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学前教育心理学课本重点

合集下载

学前教育心理学重点必背

学前教育心理学重点必背

学前教育心理学重点必背学前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在幼儿园阶段的心理发展和教育问题的学科。

了解学前教育心理学的重点内容,对于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学前教育心理学的重点内容,供大家参考。

一、儿童认知发展儿童认知发展是学前教育心理学的重要内容。

儿童在学前阶段经历了从感知到思维、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发展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儿童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等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了解儿童认知发展的规律,可以帮助幼儿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

二、儿童语言发展儿童语言发展是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另一个重点内容。

儿童在学前阶段经历了从单词到句子、从简单到复杂的语言发展过程。

语言是儿童沟通和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也是学习的基础。

了解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可以帮助幼儿教师更好地进行语言教育,提高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儿童情绪发展儿童情绪发展是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另一个关键内容。

儿童在学前阶段经历了情绪从单一到复杂、从外部引发到内部调节的发展过程。

情绪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儿童行为表现的重要因素。

了解儿童情绪发展的规律,可以帮助幼儿教师更好地进行情绪教育,帮助儿童健康成长。

四、儿童社会发展儿童社会发展是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儿童在学前阶段经历了从亲属关系到同伴关系、从单纯合作到合作竞争的社会发展过程。

社会发展是儿童与他人交往和相互作用的过程,对于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了解儿童社会发展的规律,可以帮助幼儿教师更好地进行社会教育,培养儿童的合作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

五、儿童性别认同儿童性别认同是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另一个重点内容。

儿童在学前阶段经历了性别角色认同的建立过程。

性别认同是儿童对自己和他人性别特征的认知和评价,对于儿童性别角色的形成和性别社会化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儿童性别认同的发展规律,可以帮助幼儿教师更好地进行性别教育,促进儿童性别平等意识的形成。

专升本学前教育学心理学必背内容

专升本学前教育学心理学必背内容

专升本学前教育学心理学必背内容
以下是 6 条相关内容:
1. 嘿,你知道儿童的心理发展有多重要吗?就像建房子得打牢基础一样哇!比如孩子啥时候开始有自我意识呢,这就是学前教育学心理学必背的呀!想想看,如果连这个都不懂,怎么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学前教育者呢!
2. 你晓得为啥要了解儿童的认知特点吗?这可是关键得很呐!就好比开车得知道怎么挂挡一样咧!像他们对颜色、形状的认知过程,那都是必须牢记于心的呀,难道你不想搞清楚吗?
3. 哇塞,儿童的情绪情感那可不能小瞧哇!这不就跟天气变化似的嘛,一会儿晴一会儿阴的。

比如孩子为啥突然就哭了,这在专升本学前教育学心理学中可是重点哟!你还不赶紧背下来?
4. 嘿呀,教育方法就像做菜的调料一样,得用对咯!你看,不同的孩子要用不同的教育方法,这在学前教育学心理学中是一定要懂的咧!难道不是吗?比如怎么引导一个调皮的孩子,这里面的门道可不少呢!
5. 哎呀呀,儿童的语言发展可有意思咧!就像一棵小树苗慢慢长大变繁茂。

比如他们怎么从只会说几个字到能完整表达一段话,这里头的学问,咱得好好记下来呀,你说对不对?
6. 你想想,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是不是很奇妙呢?简直就像一部精彩的电影呀!像他们怎么学会交朋友,怎么融入集体,这都是专升本学前教育学心理学不能错过的必背内容呐!可别不当回事哟!
我的观点结论:学前教育学心理学的这些必背内容真的超级重要,不记住可不行呀!。

2024年广东省专升本学前教育基础知识点考点大纲复习资料【超全】

2024年广东省专升本学前教育基础知识点考点大纲复习资料【超全】

专升本学前教育基础学前心理学绪论重点难点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知识点1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人的心理现象1、认识过程;2、情绪和意志过程;3、个性心理特征。

1.2.3.知识点1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三)心理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

0~180~6知识点2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内容知识点3 学前儿童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区别和关系知识点3 学前儿童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区别和关系知识点3 学前儿童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区别和关系知识点3 学前儿童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区别和关系第二节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知识点1 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一、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知识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至少可以获得两个方面的基本知识:(一)儿童心理变化的基本规律知识点1 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谢谢第三节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方法知识点1 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学习得法,是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保证。

怎样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知识点2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知识点3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具体方法《3~6知识点3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具体方法知识点3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具体方法知识点3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具体方法1知识点3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具体方法1(1(2(3知识点3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具体方法1(4(5(6知识点3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具体方法2知识点3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具体方法2知识点3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具体方法3知识点3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具体方法知识点3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具体方法知识点3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具体方法知识点3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具体方法知识点3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具体方法知识点3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具体方法知识点3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具体方法知识点3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具体方法谢谢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概述第一节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知识点1 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概念几种解释:123知识点1 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概念剖析:12知识点2 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知识点3 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10—1岁;0—66—12月。

20242《学前教育心理学》核心知识点

20242《学前教育心理学》核心知识点

20242《学前教育心理学》核心知识点《学前教育心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掌握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方法和技巧。

本文将介绍该课程的核心知识点,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提供参考和帮助。

一、认知过程认知过程是指个体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方式,获取和理解外部信息的心理过程。

在学前教育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处于重要阶段,需要教师了解儿童的认知特点和规律,以更好地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

1、感知觉:儿童通过感知觉获取外部信息,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

教师需要了解儿童感知觉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为儿童提供丰富多样的感知觉刺激,促进儿童的感知觉发展。

2、注意力:儿童注意力的稳定性、分配性和选择性逐渐发展。

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培养儿童的注意力品质。

3、记忆力:儿童的记忆能力逐渐发展,包括机械记忆、意义记忆和形象记忆等。

教师需要采用适合儿童记忆特点的教学方法,帮助儿童记忆知识和发展记忆能力。

4、思维:儿童思维能力逐渐发展,包括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等。

教师需要引导儿童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

二、情感过程情感过程是指个体对客观事物和事件的态度和体验,包括情绪、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

在学前教育阶段,儿童的情感发展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1、情绪管理:儿童的情绪管理能力逐渐发展,包括情绪的表达、调节和自我控制等。

教师需要引导儿童学会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培养儿童的情绪管理能力。

2、同情心:儿童的同情心逐渐发展,表现为对他人情感的理解和关心。

教师需要引导儿童学会关心他人,培养儿童的同情心和关爱他人的能力。

3、社交能力:儿童的社交能力逐渐发展,包括与他人交往、合作和解决冲突的能力。

教师需要为儿童提供与他人互动的机会,引导儿童学会与他人交往和合作,培养儿童的社交能力。

三、个性特征和人格培养个性特征和人格培养是学前教育阶段的重要任务之一。

专升本学前教育心理学课本重点【精选资料】

专升本学前教育心理学课本重点【精选资料】

一、绪论1.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从出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0-6.7岁)2.心理发展的特点①发展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②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③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关键期、危机期)④发展具有个别差异3.关键期和危机期的定义关键期(也称敏感期、临界期)这种形成某种反应或学习某种行为的大好时机就是关键期危机期是指在发展的某些年龄时期,儿童心理常常发生紊乱,表现出各种否定和抗拒的行为,如常与人发生冲突、违抗成人的要求等。

3岁、7岁11-12岁都是发展的“危机年龄”4.对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认识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指的是各年龄阶段上儿童所表现出来的、与其他年龄段不同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5.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一)客观性(二)发展性(三)教育性6.观察法及其运用是的注意事项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中的表现,包括其言语、表情和行为,可以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

观察法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最基本方法。

注意事项:1.观察前要做好准备,根据一定的理论知识和研究题目确定观察目的和记录要求2.观察室尽量使儿童保持自然状态,最好不要让儿童意识到自己是观察对象3.观察记录要详细、准确、客观,不仅记录儿童的行为表现,还应记录引起行为的诱因。

记录可运用事先设计好的表格,也可采用适当的仪器设备4.观察应排除偶然性,一般应在校场时间内系统地反复进行二、新生儿心理的发生(0-1个月)1.新生儿无条件发射的种类刚出生的儿童适应变化了的环境,主要依靠低级中枢实现的本能活动—‘无条件反射(一)无条件食物发射(二)无条件防御反射(三)无条件定向反射(四)抓握发射(五)巴宾斯基发射(六)惊跳反射(七)强直性颈反射(八)行走反射(九)游泳发射2.新生儿条件发射的特点速度慢、不稳定、不易分化3.对“育应从0岁开始”的理解(一)新生儿的心理活动能力①研究发现,胎儿已经开始对外界某些事物做出反应②新生儿已经具有不可低估的心理能力:他们不仅能看、能听、能记忆,还能区别不同的感觉信息。

学前心理学常考知识点总结

学前心理学常考知识点总结

学前心理学常考知识点总结
一、儿童认知发展的基本理论
1. 居里提出的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阶段及特点
2. 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及其核心概念
3. 维果茨基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二、儿童情感发展的基本特点及影响因素
1. 婴幼儿的情感表达及其特点
2. 儿童情感发展受到的影响因素
3. 提供有利于儿童情感发展的教育环境及方式
三、儿童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及影响因素
1. 儿童社会化的基本含义及内容
2. 儿童在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3. 家庭、学校等教育机构对儿童社会发展的作用
四、儿童身体发展及相关问题
1. 儿童身体发育的主要特点
2. 儿童常见的生长发育问题及解决方法
3. 儿童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具体内容
五、儿童认知、情感、社会和身体发展的相互关系
1. 儿童心理发展的互动关系及影响因素
2. 学前教育在促进儿童综合发展中的作用
3. 儿童综合发展评价的方法与工具
六、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相关疾病预防
1. 儿童情绪问题的表现及处理方法
2. 儿童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3. 儿童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及预防措施
七、儿童心理评价与干预
1. 儿童心理评价的方法及工具
2. 儿童心理障碍的干预策略及技巧
3. 儿童心理问题的家庭及学校配合处理方式
以上是学前心理学常考知识点的简要总结,希望对大家的学习和复习有所帮助。

当然,学前心理学的知识点众多,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深入探讨和理解。

只有掌握了这些知识,我们才能更好地促进儿童健康、快乐、全面发展。

学前心理学各章节重点

学前心理学各章节重点

语言发展:婴儿开始学习发音和语言理解,逐渐发展语言能力。
社会性发展:婴儿开始对他人产生兴趣,与父母建立亲密关系。
学前期的发展
学前儿童记忆发展
学前儿童思维发展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阶段概述
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
03
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
感知觉的概念和作用
感知觉的概念:感知觉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础,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直接反映。
词汇量:随着年龄增长,学前儿童的词汇量逐渐增加
语法结构:学前儿童逐渐掌握语法规则,能够组织完整的句子
语言表达能力:学前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逐渐提高,能够进行简单的交流和表达自己的思想
影响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因素
家庭环境:家庭氛围、父母与孩子的交流频率等对孩子的语言发展有重要影响。
教育因素:教育环境、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也会影响孩子的语言发展。
学前儿童情感的发展特点:学前儿童情感发展逐渐丰富和稳定,社会性情感逐渐增多。
学前儿童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的意义:促进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学前儿童情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情感表达:学前儿童开始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但表达方式有限。
情感体验:学前儿童开始能够体验到更复杂的情感,如自豪、羞耻等。
社会性发展:新生儿开始对他人产生基本的社交行为,如微笑、注视等,为以后的社交能力打下基础。
认知发展:新生儿开始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感官来感知世界,逐渐形成对外部环境的认知。
婴儿期的发展
感知觉发展:婴儿通过感觉和知觉认识世界,如听觉、视觉等。
动作发展:婴儿通过动作和活动来探索世界,如抓握、爬行等。
年龄:年龄越小,记忆能力越弱
环境:良好的环境有助于提高学前儿童的记忆能力

专升本学前教育心理学课本重点

专升本学前教育心理学课本重点

一、绪论1.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得研究对象从出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0-6、7岁)2.心理发展得特点①发展具有方向性与顺序性②发展具有连续性与阶段性③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关键期、危机期)④发展具有个别差异3.关键期与危机期得定义关键期(也称敏感期、临界期)这种形成某种反应或学习某种行为得大好时机就就是关键期危机期就是指在发展得某些年龄时期,儿童心理常常发生紊乱,表现出各种否定与抗拒得行为,如常与人发生冲突、违抗成人得要求等。

3岁、7岁11-12岁都就是发展得“危机年龄”4.对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得认识儿童心理发展得年龄特征,指得就是各年龄阶段上儿童所表现出来得、与其她年龄段不同得、一般得、典型得、本质得心理特征5.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得基本原则(一)客观性(二)发展性(三)教育性6.观察法及其运用就是得注意事项通过有目得、有计划地考察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与劳动中得表现,包括其言语、表情与行为,可以分析儿童心理发展得规律与特征。

观察法就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活动得最基本方法。

注意事项:1、观察前要做好准备,根据一定得理论知识与研究题目确定观察目得与记录要求2、观察室尽量使儿童保持自然状态,最好不要让儿童意识到自己就是观察对象3、观察记录要详细、准确、客观,不仅记录儿童得行为表现,还应记录引起行为得诱因。

记录可运用事先设计好得表格,也可采用适当得仪器设备4、观察应排除偶然性,一般应在校场时间内系统地反复进行二、新生儿心理得发生(0-1个月)1.新生儿无条件发射得种类刚出生得儿童适应变化了得环境,主要依靠低级中枢实现得本能活动—‘无条件反射(一)无条件食物发射(二)无条件防御反射(三)无条件定向反射(四)抓握发射(五)巴宾斯基发射(六)惊跳反射(七)强直性颈反射(八)行走反射(九)游泳发射2.新生儿条件发射得特点速度慢、不稳定、不易分化3.对“育应从0岁开始”得理解(一)新生儿得心理活动能力①研究发现,胎儿已经开始对外界某些事物做出反应②新生儿已经具有不可低估得心理能力:她们不仅能瞧、能听、能记忆,还能区别不同得感觉信息。

学前教育心理学学习重点

学前教育心理学学习重点

自考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学习重点第一章1、研究原则:包含客观性、开展性、教育性。

第二章1、1、加涅:学习记忆模型A、加工系统〔操作〕B、执行操纵系统C、预期操纵系统〔动机〕2、开展与学习的关系:A、开展对学习有制约作用1)学习需要以个体的生理开展为自然前提,个体的生理开展,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成熟为有效的学习提供物质根底。

〔拔苗助长是错误的〕2)学习必须依赖于个体心理开展的已有水平。

B、学习对个体开展的促进作用3、学习打算期:又名学习的打算状态或学习的打算性,指的是学习者在从事新的学习时,他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心理开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合适性程度。

合适性包含3个因素:个体生理因素、个体智力因素的开展、个体非智力因素的开展。

学生原有的打算状态是教学的出发点、4、学习关键期:在儿童的开展过程中,存在一个简单学习和获得某种心理与行为反响并且一旦错过就难以弥补的特定阶段。

Eg: 2岁——口头言语、4岁——形状直觉形成4-5 岁——学习书面言语。

5、开展敏感期:儿童学习某种知识或行为比拟简单,此能力某方面最为迅速时期。

4岁前Eg:2—4岁——语音学习、5—5.5岁——掌握数概念6、开展性教学:维果斯基提出,只有当教学走在开展前面是,这样的教学才是最好的教学。

7、最近开展区:第三章〔根底〕1、学习理论诞生的标志:桑代克的“联结说〞。

2、打算率、练习律、效果律2、意义学习、机械学习、实质性练习、非人为的联系、先行组织者、上位学习下为学习、并列结合学习、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3、托尔曼的“认知——期待说〞首次提出“中介变量〞的概念S——0——R。

实验:位置学习、迂回实验、埋伏学习实验。

4、班杜拉〔简单被考到〕——社会性学习理论:外部加强、替代加强、自我加强、自我效能感5、人本主义理论——讲学习气氛。

〔即可〕马斯洛、罗杰斯6、建构:3种倾向:认识、社会文化、行为第四章1、幼儿学习:幼儿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学习,不仅包含科学知识的学习,而且包含各种生活技能的学习。

学前教育幼儿心理学重点内容

学前教育幼儿心理学重点内容

【幼儿心理学重点内容】第一章绪论【考试内容】识记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发生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另外,它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心理现象被划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部分.幼儿心理学的概念:幼儿心理学是研究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理解学习幼儿心理学的意义:1。

有助于确立科学合理的幼儿发展观、教育观。

2。

有助于教育者更理地开展幼儿教育工作。

心理现象的本质:一.心理是脑的机能.二。

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三.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

四。

心理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发展。

应用主要的心理学研究方法:一.描述性研究:(一)观察法(二)测验法(三)产品分析法(四)个案法.二。

实验性研究:1.实验室试验2.自然实验.第二章幼儿心理发展的基础理论【考试内容】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有:遗传、生理成熟、环境、教育以及幼儿自身的活动等方面的因素。

成熟势力说:该学说的创始人是美国的心理学家格赛尔。

该学说强调儿童心理的发展取决于个体生理,尤其是神经系统的成熟,外界环境只为正常生长提供必要的条件,不能改变发展本身的自然的成熟程序。

行为主义学说:1.华生在发展心理学中的突出观点是,人的发展完全是由外界环境决定的(1)否认遗传的作用;(2)片面夸大环境与教育的作用;(3)重视对幼儿情绪的研究。

2.斯金纳根据条件反射的原理,强调积极强化对儿童行为形成的重要作用:1。

斯金纳认为,强化作用是塑造行为的基础。

2。

斯金纳认为,强化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使行为不至于退化。

3.斯金纳将强化分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两类并认为这两种强化作用的效果都是改变行为反应概率。

4。

他还强调及时强化,他认为及时强化有利于行为的巩固和发展。

精神分析学说:该学说的创始人是奥地利精神病理学家弗洛伊德。

他的理论对儿童发展心理学影响较大的有两个方面:1。

他的人格结构理论。

2.他的性欲阶段理论。

另外新精神分析学说的代表人是埃里克森,他在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人格发展渐成说。

学前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学前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学前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学前教育心理学是指研究儿童在学前教育阶段所涉及的心理学
领域。

了解学前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幼儿的认知、情感和社会发展,从而更好地指导幼儿的学习和成长。

以下是学前教育心理学的一些知识点:
1. 儿童的认知发展:了解儿童认知的发展规律,包括感知、注意、记忆、语言、思维等方面的发展。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认知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2. 儿童的情感发展:情感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教师应该了解儿童情感的表达方式、情感的类型及其发展规律,并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儿童的自我意识和情感管理能力。

3. 儿童的社会发展:社会化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师应该了解儿童在社会交往中的特点和规律,关注儿童的人际关系、社交技能和道德发展,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帮助。

4. 干预和支持策略:了解儿童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干预策略,包
括提供儿童情感支持、积极引导儿童行为发展、培养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等方法,以及如何与家长和其他专业人员合作,提供儿童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

5. 教育评估:教育评估是了解儿童学习和发展情况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掌握评估方法和技巧,根据儿童的学习情况和发展需要,及时进行评估和干预。

以上是学前教育心理学的一些知识点,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充
分运用这些知识,为幼儿提供科学、有效的教育服务。

学前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学前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学前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学前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儿童成长与发展及教育行为的学科。

其主要研究对象是2-6岁的儿童。

以下是学前教育心理学的一些知识点:
1. 儿童认知发展阶段:儿童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五个阶段。

每个阶段具有其独特的认知特点和能力。

2. 儿童社会性发展:儿童从早期的亲子关系到幼儿园中的同伴互动,其社会性发展具有渐进性和可塑性。

3. 儿童语言发展:儿童在学前期语言能力的发展取决于家庭环境、教育环境和社交环境等多方面因素。

4. 儿童情感发展:教育者要早期培养孩子坚韧、独立、自信等积极情感。

5. 游戏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学前儿童主要通过游戏来发展其身体、认知、情感、社交等各方面能力,游戏是儿童认知和学习的主要形式。

6. 学前儿童教育方法:在学前教育中,家长和教育机构应该采用灵活、多样、富有创意的方法,如启发式教学、幼儿启蒙教育、教育游戏等。

7. 学前儿童教育评估:学前教育评估的主要目的是测量和评估儿童的学习成果和学习可持续性。

同时,评估还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发现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学前教育心理学是提高学前教育品质的重要学科,有助于教育者更好地满足儿童的需求和培养其全面素质。

专升本学前心理学重要知识点,福建专升本教育学心理学考试卷

专升本学前心理学重要知识点,福建专升本教育学心理学考试卷

专升本学前心理学重要知识点,福建专升本教育学心理学考试

学前心理学是教育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儿童从出生到入学前的心理发展和特征。

以下是学前心理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 儿童认知发展:研究儿童思维、记忆、观察、理解、解决问题等认知能力的发展规律。

重要理论包括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和维果茨基的高级心理功能理论。

2. 儿童语言发展:研究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过程,包括语音、词汇和语法的习得。

重要理论包括钱伯斯和沃尔的儿童语言习得理论和斯金纳的操作条件理论。

3. 儿童社会发展:研究儿童社会化能力、人际关系和道德意识的发展。

重要理论包括叶菜的托尔曼理论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4. 儿童情绪发展:研究儿童情绪的产生、表达和调节机制。

重要理论包括爱因斯坦和麦克伦南的情绪理论和罗加斯的情绪情感理论。

5. 儿童性格发展:研究儿童个性特点和性格发展的规律。

重要理论包括福格尔的温和-活跃性格理论和托曼的个性发展理论。

福建专升本教育学心理学考试卷的题目会涵盖这些知识点,一般包括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等。

考生需要熟练
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并能把理论应用到具体的教育实践中。

在备考阶段,可以多做一些历年真题和模拟题来提高解题能力。

专升本学学前教育专业《心理学》考试大纲

专升本学学前教育专业《心理学》考试大纲

专升本学学前教育专业《心理学》考试大纲
1.绪论:介绍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任务和意义,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2.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介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包括皮亚杰、维果茨基等人的理论观点,以及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规律和影响因素。

3.学前儿童感知觉与注意:介绍学前儿童的感知觉和注意的发展特点,包括感知觉的基本概念、感知觉发展的规律和影响因素,以及注意的选择性、稳定性和分配性等特点。

4.学前儿童记忆与思维:介绍学前儿童的记忆和思维的发展特点,包括记忆的基本概念、记忆发展的规律和影响因素,以及思维的概念、特点和影响因素等。

5.学前儿童语言与创造力:介绍学前儿童的语言和创造力的培养,包括语言的基本概念、语言发展的规律和影响因素,以及创造力的概念、特点和培养方法等。

6.学前儿童情感与社会性:介绍学前儿童的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特点,包括情感的基本概念、情感发展的规律和影响因素,以及社会性的概念、特点和影响因素等。

7.学前儿童个性与心理健康:介绍学前儿童的个性与心理健康的培养,包括个性的基本概念、个性发展的规律和影响因素,以及心理健康的概念、特点和培养方法等。

8.学前教育心理学的方法与技术:介绍学前教育心理学的研究
方法和技术,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以及心理测量、心理训练等方法的应用。

9.案例分析与实践应用: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学前教育心理学理论的实际应用,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和指导方法。

此外,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学前教育心理学大纲还可能包括其他相关内容,如游戏与玩具、家庭与社区环境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等。

学前心理学重点必背

学前心理学重点必背

学前心理学重点必背学前心理学是研究儿童从出生到6岁期间的心理发展规律、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科学。

对于学前教育工作者来说,了解和掌握学前心理学的知识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学前心理学的重点内容,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应用。

一、儿童认知发展1. 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划分儿童认知发展可分为感知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四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认知方式和能力。

2. 儿童认知发展的关键问题儿童认知发展中存在许多关键问题,如对象恒常性、符号意义、逆推思维等。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儿童对周围世界的理解和掌握。

二、儿童语言发展1. 儿童语言习得的过程儿童语言习得是指儿童从出生到掌握母语之间所经历的一系列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听觉感受、语音辨别、词汇习得等多个方面。

2. 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儿童语言发展具有敏感期、快速习得、语法规则掌握等特点。

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指导儿童的语言学习。

三、儿童社会情感发展1. 儿童社会情感发展的阶段划分儿童社会情感发展可分为信任与不信任期、自主与羞怯期、倡导和罪恶感期等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情感需求和行为表现。

2. 儿童社会情感发展的影响因素家庭环境、亲子关系、同伴关系等都是影响儿童社会情感发展的重要因素。

了解这些因素,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儿童的情感发展。

四、儿童游戏行为1. 儿童游戏行为的类型儿童游戏行为包括自由游戏和规则游戏两种类型。

自由游戏是指没有明确规则和目标的游戏,而规则游戏则要求玩家按照一定规则进行。

2. 儿童游戏行为的作用儿童游戏行为对儿童的身体、认知、情感和社交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

了解这些作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游戏活动,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五、儿童情绪管理1. 儿童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儿童情绪管理是指儿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以适应外界环境和人际关系。

这对于儿童的成长和发展非常重要。

2. 儿童情绪管理的方法教师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态度、提供安全稳定的环境、鼓励表达感受等方式,帮助儿童学会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

河北专升本学前教育专业考纲

河北专升本学前教育专业考纲

河北专升本学前教育专业考纲第一章:教育心理学基础
1.1 教育心理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
1.2 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
1.3 教育心理学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
第二章:学前教育学科基础
2.1 学前教育的概念与特点
2.2 学前教育学科的研究内容
2.3 学前教育学科的发展与趋势
第三章:学前儿童教育教学原理与方法
3.1 学前儿童教育教学原理
3.2 学前儿童教育教学方法
3.3 学前儿童教育教学策略
第四章:学前教育课程设计与评价
4.1 学前教育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4.2 学前教育课程设计的内容与方法
4.3 学前教育课程评价的方法与工具
第五章:学前教育管理与领导
5.1 学前教育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原则
5.2 学前教育管理的组织结构与职责
5.3 学前教育领导的要素与技巧
第六章:学前教育与家庭教育
6.1 学前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6.2 学前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衔接与配合
6.3 学前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共同目标与任务
第七章:学前教育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7.1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7.2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应用与实践
7.3 学前教育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与技巧
学前教育专业考纲涵盖了教育心理学、学前教育学科基础、学前儿童教育教学原理与方法、学前教育课程设计与评价、学前教育管理与领导、学前教育与家庭教育以及学前教育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等内容。

这些内容旨在使学生了解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教育研究与教育管理能力。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将能够在学前教育领域中进行教学、管理和研究工作,为儿童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服务。

专升本《学前心理学》提纲

专升本《学前心理学》提纲

学前心理学第一章绪论一、考核知识点(1)心理(2)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对象(3)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内容(4)学前儿童心理学与有关学科的区别联系(5)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6)学前儿童心理学方法二、考核要求(1)心理识记:心理的概念。

领会:成人心理现象和儿童心理现象。

应用:分析幼儿园老师在教学中的心理活动;分析幼儿的心理现象。

(2)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对象识记: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定义。

领会:学前儿童儿童心理学的年龄范围。

(3)学期儿童心理学的内容识记:学期儿童心理学的三个方面内容。

领会:①个体心理的发生。

②学期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③学前儿童心理过程的个体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4)学前儿童心理学与有关学科的区别关系识记:学期儿童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学期教育学、儿童解剖生理学、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等学科的区别与联系。

领会:进一步领会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特点。

(5)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识记: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

领会:幼教工作者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必要性。

(6)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方法识记: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方法;研究学前儿童心理方法。

领会:掌握基本概念、知识的必要性,把握学前儿童心理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

应用:尝试使用某种工具的方法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

第二章学前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概述一、考核知识点(1)、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概念(2)、儿童心理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3)、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4)、有关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概念(5)、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各年龄阶段的主要特征二、考核要求(1)儿童心理发展特征的概念识记:(1)年龄特征的概念。

(2)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领会:正确理解年龄特征概念的必要性。

(2)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的概念识记: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的概念。

领会: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和个别特征的区别和关系。

(3)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识记:(1)学期期心理发展的阶段。

(2)学期期心理发展各阶段的名称。

学前教育心理学重点必背

学前教育心理学重点必背

学前教育心理学重点必背1. 学前儿童发展的特点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表现为感知、运动和语言发展。

他们的感知发展主要包括听觉、视觉、触觉、嗅觉和味觉。

运动发展主要包括大肌肉运动和小肌肉运动。

语言发展主要表现为语音、词汇、语法和交际四个方面的发展。

2. 学前儿童认知过程中的错误学前儿童认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包括中心思维、前后因果、类比、分类等。

中心思维是指孩子只关注某个事物的某一方面,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内容。

前后因果是指孩子认为事件的前后发生是有因果关系的。

类比是指孩子将某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结论。

分类是指孩子将事物按照某种标准进行分类,但并没有考虑到其他方面的区分。

3. 学前教育的特点学前教育是指对3-6岁的儿童进行的早期教育,其特点是针对儿童的认知和心理发展进行了全面的教育内容和方法的设计,注重于儿童的体验、独立性和主动性。

同时也要注意合理安排学前教育时间和内容,避免过度教育和竞争,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

4. 学前教育的目标学前教育的目标是全方位地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包括认知、情感、社会交往等各方面。

通过培养儿童的观察、思考、解决问题和交流能力,全面提升儿童的综合素质和自我认知能力。

同时还要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在未来的教育和社会生活中更加有利于成长和发展。

5. 学前师资的要求学前教育需要具备一定的资格和能力的师资力量。

学前教育师资的要求包括必须具有专业的学前教育知识和技能,具备有关心理学、教育学、幼儿学等方面的基本认识和理论知识。

同时还要有良好的情感沟通能力、关爱和支持儿童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敬业精神。

《学前教育心理学》复习要点

《学前教育心理学》复习要点

《学前教育心理学》复习要点目录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幼儿教师心理 (2)第三章学习的概述 (3)第四章学前儿童学习的概述 (4)第五章幼儿知识学习与教育 (5)第六章幼儿技能学习与教育 (7)第七章幼儿社会性学习与教育 (8)第八章幼儿创造性学习与教育 (10)第九章幼儿教学心理 (12)备注:除了识记这些内容外,一定要详细完整的看书,能够理解相关概念。

第一章绪论1、教育心理学研及的基本内容: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包含两层含义:(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与学情境中人(教师和学生)的心理现象。

(2)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揭示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应用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既有基础性,又有实践指导性。

2、教育心理学发展历经的四个时期:(1)20世纪20年代以前(初创期);(2)20世纪20-50年代(发展期);(3)20世纪60-70年代(成熟期);(4)20世纪80年代以后(完善期)。

3、教育心理学发展新趋势:关注教与学两方面问题,教育心理学兴起;关注影响教育的社会心理因素,教育社会心理学兴起;关注实际教学策略和元认知研究;关注年龄特点、个别差异和个性化教学研究。

4、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之父、教育心理学创始人)出版《教育心理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西方教育心理学学科体系由此建立。

5、卢梭写的《爱弥儿》被誉为“儿童宪章和儿童权利的宣言”。

6、裴斯泰洛齐创造以直观事物为出发点的教学方法,即“直观教学法”。

7、欧文1816年在苏格兰设立“性格形成新学园”,在新学园中设立“幼儿学校”。

8、福禄贝尔创立了第一所幼儿园,形成了第一个相对独立的幼儿教育体系。

提出活动教育思想,教育以游戏为基础,设计一套教玩具“恩物”。

9、蒙台梭利创办了“儿童之家”,强调“感官教育”。

10、学前教育心理学大致在20世纪80年代走向独立,其发展源于两种力量的推动:一是教育心理学结构性分化;二是现代幼儿教育科学体系的结构性整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绪论1.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从出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0-6.7岁)2.心理发展的特点①发展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②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③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关键期、危机期)④发展具有个别差异3.关键期和危机期的定义关键期(也称敏感期、临界期)这种形成某种反应或学习某种行为的大好时机就是关键期危机期是指在发展的某些年龄时期,儿童心理常常发生紊乱,表现出各种否定和抗拒的行为,如常与人发生冲突、违抗成人的要求等。

3岁、7岁11-12岁都是发展的“危机年龄”4.对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认识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指的是各年龄阶段上儿童所表现出来的、与其他年龄段不同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5.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一)客观性(二)发展性(三)教育性6.观察法及其运用是的注意事项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中的表现,包括其言语、表情和行为,可以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

观察法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最基本方法。

注意事项:1.观察前要做好准备,根据一定的理论知识和研究题目确定观察目的和记录要求2.观察室尽量使儿童保持自然状态,最好不要让儿童意识到自己是观察对象3.观察记录要详细、准确、客观,不仅记录儿童的行为表现,还应记录引起行为的诱因。

记录可运用事先设计好的表格,也可采用适当的仪器设备4.观察应排除偶然性,一般应在校场时间内系统地反复进行二、新生儿心理的发生(0-1个月)1.新生儿无条件发射的种类刚出生的儿童适应变化了的环境,主要依靠低级中枢实现的本能活动—‘无条件反射(一)无条件食物发射(二)无条件防御反射(三)无条件定向反射(四)抓握发射(五)巴宾斯基发射(六)惊跳反射(七)强直性颈反射(八)行走反射(九)游泳发射2.新生儿条件发射的特点速度慢、不稳定、不易分化3.对“育应从0岁开始”的理解(一)新生儿的心理活动能力①研究发现,胎儿已经开始对外界某些事物做出反应②新生儿已经具有不可低估的心理能力:他们不仅能看、能听、能记忆,还能区别不同的感觉信息。

他们不仅能接受许多信息,还能主动发放信息,用不同的行为方式来反映周围事物,表达自己的状态(二)从0岁开始教育①对于新生儿,首要地是保证他有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使他生理上得到健康发展。

同时,应为他创设一个心理发展好的环境,给予适量和合宜的教育训练②新生儿在对环境反射活动中,反复使用各种动作,愈来愈熟练,而且愈来愈具有效果三、婴儿心理的发展出生后的第一年,是儿童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也是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1.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动作发展包括躯体和四肢的动作发展婴儿的动作发展受身体的发育,特别是骨骼肌肉的发展顺序及神经系统的支配作用所制约。

规律:①从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②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③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

大肌肉动作比小肌肉动作发展早。

④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2.眼手协调动作发展的阶段和特点婴儿的感觉器官和作为首的动作基础的触觉、动作觉的发展,主要是在视觉的参加下实现的。

眼手协调动作,即看见东西并能抓住它。

三阶段:①先学会看物体②必须快速而准确地将手伸出,为了抓住物体,他必须决定将手张开还是闭紧,特别是五指的相互配合③当婴儿拿到物体后,会用眼睛仔细地察看它的颜色和形状,用手不断地玩弄四个特点①眼手配合,能按照视线去抓取物体②既能无意地摇动物体,又能做出一些简单而有效的动作③动作虽有目标,但还伴随一些不相干的动作④不会用两手分别抓取物体3.母子交往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在婴儿的发展中,母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①母亲是婴儿生活环境中的核心因素。

母亲不仅是他们一切生理需要的直接满足者,而且也是他们与客观物质世界的“中间人”②婴儿与环境的接触,及对这个世界的认识,都是通过直接照顾他的成人而实现的。

母亲也是婴儿心理发展需要的直接满足者母子之间的交往,是婴儿心理发展的首要条件四、先学前期儿童心理的发展1. 1-3岁儿童手的动作发展四个阶段:①完全不按用具的特点进行活动②进行同一动作的时间有所延长,不再延续变换新方式③能够有意地重复有效动作,不再是等待有效动作的偶然出现④能够按照用具的特点来使用它,并且能够根据使用时的客观条件改变动作方式2. 先学前期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表现①言语真正形成②思维能力出现③自我意识萌芽自我意识是调节自身的原动力。

4.对先学前期儿童“闹独立”的认识和教育教育:先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突出表现为“闹独立”1岁多的孩子已经产生了独立性的需要,2岁左右,孩子独立行动的愿望更加强烈,表现为固执,不听从成人的吩咐。

这一年龄既是人生的第一个转折期,又是第一个“危机期”认识:帮助孩子度过人生第一个转折期,教育是关键。

当孩子的意见和成人意见相矛盾时,不要和孩子硬顶,可以利用孩子的注意容易转移的特点,用别的事物把孩子吸引开,先暂时解决问题,再找适当的时机进行说理教育。

表情和实际行动往往比语言禁令更有效五、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1. 游戏的主要心理结构游戏是儿童最主要的活动形式(一)想象①游戏材料—以物代物,一物多用②游戏角色—以人带人想象是游戏活动的首要因素(二)直接兴趣和愉快的情绪(三)动作和言语动作和言语是实现游戏构思的基本手段2. 游戏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意义和作用①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一种手段,是促进其智力发展的强有力的工具,思维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②游戏又是一种实际的道德教育,有助于培养和形成幼儿优良的个性品质③游戏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它对幼儿整个身心的发展都能起促进作用,在教育者的正确组织和指导下实现的3. 观察并分析幼儿初期的心理特点①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②爱模仿③思维仍带有直觉行动性4. 观察并分析幼儿中期的心理特点①爱玩、会玩。

中班处于典型的游戏年龄阶段,是角色游戏的高峰期②思维具体形象5. 观察并分析幼儿晚期的心理特点①好学、好问②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③个性初具雏型六、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1. 感知觉在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中的意义①感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其它认识过程的基础②感知觉是婴儿认识世界和自己的基本手段③感知觉在幼儿的认识活动中仍占主导地位2. 视觉发展的主要表现视觉刺激位置是距眼睛8英寸处(折合20.3厘米)视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发面:视敏度和颜色视觉①视敏度。

视力主要依靠眼睛内晶状体的变换来调节②颜色视觉。

俗称辨色力3. 了解学前儿童识别颜色能力的主要方法①配对法②指认法③命名法配对法的正确率最高,指认法次之,命名法最低指认法测查的是儿童的“消极”颜色词汇(即能理解却不能正确说出的词),命名法测查的则是他们的“积极”颜色词汇(不仅能理解、而且能正确说出的词)4. 婴幼儿触觉发展的形式口腔探索、手的探索5. 手的探索活动形成和发展阶段①手的本能性触觉反应阶段②视触协调阶段③手的有目的探索阶段年龄越小,触觉的作用就越大6. 儿童左右方位知觉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5-7岁):儿童开始能够比较固定地辨认自己的左右方位第二阶段(7-9岁):开始初步、具体地掌握左右方位的相对性第三阶段(9-11岁):能比较灵活地掌握左右概念7. “视崖”实验把婴儿放在后玻璃造的平台中央。

平台一侧,紧贴玻璃下面贴上一块图案的布,造成一个“浅滩”的印象。

平台的另一侧,把同样的不放在玻璃板下面几尺的地方,从上面看,似乎是一个深沟,让婴儿的母亲轮流站在两侧呼唤孩子8. 学前儿童形状知觉能力的发展趋势①形状辨别能力逐渐增强,不仅能区分形状明显不同的物体,而且开始区分形状相似或仅有细微差别的事物②开始认识基本的几何形状,并逐渐掌握几何图形的名称③将所掌握的几何图形概念运用于知觉过程,使形状知觉概括化。

开始用所掌握的标准对它们进行“解释”,这种解释有三种情况:a.知觉认同b.归入标准c.塑造“模型”9. 幼儿时间知觉的特点①时间知觉的精确性与年龄呈正相关,即年龄越大,精确性越高②时间知觉的发展水平与儿童的生活经验呈正相关③幼儿对时间单元的知觉和理解有一个“由中间向两端”,“由近及远”的发展趋势④理解和利用时间标尺(包括计时工具)的能力与其年龄呈正相关10. 幼儿观察力发展的特点①观察的目的性②观察持续的时间③观察的系统性④观察的概括性儿童观察图画能力的发展,大致经过四个阶段:①认识“个别对象”阶段②认识“空间联系”阶段③认识“因果关系”阶段④认识“对象整体”阶段。

11. 影响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因素①儿童的活动②知识经验③语词12. 促进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措施①儿童的感知觉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

尽早为婴幼儿创造一个有适宜刺激的环境,有助于促进感知觉的发展。

所谓适宜刺激,是指给婴儿的刺激不能过多,从数量和质量上要符合年龄特点②知觉依赖于主体过去的经验,人的经验越丰富,知识越广博,从对象中观察到的东西便越多,知觉水平也就越高。

知识经验直接影响着知觉过程。

帮助孩子不断地积累经验,知觉过程逐渐简约化、概括化了③词的参与使儿童的感知过程发生了质的变化。

词使儿童理解所感知的事物。

词使儿童对事物的感知更加细致准确、迅速、完整。

成人的语言直接影响着儿童的感知④生理的不断成熟,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的增多,语言的掌握,使得学前儿童的感知水平在活动中不断得到提高,在此基础上,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也开始发展起来七、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1. 注意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①注意使婴幼儿从周围环境中获得更清晰、更丰富的信息②注意是婴幼儿活动成功的必要条件2. 引起学前儿童无意注意的原因①刺激物本身的特点。

刺激物的新异性,即异乎寻常性是引起无意注意的最重要原因。

刺激物的强度。

对象的运动。

②人本身的状态3. 幼儿无意注意的发展①婴儿的注意基本都是无意注意②先学前期。

先学前儿童仍以无意注意为主,但注意的范围有所扩大,注意的稳定性也有所增长③小班幼儿的无意注意明显占优势,新异、强烈以及活动多变的事物很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④中班幼儿注意的范围更加扩大,他们对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如游戏等)能够较长时间保持注意,而且集中的程度很高⑤大班幼儿的无意注意进一步发展。

对于感兴趣的活动能集中注意更长时间,注意开始指向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

幼儿仍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逐渐发展4. 影响幼儿有意注意的因素①活动的目的与任务的明确性②对活动结果的兴趣③活动组织的合理性④与已有知识经验的关系⑤良好的意志品质5. 幼儿有意注意的发展①婴儿末期或先学前初期,随着儿童活动能力及言语理解能力的发展,有意注意开始萌芽了②先学前期,有意注意发展得比较缓慢。

只有在成人提出非常具体的任务是,才能将注意集中于有关对象,而且极易分心。

幼儿期,儿童的有意注意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

有意注意是由脑的高级部位,特别是额叶控制的③小班幼儿有意注意的水平仍然很低,即使在良好的教育条件下,一般也只能集中注意3-5分钟④中班幼儿的有意注意有了一定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