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食品甜味剂甘草酸
甘草整理
![甘草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2b2a6b7f31b765ce05081444.png)
(Glycyrrhetinic acid)甘草酸是一种五环三萜皂苷,分子式C42H62O16甘草酸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有特殊甜味,熔点220℃,难溶于冷水和稀乙醇液,易溶于热水,水溶液呈弱酸性,冷却后呈黏稠状胶冻。
甘草酸是由2个分子葡萄糖醛酸与甘草次酸结合而成的,其中甘草次酸是甘草酸的皂苷配基,也是甘草酸的有效活性成分之一。
在日本,甘草酸除用于酱油、豆酱、腌制品、风味食品、冷冻甜食之外用于与其他甜味剂(如甜菊糖、阿斯巴甜、糖精等)混配的混合型甜味剂。
在正常使用限量范围内对人体无害。
使用甘草酸可以克服使用白糖所引起的发酵、酸败等缺点,可使啤酒的发泡力增强,用于糖果、巧克力、口香糖,兼有润喉、消炎、洁齿的功效,用于酱油及腌制品,可以抑制盐味,增强风味;用于面包、蛋糕、饼干等食品,具有味甜、柔软、疏松、增泡的效果。
我国《食品添加剂卫生标准》(GB 2760—1996)规定:可按生产需要适量用于肉类罐头、调味料、糖果、饼干、蜜饯、凉果、饮料。
FEMA(美国香味料和萃取物制造者协会)规定:甘草酸的最高用量,在饮料中为130 mg/kg;在糖果中为460 mg/kg;在焙烤食品中为75 mg/kg;在胶姆糖中为3200 mg /kg。
甘草酸一钾及三钾性状类似白色或淡黄色粉末,无臭。
有特殊的甜味(甘草酸一钾的甜度约为蔗糖的500倍,甘草酸三钾为蔗糖的150倍),甜味残留时间长,易溶于水,溶于稀乙醇、甘油、丙二醇,微溶于无水乙醇和乙醚。
用量可按生产需要适量用于肉类罐头、调味料、糖果、饼干、蜜饯、凉果、果汁(味)型饮料,具体用量参见甘草。
2·1甜度及味感甘草甜素中的甘草酸盐是起主要的甜味作用。
其中,甘草酸单钾的甜度是蔗糖的500倍,甘草酸二钾和三钾的甜度是蔗糖的150倍,甘草酸铵甜度是蔗糖的200倍。
一般从甘草中提取的甘草酸及其盐是混合物的甜度为蔗糖的50~100倍。
与蔗糖、蛋白糖、甜菊苷、糖精等甜味剂相比,甘草甜素的甜味产生缓慢而存留时间较长,与蔗糖混用,有助于甜味发挥,可节省蔗糖;与甜菊苷混用时,并对甜味有增效作用,可消除其不良后味。
进出口食品中天然甜味剂甜菊糖苷甜菊双糖苷甘草酸甘草次酸及其盐类的测定编制说明
![进出口食品中天然甜味剂甜菊糖苷甜菊双糖苷甘草酸甘草次酸及其盐类的测定编制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6265c64a856a561252d36fe0.png)
《进出口食品中天然甜味剂甜菊糖苷、甜菊双糖苷、甘草酸、甘草次酸及其盐类的测定》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本标准是根据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认科函[2009]132号文下达的任务,由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负责起草制定的,计划编号为2009B554。
二、编制依据本标准的编制遵循GB/T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和SN/T 0001-1995《出口商品中农药、兽药残留量及生物毒素检验方法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的要求进行编写制订的。
三、标准化过程本标准起草人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结合实验室条件和原有工作基础,以及本方法的技术特点,通过对饮料、调味品、月饼、糖姜及肉罐头等有代表性样品基体进行的大量室内回收率和精密度实验等一系列研究,建立了检测食品中甜菊糖苷、甜菊双糖苷、甘草酸、甘草次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
本标准经云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湖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5家实验室验证,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均符合要求。
四、研究背景甜菊糖苷(Stevioside, ST)(分子式C38H60O18,分子结构见图1)、甜菊双糖苷(又称莱鲍迪苷A)(Rebaudioside A, RA)(分子式C44H70O23,分子结构见图2)都是从菊科草本植物甜叶菊的叶子中提取出的含8种主要成分的双萜类糖苷的混合物之一,也是甜叶菊的主要成分。
与甜菊糖苷相比,甜菊双糖苷的C13位上连接的糖基中多了一个亲水的葡萄糖基,因此它的水溶性要大于甜菊糖苷,而在部分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就不如甜菊糖苷。
图1 甜菊糖苷图2 甜菊双糖苷甜菊糖苷耐热性好,常温下在酸、碱、盐溶液中稳定,当溶液pH3~9时,加热至120℃也不会使其发生变化,只有当pH大于9或小于3,加热至100℃才会使之分解、甜味降低;纯品对光不敏感,具有很小的吸潮性,作为甜味剂在食品中使用,具有非发酵性,非着色性,不影响食品的凝固性、粘稠性、不会引起美拉德反应使食品变色。
甘草酸的提取、分离和纯化
![甘草酸的提取、分离和纯化](https://img.taocdn.com/s3/m/f107cc056c175f0e7cd1379b.png)
甘草酸的提取、分离及纯化实验甘草酸的性质及用途甘草为豆科植物的根,主要产于我国内蒙古、山西、甘肃、宁夏、新疆等地。
甘草味甘,故又名甜草、蜜草。
其主要化学成分有四类:三萜类、黄酮类、生物碱类及多糖类。
其中三萜类成分有甘草酸、羟基甘草次酸等。
甘草酸又称甘草皂苷、甘草甜素。
白色结晶,可用冰醋酸结晶,有很强的甜味。
分子式为C42H62O16,分子量为822.90。
纯品为白色、无臭的结晶性粉末,熔点212~217℃,易溶于热水及热的稀乙醇,几乎不溶于无水乙醇或乙醚。
甘草酸在植物中常以钙、钾、铵盐等形式存在。
从甘草根为原料制得的甘草浸膏中提取的铵盐,其甜度为蔗糖的50~100倍,精制甘草酸钠、钾盐的甜度为蔗糖的200~300倍,是一种天然的甜味剂。
甘草素入口后不能立刻感觉到甜味,而是逐渐才有感觉,并且一直延续很长时间还留有余味,因此甘草素与砂糖、葡萄糖等糖类复配,可以得到口感良好的甜味。
因为它是非糖类、高甜度的甜味剂,因此没有褐变、吸湿及发酵等缺点。
甘草素在医药上还可用作消化道溃疡治疗剂、解毒剂、消炎剂以及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降胆固醇等。
目前,甘草素已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饮料、卷烟等行业。
我国甘草资源丰富,带皮甘草中含甘草酸7%~10%,去皮甘草中约5.5%~9.0%。
甘草经溶剂浸取,可以制得甘草浸膏,再进一步加工可以制得甘草酸。
1 实验目的1.掌握甘草酸的提取原理和方法。
2.掌握甘草酸的分离纯化方法。
2 实验原理甘草酸在原料中以钾盐或钙盐形式存在,其盐易溶于水,因此可用极性溶剂提取。
提取后滤液再加硫酸,因难溶于酸性溶液而析出游离甘草酸。
3实验材料、仪器和试剂实验材料:甘草实验仪器:电子分析天平(精确至0.001g)、移液管、紫外分光光度计、超声波清洗器、抽滤装置、水浴锅、旋转蒸发仪、容量瓶(10mL、25mL、100mL)试剂:70 %的乙醇溶液、蒸馏水、硫酸(3.5mol/L)、浓氨水、25 %氨水、冰醋酸、80%甲醇质量分数为70 %的乙醇溶液(100 mL):用量筒量取75 mL 无水乙醇,25 mL 二次重蒸馏水于烧杯中,混匀;质量分数为10 %的乙醇溶液(100 mL):用量筒量取12.5 mL 无水乙醇,87.5 mL 二次重蒸馏水于烧杯中,混匀;质量分数为0.5 %的氨水溶液(100 mL):用量筒量取2 mL 25 %氨水,98 mL 二次重蒸馏水于烧杯中,混匀;质量分数为0.5 %的氨性醇溶液(100 mL 以无水乙醇为溶剂):用量筒量取98.5 mL 无水乙醇,1.5 mL25 %氨水于烧杯中,混匀。
甘草甜味素的提取及其理化性质的测定
![甘草甜味素的提取及其理化性质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49517e2383c4bb4cf6ecd115.png)
1. 综述1.1 食品甜味剂及其分类食品甜味剂是为改善食品的甜度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作为食品添加剂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甜味剂不仅可以改进食品的可口性和其它食用性质,而且有的还能起到一定的预防及治疗作用,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所必须的调味品之一,与此相应甜味剂工业已成为添加剂工业中产量比重最大的工业。
甜味剂根据其相对甜度及功能,大体可分为糖类甜配料、功能性甜味剂、强力甜味剂3大类。
糖类甜配料是包括蔗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乳糖、木糖等天然糖类,以及以淀粉为原料生产的果葡糖浆等。
功能性甜味剂不仅能赋予食品甜味,还具有某些特殊生理功能的甜味剂,主要为各种低聚糖和多元糖醇。
强力甜味剂的甜度最高,一般相对甜度均为蔗糖的50倍以上。
依其产品来源不同,又可分为天然提取物类和化学合成类,天然提取物类是当今正在蓬勃发展的一种甜味剂工业。
而甘草甜味素正是强力甜味剂的天然提取物中最重要的一种,它的主要甜味成分是从甘草根中提取的甘草酸。
1.2 甘草的生理功能甘草酸在食品甜味剂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其作为天然甜味剂的同时还具备着特殊的药理作用,而其特有药理作用与其提取的母体甘草的药理作用密切相关。
甘草又称为甜草根、密草,是中医上重要的补益草药,而其也因其具有补脾益气,滋咳润肺,缓急解毒,调和百药的作用,被称为“药中国老”、“众药之王”。
甘草有着解毒、祛痰、止痛、解痉以至抗癌等药理作用,经常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等症状。
甘草中含有甘草酸,甘草次酸,光果甘草内酯,甘草香豆酮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生物碱类物质,而甘草酸是甘草甜素的主要成分,因而也继承了甘草的多种药用作用。
1.3 甘草酸的功能及研究进展经现代研究证实,甘草酸是甘草中最重要的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抗炎、抗病毒,和保肝解毒及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
由于甘草酸有较大的药理作用而无严重不良反应,临床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急慢性肝炎、支气管炎和艾滋病,还具有抗癌防癌、干扰素诱生剂及细胞免疫调节剂等功能。
甘草酸三钾是什么
![甘草酸三钾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935ac8040912a2161479297d.png)
食品添加剂分为很多种,其中甘草酸三钾就是一种甜味剂,可以按照相关的市场需求适量用于一些果味饮料、糖果食品中,也许您对于甘草酸三钾的了解不是很多,这里为给您整理了一些资料帮助您理解。
我们可以通过甘草酸三钾的性状以及一些用途和应用的行业来为您全方位介绍一些这样一种甜味剂。
性状为白色或淡黄色粉末,无臭。
有特殊的甜味,甘草酸一钾的甜度约为
蔗糖的500倍,甘草酸三钾为蔗糖的150倍,甜味残留时间长,易溶于水,溶于稀乙醇、甘油、丙二醇,微溶于无水乙醇和乙醚。
主要作用:GAM具有高甜度,低热能,起泡性和溶血作用很低,安全无毒和较强的医疗保健功效。
有抗炎、抗氧、抑菌、治疗创伤、有效清除超氧离子和羟基自由基、显著抑制脂质体过氧化物的作用。
在化妆品中有广泛的配伍性,常与其它活性剂共用,可加速皮肤对它们的吸收而增效,可用于防晒、增白、调理、止痒和生发护发等。
主要用途: 在化妆品行业,可配制成护肤霜,祛斑霜高级珍珠膏等,既有美容护肤,又能消炎、抗变态反应,治疗皮肤病等作用;在医药行业,可用于眼药水、口腔炎的药膏;在日化行业,可用于牙膏。
甘草酸三钾的使用方法:
可按生产需要适量用于肉类罐头、调味料、糖果、饼干、蜜饯、凉果、果汁(味)型饮料,具体用量可以参见甘草的用量。
甘草酸的纯化工艺研究
![甘草酸的纯化工艺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b7c2962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ae.png)
在化妆品领域,甘草酸具有抗氧化、抗炎等作用,可添加到护肤品中,保护皮肤健康。
03
甘程设计
提取
纯化
产品封装
设备
粉碎机、搅拌器、蒸馏装置、过滤器、结晶器等。
试剂
甘草原料、有机溶剂、水、活性炭、硅藻土等。
甘草酸纯化工艺中使用的设备及试剂
原料准备
选取优质甘草,清洗干净,去除杂质,干燥至恒重。将干燥后的甘草粉碎成粉末,过筛备用。
甘草酸是一种天然的植物提取物,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和生物活性,如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
VS
本研究旨在探索一种新的甘草酸纯化工艺,提高甘草酸的提取率和纯度,简化工艺流程,降低生产成本,为甘草酸的实际生产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研究内容
本研究将对甘草酸的提取和纯化工艺进行深入研究,包括提取工艺的优化、吸附剂的选择和优化、洗脱剂的选择和优化、纯化工艺的比较和优化等。
常用的制备方法包括溶剂提取法、柱层析法、沉淀法等。
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新的制备方法如基因工程法、微生物发酵法等也逐渐应用于甘草酸的制备。
甘草酸的应用领域
甘草酸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在医药领域,甘草酸具有抗炎、抗过敏、抗肿瘤等作用,可用于治疗相关疾病。
在食品工业中,甘草酸可作为甜味剂、防腐剂、调味剂等,用于改善食品的口感和品质。
改进方向
研究成果的不足之处及改进方向
0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
参考文献
作者:张三,李四,王五
标题:甘草酸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THANK YOU.
谢谢您的观看
针对实验结果,对甘草酸纯化工艺的原理、影响因素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讨论,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见解和建议。
总结
甘草甜素的作用
![甘草甜素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8e37e8216bd97f192279e97c.png)
甘草甜素是甘草甜味的有效成分,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天然甜味剤,它具有甜度高,甜度约为蔗糖80-300倍。
我们需要对于它的具体应用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合理地去使用这样一种添加剂。
甘草甜素是一种低热能、安全无毒的甜味剂,有一定的医疗保健功效,是高血压、肥胖症、糖尿病、心脏病患者理想的糖类替代品,它可以降低蔗糖精等甜味剂对于一些疾病患者的影响。
具体的作用我们来通过相关的用途来逐一分析:该品具有特殊的甜味,其甜度约砂糖的250倍,从甘草中提取出来的甘草酸钠盐,即使稀释4000倍的水溶液也有甜味。
但直接作为食品的甜味剂,对某些食品不合适,一般可与砂糖,葡萄糖;糖稀等天然糖类并用或与糖精;甘氨酸;丙二醇等适当配合,方可获得较为可口的甜味。
用于医药;化妆品的占26%,用于食品的占70%,用于卷烟及其他的占4%。
在食品以及药品方面主要用途是:1.酱油除了可改善咸味以提高酱油固有味道外,可消除糖精的苦味,对化学调味剂有增效作用。
2.咸菜类与糖精并用腌制咸菜的卤法中,可消除糖精的苦味。
在腌制过程中,可克服少加糖而出现的发酵败;变色;硬化等缺点。
3.调味该品可添加腌渍调味液,调味粉或饮食时的临时调味,可增加甜味,得到敌视芭的咸味,季低其他化学调味剂的怪味。
4.豆酱腌制小酱鲱鱼采用该品可起到增加甜味;使味道均匀的作用。
在甘草提取的过程中,得到甘草酸铵溶解在含有讲学算量碳酸钠的水溶液中,减压浓缩即得甘草酸二钠(C42H60Na3O16);甘草酸三钠(C42H59Na3O16)。
也用作食品添加剂,作为豆酱;酱油的甜味剂。
二钠盐对小鼠腹腔注射LD50为1.44克/公斤,三钠盐对小鼠皮下注射LD50为1.54克/公斤。
5、甘草甜素也可作为药物,具有抗炎、抗变态反应。
甜味剂对人体有害吗
![甜味剂对人体有害吗](https://img.taocdn.com/s3/m/45579696e53a580216fcfe67.png)
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水质检测 ty66htvv
甜味剂是赋予食品甜味的物质,属于食品添加剂中的一 类。甜味剂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根据有 关第三方检测机构作出的介绍,纽甜、
甘草酸铵、甘草酸一钾及三钾、D-甘露糖醇、甜蜜素、 麦芽糖醇和麦芽糖醇液、乳糖醇、三氯蔗糖、阿斯巴甜 等作为甜味剂可以用于面包、糕点、饼
干、饮料、调味品等食品中。 甜味剂的优点主要有五个 方面。一、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出现分解失效现象,适 用范围比较广泛。二、不参与机体代谢
。大多数高倍甜味剂经口摄入后原原本本地排出体外, 不提供能量,适合糖尿病人、肥胖人群和老年人等需要 控制能量和碳水化合物摄入的特殊消费群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体使用。三、甜度较高,一般都在蔗糖甜度的50倍以上, 有的达到几百倍、几千倍。四、价格便宜,同等甜度条 件下的价格均低于蔗糖。第五,不是
口腔微生物的合适作用底物,不会引起牙齿龋变。第三 方检测机构国联质检说:按照标准规定合理使用甜味剂 是安全的,但仍需高度关注甜味剂的超范
围、超限量使用,只要按照相关法规标准正确使用甜味 剂,就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但是从药品食品检测 抽检结果来看,因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
品添加剂不合格的在总体不合格样品中占比较高,其中 也有涉及到甜味剂不合格的产品。其原因可能是生产厂 家不了解相关标准的规定,技术管理水平
不高,也不排除个别厂家为节约生产成本,故意违法使 用。世界范围内无糖低糖食品和饮料产品的开发速度都 较快,甜味剂部分替代糖的摄入已是全球
范围内的一种发展趋势。随着世界食品工业的发展以及 消费者对更多低热量或无热量食品的需求,开发应用更 多的安全高倍新型甜味剂也是一个趋势。
第三方检测机构对甜味剂做出详细的介绍一是加大对标 准与法规的宣贯力度,加强监管。二是食品生产企业要 严格遵守相关标准法规。三是加强科普,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甘草酸三钾编制说明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甘草酸三钾编制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a9b14c02b0717fd5360cdcf6.png)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甘草酸三钾》(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标准起草的基本情况根据卫办监督函【2012】512号“2012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项目计划”和原卫生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局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修订项目委托协议书(项目编号:spaq-2012-44)》,食品添加剂甘草酸三钾被列入2012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计划项目。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有: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起草过程:1. 2012年8月组建了标准起草工作小组,负责起草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2. 2012年8月-12月,起草工作组在广泛调研我国食品添加剂甘草酸三钾生产、应用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目前食品添加剂甘草酸三钾产品的生产水平和经营情况,确定该标准的基本框架,包括:标准名称、使用范围、技术指标、检测方法等内容,形成标准草案。
3. 2013年1月-5月,起草工作组依据信息咨询、邮件以及电话询问等形式所征求到的生产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多次对该标准涉及的指标以及方法进行研讨并修改文本,于2013年5月底完成并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
4.2013年6月开始,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将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的征求意见稿以信件及电子邮件的形式发给有关企业和专家,广泛征求意见。
标准起草工作组认真讨论研究了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对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5. 2013年12月底,向秘书处递交标准的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以及相关材料。
二、标准的重要内容及主要修改情况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说明如下:(一)标准名称按照《食品安全法》有关规定和项目委托协议书(项目编号:spaq-2012-44),本标准名称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甘草酸三钾》。
(二)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以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e Bat.)及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及根茎为原料,经提取、浓缩、钾碱化和干燥等工艺而制得的食品添加剂甘草酸三钾。
甘草酸化学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甘草酸化学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e919847b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0a.png)
甘草酸化学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甘草酸是一种常见的有机酸,化学式为C9H10O4。
它是一种白色结晶粉末,可溶于水和乙醇等常见溶剂。
甘草酸是一种天然产物,存在于甘草等植物中。
它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和化妆品工业中,具有多种药理学和生物学活性。
本文将介绍甘草酸的化学式、物理性质以及其在医药和食品工业中的意义和应用。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更好地了解甘草酸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价值,并认识到其对人类健康和生活的重要性。
下面将在接下来的章节中逐一介绍甘草酸的化学式、物理性质,并对其在医药和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的探讨。
通过对甘草酸的全面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其独特的化学性质,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文章的结构主要包含三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甘草酸的化学式进行一定的概述,并介绍本文的目的。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探讨甘草酸的化学式及其相关的物理性质。
首先,我们将给出甘草酸的化学式,包括其分子式和结构式,以便读者对甘草酸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随后,我们将介绍甘草酸的物理性质,如颜色、溶解性、熔点、沸点等,以帮助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甘草酸的特性。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概括甘草酸的化学式和物理性质,并探讨其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和应用。
通过这一结论部分,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甘草酸的特点,并认识到甘草酸在医药、保健品等领域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总之,本文主要从甘草酸的化学式和物理性质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和探讨,并通过结论部分对整篇文章进行了总结和归纳,为读者提供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甘草酸的信息。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介绍甘草酸的化学式以及其相关的物理性质。
通过深入探讨甘草酸的结构与性质,旨在增强读者对甘草酸的了解,并提供有关甘草酸在医药、食品和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的信息。
通过本文,读者将了解到甘草酸的分子组成、化学式以及与其他化合物的相关性质,进而更好地理解甘草酸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价值。
甘草制品在食品中的应用
![甘草制品在食品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e5ea665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b4.png)
食品科技甘草制品在食品中的应用陈国宝,张家蓉(甘肃泛植制药有限公司,甘肃兰州 730010)摘 要:甘草被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列为药食同源物品,其提取物被作为良好的甜味剂、调味剂、食品抗氧化剂、乳化剂等应用于糖果、果冻、饮料、酱油和蛋糕等多种食品。
本文讨论和总结了甘草及其制品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食品行业中的应用。
关键词:甘草;甜味剂;食品添加剂Application of Licorice Products in FoodCHEN Guobao, ZHANG Jiarong(Gansu Fanzhi Pharmaceutical Co., Ltd., Lanzhou 730010, China)Abstract: Liquorice has been listed as food and medicine homologous products in many countries and regions of the world, and its extract has been used as a good sweetener, flavoring agent, food antioxidant, emulsifier and so on. It is used in candy, jelly, beverages, soy sauce, cakes and other food. This paper discusses and summarizes the application of licorice and its products in food industry of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regions.Keywords: liquorice; sweetener; food additive在我国甘草是一种传统中药,为豆科甘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110个药食同源性物品之一。
食品安全风险解析:关于“甜味剂”的科学解读
![食品安全风险解析:关于“甜味剂”的科学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11ce2f4f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c5.png)
食品安全风险解析:关于“甜味剂”的科学解读食品安全风险解析:关于“甜味剂”的科学解读近期,网络上关于“甜味剂到底会不会导致肥胖”的信息引发了关注。
“甜味剂”是什么?对人体健康有何影响?在食品工业中如何应用?有哪些相关的法规标准?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2016年第5期《食品安全风险解析》,组织有关专家解读甜味剂。
一、甜味剂在食品工业中受到广泛应用甜味剂是赋予食品甜味的物质,属于食品添加剂中的一类。
甜味剂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
根据我国现行《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的规定,纽甜、甘草酸铵、甘草酸一钾及三钾、d-甘露糖醇、甜蜜素、麦芽糖醇和麦芽糖醇液、乳糖醇、三氯蔗糖、阿斯巴甜等作为甜味剂可以用于面包、糕点、饼干、饮料、调味品等食品中。
甜味剂的优点主要有五个方面。
第一,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出现分解失效现象,适用范围比较广泛。
第二,不参与机体代谢。
大多数高倍甜味剂经口摄入后原原本本地排出体外,不提供能量,适合糖尿病人、肥胖人群和老年人等需要控制能量和碳水化合物摄入的特殊消费群体使用。
第三,甜度较高,一般都在蔗糖甜度的50倍以上,有的达到几百倍、几千倍。
第四,价格便宜,同等甜度条件下的价格均低于蔗糖。
第五,不是口腔微生物的合适作用底物,不会引起牙齿龋变。
甜味剂对于食品工业而言,是一类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已在包括美国、欧盟及中国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使用,有的品种使用历史长达100多年。
二、按照标准规定合理使用甜味剂是安全的,但仍需高度关注甜味剂的超范围、超限量使用根据gb2760规定,甜味剂在允许使用的食品中通常规定了相应的最大使用量。
这些规定都是经过严格的风险评估,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制定的,而且与其他允许使用的国家基本相同。
另一方面,国际上对食品添加剂安全性评价的最高*机构——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ecfa)对每一种待批准甜味剂的毒性试验(包括急性、亚慢性、致突变性、致癌性、生殖毒性、慢性毒性等)和代谢途径及动力学等研究报告会进行较长时间“苛刻”的科学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每日允许摄入量(acceptable daily intake,adi)。
甘草酸及次酸
![甘草酸及次酸](https://img.taocdn.com/s3/m/c4318e0d4a7302768e9939c3.png)
甘草酸的提取工艺及应用[分子式及分子量] C42H62O16;822.921 甘草酸的结构及特性甘草酸是由甘草中提取。
甘草,又名美草、蜜甘、甜根子,多生长在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地区,为多年生草本植物。
甘草酸作为其主要成分,随产地不同含量亦不同,一般在(4~14)%之内。
甘草酸是甘草甜味的有效成分,又名甘草甜素、甘草皂甙。
分子式C42H62O16,相对分子质量822.92。
甘草酸为白色或淡黄色结晶型粉末,熔点220 ℃,有特殊甜味,其甜度约为蔗糖的250倍,溶于热水和热的稀乙醇,不溶于无水乙醇和乙醚。
甘草酸遇酸则沉淀,常利用此性质进行提取和精制。
为了使用方便,一般都把甘草酸制成水溶性的盐类,如甘草酸钠、甘草酸二钠、甘草酸三钠、甘草酸铵等。
2 甘草酸的制备甘草酸的制备方法有溶剂萃取法,大孔树脂吸附法和植物组织培养法等多种,现介绍采用第一种方法从甘草中提取甘草酸的工艺过程。
2.1 工艺流程甘草挑选除杂→粉碎→提取→过滤→浓缩→分离→沉淀→重结晶→干燥→成品。
2.2 工艺过程(1)粉碎:将干净干燥的甘草放入粉碎机中粉碎,过10目筛选,制得甘草粉。
(2)提取:称取一定质量的甘草粉放入反应器中,加入其5倍质量的水,在搅拌下于85 ℃以上加热回流2.5 h,过滤、滤渣再加3倍质量的水重复提取一次,合并滤液。
(3)浓缩:将甘草酸提取液用薄膜蒸发器进行真空浓缩,当滤液体积减少4/5时,趁热过滤。
(4)分离:在已经冷却的浓缩滤液中,加入其1/2容量的95%的乙醇,然后静止过夜,经过滤除去植物蛋白、多糖等沉淀物。
(5)沉淀:在经上述处理的甘草酸浓缩液中,用浓硫酸调其PH值,使甘草酸沉淀析出,然后进行离心分离,得粗甘草酸。
(6)重结晶:用(60~70) ℃的稀乙醇进行重结晶,减压过滤后得甘草酸湿品。
(7)干燥:将湿甘草酸放入真空干燥箱内,调节真空度,在(70~80) ℃温度下加热(40~60) min,即得干甘草酸。
(8)成品:将干燥的甘草酸粉碎,过筛,即得甘草酸成品。
甜味剂和酸味剂的公共营养师考试知识
![甜味剂和酸味剂的公共营养师考试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89d1877a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4b.png)
甜味剂和酸味剂的公共营养师考试知识甜味剂和酸味剂的公共营养师考试知识导语:下面是甜味剂和酸味剂的相关公共营养师考试知识,需要了解相关内容的小伙伴们一起来看看吧!~~甜味剂甜味剂(sweetener) 赋予食品甜味的食品添加剂。
按来源有天然和人工合成之分。
天然甜味剂又分糖和糖的衍生物,以及非糖天然甜味剂。
通常所说的甜味剂是指人工合成甜味剂、糖醇类甜味剂和非糖天然甜味剂3类。
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和乳糖等糖类物质,虽然也是天然甜味剂,因长期被人食用,且是重要的营养素,中国通常视为食品而不列为食品添加剂。
人工合成的甜味剂中使用最多的是糖精(糖精钠),其甜度约为蔗糖的300倍。
1977年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曾因有报告糖精对大鼠致癌而提出在食品和饮料中禁用,但因遭公众反对,先后3次延长使用,至今仍应用很广。
1984年FAO/WHO联合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ECFA)在充分研究有关的毒理学资料后,认为糖精无诱变毒性,并规定糖精及其钾、钠、钙盐的暂定ADI(每人每日容许摄入量)为每千克体重0~2.5毫克。
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的甜度约为蔗糖的30倍,1969年曾因安全性问题被各国禁用。
1982年,JECFA重新评价,并规定ADI为每千克体重0~11毫克,后来各国又恢复使用。
此外,新近合成的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甜度为蔗糖的150~200倍,安全性高(但不适于苯丙酮尿症患者),已被许多国家批准使用。
糖醇类甜味剂应用较多的是山梨糖醇和麦芽糖醇。
非糖天然甜味剂目前应用较多的是甘草酸苷和甜菊苷。
前者如甘草酸二钠,甜度为蔗糖的200倍;后者纯甜度约为蔗糖的300倍,因其不被人体吸收,无热量,是适于糖尿病、肥胖症患者的甜味剂。
由于糖精的安全性尚有争论,人们对代替糖精的甜味剂,特别是对天然甜味剂的开发发生兴趣。
例如中国的罗汉果和非洲竹芋甜素等,均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
酸味剂酸味剂(acidulant) 以赋予食品酸味为主要目的的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 甘草酸一钾标准文本(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甘草酸一钾标准文本(食品安全国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2b53128ff00bed5b9f31da5.png)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甘草酸一钾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以甘草(Radix Glycyrrhizae)为原料,经提取精制而得的食品添加剂甘草酸─钾。
2 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2.1 分子式C42H61O16K2.2 结构式2.3 相对分子质量861.02(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3 技术要求3.1 感官要求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3.2 理化指标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理化指标附录A 检验方法A.1 一般规定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符合GB/T 6682规定的三级水。
试验中所用标准溶液、杂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 601、GB/T 602、GB/T 603的规定配制。
试验中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
A.2 鉴别试验 A.2.1 甘草酸鉴别称取0.5 mg ~1.0 mg 试样溶于0.5 mL 乙醇中,滴加0.5%香草醛的硫酸溶液1 mL ~2 mL ,溶液显黄色渐变为紫色,加水约2 mL ,产生蓝色絮状物。
A.2.2 钾离子鉴别取铂丝,用盐酸浸润后,蘸取试样,在无色火焰中燃烧,透过蓝色钴玻璃,火焰即显紫色。
A.3 含量(按干燥品计)的测定 A.3.1 方法原理试样于乙醇中溶解后,在248 nm ±2 nm 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值。
A.3.2 试剂和材料 A.3.2.1 乙醇溶液:8+2。
A.3.3 仪器和设备 A.3.3.1 1 cm 玻璃比色皿。
A.3.3.2 分光光度计。
A.3.4 分析步骤称取试样80 mg (精确至0.0001 g ),置于100 mL 容量瓶中,加入乙醇溶解,稀释至刻度,摇匀。
准确量取2 mL 置于50 mL 容量瓶中,加入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
即为试样溶液。
取出试样溶液置于1 cm 比色皿中,于分光光度计的248 nm ±2 nm 波长处测量吸光度。
甘草甜味素用途
![甘草甜味素用途](https://img.taocdn.com/s3/m/6e8ebe48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03.png)
甘草甜味素用途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甘草甜味素,又称为甜呫甜素,是一种天然植物提取物,具有非常强的甜味,可用作食品添加剂,代替糖和人工甜味剂。
甘草甜味素的主要成分为氨基糖苷,与人类感知为甜味的汗素相关结构相似,因而在口味上表现出非常类似的甜味效果。
甘草甜味素是一种天然、安全、低热量的甜味剂,现已被广泛用于食品、饮料、保健品等领域。
甘草甜味素的用途非常广泛,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1. 食品业:甘草甜味素可以用来代替砂糖和其他人工甜味剂,为食品增加甜味,并提高口味。
在冰淇淋、饮料、糕点、巧克力等食品中,甘草甜味素可以起到很好的调味作用,使得食品更加可口。
甘草甜味素在一些低热量食品中也有广泛应用,可以满足人们对甜食的需求,同时又不会增加过多的热量。
2. 饮料业:甘草甜味素是一种非常理想的饮料甜味剂。
在碳酸饮料、果汁饮料、茶类饮料等各种饮料中,添加适量的甘草甜味素可以增加甜味,减少糖分的使用量,提高产品的口感和品质。
甘草甜味素还能够增加饮料的甜度和口感一致性,并且在口味持久性上表现出色。
3. 保健品和药品业:甘草甜味素在保健品和药品中也有一定的应用。
其具有甜味、低热量的特点,可以用来制作口味甜美的保健品,增加产品的口感和适口性。
甘草甜味素还具有镇咳、抗炎、减少药品苦味等功效,可以用于制作口服液、口服片剂等药品,改善产品的口感和服用体验。
4. 日化用品业:除了食品和饮料,甘草甜味素还可以在日化用品中广泛应用。
在牙膏、口服液、口红、唇膏等产品中,添加适量的甘草甜味素可以增加产品的口感和甜度,改善产品的整体品质。
甘草甜味素还具有杀菌、防腐等功效,可以帮助日化用品延长保存期限。
甘草甜味素是一种非常优秀的天然甜味剂,具有多种用途和功效。
在食品、饮料、保健品、药品和日化用品等众多领域中,甘草甜味素都展现出了强大的应用潜力和市场需求。
相信随着人们对健康和低热量食品的需求增加,甘草甜味素将会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然食品甜味剂甘草酸
摘要从甘草中提取的甘草酸是一种高甜度、低热量、安全无毒的非热源性甜味剂,甜度约为蔗糖的200至250倍。
甘草酸可用水、稀氨、醇氨等萃取;用硫
酸或乙醇等进行精制;用2,4 二硝基苯肼鉴别;可在252 nm的波长处紫外分光光
度法测定其含量。
关键词甘草甘草酸提取工艺萃取精制
1甜味剂简介
目前国际上使用的甜味剂很多。
有几种不同的分类方法,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以其营养价值来分可分为营养性和非营养性甜味剂;若按其化学结构和性质分类又可分为糖类和非糖类甜味剂等。
糖类甜味剂如蔗糖、葡萄糖、果糖、果葡糖浆等在我国通常称为糖,并视为食品,仅糖醇类和非糖甜味剂才作为食品添加剂管理。
甘草酸属于非糖类天然甜味剂[1]。
2甘草酸的结构与性状
甘草来自豆科植物甘草的根及根状茎,含有很多化学成分,但以甘草酸和甘草次酸为主。
实际存在形式主要为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的钾、钙盐,是甘草的甜味成分。
甘草酸(也称甘草甜素或甘草甜)的含量在5%~11%,甘草次酸含量在3%~7%。
甘草酸是一种五环三萜皂苷,分子式C42H62O16,相对分子质量为822.92 ,结构式如图1[2]。
甘草酸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有特殊甜味,熔点220℃,难溶于冷水和稀乙醇液,易溶于热水,水溶液呈弱酸性,冷却后呈黏稠状胶冻。
甘草酸是由2个分子葡萄糖醛酸与甘草次酸结合而成的,其中甘草次酸(Glycyrrhetinic acid)是甘草酸的皂苷配基,也是甘草酸的有效活性成分之一。
3 提取工艺
近20年来,美国、日本、俄罗斯在从甘草中提取甘草酸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
目前有团块状、颗粒状和黏稠状等商业化产品。
甘草酸的生产提取工艺路线有多种,大致可分为萃取和精制两大部分,效果较好的是水浸提法、氨浸提法、醇氨浸提法等。
3.1水浸提法
3.1.1 冷水浸提法
提取时,首先将甘草切细加5倍量的冷水浸泡2 d,浸提液过滤分别得到滤液和滤渣。
往滤渣中再加入3倍量的冷水浸泡12 h,再次过滤得到滤液。
合并两次滤液蒸发浓缩,冷却后加入乙醇并在低温下放置2 d,将混合液过滤再次蒸发
浓缩滤液得到黑褐色黏稠状抽提液。
此时抽提液中的甘草酸含量约为15%,干燥失重在35%以下,甘草抽提液再次浓缩干燥后生成甘草酸粗结晶,最后将此粗结晶在稀乙醇溶液中进行重结晶即可得到精制的甘草酸产品。
冷水浸提法简单,民间手工作坊多采用此法,但收率较低,浪费严重。
3.1.2 热水浸提法
甘草粗粉加5倍量的蒸馏水,在90 ℃回流提取2 h,反复提取3次。
合并3次提取液蒸发浓缩至原体积的1/5。
浓缩液冷却至室温后加3.5 mol/LH2SO4,调pH 至2,静置12 h,甘草酸沉淀析出。
过滤,沉淀用蒸馏水洗涤2次,并将水抽干,于70 ℃恒温干燥至恒重,研磨得棕黄色甘草酸粉末[3]。
热水浸提法成本较冷水浸提法高,但提取率亦较高,且产物较纯净,有效成分含量可大于65%。
3.2 氨浸提法
将甘草洗净破碎后用12倍量0.5%的氨水浸提,浸提完成后过滤得到提取液,提取液浓缩至原体积的1/5,再用浓硫酸调节至pH=3使甘草酸沉淀析出,过滤得到粗甘草酸,用水充分洗涤至pH中性并于60 ℃条件下干燥得到粗甘草酸粉末。
在粉末状粗干草酸中加入4倍量的乙醇加热回流3 h,过滤后滤渣中重新加入2倍量的新鲜乙醇重复回流二次。
合并所有的回流液,加入10 g活性炭回流脱色30 min,冷却后再过滤除去活性炭。
氨浸提法成本较低,提取率也较好,但产物中混有部分甘草黄酮类物质,若要得到纯品,精制时必须除去黄酮类物质。
3.3 醇氨浸提法
甘草粗粉以含氨0.5 %的10 %的乙醇溶液作为提取剂,7倍用量,在85 ℃~88.5 ℃回流提取2.5 h,反复提取3次。
合并3次提取液蒸发浓缩至原体积的1/5。
浓缩液加入0.5体积的95 %乙醇,滤除植物蛋白等。
滤液冷却至室温后加3.5 mol/L H2SO4,调pH至2,静置8 h,甘草酸沉淀析出。
过滤,沉淀用蒸馏水洗涤2次,并将水抽干,于70 ℃恒温干燥至恒重,研磨得棕黄色甘草酸粉末[4]。
醇氨浸提法提取率比前几种高6 %左右,精制中沉淀较少,有效成分含量可大于65 %。
若提取甘草酸后的甘草不再进行深加工,产品不要求更高的纯度,这种
方法是比较好的。
3.4 分析方法
甘草酸的分析方法较多。
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WS1-XG-2002国家药品标准,甘草酸定性分析采用与苯肼反应生成苯腙的方法。
即取产品0.2 g,加水5 mL、盐酸3 mL,蒸馏,于蒸馏液中滴加2,4-二硝基苯肼乙醇试液2至3滴,应产生橙红色沉淀。
定量分析采用紫外吸收分光光度法。
即取产品40 mg,精密称量,置100 mL量瓶中,加稀乙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
精密量取稀释液10 mL,置100 mL量瓶中,加稀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在252 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按甘草酸(C42H62O16)的吸收系数E为141计算。
4 应用前景
甘草素有“众药之王”之称。
两千年来在我国传统医学宝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甘草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抗逆性强,耐瘠薄土壤、耐半干旱、耐盐碱等特性。
主产于内蒙古、甘肃、新疆,东北、河北、山西等地也有,目前多为人工种植。
在医药、保健、化妆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甘草具有理肺去痰、清热解毒、消炎止痛、抗氧化、抗过敏、明显抑制HIV增殖并可增强免疫等作用。
对乙肝、出血热、癌症等有治疗、预防作用,甘草酸是一种高甜度、低热量、安全无毒的非热源性甜味剂,广泛应用于甜点、饮料、酱制品中,还可用于烟草制品中,提高其品位。
在日本,甘草酸除用于酱油、豆酱、腌制品、风味食品、冷冻甜食之外,还用于与其他甜味剂(如甜菊糖、阿斯巴甜、糖精等)混配的混合型甜味剂。
在正常使用限量范围内对人体无害。
使用甘草酸可以克服使用白糖所引起的发酵、酸败等缺点,可使啤酒的发泡力增强,用于糖果、巧克力、口香糖,兼有润喉、消炎、洁齿的功效,用于酱油及腌制品,可以抑制盐味,增强风味;用于面包、蛋糕、饼干等食品,具有味甜、柔软、疏松、增泡的效果。
我国《食品添加剂卫生标准》(GB 2760-1996)规定:可按生产需要适量用于肉类罐头、调味料、糖果、饼干、蜜饯、凉果、饮料。
FEMA(美国香味料和萃取物制造者协会)规定:甘草酸的最高用量,在饮料中为130 mg/kg;在糖果中为460 mg/kg;在焙烤食品中为75 mg/kg;在胶姆糖中为3200 mg/kg。
由于合成甜味剂(如糖精钠、天冬酸)的安全性尚未十分肯定,而糖类甜味剂对肥胖症、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患者不利,天然非营养型甜味剂甚受重视。
甘草提取物虽然早已被国家批准可用于食品添加剂,但是国内仍以中药消费为主,食品工业用之甚少。
一方面由于食品行业对甘草提取物了解较少,另一方面也可能认为甘草提取物太贵。
实际上按照目前每公斤400多元计算,每公斤食品添加量不超
过0.5 g(相当于食品中甜度10 %),那么每公斤食品只需增加成本0.2元。
但由于使用甘草提取物使食品具有了防病抗病的功能,一旦消费者了解到这一点,是会乐于接受的。
我国是甘草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充分利用甘草资源提取甜味剂等高附加值产品对于发展我国农业生产很有意义。
参考文献
[1] 中国食品添加剂生产应用工业协会.食品添加剂手册.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6:260
[2] 林春绵,徐明仙.精细化学品大全•食品和饲料添加剂卷.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51
[3] 王雪梅.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3(1):78-80
[4] 王秀兰,常瑜,常艳红.应用科技,2001,28(12):45-48
[5] 凌关庭,唐述潮,陶民强.食品添加剂手册.第2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458
[6] 周家华,崔英德,黎碧娜等.食品添加剂.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