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第二课堂学分制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合集下载

高校学分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高校学分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实行学分制管理的积极意义 1. 有利于促进学校代写论文的教学改革实行学分制,通过设置辅修的第二专业,在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同时,也促进了专业建设。

为满足学生自主选课的需要,学校通过学生选课的比例加以分析,对课程体系及时地加以调整,促进课程体系的改革。

通过建立健全题库,实行考教分离,促进考试改革。

同时,学分绩点制的使用,能更加全面科学地衡量学生学习的质量,促进学生学业成绩的考评改革。

2.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在教学管理制度上采用灵活的学分制,在学习年限、选择专业、设置课程等方面充分体现了自主学习思想,学生可以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和本人的能力和爱好,可以跨专业、跨系甚至跨校自主选修最喜爱的课程,学生还可以选择辅修第二专业,并可自主调整学习进度,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多选修一些课程,并可提前毕业,从而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3. 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实行学分制,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上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专业、课程、上课时间和学习进程,以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学分对学生实行目标管理,为学生发展创造比较自由的空间,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学生在学科专业上对有关课程,既可以纵向选择,也可以跨学科和跨专业进行横向拓展,这样有利于高校进行文理渗透,促进学科门类的交叉和渗透,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

4. 有利于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实行学年制时,有些教师讲授的课程以及实验室和教学仪器设备仅为少数院系的学生服务,大学的人、财、物优势未能充分发挥。

学分制将改变传统教学管理体制下教育教学资源部门所有的状况,使师资、图书、实验设备和教室等一切教育资源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得到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不仅可以跨院系和跨学科使用,而且在高校集中的地区还可以跨学校共享,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

5. 有利于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实行学分制,学生能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发展方向自主地选择学习的课程,选择授课教师,这从客观上要求和鼓励教师结合自己的专长,及时把科学领域中的最新成果介绍给学生,这就必然促使教师不断学习和掌握最新科技成果,不断充实教学内容,并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高校第二课堂学分制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高校第二课堂学分制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校第⼆课堂学分制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2019-09-17[摘要] 充分发挥第⼆课堂作⽤是新时期完善⼤学⽣培养制度的重要改⾰。

将第⼆课堂活动学分制化是使第⼆课堂真正落实和发挥应有作⽤的有效⼿段。

本⽂在分析了当前第⼆课堂学分制特点、必要性、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第⼆课堂学分制管理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第⼆课堂学分制理念原则模块化组织⼀、第⼆课堂的含义、特点及必要性第⼆课堂是指⼤学⽣课余活动,是学校课堂教学以外,吸引⼴⼤学⽣⾃愿参加的有⽬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各种教育活动。

第⼆课堂具有多⽅⾯的特点。

⼀是开放性。

第⼆课堂教育内容和形式具有开放性,可以弥补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局限性和⽚⾯性。

⼆是灵活性。

在教学的内容、时间、空间、⼈员、规模等⽅⾯都具有灵活性。

三是⼴泛性。

与理论传授为主的课堂教学不同,第⼆课堂活动可以不分校内还是校外,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四是⾃主性。

第⼆课堂则以学⽣⾃主学习为主,能激发学⽣的兴趣,调动学⽣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以及创造性。

五是互动性。

第⼆课堂活动⼤多在学⽣之间、师⽣之间以及学⽣与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动中完成。

六是实践性。

第⼆课堂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学以致⽤,强调动⼿参与。

实⾏第⼆课堂学分制是贯彻“以⼈为本”指导思想的需要。

学分制承认学习者能⼒、素质上的差异,以其灵活的培养⽅式及学习上的多选择性,在保证共性的同时注重了学习者个性化的发展,使得学⽣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

有利于加强学⽣对⾃⾝和社会环境的认识,是思想政治教育⾛出形式化、表⾯化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复合型⼈才的需要。

⼆、当前第⼆课堂学分制存在的问题从⽬前⾼校⼤学⽣第⼆课堂活动课程体系现状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指导思想存在偏差从⽬前各⾼校对第⼆课堂活动课程指导思想存在两种偏差。

⼀是⽚⾯强调活动课程的⽬的性和计划性,将活动课程视为学科课程的延续与补充,在活动⽅式上,尽量将活动按学科课程的规程进⾏课堂教学。

⼆是⽚⾯强调学⽣的⾃主性、⾃治性、⾃发性,使活动课程仅仅停留在兴趣⼩组层次,任由学⽣⾃⼰活动,缺乏课程所必须的⽬的和计划。

高校第二课堂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高校第二课堂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1 第二课堂定义的分析 第二课 堂顾名 思义是与 “ 第一课 堂” 比较得来 。现代高校 中 第一课堂 的定义是指学 生的专业课 堂 , 在学生人才培养方案 中载 明的 , 需要 进入规定 的教室接受授课 的课程 , 包括 了各类 的理论 课程 和实验课程 。相对 的 , 广义 的第二课堂是 指 , 除了第一课 堂 中的各种课程外 的学 习内容。而狭义 的第二课 堂在学分制学 校 体现 为 , 除 第一课堂规定 学分外 , 要 达到毕业资格 所需其他学 分 对应 的学校活动 。而在学年 制学 校中 , 则表现为每学年 除第一课 堂规定课 程外 的其 他任务 。第 二课堂所 包括 的内涵远胜于第 一 课堂 , 但是却 又不 可脱 离第一课 堂单 独成 为一个 学校 的课程设 置, 二者是主干与延伸 , 主体 与补充 、 深化 的关 系。 2 高校建设第二课堂 的意义 在 第二课 堂 中 , 培养 的不仅 仅是 学生对 于其 专业 知识 的运 用, 更多的是踏人社会所要具备 的其他能力 , 例如人际交往能力 , 分析 实践 的能力 , 独立形 成判 断 的能 力 , 处理 善后 总结 能力 等 。
3 . 1 管理第二课堂 的部 门庞 杂 , 导致多头管理 , 效率不高 第一课堂按 照课程 归 口实行 开课 学院管理制度 , 清晰明了。 但第二课 堂因其包 含的 内容丰富 , 所 以在管理上 常出现多头管理 的情况 。如学 生竞 赛科 研项 目归属科研处和学生处进行管理 , 暑 期社会实践项 目归属社会科学部和就业指导 中心 , 创 新基 金项 目 归属 于实 验中心和科研处 。这不仅使学生项 目申报程序 EDUC ATI ON
高校 第二课堂管理存 在 的 问题及对 策分 析
丁 丁
摘要 : 现今 大部分 高校均 已开始 实行 第二课 堂制度 , 对 于第二课 堂的定义和存在 的意义也有 了较为统一的认 识。但在 第二课 堂的 管理上却各有 不同 , 并且在管理过程 中或 多或 少都存在 问题 , 多头管理 效率不高、 部分 的项 目针对 面过 窄、 学分的认定过于机械 等。针

第二课堂学分制实施管理问题及对策

第二课堂学分制实施管理问题及对策

第二课堂学分制实施管理问题及对策摘要:为了激励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文章以甘肃农业大学为例,首先说明了文中数据来源,然后从甘肃农业大学第二课堂现状和甘肃农业大学第二课堂执行情况两个方面分析了第二课堂调查基本情况,接着阐述了第二课堂学分制实施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第二课堂学分制实施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第二课堂;学分制;PU口袋校园第二课堂学分制的实施,是高等教育改革、共青团创新的重要环节,第二课堂也是学校人才培养的形式之一,学校相关组织通过开展各类校园文化活动,激励学生参加第二课堂,形成了第二课堂育人体系,为学生在校素质培养提供了参考依据。

通过引进成熟的网络“PU口袋校园———甘肃农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学生成长服务平台”,作为我校实行第二课堂学分制的载体,能科学准确地认定学生第二课堂参与的学时,实现了第二课堂活动的有效线上记录。

一、数据来源文中数据分析均来自研究小组发放的问卷统计,为进行该项目研究,本小组成员于2018年9月在我校发放问卷,调研过程中共发放问卷551份,其中纸质版400份,电子版151份,其中无效问卷19份,有效问卷532份。

二、第二课堂调查基本情况(一)甘肃农业大学第二课堂现状。

在被调查学生中,每学期PU学时数量达到30学时以上的人数占到了总数的70%,说明学生对于第二课堂比较重视,有较高的参与度,而30%的学生PU学时在30学时以下,可能是因为开展的活动与课程时间冲突。

有51%的学生认为第二课堂学分制具有实际意义,有49%的学生认为不具有实际意义,由此可见学生对于第二课堂学分制的意义争议还是比较大的。

通过数据分析可知,被调查学生有超过一半的人数仅是为了获得学分而参加第二课堂活动,而不是积极主动参加,与学校开设第二课堂的初衷不符。

(二)甘肃农业大学第二课堂执行情况。

通过数据分析可知,在被调查的532名学生中,大部分学生对于第二课堂学分制的参与度较高,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离场,这可能是因为活动本身不够吸引学生或没有达到学生期望。

第二课堂管理方案

第二课堂管理方案

第二课堂管理方案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第二课堂教育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被越来越广泛地关注和重视。

然而,由于第二课堂活动较为分散和自由,管理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

为此,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第二课堂管理方案,以促进学生的参与和个人发展。

第一部分:背景分析第二课堂活动作为学生在课余时间丰富自己的重要途径,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然而,目前存在以下问题:1. 活动参与度不高:由于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管理,许多学生对第二课堂活动缺乏兴趣和参与度。

2. 活动质量不稳定:由于缺乏评估和监督机制,一些第二课堂活动的质量和效果无法得到保障。

3. 行政管理繁琐:学校管理层在组织和管理第二课堂活动时面临诸多繁琐的操作和时间成本。

第二部分:解决方案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管理方案:1. 建立专门的第二课堂管理团队:学校设立专门的第二课堂管理团队,负责日常的活动组织和管理工作。

团队成员要具备相关的管理和组织能力,能够高效地协调各项活动。

2. 设立第二课堂活动教师指导小组:学校组建专门的教师指导小组,负责对各项第二课堂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督,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支持。

3. 确定活动品质评估标准: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第二课堂活动品质评估标准,对每个活动进行评估和打分,确保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4. 提供多样化的活动选择:学校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第二课堂活动,并提供多样化的活动选择。

不仅有传统的艺术、体育类活动,还可以引入一些新兴领域的探索和创新活动。

5. 加强宣传和推广:通过学校官方网站、学生社交媒体等渠道,积极宣传和推广各类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第三部分:管理方案的实施和效果评估1. 实施阶段:学校将逐步完善第二课堂管理机制,建立并培养相关管理团队和教师指导小组。

同时,对活动进行品质评估和分类,确保学生能选择到适合自己的活动。

2. 效果评估阶段:定期对第二课堂活动的管理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根据学生和教师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和改进管理方案。

第二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合集5篇)

第二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合集5篇)

第二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合集5篇)第一篇:第二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第二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所谓“第二课堂”是相对课堂教学而言的。

如果说依据教材及教学大纲,在规定的教学时间里进行的课堂教学活动称之为第一课堂的话,那么第二课堂就是指在第一课堂外的时间进行的与第一课堂相关的教学活动。

在教学训练活动中,必须认真研究教育规律,深入探索教育实践,才能逐步提升办学治训水平,促进教学训练工作全面提高。

本文认真总结了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的意义,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认真思考,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一、开展第二课堂教学的意义(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近几年对学生数质量统计结果来看,绝大多数学生文化基础薄弱,自主性教育意识差。

尤其是卫生员专业授课理论性强,大量内容需要学生死记硬背,无形中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方式。

常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第二课堂教学能克服第一课堂教材等因素的制约,以其灵活的方式、新颖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兴趣的支配下,自觉地将外部压力转化为内部动力,将被动学习转化为自觉学习,从而达到培养自主性教育的目的。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潜能在教育过程中必须正视学生之间的个人差异,如智力因素、学习的投入精力,以及对某专业课的爱好程度等。

由于课堂教学方式的限制,很少考虑或照顾到这种差异。

而第二课堂教学能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巩固完善;能弥补第一课堂的不足,使其学习潜能在第二课堂中得以充分发挥,从而拓展其对这一学科或课程的认识、理解和提高。

实践证明,很多学生正是通过第二课堂活动的锻炼,产生了对某些知识或学科的特别兴趣,并继续深造考取了该专业士官学校或军队院校。

(三)有利于促进教学相长如今,许多老师都反映现在的师生关系越来越疏远了,其中老师“上课来,下课走”的现象也是原因之一。

而第二课堂的开设,使老师与学生接触的机会多了,无形中就加深了相互了解,密切了教与学的关系,使学生与老师共同形成了一个教与学的有机整体,从而促进了教学相长。

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存在问题与路径研究

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存在问题与路径研究

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存在问题与路径研究高校第二课堂建设是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它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当前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有效的指导和管理机制、资源分配不均衡等。

本文将围绕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展开研究,并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路径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1. 缺乏有效的指导和管理机制当前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缺乏有效的指导和管理机制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因为高校第二课堂建设的内容涉及面广泛,涉及课外学术科研、社会实践、文体艺术、志愿服务等多个方面,各类活动繁多,学生参与的自主性和选择性很大,管理和指导难度较大。

2. 资源分配不均衡在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资源分配不均衡也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些学校在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开展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而另一些学校则由于种种原因而资源匮乏,导致学生的第二课堂学习机会有限。

3. 参与度不高一些学生对于第二课堂的参与度并不高,很多学生认为参与第二课堂的活动只是为了填鸭式地获取证书加分,而非真正关注自己的兴趣爱好,这样就会导致一些活动的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

二、解决的路径在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要建立有效的指导和管理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建立健全的学生组织、教工组织和管理机构,明确各自的职责和权利。

其次是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对学生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取得的成果进行评价,激励学生参与积极性。

再次是加强对第二课堂活动的宣传,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并参与其中。

最后是加强对第二课堂活动的监督,避免一些低质量的活动的出现。

要解决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加大对第二课堂建设的投入,提高对第二课堂建设的重视程度。

其次是建立高校之间的资源共享机制,借助其他高校的力量来弥补自身的资源不足。

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存在问题与路径研究

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存在问题与路径研究

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存在问题与路径研究高校第二课堂建设已经成为了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领域之一,其目的在于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建设,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然而在当前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依然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本文将就这些问题展开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路径。

一、第二课堂面临的问题1、课程设置创新不足,缺乏针对性许多高校在第二课堂的课程设置中缺乏对学生的针对性,过于泛泛而谈,缺乏具体的教学内容。

此外,课程设置几乎相同,缺乏创新性,这样学生在进行不同课程的学习时会感到枯燥乏味,没有吸引力。

2、组织管理不到位,缺少有效监管机制在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时,有些高校组织管理不到位,缺少有效的监管机制。

因此,学生在参与活动时没有明确的指导,活动缺乏积极性,同时由于管理机制不够健全,难以对课程引导和学生进行有效监管,导致一些不正常的行为发生。

3、教学队伍建设不良高校第二课堂的教学队伍建设是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存在一些困难。

领导组织缺乏相关的师资力量,很多校内外专家学者没有参与到高校的第二课堂中。

在学生任务的开展过程中教师个人的理念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第二课堂课程设置不够创新,教学效果不佳。

二、解决路径1、提高课程设置的精准度和针对性高校应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开设更多方向和类型的课程,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创新第二课堂课程设置,引入前沿知识并接入实践,打造有机教育模式。

同时,高校应结合学生特定的需求,积极与校内外企业合作,引进外部资源,优化第二课堂课程设置。

2、建立有效管理机制,加强对学生的监管高校第二课堂应建立起完善的组织管理机制,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管理,明确学生的课程进程和成果。

学校应当设置专职人员负责对第二课堂活动进程进行监管,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依法对活动中的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3、加强教学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高校应当增加教师参与第二课堂的工作,吸引优秀的教学队伍参与第二课堂的设置和实施,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注重师资建设,加大专家、学者参与力度,为第二课堂课程开设提供优质的师资保障。

“双创”背景下高校第二课堂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双创”背景下高校第二课堂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双创”背景下高校第二课堂建设的问题与对策双创” 作为当前社会的热门话题,一直备受关注。

在高校中,“双创”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而高校第二课堂作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平台,也在“双创”背景下承担着更多的责任。

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通过对策来解决。

一、问题1. 缺乏实际操作机会在“双创”背景下,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缺乏实际操作机会。

很多高校第二课堂的课程和活动更多是停留在理论层面,对于学生来说缺少实际操作的机会。

而实际操作是学习的重要环节,只有经过实际操作,学生才能真正掌握所学内容,提升自己的实际能力。

2. 缺乏专业指导另外一个问题便是缺乏专业指导。

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很多活动和课程由于缺乏专业指导,导致学生在参与中无法得到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这种情况下,学生很容易走向盲目,最终影响他们的整体素质提升。

3. 缺乏创新意识在“双创”背景下,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还存在着缺乏创新意识的问题。

很多活动和课程虽然标榜着“双创”,但实质上很难激起学生的创新意识。

这也导致了很多学生对于这些活动和课程的参与度不高,最终也影响了活动和课程本身的质量。

二、对策针对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缺乏实际操作机会的问题,我们需要提出相应的对策。

学校应该提供更多的实际操作机会,比如设置实习课程、实践项目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并提升自己的技能和能力。

学校还可以积极与企业合作,让学生参与企业的实际项目中,这对于学生的实际能力提升也是非常有益的。

为了提升高校第二课堂建设的质量,我们还需要加强专业指导。

学校可以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和教授来指导学生参与的活动和课程,这样可以确保学生在参与中得到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学校也可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让企业的专业人员来指导学生的活动和课程,这样也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

针对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缺乏创新意识的问题,我们需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创新设计比赛或者创新项目,让学生在参与中激发创新的灵感,提升创新的能力。

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存在问题与路径研究

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存在问题与路径研究

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存在问题与路径研究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社会对人才培养要求的不断提高,高校第二课堂建设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焦点之一。

第二课堂,作为课外拓展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存在诸多问题,如学生缺乏主动性、第二课堂资源不足等。

本文将从问题出发,探讨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路径。

一、存在的问题1. 学生缺乏主动性在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学生缺乏主动参与的情况比较普遍。

一方面,部分学生仅仅将第二课堂作为填鸭式的课外学习,缺乏独立思考和自主选择的能力;部分学生缺乏对第二课堂活动的认同感和积极性,对参与的活动缺乏热情。

这种被动的参与状态不利于第二课堂建设的深入推进。

2. 第二课堂资源不足当前,一些高校第二课堂的资源相对匮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第二课堂活动的类型和数量有限,无法覆盖学生的多样化需求;第二,高校与社会资源的对接不够,导致第二课堂活动的质量和水平不高;第二课堂活动的组织和管理不到位,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

3. 第二课堂活动缺乏实践性第二课堂活动一般以讲座、演讲等形式为主,实践性较差。

这不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也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第二课堂活动的实践性和针对性需要进一步提高。

二、路径研究高校应该通过改进教育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多参与有实际质量的第二课堂活动。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设置个性化的学分、奖学金等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参与,培养其主动性和兴趣。

高校还可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辅导,在课程设置上更加注重开放性和启发性。

高校应积极主动地与社会各界资源对接,寻求更多的第二课堂资源。

可以与企业、社会组织合作,共同开展各类第二课堂活动。

高校还可主动探索线上资源与线下资源相结合的方式,在提升第二课堂资源的多样性和质量上下更大功夫。

高校在组织第二课堂活动时应该更加注重实践性,围绕学生的专业特点、兴趣爱好开展一些具有实际意义和实践性的活动。

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存在问题与路径研究

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存在问题与路径研究

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存在问题与路径研究
高校第二课堂建设是指在学生课程学习之外,通过开展各类课外活动,提供综合素质
培养和个人发展的机会。

目前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活动内容不够丰富多样。

一些高校第二课堂活动内容单一,缺乏差异化和多样性,无法满足学生的综合发展需求。

不能仅仅局限于一些传统的社团活动,应结合学生兴趣和
需求,提供更具吸引力和实用性的活动内容。

二是活动组织不规范。

一些高校在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方面存在不足,缺乏明确的责任
分工和组织架构,导致活动的开展无序,效果不佳。

应加强对活动的规范化管理,明确各
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制定详细的活动组织方案,确保活动的正常进行。

三是活动评价机制不健全。

一些高校在活动的评价方面存在问题,往往只关注活动的
开展情况,忽略了对学生参与和收获的评价。

建立完善的活动评价机制,要从学生的参与度、个人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发展等方面进行评价,及时反馈学生在第二课堂活动中的表
现和收获,为活动的改进提供有力的依据。

为解决以上问题,可以从以下路径进行研究和改进:
一是多元化活动内容。

高校可以通过市场调研和学生需求调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
和发展需求,提供丰富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内容。

可以引入一些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活动,如创业实践、科技竞赛、文化艺术交流等,以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

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需要通过多元化活动内容、规范化组织管理和建立完
善的评价机制等路径进行研究和改进,以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效果,为学生的综合发展提供
更好的机会和平台。

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存在问题与路径研究

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存在问题与路径研究

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存在问题与路径研究高校第二课堂建设已经逐渐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问题的角度出发,探讨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的问题与路径。

问题一:学生参与率低目前,许多高校的第二课堂课程往往只吸引了一部分学生参与,而另一些学生则没有参与。

这样做的结果是,没有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效果。

路径一:提高课程的吸引力高校应该加强对第二课堂课程的宣传,提高课程的吸引力,让学生了解到第二课堂的意义和该课程所提供的具体内容,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

同时,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选择第二课堂课程的建议和引导,让学生能做出更合理的选择。

问题二:质量不高在高校第二课堂课程中,一些课程的质量比较差,往往水平不高,甚至不能达到学生的需求。

这往往会让学生对第二课堂抱有偏见。

路径二:提高课程的质量,加强监督在高校第二课堂的建设中,应该注重课程的质量,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定期评估课程的质量。

同时,学校还要加强对课程的监督和管理,防止低质量课程的出现,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

问题三: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在推行高校第二课堂时,学生往往需要面对来自本专业课程以及第二课堂课程的学习压力,这会导致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影响学业成绩。

路径三:合理规划,科学管理高校应该合理规划第二课堂的课程,避免学生在听课时受到冲突,让学生在有序的管理下学习第二课堂的课程,这样就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不是加重。

结论高校第二课堂建设是高校教育完善的一部分,但问题依然存在。

因此,高校应该通过增加课程的吸引力,提高课程的质量,并合理规划,科学管理等方式来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让第二课堂课程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工具。

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存在问题与路径研究

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存在问题与路径研究

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存在问题与路径研究高校第二课堂建设是指在学生课程学习以外的时间和空间内,组织开展各类课外活动,以丰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人发展为目标的校园活动。

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高校第二课堂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如何解决。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存在资源不足的问题。

一方面,学校的场地、设备等硬件资源有限,无法满足多样化活动的开展。

师资力量不足,导致教师组织和指导活动的能力不足。

路径研究的关键是要解决资源不足的问题。

学校可以通过与社会组织合作,争取外部资源的支持,比如与企业合作共建实践基地,提供场地设备等资源。

学校也可以通过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参与活动的能力,培养更多具有一定专业素养的教师。

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存在活动内容单一的问题。

当前很多高校的第二课堂活动主要集中在学术研究、科技创新等方面,而对于文艺、体育、公益等非学术类活动的开展相对较少。

这种情况导致学生的兴趣爱好无法得到有效的满足,也难以实现全面的个人发展。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加强活动内容的多样性和针对性。

学校应该充分调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并组织相关的活动。

学校还可以与社会资源对接,邀请专业人士、社会团体等开展活动,提供更多种类的选择。

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存在活动评价体系不健全的问题。

目前,高校第二课堂活动的评价主要以组织形式、参与人数等指标为主,缺乏对活动实际效果的全面评价。

这种情况导致一些活动只重形式,忽视实际效果。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活动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应该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对活动进行评估,包括活动的目标达成情况、学生的参与程度、学生的个人成长等方面。

评价过程中应该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存在学生参与度不高的问题。

一些学生对第二课堂活动缺乏兴趣或者意识不到其重要性,导致参与度较低。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加强学生参与的引导和激励。

学校可以通过提供奖励机制,对积极参与的学生进行表彰和奖励。

“双创”背景下高校第二课堂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双创”背景下高校第二课堂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双创”背景下高校第二课堂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随着“双创”政策的推进,高校第二课堂建设被视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然而,在实践中,高校第二课堂建设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这些问题和对策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问题:
1. 资源分配不均:有些高校第二课堂项目得到了大量的支持和投入,而有些则被忽视。

2. 理念滞后:有些高校还没有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对于第二课堂建设的意义
和价值认识不足。

3. 建设功能单一:除了一些好的项目外,有些第二课堂项目还未能满足学生多样化
的需求,缺乏针对不同课程的差异化支持。

4. 系统性不足:一些高校第二课堂项目存在一定的零散性,还未形成完整的支持体系,系统性不足。

对策:
1. 明确资源分配标准:制定明确的第二课堂建设资源分配标准,实现资源合理分配,并加强项目的监测和评估。

3. 提高教育质量:选取符合学生多样化需求的课程,注重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进,以提高教育质量。

4. 强化系统建设:构建完整的第二课堂支持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的
管理机制和监测评估体系,以建立有机的教育体系。

在“双创”背景下,高校第二课堂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解决问题和采取对策是建
设更为完善的第二课堂的必经之路。

互动式教学视野下高职院校第二课堂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互动式教学视野下高职院校第二课堂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互动式教学视野下高职院校第二课堂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高职院校第二课堂管理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在互动式教学视野下,其存在着一些问题。

在管理上存在着不规范的情况,导致活动流程不清晰,无法保证教学质量。

资源分配不均衡,一些活动缺乏有效的支持和资源。

对策方面,可以加强规范管理,建立明确的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活动有序进行。

要加强资源整合,合理分配资源,提高活动效果。

高职院校第二课堂管理存在的问题需要引起足够重视,通过调整管理方式和提升资源配置,才能更好地发挥第二课堂的教育价值。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高职院校、第二课堂管理、问题、对策、引言、正文、结论、总结、展望、研究背景、目的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职院校第二课堂是指在学生课外时间,为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而开设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高职院校第二课堂管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互动式教学的视野下,高职院校第二课堂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管理不够规范、资源分配不合理、参与度不高等。

有必要对高职院校第二课堂管理进行深入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更好地推动高职院校第二课堂的发展。

1.2 目的引言:高职院校第二课堂是学生在课余时间参与各种社团、科研项目、志愿活动等共同体验和实践的平台,是丰富学生课外生活、提高综合素质的有力途径。

在实际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如组织混乱、资源浪费、效果不佳等。

本文旨在探讨高职院校第二课堂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旨在提升第二课堂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为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

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案的提出,旨在引起相关教育管理者的重视和思考,促进第二课堂管理机制的优化,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和成长空间。

2. 正文2.1 高职院校第二课堂管理存在的问题1. 缺乏规范化管理目前高职院校第二课堂管理缺乏具体的规范化管理制度,导致各个学校的管理方式各异,缺乏统一性和一致性。

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存在问题与路径研究

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存在问题与路径研究

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存在问题与路径研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第二课堂建设日益受到重视。

第二课堂作为学生在校园外积极参与课外活动的平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建设过程中,高校第二课堂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管理不规范、资源分配不均衡等。

本文将就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路径研究,以期使高校第二课堂建设更加健康、完善。

1. 管理不规范高校第二课堂的管理主要表现在活动内容、时间、场地等方面。

一些高校在进行第二课堂活动管理时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导致各种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参差不齐。

由于第二课堂的参与范围广泛,管理难度大,学校管理部门对第二课堂的监管也存在不足之处,容易出现乱象。

2. 资源分配不均衡在高校中,资源分配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第二课堂建设中,一些专业特色明显的院系可能会得到更多的资源支持,而其他院系或专业则资源匮乏。

这种情况导致了第二课堂活动的发展不平衡,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 缺乏系统评价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缺乏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

这意味着学生在第二课堂活动中所取得的成果难以得到公正的评价,而且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积极性也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4. 与专业学习脱节一些高校第二课堂建设过于注重社会实践和兴趣爱好,忽略了与专业学习的结合。

这就导致了学生在第二课堂中获得的经验和技能难以与专业学习相结合,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以上问题的存在对高校第二课堂建设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急需研究相应的路径,以期解决这些问题。

二、高校第二课堂建设的路径研究1. 规范管理高校需要建立健全的第二课堂管理制度,包括制定明确的管理标准和规范,加强对第二课堂活动的监督和检查。

鼓励学生自主组织、参与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其自我管理能力。

2. 均衡资源分配高校应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合理配置第二课堂资源,注重平台的公平性和包容性。

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经费来支持第二课堂的开展,推动资源的均衡分配,确保各个院系、专业都能够得到平等的发展机会。

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存在问题与路径研究

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存在问题与路径研究

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存在问题与路径研究随着我国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第二课堂在大学生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第二课堂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泛的学习机会和发展空间,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与日益重视的第二课堂建设相比,目前在实践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着手,探讨其中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路径。

一、问题分析1.第二课堂资源分配不均衡由于各个高校的规模、师资力量、地理位置等方面存在差异,第二课堂资源的分配也存在着不均衡的现象。

一些高校由于条件限制,往往第二课堂资源十分匮乏,学生在第二课堂的选择范围受到限制,无法获取到全面的发展机会。

2.第二课堂活动缺乏针对性部分高校在举办第二课堂活动时,存在着缺乏针对性的问题。

一些活动的主题和内容并不贴近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导致学生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参与人数较少的情况。

3.第二课堂认定和认可度不高部分学校在第二课堂认定和认可方面存在着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导致学生在第二课堂学分认定及学业成绩中的占比存在问题。

一些学校的第二课堂认可政策并不清晰,学生在第二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一定的影响。

三、解决路径研究1.资源分配均衡化针对高校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应该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对第二课堂的重视程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平等的第二课堂发展机会。

可以采取跨校资源共享的方式,通过合作办学、资源共享等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资源均衡分配。

2.活动针对性增强为了加强第二课堂活动的针对性,高校应该重视学生需求的调研,增加对学生的需求分析,根据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和特点,设计不同类型的第二课堂活动,提高活动的吸引力和针对性。

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资源分配不均衡、活动缺乏针对性、认定和认可度不高。

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高校第二课堂建设的深入发展,影响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针对这些问题,高校需要采取相应的解决路径,包括资源分配均衡化、活动针对性增强、认定和认可度提高等方面的举措,推动高校第二课堂建设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提供更好的保障。

“双创”背景下高校第二课堂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双创”背景下高校第二课堂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双创”背景下高校第二课堂建设的问题与对策随着“双创”政策的推进,我国高校第二课堂建设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高校第二课堂是指在学生日常课程之外的、由学生自愿参与、校内外开展的各类文艺、体育、科技、社会实践等课外活动,并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相结合的教育体系。

高校第二课堂建设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参与率不高。

虽然高校第二课堂建设开展了多年,但是学生参与度依旧不高。

很多学生认为第二课堂活动与自己的专业不太相关,或者是活动时间安排不合理。

二、部分活动内容和方式不够有效。

建设第二课堂必须要有特色,但是目前一些活动内容缺乏特色,可以说是空洞无物;有些活动方式也比较陈旧,缺乏吸引力,不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三、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很多高校第二课堂建设缺少统一的管理机制和规范的管理制度,导致教育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分配。

因此,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改变理念,推出专业化、精品化活动。

高校可以推出一些基于专业三个特色的第二课堂,让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知识更加深入的了解、扩展和拓展,进而增加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同时,在活动内容的选择,可以从热点、前沿、实用等角度筛选精品活动,提高活动的针对性,做到有针对性地吸引人。

二、优化活动模式,充分发挥活动的感染力。

高校第二课堂可以改变传统的活动方式,采用更加新颖的活动方式。

例如,才艺比拼、创新创业比赛、挑战“最强”等,在活动的参与性、趣味性以及感染性上都有更好的表现。

此外,也可以引入社交元素,充分发挥活动的社交功能,增强参与者的归属感和兴奋感。

三、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提升管理水平和效率。

高校要加强对第二课堂建设的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和监管机制,制定合理的教育计划和课时分配方案,同时开展评估和考核工作,推行优秀活动评选机制,加大宣传推广,提升活动的知名度和品牌价值。

综上,高校第二课堂建设是一项重要的青年人才培养工作,只有不断引进新元素,不断更新理念和探索创新途径,才能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更多的成长和收获。

“双创”背景下高校第二课堂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双创”背景下高校第二课堂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双创”背景下高校第二课堂建设的问题与对策随着“双创”政策的不断深化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广泛开展,高校第二课堂建设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高校第二课堂是指学生在校园以外的时间,通过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科技创新、创业实践等方式积累社会经验和职业素养的一种学习平台。

这种学习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综合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还可以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实施。

目前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加以解决和完善。

一、问题分析1.资源配置不均衡。

目前,高校第二课堂建设的资源配置存在不均衡的现象,一些名校和重点专业往往拥有更多的资源支持,而一些普通专业和高校则面临资源匮乏的情况,甚至在一些地方高校,第二课堂建设还处于空白阶段。

2.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

由于课程设置、管理机制和评价体系的限制,一些学生对第二课堂的参与热情不高,认为这是一种以考试成绩为导向的“形式主义”,导致了“应付”、“敷衍”现象的存在。

3.管理体系不完善。

目前高校第二课堂的管理体系普遍不够完善,相关政策法规、考核评价标准还不够健全,导致了学生管理、导师管理、项目管理等多方面的问题。

4.成果转化不畅。

虽然有不少学生在第二课堂活动中获得了一些创新成果,但是由于缺乏成果转化的机制和平台,这些成果无法得到有效的应用和推广,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

二、对策建议1.加强资源配置。

要优化高校第二课堂的资源配置,特别是要加大对基础和薄弱学科的支持力度,增加社会实践和科技创新的资源投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资源支持,确保资源的公平分配和有效利用。

2.创新课程设置。

要拓宽第二课堂的课程范围,注重课程与学生兴趣和特长的结合,增加选修课程和实践项目,鼓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特长进行自主选择,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3.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

相应的,高校应当建立完善的第二课堂管理体系,完善培养计划、制定考核评价办法、建立导师制度等,规范管理行为,确保第二课堂建设的顺利进行和有效管理。

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存在问题与路径研究

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存在问题与路径研究

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存在问题与路径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校第二课堂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改革措施之一,旨在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随着社会对人才培养需求不断提高和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也逐渐成为各大高校关注的焦点。

当前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存在诸多问题,如资源不足、管理混乱、培训体系不完善等,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的培养。

有必要对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解决问题的有效路径和策略,以期为高校第二课堂建设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研究旨在对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路径探讨和建设方向提议,以期为高校第二课堂建设的改进和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存在问题与路径研究引言高校第二课堂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综合能力的重要载体,具有丰富多彩的课程和活动形式,为学生成长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大学生对教育需求的不断提高,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旨在通过对高校第二课堂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深入探讨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可行的路径探讨和建设方向提议,为高校第二课堂建设提供有效的实施策略和建议。

我们的研究目的在于全面了解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问题根源,寻找解决之道,并提出可行性建议,促进高校第二课堂建设的健康发展。

1.3 研究意义高校第二课堂是学生在校园之外参与的课外活动,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第二课堂建设的意义在于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校第二课堂也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种形式,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和增加社会实践经验,提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这个信息化社会,高校第二课堂建设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获取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第二课堂学分制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摘要] 充分发挥第二课堂作用是新时期完善大学生培养制度的重要改革。

将第二课堂活动学分制化是使第二课堂真正落实和发挥应有作用的有效手段。

本文在分析了当前第二课堂学分制特点、必要性、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第二课堂学分制管理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第二课堂学分制理念原则模块化组织
一、第二课堂的含义、特点及必要性
第二课堂是指大学生课余活动,是学校课堂教学以外,吸引广大学生自愿参加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各种教育活动。

第二课堂具有多方面的特点。

一是开放性。

第二课堂教育内容和形式具有开放性,可以弥补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局限性和片面性。

二是灵活性。

在教学的内容、时间、空间、人员、规模等方面都具有灵活性。

三是广泛性。

与理论传授为主的课堂教学不同,第二课堂活动可以不分校内还是校外,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四是自主性。

第二课堂则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以及创造性。

五是互动性。

第二课堂活动大多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与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动中完成。

六是实践性。

第二课堂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学以致用,强调动手参与。

实行第二课堂学分制是贯彻“以人为本”指导思想的需要。

学分制承认学习者能力、素质上的差异,以其灵活的培养方式及学习上的多选择性,在保证共性的同时注重了学习者个性化的发展,使
得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

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自身和社会环境的认识,是思想政治教育走出形式化、表面化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二、当前第二课堂学分制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高校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课程体系现状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指导思想存在偏差
从目前各高校对第二课堂活动课程指导思想存在两种偏差。

一是片面强调活动课程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将活动课程视为学科课程的延续与补充,在活动方式上,尽量将活动按学科课程的规程进行课堂教学。

二是片面强调学生的自主性、自治性、自发性,使活动课程仅仅停留在兴趣小组层次,任由学生自己活动,缺乏课程所必须的目的和计划。

2.课程体系不科学
就活动课程的内容来看,与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学生生活联系不密切。

就课程体系结构来看,缺乏均衡性、灵活性、整合性与可选择性。

校园文化活动品味有待进一步提升。

校外社会实践活动有待进一步加强。

学生社团活动内容和功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3.管理缺乏长效机制
第二课堂活动处于大学教育边缘化的地位,第二课堂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绩效评价体系、监督体系等不完备,甚至缺乏。

课程管理的行政手段多,技术手段少。

缺乏健全的课程管理保障机制;
缺乏对课程管理的研究;缺乏可操作的有效模式。

三、第二课堂活动的理念、设计原则与管理
1.教学理念
第二课堂活动课程要贯彻“以学生为本,以激励为主”的教育理念。

2.设计原则
一是坚持导向性原则。

设计第二课堂活动课程体系,应重点考虑设计的指导思想,其设计目的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着眼于人的全
面发展。

坚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协调发展。

二是坚持个性化原则。

活动课程体系应当充分注重学生个性优势的发展,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人格,鼓励学生充分展示个性和特长。

三是坚持可操作性原则。

要通过认真设计和建立指标体系,尽可能将其量化、可评价化和可比化。

四是坚持选修和必修课程并举的原则。

3.第二课堂活动课程的管理
活动课程的管理包括课程的设计、教学计划的制定、活动课程的安排等。

活动课程的设计采取分级设计、分级管理的原则。

根据活动课程的特点,实行校、系两级管理,以充分调动校、系两级管理部门的积极性。

学校一级负责设计第二课堂活动课程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具体措施等,并负责对各种活动课程设置作出总体安排。

院系一级具体负责本院系学生活动课程的指导、选课和检查等操作性活动。

活动课程教学计划的制定应当包括课程内容、活动方式、时间、学分数等内容。

要加强对学生选课的引导,在活动课程进行
过程中,要加强指导、检查。

要采取合适的考核方式。

为了保证活动的正常开展,学校要为第二课堂各种活动设立专项经费。

四、第二课堂活动课程模块化组织与学分计量
1.四大模块
品格塑造与人文陶冶类。

包括由校团委认定备案的学校相关部门或各学院党总支、行政办举办的各类讲座、论坛,或组织到校外听取讲座;学校举办的文体赛事,包括公寓文化节系列赛事、篮球赛、羽毛球赛等赛事。

创业演练类。

包括参加国家认可的国家或省级职业技能鉴定机构、专业性协会举办的从业资格考试,各种专利。

校内外学术科技竞赛活动,如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数学建模竞赛、创业计划竞赛、机械设计大赛、程序设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英语演讲比赛。

科研实训类。

包括在学校科研处认定的公开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在报刊、网站发表通讯稿件或文章;主持学校学生创新基金项目;参见本校老师主持的学校、省部级、国家级课题;提交论文参加市级及以上组织主办的学术活动。

社会实践类。

包括寒暑假参加学院、学校统一组队开展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担任学校各部门、各学院学生助理、校报、广播站、电视台记者和编辑,以及学校其他社团组织干部;参加学校团委爱心超市、学生处勤工助学报刊亭等活动。

2.学分计算建议
学校应当根据各种活动课程所耗费的时间、精力等因素为各种活动课程设计相应的学分,并根据其获奖情况再给予相应的奖励学分。

参考文献:
[1]付军.对第二课堂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思考.当代经
济,2009,(3):118-119.
[2]陶景霞.发挥第二课堂作用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国校外教育,2008,(8):171-172.
[3]乔静芝.利用第二课堂提高大学生的通用管理能力.中国高等教育,2008,(18):58-59.
[4]谢丽萍.试论大学生第二课堂的理论与实践.时代教
育,2008,,(8):85.
本文系《高校实施第二课堂学分制研究》课题组课题项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