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里尔克的艺术观与语言观

合集下载

和作品保持距离

和作品保持距离

和作品保持距离摘要:文学作品和写作者之间的关系,历来为爱好文学和研究文学的人所争议,下面,且分几个方面浅谈一下作家和作品之间的关系。

关键字:作家作品距离孤独在众多的文学理论作品中,一直在强调着一个严肃而深刻的问题:让写作者和作品本身保持距离。

基于此,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便严守着该理论。

由此,“孤独”从文学蔓延到了哲学。

作家和作品保持距离——写作者的孤独则从以下三方面可以看出:1、作家意欲摆脱“我”而言“他”。

写作就是永无止境、永不停歇。

凡是作家存在的地方,惟有存在在说话(莫里斯.布朗肖《文学空间》第八页)。

在这之中,作家以还原真相、尊重存在为素材,就必须放弃说“我”。

一部好的作品不是我个人情感的积累、情绪的发泄,所以,写作者首先得忘掉自己,最后再找回自己。

卡夫卡曾惊讶地说:“当作家能用他来替代我时,就走进了文学。

”作家发现不了面向众人体面说话的优美语言,在他们身上说话的,是某种事实。

作家克己而言他,这是一种郁结而深沉又是必须得经历和忍受的孤独。

2、写作者得沉默、闲散。

如果有人说我写作得与人相处讨论,那么他的写作有问题,它要你关起房间的门,写作不是常人能做的事情(摘自安妮宝贝《蔷薇岛屿》)。

写作,需要写作者有一种闲散的深度。

倘若人们终于想要听到自己的声音,就必须要它沉默,让事物自己说话,说话仅是话语的影子,语言还只是话语的形象。

写作是在创造艺术的美,美是协调矛盾以超入和谐,对人类的情感冲动有净化作用。

写作者此刻得像禅师一样,静悟、不语,即:当我沉默时我觉得很充实,我一开口说话就感到一阵空虚。

3、不被人理解,不想排遣、无处排遣。

谈到这里,想必得说一下终极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要到哪里去?。

卡夫卡、苏格拉底、更高、梵高一生都在忍受着折磨。

他们遭受折磨,走向一种更高的观察,并超出致命的实在,走向另一个自由的世界。

最终,卡夫卡没能摆脱折磨;苏格拉底疯了;更高和梵高争执后流浪了;梵高割耳了。

这如深渊一般的孤独,越深入越疯癫。

生活和伟大的作品之间 总存在某种古老的敌意

生活和伟大的作品之间 总存在某种古老的敌意

生活和伟大的作品之间总存在某种古老的敌意来源:来源:南方日报作者:作者:北岛发布时间:2012-2-20点击次数:286 字体【大中小】所谓“古老的敌意”,从字面上来看,“古老的”指的是原初的,带有某种宿命色彩,可追溯到文字与书写的源头;“敌意”则是一种诗意的说法,指的是某种内在的紧张与悖论。

我们不妨设想,如果里尔克安居乐业,甚至是房地产商,挥金如土,他能写出像《秋日》和《杜伊诺哀歌》这样的传世之作吗?大约一个世纪前,奥地利象征主义诗人里尔克在《安魂曲》中写下这样的诗句:“因为生活和伟大的作品之间/总存在某种古老的敌意”。

20世纪开始的岁月,在汉堡和不来梅之间的小镇沃尔普斯韦德(Worpswede)聚集着不少艺术家和作家,包括里尔克。

他们一起听音乐会、参观博物馆,在狂欢之夜乘马车郊游。

其中有两位年轻漂亮的女画家就像姐妹俩,金发的叫波拉,黑发的叫克拉拉。

里尔克更喜欢金发的波拉,但不愿意破坏这对理想的双重影像。

在观望中,一场混乱的追逐组合,待尘埃落定,波拉跟别人订了婚。

里尔克选择了黑发的克拉拉,与她结婚生女。

七年后,波拉因难产死去,里尔克写下这首《安魂曲》献给她。

这段插曲,或许有助于我们了解里尔克的诗歌写作与个人生活的关系。

纵观里尔克的一生,可谓动荡不安,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四年间,他就在欧洲近五十个地方居住或逗留。

里尔克在《秋日》一诗中写道:“谁此刻没有房子,就不必建造,/谁此刻孤独,就永远孤独”。

这正是他漂泊生涯的写照。

里尔克的这两句诗“因为生活和伟大的作品之间/总存在某种古老的敌意”,对我来说有如持久的钟声,绵延不绝,意味深长,尤其在当今乱世,或许可引发更深一层的思考——对于以写作为毕生事业的人来说,我们今天应该如何生活、如何写作、如何理解并处理生活与写作的关系。

所谓“古老的敌意”,从字面上来看,“古老的”指的是原初的,带有某种宿命色彩,可追溯到文字与书写的源头;“敌意”则是一种诗意的说法,指的是某种内在的紧张与悖论。

每日一诗·“思与诗”--西方哲理诗系列

每日一诗·“思与诗”--西方哲理诗系列

《独涉者的歌》每日一诗·“思与诗”--西方哲理诗系列前言本期主持:西门小醉这个春天将有些冷。

《非理性的人》、《论语今读》两本书,将让我们不再像读哲学史那样身在看台,而是走进书籍深处,拿我们生命的意义和哲人的思考进行对话。

这种对答,从第一个人仰望星空,问自己是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

在此之后,有一些人从迷雾弥漫的河流中独涉而出,披荆斩棘,带着被俗尘流放般的苦痛,沿着历史的时间寻求答案。

旅途之中,歌声渐起。

有的浪漫低吟,有的悲凉高亢,有的沉郁怅然,有的铿锵激越…..他们记录下这种音符,于是,有了诗。

在西方、在东方,这样的诗歌以各种旋律飘扬在大地之上。

这是一群在神圣的黑夜中走遍大地的人们,他们边走边歌唱出了心中的热爱、犹豫、期盼、思索和痛楚。

他们拒绝肤浅的视觉语言,抗拒修辞的迷惑,沉浸于自我的生命思索中,让笔下的诗行成为烈火,成为潮汐,成为精神的安静的神秘的中心。

这些神秘,隐藏在普通的语言之下,如一场原始的海,只在潮水退去大地真实地浮现之时,我们才可以赤脚接触到那一种力量----来自文明深处,来自我们的本原。

因为他们是孤寂的,是艰难的,甚至是绝望的,才有了一种改变生命的力量。

正如,只有雪来,透骨的寒才会带来大地的纯净一样。

在接下来的两周内,我将选择西方诗歌中的一些经典逐一推出。

聆听着这些曾经走在大地上的独涉者们的歌声,我们在清晨的微寒中抖擞自己,开始又一天的前行。

2010年3月1日夸西莫多:《转瞬即是夜晚》每个人孤立在大地心上被一线阳光刺穿:转瞬即是夜晚。

诗人简介:塞尔瓦多·S·夸西莫多(1901-1968)生于西西里岛。

原在罗马大学学工程,后辍学从事社会工作,当过绘图员及技师,后又担任编辑工作。

1929年,他结识了隐逸派主要代表人物蒙塔莱。

1930年,他的诗集《水与土》问世,声名大振,以后又陆续发表了许多诗集,成为隐逸派大师之一。

1958年获得维亚雷焦奖,1959年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

3金黄的稻束上课

3金黄的稻束上课

三、整体感知
▲文章的开头仿佛拍电影一样,先给“稻束”来 了一个长镜头,点明了诗里塑造的中心形象,点 出了时间。 ▲ 3、4句则是诗人由此联想到付出艰辛劳动的 “无数个疲倦的母亲”,而第四句中“皱”与“美 丽”并列寓有讴歌母亲辛勤劳动和感叹时光流逝之 意。 ▲从第5——9句,诗歌拉开镜头,展现了伫立的 稻束的背景,为后面诗人的深思奠定了基础。 ▲从第10句到结尾,作者给低首沉思的“稻束” 拍了一个拟人化的特写,诗本是形象直露、鲜明, 同时点明本诗的思想,“收获”必须以长期的辛 勤劳动作为代价。
●有人说这首诗的语言“带有一种雕塑的质感和光
辉”,请说说作者是通过哪些意象塑起了这座田野 的“雕像”的?(有“声”有“色”语言的理解?)
这首诗由于独特的色彩和声音的把握和表达,而使语 言带有一种雕塑的质感和光辉。 (1)诗人用“金黄”修饰“稻束”,既是基于稻束 本身的质感,也是一种内在精神的把握,“金黄”是 高贵的色调。 (2)在技巧上,它一方面体现了现代主义具体意象 和抽象观念的叠加所产生的特殊效果,也沟通了古典 诗歌对意境的要求,体现了对传统的情境关系的重视。 (3)而三个“静默”预示着母亲的美丽与坚忍已超 出了一切言说,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有“声”有“色” 的语言增添了诗歌的厚重感。
●诗人是如何将“诗”(诗的意象和语言的美)与
“思”(对人类存在的思索)融合在一起的?
(1)诗人以“金黄的稻束”为起点,将收割后的疲倦和 静默、母亲和人类历史活动的意义联系起来,因而具有一种更为 感人的力量。 (2)在具体写法上,诗人并没有在字面上将“金黄的稻 束”直接比为“母亲”,或是直接比为“雕像”,而是在这两者 之间来回闪动,展开联想和沉思。它们在诗中同时存在,相映成 辉。 (3) 读后,黄昏收割过的田野里“金黄的稻束”这一 意象像静默的雕像一样令人难忘,而母亲的疲倦、母亲的无言的 坚忍和美丽又激起我们对历史和生命的无尽的沉思。 (4)值得称道的还有这首诗的语言,它们不仅很美,而 且富有雕塑的质感和深长的意味。诗的最后一句“而你们,站在 那儿,/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因为有上文的铺垫而顺理成 章,并不显得空洞,一种“抽象的思”和“感性的诗”在此完美

二十世纪西方文论流派

二十世纪西方文论流派
2、前工业、工业化和后工业三个时期的划分
前工业时期(国家资本主义,采掘自然资源)——现实主义
工业化时期(垄断资本主义,机械制造产业)——现代主义
后工业时期(晚期资本主义,开发信息资源)——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文艺主要是一种后现代社会的大众文艺,部分地体现大众对现存社会的思虑、烦躁、反思、反抗、颠覆、批判乃至失落和玩世不恭的思想情绪。
直觉个别意象美(丑)美学
心灵活动认识
概念普遍概念真(伪)逻辑学哲学

经济个别利益利(害)经济学=美学
真实世界实践
道德普遍利益善(恶)伦理学
四、直觉即表现
1、直觉与表现是一回事,艺术的定义是直觉,也是表现。
直觉=表现=艺术,艺术即直觉,直觉即表现。
2、直觉充满个性,洋溢情感,“直觉是抒情的表现”。
艺术的直觉=抒情的直觉=情感的表现
文论的本体论转化。
(五)从多元走向边缘
20世纪以前的文论,主要是哲学的演员,文学创作的服务员,作品的广告宣传员。20世纪的文学理论可以与哲学理论、社会理论、文化理论相提并论,文学评论有时比作家、诗人更能脱颖而出,更能赢得知识界和学术界声望。
西方没有相对统一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规范体系,文论出现众说纷纭的多元化局面。据统计,西方文论至少有五十种“主义”。有的评论家,常常从此“主义”跳到彼“主义”,如罗兰·巴特,从结构主义到解构主义。
其中第二阶段最重要,所谓表现阶段,即指心灵的审美的综合作用。
五、科林伍德的总体想像论和语言论
科林伍德(1889-1943)英国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哲学家和美学家。代表作《艺术原理》。
1.作品既是作者想像的产物,也需要读者的想像力。
2.艺术必然是语言,艺术的情感想像依赖于语言。

《20世纪欧美文学简史》自学笔记

《20世纪欧美文学简史》自学笔记

二十世纪欧美文学简史上编第一章:1900—1939年欧美文学概论[识记] 现代主义的主要流派: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小说未来主义:1、由意大利诗人托马佐.马里内蒂于1909年2月20日在法国《费加罗报》发表的《未来主义的创立和宣言》为发端。

2、其成就主要在于诗歌。

如意大利马里内蒂、法国阿波利奈尔及俄国马雅可夫斯基。

3、主张是摈弃一切现在的文明成果,竭力创造“属于未来”的全新艺术。

4、由于主张流于偏激,且诗句艰深无规则等原因于20年代末趋于沉寂。

超现实主义:1、1924年布勒东发表《超现实主义宣言》宣告该流派成立。

2、追求“超越现实”,主张写梦,展现自我内在的真实,向内在世界探秘,叙述“梦幻的人生”。

3、代表作家有阿拉贡(《巴黎的土包子》)、艾吕雅等。

4、在法国盛行于二三十年代,在世纪中叶扩展至各大洲,成为有世界影响的文学流派。

后期象征主义:1、盛行于二十世纪20年代,代表作家法国瓦雷里(唯美主义理论)长诗《年轻命运的女神》、《海滨墓园》,英国艾略特《荒原》,爱尔兰叶芝,俄国勃洛克的长诗《十二个》。

2、仍旧坚持“审美至上”“象征最佳”的准则,追求用可感形式去体现理念、思想,用象征和意象去暗示生活哲理。

而且继续唯美主义诗歌的某些传统。

表现主义:1、流行于20世纪初,本是德国一种绘画派别,后来影响到文学创作。

2、该流派着重主观表现,强调表现主观的真实,而不意于再现客观的细节真实。

3、常用夸张、怪诞的手法突显主观的感情,达到极强的强烈的艺术效果。

代表作有奥地利卡夫卡《变形记》。

瑞典剧作家斯特林保是首创者。

诗歌方面有德国诗人海姆、贝恩等。

“意识流”:1、“意识流”一词来源于心理学,20年代被借用于文学创作理论。

认为文学应该表现人的意识流动,特别是潜意识活动。

2。

该流派作家致力于挖掘人物世界,让意识充分地自由流动出来因而淡化了情节、环境,时空倒置,结构松懈。

3、代表作家和代表作有法国普鲁斯特长篇小说《追忆似水年华》爱尔兰的乔伊斯《尤利西斯》美国福克纳《喧嚣与骚动》,英国伍尔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_文学语言变革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_文学语言变革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3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0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科研热词 语言调整 语言论转向 语言 诗歌语言 社会现代性 特征 汉语的变革 本体论 早期形态 新诗情结 文学语言变革 工具论 周作人 变革与创新 乡土小说 中国新诗 20年代话剧 "文口融合" "五四"文学转型
推荐指数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09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科研热词 雅俗建构 近代戏曲 语言认同意识 语言变革 舞台艺术 童话文体 白话文运动 特点 文学语言变革 成因 发生 初期形态 中国现代童话 中国现代戏剧 "二元性"语言观
科研热词 语言变革 齐泽克 麦克卢汉主义 雅俗 转折戏剧 误读 语言问题研究 语言观念 语言与身体 视差真实 胡适与鲁迅 真实 白话文运动 白话 现代文学 时代语境的改变 文言 文学革命 文学史意义 教育模式 教育变革论 效应 拉康 手稿媒介 意象更迭 德语戏剧 弗洛伊德 延安文学 国语 后现代戏剧 口语媒介 双重标准 印刷媒介 全球资本主义批判 "诗界革命"
2008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科研热词 文学语言 近世 跨文化主义 语言调整 白话文运动 汉语文学语言理论 本体论 新诗 新时期 文学革命 文学文体 文学形式 文学创作者群体 文学体裁 文学传播 文体论 文体发展 戏剧探索 戏剧人类学 开拓与进步 工具论 小说语言理论 传播介质和方式

里尔克对冯至《十四行集》的影响

里尔克对冯至《十四行集》的影响

2021年第5期第37卷 (总第485期)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JO U R N A L OF ED U C ATIO N AL IN S T ITU T E OF J IL IN PRO VINCENo.5,2021Vol.37Total No.485里尔克对冯至《十四行集》的影响洪丹文(吉林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00)摘要:冯至被鲁迅称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

在德语作家中,冯至最感兴趣的是里尔克。

作为中国诗歌史上十四行诗创作的代表,冯至曾很明确地提到自己创作该诗集时受到里尔克的影响。

我们发现“不断否定自我”的冯至在诗歌的艺术原则上、诗歌主体形象和主题上受到了里尔克的影响,本文着重从这三个方面分析里尔克在冯至书写《十四行集》时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里尔克;冯至;《十四行集》;影响doi : 10.16083/ki. 1671-1580.2021.05.037中图分类号:1207.25 文献标识码:A《十四行集》被认为是冯至诗歌创作生涯的巅峰之作,是中国诗歌史上十四行诗创作的代表。

也就是在20世纪40年代初,冯至完成了“精神重塑”。

在德留学期间,冯至大量阅读和深人研究里尔克,1935年到1941年期间,他停下写诗的步伐,专注于诗歌创作道路的探索。

从整体来看,冯至的作品没有李金发对怵目惊心、冷森可怖的着迷,也没有郭沫若式激荡的情感和激烈的灵魂拷问,他的作品大多持重,冷静,从他舒缓优雅的文字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内里不断自我否定的精神律动。

诗歌中表现出来的艺术原则、所体现的精神追求,都与前期有很大不同,这当然离不开他的精神导师里尔克。

_、里尔克的艺术原则对冯至的影响(一)经验是“观看世界”里尔克在《布里格随笔》中说:“诗并不像一般人所说的情感(情感人们早就很够了)—诗是经验。

里尔克陈述了一系列在自然界和人世间应该经历的种种巨大和微小的事物。

在里尔克的表述中,眼睛是通往万物存在的世界的窗口,诗人透过这扇窗同万物产生“接触”,就像树干上产生分支,分支再生出分支,它们之间存在联系,但联系的规则又是捉摸不透的。

3.2.113后期象征主义文学

3.2.113后期象征主义文学

后期象征主义的创作基本特征
(三)朦胧隐秘色彩。 象征主义表现思想情感不同于浪漫主义。它不是像浪漫主义诗歌那
样表现日常生活中浮浅的喜怒哀乐之情,而是表现难以简单抒发、言说 的复杂隐秘的人生感悟、传达的是所谓宇宙肺腑之中深邃、秘奥的信息;
后期象征主义的创作基本特征
(四)表现手法上,广泛采用象征、暗示、隐喻、联想手法。 使用这些手法的目的是来沟通自然与自我、诗作与读者,以达到物
2.思想哲学基础 柏拉图
孕育与生成
在哲学上,象征主义的思想渊源可以远追到柏 拉图。柏拉图认为世界分为现象世界与本体世界, 前者不过是后者的摹本,后者才是完美永恒的。象 征主义因此而认为,现实世界是丑恶、可鄙和不真 实的,只有心灵世界、梦幻世界才是真实的,人只 有超越现实才能进入超验的心灵世界。
2.思想哲学基础 斯威登堡
后期象征主义的理论主张
(四)强调诗歌的音乐性,追求诗歌形式美和语言的音乐效果。
这一观点前期象征主义代表诗人魏尔伦就在他的著名诗篇、被称为 象征主义纲领的《诗的艺术》(1884)中提出,“万般事物中,首要 的是音乐”,“还要音乐,永远要的是音乐”,爱伦坡也极力倡导纯诗、 纯艺术,强调艺术的无功利性,主张语言追求优美,形式刻求精致,瓦雷 里提出了“纯诗理论”。
与人、人与诗的默契相通。某种程度上说,象征主义的诗歌就是一种以 象征、暗示、隐喻和联想为基础、为生命、为血脉的文艺创作。它把人 们的视线从外部的物质世界引向内部的精神世界。
败的现实苦海中,借艺术之力营造一个“人工的天堂”,寻找精神
寄托的彼岸。
后期象征主义的孕育生成
我国学术界
狭义的象征主义 广义的象征主义
前期象征主义代表人物
魏尔伦
兰波
马拉美

现代主义文学中的“物”之美——里尔克、瓦尔泽的“物-人”间性解读

现代主义文学中的“物”之美——里尔克、瓦尔泽的“物-人”间性解读
2021年6月 第9卷第1期
德语人文研究
1/2021 Jahrgang 9
现代主义文学中的“物”之美
一里尔克、瓦尔泽的“物-人”间性解读
范捷平
[内容提要]现象学颠覆了康德以来“物”的“自在与自为”说,胡塞尔认为“物”不仅不是自在的,也不是孤立的,更不是自为的, “物”始终处在一种与世界的关系之中。“物”也是一种“In-der・Welt・Sein”(寓于世界之中)。被感知的“物”永远不会独自存在,而 是在我们的眼前显现,“物”存在于我们感知所及尔克和瓦尔泽一样,都是咏“物”的大师,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物”(Ding )既非“面临物”(Gegenstand).也非“东西”(Sache ), 而是一种与人的关系,或曰人与世界的关系。
交媾(Paarung).......c因此,在感知的过程中,
一个’物’并非真的存在,只要这个’物'属 于世界,它的基本结构与我们的内心结构相符, 它只是这一内心结构可能性的具体化,那么'物' 就意味着我们内心的接受、重构以及体验。”⑼ 我们甚至可以认为,人与世界的交往其实是身体和 世界的交往,而“物”则是在人和世界、身体与世界交 往过程中的“媒介”。“物”参与了我们与世界的认知 与实践活动,正如梅洛-庞蒂所说的那样:“要能够感 知物,我们必须经历。” t,0)
即它不是存在于我们面前的某一件东西,而是一种现象 学意义上的逻辑关系。“物”之所以成为“物”,那是
因为通过它(durch ),或者在它那里内蕴性地(in)存
在着一种与人(主体)的关系。 如果按照胡塞尔的观点,我们在讨论“物”的时候,
要关注到“物”的现时性。也就是说,“物”不仅不是
“自在”(ansich )的,也不是孤立的,更不是“自为” (fur sich)的,“物”始终处在一种与世界的关系之中。 用海德格尔的话说,“物”也是一种“In-der-Welt-Sein”(寓 于世界之中)。“物”从属于它所在的世界,或者反过 来说,世界是属于“物”的。胡塞尔说过,“被感知的’物’

论里尔克的艺术观与语言观

论里尔克的艺术观与语言观

的耐心等待这些回忆再度来临。只有 当回忆化为我们身上的鲜血 、 实现和
神态 , 没有名称,和我们 自 身融为一
物和情感的一种表达 , 而语言,则是
有限的,这多少应和了中国古人 “ 文
为一体的。里尔克素来注重在工作 中
体 ,难以区分,只有这时 ,即在一个 全身心投入 , “ 因为这种达到忘我的 不可多得的时刻,诗的第~个词才在 境界的专心 ,正是成为新洞察前 阶段 圊忆 中站立起 来 ,从 回忆 中进发 出 的可能性 。热衷 于某件事,并移居到
博 士 发 言


艇 丈士寝
照 片
五 论 里 尔 克 的 艺 术 观 与

在无数读者的心 目中 ,奥地利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的开端 ,毋宁说它是一切从事艺术的 人一直都应该持有的态度 , 它是对艺 术和生命 的敬畏之心。只有用虔诚将 自 身融进艺术 ,才fO 造 出优秀的艺  ̄ t l 术作 品。 在里尔克看来 , 艺术和生活息息 相关,它源 自生活经验 , 讲述生 活现
深幽 、寂静 、谦 虚 的真诚 描绘 这一 切 ,用你周围 的食 物 、梦 中的图影 、 回忆中 的对象 表现 自己 。 3 尔克 ”1 1 里 希望作家们写 的是一种 内化 的经验 ,
克 比他同时代 的人更早地体会到了时 代的精神贫困,也更深切地感 受到了 生命在世界中存在的孤独体验。他 的 同胞茨威格在纪念里尔克逝世十周年
细细体味 , 经过思想的深度加工 ,才 能为 己所用 。多年之 后 ,本 雅明在 《 讲故事的人》 中也提到 了经 验,更
多 的只是一种惋惜 , 他谈到一战后的
鲜的眼光来看世界 。 1 ”1专注 、忘我 3 1

什么是象征

什么是象征

什么是象征象征主义,名词源于希腊文Symbolon,它在希腊文中的原意是指“一块木板(或一种陶器)分成两半,主客双方各执其一,再次见面时拼成一块,以示友爱”的信物。

几经演变,其义变成了“用一种形式作为一种概念的习惯代表”,即引申为任何观念或事物的代表,凡能表达某种观念及事物的符号或物品就叫做“象征”。

它与通常人们用的比喻不同,它涉及事物的实质,含义远较比喻深广。

是19世纪末在英国及西方几个国家出现的一种艺术思潮。

中文名:象征主义外文名:symbolism二、起源19世纪末当时欧洲一部分知识分子对社会生活和官方沙龙文化不满。

他们不敢正视现实,不愿直接表述自己的意思,往往采用象征和寓意的手法,在幻想中虚构另外的世界,抒发自己的愿望,这样便产生了近代象征性的艺术。

1886年诗人让·莫雷亚斯发表《象征主义宣言》首先提出这个名称。

象征派在艺术上受英国拉斐尔前派和象征派诗人马拉美、波德莱尔,音乐家瓦格纳及尼采主观唯心主义思想的影响。

象征派主张强调主观、个性,以心灵的想象创造某种带有暗示和象征性的神奇画面,他们不再把一时所见真实地表现出来,而通过特定形象的综合来表达自己的观念和内在的精神世界。

在形式上则追求华丽堆砌和装饰的效果。

三、定义英国文学史上的一种流派和文学思潮。

出现于1886年。

年轻诗人让·莫雷亚斯在《费加罗》报上发表了一篇文学宣言,主张用“象征主义者”来称呼当时的前卫诗人。

这份宣言标志象征主义流派的诞生。

事实上,在此之前,象征主义作为新的创作方法,早在浪漫主义盛行的时期已经萌芽。

许多浪漫主义诗人在一定程度上运用了象征主义的手法:暗示多于解释,含蓄多于畅尽的发挥。

象征主义的先驱波德莱尔和马拉美、兰波、魏尔兰等象征主义名家就已经发表了大量的象征主义作品。

四、象征主义运动象征主义是19世纪末产生于英国的文学学艺术运动,在伦敦知识界影响很大,并对20世纪美学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该运动主要在法国,欧洲的其他文化中心也有一些追随者,如德国,比利时等。

略论里尔克三首《佛》诗的象征意义

略论里尔克三首《佛》诗的象征意义

【专题名称】外国文学研究【专题号】J4【复印期号】2010年09期【原文出处】《外国文学评论》(京)2010年2期第76~86页【英文标题】Rilke’s Buddha Poems: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作者简介】聂华,1974年出生,硕士,上海电机学院德语系讲师;虞龙发,1954年出生,博士,上海电机学院德语系教授,近期发表的论文有《托马斯·曼的艺术观与尼采美学》、《反思战争呼唤人性——从〈亚当,你到过哪里?〉看伯尔的批判精神》【内容提要】奥地利神秘象征主义诗人里尔克在1905年至1908年间先后创作了三首以佛为题材的短诗。

本文认为诗中的“佛”既是诗人所创作的“艺术之物”,又表现出诗人在巴黎期间艺术创作思想的嬗变,是诗人艺术创作不断创新与精神维度不断升华的真实写照。

【关键词】《佛》/诗/艺术之物/精神之维/嬗变EE42144UU1682207被穆齐尔誉为“第一个使德语短诗臻于完美之境”的奥地利诗哲勒内·马利亚·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在1905年至1908年间先后创作了三首以佛为题材的短诗,前两首直接以《佛》命名,分别作于1905年底及1906年7月19日,均收录于1907年7月25日问世的《新诗集》(Neue Gedichte)。

第三首以佛陀为题材,取名《光轮中的佛》,完成于1908年夏季,作为最终诗篇收于同年出版的《新诗集续编》(Der neuen Gedichte anderer Teil)。

《新诗集》与《新诗集续编》收录了里尔克20世纪初期在巴黎驻留期间的全部171首短诗,被认为是里尔克中期诗歌的顶峰之作,三首“佛”诗往往湮没在同集的《豹》、《罗马的喷泉》、《旋转木马》、《火烈鸟》等诗作的盛名之下,被人关注较少。

其实,这三首“佛”诗连结着诗人在巴黎的那段生活并印证了他的转折,对于理解里尔克的诗学思想与艺术作品具有较高价值。

第一单元:诗歌是跳舞,散文是走路

第一单元:诗歌是跳舞,散文是走路

五、《秋声》与《老虎》相比,在风 格上有什么不同? 答:如果说布莱克的《老虎》,是一 场节奏铿锵、动作有力的舞蹈,那么这首 《秋歌》类似于一支悠扬的、引人无穷遐 想的音乐。
艺术特色
一、与散文相比,诗歌语言是一种更 精练、更独特、更具表现力的语言,这一 点在《秋歌》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 二、无论是对特殊声音效果的追求, 还是灵活多变的押韵方法,体现了诗歌的 音乐性。
萧瑟的“秋声”划破了“我的心”
回荡的“钟声”勾起伤感的回忆
我在秋风中如落叶一样飘零
作品讲解
一、诗人抓住了哪几种声音或形象? 答:诗人主要抓住了两种声音“秋 声”、“钟声” 和一种形象“一片飘零 的落叶” 。
二、第一节中的“秋声”究竟为何物?你 联想到了什么? 答:“秋声”诗中没有言明,或许泛指大 自然在秋天发出的各种声响,它们应和了诗人 内心的伤感。当诗人将这萧瑟的“秋声”比喻 成“悠长/呜咽的提琴”,读者很自然在“秋 风吹过树木”与“琴弓掠过琴弦”之间形成某 种联想,秋天的自然似乎也正用看不见的手指, 演奏着诗人忧郁的心灵。
诗歌与散文
诗歌是借助声音、节奏、分行、想象等 手段,使经验的表达更生动、更集中、更具 感染力,它是语言的舞蹈。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对诗歌的形式特征、思维特点、形象 内涵进行分析。
2.展示诗歌的丰富内涵,扩展理解力和 想像力。
3.引导体味诗歌与散文的不同,特别 是语言运用方面的差异。
过程与方法:
米斯特拉尔
1914年米斯特拉尔以《死的十四行诗》 获圣地亚哥花节诗歌比赛第一名。她的诗集 和散文集还有《柔情》、《白云朵朵》、 《智利掠影》、《母亲的诗》、《有刺的 树》、《葡萄压榨机》等。
整体感知
本诗纯客观描摹了三棵被砍伐的树,诗 人用“拟人”的手法:三棵树被比喻成“三 个亲密交谈的盲汉”,落日的余辉被形容成 “一层鲜血”,而它们的伤口则睁开如“一 双眼睛”,替树木说话,使僵死的植物有了 人的气息,使读者感同身受,体验到生命的 痛楚。

《金黄的稻束》教案

《金黄的稻束》教案

《金黄的稻束》教案《金黄的稻束》教案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金黄的稻束》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金黄的稻束》教案1整体感知深受诗人里尔克的影响,和西方音乐、绘画熏陶的郑敏,具有诗人的敏感和哲人的气质,善于从客观事物引起深思,通过生动丰富的形象,展开浮想联翩的画幅,把读者引入深沉的境界。

《金黄的稻束》写的是一片秋天的静穆,一幅米勒画面。

诗人不单是借景抒情,而是力求通过具体的物象和对人类存在的联想和思索,来把握更本质、更具有思想含量的诗意。

这首诗一开始就将其关注点集中在一束“金黄的稻束”上。

它不是摆在那里,而是“站在”收割后的田野上。

当大地空旷,这样一幅“静物写生”出现在秋后的田野上,它比一切更动人,更能调动诗人对历史和生命的感受和沉思。

由此,诗人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而这是赋予生命的母亲、产后的母亲、默默肩负着生命的艰辛和希望的母亲。

因为这种联想,一种诗的情感被进一步调动起来,“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诗人以动情的笔触和见证人的眼光赋予这种疲劳以美丽的性质。

接着,诗人展开对收获后黄昏景色的刻画:“收获日的满月在/高耸的树巅上,/暮色里,远山/围着我们的心边”,正是在这万物包裹,大地无比宁静、饱满、透明的境界里,诗人的目光再次投向黄昏田野上那站着的金黄的稻束:“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无论是英雄的雕像、伟人的雕像,在此刻,都没有这样一种“雕像”更宁静沉默。

它们静默,是因为此时无声胜有声,是因为这种母亲的疲倦、美丽和坚忍已超出了一切言说。

这是一种动人的肯定和赞颂,而又不流于空泛。

接下来的“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诗人由远距离的观看和联想,转向对表现对象直接抒情,进而赋予母性的疲倦和坚忍以超越一切的伟大的性质。

稻束的“疲倦”被升华了,它的含义不再是体力不支,而是充分释放后的深沉和宁静。

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笔记

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笔记
精神分析三部曲:文本叠合、联想网络货物个人神话及其变形。
集体无意识。荣格。无意识是原始时代演变而来并潜伏在人们心中的,是集体的,深层的。文学的本质在于表现集体或人类的无意识;创作的源泉在于集体无意识,其过程始终伴随着集无,创作能预感和表现原型;作品可分为心理型和幻觉型;文学的作用在于引发人们对集体无意识和原型的回忆。
5、给现代主义文学以巨大的影响。
缺憾:1、关于人的思维认识过于狭隘,缺乏广博和变化。2、生命直觉主义的思维系统是一种单质的线性系统,而不是一个双向的辨证发展的系统。3、单质线性地把握直觉、本能、思维、文学和音乐,忽略了在社会和文学中具有重要作用的理性、实践、语言等因素,使之成了跛脚的诗学。
精神分析
精神
2、它重视作者的潜意识的审美经验,重视创作心理描述,把创作心理作为一个心理过程进行描述和证明。
3、它揭示出一些比较稳定的原始一向模式,认识到它们对创作的制约和推动作用
主要
概念
精神分析。作家论:作家能够窥破认得内心世界并描述之;作家不同程度地染过精神病和神经质;作者在作品中表现无意识和宣泄本能。本质论:艺术和文学是认得本能(力必多)的一种外化和升华。创作过程或幻化论:文学的幻化由人类的共存幻化性演化而来(再现型和表现型)。
2、它从个体生命的内在性出发,确立文学的思维方式,把文学思维定位在“直觉”上,体现在内在的“体验”和冲动上,强生命的内在运动,显示出文学研究的内省视界。
3、主张深入到作者心灵深处,与对象契合,揭示作者和文本中作为整体的生命运动及其形式。
4、文学是一种生命直觉。
主要
概念
生命体验:包括神秘感体验的整体性、想象的复合性、直觉的创造性和生命体验的表达和意义。(整体作为一种世界观,想象作为一种心理学,直觉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生命运动:文学是生命绵延和生命冲动的直觉形式。绵延本体论和生命冲动论并行不悖。文学是生命绵延和冲动的凝聚,形式是这种凝聚的展现。喜剧:处于生活与艺术的中间地带,尚未展示生命之流,是对无生命运动的模仿,是对外在生活景象模仿的一种游戏。正剧:在个体与社会的辨证关系中探寻深刻的显示和人的本质,战士热闹的精神状态,使人们面对现实。悲剧:高度个性化揭示出人的本能和生命冲动,展现出人性中最深刻的本质,在对生命之流的本质呈现中塑造独一无二的个体。意识流:就是生命直觉之流,是生命意识之流的文学化,是以内心独白为主体的现代主义文学的一种重要创作方式,是现代主义文学评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心理显示的本体论、内心独白的语言观、自由联想的创作心理论、时空错位的结构论、追求音乐化的表现论)

冯至《十四行集》与时代背景的隔膜和沟通

冯至《十四行集》与时代背景的隔膜和沟通

冯至《十四行集》与时代背景的隔膜和沟通许贤【摘要】冯至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初期创作的诗集《十四行集》,因缺乏激烈的战争场面和鼓舞人心的慷慨激词,被研究者认为与时代保持距离形成隔膜而具有独立自主的品格.诗集通过探讨个体存在的同时,将现代主义诗歌的精神与中国抗战的现实天衣无缝的沟通起来,产生了一种与当时的主流话语不一样的表达方式,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期刊名称】《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18)002【总页数】4页(P117-120)【关键词】冯至;《十四行集》;隔膜;沟通【作者】许贤【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7.25五四时期,冯至被鲁迅先生誉为当时“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以写诗著称。

他前期创作了《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等作品。

《十四行集》是冯至在四十年代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部诗集也是冯至创作转型的重要标志,它不仅体现冯至在诗歌艺术上的变化,还表现出他在救亡图存的时代下写作动机的独特思考。

五四以后的许多作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中西贯通,包括鲁迅、郭沫若、徐志摩等。

冯至也是其中的代表作家之一,他从小深受传统文化的教育,特别喜欢晚唐五代的诗词,其中受到杜甫的影响最大,后来出国留学又受到西方文化的熏陶,尤其是歌德和里尔克的影响,最终形成了他独特的创作风格。

冯至的《十四行集》,有二十七首十四行诗,全部创作于1941年,当时作者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

平淡的生活给予作家创作的灵感,寄情于春城的山水,但是当时正处于抗日战争的艰难时期,作者没有亲历战争的场景,所以诗集中并没有出现过多的与战争相关的场面和文字,相比那些通俗易懂的“枪杆诗”“鼓动诗”“街头诗”,《十四行集》充满对生命的思考,哲理性极强,与大众之间形成了一层隔膜。

很多研究者认为,这部诗集仅仅展现作者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个体生存价值的作品,但事实上也体现出作者对现实的独特思考,寓意深远。

象征主义

象征主义

象征主义,一般指创作方法,表达令人难以捉摸的幻觉,其内容则是神秘主义。

作家所要阐述的不是现实的客观世界,而是个人主观的内心世界。

象征主义来自“象征”一词,它在希腊文中的原义,是"把一块木板分成两半,双方各执其中的一端,以表示衔接"的信物,后来逐渐演变为"以一种形式当作概念的习惯的代表"。

象征自古有之,它是联想的一种方式,即把眼前所见的事物,与以往所感受过的事物联系起来,形成独特的新的意境。

作为一种特定的文艺思潮流派来说,象征主义最先出现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的法国,主要表现于诗歌创作领域。

法国的象征派诗人以马拉尔美(1842--1898)、魏尔估(1844--1896)、韩波(185d--1891)三人为代表。

在戏剧方面,以比利时的剧作家梅特林克(1862--1949)为代表。

从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象征主义向英,美、德,俄、意大利、西班牙等国传播,到本世纪二十年代,它已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一种文艺思潮流派。

从内容上说,象征主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从时间上说,象征主义又有前期与后期之别。

前期的象征主义,主要指巴黎公社失败后,即十九世纪八十到九十年代在欧洲流行的思潮,后期的象征主义,是指本世纪二十年代,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象征主义再度崛起,席卷欧美,达到它的高峰。

有人将后期象征主义归属于现代派范畴。

一八八六年,法国诗人儒勒·莫雷阿(1856--1910)在巴黎的《费加罗报》上发表了《象征主义宣言》,与此同时,马拉尔美撰写了《前言》,勒内·吉尔发表了《声调沦》。

这三篇论文既奠定了象征主义诗歌的理论基础,也是后人研究象征主义理论的重要文献。

象征主义者认为,文学艺术所应表达的不是现实生活,而是意识所不能达到的超时间、超空间,超物质、超感觉的"另一世界",这种超感觉的事物,只有通过象征才能表达出来。

他们认为,现实黑暗无常,虚幻痛苦,只有"另一世界"才是真、善、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里尔克的艺术观与语言观作者:艾士薇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1年第06期在无数读者的心目中,奥地利的里尔克是现代最伟大的德语诗人。

他最早是经过中国诗人冯至的引荐,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如今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中国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中,选入了他的两首经典诗作——《豹》和《严重时刻》,此外他的《秋日》也被选入了初中语文教材。

里尔克比他同时代的人更早地体会到了时代的精神贫困,也更深切地感受到了生命在世界中存在的孤独体验。

他的同胞茨威格在纪念里尔克逝世十周年的发言中,这样说道:“在我们的时代,纯粹的诗人是罕见的,但也许更为罕见的是纯粹的诗人存在,一种完整的生活方式。

”[1]里尔克就是罕见的纯粹的诗人存在。

这位纯粹的诗人给我们带来了众多力作,它们敲打着我们的耳膜,冲击着我们的思维,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那么,在里尔克的眼中,艺术到底是什么,文学又是什么?只有当我们理解了里尔克的艺术观,才能够真正读懂里尔克的诗歌作品。

一.艺术之质在里尔克的眼中,艺术是一项需要用一生去投入的事业。

艺术最重要的是态度。

里尔克认为:“艺术的开端是虔诚:对自己的虔诚。

对每种经历的虔诚、对万物的虔诚、对一个伟大榜样和自身未经过考验的力量的虔诚。

”[2]实际上,与其说虔诚是艺术的开端,毋宁说它是一切从事艺术的人一直都应该持有的态度,它是对艺术和生命的敬畏之心。

只有用虔诚将自身融进艺术,才能创造出优秀的艺术作品。

在里尔克看来,艺术和生活息息相关,它源自生活经验,讲述生活现象,表达生活见解。

显然,艺术的对象就是日常生活。

在创作题材上,里尔克认为“要脱开那些普遍的题材,而归依于你自己日常生活呈现给你的事物;你描写你的悲哀与愿望,流逝的思想与对于某一种美的信念——用深幽、寂静、谦虚的真诚描绘这一切,用你周围的食物、梦中的图影、回忆中的对象表现自己。

”[3]里尔克希望作家们写的是一种内化的经验,即心灵深处对外在事物的显现。

其实无一事一物不能入文,只是要秉着一颗真诚的心。

因为在世界上,没有贫乏的事物,只有贫乏的感受力和观察力。

如果说,艺术要表达的对象是我们周围的事物,同样的道理,人们的亲身经历也可以成为艺术表达的对象。

里尔克就曾经说过:“艺术必须分享我们小小的经历和愿望,不可以远离我们的快乐和节日;而这只有当我们对它的外在形式不再陌生,在家里不再把它当客人,而对它无比亲切和坦率时才有可能。

”[4]用坦诚的心,去面对自己经历的一切,我们的喜怒哀乐和走过的道路皆可以用艺术的形式呈现出来。

除去生活现象和人们的内心感受,艺术还与时代息息相关。

他认为艺术创作是为了“反映更深沉的生命、反映超越现今而适于任何时代经历的图画,有必要使这两种声音,一是相关时辰的声音,一是这时辰当中一群人的声音,达成恰当的比例,达到平衡。

”[5]因此,艺术不单是个人化的写作,还应该有时代的声音,群众的呼声,这样,个性化的创作与大众的声音结合起来,反而更能够超越时代的限制,使作品走向永恒和精纯。

艺术作品还是个哲学思辨的好场所,“对于里尔克来说,诗歌体现了死亡和生命互为一体的真实性”。

[6]在他众多的作品中,都探讨了生与死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对神的思索是其艺术创作的素材之一,作品中对上帝和宗教的思考虽然并不系统,却也以熠熠的智慧之光征服了众多读者。

由于里尔克重视外在生活的内化,“回忆”和“经验”便成了他作品的主要构成成分。

在他看来,体验和回忆是无法分离的,“凡是能称之为体验的东西,都是在回忆中建立起来的”。

[7]里尔克的回忆主要集中在童年,那段男扮女装、人格分裂的生长经历。

那段经历让里尔克收获了恐惧,但也成就了长篇小说《马尔特手记》,其中大量的情节就是他的生活经验。

我们一般认为,诗歌是情感的凝聚,但里尔克认为:“诗并非像人们认为的那样是感情(说到感情,以前够多了),而是经验。

”[8]经验的获得则需要不断地观察、积累,反复回味记忆中的事物,然后,带着“极大的耐心等待这些回忆再度来临。

只有当回忆化为我们身上的鲜血、实现和神态,没有名称,和我们自身融为一体,难以区分,只有这时,即在一个不可多得的时刻,诗的第一个词才在回忆中站立起来,从回忆中迸发出来。

”[9]实际上,只有将回忆和经验细细体味,经过思想的深度加工,才能为己所用。

多年之后,本雅明在《讲故事的人》中也提到了经验,更多的只是一种惋惜,他谈到一战后的书籍,认为“十年之后潮涌般的描写战争的书籍中倾泻的内容,绝不是口口相传的经验,这毫不足怪。

因为经验从未像现在这样惨遭挫败:战略的经验为战术性的战役所取代,经济经验为通货膨胀代替,身体经验沦为机械性的冲突,道德经验被当权者操纵”。

[10]经验的丧失和贬值,让本雅明深切地感受到了主体性的消亡。

但在里尔克处,经验则是成就其艺术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他认为,“经验”所面对的是人生,而非空穴来风的情愫。

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此时里尔克强调的是一种相对客观的态度,去面对经历、回忆。

而正是这样的相对客观,为诗人后期的“静物诗”的成功埋下了伏笔。

作为一位艺术家,首先需要的是对艺术的专注,即“某种程度的纯粹的风险,臣服于艺术品、受它的奴役”[11]。

里尔克举出了他崇敬的艺术家——塞尚,在他给某少女的信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塞尚的母亲去世,作为一个有信仰和遵循传统的人,他却狠心没有去参加母亲的葬礼,就因为不想失去一整个工作日。

塞尚心中只有艺术,且专注于艺术,也许在别人眼里看来,这是不合常理且不正常的事,但里尔克却作出了不同的评价。

他说:“现在只有少数的艺术家能理解如此的顽固与执着。

我认为,如果没有这份执着,人就不可能永远待在艺术的周围。

”[12]这其实是艺术的引力,只有真正的艺术家才能感受到这种引力,并倾其所有投入其中。

里尔克所要强调的正是对艺术工作的执着和专注,他觉得这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生活方式,艺术和生活在他看来,从某种程度上,就是融为一体的。

里尔克素来注重在工作中全身心投入,“因为这种达到忘我的境界的专心,正是成为新洞察前阶段的可能性。

热衷于某件事,并移居到更高的生活层面,从那里开始成熟、认识、安定,如此一来才能开始以新鲜的眼光来看世界。

”[13]专注、忘我的境界是从事艺术工作的前提,只有这样,才能提供从更高层次来认识生活的可能性。

二.语言之疑海德格尔认为,语言是人类的家园。

在日常生活中,语言不可或缺,它构成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

我们的认识也与语言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一种事物,若是在语言上没有给它命名,我们不能说认识了它,因为在语言库中,并没有给这个事物一个确切的称谓。

只是到了后现代,才逐渐开始质疑语言。

如果说结构主义,将符号与其所指代的事物分开,并建构了两者二项对立的关系,使符号的能指,占据主导地位,而所指,即指称物放在从属地位,那么,里尔克则反其道而行之,他将所指——事件或者物,作为一个坐标系先确定下来,用语言这个能指尝试着替代所指,也是能指与所指关系的交换。

里尔克深刻地体会到了语言的有限性,也许他并没有在自觉意义上,从现代语言学的角度讨论过符号与指称物之间的关系,但他始终认为,“大多数的事件是不可言传的,它们完全在一个语言从未到过的空间;可是比一切更不可言传的是艺术品,它们是神秘的生存,它们的生命在我们无常的生命之外赓续着”。

[14]这段话,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其一,就语言学方面来看,里尔克讲述了语言与事件、物、艺术品之间断裂的事实,也就是能指与所指的断裂。

在他眼里,作为客观事物的存在,反而不能在被我们称之为人类家园的语言之所栖息,而且“存在”本身远比人类的语言更具有深意和价值;其二,从诗学的角度来看,里尔克认为,艺术,从某种程度上,是对不可言说之物和情感的一种表达,而语言,则是有限的,这多少应和了中国古人“文不逮意,意不称文”的玄妙说法,不同的是,诗人更加注重作为“此在”的艺术品。

了解了里尔克对语言的认识,也就可以解释诗人为什么在一生中对艺术品情有独钟。

里尔克认为,“比一切更不可言传的是艺术品”,这在某种程度上,其内涵与老子的“大音希声”,与陶渊明的“大辩无言”是有暗合之处的。

艺术品作为存在物放置在人们眼前,无需用语言去说明,在他看来,语言所能涉及的只是艺术品作为表象的一个方面,而一个艺术品自身所包含的寓意,则远远大于所有描述性语言的总和。

在阅读的过程中,里尔克发现同时代的戏剧作品,即便只有五十年的时间差距,也存在着巨大的区别:那就是书中的注释越来越多,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添加了许多个人意见。

这看似能让读者对作者的看法有清晰的认识,然而,从某种程度上却导致了文本内涵的减缩。

针对这一问题,里尔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文本的减缩是因为:现代作家丧失了对语言的信任感。

公众尚且一贯相信,在语言中有增长,有进步,有灾难,或者说,他们相信,语言代表了以上一切。

而诗人则早已认识到:沉默是事件,而语言是拖延。

”[15]语言,不再是以往所说的物的载体,是人类的家园和栖息之所,而是转化为了一种媒介,横亘在人们与事物之间,成为真相与人类的隔膜,割裂能指与所指,拖延人们对事实的认识,也模糊了物与事实的本相。

里尔克觉得,“语言和其指代的事物之间再无共同之处了。

与此类似,城市大多数居民的举止也已失去与大地的联系,他们仿佛悬在半空,晃来晃去,找不到落脚点”。

[16]以德里达为代表的解构主义在对索绪尔的语言学进行解构时,将能指与所指分裂开来。

他们认为,结构主义中的符号意义是武断而任意的,只是文化、历史的约定俗成,而且符号的意义不是存在于其自身的实在,而是功能性的,是符号间差异性的结果。

既然符号的意义是差异性的结果,就必然会有一个终极所指,这样才能确立能指最终的意义。

事实上,却并不存在这样一个终极所指,符号的意义不可能是确定的,它在符号中不断地延搁出场,它不能由某一个能指词汇确立在场,只能是一系列能指词汇的滑动,是一系列意义的碎片。

就语言与所指代事物之间的关系来说,笔者认为,里尔克也许比德里达走得更远一些。

如果说德里达意在解构逻各斯中心主义、“在场的形而上学”,从而对语言发难,至少,德里达还是承认符号的意义是能指的滑动,是一系列意义的碎片。

而里尔克索性就认为语言与它所指代的事物之间没有共同之处,人类的语言家园被毁灭,大家都成了无家可归之人,悬浮着、缺乏安全感。

他对语言的质疑,让人们认识到了人的主体性与中心主导地位的消逝,而人作为主体,正在失去家园且体验着生命不可承受之轻。

不论里尔克怎样贬斥语言,说它与指代事物之间没有共同之处,认为它是拖延,认为语言缺乏信任度等等,终究,里尔克还是选择了用语言文字来言说自己的作品,而且著述甚丰。

这看似自相矛盾,言行不一,事实上却并非如此。

因为,我们必须首先认识到,里尔克在这里所说的语言,并非是语言系统的总称,而是指日常的语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