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亮-针对翻译目的论的一种批判性反思——兼论文学翻译主体性的困境
英语专业文献综述
Yi b i n U n i v e r s i t y2015届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题目_翻译目的论指导下的英语介词汉译策略研究二级学院外国语学院专业英语学生姓名简汝梦学号********* 年级2011级指导教师徐文英职称讲师年月日文献综述翻译目的论指导下的英语介词汉译策略研究Study on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English PrepositionsBased on Skopos Theory姓名:简汝梦学号:110405034 指导老师:徐文英摘要:英语介词使用频率高,搭配能力强,含义灵活,因此在翻译中属于比较难以处理的一种词类。
目的论论者认为翻译是有明确的目的和意图,在译者的作用下,以原文文本为基础的跨文化的人类交际活动。
目的论以文本目的为翻译过程的第一准则,目的决定了译者需要采用何种翻译策略和方法。
目的论的提出为英语介词的汉译提供了可靠的指导。
本文将目的论引入到介词翻译中,认为在目的论原则的指导下,英语介词的汉译可通过加词、减词、分译、转译等策略来达到较好的翻译效果以及更好地实现翻译目的。
关键词:英语介词;翻译;目的论导言: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中国入世的大好形势的出现,汉语与英语在世界上似乎显得同等重要,所以将这两种语言互相转化是我们越来越重要的任务。
在英语中,英语介词数量不多,但其构成的介词短语在英语中的出现频率很高,功能多样且位置灵活,对构成句子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对于英语介词的翻译策略问题一直深受广大翻译学者的关注。
目的论以文本目的为翻译过程的第一准则,目的论者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目的决定了译者需要采用何种翻译策略和方法,即“目的决定论”。
目的论的提出为英语介词汉译提供了有效的指导。
因此,译者若能熟练掌握翻译目的和翻译方法,则能译出高质量的译文。
鉴于此,本文先是阐述各大专家对于英语介词翻译以及翻译目的论的已有研究和探索,并结合笔者自己的观点加以评述;然后以此综述在翻译目的论指导下研究英语介词的汉译策略是个切实可行的手段;最后预测此观点的发展前景一定是光明受欢迎的。
国内近20年译者主体性研究综述
国内近20年译者主体性研究综述□王芳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摘要]本文对近20年来国内关于译者主体性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通过梳理中国知网(CNKI)的数据库,笔者将国内学者研究的内容分为五个方面,即译者主体性的重要性、不同理论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译者主体性在翻译中的体现、译者主体性的制约因素、如何发挥译者的主体性,旨在进一步阐释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在翻译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为译者主体性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个方向。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研究;综述[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167(2021)12-0024-03自20世纪90年代,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和安德烈·勒菲弗尔(AndréLefe-vere)在其合编的《翻译、历史与文化》(Translation,History and Culture)一书中提出“文化转向”的概念以来,翻译研究开始注重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地位及发挥的作用。
近20年来,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译者主体性进行了研究,包括阐释译者主体性的重要性、不同理论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译者主体性在翻译中的体现、译者主体性的制约因素、如何发挥译者的主体性等。
显然,译者主体性的地位不断得到重视。
1译者主体性译者是原文和译文、源语文化和译入语文化的中介,传统观念则认为翻译始终处于一种“被遮掩、被压制、被排斥的状态和仆人状态”。
袁莉(2002)指出,翻译活动过程中的“唯一的主体性要素”便是译者,认为“翻译的实质不是为了还原原作品的意义,而是译者对原文的一种理解过程,不仅是译者主体性的体现,也是译者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对自我本性的一种深度诠释。
”许钧(2003)认为,译者的主体性是一种“艺术人格自觉”,这种艺术通过译文体现,而译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丰富的创造力是该艺术的核心。
查明建和田雨(2003)指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发挥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具体表现为“译者自觉的文化意识、文化创造性和审美独特性”,因此,翻译的主体是译者。
“无家可归”与“重返家园”:反思翻译目的论
“无家可归”与“重返家园”:反思翻译目的论
彭文青
【期刊名称】《上海翻译》
【年(卷),期】2012()4
【摘要】当研究者热衷于以目的论模式指导翻译实践与批评时,我们需要反思这一理论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目的论不是万应灵药,可以解决一切翻译问题,相反,目的论有其历史局限性以及相对主义的危险,从而陷入"无家可归"的状态。
因此,在种种解构之后,仍然需要相对统一的翻译理想和标准来指导理论和实践,引导我们找回信仰,并用现代意义阐释和提升,从而"重返家园"。
【总页数】4页(P74-77)
【关键词】目的论;局限;出路
【作者】彭文青
【作者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59
【相关文献】
1.翻译目的论的运用初探及反思 [J], 肖海伦
2.翻译目的论之国内研究现状反思 [J], 罗小红
3.翻译目的论的理性反思 [J], 孙际惠
4.针对翻译目的论的一种批判性反思——兼论文学翻译主体性的困境 [J], 陈大亮
5.对德国翻译功能目的论的修辞反思 [J], 陈小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孜孜以求的中国译论建构者
孜孜以求的中国译论建构者作者:王祖友陈大亮来源:《外国语文研究》2023年第01期关键词:陈大亮;翻译理论;翻译境界论;体系作者简介:王祖友,博士,泰州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外国文学和文学翻译。
陈大亮,博士,苏州大学特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翻译理论和政治文献翻译。
王祖友(以下简称“王”):陈大亮教授,您好!很高兴受编辑部委托,从翻译理论角度对您做个书面访谈。
请问您是如何走上翻译理论学习、研究的?陈大亮(以下简称“陈”):很高兴接受王教授的采访!说到翻译理论的学习与研究,我是从读硕士研究生时候开始的,当时的导师是吕俊教授。
吕老师理论学养深厚,专攻西方哲学。
吕老师在课堂上经常给我们讲结构、解构与建构。
受导师的影响,我也开始研究西方哲学,但我没有研究哈贝马斯,而是对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感兴趣,沿着诠释学这条路线又读了利科、海德格尔、德里达、胡塞尔等人的著作。
除了西方哲学,我对西方文论也感兴趣,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到后来的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再到结构主义以及读者接受理论。
当时也不知道自己哪来这么大的理论学习热情,我在南京师范大学读研的那三年,确实读了很多书,语言学、文学、哲学、美学、文化等不同门类的书籍均有所涉猎。
事实证明,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书没有白读。
读过的那些书入脑,又入心,竟产生了写论文的冲动。
看到《中国翻译》上正在讨论翻译主体性问题,我对这个话题感兴趣,而且有自己的想法,于是就写成文章投到《中国翻译》,结果竟然被录用了。
当时的惊喜无以言表,接着一鼓作气,又写一篇关于翻译主体间性的文章,后来也发表在《中国翻译》上。
学术发表对我的鼓励是最大的,从此我就走向翻译理论研究的道路。
王:看来您是翻译翻译界中的学院派,中国是具有悠久翻译历史的国家,但长期以来有重实践、轻理论的倾向,以至于有人认为中国传统译论不是理论,是话语,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陈:我不知您是在什么意义上使用学院派这个概念的,但我在硕士、博士、博士后阶段受过的学术训练、教过我的那些老师对我的影响、读过的书确实让我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功底,走上学术研究的道路,真正明白了什么是科研、什么是方法、什么是学术、什么是学问等治学的基本道理。
翻译目的论在文学作品中适用性的探讨 甘立
翻译目的论在文学作品中适用性的探讨甘立摘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德国翻译理论家莱斯和弗米尔创立了目的论,后来弗米尔提出了“目的论”的概念,诺德等人对此进行了丰富和完善,目的论迅速发展,在德国功能学派理论中占着无足轻重的地位。
有些学者认为,文学翻译不能用目的论指导,它是不适用的。
而弗米尔认为,目的贯穿在一切人类活动的过程中,文学翻译是一种跨文化活动,因此文学翻译也有其目的。
本文通过讨论目的论在文学翻译中的适用性,给文学作品的翻译提供更多可能性和选择性。
关键词:目的论;文学翻译;适用性一、目的论概述目的论是一个哲学概念,翻译理论家们将这一概念引入到了翻译活动之中,才有了翻译目的论。
目的原则是目的论中的第一原则,在翻译活动中,是归化还是异化,是直译还是意译,这要看翻译的目的是什么。
翻译目的论在德国生根发芽,它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人们最熟悉的就是弗米尔的目的论。
目的论的第一个阶段也就是功能理论发展的初期,凯瑟琳娜·莱斯是这一理论中不可不提的人物。
她首创了在翻译批评中引入了功能理论,结合了语言作用、文章类型和翻译方法,强调了要重视翻译活动的功能,也就是翻译的目的。
她在翻译过程中重视文本形式、内容和文化背景等的对等,对后来人对翻译目的论的研究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目的论发展的第二个时期,“目的论”这一概念由弗米尔正式提出。
根据弗米尔的理论,我们可以知道,如何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应该以翻译目的为首要依据。
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是目的论的三个主要原则。
目的论发展的第三个时期中,贾斯塔·霍茨·曼塔里对目的论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对译文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交流功能和作用,他不仅仅把翻译视为一种文字活动,而是把翻译视为一种双方之间为了交流而进行的信息传递活动。
在他的理论中,翻译不再是字对字的转换,而是综合考虑到其他文字之外的因素,比如文化、宗教等等。
目的论发展到了第四个阶段的时候,克利斯蒂安·诺德整合并梳理了德国功能学派的翻译理论,提出了“目的”和“忠实”的翻译指导原则,进一步地拓宽了翻译目的论,为翻译目的论的广泛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浅谈翻译的主体及主体性
语言研究浅谈翻译的主体及主体性陈艳蓉【摘 要】翻译主体性是翻译理论中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语言学家们一直探讨的焦点,翻译主体的确定及充分发挥翻译的主体性,对于翻译效果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翻译 主体 主体性“翻译”一词有两重含义: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也指方言与民族共同语、方言与方言、古代语与现代语之间一种用另一种表达),把代表语言文字的符号或数码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做翻译工作的人。
本论文探讨的是动态的翻译过程。
翻译是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将一种相对陌生的表达方式,转换成相对熟悉的表达方式的过程。
其内容有语言、文字、图形、符号的翻译。
其中,“翻”是指对交谈的语言转换,“译”是指对单向陈述的语言转换。
一、翻译主体性研究现状20 世纪 70 年代,以霍尔姆斯、勒费弗尔为代表的学者提出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人们发现翻译不单是从源语言到目的语言的转换,更是译者的创造过程,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开始受到关注。
女权主义学派、阐释学派等为译者主体性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声援。
目前国内已有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译者主体性。
在中国知网篇名限制搜索关键词“翻译主体性”,查找结果为1093篇。
如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2003;陈梅,外部力量与译者主体性的建构—以《圣经》翻译为例,2006;孙艺风,翻译规范与主体意识,2003;张连兄,车琳,译者主体性在俄文电影翻译中的体现,2006;杨武能,再谈文学翻译主体,2003;陈大亮,针对翻译目的论的一种批判性反思—兼论文学翻译主体性的困境,2007屠国元,朱献珑,译者主体性:阐释学的阐释,2003;胡牧,主体性、主体间性抑或总体性—对现阶段翻译主体性研究的思考,2006;许钧,“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2003;段峰,认知语言学与文学翻译主体性研究,2003。
关于译者主体性,查明建、田雨两位学者认为,“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
以译者主体性为视角评析《围城》英译本
- 222-校园英语 / 翻译研究以译者主体性为视角评析《围城》英译本武汉商学院外国语学院/喻娟【摘要】《围城》是钱钟书的代表作,是钱钟书先生艺术成就最高的作品。
《围城》中妙语如珠,如珠连缀,知识密度相当大,是一部典型的学者小说。
因此,本书的翻译绝非易事,给译者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本文以译者主体性为视角,根据其四要素(译者的翻译目的、译者的文化能力和文化意识、译者的读者意识和译者的创造力)分析了译者主体性如何影响译者在翻译《围城》文化负载词时具体翻译方法的采用,以期在《围城》英译本研究中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并从译者主体性的角度来探索文化负载词的有效翻译路径。
【关键词】《围城》英译本 译者主体性 文化负载词 翻译方法一、引言20世纪70年代西方翻译理论界出现了“文化转向”,这推动了翻译研究从语言层面转向文化层面,也使得译者的主体性地位得到了应有的重视。
本文是以译者主体性为视角来研究《围城》的英译本,从译者的翻译目的、译者的文化能力和文化意识、译者的读者意识和译者的创造力四个方面来研究《围城》中的文化负载词,从字词的层面上来对译者主体性如何影响并作用于译本这个问题获得更深层以及具体化的认知,并且进一步探讨如何从译者主体性的角度来提升《围城》英译本的翻译质量,以期为中国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共建添砖添瓦。
二、译者主体性简述传统翻译观认为,译者是“舌人”或“奴隶”,他几乎谈不上是一个有主体性的个体。
传统翻译观有诸多关于翻译的理想标准,除了“信达雅”外,影响较大的就是钱钟书在《林纾的翻译》(1981)一书中所提的“化境论”,即“不因语言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
这个观点跟西方韦努蒂的“隐形论”是相当吻合的。
韦努蒂在他《译者的隐形》(1995)一书里面提出“理想的译文应当透明的像一块玻璃。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西方出现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形成了面向译入语文化的文化学派翻译理论,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埃文─左哈尔、图里的多元系统论与描述学翻译学理论以及安德烈·勒菲弗尔、苏珊·巴斯奈特、西奥·赫曼斯为代表的操纵学派理论。
论译者主体性与主体间性
体做出界定的是杨武 能先生 。他在 《 阐 亮把翻译的过程分成三个层面 。 在第一 之是人所特有 的主观能动性” 。这段话
释 ,接受与创造 的循环》一文 中指 出 : 层 面 , 原作 者基于客观 世界认识 , 造 表明 , 创 作为主体的人只有发挥 了主观 能 “ 与其 他 文 学 活 动 一 样 ,文 学 翻 译 的主 出作 品 , 即元文本 , 译者 翻译 时须解 除 动性才能被称之为具有主体性。 上面我 体 同样 是人 ,也 即作家 、翻译家 和读 原作者与元文本的语境关联 , 在这层面 们谈 到翻译的主体 间性并不是 简单 的 者 。他 以现代 阐释学为理论参 照 。 ” 把文 的横 向关系中 , 原作者无 疑是创作 的主 人 与 人 的 现实 交 往 问题 , 是一 种 时 空 而 学翻译当作阐释 、接受与创作 的循环 , 体 。 在第二层面 , 译者通过语 言分 析, 解 错位的交 往类 型, 即作者 与译者 的非共 并从这 动态 的循 环活动 中去把握 翻译 除译者和元译文的语境关联 , 而后重建 时性沟通。由此 , 我们 可以看出主体 与 家的作用和地位 。 武能反映文学翻译 文 本 与 译 者 的 语境 关 联 ,在 这 一 层 面 , 主体间性 的关 系, 杨 二者密不 可分 。主体
主体性和主体 间性之 间的关系 , 也论证 这二位学者的观点还不够完善 , 因为他 跨 时间 、 空间 的不对称 交流 , 跨 这是 一
了译者在翻译 中的重大作用。
关键词 : 者 译 主体 性
主 体 间性 不对称交流 , 原作者与译者处于不同的 的非 共 时 性 沟通 。 就 界 定 了翻 译 主体 这
译者主体性在许渊冲诗词改译中的彰显
译者主体性在许渊冲i寺i i i l改译巾硇酎显口郑州轻工业学院外语系聂韶峰摘要:译者主体性能在改译活动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许渊冲对诗词的多次改译彰显了其译者主体性:对关的追求;对简约风格的强调;对读者期待的关注。
这恰恰暗合了许氏诗歌翻译理论的本体论、方法论和目的论。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许渊冲;诗词改译1.引言译者主体性在翻译中是客观存在的。
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译者由仆人转化为翻译的主体。
译者的心理,译者的决策过程逐渐得到了重视。
译者的主体性地位逐渐得到承认。
1.1译者主体性译界对“谁是翻译的主体?”曾经存在争议。
袁莉(2002:406)认为译者是翻译中的“唯一的主体性要索”f I l。
陈大亮(2004:4)t g认为“译者是唯一的翻译主体咽。
笔者认为虽然原作者、赞助者、出版者、译文读者、译评者以及译文使用者等都对整个翻译过程有一定的影响.但都没有直接参与具体的翻译活动因而不能将其作为翻译的主体.译者是唯一的翻译主体。
具体说来.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查明建,田雨,2003)一。
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问的转换。
也是两种文化的转换。
其中蕴含着译者的主观能动和富有创造性的劳动。
1.2译者主体性的体现在翻译交际过程中译者具有三重身份:读者、译者和作者。
具体来说。
有三个方面:1)译者作为读者。
译者首先是原文文本的读者.但又不是一般读者。
他承担着对原作进行传达的任务。
在阅读过程中他需要最大限度地接近原文作者,尽可能忠实地阐释原文。
2)译者能动地决定自己的翻译原则。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总有一定的指导原则。
这种原则因人而异,生动地体现出泽者的独特个性。
3)译者作为作者。
译者又是译文文本的作者作为作者.他必须尽可能地接近读者.考虑读者的需要和译文可能产生的社会效应和审美效果。
翻译目的论的局限性研究
翻译目的论的局限性研究摘要:目的论为整个翻译研究提出了新的理论指导、新的研究思路。
该理论引入中国后也被广泛地接受和认可。
然而由于其理论本身存在的不严谨性和在实践运用中的局限性也受到不少学者的批评和质疑。
国内批评德国功能主义的文章仍屈指可数。
论文从理论本身和实践两方面对目的论进行批评性研究。
关键词: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目的论;批判以凯瑟林娜·赖斯(Katharina Reiss)和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等4人为代表的德国功能主义的出现,打破了20世纪70年代以前将翻译视为纯语言研究的束缚,使翻译中翻译本质、翻译实践参与者、原文与译文的关系,尤其是翻译中的文化等因素被忽略的现象得以改善。
同时德国功能主义解构了传统翻译研究以原文为中心和评价标准的理论,颠覆了原文与译文的地位,结束了多年来对直译与意译的辩论。
20世纪90年代德国功能主义被正式引入中国。
目的论在中国的研究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一类是对目的论的介绍,对其形成、发展和具体内容进行描述。
如桂乾元的《记联邦德国的三位翻译家》,该文是最早在我国翻译和介绍功能派的文章。
张南峰发表在《中国翻译》上的文章再次向国内读者介绍目的论。
1999年仲伟合、钟钰的《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则是我国第一篇系统介绍功能派理论的学术论文。
第二类是对目的论在实际运用中的研究,利用它来分析、解释一些翻译现象。
我国首篇运用功能派理论进行实践研究的文章是陈小慰的《试论“译文功能理论”在应用文类翻译中的指导作用》,另外还有张梦雅发表在《海外英语》上的《从功能派翻译理论看商标的零翻译》等。
第三类是对目的论的批判性研究。
其中较有名气的有陈大亮2007年所写的《针对翻译目的论的一种批判性反思——兼论文学翻译主题性困境》,从存在的问题出发揭示了目的论的不足,以及周志莲的《从<洛丽塔>译文看目的论的局限性》等。
然而,对目的论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尤其是对目的论进行批评性研究的为数不多。
译者主体性与源语文本地位分析
- 240-校园英语 / 翻译探究译者主体性与源语文本地位分析天津外国语大学/王洁【摘要】目的语文本与源语文本关系历来是翻译研究的重要话题,传统语言学派将文本意义等同于作者意译,以翻译忠诚为评价标准限制译者主体性发挥,语言学则将源语文本作为完全科学的客观实体,把译者当做语言转换的工具,抹煞译者主体性,文化学派兴起后抬升译者主体地位,源于文本地位因此没落。
本文旨在打开传统二元对立的突破口,以主体性视角分析源语文本的地位发展过程。
【关键词】源语文本 主体性 范式 历时研究一、引言正如巴斯奈特所言,翻译研究自其获得学科准入门槛之后,已经从当初“翻译研究要么在应用语言学的屋檐下躲躲雨,要么在文学研究的墙根下避避风(曹明伦译)”的落魄窘境中获得新生,对于学科成立之初曾猛烈抨击,极力撇清关系的语言学和结构主义研究途径也变得更加包容,巴斯奈特甚至将语言学途径评价为孕育翻译研究方法论和研究途径的摇篮。
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翻译研究已经从语言学范式转向文化领域,作为一个有独立话语权的学科,翻译研究自然应该承认过往发展史的客观存在(参加巴斯奈特《翻译研究》第三版序言)。
忠实于源语文本这曾经风靡一时的翻译标准,在文化研究的大背景之下已经渐渐淡出讨论话题,被如何发挥译者主体性诸如此类的问题所取代。
二、神化的源语文本和受其奴役的译者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翻译的科学研究盛起后,翻译流派的划分成了热门话题,但分类标准尚未统一,本文拟以陈大亮的三种范式为基础,即作者中心论的翻译范式、文本中心论的翻译范式以及译者中心的翻译范式,讨论源语文本的地位和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关系问题。
作者中心主义范式的基本表现是原文作者的主体性地位,在传统的语文学派视角下,翻译研究无论是古罗马直译意译对立还是中国自古以来的文质纷争无不囿于原文源语文本作者与译者关系上。
这种范式下,源语文本往往依附于作者而存在,作为原文作者思想的唯一载体。
巴特的“作者是主人,译者为奴仆”以及严复的“信达雅”三字诀其基本立足点都是译者应该服务服从于源语作者意图,对其忠实。
中国传统译论现代转换的有益尝试——评《文学翻译的境界:译意·译味·译境》
第23卷第1期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Vol.23No.12022年1月Journal of Yanshan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Jan.2022中国传统译论现代转换的有益尝试评‘文学翻译的境界:译意㊃译味㊃译境“刘梦杰,任东升(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青岛266100)[摘㊀要]㊀构建中国特色翻译理论,不仅要促进中国传统译论向现代译论转换,同时要在理性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开拓创新,以建构面向新的翻译实践的翻译理论㊂陈大亮教授的专著‘文学翻译的境界:译意㊃译味㊃译境“在现代视野下重新审视中国传统译论的关键范畴,提出文学翻译的三种境界:译意㊁译味㊁译境,建构了翻译境界的理论体系,体现出译学理论的中国主体性与创造性,是中国特色翻译理论的重要成果,其研究思路对中国传统译论的现代转换与建构有诸多可资借鉴之处㊂[关键词]㊀中国传统译论;境界;译意;译味;译境[中图分类号]H315.9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DOI]10.15883/j.13-1277/c.20220103506引用格式:刘梦杰,任东升.中国传统译论现代转换的有益尝试:评‘文学翻译的境界:译意㊃译味㊃译境“[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1):35-40.㊀[收稿日期]㊀2021-08-11㊀[作者简介]㊀刘梦杰(1997 ),女,安徽阜阳人,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研究生;任东升(1966 ),男,河北井陉人,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㊂一㊁引言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理论,既是翻译界的诉求,更是为世界译论的繁荣添砖加瓦㊂中国传统译论扎根于国学思想,存在着独特价值,成为当代中国特色翻译理论建设的重要资源㊂但正如王宏印[1]8所指出: 中国传统译论不可能自然而然地长入现代译论,而应当做一番人为的转换或转化工作㊂ 探索中国传统译论的普遍规律性,挖掘其现实意义,结合当代翻译理论与实践,推陈出新,进行传统译论的现代阐释,是构建中国本土译论,实现翻译理论创新的重要途径㊂苏州大学陈大亮教授的专著‘文学翻译的境界:译意㊃译味㊃译境“(下称‘文学翻译的境界“)于2017年2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2018年6月重印,2020年12月荣获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本书基于金岳霖翻译思想,建构起文学翻译境界论的 三译 理论体系,是中国传统译论现代转换的有益尝试㊂二㊁‘文学翻译的境界“的主要内容中国具有悠久的翻译传统和丰富的翻译理论,改革开放后,学者们逐步加深对传统译论的研究㊂首先是整理性的范论,如刘靖之(1981)的‘翻译论集“㊁罗新璋(1984)的‘翻译论集“㊁‘翻译通讯“编辑部(1984)的‘翻译研究文集“等,系统收集了中国历代重要的翻译理论,构建了较为完备的传统译论资料库㊂随后出现阐发性的专论,其中影响较为深刻的是王宏印(2003)的‘中国传统译论经典诠释 从道安到傅雷“,该书对中国从古代到现代最具有代表性的十家翻译理论进行分析评价,加深了对中国传统译论的理解,更加凸显继承传统对现代译学建设的意义㊂继承的目的是创新,陈教授的‘文学翻译的境界“则是对传统译36㊀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论发展性的细论,该研究深入挖掘金岳霖翻译思想,对文学翻译的核心范畴追根溯源,在充分诠释传统译论中的宝贵思想和价值的基础之上进一步超越和发展㊂本书共十章内容,包括六个板块:金岳霖的翻译思想㊁文学作品的三个层次与构成要素㊁文学翻译的三种境界与合理定位㊁三种境界的不同特点与表现㊁文学翻译的超越机制㊁翻译境界的理论体系㊂[2]19以下从该书对中国传统译论研究的突破和升华两个方面概括其主要内容:(一)中国传统译论研究的突破金岳霖提出著名的 译意 和 译味 说,对翻译理论发展做出突出贡献㊂本书首先回顾金岳霖翻译思想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三个金岳霖问题:译意与译味的二元对立㊁文学的不可译性和意味㊁意境㊁境界等相关范畴的界定问题㊂[2]29金岳霖谈翻译基于知识论立场,擅用二分法,因此他的翻译思想充满了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㊂他认为意念上的意义与情感上的寄托相互对立,为论证知识的客观性,他注重意念上的意义,排斥语言的情感寄托,即重译意轻译味,造成文学翻译的文学性大打折扣;同时,他认为情感上的寄托是知识经验所不能到达的非名言世界,译味相当困难,读者缺乏原文中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也得不到原文中的味,但文学翻译重在译味,由此将文学翻译推向了不可译;此外,金岳霖在谈及翻译时虽创造性地融入中国古典美学的 味 范畴学说,但对相关范畴未进行详细界定和深入探讨㊂作者分析金岳霖问题之后,提出金岳霖问题的解决方法,即跳出知识论的逻辑思维领域,转向境界论㊂ 境界 是中国哲学㊁美学㊁诗学的一个核心术语㊂钱钟书提出 化境 说,将 境界 引入翻译领域,对于文学翻译境界研究具有重大意义,但尚未形成理论,缺乏系统性㊂本书首次对文学翻译境界论作系统探讨,为翻译界吸收 境界论 之精华迈出关键性一步㊂所谓翻译的境界,指的是一个衡量翻译主体的艺术修养水平和评价译作质量品味的审美范畴,[2]56具有主体性㊁层级性和超越性㊂[2]60境界翻译的主体性主要体现于译者的艺术修养㊁翻译功夫和创造能力,层级性则源于翻译主体觉解程度和审美水平等存在高低深浅,不同层级反映出不同的翻译境界,文学翻译可分为功利境界㊁伦理境界和审美境界,但境界不是一成不变,低级境界能够向高级境界升华,这便是境界的超越性,是境界论最有价值的性质㊂[2]60-65境界翻译追求心灵境界的升华,而非客观知识的增加,以译意为基础,译味为关键,二者冲突时保意补味㊂境界的超越性有助于文学翻译突破不可译性,译者应积极发挥主体性和创造性,追求翻译的最高境界 审美境界㊂中国传统译论宏观上大而化之,微观上不求甚 解 ,具有含蓄性㊁模糊性㊁非术语化等特点,缺乏理论升华,难以指导翻译实践㊂[3]12因此,界定传统译论的关键范畴,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是突破中国传统译论难题的关键㊂文学翻译的核心范畴包括意㊁味㊁韵㊁境等概念,其所指与内涵具有多义性㊁模糊性㊁交叉性㊁互渗性等特点,翻译界对其一直缺乏明晰界定㊂本书依据结构主义㊁新批评㊁现象学等理论将文学作品划分为意义㊁意味㊁意境三个层面,让它们在作品的层次结构中找到各自的内涵及构成要素㊂[2]86意义㊁意味和意境之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㊂意义层包括思议内容㊁语篇信息和作品意图,不涉及情感寄托,但没有意义,意味就失去落脚点,因而意义与意味无法真正割裂,作者认为作品意图是连接二者的桥梁,作品意图是作者意图的现实存在方式,大于作者意图,基于读者对原作的解读㊂意味是表现在字词㊁句子㊁修辞㊁风格等层面的局部美,声韵节奏㊁情感寄托㊁修辞文采和风格文体皆是有意味的表现形式㊂意境强调作品的整体之美,更加空灵㊁虚化,上升到人的精神世界,使读者获得人生感悟,包括言外之意㊁象外之象㊁味外之旨与韵外之致㊂[2]83-108(二)中国传统译论研究的升华中西方翻译理论都存在二分对立的倾向,庞秀成曾对此评价: 二分逻辑虽为认识翻译拓展了关系空间,但也容易导致排他性,致使翻译理论长期存在非此即彼的争辩,其不足愈加昭彰㊂ [4]80三分法突破一分为二的局限,能够更加全面㊁客观㊁深刻地认识翻译,兼顾翻译研究的人文性和科学性㊂‘文学翻译的境界“在继承 译意 和 译味 的基础上增加 译境 ,分别对应文学作品的三个层次 意义㊁意味㊁意境 ,构成文学翻译的三种境界,超越了二元对立所导致的思维定势,形成文学翻译境界的三分法系统,实现了对中国传统译论研究的升华㊂译意是文学翻译的基础,翻译做不到译意就毫无意义,更谈不上译味和译境㊂译意所译的是第1期刘梦杰等㊀中国传统译论现代转换的有益尝试37㊀意念上的意义,在不同语言之间具有普遍可传达性,因而任何语言之间都可以译意㊂译者在译意时,应尊重作品意图,把握文本意向性,透彻理解原文意义,忠实再现原文语义内容㊂但文学翻译只强调对普遍命题的再现便是本末倒置,背离文学情感寄托的本质,将对文学性产生致命一击㊂文学作品的文学性更多体现在意味之中,因此若想提升翻译文学的文学性,须向更高一层级的译味进行超越㊂译味是文学翻译的关键,致力于在译文中再现原文的声韵节奏㊁情感寄托㊁修辞文采以及文体风格㊂译者可以通过功能对等,译出原文的音乐效果;设身处地地感受原文的真情实感,与作者融为一体,译出原文的情真意切;提高审美鉴赏能力,仔细打磨译文语言,译出原文的文采斐然;准确识别原文在词汇㊁句法㊁修辞等语言特点,通过模仿原文,译出原文的文体风格㊂文学翻译若丧失译味,就等于是没了灵魂的身躯,一躯空壳如何给目的语读者带来审美体验?但译味不代表不需要译意,概念与意象之间存在内在联系,译者应设法建立概念与意象之间的关联,读者在语境关联的推理中回味意象的情感寄托㊂[2]120然而有些文学作品不止有意味,还有意境,译者须向更高一层级的译境进行超越㊂译境是文学翻译的理想,是文学翻译的最高境界㊂不同于译味侧重于局部的声韵㊁修辞㊁意象等,译境更关注在译文中重构原文的格式塔意象,强调译文与原文整体意义的对应和读者整体的认知感受㊂意境虚实相生㊁含蓄无垠,意境语言具有隐喻性㊁象征性㊁暗示性㊁互文性等审美特征,其翻译难度不言而喻,有意境的作品经过翻译后往往逊色于原文㊂译境充满局限性,但并非不可能,译者可以通过诗性语言超越不可译,尽可能保留原文的言外之意㊁象外之意和形上意义,同时读者需要具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将心比心,透过译文的文字,感受意境语言的深刻意蕴㊂译境说的提出,是对金岳霖翻译思想的发展,是根据中国诗歌翻译实践进行的理论创新,对于文学翻译研究具有重要价值㊂译意㊁译味㊁译境通过中介环节建立起彼此的内在联系,其中作品意图是联结译意与译味的中介,韵味㊁神韵是联结译味与译境的中介㊂[2]114在合理定位文学翻译的三种境界之后,作者分析了文学翻译在译意㊁译味㊁译境的不同特点(见表1):表1 文学翻译境界的特点维度文学翻译境界译意译味译境思维方式概念思维(抽象性㊁逻辑性㊁分析性)意象思维(形象性㊁直觉性㊁移情性)原象思维(想象性㊁整体性㊁妙悟性)语言功能抽象语言㊁信息语言㊁常规语言(抽象化㊁规范化㊁解释化)形象语言(音乐美㊁情感美㊁图画美)意象语言(隐喻性㊁象征性㊁互文性)意义类型概念意义㊁语篇信息㊁作品意图情感意义㊁修辞意义㊁风格意义言外之意㊁象外之意㊁形上意义㊀㊀文学翻译的三种境界是层级超越关系,作者从语言功能㊁思维模式和意义类型三个方面探讨文学翻译境界论的超越机制㊂在语言层面,要实现从译意的信息语言向译味的表情语言超越,尽可能地追求译境的诗性语言㊂在意义层面,译者应尽可能地再现原文意象㊁象征㊁隐喻或典故,以保留原作的多层意义,确保原文意义的深刻性得到传达,意义越深,境界越高㊂在思维层面,作者提出运用现象学还原的方法,首先悬置逻辑思维,一步步向意象思维回归,最后达到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的原象思维境界㊂译者强调在理论上把文学翻译划为译意㊁译味㊁译境三种境界,但是在实践上三者之间是 三位一体 的整体,不可分割,三境归一㊂三㊁‘文学翻译的境界“的主要创新(一)拓展中国特色的翻译理论改革开放以来,各种西方翻译理论大量涌入中国,伴随着国内翻译界对西方翻译理论的研究热潮,中国翻译理论研究领域逐步困于 西方中心主义 ,在国际舞台上长期处于失语状态㊂中国翻译理论要想在国际上发声,必须在理论研究上有所创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理论,打破西方理论的话语主导权,促进中国理论由多元系统的边缘走向中心㊂ 特 在于理论的民族性㊁原创性和系统性,建立中国特色的翻译理论,必须立足于38㊀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中国传统理论和思想话语资源㊂[5]164‘文学翻译的境界“根植于中国传统哲学与文艺美学思想,境界是中国哲学㊁美学㊁文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以境界论翻译,体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㊂文学翻译境界论的核心概念大多来自国学或在国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如意味㊁韵味㊁意境㊁境界㊁译味㊁译境等㊂作者的理据探索和论证与中国哲学和美学研究密切相关,如基于冯友兰的 四种境界 说等论证境界的层级性;基于中国传统文艺美学中的 味 论㊁金岳霖的 译味说 等论述意味的构成要素;基于司空图的 三外 说论述意境的构成要素;基于王昌龄㊁皎然㊁刘禹锡㊁王国维等人的境界论思想,以及冯友兰㊁蒙培元㊁冯契㊁张世英等人的哲学思想分析翻译的境界㊂作者从中国哲学和美学话语资源建构起的翻译境界论是典型的中国气质㊁中国学派的翻译理论㊂(二)构建翻译境界的理论体系中国传统译论言简意深,对于翻译问题有着独到的见解㊂但学界普遍认为,中国传统译论不是理论,主张用 翻译话语 取代 翻译理论 ,用 翻译思想 代替 翻译理论 ㊂究其原因,最重要一点就是中国传统译论大多都是翻译家或学者兴之所至,有感而发的经验之谈,缺乏基本范畴研究,未形成明确的科学意识和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㊂[6]50以境界论翻译古已有之,相关论述散落在浩瀚的史料中,不成系统㊂‘文学翻译的境界“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构建了颇具创新性的翻译境界的理论体系,作者提出将核心范畴译意㊁译味㊁译境与境界放在文学作品的结构中重新审视和定义,其中境界是元范畴,凌驾于其他范畴之上,具有最高涵扩力和统摄力,译意㊁译味㊁译境属于其次级范畴,受其统摄㊂译意是基础,译味是关键,译境是理想,境界从低到高依次上升㊂如图1所示:图1㊀翻译境界的范畴体系㊀㊀作者也从文学性程度方面探讨了翻译境界的理论体系㊂文学性是文学的精髓,谈文学翻译无法绕开文学性问题㊂[7]1本书认为境界可以作为判断翻译文学的文学性评价标准,文学性构成要素包括意义㊁意味㊁意境,体现了不同的境界,文学翻译三种境界的文学性和可译性如图2和图3所示:图2㊀文学性程度图3㊀可译性程度㊀㊀为充分发掘一种传统译论的价值,除了沿着本来的思路前行之外,还要左顾右盼,瞻前顾后,上钩下连,对其加以改造㊁充实㊁提高,使其初步具有一个翻译理论的形态和规模,以便在此理论空间内进行意义的发挥和阐释㊂[8]‘文学翻译的境界“从理论建构的高度重新审视了传统以境界论翻译的相关命题,并运用现代演绎方式进行形态转换,使文学翻译境界论呈现出条理明晰㊁逻辑缜密㊁抽象性强的特点,成为传统译论现代阐释的一个典型案例㊂(三)基于问题的创新意识张柏然有言: 创新意识就是能够抓住理论中的关键问题或是新问题,从新的视角对它们进行合乎实际的理论阐述,提出新见解㊁新观点,使理论问题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新的说明,从而使理论有所丰富㊁有所发现㊁有所前进㊂ [9]80该书表现出作者敢于提问的勇气和擅于提问的智慧,问题的背后正是作者对于学术创新的不懈追求㊂开篇作者提出本书主要探讨的问题,这些问题从金岳第1期刘梦杰等㊀中国传统译论现代转换的有益尝试39㊀霖翻译思想出发,落足于文学翻译,十分犀利且精辟,每一个问题都直击文学翻译理论和实践的要害,比如如何解决文学不可译的难题?如何建立文学翻译的理论体系?以什么标准判断文学翻译的文学性?具体翻译过程中,译者究竟以译什么为重等㊂这些问题的探讨不仅对文学翻译理论和批评的突破有深刻意义,而且对具体的翻译实践起着强有力的指导作用㊂此外,作者在每一章节和每一小节的导入语中都善用提问的方式来启发读者,引出自己的观点,如文学的意味与意境是怎样存在的呢?为何提出译境?音乐美是否可以传达?风格是否可译?更重要的是,作者不仅提出问题,也给出独到见解㊂如在谈到如何解决文学不可译难题时,作者首先承认文学翻译的困难,但认为也并非不可译,需要译者认真体会,发挥创造力,披荆斩棘,走出翻译困境㊂正如西班牙学者加塞特所言,翻译的意义正是在于创造不可想象的东西,敢于将 乌托邦 变为现实㊂[10]22就译境提出的原因,作者从三个方面作出了回答:三分法的优越性;原作有意境,译作翻译不出来意境,意境在翻译中缺失;意境是中国特色的美学术语,提倡意境理论,有利于构建中国特色翻译理论话语㊂[2]124(四)立中融西的研究方法中西语言文化各有千秋,立中融西,就是要立足于中国,学习借鉴西方的长处,来补充和完善我国的译论研究㊂杨自俭在谈及传统译论的现代转化问题时,也提出要用古今中外打通的思想和比较研究的方法改造和升华传统译论㊂[11]112本书采用了融西以立中的研究方法,在深度挖掘和继承传统译论的基础上,合理吸收了西方优秀文化和译论成果㊂例如,在谈到境界论的方法时,作者提出直觉感悟法和逻辑分析法相结合来探讨文学翻译㊂中国传统译论以整体性㊁直觉性为主要特点,强调 妙悟 ,这种方法对于提高文学翻译的境界具有根本性意义,但是 妙悟 更多源于个人经验,缺乏具体分析㊂采用西方的逻辑分析法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直觉感悟法的缺陷,对于概念分析㊁体系建构具有关键作用㊂再例如,有关意味与意境的言传问题,作者借鉴康德提出的 审美共同感 ,认为个人的主观审美判断能被普遍传达,论证了意味与意境的可传达性;那么如何传达呢?作者梳理了中外相关论述,挖掘其共通之处,最后从 立象以尽意 和 道可道,非常道 阐释了意味与意境的传达方式,译者应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运用诗性语言㊂可以看出,全书立中融西,立今承古,学术视野宏阔,学理基础深厚,在作者的笔下,中西译论各自的优势得到凸显,真正展开对话与交流㊂陈教授在后记中有言,该书从初步构思到最终出版,整整花了十年功夫㊂陈教授提及金岳霖在学术上的执著追求与精益求精对他影响很大[2]355,事实上,在认真研读陈教授的此书后,笔者深切地感受到作者思想的深邃,逻辑的严谨,知识的博学,笔者相信陈教授 十年磨一剑 的成果定会让每一位认真研读的学者感动,也将会对青年学者对待学术的态度产生良好影响㊂最后,笔者有一些疑问在此提出,与作者商榷㊂(一)文中虽已包含丰富的实例,但有些地方是否有待增补?比如在论述译味与译境的区别时,作者从理论上总结出二者在构成要素上的一实一虚,翻译单位的一大一小和翻译境界上的一高一低[2]126-129,但未给出具体的翻译实例证明㊂(二)第四章提出的层级超越的途径和方法是否过于零散和模糊?从译意到译味的超越尚有单独一节论述,从译味向译境的超越途径,读者则只能在 译味和译境的联系 一节的字里行间中自行领会,是否可以考虑将超越途径明晰化,以使其更具有实际指导意义㊂(三)第九章作者在引言中提到 在具体写法上,我们选择了柳宗元的‘江雪“的十个译文为个案来解析语言层面的超越机制 选择了李商隐的‘锦瑟“的十家译文为例分析意义层面的超越机制 [2]286,但并未交代这种写法的原因,同时笔者认为,即使是通过实例来探讨,在每一节的结尾应跳出例子,进行理论上的概括和升华,以促进理论建构,方便读者阅读和理解㊂四㊁结语中国的翻译研究经历了从引西入中到融西入中再到立中融西,在这一过程中,对中国传统译论的现代转换一直是中国翻译界建构中国特色翻译理论话语的重要目标之一㊂中国译论要想在国际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善于利用传统译论,实现对其发掘㊁整合㊁溯源㊁转换和创新㊂‘文学翻译的境界“回归中国传统译论的原点,将文学翻译的境界划分为译意㊁译味㊁译境,利用中国固有的文化术语构建文学翻译审美境界的理论体系,是对40㊀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中国传统译论的继承和推进,为文学翻译研究创新发展提供新思考,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㊂加强基本范畴研究,革新方法论,建构理论体系,是对中国传统译论继承性阐释的关键㊂该书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理论建构意识对学界开展传统译论的现代化转换工作具有借鉴意义㊂[参考文献][1]王宏印,刘士聪.中国传统译论经典的现代诠释:作为建立翻译学的一种努力[J].中国翻译,2002(2):7-9.[2]陈大亮.文学翻译的境界:译意㊃译味㊃译境[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3]杨晓荣.翻译批评标准的传统思路和现代视野[J].中国翻译, 2001(6):11-15.[4]庞秀成.翻译理论 一分为三 的视域[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33(3):80-88.[5]冯全功.中国特色翻译理论:回顾与展望[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51(1):163-173.[6]刘英凯.论中国译论的潜科学现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 (1):49-53.[7]王东风.诗学效果与诗学翻译[J].上海翻译,2020(4):1-6.[8]王宏印.中国传统译论经典诠释:从道安到傅雷[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17:267.[9]张柏然.建立中国特色翻译理论[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3):79-83.[10]ORTEGA Y,GASSET J,SHIRLEY C.R.The Misery and Splendor of Translation[J].Dallas:Translation Review,2012 (8):18-30.[11]杨自俭.中国传统译论的现代转化问题[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1):111-113.[责任编辑㊀董明伟]An Effort to Advanc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Classical Translation Theories of China A Review of Three States of Literary Translations Sense Flavor and IdeorealmLIU Mengjie REN Dongsheng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Qingdao266100 ChinaAbstract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classical translation theories of China has a pivotal role in developing translation theorie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Chinese translation studies call for the inheritance of the clas-sical translation theories as well as the innovation to handle with the new problems in translation practice. Three States of Literary Translations Sense Flavor and Ideorealm authored by Professor Chen Daliang rein-terprets the key categories of classical translation theories of China from a modern perspective divides the state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into three interrelated levels sense flavor and ideorealm and constructs a theoret-ical system of translation state.The book is a significant achievement of constructing translation theorie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provides a framework of reference for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classical trans-lation theories of China.Key words classical translation theories of China state sense flavor ideorealm。
译意与译味的艰难抉择:金岳霖的翻译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译意与译味的艰难抉择:金岳霖的翻译问题及其解决办法陈大亮【期刊名称】《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00)004【摘要】The translation problem of Jin Yuelin lies in the binary opposition between translating sense and flavor as well as the untranslatability of literary texts, which calls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Taking a stance of the theory of knowledge,Jin chooses sense at the cost of flavor when confronted with the dilemma of the two,which puts literary translation to a dead end. This paper suggests two possible ways of dealing with the problem. One is to make a shift from the theory of knowledge to the theory of mind and hence achieve an aes- thetic transcendence from translating sense to flavor; the other is to go beyond untranslatability by construc- ting translation context and creating new expressions.%金岳霖的翻译问题主要表现在译意与译味的二元对立以及文学不可译两个方面,他站在知识论的立场上选择了译意,抛弃了译味,结果把文学翻译推向了死胡同。
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的体现
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的体现吴小丽【摘要】翻译活动是译者和文本对话的过程.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是不可避免并合理存在的.译者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对原作思想内容和风格特色的把握和再现两个方面,译者从自身的主观感受、语言的风格、意识形态和审美偏好及文化修养等角度,不同程度地发挥其主体性并影响着译文的质量.本文首先对译者主体性进行了界定,然后从语言层面、文化层面和审美层面等三个方面论述了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的体现.【期刊名称】《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年(卷),期】2009(019)001【总页数】4页(P28-31)【关键词】译者;主体性;翻译过程【作者】吴小丽【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甘肃,兰州,7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56近年来,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西方哲学的“语用学转向”(the pragmatic turn)和90年代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the cultural turn)为我们开辟了译学研究的新视角[1] 。
关于翻译主体性的研究受到了西方理论界的广泛关注,法国的安托瓦纳·贝尔曼(Antoine Berman)在《翻译批评论:约翰·唐》一书中指出议论批评必须以译者为主体为基础出发点,并提出了“走向译者”的口号[2] 。
随着译学研究向纵深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译者主体性是客观存在的,开始关注并探讨其内涵、特性制约因素,以及对整个翻译操作过程、译文质量和读者接受程度的影响。
本文对译者主体性的内涵及其在语言层面、文化层面和审美层面中的体现进行了论述。
一、引言文学翻译不仅是跨文化的语言转换活动, 而且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
文学翻译之所以可以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根本原因是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作为译者,首先应忠实于原作和原文作者,这是由翻译的工作性质决定的。
翻译的目标是由译者运用一定的翻译策略实现的,在翻译策略的运用上,所体现的就是译者的主体性。
翻译目的论的局限性研究
从属于 目的法则 的 目的论 是站 不住脚 的 。总之 , 3条不 同地位 的法则 , 一方面导致 了 目的法则这 一单一 的评价标 准, 另一方 面带来 了 2条处 于次要地位 的法则可 以违背 的 嫌疑。 ( ) 二 法则 间相互矛盾
种批判性反思——兼 论文 学 翻译 主题 性 困境》 从 存 在 的 ,
对直译与意译的辩论 。2 0世纪 9 0年代德 国功能 主义被正
一
对 目的论 理论 的批 判
( ) 则 间的 层 级 、 属 导 致 一 元 评 价 标 准 一 法 从
诺德在介 绍 目的论 的书 中写 到 : 实法则要 服从 于连 忠
贯法则 , 而这 2条法则又 都必须从 属于 目的法则 。如 果 翻
目的论 中法则 间的矛盾首 先体 现在 “ 能加 忠诚 ” 功 原 则上 。该原则是诺 德 系统地 描写 了德 国功 能派理 论 后针 对非米尔 目的论的不 足提 出的。“ 能加 忠诚” 功 要求 译者
作者简 介: 明娟 (9 8一) 女 , 湛 18 , 湖南常德人 , 硕士生 , 主要从事翻译理论研究 。 12 7
一
篇运用功能派理论进行实践研究 的文章是 陈小慰 的《 试论
文 中指 出, 忠实性 法则 从属 于连 贯法 则 , 而连贯 法 则又
“ 文功能理论 ” 雅发表在 《 海外英语 》 上的《 从功 能派翻译理论 看商 标 的零 翻译》 等。第三类 是对 目的论 的批 判性研究 。其 中 较有名 气的有陈大亮 20 0 7年所写的《 针对翻译 目的论 的一
湛 明娟 , 张景 华
( 湖南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 院, 湖南 湘潭 4 10 ) 12 1
摘
要: 目的论 为整个翻译研 究提 出了新的理论指 导、 的研究思路。该理论 引入 中 国后也被广泛 地接受和认 可。然 新
浅析翻译目的论对实用类语篇英汉互译的指导作用
贾斯塔·赫兹·曼塔利认为翻译是“一项为实现特 物馆解说词和大学校训的翻译中各选取一个具体的 功能,从而推动国内旅游业的发展。因而在翻译旅
定目的的复杂行为”。在她看来 , 翻译行为是过程 实例进行分析阐述,它们都属于广告或宣传材料一 游文本时,应遵循“读者第一”的原则 , 把读者放
的各种参与者 ( 翻译的发动者、译者、文本的使用 类的语篇。
目的论把翻译关注的重点由原文及作者转向译文及 驰”,将 “Benz” 译成“奔驰”,即遵从了其英 engraved with the design of the Eight Diagrams with
在首要位置 , 译者应根据译文预期要达到的目的或
者、信息的接受者 ) 协作的过程。而克里斯蒂安·诺
汽车商标的翻译。商标属于一种特殊的语言 功能,使用符合译语文化观念和语言结构模式的表
德则提出了功能和忠诚原则 , 并将翻译目的论应用 形式,是各种文化的浓缩。在翻译汽车商标时,译 达方式,使译文语言对译语读者发挥良好的感召力。
theory)。汉斯·威密尔依据行为学的理论提出翻译 要因素,只一味追求对原文的“忠实”,则可能 旅游宣传资料的翻译目的就是要向外国游客介绍景
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活动,翻译目的指的是译文的 达不到对外宣传的目的,这样的翻译无疑是失败的。 点情况、传递有关信息,让国外普通的旅游者能读
交际目的,决定了翻译过程和策略。此外 , 翻译家 下面笔者将从汽车商标、电影片名、景点介绍、博 懂、看懂、听懂并喜闻乐见,实现译文文本的交际
分析来论述目的论对实用类语篇英汉互译的指导作 交际行为 , 翻译过程的操作行为和翻译效果评价行 显得尤为重要,目的论则对指导片名翻译起着至关
用以及在翻译过程中所采用的翻译方法。最后总结 为三个方面揭示目的论存在的问题和困境 , 指出了 重要的作用。电影片名的翻译既是一种语言上的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