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的主体性
译者主体性阐释学的阐释
译者主体性阐释学的阐释阐释学是哲学和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探讨了理解和解释文本的过程。
在阐释学的框架下,译者主体性是一个备受的话题,因为它揭示了翻译过程中译者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在阐释学的框架下,翻译过程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而是理解和解释文本的过程。
译者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阐释学认为,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译者的主体性在这个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什么是译者主体性呢?简单来说,译者主体性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主观性和创造性。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文化背景、语言水平、审美观念、翻译目的等因素都会对翻译结果产生影响。
因此,同一个文本在不同的译者笔下可能会产生完全不同的译本。
阐释学认为,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一种理解和解释文本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得以体现。
译者需要根据自己的文化背景、语言水平、审美观念等因素来理解和解释原文的意义和意图。
然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尽可能地将原文的意义和意图传达给目标读者。
译者的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文学作品是一种高度主观的艺术形式,它不仅包括了文字符号,还包括了作者的情感、思想、文化背景等因素。
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时需要深入理解原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并在自己的理解和审美观念的基础上发挥创造性,尽可能地再现原著的艺术价值。
在阐释学的框架下,译者的主体性是一个备受的话题。
它揭示了翻译过程中译者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强调了译者在理解和解释文本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本文将探讨译者的极限与底线,以及如何发挥译者的主体性,完成文章的翻译工作。
翻译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译者的水平和态度直接影响了文化传播的效果。
为了更好地促进文化交流,译者需要正确认识自己的极限与底线,并在翻译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性。
关于译者的极限与底线的探讨,前人已有许多成果。
有学者认为,译者的极限主要表现在语言、文化和能力三个方面。
语言是翻译的基础,对于母语非目标语言的译者来说,语言差异可能成为翻译的一大障碍。
译者主体性阐释学的阐释
译者主体性阐释学的阐释一、本文概述在翻译研究中,译者主体性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议题。
本文旨在通过阐释学的视角,深入探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表现及其影响。
文章首先将对译者主体性的概念进行界定,明确其在翻译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随后,文章将分析译者主体性在翻译实践中的具体表现,包括译者的选择、理解、表达和创新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进一步探讨译者主体性对翻译质量的影响,以及如何在翻译实践中充分发挥译者的主体性。
文章将总结译者主体性在翻译研究中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阐述,旨在提升对译者主体性的认识,推动翻译研究的深入发展。
二、译者主体性的内涵译者主体性是指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其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和独立性的体现。
在翻译活动中,译者不仅需要对原文进行理解、分析和解释,还需要在目标语言中进行再创造,实现原文意义的传递和再现。
因此,译者的主体性不仅体现在对原文的理解和解释上,更体现在对目标语言的运用和创造上。
译者主体性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译者需要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和翻译技巧,这是进行翻译活动的基础。
译者需要具备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以便更好地理解原文和表达目标语言。
译者的主体性还体现在其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上,即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根据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进行适度的调整和创新,使译文更加地道、流畅。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不仅受到原文作者、目标语言读者和翻译环境等因素的制约,也受到自身认知、情感和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同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以实现原文意义的准确传递和再现。
译者主体性是翻译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它体现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和独立性,对于翻译质量和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充分认识和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以实现翻译活动的最优化和最佳化。
三、阐释学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在阐释学的视角下,译者的主体性显得尤为重要。
译者主体性在电影字幕翻译过程中的体现
译者主体性在电影字幕翻译过程中的体现译者主体性在电影字幕翻译过程中的体现导言:电影字幕翻译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翻译,是将电影原文中的内容转化为另一种语言并呈现给观众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译者主体性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观态度、观点和情感倾向,以及对于原文的个人解读和表达方式。
本文将探讨译者主体性在电影字幕翻译过程中的体现,并分析其对翻译质量和观众理解的影响。
一、主体性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重要性1. 译者主体性对传达电影信息的影响在电影字幕翻译中,译者主体性影响着对电影内容的理解和表达方式。
译者根据自己的背景、知识和经验对原文进行解读,然后运用各种翻译方法和技巧将其转化为目标语言。
译者在选择词语、句型和句子长度时,会受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从而影响到观众对电影的理解和感受。
因此,译者主体性在电影字幕翻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译者主体性对观众理解的影响电影字幕翻译的目标是将电影内容准确、流畅地呈现给观众。
然而,由于文化差异、语言差异等原因,完全实现准确的翻译是困难的。
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判断进行调整和适应。
译者的主体性会影响到观众对电影的理解和感受,甚至影响到电影在观众心中的形象和形象。
二、译者主体性的体现方式1. 对对话和对白的选择和调整电影中的对话和对白是传递剧情和角色性格的重要途径。
在字幕翻译中,译者需要根据原文的含义和情感倾向,在保持信息准确性的前提下进行调整和适应。
例如,原文中的幽默或讽刺成分在翻译中可能需要进行增强或削弱,以使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2. 对文化背景和社会现象的解释和补充电影中经常涉及到各种文化背景和社会现象,这些内容对于非相关文化的观众来说可能很难理解。
在这种情况下,译者需要根据目标观众的背景和认知水平进行解释和补充。
通过对文化背景和社会现象的解释,译者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电影的内涵和意义。
3. 对语言风格和情感色彩的转化和调整每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情感色彩。
翻译的主体性分析
24
结论与思考: 无认是译者主体还是译者中心,都将更重视语 用功能和宏观语境!(交际论、多元论、文化 论等译论)(许钧,2003)
25
结论与思考:
译者主体性对于翻译从业者的启发是:良心和 职业操守的“鸭梨山大”!(杨恒达,2002) ,(Antonie,1995)
26
结论与思考:
杨恒达,2002,作为交往行为的翻译[A] ,载谢天振编, 《翻译的理论建构与文化透视》[c]。上海 :上海 外语教育 出版社 。 Antdne,B.1995.Pour une critique des traductions : John ̄ ytlne.Paris:GaJJimard.
4
什么是译者的主体性?
译者首先是读者,而且是最积极主动、最 富有创造意识和钻研精神的读者。 ——翻译、翻译主体性与翻译伦理 (刘世芝,2010)
5
译者的主体性-创造性
为女民兵题照 飒爽英姿五尺枪, 曙光初照演兵场。 中华儿女多奇志, 不爱红装爱武装。 Militia Woman Inscription on a Photo February 1961 So bright and brave, with rifles five feet long, At early dawn they shine on drilling place. Most Chinese daughters have desire so strong To face the powder and not to powder the face. (许渊冲译)
译者主体性的重要性及其在基础翻译课堂教学中的构建
译者主体性的重要性及其在基础翻译课堂教学中的构建译者主体性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个人思想、情感和价值观。
它是翻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持翻译作品的原创性和独特性具有重要作用。
译者主体性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译者主体性能够赋予翻译作品以个性和鲜明的风格。
每个译者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和感受,这些经历和感受会在翻译中不可避免地影响到译者的选择和决策。
译者主体性能够体现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和诠释,使得翻译作品更具有个性和独特性。
译者主体性能够使得翻译作品更加符合目标读者的需求。
译者不仅是文本的传递者,还是文化的传递者。
他们具有对目标读者的了解和认知能力,能够根据读者的文化背景、语言习惯和阅读习惯进行翻译。
译者主体性能够使得翻译作品更加贴近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情感需求,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
译者主体性能够对翻译作品进行创新和改进。
翻译并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而是一种有创造性的语言活动。
译者通过运用自己的语言和文化知识进行创新和改进,使得翻译作品在表达形式和风格上与原文有所不同。
译者主体性能够提供新颖的翻译观点和方法,推动翻译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鉴于译者主体性的重要性,如何在基础翻译课堂教学中构建译者主体性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以下是一些建议: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译者主体性的形成离不开学生广泛的阅读和深入的思考。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各种文本,并鼓励他们积累词汇和文化知识,提高识别和理解能力。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让他们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注重学生的翻译实践。
只有通过实际操作,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译者主体性的重要性和价值。
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口译和笔译练习,让他们亲身体验翻译中的困难和挑战,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开放性的翻译任务。
这些任务不仅要求学生对原文进行准确的转换,还要求他们思考如何在译文中体现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通过这些任务,学生能够培养自信心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译者主体性。
浅谈翻译的主体及主体性
语言研究浅谈翻译的主体及主体性陈艳蓉【摘 要】翻译主体性是翻译理论中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语言学家们一直探讨的焦点,翻译主体的确定及充分发挥翻译的主体性,对于翻译效果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翻译 主体 主体性“翻译”一词有两重含义: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也指方言与民族共同语、方言与方言、古代语与现代语之间一种用另一种表达),把代表语言文字的符号或数码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做翻译工作的人。
本论文探讨的是动态的翻译过程。
翻译是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将一种相对陌生的表达方式,转换成相对熟悉的表达方式的过程。
其内容有语言、文字、图形、符号的翻译。
其中,“翻”是指对交谈的语言转换,“译”是指对单向陈述的语言转换。
一、翻译主体性研究现状20 世纪 70 年代,以霍尔姆斯、勒费弗尔为代表的学者提出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人们发现翻译不单是从源语言到目的语言的转换,更是译者的创造过程,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开始受到关注。
女权主义学派、阐释学派等为译者主体性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声援。
目前国内已有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译者主体性。
在中国知网篇名限制搜索关键词“翻译主体性”,查找结果为1093篇。
如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2003;陈梅,外部力量与译者主体性的建构—以《圣经》翻译为例,2006;孙艺风,翻译规范与主体意识,2003;张连兄,车琳,译者主体性在俄文电影翻译中的体现,2006;杨武能,再谈文学翻译主体,2003;陈大亮,针对翻译目的论的一种批判性反思—兼论文学翻译主体性的困境,2007屠国元,朱献珑,译者主体性:阐释学的阐释,2003;胡牧,主体性、主体间性抑或总体性—对现阶段翻译主体性研究的思考,2006;许钧,“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2003;段峰,认知语言学与文学翻译主体性研究,2003。
关于译者主体性,查明建、田雨两位学者认为,“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
第八章 译者的主体性
对译者主体性,很多学者都提出了 自己的定义。
许钧:狭义上的翻译主体是译者,而广义上 的翻译主体则包括译者、原文作者和译文读 者。 查明建:翻译主体包括译者、原文作者、译 文读者,译者是中心主体。 仲伟合:翻译主体性都等同于主观能动性。
译者传统身份的定位
“仆人” “媒婆” “画家” “翻译机器” “隐形人” “传声筒”
原著中信奉道教的人在霍克斯的笔下变成了信奉上帝的人,这似乎有点 滑稽,但仔细想想译者自身的文化背景以及他所面向的读者,这样译似乎更 加合理,更易让读者所认可,霍克斯在译《红楼梦》更强调的是它的趣味性, 与霍克斯不同的是,杨译的目的则重在宣传中国的传统文化,让以英语为母 语的读者对中国了解多一点,所以在翻译过程中尽量忠实于原作的形象,既 不夸张也不过分强调创造性。因此,译者翻译的文化目的的不同,他们所坚 持的翻译原则也就不同,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译品风格也就不同。了解到这一 点,我们对一个信奉“道教”的人突然变成一个信奉“上一个“听你那 兄弟鸟嘴,也不怕别人笑耻”有下面两种翻译:
1)You listened to what your brother had said, but you are not afraid of people laughing at us. (Jackson) 2)You just listen to your brother ’s dirty mouth, you don’t care that others may laugh. (Shapiro)
2) Even the cleverest housewife can’t make bread without flour.
这两种译文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对“米”的不同理解, 其实也是不同的食文化所导致的结果。在我国南方是 以稻米为主食,因此翻译中自然而然地引用“rice”这 一词,而英美人的主食是“flour”,因此他们在他们 的概念中“米”即“flour”。
关于翻译的主体性问题分析
关于翻译的主体性问题分析论文关键词:释义翻译本质主体性论文摘要:释义就是对语言形式及其承载内容的说解。
本文分析了翻译的主体性问题,认为翻译在本质上是以符号转换为手段、意义再生为任务的一项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具有“社会性〞、“文化性〞、“符号转换性〞、“创造性〞和“历史性〞。
释义是词典的主要组成局部,随着语言研究的深入,现在的词典比过去的词典对词的释义精确多了。
然而,有些词典编纂者将“精确〞作为对所有词释义的标准,这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因为语言研究在不断地深入,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也在不断地加深。
释义,这种活动的价值在于:人们在用语言进行精神和意识信息的交流与交换时,由于不能保证语言受体在信息交流和交换中信道畅通,亦不能保证语言主体意义的正确传达与接收,因此,有了释义的必要。
释义的目的,就是为了保障语言主体意义的正确传达和语言受体对其意义的正确理解和接收。
人类语言交际的障碍,可能在形式层,也可能在语义层。
在语义层时,可能在语言层,也可能在言语层;在言语层时,可能在关注焦点上,也可能在语言形式所承载的精神与意识层面上。
语言交际就是以语言的最底层形式〔字符和语音〕为起点,最终到达精神和意识层面交流和理解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任何障碍和到达终点前的任何位移,都有可能形成语障,并需要通过在不同层面上的释义来穿越语障。
因此,语障所在的地方,就是需要释义的地方。
一般而言,我们习惯于从语言形式着眼,并对语言形式与形式意义进行释义。
但是在语言交际的实际过程中,释义过程是相反的。
人们首先关注的是自己思想的准确表达和其表达内容在语言受体那里的准确接收。
只有当这些意义在交际的发送和接收中遇到障碍时,人们才反观语言形式,进而调整语言表达形式,以到达交际意义的准确传达和接收。
如果语言调整无效,那么会采用辅助手段。
如果仍无效,那么本次交际便告失败了。
当人们在交际过程中观察语障,并通过释义克服语障时,其释义范围并不是从语言形式着眼并由语言形式来决定的——尽管语障有可能是由语言形式引起的,但首先应关注是哪一种交际意义没有准确传达和什么意义没有被正确理解,然后考虑是哪个层面上的问题,最后确定释义范围与释义方法。
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摘要:自文化转向之后,译者作为翻译主体的文化地位得以确认。
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它贯穿着整个翻译过程,主要体现在译者对原文的充分理解、译者对相应翻译策略的选择和译者再现原文时发挥的创造性等方面。
关键词:文学翻译译者主体性;理解翻译策略创造性翻译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动态的、复杂的过程。
由于受到环境、文学作品、译者的个人因素、翻译目的、文化意识等方面的影响译者在翻译中有发挥主体性的自由。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是原文文本的读者,翻译策略的决策者也是目标语言的写,因此,译者将在翻译中不可避免地渗入主体性的西。
尤其是在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是不可避免甚至是不可或缺的。
一译者对原文的理解翻译的第一步就是对原文的理解,此时译者就是读者译者对原文不同的理解是翻译的开端。
在这种情况下,译者翻译的不是原文的意图而是译者所理解的原文的意图。
对原文理解的复杂性导致了译者不同的译文。
在我看来这并不是坏事,因为不同的读者会对原文有不同的解读,译者有权力在充分地考虑之后将他们自己的解读翻译出来。
翻译历史上很有趣的一个现象是通过译者自己解读的翻译往往是最成功的译作翻译理论家斯坦纳(G。
teiner)将阐释用于翻译研究,他提出了阐释学分析的四个翻译步骤信赖、侵入、吸收和补偿。
信赖就是译者相信原文有意义,而在理解和表达这种意义时,译者的主观因素不免侵入原文,侵入的目的便是吸收,但吸收过程中难免丧失译入语本色,因而补偿就很必要。
不难看出,斯坦纳的翻译步骤无一不强调译者的能动性。
首先通过审美选择翻译文本,然后表现出译者兼具读者和阐释者两种文学身份的主观能动性:作为读者,译者需要调动自己的审美、情感、想像等文学能力解读源语文本中的空白期待视野和解读方式的不同导致了阐释多元化的产生;作为阐释者,译者需要发挥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的能力,发掘作品的思想内涵和美学意蕴,分析作品的文学价值和意义简而言之文学作品的内在特点和译者个人能力的差异使得译者对相同作品会有不同的理解显示了译者主体性留下的印迹。
译者主体性研究综述
- 222-校园英语 / 翻译探究译者主体性研究综述河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高丽媛翻译活动一直以来在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和语言交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翻译理论注重作者和原文本,主张原作是最高权威,译作应该尽可能与原作相似;并且认为翻译的价值低于创作,翻译就是模仿,译作依赖于原作,缺乏创造性。
而译者作为翻译过程中最重要的参与者,其创造性长期受到压抑,一直处于被忽视的边缘地位。
在最近几十年,译者在翻译中的主体性地位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 国外对于译者主体性的论述在漫长的翻译研究史上,西方的翻译研究主要关注翻译的技巧、翻译的标准等问题,即“直译”还是“意译”,“可译”还是“不可译”及“怎么译”等具体翻译行为,得出的立论大都是源自于翻译者自身翻译的实践体会。
传统译学坚持原作中心论,把翻译的标准界定为对原作的忠实,如泰特勒(Alexander Fraser Tytler)所提出的翻译三原则。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翻译研究开始出现了突破。
霍尔姆斯(James S. Holmes)《翻译学的名与实》(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奠定了西方翻译研究“文化学派”的基础。
勒菲弗尔(Andre Lefevere)和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 在《翻译、历史与文化》正式提出了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主张,强调译者的主导地位。
在20世纪80年代后,勒菲弗尔等人的研究凸现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作为主体的地位和作用。
20世纪90年代,后结构主义注重研究翻译的文化政治问题,从而突出了译者的主体性和译作的地位。
二、国内对于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在中国,译者主体性问题的提出,首先受到了当代西方译学的影响。
随着20世纪70年代西方哲学的语用学转向(the pragmatic turn)和90年代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 (the cultural turn),翻译研究的视野扩大了。
翻译的主体间性与视界融合
翻译的主体间性与视界融合一、本文概述《翻译的主体间性与视界融合》这篇文章主要探讨了翻译过程中的主体间性和视界融合这两个重要概念。
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翻译作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翻译过程中的主体间性和视界融合,则直接关系到翻译的质量和效果。
文章首先界定了主体间性的概念,指出翻译活动是一种主体间的交流活动,涉及源语言作者、译者、目标语言读者等多个主体。
这些主体在翻译过程中通过互动和协商,共同构建了翻译的意义空间。
接着,文章分析了视界融合的概念及其在翻译中的应用。
视界融合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将自己的视界与源语言作者的视界进行融合,以实现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翻译过程中的主体间性和视界融合,揭示翻译活动的本质和规律,为翻译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文章也关注翻译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如翻译策略的选择、翻译质量的评估等,以期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推动翻译研究的深入发展。
二、翻译的主体间性理论翻译的主体间性理论主张翻译活动不仅仅是一个单向的语言转换过程,而是一个涉及多个主体间互动、交流和协商的复杂过程。
在这一理论中,翻译的主体不仅仅是译者,还包括原文作者、译文读者以及其他可能参与翻译活动的主体。
这些主体在翻译过程中通过语言的交流和互动,共同构建和塑造译文的意义。
主体间性理论强调译者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认为译者不仅是原文的解读者,也是译文的创造者。
译者在理解原文时,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深入挖掘原文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意图。
同时,在构建译文时,译者也需要充分考虑译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阅读习惯,以确保译文能够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义,同时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美需求。
在主体间性理论的框架下,翻译的过程可以被视为一个视界融合的过程。
所谓视界融合,是指不同主体在交流和互动中,通过互相理解、协商和妥协,逐步融合各自的视界,形成一个更加全面、深入的认知和理解。
在翻译过程中,原文作者、译者、译文读者等主体通过语言的交流和互动,逐渐融合各自的视界,形成一个更加全面、深入的译文意义。
浅析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
浅析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从古至今,文学翻译一直扮演着文化交流和文学传播的重要角色。
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对结果产生着重要影响,而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也成为了研究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从译者主体性的概念、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以及对翻译品质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浅析。
一、译者主体性的概念译者主体性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主观意识和主观能动性。
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通过对原文的理解、分析和再创作,将原文重新呈现出来。
在这个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会对翻译结果产生重要影响。
译者主体性主要包括译者的文化背景、语言能力、认识水平、审美情趣等因素,这些因素会在翻译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影响到翻译的准确性、流畅性和传达效果。
在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学作品的翻译不仅要传达作品的语言信息,还要传达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和文化内涵。
在这个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会直接影响到翻译的效果和品质。
在文学翻译中,译者的文化背景对翻译起着重要作用。
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产生影响,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充分考虑作品所处的文化环境,将原著中所反映的文化内涵在译文中得以体现,使译文更具有可读性和可接受性。
在文学翻译中,译者的语言能力直接影响到翻译的质量。
译者需要具有优秀的语言能力,准确理解原文的语言信息,并且能够巧妙地运用译文语言,使译文通顺流畅、表达得当,符合目标读者的语言习惯和审美情趣。
在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审美情趣也会直接影响到翻译的效果。
译者需要通过对作品的理解和把握,用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去再创作译文,使译文既能忠实地传达原著的风格和韵味,又能迎合目标读者的审美需求。
三、译者主体性对翻译品质的影响译者主体性对翻译品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翻译的准确性、流畅性和情感传达等方面。
在翻译的准确性方面,译者的主体性直接影响到翻译的准确性。
译者需要准确把握原文的语言信息和含义,理解原文所表达的意思,并能够准确地再现在译文中。
浅析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
浅析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摘要】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借助自身的语言、文化背景和情感体验,赋予原作独特的诠释和表达。
本文首先从翻译的定义和主体性入手,探讨了文学翻译的特点和译者主体性的重要性,以及译者主体性在实际翻译中的表现方式和与原文的关系。
接着分析了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实际应用,讨论了其作用和局限性,并对译者主体性的理解与看法做出总结。
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可以启发出更具个性和魅力的译文,但也可能使原文的意境和细节有所偏离。
译者需要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恰当地运用自身主体性,以确保翻译作品既忠实于原作又能传达出独特的译者风格。
【关键词】文学翻译、译者主体性、翻译、定义、重要性、表现方式、关系、实际应用、作用、局限性、理解、看法1. 引言1.1 翻译的定义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语言活动,指的是将一种语言的文字或口头表达转化为另一种语言的过程。
翻译不仅是简单的语言转换,更是文化传播和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
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翻译扮演着连接不同文化之间的桥梁的角色。
通过翻译,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的作品和思想,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在文学翻译中,译者需要不仅仅对文字进行准确的转换,还要注入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以确保所译文本符合目标语言的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
译者的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影响着最终翻译成果的质量和效果。
了解并认识译者的主体性对于深入理解文学翻译的本质和意义至关重要。
1.2 翻译的主体性翻译的主体性是指译者在进行文学翻译时个人的主观意识和审美情趣所表现出来的特质。
翻译并非简单的文字转换,而是一个充满个人色彩和体验的艺术过程。
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为每位译者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文化背景和语言风格,这些因素会在译文中得到体现。
译者主体性不仅能够为译文增添个性和鲜活感,还能够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原著的内涵和风格。
浅析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
浅析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1. 引言1.1 译者主体性的概念译者主体性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个人主观意识和独特风格。
译者主体性并非完全客观客观客观客观客观客观客观客观客观客观客观客观客观客观客观客观客观客观客观客观客观客观客观客观。
译者主体性在翻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体现了译者的个人才华和文化素养,更为译文增添了独特的魅力和品味。
通过译者主体性的运用,译文能够更好地传达原文的意境和情感,让读者更加贴近原著的精神内涵。
译者主体性的发挥需要译者具备丰富的文学修养和专业知识,同时也需要译者对原文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译者主体性的确立是翻译过程中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是译者与原著之间的一次精神碰撞和融合。
在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更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情感表达,需要译者有才华和感悟力来恰如其分地传译。
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成为了提高译文质量和传播原著精神的关键因素之一。
1.2 翻译中的重要性翻译中的重要性在文学翻译领域中是至关重要的。
译者通过对原文的理解和再创作,将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沟通桥梁。
翻译不仅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著作品,还能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翻译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翻译帮助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通过翻译,读者能够接触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学作品,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想和情感。
翻译作为文化的传播工具,承载着跨越语言和文化障碍的使命。
翻译促进了文学作品的传承和发展。
许多经典文学作品因为被翻译成多种语言而得以广泛传播,留存至今。
翻译是文学作品跨越时空的桥梁,使得不同时代的读者能够共享这些优秀作品。
翻译也对文学创作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通过翻译作品,译者可以借鉴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风格和表达技巧,拓宽自己的创作思路,促进文学创新。
翻译在文学领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既是文学作品与读者之间的桥梁,也是文学创作的灵感源泉。
译者在进行文学翻译时需对自己的主体性有清醒的认识,秉持专业精神和责任感,为原作品和读者之间搭起一座稳固的桥梁。
翻译活动中译者主体性与主体间性
翻译活动中译者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翻译活动中译者主体性与主体间性肖飒摘要:近些年有关译者在翻译中主体意识的研究已取得丰硕的成果,突出了译者的文化创造者身份和翻译主体地位。
但实际上,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作者和读者皆为翻译活动中的积极参与者,译作是这三者智慧的结晶。
在翻译的实践过程中,各主体之间存在着主体间性的关系。
为保证翻译活动的顺利进行,翻译研究应从主体性研究延伸到主体间性研究。
本文主要探讨翻译主体的几种争议及译者主体性和主体间性。
关键词:译者;翻译主体;主体性;主体间性译者在翻译中的重要性是在翻译活动中体现出来的。
毫无疑问,是译者在进行翻译。
但长期以来,纵观中西翻译史,译者的主体地位始终未得到确立。
直到1980年,翻译研究者才把译者为翻译主体进行系统而全面的科学研究。
从此之后,就译者是翻译主体一说再无反对声音出现。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翻译主体争论和研究的重点进而转向翻译主体包括哪些成员与怎样界定翻译主体等问题。
一、国内翻译主体研究现状西方文化翻译理论于1980年开始引入我国。
在它的影响下,国内翻译理论从传统研究阶段迈向了现代研究阶段,有关翻译问题的研究也相继展开。
有关这一主题的研究人员包括:杨武能、许钧、谢天振、查明建、屠国元等。
在《阐释,接受与创造的循环》中,杨武能辩称,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通常是人,主体和客体也是相互对应的。
因此,他认为:“文学翻译的主体与其他文学活动一样都是人。
”也就是说,作家、翻译家、原著、翻译作品及其读者这五个要素中,原著和翻译作品仅是一种工具或传播工具。
思想和情感的交流承载者是创造的客观对象。
在所有这些创造性活动中,翻译者无疑是中心人物,并且扮演着最积极的角色。
在原著和作者面前,他是一名读者;在译本和译文读者面前,他又成了一名作者。
(1)谢天振在《译介学》中表示,除了将翻译者和读者视为翻译的主体之外还包括接受環境。
很明显,这与他所讨论的翻译的创造性叛逆有关。
(2)从研究和实践的角度看,刘宓庆认为翻译理论的研究者和译者是翻译的主体。
外宣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外宣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外宣翻译不同于文学翻译和其他应用翻译,根据外宣翻译的定义、特点和检验标准,外宣译者在外宣翻译实践过程中,应当在尊重源语基本信息的前提下,为实现跨文化交流和塑造国家形象的双重目的,以译入语为归宿,采用灵活的翻译策略,创造性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因此,外宣译者的主体性除了熟练的跨语言转换能力之外,还主要体现在如下三点:发挥政治导向,维护国家利益;辨别文化差异,引导文化交流;采用灵活策略,实现自然沟通。
外宣译者在以上三方面的主体性是成功地进行外宣翻译的必要条件。
1 外宣译者的政治素质是维护国家利益的根本保证外宣译者必须以维护国家利益为己任,这是外宣译者发挥主体性的最高目标和政治前提。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任何国家的对外宣传和翻译工作实际上都是坚持本国所持政治立场与方向,服务本国利益与形象建构的政治表现行为与意识形态传播活动,其对外性就决定了维护国家利益是其首要任务(朱义华,2012:96)。
外宣译者不可盲目照搬国外或国际通行的用语,而应该仔细斟酌。
如常常谈到的“和平统一”一词,应该翻译成peaceful reunification。
外宣译者应发挥主体性,在主权和国家利益上,坚持以我为主来维护国家的合法主权。
外宣译者应以塑造国家形象为己任,这是外宣译者发挥主体性的最终层次。
塑造国家形象是发展中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方媒体在进行对华报道时,由于政治上的偏见或由于文化上的无知,严重歪曲了中国的国际形象。
外宣译者不能为了迎合西方读者胃口而盲目照搬西方媒体对华报道的表达方式,而应该以当前党的对外宣传指导方针为指导,即塑造一个发展中的、爱好和平的负责任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落实到具体外宣翻译实践中,应该把不利于中国国际形象的内容进行省略或弱化处理,如大部分媒体把“中国的和平崛起”翻译成了peaceful rise,这对中国的形象产生了负面影响,应改译为peaceful development,《人民日报》应该翻译成the People’s Daily,the bridge linking the party and the government。
译者主体性
译者主体性译者主体性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个人风格和特点。
每个译者都有自己的独特视角和表达方式,因此在翻译同一段文字时,不同译者可能会有不同的译文呈现。
译者主体性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词语、翻译句式和表达方式来展现。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根据原文的语境和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灵活地运用自己的翻译技巧和判断力。
译者应具备丰富的背景知识,对原文所涉及的领域有一定的了解,以便准确地传达作者的意图。
同时,译者还需要有较强的语言驾驭能力,能够准确理解原文中的词汇、句法和语法结构,并将其转化为目标语言的恰当表达方式。
译者主体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译者的翻译功底和个人风格。
不同的译者可能会偏好不同的表达方式,或者在翻译时会注入自己的思考和理解,因此每个译者的译文都可能略有不同。
然而,译者主体性并不意味着译者可以随意加入个人观点或对原文进行改编。
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义和风格是译者的首要任务,译者主体性应确保在传达原意的基础上进行,并尽量避免过度干涉原文的语义和风格。
作为一名译者,在展现自己的主体性的同时,还应注意保持译文的专业性和客观性。
译文应符合目标语言的文化和习惯,以便读者能够准确地理解原文的含义。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可以运用各种翻译技巧,如意译、词组转换、换句话、比喻等,来准确地传达原文的信息和情感。
同时,译者还应注意语言的简洁性和流畅性,使译文更易于阅读和理解。
总之,译者主体性是翻译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每个译者都应该在符合原文意图的基础上,保持自己的独特风格,以提供高质量的译文。
译者主体性的展现需要译者具备专业知识和语言驾驭能力,并注重译文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译者应努力提升自己的翻译水平,为读者呈现更优秀的译作。
综上所述,译者主体性是翻译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它反映了译者的个人风格和翻译能力。
译者应根据原文的语境和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恰当运用自己的翻译技巧和判断力,以准确地传达作者的意图。
然而,译者主体性的展现应保持在传达原意的基础上,并注意语言的简洁性和流畅性。
论翻译理论中的译者主体性
论翻译理论中的译者主体性传统译论认为译者如同女性,应当是隐身的,无声的,亦步亦趋地服从于原作者的。
在规范性翻译及描述性翻译中翻译的主体性逐渐显露出来,女性主义翻译更是强化了译者的主体地位,让译者的身影在文本中显现。
标签:规范性翻译;描述性翻译;女性主义翻译;译者主体性在传统翻译理论中,翻译者的声音一直是被忽略的。
而在之后的理论发展中,译者主体性开始慢慢显现并被注重。
特别是女性主义译者做了许多的尝试来对抗被翻译家奉为“圣经”的传统的翻译理论。
1.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在历来规定性翻译研究过程中,忠实性是最重要的翻译标准之一,而译者的主体性未被体现。
而随着翻译理论的发展充实,传统翻译理论也开始发展显现出译者的主体性。
特别是女性主义翻译,作为女性运动与翻译研究的结合,高度强调译者的主体性。
从而译者主体性逐渐在传统翻译理论以及女性主义翻译的实践中闪现光彩。
2.规范性翻译理论中的译者主体性传统翻译理论的特点是对源文本的关注。
原文及其作者的主要位置从来没有被挑战过,而翻译者总是被视为“中介”,自动将文本的意义从一种语言转化到另一种。
忠实性和对等性是评估翻译最重要的准则。
如此,传统的翻译理论是具有规范性的,规定什么是翻译,并设置译者遵循的标准。
规定性翻译研究以极端的源文本倾向性为标记,而译者的主体性是被完全忽视的,更不用说翻译的文化背景和译者的性别。
译者必须是无形的以及翻译的过程应该是一个静态的语言转换的过程,这样翻译版本才可以与原始文本一致。
忠实和精确,一直是规范性翻译理论的核心关注点。
亚历山大·弗雷泽·泰特勒提出了翻译的三大原则:译作应该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译文的风格与手法应和原文的性质相同;译文应与原作同样流畅。
而严复先生总结他的翻译经验时提出“信达雅”作为翻译的准则,其中“信”就意味着译文及译者应忠实于原著及其作者。
这些理论的重心都还停留在原文上。
3.描述性翻译理论中的译者的主体性规范性的翻译理论能够有效地指导及评判翻译实践,也并不认为译者能够脱离环境去进行翻译实践。
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与制约
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与制约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既能够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也会受到一些制约因素的影响。
译者的主体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语言选择:译者在面对待翻译的原文时,会根据自己对目标语言的理解和掌握,选择最合适的译文。
不同译者在同一段原文的翻译上可能会有不同的选择,这取决于他们对语义、语气和目标受众的理解。
2. 文化转换:翻译涉及到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之间的转换。
译者需要理解原文中的文化内涵,并将其转换为目标语言的对应文化内涵,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
3. 语体与风格:不同的作者和文本有着不同的语体和风格。
译者需要通过选择合适的词汇和语法结构,以及运用恰当的翻译技巧,来保持文本的风格和语气。
1. 原文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译者需要尽可能准确地理解原文,并在翻译中保持其准确性和完整性。
译者不能随意对原文进行删减或添加,以免偏离原文的意义。
2. 目标受众的需求:译者需要根据目标受众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和风格。
有时候,译者可能需要放弃一些词句或文化内涵,以使译文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3. 翻译任务的要求:有些翻译任务可能有特定的要求,例如法律文件或科技文章的翻译需要遵循特定的规范和术语。
在这种情况下,译者的主体性可能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既能够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又会受到一些制约因素的影响。
他们需要在保持准确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根据目标受众的需求和翻译任务的要求,灵活应用翻译技巧,以获得最佳的译文。
谁是翻译的主体?
•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发挥其主体性,选择恰当的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发挥其主体性, 策略和语言表达来传达原文的信息和神韵。 策略和语言表达来传达原文的信息和神韵。 • 译者决定了译本的质量。在这个意义上,译者无 译者决定了译本的质量。在这个意义上, 疑是翻译活动的主体。 疑是翻译活动的主体。 • 对此,袁莉提出了以译者为基点(中介)、直接 对此,袁莉提出了以译者为基点(中介)、 )、直接 与另外三极,即原作、译作和世界(包括译入语 与另外三极,即原作、译作和世界( 读者)发生关系而构成的新的诠释循环图式, 读者)发生关系而构成的新的诠释循环图式,进 而明确指出“译者是这个阐释循环的中心, 而明确指出“译者是这个阐释循环的中心,也是 唯一的主体性要素。 唯一的主体性要素。”
• 对此,贝尔曼指出: 对此,贝尔曼指出: 译者的翻译动机、翻译目的, 译者的翻译动机、翻译目的,所采取 的翻译立场,所制定的翻译方案, 的翻译立场,所制定的翻译方案,以及所 使用的翻译方法使译者成为翻译活动中最 积极的因素,他的态度, 积极的因素,他的态度,方法和立场一旦 选择,一旦确立, 选择,一旦确立,译者也就为自己定了位 译出的“ 置,译出的“每一个字都成为了一种誓 言”。
他为什么要选择这类型作品翻译? 他为什么要选择这类型作品翻译?
主要有两点因素——他的翻译目的和翻译观念。 他的翻译目的和翻译观念。 主要有两点因素 他的翻译目的和翻译观念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后,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落 后于西方国家。 后于西方国家。一些有远见的学者意识到中国应 该向外国学习,寻找强国之路。 该向外国学习,寻找强国之路。在这一社会背景 严复认为,要想救中国,民主和科学都需要, 下,严复认为,要想救中国,民主和科学都需要, 不能只要科学技术。他想输入先进的政治、社会、 不能只要科学技术。他想输入先进的政治、社会、 文化和经济体系。所以, 文化和经济体系。所以,他只选择那些属于西方 意识形态范畴的作品来翻译。 意识形态范畴的作品来翻译。这也证明译者的主 体性影响翻译文本的选择。 体性影响翻译文本的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
谢谢!
31翻译的ຫໍສະໝຸດ 体性小组成员: 杨荣 姜玉琴 李启梵 王诗艳 教授:赵军峰
1
2013年6月
目录
什么是译者的主体性?
谁是翻译的主体?
结论与思考
2
什么是译者的主体性?
1.翻译的主体性---谈翻译主体意识与翻译规范
意识 (曲文燕,2006)
2. 翻译、翻译主体性与翻译伦理 (刘世芝,
2010)
3.翻译规范与主体意识(孙艺风,2003)
相关文献
9.袁莉.也谈文学翻译之主体意识. [J].中国翻译.1996年第3期. 10.许钧.翻译的主体间性与视界融合.[J].外语教学与研究 ( 外国语文双月刊 ) , 2003年7月,第35卷第4期. 11.陈大亮.翻译研究:从主体向主体间性转向.[J].中国翻译.2005年3月,第26卷 第2期. 12.胡牧.主体性、主体间性抑或总体性---对现阶段翻译 主体性研究的思考.[J].外 国语.2006年第6期,总第166期.
22
结论与思考:
译者主体是狭义的主体;而作者、译者和读者 是广义的翻译主体。(杨武能,1987)
杨武能.阐释,接受与创造的循环----文学翻译断想[J].中国翻译.1987年第6期.
23
结论与思考: 无论是翻译的主体性还是译者的主体性的确立 ,都意味着译者地位的确立!(袁莉,2002)
袁莉.关于翻译主体研究的构想[A].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袁莉也持这一观点,她对翻译主体性问题的关注 ,是基于她对翻译活动本质的认识。她说:”事 实上,当我们不再把翻译的理解停留在字词的层 面。不再试图去寻找与原文本对等的影子,而是 把翻译文本看作经过变形和改造,融入译者的主 观审美意向和历史存在的一种自足的艺术创造产 物时,立刻就意味着我们必须要面临关于翻译主 体性及其能动空间的提问。 (袁莉,2002:402)
7
谁是翻译的主体?
对“谁是翻译的主体”这一问题,大致有 四种答案: 一是认为译者是翻译主体; 二是认为原作者与译者是翻译主体; 三是认为译者与读者是翻译主体; 四是认为原作者、译者与读者均为翻译 主体。 (许钧. 2003 )
这四个答案的出现受四十年来不断发展的哲学、 文艺思潮与文学理论对翻译理论的影响。 以原作者为中心,文本决定一切,把语言学当作 是纯粹的表达工具,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作者 是主人,译者自然只能当一个仆人,只能做一个 隐形人,他的主体地位是不被承认和鼓励的。而 当”作者死了“,文本呈开放系统,意义被延异 ,被播散,一切都赖与读者的参与时,译者得到 了解放。(许钧,2003)
以现代阐释学为理论指导,对翻译进行新的定位 是,理解、阐释与再创造遍构成了翻译活动的循 环,在这一过程中,作者、译者、读者都是有着 其相对独立但又相互作用的地位,形成一个各种 因素起着相互制约作用的活跃活动场,而在这个 活动场中,从传统的原作者独自和无限度的读者 阐释,走向了作者、译者与读者直接的积极对话 ,而译者处于这个活动场最中心的位臵,相对于 作者主体、读者主体,译者主体起着最积极的作 用。 (许钧2003)
4
什么是译者的主体性?
译者首先是读者,而且是最积极主动、最 富有创造意识和钻研精神的读者。 ——翻译、翻译主体性与翻译伦理 (刘世芝,2010)
5
译者的主体性-创造性
为女民兵题照 飒爽英姿五尺枪, 曙光初照演兵场。 中华儿女多奇志, 不爱红装爱武装。 Militia Woman Inscription on a Photo February 1961 So bright and brave, with rifles five feet long, At early dawn they shine on drilling place. Most Chinese daughters have desire so strong To face the powder and not to powder the face. (许渊冲译)
贝尔曼、袁莉、杨武能对“谁是翻译主体 ”这一论述和分析都是受到现代阐释学的 理论启发。
现代阐释学,有助于我澄清自己作为一个译者、译文阅 读者、译文分析者乃至翻译史家的经验。(贝尔曼, 1995:15) 文学翻译家首先是阐释者,同时是接受者更是创造者, (杨能武) “借助它(阐释学),更好的说明:1、只有翻译主体才 是翻译艺术审美价值得以实现的唯一途径;2、翻译的实 质不是对原作品意义的追索或还原,而是译者能到的理 解阐释过程,是译者主体自身存在方式的呈现,同时也 是译者在理解他人的基点上对自我本性的一次深化理解 (袁莉2002:405)
6
译者主体性-政治性
2005年3月14日,同样在温家宝总理的记者招待会 上,一位CNN的记者针对刚出台的《反分裂法》提 了一个咄咄逼人的问题“In this legislation you stated that you would call Chinese right to use non-peaceful means against Taiwan”,并请总理解 释究竟是采取什么非和平手段。而译员在翻译的时 候做了一个微妙的转换,“中国有权使用非和平的 手段对付台湾”,把you转换为中国,使原文的主 语变成了中国,既减弱了原文的针对语气,也把矛 头从总理个人转为一个客观的事实。
法国翻译家贝尔曼提出译者无疑是翻译的主体
译者的翻译动机、翻译目的,所采取的翻译立 场,所制定的翻译方案,以及所使用的翻译方法 使译者成为翻译活动中最积极的因素,他的态度 ,方法和立场一旦选择,一旦确立,译者也就为 自己定了位臵,译出的“每一个字都成为了一种 誓言。 贝尔曼(1995:75) 。
在此意义上, 译者被视为狭义的翻译主体,而作者,译者与 读者则被当作广义的翻译主体。 当我们在定义翻译主体性的时候,我们显然要 考虑到作者、读者的主体作用,但居于中心位臵 的,则是译者这个主体。 (许钧2003)
翻译主体性的研究与应用
翻译家研究的纵观性视角:梁实秋翻译活动 个案研究 (赵军峰,2007) 也谈文学翻译之主体意识 (袁莉,1996)
同时,在翻译多主体性研究上,谢天振提出:除了译者 外,读者和接受环境等同样是创造性叛逆的主体。 正如“一部严肃的政治讽刺读物,通过译者的翻译传到 了另一个国家,居然成了一部轻松愉快的儿童读物。一 部在自己国家默默无闻的读物,通过翻译传到另一个国 家却成了一部经典性的著作,这其中固然有译者的作用 ,但怎能离得开读者和接受环境的作用呢?” 这句话提到了一定提醒作用,然而就我们讨论的“翻译 主体”而言,接受环境自然是一个应该考虑的因素,但 并不构成“主体”。(许钧2003)
24
结论与思考: 无认是译者主体还是译者中心,都将更重视语 用功能和宏观语境!(交际论、多元论、文化 论等译论)(许钧,2003)
25
结论与思考:
译者主体性对于翻译从业者的启发是:良心和 职业操守的“鸭梨山大”!(杨恒达,2002) ,(Antonie,1995)
26
结论与思考:
杨恒达,2002,作为交往行为的翻译[A] ,载谢天振编, 《翻译的理论建构与文化透视》[c]。上海 :上海 外语教育 出版社 。 Antdne,B.1995.Pour une critique des traductions : John ̄ ytlne.Paris:GaJJimard.
4.译者主体性 : 阐释学的阐释(屠国元,朱献
珑,2003)
3
什么是译者的主体性?
译者的主体性就是译者在受到边缘主体或外部 环境及自身视域的影响制约下,为满足译入语 文化需要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主观能动 性,它具有自主性、能动性、目的性、创造性 等特点,体现出一种艺术人格自觉和文化、审 美创造力。 ——翻译的主体性---谈翻译主体意识与 翻译规范意识 (曲文燕,2006)
27
结论与思考: 推荐有关翻译主体性研究的论文:
翻译的主体间性与视界融合(许 钧,2003) 翻译研究:从主体向主体间性转向(陈大亮,2005) 主体性、主体间性抑或总体性---对现阶段翻译主体性研究的 思考(胡牧,2006)
28
相关文献
1.曲文燕.翻译的主体性---谈翻译主体意识与翻译规范意识 .[J].北京第二外国语 学院学报 (外语版) .2006年第6期. 2.刘世芝.翻译、翻译主体性与翻译伦理.[J]. 《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 2010年. 3.孙艺风.翻译规范与主体意识.[J].中国翻译.2003年5月,第24卷第3期。 4.屠国元,朱献珑.译者主体性 : 阐释学的阐释.[J].中国翻译.2003年11月,第24 卷第6期. 5.许钧. “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 [J].中国翻译.2003年1月,第24卷 第1期. 6.胡庚申.从 “译者主体”到 “译者中心”. [J].中国翻译.2004年5月,第25卷 第3期. 7.黄振定.解构主义的翻译创造性与主体性. [J].中国翻译.2005年1月,第26卷第 1期. 8.赵军峰.翻译家研究的纵观性视角:梁实秋翻译活动个案研究. [J].中国翻 译.2007年第2期. 29
)
在杨先生看来文学翻译的主体并不限于译 者,而是作家、翻译家和读者。译作不是 译家创造的客观,而是为了上述三者共同 创造,只是翻译家在这三者中间处于中心 位臵。(许钧2003)
杨武能先生的观点与贝尔曼观点明显有着 分歧,与袁莉的观点有不同之处但也有一 致的地方。相同之处都认为译者是“阐释 循环”的中心;不同之处是袁莉认为译者 是“唯一的主体性要素”。(许钧. 2003 )
译者为翻译主体,这似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 其实人们的看法远未达成一致。 杨武能先生认为,全面而如实地反映文学翻译的 特性图形是: 作家—原著—翻译家—译本—读者
文学翻译的主体同样是人,也即作家,翻 译家和读者;原著和译本,都不过时他们 之间进行思想和感情交流的工具或载体, 都是他们创造的客观。而在这整个的创造 性的活动中,翻译家无疑处在中心的枢纽 地位,发挥着积极作用。 (杨武能1998.22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