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关系90年

合集下载

中国国共历史的发展和变迁

中国国共历史的发展和变迁

中国国共历史的发展和变迁中国国共两党在过去的百余年历史中,经历了各种风云变幻,从最初的合作到后来的对抗、战争,再到最终和平共处的结果,这一段历史充满了曲折与辛酸。

本文从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国国共历史的发展和变迁。

一、合作与分裂最初的国共合作,是源于共产党的发起。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同时发起了同国共两党合作的倡议。

1923年,国共两党合作共同打响了北伐战争。

合作共赢的局面一直持续到了1925年,孙中山先生去世后,国共两党在政治立场上产生了分歧。

随着分裂的加深,国共两党主导的政治地位也在逐渐变化。

1927年,国共两党的合作关系最终破裂,开始了长达20年的战争。

二、战争与妥协自从1927年开始的国共内战,一直持续到了1949年。

国共两党分别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解放战争和国共内战。

在这一过程中,双方之间发生了无数的军事对抗,百姓们的生命财产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

最终,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国共两党长期战争的结束。

“东风压倒西风,必须扭转局势”。

1950年初,中共向国民党提出了和平解决国共问题的新方案,提出“停止内战,联合抗美”,以实现逐步和平统一。

1954年,双方签署了《和平谈判公约》,随后多次磋商,先后达成了《政府军民合作条约》《军事停战协定》《双方军队互撤协定》等协议,结束了国共内战。

而后,国共双方协作,共同携手建设新中国。

三、和平共处与合作1950年代中期,中国共产党开始全面掌权。

这一时期,中国因为战争带来的破坏,经济基础还十分薄弱,需要以和平共处为基础,通过合作的方式来发展经济。

1954年,中国与印度、缅甸、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埃及和阿尔巴尼亚建立了“亚非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五项原则也成为了中国外交的基本政策之一。

1980年代,中国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与此同时,对台湾问题的解决也成为了一个亟待完成的重要政治任务。

1988年,国共两党在中共中央与国民党中央的对话中达成了“和平共处、两岸分治”原则。

历史上的国共合作是怎么形成的

历史上的国共合作是怎么形成的

历史上的国共合作是怎么形成的原标题:历史上的国共合作是怎么形成的1937年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后延安大礼堂上悬挂的国共两党党旗。

近年来,随着海峡两岸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之间交流平台的建立,“国共合作”的话题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今年恰逢第一次国共合作90周年,笔者由此谈谈有关历史上国共合作的一些情况。

■第一次国共合作:打倒列强,除军阀,实现国家统一20世纪初,中华民族灾难深重。

在近代中国历史上,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都是以救国救民为己任而诞生的革命政党。

1920年代,中国社会面临军阀混战的局面,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人,欲从广东北伐,实现国家统一,却陷入了内部分裂、组织涣散的状态。

当时,苏联基于其地缘政治利益,愿意支援中国革命。

1922年8月,孙中山在上海与共产国际代表马林会晤,马林建议让革命意志坚定的中共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帮助工作。

孙中山接受了这一建议,不久派出蒋介石及共产党人张太雷等赴苏联考察学习。

起初,中共中央不以马林的建议为然,认为与国民党还是通过“党外合作”,关系比较好处理,后来经过争论,才同意党员以个人资格加入国民党的“党内合作”方案。

因为中共那时隶属于共产国际,是它的一个支部。

1923年1月,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作出的《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问题的决议》认为,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是必要的。

这就等于批准了“国共合作”。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以俄为师,进行改组工作。

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中共全体党员加入了国民党。

在国民党“一大”上,中国共产党中有十人被选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

“一大”后,国民党在全国开展组党和设立党部的工作,中共于此出力甚多,这样不到三年,国民党党员就发展到号称百万的规模。

国共合作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在苏联帮助下成立黄埔军官学校,创建党军。

黄埔学生军取得了东征胜利,巩固了广东根据地。

期间,中共还发挥其善于做民众和宣传工作的优势,接连发动五卅运动、省港工人大罢工及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很快形成了“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国民革命高潮,使北伐顺利出师,节节胜利。

国共两党的关系演变

国共两党的关系演变

国共两党的关系演变
1.1924—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掀起了国民大革命运动,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但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而失败。

2.1927—l937年,国共十年对峙,其斗争形式是“围剿”与“反围剿”。

内战给日本以可乘之机,在这期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一系列侵华事件,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中共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而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3.1937—1945年,国共第二次合作,联手抗日,结果打败日本侵略者,取得了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第一次伟大胜利,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4.1945—1949年国共内战时期,中共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粉碎了蒋介石的进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

中国共产党90年的光辉历程及宝贵经验形势与政策论文【精选资料】

中国共产党90年的光辉历程及宝贵经验形势与政策论文【精选资料】

新世纪刚刚掀开扉页,中国共产党就迎来90岁生日。

回首中国共产党90年的风雨历程,回首中国社会90年的沧桑巨变。

历史和现实总是反复证明这样一个道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

饮水思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不断走向成功,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呢?在大力学习江泽民同志“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今天,我们抚今追昔,就不难发现,源就在于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能够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能够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可以这样说,过去的90年是中国共产党披荆斩棘,开拓进取的90年,是风雨洗礼、成就辉煌的90年,也是我们党积极探索和实践“ 三个代表” 的光辉90年。

从这个意义上讲,“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既是现实的重要指针,更是历史的重要结论。

一、过去90年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社会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90年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决定着整个社会发展的方向和形态。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当旧的生产关系制约着新生产力发展步伐的时候,就必定有一种力量,去打破旧的桎梏,为新的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中国共产党就是这样一种力量。

作为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组织,她的诞生本身就体现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确定了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目标,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奠定政治基础。

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我国终于取得了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并且很快地恢复了国民经济,成功地完成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消灭了剥削制度,初步建立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开展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奠定了基础1956年召开的党的八大更加明确地提出了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

中国共产党90年的奋斗历程及基本经验

中国共产党90年的奋斗历程及基本经验
30%,70岁以上13%; 妇女60%; 初中及以下90%。
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一)深刻背景
◆农村新生劳动力离农意愿强烈,农业后 继乏人问题步步紧逼
新生代农民工 76% 不愿再回乡务农 85% 从未种过地 (国家统计局2010年10省调查:90%的新生代农
民工没有从事过一天的农业生产活动)
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一)深刻背景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老人农 业”“妇女农业”“小学农业”问题日益凸显
陕西抽样调查:
72% “80后”“90后”青壮年劳动力(农民工)
55岁 务农农民平均年龄
63% 妇女 83% 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
四川抽样调查: 务农农民50岁以上54%,60岁以上
持“一国两制”方针
爱国统一战线: ◆中国政治人民协商会议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 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制
五、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 党,直接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 前途命运
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总结
90年的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 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 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自己的革命、 建设和改革道路。这些经验弥足珍 贵,值得全体共产党人永远铭记。
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四)重大意义
◆不失时机地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三是有利于促进农民从传统小农生
产向社会化大生产的转变,在坚持和完 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中加快培育新型生 产经营主体,使培育起来的新型职业农 民逐步走上“家庭经营+合作组织+社会 化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组织化路 子,解决保供增收长效机制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90年的奋斗历程和基本经验

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及启示

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及启示

摘要:研究国共关系史,不仅有学术价值,而且有现实的政治意义。

从这一特殊的历史中,我们可以吸取很多的经验教训,感悟到很多涉及人类文明的启迪和智慧。

对于我们总结过去,认识现在,把握未来,都有裨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国共两党经历了两次合作、两次分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共两党又经历了从炮声隆隆、硝烟弥漫的军事对峙到今天这种比较缓和的局面。

在中国正迅速崛起的大背景下,如何完成国家的统一大业,粉碎台独不仅考验国共两党的智慧,也是每一个爱国的中国人因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国共关系两次合作和平统一20世纪初,随着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的相继诞生,国共两党关系遂成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线,并对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产生过举足轻重的作用与深远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国共两党经历了两次合作、两次分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共两党又经历了从炮声隆隆、硝烟弥漫的军事对峙到今天这种比较缓和的局面。

在这里我以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为界,谈谈国共两党80余年来的恩恩怨怨,及对此的一点肤浅感想!1949年前国共两党的关系发展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的一对双生子,近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使国共两党之间有那么多的恩恩怨怨。

两党间曾有过两次合作的历史,创造过两次历史性的辉煌;也有过两次“大的分裂”,给了外敌入侵以可乘之机,造成海峡两岸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对峙与隔绝。

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在国共与苏俄互利情况下达成的。

而第二次合作,最主要是因为国难当前,再加上人民的意愿,于是两党抛开私恣,共同合作以抗日。

抗日胜利后,两党再起冲突。

历史最终选择了共产党。

而于国民党被逼退守台湾前,国共关系大致可分为四期。

1923 - 1927大革命时期--第一次合作原因:反帝反封建的共同任务,这时国民党容许中共党员以个人资格加入国民党,以扩大国民革命的力量。

1927 - 1937土地革命时期--分裂原因:蒋介石叛变革命,镇压人民,这期将中共逐出国民党,进而清剿及消灭。

忆往昔看今朝国共关系

忆往昔看今朝国共关系

忆往昔看今朝国共关系文献综述在国共关系史上,国共两党有过两次合作、两次分裂的历史。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给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以沉重的打击。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建立,不仅促进了国共两党力量的进一步发展,而且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由于国共合作符合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所以中国共产党一贯倡导和主张国共合作,并在第二次国共合作中采取了又联合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正确策略。

现在,在改革开放、“一国两制”、建国60周年的新形势下,为第三次国共合作的实现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案。

因此,有必要对今天的国共两岸关系进行探讨和研究。

一、国共关系研究的现状国共关系的研究大约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迄今为止,经过20多年的研究发展历程,有关国共关系的研究从人员队伍、组织机构到研究水平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研究成果中除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的《台湾研究》、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院)的《台湾研究集刊》、福建社会科学院现代台湾研究所的《现代台湾研究》等学术杂志由专栏或专文刊登外,90年代以来一些学术机构团体经常举行两岸关系研讨会,有的还出版一些论文集,对于两岸关系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此外,一些出版社自90年代后期以来陆续出版有关两岸关系研究方面的书籍,这之中以九州出版社出版的相关书籍为最,该出版社出版的一些研究两岸关系的专著涵盖面相对较广,进一步丰富了两岸关系的研究成果。

1988年12月底,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为庆祝《告台湾同胞书》发表10周年,在北京召开由大陆各地3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的“十年来两岸关系发展学术研讨会”,提交研讨会的论文由季家泉、郭相枝任主编结集成书,时事出版社于1989年9月出版,书名为《回忆与展望——论海峡两岸关系》,从组织研讨会到出版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在对两岸关系的研究上迈出开创者的步伐。

90年代后期以来,大陆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一些大学院校纷纷设立台湾院、台湾研究所或台湾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壮大了台湾研究队伍,进一步推动了关于国共关系的研究。

从党史90年看坚持和实践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经验与启示

从党史90年看坚持和实践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经验与启示

上改革开放之路 。在改革开放过程 中, 在第二 、 第 三代领导人的带领下 ,全党始终不渝地坚持解放 思 想 、 时俱 进 , 断 突 破 被实 践 证 明过 时 的 、 与 不 错 误 的 ( 被误解 的 、 或 被扭 曲 的 ) 思想 理论框 框 , 造 创 性 地提 出社会 主 义初 级 阶段理 论 、社会 主义市 场 经 济理论 , 造性 地提 出“ 创 三个 代表 ” 重要 思想 、 科 学 发展 观 , 成建 设 中 国特色 社会 主义理 论体 系 , 形 3 年来 , 2 在社会 主义经济 、 政治 、 文化和社会建设 各领 域取得史无 前例 的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 3 2年 来 的辉煌历程表 明 , 解放思想 是 我们 践行实事 求是 思想路线内在 的主观要素 、 主观保障 , 离开解放思 想, 必会 陷 于思想 僵化 的 陷 阱而不 能 自拔 , 就会 面 临新问题 、 新情况而束手无策或对策错误 , 是不断 地解放思想 、 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 , 才保障了我们 的事 业得到不 断地发展 。 当然 , 在解 放 思想 的 过程 中 , 必须坚 持 马克 还 思主义精神实质和基本原则不动摇 ,这是保证我 们 的党 是 马克思 主义 政党 ,我 们 的社会 制度是 社 会主义制度的前提。 进而 , 也就 向我们提出第二个 问题 ,即正确 地 辨证 地理 解坚 持 马克思 主义与解 放思想的相互关系问题 , 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 , 坚 持 什么 ?在 哪个 层面 上 的马克 思 主义理 沦必须坚 持 不动摇 ?解 放 思想 , 放什 么 ? 些思 想理论 观 解 哪 点可以加以修正 、 改变? 马 克思 主义 是宏 大 的社会 历史 理论 ,它 由三 个 方面 的 内容 所 构成 : 是价 值学 说 。 是 马克思 一 这 主义全部思想理论 的内核 , 自由人联合体 ”的 其“ 价值意指 , 预示和指引着整个人类为之奋斗。 二是 关 于社会 历史 规 律 、 会 结构 、 社 社会 制度 的实证 分 析 。这是 马克思 主义理论 中的“ 学理 沦” 分( 科 部 既 然 说它 是科学 理 论 ,亦 即意 味着它 的实证 性 和所 包 含 的可修 正性 ) 。三是 理 论转 向实践 , 于改 造 关 世 界 的 ( 争 ) 略 、 式 、 法 方 面 的观 点 和 看 斗 策 方 方 法 。这 方面 的内容 明显地依 时 问 、 点而转换 。同 地 时 , 这 三部 分 理 论 内容 中 , 些 是 深 思熟 虑 的 、 在 有 经过严密论证 的 , 有些则是草拟的 、 转借 的、 甚至 还有一些是游离于体系之外的、 反说的。 在全部这 些内容 中, 有些如第一层面的内容是核心性的, 统 领全部理论思想的( 如价值学说 )进而 , , 我们必须 毫不动摇地坚持 , 有些则是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 、 实证材料 的变化而加以完善、 修正的, 有些关于局 部 的个别事 件 的观点 、看法 则是 仅 限 于有借 鉴 意 义, 而另有一些反着说 的、 转借 的、 游离 于体系之 外 的观点则 可 能是 需要 加 以进 一步辩 别甚 至是否

国共关系的演变

国共关系的演变
分裂
国民党在美国支持下发动全面内战,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重庆谈判,《双十协定》,内战爆发,三大战役,渡江战役
取得解放战争胜利,却形成海峡两岸长期分裂对峙的局面
国共关系的长期对立(1949—1979年)
对峙
阶级利益的不同,外国反华势力影响。
海峡两岸处于分裂状态。
国共关系的缓和(1979年以后)
缓和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全国人民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国共关系的演变
时期
关系
原因
史实
影响
大革命时期(1924-1927)
合作
①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②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孙中山的伟大转变和中共三大的召开);③共产国际的推动。
黄埔军校,北伐战争
基本消灭了北洋军阀,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
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
分裂
蒋介石等叛变革命,镇压人民
“围剿”与“反围剿”,红军长征,西安事变
形成十年内战的局面,给日本以可乘之机,红军被迫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合作
日本全面侵华,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七七事变,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抗战胜利
取得抗日战争胜利,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
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
两岸关系不断缓和,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台湾和大陆的三次分离两次回归
第一次分离:明朝末年,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第一次回割占台湾第二次回归:1945年,抗战胜利后回归第三次分离:1949年国民党退守台湾至今
国共关系的认识启示
1.特点:1924—1949年,国共关系呈现“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的曲折发展历程。

复习专题三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国共两党关系

复习专题三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国共两党关系

复习专题: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国共两党关系备课人:黄仁静 审核人:相飞军一、复习目标要求1、 严格依据课标、考纲要求内容拓展复习2、加强知识间的纵横向联系,力求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结构,加强识记效率,拓展学生思路,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关注现实生活,力求贴近与时政热点,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二、复习方法学生自主复习为主,教师做好引导、点拨,理清复习思路,精讲精练,注重方法指导,及时查漏补缺。

三、复习重点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国共关系史四、复习过程1、知识网络结构- - - - 1、知识结- - - -- - - - - 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参加大会的有毛泽东等13人。

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了党的奋斗目标和中心任务,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这次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大事,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任务(反帝反封建)成果:(1)1924年,在共产党的帮助下,国民党在广州的黄埔创办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

(2)1926年,国民革命军正式出师北伐,北伐军尤其是由共产党员为骨干的叶挺独立团英勇善战,连克敌军(丁四桥、贺胜桥战役)。

北伐胜利进军。

结果: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

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中国进入到十年内战时期。

3、十年内战时期的国共关系: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对派统治的第一抢;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而后从进攻大城市转向农村进攻,建立了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1928年井冈山会师,建立工农红军第四军。

其后,中国共产党创建了一批农村革命根据地。

蒋介石从1930-1934年连续发动了五次围剿,最后由于左倾错误导致被迫实施战略转移-长征。

党史(国共两次合作)

党史(国共两次合作)
经过: 1、中共三大确定“党内合作方式”的方针。 2、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两党合作正式实现。
结果: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中途破裂。
意义:第一次国共合作掀起的国民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 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为革命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不少条件。
第二次国共合作(1937——1947 背景:半殖年民)地半封建社会,中日民族矛盾逐渐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同:
异:
都发生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环境里;
两次国共合作都是在中共的推动 下实现的;
共产国际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
革命任务不同:
第一次——打倒列强,除军 阀;
第二次——打败日本帝国主 义。
合作方式不同:
都经历了复杂的内部斗争;
第一次——党内合作;
第二次——党外合作。
都推进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政治基础不同: 第一次——新三民主义;
第二次——反日帝侵略。
的第 近了建第
内二 代抗立二
战次 百日了次
,分 年战抗合
祖裂 以争日作
国又 来的民实
至导 反彻族现
今致 侵底统了
不了 略胜一全
能双 屡利战民
统方 败,线族
一三 的扭,的
。年 局转取抗
多 面了得战


机峙第 和命第 。和一 北的一
内次 洋兴次 战分 军起国 ,裂 阀,共 给则 的沉合 日导 统重作 本致 治打导 侵了 。击致 华国 了了 以共 帝国 可十 国民 乘年 主大 之对 义革
3、国共关系的变化影响到今日海峡两岸的关系,合则 两利,分则两伤,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抗暴力”。
第二次国共合作(1937——1947 年)

近代史国共关系发展史

近代史国共关系发展史

近代史国共关系发展史近现代中国历史上,国共两党的关系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从20世纪初到1949年,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很多变化,经历了许多波折和曲折。

那么,国共关系的这段历史发展究竟是怎样的呢?让我们来一步步了解。

第一步:同盟会成立国共两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05年,当时孙中山成立了同盟会。

同盟会的宗旨是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建立民主政治。

1921年,共产党在上海正式成立,虽然与同盟会的平台存在差异,但双方都积极参与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第二步:初次合作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国共两党之间开始了初次合作。

1923年,共产党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签署了《中俄共同宣言》,决定联合起来打倒北洋政府。

但是,在实践中,由于两党理念和目的的差异,合作很快破裂了。

第三步:大革命然而,在1925年到1927年的国共合作时期,两党共同发动了中国的第一次大规模革命——北伐战争。

这场战争推翻了北洋政府的统治,打开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大门。

但是,由于国共之间的矛盾加深,国民党内部右倾逐渐加强,共产党被打算进入地下。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开始了对共产党人的大规模屠杀,国共合作最终破裂。

第四步:长征接下来的数年间,共产党陷入了很长一段艰苦卓绝的战斗。

国民党军队不断打击,共产党被剿杀得十分惨烈。

1934年,毛泽东领导了红军开始了漫长的长征,跨越了五千多公里,历经千难万险,最终到达了陕北的延安。

在这段艰苦的历程中,共产党人不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为后来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五步:抗日战争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国共两党再度结成联盟,共同抵御外敌。

在长期的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再次建立了休战的合作关系。

共产党领导的游击战争和国民党的正面战争互相配合,并在晋南、晋察冀等地建设了抗日根据地,为抗日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第六步:解放战争1945年,二战胜利后,国共两党的合作逐渐瓦解,最终爆发了激烈的内战。

中国共产党90年的光辉历程的经验及启示总结

中国共产党90年的光辉历程的经验及启示总结

中国共产党90年的光辉历程的经验及启示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至今,中国共产党经历了90年的光辉历程。

回顾那不平凡的90年,从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到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再到改革开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可以得到许多深刻的启示。

浴血奋战,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十世纪初,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无数先驱者上下求索、英勇奋斗,但始终未能找到一条正确道路,中华大地依然是列强横行、军阀混战、政治腐败、民不聊生。

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从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中,看到了工人阶级的力量,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希望,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于1921年7月创建了中国共产党。

在此阶段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经受国共合作、南昌起义、八七会议、遵义会议、全面抗战、占领南京,在每次的困难中自强不息,不断改正方法,坚定目标,为民族和人民的独立解放而努力。

艰难探索,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改革开放,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实施改革开放。

我们党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正视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现实,突出发展经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们突破了传统的错误认识,要求在全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让市场成为我国资源配臵的基本手段;特别重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确立了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

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臶,致力于推进深化各项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以不断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打开更为广阔的通道。

如今,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

九十年来,我们党始终致力于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并经过艰苦的探索一步一步地实现这一结合,开辟新的道路,取得新的胜利。

中共90年重要大会简表

中共90年重要大会简表
评价:这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一个历史转折点
六大
1928
莫斯科
1、明确肯定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和红军是决定革命新高潮的更大的发展基础和重要力量
2、不足:仍然把城市工作视为革命高潮到来的决定条件
遵义会议
1935
遵义
1、解决了军事和组织问题
2、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
中共90年重要大会简表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
中央委员会
(中央全会)
政治局会议
(扩大会议)
时间
地点
主要内容
备注
一大
1921
上海
1、党的成立大会
2、确立党的名称、制定党的纪律
3、选举党的领导机构(陈独秀为总书记)
二大
1922
上海
1、制定党的最高纲领为实现共产主义
2、制定党的最低纲领为反帝反封
评价: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十六届四中全会
2004年10月
北京
通过《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十六届六中全会
2006年10月
北京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十七大
2007年10月
北京
1、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2、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1945
延安
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七大

国共合作终结,内战日趋激烈

国共合作终结,内战日趋激烈

国共合作终结,内战日趋激烈1949年,自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

然而,在国共合作期间,由于双方在思想、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差异,最终导致了国共合作的终结,进而引发了内战。

在内战的漫长过程中,双方之间的矛盾日趋激烈,最终,国共两党的斗争以中共的胜利而告终。

一、国共合作缘起国共两党在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期分别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

全国性的统一战线策略是当时中国共产党面对的现实选择。

而蒋介石也因为需要实现对日抗战,选择与中国共产党展开交涉,达成国共合作。

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由于战争形势的严峻,中共决定放弃武力夺取政权,改为暂时屈从于国共合作,在中国抗日战争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对于整个国家的抗战形势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二、国共合作终结1.政治矛盾虽然在国共合作时期,双方都以抗日为主要目标,但两党在政治方面的差异在不断升级,最终成为了导致合作瓦解的根本原因。

国民党的一党专政和压制民主、迫害异见等行为以及利益占有问题等方面,与共产党观点不一致,难以协调双方的利益关系。

2.军事矛盾在抗日战争过程中,国共两党就已经在军事上分歧严重。

1945年国共双方在南京签订了《双十协定》后,国共开始对共产党加强镇压。

1946年,蒋介石下令攻打陕甘宁边区,引发了全国性的内战。

1947年8月,中共领导的军队在淮海战役中完胜了国民党军队,这标志着中共在军事上已经取得了显著的优势,在未来的内战中逐步占据了主动。

3.思想矛盾国共两党在理念和宗教等方面也存在矛盾,包括对于人民、官僚主义、劳动和机械论等观点都存在较大的差异。

此外,共产党在思想上更加强调群众性、民主性、进步性和自由性,而国民党则更加注重统治的合法性。

三、内战日趋激烈自1946年11月国共内战爆发以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内战局势愈发激烈。

1947年末,国共双方在政治、军事方面的矛盾已经越来越深,双方已经不再谈判,而是开始了真正的战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共关系90年
时期
时间
主要事件
统一战线
影响
原因
第一次合作
国民革命
1924-1927
革命统一战线
第一次无
导致大革命的失败,内战给日本侵略带来可乘之机
第二次合作
抗日战争
1937-1945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第二次分裂
解放战争
1946-1949

祖国至今未能实现统一大业
胡锦涛与连战会谈,党对党的交流后,两岸发展的趋势
经济文化交往密切;实现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启示
和则,分则,两党为了民族利益,应当再次合作,为了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两次握手:
时间
背景
有关人物
结果
影响
西安事变:
重庆谈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