张作肝穿刺活检,或 经皮肝穿刺造影及活检,新生儿肝炎的特征是小叶结构 排列不整齐,肝细胞坏死,巨细胞性变和门脉炎症,胆 道闭锁的主要表现为胆小管明显增生和胆汁栓塞,门脉 区域周围纤维化,但有的标本亦可见到多核巨细胞,因 此,肝活检有时能发生诊断困难,甚至错误,有10~ 15%病例不能凭此作出正确诊断。
(四)脂蛋白-X(Lp-x)定量测定 脂蛋白-X是一种低密度脂蛋 白,在胆道梗阻时升高,据研究所有胆道闭锁病例均显 升高,且在日龄很小时已呈阳性,新生儿肝炎病例早期 呈阴性,但随日龄增长也可转为阳性,若出生已超过4周 而Lp-X阴性,可除外胆道闭锁;如>500mg/dl,则胆道闭锁 可能性大,亦可服用消胆胺4g/天,共2~3周,比较用药 前后的指标,如含量下降则支持新生儿肝炎综合征的诊 断,若继续上升则有胆道闭锁可能。 (五)胆汁酸定量测定 最近应用于血纸片血清总胆汁酸定量 法,胆道闭锁时血清总胆汁酸为107~294μmol/L,一般 认为达100μmol/L都属淤胆,同年龄无黄疸对照组仅为 5~33μmol/L,平均为18μmol/L,故有诊断价值,尿内胆 汁酸亦为早期筛选手段,胆道闭锁时尿总胆汁酸平均为 19.93±7.53μmol/L,而对照组为1.60±0.16μmol/L,较正 常儿大10倍。
为胆道闭锁与新生儿肝炎可能为同一疾病的不同病理改 变,约20%的新生儿肝炎有胆道完全性阻塞阶段,梗阻 性黄疸的表现,极似胆道闭锁,但此类患儿肝外胆道大 部分正常,很少见脾大,经一般治疗,多数4~5个月后, 胆道疏通,黄疸逐渐消退,可自然痊愈。 临床鉴别要点:肝炎男婴多于女婴,而胆道闭锁女婴 多于男婴;肝炎黄疸较轻有波动,胆道闭锁时黄疸持续 性加重;肝炎时为黄色软便,胆道闭锁陶土色便出现较 早且持续时间较长;胆道闭锁时肝大较肝炎重,质地硬, 常伴有脾大。 检查鉴别要点: ①血清胆红素:肝炎患儿随病程而逐 渐下降,胆道闭锁呈持续升高;②血清谷氨酰转肽酶的 活化:新生儿肝炎只有23%的病例超过500U; ③测定十 二指肠引流液中的胆红素:十二指肠液不含胆红素者中, 90%为先天性胆道闭锁,有助于先天性胆道闭锁的早期 诊断; ④ 131I-RB排泄试验和99mTc-PL扫描:正常时
(一)血清胆红素的动态观察:每周测定血清胆红素,如 胆红素量曲线随病程趋向下降,则可能是肝炎;若持续 上升,提示为胆道闭锁,但重型肝炎并伴有肝外胆道阻 塞时,亦可表现为持续上升,此时则鉴别困难。 (二)超声显象检查 若未见胆囊或见有小胆囊(1.5cm以下), 则疑为胆道闭锁,若见有正常胆囊存在,则支持肝炎, 如能看出肝内胆管的分布形态,则更能帮助诊断。 (三)99mTc-diethyl iminodiacetic acid(DIDA)排泄试验 近 年已取代131碘标记玫瑰红排泄试验,有较高的肝细胞 提取率(48%~56%),优于其他物品,可诊断由于结构 异常所致的胆道部分性梗阻,如胆总管囊肿或肝外胆管 狭窄,发生完全梗阻时,则扫描不见肠道显影,可作为 重症肝内胆汁郁积的鉴别,在胆道闭锁早期时,肝细胞 功能良好,5分钟显现肝影,但以后未见胆道显影,甚 至24小时后亦未见肠道显影,当新生儿肝炎时,虽然肝 细胞功能较差,但肝外胆道通畅,因而肠道显影。
3.分型
先天性胆道闭锁分型较多,有分为肝内型和肝外 型两类,前者发病极少,国内尚未见报告;肝外 型又分为6型,通常将Ⅰ、 Ⅱ 、Ⅲ 型称为“不可 吻合型”,或手术效果不理想型,占80%-90%, 治疗效果及预后甚差,将Ⅳ 、Ⅴ 、Ⅵ称为“可 吻合型”,占10%-20%。6型胆道闭锁中认为Ⅰ、 Ⅱ 型为胆道发育不良,是炎症损害胆道上皮,发 生纤维性变,管道逐渐狭窄,但未完全闭锁,如 病变好转,有恢复通畅可能,若炎症继续发展, 则整个胆道完全闭锁。第Ⅲ 型为真正胆道闭锁, 外胆道严重受累,上皮完全损坏,全部结构发生 纤维化,胆管完全消失,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及肝
断方法形式繁多,手段各异,均需结合临床及 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分析,辅以核素检查,胆 道造影及肝穿刺活检,对诊断困难者主张早期 手术探查。
5.辅助检查
现有的实验方法较多,但特异性均差,胆道闭 锁时,血清总胆红素增高,一分钟胆红素的比 例亦相应增高,硷性磷酸酶的异常高值对诊断 有参考价值,Υ-谷氨酰转酶 高峰值高于300IU/L ,呈持续性高水平或迅速增高状态,5′核苷酸酶 在胆管增生越显著时水平越高,测定值>25IU/L ,甲胎蛋白高峰值低于40μg/ml,其他常规肝功 能检查的结果均无鉴别意义。
门处均无肉眼可见有腔隙的通道,组织切片偶见少量粘 膜组织,不能施行吻合手术;第Ⅳ 、Ⅴ 、Ⅵ型则为胆道 中断,即肝外胆道终于盲闭部位,盲袋内有胆汁与肝相 通,故可施行吻合手术。
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KASAI分类,分为胆总管闭锁 ( Ⅰ型)、肝管闭锁( Ⅱ型) 、肝门部闭锁(Ⅲ型)
KASAI分类法特别对肛门部胆管形态分为6型: ①肝管 扩张型;②微小胆管型;③胆汁湖状肝管型;④索状肝 管型;⑤块状结缔组织肝管型;⑥肝管缺如型。
先天性胆道闭锁
简介
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是新生儿期
一种少见的严重黄疸性疾病,但却是新 生儿梗阻性黄疸时需要外科处理的主要 问题。胆道闭锁并非少见疾病,至少占 有新生儿长期阻塞性黄疸的半数病例, 其发病率约为1∶8000~1∶14000个存活 出生婴儿,但地区和种族有较大差异, 以亚洲报道的病例为多,东方民族的发 病率高4~5倍,男女之比为1∶2。
131I-RB静脉注射后,为肝脏多角细胞摄取并通过胆汁 排泄到肠道,不被肠道吸收,胆道闭锁患儿玫瑰红滞留 于肝内不进入肠道,因此测定粪便内131I的含量可了解 胆道阻塞情况,一般按2UC/kg注入静脉72h后测定粪便 内131I的含量,90%的胆道闭锁131I随粪便排泄量在5% 以下,而新生儿肝炎患儿几乎都在10%以上,99mTc-PL 扫描亦有助于胆道闭锁和新生儿肝炎的鉴别。 2.新生儿溶血症 此症早期与胆道闭锁相似,有黄疸,肝 脾肿大等,但患儿有严重贫血表现,末梢血象大量核红 细胞,随病儿长大,血象多自行恢复正常。 3.新生儿哺乳性黄疸 病因为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的活力 受到母乳中某些物质的抑制,一般于出生后4~7天黄疸 加重,2~3周最深,血胆红素可达15~25mg/dl,停乳后 2~4天高胆红素血症迅速消退,本病临床上无肝脾肿大 及灰白便。 4.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本病为黄疸,腹部包块,灰白色粪
便,但黄疸为间歇性,B超可探及液平肿块。
7.治疗措施
目前手术治疗是唯一途径 尽早手术<60天效果好(有报告生后60天内 手术者黄疸消退率在90%,而生后90-120天 以上手术者黄疸消退率在30%以下,故胆道 闭锁手术时间最好在生后6-10周,不宜超过 生后90天) 术前准备 准备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在3-5天内完成,为 预防术后逆行性胆管炎,术前3天最好口服 或静脉应用广谱抗生素,同时每天给予VitK
病变相似,仅程度不同,肝外胆道闭锁以胆管 胆栓和炎症病变表现为主,而婴儿肝炎肝细胞 坏死表现更突出,因此现在认为胆道闭锁可能 是一种与婴儿肝炎病理过程相似的获得性疾病, 出生后所见的胆道闭锁是炎症过程的终末阶段 和结局,炎症破坏致使胆管纤维瘢痕化并且闭 塞,引起炎症的病因以病毒感染为主,如乙肝 病毒,巨细胞病毒等,也可能是风疹病毒,甲 型肝炎病毒或疱疹病毒,有学者提出胰胆管汇 合部位异常也可能是胆道闭锁发生的先天性因 素。
2.发病机制
本病由于胆道阻塞,胆汁淤积,使肝实质受损, 早期肝可轻度肿大,数个月后即可发展为严重 胆汁性肝硬化,肝脏明显肿大,质地变硬,表 现为褐绿色,呈细颗粒状或结节状,切面可见 网络状灰白色结缔组织增生,显微镜下,肝小 叶被增生的纤维组织条索分隔变形,大小不等, 形状不一,中央静脉偏位或不清,肝细胞索排 列紊乱,肝血窦扩张或变窄,肝细胞有胆汁沉 着,呈均匀黄染,细颗粒状或粗颗粒状,全部 病例可见肝细胞空泡样变性,肝细胞肿胀,肝 细胞增生和库普弗细胞动员象,肝内型病理改 变在出生后2~3个月可表现为胆汁滞留,肝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