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恒乡土小说中新乡土意识的形成和演变
刘恒的农村情结
刘恒的农村情结
卢海霞
【期刊名称】《文教资料》
【年(卷),期】2008(000)036
【摘要】"新写实"作家刘恒是一位叙写农村、表现农民的高手.他虽然生活在城市,但却有着挥之不去的农村情结.他在小说作品中大量叙写农村生活,塑造农民形象,同时表现出对农民的粮食、性、力气、财富等问题的关注.
【总页数】2页(P17-18)
【作者】卢海霞
【作者单位】晋城职业技术学院,中文系,山西,晋城,048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
【相关文献】
1.试论刘恒小说《伏羲伏羲》中两代人的"俄狄浦斯情结"
2.艺术的别样传达:东北农村剧中的"黑土情结"
3.从留守老人故土情结看当前农村养老问题的解决途径
4.浅析课题的\"乡土情结\"\r——《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农村小学作文素材的整合与教学\r的研究》
5.浅析课题的“乡土情结”——《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农村小学作文素材的整合与教学的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刘恒小说乡土空间及其文化隐喻
收稿日期:2016-04-22作者简介:林业锦(1985-),男,瑶族,广西平南人,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
论刘恒小说乡土空间及其文化隐喻摘要:作为“新写实小说”的中坚力量的刘恒,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借文学介入现实的一个最核心途径,通过探寻乡土世界个体与集体的原欲空间,进而对人的自然生存形态进行拷问与反思。
其乡土题材小说文本构筑了一个由食、色、钱等组成的原始欲望空间,通过这个隐形空间,不仅可以烛照乡土个体在现实世界的种种遭际,更能观照和审视转型期知识分子在面对不可逆转的现代化及传统乡土文明崩坏时的巨大焦虑心理。
关键词:刘恒;乡土叙事;欲望空间;文化隐喻;现代化焦虑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438(2016)09-0061-04(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广西南宁530007)林业锦∗∗∗第36卷第9期绥化学院学报2016年9月Vol.36No.9Journal of Suihua UniversitySep.2016刘恒在本时期创作的《狗日的粮食》《力气》《萝卜套》《伏羲伏羲》等一系列乡土叙事题材的小说文本,构筑了一个由食、色、金钱等组成的原始欲望空间,通过这个隐形空间,烛照乡土个体在现实世界的种种遭际。
这是刘恒借文学文本观照和审视人类世界的方式,然而正是这种以关注人的基本生存欲求为核心的文学样式,方显现出其朴实与可贵之处。
正如米兰·昆德拉所言:“认识是困难的,真理是不可把握的。
”而小说文本的功能和任务主要在于“发现存在的不同侧面”,进而“揭示当时未知的存在”与“人类行动中的悖论式特性。
”[1](P19)刘恒乡土叙事小说的文本建构,正是通过认识困境中的人的生存样态,剖析和把握人类存在的悖论和困境的一种可贵尝试,在某种程度上暗合了米兰·昆德拉关于作家凭借小说文本与世界建构联系的观念。
一、食———生之艰难食和色是刘恒乡土叙事展现欲望空间的两个载体,通过这两个载体,个体生存空间的恶劣、极限环境压抑下人性原始本能的坚忍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乡土中国 1-4章笔记梳理
乡土中国1-4章笔记梳理
《乡土中国》1-4章主要讲述了乡土社会的特点、形成原因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乡土观念和文化。
以下是这四章的主要内容梳理:
1. 乡土社会的特点
- 乡土社会是一个稳定的社会,人们生于斯、长于斯,世代繁衍生息。
- 乡土社会是一个熟悉的社会,人们相互了解、互相信任。
- 乡土社会是一个礼治的社会,人们遵循传统、尊重长辈。
- 乡土社会是一个农业社会,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
2. 乡土社会的形成原因
- 地理环境: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影响了乡土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 经济模式:农业经济模式促使人们定居一地,形成了乡土社会。
- 文化传承: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在乡土社会中得以延续。
3. 乡土观念
- 土地观念:土地是乡土社会的基石,人们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
- 家族观念:家族是乡土社会的基本单位,家族成员间相互扶持。
- 祖宗观念:乡土社会重视祖宗崇拜,认为祖宗是家族的庇护神。
4. 乡土文化
- 乡村风俗:乡土社会中的各种风俗习惯,如婚丧嫁娶等。
- 乡村教育:乡土社会中的教育以传统教育为主,传授农耕技艺等。
- 乡村宗教:乡土社会中的宗教信仰,如拜神、祭祀等。
乡土中国每一章的论证思路
乡土中国每一章的论证思路中国的《乡土中国》有十章,每一章都向我们诉说着乡土中国的故事,每一章都有自己独特的论证思路,这些思路都能够帮助我们发现乡土中国的精彩之处。
第一章:“从乡土的视角得知中国”,主要从历史的角度出发,讲述了从乡土的视角出发,去了解中国这个古老的文明的故事。
从乡土的视角出发,可以看到许多对古老传统的保护和传承,以及从农民的角度看待中国的繁荣和发展等不同内容。
第二章:“乡土民俗的发展与影响”,通过乡土民俗的发展和影响,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观察到乡土民俗形成过程中的弱势群体如何参与并贡献,以及乡土民俗的传播与变迁,乡土民俗如何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发展的。
第三章:“乡土文学的思想审美及其形成过程”,主要关注乡土作品中思想审美。
从乡土文学中可以发现,乡土文学不仅是记录当下社会生活,还追求思想审美,具有独特的文化传承意义。
乡土文学也表达了乡土文化的主体性质,以及在当下社会如何表现出我们对乡土文化的尊重。
第四章:“语言、文化、传承”,主要讨论乡土语言如何与非乡土文化交融,以及乡土文化如何以及如何保护传承。
在这一章的论证思维中,我们可以从比较的角度来看待当下的乡土语言和非乡土文化,以及乡土文化如何在传承过程中进行跨文化交流,乡土文化如何对现代社会保持其独特性。
第五章:“乡土中国的宗教信仰”,主要涉及乡土宗教信仰的变迁以及现代政治伦理的发展。
本章的论证思路从宗教的历史发展以及宗教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当今社会各个方面的关系出发,来看待乡土信仰的变化及其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第六章:“乡土中国的社会发展”,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探讨乡土中国的发展,从乡村走向城市,从穷苦到繁荣,从低素质到高素质,以及相关社会性别和地域隔离等论点,探讨乡土社会的发展。
第七章:“乡土社会的关系与社区建设”,从乡土社会关系出发,讨论乡土社会的关系形态以及社区建设,比如乡土社会的共生关系,乡土家庭的发展变化,以及乡土社会的责任感等。
乡土意识的发展历程
乡土意识的发展历程乡土意识是指人们对自己生活所处的乡村环境以及与之相关的传统文化和历史的认同感和关注程度。
它体现了人们对乡土生活的情感认同和责任意识,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
乡土意识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
古代人们生活在农耕社会中,大多数人依赖于土地来维持生存,因此对土地和乡土环境具有浓厚的感情。
他们通过祭祀和节日来纪念丰收和祈求来年有更好的收成,同时也将自己的祖先看作是土地的保护者和守护者。
这种乡土意识体现在他们饮食、婚姻、生活习俗等方方面面。
例如,人们会在农历的特定日期进行祭祀活动,以表达对土地的感恩之情。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人们对乡土意识的关注逐渐减弱。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得乡村人口流失,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使得人们对农村生活和土地的关注程度降低。
人们开始将目光投向城市,关注城市生活和工作机会,对乡村的文化和历史逐渐淡忘。
然而,近年来乡土意识再度受到关注和重视。
一方面,城市生活带来的压力和问题增加,让人们开始重新思考乡村生活的优势和价值。
他们开始意识到乡村环境的清新和宁静,追求与自然的亲近和和谐。
另一方面,社会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的关注也使得乡土意识得到了重视。
人们开始重新发现传统的美食、手工艺和节日等,将之视为乡村文化的瑰宝,并以此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同时,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投资也推动了乡村振兴和乡村旅游的发展。
乡村振兴计划的实施使得乡村环境得到改善和保护,吸引了更多人回归乡村。
乡村旅游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了解和体验乡村文化的机会,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乡土意识的认同和重视。
总的来说,乡土意识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古代的强烈关注,到现代的忽视和淡漠,再到近年来的重新重视和发展。
乡土意识的发展与人们对自然、传统文化和历史的关注息息相关。
乡村生态的保护和乡村文化的传承,是乡土意识发展的基石。
只有在乡土意识的引领下,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保护乡村环境,传承传统文化,并实现城乡融合和共同发展的目标。
文学想象历史——重读《子夜》及“农村三部曲”的开题报告
文学想象历史——重读《子夜》及“农村三部曲”的开题
报告
本文旨在通过重读中篇小说《子夜》及其所属的“农村三部曲”,探究作者刘恒的文学想象与历史关系的交错,以及小说中所呈现的农村生活与改革开放背景下的社
会变迁之间的相互影响。
首先,作者刘恒的文学想象与历史关系密不可分。
刘恒所处的时代背景是改革开放时期,这一背景直接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
他曾经表示:“那时候我们年轻,多少
想改变一点什么,所以才写了农民的事情。
”他的文学作品几乎都是以农村为背景的,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色彩。
他通过小说创作来反映社会现实,对社会现实进行批判和
反思,同时也在文学中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和情感。
其次,小说《子夜》所展现的农村生活和改革开放背景下的社会变迁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
小说中描绘了一个在“大跃进”期间受到苦难折磨的农村家庭的故事。
在
这个家庭中,父亲牺牲了,母亲艰难地坚持着生活,姐妹们面对着各种困难和考验。
小说中所呈现的这种生活现实反映了当时农村的贫穷和艰苦,同时也捕捉到了改革开
放背景下的城乡差距和不平等。
小说中的人物在诉说着自己的悲苦时,也在暗示着改
革开放带来的社会变迁。
最后,通过《子夜》及其所属的“农村三部曲”重读,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作者刘恒的文学创作意图和行文风格,以及他通过文学创作所表达的社会现实与人性关切。
同时,我们也能够从小说中的人物生活、情感表达、社会背景等方面,深入了解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的生存状态和社会变迁。
这有助于我们对于当下及未来农村问
题的关注和思考。
乡土文学中现代性元素的变与不变
3神州文学乡土文学中现代性元素的变与不变王一婷辽宁师范大学摘要:乡土文学作为一支极具生命力的文学流派,有着鲜明的特色。
从上世纪20年代诞生至今,乡土小说中的现代性元素不断更新,本文通过对三位代表作家——鲁迅、萧红、莫言文章的分析,探寻乡土小说中现代性元素的变动与不变。
关键词:乡土小说;现代意识乡土小说是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流派,它取材于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农村,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淋漓的批判著称。
现代性意识是乡土小说不可避免的元素。
从时代背景来看,乡土小说是对“五四”时期文学西方化矫枉过正的批判。
当“五四”小说创作暴露出种种弊端时,乡土小说凭借浓郁的“地方色彩”和“从土里滋长出来的个性”在20年代中后期崛起。
乡土小说并不是复古逆流,正如哲学家沃格林所归纳的那样,现代性意识是人与世界形成的不同以往的一种新的系统观念。
乡土小说作家大都有留学经历,对西方文化十分熟悉,创作出来的小说也能积极吸纳现代性元素。
一、永恒主题(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乡土小说的主要特征,就是作家以批判性的目光审视故乡,在描绘其生活的困苦与不幸时,尖锐地指出了种种落后陋习。
在鲁迅的小说《阿Q 正传》中,阿Q 作为底层人物的典型,经常受到来自封建社会的欺压。
面对凌驾于自己之上的人的欺侮,他敢怒不敢言,在奴隶意识的驱使下忍气吞声,甚至在他被诬陷为盗贼拉去枪毙的时候,心里竟然没有一丝不平。
而造成这一特点的原因,是他深埋在灵魂中“不争”的奴隶意识。
阿Q 的不争其实是不能争,在冷漠、封闭的社会背景下,他无法行使自己的权利。
由此生发的现代主义精神和对现实世界失望后的孤独感,是鲁迅现代性意识在小说中的体现。
萧红在《呼兰河传》中描写了许多缺乏积极性的人物,如二伯,老厨子,冯歪嘴子,他们都是庸庸碌碌的传统思想的奴隶,顽固而不知进取,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只要有一口饭吃、有一点太阳晒,就能满足地活下去。
他们的本质不坏,但萧红对于这些人的态度是嫌恶的、批判的,在她看来,这种封闭落后的生活方式应该有所改变,她为这些满足于现状不知改变的人痛惜。
浅谈二三十年代乡土小说中的乡土意识
时的社会主流写作类型, 乡土文学开始被界定与研究。 首先描述了故乡的情景,然而鲁迅没有承认自己创作 例如鲁迅,其是从自身的角色特点——远离家 乡、侨居城市来进行写作的,其写就的乡土文学包括 的文学是乡土文学。笔者揣度,鲁迅所写的作品中思 乡的离愁别绪还处于感受态势,不能囊括其思想。但
故乡的记忆、文章的情感格调、离乡的感受等。此处, 是, 其曾指出许钦文为其第一个短篇作品集起名为 《故 尤其令人关注的,是乡土文学中的离愁别绪,已经不 单纯是我国唐代诗句中所描绘的客居异地的对家乡的 思念,这种思念只是外出的人们因异乡与乡关的地理 间距所引发的,而乡关这个概念是凝定的,缺少时间 的波动,它由三类时态,即过去、现在、以后,以此 来影响乡土文学创作。因此,在乡土文学里,拥有三 类相异时态的乡土描绘景象:一是过往的、目前已经 乡》,并指出其作品隶属乡土文学范畴。根据这种想 法,当鲁迅自己的作品问世后(《故乡》),其实在 潜移默化中也变成了乡土文学作者。实际上,鲁迅以 乡土为阐述对象的小说,正是乡土文学的一种。鲁迅 自身,加上任职于《浅草》的废名、沈从文等,均为 二三十年代重要的乡土文学作家。 鲁迅的《故乡》,开头便阐述“我”超过二十
WEN YI TAN JIU 文 艺 探 究
·94·
浅谈二三十年代乡土小说中的乡土意识
孙 萌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土作品中,乡土呈现出 三类状态:以往充满魅力的家乡、实际中黑暗的家乡、 意识中未来的家乡。在这三类相异状态下的乡土所引 起的离愁别绪中,潜藏着乡土文人“得到伊甸园—遗 失伊甸园—重返伊甸园”的思维,同时让乡土小说在 表达方面也不尽相同。 在我国当代文学历史中,很少有其他的小说种 类像乡土小说一般能够长盛不衰。从鲁迅被冠以“乡 土作家”之后,历代大家中,有很大一部分作家都认 为自己是乡土小说作家。其写,他们创作出来的作品 格调迥异,侧重点也呈现出差异性,然而他们却共同 造就了乡土小说写作的黄金时代,为沉闷的文坛注入 了一针强心剂。笔者在下文中将浅谈 20 世纪二三十 年代乡土小说中的乡土意识。 当新文学时期迈入第一个 10 年阶段,《中国新 文学大系》就诞生了。这是由各编纂人写成的导论, 对 10 年的文学作品的特性进行阐述。当中,作为当
乡土中 国每章概括
乡土中国每章概括《乡土中国每章概括》《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的一部研究中国乡村社会特点的学术著作,全书由 14 章组成,从不同角度深入剖析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和文化。
第一章《乡土本色》开篇指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
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
而且乡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人们在熟悉的环境中生活,形成了许多约定俗成的规矩和习惯。
第二章《文字下乡》从空间阻隔的角度讨论了乡土社会中文字的不必要性。
在乡土社会,人们面对面交流,语言足以传递世代的经验,不需要文字。
文字传情达意的功能受到空间的限制,在面对面的乡土社会中,语言比文字更能表达清楚意思。
第三章《再论文字下乡》从时间阻隔的角度进一步说明乡土社会中文字的非必要性。
乡土社会中的人生活安定,世代经验重复,语言足以传递经验,无需文字。
只有在社会发生变动时,才需要用文字来记录和传承。
第四章《差序格局》费孝通先生用“差序格局”这一概念来描述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特点。
差序格局就像是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
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
与西方社会的团体格局不同,差序格局具有伸缩性和相对性。
第五章《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在差序格局中,道德体系的出发点是“克己复礼”,是“修身”。
从己向外推,不同的社会关系有不同的道德标准,一切价值是以“己”作为中心的主义。
第六章《家族》中国乡土社会中的家庭,不仅承担着生育的功能,还承担着政治、经济、宗教等复杂的功能。
与西方的家庭团体不同,中国的家族是绵续性的事业社群,以父子为主轴,夫妻为配轴,注重纪律和效率。
第七章《男女有别》指出乡土社会中男女有别的原则。
在稳定的乡土社会中,人们更倾向于追求安稳,害怕社会关系的破坏,因此男女之间的关系需要保持隔离和矜持,遵循“男女有别”的原则,以避免感情的激动对稳定秩序的破坏。
中国现代文学史综合测试
【题型:名词解释】【分数:4分】得分:0分[1]新写实小说答: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其创作特点是: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
新写实小说对含有强烈政治权利色彩的创作原则给予拒绝和背弃,努力还原生活本相,表现生活的纯态事实。
力求复原出一个未经权力观念解释,加工处理过的生活的本来面貌。
代表作家刘震云,方方,池莉,苏童,刘恒,王安忆等。
答案:“新写实小说”的创作发生于1988年前后,指的是以抽掉了启蒙意识和主流意识形态观念的写实手法,对1949年以后中国人生存状态进行客观叙述的小说。
主要作家有刘震云、刘恒、池莉、方方等。
【题型:多选】【分数:2分】得分:2分[2]路翎《财主底儿女们》中的人物有A 蒋捷三B 蒋少祖C 曾思懿D 蒋纯祖E 蒋蔚祖答:ABDE答案:ABDE【题型:单选】【分数:1分】得分:1分[3] 沈从文批判、嘲讽现代都市文明的短篇小说是A 《萧萧》B 《菜园》C 《八骏图》D 《丈夫》答:C答案: C【题型:简答】【分数:8分】得分:6分[4]闻一多诗歌理论中的“三美”指的是什么?答:“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强调“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绘画美”强调辞藻的选择要浓烈鲜明,有色彩感;每一句诗都可以形成一个独立存在的画面。
“建筑美”强调游街的匀称,有句的均齐。
答案: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诗歌“三美”主张,即音乐的美(音节和韵脚的和谐),绘画的美(辞藻富有色彩)和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题型:论述】【分数:13分】得分:0分[5] 结合《雷雨》作品实际,分析蘩漪的思想性格及其意义。
答:答案:出身名门|意识觉醒|痛苦|忍受|性格扭曲|乖戾阴郁|报复|畸形爱情|最残酷的爱|最不忍的恨【题型:名词解释】【分数:4分】得分:0分[6]京派答:20世纪30年代,在京津一带的作家《骆驼草》《大公报文艺副刊》《水星》《文学杂志》为主要阵地发表作品和批评文字。
《乡土中国》第一二三四章内容详解
《乡土中国》第一二三四章内容详解章节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乡土特征1.1乡土文化的定义和特点乡土文化是指在农村地区形成和延续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
它承载着中国乡土社会的历史、风土人情和传统习俗。
乡土文化具有浓郁的民俗风情、强烈的传统意识和自然环境的独特影响。
1.2乡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乡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源远流长,受到自然环境、社会制度和历史文化的共同影响。
在中国的乡村社会中,人们通过农田耕作、传统节日、宗教信仰等方式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乡土文化。
1.3乡土文化的主要特征乡土文化的主要特征包括:尊重自然、注重亲情、重视传统礼仪、崇尚务实、团结互助等。
这些特征使乡土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农村社会的核心价值观。
章节二:中国农村社会的经济结构2.1农业的地位和作用农业在中国农村社会中担任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它是农民的主要生计来源,也是维持社会稳定和粮食安全的基础。
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有助于推动农村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2.2乡村工商业的发展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乡融合的推进,乡村工商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从传统手工业到现代农副产品加工业、乡村旅游业等,乡村工商业的兴起为农村居民提供了多样化的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
2.3农村社会的经济变革与挑战农村社会的经济变革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包括人口流动、土地利用权、农业机械化等问题。
同时,也存在着城乡差距扩大、农民收入不稳定等困境。
解决这些挑战需要政府、企业和农民共同努力,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章节三:中国农村社会的社会结构3.1农民的地位和角色农民作为中国农村社会的主体,承担着农田耕作、家庭生活和社区建设等多重角色。
他们是农村社会的基本单位,也是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
农民的地位和权益保护是构建和谐农村社会的重要任务。
3.2家族和亲属关系的重要性中国农村社会中,家族和亲属关系在社会交往和资源分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亲戚关系对于农民的生活、婚姻、就业等方面都有显著影响。
《乡土中国》每章(1~14章)概括笔记
《乡土中国》每章(1~14章)概括笔记序言作为中国最基层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这是吸引费老和读者一起去探寻的问题。
这本小书并不是费老对一个具体基层社会的纪实描写,他是从这些具体的基层社会中提炼出一些概念,来组成一个乡土文化,而正是这种文化在支配着乡土社会的各个方面。
第一章乡土本色:礼俗社会如果说中国有5000年的历史,那么中国有99.9%的时期都处在农业社会,在那么长的时间里我们都是受到土地的束缚,我们自然会惯性的受到土地的影响。
比如说我们喜欢定居在一地,不爱迁徙。
从农业本身来看,农业活动可以由一个人来完成,许多人居群在一处是无须的,耕种活动如果不向分工专业的方向发展,农业也就没有了把很多人聚集在一起的需要。
反观美国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有屋檐相接的邻舍。
因此当我们看到有大小不同的聚居社群,我们可以猜想这可能是出于农业本身以外的原因。
为什么中国农民有聚村而居的习惯?除了人多容易保卫安全、合作兴修水利的需要之外,最大的原因是由于在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下,兄弟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业,使人口在一地方一代一代的积累起来,成为相当大的村落,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村都是同姓的原因。
中国社会是具有乡土性的,作者在这里定义了土地的重要性,我们以农业为生。
人与空间上不流动;村雨村之间往来很少、孤立、隔膜多。
因此我们是熟人社会,乡土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交流并不是基于“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一种行为规范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
于是,乡土社会逐渐演化成一种礼俗社会,是异于西方的法理社会。
农人固守土地而居,形成“熟悉”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因“熟悉”而成“俗”,常“习”之。
这些“俗”因为熟悉和信任而毋需以契约而固化,于是形成所谓的乡土本色:一个礼俗社会。
“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悦乎”描写的是熟悉后的亲密感觉。
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
中国乡土小说创作审美观念的蜕变
丁
帆
在 中国 现代 小说 史上 人们对 于 迅和 茅盾 对 理解
,
,
“
乡土 文 学 流 派 的 存 在 一 直 是 抱 肯 定 态 度 的
“
。
”
。
由于鲁
”
“
乡土 文 学 闺 限 和 时 限 的 界 定 也 由 于 半 个 多 世 纪 来 人 们 对
,
”
乡土 文 学
。
因 此 表 现 在 他 们 创 作 中 的 主 体 意 识 往 往 是 客 观 地展 示 出 蛮 荒 的 习 俗 封 建 的 礼
。
、
教 对 人 的 肉体 杀 戮 和 精 神 栽 害
,
作 者有 意 识 地 将 愚 钝 麻 木 的 灵 魂 与 所 谓 的 都 市 文 明 对 比而形 成强 烈的 反差 拉开 时空 的距 离 使之 形成 一 种 间离 的效 果 从而 把 一 种可 僧 的 固态
”
,
、
,
“
但 还 缺 乏 一 种 整 体 把 握 形 象 的 高 层 次 的 哲 学 主 体 意 识 或 者说 这 种 整 体 性
、 、
,
,
的 主 体 意 识 只 是 些 支 离 破 碎 的 未 成 系 统 的 居 于 自觉 与 不 自觉 之 间 的 朦 胧 哲 学 意 识
。
因之
“
茅 盾一 再 强调
。
。
光 怪陆
离 的 小 说 写 法 使 人 们 膛 目结 舌 连 什 么 是 小 说 都 搞 不 清 了 人 们 对 这 些 小 说 的 阐 释 莫 衷 一 是 开 放性 的 小 说 结 构 把 小 说 送 进 了 不 知 是 地 狱 还 是 天 堂 的 境 界
新时期以来乡土小说中农民代际更替与乡土意识的嬗变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JOURNALOFSOCIALSCIENCEOFJIAMUSIUNIVERSITY
Oct.,2019 Vol.37 No.5
新时期以来乡土小说中 农民代际更替与乡土意识的嬗变
廖 斌
(武夷学院 人文学院,福建 武夷山 354300)
[摘 要]新时期以来乡土小说大致抒写三代农民从热恋到别恋再到失恋的乡土意识嬗变。农一代爱土 恋乡,固守乡村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不离土不离乡;农二代具有原乡意识,在现代化感召下,主动或被动进城开 启别样人生,呈现离土不离乡的特质;农三代、四代多在城市出生成长、读书打工、立业安家,鲜少乡村历史记 忆,没有身份认同危机,他们与现代性耦合并进,离土又离乡。乡村日益空心化、散沙化值得关注,乡村振兴亟 待推进。
[关键词]新时期以来;乡土小说;农民;代际差异;乡土意识;嬗变 [中图分类号]I206.7;I2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882(2019)05-0113-06
乡土意识是“指农民对于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 土地 和 乡 村 生 活 环 境 所 表 现 出 来 的 强 烈 依 恋 心 理。”[1]世代耕作、居乡繁衍的农民,对如母亲般养育 他的乡土充满爱恋依赖,终其一生在土地上开荒、垦 殖、收获,恰如臧克家的诗作《三代》:孩子 /在土里洗 澡;爸爸 /在土里流汗;爷爷 /在土里埋葬。这首诗道 尽了农民之于土地难分难舍、爱恨交加的情感。在旧 社会,即使 因 战 争 灾 荒 等 天 灾 人 祸 迫 使 农 民 逃 离 家 园,一旦风平浪静,他们又重返家园整饬旗鼓,除极 少手工业者、走卒贩夫,很少有农民挈妇将雏外出谋 生。乡土意识是传统农耕文明的产物,执守乡土一 方面是由于 户 籍 制 度 将 农 民 牢 牢 “束 缚 ”在 土 地 上, 另一方面是 “农 本 商 末 ”思 想 的 阻 碍,再 加 上 城 市 就 业岗位少,农 民 缺 乏 必 要 谋 生 技 能。 赵 园 认 为,“土 地之于农民,更是物质性的,其间关系也更具功利性; 他们因而或许并不像知识者想象的那样不能离土;他 们的不能离土、不可移栽,也绝非那么诗意,其中或更 有人的 宿 命 的 不 自 由,生 存 条 件 之 于 人 的 桎 梏。” [2]总之,故土难离、叶落归根等乡村伦理与农民相互 缠绕,代代相传,农民的乡土意识越发根深蒂固而对 乡土“爱得深沉”。1980年代以后,国家逐渐放松了 严苛的城乡户籍制度,农民得以冲破土地束缚,浩浩 荡荡地进城务工,开始了与城市文明、工业文明的亲 密接触,在遭遇到现代性启蒙后,农民的乡土意识日 益发生嬗变与分裂,呈现出代际差异和从外到里与乡
【语文】《乡土中国》各章节知识汇总
《乡土本色》这一篇是全书的总论,开篇即提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一论断。
这“乡土性”带有三方面的特点:其一,“乡下人离不了泥土”。
乡下人以种地为最普通的谋生方法,因而也最明白泥土的可贵。
其二,不流动性。
靠农业谋生的人是“黏着在土地上的”,并不是说乡村人口是固定的,而是说在人与空间的关系上是不流动的。
安土重迁,各自保持着孤立与隔膜。
其三,熟人社会。
乡土社会的这种人口流动性缓慢的特点使乡村生活很富于“地方性”,聚村而居,终老是乡。
所以,乡土社会是个熟人之间的社会,这才有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
本篇描述了中国社会的基础,同时也是全书的基础,后文差序格局、礼俗社会之根源,都在于此“乡土性”。
《文字下乡》本篇阐述了传情达意的空间之隔。
文中批驳了“城里人”对“乡下人”不识字的偏见,指出文字本身具有的传情达意的局限性等特点,指出在熟人社会中表情、动作和声音等都能很好地起到传情达意的作用,文字就未免有些多余。
而“文字下乡”,也不应是对“愚”的乡下人居高临下地强制推行的教化。
《再论文字下乡》本篇着眼于时间格局。
时间上的阻隔有两方面内涵:一是个人的今昔之隔,指个人一生中不断学习的过程需要记忆来连接今昔之经验;二是社会的世代之隔,指社会共同创造集体记忆和文化经验并将之延续下去。
只有当生活发生变化时,感到记忆不够时,才需要借用外在的工具即文字,否则口口相传的语言已经足以满足个人和社会的需求。
而乡土社会的特点正是“不流动”——生活形态定型,缺乏变化,因此从时间格局来看,乡土社会也没有文字的需求。
《差序格局》本篇文章讨论社会结构的格局。
西洋社会是团体格局——如同一捆捆的柴,即常常由若干人组成一定的团体。
团体有明确界限和层次组织,丝毫不乱。
在这种公和私有明确的界限的格局下就产生了个人主义以及平等观念和宪法观念。
相对而言,乡土社会是差序格局——如同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产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中心是自己。
在这样公和私是相对而言的差序格局下就产生了自我主义,人和人之间讲交情而不计较权利与义务。
乡土中国每章概括
乡土中国每章概括第一部分:乡土社会的本质第一章乡土本色内容概述:我们常说乡下人“土”,排除这个字的情感因素,“土”字本身却道出了乡土社会的本质。
乡下人以种地为生,生于斯长于斯,土的内涵即为不流动。
不流动在人与人之间的表现就是空间上的隔离,而隔离的单位是村落,即乡土社会中农民是聚村而居的。
聚村而居的后果有二,一是对人熟悉,即乡土社会是一个没有陌生人的社会,这就决定了乡土社会是礼俗社会而非法理社会;二是对事熟悉,即在这个缺少变迁的社会里,不需要抽象的普遍概念,人们只需要依据经验在个别的情况下了解事情即可。
·佳句摘抄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
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
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的加以说明。
而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的答覆了他的学生。
最后甚至归结到心安两字。
做子女的得在日常接触中去摸熟父母的性格,然后去承他们的欢,做到自己的心安。
这说明了乡土社会中人和人相处的基本办法。
第二章论文字下乡内容概述:乡下人在城市人眼中是“愚”的,直接原因是乡下人多文盲。
因此要推行文字下乡。
但文字对于乡土社会自身来说真的必要吗?这就要讨论文字的作用了。
语言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象征体系,文字更是。
语义经过多次象征体系的转换可能会歪曲或不准确,在人与人无法直接接触的不得已的情况下我们才需要文字来传递信息。
而乡土社会如前所述,是一个熟悉的社会,人与人是面对面接触,甚至有时候连语言都不能很好的传情达意而有“眉目传情”、“闻步识人”,那就更不需要文字作为桥梁了。
因此文盲并非因为“愚”,而是因为乡土社会的本质。
第三章再论文字下乡内容概述:文字的发生是因为是因为时间和空间上的阻隔。
上一章着眼于空间维度,即阐述乡土社会是“面对面的”社会,因此不需要文字;本章着眼于时间格局。
时间格局有两方面内涵,一是个人的今昔之隔,指个人一生中不断学习的过程需要记忆来连接今昔之经验;二是社会的时代之隔,指社会共同创造集体记忆和文化经验并将之延续下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恒乡土小说中新乡土意识的形成和演变
作者:齐亚秋
来源:《艺术科技》2016年第07期
摘要:本文主要以刘恒的乡土小说为例,从启蒙意识下的批判视角出发论述了刘恒乡土小说的三个特点:金钱观的转变、个人价值在土地上难以得到认同、个体自我认同的畸形方式,论述了刘恒的乡土小说在反思中怎样形成和体现了他自己的新乡土意识。
关键词:刘恒;新乡土意识;启蒙;反思
1 新启蒙:启蒙意识下的批判视角
1.1 金钱观的转变——为欲望而欲望
在刘恒的乡土小说里,人对金钱的欲望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
在刘恒的作品中,人物对金钱的渴望已经达到了一种癫狂的状态。
《连环套》里为了给自己的儿子和侄子讨活的长辈们用语言卖力厮杀的嘴脸,两个小辈一死一伤后两边家族为拿到大额的赔偿费歇斯底里的行为都试图向世人展示在金钱面前作为一个“人”的下限。
1.2 个人价值在土地上难以得到认同
刘恒的小说中多次出现了农村人打麻将的场景,这多少反映了当前农民农村生活的典型状况。
《新乡土中国》中解释过这一现象:“真正务农的时间只有三个月,其他时间都玩过去了。
农业劳动的强度比较大,多一点休闲时间也很好,只是这种休闲的时间太长,以至于农民普遍感到闲得无聊。
”[1]可见农民有空余时间打麻将,或者做一些其他跟务农无关的事情。
在农村,单一的种田已经不能再像从前一样得到尊重和认同,长于土地的人们开始认为在土地上下功夫是“愚”的表现,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农村人越来越丰富的、与务农无关的谋生方法的出现了。
1.3 个体自我认同的畸形方式
《杀》中王立秋在杀掉关大保之后,刘恒描写了一个细节,王立秋的媳妇翠英到监狱里看即将执行死刑的王立秋,说他胖了。
而一个人是只有内心舒畅才能吃胖的。
这种畸形的认同方式在《东西南北风》里更为明显。
赵洪生编造了自己杀死朱福根、贾连道和小白鹅的故事,且越编造越完美,甚至沉醉于此。
这一类人都是因为各种过失而永恒地受人嘲笑,而他们自我解脱的方式便是使自己沉浸于一种想象的伟大中,而这种伟大是靠杀人实现的。
这种个体自我认同的畸形源自外界对乡村原有秩序的冲击,也源自一种土生土长的愚昧。
而这种愚昧一旦没有道德秩序的约束,便很容易扩大和实施,最终造成畸形的人格。
综上,在刘恒的作品里,现今的乡土社会已经很难找到传统乡土社会中那种共同的价值追求和道德尺度对人的思想本源的影响。
在传统农民心里,金钱是用来使生活更好的,这包括土地的扩张、粮食的增产、财产的富足、家庭的和睦、氏族的壮大等。
而刘恒的小说中,这种传统的企盼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少,承担这一企盼的群体要么话语权被压制,要么拼尽全力却难逃一死。
人们的信仰体系迅速瓦解,对金钱的欲望来自于想要,而这种想要是永远填不满的。
所谓“举头三尺有神明”,这里的乡土,已经几乎没有一个“神明”存在了。
2 新乡土意识在反思中形成
启蒙者不是单纯的提问者,针对以上中国乡村中传统乡土意识的式微和新乡土意识的畸形,显然只批判和表现是不够的,刘恒也试图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
2.1 机械式的回归:回归土地的失败
《种牛》中就尝试了一种行为上的回归。
李林山回老家范村养牛—万荣买牛—牵牛回范村—牛被李家小辈卖掉—黯然回家的线索,其实也是一条离家—回归—回归失败的线索。
李林山17岁投奔革命,晚年才有机会回归家乡,并想要帮助家乡的人民依靠自己的资源发家致富。
李林山的回归其实是一种完完全全机械式的回归,以一个外来者的心态,带着自己的理想主义介入自己早已不熟悉的土地和村落。
不在充分了解基础上的帮助可能恰恰适得其反。
这种形式主义的回归和帮助在现在的乡村中也不在少数,一厢情愿回归家乡的企业家和一部分乡村工作者在不了解农村现实情况的基础上盲目地开展工作,不仅事倍功半,而且不得民心,还往往产生乡村工作难做、农村人不知好歹的想法。
2.2 在地的回归
除了形式意义上的回归,还有一种在地的隐形的回归——老一辈农民根本没有离开土地,一直坚守在土地上,是出色的庄稼汉。
他们供养的土地养育了他们传统的乡土本性,对耕种毫无保留的温情和对土地毫不怀疑的信仰支配着他们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传统的乡土是“不变”的,而浸润了这种气息的传统庄稼人也安于在这种不变中寻找自己的价值。
杨天臣(《力气》)旺盛的生命力跟土地是极相配的,他的力气大、肯下力干活,又有点炮的能耐,在村里乡里风光了一辈子,人人都敬他。
可这力气一旦换了环境,便处处受到压制与曲解,不能给人带来荣誉,甚至给人带来灾难。
知青笑他力气大,“他的苦做在学生眼里变得可忧,是具体有形的一种愚昧。
”[2]他也终于死于仁义——为帮叔伯兄弟天保的遗孀种地,赔上了自己用了一辈子的力气,摔断了胯骨瘫痪在床,最终用筷子和麻绳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他的兄弟天保,在村里做了一辈子的官,是村中握有话语权的长老,却被年轻干部的几句口角给噎死了,落一个尴尬的结局。
刘恒给予了这些传统的庄稼人以充分的肯定。
杨天臣和天保的死代表了乡土社会中土地信仰体系和传统道德体系的逐渐瓦解,老一辈人对土地的感情和乡村秩序的维护方式如果顽固不变,显然不能完全适应已经变化了的乡土社会。
刘恒在这里其实也提出了让农民完全回归土地的设想和纯粹利用德治而忽视法制的治理方法具有极大的不合理性。
2.3 精神归乡:平民立场与启蒙视角的共存
精神归乡并不是要先出走然后才能回归,而是指一种对乡土社会的自觉认同,即看到不足产生的原因并心甘情愿地去谅解,对自己生根的土地有深刻的归属感,对同自己一样的农民有将心比心的体谅。
这种归属感和体谅不仅是努力寻找乡土社会好的一面,而且是在不好的一面中寻找到变好的希望。
农民对粮食舍不下的温情,是刘恒乡土小说中着重表现的一面。
《狗日的粮食》里,杨天宽的女人是用粮食换来的,孩子的名字也是粮食,一家人一辈子围着粮食过好好坏坏的日子。
女人因为丢了粮食服了苦杏仁,“因它来而又为它而走了,却是深爱着它们的。
”[3]《力气》里,民兵队动员天臣入队,天臣不入,也不让儿子入,“锄子不肯换枪,杀生的壮胆不得不败给庄稼命。
”[4]他撂不下的是自己的九亩地,他对土地和庄稼是有深厚的感情的,感情渗透在跟庄稼的对话里,一个抽烟袋的老人对着青壮的玉米,也能一脸慈悲。
这是一种对土地的归属感和信任感,这种感情生根于土地,也同身后的土地一样永恒。
对粮食的温情,注定了农民对土地的信仰和崇拜,而这种崇拜是延续千年,并会一直存在的。
农民和土地的感情是不可能消亡的。
而这种感情是一种乡土社会的调和剂,只要有它在,乡土社会就不可能变得太坏。
除去道德和感情,土地对生命的养育还在一代一代生生不息,乡土不会彻底消失,乡土维系的道德和秩序也不会彻底消失。
刘恒的新乡土意识是建立在新乡土社会的基础上的,深入现实又充满希望,立足批判又饱含温情。
参考文献:
[1]贺雪峰.新乡土中国[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2]刘恒.刘恒自选集[M].作家出版社,1993.
[3]刘恒.狗日的粮食[J].中国,1986(9).
[4]刘恒.力气[J].北京文学,1987(7).
[5]刘恒.伏羲伏羲[J].北京文学,1988(3).
[6]刘恒.连环套[J].北京文学,1989(1).
[7]刘恒.两块心[J].时代文学,19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