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不良反应的案例专业ppt课件
合集下载
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PPT课件
03
培训内容:药物不良反应的 类型、原因、症状、处理方
法等
04
培训方式:讲座、案例分析、 实践操作等
05
培训评估:考核、反馈、持 续改进等
药物不良反应的培训内容
F 药物不良反应的案例分析和讨论
E
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教育方法和技巧
D
药物不良反应的报告和处理流程
C
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B
药物不良反应的常见症状和表现
A
药物不良反应的定义和分类
药物不良反应的培训方法
01
理论授课: 讲解药物不 良反应的基 本原理、分 类、症状及
处理方法
02
案例分析:通 过实际案例, 分析药物不良 反应的成因、 处理措施及预
防方法
03
实践操作: 模拟药物不 良反应的护 理场景,进 行实际操作
训练
04
互动讨论:组 织学员进行小 组讨论,分享 药物不良反应 的护理经验与
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措施
观察患者症状, 及时报告医生
采取相应措施, 如停药、减量、 换药等
加强患者教育, 提高患者对药物 不良反应的认识 和应对能力
做好患者心理护 理,减轻患者焦 虑和恐惧
加强药物管理, 确保用药安全
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策略
01
了解药物的性质、作用机制和副作用
02
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药物滥用和过量使用
01
案例1:患者A, 因感冒服用某感 冒药,出现头晕、 恶心等症状,属 于药物不良反应。
02
案例2:患者B, 因高血压服用某 降压药,出现低 血压、心悸等症 状,属于药物不 良反应。
03
案例3:患者C, 因胃痛服用某胃 药,出现腹泻、 腹痛等症状,属 于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PPT课件
临床试验优化
改进临床试验设计和方法,提高药物不良反应研究的可靠性和可重 复性。
药物不良反应与疾病预后的关系研究
药物不良反应与疾病进展
01
研究药物不良反应对疾病进展的影响,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药物不良反应与患者生活质量
02
评估药物不良反应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促进药物的合理使
用。
药物不良反应与患者心理状态
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
药物因素
用药方式
不同药物的化学结构、药理作用、剂 量等都可能影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用药方式如口服、注射、吸入等也可 能影响不良反应的发生。
机体因素
年龄、性别、遗传背景、生理状态、 病理状态等个体差异都会影响药物在 体内的代谢和排泄,从而影响不良反 应的发生。
药物不良反应与基因多态性
药物不良反应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药物不良反应概述 • 常见药物不良反应及案例分析 • 药物不良反应的机制与影响因素 • 药物不良反应的应对与处理 • 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与管理 • 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
01 药物不良反应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药物不良反应是指在正常用法和 用量下,出现与治疗目的无关的 有害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现
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的 反应,留意是否有任何异常症状或体征 的出现。
VS
及时报告
一旦发现可疑的药物不良反应,应及时向 医生或药师报告,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药物不良反应的评估与诊断
评估严重性
对药物不良反应的严重性进行评估,判断是否需要停药或采取其他紧急措施。
诊断与鉴别诊断
基因多态性是指个体间基因序列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导致不同个体对药物的反应 不同。
改进临床试验设计和方法,提高药物不良反应研究的可靠性和可重 复性。
药物不良反应与疾病预后的关系研究
药物不良反应与疾病进展
01
研究药物不良反应对疾病进展的影响,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药物不良反应与患者生活质量
02
评估药物不良反应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促进药物的合理使
用。
药物不良反应与患者心理状态
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
药物因素
用药方式
不同药物的化学结构、药理作用、剂 量等都可能影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用药方式如口服、注射、吸入等也可 能影响不良反应的发生。
机体因素
年龄、性别、遗传背景、生理状态、 病理状态等个体差异都会影响药物在 体内的代谢和排泄,从而影响不良反 应的发生。
药物不良反应与基因多态性
药物不良反应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药物不良反应概述 • 常见药物不良反应及案例分析 • 药物不良反应的机制与影响因素 • 药物不良反应的应对与处理 • 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与管理 • 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
01 药物不良反应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药物不良反应是指在正常用法和 用量下,出现与治疗目的无关的 有害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现
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的 反应,留意是否有任何异常症状或体征 的出现。
VS
及时报告
一旦发现可疑的药物不良反应,应及时向 医生或药师报告,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药物不良反应的评估与诊断
评估严重性
对药物不良反应的严重性进行评估,判断是否需要停药或采取其他紧急措施。
诊断与鉴别诊断
基因多态性是指个体间基因序列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导致不同个体对药物的反应 不同。
药物不良反应实例图片PPT课件
.
24
蝮蛇抗栓酶致出血
.
25
尼达尔加心律平致皮肤反应
.
26
尼达尔加心律平致皮肤反应
.
27
环丙沙星致皮下出血
.
28
环丙沙星致光敏性皮炎
.
29
环丙沙星致光敏性皮炎
.
30
环丙沙星和诺氟沙星 致过敏性紫癜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
31
环丙沙星和诺氟沙星致过敏性紫癜
.
32
环丙沙星和诺氟沙星致过敏性紫癜
• 双黄连注射剂严重不良反应事件以全身性 损害、呼吸系统损害为主。该产品存在临 床不合理使用情况,并且部分不合理用药 问题已经引起严重不良事件。不合理用药 现象主要表现为:配伍禁忌用药,将多种 药物混合配伍或存在配伍禁忌的药品先后 使用同一输液器滴注,没有其他液体间隔; 儿童超剂量用药;过敏体质患者用药等。
• 左氧氟沙星注射剂严重不良反应事件:以全 身性损害、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皮 肤及其附件损害、呼吸系统损害、胃肠系 统损害为主,其中过敏反应问题较为典型, 临床主要表现为过敏性休克、过敏样反应、 呼吸困难、多形性红斑型药疹、喉水肿等。
.
8
2001年11月,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首
次通报了双黄连注射剂引起的过敏反应。
.
13
沙利度胺(反应停)
.
14
反应停所引起的不良反应
.
15
反应停致海豹样畸形
.
16
艾滋病人药物不良反应色素沉着
艾
.
17
二硝基酚致白内障
二硝基酚
.
18
耳聋
氨基甙类抗生素
.
19
阴道腺癌
己烯雌酚
药物不良反应处理PPT课件
感谢观看
宣传活动普及相关知识。
报告流程与要求
明确报告流程
建立简便、快捷的报告流程,确保医务人员能够及时上报药物不 良反应事件。
规范报告内容
要求报告内容详实、准确,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用药情况、不良 反应表现、处理措施等,以便进行后续分析。
保密与匿名处理
保护患者隐私,对报告内容进行适当的匿名处理,确保患者信息 安全。
即采取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
特殊人群的用药注意事项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在用药时应特别谨慎,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 使用对胎儿或婴儿有害的药物。
儿童和老年人
儿童和老年人的身体机能较弱,对药物的反应可能较为敏感,用药 时应根据年龄和身体状况调整剂量和使用方法。
肝肾功能不全者
肝肾功能不全者在使用药物时应特别注意,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 使用对肝肾有害的药物。
个体化用药与精准医疗
个体差异与药物反应
深入研究个体差异对药物反应的影响,根据患者的基因、环境和生活习惯等因 素,制定个体化的用药方案,提高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精准医疗与药物研发
将精准医疗的理念和技术应用于药物研发和临床实践中,通过精准识别和干预, 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根据不良反应的性质和严重程度 ,可分为轻微、中等、严重等不 同级别。
常见症状与表现
01
02
03
皮肤过敏反应
皮疹、瘙痒、红肿等。
消化系统反应
恶心、呕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泻、胃痛等。
呼吸系统反应
呼吸困难、咳嗽、哮喘等。
04
心血管系统反应
心悸、血压异常等。
发生机制与原因
药物过敏
宣传活动普及相关知识。
报告流程与要求
明确报告流程
建立简便、快捷的报告流程,确保医务人员能够及时上报药物不 良反应事件。
规范报告内容
要求报告内容详实、准确,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用药情况、不良 反应表现、处理措施等,以便进行后续分析。
保密与匿名处理
保护患者隐私,对报告内容进行适当的匿名处理,确保患者信息 安全。
即采取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
特殊人群的用药注意事项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在用药时应特别谨慎,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 使用对胎儿或婴儿有害的药物。
儿童和老年人
儿童和老年人的身体机能较弱,对药物的反应可能较为敏感,用药 时应根据年龄和身体状况调整剂量和使用方法。
肝肾功能不全者
肝肾功能不全者在使用药物时应特别注意,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 使用对肝肾有害的药物。
个体化用药与精准医疗
个体差异与药物反应
深入研究个体差异对药物反应的影响,根据患者的基因、环境和生活习惯等因 素,制定个体化的用药方案,提高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精准医疗与药物研发
将精准医疗的理念和技术应用于药物研发和临床实践中,通过精准识别和干预, 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根据不良反应的性质和严重程度 ,可分为轻微、中等、严重等不 同级别。
常见症状与表现
01
02
03
皮肤过敏反应
皮疹、瘙痒、红肿等。
消化系统反应
恶心、呕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泻、胃痛等。
呼吸系统反应
呼吸困难、咳嗽、哮喘等。
04
心血管系统反应
心悸、血压异常等。
发生机制与原因
药物过敏
药物过敏反应及处理流程ppt课件
完整版课件
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药物不良反应应急预案
一、应严格适应症,出现不良反应停药报告医生并 遵医嘱处理。
二、若为一般过敏反应,情况好转者可继续观察并 做好记录。
三、患者在注射或输液时发生反应,如心悸、胸闷、 呼吸困难、寒战、面色苍白、皮疹、发热等,就 地抢救,必要时行心肺复苏。
四、出现休克者,行抗休克治疗 五、记录患者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 六、及时报告药剂科、护理部。 七、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液器
具和药物进行封存。
完整版课件
3
药物不良反应处理流程
停 药
报告医生并遵医嘱处理 就地抢救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记录抢救过程 及时上报 保留药物 送检
完整版课件
4
患者发生输液反应的应急预案
1、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发生输液反应,护理人员立即 对患者的情况做初步判断和处理,同时报告医师 护士长。
2、如患者症状轻微,遵医嘱处理,继续观察;如出 现呼吸困难、烦躁不安、血压下降等严重输液反 应,立即更换液体和输液器,积极抢救患者。
完整版课件
8
做青霉素过敏试验时的注意事项?
(1)做试验前详细询问患者的用药史、过敏史; (2)凡初次用药、停药3天后再用,以及在使用
中更换批号,均需按常规做过敏试验; (3)试验液必须现配现用,浓度与剂量必须准
确; (4)严密观察患者,注意局部和全身反应,倾
听患者主诉,并做好急救准备工作; (5)皮试结果阳性者不能使用青霉素,并在体
3、做好抢救记录。 4、必要时保留输液剩余液体及输液用具。 5、患者家属有异议时,按流程对输液管及液体进行
封存,上报护理部及医疗事务部(节假日、夜间 上报值班护士长、总值班)。
科普药物不良反应教育PPT课件
药物不良反应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其发生机制、影响因素和预防措施, 为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用药方案提供依据。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研究需要 多学科交叉合作,共同推进药品安全领域的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皮肤过敏反应
如皮疹、瘙痒、荨 麻疹等。
呼吸系统反应
如哮喘、咳嗽、呼 吸困难等。
神经系统反应
如头痛、眩晕、失 眠、嗜睡等。
药物不良反应的应对措施
立即停药并就医
一旦出现严重或持续的药物不 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寻求医
生的帮助。
记录不良反应症状
详细记录不良反应的症状、时 间、药物名称和剂量,这有助 于医生诊断和判断因果关系。
应较为敏感。
03
降糖药的合理使用
老年人使用降糖药时需注意血糖 波动情况,避免出现低血糖反应
。
02
心血管药物的调整
老年人使用心血管药物时需根据 个体情况调整剂量,避免出现低 血压、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
04
镇静药的合理使用
老年人使用镇静药时需注意剂量 和用药时机,避免出现呼吸抑制
等严重不良反应。
05
药物不良反应的案例分析
按照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分类
03
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不良反应,其中重度不良反应可能导致
生命危险或严重后果。
药物不良反应的严重性评估
01
02
03
轻度不良反应
症状轻微,不影响主要治 疗目的,不需要特殊处理 或调整用药方案。
中度不良反应
症状较明显,但不会对生 命安全造成威胁,需要调 整用药方案或采取相应的 治疗措施。
报告内容
应包括不良反应的症状、发生时间、药物名称和剂量,以 及任何其他相关信息。
监测体系
THANKS
感谢观看
皮肤过敏反应
如皮疹、瘙痒、荨 麻疹等。
呼吸系统反应
如哮喘、咳嗽、呼 吸困难等。
神经系统反应
如头痛、眩晕、失 眠、嗜睡等。
药物不良反应的应对措施
立即停药并就医
一旦出现严重或持续的药物不 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寻求医
生的帮助。
记录不良反应症状
详细记录不良反应的症状、时 间、药物名称和剂量,这有助 于医生诊断和判断因果关系。
应较为敏感。
03
降糖药的合理使用
老年人使用降糖药时需注意血糖 波动情况,避免出现低血糖反应
。
02
心血管药物的调整
老年人使用心血管药物时需根据 个体情况调整剂量,避免出现低 血压、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
04
镇静药的合理使用
老年人使用镇静药时需注意剂量 和用药时机,避免出现呼吸抑制
等严重不良反应。
05
药物不良反应的案例分析
按照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分类
03
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不良反应,其中重度不良反应可能导致
生命危险或严重后果。
药物不良反应的严重性评估
01
02
03
轻度不良反应
症状轻微,不影响主要治 疗目的,不需要特殊处理 或调整用药方案。
中度不良反应
症状较明显,但不会对生 命安全造成威胁,需要调 整用药方案或采取相应的 治疗措施。
报告内容
应包括不良反应的症状、发生时间、药物名称和剂量,以 及任何其他相关信息。
监测体系
药物的不良反应 PPT课件
(1) 住院病人:10%~20%;(2)住院病人因 药物不良反应死亡者:0.24%~2.9%;(3)因药物 不良反应而住院的病人:0.3%~5.0%。
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
1. 药物种类繁多 2.用药途径不同 3.体质又因人而异
1.药物方面的原因
1)药理作用:很多药物在应用一段时间后,由于其药理作用,可导致一 些不良反应。 2)药物的杂质:药物生产中可能混入微量高分子杂质。 3)药物的污染:由于生产或保管不当,使药物污染,常可引起严重反应 4)药物的剂量:用药量过大,可发生中毒反应,甚至死亡。 5)剂型的影响:同一药物剂型不同。由于制造工艺和用药方法的不同, 往往影响药物的吸收与血中药的浓度,即生物利用度有所不同。 6)药物的质量问题:同一组成的药物,可因厂家不同,制剂技术差别、 杂质的除去率不同,而影响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②致癌作用:不少药物能诱发癌症。
3)致畸作用:不少药物有致畸作用。反应停事件就是一起严重的不良反 应。 4)致突变作用:有些化学物质可能为变异源。
药物不良反应的症状特点
1.口服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胃肠道功能失调,食欲不振、恶心、 腹胀、便秘或腹泻等,在所有不良反应中占很大比例。 2.中度不良反应:包括焦虑、不安、烦躁,此外还有皮疹(特别是广泛和 持久性的)、视觉障碍、肌肉震颤、排尿困难(老年男性多见)、精神或 心理的改变和某些血液成分(脂肪、脂质)的改变。 3.有些药物可致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此时,必须立即停止 用药并进行治疗,然而有时必须继续用药,如肿瘤病人的化疗和器官 移植时使用的免疫抑制剂。用药时,要注意用不同的方法防治严重的 不良反应,如给免疫系统受损的病人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乙型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机理
1)药物的因素:包括药物有效成份的分解产物、添加剂、增溶剂、稳定 剂、着色剂、赋型剂、化学合成中产生的杂质等,均可引起药物不良 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
1. 药物种类繁多 2.用药途径不同 3.体质又因人而异
1.药物方面的原因
1)药理作用:很多药物在应用一段时间后,由于其药理作用,可导致一 些不良反应。 2)药物的杂质:药物生产中可能混入微量高分子杂质。 3)药物的污染:由于生产或保管不当,使药物污染,常可引起严重反应 4)药物的剂量:用药量过大,可发生中毒反应,甚至死亡。 5)剂型的影响:同一药物剂型不同。由于制造工艺和用药方法的不同, 往往影响药物的吸收与血中药的浓度,即生物利用度有所不同。 6)药物的质量问题:同一组成的药物,可因厂家不同,制剂技术差别、 杂质的除去率不同,而影响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②致癌作用:不少药物能诱发癌症。
3)致畸作用:不少药物有致畸作用。反应停事件就是一起严重的不良反 应。 4)致突变作用:有些化学物质可能为变异源。
药物不良反应的症状特点
1.口服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胃肠道功能失调,食欲不振、恶心、 腹胀、便秘或腹泻等,在所有不良反应中占很大比例。 2.中度不良反应:包括焦虑、不安、烦躁,此外还有皮疹(特别是广泛和 持久性的)、视觉障碍、肌肉震颤、排尿困难(老年男性多见)、精神或 心理的改变和某些血液成分(脂肪、脂质)的改变。 3.有些药物可致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此时,必须立即停止 用药并进行治疗,然而有时必须继续用药,如肿瘤病人的化疗和器官 移植时使用的免疫抑制剂。用药时,要注意用不同的方法防治严重的 不良反应,如给免疫系统受损的病人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乙型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机理
1)药物的因素:包括药物有效成份的分解产物、添加剂、增溶剂、稳定 剂、着色剂、赋型剂、化学合成中产生的杂质等,均可引起药物不良 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报告ppt课件
检验科检验师孙某于 2015年11月25日,正 确操作离心机进行血 液离心,因离心机漏 电被电击,造成右手 皮肤烧伤,右侧肢体 麻木,立即给予消毒 包扎,并缓慢活动患 肢,30分钟后恢复正 常。离心机已停止使 用,等待检修。
A.患者资料
涉及产品: 床旁监护仪
器械用于治疗的疾病和预计 使用该医疗器械所发挥的作 用,录入多个时以分号(;) 隔开。
份
管理类别
+ 品种编码
+ 流水号
50
C.医疗器械情况
2014版注册证号举例 Ⅱ、Ⅲ类器械
国械注准20163770732
川械注准20162400127
2014版备案凭证号举例 Ⅰ类器械
鲁淄械备
注册 审批 部门 所在 地的 简称
注 册 年 份
管理类别
+ 品种编码
+ 流水号
注册
审批
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部门
册
所在 地的
年
简称
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
①导致死亡
n 临床医师认为的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导致死亡,是指患者 用药后出现呼吸心跳停止,医师宣布临床死亡。
②危及生命
用药后发生的不良反应,对生命有直接的威胁,如休克、 窒息、昏迷等,如不采取紧急抢救措施,患者会在很短 时间内死亡。
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
③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 如:长期大量滥用含非那西丁成分的药物,可诱 发肾盂癌和膀胱癌;保泰松能抑制骨髓造血功能, 有导致白血病的可能;反应停致海豹畸形胎儿等。
相关概念
新的药品不良反应
➢ 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 ➢ 说明书中已有描述,但不良反应发生的性质、
程度、后果或者频率与说明书描述不一致或 者更严重的,按照新的药品不良反应处理 。
A.患者资料
涉及产品: 床旁监护仪
器械用于治疗的疾病和预计 使用该医疗器械所发挥的作 用,录入多个时以分号(;) 隔开。
份
管理类别
+ 品种编码
+ 流水号
50
C.医疗器械情况
2014版注册证号举例 Ⅱ、Ⅲ类器械
国械注准20163770732
川械注准20162400127
2014版备案凭证号举例 Ⅰ类器械
鲁淄械备
注册 审批 部门 所在 地的 简称
注 册 年 份
管理类别
+ 品种编码
+ 流水号
注册
审批
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部门
册
所在 地的
年
简称
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
①导致死亡
n 临床医师认为的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导致死亡,是指患者 用药后出现呼吸心跳停止,医师宣布临床死亡。
②危及生命
用药后发生的不良反应,对生命有直接的威胁,如休克、 窒息、昏迷等,如不采取紧急抢救措施,患者会在很短 时间内死亡。
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
③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 如:长期大量滥用含非那西丁成分的药物,可诱 发肾盂癌和膀胱癌;保泰松能抑制骨髓造血功能, 有导致白血病的可能;反应停致海豹畸形胎儿等。
相关概念
新的药品不良反应
➢ 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 ➢ 说明书中已有描述,但不良反应发生的性质、
程度、后果或者频率与说明书描述不一致或 者更严重的,按照新的药品不良反应处理 。
药品不良反应案例PPT课件
对于孕妇、儿童、老年人 等特殊人群,应特别关注 用药安全。
药品不良反应发生后的处理措施
及时停药并就医
一旦出现药品不良反应,应立即 停药并前往医院就诊。
记录不良反应症状
详细记录不良反应的症状、时间、 程度等信息,以便后续分析。
报告药品不良反应
将不良反应情况报告给相关部门, 以便对药品进行监测和评估。
药品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
反应
症状轻微,不影响治疗,不需 要特殊处理,如皮疹、恶心等
。
中度不良反应
症状明显,需要采取一定措施 进行治疗,如过敏性休克、药
物热等。
严重不良反应
症状严重,需要紧急治疗,如 肝肾损伤、心脏疾病等。
致死性不良反应
可能导致患者死亡,如过敏性 休克、心脏骤停等。
中药制剂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一定的疗 效,但也可能引发肝肾损伤等不良反 应。
详细描述
患者在使用中药制剂后出现恶心、呕 吐、尿量减少等症状,这可能是肝肾 损伤的表现。应立即停药,并进行相 应的保肝、保肾治疗。
03
药品不良反应的预防与 控制
合理用药原则
01
02
03
安全性
药品使用应确保安全,避 免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伤害。
详细描述
患者在使用抗生素后出现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症状,这是典型的过敏反应 表现。应立即停止使用该药物,并采取相应的抗过敏治疗措施。
案例二:降糖药引起的低血糖反应
总结词
降糖药是治疗糖尿病的主要药物,但使用不当可能导致低血糖反应,严重时可危 及生命。
详细描述
患者在使用降糖药后出现心慌、出汗、头晕等症状,这是低血糖反应的典型表现 。应立即补充糖分,并调整降糖药的剂量或种类。
提高药品不良反应数据分析能力
药品不良反应发生后的处理措施
及时停药并就医
一旦出现药品不良反应,应立即 停药并前往医院就诊。
记录不良反应症状
详细记录不良反应的症状、时间、 程度等信息,以便后续分析。
报告药品不良反应
将不良反应情况报告给相关部门, 以便对药品进行监测和评估。
药品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
反应
症状轻微,不影响治疗,不需 要特殊处理,如皮疹、恶心等
。
中度不良反应
症状明显,需要采取一定措施 进行治疗,如过敏性休克、药
物热等。
严重不良反应
症状严重,需要紧急治疗,如 肝肾损伤、心脏疾病等。
致死性不良反应
可能导致患者死亡,如过敏性 休克、心脏骤停等。
中药制剂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一定的疗 效,但也可能引发肝肾损伤等不良反 应。
详细描述
患者在使用中药制剂后出现恶心、呕 吐、尿量减少等症状,这可能是肝肾 损伤的表现。应立即停药,并进行相 应的保肝、保肾治疗。
03
药品不良反应的预防与 控制
合理用药原则
01
02
03
安全性
药品使用应确保安全,避 免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伤害。
详细描述
患者在使用抗生素后出现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症状,这是典型的过敏反应 表现。应立即停止使用该药物,并采取相应的抗过敏治疗措施。
案例二:降糖药引起的低血糖反应
总结词
降糖药是治疗糖尿病的主要药物,但使用不当可能导致低血糖反应,严重时可危 及生命。
详细描述
患者在使用降糖药后出现心慌、出汗、头晕等症状,这是低血糖反应的典型表现 。应立即补充糖分,并调整降糖药的剂量或种类。
提高药品不良反应数据分析能力
药物不良反应 ppt课件
澳大利亚、意大利、英国、美国等西方国家率先 建立了医药人员自愿报告药物不良反应制度。
全球形成药物不良反应监察的国际网络,该中心 不仅收集各成员国的ADRs报告,还定期通报药 物安全信息。
24
震惊世界的化学药物中毒
“反应停(thalidomide )事件”
25
“反应停”致海豹肢畸形儿事件
1953年,瑞士Ciba药厂(现瑞士诺华的前身之一)首 次合成了一种名为thalidomide(沙利多胺,“反应 停”)的药物。
This drug was marketed by the Germany firm Chemie Grünenthal as a safe alternative to barbiturate hypnotics, especially for pregnant women on October 1st,1957.
而未经检验即销售的 (三)变质的 (四)被污染的 (五)使用依照本法必须取得批准文号而未取得批准文号的原料药生产的 (六)所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的
5
劣药: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第四十九条 禁止生产(包括配制)、销售劣药。 药品成份的含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为劣药。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按劣药论处: (一)未标明有效期或者更改有效期的; (二)不注明或者更改生产批号的; (三)超过有效期的; (四)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未经批准的; (五)擅自添加着色剂、防腐剂、香料、矫味剂及辅料的 (六)其他不符合药品标准规定的。
前者包括年龄、性别、遗传、感应性、疾病等;后者 包括药品的毒副作用、药品的相互作用以及赋形剂的 影响等。
因此,同一药品的不良反应,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 不同种族、不同感应性、不同适应症、不同共存疾病 的病人中可能表现不尽相同,再加上药物及其制剂中 赋形剂的影响,问题更为复杂,这就是药品不良反应 不可预言的原因。
全球形成药物不良反应监察的国际网络,该中心 不仅收集各成员国的ADRs报告,还定期通报药 物安全信息。
24
震惊世界的化学药物中毒
“反应停(thalidomide )事件”
25
“反应停”致海豹肢畸形儿事件
1953年,瑞士Ciba药厂(现瑞士诺华的前身之一)首 次合成了一种名为thalidomide(沙利多胺,“反应 停”)的药物。
This drug was marketed by the Germany firm Chemie Grünenthal as a safe alternative to barbiturate hypnotics, especially for pregnant women on October 1st,1957.
而未经检验即销售的 (三)变质的 (四)被污染的 (五)使用依照本法必须取得批准文号而未取得批准文号的原料药生产的 (六)所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的
5
劣药: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第四十九条 禁止生产(包括配制)、销售劣药。 药品成份的含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为劣药。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按劣药论处: (一)未标明有效期或者更改有效期的; (二)不注明或者更改生产批号的; (三)超过有效期的; (四)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未经批准的; (五)擅自添加着色剂、防腐剂、香料、矫味剂及辅料的 (六)其他不符合药品标准规定的。
前者包括年龄、性别、遗传、感应性、疾病等;后者 包括药品的毒副作用、药品的相互作用以及赋形剂的 影响等。
因此,同一药品的不良反应,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 不同种族、不同感应性、不同适应症、不同共存疾病 的病人中可能表现不尽相同,再加上药物及其制剂中 赋形剂的影响,问题更为复杂,这就是药品不良反应 不可预言的原因。
用药错误案例分析PPT参考课件
用药分析
这个案例也是由于没有正确的服用药物导致的。泡腾片是一种 特殊的剂型,服用时应先加水充分溶解,待气泡消失时再引用。由 于其崩解时产生了大量的气泡,增加了药物和病变部位的接触,可 以更好地发挥药效。但如果直接将药物吞服或溶解不充分时服用, 将会给患者带来极大危害,因为其在口腔或气道产生的大量的二氧 化碳,可导致缺氧窒息。所以,服用本类药物必须做到:(一)、 药物必须用水充分溶解或消泡后再饮用,(二)、不可直接服用或 含服;(三)、幼儿不可自行服用。
用药分析
很多时候,有人误将“每8小时一次”认为是“每日3次”而随 一日三餐服用,其实不然。如某些抗生素类,为确保血药浓度持续 在有效浓度以上时,必须按规定的给药间隔给药,否则将不会发挥 预期的治疗效果。
案例六
用药情况简介
邹某,男,49岁,因病入院治疗,需每日静脉输注某药两次 ,邹某希望减少一次扎针的痛苦,遂提出要将两次的药合在一起一 次性输注,遭到了医生的严厉拒绝。某日中午,邹某在服用某口服 药时,突然发现该药早晨忘记了服用,遂将两次的药物合到一起, 一次服下。服药后,邹某出现了心慌、出汗等症状。
漏服1次一般不影响效果,所以不需要补服,下次仍按原间隔时间用药。但不可长期漏服。
一般是房事后72小时内服第一片,1 2小时时后再服1片,越早服用效果越好。超过72小时,一般不补服,应 咨询医生。 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药物一旦漏服,应立即补服,下次服药时间可适当向后延长。喹诺酮类药物如果漏服, 可在下一次加倍补服。
02 案例分析
2020/1/16
5
案例一
用药情况简介
王女士,近日因感冒咳嗽,而从药店购买了某止咳糖浆,因感 觉该药有特殊气味,遂每次服用该药后,王女士都要饮一些白开水。 结果,用药3天后,王女士的咳嗽症状并没有明显好转。王女士认 为,是药店的药品质量有问题。
这个案例也是由于没有正确的服用药物导致的。泡腾片是一种 特殊的剂型,服用时应先加水充分溶解,待气泡消失时再引用。由 于其崩解时产生了大量的气泡,增加了药物和病变部位的接触,可 以更好地发挥药效。但如果直接将药物吞服或溶解不充分时服用, 将会给患者带来极大危害,因为其在口腔或气道产生的大量的二氧 化碳,可导致缺氧窒息。所以,服用本类药物必须做到:(一)、 药物必须用水充分溶解或消泡后再饮用,(二)、不可直接服用或 含服;(三)、幼儿不可自行服用。
用药分析
很多时候,有人误将“每8小时一次”认为是“每日3次”而随 一日三餐服用,其实不然。如某些抗生素类,为确保血药浓度持续 在有效浓度以上时,必须按规定的给药间隔给药,否则将不会发挥 预期的治疗效果。
案例六
用药情况简介
邹某,男,49岁,因病入院治疗,需每日静脉输注某药两次 ,邹某希望减少一次扎针的痛苦,遂提出要将两次的药合在一起一 次性输注,遭到了医生的严厉拒绝。某日中午,邹某在服用某口服 药时,突然发现该药早晨忘记了服用,遂将两次的药物合到一起, 一次服下。服药后,邹某出现了心慌、出汗等症状。
漏服1次一般不影响效果,所以不需要补服,下次仍按原间隔时间用药。但不可长期漏服。
一般是房事后72小时内服第一片,1 2小时时后再服1片,越早服用效果越好。超过72小时,一般不补服,应 咨询医生。 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药物一旦漏服,应立即补服,下次服药时间可适当向后延长。喹诺酮类药物如果漏服, 可在下一次加倍补服。
02 案例分析
2020/1/16
5
案例一
用药情况简介
王女士,近日因感冒咳嗽,而从药店购买了某止咳糖浆,因感 觉该药有特殊气味,遂每次服用该药后,王女士都要饮一些白开水。 结果,用药3天后,王女士的咳嗽症状并没有明显好转。王女士认 为,是药店的药品质量有问题。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物,由此很容易推导出这样的结论:痛食患 者要禁忌高嘌呤饮食。这句话部分正确,但不 够全面。高嘌呤饮食的确是诱发痛风的常见因 素,痛风患者对此有切身体会。但是对于痛风 的发生,内源性代谢紊乱才要主要原因,外源 性高嘌呤食物只是次要原因。
12
1,可以引起高尿酸血症的药物:
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与肥胖、糖尿病、血脂 异常、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密切相关。
从药物不良反应的案例 看不良反应报告制度与评价
.
1
前言
古代医学家早就发现药物治疗的同时会发生毒性 或不良反应。既能“药到病除”,也能“药到病成”, 最糟的是“药到命止”
如古代医家以“药者‘瀹’也、厚也、毒也”来论述药 物对人体疾病的治疗方法。(“瀹”为疏导调节, “厚”即补益滋养,“毒”是以药对抗病邪。)
8
案例2:克拉霉素静注与口服的心脏 风险
★一患者因腹泻在某基层诊所诊治,医生用克拉霉素静脉 推注给予治疗,推完后患者主诉胸闷出不来气,片刻心脏 骤停猝死!引发官司!
为什么? 近十年来,己发生多起克拉霉素引起患者QT间期延长继
而导致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律失常(TdP),进而心脏骤停的 医疗事故。 QT间期延长被认为是预测TdP的生物标志物。
自身对照病例分析显示,当前采用(自开始服用 1~14天期间)含克拉霉素的H.pylori根治治疗与心血 管事件相关,事件发生风险随治疗结束回到基线水 平。病例交叉分析发现一致的相关性。当前口服克 拉霉素与阿莫西林相比,校正絕对风险差为1.90额 外心梗事件/1000例患者。
10
结论:当患者和临床医生做决策时,这些与
现代,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 是指合格的药品无正常的用法用量下发生的与治 疗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2
从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可知药品不良反应是药品 的基本属性之一,是因其这身属性而形成的必然。
这里还需要区分另外一个相关的概念——药品不 良事件。
肯定有 仅限定于药品
迁延、散发、个体事件
性质 假劣药,药品标准缺陷, 潜在的、正常的
不合理用药,超常用药
(超适应证、超剂量、超疗程)
影响
极大
Hale Waihona Puke 较小 法律责任有
无
可预知性
可预警
可防范
4
◇统计显示,每年约有5000万人住 院,其中至少250万人是因药物不 良反应( adverse drug reactions ADR)住院,50万人是严重的药物 不良反应,每年死亡约19万人,从 而增加医药费近40亿元。
★ 作为保护人民生命健康的广大医药工作 者责无旁贷!
6
案例1:头孢类药物与酒精
★某老先生头昏脑胀还拉肚子,自行服用藿香正 气水2支+头孢拉定胶囊2粒,约十分钟后,脸红 头昏、心跳加速、步态不稳、继而晕倒。经医院 急救脱险!
为什么? 藿香正气水含有60%酒精,同时服用头孢类药物
(头孢拉定、头孢唑啉、头孢哌酮、头孢曲松、 拉氧头孢等)后产生“双硫仑反应”,脸红、头痛、 腹痛、出汗、心悸、血压低、呼吸困难等,严重 的心跳抑制有猝死风险。
克拉霉素相关的心血管风险不容忽视。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禁止静脉推注;静滴注意 滴速!
口服克拉霉素,对于心血管风险 虽无“远虑”,却有“近忧”!
11
案例3:痛风与药物的治疗
高尿酸血症已成为我国的高发病,发病 率高达10%。有的省份(如黑龙江)甚 至达24%。
◇痛风源于高尿酸,而尿酸是嘌吟的代谢的
阿司匹林对尿酸代谢的影响是双向的,长期小剂 量地使用阿司匹林可引起高尿酸血症。大剂量地 使用阿司匹林时则会增加尿酸的排泄。
肌苷为次黄嘌呤核苷,又是嘌呤代谢的中间产物, 在人体内代谢的最终产物是尿酸,最后由肾脏排 出,若尿酸产生量超过排出量,长期积累即可导 致高尿酸血症。
14
临床观察发现,若长期超量服用维生素C(4~12克 /日),尿中草酸盐含量可增加10倍,敏感患者可 致高尿酸血症。
5
药品不良反应增多的原因
自我药疗中的常识性错误频频出现:躺着服
药,服用阿司匹林或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同时抽烟喝酒, 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服用含麻黄碱的药物 等等,是最常见的不安全用药行为。 在市场(含网上)购到假药、劣药、毒麻药。 医生超说明书用药,过度治疗,误诊用药等 每年超过130万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己经成为一个新的平 台! 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增无减!
医患双方要警惕药物性高尿酸血症,尤其是以 下这些药物易诱发高尿酸血症:
利尿剂 几乎所有的利尿剂都可以引起高尿酸血症。 其中以呋塞米、依他尼酸、氢氯噻嗪等药物最为 明显。
抗结核治疗的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是药物或其代 谢产物与尿酸竞争有机酸排泄通道,减少尿酸排 泄。
13
用于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急性非淋巴细胞 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巯嘌昤片(6-巯基嘌 呤)
药品不良事件(adverse drug event,ADE)指药物 治疗期间所发生的任何不利的医疗事件,但该事 件并非一定与用药存在因果关系。它与药品不良 反应的最主要区别在于因果关系是否确定。
3
项目
ADE
ADR
与药品因果关系 未必有
发生原因
不限定于药品
与人为过错有关
样本量 近期、突发、群体事件
7
该病友的教训:不要在使用头孢类药物的同 时服用含酒精的饮料和药物。如实有必要可 服用藿香正气软胶囊或滴丸,替代水剂。
能与酒精发生双硫仑反应的药物,除了头孢 类抗生素外,还有甲硝唑类、呋喃唑酮、呋 喃妥因等抗生素以及磺脲类降糖药等。
如果己使用了上述需要禁酒的药物的患者, 用药与饮酒的时间最少必须间隔两天以上。 保险的话,应该间隔一周。
常见引起TdP的药物有抗菌药物(红霉素、克拉霉素、
莫西沙星等)、抗精神病药(氯丙嗪、氟哌啶醇等)、胃 肠动力药(如西沙比利)及其他(美沙酮、甘草制剂等)。
9
一项跨国研究表明,在中国香港人群中,当前口服 (自开始服用1~14天期间)克拉霉素,与心梗、心 律失常、心源性死亡的近期风险增加相关,但与远 期心血管风险不相关。论文1月14日在线发表于《英 国医学杂志》(BMJ)。
12
1,可以引起高尿酸血症的药物:
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与肥胖、糖尿病、血脂 异常、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密切相关。
从药物不良反应的案例 看不良反应报告制度与评价
.
1
前言
古代医学家早就发现药物治疗的同时会发生毒性 或不良反应。既能“药到病除”,也能“药到病成”, 最糟的是“药到命止”
如古代医家以“药者‘瀹’也、厚也、毒也”来论述药 物对人体疾病的治疗方法。(“瀹”为疏导调节, “厚”即补益滋养,“毒”是以药对抗病邪。)
8
案例2:克拉霉素静注与口服的心脏 风险
★一患者因腹泻在某基层诊所诊治,医生用克拉霉素静脉 推注给予治疗,推完后患者主诉胸闷出不来气,片刻心脏 骤停猝死!引发官司!
为什么? 近十年来,己发生多起克拉霉素引起患者QT间期延长继
而导致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律失常(TdP),进而心脏骤停的 医疗事故。 QT间期延长被认为是预测TdP的生物标志物。
自身对照病例分析显示,当前采用(自开始服用 1~14天期间)含克拉霉素的H.pylori根治治疗与心血 管事件相关,事件发生风险随治疗结束回到基线水 平。病例交叉分析发现一致的相关性。当前口服克 拉霉素与阿莫西林相比,校正絕对风险差为1.90额 外心梗事件/1000例患者。
10
结论:当患者和临床医生做决策时,这些与
现代,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 是指合格的药品无正常的用法用量下发生的与治 疗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2
从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可知药品不良反应是药品 的基本属性之一,是因其这身属性而形成的必然。
这里还需要区分另外一个相关的概念——药品不 良事件。
肯定有 仅限定于药品
迁延、散发、个体事件
性质 假劣药,药品标准缺陷, 潜在的、正常的
不合理用药,超常用药
(超适应证、超剂量、超疗程)
影响
极大
Hale Waihona Puke 较小 法律责任有
无
可预知性
可预警
可防范
4
◇统计显示,每年约有5000万人住 院,其中至少250万人是因药物不 良反应( adverse drug reactions ADR)住院,50万人是严重的药物 不良反应,每年死亡约19万人,从 而增加医药费近40亿元。
★ 作为保护人民生命健康的广大医药工作 者责无旁贷!
6
案例1:头孢类药物与酒精
★某老先生头昏脑胀还拉肚子,自行服用藿香正 气水2支+头孢拉定胶囊2粒,约十分钟后,脸红 头昏、心跳加速、步态不稳、继而晕倒。经医院 急救脱险!
为什么? 藿香正气水含有60%酒精,同时服用头孢类药物
(头孢拉定、头孢唑啉、头孢哌酮、头孢曲松、 拉氧头孢等)后产生“双硫仑反应”,脸红、头痛、 腹痛、出汗、心悸、血压低、呼吸困难等,严重 的心跳抑制有猝死风险。
克拉霉素相关的心血管风险不容忽视。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禁止静脉推注;静滴注意 滴速!
口服克拉霉素,对于心血管风险 虽无“远虑”,却有“近忧”!
11
案例3:痛风与药物的治疗
高尿酸血症已成为我国的高发病,发病 率高达10%。有的省份(如黑龙江)甚 至达24%。
◇痛风源于高尿酸,而尿酸是嘌吟的代谢的
阿司匹林对尿酸代谢的影响是双向的,长期小剂 量地使用阿司匹林可引起高尿酸血症。大剂量地 使用阿司匹林时则会增加尿酸的排泄。
肌苷为次黄嘌呤核苷,又是嘌呤代谢的中间产物, 在人体内代谢的最终产物是尿酸,最后由肾脏排 出,若尿酸产生量超过排出量,长期积累即可导 致高尿酸血症。
14
临床观察发现,若长期超量服用维生素C(4~12克 /日),尿中草酸盐含量可增加10倍,敏感患者可 致高尿酸血症。
5
药品不良反应增多的原因
自我药疗中的常识性错误频频出现:躺着服
药,服用阿司匹林或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同时抽烟喝酒, 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服用含麻黄碱的药物 等等,是最常见的不安全用药行为。 在市场(含网上)购到假药、劣药、毒麻药。 医生超说明书用药,过度治疗,误诊用药等 每年超过130万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己经成为一个新的平 台! 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增无减!
医患双方要警惕药物性高尿酸血症,尤其是以 下这些药物易诱发高尿酸血症:
利尿剂 几乎所有的利尿剂都可以引起高尿酸血症。 其中以呋塞米、依他尼酸、氢氯噻嗪等药物最为 明显。
抗结核治疗的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是药物或其代 谢产物与尿酸竞争有机酸排泄通道,减少尿酸排 泄。
13
用于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急性非淋巴细胞 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巯嘌昤片(6-巯基嘌 呤)
药品不良事件(adverse drug event,ADE)指药物 治疗期间所发生的任何不利的医疗事件,但该事 件并非一定与用药存在因果关系。它与药品不良 反应的最主要区别在于因果关系是否确定。
3
项目
ADE
ADR
与药品因果关系 未必有
发生原因
不限定于药品
与人为过错有关
样本量 近期、突发、群体事件
7
该病友的教训:不要在使用头孢类药物的同 时服用含酒精的饮料和药物。如实有必要可 服用藿香正气软胶囊或滴丸,替代水剂。
能与酒精发生双硫仑反应的药物,除了头孢 类抗生素外,还有甲硝唑类、呋喃唑酮、呋 喃妥因等抗生素以及磺脲类降糖药等。
如果己使用了上述需要禁酒的药物的患者, 用药与饮酒的时间最少必须间隔两天以上。 保险的话,应该间隔一周。
常见引起TdP的药物有抗菌药物(红霉素、克拉霉素、
莫西沙星等)、抗精神病药(氯丙嗪、氟哌啶醇等)、胃 肠动力药(如西沙比利)及其他(美沙酮、甘草制剂等)。
9
一项跨国研究表明,在中国香港人群中,当前口服 (自开始服用1~14天期间)克拉霉素,与心梗、心 律失常、心源性死亡的近期风险增加相关,但与远 期心血管风险不相关。论文1月14日在线发表于《英 国医学杂志》(BM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