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产品检测标准

合集下载

电镀产品外观检验标准

电镀产品外观检验标准

电镀产品外观检验标准1.0 目的为所有电镀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外观检验提供依据。

2.0 范围适用于提供给客户的所有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返修物料。

3.0 定义A级面:物料的外观面对最终产品的外观、功能、客户使用有重大影响或客户有要求。

B级面:物料装配成产品后,对产品的外观要求、客户使用无影响或此面对功能调试没有影响。

C级面:物料装配成产品后,对参数调试无影响,纯属设计需要或此面有喷漆要求,或非喷漆面不外漏面。

起泡:指因电镀工艺原因产品表面出现的气泡。

过薄:指表面电镀层的平均厚度小于5um。

脱落:指电镀产品表面镀层掉。

漏镀:指电镀产品要求电镀面实际未电镀。

花斑:指电镀前因基体材料腐蚀、或者材料中的杂质、或者材料微孔等原因所造成的、与周围材质表面不同光泽或粗糙度的斑块状花纹外观。

黑点:指电镀产品表面存在的黑色圆点。

发黄:指电镀产品表面的颜色显示黄色状态。

色差:指偏离标准色度的量。

凸起: 指因材料本体或外来物出现高于平面的现象。

水印:指电镀后因清洗水未及时干燥或干燥不彻底所形成的印迹。

砂眼:指表面的疏松针孔。

挂具印:指电镀表面处理生产过程中,因装挂用辅助工具的遮挡而使其与零件相接触的部位局部无膜层的现象。

修补:指因膜层损伤而用涂料所作的局部遮盖。

颗粒:指因材料杂质或外来物的影响而在表面形成的、颜色与正常表面一致的凸起现象。

异物:指由材料、模具、环境或机器设备中的灰尘、夹杂物、污物等影响而形成的与表面不同色的斑点。

打磨:指为了更好的达到表面要求而使用的砂纸抛光的处理方式。

镀前划痕:指电镀或氧化之前因操作不当、或对明显缺陷进行粗打磨等人为造成的基体材料上的划伤或局部磨擦痕迹,一般呈细线型。

浅划痕:膜层表面划伤,但未伤至底层(即底层未暴露);对其它无膜层表面则为:目测不明显、手指甲触摸无凹凸感、未伤及材料本体的伤痕。

深划痕:表面膜层划伤,且已伤至底层(即底层已暴露出来);对无膜层表面则为:目测明显、手指甲触摸有凹凸感、伤及材料本体的伤痕。

常用电镀产品质量检验标准

常用电镀产品质量检验标准

电镀产品质量检验规范电镀产品品质检验规范常用的检验项目为:1.膜厚;2.装配检查;3.镀层附着力;4.硬度测试;5.耐磨测试;6.耐酒精测试;7.高温高湿测试;8.冷热冲击测试;9.盐雾测试;10.排汗测试;11外观;12包装;一.膜厚:1.膜厚为电镀检测基本项目,使用基本工具为萤光膜厚仪(X-RAY),其原理是使用X射线照射镀2.3.1.2.3.1.将3M10a)b)d)2.3.1.真空镀:2H铅笔,500g力水镀测试:1H铅笔,200g力2.检查周期:每批;3.测试数量:n>2pcs ;五.耐磨测试:1.头施500g力,用于被测产品来回试擦50次,往返为一次,不能变色,脱镀及露底材;2.检查周期:一次/3个月3.数量:n>2pcs ;六.耐酒精测试:1.用500g砝码外包8层棉布,再将白棉布沾湿浓度为95%的乙醇,以不下滴为宜,将砝码与镀层面垂直,在同一位置往退,移动距离1英寸为一次,共100次,镀层不能有反应;2.检查周期:一次/3个月;3.测试数量:n>5pcs ;七.高温高湿测试:1.ABS底材温度设定为60度,PC底材温度设定为90度,湿度90%-95%,测试时间6小时,看镀层有无拱起,起泡或脱落;2.检查周期:一次/3个月;3.测试数量:n>5pcs ;1.2.3.其中:1.2.3.1.2.3.4.十一.12.??表面镀层符合规定要求,光滑、平整、均匀光亮,同批产品无色差(注:色差包括颜色和光泽度);3..镀层表面不得有如下缺陷:(1)起泡:镀层与基体因局部剥离致表面呈气泡现象;(2)脱皮:镀层与基体有剥离现象;镀层成片状脱离基体材料的现象(3)烧焦:在过高电流下形成的颜色黑暗、粗糙、松散等质量不佳的沉积物,其中常含有氧化物或其它杂质。

(4)麻点:在电镀或腐蚀中,与金属表面上形成的小坑或小孔(5)粗糙:在电镀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镀层粗糙不光滑的现象.(6)水印、色斑:通常用于表面被污染所引起的不均匀润湿性,使表面上的水膜变的不连续。

电镀产品外观检验标准

电镀产品外观检验标准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电镀产品外观检验标准1.0 目的为所有电镀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外观检验提供依据。

2.0 范围适用于提供给客户的所有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返修物料。

3.0 定义A级面:物料的外观面对最终产品的外观、功能、客户使用有重大影响或客户有要求。

B级面:物料装配成产品后,对产品的外观要求、客户使用无影响或此面对功能调试没有影响。

C级面:物料装配成产品后,对参数调试无影响,纯属设计需要或此面有喷漆要求,或非喷漆面不外漏面。

起泡:指因电镀工艺原因产品表面出现的气泡。

过薄:指表面电镀层的平均厚度小于5um。

脱落:指电镀产品表面镀层掉。

漏镀:指电镀产品要求电镀面实际未电镀。

花斑:指电镀前因基体材料腐蚀、或者材料中的杂质、或者材料微孔等原因所造成的、与周围材质表面不同光泽或粗糙度的斑块状花纹外观。

黑点:指电镀产品表面存在的黑色圆点。

发黄:指电镀产品表面的颜色显示黄色状态。

色差:指偏离标准色度的量。

凸起: 指因材料本体或外来物出现高于平面的现象。

水印:指电镀后因清洗水未及时干燥或干燥不彻底所形成的印迹。

砂眼:指表面的疏松针孔。

挂具印:指电镀表面处理生产过程中,因装挂用辅助工具的遮挡而使其与零件相接触的部位局部无膜层的现象。

修补:指因膜层损伤而用涂料所作的局部遮盖。

颗粒:指因材料杂质或外来物的影响而在表面形成的、颜色与正常表面一致的凸起现象。

异物:指由材料、模具、环境或机器设备中的灰尘、夹杂物、污物等影响而形成的与表面不同色的斑点。

打磨:指为了更好的达到表面要求而使用的砂纸抛光的处理方式。

镀前划痕:指电镀或氧化之前因操作不当、或对明显缺陷进行粗打磨等人为造成的基体材料上的划伤或局部磨擦痕迹,一般呈细线型。

浅划痕:膜层表面划伤,但未伤至底层(即底层未暴露);对其它无膜层表面则为:目测不明显、手指甲触摸无凹凸感、未伤及材料本体的伤痕。

常用电镀产品质量检验标准

常用电镀产品质量检验标准

常用电镀产品质量检验标准电镀产品质量检验规范电镀产品品质检验规范常用的检验项目为:1.膜厚;2.装配检查;3.镀层附着力;4.硬度测试;5. 耐磨测试;6.耐酒精测试;7.高温高湿测试;8.冷热冲击测试;9.盐雾测试;10.排汗测试;11外观;12包装; 一•膜厚:1 .膜厚为电镀检测基本项目,使用基本工具为萤光膜厚仪(X-RAY,其原理是使用X射线照射镀层,收集镀层返回的能量光谱,膜厚一般为0.02mm最大不超过0.03mm.2.检查周期:每批;3.测试数量:n>5pcs二.装配检查:1.确认是否符合图面标出的重要尺寸;装配后有否影响外观及功能,手感;2.检查周期:每批;%3.测试数量:n>2pcs ;0「二.镀层附着力:1.将3M胶纸粘贴在刀切100格(每小格为1MM T 1MM 的电镀层表面,用橡皮擦在其上面来回磨擦,使其完全密贴后,以45度方向迅速撕开,镀层需无脱落现象。

如目视无法观察清楚,可使用10倍显微镜观察;•a)不可有掉落金属粉末及补胶带粘起之现象。

b)不可有金属镀层剥落之现象。

d)不可有起泡之现象2.检查周期:每批;3.测试数量:n>2pcs ;…四•硬度测试:1.用中华铅笔以45度角并且以1mm/s的速度向前推进,擦试后镀层不能有划痕;.其中:UV镀测试:3H铅笔,500g力真空镀:2H铅笔,500g力…水镀测试:1H铅笔,200g力2.检查周期:每批;-…3.测试数量:n>2pcs ;五.耐磨测试:1.头施500g力,用于被测产品来回试擦50次,往返为一次,不能变色,脱镀及露底材;e2.检查周期:一次/3个月3.数量:n>2pcs ;六•耐酒精测试:1.用500g砝码外包8层棉布,再将白棉布沾湿浓度为95%勺乙醇,以不下滴为宜,将砝码与镀层面垂直,在同一位置往退,移动距离1英寸为一次,共100次, 镀层不能有反应;2.检查周期:一次/3个月;…•3.测试数量:n>5pcs ;七.高温高湿测试:1.ABS底材温度设定为60度,PC底材温度设定为90度,湿度90沧95%测试时间6小时,看镀层有无拱起,起泡或脱落;62.检查周期:一次/3个月;3.测试数量:n>5pcs ;八.冷热冲击测试:1.零下1度30分钟常温2分钟,70度30分钟为一个回合,看镀层有无拱起,起泡或脱落;2.检查周期:一次/3个月;3.测试数量:n> 5pcs;其中:UV镀测试: 5回合; 真空镀:2回合;水镀测试:1回合;九.盐雾测试:u1.温度35度,浓度5%勺盐水,喷雾8小时,共3 回;看镀层有无起反应;2.检查周期:一次/3个月;3.测试数量:n>5pcs;十•排汗测试:1.常温下5%Nacl, 10%^酸,85嘯镏水,浸泡24 小时,看镀层有无反应;2.检查周期:一次/3个月;3.测试数量:n>5pcs;4.排汗测试只限定人体与镀层经常接触之电镀零件适用;g A ? -十-一.外观检查:1 •检验条件:在40W-60W日光灯相当照明度条件下,距离30—50cm2. 表面镀层符合规定要求,光滑、平整、均匀光亮,同批产品无色差(注:色差包括颜色和光泽度);3..镀层表面不得有如下缺陷:(1)起泡:镀层与基体因局部剥离致表面呈气泡现象;(2)脱皮:镀层与基体有剥离现象;镀层成片状脱离基体材料的现象$_ 一(3)烧焦:在过高电流下形成的颜色黑暗、粗糙、松散等质量不佳的沉积物,其中常含有氧化物或其它杂质/1 o " ““A(4)麻点:在电镀或腐蚀中,与金属表面上形成的小坑或小孔(5)粗糙:在电镀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镀层粗糙不光滑的现象• n(6)水印、色斑:通常用于表面被污染所引起的不均匀润湿性,使表面上的水膜变的不连续。

电镀产品品质检验规范及方法

电镀产品品质检验规范及方法

电镀产品品质检验规范及方法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电镀产品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其表面的光亮和耐腐蚀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证电镀产品的品质,我们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品质检验规范和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镀产品品质检验的规范化要求和常用的检验方法。

一、外观检验外观检验是电镀产品品质检验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主要目的是对电镀产品的表面进行细致观察和评估。

常用的外观检验方法有以下几种:1. 目视检查:通过肉眼观察电镀产品的表面,检查是否有明显的气泡、脱落、划痕、凹凸不平等问题。

2. 触摸检验:用手触摸电镀产品的表面,感受其光滑度和均匀性。

3. 显微镜检验:使用显微镜对电镀产品进行放大观察,以便更清晰地发现细微的缺陷。

4. X射线检验:通过对电镀产品进行X射线照射,观察其表面的边缘和交界处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二、厚度检验电镀产品的厚度是其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过薄或过厚的镀层都会对产品的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常用的厚度检验方法有以下几种:1. 金属膜厚度计:使用专门的金属膜厚度计对电镀产品的镀层厚度进行测量。

2. 电子显微衡器法:通过电镀产品在电子显微衡器中的重量变化来推算镀层的厚度。

3. 色差法:根据电镀产品表面的颜色变化来间接判断镀层的厚度。

三、附着力检验电镀产品表面的附着力是保证产品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如果镀层与基材附着力不牢固,容易出现脱落现象,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

常用的附着力检验方法有以下几种:1. 刮削法:使用特定刮削工具对电镀产品表面进行刮削,观察刮削后的镀层情况,判断附着力情况。

2. 弯曲试验:对电镀产品进行弯曲试验,观察镀层是否有明显的龟裂或脱落现象,以评估附着力。

3. 热剥离法:将电镀产品加热至一定温度,观察镀层是否发生剥离,以判断附着力情况。

四、耐腐蚀性检验电镀产品的耐腐蚀性能直接关系到其使用寿命和品质。

常用的耐腐蚀性检验方法有以下几种:1. 盐雾试验:将电镀产品置于盐雾试验箱中,模拟腐蚀环境,观察其表面是否发生腐蚀。

电镀件通用检验标准

电镀件通用检验标准
同色点
(即麻点),颗粒
0.2mm≤d<0.3mm允收1个,
0.1mm≤d<0.2mm间距≥20mm允收2个,
d<0.1mm间距≥20mm接收
不作要求
异色点
0.1mm≤d<0.2mm允收1个,
d<0.1mm间距≥20mm接收
不作要求
布毛(fibre)
宽度<0.1mm,长度<0.5mm或面积S<0.05mm2允许1条
4.2.1.2测试结果:电镀表面不可有镀层脱落、起皮起泡、裂纹等,表面无明显颜色变化、桔皮不良等;
4.2.1.3测试频率:每批测试10~20PCS,随机抽取样品。
4.2.2高低温冲击试验:
4.2.2.1测试条件及方法:首先将产品放入温度70±2℃的测试箱中30分钟,后取出放在温度15~20℃的干燥空气中放置15分钟,再放入设定在-30~-25℃的测试箱中30分钟,后取出放在温度15~20℃的干燥空气中放置15分钟以上;90分钟为一个循环周期,每次测试需进行5个循环周期。
不作要求
划伤(同色线)
宽度<0.1mm,长度<0.8mm或面积S<0.08mm2允许1条
不作要求
划伤(异色线)
宽度<0.1mm,长度≥0.5mm不可接收
不作要求
凹痕(dented)
直径d<0.2mm或面积S<0.1mm2
不作要求
字体模糊
S<0.05mm2
不作要求
凸点,毛刺(burr)
无论大小,凸起有刺手感不接收;无刺手感d<0.10mm接收
不涉产品安全性允收
备注
1.以上不良点的接收水准将根据色差的强弱而有所差异;

电镀件的检验方法和判定标准

电镀件的检验方法和判定标准

电镀件的检验方法和判定标准哇塞,电镀件在我们的生活中可真是无处不在啊!从小小的五金配件到大型的工业设备,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那怎么才能知道这些电镀件是不是合格的呢?这就需要了解电镀件的检验方法和判定标准啦!首先说说检验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检验的时候,第一步要先观察电镀件的外观,看看有没有明显的缺陷,比如起皮、起泡、斑点啥的。

这就好比我们挑水果,得先看看外表有没有坏的地方呀!然后要测量电镀层的厚度,这可不能马虎,得用专门的仪器准确测量才行。

还有就是要测试电镀件的附着力,看看电镀层是不是牢牢地附在基体上。

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仔细认真,不能有半点马虎,不然得出的结果可就不准确啦!再来说说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检验电镀件的时候,可不能掉以轻心哦!有些电镀液可能是有腐蚀性的,所以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别不小心弄伤了自己。

而且检验的设备也要定期维护和校准,这样才能保证检验结果的稳定可靠呀!这就好像开车要定期保养一样,不然半路上出问题可就麻烦啦!电镀件的检验方法和判定标准在很多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场景和优势呢!在制造业中,它能保证产品的质量,让我们用上放心可靠的东西。

在汽车行业,高质量的电镀件能让车子更漂亮、更耐用。

这就像给车子穿上了一件漂亮的外衣,不仅好看,还能保护车子呢!在电子产品中,电镀件的质量也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性能和寿命。

这多重要啊!我给大家说个实际案例吧!有一次一个工厂生产了一批电镀件,外观看起来都没啥问题,但是一检测,发现电镀层的厚度不够。

哎呀,这要是没检测出来,用到产品上,那可就会出大问题啦!幸好及时发现,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你说这检验是不是很重要啊!总之,电镀件的检验方法和判定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我们的使用安全。

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来,严格按照标准去检验,这样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电镀检验标准

电镀检验标准

电镀检验标准常用的检验项目为:1.膜厚;2.装配检查;3.镀层附着力;4.硬度测试;5.耐磨测试;6.耐酒精测试;7.高温高湿测试;8.冷热冲击测试;9.盐雾测试;10.排汗测试;11外观;12包装;一.膜厚:1.膜厚为电镀检测基本项目,使用基本工具为萤光膜厚仪(X-RAY),其原理是使用X射线照射镀层,收集镀层返回的能量光谱,膜厚一般为0.02mm,最大不超过0.03mm.2.检查周期:每批;3.测试数量:n>5pcs二.装配检查:1.确认是否符合图面标出的重要尺寸;装配后有否影响外观及功能,手感;2.检查周期:每批;3.测试数量:n>2pcs ;二.镀层附着力:1.将3M胶纸粘贴在刀切100格(每小格为1MM*1MM)的电镀层表面,用橡皮擦在其上面来回磨擦,使其完全密贴后,以45度方向迅速撕开,镀层需无脱落现象。

如目视无法观察清楚,可使用10倍显微镜观察;a) 不可有掉落金属粉末及补胶带粘起之现象。

b) 不可有金属镀层剥落之现象。

d) 不可有起泡之现象2.检查周期:每批;3.测试数量:n>2pcs ;四.硬度测试:1.用中华铅笔以45度角并且以1mm/s的速度向前推进,擦试后镀层不能有划痕;其中:UV镀测试:3H铅笔,500g力真空镀:2H铅笔,500g力水镀测试:1H铅笔,200g力2.检查周期:每批;3.测试数量:n>2pcs ;五.耐磨测试:1.头施500g力,用于被测产品来回试擦50次,往返为一次,不能变色,脱镀及露底材;2.检查周期:一次/3个月3.数量:n>2pcs ;六.耐酒精测试:1.用500g砝码外包8层棉布,再将白棉布沾湿浓度为95%的乙醇,以不下滴为宜,将砝码与镀层面垂直,在同一位置往退,移动距离1英寸为一次,共100次,镀层不能有反应;2.检查周期:一次/3个月;3.测试数量:n>5pcs ;七.高温高湿测试:1.ABS底材温度设定为60度,PC底材温度设定为90度,湿度90%-95%,测试时间6小时,看镀层有无拱起,起泡或脱落;2.检查周期:一次/3个月;3.测试数量:n>5pcs ;八.冷热冲击测试:1.零下1度30分钟常温2分钟,70度30分钟为一个回合,看镀层有无拱起,起泡或脱落;2.检查周期:一次/3个月;3.测试数量:n>5pcs;其中:UV镀测试:5回合;真空镀:2回合;水镀测试:1回合;九.盐雾测试:1.温度35度,浓度5%的盐水,喷雾8小时,共3回;看镀层有无起反应;2.检查周期:一次/3个月;3.测试数量:n>5pcs;十.排汗测试:1. 常温下5%Nacl,10%乳酸,85%蒸镏水,浸泡24小时,看镀层有无反应;2. 检查周期:一次/3个月;3. 测试数量:n>5pcs;4. 排汗测试只限定人体与镀层经常接触之电镀零件适用;十一.外观检查:1.检验条件:在40W-60W日光灯相当照明度条件下,距离30-50cm:2. 表面镀层符合规定要求,光滑、平整、均匀光亮,同批产品无色差(注:色差包括颜色和光泽度);3..镀层表面不得有如下缺陷:(1)起泡:镀层与基体因局部剥离致表面呈气泡现象;(2)脱皮:镀层与基体有剥离现象;镀层成片状脱离基体材料的现象(3)烧焦:在过高电流下形成的颜色黑暗、粗糙、松散等质量不佳的沉积物,其中常含有氧化物或其它杂质。

电镀产品检验规范

电镀产品检验规范

电镀产品检验规范概述电镀是一种将金属物体表面覆盖一层金属薄膜的过程,以改善物体的外观、提高其耐腐蚀性和耐磨损性。

为确保电镀产品的质量,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验。

本文将介绍电镀产品检验的规范。

检验项目电镀产品检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外观检验:检查电镀表面的平整度、光泽度和色泽是否符合要求。

外观检验还包括检查表面是否有斑点、气泡、氧化物或其他缺陷。

2. 厚度检验:使用合适的仪器测量电镀层的厚度。

厚度检验对于确保电镀层的保护性能至关重要。

3. 粘附力检验:通过针对电镀层施加拉力或剪切力的测试,评估电镀层与基材的粘附力。

粘附力测试可以使用剥离试验或划痕试验。

4. 耐腐蚀性检验:将电镀产品暴露在不同的腐蚀介质中,观察其在一定时间内的耐腐蚀性能。

耐腐蚀性测试通常使用盐雾试验或湿热试验。

5. 硬度检验:测量电镀产品的硬度,以评估其耐磨损性能。

硬度测试可以使用巴氏硬度计或洛氏硬度计。

6. 环保检验:电镀工艺中使用的化学品可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在电镀产品检验中,也需要进行环保检验,确保电镀过程符合环保要求。

检验标准为确保电镀产品的质量,需要参考一系列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电镀产品检验标准:1. GB/T 6465-2010《镀层和镀膜边界回流法测量镀层厚度》2. GB/T 10125-2012《环境试验防腐蚀试验盐雾试验》3. GB/T 13329-2014《镀膜硬度测定皮球法》4. GB/T 3189-2018《银电镀件质量》5. ASTM B456-19《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Electrodeposited Coatings of Nickel plus Chromium on Iron and Steel》根据具体的电镀产品及其用途,还可以参考其他相关的标准。

检验流程电镀产品检验的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取样:从生产批次中随机选取一定数量的样品进行检验。

电镀品检验标准

电镀品检验标准

电镀产品检验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镀产品的表面分区、表面质量要求、降级接收标准和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电镀产品表面质量检验。

2表面的分区产品在安装之后,按照人们观看产品的习惯,是否容易观察到产品的表面来区分产品的主要外露面、次要外露面和不易看见的面。

(见表1)3表面质量分类(见表2)4产品质量要求合格的电镀产品按表3执行,降级接收的电镀产品表面按表4、表5执行。

表4 电镀镜光表面的麻点、斑点、小泡点、凸起颗粒点降级接收要求尺寸单位:注:1.缺陷点所在的表面积是指A面、B面和C面的表面积。

2.无论产品上存在的是麻点、斑点,还是小泡点、颗粒点,表中规定了产品允许存在的缺陷点总个数。

3、缺陷点为二个以上时,两缺陷点间距大于10-20毫米。

4、电镀拉丝表面在上述规定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缺陷点。

表 5 不露出镀层底层的轻微擦花线条降级接收要求尺寸单位:注:1、缺陷点所在的表面积是指A面、B面和C面的表面积。

2、擦花条数为2条以上时,间距≥50毫米。

3、电镀拉丝表面降级接收标准在上述规定的基础上,增加一条擦花线条,沿拉丝纹路方向。

5检验方法5.1电镀层表面外观采用目力测试,视力达1.2以上,目测距离为45±5cm,在220V 50HZ 40W的日光灯下。

双手带作业手套握持电镀件,产品在长度方向先水平放置目测,再以长度方向为轴,用手旋转一定的角度目测,逐步检查每一面。

在水平方向目测完后,将产品以铅垂方向为轴,旋转90度,先用手上下倾斜目测,再以长度方向为轴,旋转一定的角度目测,逐步检查每一面。

5.2螺杆、螺孔电镀后,相互配合件的配合性,试配组装检验其符合性。

5.3镀层结合力试验5.3.1.1百格刀:6个切割刃的多刃切割刀具,刀刃间隔为1mm。

5.3.1.2软毛刷5.3.1.3 3M胶带采用的胶带宽度为15mm左右。

5.3.1.4目视放大镜手把式的,放大倍数为2倍到3倍。

5.3.2操作方法5.3.2.1用刀口宽约10mm-12mm的百格刀横向与纵向,在测试样本表面划10×10(100个)的正方形小网格,以1mm为间隔,每一条划线应深及基材。

电镀件通用检验标准

电镀件通用检验标准

电镀件通用检验标准
一、目的
本标准旨在规范电镀件的检验方法,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客户要求。

二、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电镀件的检验。

三、检验项目及标准
1.外观检验
目视检查电镀件表面是否光滑、色泽均匀,无气泡、剥离、锈蚀等现象。

允许有轻微的电镀纹,但不影响整体美观。

2.尺寸检验
使用卡尺、千分尺等测量工具,测量电镀件的长度、宽度、厚度等参数,确保其符合图纸或客户要求。

3.附着力检验
采用划格试验法检验电镀层与基材的附着力。

在电镀件表面划出纵横交错的网格,划痕间距为2mm,然后用胶带粘贴在划痕上,轻轻按压后迅速剥离,观察电镀层是否脱落。

若划格区域无脱落,则附着力合格。

4.盐雾试验
根据GB/T 6461-2002标准进行盐雾试验,检查电镀件耐腐蚀性能。

将电镀件置于盐雾试验箱中,连续喷雾24小时后,观察表面是否出现锈蚀、变色等现象。

若无明显变化,则盐雾试验合格。

5.镀层厚度检验
采用金相显微镜或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量电镀层厚度,确保其符合工艺要求。

四、检验流程
1.外观检验:目视检查,剔除不合格品。

2.尺寸检验: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记录数据并判定是否合格。

3.附着力检验:进行划格试验,合格品进入下一工序,不合格品进行返工或
报废。

4.盐雾试验:连续喷雾24小时后,观察表面变化并判定是否合格。

5.镀层厚度检验:采用金相显微镜或X射线荧光光谱仪进行测量,记录数据
并判定是否合格。

电镀产品检验参考标准.

电镀产品检验参考标准.

一、所有的电镀产品都按此验收标准进行全检
二、单一平面的电镀产品
1、除有配件能折盖住的地方以外, 每 5平方厘米允许有 0.01MM 长度为 10毫米的轻微划伤一条、 5个 0.1MM 的麻点和小斑点, 不允许有因电镀造成的黑色印斑。

2、产品的边缘一定要平滑 , 不得有拉丝、碰伤、锐边等,手触摸时不能有挂手现象。

3、产品颜色不得和色板偏离太大至少要非常接近, 在产品距眼睛 300MM 时不得看出有明显色差, 500MM 不得看出色差。

如特殊情况可以和公司色板偏离,但同一产品所用配件不得有色差。

4、产品的整体、角位、孔位在距眼睛 300MM 不可有看出变形现象。

所有的镙丝孔需沉孔加工的、不允因加工造成孔的周边有毛边现象。

5、不允许有磨光验收标准以外的和以内的磨光不良现象,比如有磨光没有磨好造成表面粗糙、纹路过粗等。

6、可根据业务订单要求适当的加严和放松此验收标准。

三、多平面的电镀产品
1、多平面产品的平面要求同单一平面的第二条、第三条、第四条、第五条、第六条同等。

2、在两平面的死角位、三平面的夹角位因磨光无法磨到允许有轻微的线性冲压造成的肌皮现象,但不允许有电铬发黄现象。

四、配件电镀品
1、这些产品要求没有单一平面和多平面要求的高但也不能有起咆、严重色差、电镀拉丝和其它的一些电镀不良现象。

2、车加工配件不得有麻粗刀纹和砂孔。

电镀产品检验标准

电镀产品检验标准

电镀产品检验标准
电镀产品的检验验标准
电镀产品的检验是电镀完成后回厂不可缺少的工作,只有检验合格的产品才能交给下一工序使用。

通常检验项目为:膜厚,附着力,外观,包装.对于图纸有特别要求的产品,要注重检验.确保产品质量和数量. 1. 膜厚为电镀检测基本项目,使用基本检验用又眼去判断,鉴别产品镀层厚度及成分是否合格.
2. 胶带法:用3M胶带紧牢地粘贴在欲试验样品表面,垂直90度,迅速撕开胶带,观察胶带上有载剥落金属皮膜。

如目视无法观察清楚。

3. 结果判定:
a)不可有掉落金属粉末及补胶带粘起之现象。

b)不可有金属镀层剥落之现象。

C)不可有起泡之现象
D) 不可有裸露出下层金属之现象。

4. 检验判定方法:
1. 色泽均匀,不可有深浅色,异色(如变黑,发红,发黄),镀金不可有严重色差。

2.不可粘有任何异物(毛屑,灰尘,油污,结晶物)
3.必须干燥,不可沾有水分
4. 平滑性良好,不可有凹洞,颗粒物
5.不可有压伤,刮伤,刮歪等各种变形现象及镀件受损之现象
6.镀层不可有起泡,剥落等附着力不良现象
7. 电镀位置依照图纸规定执行,在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可由技术部和质量部决定适当放宽标准.
8. 对于有疑异的外观不良现象,应由技术部和质量部定极限样版和外观辅助标准
五,包装
包装代表着公司的形象,对包装应足够重视包装要求包装方向正确,包装气垫膜干净整洁,无破损:标签填写完整,正确,内外标签数量一致。

电镀产品检验标准

电镀产品检验标准

本规范规定了电镀检验标准的术语、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

2.0适用范围(Scope)适用于本公司产品的零部件镀铬/镍层的质量验收。

3.0术语与定义 (Definition)3.1表面缺陷:镀层表面缺陷是指镀层表面上(特别是镀件的主要表面上)的各种针孔、麻点、起皮、起泡、削落、阴阳面、斑点、烧焦、雾状、树支状和海绵状沉积层,以及应当镀覆而未镀覆的部位等。

针孔:从镀层表面贯穿到镀层底部或基体金属的微小孔道。

麻点:在电镀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而在电镀表面形成的小坑。

起皮:镀层呈片状脱落基体的现象。

起泡:在电镀中由于镀层与底金属之间失去结合力而引起一种凸起状缺陷。

削落:由于某些原因(例如不均匀的热膨胀或收缩)引起的镀层表面的破裂或脱落。

阴阳面:指镀层表面局部亮度不一或色泽不均匀的缺陷,多数情况下在同类产品中表现出一定的规律。

斑点:指镀层表面一类色斑、暗斑等缺陷。

它是由于电镀过程中沉淀不良、异物粘附或钝化液清洗不干净造成。

烧焦镀层:在过高电流的情况下形成的黒暗色、粗糙松散、质量差的沉积物,其中含有氧化物或其他杂质。

雾状:指镀层表面存在程度不同的云雾状覆盖物,多数产生于光亮镀层表面。

树支状结晶:电镀时在阴极上(特别是边缘和其他高电流密度区)形成的粗糙/松散的树枝或不规则突起的沉积物。

绵状镀层:与基体材料结合不牢固的疏松多孔的沉积物。

4.2镀层厚度的术语:主要表面:制件上某些已作或待作覆盖的表面,在该表面上覆盖层对制件的外观和(或)使用性能是重要的。

局部厚度:在基本测量面内进行规定次数测量的算术平均值最小局部厚度:在一个制件的主要表面上所测的局部厚度的最小值,也称最小厚度平均厚度:采用称量法所得的厚度值或是在主要表面上均匀分布的不同部位选择规定数量的基本测量面进行测量,由此所得的各局部厚度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

主观面:能直接正视的外部表面和开启门后能看见的内表面。

非主观面:不明显的外部表面和不易察看的内部和外部表面。

电镀产品检测标准

电镀产品检测标准

电镀产品检测标准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镀件的检验内容及检验方法,适用于公司来料、半成品的检查。

2 引用标准GB/T 2828-2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适用于产品逐批检查)。

3 定义3.1 A 面:指电镀件正面 . (在使用过程中能直接看到的表面)B 面:指电镀件四侧边。

(需将电镀件偏转45~90 °才能看到的四周边)软划痕:没有深度的划痕。

(无手感)硬划痕:硬物摩擦造成的划痕或有深度的划痕。

批锋:由于注塑等原因造成塑胶边缘突起。

麻点:由于电镀环境不干净而导致有点状或线状物覆盖于产品表面的缺陷。

凸点:由于有灰尘造成电镀表面凸点状缺陷。

沙眼:由于模具压伤后留下的印痕。

4 要求检验步骤:包装检验外观检验检验条件4.2.1 光源 : 两支 40W 日光灯照射下距物件~ 1.5 米4.2.2 目视距离:35 ± 5cm4.2.3 目视角度:检测面与人眼方向成45° ~90° 4.2.4 目视时间 :5 ~ 10S4 . 3 检验仪器和工具4.3.1 游标卡尺 [ 准确度: 0.02mm ]普通刀片 [ 有保护手柄 ]3M 胶纸RCA 耐磨测试仪检验细则4.4.1 检验项目检验项目检验内容检验器具/ 方法判定基准判定结果min maj cri包装包装箱 / 袋形状、外表目测包装箱 / 袋没有严重变形、破损,产品无散落 , 无杂物、没有被水浸过的痕迹GB2828—2003IL:ⅡMA。

电镀检验标准

电镀检验标准

江门市蓬江区荷塘连泰不锈钢五金厂电镀检验标准1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外发加工的电镀品和其他电镀产品的最终检验和出货检验。

2 引用标准GB/T 2828.1-2003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6461-2002金属基体上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经腐蚀试验后的试样和试件的评级GB/T 6739-2006色漆和清漆铅笔法测定漆膜硬度GB/T 1733-93漆膜耐水性测定法3 定义致命缺陷(critical defect)可能导致危及生命或造成非安全状态的缺陷,或可能损坏重要的最终产品的基本功能的缺陷(产品的极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质量特性极严重不符合规定)。

严重缺陷(majoy defect)不构成致命缺陷,但可能导致功能失误或降低原有使用功能的缺陷45缺陷分类表6 抽样方案外观检验的抽样除非客户另有规定,否则按抽样计划表GB/T2828.1 —2003尺寸与配合检验的抽样有配合要求的产品,应对其配合尺寸进行检测。

除非客户另有规定,否则按抽样计划表GB/T2828.1 —2003可靠性试验的抽样除非客户另有规定,否则,所有可靠性试验(如膜厚、附着力、耐蚀性等)按抽样表执行。

注:可能时,可靠性试验的样本应从上、中、下挂位等量抽取。

替代的抽样方案如果合同或订单或产品标准中规定了替代的抽样方案,可用其替代表中的方案。

转移规则所有产品的检验由正常检验开始,批的接收或拒收应符合相应的抽样方案。

发现某些批不符合接收准则而拒收时,应在剔除所有不合格品或修正缺陷后,作为连续批再取样和检验。

转移规则:a)在连续系列批中,如果连续5批中有2批被拒收,则抽样方案由正常检验转入加严检验。

b)若在加严检验中,连续5批被接收,则可以重新恢复正常检验程序。

c)若连续10批停留在加严检验,未能达到符合恢复正常检验要求,则在改进产品质量以前,应停止本规范所规定的抽样检验。

7 判定法则单件判定a)单件产品合格与否的判定参照色卡/色板、极限样品、产品检验指导书及其他相关标准进行,未满足要求即判为不合格;b)不合格严重程度的确定参照“缺陷分类表”。

电镀件质量检验标准

电镀件质量检验标准
2.2镀层结晶
合格的镀层结晶应是均匀、细致、光滑。
2.3镀层允许以下缺陷存在:
2.3.1轻微的水印(非主视表面);
2.3.2钝化膜有轻微的局部擦伤和点状损伤;
2.3.3在复杂或大型零件的边、棱角处有轻微的粗糙,但不能影响外观及镀层的结合力;
2.3.4不可避免的轻微夹具印;
2.3.5焊缝处镀层有轻微的发暗、发黑。
2.5检验方法:
表面处理(镀锌)层外观质量检验采用目测方法。
3.0镀层厚度:
零件表面的平均镀层厚度应在8-12um之间,低电位区域(如槽内)的最小平均厚度应在5um以上。
4.0结合强度(附着力)
检验方法:采用划格法,即在样件上划出1mm间隔100小格,深达基材,然后用标准胶纸贴紧在45度角拉扯,应没有钝化膜或镀层脱落的现象。
5.0高温测试
(针对需高温喷涂或丝印的产品)将需检验样件放置烤箱内,用180℃±10℃的高温烘烤30分钟后取出,待冷却检查无起泡、爆皮的现象。
6.0耐蚀性
彩锌或黑锌:要求96小时的中性盐雾实验,实验后,试样的边缘以外表面不出现白色、黑色或棕色的腐蚀点。
白锌:应进行48小时的中性盐雾实验,实验后,试样的边缘以外表面不出现白色、黑色或棕色的腐蚀点。
或对供应商检验报告做确认。
2.4镀层有以下缺陷存在即为不合格:
2.4.1镀层粗糙、烧焦、麻点、黑点、疙瘩、起泡、脱落;
2.4.2树枝状,海绵状和条纹状镀层;
2.4.3局部无镀层;
2.4.4可擦去的疏松钝化膜或呈深黄色、棕色和褐色的钝化膜;
2.4.5成片的淡白色钝化膜层;
2.4.6未洗净的盐类痕迹;
2.4.7电镀后严重的划伤,碰伤及主视表面严重的打磨痕迹。
电镀件质量检验标准

电镀件检验标准

电镀件检验标准
附着力
在10 c㎡内,利用尖刀刻成1mm×1mm的小方格,使用胶纸粘贴,呈45°角撕扯,无镀层脱落
划伤
物体表面镀层无明显的刮花、擦花、划伤现象。
碰伤
物体表面碰伤其凹凸痕面积>5m㎡,深度(高)>0.5mm不允许接收。
生锈
盐雾测试必须满足96小时无红锈、48小时无白锈。
水渍水印
表面不允许有明显水渍、水印等缺陷。
漏镀
电镀件表面不允许有镀层漏镀、未镀上的等缺陷
三、检验方法:按GB2828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
组别
试验项目
抽样水平
AQL
1
外观

2.5
2
耐腐蚀性能
每种检测方法抽检3pcs,Ac=0,Re=1
3
附着力
每种检测方法抽检3pcs,Ac=0,Re=1
4
镀层厚度
从2、3组测试后的样品各抽1pcs进行检验,Ac=0,Re=1
镀层毛刺
镀层表面尖锐的小突起,往往能将柔软抹布中的纤维挂出。通常由杂质引起。毛刺被折断后,容易在该位置形成腐蚀点。
宏观缺陷
能在3英尺范围以外很容易地看见,其可能导致工件被腐蚀,或者可能影响产品的性能,或者有损本公司产品的形象
外伤
在生产或运输过程中造成的损坏,如:划痕、碰伤、压凹、擦痕等
漏镀
部分表面没有镀上镀层
镀锌外观检验标准

缺陷名称
现象描述
附着力
涂层剥落或被擦去。
气泡
泡状或浮起的区域,在用铅笔尖挤压时能变形
电镀烧伤
电镀过程中局部电流过大引起的镀层发白、发暗,有粗糙感。通常在零件边缘出现
云雾
镀层呈现乳白色
毛面
表面不象镜子般平滑、光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标准规定了电镀件的检验内容及检验方法,适用于公司来料、半成品的检查。

2引用标准
GB/T 2828-2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适用于产品逐批检查)。

3定义
3.1 A 面:指电镀件正面 . (在使用过程中能直接看到的表面)
3.2 B 面:指电镀件四侧边。

(需将电镀件偏转45~90 °才能看到的四周边)3.3 软划痕:没有深度的划痕。

(无手感)
3.4 硬划痕:硬物摩擦造成的划痕或有深度的划痕。

3.5 批锋:由于注塑等原因造成塑胶边缘突起。

3.6 麻点:由于电镀环境不干净而导致有点状或线状物覆盖于产品表面的缺陷。

3.7 凸点:由于有灰尘造成电镀表面凸点状缺陷。

3.8 沙眼:由于模具压伤后留下的印痕。

4要求
4.1 检验步骤:
包装检验外观检验信赖度测试
4.2 检验条件
4.2.1 光源: 两支40W 日光灯照射下距物件1.2 ~1.5 米
4.2.2 目视距离:35 ± 5cm
4.2.3 目视角度:检测面与人眼方向成45° ~90°
4.2.4 目视时间:5 ~10S
4 .3 检验仪器和工具
4.3.1 游标卡尺[ 准确度:0.02mm ]
4.3.2 普通刀片[ 有保护手柄]
4.3.3 3M 胶纸
4.3.4 RCA 耐磨测试仪
4.4 检验细则
4.4.1 检验项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