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人的北平 散文的教法
《动人的北平》教案.doc
《动人的北平》教案一、导入新课(PPT显示现在北京的图片)现在北京作为我们中国的首都,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一座国际化的现代大都市,这里景色迷人,这里高楼林立,这里是万千中国人向往的地方。
(显示老北京的图片)看着这些古朴的照片,时光倒流到七十年,北平在林语堂的心里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跟随散文名家林语堂,走进这座古城一一北平。
感受一下北平的动人之处。
二、首先我们来找一找文中概括北平特点的句子,透过这些句子一起初步感受一下北平的动人之处。
(同学一边回答,教师一边板书关键词)珠玉之城梦境贫富共居清静住家的城市魁梧的老人老成古木老树,多样性五颜六色旧的与新的色彩理想的居住城市三、文章第一段写了北平的什么特点?它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特点:老成、豪爽、宽大、包容、守旧融新作用:是全文的总起段,概括介绍了北平的特点,具有总领全文的作用四、同学们发现了吗?找到第11段后就不太找到“北平是”“北平像”“北平有“之类的概括性句子了。
(带领学生齐读11段)使北平成为理想的居住城市的原由,可列举下列三点加以说明。
这三点是什么呢?文章虽然篇幅很长,只要我们找到这些关键句子,就能拎起思路的“牛鼻子”(多媒体展示文章结构)五、读到这儿,呈现在我们脑海中的并不是我们印象中的古都的标志,而是一幕幕普通场景,一个个平常镜头,这些最普通,最平常的人与事为什么会深深打动林语堂呢?接下来,我们就深入到这个城市生活的细枝末节中去,请自由朗读你觉得最“动人”的段落或细节,选一处城市的深入评析文字背后蕴涵着的北平“动人”品格和文化内涵。
(教师多媒体展示交流“看点”:语言特点,作者情感,城市文化,个人感悟。
学生朗读思考,小组交流 5分钟,然后自主回答)六、学生交流1、第8段。
这些话充分体现了作者追求闲适幽静的生活,这里不仅有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的意境,也有现代生活的便利,这种农村幽静生活和城市舒适生活的结合、理想生活和现实生活的结合,不得不让我们对北平油然而生一种向往之情。
《动人的北平》教学设计(甘肃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动人的北平》教学设计(甘肃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动人的北平》的兴趣和阅读欲望。
2. 帮助学生了解作者老舍及其作品背景。
教学内容:1.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北平的风景和特色。
2. 介绍作者老舍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3. 引导学生关注北平的人文和历史价值。
教学活动:1. 展示北平的风景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感受北平的美。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北平会被称为“动人的北平”。
3. 介绍老舍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激发学生对作者的好奇心。
4. 提问学生对北平的人文和历史价值有何了解,引导学生思考和分享。
第二章:作者简介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作者老舍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2. 培养学生对作者的兴趣和敬意。
教学内容:1. 作者老舍的生平介绍。
2. 老舍的创作风格和特点。
教学活动:1. 展示老舍的生平介绍,包括其成长经历、文学成就等。
2. 分析老舍的创作风格和特点,如现实主义、幽默讽刺等。
3. 引导学生讨论老舍的作品对当代社会的意义和影响。
4. 让学生思考自己喜欢的作家及其作品,并分享原因。
第三章:文本分析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 培养学生对文本细节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文本第一至第三段的主要内容分析。
2. 人物关系的梳理。
教学活动:1. 让学生阅读文本第一至第三段,注意理解文本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 引导学生分析文本中的细节,如人物描写、情节发展等。
3. 讨论人物之间的关系和矛盾冲突。
4. 让学生分享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
第四章:文本分析二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中的人物心理和情感变化。
2. 培养学生对文本主题的思考和探讨。
教学内容:1. 文本第四至第六段的主要内容分析。
2. 人物心理和情感变化的探讨。
教学活动:1. 让学生阅读文本第四至第六段,注意理解人物的心理和情感变化。
2. 引导学生分析文本中的细节,如对话、动作描写等。
《动人的北平》教学设计
《动人的北平》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动人的北平目标:通过学习《动人的北平》,学生能够了解并领略北平的风土人情,培养对历史的兴趣和文化的尊重。
一、前导活动1. 引入:通过呈现北平的图片,提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个地方在哪里,是否听说过北平这个地方。
2. 通过班级讨论并介绍北平的背景和历史,让学生对北平有一定了解。
二、内容学习1. 听读导入:播放录制好的录音,播放北平的风景和历史背景音乐,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北平的魅力。
2. 分组阅读《动人的北平》,每个小组负责阅读其中的一篇文章。
3. 让每个小组分享他们阅读的文章内容,并让学生彼此交流对北平的看法和印象。
三、拓展活动1. 观影活动:播放一部与北平有关的电影或纪录片,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北平的历史和文化。
2. 导视活动:让学生在课后参观同学家乡的老建筑或有代表性的历史遗迹,用相机记录下来,并在下节课中进行导视。
四、交流展示1. 学生展示他们拍摄的照片和记录的导视内容,共同交流他们对老建筑和历史遗迹的认识和感受。
2. 学生可以选择将自己的导视文章或照片收集成册,形成一本小册子,让其他同学借阅并参观他们的家乡。
五、总结反思1. 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北平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自己家乡的历史和文化也更加珍惜和尊重。
2. 教师提出问题:你认为北平有哪些特点?你觉得这样的学习方式对你有何帮助?3. 学生回答问题并进行总结,分享他们对北平的了解和本节课的感受。
六、作业布置1. 作业一: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北平的文章,记录下他们对北平的理解和感受。
2. 作业二:让学生继续收集家乡的老建筑或历史遗迹的照片,并用一段文字进行导视。
七、评价方式1. 通过学生阅读以及小组分享和讨论的表现评价学生对北平的了解和对历史的敏感程度。
2. 通过学生的作业和导视收集的照片评价他们对教学内容的消化和思考能力。
备注: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动人的北平》这篇文章引发学生对北平历史和文化的兴趣,并通过实践体验的方式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和尊重。
动人的北平优秀教案
动人的北平优秀教案【篇一:动人的北平优秀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习掌握阅读散文从“形”入手,把握“神”的方法思路。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赏析文本,体会北平的动人之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林语堂特殊的生活经历,理解林语堂对北平复杂而深厚的感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每个人都有自己理想的生活方式,有人钟情于清新自然、悠然闲适的田园风光,亦有倾心于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繁华而现代的都市生活。
你喜欢哪一种生活呢?田园还是都市?(田园。
都市。
两者都要。
)有没有一个地方既有田园风光又有都市风情呢?(有吧)故都北平就是现代著名散文家、小说家、学者林语堂先生实现他“田园都市”梦想的地方。
今天我们就跟随林语堂先生再次翻开历史的旧照片,一同去欣赏上个世纪初的动人的北平。
二、以“形”读文1、预习要求是画出文中显示文章思路的概括性语句。
学生前后四人组成小组,互相对照自己所画的语句,并补充完整。
2、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按顺序依次齐读这些语句。
读完之后我们会发现这些概括性语句多出现在哪里?学生找出规律(多出现在段落的开头,且多为判断性语句。
)我们以后在做阅读时就可以通过找概括性语句来梳理文章脉络,概括文章内容。
3、学生再次自由诵读这些语句,语速稍慢,让我们以游客的身份感受上个世纪初的北平风貌。
4、读完之后你会发现林语堂先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北平动人的画面。
你认为北平有哪些动人之处呢?请选出最喜欢的一幅画面,并结合具体语句赏析。
在这个环节中,设计不同的诵读方式赏读。
比如:第2、3段学生齐读,感受对比、排比的句式以及北平的包容精神。
第5段单个学生诵读,感受北平原滋原味的生活情趣。
第8段单个学生诵读,学生自由品读,感受北平是一个清净的住家的城市。
第10段单个学生诵读,感受北平厚重的历史文化。
第17—20段学生齐读,感受整齐的句式和北平的自由生活氛围。
三、以“神”解文(一)动人的北平1、通过大家的诵读赏析,北平风貌已经很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我们来概括林语堂笔下北平的什么特点动人?(老成、包容、平民化)2、作者花费笔墨修多来描绘的是哪个特点?(包容)3、找出文中具体的段落诵读。
《动人的北平》教案参考
《动人的北平》教案参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北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感受作者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2. 通过学习课文,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情感和性格特点,提升写作技巧。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动人的北平》的结构和主题思想。
2. 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描写。
3. 北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
三、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动人的北平》的主题思想和作者情感。
2. 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描写,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情感和性格特点。
四、教学难点:1. 北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
2.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情感和性格特点。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北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分析课文主题思想和作者情感。
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描写,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 写作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写日记或作文的方式,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自己身边的人和事。
六、课文解析七、人物分析八、情节解读九、北平文化特色探讨十、教学评价与反思六、课文解析1. 解析课文《动人的北平》的结构,分析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尾各部分的作用。
2. 深入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以及它们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七、人物分析1. 分析课文《动人的北平》中的人物形象,包括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
2. 探讨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其在文中的表现,如动作、语言、神态等。
八、情节解读1. 解读课文《动人的北平》中的主要情节,分析情节对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的作用。
2. 探讨课文中的转折点和冲突,以及它们对整个故事的影响。
九、北平文化特色探讨1. 介绍北平的历史背景,如地理位置、历史沿革等。
2. 探讨北平的文化特色,如风俗习惯、建筑风格、文艺作品等。
十、教学评价与反思1. 评价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如教学方法、学生参与度等。
2. 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动人的北平》教案
《动人的北平》教案《动人的北平》教案课题动人的北平№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欣赏大师笔下的北平独特的“性格”和“动人”之处过程与方法感受林语堂优雅的情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者对北平的深厚感情教学重点本文所体现的民俗、人文价值教学难点新与旧、雅与俗相杂的表达方式教学关键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课型讲课教学方法反复朗读教具课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组织教学导入新课总结练习作业一、导入新关于“北平”和“北京”的来历林语堂的小故事放北京的著名景点二、作者简介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
散文家、小说家、学者。
林语堂和鲁迅的矛盾三、朗读四、分析课文。
回答问题归纳总结一下北平“动人”之处自然风光城市景象的动人寻常百姓的街巷院落风光动人整个城市的文化气息动人为什么在当时千万人眼中在也寻常不过的北平城市和百姓生活,在本文中就变得如此的美丽动人呢?当时当地的社会确有美丽动人之所在作者独特的审美眼光:最平常的物、最平常的事都是审美的心境、心灵的镜像。
当代人阅读本文有什么意义?感受新旧文化熏陶的知识分子的优雅情怀对自然地理、人文风物的热爱感受中华文化、故都文化作业:阅读林语堂的作品《京华烟云》导入疏导归纳引导布置了解识记理解巩固完成板书设计动人的北平自然风光城市景象的动人寻常百姓的街巷院落风光动人整个城市的文化气息动人课后记事感受林语堂优雅的情怀。
《动人的北平》教案参考
《动人的北平》教案参考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北平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特点;(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3)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文学素养;(3)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进行创意写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北平的热爱和怀念之情;(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3)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文化观。
二、教学内容1. 课文解析:(1)介绍北平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特点;(2)分析课文结构,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3)解读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2.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亮点和难点;(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3)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有关北平的视频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引导学生回顾所学过的相关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课堂讲解:(1)教师按照课文顺序,逐段讲解课文内容;(2)针对重点词语和句式进行讲解和练习;(3)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3. 合作探讨:(1)布置合作探讨任务,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2)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学生的讨论;(3)邀请部分小组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练习:(1)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2)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及时纠正错误;(3)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针对性讲解。
5. 创意写作:(1)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进行创作;(2)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写作建议;(3)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练习的完成质量和改正情况;3. 创意写作: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包括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
五、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动人的北平》原文;2. 视频资料:有关北平的历史、文化、风光等视频资料;3. 练习题:针对课文内容设计的练习题;4. 写作评价标准:创意写作评价标准。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动人的北平》
心灵地栖息诗意地生活——赏析《动人的北平》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动人的北平》是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部分第一单元第一篇。
本文是作者林语堂用博大、真切、幽默、闲适相融合的文风创作出的具有独特格调的小品散文。
作者将北平的景象,以一幅幅小画面呈现出来,不仅具有良好的审美效果,而且充分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性,流露出了作者优雅的情怀和闲适的人生。
因此,本文富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和教育意义。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整体感知、筛选信息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品读法,感受北平的动人之处。
2通过探究法,把握作者优雅的情怀和闲适的人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引导学生热爱生活,诗意地生活。
三、教学重点:1筛选信息,把握形散神聚的特点。
2品读体会北平的动人之处。
四、教学难点:把握作者优雅情怀的内涵。
五、教学方法:品读法、探究法。
六、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关于北平,一个历史故事悠远绵长的地方,一个让许多文人魂牵梦萦的地方。
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曾用饱蘸情愫的文笔为我们勾勒了一幅幅神韵清绝的北国之秋图,老舍在《想北平》中用通俗质朴的语言倾诉到“我的每一个思念中有个北平”,张恨水在《五月的北平》中更是肯定到,庄严典雅,充满生趣的北平是世界上最能代表东方建筑美的城市。
看来,北平在文人的心中的确泛起了层层涟漪。
今天,我们再来拜读一篇精美散文《动人的北平》,让我们跟随现代著名作家林语堂先生再次翻开历史的旧照,解读北平的风情,倾听作者的心声。
(二)整体感知:1请快速浏览全文,找出介绍北平的概括性语句。
【明确】北平好像一个魁梧的老人。
北平又像是一株古木老树。
北平是个珠玉之城。
北平是个国王的梦境。
北平是饮食家的乐园。
北平是贫富共居的地方。
北平是采购者的天堂。
北平是个住家的城市。
北平有多样的人。
北平有五颜六色旧的与新的色彩。
北平是个理想的居住城市。
(建筑格局、生活方式、常人心态)2明确本文的结构特点:先总后分(三)品读北平之美:(品文)1学生品读课文,然后找出自己认为动人之处来赏析。
语文教案-《动人的北平》高二语文教案5篇
《动人的北平》高二语文教案5篇《动人的北平》写的是作者眼中的北平,既描写了当时北平种.种自然的、文化的和生活的各种景象,又写出了北平的独特“性格”和它的“动人”之处,表达了作者对北平的深厚感情。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动人的北平》高二语文教案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动人的北平》高二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鉴赏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2、激发和培养学生尊重历史,热爱本国文化的热情。
教学重点: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体会散文抒情写意的独特性与深刻性。
教学难点:探究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教学方法:自读品味法、讨论交流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第一学期我们学过郁达夫的《古都的秋》,北平的确是动人的,林语堂笔下的北平又是一番什么模样呢?请让我们一起走进《动人的北平》。
二、作者介绍林语堂(1895.10.3-1976.3.26)福建龙溪人。
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
19__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
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
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
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
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
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
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
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
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
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
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
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
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
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
1966年定居台湾。
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
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
1976年在香港逝世。
三、检查预习(学生分析自己画出的句子,集体讨论)四、把握课文内容1、梳理文章的思路。
《动人的北平》教案参考
《动人的北平》教案参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北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感受作者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2. 通过分析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和理解故乡,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动人的北平》的主要内容,包括作者简介、写作背景等。
2. 分析课文中的优美词句、修辞手法和结构特点。
3. 探讨作者对北平的热爱之情及其对故乡的描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作者对北平的热爱之情。
2. 难点:欣赏课文中的语言美,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和理解故乡。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词句和结构特点。
3. 采用小组讨论法,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2. 学生自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3. 分析课文内容,讨论作者对北平的描述和感受。
4. 欣赏课文中的优美词句和修辞手法,体会语言美。
5. 小组讨论:从不同角度审视和理解故乡,谈谈自己的感受。
六、教学评估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家乡,写一篇《我心中的故乡》的作文,以此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吸收。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和讨论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动人的北平》原文。
2. 参考资料:关于老北平的历史图片、视频资料等。
3. 教学工具:投影仪、白板、教学PPT等。
八、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自己家乡的历史文化。
2. 邀请当地的老一辈人士,分享他们关于家乡的故事和记忆,让学生感受故乡的情感纽带。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深入地讲解了课文内容,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反思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否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动人的北平》教案参考
《动人的北平》教案参考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动人的北平》这篇文章的主题和背景。
引导学生关注北平的历史和文化。
1.2 教学内容教师简要介绍《动人的北平》这篇文章的背景和作者。
学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1.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北平的历史和文化。
学生分享他们对北平的了解和感受。
1.4 作业学生选择一张北平的图片或一段关于北平的描述,写下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第二章:文学分析2.1 教学目标让学生分析文章中的文学手法和修辞技巧。
引导学生理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描写和情感表达。
2.2 教学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文学手法和修辞技巧。
学生分析文章中的人物描写和情感表达。
2.3 教学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文章中的文学手法和修辞技巧。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析文章中的人物描写和情感表达。
2.4 作业学生选择一篇文章,分析其中的文学手法和修辞技巧,并写下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第三章:历史背景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动人的北平》文章所处的历史背景。
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事件对文学作品的影响。
3.2 教学内容教师介绍北平在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和事件。
学生了解历史背景对文学作品的影响。
3.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北平的历史背景。
学生分组讨论历史事件对文学作品的影响。
3.4 作业学生选择一个历史事件,写下对这个事件的理解和感受,并思考其对文学作品的影响。
第四章:文化探索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北平的文化特色和传统。
引导学生关注文化对文学作品的影响。
4.2 教学内容教师介绍北平的文化特色和传统。
学生了解文化对文学作品的影响。
4.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北平的文化特色和传统。
学生分组讨论文化对文学作品的影响。
4.4 作业学生选择一种文化特色或传统,写下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并思考其对文学作品的影响。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和总结所学内容。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创作中。
《动人的北平》教案参考
《动人的北平》教案参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北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提高学生对国家历史文化的认识。
2. 通过学习《动人的北平》,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感悟作者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作品简介:《动人的北平》是一篇描述北平历史变迁的散文,作者通过对北平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历史的热爱和对文化传承的担忧。
2. 教学重点:分析作品中的形象描写,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3.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感悟作者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北平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理解作品内容。
3. 分析讨论:分组讨论作品中的形象描写,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4. 感悟分享:邀请学生分享从作品中感悟到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
5. 总结拓展:总结作品的主题思想,布置课后作业。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北平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文学作品欣赏能力的提升。
3. 学生感悟作者爱国情怀的表现。
五、课后作业1. 深入了解北平的历史文化,搜集相关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
2. 学习其他描述北平的文学作品,比较其写作特点和情感表达。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国家历史文化的认识和感悟。
六、教学策略1. 利用多媒体展示北平的历史图片和相关视频,增强学生对历史场景的直观感受。
2. 引入专家讲座或邀请历史学者进行guest lectures,以加深学生对北平历史文化的理解。
3. 组织实地考察活动,如参观故宫、天坛等历史遗迹,让学生亲身体验北平的文化魅力。
4. 开展小组合作项目,让学生共同研究北平的历史事件或文化特色,培养研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七、教学资源1. 课文《动人的北平》文本。
2.北平历史图片和视频资料。
3.相关的历史文献和研究资料。
4.实地考察所需的相关安排和指导材料。
《动人的北平》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
《动人的北平》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动人的北平》。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了解老舍先生的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老舍先生对北平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对家乡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1)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2)指导学生正确把握课文的节奏和情感。
2. 课文解析:(1)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理解其深层含义。
(2)讲解老舍先生的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动人的北平》。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老舍先生的创作背景。
(2)感受作者对北平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向学生介绍老舍先生及其作品《动人的北平》。
(2)激发学生对北平的兴趣,引发对家乡的热爱。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2)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思考老舍先生对北平的情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深入理解老舍先生的创作背景。
4.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2)激发学生对下节课的期待。
五、课后作业1. 朗读并背诵课文《动人的北平》。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关于家乡的作文。
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是否有所提高,是否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进行调整。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辅导,确保他们能够跟上教学进度。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多媒体展示北平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动人的北平教案
动人的北平教案动人的北平教案《动人的北平》是《中国现代诗歌散文观赏》散文单元第一篇,是一篇精读课。
为了更好领悟课文,供应了动人的北平的教案设计给大家,欢迎大家参考!一、教学目标:1、梳理课文写作思路,理解把握北平形象特点。
2、体会熟悉如何将抽象感觉形象化的写作手法,与产生精神共鸣。
二、教学重点:1、通过语段学习揣摩体验比方和细节描写手法在形象化写作中的作用。
2、学习详细描摹北平的风貌的写作手法进行共性化创作。
三、教学步骤:1、导入:有同学向老师埋怨说,语文是玄学,学语文无异于一群人坐在课室里参禅。
的确,许多时候,面对文本,老师一眼看出来的意蕴,同学会说“哇,这是你编的吧,我怎么看不出来?”举个例子,“动人”这种感觉无形无迹,徐志摩写少女“最是那一低头的温顺,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我们想见这是动人的。
那么写一个人可以这样传神爱护,写一座城的风貌特点又是如何体现这座城特有的动人韵味呢?今日我们一起来学习林语堂先生的《动人的北平》,试试通过这篇美丽的散文,去熟悉笔下北京城,去和林语堂先生沟通、共鸣,同时,也让我们一起来拨开“语文是玄学”的面纱,看看林语堂先生如何将无形深情化为有形实相,带给我们一个说不尽道不完的精彩北平。
2、检查预习作业,请同学根据老师给出的提示,梳理出文章思路,完成学案的第一大题。
北平的形象:(1)北平似乎是一个魁梧的老人,具有一种老成的品行。
(2)北平又像是一株古木老树,根脉深化地中,藉之得畅茂。
(3)北平是一个“珠玉之城”,一个人眼从未见过的珠玉之城。
(4)北平像是一个国王的梦境。
北平的特点:(1)北平是清静的(2)北平有多样性(3)有五颜六色旧的与新的颜色北平宜居的理由(1)北平的建筑宽敞(2)北平居民的生活方式舒适可爱,安详(3)北平的性格自由,兼容并包3、林语堂先生说北平的是“动人”的,但何谓“动人”,如何将这种抽象的感觉表现出来,让我们一起来鉴赏体会文章四个比方句的含义和作用,熟悉北平“动人”的形象北平似乎是一个魁梧的老人,具有一种老城的品行。
《动人的北平》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
《动人的北平》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动人的北平》;(2)了解北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3)掌握课文中的一些生词和短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等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3)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感受北平的美景和魅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感;(2)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3)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动人的北平》;2. 课文理解: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北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3. 生词学习: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一些生词和短语,如“秋高气爽”、“金碧辉煌”等;4. 课文解析:对课文进行详细解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5. 写作练习: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自己家乡的美丽景色的小作文。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动人的北平》;(2)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一些生词和短语;(3)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教学难点:(1)让学生理解北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2)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感受北平的美景和魅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对课文进行详细解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2.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3. 写作法: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文生词和短语的掌握情况,以及小作文的完成质量;3. 单元测试:进行单元测试,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动人的北平》全文;2. 教学多媒体:相关的历史文化图片、视频等;3. 生词卡片:课文中的一些生词和短语的卡片;4. 写作纸张:为学生准备写作用的纸张和文具。
语文:1.1《动人的北平》教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整个城市的文化气息动人
为什么在当时千万人眼中在也寻常不过的北平城市和百姓生活,在本文中就变得如此的美丽动人呢?
当时当地的社会确有美丽动人之所在
作者独特的审美眼光:最平常的物、最平常的事都是审美的心境、心灵的镜像.
当代人阅读本文有什么意义?
•感受新旧文化熏陶的知识分子的优雅情怀
《动人的北平》教案
课 题
动人的北平
№1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能力
欣赏大师笔下的北平独特的“性格"和“动人”之处
过程与方法
感受林语堂优雅的情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作者对北平的深厚感情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教学重点
本文所体现的民俗、人文价值
教学难点
新与旧、雅与俗相杂的表达方式
教学关键
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
课 型
讲课
教学方法
反复朗读
教 具
课件
• 对自然地理、人文风物的热爱
• 感受中华文化、故都文化
作业:阅读林语堂的作品《京华烟云》
导入
疏导
归纳
引导
布置
了解
识记
理解
巩固
完成
板
书
设
计
动人的北平
自然风光 城市景象的动人
寻常百姓的街巷院落风光动人
整个城市的文化气息动人
课后记事
感受林语堂优雅的情怀
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总结
练习
作业
一、导入新课
关于“北平”和“北京”的来历
林语堂的小故事
放北京的著名景点
动人的北平-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
动人的北平-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现代诗歌与散文的发展历程和文学特点;2.能够分析、理解并欣赏选课文的艺术风格、文学价值和人生意义;3.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本教案选取的课文包括:1.王安忆《长恨歌Two》2.舒婷《舍得》3.韩少功《北平无战事》2. 教学方法1.授课教师先讲解文学史和文学理论,解释选课文的文学背景和文学特点;2.采用讲解与互动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和剖析文章;3.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思考、自主理解,并组织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活动。
三、教学流程1. 教学设计第一课《长恨歌Two》1.引入:介绍诗歌的背景和文学价值,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2.学习内容:学生自读《长恨歌Two》,聚焦文本主题和艺术形式特点,重点理解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现代人对历史的反思;3.分享讨论:小组内学生读后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课堂上再进行集体讨论;4.课堂作业:每个小组编写一则类似的短诗,与《长恨歌Two》相呼应。
第二课《舍得》1.引入:介绍舒婷和她的文学代表作品,讲解《舍得》的背景和意义;2.学习内容:学生自读《舍得》,聚焦文本主题和艺术形式特点,重点理解文中的价值判断、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3.分享讨论:小组内学生读后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课堂上再进行集体讨论;4.课堂作业: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闪光点(或“舍得点”)自行拓展创作,进行小组展示。
第三课《北平无战事》1.引入:介绍韩少功和他的文学代表作品,讲解《北平无战事》的背景和文学价值;2.学习内容:学生自读《北平无战事》,聚焦文本主题和艺术形式特点,重点理解文中对人性的深度探讨和对历史的深刻反思;3.分享讨论:小组内学生读后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课堂上再进行集体讨论;4.课堂作业:每个小组选择一则类似的故事或历史事件进行深度解读和剖析,进行小组展示。
《动人的北平》优质教学设计
附件: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传统文化故土和西方文化新壤混合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
三、朗读课文
四、聚焦题目,以题解文。
本文的体裁?散文有什么特点?
五、分析课文,探讨问题
1、文章写了北平哪些“动人的”方面?
北平好像是一个魁梧的老人
北平又像是一株古木老树
北平是一个珠宝之城
北平像是一个国王的梦境
北平是清净的,它是一个住家的城市
北平有多样性——多样的人
北平有五颜六色旧与新的色彩
北平是理想的居住城市
2、文章看似很“散”,它是怎样的整合起来的呢?
提纲统领全篇,各段展开分述
文章围绕北平的“性格”来写:老城、豪爽、包容、守旧容新等
3、本文“形散神聚”体现在哪些方面?
形:“动人的”每一处美景,每一幅图画,老成、豪爽、包容、守旧容新
神:作者的情感:无比热爱、眷恋之情——优雅情怀
(联系故都的秋神:清、静、悲凉)
4、了解作者喜爱北平的原因——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
5、细细品读字里行间的“动人”。
A.小组讨论(3分钟)
B.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一句或哪一段,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6、鉴赏本文的意境美——闲淡、优雅
7、归纳总结本文的艺术魅力:散文的三美:结构美、意境美、语言美。
作者独特的审美眼光(最平常的物、最平常的事都是审美的心境、心灵的镜像)。
从选材、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进行对比进而明确本文“形”与“神”的完美结合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清文章脉络
北平动人的品格平成为理想的 居住城市的理由 (11-22)
建筑格局:雅适宽阔 生活方式:自由舒适 常人心态:乐观质朴
你感受到林语堂笔下的北平的 动人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 自然风光
城市景象 寻常百姓的街巷院落 平民百姓形象和他们的生活景象
散文
一、散文的特点:“形散神不散”。
内容上:是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 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所谓自 我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现、认 识。 形式上:(1)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 熔为一炉;(2)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3)从侧 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4)行文自由,结构灵 活。 阅读散文时,要透过“形”抓住“神”,体会作者所 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抓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文 脉),要注意欣赏优美的语言。
代表作品: 《翦拂集》、 《京华烟云》、《孔子的 智慧》、《生活的艺术》。 林语堂的最大价值是: 幽默大师、都市中的隐者
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 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 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 长。1947年任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 任。1952年在美国与人 创办《天风》杂志。 1966年定居台湾。1967 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 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 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 1976年在香港逝世。
林语堂曾经是被我们忽视了的作 家,就像我们曾忽视了那个如火如 荼时代的细腻与美好的情思一样。 现在,穿过历史的重重迷雾后,这 些单纯的,深厚的真与美和振奋人 心的热血激情一起留存下来,感染 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
六:读“神”——情感
表达了对本国历史的崇敬、故都文 化的热爱,对包容新旧事物的喜 悦,以及自己一颗闲适自然的心。
《北平》无限
北平固然是美丽的, 但那不是我们的家 园,如果要你说说 家乡的动人之处, 你会想到什么呢? 仿照本文的语言、 结构来写写
“动人的xx”。
从住所到单位的第一段路,要横穿复旦大学江 湾校区的一处湿地。记忆中最迷人的景致,是刚来 到这一方净土的某一天清晨。踏过十里垂杨,漫看 小桥流水,水里还有不知名的小鱼儿,以及三三两 两显摆着白色尾羽的红嘴小野鸭子。那一天,走在 微微的晨曦中,四围雾霭交融,若有若无,恍然若 在梦中,只觉得自己所处的并非上海。 古人云“客里似家家似寄”,又说“安心则处 处是家”,说得极是妥帖。小隐隐于野,大隐隐朝 市,安处于当下,则外在的一切,神马都是浮云。 只要我们的内心真正地大气了,那么周围的一切自 然就拥有美的内蕴,泛起美的灵光了。 ——来自微博
五、由文读人——读林语堂
对我而言,顺乎本真,便心与物游;顺乎本性,就 是身在天堂! ——林语堂 在不违背天地之道的情况下,成为一个自由而快乐 的人。……更真实、更自然、更快乐地表达自己, 表现自己。人生亦复如是,我们最重要的不是去计 较真与伪,得与失,名与利,贵与贱,富与贫,而 是如何好好地快乐地度日,并从中发现生活的诗意。 ——林语堂 如在风雨之夕围炉谈天,善拉扯,带感情,亦庄亦 谐,深入浅出,如与高僧谈禅,如与名士谈心,读 其文如闻其声,听其语如见其人。从他的散文中便 活脱脱走出一位自自然然,亲切闲适,学者式的林 语堂来。 ——学者评点
赏析: 这段文字着眼于饮食内容,落笔于饭馆的历 史、招牌、堂倌等细节。由这些细节可以看出饭馆里 的氛围很是浓郁,堂倌的形象、声音、动作等生动有 趣,仿佛呼之欲出,北平饭馆那种特有的让人亲切、 热情的感觉跃然纸上,作者对它的赞赏之情溢于言表。
(2)“北平是清静的,它是一个住家的城市,每 家都有一个院落,每院落都有一个金鱼缸和一株梧 桐或石榴树;那里的果蔬新鲜;桃就是桃,柿就是 柿。” 赏析: 这段话不仅写出了居民院落的细节,又院 落写到院内的陈设,院内栽培树木;又由树木写到 院里种植的果木蔬菜。不仅写出了居民院落的清静 明亮,而且表现了他的丰富闲适,突出北平宜居的 种种好处。总之,处处流露出对北平的喜爱欣赏。 (3) “桃就是桃,柿就是柿。” 赏析: 不具体写是怎么新鲜的,两个“就是”, 让读者去尽想这种水果的形、色、味,作者的喜爱 与自豪的感情也自然地流露出来,也感染了读者!
北平是一个珠玉之城
北平像是一个国王的梦境 北平是清静的,每家都有一个院落 北平有多样性-----多样的人 北平有五颜六色旧与新的色彩,都具有历史典故. 北平是理想的居住城市
故都北平的动人— 老成、豪爽、包容、 守旧容新
作者的情感—优 雅情怀
读出这篇散文的“神”是?
作者对古老而时新的北平城和北平古都文化
散文阅读一般方法:(
(1)要理出作品选择了哪些材料,中心思 想是什么。 (2)看“形”和“神”的“结合点”是什 么,也就是要抓住散文的线索。 (3)看作者组织材料的顺序,选择了怎样 的角度。 (4)品味散文的语言。
动人的北平
林语堂
林语堂
现代散文家,文学家,语 言学家。
“许多城市都有能代表其文化特征并具有传承价值的 事物,这些事物可以称作该城市的符号。故宫、四 合院是北京的符号;天桥的杂耍、胡同小贩的吆喝 是北京的符号;琉璃厂的书画、老舍的作品是北京 的符号;王府井商业街、中关村科技园是北京的符 号……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后还会不断涌现出新的 北京符号。保留以往的符号,创造新的符号,是北 京人的心愿。 对此,请以“北京的符号”为题,写一篇文章, 谈谈你的感受或看法。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 于800字。” ——2006北京高考作文
品味语言
风格:娴熟,自然,淡雅,清新 写作特点: 形象化语言,创造一种浓厚的诗意 抒情的语句,表达优雅的情怀 细致入微的描写,自然地流露情感 多种变化的句式,文章摇曳多姿
一提到北京,我们首先想到的是? 林语堂的视角关注最多的是什么?
平民百姓、寻常街巷、常人常事
在平常人眼里不是风景的风景为 什么在林语堂眼里最动人?
他是一个传统文化故土和西方 文化新壤混合培养出来的知识 分子。提倡幽默、闲适、性灵。 主张“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 为笔调”,采取与政治保持距 离的自由主义立场。
一、扫除阅读障碍
kuí·wú xiá ài yù pì shān guān 魁梧 狭隘 老妪 媲美 杉树 堂倌 yuán fǎng qú shì lán lǚ 墙垣 画舫 街衢 嗜好 褴褛 作奸犯科
爱之深,感之切
成文时,围绕着北平的“性格”——老成、豪爽、 包容、守旧融新(宏伟、开阔、包容、舒适、平 易)来写,精神上聚得拢。
选材:
全景式描写又处处 是具体可感的画面。 对比、比喻、 排比
表现手法:
表达方式: 抒情
2、抒情的语句,表达优雅的审美情怀 。 另外,文中 多处以“你”称呼读者,仿佛引领读者进入文章的意 境之中,拉近了作者与读者、读者与本文之间的距离。
(1) “北平像是一个饮食专家的乐园。它有数百 年的饭馆,招牌被烟熏得破旧不堪,还有肩上搭着毛 巾的堂倌,他们的招待是十足和蔼的,因为他们在满 清政府服侍过高官大吏,曾受了传统的特别训练。”
3、细致入微的描写,自然地流露情感。 阅读文章第三段,请说说这一段的语言特 点 (1) “在高耸的北京饭店后面,一条小路 上的人过着一千年来未变的生活,谁去理那 回事?离协和医院一箭之地,有些旧式的古 玩铺,古玩商人抽着水烟袋,仍然沿用旧法 去营业,谁去理那回事?穿衣尽可随便,吃 饭任择餐馆,随意乐其所好,畅情欣赏美 善——谁来理你?”
二、散文分类
记叙散文:以记人、叙事、状物、写景为主的散文。在这类散文中,有的着重是 记写、刻画人物,以人物为全篇的中心。散文不像小说那样多方面地、细致地 刻画人物,也不讲求故事情节的完整和曲折。这类散文,还有的侧重是记写一 定的风物、场景。作者对它们不是纯客观的描述,而是将外物与内情融合起来, 以表达一定的思想、抒发一定的感情。 抒情散文: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散文,它主要是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 和意愿。抒情散文抒发的是怎样的感情,如何抒发,都与文章揭示的思想意义 是否深广有极大的关系。这类散文对具体的“物”的描述而表达一定的思想意 义,抒发一定的感情的。 议论散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它说理,往往借助于事例的简述,形象的描绘和 感情的抒发来进行,文学色彩很浓。它同一般议论文一样,要求观点鲜明、概 念准确、说理充分、层次明晰、以理服人。但是,它不需要逻辑推理,严密论 证。常见的文学性很强的随笔、杂感等短小精悍的文章,皆属此类;作者常常 借助于对古今故事、花鸟草虫等具体事物的描叙来说理,显得妙趣横生并富于 感情。
七、走出文本
选择一座城市,就是投奔一种生活; 规划一座城市,就是设计一种生活。
走出“动人的北平”,你能去解 读一个城市或地域的文化吗?
西安或许再也不能有如秦、汉、唐时期在中国的显赫 地位了,但它因历史的积淀,全方位地保留着中国真 正的传统文化(会功夫,会耍狮子龙灯,穿旗袍,唱 京剧,吃动物内脏,喝茶喝烧酒等),使它具有了浑 然的厚重的苍凉的独特风格,正是这样的灵魂支撑着 它,氤氲笼绕着它,散发着魅力,强迫得天下人为之 瞩目。 ——贾平凹《老西安》 去过苏州吗?苏州古老、沉静、温柔。苏州的刺绣, 沉静的创造。苏州的菜肴,明亮的喜悦。苏州的歌曲, 不设防的温柔。苏州的园林,恬美的诗情。苏州的街 道,宁静的梦幻。 ——王蒙《苏州赋》
zuò jiān fàn kē (奸:坏事;科:法律条文。为非 触犯法令。)
二、阅读文章,你能找出文中概括老北平特点的语句吗?
北平好像是一个魁梧的老人,具有一种老成的品格。北 平是豪爽的,北平是宽大的。它包容着新旧两派,但它 本身并不稍为之动摇。 北平又像是一株古木老树,根脉深入地中,藉之得畅茂。 北平是一个珠玉之城,一个人眼从未见过的珠玉之城。 北平像是一个国王的梦境。北平像是一个饮食专家的乐 园。北平是贫富共居的地方。北平是采购者的天堂。 北平是清静的,它是一个住家的城市。它是一个理想的 城市。 北平有多样性——多样的人。 北平有五颜六色旧的与新的色彩。 使北平成为理想的居住城市的原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