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教案: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教案
《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四单元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
![《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四单元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https://img.taocdn.com/s3/m/bee43db59b6648d7c0c74600.png)
《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四单元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过小孤山大孤山》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课文,把握文中所描写的山川景物形象2、培养学生品味散文语言的能力,培养语感3、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教学重难点:1、通过诵读课文,把握文中所描写的山川景物形象2、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作家作品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
南宋爱国诗人。
父亲陆宰是个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
家庭的教育,使陆游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
他自幼好学不倦,“年十二能诗文”,他还学剑,钻研兵书。
二十五岁左右,向具有爱国思想的诗人曾几学诗,受益不浅,从此确定了他的诗歌创作的爱国主义基调。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
今存诗,将近万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
还有词一百三十首和大量的散文。
其中,诗的成就最为显著。
前期多为爱国诗,诗风宏丽、豪迈奔放。
后期多为田园诗,风格清丽、平淡自然。
他的诗最鲜明的特色是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他的词,多数是飘逸婉丽的作品,但也有不少慷慨激昂的作品,充满悲壮的爱国激情。
毛晋《放翁词跋》说:“杨用修(慎)云:‘放翁词纤丽处似淮海(秦观),雄慨处似东坡。
’予谓超爽处更似稼轩耳。
”的他的散文成就也很高,被前人推为南宋宗匠。
所写的政论、史记、游记、序、跋等,大都语言洗炼,结构整饬。
陆游是爱国主义诗派的一个光辉代表。
他的作品以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卓越的艺术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获得了重要地位。
他继承并发摺了古典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优良传统,在当时和后代的文坛上产生了深刻影响。
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传世。
本文选其诗^一首:《游山西村》、《剑门道中遇微雨》、《病起书怀》、《关山月》、《夜泊水村》、《书愤》、《临安春雨初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沈园二首》、《示儿》;其词五首:《卜算子》(驿外断桥边)、《夜游宫》(雪晓清笳乱起)、《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鹊桥仙》(茅檐人静)、《钗头凤》(红酥手);其文一篇:《游小孤山记》二、初步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听字音、节奏以及感情2、学生齐声读课文,注意节奏3、分组朗读课文,感知文意三、检查预习1、下列读音有错的一项( C )A、有俊鹘抟水禽(tu an )B沙洲葭苇(ji a )C、潦缩(li ao ) D 岸如赪(che ng )2、下列各项解释有误的一项( C )A、信造化之尤物造化:指天地、大自然;尤物:美好的事物,这里指漂亮的女子。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4阿房宫赋教案新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4阿房宫赋教案新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41618c9b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f9.png)
教学反思与总结
在《阿房宫赋》的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一系列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首先,在课前自主探索阶段,我发现部分学生在自主阅读和理解课文方面存在困难,这可能与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水平有关。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我应该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文言文阅读技巧。其次,在课中强化技能阶段,我组织了一些课堂活动,如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但有些学生参与度不高。我需要思考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从而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
其次,我会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来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在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中,我会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表现,了解他们对课文内容和修辞手法的理解。对于不积极参与的学生,我会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和问题。
最后,我通过测试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课堂结束前,我会设计一些相关的习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通过学生的答题情况,我可以了解他们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和文学鉴赏能力。对于测试中出现的问题,我会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和提高。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在学习《阿房宫赋》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些文言文,对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有一定的基础。同时,学生对古代历史和文化也有一定的了解。然而,对于《阿房宫赋》这样的华丽辞藻和丰富意境的文章,学生可能存在理解上的困难。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欣赏课文的文学美感,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阿房宫赋》的内容,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如“课文中的阿房宫是怎样的一个建筑?它代表了秦始皇的哪些特点?”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在线平台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每个学生都完成了预习任务。
《创造形象,诗文有别》单元教学设计与反思
![《创造形象,诗文有别》单元教学设计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b4f8a8f76eeaeaad0f3300b.png)
《创造形象,诗文有别》单元教学设计与反思江汉油田广华中学胡倩佳《创造形象,诗文有别》是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的学习内容,欣赏散文艺术形象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单元共有6篇文章,赏析示例《过小孤山大孤山》,自主赏析《庖丁解牛》、《项羽之死》、《阿房宫赋》,推荐作品《西门豹治邺》、《大铁椎传》。
我先让学生通读这几篇课文,在疏通文意之后,我问学生最喜欢哪一篇文章,大多数学生说喜欢《项羽之死》。
于是我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要求,把《项羽之死》作赏析示例来讲解,其他文章让学生自主赏析,并就自己喜欢的一篇来写赏析性探究性的文章,这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为了做好示例引路,我编制了《项羽之死》导学案。
教学设计是这样的:学习目标:1、欣赏与评价人物形象。
2、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描写的分析,感知人物性格特点,根据人物形象,掌握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3感知项羽的悲情英雄的形象,评价其性格与命运。
学习过程:一:温故知新。
1、项羽一生虽然短暂,却留下了许多故事、传说、成语,还有许多话题。
那么大家熟知的成语有哪些?2、我们在必修教材上学习了《鸿门宴》这篇课文,在《鸿门宴》这篇课文中,项羽性格的哪些方面已经显现?请你用一个词语来评价他。
二:速读全文,用四字短语概括文中的三个主要场景。
三:小组学习,欣赏形象。
每个小组选择一处自己最喜欢的场景讨论项羽这一人物形象。
学习任务:①复述场景主要情节,明确主要字词的意思;②结合文本原句,谈谈自己根据场景想象的项羽的形象并评价其在此景中突显的性格特点;③探讨此场景中塑造这一形象的手段方法;④选择其中一种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进行赏析,并尝试着感受项羽的心境。
四、交流探讨:项羽该不该过江东,历来意见不一。
请你试就这一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希望你能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五、评价项羽,得出启示。
学完这篇课文后,你对项羽有没有新的认识?你从他身上可以获得哪些有益的启示呢?请你拿起笔,把你内心的真实想法写出来。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文之都 第四单元 创造形象 诗人有别 赏析指导》公开课教案_5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文之都 第四单元 创造形象 诗人有别 赏析指导》公开课教案_5](https://img.taocdn.com/s3/m/0181173f0740be1e650e9ab8.png)
诗文有别赏形象,且叹且歌评英雄《项羽之死》教案【教学目标】1、分析鉴赏人物形象,掌握描写人物的方法。
2、引导学生体会诗与文在塑造人物形象上的区别。
3、感知项羽的悲情英雄形象,理解项羽之死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分析鉴赏项羽形象。
教学难点:对项羽的悲情英雄形象的准确把握, 了解司马迁的生死观。
【教学方法】点拨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一、创设情境忆形象播放视频,教师解说,导入课文。
解说:秦朝末年,烽烟四起,群雄逐鹿,一代英雄横空出世。
他24岁随叔父起兵反秦,闪亮登上历史舞台;25岁,破釜沉舟,击退章邯大军,击败秦王朝军事主力;27岁,在杀机四伏、暗潮涌动的鸿门宴上,放虎归山;同年,他宰割山河,自封西楚霸王,号令天下。
然而,干戈再起,风云突变,楚汉之争相持四年,在广武山,刘项议和,分裂天下。
不料,项羽撤军途中,刘邦撕毁协议,派兵追击。
几番争斗,在垓下,项羽陷入了十面埋伏。
在四面楚歌声中,31岁的西楚霸王,又将怎样演绎自己的人生呢?今天,我们将在《项羽之死》中找寻答案。
(板书:课题)二、披文入情赏形象(一)整体感知,概括场景思考文章刻画了几个场景?快速地以“地点+事件”的四字短语来概括。
明确: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
(二)鉴赏“垓下之围”教师预设引导的问题:1、指出夜闻四面楚歌时,项王有何动作表现?明确:惊—起—饮—歌—泣。
2、诵读《垓下歌》,从项羽的慷慨悲歌里大家感受到的是怎样的一个项羽?明确:勇武、自负、柔情、悲壮。
3、“泣”包含了项羽怎样复杂的情感?明确:无奈、悲哀、忏悔、惭愧。
4、末句八字不写项羽,却写“左右”,有何用意呢?明确:侧面烘托英雄末路的凄凉。
(板书:情)(三)讨论“东城快战”(教师预设思考题,学生自读,小组讨论、交流。
)1、项羽说“为诸君快战”,何为快战?为何快战?快战如何?明确:痛快地战;项羽已知自己必死无疑,快战表明项羽最后的战斗并不是为了战争的结果,而是为了痛快淋漓地展示自己的勇猛无敌,保住一世英名,证明“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三次突围,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项羽如猛虎一般的气势和战斗力,英武形象栩栩如生。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教案: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教案: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21d1b128ea81c759f5780c.png)
散文较之诗歌更为具体逼真,与实际生活更贴近。在语言表达上要规范一些。
散文:一个人平平常常走在路上
小说:一个人忽然被推到水里
诗歌:一个人给大地弹到月亮里
而不同的散文类别,艺术形象又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山水游记类散文的形象主要表现为具有独特风貌韵味的山水风物,人物传记类散文的形象主要表现为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说理类散文的形象主要表现为主观准确的事实论据,叙事类散文的形象主要表现为细致生动的事件,抒情类散文的形象主要表现为真挚感人的情感。不管散文中有没有具体的审美物象,都可以有好的艺术形象。
退步原来是向前
运用:以形象的事物表现抽象的事物
如何画“风”?
如何画“香”?
踏花归来马蹄香
(二)诗文有别
诗歌:中国古代诗歌是一种高度凝练的艺术,常常“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创造的形象蕴涵了更为深远的意旨,或者说形象能够引发超出形象本身的更为深远的情蕴 。
因此欣赏诗歌需要仔细品位象外之象、韵外之致、味外之旨。
科目:语文授课时间:第八周星期三
单元(章节)课题
第四单元 创造形象 诗文有别
本节课题
赏析方法指导:创造形象诗文有别
三维目标
1.强化梳理归纳与积累整合,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学习文言文的良好习惯,积累相应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知识。
2.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和思想认识,品味文中精彩优美的语句,使学生体会到古代散文在创设形象方面的特点,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合作探究
通过复习整理以前学过的诗歌,使学生体会到古代散文在创设形象方面的特点,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文之都 第四单元 创造形象 诗人有别 赏析指导》公开课教案_1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文之都 第四单元 创造形象 诗人有别 赏析指导》公开课教案_1](https://img.taocdn.com/s3/m/88e6f2733169a4517623a317.png)
<<拟行路难>> 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能力目标:能分析文中“比兴”的用法和作用,理解诗中渲染愁绪的用意。
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寻找诗眼分析诗歌,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认识怀才不遇者的不幸,珍惜人尽其才的大好时代。
教学重点:对诗歌反复诵读,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的变化过程。
教学难点:对鉴赏诗歌的学习方法理解性地掌握,并学以致用。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交流法。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然后搜集一些怀才不遇的文人的诗词,搜集有关鲍照的人生经历和本诗的写作背景方面的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奥地利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曾说过“我可以拿走人的任何东西,但有一样东西不行,这就是在特定环境下选择自己的生活态度的自由。
”李白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表明他面对挫折乐观的态度;苏轼用“一蓑烟雨任平生。
”向我们展示他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乐天安命顺应自然的陶渊明。
通过了解了几位诗人面对人生的态度,我们说人生之路难行,无才难行,有才亦难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鲍照的《拟行路难》,看看作者面对人生的态度是怎样的?(板书)----鲍照《拟行路难》(其四)二、题解《行路难》:乐府旧题,本为汉代歌谣,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创作新词,流行一时,主要是抒发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的感情。
有些学习汉魏乐府的作品的题前多冠一“代”或“拟”字。
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本篇是十八首中的第四首。
拟,模拟、拟作之意。
三、朗读(在分析课文之前,我想先请一个同学来给我们有感情地朗读一下这首诗)单个学生朗读诗歌,然后集体朗读,朗读时注意节奏和感情。
(集体朗读时播放配乐)同学们都读得非常好(评价优点,指出缺点),(本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分析诗歌)下面来看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教案: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教案推荐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教案: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教案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e4cdc258ed630b1c59eeb599.png)
单元(章节)课题
第四单元 创造形象 诗文有别
本节课题
赏析方法指导:创造形象诗文有别
三维目标
1.强化梳理归纳与积累整合,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学习文言文的良好习惯,积累相应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知识。
2.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和思想认识,品味文中精彩优美的语句,使学生体会到古代散文在创设形象方面的特点,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而不同的散文类别,艺术形象又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山水游记类散文的形象主要表现为具有独特风貌韵味的山水风物,人物传记类散文的形象主要表现为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说理类散文的形象主要表现为主观准确的事实论据,叙事类散文的形象主要表现为细致生动的事件,抒情类散文的形象主要表现为真挚感人的情感。不管散文中有没有具体的审美物象,都可以有好的艺术形象。
散文:中国古代散文相对于诗歌来说是一种比较舒展的艺术,句式散体化,篇幅可长可短,表情达意不受格律的限制,可以兴之所至,自由挥洒,因而散文中的“意”表达得更为明白显豁。
散文较之诗歌更为具体逼真,与实际生活更贴近。在语言表达上要规范一些。
散文:一个人平平常常走在路上
小说:一个人忽然被推到水里
诗歌:一个人给大地弹到月亮里
通过对比阅读,把握诗歌、散文在创设形象方面的不同。
教学手段运用
教学资源选择
PPT
教 学 过 程
环节
任务·目标
实施方法
备注
课前预习
阅读《创造形象 诗文有别》
理解 “创造形象,诗文有别”的含义
1、学生阅读,划出要点。
2、教师就要点予以强调、补充讲解。
“创造形象,诗文有别”,顾名思义,这单元的学习目标是比较体味诗歌与散文在“形象”创设上的不同。所以, “艺术形象”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既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握不同类型散文作品中艺术形象的特性,又要引导学生了解塑造艺术形象的多样化手段,还要关注形象创设方面散文与诗歌的区别。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第四单元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第四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afe19a88b9d528ea81c779b3.png)
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教学设计夏维一、内容与解析(一)内容《创造形象诗文有别》《过小孤山大孤山》(二)解析本单元要学的内容《创造形象诗文有别》指的是通过本单元所选的几篇课文,从艺术形象方面去感受它们的审美价值。
当然,由于学生的文言基础较差,教学的重点仍然要放在词句的疏通上。
学生在必修课本中的文言文学习中知道要重点掌握哪些方面的文言知识,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应重点引导学生自己梳理、归纳、掌握文言文知识点。
本单元为选修中的文言文第一单元,我们以第一篇文言文《过小孤山大孤山》为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欣赏,该文是一篇山水游记,着重描写山川景物形象,并在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情趣和韵味,作者通过描绘景观抒写游兴和感受。
学习本文要体会散文和诗歌在描绘山水形象方面的差别。
二、教学目标及解析(一)教学目标1.学会归纳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2.学习游记写景的方法。
3.区分散文与诗歌形象美的不同。
(二)解析注重朗读,积累一些常见的实词、虚词,掌握文言特殊句式,了解作者写景的层次和描写的重点,体会散文和诗歌在描绘山水形象方面的差别。
三、问题诊断分析本单元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对难以对文本中的重点字词以及对例文的特殊句式进行疏通,其次是如何进行自主鉴赏模糊不清,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学生的文言知识积累不够以及学习文言文的步骤方法不够清楚,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我们要在教学中注意点拨引导学生先疏通归纳整理文中重点词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弄懂文章层次结构,帮助学生形成自主赏析的模式与习惯。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本单元涉及到的知识板书较多,可运用多媒体(PPT)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现在很流行“穿越”这个概念,其大意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时空的转换”。
其实我们的身体不能逆回到从前,也不能跨越到未来,但我们的思想可以穿越到我们能想象到得时空。
我们的思想可以推开岁月尘封的门,穿越清、明、元,一路走到南宋。
或许我们会和着凄婉的宋词,悄悄地走进月华如水的沈园,吟哦着《钗头凤》,去感受一段在江南的烟雨里忧伤了千年的爱恋。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精品教学课件:第四单元 创造形象 诗文有别(4课时)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精品教学课件:第四单元 创造形象 诗文有别(4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533a761e3b3567ec102d8ab6.png)
嘈杂的管乐声 表被动意思,被攻占 放火,动词
第四段知识要点:
族秦者 灭族,动词
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 后人也
第3个“后人”是唐以后的人,其余是唐
内容总结
一(1—2)、由外到内,由楼阁建筑到人物活 动,铺叙阿房宫建筑宏伟、豪华,极写宫中生 活荒淫、奢靡。 二(3—4)、由古及今,铺写秦始皇骄奢淫逸, 终于导致灭亡,讽喻当朝切勿重蹈覆辙。
而气候不齐 指天气
作业:
一、背诵《师说》《阿房宫赋》全文; 二、做《师说》(《阿房宫赋》)《步步 高》同步练习; 三、做《师说》一课知识整理 四、学习《读本》 唐宋部分古文
课文讲译:
第一段知识要点:
四海一
统一,动词
北构而西折 名词作状语
钩心斗角
古今异义(见书注释12)
蜂房水涡
名词作动词
未云何龙
名词作动词
刘勰:赋者,铺也。铺采螭(音chi,舒张,铺陈)
文,体物写志也。
(《文心雕龙·诠赋》)
“赋”是古文中介于韵文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形 成于汉代,盛行于六朝。多用铺陈夸张手法,语言讲 究对偶,注重声律,辞藻华丽,富有文采,称为骈赋。 唐宋时,它已经呈现散文化倾向,句式参差,长短不 齐,多以散代骈,押韵也比较自由,人称“文赋”。
作诗
衣上征尘杂酒痕,
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
细雨骑驴入剑门。
——《剑 门道中遇微雨》
陆游打虎
陆游在南郑 (今汉中)抗金时, 常带士卒进山打 猎,有一年冬天, 碰上一只食人猛 虎。三十名士卒 都是身强力壮好 勇善战的秦人, 陡然见猛虎,却 吓坏了,倒是年 近半百的陆游挺 戈而上,恶战不 多时,虎死,人 居然活着。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教案 人教课标版优质教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教案 人教课标版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229cc3aef8941ea76e055b.png)
高二语文备课组教学共案语文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说课部分:(一)单元学习目标:、使学生了解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使学生掌握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与鉴赏方法(二)单元教学重点、难点:、把握不同类型散文作品中艺术形象的特性,了解塑造艺术形象的手段、理解并学会运用散文学习常用的方法(三)明确学习对象,把握文体特点、学生快速浏览本单元四篇课文,体会本单元课文的文体特点、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加以明确()文体对象方面本单元是古代散文,所选作品,既有游记类散文,如《过小孤山大孤山》;又有哲理型散文,如《庖丁解牛》。
既有史论散文,如《阿房宫赋》;也有人物传记类散文,如《项羽之死》、《西门豹治邺》和《大铁椎传》。
文体对象可谓多种多样。
()文体内容方面本单元既有对饶有韵味的山川景物形象的描写,又有对历史人物形象的典型塑造和人物事件的精彩叙述。
既有对宫廷建筑和奢华生活的形象描绘,也不乏对生活中普通道理的生动阐述。
、学生快速阅读第四单元提示,从中进一步了解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教师帮助明确文体对象:中国古代散文文章内容:情景交融的意境(如《过小孤山大孤山》中的丰富物象);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项羽、西门豹、大铁椎);精湛故事场面描写(如《项羽之死》中的典型事件“四面楚歌”“乌江自刎”的叙述)(四)掌握学习重点,明确学习方法、在单元赏析指导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归纳学习重点和学习方法①要在读懂词句含义的基础上,分析把握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要依据作者对人物的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等来评价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而发掘各色人物的善恶美丑的精神世界。
②理清同人物密切相关的故事情节要注意情节的设计如何有力地表现人物性格,情节的发展是否由人物性格的内在力量所推动,人物的行动和行动的方式是否由其独特性格决定的。
③把握、透析各类散文的主题和艺术形象分析主题和艺术形象时,一要从人物性格、环境出发,进行认真的考察;了解文章创作的时代背景。
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4阿房宫赋教案2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4阿房宫赋教案2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ce53b08e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ea.png)
阿房宫赋教学目标一、低阶目标:1、学生通过微课学习,能够纠正字音,熟读课文;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2、学生借助于书下注释和工具书,能够翻译课文,扫除阅读的文字障碍和理解障碍。
3、学生通过学习微课、了解铺陈、渲染等艺术手法。
二、高阶目标:1、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展示等活动,能够理解文章中形象生动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象、大胆奇特的夸张、铺陈、渲染等艺术特点对突出主题思想的作用。
2、学生能懂得赋的特点。
学生能学习并应用本文描写为议论蓄势、议论使描写增加了深度的写作特色。
3、学生能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借古讽喻的目的,认识封建统治者骄奢淫逸、横征暴敛、不顾人民死活的罪恶。
学情分析高二的学生在初中及高一语文的学习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基础,有一定的自学能力。
学生能通过微课学习,纠正字音,熟读课文,能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学生能借助于书下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扫除阅读的文字障碍和理解障碍;学生能通过学习微课、了解铺陈、渲染等艺术手法。
但是,学生对于运用所学到的艺术手法鉴赏作品、理解作品主题思想和应用手法去创作的能力仍有欠缺。
出于“能够理解文章中形象生动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象、大胆奇特的夸张、铺陈、渲染等艺术特点对突出主题思想的作用”和“学生能学习并应用本文描写为议论蓄势、议论使描写增加了深度的写作特色”这两个目的,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手段,通过课前学生自主学习,充分了解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困惑;通过课上小组合作、交流展示等活动,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和能力,同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重点、难点学生能懂得赋的特点。
学生能学习并应用本文描写为议论蓄势、议论使描写增加了深度的写作特色。
教学过程一、课前自主学习1、课前网上发布任务内容:任务一:看微课,听课文朗读的音频,纠正字音,熟读并尝试背诵课文;学习微课、了解铺陈、渲染等艺术手法。
任务二:结合书下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新人教版学高中语文创造形象诗文有别阿房宫赋教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新人教版学高中语文创造形象诗文有别阿房宫赋教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d907211258f5f61fb63666c6.png)
[知识梳理]一、读准字音缦.回(màn)椒.兰(jiāo)辘.辘(lù)杳.不知(yǎo)粟.粒(sù)逦迤(lǐ)(yǐ)..锱.铢(zī)囷.囷(qūn)蜀山兀.(wù)不霁.何虹(jì)尽态极妍.(yán)鼎铛.玉石(chēnɡ)金块珠砾.(lì)妃嫔媵.嫱(yìnɡ)辇.来于秦(niǎn)剽.掠其人(piāo)架梁之椽.(chuán)直栏横槛.(jiàn)庾.(yǔ)参差(cēn)(cī)..(ōu)(yā)呕哑..二、一词多义(1)爱错误!(2)族错误!(3)怜错误!(4)使错误!(5)之错误!(6)焉错误!(7)而错误!三、词类活用(1)六王毕,四海一.(数词作动词,统一)(2)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名词作动词,灭族)(3)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名词作动词,变成焦土)..(4)朝歌夜弦.(名词作动词,弄丝弦、奏乐)(5)骊山北.构而西.折(名词作状语,向北;向西)(6)辞楼下殿,辇.来于秦(名词作状语,乘辇车)(动词作名词,收藏的金玉珍宝等物)(7)燕赵之收藏..(8)韩魏之经营(动词作名词,苦心经营积累的金玉珠宝等物)..(9)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哀:形容词作动词,哀叹;鉴: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鉴)四、古今异义(1)钩心斗角....古义: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
今义:常用来比喻各自用尽心机,互相排挤。
(2)而气候不齐..古义:天气。
今义: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
(3)燕赵之收藏..古义:指收藏的金玉珍宝等物。
今义:收集,保藏。
(4)韩魏之经营..古义:苦心经营积累的金玉珠宝等物。
今义:泛指计划和组织经济事业。
(5)齐楚之精英..古义:比喻金玉珠宝等物。
今义:常比喻各行各业出类拔萃的人。
焦土(6)可怜..古义:可惜。
今义:使人怜悯。
五、文言句式(1)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判断句)译文:灭亡六国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文之都 第四单元 创造形象 诗人有别 赏析指导》公开课教案_3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文之都 第四单元 创造形象 诗人有别 赏析指导》公开课教案_3](https://img.taocdn.com/s3/m/f652d475ed630b1c58eeb517.png)
教学设计
古代散文鉴赏
-----形象
一,把握高考命题趋势,掌握考纲
二,本课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
1. 掌握鉴赏人物形象、事物形象的方法
2. 把握人物形象、事物形象类题型的答题技巧
3 提高答题规范性
三,形象的定义
四,考点一鉴赏人物形象
五,举例
(1)教师指导完成例题
(2)学生练习自主完成习题
六,总结人物形象答题技巧
七,考点二鉴赏事物形象
八,鉴赏事物形象例题
先有教师指导,再有学生独立完成习题,最后总结答题思路
九,课堂小结
1.总结形象答题方法及答题技巧
2.对于如何提高答题规范性,提出几点建议
十,布置作业
复习巩固本节课所学习的鉴赏形象的答题方法。
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方山子传教案1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方山子传教案1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87e6d60d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35.png)
方山子传一、课型、课时1、课型【新知教学课】2、课时一课时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疏通文意2.能力目标:理传主事迹,抓传主形象3.情感目标:品味作者和传主的精神世界。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感悟情怀。
四、目标分析苏轼的《方山子传》是高中学段选修课的一篇文章,本单元主题:创造形象,诗文有别。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与鉴赏”的要求之一是: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苏轼是北宋年间中国文坛上最耀眼的巨星,一生经历宦海沉浮坎坷多难,但他没有沉沦,永远保持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以乐观豁达、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来面对接踵而至的不幸;其执着于人生而又超然物外的生命方式可谓蕴含着其熠煜闪灼魔力。
《方山子传》是创作的一篇散文。
文章通过对苏轼与方山子的相遇与相交,了解他的人生经历,通过对这些人生经历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方山子特立独行性格和人生取向的赞赏,抒发对人生的透彻感悟,“管中窥豹”的略见其智者仁人的聪明睿智。
可以培养学生透过人物的行动、语言,理解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古典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我把教学的重点定位在引导学生分析探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以求达到“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情感共鸣作用。
情感是这篇文章最意味无穷、耐人寻味之处,也是语文教学中突出素质教育、呼唤学生真情实感的根本。
文中描写的陈季常是作者志同道合的好友,苏轼无法摆脱的现实生活的羁绊,向往陈季常的生活状态。
美好的情感可以充实和丰富我们的人生。
“文学教育就是为了使学生开阔眼界,使他们身临其境地体验一些事件,增加对人生的感受”,可见真切地感受人物的情感,深刻地体悟人生的况味,也应该成为教学目的。
五、学情分析本课文安排在高二上学期的。
高二的学生,已有初步的文言知识积累,所以字句的疏通上应该没有问题,可以在课前完成。
但学生主要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的基础上,课上再总结人物特点,是理解延伸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用:以形象的事物表现抽象的事物
如何画“风”?
如何画“香”?
踏花归来马蹄香
(二)诗文有别
诗歌:中国古代诗歌是一种高度凝练的艺术,常常“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创造的形象蕴涵了更为深远的意旨,或者说形象能够引发超出形象本身的更为深远的情蕴。
因此欣赏诗歌需要仔细品位象外之象、韵外之致、味外之旨。
通过对比阅读,把握诗歌、散文在创设形象方面的不同。
教学手段运用
教学资源选择
PPT
教学过程
环节
任务·目标
实施方法
备注
课前预习
阅读《创造形象诗文有别》
理解“创造形象,诗文有别”的含义
1、学生阅读,划出要点。
2、教师就要点予以强调、补充讲解。
“创造形象,诗文有别”,顾名思义,这单元的学习目标是比较体味诗歌与散文在“形象”创设上的不同。所以,“艺术形象”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既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握不同类型散文作品中艺术形象的特性,又要引导学生了解塑造艺术形象的多样化手段,还要关注形象创设方面散文与诗歌的区别。
如何形象表情?——怎样描写愁?
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贺铸: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李清照:还恐双溪蚱蜢舟,
载不动,许多愁。
如何形象说理?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插秧偈
布袋和尚
手把青秧插满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
身心清净方为道
3.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古人的观点看法,发展学生的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提炼的课题
了解“创造形象诗文有别”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自学课文、疏通文句、梳理文言文语法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指导学生欣赏、分析、把握各类文章中创设的鲜活的形象,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欣赏、分析、把握各类文章中创设的鲜活的形象,提高鉴赏能力。
合作探究
通过复习整理以前学过的诗歌,使学生体会到古代散文在创设形象方面的特点,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白板展示相关问题,学生思考
展示
提升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抽3组展示,教师点评后,教师展示(PPT映出)
(一)中国艺术重视“形象”的塑造
是否具有形象性,是评价作品艺术性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借形象的景或物或事来抒发抽象的情,解说抽象的理。
科目:语文授课时间:第八周星期三
单元(章节)课题
第四单元 创造形象诗文有别
本节课题
赏析方法指导:创造形象诗文有别
三维目标
1.强化梳理归纳与积累整合,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学习文言文的良好习惯,积累相应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知识。
2.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和思想认识,品味文中精彩优美的语句,使学生体会到古代散文在创设形象方面的特点,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而不同的散文类别,艺术形象又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山水游记类散文的形象主要表现为具有独特风貌韵味的山水风物,人物传记类散文的形象主要表现为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说理类散文的形象主要表现为主观准确的事实论据,叙事类散文的形象主要表现为细致生动的事件,抒情类散文的形象主要表现为真挚感人的情感。不管散文中有没有具体的审美物象,都可以有好的艺术形象。
散文:中国古代散文相对于诗歌来说是一种比较舒展的艺术,句式散体化,篇幅可长可短,表情达意不受格律的限制,可以兴之所至,自由挥洒,因而散文中的“意”表达得更为明白显豁。
散文较之诗歌更为具体逼真,与实际生活更贴近。在语言表达上要规范一些。
散文:一个人平平常常走在路上
小说:一个人忽然被推到水里
诗歌:式:
①山水游记类散文——具有独特风貌韵味的
山水风物
②人物传记类散文——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
③说理类散文——直观准确的事实论据
④叙事类散文——细致生动的事件
⑤抒情类散文——真挚感人的情感
布置作业
预习《过小孤山大孤山》,完成自学检测
在中国文学艺术中,“形象”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否具有形象性是评价作品艺术性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国古代的诗歌散文都很重视形象,但是二者的形象性又有差别。中国古代诗歌是一种高度凝练的艺术,诗歌形象非常发达,象外之象、味外之旨需要仔细品味。中国古代散文相对于诗歌来说是一种比较舒展的艺术,句式散体化,篇幅可长可短,表情达意不受格律的限制,可以兴之所至,自由挥洒,因而散文中的“意”表达得更为明白显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