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_从阐释学角度分析

合集下载

论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论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正如埃斯卡皮所说:“说翻译是叛逆, 那是因为它把作 品置于一个完全没有预料到的参照体系里( 指语言) ; 说翻 译是创造性的, 那是因为它赋予作品一个崭新的面貌, 使 之能与更广泛的读者进行一次崭新的文学交流; 还因为它 不仅延长了作品的生命, 而且又赋予它第二次生命。”原 作穿越时空进入一个与其原来社会文化情况完全相异的 语境。它的传播会受到新的语言文化规范的制约, 适应新 的接受环境, 符合接受者的审美情趣、价值观念和意识形 态, 才能促使译作在新的接受环境中的传播, 从而融入到 译语文学体系中去。
传统译论曾一度依附于语言学和文学研究。其受结 构主义文论的影响颇大, 具体表现在翻译研究中的作者 中心论和原作中心论。作者中心论认为, 文本存在的意义 在于表达作者的原意, 而译者对文本的解读, 就是要把握 作者原意, 作者原意因此成为支配整个理解活动的核心。 即作者对自己意图的表达是文本得以产生的原动力, 而 如何正确理解和再现原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原作的文学艺 术价值则是译者苦苦追求的终极目标。纵观中外译论史, 此种论调比比皆是。国外有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 奈达 的“对等理论”; 国内从唐玄奘的“求真喻俗”, 严复的“信、 达、雅”, 鲁迅的“保持原作丰姿”, 傅雷的“神似”直至 钱 钟 书的“化境”。以上诸理论中, 作者和原作无不成为圣坛上 被崇拜的对象, 译者只是无条件的接受者。译者的地位卑 微, 翻译被认为是下贱的职业。“仆人, 媒婆, 学舌鹦鹉, 传 声筒, 应声虫”各种带有蔑视的比喻无所不用其极。翻 译 实践中, 译者诚惶诚恐, 惟恐越雷池半步。在他们心中是 一 种 纯 粹 透 明 的 、理 想 主 义 的 翻 译 。 译 者 相 信 只 要 努 力 遵 循上述翻译原则, 翻译便能忠实表达原作的意义、思想内
型的单向流程。 4.1.1 译者作为原作接受者 的身 份 译 者作 为 社会 整 体 中的一份子, 每位译者的翻译艺术都是其所处时代的产 物。每个译者都是从特定的历史条件下, 带着自身的偏见 来理解作品的。译者所处的文化范式、审美标准、文化 价 值取向都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其次, 译者个人 的 世 界 观 、文 学 观 念 、个 人 阅 历 、艺 术 修 养 、情 感 体 验 能 力 和艺术表现力都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各种复杂因素共同 作用加之译者主体素质各不相同, 不可避免会产生误读 现象, 创造性叛逆也就成为必然。

论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以赵元任译《阿丽思漫游奇景记》为例

论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以赵元任译《阿丽思漫游奇景记》为例
埃 斯卡皮认 为翻译 “ 是一 种创 造性 的叛 逆 ” 又 总 , 说 : 说翻译是 叛逆 , “ 那是 因为 它把 作 品置 于 一个
传达出来 , 使读者在读译文 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 时一 样得 到 启 发 、 动 和 美 的感 受 ” 感 。一 部 文 学
作 品涉及 的东西包 罗万象 , 括天文地 理 、 治经 包 政
“ 造性 叛 逆 ” ced e骶 a0 ) 创 (r v a s n 是 翻译 研 究 中 出现 的一个 比较 新 的术 语 , 由法 国文 学社 会
“ 文学 翻译 是用 另 一 种 语 言 , 原 作 的 艺术 意境 把
学 家 罗 贝 尔 ・ 斯 卡皮 ( 0e sap ) 出。 埃 R bnEcri 提 t

文学 翻译 中 的创 造 性 叛 逆
造性 即“ 者以 自己 的艺术 创造 才 能去 接 近 和再 译 现原作 的一 种 主观 努 力 ” 所 谓 叛逆 即 “ 翻译 ④; 在 过程 中译者为 了达到某 一主观愿 望而造 成 的一 种 译作对 原作 的客观背离 ” ④。
必 须指 出的是 , 文学翻译 实践 中 , 种叛 逆 在 这 必须 以创 造性 为前 提 , 有创造性 就没有 叛逆 , 没 而 叛逆 的 目的是 为 了 创 造 。创造 性 和叛 逆 相 辅 相 成 、 为 因果 , 们 是 一 个 密不 可 分 的有 机 统 一 互 它
文学翻译是 翻译 范畴 中一 个 突 出的 、 主要 的
翻译种类 , 也是学 界讨论 最 多 , 究成 果最丰 富 的 研

个 种类 。文 学 翻译 不仅 是一 门学 问 , 是一 门 更
艺术 。文学 翻译 强 调 传 达 和 再 现 原作 的 艺 术 意 境, 即艺术 再创 作 , 而不 要求 译 者 在 文字 上 、 法 句

阐释学观照下的译者“创造性叛逆”

阐释学观照下的译者“创造性叛逆”

1 ‘ 造性 叛 逆 ”的概 念 创

( 方梦之 ,04 1) 2 0 :2而且 他还声称 :翻 译总是一 “ 种创造性 的叛逆 。( 天振 ,9 9 l 7。 ” 谢 19 :3 ) 在我国, 早在 一千年 前 , 宋 的译经 家赞 北 宁就 曾指出 :翻 译者 , “ 如翻锦绮 , 背面俱 花 , 唯 其花 有左 右不 同耳 。 依据这 一说 法 , ” 张泽 乾 (94先生将 其归纳为 :翻 ” “ ,译 ” 19) “ 即 反” “ 即 “ 。 易” 笔者于是就 此将张先生 的这~理解再 向 前推进 一步 , 可将 “ ”理解为 “ 反 叛逆 ”“ ” ,易 理解 为 “ 创造 ” 。因此从 这一 点看 来 , 中国 的 “ 翻译 ” 二字似 乎本身就蕴 涵着 “ 逆” “ 叛 和 创 造 ” 的双 重含 义 , 二 为一 即 为 “ 造性 叛 合 创

逆, 使视界融合达 到更好 的效 果?这是 值得我 们 深 思 的 问题 。
参考文 献
下 图表示 : . 5 ( 8) P
[]方梦之 , 0 4 译 学词典[ 】上海 : 1 20 , Z, 上海 外 语教 育出版 社 . 2 l9 , 箍 系 砷 褫 系 爨统 惠统 概 琴 念 蔬砷 镶 系 [】 胡 经之、 王岳 川 , 9 4 文 艺学美 学方法 怠统 论[ , 京: M】北 北京大学 出版社 . 第 您理 磺 解 纂 怒 轰 遮 【]刘宓庆 , 9 9 当代翻译 理论 [ , 京 : 3 19 , M]北 中 国对外 翻译 出版 公 司 . 图中 S L表示 源语 , RL表示接 受语 。也
逆”
那样 , 解不 可能是 客观 的 , 理 一切 解释 都产生 于 一 种先 在 的理 解 。 因此 , 解 的 客观 性一 理 忠实 是很难 实现 的 。刘宓庆 (9 9 曾将 翻 19 ) 译思 维分 为 两个 主要 阶 段 , 即理 解 和表达 阶 段 , 将翻译思 维中从解码 到换码的全 过程用 他

浅谈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浅谈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 解是一 个 我 们 卷人 其 中却 不 能 支 配 它 的 理
事件 ; 是一 件 落 在 我们 身 上 的事 情 。我 们 它
从不 空手进 人认 识 的境 界 , 总是 携 带 着 一 而 大堆 熟悉 的信仰 和期 望 。解 释 学 的理解 既包 含了我们 突然 遭遇 的陌 生 世 界 . 包含 了我 又 们所拥 有 的那个 熟悉 的世界 。 而 这些 信仰 和 ”
握原作 的精 神 , 就好 象 原 作 者 用另 外 一 国 文
字 写 自己的作 品 。这样 , 翻译 过 程 中 , 在 既要
发挥 创 造 性 , 要 完 全 忠 实 于 原作 的 意 图 。 又
但 与 原作相 比 , 翻译 的创造性 属 于二度 创造 , 即再创 造 。 因为 原 作 的创 作 直 接来 源 于生 活 . 源 于作 家 的现实 , 来 而译作 的创作 则来 源
促 成 了创 造 性 叛 遵 笔 者 积极 的 方 面审 视 翻 . 申客 观 存 在 的 连 一 现 象 , 母 并认 为 正 是 由于 它 - 方 使 得 一 部 又 一 部 的 主 学杰 作 得 到 跨 越地 域 、 越 时 空 的 传 播和 接 受 。 越 关 键 词 : 建 性 、 逆 性 、 界 融旨 、 者反 应 、 美 距 离 创 叛 视 读 审
节译 与 编译 均属 有 意识 型倒 造 性 叛 逆 。
造 成 节 译 与 编 译 的 原 因 很 多 : 与 目 的 语 国 为
地名 中 国化 , 还删 除 了大 段 的 描 写 与心 理 分
析 。因为 他 觉 得 “ 这 样 的 书 , 译 与译 c .i lss a c  ̄ 究竟两 样” 所 以不 必 真旬确 地译” , 字 。译 本 的成 功是可 想 而 知 的 , 者 的 创造 性 叛 逆 把 译 读 者 引入他 自己 营造 的一 个读 者似 曾相 识的

论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

论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

论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现象,分析这一现象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以及如何在保持原作精神的基础上实现翻译的创造性。

我们将首先界定“创造性叛逆”的概念,明确其在文学翻译中的具体表现。

接着,通过案例分析,揭示创造性叛逆在翻译实践中的积极作用,如增强译文的表达力、丰富译文的文化内涵等。

本文还将探讨如何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实现翻译的创造性。

我们将总结创造性叛逆在文学翻译中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以期对文学翻译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二、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在文学翻译的过程中,创造性叛逆是一种独特且必要的现象。

这并非是对原文的背叛,而是翻译者在理解和表达过程中,融入自身理解、审美和文化背景,对原文进行再创造的过程。

这种叛逆,实际上是翻译者对原文的深度解读和个性化表达,使得译文在保持原文精神的更加符合目标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美期待。

创造性叛逆体现在翻译者对原文语言、结构、风格、意象等多个方面的处理上。

在语言层面,翻译者需要根据目标语言的语法规则和表达习惯,对原文进行必要的调整和转换,使得译文更加流畅自然。

在结构和风格层面,翻译者需要深入理解原文的内在逻辑和风格特点,通过恰当的翻译策略,将原文的精神和韵味完整地传达给读者。

在意象层面,翻译者需要充分考虑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审美需求,对原文中的意象进行恰当的转换和再现,使得译文在保持原文意象的更加贴近目标读者的审美体验。

创造性叛逆是文学翻译的重要特征之一,它体现了翻译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然而,这种叛逆并非无章可循,它需要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进行,不能违背翻译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因此,翻译者在进行创造性叛逆时,需要充分考虑原文的语言特点、文化背景和审美需求,以及目标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美期待,做到既忠实于原文,又符合目标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美需求。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文学翻译的目的,推动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论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

论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

论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翻译中的创新与自我表达当我们探讨文学翻译时,我们不仅要语言的转换,还要其中所涉及的创造性叛逆。

这种叛逆性并非对原作的背叛,而是翻译者在理解和表达原作时的创新和个性化。

关键词:文学翻译,创造性叛逆,翻译者,理解,表达文学翻译并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它是一种创造性的过程,要求翻译者在理解和表达原作时展现出独特的创新。

创造性叛逆,作为文学翻译的一个重要方面,允许翻译者在忠实于原作的同时,通过个性化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创造性叛逆的背景创造性叛逆最早由意大利作家安东尼奥·布奇奥里提出。

他认为,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对原作的理解和表达会受到个人背景、文化、教育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可能完全忠实于原作,而是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再创造。

创造性叛逆的主体创造性叛逆的主体是翻译者。

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尽可能准确地理解原作,还要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出原作的意义和精神。

创造性叛逆允许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融入自己的观点、情感和理解,从而使译文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创造性叛逆的结论创造性叛逆是文学翻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鼓励翻译者在忠实于原作的同时,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个性化,使译文更具创新和生命力。

通过创造性叛逆,翻译者不仅可以传递原作的意义和精神,还可以通过译文向读者展示自己的个性和视野。

然而,创造性叛逆并不意味着随意篡改原作。

翻译者在进行创造性叛逆时,仍需尊重原作的思想和风格,以避免对原作的误解或歪曲。

在忠实于原作的基础上,翻译者应尝试找到一种既能表达原作精神又能体现自己创造性和个性化的语言。

创造性叛逆还要求翻译者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和广阔的知识面。

只有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博的知识储备,翻译者才能够在翻译过程中充分理解和表达原作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实质。

在总结中,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是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翻译策略。

它鼓励翻译者在理解和表达原作时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个性化,从而使译文更具创新和生命力。

论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论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论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一、综述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创造性叛逆”这一术语是由法国文学社会学家Robert Escarpit 提出的。

他认为:“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叛逆。

”说翻译是叛逆,那是因为它把作品置于一个完全没有预料到的参照系统里;说翻译是创造性的,那是因为它赋予作品一个崭新的面貌。

此前,法国文学家瓦莱里用“创造性误解”一词指出过这种想象,“允许对作品作千种解释”。

更甚的是早在1917年,文学史家朗松就在“在法国文学发展中的外国的影响作用”一文里提出“重要的不是原模原样地照搬外国文学及其思想,而只是汲取于我们有用之处。

至于我们对外国文学的理解正确与否,这无关紧要”。

将创造性叛逆的命题介绍到中国的是谢天振教授于1992年撰写的《论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

在2000年出版的《译介学》中,他进一步阐述了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明确提出创造性“表明了译者以自己的艺术创造才能去接近和再现原作的一种主观努力”;叛逆性反映了“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为了达到某一主观愿望而造成的一种译作对原作的客观背离”。

本文根据谢天振在《译介学》里提出的创造性叛逆这一命题,分析创造性叛逆与文学翻译的关系。

从符号学,文化语言以及译者的主体性这三方面阐述文学翻译中创造性叛逆的不可避免性。

正确理解了创造性叛逆,译者就能在充分发挥主体性因素的同时把握创造性叛逆的限度,以便在最大范围内达到翻译目的并取得良好的文学,文化及社会效应。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本文从文学翻译的定义和过程解释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拟对创造性叛逆这一现象进行探讨。

从符号学和文化差异这两方面分析创造性叛逆的不可避免性。

根据相关学者在这一命题上的研究,结合各种题材的文学翻译的实例,分析创造性叛逆四种类型的正反面作用。

通过对比忠实和主体性,论述译者要如何把握创造性叛逆的限度。

AbstractThe term “creative treason”was first coined by Robert Escarpit, the French sociologist, who states that translation is always a kind of creative treason. The process of literary translating is complicated and it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wo steps: comprehending and expressing. These two processes are creative, which determine the unavoidability of creative treason. This thesis will discuss unavoidability from two angles: semiology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Creative treason isclassified into four categories by Professor Xie Tianzhen: individualized translation, mistranslation, omission, and translation editing. Individualized translation includes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mistranslation consists of unconscious mistranslation and conscious mistranslation; translation editing, to some extent, is a kind of omission. Faithfulness is the first principle that the translator has to consider; however, creative treason is a conscious conduct made by translator to achieve specific goals either for being faithful to the original or for satisfying the target reader. According to the examples, the author will illustrate these contradictions and conclude the methods to control the limit of creative treason.“创造性叛逆”这一术语是由法国文学社会学家罗伯特•埃斯卡尔皮提出的。

对文学翻译中创造性叛逆的探究

对文学翻译中创造性叛逆的探究

必然会 造成译 者在翻 译 时的取舍 。 因为我们 知道 , “ 理解 ” 是一个积极 、 主动 的过程 , 它不是对 知识的被
三、 文学翻译中创造性叛逆存 在的形式
我们知道在文 学翻译 中,创造性叛逆分 为多种 形式 , 包括有意误译 、 节译 、 编译 、 改编等 。下面 , 笔者 分 别对这四种创造性叛逆的形式进行论 述。 ( 一) 有 意误译 所 谓有意误译指 的是 ,译者 为了符合本 民族读 者 的接受 习惯和文化心 态 ,或 者是为 了与外 来文化 的模式和语言方式保 持一致 ,故 意不用正确 手段或 违 反译语 的语言规 则来进 行的一种 文学翻译 。

处译文就 引起 了人们 的争议 :
C e c a s t e v i s a g e p e r c e ’ c o mme o n e ’ c i L mo i r e .
傅雷将这句 话翻译 为:阔大的麻子脸 像个脚炉 盖。而 同样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一句话 , 许 钧却认 为翻 译为 “ 阔大的脸
动接受 , 这样就 必然造成 了翻 译者在翻 译的过程 中 ,
不可避 免地 带有主观性。 我们知 道 , 只有 当读者 接受 作 品、 参 与 阅读时 , 作 品才会 有生命 , 才会体现价值。由于译者在 阅读原 文作 品前 , 已经 形成 了自身的艺术鉴 赏力 、 文化修养 以及 某种思维 的倾 向 , 因此 , 对作 品 中所叙述 的故事 和人物 自身特定 的感情 因素 ,从 而导致 了译 者对原 作 阐释时 , 带 着一种主观再创作 的成分 , 因此 出现 翻 译 中的创 造性叛逆 的现 象也 就成 为了必然。 ( 二) 译者 对读 者反应 的关怀 所谓 对读者反应 的关怀就是译 者照顾到读 者 的 感 受和读者的需求 ,根 据这些来确定 适 当的审美距 离 。翻译实际上就是一个交 际的过程 , 在这个过程 中

论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

论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
了可 译 性 限度 , 就 限制 了 有 效 转 换 的 完 全 实 现 , 而 不 可 这 从
总是通过 比较译 文与原文 , 把原文 视为对 比的来 源和 中心 ,
译文的好坏主要取决于译文 和原 文的相似程度 。 而 , 然 我们
必须看到在整 个翻译过程 中 ,译者都受 到各种 客观和主 观 因素干扰 , 不可避免地偏 离纯粹 的“ 忠实” 走 向“ , 叛逆 ” 。文 学作 品的翻译 尤其如此 。与科 技文献或其 他作品 不同 , 文 “
2文学 翻译 中创造性 叛逆的不可避免性 。 . 从语 言本身来 分析 , 原语 和 目的语语 际间存在着基本 的 、 广泛 的意义转换 条件 和手段 , 我们 可 以称 之为 “ 信息 转换通道 ” h r e f (c an l0 t r m saet nfrn ) esg as r g 。正是信 息转换通道 , 供 了语 际转换 r ei 提 的可译 性 , 而在信 息通道 不存在或者不 完全存在 时 , 就产生
加丰富 、 实和完满。 充

结 构或文体上 的障 碍 )是 最常见也是最难逾 越 的可译性 障 ,

文 学 翻 译 与 创 造 性 叛 逆
碍 。另外 , 言模糊性 问题 也可能导致可译性 障碍[1 语 27 。 ]。 1
任何 一种语 言文字 都是一个 独特 的符号体 系 ( 表层 形 式 )符号 本身有 时可 以承载信息 , , 包括文字 的图像性 、 形 象 性, 而这种信 息在转换 到另一 种语 言时便很难 再得到体 现 。 英 汉 两种 语 言 即属 非 亲属 语 言 ( 分属 印 欧语 系 与汉 藏 语 系 )两者 在语 言学上 的一个重要 的区别 在于形合 同意合 之 ,
人类对 翻译的认识 被记载在历 史和 当代 的许 多有关论 著里 ,其 中我们 常常可看到一些 西方学 者和 翻译 家对译者 在翻译 中所扮演 的角 色所作 的各 色各样 的 比喻 :奴 仆 、 媒

论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论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掉 了《 马太福 音》 抹去了原作的宗教色彩 , , 并针 对当时 中国正在遭受 日

军侵 略的背景 , 意突出原作 中几个并不重要 的波兰革命者 的形象 , 有 还 让他们 唱起 了保 家救 国的战歌。 这些 创造性 叛逆 的不同形式并不相互 排斥 ,不同的形式可 以共存 于同一个译本 。 在某一特定 的译本 中某一种形式可 占主导地位 , 或某一 种形式在译本 的某一部分 比较突出 。如 田汉把托 尔斯 泰的《 复活》 改编 成 了剧本 ,在改编 的过 程中对原著 的某些部分进 行了编译 ;张谷若把 《 德伯家 的苔丝》 中的方 言对话部分 翻译成 了山东方 言。 另外 , 在不 同的 时代这些 形式 使用的频率也不尽相同。如改革开放 以前 , 我国的西语和
科技信息
人 文 社 科
i 文 学 翻译 【 的 创 造 性 叛 避 仑 l 】
滨 州学 院外语 系 聊城 大 学外 国语 学院在 读研 究生 李 海燕
[ 摘 要] 创造性叛逆 强调译 者的创 造性 和主动性 , 为人 们研 究翻译提供 了全新的视 角, 大大促进 了翻译理论 的繁 荣和发展 , 对译语 文化 的发 展 也 有 积 极 的促 进 作 用 。
葡 萄 牙 语 人 才 奇 缺 ,故 这 两 个 语 种 国家 的 文学 作 品 基 本转译 , 但现在我 国已培养 出一支语 苦功底 扎实 的 西、 、 葡 拉美文学 翻译 队伍 , 在国 内权威 的外 国文学 刊物的大力扶植下 , 许 多西 、 、 葡 拉美文学作 品都 直接从原文翻译过来 。在国际交往 日益广 泛深入 、 国不 同语种 的翻译人才逐渐成长 的今 天 , 我 转译 已不像从前 出 现 的那么频繁 。 同时节译和编译也不像林纾那个时代那么普遍 。 名著复 泽即意味着拼译 , 好多 泽者承认复译时会参考 已有 的译本 。 在复 泽现象 比较普遍 的今天 , 不少译界 的专 家学者也大 力提倡拼译这 种翻译 形式。 如在 面对 新的《 利西斯》 本问世 的时候 , 尤 译 第一个 《 尤利两斯》 的中译 本译 者萧乾 就提 出了译书并无 专利 ,同行 也非冤 家 的观点 。( 钧 , 许 l 9 :7 ) 9 8 】4 他提倡一个译者进行 复译时应该参考现有 的泽本 , 原有 的 在 基础上进一步完善。 二 、 造 性 叛 逆 对 译 语 文 化 发 展 的 积 极 影 响 创 综观 巾外翻译史 ,创造性叛逆译 作对 泽语文化做 出巨大 贡献的例 子俯拾皆是。 田汉改编的《 复活》 以及 对《 复活》 的编译在 民众 中引起 _ 『 巨大的轰 动 , 激发 了 民众 的抗 日热情。晚清时期 对西方侦探小说的编泽 和节泽不 仅在 当时启迪 民智 , 输入 了公平 的法制观念 , 还引进 了新颖 的 文学类 型 , 生 了大量的中国式 侦探小说 。没有从 晚清 开始的对域外小 催 说 的积极介绍 和借鉴 , 中国小说 不可能产生如此脱胎换 骨的变化 。 庞德 的翻译 实践也 是一个很好 的例子。 富有创造性 的译作《 他 神州 集》 触发 了美 国的意象派 诗歌运动 。评论 家默温 指出 :到如今 , “ 不考虑 中国诗 的影响 , 国诗无法想象 。 美 这种影 响已成美 国诗 自己传统 的一部 分 。 中国古典诗歌擅长情景交融 , ” 它所追求 的是 意境 。 了避免形象问 为 逻 辑 关 系 的过 分 明确 ,它 往 往 省 略 有 助 于 逻 辑 推 理 的 连 接 词 以 及 明 确 语法关系 的介 词, 由此形成 了“ 多重 暗示 、 多线发展 ” 的特点 。 庞德给“ 意 象 ”下 的定义是 :意象 ,是 在刹那问所表现 出来 的理性 和感性的复合 “ 体。 意象不仅是一个思想 , 它是被赋予能量 的一个漩涡或融合在一起的 思想群。 从庞德意象派诗歌代表作《 ” 地铁车站》 I a t i t e ( s t n fh M t n a o 0 e m) 中可以清楚的看到 中国古诗对他创作 的巨大影响 。

从阐释学角度论宋词翻译的创造性叛逆

从阐释学角度论宋词翻译的创造性叛逆

即信 赖 、 入 、 纳 和 补 偿 。 侵 吸
是 中 国 古代 文 学 皇 冠 上 光 辉夺 目的 一 颗 巨
钻 , 中 国古 代 文 学 史上 有 着 重 要 地位 。 在 宋 使 之 能 与 更 广泛 的读 者 进 行 一 个 崭 新 的文 3 宋词的翻译及其创造性叛逆
还 词 作 为 中华 民 族 的 文 化 瑰 宝 , 自然 也 为 海 学 交 流 , 因 为 它不 仅 延 长 了作 品的 生 命 , 内 外 人 民所 喜 爱 。 学 者 甚 至 声 称 , 宋 词 而 且 又 赋 予 它第 二次 生 命 ” 不 可 否 认 , 有 “ 。 在 3 1信 赖 .
虽 然 关 于 创 造 性 叛 逆 的 定 义 , 今 还 至
首 》 主 要 分析 材 料 , 斯 坦 纳 阐释 学 原 理 没 有 完 全 一 致 的 结 论 。 文 试 着 从 阐 释 学 的一 块 瑰 宝 , 为 从 本 宋词 不 仅 得 到 了像 许 渊 冲 、 林 的 四 个 角 度 对 其 中 宋 词 英 译 进 行 分 析 , 角 度 看 这种 创造 性 叛 逆 是 如 何在 宋 词 的翻 语 堂等 翻 译 大 家 的垂 爱和 敬 意 , 得 到 了 旨 也
可 接受 性 。 在这 一 过 程 中 , 们 不可 避 免 地 望 和 译 作读 者 的 可 接 受性 , 实 现 对 原 作的 主 宰 , 因为 在 词 发 展 成 熟 的 两 宋 时 期 涌 我 “ 是 要 采 取 一 些 变 通 的 方 法 进 行 创 造 性 的 翻 客 观 背 离 ”8 [。 1 译 。 文 主 要 以 许 渊 冲 译 的 《 宋 词 一 百 本 唐
众多周知 , 宋词 前 承 赋 、 , 启 曲 、 诗 后 小

从译者的角度谈文学翻译的创造性与叛逆性

从译者的角度谈文学翻译的创造性与叛逆性

文学 翻译事 业和 提高 翻译 质量 而奋斗 》 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中, 矛盾
明确指 出文 学翻译 是一 种创 造性 的活 动 。 “ 面对新 的 读 者群 ,译 者不 仅要把 一种 语言 用另 一种语 言传 达 出来 ,而且 要对 一个 完全 崭新 的文化 及美 学体 系进
是 被局 限 于语 言之 中的。 因为语 言本 身有历 史 文化
是一种 很 困难 的工作 。 但 文 学翻译 的 主要任 务 , 既然 在于把 原作 的精 神 、 面貌忠 实地 复制 出来 , 那 么这种
艺术 创造 性 的 翻译 就是 完 全必 要 的 ” 。[ 3 1 在《 为发 展
( 二) 文学本 身 的特点
与音 乐 、 绘画 、 雕 塑及 电影 相 比 , 文 学作 为艺 术

三、 文 学翻 译 的创 造 性 与 叛 逆 性
( 一) 创 造性
“ 这样 的翻译 , 自然不 是单纯 技术 性 的语 言 外形 的变易 , 而 是要求 译者 通过 原作 的语 言外形 , 深 刻地
种将 原 作 家 通 过形 象 思 维创 造 出 的 艺 术 世 界 重
塑、 再 现 的语言 , 也 为文学 翻译 树 立 了 目标 。但 是要 达 到这 一 目标 的确不 易 , 本 文 从 译 文接 受 者 的角 度
G o d a r d在 L a n g u a g e a n d S e x u a l D i f f e r e n c e一 文 中我
学 家 艾斯 卡 皮 ( R o b e a E s c a r p i t ) 所说“ 翻译 总是 一 种
究 其 不易 的原 因之 一 。
体 会 了原作 者艺 术创造 的 过程 , 把 握住 原作 的精 神 .

从解释学视角看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从解释学视角看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21 0 1年
第 1 9期
S I N E&T C N OG N O MA I N CE C E H OL YIF R TO
O高校 讲坛。
科技信息
从解释学视角看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孙艺楠 ( 阳师 范大 学外 国语 学院 辽 宁 沈
沈 阳 1 0 3 ) 0 4 1
【 摘 要 】创造性叛逆” ‘ ‘ 这一概念的提 出, 翻译研 究推 向了新 的高度。 而伽迭默 尔的阐释学所描述 的理解过程真 实地再现 了翻译 中的理 将 解 过程 , 为译 者 的创 造 性 叛 逆 提 供 了理 论依 据 。 本 文从 解释 学视 角 下 , 翻 译 中的 创 造 性 叛 逆做 了粗 略 的探 讨 , 也 对 以希 望 对 翻 译 研 究 的从 事 者
有 所裨 益 。
【 关键词 】 解释 学; 创造新叛逆 ; 翻译研 究
翻译 , 可 否 ຫໍສະໝຸດ 已是 一 个 古 老 的 现 象 。 们都 知 道 , 不 我 翻译 是 由于 人
那 么 , 底 什 么 是 创 造 性 叛 逆 呢 ? “ 造 性 叛 逆 ” 初 是 由法 国 社 到 创 最
类 语 言 的不 同 , 在 相 互 交 流 的 需 求 下 产 生 的 。 么 , 到 翻译 和人 类 会 学家 罗伯 特 ・ 斯 卡 皮 提 出的 , 比较 文 学 中 的 一 个 概 念 。他 指 出 : 而 那 谈 埃 是 说 的语言 , 就不得不提及《 旧约 ・ 创世纪》 中关 于巴别塔 的神话 : 起初 , 天 “ 翻译 是 叛 逆 。那 是 因 为 它 把 作 品 嚣 于 一 个 完 全 没 有 预 料 的 参 照 体 下 人 都 说 同一 种 语 言 , 们 想 建 一 个 通 天 塔 , 端 直 达 天 堂 , 让 他 们 系 里( 他 顶 好 指语 言)说 翻译 是 创 造 性 的 , 是 因为 它 赋 予作 品 一 个 崭 新 的 面 , 那 名 扬 天 下 。 上 帝 知 道 后 , 觉 侵 害 了他 的权 威 , 以搞 乱 了 人 类 的语 貌 , 之 能 与 更 广 泛 的读 者 进 行 一 次 崭 新 的 文 学 交 流 ; 因 为 它 不 仅 感 所 使 还 言 , 他 们 不 能 自由 的交 流 。 使 由于 《 经 》 西 方 思 想 中 的 源 头性 地 位 , 延 长 了作 品 的生 命 , 且 又 赋 予 它 第 二 次 生命 。 ( 梦 之 ,0 41 ) 且 圣 在 而 ”方 2 0 :2而 所 以“ 巴别 塔 ” 的故 事 虽 然 是 一 种 想 象 , 此 后 一 直 成 为 语 言 学 家 和哲 他 还声 称 : 翻译 总 是 一 种 创 造 性 的 叛 逆 。 ”谢 天 振 .9 917。 但 “ f 19 :3 ) 学 家们 对 语 言 进 行 研 究 的重 要 素 材 。 因 此 , 者 也 想 先 就 这 个 故 事 以 32 解 释学 视 角 下 的创 造 性 叛 逆 笔 . 伽 达 默 尔 指 出 : 对 某 一 文 本 进 行 翻译 的 时 候 , 管 翻 译 者 如 何 在 不 翻 上 帝 搅 乱 了 人 类 的语 言 , 因此 , 类 为 了交 流 , 有 了 翻 译 的 工 力 图进 入 原作 者 的思 想 感 情 或 是 设 身 处 地 地 把 自 己想 象 为 原 作 者 , 人 就 作 。虽 然 人 类 无 法 完 全 理 解 对 方 的 言 语 的 意 义 , 并 不 等 于 人 类 相 互 译 都不 可 能纯 粹 是 作 者 原 始 心 理 过 程 的 重新 唤起 , 是 对 本 文 的 再 创 但 而 无 法交 流 。人 们 一 直 试 图尽 自 己最 大 的 努 力 以 明 白对 方 的语 言 , 且 造 。 翻译 的过 程 中是 译 者 的 视 域 与 原 本 文 视 域 的 融 合 , 就 是 伽 达 默 并 也 历 史 已 经 证 明 , 着 不 断 地 融 合 , 类 无 论 是 在 科 技 上 、 济 上 、 其 尔 所 提 出 的 “ 域 融 合 ” 既 然 译 者 无 法 摆脱 自己 的 前 理 解 和视 域 ( 随 人 经 尤 视 , 经 是 在文 化 上 的 沟通 日益 顺 畅 。这 也 就 是 本 文 所 要 论 述 的 内容 的基 点 。 济 、 文化 、 史 背景 等 )在 翻 译 的 过 程 中必 然 会产 生 创造 性 叛 逆 。 创 历 , 而 就 下 笔 即 把 翻译 问题 从 传 统 的单 纯 的语 言 学 系 统 中 解 脱 出 来 。 在 一 个 文 化 造 性叛 逆 理 论 一 经 提 出 , 遭 到 了 很 多 学 者 的 质 疑 。 面 , 者 就 此 问 放 大 背 景 下 进行 研 究 。 题 , 解 释学 的关 照 下 对 创 造 性 叛 逆 的 一 些性 质进 行 粗 略 的论 述 。 在

论比较文学研究中翻译的创造性叛逆

论比较文学研究中翻译的创造性叛逆

论比较文学研究中翻译的创造性叛逆引言比较文学研究是一门跨国交叉的人文学科,旨在探寻文学作品之间的异同点和联系,进而为跨文化交流提供启示。

在比较文学研究中,翻译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同时也需要面对许多挑战,因为译者需要面对不同国家、不同语言和不同文化的差异。

本论文将就比较文学研究中翻译的创造性叛逆进行探讨,以期对翻译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第一部分:翻译的挑战翻译作为一项艺术和科学的结合,其目的是让读者能够理解原作的意义和精神。

然而,翻译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挑战。

1.语言差异在进行翻译工作时,翻译人员需要面对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

每一种语言都有其自己的文化和语言特点,因此,翻译人员需要将一个文本从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同时还需要考虑语言之间的差异,包括词汇、语法、发音等方面。

2.文化差异文化是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民共同创造的,因此,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历史、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在翻译过程中,翻译人员需要将一个文本的文化内涵转化到另一个文化中,这就需要翻译人员对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有深入的了解。

3.文学差异文学风格、色彩等方面对比较文学研究也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翻译人员还需要掌握目标语言的文学风格、特点和解释方式。

第二部分: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翻译中的叛逆行为在许多情况下都是必要的,因为译者需要创造性地思考如何将源语文本转化为目标语文本。

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通常会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1.在翻译过程中增加或删除某些内容有时候,翻译人员需要在翻译过程中增加或删除一些内容,以确保翻译结果更符合目标语言的口味和文化背景。

例如,“茶杯犬”在英语中是一种品种独特的狗,但在中国文化中,它是一种流行的小狗品种。

因此,在翻译中,翻译人员可能会将其翻译成“狮子狗”。

2.为翻译结果增加注释注释是一种非常宝贵的工具,可以使翻译结果更加准确和信息量更充分。

翻译人员可能会增加一些注释来解释一些生僻的文学、历史或文化知识,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作的意义。

试论科技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试论科技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摘 要 本文从译者主体 出发 ,试论译者 是否可发挥其 主观 能动性, 对科技翻译译文进行创造 性叛逆 , 并对创造性叛逆 “ 的 度” 把握及运 用适度 的创造性叛逆 所产 生的效果进行 了论述。 关健词 科技翻译 创造性叛逆 译者 随着社会的发展 , 科技翻译显得越发重要。如 何更好地将科技 原 文的科技信 息准确 而迅 速地传 递则一 直是译者 们讨论 的热点 。 随着人们将关注 的焦 点从译文本身转 向翻译主体 的研究 , 者 的 译
1科技 文体 的文体特点及翻译标准
科技文体 (c n 6 Ti ) si t c i e i w t 是随着科 学技术 的发展而形 成的 种独立 的文体形式 , 自然科 学 和社 会科学 的学术术 著作 、 文、 论 研究报告 、 专利产品的说明书均属此类。科技文章有其 自身特有的 特点 , : ) 即 1 无人称 ; ) 2 语气正式 ; ) 3 陈述客观 、 准确 ; ) 4 语言规范 ; 5 文体质朴; ) ) 6 逻辑性强 ; ) 7 专业术语性强 。【 l l 鉴于科技文本特 殊 的文体 特征 , 强调对 原文语义 的忠实 , “ 不 折不扣地把它传递 出来便 是最高标准”。目 因此科技 翻译 的译 文必 须语气正式、 描述客观 、 术语 精确。对此人们认 为科技翻译 即逐 字 直译 。 不允许译者有发挥 的空间。而实际 的情况 是 , 一部作 品被 引 入一个新的文化语境 ,文本生命所赖 以生存 的条 件与环境发生 了 变化, 原文本不可避免会发生变形 。
字 面上看是相互对立 的。 但创造性叛逆并不意味着否定忠实原则 。 谢天 振教授将 创造性叛 逆分成 有意识 型和无 意识型两 大类 。 具体 区分起来又 包括如下 几种 : 个性化 翻译 、 译与漏译 、 误 节译 与 编译 、 转译与改译。

文学翻译中创造性叛逆的新阐释

文学翻译中创造性叛逆的新阐释
40.郑海凌文学翻译学 2000
41.朱献珑论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从阐释学角度分析[期刊论文]-山东外语教学 2003(3)
1.翟宇卉.ZHAI Yu-hui中英诗歌互译中的创造性叛逆及产生原因[期刊论文]-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25(1)
2.吴军论我国司法鉴定人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学位论文]2005
17.翻译研究论文集(1949-1983) 1984
18.方梦之翻译新论与实践 2002
19.黄忠廉变译理论 2002
20.孔慧怡翻译·文学·文化 1999
21.罗贝尔·埃斯卡皮.王美华.于沛文学社会学 1987
22.马风华从译者角度谈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期刊论文]-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3)
7.赵静.郝芹从译者的身份看创造性叛逆[期刊论文]-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7)
8.郭晓燕几个新的重尾族上随机变量和的大偏差[学位论文]2005
9.杨一秋.朱峰.YANG Yi-qiu.ZHU Feng试论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从林纾的"讹"谈起[期刊论文]-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4)
5.Catford J C 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 1965
6.Gentzler Edwin Foreword in Bassnett 2001
7.Gentzler Edwin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 2001
11.Nida E A Towarda Science of Translating 1964
12.Nida E A 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s in Translating 2001

《2024年电影片名汉译中的创造性叛逆》范文

《2024年电影片名汉译中的创造性叛逆》范文

《电影片名汉译中的创造性叛逆》篇一一、引言电影片名的翻译是文化交流和语言沟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种跨文化、跨语言的交际行为,电影片名的汉译常常需要进行创造性的翻译和灵活的处理,即“创造性叛逆”。

本文将就电影片名汉译的创造性叛逆进行深入探讨,通过案例分析、理论阐释及实例分析等方法,旨在探讨电影片名汉译中创造性叛逆的表现形式、产生原因及其对电影传播的影响。

二、电影片名汉译的创造性叛逆表现形式电影片名汉译的创造性叛逆主要表现为译名的创新性和灵活性。

具体而言,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文化元素的转换:在电影片名的翻译过程中,往往需要对原片名中的文化元素进行转换,以适应目标语言文化的审美和表达习惯。

这种转换可能涉及到文化内涵的引申、意象的再造等方面。

2. 语言形式的创新:为了使译名更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翻译者常常需要对原片名进行语言形式的创新,如采用四字结构、对仗、押韵等修辞手法,使译名更具吸引力。

3. 意译与直译的结合:在电影片名的翻译中,意译和直译往往需要结合使用。

意译更注重传达原片名的意境和情感,而直译则更注重保持原片名的形式和内容。

这两种翻译方法的结合,使得电影片名的汉译更具创造性。

三、电影片名汉译创造性叛逆的产生原因电影片名汉译的创造性叛逆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文化差异和语言差异。

具体而言:1. 文化差异: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审美观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存在差异,这导致原片名与目标语言文化中的对应物可能存在差异。

为了使译名更符合目标语言文化的审美和表达习惯,翻译者需要进行创造性的处理。

2. 语言差异:不同语言之间的语法、词汇、表达习惯等存在差异。

为了使译名更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翻译者需要对原片名进行语言形式的创新。

四、电影片名汉译创造性叛逆对电影传播的影响电影片名汉译的创造性叛逆对电影传播具有积极的影响。

具体而言:1. 增强译名的吸引力:通过创新性的翻译和灵活的处理,使译名更具吸引力和独特性,有助于提高电影的知名度和关注度。

论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论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论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陈颖宇【摘要】文学翻译的特殊性决定了创造性叛逆的必然性。

翻译的创造性是指译者在原语文本约束下的再创造,翻译的叛逆性是指为了实现更理想的译文而在原语或译语环境中对语言和文化规约所作出的客观背离。

创造性叛逆给审视翻译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拓宽了翻译研究的视野,有利于文学作品的接受和传播。

%The particularity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makes the creative treason unavoidable.Crea_tivity in translation refers to translators’recreation within the constraints of the source text, treason in translation refers to objective breakthroughs in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conventions of either the source or the target environment so as to render a more satisfactory version.The crea_tive treason provides a unique perspective for translators to rethink literary translation,it widens the horizon of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nefits the spread and acceptance of the literary works.【期刊名称】《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4页(P93-96)【关键词】文学;翻译;创造性;叛逆性;译语环境【作者】陈颖宇【作者单位】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张家港办学点经贸系,江苏张家港 215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5.9不同语言积累了不同的文化负载,追求意义的同一是不可能实现的.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为了追求与原作同样的艺术效果,就需要在译语环境里找到能调动和激发接受者产生相同或相似联想的语言手段,那么显然文学翻译必须具有创造性.然而,文学翻译除了创造性的一面外,还有叛逆性的一面.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指译者以自己的艺术创造去接近和再现原作的一种主观努力,而文学翻译中的叛逆就是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为了达到某一主观愿望而造成的一种译作对原作的客观背离.但是,这仅仅是从理论上而言,在文学翻译实践中,创造性与叛逆性其实是根本无法分隔开来的,它们是一个和谐的有机体[3].因此,法国文学社会学家埃斯卡皮(Robert Escarpit)提出了“创造性叛逆”(creative treason)这一术语,并指出:“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的叛逆”[4].文学翻译中原作家的写作思想和所处的社会背景是一种客观存在,但是这种客观存在的传递又会依赖于译者的主观再创造.原作的创作来源于作家现实世界,而译作的创作来源于原作家所表现的现实世界,文学翻译作品不仅表达了原作者的思想意图,同样也多少融合了译者的审美体验.接受者往往容易忽略阅读的是译作,只认为是原作传递的思想,其实译者的创造性叛逆在文学翻译中一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它是一种在原作界定框架内的诠释和演绎,译作中往往透露出译者的个人风格.布吕奈尔等曾说过:“在同一时期古典主义的伏尔泰和浪漫主义的勒图诺尔在莎士比亚面前不可能有同样的态度.”[3]译者再创作的译本是基于自身对于文本的理解,这种主观因素所形成的理解差异也决定了翻译本身的叛逆过程.译者既是原作的读者,也是译作的创作者.文学作品的翻译,译者除了要分析语言文字,还需要研究原作的写作风格、艺术价值、历史背景,以及作者的世界观、文化和社会环境等,然后译者还会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审美情趣、社会体验等再重塑作品中的人物和形象,这样就等于使一部作品在新的环境中获得了新生.文化交流中的创造性叛逆是不同基因之间的杂交产物,当在一种语言环境中产生的文学作品被“移植”到另一种语言环境中去时,“水土不服”所带来的文化理解障碍是显而易见的,译作要最大限度地体现出原作的艺术价值,就需要努力缩小差异来实现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这使得文学翻译不再是单纯的语言文字转换,而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艺术工作.创造性叛逆的表现形式很多,这里主要探讨的是对语言形式的背离、对意义的增删以及个性化翻译.文学语言具有独特性,是作者达到“传神写照”效果的重要手段.不同的语言,它的词语、句型、修辞手法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译者要摆脱原文的语言形式束缚,灵活地寻找最贴切的语言表达形式,尽可能使原作的精彩之处也能传递到译语中,译出精神,译出特点.如《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三幕第二景中朱丽叶的一段独白:O nature,what hadst thou to do in hell,When thou didst bower the spirit of a fiend in mortal paradise of such sweet flesh?Was ever book containing such vile matter so fairly bound?O that deceit should dwell in such a gorgeous palace.译文:啊,造物主!你在地狱里干得什么好事,竟把一个恶魔的灵魂放进这样漂亮的肉体的天堂里面?可曾有过这样的一本书,内容如此恶劣而装潢如此考究?啊!这样堂皇的宫殿里居然会住着欺骗(梁实秋,译)[5].梁实秋把莎士比亚抒情的悖论式诗体台词译成了抒情散文形式,产生了良好的艺术效果.虽然梁实秋译文采用了散文形式,但他的语言也有着诗歌的美感,在把握整体作品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表现出原文的“神韵”,使得读者也能感受到朱丽叶在得知罗密欧杀死她的表兄时对罗密欧爱恨交加的矛盾心理.文学作品的意义具有开放性和不确定性,而读者是意义的建构者,有时译语读者缺乏相关的文化和背景知识就会导致理解障碍.对于这种情况,译者在准确把握原文意思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增加和删减意义来对原文做些变通,帮助译语读者更好地理解原作的思想和价值.如《红楼梦》第五回中有一句: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一边摆着赵飞燕立着舞的金盘……译文:On a table stood an antique mirror that had once graced the tiring room of the lascivious empress Wu Ze-tian.Beside it stood the golden platter on which Flying swallow once danced for the emperor’sdelight(tr.David Hawks).武则天和赵飞燕对汉语读者来说是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对西方读者而言却完全是陌生的,因此若是直译就不能达到原文环境描写的目的.霍克斯创造性地添加了解释性的语言,用“the lascivious empress”来修饰武则天,用“once danced for the emperor’s delight”来形容赵飞燕.从这样的描写中,译语读者就可以感受到卧室摆设的香艳奢靡,从而推断出其女主人是风流倾情之人,为之后情节发展烘托气氛,很好地传达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再如,《红楼梦》第二十六回中有段话:红玉道:“也不犯着气他们.俗语说的好,‘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筵席’,谁守谁一辈子?不过三年五载,各人干各人的去了.那时谁还管谁呢?”译文:“It’s haldly worth being angry with them,”retorted Xiaohong.“the proverb says‘E-ven the longest feast must break up at last.’Who’s going to stay here for life?A few more years and we’ll all go our different ways.When that time comes who will worry about anyone else?”(tr.Yang Xianyi and Gladys Yang).中国旧时遇红白喜事,客人盈门,屋小,只得搭凉棚设宴招待,喜事办完即拆除.“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筵席”用来比喻人生的欢聚是短暂的,分离则是难免的.译者基于对原文正确的理解,巧妙地将“千里搭长棚”略而不译,既将原文的意思表达无误,又使句式流畅自然,同时避免了对译语读者理解可能造成的文化障碍.对于一些中国文化独有的俗语,根据上下文译出其核心含义,帮助译语读者理解,这样的翻译策略更为合乎情理.个性化翻译不是对原作表面上的“量”的改变,而是一种更深层次上的“质”的追求.译者都有各自的文学流派和风格特点,因此译文也一定程度彰显了译者的艺术个性.像法国文学翻译家傅雷在他的译作中就用了同一种神韵的傅雷体华文语言,尽管翻译的原作各具面貌,色彩鲜明,但仍不免带有一种傅雷风格.正是有了各种风格的译作,才使得翻译文学呈现出多样性.庞德是一位有个性追求的伟大诗人和翻译家.他摒弃了传统上基于忠实的翻译方法,而采取了一套“阐释性的翻译方法”,对原诗中美的文学元素进行创造性地翻译,以突出原诗的特质.如对刘彻的《落叶哀蝉曲》,庞德将其看作待重新创作的新诗,对诗中的“望彼美之女兮安得?感余心之未宁”进行了大胆地创作:And she the rejoice of the heart is beneath them(leaves).A wet leaf that clings to the threshold(tr.Pound).原诗中并没有“一片湿叶子”这一意象,庞德却模仿古典诗歌意象鲜明的特点,重构了如此美丽的意象,虽然舍弃了原诗抒情性的结尾,但“叶子”孤零零的形象形成了一种特写效果,他的创造性叛逆使得译诗比原诗有了更美的意境.语言都是有着历史文化积淀的,都带有一定的民族色彩和特别情感,因此在翻译中难以避免对原语或是译语会有很多语言上的叛逆,对原语中的优秀特质在译语中进行创造性地翻译,可以更好地促进两种语言的互动和交流,而译作本身的语言风格对译语文学语言的丰富和发展也能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不同的语言思维模式,使得翻译的语言表达更为新颖生动,从而增加文学语言的感染力.翻译对文化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各民族都有其浓郁的文化底蕴和独有的风俗习惯,因此在跨文化翻译中会遇到一些文化预设和文化空缺,在本民族不言而喻的东西在译语读者看来就会不知所云,需要译者进行创造性叛逆来搭建沟通的桥梁.译语读者一方面可以领略原语国的民族风情和观念习俗,另一方面译语国的译者带有译语民族文化色彩的诠释,也可以让原语读者对本民族的人文思想和文化传统加以反思.立足于语言文化本身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既丰富了译语文化,还拓展了原语文化,有利于不同文化的相互交流和渗透.傅雷在《傅雷家书》中写道:“唯有不同种族的艺术家,在不损害一种特殊艺术的完整性的条件之下,能灌输一部分新的血液进去,世界的文化才能愈来愈丰富,愈来愈完满,愈来愈光辉灿烂.”[6]创造性叛逆可以将新的文学形式和内容介绍到其他国家,为文学创作提供养料,不断丰富文学的内涵和拓宽文学的深度.20世纪有两部著名的具有影响力的翻译作品,一部是庞德翻译的中国古典诗歌《华夏集》,体现的是对译语所进行的创造性叛逆,他给英美诗坛带来一股“中国风”,掀起了翻译和创作“中国”诗歌的高潮,推动了英美诗坛的发展;另一部是朱生豪先生翻译的莎士比亚戏剧,体现的是对原语进行的创造性叛逆,他让中国读者有机会领略到文学人物中首屈一指的莎翁文学经典.莎士比亚作品之于英语与英国文学已成为民族语言和文化思想的象征符号,它包含着巨大的阐释空间,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正由于鲁迅、郭沫若、巴金等一代文学泰斗在外国文学的百花园里采撷了无数的鲜花珍果”“从中汲取营养,消化成为自己的血肉”“中国现代文学才显得光彩夺目”[7].一个民族文学的进步不是单纯靠内力就能实现的,同时还需在一种与外力的交融中才能发展.正是文学翻译家的创造性叛逆,才使得文学作品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充实,越来越完美.翻译实践表明,传统翻译理论要求的既不增加也不减少的翻译是不存在的,也是不可能存在的.只能说,译作和原作所接近的程度有所不同.对原作的创造性叛逆并不是意味着不忠实于原作,而是为了达到翻译目的,扩充了“信”的内涵.杨绛也说过:“在文字上贴得愈近,那么,在意思的表达上就离得愈远.原意不达,就是不信.”[8]翻译的“信”不能局限于语义信息,也应当包含文化内涵和美学信息,创造性性叛逆可以使某些“不可译”变成“可译”,可以使译文更加传神,从而产生与原作相似的艺术效果.当然,创造性叛逆也并非意味着可以随意创作和发挥,译者也只能基于原作的艺术价值及自身的文学素养能力进行相应的创造和叛逆,把握好了这个“度”,才能使原语和译语达到双赢,创造出更优秀的文学作品.正如傅雷所说:“任何艺术最难的是‘完整’……其实perfection(完美、完整)根本不存在的,整个人生,世界……都谈不上perfection”,但“唯其如此,才需要我们日以继夜,终生的追求、苦练”[9],文学翻译不可能完美,我们只有持之以恒地追求,尽力趋向“完美”的翻译理想.【相关文献】[1] 茅盾.为发展文学翻译事业和提高翻译质量而奋斗[M]//中国作家协会译文编辑委员会.译文.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2] 钱钟书.林纾的翻译[M]//罗新璋.翻译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698.[3] 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36.[4] 埃斯卡皮.文学社会学[M].王美华,于沛,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137.[5] 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28[M].梁实秋,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138.[6] 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110.[7] 宋学智,许钧.从文化观看文学翻译的指导原则[J].江苏社会科学,2003(6):177.[8] 杨绛.失败的教训[M]//金圣华.因难见巧.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71.[9] 傅敏.傅雷文集·书信卷[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375.。

论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从阐释学角度分析

论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从阐释学角度分析

论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从阐释学角度分析
朱献珑
【期刊名称】《山东外语教学》
【年(卷),期】2003(000)003
【摘要】本文从现代哲学阐释学核心概念之一--偏见观的分析入手,由此论证误读存在的合理性.误读的存在使读者对文本意义的阐释呈现多元开放的格局.在文学翻译过程中,作为第一读者的译者不可避免地对原作产生误读.认为译者的主体性不容忽视,翻译不是对原作的简单模仿复制,译者对原作的创造性叛逆不可避免.
【总页数】4页(P104-107)
【作者】朱献珑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7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046
【相关文献】
1.从阐释学角度论宋词翻译的创造性叛逆 [J], 朱薇
2.从译者主体性角度研究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现象——个案研究:庞德《华夏集》 [J], 王佳;穆志慧;宋秀云
3.从译者角度谈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J], 马风华
4.从解构主义的角度谈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J], 孙薇薇;吴松
5.从符号学角度看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J], 刘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外语教学2003年第3期(总第94期)论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从阐释学角度分析朱献珑(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75)收稿时间:2002-12-18作者简介:朱献珑(1980-),男,汉族,山东淄博人,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摘要:本文从现代哲学阐释学核心概念之一)))偏见观的分析入手,由此论证误读存在的合理性。

误读的存在使读者对文本意义的阐释呈现多元开放的格局。

在文学翻译过程中,作为第一读者的译者不可避免地对原作产生误读。

认为译者的主体性不容忽视,翻译不是对原作的简单模仿复制,译者对原作的创造性叛逆不可避免。

关键词:翻译;误读;阐释学;创造性叛逆中图分类号:I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643(2003)03-0104-04 自从严复提出著名的/信、达、雅0翻译口号以来(尽管他本人在其翻译实践中并未完全遵循),这三个字长时期以来被翻译界奉为圭臬。

由此导致的长达一个多世纪的争论直到现在还没有停战的迹象。

从鲁迅的/保持原作丰姿0到傅雷的/神似说0再到钱钟书的/化境说0,译者们心目中存在着一种理想主义的、纯粹透明的翻译,相信翻译能够忠实表达再现作者的原意,传达原作的思想内容、意境、风格和神韵等。

传统翻译批评由此遵循/忠实性原则0。

这种理念可以追溯到主客体二元对立的认识论主体哲学和科学主义关照下的作者中心论和原作中心论。

作者和原作成了高高在上的被崇拜对象,译者(读者)成为无条件的接受者。

语言成为一种准确反映外部客观世界的镜像工具。

只要分析方法得当就能寻到原作者所表达的/唯一正确0的意义。

好像谁发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谁就功德圆满。

这实际上是作者的独白话语(吕俊,2001:115)。

20世纪西方哲学发生了语言论转向,从认识论的主体哲学转向了语言本体论的解释哲学。

这一转向给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开辟了更开放的空间和更为广阔的视角。

阐释学(Hermeneu tics)是20世纪60年代后盛行于西方的哲学和文化思潮,是一种探求意义理解和解释的理论。

它已成为当代最具生命力的哲学思潮之一,其理论影响已渗透到几乎所有的人文学科,甚至自然科学。

阐释学大师海德格尔从传统的阐释学思想出发,把阐释学从方法论和认识论层次提升到了本体论性质的研究上来。

伽达默尔承继海德格尔的本体论转变,于1960年出版巨著5真理与方法6,彻底否定了古典阐释学的客观主义精神,把阐释学进一步发展为系统的现代哲学阐释学,将阐释学推向兴盛。

现代哲学阐释学使人文科学摆脱了科学主义对人们思想的禁锢,很大程度上消解了主客体的二元对立关系,彰显了解释者的主观能动性。

在文学批评领域,它则促成了由作者向读者的重心转移。

/一切翻译就已经是解释,我们甚而可以说,翻译始终是解释的过程,是翻译者对先给予他的语词所进行的解释过程0(伽达默尔;洪汉鼎,2002:12)。

阐释学与翻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很多层面上都有借鉴意义。

阐释学关照下的翻译研究会具有更广阔的视角。

本文拟对现代哲学阐释学理论体系中偏见(Vorurteil)这一核心概念进行阐发,认为误读存在有其必然性,由此文本的阐释就呈现多元开放的格局。

作为第一读者的译者在对原作进行阐释过程中就会不同程度地发挥其主体性作用。

译者不是一台简单复制模仿的/翻译机器0。

翻译过程亦不是一种简单的文本间语言层面的语符转换,译者对原作的创造性叛逆不可避免。

1.0误读的定位/见仁见智0、/诗无达诂0等其实就是古人对误读现象的朴素诠释,但是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

西方学者中较早关注误读现象的是解构主义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Harold Bloom)。

他指出,由于阅读行为总是/被延迟的0,伴随着文学语言被愈加/多元地决定0,文学意义就愈显/证据不足0,因而那种旨在追求某个或某些固定不变意义的阅读是/根本不可能的0(Bloom,1975:3)。

他否定了一切所谓精确无误的阅读,声称只有或多或少的创造性的或趣味性的误读,而且每个误读会连锁引起其他更多的误读104出现。

并且误读不但隐蔽地决定着阅读行为,还决定着创作活动(胡宝平,1999:2)。

/阅读,,,是一种异延的,几乎不可能的行为,如果强调一下的话,那么阅读总是一种误读。

0 (布鲁姆:1989:31)。

虽然布鲁姆的误读理论在当时因其激进而受到理论界的攻击,但误读这一现象是客观存在的这一事实是不可改变的。

关于误读现象,国内亦有诸多学者对此有过较为详尽的阐发。

乐黛云教授(1995:110)曾从文化的宏观角度对误读做过如下界定:/所谓误读是按照自身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自己所熟悉的一切去解读另一种文化。

一般说来,人们只能按照自己的思维模式去认识这个世界!他原有的-视域.决定了他的-不见.和-洞见.,决定了他将另一种文化如何选择、如何切割,然后又决定了他如何对其认知和解释。

0总体上来说,我们可以把误读分为有意识误读与无意识误读两种类型。

前者是指把误读作为一种既成理性的客观的现象加以描述(下文将从阐释学视角来分析其合理性),具有学术研究价值。

时代的变迁造成审美情趣与审美价值的转换、审美主体的差异导致审美趋向的不同以及接受主体的整体性认知水平的有限性与艺术发展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等因素都会造成误读。

有学者把误读的具体形式总结为求同)顺应式、求变)附会式、求新)创生式、求异)逆反式(潘雅琴: 2000:77)。

无意识误读指的是由于接受主体的个人素养及自身知识结构的不完善导致解读文本时对具体概念内容等的错误阅读。

不在本文论述范围之内。

简单来讲,本文中所论及的误读概念是指接受主体对文学作品另有所解,是指对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在一定时期内不能穷尽其文本内涵和审美价值的解读现象。

误读是在解读文本过程中不断地揭示审美对象的内涵,逐步接近其审美价值本真的解读形式。

由于误读的存在,在审美接受活动中,人们对作品意义内涵的追寻永无止境。

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作品中的经典名篇的生命力就在于无限的/误读0之中。

它不同于那种借误读合理之名将误读泛化,蓄意破坏和压制创作与欣赏的自由的/恶意0误读。

笔者拟把误读这一概念引入译学研究,来重新审视翻译中的历史性或文化性误读,以期为翻译批评开拓一个新的视角。

2.0偏见观概述偏见概念是伽达默尔哲学阐释学体系的核心概念之一,伽达默尔在对海德格尔/前结构0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偏见观,他对偏见的重新梳理和界定构成了他理论的基础。

伽达默尔指出,人类理解的历史性构成了人们的/偏见0。

所谓/偏见0是指在理解的过程中,人们无法根据某种特定的客观立场,超越历史时空的现实境遇去对理解对象进行客观的理解。

伽氏声称:/不是我们的判断,而是我们的偏见构成了我们的存在。

,,偏见未必就是不合理的和错误的,并非不可避免地歪曲真理。

实际上,我们存在的历史性产生偏见,偏见实实在在地构成了我的全部体验能力的最初直接性。

偏见即我们对世界敞开的倾向性。

0(Gadamer,1975:262)。

在伽氏以前,特别是受启蒙运动的影响,偏见成为一个贬义词,成为理性的绝对对立面。

认为理性追求真理的方式就是力图摆脱主观偏见的限制,运用各种途径或手段来清除偏见。

把属于理解者自身的历史环境的东西看成是理解的障碍,看作是产生误解和偏见的根源。

伽达默尔指出,这种贬低偏见的行为,纯粹就是以/偏见反对偏见0,以为人可以从历史和传统中独立出来,从一种纯粹透明客观的状态开始来进行理解和阐释。

伽氏认为这完全是一种幻觉,其实理解主体自身的存在状态就是一种偏见,/理解甚至不能被认为是一种主体性的行为,而要被认为是一种置身于传统过程中的行动,在这过程中过去和现在经常地得以中介0(伽达默尔;洪汉鼎:2002:372)实际上,我们与传统有一种无法割裂的关系。

在一来到这个世界那一刻,我们就被既定的历史、语言、文化所浸染,根本无法自由选择或摆脱历史文化通过语言对自身的预先占有。

不存在超出传统之外的理解者,也不存在与传统毫无关联的本文。

理解不但以偏见为基础,同时在理解的过程中会产生新的偏见。

伽氏指出,/理解是把自身置身于传统的进程中,在这一过程中过去和现在不断融合0(Gadamer,1975:262)。

伽达默尔为偏见正名,但是他并不是对一切偏见都不加反思和修正。

他认为,/前见(偏见)其实并不意味着一种错误的判断。

它的概念包含它可以具有肯定的和否定的价值0 (伽达默尔;洪汉鼎,2002:347)。

他把偏见分成两种:一种是历史所赋予的,具有正面价值,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桥梁,因此是/合法的偏见0或称/生产性偏见0。

另一种是个人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地接触吸收的见解,在很大程度上是后天习得的,它往往会妨碍正确理解的实现,伽氏称之为/盲目的偏见0,这种偏见是能通过意识克服的。

伽达默尔认为,正是这种/合法的偏见0构成了人类理解的历史性因素。

正是由于人类理解的历史性,对过去文本产生偏见是一种普遍现象,而偏见本身也可以被看作是人们创造力的表现。

它展示出理解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对文本的阐释不可能出现读者的理解与文本原意完全吻合的情况,也不可能是消极地去复制文本,否则整个人类文明将会停滞不前。

由于文本意义的这种开放性,误读现象的出现就不可避免了。

3.0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创造性叛逆0是法国文学社会学家埃斯卡皮(Robert Es-carpi t)提出来的。

他认为/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叛逆。

0(埃斯卡皮,王美华等,1987:137)/说翻译是叛逆,那是因为它把作品置于一个完全没有预料到的参照体系里,说翻译是创造性的,那是因为它赋予作品一个崭新的面貌,使之能与更105广泛的读者进行一个崭新的文学交流,还因为它不仅延长了作品的生命,而且又赋予它第二次生命0(同上)。

创造性叛逆并不为文学翻译所特有,它实际上是文学传播与接受的一个基本规律。

可以说,如果没有创造性叛逆,也就没有文学的传播与接受(谢天振,2000:141-142)。

实际上,译者、接受者(在这里专指译文读者群)和译文的接受环境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创造性叛逆。

本文主要围绕译者的创造性叛逆展开论述。

关于翻译的创造性叛逆,翻译理论界和比较文学界的学者都对此做过阐发。

根据谢天振教授的观点,译者的创造性叛逆总体上可以分为有意识型和无意识型,包括以下类型:个性化翻译、误译与漏译、节译与编译、转译与改编等(谢天振,2000:146-156)。

在本文中所论及的是有意识的创造性叛逆。

无意识的创造性叛逆不在本文的研究范围之内。

我们认为无意识的创造性叛逆比如误译与漏译,是由于译者知识结构或个人素养等因素的制约而导致的错误阅读、错误翻译。

从这种意义上说,我们就不能简单称其为/创造性0。

如果把这种翻译冠之以/创造0行为,那么翻译似乎就是一个漫无边际的概念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