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声音的产生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上科学教学实录-声音的产生苏教版

四年级上科学教学实录-声音的产生苏教版

《声音的产生》教学纪实与评析

教学内容:《声音的产生》是按照“制造声音,获得感性认识;提出猜想——设计方案;进行探究实验;得出结论”的思路编写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从而归纳概括出声音产生的原因。教材安排1课时完成。

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的,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围绕“科学探究”这一主线展开:提出问题——进行预测——试验探究——得出结论——指导实践。通过这样一个活动过程,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积极性,产生科学探究的热情。

教学目标:

1.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声音的产生作假设性解释,提出自己的猜想;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能用简单的实验器材做声音产生的实验;经历“假设——实验验证”这一科学的探究过程。

2.在探究过程中。有乐于观察、善于发现的欲望,体验合作与交流的快乐:体会到科学探究中要尊重事实;养成在实验过程中既动手又动脑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声音产生的原因。

教学难点: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

教学准备:课件、小鼓、音叉、水槽、烧杯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趣

师:同学们,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

生:喜欢。

(师播放课件:无声音的大自然。)

师:我们刚才看到的画面仿佛缺了点什么?谁能告诉大家?有什么美中不足之处吗?

生:画面是美丽的大自然景象,但没有声音,我觉得缺少了生机。

师:回答得真好。其实老师也有这种感觉。看到这幅画面使我想起了我们学过的一首古诗: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大家还记得吗?

四年级科学《声音的产生》说课稿

四年级科学《声音的产生》说课稿

四年级科学《声音的产生》说课稿

一、说教材

《声音的产生》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奇妙的声音王国》第一课的内容。本单元以声音这种物理现象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为主题,引领学生对声音展开研究。它由四个部分的内容构成:

一、引导发现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二、研究声音的传播;

三、了解声音的接收;

四、分辨和描述不同的声音。本课的教学主要是通过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想各种办法使物体发出声音。由于物体发出声音时的振动无法通过肉眼直接观察到,因此引进间接观察实验,借助于其他一些物体帮助学生观察到物体发声时的变化,并形成振动的概念,从而发现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引起的。

二、说学情

在进行本课学习前,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对声音都有一定的了解,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对声音有着最直观的感受,有些学生还通过不同的信息渠道获得了一些声音的知识,尤其是一些学声乐或乐器的学生,他们对声音的了解更加专业。但是熟悉的现象并不一定引起学生的关注,学生并不会花很多的时间去探究声音更多的奥秘,这恰是我们教学有价值的地方。我们可以在“熟悉”两个字上做文章,上课前可以由老师收集声音的录音材料,以便在引课时让学生做“听声音,猜物体”的游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生活在充

满声音的环境中,激发学生想知道声音更多知识的兴趣。

三、说教法和学法

“声音的产生”属于探索性实验,从教学进程来分析,对于四年级的学生的认知水平来说,这种实验并不适合大步子教学,四年级的学生从接触科学到现在,他们经历的观察活动比较多,验证性实验比较多,而对探索性实验在三年级下册部分单元学生才有所涉及,但教学期望与实际效果有一定距离,为此,本课宜采用层层推进的方式设计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他们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而我们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学习教案-声音的产生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学习教案-声音的产生
初步探究,制造声音。(5分钟左右)
谈话:要想研究声音,我们首先要来制造出声音吧!
(2)提问:同学们周围有很多东西,我们的书、文具盒、铅笔袋、桌椅,还有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实验用品。你能让他们发出声音吗?
(3)教师提出实验要求:发出的声音不要太响,我们不是看谁制造的声音大,而是看谁制造声音的方法多,看看哪个小组制造声音的方法最多。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在观察、比较、讨论、交流中认识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教学难点】
发现声音产生的原因。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身边常见的物品、音叉、烧杯、水、记录表等。
【教学时间】
1课时
0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3分钟左右)
1.谈话:请同学们来玩一个小游戏,游戏的名字叫:猜声音。大家闭上眼睛,仔细听,看你能听到哪些声音。(播放课件,摩托车发动行驶的声音,池塘里青蛙小虫叫的声音,大海潮声,海鸥鸣叫声,电闪雷鸣声)
在右侧编辑区输入内容
(8)追问:什么样的振动?你能用手势比划一下吗?(学生用手左右晃动)
01
深入探究,验证假设。(25分钟左右)
提问:为什么声音突然停止了?
生答:可能振动停止了。
深入探究,验证假设。(25分钟左右)
提问: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4)汇报交流,学生小结:声音可能是振动、晃动等产生的。

《声音的产生》课件(共17张PPT)

《声音的产生》课件(共17张PPT)
声音是怎么发生的? 又是怎么传播到我们人的 耳朵的呢?
小活动
将手指轻轻放在喉咙发声处,讲话时声带在振动吗?
①发声时你感觉喉部在__振__动__ ②你知道是___声__带____在振动
让声音停止
➢怎样才能让正在发声的物体马上停止 发声?
➢物体发声和不发声时有什么区别?
用小锤轻敲音叉,有什么现象?再 用手握住音叉,又有什么现象发生? 为什么? 当敲击音叉时音叉振动并发声,当 用手握住音叉时音叉停止振动声音 消失。
结论: 两张课桌紧紧挨在一起。另一个同学能听到声音。 两张桌子离开一个小缝,另一个同学听不到声音。
固体可以传播声音
想一想
1. 在游泳池游泳的人,潜入水底时仍能听到岸边人的谈话声。 2. 钓鱼时要保持周边环境的安静。 3. 把正在响铃的闹钟由塑料袋包好,把它放入水中,仍能听到铃
声。
实验证明:声音也能在液体中传播。
俗话说:“隔墙有耳”,从科学的角度

可说明什么?





下课!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3年9月1日
2023
下课!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3年9月15日
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结论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风声———— 山洞中的轰鸣声——

苏教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

苏教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

苏教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优秀教案及教学

反思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声音的产生原理和传播方式,了解声音的特性和用途,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身边发生的事件。

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声音的产生原理

2.声音的传播方式

3.声音的特性和用途

4.分析身边发生的事件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让学生认识到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让学生理解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3.让学生了解声音的特性和用途。

教学难点:

1.让学生理解声音的传播方式是怎样的。

2.让学生分析身边发生的事件,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教学方法

1.活动式教学法

2.观察式教学法

3.探究式教学法

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新课

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回想上节课学习的内容,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认识到声

音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步:讲解声音的产生原理

教师通过实验演示或多媒体资源展示讲解声音的产生原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声音的产生过程,并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相关知识点。

第三步:学习声音的传播方式

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究声音的传播方式,并在小组讨论中分享各自的发现,从中总结出相关知识点。

第四步:了解声音的特性和用途

通过多媒体资源或实验演示来展示声音的特性和用途,让学生深入了解声音的各种特性和用途,同时也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相关知识点。

第五步:分析身边发生的事件

教师根据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分析身边发生的声音事件,并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解释和说明,同时让学生在思维导图上实践操作。

第六步:总结课堂内容

引导学生自主总结本课堂所学内容,回答问题,梳理知识点,加深对声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在思维导图上进行操作。

苏教版《1.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苏教版《1.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试验二:
我们将手放在喉咙处,然后 说话,说话时手的感觉是什么?
得出结论: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称为声源。
小常识:
一些动物如何发声的: 大多数鸟:腹部的 鸣膜振动 发出的。 蜜蜂: 翅膀振动 发出的“嗡嗡叫声”。 蟋蟀: 翅膀振动 发出的“叫声”。 一些乐器如何发声的: 二胡: 弦振动 发声。 笛子: 管内的空气振动 发声。
分析实验 ,得出结论
声音可以在 固体 、 液体 、 气体 中传 真空 中传播. 播,但不能在_______
声波
声音的传播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到底 它以什么形式在介质中传播的?
跟弹簧波、水波一样, 声音也是以波的形式 通过介质将声源的振 动向外传播,这个波 叫做声波。
声音的传播速度
一些介质中的声速(M/S)
空气(0℃)
331
海水(25 ℃)
1531
空气(15℃)
空气(25 ℃) 软木 煤油(25 ℃) 水(常温)
340
346 500 1324 1500

铜(棒) 大理石 铝(棒) 铁(棒)
3230
3750 3810 5000 5200
思考: 甲同学把耳朵贴在一根水管的一端,乙同
学在另一端敲击一下管子,你认为甲同学可能会听到 几次敲击声,为什么?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

实验3:音叉的实验
* 用小锤轻轻敲打音叉,观 察有什么现象?
* 约2秒后,用手握住音叉, 有什么感觉?
整理课件
泉水叮咚
由于水的振动产生的声音
整理课件
青蛙 靠气囊的振动发声
整理课件
长颈鹿总是很安静的样子
因为它没有发声器官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实验4:喉头的感觉
*请同学们用手摸着喉头部分,然后
跟我一起朗读:风声,雨声,读 书声,声声入耳。
整理课件
友情提醒:
1)看谁的发现最多。 2)制造声音时注意声音的大小!
整理课件
实验1:学生橡皮筋实验
两人一组,一人将橡皮筋拉长 拉紧,另一人用手拨动橡皮筋
橡皮筋在拉之前,弹动起来后分 别是什么样的?
整理课件
实验2:刻度尺振动实验
将尺放在桌子边沿,留 出三分之二的长度,弹 拨,尺是怎么动的?
整理课件
*请问摸着喉头的手有什么感觉?
人发声时,声 带在振动。
整理课件
续写小诗
蜜蜂嗡嗡,是 翅 古筝优美,是 风儿呼呼,是 流水哗哗,是 …… 啊,声音! 正是有了你, 我们的世界
膀 在振动; 在振动ຫໍສະໝຸດ Baidu 在振动; 在振动;
才如此美妙。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声音的产生》优质教案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声音的产生》优质教案

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9课

《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声音的产生》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奇妙的声音王国》单元第 1 课的内容。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以小组探究的方式,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主要通过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和常见材料来“制造声音”, 并对发声的物体与不发声的物体进行观察、比较,就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积极思考,建立起“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的初步感性认识。

二、学情分析

在进行本课学习之前,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对声音都有一定的了解,对于每个人来说,对声音有着最直观的感受,有些学生还通过不同的信息渠道获得了一些声音的知识。尤其是学声乐和乐器的学生,他们对声音的了解更加专业。本课让学生通过实验、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材料学会运用归纳总结的方法学习知识,提高探究能力,激发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1、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通过探究声音产生缘由的整个过程,知道探究的步骤、所涉及的整个活动,理解声音产生的缘由。

3、通过学习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过程,培养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创新能力。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在观察、比较、讨论、交流中认识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比较,将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振动建立起联系。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鼓、塑料袋

学生准备:塑料袋,尺、皮筋、水杯两只其中一只装水、饮料瓶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游戏“听声辨人”

师:同学们,在今天的新课开始之前啊,我们先做个小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听声辨人”。首先,请一名同学到前面背对着大家,随机让几个同学说一句话,并问问他“猜猜我是谁”。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声音的产生》课堂实录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声音的产生》课堂实录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声音的产生》课堂实录

一、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我们就来做一个“你来猜猜我是谁”的游戏好吗?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认真听,然后告诉大家,你听到了什么?

(播放动物、流水、孩子的歌声、汽车声等)

师:你听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

师:大家听的很认真。这么多声音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支美妙、动听的交响曲。在生活中你还听到过什么声音?

(学生回答生活中熟悉的声音。)

师:是啊,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每天,各种各样的声音伴随着我们,风声雨声流水声,诉说着大自然的千变万化;同学们的欢声笑语读书声,倾诉着大家的幸福和快乐,这一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声音王国,去探索有关声音的奥秘。(板书:声音)

二、民主导学

1、任务呈现:利用材料制造声音,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请你们想一想,你觉得声音产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学生交流……..)。

怎样判断刚才同学们的回答对不对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实验。其实无论什么问题,只要通过实验去听,去看,去摸,去思考,答案自然就出来了。

谈话:我们拿保鲜袋用不同的方法让它发出声音?(摩擦、弹拨、敲击、吹气等)(看谁的发现最多;制造声音时注意声音的大小)开始!停!谁能把你刚才使用的方法展示给大家看?

2)、刚才我们听了一些声音,也制造了一些声音,那么声音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是不是对物体施加外力就能产生声音呢?

下面我们共同探究,请看实验记录表,第一部分是我的预测,把你们刚才预测的内容填上去。第二部分是我的试验,请按照要求做试验并填写表格。第三部分是我的结论,做完实验后,把你们组的结论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

《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用扩散性思维设计出各种制造声音的方法。

2、通过观察物体发声时的状态,抽象概括出声音是由物体

的振动产生的。

知道摩擦、弹拨、敲击、吹气可以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

4、能够通过亲身感受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观察、比较、讨论、交流中认识声音是振动产生的。

难点:通过观察、比较,将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振动建立联系。

教学准备:

保鲜袋、尺子、小鼓、豆子、饮料瓶、细盐、音叉、橡皮筋、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放录音:蝉鸣声、狗吠声、鸟叫声、蜜蜂飞舞时的嗡嗡声。

谈话:同学们听到了什么声音?你能从这些声音知道些什么?

(声音能传递信息。)

二、讲授新课:

1、用不同的方法使物体发出声音

谈话:请你试着用不同的方法让这只保鲜袋发出声音?

学生实验、交流方法。

谈话:请你试着用不同的方法让自己的身体发出声音,我们每组请一个人上来做。

学生交流、汇报。

小结:我们周围充满了各种声音,声音为我们传递了各种信息。

研究声音的产生

提问:为什么使用不同的方法都能使物体发出声音?你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吗?

学生交流、汇报。

谈话:请你按要求使它发出声音,然后完成课后记录表。

(1)橡皮筋:将橡皮筋套在右手的拇指和中指上,用力张开这两个手指,用左手拨动橡皮筋。

(2)尺子:一只手在桌子边缘按住尺子的一小部分,另一只手向下按住尺子的另一端,松开。

(3)鼓、鼓槌、绿豆:将绿豆撒在鼓面上,将左手的食指按

在鼓面上,用右手拿鼓槌敲击鼓面。

(4)塑料瓶、细盐:用嘴靠近塑料瓶口,轻轻地连续吹气。

学生汇报、交流。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体验声音产生的探究过程。

2、体验合作研究的乐趣,认识自然现象的规律。

3、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难点:从多种事实中概括出物体发声的规律。

课前准备:

气球、尺子、音叉、皮筋、塑料杯子(两只,其中一只装水)、饮料瓶(两个,其中一个装入一些泡沫碎粒)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1.小游戏:“猜一猜我是谁?”引出声音主题。

2.欣赏自然界中的声音,学生汇报自己听到的声音,并探

讨一些声音的提示作用。

二、制造声音,观察现象

1.通过操作保鲜袋和身体来感知声音和振动的关系。

2.学生分组实验,利用尺子、橡皮筋、气球等物品制造声音,并记录实验结果。

三、探究声音产生的秘密

1.学生讨论和总结实验结果,提出自己的猜想。

2.通过实验验证猜想,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规律。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活动,学生初步体验了声音产生的探究过程,体验了合作研究的乐趣,也理解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规律。但在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如课前活动设计不够丰富,学生对声音的理解还不够深入等,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在实验中,我们需要轻柔地操作仪器,避免损坏或影响他人实验。同时,我们要通过观察物体的变化,如尺子、橡皮筋、气球发出声音时的振动,来感受声音产生的原因。

在小组合作实践中,我们要记录下不同材料和方法下观察到的现象,如拉长橡皮筋时的颤动、尺子发声时的振动等。

通过实验和观察,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举例如吹气气球、用空饮料瓶验证等。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1)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1)

2021/6/20
12
小结:声音是靠 固体、液体和气体 等物质 作媒介进行传播的;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
——这些物质叫做介质
2021/6/20
13
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产生的原因: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2、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
气体、固体、液体都可以作为声源
结论: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思考:声音能在固体、液体中传播吗请举例说明?
2021/6/20
7
液体传播声音的例子:
声音也能够 在液体中传
播。
潜水员能听到岸上人讲话 花样运动员在水下动作整 齐一致,是因为听到了水上的 乐曲的节奏
2021/6/20
8
液体传播声音的例子:
如:渔民利用电子发声器捕鱼.水中的鱼 会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跑.
4、加大力度敲击音叉后,会产生什么现象?
20振21/6幅/20 越大,响度越大。
28
习题
1.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长铁管的另一端敲 一下这根铁管,甲同学听到了两下响声。这是什么缘故?
答:因为声音沿着铁管传播的速度快,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慢, 乙同学听到的两下响声,一声是先从铁管中传来的,另一声是再从空 气中传来的。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说课稿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说课稿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说

课稿

《声音的产生》说课稿

一、说教材

《声音的产生》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奇异的声音王国》第一课的内容。本单元以声音这种物理现象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为主题,引领学生对声音展开研究。它由四个部份的内容组成:

一、引导发觉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二、研究声音的传播;

三、了解声音的接收;

四、分辨和描述不同的声音。本课的教学主若是通过调动学生的生活体会,想各类方法使物体发作声音。由于物体发作声音时的振动无法通过肉眼直接观看到,因此引进间接观看实验,借助于其他一些物体帮忙学生观看到物体发声时的转变,并形成振动的概念,从而发觉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引发的。

二、说学情

在进行本课学习前,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对声音都有必然的了解,有着不同的生活体会,对声音有着最直观的感受,有些学生还通过不同的信息渠道取得了一些声音的知识,尤其是一些学声乐或乐器的学生,他们对声音的了解加倍专业。可是熟悉的现象并非必然引发学生的关注,学生并非会花很多的时刻去探讨声音更多的隐秘,这正是咱们教学有价值的地址。咱们能够在“熟悉”两个字上做文章,上课前能够由教师搜集声音的录音材料,以便在引课时让学生做“听声音,猜物体”的游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生活在充满声音的环境中,激发学生想明白声音更多知识的爱好。

三、说教法和学法

“声音的产生”属于探讨性实验,从教学进程来分析,关于四年级的学生的认知水平来讲,这种实验并非适合大步子教学,四年级的学生从接触科学到此刻,他们经历的观看活动比较多,验证性实验比较多,而对探讨性实验在三年级下册部份单元学生才有所涉及,但教学期望与实际成效有必然距离,为此,本课宜采纳层层推动的方式设计教学。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与反思-3.1 声音的产生|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与反思-3.1 声音的产生|苏教版

《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声音的产生》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奇妙的声音王国》单元第1课的内容。它属于“科学探究”的目标系列,通过实验和观察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创新能力。主要通过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和常见材料来“制造声音”,并对发声的物体与不发声的物体进行观察、比较,就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积极思考,建立起“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的初步感性认识。最后从正反取证,验证假设,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特别是让学生经历了整个探索求知的过程。

学情分析:

每个学生对声音都有一定的了解,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对于每个人来说,我们无时不刻生活在声音的世界之中,对声音有着最直观的感受,有些学生还通过不同的信息渠道获得了一些声音的知识。但是熟悉的现象并不一定引起学生的关注,学生并不会花很多时间去探究声音的更多奥秘。这恰是我们教学有价值的地方。

教学目标:

1、能用扩散性思维设计出各种制造声音的方法。通过观察物体发生时的状态,抽象概括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知道摩擦、弹拨、敲击、吹气可以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

3、能够通过亲身感受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在观察、比较、讨论、交流中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难点:通过观察、比较,将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振动建立起联系。

教学准备:

1、分组材料:保鲜袋、橡皮筋、尺子、鼓、大米、鼓槌、干净透明的瓶子、泡沫球等。

2、演示材料:音钹一副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谈话

师:同学们都知道哪些科学家?(学生说自己知道的科学家)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1《声音的产生》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1《声音的产生》苏教版

声音的产生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科学探究:

1、能观察、比拟、描述物体发声和不发声时的不同现象;

2、能从多个物体发声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性解释;

3、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来观察不容易观察到的振动现象。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大胆地阐述自己的发现,体会实验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

1、能观察、比拟、描述物体发声和不发声时的不同现象;

2、能从多个物体发声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性解释;

教学难点:

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来观察不容易观察到的振动现象。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材料一:食品袋、橡皮筋、钢尺、装有大米的塑料瓶

材料二:音叉、装水的塑料水槽

2、教师准备:鼓、悬挂有乒乓球的铁架台、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引入新课

1、师:〔出示鼓号队乐器“镲〞〕同学们、老师今天带来一件礼物,谁有

方法让它发出声音?

2、生上台示范,敲出声音

3、师补充:我想让它一发出声音就立刻停止,谁有方法?〔生上台尝试〕

4、师:有什么疑问?〔学生提问〕

5、师:同学们都很好学,这一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声音王国,去探

索有关声音的奥秘。〔板书:声音〕

二、动手实验,初步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1、教师提问:要研究声音,我们首先要想方法弄出一些声音出来。

活动一:使物体发出声音。

第1 页

1、出示一个保鲜袋,用什么方法可以使它发出声音。

2、学生交流。〔是不是只有一种方法?还有什么方法?〕

3、小组比赛:〔出示实验材料〕今天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实验器材,

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方法最多,并记录下来。当然同学们也可以参加一些自己喜欢

苏教版科学四上《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

苏教版科学四上《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
三、拓展活动。
1.师:物体由于振动发出声音,那谁能让正在发声的物体停止发声?
2.演示:教师让物体发声,学生使物体停止发声。
3.师:为什么手一抓、一按,物体就停止发声了?
4.(出示土乐器)师:老师根据物体发声的特点制作了个土乐器,下面我就来演奏一曲《欢乐颂》给大家听听!
演奏欢乐颂。(学生情绪高涨)
5.看来同学们对土乐器很感兴趣,那你们回去模仿老师也制作一件土乐器,看看谁做的最好!
4.师:刚才有位同学问我人说话是怎么发出声音的,有谁知道吗?老师来告诉你们,人说话是声带在振动而发声的,不信你把手放在喉部,咱们一起来唱国歌,感受一下声带的振动。
学生齐唱国歌。
5.师:老师也有个实验能证明这个推想。
演示空气振动发声实验。
第三阶段:得出结论。
师:通过大量实验证明:声音确实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总结:橡皮筋是由于振动发出声音的!(板书)
4.师:橡皮筋是由于振动发出声音的,那鼓面又是怎样发出声音的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看一看!
学生分组实验:在鼓面上撒一些米粒,敲击鼓面,使它发出声音。
5.师: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们敲的是什么?有没有敲米粒?那鼓面上的米粒为什么会跳起来?实验说明鼓面是怎样发出声音的?
6.汇报总结:鼓面发声是由于振动产生的。(板书)
7.师:(出示音叉)是不是音叉也是振动发出声音的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
整理课件
1
整理课件
2
在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 大家听见了如此多不同类型的声音, 有什么疑惑呢?
如果有疑惑,我们便开始了科学 探究的重要一步——
提出问题.
整理课件
3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
整理课件
4
实验要求:
(1)制造声音时不易用力过猛损坏器 材,控制好声音大小;
(2)(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注意观察每 种物体发声时的现象,比一比谁的发 现最多。
橡皮筋 拨
空瓶

橡皮筋颤动 橡皮筋不颤动 空气流动 空气不流动


水流动
水不流动
3.我们的结论: 声音整理是课件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11
什么地方在振动?
整理课件
12
什么地方在振动?
整理课件
13
什么地方在振动?
整理课件
14
小提琴什么地方在振动?
整理课件
15
弹吉他
什么地方在 振动?
整理源自文库件
16
3.我们的结论: 整理课件
。9
验证猜想,归纳结论
实验二 怎样让喉部发出声音?
怎样才能知道 声带在振动呢?
整理课件
10
“声音的产生”的实验记录表 第组
1.我们的猜测: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
2.我们的验证过程:
物体 发声 名称 方法
我们看到的现象
物体发出声 物体不发出
音时
声音时
直尺 弹拨 直尺抖动 直尺不抖动
(3)做完一个在做下一个,及时填写 观察记录表。
(4)实验结束,整理课桌。
整理课件
5
你能让它们发出声音吗
1. 纸张 抖动 2. 直尺 伸出桌面少许,拨动
3. 自己 说话发声 的身体 拍打发声… …
整理课件
6
感受共同特征: 1.纸张发声时在抖动; 2.直尺发声时在振动; 3.人说话时声带在颤动。
作出猜想:
你能列举 一些发声的例子吗?
整理课件
17
物体
声音的产生
振动
产生声音
停止振动
声音消失
整理课件
18
整理课件
19
声音是由于物体 振动而产生的.
整理课件
7
验证猜想,归纳结论
实验一 怎样让鼓发出声音?
击鼓后怎样才能 看到鼓面在振动呢?
整理课件
8
“声音的产生”的实验记录表
第组
1.我们的猜测: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
2.我们的验证过程:
物体 发声 名称 方法
我们看到的现象
物体发出声 物体不发出
音时
声音时
鼓 敲打 鼓面振动 鼓面不振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