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误译_的文化使命与文本_来生_的重构_以建国后十七年英美文学翻译为例
“文化转向”视域下袁可嘉“十七年”(1949--1966)英诗汉译
“文化转向”视域下袁可嘉“十七年”(1949--1966)英诗
汉译
刘晰
【期刊名称】《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2(029)004
【摘要】“十七年”(1949-1966)是袁可嘉诗歌翻译的高峰期,他以深厚的英语文学与汉语写作的功底,将翻译作为展示自己诗艺的舞台,为中国新诗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此处以“文化转向”为视角,将关注点投注于袁可嘉在这一阶段的译源选择与翻译策略,通过梳理发现他的译介活动是在当时政治语境、主流诗学及翻译政策等多因素规约和作用下发生的。
而作为一位诗人翻译家,袁可嘉在这一特殊时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诗才。
在相对逼仄的范围内根据自己的审美标准进行诗歌译介,力求达到“限制中寻求完美”。
【总页数】5页(P62-65,75)
【作者】刘晰
【作者单位】安徽财贸职业学院旅游管理系,合肥2306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59
【相关文献】
1.及物性视域下英诗汉译中小句的变异研究——以《她住在人际罕至之地》及其3个中译本为例 [J], 杨立学
2.及物性视域下英诗汉译中小句的变异研究——以《她住在人际罕至之地》及其3个中译本为例 [J], 杨立学
3.第二届袁可嘉诗歌奖暨《十月》青年作家奖颁奖 [J], ;
4.规范理论视域下胡适清末至五四时期英诗汉译研究 [J], 孔绍飞
5.文化转向视域下高校文学概论课程有效教学的反思 [J], 谢欣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解读中西方文化差异下的英美文学作品翻译
解读中西方文化差异下的英美文学作品翻译作者:陈翠兰来源:《语文建设·下半月》2014年第01期摘要:为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文学翻译能力,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英美文学翻译思维。
本文运用理论阐述和事例分析法,从英美文化价值取向、习俗风情、美学思想、角色转换等方面构建英语翻译思维。
关键词:英美文学翻译文化文学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财富,不同的文化体现不同民族的思想观念和审美情趣,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
翻译是文化交流和传递的桥梁和纽带,沟通世界文化,融合人类共通的思想和情感,文学翻译是人类思想和情感交流的最为重要和持久的方式。
英美文学作品翻译是帮助中国人感知外国文学的最为主要的方式,也是丰富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促进中西思想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借助这扇翻译之窗,可以让我们看到更宽更广的西方世界,感知西方思想文化,也能够更好地促进中国文化的对外输出,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推动中外文化发展,促进世界文学的繁荣。
英美文学要保证引入中国时保留英美风味,而又合乎国人思维,这就离不开翻译思维的构建。
一、翻译思维构建的意义语言是思维形式的载体,不同的语言形式,背后是思维模式的差异。
文学翻译从表面看是语言形式的转换,而其依据的却是不同民族的潜在思维形式。
英美文学翻译不仅是语言文字的转化,更是中西思维的沟通和衔接。
从高校英语教学的角度来看,首先,构建英美文学翻译思维有助于高校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英美文学作品是英美国家文学大家创作出来的优质作品,不但具有很好的表现句式,还有良好的英语素养、较高的艺术修养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他们的语言生动鲜活,成语和习语等内涵丰富,语言富有表现力,翻译英美文学能够很好地感知英语习惯,积累英语词汇和句式,练习语言表达艺术,更好地感知英语思维,锻炼英语思维,使原本单调乏味的语言变得生动鲜活富有内涵,提高了英语的写作思维能力和语言表现力。
其次,中国著名的翻译家严复提出语言翻译要做到“信、达、雅”,构建英美文学翻译思维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信、达、雅”的翻译思想。
“十七年”时期《中国文学》(Chinese Literature)“计划翻译模式”研究
“十七年”时期《中国文学》(Chinese Literature)“计划翻
译模式”研究
钦佩
【期刊名称】《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年(卷),期】2024()3
【摘要】“十七年”时期以《中国文学》(Chinese Literature)和外文出版社为代表的国家翻译机构翻译实践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翻译模式,即“计划翻译模式”。
首先,作为中国文学对外翻译的组织者与业务负责人,叶君健经过“下乡”完成知识分子身份认同和思想认识的改造。
其次,作为冷战时期中国国家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中国文学》精心设计翻译策略,开展国家文学翻译实践。
再次,作为国家翻译机构和国家文化单位,外文出版社服务于国家对外宣传的翻译目的。
最后,翻译界经过组织化、计划化的整合,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工具,中国文学对外翻译是冷战时期重要的国家文化工程。
【总页数】14页(P25-38)
【作者】钦佩
【作者单位】浙江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
【相关文献】
1.《中国文学》(Chinese Literature)当事人采访笔录
2.香港《译丛》的中国文学对外翻译传播模式研究——以孔慧怡主编时期(1987—2007)为中心
3.Chinese Literature Today(《今日中国文学》)杂志创办与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
4.社会翻译学视域下中国文学译介研究新进路——《中国文学译介与传播模式研究——以英译现当代小说为中心》评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建国后17年译介外国文学的现代性特征
建国后17年译介外国文学的现代性特征
方长安
【期刊名称】《学术研究》
【年(卷),期】2003(000)001
【摘要】建国后17年译介外国文学,与解放前译介外国文学相比,具有三大现代性特征:一是译介目的不在审美形式的输入,而在捍卫、建设社会主义民族国家这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性上;二是译介对外国文学的读解,服务于捍卫、建设社会主义民族国家这一现代性工程,忽视了作品的自由、民主、人权等资本主义文化启蒙主题;三是译介国家地区的多元性与译介作品类型的单一性,即主要译介了那些与17年社会主义现代性精神相一致的作品。
【总页数】5页(P109-113)
【作者】方长安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6
【相关文献】
1.建国后十七年外国文学经典批评的等级差序——以创作方法的考察为中心 [J], 李松
2.建国后十七年外国文学经典的翻译标准 [J], 李松
3.楚图南的外国文学译介与翻译家身份建构 [J], 罗杰
4.论《新青年》外国文学的译介 [J], 高璐夷;储常胜
5.论《新青年》外国文学的译介 [J], 高璐夷;储常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建国十七年间“革命历史小说”英译研究——以《林海雪原》英译为个案
建国十七年间“革命历史小说”英译研究——以《林海雪原》
英译为个案
倪秀华
【期刊名称】《外语与翻译》
【年(卷),期】2008(000)004
【摘要】近年来建国“十七”年文学逐渐成为文学和文化研究的热点,但对同时
期出现的这些文学作品的外译现象,却几乎没有引起翻译研究者太多的关注。
本文试从“十七年”文学的主体——“革命历史小说”的英译人手,具体考察该时期《林海雪原》英译与中国十七年政治意识形态的关系,从而揭示“革命历史小说”英译与中国现代民族国家想象的关系。
【总页数】8页(P8-15)
【作者】倪秀华
【作者单位】香港九龙塘香港浸会大学逸夫校园思齐楼七楼翻译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7
【相关文献】
1.话语标记语英译研究——以《茶馆》英译为个案 [J], 刘彬;李晶;
2.话语标记语英译研究--以《茶馆》英译为个案 [J], 刘彬;李晶
3.当代中国小说英译研究——以《来来往往》的英译为个案 [J], 沈凝芬
4.深度翻译视角下的中国传统哲学术语英译研究——以《道德经》英译为个案 [J],
王筱;
5.深度翻译视角下的中国传统哲学术语英译研究--以《道德经》英译为个案 [J], 王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为时代而译:《译文》《世界文学》与“十七年”文学译介
为时代而译:《译文》《世界文学》与“十七年”文学译介葛文峰
【期刊名称】《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6(032)006
【摘要】建国后的“十七年”时期,《译文》(1953—1958)与《世界文学》(1959—1964、1966)是唯一一份进行外国文学译介的官方期刊。
在国内外政治局势与主流意识形态的操控下,以1959年更名为界线,该刊前、后期外国文学译介的选取和译介方法不尽相同:《译文》体现出中苏友好“一边倒”、团结一致对抗“资本主义阵营”的时代特点;《世界文学》则体现出亚非拉各民主国家众志成城、反抗“美帝苏修”的时代特征。
《译文》与《世界文学》的译介活动坚持“政治标准”为第一要义,是特定时代的特殊文学行为。
【总页数】6页(P70-75)
【作者】葛文峰
【作者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北京100089; 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59
【相关文献】
1.市场经济时代的译海冲浪——新时期浙江翻译文学探析 [J], 傅守祥
2.文学操纵:文学译介的一个特殊时代——十七年间英美爱情诗歌译介述评 [J], 吴
赟
3.美国《时代》杂志评选出:二○○七年度科学领域十大发现 [J], 张忠霞
4.论语篇视点译观——以十篇《秋思》译文为例 [J], 蒋庆胜
5.翻译文学期刊构建的“世界文学”图景——以建国初期的期刊文学译介为例 [J], 卢志宏;王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建国“十七年”美国儿童文学翻译概述(1949-1966)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LANZHOUVOCATIONALTECHNICALCOLLEGE 2021年2月Feb.2021第37卷第1期Vni.37Nn.1建国“十七年”美国儿童文学翻译概述(1244-1266)应承霏(浙江农林大学文法学院,浙江杭州311302)[摘要]从中国的儿童文学发展历程来看,美国儿童文学是重要的影响力量之一。
本文采用描述性翻译研究范式,对建国“十七年”间的美国儿童文学翻译展开研究,重点考察译作数量、种类、出版时间和地点、复译作品和主要译者等方面,勾勒该时期的译介概貌,并归纳这一时期美国儿童文学翻译的特点。
[关键词]建国“十七年”;美国儿童文学;翻译[中图分类号]H3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9503(2021)01911693[收稿日期]2020-09-25―、弓I言中国的儿童文学是在译介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和作品的背景下孕育生成并发展的,其中美国儿童文学是重要影响力量之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大批作家并不是专业为儿童写作,而新生的年轻的儿童文学作家还未成长起来。
这造成本土原创儿童文学薄弱,不得不依靠外国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
为了对建国初期,美国儿童文学在我国的译介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本文对建国后17年的美国儿童文学译作做了梳理,重点从译介时间分布、出版地、重要作品、主要译者等方面进行考察,勾勒该时期美国儿童文学译介的进程和特点,从而促进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和研究。
二、本时期美国儿童文学译介概况笔者参考《1949_1979翻译出版外国文学著作目录和提要和《中国22世纪外国文学翻译史(上卷)》2,并结合中国国家图书馆资源,将建国后-7年内在中国内地出版的美国儿童文学译作进行收集并整理,制作了《建国“十七年”美国儿童文学作品翻译编目(1949-1966年)》(以下简称《编目(1949-1966年)》)。
根据编目,1949年至1246年的17年间,共有17位美国作家的27部儿童文学作品被翻译。
建国后十七年外国文学经典的翻译标准
The Criterion of Foreign Literature Classics in the 17 Years After the-Founding of PRC
作者: 李松[1]
作者机构: [1]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出版物刊名: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113-115页
主题词: 十七年;文学翻译;政治意识形态;内部发行
摘要:建国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为了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新文化的统治地位,以一定的批评标准翻译引进了众多外国经典。
其具体情形为,在国别标准上,苏俄的文学作品的翻译占据压
倒性优势;就国家之间的差序而言,以政治意识形态作为翻译的取舍标准;就国内的阅读权力
而言,采取内部发行措施。
中西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翻译的影响及策略
2142018年23期总第411期ENGLISH ON CAMPUS的水手,那水手只穿着一条蓝色的帆布裤子,有一根吊带。
源语充分照顾了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语言水平,适当停顿让长句看上去简洁,听上去琅琅上口。
可目的语却忽视了这一特点,没有发挥译者主体性,将其译得冗长拖沓,失去了源语的语言特色。
于是译者在译林出版社1986年出版的《原来如此的故事》中,将其译为“你就会发现大海中有只救生筏,救生筏上有个从沉船逃生的水手,水手光着膀子,只穿了一条蓝色帆布裤,帆布裤有一副吊裤带”。
这样巧妙地运用了顶针的修辞手法,达到了环环相扣,引人入胜的效果。
这就帮助小读者们在脑海里形成一副动态的、惟妙惟肖的画面,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加深了他们对故事情节的印象,引发他们阅读和学习的兴趣。
2.排比。
例6:He ate fishes. He ate the starfish and the garfish, andthe crab and the dab, and the plaice and the dace, and the skate and his mate, and the mackereel and the pickereel, and the really truly twirly-whirly eel.译文:这头大鲸以吃海中各种各样的鱼为生,什么海星、螃蟹、海蝶、鳐鱼、鲐鱼、狗鱼、硬鳞鱼、比目鱼、雅罗鱼。
以上例句译者运用了排比的修辞,在例6中,译文保留了源语的顺序,虽然也保留了其语言风格,使用了排比,却没有注意到下文复述的“海星”和“螃蟹”并不属于鱼类,如果译文对此不加以区分,或者说不译出fishes这个能指的全部所指,那就会造成知识性错误,给孩子们的认知造成困惑。
于是译者在译林出版社1986年出版的《原来如此的故事》中,将其译为“这头鲐鱼、鲭鱼、梭鱼、硬鳞鱼、比目鱼和雅罗鱼,也吃海星和螃蟹”。
如此一来,充分发挥译者主体性,虽然改变了原文的句子结构,但更为准确,同时也保留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翻译伦理视角下华裔美国文学汉译的思考
翻译伦理视角下华裔美国文学汉译的思考杨琦;周文革【摘要】作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特殊媒介,华裔美国文学已随着文化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华裔美国文学的汉译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帮助华裔美国作家及群体完成"故国"之旅,实现文化回归,是汉译翻译的重心.文章通过分析华裔美国文学作品汉译的特殊性,从韦努蒂的翻译伦理出发,进一步探究汉译者的伦理选择及翻译策略,旨在为今后华裔美国文学的汉译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As a special medium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 has gained widely attention at home and abroad as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globalization.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 is confronted with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How to realize "the travel to the motherland" of these Chinese American writers and ethnic groups and how to reach cultural return are the focuses of Chinese translators.Through analyzing the unique nature of 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 translation,this paper aims at coming up with the ethical choices and translating strategies for Chinese translators on the basis of Lawrence Venuti's ethics of translation,so a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American literary works.【期刊名称】《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7(016)001【总页数】3页(P80-82)【关键词】华裔美国文学;汉译;翻译伦理【作者】杨琦;周文革【作者单位】天水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甘肃天水 741000;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湘潭 4112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046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美国华裔美国文学摆脱了在美国主流社会的边缘化地位,不仅走进了美国高中课堂,也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热议的焦点。
探析林译小说的独特“误译”及其思想和贡献
探析林译小说的独特“误译”及其思想和贡献作者:朱幸梓来源:《文教资料》2013年第35期摘要:林译小说是近代文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开创了我国早期翻译作品的先河。
林纾以其独特的“耳受手追”式的翻译方式,翻译出上百部外文小说。
他的翻译理念对我国的翻译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是翻译界的泰斗级人物。
他的译作中所传递的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促进了我国近代社会维新思想的传播。
林译小说在文学、翻译和语言领域都有着重大的贡献。
关键词:误译古雅维新实业小说新文学清末民初的动荡时代,政治变动,文化碰撞。
在这个时代中,产生了一批才能卓荦的文人,林纾就是其中之一。
林纾的作品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他的译作,开创了文学翻译的自觉局面。
作为近代文坛中第一位文学翻译大师,林纾的译作中折射出他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审美个性。
他所翻译的小说有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独特性,反应了新旧交替的思想特点,具有特别的价值意义。
一、独特的翻译方式和理念众所周知,林纾并不懂外文,他甚至把外文称作“蟹行文字”。
他所进行的翻译是用文言文将别人口授的外文作品记述下来,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自己与众不同的翻译风格。
与我们常见的翻译作品相比,林纾的译作更具有自主性,融入了他对作品的理解,因此较之原著来说,总是存在一些不同的。
林纾在古文方面有着坚实的功底,因此他使用文言文翻译就显得驾轻就熟。
在当时的社会中,古雅的译笔也更受欢迎。
当时的读者群并不可能大量接触到外文作品,也无法将译文与原文进行比较,因此他们更关心的是译作的文笔。
一方面,林纾本身也是有着传统伦理思想的文人,他的译作中也融入了传统的文化观念;另一方面,作品存在的价值在于顺应普通读者的需要,从而通过作品启发民智。
林纾自己也曾说过:“名人救世之言,余稍为渲染,求合于中国之可行者。
”[1]他在翻译作品的过程中,会删除或改写那些有悖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内容,使作品更符合中国民众的心理需求和价值判断,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这些外国小说在中国的普及。
“十七年”文学跨媒介改编与文艺新秩序的建立
(四)重文化传承,引入当代年轻人视角红色经典文学讲述战争年代的故事,与今天的年轻人有一定的距离。
如何让年轻人更容易进入历史场域进行体验?影片加入了当代年轻人的视角。
最突出的是增加了韩庚饰演的姜磊,由他看样板戏展开回忆,代表现代年轻人对那段革命岁月的追寻。
杨子荣的速写簿“穿越”到了他的手上,他也以速写簿为线索“穿越”到从前的年代。
这种正反向的穿越将姜磊对父辈的个体记忆和对革命的集体记忆交织在一起,实现了当代年轻人与革命先辈的情感对话与贯通,拉近了双方的距离。
徐克在关于《智取威虎山》的纪录片里说:“韩庚饰演这个人物就是我们要给现代人一种情怀,跟过去接上的情怀。
”影片还增加了青莲和小栓子的角色。
两者代表了家庭的概念,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让栓子这一代不再有战争”。
革命的结果直接影响了栓子这代人未来的命运—个人家庭的幸福生活。
因为革命胜利,才有了青莲和小栓子的重逢,才有了最后的团圆饭。
影片最后以“穿越”的方式将个人对父辈的情感和回忆打通,同时也获得了观众的认同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
”[4]“十七年”红色经典文学及其改编的影视作品作为中国人民的精神财富承载了时代的记忆,其革命文化、英雄人物、传奇故事成为经典文化IP,在新中国影视发展史上不断被改编及再改编,串联起了不同时代人们的文化及情感需求。
需要提醒的是,由于当前影视创作强调IP价值,对“十七年”红色经典文学的改编侧重于再改编,对那些未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进入电影改编序列的红色经典文学作品有所忽视,“十七年”红色经典文学的价值仍未被完全认识与发掘。
在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人们要重视“十七年”红色经典文学的重要价值,做好影视改编及再改编,使其在传承革命文化、为国家民族培根铸魂、树立文化自信上发挥更大作用。
注释:[1] 笔者根据《中国新文艺大系(1949—1966)电影集(下卷)》所载《附录:1949—1966 故事片编目》统计。
为时代而译:《译文》《世界文学》与“十七年”文学译介
2016年12月第32卷第6期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Edition of Social Sciences)Dec.2016Vol.32 No.6DOI:10. 13216/ki.upcjess.2016. 06. 0013为时代而译:《译文》《世界文学》与“十七年”文学译介葛文峰1,2(1.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北京100089; 2.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淮北235000)摘要:建国后的“十七年”时期,《译文》(1953—1958)与《世界文学》(1959—1964、1966)是 唯——份进行外国文学译介的官方期刊。
在国内外政治局势与主流意识形态的操控下,以1959 年更名为界线,该刊前、后期外国文学译介的选取和译介方法不尽相同:《译文》体现出中苏友 好“一边倒”、团结一致对抗“资本主义阵营”的时代特点;《世界文学》则体现出亚非拉各民主国 家众志成城、反抗“美帝苏修”的时代特征。
《译文》与《世界文学》的译介活动坚持“政治标准”为第一要义,是特定时代的特殊文学行为。
关键词:《译文》;《世界文学》;“十七年”时期;时代局势;文学译介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5595(2016)06-0070-06一'弓I言从新中国成立到“文革”开始前的17年间,新 中国在国内、国际政治局势风云变幻的历史潮流中 发展起来,史称“十七年”时期(1949一1966)。
其 间,新中国既要巩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果实、逐 步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又要团结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第三世界国家的反帝同盟。
在特殊的政治环境 下,政治局势与主流意识形态对文艺方针路线的影 响力空前加强。
跨越国界进行的翻译活动直接关涉 国内外政治局势,“翻译已经不再是一种中性的、远 离政治及意识形态斗争和利益冲突的行为。
批判文学翻译变迁与沿革历程
批判文学翻译变迁与沿革历程他者是相对自我而存在的一个概念,是自我对自身之外世界的认知。
相对自我,他者是陌生的,异己的。
当自我与他者和谐相处之时,他者作为自我参照的对象参与自我的自身建设,起到提升修正自我的作用。
但当他者与自我处于二元对立的状态时,他者对于自我来说是敌对的和危险的,因而将遭遇铲除。
在这种情景中,自我对他者的认识往往成为对缺席的他者的批判,偏执的自我言说与盲目的排外,从而遮蔽了他者的真实身份,并阻碍人们认识真实的他者世界。
对自我与他者关系的正确认识将有助于我们理解本族文化与他者文化之间的关系。
文化中的他者意识往往是偏狭的自我意识在他者身上的投射,是主观的、非理性的。
从这个角度来考察中西文化对峙的建国后十七年(以下简称“十七年”)的英美文学翻译,我们将能更好地认识这段文学翻译史的真实面貌,揭示激荡在看似风平浪静的文字转换背后历史的风起云涌。
翻开这段尘封的翻译史,梳理这一时期译介的英美文学作品,我们不难发现“十七年”中国翻译界选择翻译英美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倾向:即所谓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是“十七年”中国英美文学翻译最主要的关注点。
尽管从“十七年”英美文学翻译的实际情况来看,远自14 世纪的乔叟(GeoffreyChaucer),近自与“十七年”译入语语境同期的英美文学作品(如美国作家霍华德・法斯特,HowardMelvinFast),都曾出现在当时中国翻译家的翻译视野中,但“十七年”对英美文学翻译的一个重要倾向─对文本的选择侧重所谓的批判现实主义─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本文将通过对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在“十七年”间英美文学翻译中一枝独秀的原因的分析,通过对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在这一历史期间所遭遇的批判的考察,同时结合对狄更斯与马克・吐温两位英美作家作品翻译的个案研究,深入考察分析在“十七年”中国的译入语语境中,英美文学的翻译与接受。
一、英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翻译为何一枝独秀首先,“十七年”中国翻译界对英美现实主义文学的偏爱延续了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中国翻译西方文学的传统。
建国后的翻译家
朱生豪
中华莎学天才的翻译家。他把自己的 一生献给了莎学的伟大翻译事业,他是 用热血和生命翻译了《莎士比亚戏剧全 集》《莎士比亚全集》。 当时的中国没有一种外国作家的全集, 在这种背景下决定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 “他决定译莎,除了个人兴趣等其他原 因之外,在日本帝国主义肆意欺凌中国 的压力下,为中华民族争一口气是重要 的动力”。
翻译主张
一、对审美主体即译者提出三个条件: 第一是译者对原文文字及内容上透彻 的了解 第二译者有相当的国文程度能写清顺 畅达的中文 第三是译事上的训练,译者对于翻译 标准及手术的问题有相当的见解”。 (手术即技术方法。)
翻译主张
二、提出翻译的三重标准: 忠实的标 准,通顺的标准,美的标准。 三、提出是译者的三种责任:对原著 者的责任;对中国读者的责任;对艺术 的责任。
对“直译”与“意译”的新解
1980 年,他在《茅盾译文选集· 序》中指出:“‘直 译’的意义就是不要歪曲了原作的面目, 要能表达 原作的精神。”茅盾将直译解释为再现原作的风格, 即对原作风格的忠实才是最大的忠实。可以看出,茅 盾的直译很独特,不同于单纯强调语言形式等忠于原 作的传统“直译”,而是一种对原作更深层次的忠实。 茅盾关于直译与意译的观点是他“艺术创造性 翻译”思想的基础。至此,茅盾的翻译思想彻底成为 一个完整体系。
译著:契诃夫的《在家里》、 《他的仆》、《日落》、 《万卡》、高尔基《情人》、莫泊桑《一段弦线》、易卜生 《社会柱石》等 大量的苏联和欧洲文学 翻译的作品涉及 23个国家的40位作家。 一. 神韵说:上世纪二十年代初 在中国近代翻译史上第一个提出“神韵”理论的人。
主要译作
《在家里》 《他的仆》 《日落》 《万卡》 《情人》 《一段弦线》
_误译_的文化使命与文本_来生_的重构_以建国后十七年英美文学翻译为例
中国比较文学2008年第2期(总第71期)翻译研究“误译”的文化使命与文本“来生”的重构————以建国后十七年英美文学翻译为例卢玉玲(复旦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200433)摘要:在传统翻译理论中,“误译”往往只是被用来判断译者语言能力、或揭示译者不忠的“失败”的语言转换行为。
然而,近年来随着翻译研究学科的不断深入发展,人们重新检阅翻译史上的“误译”行为,却不断发现这些看似“失败”的语言转换行为,往往是负载着特殊文化使命的译者对文本“来生”的重构,是具有历史时效性的改写行为。
本文以建国后十七年英美文学的翻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照新时期以来的新译本,揭示“误译”所隐含的中西文化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碰撞、扭曲与变形;而新时期以来对“误译”的不断修正,则折射出复杂变迁中的中国面对她/他者时更为自信而宽容的文化气度。
关键词:误译;改写;“十七年”英美文学翻译;文化碰撞Abstract:In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 mistranslation is either regarded as ayardstick of the translator s language ability or a proof of the translator s betrayal a-gainst the author. However, with the furtherdevelopmentof translation studies, a re- examination ofmistranslations in the translation historywill reveal thatthose seeming-ly unsuccessful language transactions turn out to be the reconstructed afterlife of thetexts encodedwith the special culturalmission of the translator, a rewriting effectivein specific historicalperiods. Targeted at the translation ofEnglish andAmerican lit-erature during 1949-1966 aswell as the new translated editions since 1978, thispaper, through a reexamination ofmistranslations, discloses the cultural conflictand distor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West in this specific historical context; and the re- visedmistranslations after 1978 reflect a different cultural attitude ofChina towardsother cultureswhich ismore confident and tolerant.Key words:mistranslation; rewriting; theChinese translation ofEnglish andAmer-ican literature during 1949-1966; cultural conflict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6101(2008)02-008-11·8·卢玉玲“误译”的文化使命与文本“来生”的重构一、引言一个文本的诞生往往与它生存的土壤———社会、文化、历史、作者个人的精神探索和美学追求等诸多因素息息相关。
当代中国文学史研究的新视角与新思考_对建国后十七年文学的历史梳理和理性评价
架, 影响甚至规范了写作上的一种模式。该体系、体 制、框架和模式, 尽管在后来的运动中也遭到过诋毁 批判, 但其建构起来的有关社会主义文学的基本话 语方式和基本价值评价体系, 一直延续至今, 并为当 前建国后文学史研究提供着富有思想和实践启迪的
既受到比较广泛关注、同时又极富挑战性的命题和 话语资源。
因此, 本次会议将为推动我国在新型食品的研发与 学 科学评价技术和体系的建立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术
动
黄健 : 教授 。 Tel: 0571- 88273320
E- mail: simonhj@sohu.com
态
21
专题述评
2
2007
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出现了新局面, 涌现出大 量的新信息。首先当代文学的生成环境与建国初期 相比发生了巨大变化, 而且这些变化还在继续扩大、 增加, 同时, 对于文学以及文学史的认识, 包括对于 当代文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认识等, 在学术思想领域 也引发出了多次范围广泛的讨论。这些讨论形成的 认识, 对当代文学已经确立起来的基本话语方式进 行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清理与辨析, 对当代文学在其 形成发展过程中所建立起来的, 不仅不同于而且要 高于此前文学的“等级”评价体系和阐释框架进行了 解构和重构。上述研究中最为明显的特点, 即将“当 代文学”作为 20 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环 节, 将其纳入到“ 五 四 ”以 来 的 中 国 文 学 的 整 体 系 统之中进行定位和评价, 同时又将这一时期的 中国文学纳入到同时期甚至更早时期的世界文 学框架中进行比较和分析。与上述研究实践相 伴随的, 就是当时学界提出的一种具有一定代 表性的认识, 即希望“改变这门学科原有的性 质, 使之从隶属于整个革命史传统教育的状态 下 摆 脱 出 来 , 成 为 一 门 独 立 的 、审 美 的 文 学 史 学 科 ”。 作 为 上 述 讨 论 和 研 究 的 成 果 , 出 现 了 由 洪 子 诚 编 著 的《 中 国 当 代 文 学 史 》和 陈 思 和 编 著 的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等 40 余种当代文学通史和 专著及 60 余种各种文体史、思潮史著述。这些著述 在 文 学 观 念 和 文 学 史 观 念 、思 维 方 式 、文 学 审 美 、艺 术价值以及文学语言等方面, 对 20 世纪 80 年代以 前的当代文学史叙述阐释进行了反思和超越。
“十七年”1949—1966翻译研究:回顾与展望
“十七年”1949—1966翻译研究:回顾与展望作者:李金树来源:《外国语文研究》2017年第03期摘要:“十七年”(1949-1966)是我国翻译文学史上黄金时代,蕴含着丰富的研究课题。
本文从翻译史著、博士论文和期刊论文三个层面,对新时期以来关于“十七年”的翻译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和总结,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研究不足予以分析和剖释。
文章从应用翻译研究、翻译生产/出版研究、译者文化生态研究、理论融合研究四个方面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空间进行展望。
关键词:“十七年”(1949-1966);翻译研究;回顾;展望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822(2017)03-0065-091. 导言“建国十七年”(1949-1966)(以下简称“十七年”)的外国文学翻译是在特殊的时代语境和政治话语下进行的,“文学译介主要体现为一种政治关系”(朱栋霖,2009:174)。
基于这种认识,长期以来,学界对“十七年”翻译的考察,将其简化为意识形态“一元化”的产物,“认为‘十七年’外国文学翻译完全意识形态化,没什么研究价值。
”(方长安,2003:110)政治因素对文学作品的制约,成为十七年译介研究不言而喻的事实。
在这种观点影响下,较之晚清和民国时期相比,对“十七年”外国文学翻译的关注程度和研究热度,自然冷清、落寞许多①。
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十七年”的外国文学翻译并不像大多数所认为的“一片空白”,而堪称“我国翻译文学史上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出现了“译业兴盛、译人众多、译著繁富、译笔精湛的繁荣景象”(周发祥等,2009)。
有数据表明,建国十七年间的外国文学翻译在数量上并不输给“清末民初”时期②,可业内对这一时期的研究热度和关注程度相对较低。
但是,这种相对沉寂的状态恰恰蕴涵着研究的无限生机,有了深入发掘和阐发的可能性。
截止2016年6月,笔者共收集到国内以(或涉及)“十七年”外国文学翻译为主题的翻译史著作、博士论文和核心期刊文章多种,现对上述成果③做一梳理,以期对彼时的外国文学翻译研究发展动态获得一个较为全面的概貌。
误译的文化解读
误译的文化解读
李茂林
【期刊名称】《琼州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8(015)004
【摘要】本文探究误译的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以及由此折射的深层文化原因。
【总页数】3页(P99-100,120)
【作者】李茂林
【作者单位】广东培正学院英语教育中心,广东广州5108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59
【相关文献】
1.预设与误译:翻译之文化解读 [J], 李捷
2.从文化误译看译者的再创造——解读霍克思译《红楼梦》 [J], 周晓寒
3.预设与误译:翻译之文化解读 [J], 李捷
4.跨文化翻译中误译的原型认知解读 [J], 彭朝忠;成彩云
5.从文化误译看译者的再创造——解读霍克思译《红楼梦》 [J], 彭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比较文学2008年第2期(总第71期)翻译研究“误译”的文化使命与文本“来生”的重构————以建国后十七年英美文学翻译为例卢玉玲(复旦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200433)摘要:在传统翻译理论中,“误译”往往只是被用来判断译者语言能力、或揭示译者不忠的“失败”的语言转换行为。
然而,近年来随着翻译研究学科的不断深入发展,人们重新检阅翻译史上的“误译”行为,却不断发现这些看似“失败”的语言转换行为,往往是负载着特殊文化使命的译者对文本“来生”的重构,是具有历史时效性的改写行为。
本文以建国后十七年英美文学的翻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照新时期以来的新译本,揭示“误译”所隐含的中西文化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碰撞、扭曲与变形;而新时期以来对“误译”的不断修正,则折射出复杂变迁中的中国面对她/他者时更为自信而宽容的文化气度。
关键词:误译;改写;“十七年”英美文学翻译;文化碰撞Abstract:In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 mistranslation is either regarded as ayardstick of the translator s language ability or a proof of the translator s betrayal a-gainst the author. However, with the furtherdevelopmentof translation studies, a re- examination ofmistranslations in the translation historywill reveal thatthose seeming-ly unsuccessful language transactions turn out to be the reconstructed afterlife of thetexts encodedwith the special culturalmission of the translator, a rewriting effectivein specific historicalperiods. Targeted at the translation ofEnglish andAmerican lit-erature during 1949-1966 aswell as the new translated editions since 1978, thispaper, through a reexamination ofmistranslations, discloses the cultural conflictand distor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West in this specific historical context; and the re- visedmistranslations after 1978 reflect a different cultural attitude ofChina towardsother cultureswhich ismore confident and tolerant.Key words:mistranslation; rewriting; theChinese translation ofEnglish andAmer-ican literature during 1949-1966; cultural conflict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6101(2008)02-008-11·8·卢玉玲“误译”的文化使命与文本“来生”的重构一、引言一个文本的诞生往往与它生存的土壤———社会、文化、历史、作者个人的精神探索和美学追求等诸多因素息息相关。
这些来自原语文化母体的诸多因素是构成某一区域文学共性的基石,并由此形成了被我们称之为“民族文学”的独特个体。
在这些保持着原语民族文化个性的文学的“环球旅行”中,其身上特有的异域痕迹既可能因其差异性而备受接受语境的尊崇,也可能被视为对译入语文化造成威胁的“异端分子”而备受挞伐。
而这种境遇往往随着译入语语境的时代变迁而发生变化。
对于身处文化对峙语境中的翻译文学,即使是那些经过精挑细选、看似符合译入语语境时代需求的异域文本,也往往存在着逃逸出译入语语境话语规范的“叛逆分子”。
因此,当它们飘洋过海接受一个全新环境的掌声时,也往往意味着同时必须接受译入语语境的“移植再造”———将译入语语境的自我需求、对“他者”的想象植入文本的血脉之中。
法国学者埃斯卡皮(RobertEscarpit)谈到欧洲读者“认识”远东作家时这样说过:“作者在作品中想表达的内容与读者在作品中寻求的内容之间,可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以致两者毫无共同之处。
于是,读者使用的唯一办法,就是在自己与作品之间安置一面我们称为神话的镜子,这面镜子是由读者所属的社会集团提供的。
欧洲读者‘认识’大部分远东作家就是通过这个办法。
”[1:135]对于翻译文学来说,埃斯卡皮所说的那面“神话的镜子”折射出译入语语境的权力话语在异域文本符号中的“涂鸦”。
这种“涂鸦”行为与安德烈·勒菲弗尔(AndréLefevere)的“改写”概念如出一辙———贯穿于具体翻译过程-语言转换过程,并延伸至译入语语境对译品的解读-翻译作品研究。
从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来看,译入语语境中的专业人士包括译者、批评者、评论者、教师等人形成了对翻译作品意义重构的“阐释链条”[2: 14]。
因此,我们必须弄清楚,在这一文本意义重构的过程中,“译者添加了什么,遗漏了什么,对语词的选择和他/她是如何处置这些语词的。
因为他/她的每一次选择都是一种自觉的行为,这些自觉的行为揭示了译者个人的历史和他周遭的社会-政治语境;换言之,就是他/她自身生存的文化。
”[3:5]在对文本“来生”的重构中,译者对于原文本的干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潜藏于字里行间的语词的扭曲、变形———语词的“误译”尤其令人难以觉察。
在翻译教学和翻译实践中,语词的“误译”无疑是一个常为人诟病的大忌。
因此,在建基于翻译教学和翻译实践的中西方传统翻译理论中,“误译”往往被视作判断译者语言能力、或揭示译者不忠的证据。
然而,近年来随着翻译研究学科的不断深入发展,人们不再把翻译视为纯粹的语言符号·9·中国比较文学2008年第2期(总第71期)的转换行为,重新检阅翻译史上的“误译”行为,却不断发现这些看似“失败”的语言转换行为背后潜藏的历史隐情。
由此,“误译”被赋予了文化意义上的价值,成为重新反思历史的话语手段。
谢天振在谈到“误译”之于比较文学的意义时指出,“对于比较文学来说,误译有时候有着非同一般的研究价值,因为误译反映了译者对另一种文化的误解和误释,是文化或文学交流中的阻滞点。
误译特别鲜明、突出地反映了不同的文化之间的碰撞、扭曲与变形。
”[4: 151]由此可见,“误译”常常是译者自觉地,或在权力赞助者干预下对原作的有意改写。
译本中语词的改写往往因其不留痕迹的“鬼斧神工”而将译入语语境的社会集团关于“她/他者”的那面“神话的镜子”交给译入语语境的读者。
对于缺乏对原作真实世界足够认识的读者来说,这面“神话的镜子”往往是行之有效的。
只有当译入语语境的时代话语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这面“神话的镜子”才会现出原形。
本文以处于中西文化对峙时期的建国后“十七年”英美文学翻译为例,深入探讨“误译”所负载的文化使命与文本“来生”的重构问题。
中西文化对峙的局面导致建国后“十七年”对英美文学翻译的选择十分严格,而那些有幸被选中的文本尽管有着“十七年”中国翻译语境所需的某些特质,但是这些在一个截然不同的文化母体中成长起来的文学作品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诸多与“十七年”翻译外国文学的主要目的:“捍卫、建设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国家这个中国社会主义现代性工程”[5: 109]相互牾的“杂质”。
因此,如何在利用这些来自异域的文本为自己言说的同时根除那些纠缠在文本中的“杂质”,成了重构文本意义的各种改写者必须面对的任务。
根除“杂质”也就意味着对原文本的背离。
在新时期中西文化重新展开对话的历史语境中,当我们重新翻开那些被历史尘封的译本,在原作与新译本的比照下,那些反映其间政治文化碰撞的语词扭曲才跃然纸上。
这些语词的扭曲既有译者在时代话语的干预下自觉的选择,亦有译者在规避时代话语干预下的“戴着镣铐的舞蹈”。
以下将通过分析两个个案在历史流动中的变化,来揭示“十七年”间英美文学作品中语词翻译所隐含的历史玄机。
二、从《抒情十四行诗集》到《爱情十四行诗集》爱情是“十七年”文学创作中不可触碰的一个话题,同样也是翻译文学的一个禁忌。
在僵化而冷冰冰的革命话语试图强行剥离一切人性温情的历史语境中,任何一次温情触碰都将招致无情的批判。
《英语学习》·10·卢玉玲“误译”的文化使命与文本“来生”的重构1962年第1期刊载了王佐良注译的《读莎士比亚的一首十四行诗》(Son- netXVIII),这首诗是莎士比亚的第18首十四行诗,歌颂爱情和青春的永恒。
王佐良小心翼翼地做了这样的交待:“它不仅是一首一般的抒情诗,或通常的爱情诗———这里所说的‘美人’甚至不是一个少女,而是一个青年男子……”[6: 4]可见,王佐良试图通过转移视线来规避诗中的“爱情地雷”。
然而,随着“阶级斗争”的高涨,时代渐渐迈向文化自闭的“文革”时期,这首诗遭到严厉的批判。
1965年殷红在批判《英美文学欣赏》选材上的问题,就以这首诗为例。
她说:“资产阶级的理想与革命性和无产阶级的理想和革命性有着本质的差别,要青年们去熟诵这首诗,很难说对他们的革命化有任何好的影响,相反的,倒会培养了艺术第一、爱情至上的观点。
”[7: 13]该集子中的另一部作品奈希的《春天》也因涉及青年男女谈情说爱而遭批判。
又如1965年《外国文学新作提要》第9期(6月20 日)的“美国黑人文学专辑”,刊载了美国黑人“进步”作家基伦斯(John OliverKillens)的小说《于是我们听到了雷声》(And Then WeHeard The Thunder, 1963)的节选。
编者在赞扬基伦斯这部作品的革命进步性外,也指出“小说的缺点是节外生枝的爱情描写太多,有几段颇为猥亵。
”[8: 1]对于这些在异域环境里成长起来的作品,即使是那些被认为是“进步”的作品,除非彻底拒之门外,否则与译入语语境相抵触的爱情因素永远存在。
因此,如何巧妙地绕过爱情“雷池”、规避时代语境的制裁,便成了译者不得不完成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