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诗歌总集_1

合集下载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古代文学常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它有六义,即风、雅、颂、赋、比、兴,其中赋是“六义附庸,蔚成大国。

”➢孔子的《论语》是儒家学说的经典,庄子的《南华经》是道教经典之一,它们与佛教学说一起,形成了古代中国的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结构。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是孟子说的见于《孟子滕文工下》“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是黔娄之妻说的,见于刘向编的《列女传》。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屈原的《离骚》。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出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

➢现存最早的文人五言诗是汉朝班固的《咏史诗》。

以五言诗见长的作家有“曹刘”曹操、刘桢;“陶谢”陶渊明、谢灵运;“王孟韦柳”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等。

汉魏无名氏的五言诗被后人泛称古诗,《昭明文选》收入19首,被称为“五言之冠冕”。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是《龟虽寿》中的名句,作者是曹操。

➢陶渊明是田园派诗人,王国维把他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和元好问的诗句“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奉为“无我之境”的范例。

➢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出现了“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诗豪”刘禹锡,“诗鬼”李贺,唐代新乐府运动的领袖人物是白居易和元稹。

➢唐代著名的三大诗人是李白、杜甫、白居易。

唐宋八大家是指唐朝的韩愈、柳宗元。

宋朝的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杜甫的“三吏”、“三别”指《潼关吏》、《石豪吏》、《新安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出于《马说》一文,作者是韩愈。

➢以唐玄宗和杨贵妃爱情故事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主要有唐代陈鸿的《长恨歌传》和白居易的《长恨歌》,元代白朴的《梧桐雨》,清代洪升的《长生殿》。

➢“推敲”的典故出自于唐代诗人贾岛的逸事。

陶然亭的命名取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

第一编 先秦文学诗歌

第一编 先秦文学诗歌

第一编先秦文学诗歌一、诗经1、《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诗三百》,《庄子·天运》最早出现诗经二字,至汉代儒家著作被奉为经典才称为《诗经》。

诗经一共305篇,另有《小雅》中的六篇笙诗,有目无辞,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约成书于6世纪,编订有采诗、献诗、删诗之说。

《诗经》多为抒情言志之作,内容深刻地反映了殷周时期,尤其是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标志着我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开端。

2、《诗经》的分类——风雅颂《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所收录的都是曾经入乐的歌曲,按音乐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风雅颂三类。

风即国风,共160篇,大多是带有民歌色彩来自不同诸侯国和地区的地方土乐;雅即指周朝王畿之地的雅正之乐,出自各级贵族之手,主要内容是怨刺和颂赞;雅又分为大雅小雅,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

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共40篇,包括周颂31、鲁颂4、商颂5三种,大多数颂赞之作,可以说是庙堂文学之祖。

周颂和大雅大部分是西周初年的作品,大雅小部分和小雅大部分是西周末年的作品,国风大部分和鲁颂、商颂的全部则是东迁后至春秋中叶的作品。

周颂《生民》《公刘》《緜》《皇矣》《大明》前三部是周人建国三部曲。

3、《诗经》的艺术手法——赋比兴(1)赋比兴是诗经的艺术表现手法,赋即铺陈直叙,叙事描写、议论抒情都包括在内,是诗经最基本、最常用的表现手法。

如《豳风·七月》即以直接叙述农民的衣食住行和描写四季变换来加以表现。

《卫风·氓》也以叙述和描写手段写出了弃妇的遭际和复杂的心理情感。

(2)比就是比喻,也是诗经常用的表现手法,如《魏风·硕鼠》《新台》等整首都拟物作比,多数篇章都是具体的比喻,如《卫风·硕人》以一系列比喻描写形容女子的美丽。

诗经的比喻拥有广泛,形式多样(3)兴即触物兴词,是诗歌开头而引起下文的一种手法。

有的只是作为开头,但多数有与下文具有某种意义的关联,起到象征、烘托、联想、比喻等作用。

中国文学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什么是谁写的

中国文学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什么是谁写的

中国文学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什么是谁写的中国文学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它由众多文人共同完成。

《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之一。

它包含了周朝前期的诗歌作品,记载了诸多君主、贵族和平民百姓的生活、情感和社会风貌。

《诗经》的作者众多,其中主要有两位代表性的诗人为其作出了贡献。

他们分别是鲁国的孔子和卫国的佚名诗人。

首先,我们不能忽略的是孔子对《诗经》的重要贡献。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他对《诗经》进行了整理、注释和修改,并将之列入了《五经》之一。

孔子对《诗经》内容的理解和解读,对后世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通过对《诗经》中的诗歌进行了评析,提出了许多有关音乐、礼仪、政治和道德的观点。

孔子在整理《诗经》时,保留了许多先秦时期的诗作,并对其进行了释义和编排,使之成为一部具有教育、文化和历史意义的诗歌总集。

其次,佚名诗人的贡献也是不可忽视的。

《诗经》中的大部分诗歌没有署名,它们来自于不同地域和时代的文人。

这些诗人多数是贵族身份,他们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这些无名的诗人们以真挚的情感、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为《诗经》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虽然我们无法确切知道这些诗人的姓名和背景,但他们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仍然引领着后人对于古代中国社会和人性的认识。

《诗经》以其丰富的内容、多样的体裁和独特的风格,成为了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它包含了风、雅、颂三类诗歌,涵盖了各个方面的生活、人情和社会问题。

通过诗歌,我们可以窥见古代中国人民的内心世界、社会关系和价值观念。

《诗经》既是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遗产,它对于后世的文学创作和文化传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总之,《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诗歌总集,由众多文人共同完成。

它记录了古代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反映了人民的生活、情感和思想。

通过《诗经》,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中国的文化和历史,从中汲取智慧和启示,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相传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

“楚辞”的名称,西汉初期已有之,至刘向乃编辑成集。

东汉王逸作章句。

原收战国屈原、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辞赋共十六篇。

后王逸增入己作《九思》,成十七篇。

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是承袭屈赋的形式。

以其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对后世诗歌产生深远影响。

《楚辞》经历了屈原的作品始创、屈后仿作、汉初搜集、至刘向辑录等历程,成书时间应在公元前26年至公元前6年间。

刘向《楚辞》原书早亡,后人只能间接通过被认为保留最完整的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原书亦佚)、宋洪兴祖《楚辞补注》(《楚辞章句》的补充)追溯、揣测原貌。

《楚辞》对整个中国文化系统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特别是文学方面,它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诗篇,因此后世称此种文体为“楚辞体”、骚体。

而四大体裁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皆不同程度存在其身影。

对《楚辞》及其研究史作研究的学科,今称为“楚辞学”,其上迄汉代,宋代大兴,近现代更成为中国古典文化殿堂之显学,而《楚辞》早在盛唐时便流入日本等汉字文化圈国家,16世纪之后,更流入欧洲。

至19世纪,楚辞引起欧美各国广泛关注,各种语言的译文、研究著作大量出现,在国际汉学界,楚辞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1西汉末年,刘向将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承袭屈原、宋玉的作品汇编成集,计十六篇,定名为《楚辞》。

是为总集之祖。

后王逸增入己作《九思》,成十七篇。

分别是:《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九辩》《招魂》《大招》《惜誓》《招隐士》《七谏》《哀时命》《九怀》《九叹》《九思》。

这个十七篇的篇章结构,遂成为后世通行本。

《楚辞》运用楚地的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

•溯洄:逆流而上 洄:上水, 逆流
•从:追寻 •阻:艰险 •溯 游:顺流而下 •宛:好像、仿佛
蒹 白 所 在 溯 道 溯 宛
葭 露 谓 水 洄 阻 游 在
萋 未 伊 之 从 且 从 水
萋 晞 人 湄 之 跻 之 中
, 。 , 。 , 。 , 坻 。
•萋萋:茂盛的样子
•晞:干
•湄:岸边,水草交 接的地方 •跻:高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
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的 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 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 兴。 《诗经》共分风、雅、颂三个部分。(包 括十五国风,大雅、小雅,周、鲁、商颂) 风多是各地民歌;雅是西周王城区域朝会宴 饮所用诗歌;颂多为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
《诗经》三种表现手法
朱 熹 的 解 释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也”
赋就是铺陈直叙。 比就是比喻。 兴就是借助其它事物为所咏之内容 作铺垫。
现 在 的 解 释


•蒹 葭 苍 苍 , 白 露 为 霜 。 所 谓 伊 人 , 在 水 一 方 。 溯 洄 从 之 , 道 阻 且 长 。 溯 游 从 之 , 宛 在 水 中 央 。 •蒹 葭 凄 凄 , 白 露 未 晞 。 所 谓 伊 人 , 在 水 之 湄 。 溯 洄 从 之 , 道 阻 且 跻 。 溯 游 从 之 , 宛 在 水 中 坻 。
•坻:水中高地
蒹 所 溯 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葭 谓 洄 游
采 伊 从 从
采 人 之 之
, , , ,
白 在 道 宛
露 水 阻 在
未 之 且 水

3.中国文学史(袁行霈、游国恩版文学史)笔记---第一编-先秦-第二章-诗经

3.中国文学史(袁行霈、游国恩版文学史)笔记---第一编-先秦-第二章-诗经

第二章·《诗经》教材梳理《诗经》:《诗经》是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收入西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305篇。

《诗经》按风、雅、颂分为三类:风即音乐曲调,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十五国风,160篇,多为春秋民间所作。

雅即正,指朝廷正乐,大雅31篇,作者主要是上层贵族,小雅74篇,作者既有上层贵族也有下层贵族和地位低微者。

朝会宴飨时用。

颂是宗庙祭祀之乐,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

用诗和传诗:用:礼乐文化的组成(典礼、讽刺、娱乐);政治外交中运用;在著述中引用等。

传:汉代出现了四家诗,其中鲁、齐、韩三家在西汉为官学,后亡佚,鲁人毛亨和毛苌的“毛诗”在东汉由郑玄作笺后盛行流传至今。

《诗经》的内容:1、祭祖颂歌和周族史诗,保存在大雅和“三颂”中,以祭祀、歌颂祖先为主,其中《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五篇作品被认为是周族史诗,反映了西周的开国历史。

2、农事诗,记录了与周人农业生产相关的宗教活动和风俗礼制,反映了周初的生产方式、生产规模等,如《七月》叙述了农夫一年间的劳动过程和生活状况。

3、宴飨诗,以君臣、亲朋欢聚宴享为主题,反映上层的欢乐、和谐、如《小雅·鹿鸣》。

以文学的形式表现了礼乐文化的一些侧面。

4、怨刺诗,反映丧乱,针砭时弊。

主要保存在“二雅”和国风中。

“二雅”中的怨刺诗多为公卿列士所作,讽喻劝诫、借古讽今,如《荡》《正月》《民劳》等。

国风中的怨刺诗多出自民间,更直接地反映了下层人民的思想、感情和愿望,其内容更深广、怨愤更强烈、讽刺也更尖刻,更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如《魏风·硕鼠》《魏风·伐檀》等。

这些被称为“变风”、“变雅”的作品,是政治昏庸和社会黑暗的产物。

5、战争徭役诗,战争诗,一部分从正面描写了天子、诸侯的武功,表现了强烈的自豪感,充满乐观精神,如大雅中的《江汉》《常武》,小雅中的《出车》《六月》等。

更多的战争诗则表现了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和平的向往,充满忧伤的情绪,如《小雅·采薇》。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什么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什么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什么精选阅读(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它思想和艺术上的高度成就,在我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闪耀着永不泯灭的光辉。

《诗经》本来只叫《诗》,正因选定的诗歌有311篇(6篇有目无诗),因此也叫《诗三百》。

孔子把《诗三百》作为道德教育的教科书,以后的儒家学派就把它奉为经典,于是出现了《诗经》的名称。

《诗经》最早的诗大概写在西周初期,最晚的作品出于春秋中叶,作品时刻大约包含六个世纪。

在西周时代,中国的音乐和诗歌都到达了相当高的水平,周王室和各诸侯国的乐师,透过各种途径,不断地搜集各地区和各阶层的诗歌,并加以整理供演奏用。

进入春秋时代后,虽然社会动荡,兵灾不断,但这项工作没有中断。

《诗经》就是经过这样的长期积累之后,相传再由孔子修改、删定的。

《诗经》按音乐的不一样,把作品分《风》、《雅》、《颂》三大类。

《风》又称《国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且绝大部分是民歌。

《国风》共160篇,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桧、齐、魏、唐、秦、豳、陈、曹共十五个地区和国家的乐歌,如《郑风》是郑国调,《秦风》是的是秦国调。

《雅》是指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雅”有“正”的意思,把这种音乐看作“正声”,意在证明与其他地区的音乐有别。

雅诗又分为大雅、小雅,共105篇,多数是朝廷官吏及公卿大夫的作品,小部分是民歌。

《颂》是贵族在家庙中祭祀鬼神、赞美祖先及统治者功德的乐曲,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

《诗经》的精华,主要在《国风》部分,这些作品不少是当时人民的口头创作,真实地描绘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反映了人民反对压迫和剥削,追求自由、幸福、理想生活的愿望和要求。

《诗经》基本上是四言诗,是诗歌发展过程中的早期形式。

它的表现手法,前人概括为赋、比、兴,其中比、兴是我国歌谣的最突出的艺术特点,对后世诗歌的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国第一首长篇抒情诗--《离骚》中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357句,1785字)中国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中国第一部文言志怪神话小说集--《搜神记》中国第一部小说总集--《太平广记》中国第一部笔记体小学集--《世说新语》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三国演义》中国第一部推理小说--《包公案》中国第一部世情小说--《金瓶梅》中国第一部散文集--《尚书》中国第一部日记体游记--《徐霞客游记》中国第一部笑话集--《笑林》中国第一幅长画卷--《长江万里图》中国第一幅风俗画--《清明上河图》中国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中国第一部断代体史书--《汉书》中国第一部哲学著作--《周易》中国第一部地理书--《禹贡》中国第一部地理学专著--《水经注》中国第一部农业百科全书--《齐民要术》中国第一部综合农学专著--《农政全书》中国第一部农业生产技术论著--《天工开物》中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中国第一部词典--《尔雅》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诗歌集--《全唐诗》中国第一部有关音乐的书--《汉乐府》中国第一部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中国第一部建筑学书--《营造法式》中国第一部营养学书--《钦善正要》中国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中国第一部机械工程书--《新制诸器图论》中国第一部方言词典是《方言》中国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中国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国策战国策中国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中国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典论•论文》(曹丕)中国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中国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刘勰的《文心雕龙》中国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钟嵘的《诗品》中国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笔记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著作:北宋的沈括的《梦溪笔谈》中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国第一部介绍进化论的译作:严复译的赫胥黎的《天演论》中国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短篇小说是:《狂人日记》中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西游记》中国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是:(夏衍)《包身工》1、把在团体中起主导的人喻为(主心骨,领头羊, )2、把足智多谋的人喻为(智多星)3、把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喻为(东道主)4、把公堂台阶下受审的囚犯喻为(阶下囚)5、把吝啬钱财、一毛不拔的人喻为(铁公鸡)6、把混混噩噩、不明事理的人喻为(糊涂虫)7、把世故圆滑的人喻为(老油条)8、把没有专业知识的外行人喻为(门外汉)9、把技艺不精、勉强凑合的人喻为(三脚猫)写出“突然”的近义词:骤然、忽然、猛然、倏忽表示人死亡的词:圆寂、逝世、去世、病逝表示轻声哭的词:啜泣、抽泣、哽咽、抽噎承诺别人的话--诺言诚恳劝告的话--忠言肮脏下流的话--秽言、污言胡说八道的话--胡言婉转表示的话--婉言不切实际的话--谣言让人吃惊的话--危言象征美好的话--吉言劝人改错的话--谏言随便逗笑的话--戏言讨人喜爱的话--甜言抱怨不满的话--怨言预测未来的话--预言墨家: 墨翟儒家: 荀况孟轲道家: 庄周法家: 韩非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朱德、彭德怀、贺龙、陈毅、刘伯承、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林彪、叶剑英。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

《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手法上分为《赋》《比》《兴》。

《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

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

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诗经二首》练习题及参考答案-(1)

《诗经二首》练习题及参考答案-(1)

《诗经二首》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文学常识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305首,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这些诗当初都是配乐而歌的歌词,保留着古代诗歌、音乐、舞蹈相结合的形式,但在长期的流传中,乐谱和舞蹈失传,就只剩下诗歌了。

2、《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其中“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又叫“十五国风”或“国风”,它的意思是土风、风谣,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

“雅”是正声雅乐,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布局又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

“颂”是祭祀乐歌,分“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

是“五经”之一。

《诗经》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3、《诗经》题材广泛,普遍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所谓赋,就是直陈其事;比就是比喻,打比方;兴是起兴,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开头以引起所咏的内容。

语言朴实优美,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音律和谐悦耳,其中不少篇章采用“重章叠句”的艺术形式。

4、后人常把“离骚”和《诗经》的“国风”并称为“风骚”。

5、《四书》包括:《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6、《五经》包括:《易经》、《诗经》、《尚书》、《礼仪》、《春秋》。

7、《六经》是春秋时期孔子教授和编译的六类科目的教科书,这六本教科书在孔子晚年成型,在弟子的不断传播中被强化,最后在汉代被称为汉代“六艺”,包括《诗经》、《尚书》、《礼仪》、《乐经》、《易经》、《春秋》。

孔子所教授的“六艺”与周朝教授的传统“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相比,其文化课内容和外延显然丰富多了,应该算是一种创新。

从此,这“六经”就成为儒家的必读书目。

8、《诗经》的“六义”包括:风、雅、颂、赋、比、兴。

二、《氓》的知识点积累(一)、通假字1、匪(fēi)来贸丝“匪”通“非”,不是。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什么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什么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什么引言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发源地和繁荣地。

自古以来,我国的文化传统中涌现了无数优秀的诗人和杰出的诗歌作品。

诗歌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独特的地位,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

在数千年的历史中,有许多重要的诗集被编纂出版,其中第一部被公认为官方诗歌总集的是什么呢?本文将探讨这个问题。

《诗经》: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被公认为官方诗歌总集的文献,它包含了我国古代先民创作的诗歌作品。

据史书记载,诗经最早产生于西周时期,约在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之间。

这部诗歌总集由300多首诗歌组成,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诗经》中的风是指古代的各个地域的民歌,反映了不同地区的风俗、民情和人民的生活。

以《国风》为代表的这部分诗歌,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的官方汇编之路。

雅《诗经》中的雅是指贵族社会的诗歌作品,主要由宫廷官员创作和演唱。

雅诗讲究平仄音韵,以及内容的丰富和含蓄。

颂颂是《诗经》中最后一部分,是以歌颂周朝的君主和对社会福利的赞美为主题的诗歌。

颂诗多由官方用于祭祀和特殊的宴会场合。

《诗经》的意义和影响作为我国第一部官方编纂的诗歌总集,《诗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反映了古代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

《诗经》中的风歌描绘了古代社会各地的风土人情,展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和思想。

雅诗则折射了贵族阶层的审美追求和价值观。

颂歌则是对周朝统治者的歌颂和祝福,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政治和道德风貌。

其次,它奠定了我国古代诗歌的基础和规范。

《诗经》中的诗歌形式和内容为后来的文人创作提供了样板,影响了后世诗歌的发展。

同时,《诗经》中的文学技巧和用词方式也被后来的诗人们广泛借鉴和传承。

最重要的是,它对后世文化的传承和推动具有重要作用。

《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的重大里程碑,它为后来的文人墨客铺展了广阔的创作空间。

它的影响力贯穿了中国古代文学史,并对后世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无论是唐诗宋词还是元曲明赋,都离不开《诗经》的影响。

中国文学史 1-4册 所有名解

中国文学史 1-4册  所有名解

名解: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有305篇,全书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最后编订成书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

产生的地域,约相当于今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及湖北北部一带。

作者包括了从贵族到平民的社会各个阶层人士,绝大部分已不可考。

2.四家诗:指西汉初年传授《诗经》的三个学派:鲁诗出自鲁人申培,齐诗出自齐人辕固,韩诗出自燕人韩婴,毛诗侧有毛公得名,四家诗在民间广泛流传。

3.风、雅、颂:《诗经》按风、雅、颂分为三类。

风即音乐曲调,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

“雅”即正,指朝廷正乐,西周王畿的乐调。

雅分为大雅河小雅。

颂是宗庙祭祀之乐。

4.“风雅”精神:《诗经》表现出的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被后人概括为“风雅”精神。

5.《尚书》:是商周记言史料的汇编,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

记载了尧、舜、禹等人的传说,是后人的追述,不是当时人的记录。

《商书盘庚》是可靠的殷代作品,也是我记言文之祖,《周书》主要是诰和誓两种文体,记周公言论最多。

《商书》文字古奥典雅,语言技巧超过了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而且有完整的结构,对先秦历史叙事散文的成熟有直接的影响。

6.《春秋》:春秋时期经过孔子编定的《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

它记载了自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十四年的历史,《春秋》按时间顺序编排历史事件,记事方式是“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具备了明确的时间观念和自觉地记事意识,但其记事都很简略。

7.春秋笔法:是指孔子作春秋,在修史叙事上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具有明确的思想倾向而采用的一种深微屈折的写作手法。

用一字喻褒贬,挫词严谨,在字里行间表现了作者的爱憎和思想倾向,对后世的史学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8.《左传》:分为《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三部。

《左传》中的记言文字,主要是行人应答和大夫辞令,这类记言文字无不“文典而美”,“语博而奥”,简洁精练,委曲达意,婉而有致,例如:“烛之武退秦师”。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 孔子广招弟子传道授业,曾以“诗”教授学生,并对学“诗”的重要性和社会功用 有独到的见解:
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 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

这里所谓“兴”,起也,这里指感染作用;“观”,观察、认识;“群”,聚集,
犹现在所说的“团结”、凝聚;“怨”,怨刺,讽刺,讽谏。孔子还特别强调《诗》
《关睢》是《诗经.国风》的第一篇,也是全书的首篇,是一首优美的情诗 。
(三)作者
《诗经》只有少数篇目可知作者,如《小雅·节 南山》“家父作诵”,《小雅·巷伯》“寺人孟子, 作为此诗”,《墉风·载驰》据《左传·闵公二年》
所记为“徐穆夫人”所赋等,大部分篇目的作 者已难确考。
司马迁《报任安书》中所谓“诗三百篇,大抵
圣贤发愤之所作也”,只能是一种臆测。现在 可以断定的是,《诗经》的作者身份十分广泛:
的实用价值。
• 2.传诗。秦火后,因易于记诵的特点,特赖口耳相传得以保全。

汉代有齐(齐人辕固生)、鲁(鲁人申培公)、韩(燕人韩婴)、毛(大毛公鲁
人毛亨和小毛公赵人毛苌)四家传授《诗经》。

齐、鲁、韩“三家诗”当时并列于官学,书写用汉代通行的隶书,称为“今文
诗”;

《毛诗》晚出,用先秦古文字书写,称为“古文诗”。
(王)命大师陈诗,以观民风。——《礼记·王制》
1)采集于各地的民间之诗(采诗说) 2)公卿列士所献之诗(献诗说) 3)周王朝乐官保存下来的宗教和宴飨的乐歌
历史上有广泛影响的“献诗”、“删诗”之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透露了《诗经》作品来源和 编定的一些消息。
周代公卿列士献诗、陈诗,以颂美或讽谏,则是有史籍可考的。《诗经》 中当不乏这类作品。汉代人认为周代设采诗之官到民间采诗,献于朝廷以了 解民情。这种说法是否确切,颇有争论。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第一部诗歌总集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第一部诗歌总集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第一部诗歌总集第一部诗歌总集篇(一):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简介《诗经》简介《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公元前十一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六世纪)约五百余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小雅》中另有六篇“笙诗”,有目无辞,不计在内),最初称《诗》,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风》、《第一部诗歌总集篇(二):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什么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相关链接:《诗经》编成于春秋时代,共三百零五篇。

大抵是周初至春秋中叶的作品,产生于今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及湖北等地。

据《史记》等记载,系孔子删定,近人多疑其说。

其中民间诗歌部分,相传由周王室派专人搜集而得。

称为“采风”。

《诗经》对中国两千多年来的文学发展有深广影响,而且是很珍贵的古代史料。

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先民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他们在农桑耕稼、狩猎放牧的劳动中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同时也用歌咏、舞蹈、弹奏等来抒发他们美好的情感。

于是,很多脍炙人口的优秀歌曲就广泛流传下来。

古代帝王每当举行祭祀等国家大典时,各诸侯国之间进行会盟时,都要弹奏庄严、壮美的音乐。

因此,宫廷中专门配置了负责诵诗、奏乐的人,这就是乐师。

乐师们既要从民间搜集各地的歌谣,进行筛选、加工后献给君王,又要自己创作适合宫廷需要的各种歌曲,并加以汇编、保存。

东周时期,各国的乐章通过交流或进献,最后都集中到周王室,统一由太师掌管。

这些来源不一的诗作积累多了,经过整理润饰,最后汇编成册,华夏民族的第一部诗歌集就在这些周王室的乐师手中诞生了。

这部诗歌集在当时称作《诗》,汉代以后被列入儒家经典六经之一,于是又称为《诗经》。

《诗经》中共有305篇作品,收入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大约500多年间的诗歌。

《诗经》中的诗,在当时都配有曲谱,可以吟唱。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1]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1]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1]它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到春秋中叶(公元前6世纪)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另有《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6篇“笙诗”,只存篇名)。

《诗经》在先秦称为《诗》,或举其整数称“诗三百”。

到汉代,《诗》被朝廷正式奉为经典之一,才出现《诗经》的名称,并沿用至今。

《诗经》的来源与编集:关于《诗经》编纂成集的过程,有种种说法。

据秦汉时期一些典籍的记载,《诗经》作品主要有两个来源。

一是周朝廷设有专门采集民间歌谣的官员,称“行人”,他们四出采访、收集民歌,以供朝廷考察民情风俗、政治得失。

采诗的工作由于得到各诸侯国的协助,所达到的地域相当广阔,所以各地民歌得以集中起来。

二是周朝还有“献诗”的制度,公卿士大夫在某种场合要给天子献诗。

《诗经》中的不少“雅”诗,就是这样汇集到一起来的。

有一种说法认为,《诗经》曾经过孔子的删订。

如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

”孔子删诗之说基本上不可信。

《诗经》经多人长时期的收集整理,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中叶最后编定成书,这是在孔子出生之前,在《论语》中,孔子曾多次说过“诗三百”的话,可见他所看到的《诗》和现存《诗经》的篇目大体相同,公元前544年,吴公子季札在鲁国请观周乐,鲁国乐工为他演奏的各国风诗的次序也与今本《诗经》基本相同(《左传·襄公二十九年》),那时孔子年仅8岁。

至于《论语·子罕》中孔子所说“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的话,这只是说明孔子整理校订过舛误的《诗经》乐曲。

《诗经》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保留着古代诗歌、音乐、舞蹈三者结合的形式。

《墨子·公孟》篇说:“诵《诗》三百、歌《诗》三百、弦《诗》三百、舞《诗》三百。

”《仪礼》、《周礼》、《礼记》和《国语》里,也分别提到《诗》可以用管、箫等乐器演奏;鲁国乐工也曾为季札演出过“风”、“雅”、“颂”各部分的诗。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

3、翻译
莫知我哀: 没有谁了解我的悲伤。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 忧心如焚,又饥又渴。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兵车已经起行,驾车的四
匹骏马高大壮硕。
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岁
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
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
的思念。
4、《采薇》一
诗表达了普通士
这是“起兴”的手法。以 “薇”的从“作”到“柔” 到“刚”的生长过程,暗示
行军作战的紧张生活第六章现实的哀伤追忆思乡之情戍役漫长狁之故今昔之对比现实的困境采薇一诗描写西周时期一位饱尝服役思家之苦的戍边战士在归途中所思所想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抒发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
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 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 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诗经》共分风(160 篇)、雅(105篇)、颂(40篇)三大部分。 “风”又称“国风”,是各地的民间歌谣, 绝大多数是下层人民的口头创作;“雅” 是正的意思, 多记述贵族历史,歌颂功德的 音乐,也有少数民间音乐;“颂”是用于 宗庙祭祀的乐歌。 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的 源头。
1、赋、比、兴手法的运用:
• 赋:直言其事。 《氓》“ 氓之蚩蚩,抱布 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 比:以彼物比此物。《卫风·硕人》“手如 柔荑、肤如凝脂。”
•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 逑。”
2、四言为主,重章叠唱,反复咏叹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 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2022级《古代文学1》(先秦至五代文学)学习要点

2022级《古代文学1》(先秦至五代文学)学习要点

先秦文学一、填空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收录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共305篇。

2.《诗经》最初只称为“诗”或“诗三百”,到汉代儒家著作被奉为经典才称为《诗经》。

3.收录古代神话故事较多的先秦典籍主要有《山海经》,其次是《淮南子》。

4.赋比兴的运用,既是《诗经》艺术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

5.背诵并默写朱熹对“赋、比、兴”的解释。

6.《左传》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代表了史传散文的最高成就。

7.《春秋》“三传”是指《公羊传》、《榖梁传》和《左传》。

8.《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辑录,是一部先秦的一部语录体著作。

9.《孟子》一书是先秦说理散文中文学成就最高的。

10.成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出自于《周易》(或《易经》)。

11.《庄子》一书仿佛是一部寓言故事集,“寓真于诞,寓实于玄”是其主要特征。

12.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他利用楚国民歌形式和楚国方言,创造了“楚辞体(骚体)”。

二、名词解释1.《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有305篇,另有6篇笙诗,有目无辞。

全书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作品内容十分广泛,深刻反映了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诗经》关注现实,抒发现实生活触发的真情实感,都显示出我国最早的诗歌作品在艺术上的巨大成就,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光辉起点。

2.赋、比、兴:是指《诗经》的三种基本表现手法。

关于赋、比、兴的意义,朱熹《诗集传》解释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赋、比、兴”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

3.春秋笔法:《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春秋笔法”是指在作品中灌注强烈感情色彩的写法。

《春秋》的思想倾向是维护周礼、反对僭越、贬斥暴行的。

中国文学史的第一及并称的作家

中国文学史的第一及并称的作家

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1)《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作者不详)(2)《孙子兵法》: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

(春秋•孙武)(3)《国语》: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春秋•左丘明)(4)《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春秋•孔子)(5)《左传》: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春秋•左丘明)(6)《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西汉•司马迁)(7)《汉书》:我国第一部断代史。

(东汉•班固)(8)《孔雀东南飞》: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

(作者不详)(9)《离骚》:我国第一首长篇抒情诗。

(战国•屈原)(10)《说文解字》:我国第一部字典。

(东汉•许慎)(11)《尔雅》:我国第一部词典。

(汉代经师汇集)(12)《马氏文通》:我国第一部语法书。

(作者不详)(13)《文心雕龙》: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文学理论专著。

(南朝•刘勰)(14)《狂人日记》:我国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

(现代•鲁迅)(15)《女神》:我国现代第一部新诗集。

(现代•郭沫若)(16)屈原:我国第一位诗人。

(战国)(17)陶渊明:我国田园诗的开创者。

(东晋)(18)谢灵运:我国山水诗的鼻祖。

(南北朝)(19)陆游:我国古代诗歌最多的诗人。

(南宋)(20)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首山水诗是曹操的《观沧海》(21)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完整的七言诗是曹丕的《燕歌行》(22)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是元末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23)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作品最多的作家是湘西作家沈从文。

(24)唐代第一个大力创作山水诗的诗人是孟浩然。

(25)中国第一个把寓言正式写成独立文学作品的作家是唐代的柳宗元。

(26)中国的第一部诗话是欧阳修的《六一诗话》。

(27)我国古代最高产的诗人是南宋的陆游。

(28)我国第一位伟大的戏剧家是元代的关汉卿。

(27)元杂剧中最长的剧本是王实甫的《西厢记》。

(28)我国第一位全力创作通俗小说的作家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著有《三国志通俗演义》。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

所谓《诗经》中的“六义”,即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

《诗经》共分风(160篇)、雅(105篇)、颂(4 0篇)三大部分。

它们都得名于音乐。

“风”的意义就是声调。

古人所谓《秦风》、《魏风》、《郑风》,就如现在我们说陕西调、山西调、河南调、“雅”是正的意思。

周代人把正声叫做雅乐,犹如清代人把昆腔叫做雅部,带有一种尊崇的意味。

大雅小雅可能是根据年代先后而分的。

“颂”是用于宗庙祭的乐歌。

《诗经》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11篇。

其中6篇为笙诗,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现存305篇。

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编集一、《诗经》作品的搜集 《诗经》中的作品,从创作年代说,包括了上下五六百年;从产生地域上说,有的出于周天子的国都,有的出于各诸侯统治下的广大地区;从作者说,既有贵族的创作,更多民间的歌谣,那么,这些作品是如何汇集起来的呢?关于这个问题,古代主要有献诗说、采诗说两种说法。

关于献诗说,先秦古籍有一些记载可以证明周王朝有让公卿列士(也就是贵族官员和文人)献诗的制度,《诗经》中的一些作品也为这种说法提供了内证。

公卿列士献诗的主要目的是运用诗歌进行讽谏或赞颂,表达对政治的评价。

《大雅》、《小雅》、《国风》中的卿士大夫政治美刺诗可能就是通过这个途径搜集起来的。

关于采诗说,虽然先秦古籍中并没有明确记载,但是汉代学者认为周代是有采诗制度的。

《汉书•食货志》载“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

《春秋公羊传》载“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

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

中国就有了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共305篇。若要谈

中国就有了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共305篇。若要谈

《渭城曲》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柳永
婉约派简介 明确提出词分婉约、豪放者, 一般认为是由明人张綖提出。 词本为合乐而歌,娱宾遣兴, 容不外离愁别绪,闺情绮怨。 婉约派词家代表(8张)五代即 已形成以《花间集》和李煜词 为代表的香软词风。故明人以 婉约派来概括这一类型的词风。 但内容比较狭窄,人们形成了 以婉约为正的观念。婉约词风长 期支配词坛,直到南宋,姜夔、 吴文英、张炎等大批词家,皆 皆受影响。
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流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连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望月有怀》 【唐】李白 清泉映疏松,不知几千古。 寒月摇清波,流光入窗户。 对此空长吟,思君意何深。 无因见安道,兴尽愁人心。
《归园田居》(其三) 【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高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岑参
高适和岑参都是 著名的边塞诗人 耶!
秦观
晏殊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 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 ,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 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 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 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 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 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道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 一家”之说。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 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 《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 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於皇武王,无競维烈。

允文文王,克開厥後。

”(【注】於:叹美词。

皇:美,辉煌。

无競:无人可以与他竞争。

烈:光明显赫,功业伟大。

允:诚然,信实。

厥:其)该诗句应出自A.《诗经·周颂》B. 《国风·周南》C. 《诗经·大雅》 D 《诗经·小雅》2.作为中央行政制度的重要补充,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呈现出往复式规律性变化如下表,下列吻合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嬗变规律与特点的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②沿袭变革是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主线③上稳下动是地方行政层级结构变化的特征④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存在矛盾与困局⑤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②④3.《管子·轻重乙篇》:“桓公问于管子曰:‘衡有数乎?’管子对曰:‘衡无数也。

衡者使物一高一下,不得常固。

’桓公曰:‘然则衡数不可调耶?’管子对曰:‘不可调。

调则澄,澄则常,常则高下不二,高下不二则万物不可得而使用。

’”(【注】衡:市场供求均衡价格)下列关于管子的经济思想理解准确的是A.“衡“围绕着商品的“价值”这个中心上下波动B.反对政府干预经济,政府干预经济不利于经济发展C.“衡“不是僵死的,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变化的D.这一经济思想提出标志着中国古代商业经营思想的高度成熟4. “明末清初(17世纪前后),传统的民本思想演化更革,走到近代民主的边缘,这便是“新民本”思想。

它既不同于传统民本,也不同于近代民主,而是二者间的中间形态”下列关于“新民本”思想阐述正确的是A. 反对暴君和颂扬明君来约束君主的不良行为B. 以“贤人政治”修正君主制度,非以民选的议会政治取代君主专制制度C. “民”具有新的内涵,主要包括城市工商业者、市民、新兴资产阶级和新士人D. 其思想与西方君主立宪有相似性,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较深5.“我们现在是在敌人新的围攻的前面,中央红军现在是在云贵川地区,这里没有现存的苏区,而需要我们重新去创造,……当前的中心问题是怎样战胜川滇黔蒋这些敌人的军队。

为了战胜这些敌人,红军的行动必须有高度的机动性。

”这一决定的提出A.策应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发展B.促使中央红军开始伟大的战略转移C.有利于粉碎国民党军队的第五次“围剿”D.体现了红军长征途中军事路线的重大转折6.山东大学顾銮斋教授认为:“民主政治的形成,可从两方面得到验证:一方面要看血缘关系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是否已削弱到无关宏旨的地步,财产原则是否已经取消;另一方面要看国家在立法行政司法诸方面是否已确实建立起民主制度”据此关于民主政治确立的标准,雅典民主政治最终形成的时间最可能是A.梭伦改革B.克利斯提尼改革C.庇西特拉图时期D.伯里克利时期7.麦梦华评价《临时约法》时指出“我虽采用法制,然《约法》所定总统之权视法制则远有不逮,其荦荦大者约有数端:(一)法总统得上院之同意有解散议会之权,我则并此而无之(二)法总统有召集议会之权,而我之参议院得自行集会闭会(三)法总统有任命官吏之权,而我则任命阁员须得参议院之同意(四)法总统有交还议案法案求下院再议之权,我则无此规定”据此可知《约法》A.具有责任内阁之体用而无责任内阁之精神B.制定时具有“因人设法”的理性和进步因素C.制定者尚缺乏对西方宪政理性和成熟的认识D.总统权力受到国会的严格限制,充分体现了西方宪政民主的精神8.有学者认为:“宗教改革是文艺复兴的继续”,“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存在一些相同、相似点,两个运动之间存在着一种顺向关系”其中属于两者“顺向”关系的是A.两者与世俗统治者(君主或地方长官)关系B.两者都主张宗教信仰自由C.两者都强调人的意志、理性与自由D.两者都强调人的伟大,以人为本,肯定人的价值9.1981年里根总统在就职演说中强调:“在当前的危机之下,政府并不是解决我们问题的办法,而正是问题本身”,据此里根最有可能实行的方法是A.推行国有企业私有化 B.通货膨胀、扩大投资C.削减开支、减少税收 D.大幅度增加军事经费10.如何在经济十分落后的农业国度里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这是列宁和邓小平共同探讨的问题。

他俩的视线不约而同地落在了市场两个字上”下列关于两者对“市场”看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列宁认为商品、货币、市场等是资本主义因素B.邓小平认为市场只是发展经济的手段,与社会制度无关C.列宁认为经济计划处于中心地位,市场只是辅助手段、处于从属地位D.邓小平始终肯定经济运行中市场经济的优先地位11.令人震颤的,色彩混淆的天与河,漫延到天际的无止境的道路,一个骷髅一般的人,双手放在耳朵上,声嘶力竭地大声尖叫,好像一个人的梦魇。

这就是爱德华·蒙克(Edward Manch1863-1944)的不朽名作《尖叫》(The Scream)。

该作品应该属于A.现代主义 B.浪漫主义C.印象画派 D.立体派40.“公民”这一概念与特定社会、特定历史时期相联系,在不同的社会和历史时期其内涵不尽相同。

材料一:古希腊城邦时代是一个积极公民时代,现代公民的独立性、公共性和宽容性可以在这一时期找到源头,因此古希腊时代可以被看作现代公民精神的溯源地——孔令奇《现代公民精神的基础、内容和意义》(1)概述古希腊公民内涵。

为什么说“古希腊城邦时代是一个积极公民时代”?内涵:除妇女、奴隶和外邦移民之外的本邦成年男子(2)原因:公民是城邦政治的核心力量,希腊公民珍视自由,不屈从权威,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希腊公民积极参与城邦事务,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民主政治极盛的雅典公民享有充分、平等的参政权(答案合理即可给分)(4分)材料二:作为公民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17、18世纪的公民在范围和数量上都得到了拓展。

……法律规定只要是国家的居民,不论等级、家庭出身和财产多寡,原则上都是公民,体现了公民之间的平等关系。

这种平等还体现在;公民之间在权利与义务的均衡关系上是平等的,任何公民不得享有与其他公民不同的特权,而且凡是公民都享有同等的权利并承担同等的义务。

……公民之间的关系通过法律得以调整。

法律是人民利益的体现,人民通过法律来保障自己的利益与权利不受侵犯,公民的财产、自由与活动都受到法律的保护,……在近代国家中,公民是国家事务的积极参与者,民主体现为多数决定原则,在必要的情况下,公民有权推翻破坏契约的政府,主权在民是其重要特征。

——张博颖陈菊《西方公民观和公民道德观的历史演变》(2) 与古希腊公民观相比,17、18世纪公民观有何特点并分析这种特点出现的原因(不得照抄原材料)材料三:康有为是提出近代意义的“公民”概念的第一人,也是最早主张“立公民”的人。

他于 1902 年在《新民丛报》第五、六、七号上发表了《公民自治篇》。

他认为“人人有议政之权,人人有忧国之责,故命之曰公民。

”“公民者,担荷一国之责任,共其之利害,谋其公益,任其国税之事,以共维持其国者也。

” 对公民理论论述比较全面的是梁启超的《新民说》从公德、权利、自由、进步、立法、教育等方面论述新民应具有的特质,对公民理论做出的系统化的认识。

——程显芳《近代公民观念的产生及影响》(3)根据材料概括中国近代公民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公民特点的成因。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西公民观念的差异及其形成差异的原因41.下列是日本《新歴史教科書》株式会社扶桑社(市販本)对中日战争起因的描述2014年12月1日,在日本众院选举公告发布前一天的党首辩论会上,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就战争责任问题做出了避开直面回答的模糊表态,“过去那场战争的原因何在,必须交由历史学家去判断。

”事件描述甲午中日战争清不想失掉最后的朝贡国朝鲜,开始将日本作为敌人。

日本进行了日清和日俄两场战争“九一八”事变随着国民党统一中国的逼近,中国人的反日运动激化,不断发生妨碍列车运行和迫害日本学童的事件。

此外,对日本来说,北面有苏联的威胁,南面有国民党的力量不断逼近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夜,在北京郊外的卢沟桥,发生了有人向日本军队开枪的事件。

第二天,中国方面继续开枪,进入了战斗状态。

事件本身不过是一个小摩擦,虽然人们希望就地解决,但是与日本方面的冲突事件不断发生,解决变得困难起来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请深入分析历次中日战争的起因,就战争责任问题谈谈你的看法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 国民政府以整顿税务为主,整理财政。

经过1928年的“改定新约”,收回关税自主权,将均一税改为七等税率,关税收入大幅增加,1928年较1913年增长10倍,达17914万元,1929年又提高至27554万元,使关税占财政总收入的51%。

将盐务机构纳入财政部,提高盐税,整顿盐场,1930年盐税收入达1.4亿元。

实行统税,即对工业品出厂时征收一次性税,以后运销各地,不再征收厘金杂税,1928年首先在卷烟、面粉业中实行,1931年以后,范围进一步扩大到棉纱、火柴、水泥等领域。

——摘编自王桧林《中国现代史》材料二: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在财政部长宋子文的积极推动下,集思广益,形成了统一全国财政方案,出台了各项整顿财政的措施。

主要有:确定中央国税和省县地方税征收的两级税收系统,纠正了北洋政府时代各地军阀分割截留财税的局面;废除一些苛捐杂税,裁撤苛税多达7100种,规定永不再增“田赋附加”,永不再立不合法的捐税;推行直接税,减少转嫁机会,推动税收公平;统一度量衡;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先设立预决算制度,但是军费一再突破预算,宋子文得罪实力派,愤而辞职,孔祥熙接任财政部长后,实施《公库法》,建立预算制度,成效尚佳,国库收入大增。

——摘编自虞宝棠《国民政府与国民经济》(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京国民政府税务改革的背景。

(8分)(2)根据材料一、二,简析南京国民政府整顿财政的作用。

(7分)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梁启超认为“中国今日民智极塞,民情极涣”,所以“民主,固救时之善图也,然今日民义未讲,则无宁先借君权以转移之”,“强国以议院为本,议院以学校为本”。

要实行君主立宪,就必须设议院,有了君主立宪,才能学西方的科学技术,学西方的船坚炮利。

——摘编自郑大华《晚清思想史》材料二 1902年,梁启超在写给康有为的信中明确表示,今日“中国以讨满为最适宜之主义,弟子所见,谓无以易此矣。

清廷之无可望久矣,今日日望归政,望复辞,夫何可得?即得矣,满朝皆仇敌,百事腐败已久,虽召吾党归用之,而亦决不能得其志也。

先生惧破坏,弟子亦未始不俱,然以为破坏终不可免,愈迟则愈惨,毋宁早耳”。

——摘编自《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政治思想的演变》( l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梁启超思想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