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特点和高危因素分析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03
对于预防措施的有效性,临床研究显示,孕期保健、分娩方式选择等可降低新 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但并非绝对有效。
05
研究进展
基础研究
1 2 3
发病机制研究
研究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探索 其发生过程中细胞因子、炎症因子等的作用。
肺发育与呼吸生理研究
研究新生儿肺泡、肺血管和气道等结构在呼吸 窘迫综合征中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新生儿 呼吸生理的影响。
遗传学研究
研究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遗传因素,探索 基因突变和遗传背景对疾病发生的影响。
临床研究
诊断与鉴别诊断研究
提高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准确性和鉴别诊断能力,避免误诊和漏诊。
病情评估与预后判断研究
研究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情评估方法和预后判断指标,为早期干预和改善预后提供 依据。
临床治疗研究
死亡率
如不及时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死亡率较高,但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死亡率已 逐渐降低。
预防措施
针对高危人群,如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等,应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如使用肺表面活性 物质、机械通气等,以降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
02
临床表现
症状
01
呼吸困难
新生儿出现呼吸急促、憋气、呻吟等症状。
诊断。
鉴别诊断
羊水吸入综合征
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吸入了大量羊水,出现呼吸窘迫症状,但肺部体征较轻,一般无发绀 现象。
胎粪吸入综合征
胎儿在宫内或分娩过程中吸入了胎粪或羊水,表现为出生后不久即出现呼吸困难、青紫、 呼气性呻吟等症状。
湿肺
由于胎儿肺液吸收不完全,导致出生后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但一般症状较轻且持 续时间较短。
关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 摘要 】目的: 关于肺 泡表 面活性物质( P S ) 及盐酸氨 溴索治疗新 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比较 分析。方法 : 选取 9 O例 呼吸 窘迫综合征
惠儿随机 分成两组 , 治疗组 、 对照组各 4 5 例 。结果: 治疗组效果明显 高于对照组 , 吸氧 时间及住院时 间均短 于对照组。结论 : 肺 泡表面活性物
关 于 新 生 儿 呼 吸窘 迫 综 合 征 的 临床 分 析
孙文学 李冬花
( 涿州 I 市 医院新生 儿科 河北
【 中图分类号 】 R 7 2 2 . 1 【 文献标识码 】 A
涿州
0 7 2 7 5 0)
【 文章编 号】 1 6 3 2 — 5 2 8 1 ( 2 0 1 4 ) 0 9
质 能 明显 提 高新 生 儿呼 吸 窘迫 综 合 征 的 治 愈 率 , 降低 死 亡 率 , 缩短 住 院 时 间 。
【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 窘迫综合征 ;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盐酸氨 溴索;
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 征是临床 常见的多发 生于早 产儿 的呼吸 系 用 x 检验 , 计量 资料 以均数 ± 标准差 ( X 一± s ) 表示 , 采用 t 检验。P 统疾病 , 主要是 由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所引起 _ 】 J , 是新生儿死亡 < 0 . 0 5为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 。 的主要原 因。患儿在出生后 6— 1 2 h之 内出现 呼吸困难 , 逐渐加重 , 2结 果 伴 呻吟, 又称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 P s ) 应用能直接 两组患儿 的疗效 比较 , 治 疗组患儿 总有效 率 9 1 . 1 % 高于对 照组 弥补 内源性表面活性物质 , 降低肺 泡表面张 力 , 防止肺泡 萎缩 ; 而盐 6 8 . 8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 0 5 ) 。治疗组患儿住院天数 1 O一 1 6 酸氨溴索 的应用可刺激肺泡 Ⅱ型细胞合成及分 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 d明显少于对照组 1 4—2 5 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 在 防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中也发挥重要作用 2 J 。现报告如下 。 3讨 论 1资 料 与 方 法 呼吸窘迫综合征是由于 I I 型肺泡 上皮细 胞没有 发育成熟 , 患儿 1 .1一般资料 将 2 0 1 0年 6月 ~ 2 0 1 3年 l 2月本科收治 的9 0例新 在 出生后 7 2 h之内 , 表面活性物 质生成及释放减少 , 不能满足正常呼 生儿 呼吸窘迫综 合征 患儿 随机 分成 两组 , 治疗 组 4 5例 , 其 中男 3 0 吸的需要 , 从 而引起 呼气末肺泡萎缩 , 导致患儿出现 呼吸困难 、 呻吟 、 例, 女l 5例; 2 6 — 2 7 周 4例, 2 7 — 3 O 周l 0 例, 3 0— 3 5 周2 4例 , 3 5 — 发绀 、 S p O 2 下降、 呼吸三 凹征 、 四肢 末梢发 绀等表 现。肺泡 表面 活性 3 7 周 7例 ; 出生体重 0 . 9 ~ 1 . 5 k g 1 0 例, 1 . 5 — 2 . 0 k g 2 6 例 ,> 2 . 0 k g 物质是 由磷脂和四种肺表 面活性物 质蛋 白构成 的磷脂 一蛋 白复合物 , 9 例 。对照组 4 5 例, 其 中男 2 9 例, 女 1 6例 ; 2 6 — 2 7周 3 例, 2 7~ 3 O 可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 防止肺泡萎缩 。在基层医院 , 机械通 气尚未普 周 l 2例 , 3 O 一 3 5周 2 4 例, 3 5— 3 7周 6 例; 出生体 重 0 . 9一 1 . 5 k g 8 遍推广 ,而且机械通气 可造成肺损伤 。因此 ,患儿 出生后尽 早补充肺 例, 1 . 5~ 2 . 0 k g 3 2例 ,>2 . 0 k g 5例 。 泡表面活性物质或盐酸氨溴 索刺激促使 肺泡合 成及分泌 肺泡表 面活 1 . 2临床表现及胸片结果 9 O 例 患儿均在 出生 6~ 1 2 h 之 内出现 性物质非常重要 , 也能明显提高 成活率 。P s 通过气 管滴人后能 够直 呼吸困难 , 发绀 , 呻吟 , 呼吸 次数 在 6 0~ 1 0 0 ̄/ m i n , 呼吸困难璺进 接弥补 内源性表面活性物质 , 从而降低肺泡 的表面张力 , 防止肺泡萎 行性加重 , 胸廓初始隆起 , 后渐 凹陷, 听诊 双肺呼 吸音明显减 低 , 胸 缩 , 维持肺泡压力 , 增加肺的顺应性 , 还能增 加免疫功 能 , 从 而保护 片均呈毛玻璃样 , 出现支气管充 气征。 肺 泡上皮细胞 。给予外源 性 P s能使肺泡均 一扩张 , 血流重 新分布 , 1 . 3 纳入标准 新生儿呼 吸窘 迫综合征 诊断标 准参照第 3 版《 实 肺血管 阻力下降而改善氧合 、 降低肺 动脉压 , 从而改善肺功能。 用新生儿学》。 综 上所述 ,新生儿出生后一旦有 呼吸窘迫综合征 ,如经济条件许 1 . 4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 治疗 , 加 强护理 、 暖箱 内保 暖、 持 可 , 应在常规治疗基 础上 , 尽早应用肺泡表 面活性 物质 ,如经济条件 续气 道给氧 ( C P A P ) 、 营养支持及 抗感染 治疗 ,维持血糖 、 水、 电解质 及 医疗条件不能使用 , 就选用盐酸氨溴索静脉注射促使肺成熟 。本组 平衡 。治疗组 4 5 例, 在 上述常规治疗 的同时 , 在生后 2 ~ 2 4 h 内, 应 9 O 例 中, 治疗组 4 5 例患儿用肺泡表面活性 物质疗效 明显 优于对照组 用肺 泡表 面活性物质 , 气管 内给药 , 按 加 ~1 0 0 m s / ( k g・ 次) , 用 生 盐酸氨溴索 , 无论 呼吸困难 、 发绀 、 各器管恢复情况 、 恢 复时间 、 胸 片结 理 盐水 2~4 m l 混合摇成混悬液 ,室温预热充分溶解后 应用 , 按平 卧 果均优 于对照组 , 治愈率也 明显提 高, 同时住 院天数明显缩短 , 避免 位、 左侧 卧位 、 右侧 卧位及半卧位 4种体位分次给药 , 注入 O . 5~ 1 m l / 了机械通气 的使用及持续低氧血症造成 的继发性脑损 伤 ,两组 比较 , 次, 每次注入后用复苏气囊正压通气 l ~ 2 m i n , 直至 药液吸收为 止 , 使用肺 泡表 面活性物质后 , 平均住 院天数缩短 , 而使用盐酸氨溴索 的 肺泡 表面活性物质应用后 4 8 h内不 吸痰 。对照组 4 5例 ,在常规 治疗 患儿恢 复慢 ,有效率低 , 住 院天数延 长,相 比之下 ,肺泡表 面活性物 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静脉 推注 , 按3 0 m e , / ( k g ・ d ) , 分 4次 , 用 质虽价格高 于氨溴索 , 但并未增加 总住院费用 , 而且还明显提高 了成 5 %的葡 萄糖注射液 5 m l / 次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 , 每 6小时 1 次, 治 活率及生存质 �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
覆 盖 肺 泡 表 面
磷脂 占80%
糖类 极少Leabharlann 磷脂酰胆碱 磷脂酰甘油 鞘磷脂
孕18~20周开始产生,缓慢增加,35~36 周迅速增加,达肺成熟水平。
26~30周前浓度很低,而后与PC平行升高, 36周达高峰,随后下降,足月时约为高峰 值的1/2
含量较恒定,只在28~30周出现小高峰
蛋白质 占13%
20~25
5~6
25~30
1~2
1~2
5
TI (sec)
0.3~0.4 0.05~0.1
氧疗和辅助通气并发症
1.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ion associated pneumonia,VAP) 2.肺气漏(pulmonary air leak,PAL) 3.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 4.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e,ROP) :病变早期在视网膜的有血管区和无血管 区之间出现分界线是 ROP 临床特有体征。。
实验室检查
实验 泡沫试验
方法
结果判定
患儿胃液1ml加95%酒精 1ml,振荡15秒,静置15 分钟
沿管壁有多层泡沫表明PS多可除外RDS 无泡沫表明PS少可考虑为RDS 两者之间为可疑
卵磷脂/鞘磷脂 (L/S)值
血气分析
羊水或患儿气管吸引物中 L/S
L/S≥2提示“肺成熟” L/S 1.5~2“可疑” L/S <1.5“肺未成熟”
气管插管缓慢注入 肺内
预防RDS发生或减轻RDS 严重程度
改善肺顺应性和通换气功 能,降低呼吸机参数
胎龄较小和出生体重较低,最好生后立即给予;确诊RDS应立即给予。 每种PS产品均有各自的推荐剂量,多数报道首次100~200mg/kg,部分RDS仍在进展患儿 (如持续不能离氧,需要机械通气),需使用第二剂或第三剂PS (100mg/kg)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与高危因素分析
医药
新 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与高危 因素分析
王 晓 燕
合 江 县人 民医院 ,四 川 合 江 6 4 6 2 0 0
摘 要 : 目的 :分 析 新 生 儿 呼 吸 窘迫 综 合 征 的 临床 特 点 以及 高危 因素 。方 法 :随 机 选 取 儿 科 出现 的 3 2例 新 生 儿 呼 吸 窘迫 综 合 征 患者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 回顾性分析 ,总结临床患儿的临床特点、高危 因素。结 果:高危 因素分别 为宫 内窘迫和 出生时 窒息、 早 产儿 、糖 尿 病 孕妇 。结 论 : 新 生 儿呼 吸 窘迫 综 合 征 是 因多 种 因素 共 同作 用 而 出现 的 结 果 ,针 对 性 提 出 预 防措 施 防止 新生 儿 呼 吸 窘迫 综 合 征 发 生 。 可 显 著提 高 新 生 儿 临 床 预 后 。 关 键 词 :新 生 儿 ;呼 吸 窘 迫 综 合 征 ;高 危 因素 中 图分 类号 :R 7 2 2 . 1 文 献 标识 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1 - 5 8 3 7 ( 2 0 1 5 ) 1 0 - 0 1 3 3 — 0 1
对其进行总 结。
3讨论
1资料与方 法
1 . 1一 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 院从 2 0 1 3年 8月到 2 0 1 4年 9月收治的 3 2 例新生 儿呼吸窘 迫综合征患者 ,男 2 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女 1 2例,发病 年 龄 最小为出生后 1 h ,最 大 年 龄 为 3 d ,入 院时 间平 均 为 ( 2 . 5 ±0 . 5 )h ,出生体重为 1 . 0 - 5 . 0 k g ,平均体重为 2 . 8 0 k g 。 1 . 2方 法 依 据患儿的临床表现 以及血气分析结果 ,实施措施 ,若 患儿为严重 呼吸窘迫 ,实施气 管插 管机械通 气以及 药物治疗 。 实施保 暧、抗感 染、静脉 营养 等基础 性治疗 ,保 持机体酸碱 以及 电解质平衡稳定 ,防止患儿继发其他并发症 。依 据患儿 的细菌培养 结果 以及药敏试验 结果 ,针对 性采 用抗菌药 物 。 1 . 3观 察指标 统计患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以及发生高危因素 。 2 结果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高风险因素分析
51 6 ・
中 华 实 用诊 断 与治 疗 杂 志
2 0 1 5年 5月 第 2 9卷 第 5 期
J Ch i n P r a c t D i a g n T h e r ,Ma y .2 0 1 5 , Vo 1 .2 9 ,No .5
・
疾 病 预 防与 控 制 ・
新 生 儿 呼 吸窘 迫 综 合 5为差 异有 统计 学意 义 。
2 结 果
2 . 1 2组 低 Ap g a r 评 分 比率 等 指 标 比较
NR DS组
显著下 降 , 但 NR DS引 起 的呼 吸 机 相 关 性 肺 炎 、 肺 部 感染 和脓 毒血症 等 发生率 仍较 高 。本研 究探 讨 NR DS
表 1 2组 低 Ap g a r 评 分 比率 等 指 标 比较
1 资料 与方 法
1 . 1 一 般资 料 2 0 1 1 年 1 月一 2 O 1 4年 1月本 院诊 治 NRD S患 儿 8 0例 , 均 符合 NR D S的诊 断 标 准_ 2 ] , 其中 男4 5 例, 女3 5 例; 年龄 3 0 mi n ~l 1 d ( 3 . 2 ±1 . 9 ) d ; 体 质量 1 . 5 ~3 . 3 ( 1 . 8 ±1 . 5 ) k g ; 临床 表 现 为 6 ~1 2 h内 出现 呼吸 困难 , 进行 性 加 重 , 间 有 呼 吸暂 停 伴 呻吟 , 面
症发生率 ( 1 1 . 3 ) 均 高 于对 照 组 ( 3 6 . 2 、 4 6 . 3 、 1 5 . 0 、 2 0 . 0 、 7 . 5 、 6 . 3 、 5 . 0 %、 2 . 5 ) ( P< 0 . 0 5 ) ; 多 因 素
l o g i s t i c回 归分 析 显 示 , 高 新 生 儿 急性 生 理 学 评 分 ( OR一 1 3 . 0 8 , P: 0 。 0 0 4 ) 、 官 内窘 迫 ( 0R= 7 . 6 6 , P一0 . 0 2 6 ) 、 低 蛋 白血 症( O R一5 . 1 1 , P=0 . 0 2 5 ) 、 剖宫产 ( oR一1 0 . 0 4 , P一 0 . 0 0 8 ) 、 早产 ( O R一 2 . O 0 , P=0 . 0 0 9 ) 是 NR D S发 生 的 高 危 因素 。 结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概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又称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yaline membrane disease,HMD)系指因肺表面活性物质不足导致进行性肺不张,出生后不久即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青紫、呼气性呻吟、吸气性三凹征和呼吸衰竭。
主要见于早产儿,胎龄越小,发病率越高,胎龄37周者<5%,32-34周者为15%-30%,小于28周者为60%-80%.此外,糖尿病母亲婴儿、剖宫产儿、双胎的第二婴和男婴,RDS的发病率也高。
病因和发病机制一、病因本病是因为缺乏由Ⅱ型肺泡细胞产生的表面活性物质(PS)所造成,表面活性物质的80%以上由磷脂(PL)组成,在胎龄20~24周时出现,35周后迅速增加,故本病多见于早产儿,胎龄越小,发病率越高。
表面活性物质(PS)缺乏的原因有:①早产:小于35周的早产儿Ⅱ型细胞发育未成熟,PS生成不足;②缺氧、酸中毒、低温:均能抑制早产儿生后PS的合成;③糖尿病孕妇的胎儿:其胎儿胰岛细胞增生,而胰岛素具有拮抗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延迟胎肺成熟;④剖宫产:因其缺乏正常子宫收缩,刺激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加,促进肺成熟,PS相对较少;⑤通气失常:可影响PS的合成;⑥肺部感染:Ⅱ型细胞遭破坏,PS产量减少。
二、发病机制表面活性物质能降低肺泡壁与肺泡内气体交界处的表面张力,使肺泡张开,其半衰期短而需要不断补充。
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时,肺泡表面张力增高,按照公式P(肺泡回缩率)=2T(表面张力)/r(肺泡半径),呼气时半径最小的肺泡就最先萎陷,于是发生进行性肺不张、导致临床上呼吸困难和青紫等症状进行性加重。
其过程如下: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不足→肺泡壁表面张力增高(肺泡回缩力增高)→半径最小肺泡最先萎陷→进行性肺不张→缺氧、酸中毒→肺小动脉痉挛→肺动脉压力增高→卵圆孔及动脉导管开放→右向左分流(持续胎儿循环)→肺灌流量下降→肺组织缺氧更重→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纤维蛋白沉着→透明膜形成→缺氧、酸中毒更加严重,造成恶性循环。
新生儿呼吸窘迫征临床特点与危险因素研究
新生儿呼吸窘迫征临床特点与危险因素研究引言新生儿呼吸窘迫征是一种常见但严重的疾病,它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较高,给婴儿的生命和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对新生儿呼吸窘迫征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进行研究,对预防和治疗该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生儿呼吸窘迫征的临床特点1. 呼吸急促:新生儿呼吸窘迫征患儿常表现为呼吸急促,表现为呼吸频率明显增快,深度增加,甚至有呼吸暂停等症状。
2. 呼吸困难:患儿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时用力,伴随有鼻翼扇动、颈部下凹等现象。
3. 紫绀:患儿常出现皮肤、黏膜和甲床发绀的现象,严重者可出现全身发绀。
4. 呼吸窘迫:患儿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症状,表现为呼吸窘迫,严重者可能伴随呼吸衰竭。
5. 氧饱和度降低:患儿常出现氧饱和度降低,气道、肺功能检查提示呼吸窘迫。
二、新生儿呼吸窘迫征的危险因素1. 胎龄不足: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是新生儿呼吸窘迫征的高危人群,由于窦中央神经系统未发育完全或肺表面活性物质不足,易发生呼吸窘迫。
2. 母体因素:孕妇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羊水过少或过多等疾病,会增加新生儿呼吸窘迫征的风险。
3. 产程异常:产程异常,如产程延长、难产、产伤等,会增加新生儿呼吸窘迫征的发生率。
4. 创伤和感染:新生儿受到产伤、窒息、窒胎等创伤以及感染性疾病,容易导致呼吸窘迫。
5. 母儿血型不合:母儿血型不合,导致新生儿溶血病,也是新生儿呼吸窘迫征的危险因素之一。
三、新生儿呼吸窘迫征的特点和危险因素研究意义1. 深入了解新生儿呼吸窘迫征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有助于医务人员及时发现和诊断疾病,提高治疗效果。
2. 深入研究新生儿呼吸窘迫征的特点和危险因素,有助于科学预防该疾病的发生,降低患儿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3. 新生儿呼吸窘迫征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研究,有助于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的诊疗指导,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
结论新生儿呼吸窘迫征是一种严重的儿科疾病,其临床特点多种多样,影响儿童健康成长。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的高危因素分析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的高危因素分析发布时间:2021-11-19T08:31:31.078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24期作者:李会会1 杨罗芳2 [导读]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新生儿期高发疾病,是胎儿在出生后因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造成的呼吸窘迫病症,患儿多存在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严重情况下还可能引发呼吸衰竭,对患儿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李会会1 杨罗芳21-2伊犁州奎屯医院,新疆奎屯 833200摘要: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新生儿期高发疾病,是胎儿在出生后因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造成的呼吸窘迫病症,患儿多存在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严重情况下还可能引发呼吸衰竭,对患儿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临床多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实施紧急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效果较为明显,治疗过程中有效护理干预的辅助也极为必要。
本研究分析了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以期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治疗预后,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时间为2018年6月到2020年6月,将74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纳入研究,按入院时间顺序等分为各37例的对照组以及研究组。
研究组中,男、女新生儿分别为21例、16例,胎龄27~37周,平均(33.04±1.82)周;对照组中,男、女新生儿分别为23例、14例,胎龄26~37周,平均(33.16±1.79)周。
所有新生儿均经胸部X线检查,符合《实用儿科放射诊断学》[3]中对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均实施机械通气治疗,家属对此次调查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具有先天呼吸系统疾病或者严重器官疾病新生儿。
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可进行对比。
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
护理人员谨遵医嘱按要求对新生儿实施机械通气治疗,同时维持酸碱及电解质平衡,参数设置完毕后固定好呼吸管道;按照需求实施翻身和吸痰,如需要则应对患儿予以叩背吸痰处理,告知家属需注意事项,一旦发生意外状态立刻通知主治医师并进行针对性处理。
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高危因素分析
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高危因素分析作者:王宝凤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3年第08期【摘要】目的探讨足月儿呼吸窘迫综(RDS)的高危因素。
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且符合RDS诊断标准的足月儿共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分娩方式RDS发生风险的高低,比较不同胎龄不同分娩方式RDS发生风险的高低。
结果80例RDS足月儿中66例为选择性剖宫产,足月儿选择性剖宫产RDS发生率与非选择性剖宫产、阴道分娩相比明显升高,其有显著差(P【关键词】选择性剖宫产;呼吸窘迫综合征;足月儿幼保健院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为肺表面活性物质(PS)缺乏所致,多见于早产儿,生后数小时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青紫、呼吸衰竭。
我国发病率约1%[1]。
近年来足月儿 RDS发病逐渐增加,且具有病情重、进展快和病死率高等特点[2],引起医务人员高度重视。
现将我院新生儿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足月儿 RDS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且符合RDS诊断标准的足月儿共80例,男 65 例,女 15 例,胎龄37~41+6周,体质量 24004100 g;日龄20 min~24 h。
对照组为同期住院未发生RDS的足月儿,共4650例,男3062例,女 1588例;胎龄 37~41+6 周,体质量 2 500~4120 g;日龄30 min~24 h.12RDS诊断标准①急性起病,出生不久即出现呼吸窘迫,表现为呼吸急促、发绀、鼻扇、吸气三凹征阳性、呼气呻吟等,一般吸氧无效,需要辅助通气。
②呼吸窘迫呈进行性加重。
③胸部X线表现为双肺普遍性透过度降低,网状、颗粒状阴影,支气管充气征,重症者为“白肺”。
④除外引起呼吸窘迫的其他疾病[3]。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不同胎龄段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
Q i n g d a o M e d J,2017,V〇1 49 No. 2•临床经验•不同胎龄段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车伟坤,梁晶,许燕颖(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广东高州525200)摘要:目的探究不同胎龄段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因素及临床特点。
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90例,根据患儿胎龄不同分为早期早产组、晚期早产组、足月产组3组,各30例。
比较3组患儿发病因素、临床特点。
结果晚期早产组剖宫产及母亲高血压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早期早产组,而出生窒息史发生率明显低于早期早产组;足月产组出生窒息史、胎膜早破、多胎妊娠发生率较早期早产组有明显的降低,而剖宫产、母亲糖尿病发生率较早期早产组有明显的提高;足月产组胎膜早破、母亲高血压发生率较晚期早产组有明显降低,而母亲糖尿病发生率较晚期早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〇. 05)。
早期早产组颅内出血、败血症、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晚期早产组及足月产组,晚期早产组颅内出血、肺部感染明显高于足月产组,而足月产组气胸发生率则明显高于早期早产组及足月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_P<0. 05)。
结论不同胎龄段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因素均有不同,临床应严格控制剖宫产指征,及时鉴别不同胎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恢复。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不同胎龄段;发病因素;临床特点中图分类号:R725. 6文献标识码:B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指新生儿出生后不久 便出现进行性呼气性呻吟、呼吸困难等症状[1],病理 特征为肺泡壁至终末细支气管壁上附有嗜伊红透明 膜[2]。
本病好发于早产儿,病情严重者可导致患者 出现呼吸衰竭,甚至危及生命[3],具有病死率高、发 病率高及并发症多等特点。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发病原因、临床症状与治疗方式各有不同[46],目前 临床仍在寻找、确定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预防方 法及治疗方式。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NRDS的病理生理过程包括肺泡萎陷、肺不张、肺通气不足 等,导致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
02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
临床诊断
出生后不久出现呼吸 窘迫的表现,如呼吸 急促、发绀、鼻翼扇 动等。
听诊可闻及肺部湿啰 音,叩诊呈过清音。
呼吸窘迫呈进行性加 重,与早产、多胎、 胎膜早破等因素有关 。
肺部功能
部分新生儿在恢复后可能会出现支气管发育不良 、慢性肺疾病等并发症,影响肺部功能。
3
神经智力
极少数新生儿可能会出现神经智力发育落后的情 况。
康复治疗
物理治疗
通过按摩、被动运动等 物理治疗方式,帮助新 生儿活动关节、促进肌 肉发育、改善运动功能 。
药物治疗
根据新生儿的病情需要 ,医生可能会开具一些 药物来帮助新生儿缓解 症状、促进肺部成熟等 。
通过胸部X线片或CT等影像学检查,观察新生儿肺部的病变情况, 判断呼吸窘迫综合征对肺部造成的损害程度。
实验室检查
通过抽取新生儿的血液进行化验,检测血气分析、血糖、血钙、血磷 等指标,评估新生儿的呼吸功能和代谢情况。
长期转归
1 2
生长发育
患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新生儿在生长发育 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身高和体重偏低的现象。
产时监测
在分娩过程中,医生会密切监测胎 儿的心率和呼吸情况,以及羊水的 性状,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异 常情况。
孕期管理
合理饮食与营养
孕妇应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 够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
以满足胎儿的生长发育需求。
控制孕期体重
孕妇应控制孕期体重的增长,以 降低新生儿出生时体重过高的风
险。
避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烟和饮酒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130例的临床特点及高危因素分析
新生儿 呼吸窘迫 综合征 ( n t si tr irs snrme Noa lep a ydses y do , ar r o t N DS R )是一种 急性缺氧 性呼衰 ,多种炎性 细胞介 导致肺局 部发生 炎
痰 液进行细菌培养并进行药敏试验 。
1 . 治疗方法 .2 2
性反应,肺部炎性反应失控后导致肺泡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肺泡 Ⅱ型
患儿 一旦确诊 为N S R D,将患儿置于 保暖 台上 ,按照无 菌操作方 法 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产后2患儿可 采用P 替 代疗法进行治疗 ,行 气 h S 管 插管 ,采取不 同的卧位分 别将P 缓慢注入气道 内,每次注入P 后 , S s 采用复苏囊通气2 n mi。对 于痰液培养结果诊 断有感染的患儿 ,予 以相 应 的抗生素治疗 。据患儿肠 胃耐受情况 ,予 以适 当的静脉营养治疗 , 以维持 内环境 的稳定 ,并进行 相关并发症治疗 。在3 内,患儿 临床症 d 状 及x线肺 部片改善不明显 ,予 以机械通气【 2 J 。 1 . 3统计学处理 对文 中所得数据进 行统计学处理 ,采用S S 1. P S5 软件进行分析 , 0 以L gsc l o ii ̄归法分析 比较患儿临床资料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 资 t 料 采用纠 验 ,计数资料采用 检验 ,P . 为有统计学意义 。 佥 <O 5 0 2结 果 N DS R 相关 因素 L gs c o i i回归分 析结 果 ,将 1O 患 儿的 基本 资 t 3例 料 ,具体 比较结果见表 1 。 表1 两组 患者 满意度 、健康 教 育 内容知 晓率 、护 惠纠纷 发生率
志 , 0 ,2 1 1 8 - 84 2 61 () 0 3 1 0 . 0 :
[】 魏 燕, , 芬, 中药足 浴和 凯 时治疗 糖尿 病足 16 疗效 3 叶迅 胡卫 等. 0例 观察 [ . 中 医药大 学学 报, 0, () 7-8 . J浙江 】 2 6 05: 74 0 0 3 4
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治
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治1. 引言1.1 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概述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ARDS)是新生儿期肺部功能不全而导致严重呼吸衰竭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该病主要由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或功能障碍引起肺泡表面张力增加,肺泡塌陷,导致肺泡表面积减小,通气-血流匹配紊乱,肺泡无法充分进行氧合和二氧化碳排出。
其临床特点为急性进行性呼吸困难,氧合障碍,通常在出生后不久即出现。
NARDS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尤其是早产儿和低体重儿更容易罹患。
NARDS的主要病因包括胎儿期肺发育不良、早产、母婴感染、胎膜早破、窒息等。
流行病学数据显示,男婴发病率高于女婴,生长迅速、早产、胎宝宝、缺氧或感染等危险因素均与NARDS的发生相关。
对于早产儿、低体重儿和母婴感染阳性者应特别重视NARDS的防治。
早期诊断及干预至关重要,提高认识的同时也要加强预防措施,降低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减少其对新生儿健康的危害。
1.2 病因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NRDS)是新生儿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呼吸窘迫、过度通气和低氧血症等症状。
其病因主要与肺表面活性物质不足有关。
肺表面活性物质是一种脂质蛋白复合物,能够降低肺泡表面张力,保持肺泡的稳定性,防止肺泡塌陷。
在NRDS患儿中,由于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不足,导致肺泡过度收缩,引起通气不足和低氧血症。
除了肺表面活性物质不足外,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因还包括早产、母婴血型不合、高危孕妇接受胎儿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等因素。
早产儿由于肺泡未充分发育,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产生不足,更容易发生NRDS。
母婴血型不合则可能导致胎儿溶血,使肺泡受损,损害肺泡上皮细胞的发育。
高危孕妇接受激素治疗的胎儿可能会出现肺发育不全等问题,增加发生NRDS的风险。
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高危因素分析
Me t a b , 1 9 9 8 , 8 3 ( 5 ) : 1 7 2 1 — 1 7 2 9 .
[ 2 ] D a r r a g h MR, B h a t t AS , C r a i k C S . MT — S P 1 p r o t e o l y s i s a n d r e g u l a — t i o n o f c e l l mi c r o e n v i r o n me n t i n t e r a c t i o n s [ J ] . F r o n t B i o s c i , 2 0 0 8
自 垦至 医堂瞳学 报 2 0 1 3年 1 2月第 1 1 卷第 6期
J o u r n a l o f B e t h u n e Mi l i t a r y M e d i c a l C o l l e g e , Vo 1 . 1 1 . N 0 . 6. D e c e mb e r . 2 0 1 3
1 3: 5 2 8 - 5 3 9 .
・ 4 8 5・
【 参 考文献】
[ 1 ] Hu a n g HY, We n Y, I r w i n J C, e t a 1 . C y t o k i n e — m e d i a t e d r e g u l a t i o n
s i o n i n h u m a n e n d o me t r i a h r o m a l c e l l s『 J] .J C l i n E n d o c i f n o l
b r e a s t c a n c e r o f C h i n e s e w o m e n : t i s s f e mi c r o a r r a y a n l a y s i s o f i m -
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 概述 • 临床表现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治疗与护理 • 预防与控制
01
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 是一种由于肺表面活性物质(PS) 缺乏导致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发 生在早产儿。
特点
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绀、呼 吸衰竭等,严重威胁新生儿的生 命安全。
抗炎治疗
对于合并肺部感染的患儿,应给予抗 炎治疗,控制感染。
支持治疗
包括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等, 以维持患儿生命体征稳定。
护理措施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
窒息。
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监测患儿的生命体 征,包括心率、呼吸、 血压等,及时发现异常
情况。
保暖措施
保持患儿体温稳定,预 防因寒冷导致的肺血管
收缩和肺动脉高压。
喂养与营养
根据患儿情况,合理安 排喂养时间和量,保证
营养供给。
康复指导
定期复查
出院后定期到医院复查,评估 患儿恢复情况。
家庭护理指导
指导家长正确护理患儿,包括 喂养、保暖、预防感染等方面 。
早期干预
对于有发育迟缓的患儿,应进 行早期干预,促进神经发育。
心理支持
关注患儿心理健康,给予必要 的心理支持,帮助患儿建立自
X线胸片检查
确诊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 重要手段,可观察肺部病变情 况。
鉴别诊断
根据症状、体征和检查结果, 排除其他可能导致呼吸困难的 疾病。
04
治疗与护理
治疗方法
机械通气
对于严重呼吸窘迫的患儿,机械通气 是必要的治疗手段,通过呼吸机辅助 呼吸,改善缺氧状态。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高危因素研究进展
婴占3 . 6 8 [ ] 。
肺 不张 ,因此 ,又称为新 生儿肺 透 明膜病 ,是威胁 新生 儿 生命安全 的主要原 因之一 。本 文综述新 生儿 呼 吸窘迫综 合 征高危 因素 的研究 进展 ,以期 寻找预 防措施 ,降低 NR D S
高的发病率 及 死 亡率 ,其 中,新 生J L <7 5 0 g的 发生 率 为
9 O ,7 5 0  ̄9 9 9 g为 8 8 ,1 0 0 0  ̄I 2 4 9 g 为7 6 ,1 2 5 i n g e r 等_ 】 ] 报道 极 低 出生体 质量 儿 中约 6 O 合并 NR DS( 9 6 z 6 / 1 5 8 3 9 例) 。
为常见的一种呼吸 系统疾病 ,其 常 引起 患儿 产生进 行性 呼
吸 困 难 及 呼 吸 衰 竭 ,光 镜 下 可 见 肺 泡 壁 有 嗜 伊 红 透 明膜 和
性激素对肺发育及 P S的影 响机 制可能 为雄 激素 可使 羊水 中卵磷脂/ 鞘磷 脂 比值 ( L / S值 )降低l 8 ] 。An a d k a t 等_ g ] 研 究 发 现 ,在 NR D S患 儿 中 ,男 婴 比率 较 高 ( 6 5 . 7 /  ̄ o ) ;
2 0 0 6 年 ,欧 洲 新 生 儿 数 据 显 示 ,胎 龄 2 3 ~2 5周 新 生 儿 NR DS的 发 生 率 为 9 1 ,2 6 ~2 7周 为 8 8 ,2 8 ~2 9周 为7 4 ,3 0 ~3 1周 为 5 2 [ ;瑞 典 的 数 据 显 示 ,至 胎 龄
不同胎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
不同胎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李雪瑞;芦红茹【摘要】目的分析不同胎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特征.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陕西省人民医院及西安市北方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的145例RDS患儿根据胎龄分为早期早产组(胎龄<34周,n=70)、晚期早产组(胎龄34~37周,n=35)、足月产组(胎龄>37周,n=40),回顾分析并比较产妇孕期的情况及患儿出生情况.结果胎龄<34周的患儿占48.3%(70/145),34~37周的占24.1%(35/145),>37周的占27.6%(40/145).早期早产组的患儿产前皮质激素使用率明显高于晚期早产组及足月产组(χ2值分别为6.61、25.79,均 P<0.05),而ALB水平明显低于足月产组(q=9.80,P<0.05),伴有原发病的患儿比例明显低于足月产组(χ2=11.39,P<0.01).两两比较发现,早期早产组出现呼吸困难的时间明显早于晚期早产组及足月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值分别为2.77、2.81,均 P<0.05),但三组pH、氧分压与吸入氧浓度比值(PaO2/Fi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足月产组和晚期早产组的肺表面活性物质(PS)重复使用率明显高于早期早产组(χ2值分别为7.54、4.97,均 P<0.05);足月产组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使用率明显高于晚期早产组(χ2=7.44,P<0.05),高频震荡通气(HFOV)使用率明显高于早期早产组(χ2=6.89,P<0.05);早期早产组脑室内出血(IV H)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晚期早产组及足月产组(χ2值分别为4.25、7.34,均 P<0.05).结论不同胎龄新生儿RDS发生的主要机制都是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但均具有各自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亦应有差别.%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in neonates with different gestational age.Methods Altogether 145 neonates with RDS hospitalized in neonatal department in Shaanxi People's Hospital and Xi'an Northern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to January 2017 were divided into early preterm birth group(gestational age< 34 weeks,n=70),late preterm birth group(gestational age 34—37 weeks,n=35),and full—term birth group(gestational age>37 weeks,n= 40)according to different gestational age.Pregnancy conditions of puerpera and neonatal situation at birth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compared.Results Neonates with gestational age <34 weeks accounted for 48.3%(70/145),34—37 weeks accounted for 24.1%(35/145)and >37 weeks 27.6%(40/145).Antenatal corticosteroids supplementation in early preterm birth group was obviously more than that in late preterm birth group and full-term group(χ2early preterm birth group vs late preterm birthgroup=6.61, P<0.05;χ2early preterm birth group vs full-term birthgroup=25.79,P<0.05),and ALB level in early preterm birth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full-term group(qearly preterm birth group vs full-term birth group=9.80,P<0.05),and proportion of neonates with primary disease in early preterm birth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full —term group(χ2early preterm birth group vs full-term birthgroup=11.39,P<0.01).Pairwise comparison showed that dyspnea occurring time in early preterm birth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earlier than that in late preterm birth group and full-term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qearly preterm birth group vs late preterm birth group= 2.77, qearly preterm birth group vs full-term birth group=2.81,both P<0.05),but the differences in pH,ratio of oxygen partial pressure and fraction of inhaled oxygen(PaO2/FiO2)among three group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all P> 0.05).Pulmonary surfactant(PS) repeat utilization rate inlate preterm birth group and full-term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early preterm birth group (χ2full-term birth group vs early preterm birth group=7.54,χ2full-term birth group vs late preterm birthgroup=4.97,both P<0.05).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CPAP) utilization rate in full-term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late preterm birth group (χ2full-term birth group vs late preterm birthgroup=7.44,P<0.05),and high frequency oscillationventilation(HFOV)utilization rate in full-term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early preterm birth group(χ2full-term birth group vs early preterm birth group= 6.89, P < 0.05). Intraventricularhemorrhage(IVH)incidence in early preterm birth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late preterm birth group and full-term group(χ2early preterm birth group vs late preterm birth group= 4.25,χ2early preterm birth group vs full-term birth group= 7.34,both P < 0.05). Conclusion Main pathogenesis of RDS in neonates with different gestational age is defect of pulmonary surfactant,but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neonatal RDS in different gestational age are different,and treatment methods also have differences.【期刊名称】《中国妇幼健康研究》【年(卷),期】2018(029)005【总页数】4页(P606-609)【关键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胎龄;临床特征;回顾性分析【作者】李雪瑞;芦红茹【作者单位】西安市北方医院新生儿科,陕西西安710043;陕西省人民医院新生儿科,陕西西安71006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2.1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是新生儿危重症疾病,常导致新生儿死亡,多见于胎龄小于34周的早产儿,然而近年来,晚期早产儿和足月儿的RDS发生率亦呈上升趋势,约占RDS患儿总数的30%[1] 。
新生儿呼吸窘迫征临床特点与危险因素研究
新生儿呼吸窘迫征临床特点与危险因素研究新生儿呼吸窘迫征(NRDS)是指由于肺未成熟或发育不良导致的呼吸功能障碍。
NRDS是新生儿常见的临床问题,其发病率较高,严重者甚至会威胁生命。
对于NRDS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NRDS的临床特点1. 呼吸急促:新生儿呼吸窘迫征的最主要症状就是呼吸急促,毫不费力地看起来就像是在哭泣,嘴唇发紫。
2. 呼吸困难:患病婴儿在吸气时会呈现苦难呼吸的现象,低龄新生儿头、颈部等辅助呼吸肌群发生收缩,以增加肺的容积变化,但由于受其肺的抵抗力作用,缩小的幅度变小,不能有效地扩大肺容积。
3. 氧合不良:新生儿呼吸窘迫征患儿常出现氧合不良表现。
氧合不良主要表现为肺通气/血流比例不匹配,肺通气障碍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特点是呼吸急促,吸气时出现气流鼓音,腹部呼吸颜色由红搏变成紫绀,可伴有嗜睡和或昏迷,需要抽搐或呕吐觉得积极治疗。
4. 低血压:新生儿呼吸窘迫征患儿常出现低血压,需及时处理,在低血压的护理中,首选的是患儿的平卧位,或使用轻度卧状,另外若情况严重则需移入ICU进行检查二、NRDS的危险因素1. 早产:早产儿是NRDS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
由于早产儿肺部发育不完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不足,导致肺泡塌陷,呼吸困难,氧合不足,此外肺发育不良导致肺通气不畅,成为NRDS的高危因素。
2. 母亲糖尿病:母亲患有糖尿病的婴儿易发生NRDS。
因为母亲糖尿病容易导致胎儿过度发育,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不完全生成,肺部发育不完全,NRDS的发生率较高。
3. 胎肺移位综合征:胎儿在子宫内如果出现胎肺内产生呼吸困难反应,此时胎肺发育不良可能导致NRDS,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因素。
4. 胎膜早破:若胎儿在子宫内胎膜早破引起宫内感染等病原菌侵袭不良导致肺发育不完全,造成NRDS的病发。
5. 色泽发青:一般新生儿胎色由红搏变成紫绀,这种发色是很常见的。
这种情况通常在婴儿出生后1-2天内发生,通常在60分钟内后发生。
儿科必备知识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儿科必备知识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病因和发病机制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因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所致,以生后不久出现呼吸窘迫并进行性加重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多见于早产儿和剖宫产新生儿,因病理上出现肺透明膜,又称肺透明膜病(HMD)。
1.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由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合成分泌,分布于肺泡表面形成单分子层,能降低肺泡表面张力,防止肺泡萎陷和肺水肿。
PS缺乏导致RDS。
2.导致PS缺乏的因素(1)早产儿:RDS主要发生在早产儿,是由肺泡Ⅱ型上皮细胞PS合成分泌不足所致。
胎龄小于30周的早产儿易发RDS,胎龄越小发生率越高。
(2)剖宫产新生儿:剖宫产(尤其是择期剖宫产)没有经过正常分娩的宫缩和应激反应,儿茶酚胺和糖皮质激素没有大量释放,PS分泌和释放不足。
(3)糖尿病母亲新生儿:母亲患糖尿病时,胎儿血糖增高,胰岛素分泌相应增加,胰岛素能拮抗肾上腺皮质激素对PS的合成作用。
(4)PS蛋白功能缺陷:研究显示,PS蛋白的SP-A、SP-B基因突变或缺陷,不能表达蛋白,导致PS功能缺陷,PS不能发挥作用,发生RDS。
(5)其他:围生期窒息、低体温、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和母亲低血压所致胎儿血容量减少。
3.发病机制PS缺乏使肺泡表面张力增高,肺泡萎陷,发生进行性肺不张,影响通气换气功能,导致缺氧和酸中毒等。
由于缺氧和酸中毒,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浆纤维蛋白渗出,形成肺透明膜,覆盖肺泡表面,使缺氧和酸中毒更加严重,造成恶性循环。
临床表现多见于早产儿,生后不久(一般6小时内)出现呼吸窘迫,并呈进行性加重。
主要表现为呼吸急促(>60次/分)、呼气呻吟、青紫、鼻扇及吸气性三凹征,严重时表现为呼吸浅表,呼吸节律不整、呼吸暂停及四肢松弛。
呼气呻吟为本病的特点,是由于呼气时声门不完全开放,使肺内气体潴留产生正压,防止肺泡萎陷。
体格检查可见胸廓扁平;因潮气量小听诊两肺呼吸音减低,肺泡有渗出时可闻及细湿啰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特点和高危因素分析
作者:李伟林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5年第03期
【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特点,总结高危因素,提出预防措施。
方法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51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未发生NRDS的新生儿40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其各项检查指标及诊治过程,对比总结高危因素及临床特点。
结果 51例NRDS患儿中, 34例(66.7%)是早产儿,其次分别是宫内窒息32例(62.7%)、择期剖宫产38例(74.5%)和羊水吸入21例(41.2%)。
结论胎龄越小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率越高,积极预防宫内窒息也可降低发病率,早期发现,及时采取措施可显著改善新生儿预后。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特点;高危因素
DOI:10.14163/ki.11-5547/r.2015.03.067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可由多种原因诱发,早产、多胎、宫内窒息均被认为是高危因素,患儿一般起病急剧,易造成机体严重损伤[1]。
其发病机理是患儿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导致的急性肺损伤,患儿可发生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分析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总结其发生的高危因素对于预防和及时治疗NRDS具有重要意义,现选取本院2014年1~4月新生儿监护病房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51例,回顾性分析其各项检查指标及诊治过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收治的51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作为观察组,患儿表现为不同程度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发绀。
发病年龄最小于生后1 h出现,最大3 d。
其中男婴23例,女婴28例。
体重1.0~5.2 kg,平均体重
2.84 kg。
其中35例患儿需机械通气治疗。
同时,选取同期未发生NRDS的新生儿4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在母亲年龄、胎膜早破、产前使用抗生素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①根据患儿临床表现及血气分析结果,采取措施,若患儿表现为严重的呼吸窘迫,即立即给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及药物治疗。
②给予所有患儿保暖、抗感染、静脉营养等基础治疗。
维持电解质、酸碱平衡的稳定,防止继发其他并发症。
③根据患儿药物敏感试验和细菌培养结果,针对性应用抗菌药。
1. 3 观察指标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9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包括母亲病史等一般资料、出现症状时间、缺氧窒息表现、有无羊水吸入、生产方式。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儿高危因素分析对比,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高危因素分析对比[n (%)]
项目观察组(n=51)对照组(n=40) P
胎龄<32周 34(66.7) 316(40.0) <0.05
宫内窘迫/窒息 32(62.7) 1(2.5) <0.05
羊水吸入 21(41.2) 1(2.5) <0.05
剖宫产窒息 13(25.5) 0 <0.05
男婴 19(37.3) 3(7.5) <0.05
择期剖宫产 38(74.5) 29(72.5) <0.05
双胎/多胎 4(7.8) 2(5.0) <0.05
妊高症/糖尿病 4(7.8) 1(2.5) <0.05
3 讨论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有研究表明,一旦发生呼吸窘迫,新生儿死亡率高达24.8%[2]。
肺Ⅱ型细胞发育不成熟,加上各种高危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肺顺应性下降,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青紫和呼吸衰竭。
妊娠32周以后是胎儿肺发育的关键时期,故胎龄<32周的早产,是导致NRDS发生的原因之一[3]。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到胎龄35周左右会大量增加,所以胎龄<32周的早产儿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危险性也相对较高。
本次探究结果表明, 51例NRDS患儿中,有34例(66.7%)是早产儿,故早产是造成NRDS的首要原因,加强孕期保健,预防和避免早产可大大降低NRDS的发生。
其次分别是
宫内窒息32例(62.7%)、择期剖宫产38例(74.5%)和男性19例(37.3%)、羊水吸入21例(41.2%)、双胎/多胎4例(7.8%)、妊高症/糖尿病4例(7.8%)均是NRDS发生的高危因素。
因此,作者认为,加强产前检查及相关知识宣讲是预防新生儿NRDS的有效手段,另外,告知患者剖宫产的优势和不足,使患者慎重选择生产方式,降低剖宫产率,胎龄越小、体重越轻、男婴发病风险越高。
针对前置胎盘、双胎等产妇,需做好监护工作,告知产妇注意事项、及时就医。
对于妊娠过程中已出现高危因素的产妇,需加强围生期监测,做到早期发现,及时采取措施。
已经有早产先兆的胎儿,可产前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ACH)如地塞米松,可刺激胎儿肺Ⅱ型细胞产生磷脂和小分子蛋白质,促进胎肺成熟。
预防早产儿生后窒息。
产后30 min内可给婴儿应用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PS),及早改善新生儿体内氧合功能。
对所有产妇均加强产前保健相关知识的宣教,提高产妇对宫内窒息的了解,最大限度的预防宫内窒息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陈剑.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特点和高危因素分析.当代医学, 2010, 16(16):32-33.
[2] 王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特点和高危因素分析.中国当代医药, 2011, 18(25):180-181.
[3] 饶红萍,周玉祥,陈秋如,等.盐酸氨溴索和肺表面活性物质在防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疗效分析.中国医药导报, 2010, 7(25):53-54.
[收稿日期:2014-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