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博帕尔事故(全图回顾分析)
《印度帕博尔事故》课件
案例分析
分析类似事故案例,提取有价值的教训并总结经验。
教训及未来的改进措施
总结从事故中获得的教训,并提出未来改进工程安全的措施。
结论
1 展望未来工程建设的安全可靠性
对未来工程建设的安全可靠性提出展望和预测,并提供建议。
2 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
为了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提出改进措施和实施建议。
参考文献
不合理的维护
讨论导致事故的设备和基础设 施维护不当的原因和影响。
事故后的应对和救援
1
紧急处置措施
介绍当事故发生后,紧急情况下应该采取的应对措施。
2
事故现场的救援工作
概述救援人员在事故现场所进行的工作,以及应对挑战的方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案例分析和教训
发生事故的原因分析
深入研究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印度帕博尔事故》PPT 课件
印度帕博尔事故PPT课件
背景介绍
事故概述
详细描述印度帕博尔事故的发生背景和事件概要。
造成的影响
分析该事故对当地和全球的社会、经济和环境产生的重大影响。
事故发生的原因
工程设计的问题
探讨事故中工程设计不当所导 致的根本原因。
管理不善引发的安全 问题
分析管理层在事故中所起的作 用,及其所面临的挑战。
博帕事故事故分析
• 工厂主要生产羰基杀虫剂: 西维因(胺甲萘); • 最初非常成功 - 印度绿色革命 的一部分;
3
湖南海利
Hunan Haili
印度 Bhopal—事故过程
• 1984年12月4日0时56分,美国联合碳化物 公司在印度博帕尔(Bhopal,Indian)的农药厂 发生异氰酸甲酯(CH3NCO,,简称MIC)毒气泄 漏事故,造成12.5万人中毒,6495人死亡,20万 人受伤,5万多人终身受害的让世界震惊的重 大事故。
2015/8/12
15
湖南海利
Hunan Haili
急救处理
• 迅将中毒患者移离现场。脱去污染衣物,严 密观察。必要时供氧。 • 眼及皮肤污染应迅速用流水冲洗。
• 给予对症和支持疗法。如用弱碱液局部雾 化吸入,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并可用支气管 扩张剂、抗生素等。
湖南海利
Hunan Haili
湖南海利
21
湖南海利
Hunan Haili
一座座房屋完好无损,满街遍野到处是人、畜和飞鸟的 尸体,像是刚刚经历了一场化学武器战争,场景惨不忍 睹。 事故发生后的短短几天之内就造成3000多人死亡, 5万多人双目失明,15万人受到伤害,20多万人受伤需 要治疗。孕妇流产、胎儿畸形、肺功能受损者不计其数。 根据 ILO 2004 年4 月28 日在其网站发布的报告——《28 April, World Day for Safety and Health at Work— —Two million work deaths a year: A preventable tragedy》,截至2004年,死亡人数已上升至2万人,成 为迄今为止世界上最严重的危险化学品事故灾难,当地 现在出生的婴儿畸形发病率非常高,事故的影响至今未 能完全消除。
案例分析印度博帕尔化学品泄漏事故(共25张PPT)
技术层面
安全 原则
冷却 系统
厂址 设计
安全设 施
未按本质安全的原则进行设计 操作,有毒中间品替代,储量 过大。
冷却系统不足,出事时 一套处 于检修状态,而另一套不够用
于冷却。
处于人口密集区,距火车站 近,周边有两家医院。
安全设施少,多出应该有 安全警报,自动控制装置
管理 层面
培训 方面
减裁 员工 安全 认知
而工艺平安事故的后果通常会严重得多,它不仅仅是伤害几个人而已,有可能严重损坏工艺系统本身、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使整个公司倒闭、甚
在进入大气之前被燃烧掉。洗涤器能够处理 至给周围公众或环境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博帕尔事故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蒸气量超过洗涤器洗涤能力200倍。
温度为35℃、流量为90kg/h的MIC蒸气,在 事故前,储罐内MIC的实际温度约为15~20℃〔环境温度〕;
③加强对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包括承包商〕的培训和管理。
帮助员工和承包商一了解工艺系统中存在的危害、相关的控 制措施以及工厂的各项平安管理制度〔如作业许可证制度〕。
④加强对事故和未遂事故的根源分析。在本次灾难性事 修(包括关键故安全发设施)生之前,博帕尔工厂就发生过屡次小规模的MIC泄
险救灾的能力,对产品的
此外,工艺要求对储罐内的MIC进行冷冻储存,联合碳化的操 作手册也规定,当温度超过11℃时,就应该报警;而在博帕尔 工厂,停掉了冷冻系统之后,报警温度被设定在20℃,实际的 操作温度根本上在15℃左右。
〔4〕平安设施失效。按照原来的设计意图,
当发生较小泄漏时,泄漏的气体先经过洗涤
〔1〕工厂位置器不适吸宜。 收,少量未被洗涤吸收的气体进入火炬,
〔2〕管理层对于平安的认可解决了“应该去做〞的问题, 紧接着的问题是“如何去做〞。为了防止灾难性的事故, 工厂需要做好管理与技术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需要建立 科学的平安管理系统;二是管理人员、工程师及操作和维 修人员需要具备必要的技术能力。
安全事故分析-印度博帕尔化学品泄漏事故共25页文档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
审
容
膝
之
易
安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END
安全事故分析-印度博帕尔化学品泄漏 事故
6
、
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
身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重返危机现场—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故回顾
重返危机现场—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故回顾1984年12月3日凌晨,印度博帕尔农药厂发生氰化物泄漏,该起事故共造成6495人死亡、12.5万人中毒、5万人终身受害。
在整个人类历史上,博帕尔事件被公认是“十大人为环境灾害”之首,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化学工业灾难,事故后果之严重为人震惊,同时也给我们带来很多警示,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这起事故。
一、事故背景事故工厂隶属于联合碳化公司在印度的一家合资公司,工厂始建于1969年,从1980年起生产杀虫剂西维因。
投产初期由联合碳化总部委派了一名有良好安全意识和操作经验的雇员担任厂长,并且实现了50万人工时无误工事故的优良安全纪录。
由于政治等各种原因,1980年公司决定由一名印度本地员工接替厂长职务。
新厂长有很好的财务背景,但是对于安全和生产知之甚少。
从1982年起,由于干旱等原因,印度国内市场对于该工厂的产品需求减少,1983年工厂的销售额下降了23%。
在本次事故发生之前,由于市场需求疲软,工厂停产了6个月。
期间,工厂管理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节约成本,诸如:1、缩短员工的培训时间。
最初的人事政策,要求聘请受过高等教育并获得学位者担任操作员,并为他们提供长达6个月的脱产培训。
为了节约成本,工厂放弃了这一政策,将操作人员的培训时间由6个月减少至15天。
2、减少员工数量。
原本每个班组有1名班组主管、3名领班、12名操作工和2名维修工,后来减至1名领班和6名操作工,不再设班组主管。
3、尽量聘请廉价的承包商(尽管他们缺乏经验)和采用便宜的建造材料。
4、减少对工艺设备的维护与维修(包括对关键安全设施的维护)。
5、停用冷冻系统。
发生事故的MIC储罐本来有一套冷冻系统,其设计意图是使MIC的储存温度保持在0℃左右;为了节约成本,工厂停用了该冷冻系统。
二、事故经过在事故发生的当天下午,维修人员尝试清洗工艺管道上的过滤器。
在用水反向冲洗过滤器之前,正常的作业程序要求关闭工艺管道上的阀门,并在“隔离法兰”处安装盲板。
案例分析印博帕尔化学品泄漏事故PPT课件
所以,每当我们一定要把安全生产工作放在首位, 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出现含糊的时候,每当安全与效益, 安全与质量等等发生矛盾的时候,想采取削减安全培训, 削减安全投入时,擅自变更工艺管理,放松安全管理等等 要求时,我们应该把印度博帕尔事故案例当作我们公司安 全生产的一面镜子,时刻警示自己,把安全生产工作抓紧 抓好。
管理 层面
培训 方面
缩短员工培训由 6个月减至15天
减裁 员工
安全 认知
维护 维修
不设班组主管,领班由三 人减至1人 , 操作工由 12减至 2名。
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与抢 险救灾的能力,对产品的 认识不够
减少工艺设备的维护与维 修(包括关键安全设施)
应急 效率
MIC泄露2h才拉响警报, 其泄露持续了45至60min
20
第20页/共25页
安全 原则
未按本质安全的原则进行设计 操作,有毒中间品替代,储量 过大。
技术层面冷却 系统来自冷却系统不足,出事时 一套处 于检修状态,而另一套不够用
于冷却。
厂址
处于人口密集区,距火车站
设计
近,周边有两家医院。
安全 设施
安全设施少,多出应该有 安全警报,自动控制装置
21
第21页/共25页
印度博帕尔事故告诉我们:
安全生产工作一刻 第23页/共25页 也不能放松! 23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
24
第24页/共25页
谢谢您的观看!
印度博帕尔甲基异氰酸酯泄漏事故分析
印度博帕尔甲基异氰酸酯泄漏事故分析一、事故经过和危害1984年12月3日,印度中央邦首府博帕尔联合碳化物公司农药厂发生异氰酸钾酯泄漏,造成2 500人中毒死亡,约200 000人深受其害,导致世界工业史上绝无仅有的大惨案。
关于事故的描述自1984年12月2日22时20分第二班快下班时开始,至12月22日在博帕尔清理甲基异氰酸酯的设备清单时止,主要是依据与工厂经理、甲基异氰酸酯生产经理的会见,以及与其他人的非正式讨论。
因为他们2人到达工厂时泄漏已停止,他们也是通过与事故发生时当班的操作人员进行讨论而了解事故发生情况的。
事故前,据报告甲基异氰酸酯储罐装有41 t或42.7 m3。
的物料。
液位近于储存能力的70%处,即低于最大的操作限度。
在直径为2.44 m的储罐上有838 mm的空间。
并报告,除了装有防爆膜和安全阀的减压管线外,储罐上所有阀门都是关闭的。
据工厂经理会见的操作人员后来报告,12月2日22时20分储罐610的压力为13.8 kPa,自12月1日第二班以来记录的压力也是13.8 kPa。
22时45分换班,在23时,控制室操作人员注意到储罐610的压力为68.9 kPa,操作工并不认为压力异常,因为储罐的正常操作压力是13.8~172 kPa。
但他不知道,40min以前的压力是13.8 kPa,这一点换班前的操作人员是否已向接班人员交代相应的储罐温度因无记录不得而知。
11时,车间操作人员报告在废气洗涤器及过滤器附近发现有甲基异氰酸酯泄露,但他没有发现泄漏来自何处。
12月3日0时15分,车间操作人员报告在甲基异氰酸酯生产区泄漏甲基异氰酸酯,控制室的操作人员再看储罐压力,已达207 kPa,并在迅速上升。
一会儿压力超过了380kPa(已到刻度的顶端),他给班长打电话,并跑向储罐,他听到了发自储罐610的“隆隆”响声和来自安全阀的尖叫声,也感到热的辐射,当他跑回控制室时,听到储罐上面的水泥爆裂的声音。
博帕尔毒气事件
博帕尔毒气事件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在印度博帕尔的工厂1984年12月3日发生毒气泄漏事件,成为历史上最严重的工业事故之一。
事件直接导致博帕尔市3150人死亡,5万多人失明,2万多人受到严重毒害,近8万人终身残疾,15万人接受治疗,受事件影响的人口多达150余万。
史无前例的博帕尔大灾难印度博帕尔(Bhopal)灾难是历史上最严重的工业化学意外,死伤者数以十万计,对环境更造成难以补救的破坏。
1984年12月3日晚上,联合碳化公司(Union Carbide)在印度Madhya Pradesh的博帕尔的化工厂发生毒气泄漏事件,估计导致3,500至7,500人实时死亡。
当晚约40吨致命气体(主要是用来生产杀虫剂的中间产物methylisocyanate)从工厂泄漏,6个防漏保险装置不是发生故障就是被关闭,加上警报器没有开启,附近居民根本无从得悉意外的发生。
结果导致很多居民在睡梦中死去,其它则勉强蹒跚到街上等待救援。
吸入有毒气体的最初反应包括呕吐,眼鼻喉被毒气灼伤引致剧烈的刺痛,大多数受害者的死因是由于呼吸困难窒息致死。
到现时为止意外已导致16,000人死亡,另外有几十万名居民的健康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他们除了肺部功能受到损害,神经、肠胃、生殖及免疫系统亦受到伤害。
事实上,当晚的惨剧只能说是灾难的开始。
联合碳化公司在意外发生之后不单没有作出妥善的事后处理,反而尝试逃避意外造成的人命伤亡及污染环境的责任。
经过五年的法庭诉讼的争论,联合碳化公司最终在89年与印度政府达成协议,只付出了4亿7千万美元,就解决了所有的民事追讨费用。
这笔款项看似非常巨大,但事实上每个受害人平均只能拿取约370至533美元的赔偿,这还不足以支付伤者5年的医疗费用。
世界历史上最严重的工业意外也只不过令联合碳化公司需要付出每股48美元的代价。
联合碳化公司在意外后不断转换不同身份,希望用各种手段逃避责任。
1999年8月跨国集团陶氏化学公司(Dow Chemical)宣布与联合碳化公司达成合并协议,以93亿美元收购联合碳化公司。
最新安全事故分析--印度博帕尔化学品泄漏事故只是课件精品课件
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此课件下载(xià zǎi)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第二十二页,共22页。
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涤(xǐdí)器能够处理温度为35℃、流量为 90kg/h的MIC蒸气,在事故发生时, MIC的排放量大约是设计处理流量的200
倍;而且火炬正处于维修状况,与工艺
系统分开了。另一项安全设施是喷淋水
第十四页,共22页。
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5、造成事故(shìgù)严重后果 (5)应的急因反素应低效率
安全事故分析(fēnxī)--印度博帕尔 化学品泄漏事故
第一页,共22页。
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事故(shìgù)简介
在事故过程中, 从一个储罐泄漏了约 40吨 MIC,造成大量 人员和牲畜死亡,当 地80万人口中有约20 万人暴露于有毒气体 中,并且(bìngqiě)在事故发生后的两天内,约有 5000人死亡,最终总的死亡人数:直接致死:2.5万 人,间接致死:55万人,永久残废:20多万人
在该工厂,少量的泄漏早已司空见
惯,而且储罐上的压力计早先已经出现
故障,操作人员不再相信它们的结果。
事故发生之初,工厂操作人员忽视了所
发生的泄漏,在发现泄漏2h后才拉响警 报。MIC的泄漏持续了约45~60min,在
这期间,居住在工厂周围的许多人,因
为眼睛和喉咙受到刺激从睡梦中惊醒,
并很快丧失了生命。
(3)尽量聘请廉价的承包商(尽管他们缺乏经验)和采用便宜的 建造材料。
第五页,共22页。
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4)减少对工艺设备的维护与维修(包括对关键安 全设施的维护)。 (5)停用冷冻系统
发生事故的MIC储罐本来有一套冷冻系统,其 设计意图是使MIC的储存温度保持在0℃左右;为了 节约(jiéyuē)成本,工厂停用了该冷冻系统。
案例分析 印度博帕尔化学品泄漏事故讲解
1.事故背景 事故工厂隶属于联合碳化公司( Union Carbide Corporation )在 印度的一家合资公司,即联合碳化印度有限公司,联合碳化占 该公司50.9% 的股份。
事故工厂始建于 1969年,从1980年起生产杀虫剂西维因 (SEVIN )。
投产初期由联合碳化总部委派了一名有良好安全意识和操作经 验的雇员担任厂长,并且实现了 50万人工时无误工事故的优良 安全纪录。
9
12月3日凌晨00时15分,储罐内压力迅速升高,有 人在工艺区内发现了泄漏出的 MIC 。于是,一名操 作人员前往现场查看,他听到储罐内发出隆隆声, 并感受到来自储罐的辐射热,他立即尝试启动洗涤 器,但没有成功。
凌晨00时45分,储罐超压、安全阀起跳,随即大量 MIC 泄漏到周围环境中。在 2h内,约25t MIC 进入 大气中,工厂下风向 8km 内的区域都暴露在泄漏的 化学品中,短时间内造成周围居民大量伤亡。事故 发生后,应急反应系统没有有效运转,当地医院不 知道泄漏的是什么气体,对泄漏气体可能造成的后 果及急救措施也毫不了解。
3
甲基异氰酸酯性质简介:
名 称:甲基异氰酸酯,又称为异氰酸甲酯,简称 MIC (methyl isocyanate )。 分子式:CH 3NCO ,分子量 57.06。 物理性质 :沸点39.1℃,蒸气密度 1.42,蒸气压 46.39kPa (348mmHg 20 ℃)。 化学性质 :容易与包含有活泼氢原子的化合物,如胺、水、醇、 酸发生反应。与水反应生成 甲胺、二氧化碳 ;在过量水存在时 , 甲胺再与 MIC 反应生成 1,3-二甲基脲 ,在过量MIC 时则形成 1,3,5三甲基缩二脲。这二个反应均为 放热反应 。遇碱分解。 燃爆特性 :闪点< -15℃(闭杯),爆炸极限 5.3% ~26% ,自燃点 534℃。 毒理学性质 :本品属剧毒化学品。美国职业安全健康局 (OSHA )规定的 8h允许暴露极限浓度是 0.047mg/m 3。
印度博帕尔泄漏事故分析
目 录
2 3
一、事故经过和结果
1983年12月12日 1984 12月 年 3 2 日凌晨 12 日晚 3 月 日零点 3 2 23 日一点 日 0时 时 无法控制 30 56 15分 56 分分 1983年12月 1984年12月
MIC 储槽压力上升超过极限, 毒雾首先经过毗邻工厂墙外 地方当局从巴哈拉特重 操作工发现 MIC装 和 装置刚进行了检修, 操作工走近储槽感 负责安排 MIC 的两个小镇 MIC以气态从一个出现漏缝 —贾培卡和霍拉, 型电器有限公司派去的 污水从 MIC储罐下 可阀门还是失灵了, 到热辐射,于是采 储槽压力达到 的安全阀溢出,迅速向外扩 随后,毒气迅速扑向博帕尔 置的操作工用水 技术人员,虽然成功地 散在工厂区上空形成了一个 市的火车站,毒气通过庙宇、 379.21kpa,即最 用软管引冷水降温, 导致冲洗水进入了 游的管道流出,一 封闭了贮罐,但 甲 商店、街道和湖泊, 45t 笼罩了 巨大的蘑菇状气柱,向四周 其中一个 座储存 高极限。 45 MIC 吨MIC 储罐。 的, 方法不恰当,未奏 基异氰酸酯已泄漏殆尽。 扩散,笼罩的面积达 方圆 40 公里的市区 , 并且继 40km2 作前未进行管道 储槽压力上升。 效。 波及十一个居民区。 续悄然无声地扩散。
结果
对周围居民的影响:在这种宁 静之下,危险依然存在,农药 厂遗弃的大量废料向地下渗透 着毒液,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 周围10个村庄的2万名居民,目 前只能靠政府用罐装车或高架 水槽来获取饮用水。印度中央 邦政府投资9500万卢比的根治 污染工程,知道2007年,居民 的饮用水问题才能得到解决。
结果
无法控制无法控制毒雾首先经过毗邻工厂墙外毒雾首先经过毗邻工厂墙外的两个小镇的两个小镇贾培卡和霍拉贾培卡和霍拉随后毒气迅速扑向博帕尔随后毒气迅速扑向博帕尔市的火车站毒气通过庙宇市的火车站毒气通过庙宇商店街道和湖泊商店街道和湖泊笼罩了笼罩了方圆方圆40公里的市区公里
博帕尔案完整版
案件进展
博帕尔受害者追求公正的历程: 事发后几天,联碳公司执行总裁沃伦·安德森到达现 场,被印度当局拘捕,但由于美国政府的压力,在其 交了2 500卢比(约合500美元)的保释金后很快被释 放。 印度政府于1985年3月29日颁布了一项立法“博帕 尔毒气泄漏惨案法”,规定印度政府在印度以及与此 案有联系的其他地方,有代表印度受害者的专属权利。
Page 17
案情进展
1994年,受害者才从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获得 4.5亿美元的赔偿。因为毒气泄漏失去工作能力或 者患上慢性病的受害者获得了1000到2000美元不 等的赔偿,但是还有很多受害者一分钱都没有拿 到。
1999年,美国联合碳化物被陶氏化学公司收购, 同时陶氏公司表示这个案件已经在1989年就解决 完了。
Page 15
案件进展
后原告又向美国最高法院提出上诉,但这些上诉 与1987年10月5日被拒绝。此后,诉讼在印度进 行。
1986年10月,印度博帕尔地区法院正式开庭审理 此案。印度政府1986年11月22日正式向法院提出, 要求该公司赔偿31.5亿美元。
Page 16
案件进展
1989年2月14日,印度最高法院宣布由印度政府 和联碳公司达成的附含三项条件的最终解决方案: 联碳公司支付4.7亿美元的赔偿金,并责令其3月 31日一次付清。三项条件是:永远免除所有民事 责任;取消所有刑事指控;未来的任何针对联碳 公司的诉讼均由印度政府应对。 该公司宣布接受 这一裁决。印度一些律师和群众对这一裁决不满, 纷纷向印度最高法院提出上诉。
Page 3
案情介绍
出事的博帕尔化工厂位于贫民 区附近,用于生产西维因、滴 灭威等农药。制造这些农药的 原料是一种叫做异氰酸甲酯 (MIC)的剧毒气体。极少量 的(MIC)停留在空气中,就 会使人感到眼睛疼痛,浓度稍 大,就会使人窒息。在博帕尔 农药厂,这种令人毛骨悚然的 剧毒化合物被液化后,贮存在 一个地下不锈钢储藏罐里,达 45吨之多。
印度博帕尔甲基异氰酸酯泄漏事故回顾分析
印度回顾分析博帕尔事故印度 Bhopal 1984-12-3印度博帕尔事故过程1984年12月4日0时56分,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在印度博帕尔(Bhopal,Indian)的农药厂发生异氰酸甲酯(CH3NCO,,简称MIC)毒气泄漏事故,造成12.5万人中毒,6495人死亡,20万人受伤,5万多人终身受害的让世界震惊的重大事故。
印度博帕尔事故过程尽管毒气泄漏事件已经过去近30多年了,但是许多家庭仍生活在这一可怕的恶梦中,残留的有毒气体不但影响着存活者的健康,还威胁着他们下一代的健康,许多人都因此患上了严重的精神疾病和身体疾病。
•Bhopal位于印度的中北部•美丽湖边的一个旧城镇•旅游中心•政府把鼓励企业去Madhya Pradesh建造工厂作为政策,目的是带动欠发达地区的工业•每年每英亩为$40租金•Union Carbide 公司在1970年决定修建受到了欢迎印度 Bhopal Bhopal Capitol ofMadhya Pradesh•经营者: Union Carbide 印度有限公司•其中一半被Union Carbide USA 所拥有(50.9%)•工厂主要生产羰基杀虫剂:SEVIN-DDT的替代品西维因•最初非常成功-印度绿色革命的一部分•初始员工约为1000人印度 Bhopal -工厂介绍印度 Bhopal-环境介绍•工厂最初是在一个安静的郊区,距离最近的居民区1.5英里。
•后来城镇围绕工厂开始扩展。
•城镇吸引了大量第三世界国家的人们。
西维因(胺甲萘)生产来自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 (CO)甲胺 Monomethylamine (MMA)氯Chlorine (Cl 2)阿尔法-萘酚 Alpha-Napthol (AN)}}印度 Bhopal –西维因生产过程卡车输入现场制作工艺路线CO + Cl 2 COCl 2 (光气、碳酰氯)COCl 2 + MMA 2HCL+MIC(异氰酸甲酯)MIC 储存在3个 15,000 加仑的储罐中MIC + AN SEVIN(胺甲萘)印度 Bhopal –西维因生产过程什么是甲基异氰酸酯? MIC• 名称:甲基异氰酸酯,又称为异氰酸甲酯,简称MIC(methyl isocyanate)。
案例分析印度博帕尔化学品泄漏事故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
(3)未按本质安全标准进行工厂操作。 按照“本质安全”标准,在满足工艺基本要求前提下,应 该尽可能降低工艺系统内危险化学品存放量。事故工厂 有三个MIC储罐,每个储罐储存量约为57m3,有教授 质疑储存如此大量危险物料必要性。 按照操作要求,事故储罐中MIC液位不得超出60%(在 美国西弗吉尼亚类似工厂要求不超出50%),在事故发 生时,实际液位是87%。 另外,工艺要求对储罐内MIC进行冷冻储存,联合碳 化操作手册也要求,当温度超出11℃时,就应该报警; 而在博帕尔工厂,停掉了冷冻系统之后,报警温度被设 定在20℃,实际操作温度基本上在15℃左右。
6/25 6
高纯氮气
新鲜水管
工艺管道 MIC来自精馏塔
隔离法兰 过滤器
爆破片
安全阀
混凝土平台
掩埋层
地面 MIC储罐
火炬 洗涤器
MIC 冷冻 单元
去不同生产单元
博帕尔(Bhopal)甲基异氰酸酯(MIC)储存系统的工艺流程简图
7/25 7
2.事故经过
如图所表示,在事故发生当日下午,维修 人员尝试清洗工艺管道上过滤器。在用水 反向冲洗过滤器之前,正常作业程序要求 关闭工艺管道上阀门,并在“隔离法兰” 处安装盲板。在开始这些工作之前,维修 人员需要申请并取得作业许可证。
20/2520
⑤重视职业安全同时,更需要高度重视工艺安全。 职业安全和工艺安全都是工厂总体安全主要组成 部分,但二者又有区分:职业安全事故往往是伤 害一个人或几个人;而工艺安全事故后果通常会 严重得多,它不但仅是伤害几个人而已,有可能 严重损坏工艺系统本身、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使 整个企业倒闭、甚至给周围公众或环境带来灾难 性后果,博帕尔事故就是一个经典例子。
印度博帕尔事故告诉我们:
印度博帕尔事故
印度博帕尔事故印度博帕尔农药厂发生的 12.3 事故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次化工毒气泄漏事故。
其死伤损失之惨重,震惊全世界,以至十余年的今天仍是令人怵目惊心的,现将此事故概括如下。
1.事故概况1984 年 12 月 3 日凌晨,印度的中央联邦首府博帕尔的美国联合碳化公司农药厂发生毒气泄漏事故。
有近 40 吨剧毒的甲基异氰酸酯(MIC)及其反应物在2小时内冲向天空,顺着每小时7.4公里的西北风,向东南方向飘荡,刹时间毒气弥漫,覆盖了相当部分市区(约 64.7 平方公里)。
高温且密度大于空气的 MIC 蒸气,在当时 17℃的大气中,迅速凝聚成毒雾,贴近地面层飘移,许多人在睡梦中就离开了人世。
而有更多的人被毒气熏呛后惊醒,涌上街头,人们被这骤然降临的灾难弄得晕头转向,不知所措。
博帕尔市顿时变成了一座恐怖之城,一座座房屋完好无损,满街遍野到处是人、畜和飞鸟的尸体,惨不忍睹。
在短短的几天内死亡 2500 余人,有 20 多万人受伤需要治疗。
一星期后,每天仍有 5 人死于这场灾难。
半年后的 1985 年 5 月还有 10 人因事故受伤而死亡,据统计本次事故共死亡 3500 多人。
受害者需要治疗,孕妇流产、胎儿畸形、肺功能受损者不计其数。
这次事故经济损失高达近百亿美元,震惊整个世界。
各国化工生产部门纷纷进行安全检查,清除隐患,都在汲取这次悲惨事故的教训,借前车之辙,防止类似事故发生。
2.甲基异氰酸酯(MIC)的理化性质?甲基异氰酸酯(CH3NCO)是无色、易挥发、易燃烧的液体。
分子量为 57。
沸点为 39.1℃。
20℃时的蒸气压为46.4kPa(348mmHg)。
蒸气密度比空气的重1 倍。
它是生产氨基甲酸酯农药西维因的主要原料。
MIC 的化学性质很活泼,能与有活性的氢基团起反应;能和水反应并产生大量热;它能在触媒的作用下,发生放热的聚合反应。
促进聚合反应的触媒很多,如碱、金属氯化物及金属离子铁、铜、锌等,因此 MIC 不能同这些金属接触。
思维导图分析安全事故
由印度博帕尔事故
---思维导图分析安全事故
1984年12月2日晚,博帕尔农药厂工人发现异氰酸甲酯的储槽压力上升,午夜零时56分,液态异氰酸甲酯以气态从出现漏缝的保安阀中溢出,并迅速向四周扩散。
虽然农药厂在毒气泄漏后几分钟就关闭了设备,但已有30吨毒气化作浓重的烟雾以5千米/小时的速度迅速四处弥漫,很快就笼罩了25平方公里的地区,数百人在睡梦中就被悄然夺走了性命,几天之内有2500多人毙命。
印度博帕尔事故是历史上影响深远的工业化学事故。
由事故引出的思维导图,能帮助大家从事故案例出发深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