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5-重要性和审计风险

合集下载

《审计学》习题及的答案第五章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审计学》习题及的答案第五章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第五章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一、单项选择题1. 审计人员在运用重要性原则时,应当考虑()的金额和性质。

A. 会计报表B. 错报或漏报2. C.账户或交易 D. 审计收费如果审计人员确定的重要性水平较低,则()。

A. 审计风险就会增加B. 审计风险就会减少3. C.固有风险就会增加 D. 控制风险就会减少在审计风险的组成要素中,审计人员能够控制的是()。

A. 固有风险B. 控制风险C.检查风险D. 抽样风险4. 审计人员可接受的审计风险为5%,评估被审计单位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分别为 80%和 30%,则检查风险为()。

A.20%B.70%C.95%D.80%5.不论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评估结果如何,审计人员都应对各重要账户或交易类别进行()。

A. 详细审计B. 抽样审计C.实质性测试D.控制测试6. 下列关于重要性的论断中,不正确的是()。

A.无论是笔误还是舞弊,金额小于重要性水平时均不重要。

B.恰当运用重要性有助于提高审计效率及保证审计质量C.重要性有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的特征。

D.注册会计师应从会计报表和账户余额两个层次来考虑重要性7.如果注册会计师运用不同的方法,或基于不同的观点得到了某企业各个报表在同一时间如下几个不同的重要性水平(单位:万元),则其最终应取()作为会计报表的重要水平。

A.0B.100C.120D.2008.在()情况下,注册会计师不应将净利润作为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层重要性水平的判断基础。

A.净利润的接近于零B.净利润波动幅度较大C.被审计单位为劳动密集型企业D.净利润波动幅度较小9. 在以下有关评估控制风险的各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对控制风险的初步评估是基于了解内部控制所获取的信息进行的,其主要目的是确定是否进行控制测试B. 对控制风险的进一步评价是基于控制测试获取的信息进行的,其主要目的是确定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C.对控制风险的进一步评价是基于控制测试获取的信息进行的,其主要目的是确定实质性测试范围的大小D.对控制风险的最终评价是基于实质性测试获取的信息进行的,其主要目的是确定所执行的实质性测试是否充分。

审计学-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分析(精)

审计学-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分析(精)

• 1.避免将重要性水平全部分配至某一项目中。这是因为 •

不可能要求其他项目不产生任何误差。因此他设定:任 何一个项目的可容忍误差不能超过报表总体的重要性水 平的60%。 2.所有项目可容忍误差之和不能超过报表总体重要性水 平的2倍。这是基于以下两点考虑:(1)不可能所有 被审项目的实际误差都同时达到所分配的可容忍误差的 标准。因此,这样的安排可以使每个项目都留有一定的 余地。(2)有的项目的高估与有的项目的低估可能相 互抵消,从而整个项目或报表的误差不是太大。 3.现金、应付票据、应付股利及股本等项目能够进行详 细的逐笔审计,或者审计产生误差的概率很小,因此不 允许产生误差或仅分配以很小的可容忍误差。
此案例让我们深知重要性水平的评估是 复杂的过程,注册会计师专业水平能力的体 现。
• 下列为重要性水平实务案例:
ABC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人员李华接受X有限责任 公司董事会委托,对该公司2006年度会计报表 进行审计。根据李华的调查,X公司2006年12 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 如下表 X公司2006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
结论:实际审计实务中的重要性判断
• 可以看出,分配重要性水平,实际上就是以审计成本最小化为目

标,以审计程序能保证会计报表整体公允表达为限制条件,确定 各个报表项目的可容忍误差。我们可以假设,以上实例中,如果 李华认为既然应付票据和存货的金额相近,则应当分配以相近的 可容忍误差,所以将两个项目各分配1.1万元。这样,他将需要 在存货审计中获取更多的证据以确保存货的误差在可容忍范围以 内,而同时,他花在应付票据审计工作上的程序并没有因此而减 少。这是因为应付票据产生的业务量较少,李华在对其审计时本 来就需要进行逐笔审计,也就是说,他本来就有充分的把握将该 项目的误差控制到一个较低的水平。因此,把可容忍误差分配至 一些无法节约审计成本的项目上可以说是将审计成本“浪费”在 其他项目上了。 实际工作中,重要性水平的初步判定及其分配是相当复杂的,绝 不如本例中描述的这样简单。例如,审计人员往往无法对各项目 出现误差或漏报的可能性做出预先判断,也很难判断各项目的审 计成本。因此,审计人员需要大量运用以往的审计经验以做出专 业判断,以便对重要性水平做出合理的分配。在审计测试过程中, 随着新的审计证据的发现,审计人员需要及时调整各项目的重要 性水平。

审计学-第五章--审计重要性和审计风险

审计学-第五章--审计重要性和审计风险
•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如果漏报或错报可能影响 财务报表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那么信息就是重要 的。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将重要性定义 为:“能影响有合理见识的报表使用者的决策的 错报金额。”
精选ppt
5
第一节 审计重要性
❖ ★重要性是站在报表使用者的角度来考虑的 ❖ ★判断某事项对财务报表使用者是否重大,
精选ppt
32
第一节 审计重要性
(二)评价审计结果时对重要性水平的应用
目的:最终修正重要性水平,确定审计意见类型 1. 对重要性水平的再次判断
随着对企业了解的增加,报告阶段最终确定的重要性 水平往往不同于计划阶段。
报告阶段重要性水平高于(或等于)计划阶段 执行了充分的审计程序
报告阶段重要性水平低于计划阶段 追加审计程序
或常规的报告要求而产生错报的影响; • 4.计算管理层报酬(资金等)的依据。 • 5.由于错误或舞弊而使一些账户项目对损失的敏感性。 • 6.重大或有负债。
精选ppt
8
• 7.通过一个账户处理大量的、复杂的和相同性质的个别 交易。
• 8.关联方交易。 • 9.可能的违法行为、违约和利益冲突。 • 10.财务报表项目的重要性、性质、复杂性和组成。 • 11.可能包含了高度主观性的估计、分配或不确定性。 • 12.管理层的偏见。管理层是否有动机将收益最大化或者
账户或交易项目的性质及错报发生的可能性 ; 账户或交易项目的审计难易程度; 项目受关注的程度 ; 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重要性水平 与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关系
精选ppt
22
第一节 重要性的概念
3.重要性水平分配的报表基础
一般是以资产负债表项目而不是利润表项目为基础进行的。

06第6章 审计计划、重要性和审计

06第6章 审计计划、重要性和审计

第3节审计风险
(二)检查风险 某一认定存在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 是重大的,但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这种错报的可能 性。
第3节审计风险
审计风险模型: 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检查风险=审计风险 /重大错报风险 例:注册会计师可接受到的审计风险为5%,被审计单位的重大错 报风险评估为40%,则注册会计师要控制的检查风险计算如下: 检查风险=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 =5%/40% =12.5%
户或交易的重要性水平确定为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20%-50%。审计时,只要发现该账户或交易的错漏报超过这一水 平,就建议被审计单位调整。最后,编制未调整事项汇总 表,如未调整的错漏报超过100万,就建议再调整。
28
第2节重要性
例2:首先规定各账户或交易的重要性水平为报表层 次重要性水平的1/6—1/3。 假设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为90万,应收账款的重要
当取其最低者作为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如:计算损益表的重要性水平是100万元,资产负债 表的重要性水平是200万元,则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应为100万元. (4)财务报表尚未编制完成时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25
第2节重要性
2、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可将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分配至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列 报;也可单独确定其重要性水平。
2014-6-30
第2节重要性
D.重要性概念具有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的特征 (1)数量的特征:一般来说 ,金额大的错报比金额小 的错报重要。 (2)质的特征:错误的性质 某些错报从量的方面看并不重要,而从质的方面 考虑,却是很重要。 E.对重要性的评估需要运用职业判断
2014-6-30
《审计学》(第七版)

审计学第五章审计计划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审计学第五章审计计划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4、认定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1)可容忍错报 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 水平称为“可容忍错报”。 可容忍错报的确定以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层 次重要性水平的初步评估为基础。 它是在不导致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的情况下, 注册会计师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确定 的可接受的最大错报。 可将报表层分配也可单独确定。
2、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成反向关系。 这里的重要性是指报表使用者心中既定的
而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最终面临的
3、注册会计师应当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合理 确定重要性水平。
重要性水平偏高或偏低对注册会计师均不利。
例如:
重要性水平 审计风险 审计证据
4000元 高 低 少
2000元 低 高 多
三、计划阶段对重要性的评估
CPA评价审计结果时所运用的重要性水平,可能 不同于编制审计计划时所确定的重要性水平。
如果前者大大低于后者,CPA应当重新评估所执 行的审计程序是否充分。
因此,CPA在编制审计计划时,可能有意地规定 重要性水平低于将用于评价审计结果的重要性水 平,这样通常可以减少未被发现的错报或漏报的 可能性,给CPA提供一个安全边际,从而减少审 计风险。
(2)调整的方法
注册会计师应当选用下列方法将审计风险降 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①如有可能,通过扩大控制测试范围或实施 追加的控制测试,降低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 并支持降低后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
②通过修改计划实施的实质性程序的性质、 时间和范围,降低检查风险。
四、终结阶段重要性的评估与运用
(一)评价审计结果时所运用的重要性水平
2、两个标准
是指对重要性金额和性质的考虑
重要性具有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的特征。
一般来说,金额大的错报或漏报比金额小的错 报或漏报更重要。

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

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

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摘要:我国《独立审计准则第9 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中指出: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独立审计准则第10号———审计重要性》中指出:审计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

关键词:审计重要性审计风险关系运用自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审计风险一直是审计学研究的热点和重点课题,对审计风险与审计重要性的关系研究也日益得到重视在审计实务中,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时要准确判断审计重要性水平,这将直接影响到他们自身所负担的审计风险的大小因而,正确运用审计风险与审计重要性之间的关系以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既而使审计工作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同时将审计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是注册会计师必须充分重视的问题。

一审计重要性概述国际审计准则审计重要性指出:重要性指的是如果信息的错报和漏报足以影响使用者根据财务报表所做出的经济决策,那么该信息就具备重要性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 10 号审计重要性第 2 条指出,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序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这种审计重要性经量化后实质上就成为衡量是否构成错判的具体指标,也就是所谓的审计重要性水平不同企业面临不同的环境,因而判断重要性的标准也不尽相同,对审计重要性的判断离不开特定的环境在实务中,通常运用以下方法确定重要性水平:根据营业收入或资产总额之中较大者确定一个百分比;净资产的 1%;资产总额的 0.5%1%;税前净利润的 5%10%;营业收入的 5%10%一般有三种不同意义上的重要性水平:计划重要性水平实际重要性水平和估计重要性水平计划重要性水平是指注册会计师在考虑被审计单位的审计项目内容单位规模性质业务范围及错报与漏报的性质后,运用自身职业经验对会计报表重要性予以量化的数值,它是注册会计师在编制审计计划时对重要性水平所作的初步判断值,也是将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分配至各账户的基本依据;实际重要性水平是会计报表自身的重要性水平,具体是指相对于每一被审计会计报表而客观存在的,当错报或漏报达到这一水平时将影响大多数会计报表使用者的理性决策或判断的水平,具有不可确知性和客观存在性其中不可确知性指的是注册会计师只能运用自身职业判断来评估并给出一个相对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区间,而无法确切地知道某一会计报表准确的重要性水平数值;估计重要性水平指的是注册会计师专业判断的结果,是注册会计师在评价审计结果时所运用的重要性水平,随着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了解程度的加深或是因环境的变化等,他们需要给自己提供一个安全边际以减少未被发现的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所以估计重要性水平可能不同于计划重要性水平。

审计学04审计计划、重要性和审计风险

审计学04审计计划、重要性和审计风险
审计计划通常由审计项目负责人于外勤审计 测试工作开始之前编制。审计计划要按照既定的 审计目标,制定适当的审计方案,对审计程序的 应用范围、审计重点、人员分工、时间预算、指 导和复核要求等做出周密的安排。
审计计划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制定和实施审计计划,可使审计人员 能根据具体情况收集充分、适当的证据。
精选ppt
19
审计单位资料反映的是多种行业的经营成 果,或者该被审计单位存货计价与折旧方 法和所在行业使用的一般方法不同时,行 业数据的可比性和有用性将会受到限制。
3、执行计算和比较。
此步骤包括积累资料用以计算绝对值, 计算本年度和以前年度金额之间的百分比 差异,以及计算共同比和比率等。由于计 划审计工作时,年度可能并未终了,因此 无法取得实际年末数据,在这种情况下, 通常使用截止日前的实际数据和预计年末精选ppt Nhomakorabea28
审计过程中运用重要性原则主要是基于两 方面的考虑:一是为了提高审计效率。二 是为了保证审计质量。
3、在审计过程中,需要运用重要性原则的 情形是在两个阶段中:一是在计划阶段确 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时。二是 在报告阶段评价审计结果时。
(二)重要性的判断标准
1、涉及到舞弊与违法行为的错报或漏报。 2、可能引起履行合同义务的错报或漏报。
精选ppt
15
(3)比率分析。比率分析是审计人员和财 务分析人员常用的分析方法。此方法要求 先计算出各种比率,再将其与预期比率进 行比较。对计算出来的比率可单独分析, 也可归类(如偿债能力、效率及获利比率 等)分析。在分析性复核程序中常用的财 务比率有:速动比率、流动比率、资产负 债率、利息保障倍数、应收账款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资产周转率、净销售报酬率 、总资产报酬率和净值报酬率等。

审计学第五章

审计学第五章
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 号—重要性》,重要性是指“如果一项错报单 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 据财务报表做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 大的。重要性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 和性质的判断。”
精选ppt
4
2. 注册会计师在确定重要性时需考虑的因素: (1)重要性概念中的错报包含漏报 (2)重要性包括对数量和性质两个方面的考 虑 (3)重要性概念是针对财务报表使用者决策 的信息需求而言的 (4)重要性的确定离不开具体环境
并随着审计过程的推进,评价对重要性的判断是否
仍然合理。注册会计师应当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
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进行评估,以有助于进一步
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将审计风险降
至可接受的低水平。在评价审计程序结果时,注册
会计师确定的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可能与计划审计
工作时评估的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存在差异。在这种
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应当重新确定重要性和审计风
险,并考虑实施的审计程序是否充分。
精选ppt
23
(2)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存在反向关系。重 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越低;重要性水平越低, 审计风险越高。注册会计师在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 时间和范围时应当考虑这种反向关系。在确定审计 程序后,如果注册会计师决定接受更低的重要性水 平,审计风险将增加。注册会计师应当选用下列方 法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2)估计所有账户的错报(或漏报) 汇总数
(3)错报(或漏报)汇总数超过重要 性水平的处理
(4)错报(或漏报)汇总数接近重要 性水平的处理
(5)错报(或漏报)汇总数小于重要
性水平
精选ppt
8
第二节 审计风险
• 审计风险的概念

论审计重要性-审计风险-审计证据三者之间的关系审

论审计重要性-审计风险-审计证据三者之间的关系审

论审计重要性\审计风险\审计证据三者之间的关系[摘要]现代审计不仅重视审计质量,同时也要讲求审计效率。

重要性、审计风险与审计证据是不可分割使用的几个概念,必须把它们结合起来研究。

重要性和审计风险都是影响人员判断证据充分性(证据数量)的因素,它们之间内在联系为在审计实务确定各种测试性质和范围提供了依据。

因此,明确重要性、审计风险与审计证据这些概念相互之间的特定关系,对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业务中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形成正确的审计结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关键词]审计重要性审计风险审计证据关系一、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审计重要性是审计风险及其模型的一个关键概念,审计风险的界定必须联系重要性。

在国际审计准则及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中定义的“审计风险”为: 当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或漏报时,审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风险。

审计风险有三个构成部分: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

这些定义的一个共同点是均认为: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审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可见,考虑审计风险,不能脱离重要性,审计重要性决定了审计风险。

就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有关准则和教科书都认为,它们两者成反向关系。

在国际审计准则及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中认为,“在重要性与审计风险水平之间存在反向关系,就是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越低,反之亦然,,o、要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需要先考察审计风险与实质性测试——检查风险的关系。

我们知道,审计风险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三个要素组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既:检查风险=审计风险/個有风险*控制风险)(一)可见,在固有风险与控制风险水平确定的情况下,审计风险与检查风险成同向变化的关系即:检查风险越高,审计风险越高;检查风险越低,审计风险越低。

在审计中,审计师无法控制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但可以根据被审计单位的特定环境评估它们水平的高低。

审计学(第06章审计风险与审计重要性)

审计学(第06章审计风险与审计重要性)

17
第 17页
【例题:简答】某CPA在评估被审计单位的审计风险时, 分别设计了以下四种情况,以帮助决定可接受的检查风险 水平:
风险类别
情况一 情况二 情况三 情况四
可接受的审计 4%
4%
2%
2%
风险
重大错报风险 100% 40% 100% 40%
请回答:(1)上述四种情况下的检查风险水平分别是多 少?(2)哪种情况下需要CPA获取最多的审计证据,为 什么?(3)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分别与审
D.检查风险与注册会计师所需的审计证据成同向关系
【答案】D
精选ppt
15
第 15页
【例题:单选】审计风险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册会计师应当实施审计 程序,将重大错报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B. 注册会计师应当合理设计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 围,并有效执行审计程序,以控制重大错报风险
6
第 6页
(三)检查风险(Detection Risk,缩写为DR)
检查风险是指某一认定存在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 报是重大的,但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这种错报的可能性。
1.检查风险取决于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设计的合 理性和执行的有效性。
注册会计师可以通过设计和执行合理、有效的审计程序(实质性 程序)控制检查风险。检查风险通常是针对具体交易、账户余额和 披露实施的,故检查风险通常只有认定层次而没有财务报表层次 (补充)。
第六章 审计风险与审计重要性
第一节 审计风险 第二节 审计重要性
精选ppt
1
第 1页
本章讲解内容 一、审计风险的运用 二、重要性的含义 三、计划审计工作时重要性的运用 四、确定审计意见时重要性的运用

《审计学》(第八版) 第06章 审计计划、重要性和审计风险

《审计学》(第八版) 第06章   审计计划、重要性和审计风险
种:一、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时。 二、评价审计结果时。
❖ 2.金额和性质的考虑 ❖ (1)涉及舞弊与违法行为的错报; ❖ (2)可能引起履行合同义务的错报; ❖ (3)影响收益趋势的错报; ❖ (4)不期望出现的错报。
❖ 3.两个层次的重要性考虑 ❖ (1)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 ❖ (2)账户和交易或披露的重要性。
利用 ❖ 8)其他有关内容
❖ (2)具体审计计划 ❖ 1)审计目标 ❖ 2)审计步骤 ❖ 3)执行人及执行时间 ❖ 4)审计工作底稿的索引号 ❖ 5)其他有关内容
❖ 2.审计计划的编制
❖ 审计计划应由审计项目负责人编制。审计计划 应形成书面文件,并在工作底稿中加以记录。审计 计划的文件形式多种多样,表格式、问卷式和文字 叙述这三种主要形式为许多审计组织普遍采用。 无论采用哪一种形式,均不能生搬硬套,因为各个被 审计单位的情况和审计目标千差万别,所以,计划文 件的格式和内容也都需要酌情调整。
❖ 具体原因包括:
❖ (1)收集或处理用以编制财务报表的数据时出现错 误;
❖ (2)遗漏某项金额或披露;
❖ (3)由于疏忽或明显误解有关事实导致作出不正确 的会计估计;
❖ (4)审计人员认为管理层对会计估计作出不合理的 判断或对会计政策作出不恰当的选择和运用。
❖ 2.累积识别出的错报 ❖ (1)事实错报 ❖ (2)判断错报 ❖ (3)推断错报
6.2 重要性
1
重要性的定义及适用范围
2
重要性的运用
3
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4
错报与重要性水平
重要性的定义及适用范围
❖ (一)定义 ➢ 重要性,是指财务报告编制基础通常从编制和列报财 务报表的角度阐述重要性概念。如果合理预期错报单 独或连同其他错报汇总起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 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则通常认为该项错报是 重要的。 ➢ 对重要性的理解,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审计学》习题与的答案第五章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审计学》习题与的答案第五章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第五章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一、单项选择题1. 审计人员在运用重要性原则时,应当考虑( )的金额和性质。

A. 会计报表 B. 错报或漏报2. C.账户或交易 D. 审计收费如果审计人员确定的重要性水平较低,则( )。

A. 审计风险就会增加 B. 审计风险就会减少3. C.固有风险就会增加 D. 控制风险就会减少在审计风险的组成要素中,审计人员能够控制的是( )。

A. 固有风险 B. 控制风险 C.检查风险 D. 抽样风险4. 审计人员可接受的审计风险为 5%,评估被审计单位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 险分别为 80%和 30%,则检查风险为( )。

A.20%B.70%C.95%D.80% 5. 不论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评估结果如何, 审计人员都应对各重要账户或 交易类别进行( )。

A. 详细审计B. 抽样审计C.实质性测试D.控制测试 6. 下列关于重要性的论断中,不正确的是( )。

A. 无论是笔误还是舞弊,金额小于重要性水平时均不重要。

B. 恰当运用重要性有助于提高审计效率及保证审计质量 C.重要性有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的特征。

D.注册会计师应从会计报表和账户余额两个层次来考虑重要性7. 如果注册会计师运用不同的方法, 或基于不同的观点得到了某企业各个报 表在同一时间如下几个不同的重要性水平 (单位:万元), 则其最终应取( ) 作为会计报表的重要水平。

A.0B.100C.120D.200 8. 在( )情况下,注册会计师不应将净利润作为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层重要性水平的判断基础。

A. 净利润的接近于零B. 净利润波动幅度较大C.被审计单位为劳动密集型企业D.净利润波动幅度较小9. 在以下有关评估控制风险的各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对控制风险的初步评估是基于了解内部控制所获取的信息进行的, 其主要目的是确定是否进行控制测试B. 对控制风险的进一步评价是基于控制测试获取的信息进行的, 其主要目的是确定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C.对控制风险的进一步评价是基于控制测试获取的信息进行的, 其主要目的是确定实质性测试范围的大小D.对控制风险的最终评价是基于实质性测试获取的信息进行的, 其主要目的是确定所执行的实质性测试是否充分。

审计学5-重要性和审计风险

审计学5-重要性和审计风险
1、量(金额)的考虑:一般的,金额大的错报
或漏报比金额小的错报或漏报更重要。 2、下列情况下,某项错报或漏报从量的方面不 重要,但从性质的方面考虑确是重要的:
(1)涉及舞弊与违法行为的错报或漏报(蓄意比笔误
更重要) (2)可能引起履行合同义务的错报或漏报 (3)影响收益趋势的错报或漏报 (4)小金额错报或漏报的累计 (5)不期望出现的错报或漏报(现金和实收资本帐户 应引起高度关注)

(三)重要性水平包括以下两个层次
1、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独立审计的总标的是对报表的真实性、公允性及是否
遵守公认会计原则发表意见,所以报表层次的重要性 是个总体的重要性。
2、账户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由于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由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
报认定层次的信息汇集加工而成,注册会计师只有通 过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实施审计, 才能得出财务报表是否公允反映的结论。因此,注册 会计师还应当考虑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 次的重要性。
不同于编制审计计划时确定的重要性水平。 2、如果评价审计结果时所运用的重要性水平大 大低于编制审计计划时确定的重要性水平,注册 会计师应当重新评估所执行的审计程序是否充分

(二)错报或漏报的汇总
1、已发现的错报或漏报 2、推断的错报或漏报

(三)汇总数超过重要性水平的处理
1、扩大实质性测试范围,进一步确定汇总数是
1、以往审计经验 2、有关法规,准则对会计的要求 3、被审计单位经营规模及业务性质(判断重要
会计政策) 4、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的评估结果 5、会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使用 者关注流动性较高的项目) 6、会计报表各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

审计学第五章 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审计学第五章 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注册会计师确定各类帐户、交易的重要 性水平时应考虑的因素:
①各帐户、交易的性质及其出现差错的可 能性的大小。 ② 各帐户或交易在财务报表中的重要程度。 ③审计成本、效益的高低。
三、重要性的运用



在审计过程中,计划阶段和报告阶段都必须运用 重要性原则。 在计划阶段,重要性被看作是注册会计师运用审 计程序检查会计报表的错报或漏报时所允许的误 差范围 提高审计效率 在报告阶段,重要性被看作是某一错报漏报或汇 总的错报漏报是否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判断和决 策的标志 确保审计质量
(二)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1、两个层次重要性水平的考虑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必须从两个层次来 考虑重要性: (1)财务报表层次 (2)账户或交易层次

2、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1)判断基础和计算方法 判断基础通常包括资产总额、净资产、 营业收入、净利润等。 计算方法有固定比率法和变动比率法。 (2)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选取 如果同一期间各会计报表的重要性 水平不同,审计人员应选取最低者作为 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重要性水平的实质是影响报表使用者进 行决策与判断的错报和漏报的金额临界 点。 理解重要性概念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重要性概念必须从会计报表使用者 的角度来考虑。 (2)重要性的判断离不开特定的环境。

二、重要性的确定


(一)金额和性质的考虑 数量方面:金额大的比金额小的重要,金额达到重 要性水平的才视为重要。 性质方面:金额虽小但很重要 1、涉及舞弊与违法行为的错报或漏报 2、可能引起履行合同义务的错报或漏报 3、影响收益趋势的错报或漏报 4、不期望出现的错报或漏报

第6章_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第6章_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如果注册会计师将审计风险降到可 接受的低水平,则对财务报表不存在重 大错报获取了合理保证。
一、审计风险
2.审计风险的组成因素 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 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检查风险:是指某一认定存在错报, 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重大错报是重大的, 但审计人员未能发现这种错报的可能性。
(一)重大错报风险
三、重要性水平的运用
(一)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设计的审计程序应能查出重大错报 ,但不应浪费时间去查找并不影响报表 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的非重大错报。
审计重要性的评估是一个过程。
(二)评价错报的影响
案 例 1
[资料]审计人员受委托对渝香食品有限公司20X8年12月的 财务报表进行审计。 1.该公司会计报表显示,20X8年全年实现利润800万,资产总 额4 000万。 2.审计人员在审查和阅读该公司会计报表时,发现下列问题: (1)该公司10月份虚报冒领工资1 820元,被会计人员 占为己有; (2)11月15日收到业务咨询费3 850元,列入小金库; (3)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低估16万元,原因尚待查明 。上述问题尚未调整。 [要求] 根据上述问题,做出重要性的初步判断,并简要说 明理由;
二、重要性的评估
(一)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
(二)特定类别的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
的重要性 (三)实际执行的重要性
(一)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
重要性:即财务报表存在多大金额严重的 错报时,注册会计师就会判断其影响财务报 表使用者的经济决策,就不能认为财务报表 是公允的。

基准的选择 百分比的选择
基准的选择
对检查风险的控制取决于审计程序设计 的合理性和执行的有效性。
四、重要性水平、审计风险与审计证据的关系

《审计学》第二版课件及习题答案 第5章 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16P

《审计学》第二版课件及习题答案 第5章  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16P
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在既定的审计风险水平下,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与认定层次重大 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成反向关系。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可接受的 检查风险越低;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低,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高。
Thank you !
(2)另一种方法是境外某会计师事务所采用的方法。
该会计师事务所规定,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为 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1/6—1/3。假设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为90万元 ,应收账款的重要性水平为这一金额的1/4,存货为1/5,应付账款为1/5,则其 重要性水平的金额分别为万元、18万元和15万元。
(二)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对审计程序的影响
在审计计划阶段,注册会计师在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时,需要 评估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及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以便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 性质、时间和范围,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在审计执行阶段,根据具体环境的变化或在审计执行过程中进一步获取的信 息,修正计划的重要性水平,进而修改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错报对增加管理层报酬的影响程度。例如,管理层通过错报来达到有关奖金 或其他激励政策规定的要求,从而增加其报酬。
错报对某些账户余额之间错误分类的影响程度,这些错误分类影响到财务报 表中应单独披露的项目。例如,经营收益和非经营收益之间的错误分类,非盈利 单位的受到限制资源和非限制资源的错误分类。
相对于注册会计师所了解的以前向报表使用者传达的信息(例如,盈利预测 )而言,错报的重大程度。
二、重要性的确定 (一)确定计划的重要性水平
(1)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 (2)审计的目标,包括特定报告要求 (3)财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 (4)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重要性,审计风险与审计证据间的关系
1、重要性与审计风险成反向关系 2、重要性水平与所需审计证据也成反向关系 3、审计风险与审计证据成正向关系
重要性、审计风险、审计证据 重要性水平 审计风险 低 高 高 低
审计证据 多 少

四、审计风险模型(P90)
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 (AR) = (IR)* (CR) * (DR)
即:已审会计报表的使用者对信息的要求;

以上两层次主要是对于报表层次而言
3、重要性的判断离不开具体的环境(不同企业
面临不同的内、外部环境,因而判断重要性的标 准也不同) 4、账户层次的重要性就是实质性测试的可容忍 误差

注册会计师应根据编制审计计划时对审计重 要性的评估,确定其实质性测试的可容忍误 差。
第四章 重要性与审计 风险
第一节 重要性
一、重要性的概念 (一)概念

重要性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 判断。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 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 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

(二)对重要性概念的理解
1、重要性是对针报表整体而言的 2、重要性是站在报表使用者的角度来考虑的,
3、注册会计师应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合理
确定重要性水平
重要性水平的高估或低估对注册会计师不利
重要性水平比正常的高估:加大审计风险
重要性水平比正常的低估:加大审计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注册会计师不能通过不合理地
人为调高重要性水平,降低审计风险;因为重 要性是依据重要性概念中所述的判断标准确定 的,而不是由主观期望的审计风险水平决定。

(二)风险评估的总体要求
注册会计师应当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以充
分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 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二、审计风险含义
1、风险表现为一种不确定性,审计风险也表现
为一种“主观”与“客观”的偏离。 2、一般审计风险的解释只强调对重大错报的财 务报表发表不恰当意见的风险,即误受风险 3、中国定义:旧准则所称审计风险,是指会计 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 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审计风险包括固 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
三、编制审计计划对重要性的评估 (一)对重要性评估的总体性要求

1、编制审计计划时必须对重要性水平做出初
步判断 2、初步判断的目的是确定所需审计证据的数 量 3、重要性水平与审计证据之间成反向关系, 即:重要性水平越低,应获取的审计证据越多

(二)对重要性水平做出初步判断时应考虑 的因素

(二)金额和性质的考虑:运用重要性原则 时,应考虑到错报或漏报的金额和性质。
1、量(金额)的考虑:一般的,金额大的错报
或漏报比金额小的错报或漏报更重要。 2、下列情况下,某项错报或漏报从量的方面不 重要,但从性质的方面考虑确是重要的:
(1)涉及舞弊与违法行为的错报或漏报(蓄意比笔误
更重要) (2)可能引起履行合同义务的错报或漏报 (3)影响收益趋势的错报或漏报 (4)小金额错报或漏报的累计 (5)不期望出现的错报或漏报(现金和实收资本帐户 应引起高度关注)
1.要求注册会计师加强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 2.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的所有阶段都要实施风险评估程
序。 3.要求注册会计师将识别和评估的风险与实施的审计程序 挂钩。 4.要求注册会计师针对重大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列报 实施实质性程序。 5.要求注册会计师将识别、评估和应对风险的关键程序形 成审计工作记录,以保证执业质量,明确执业责任。

乙方案:假定审计存货后,仅发现存货错 报和漏报40万元,且注册会计师认为所执 行的审计程序已足够,则可将剩下的30万 元再分配给应收帐款。
(2)不分配的方法
①按报表重要性水平的20%~50% ②1/6~1

/3
四、评价审计结果时对重要性的考虑 (一)评价审计结果时所运用的重要性水平

1、评价审计结果时所运用的重要性水平,可能

(四)重要性和审计风险的关系
1、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
的关系。即注册会计师必须通过执行有关审计程 序降低审计风险 2、重要性与审计风险成反向关系。即:重要性 水平高,审计风险低;重要性水平低,审计风险 高。(新准则第十一条)

附录:新准则指南的解释:本准则第十一条指出,重要性与 审计风险之间存在反向关系。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越 低;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越高。这里所说的重要性水 平高低指的是金额的大小。通常,4 O00元的重要性水平比2 000元的重要性水平高。在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时,必须注 意,重要性水平是注册会计师从财务报表使用者的角度进行 判断的结果。如果重要性水平是4 000元,则意味着低于4 000元的错报不会影响到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此时注册 会计师需要通过执行有关审计程序合理保证能发现高于4 000元的错报。如果重要性水平是2 000元,则金额在2 000 元以上的错报就会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此时注册会 计师需要通过执行有关审计程序合理保证能发现金额在2 000元以上的错报。显然,重要性水平为2 000元时审计不出 这样的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即审计风险,要比重要性水平为4 000元时的审计风险高。审计风险越高,越要求注册会计师 收集更多更有效的审计证据,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 水平。因此,重要性和审计证据之间也是反向变动关系。
1、以往审计经验 2、有关法规,准则对会计的要求 3、被审计单位经营规模及业务性质(判断重要
会计政策) 4、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的评估结果 5、会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使用 者关注流动性较高的项目) 6、会计报表各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

(三)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1、判断基础和计算方法 (1)判断基础:在实务中,有许多汇总性财务数据可 以用作确定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基准,如总资 产、净资产、销售收入、费用总额、毛利、净利润等。 在选择适当的基准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的因素包 括:
五、审计风险分析 (一)审计风险的分析

1、审计风险与期望审计风险
期望审计风险是在审计完成并发表了无保留意见
后,审计人员所愿承担的一种主观确定的,财务 报表未公允表达的风险 期望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主观预先确认的客观存 在的准备接受的内险,实务中,审计风险模型是 指期望审计风险模型。
2、期望审计风险的确认和计量 一般容忍的审计风险均确认在5%,这是根据统计所得 出的事实(T检验),即总体中有95%的项目落在偏离 中值为+-1.96的标准差之间 此外,以下几种情况影响经营风险,进而影响可接受 的审计风险 (1)外部使用者对报表的信赖成度(信赖度大, 则降低风险是恰当的)信赖程度的判定: ①客户 的规模 ②所有权分布 ③负债的性质和金额 (2)审计报告日后客户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 (判定由以下几因素)①流动性状况,②以前年度 盈利(或亏损)③客户经营的性质或行业④管理人 员的能力
不同于编制审计计划时确定的重要性水平。 2、如果评价审计结果时所运用的重要性水平大 大低于编制审计计划时确定的重要性水平,注册 会计师应当重新评估所执行的审计程序是否充分

(二)错报或漏报的汇总
1、已发现的错报或漏报 2、推断的错报或漏报

(三)汇总数超过重要性水平的处理
1、扩大实质性测试范围,进一步确定汇总数是
二、重要性的运用 (一)重要性的运用的一般要求

1、对重要性水平的估计是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
断 2、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应当运用重要性原 则
(1)提高审计效率 (2)保证审计质量(抽样时,必须对重要性做出恰当
判断)
3、重要性运用的情况有以下两种 (1)计划阶段: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即确定所需审计证据的数量 (2)评价审计结果时:重要性是指某一或汇报总的错 报、漏报,是否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和决策的 标志。
(1)财务报表的要素(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
费用等)、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所定义的财务报 表指标(如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及适用的 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提出的其他具体要求; (2)对某被审计单位而言,是否存在财务报表使用者特别关 注的财务报表项目(如特别关注与评价经营成果相关的信 息); (3)被审计单位的性质及所在行业; (4)被审计单位的规模、所有权性质以及融资方式。
项目 现金 应收帐款 存货 固定资产 总计
重要性水平分配 金额 甲方案 700 7 2,100 21 4,200 42 7,000 70 14,000 140
乙方案 3 25 70 42 140

甲方案:按1%进行同比例分配。不现实, 应调整。
调整方案:应收帐款和存货错报或漏报可能性
较大,应分配较高的重要性水平,以降低成本。
2、如果同一期间不同会计报表重要性水平不同
时,应选择其最低者作为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 水平。 3、如果在审计时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尚未完 成,审计人员应根据中期会计报表或上年会计报 表,进行推算和修正后,据此确定会计报表确定
1、账户或交易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确定:
注册会计师通常选择一个相对稳定、可预测且能够反
映被审计单位正常规模的基准。 由于销售收入和总资产具有相对稳定性,注册会计师 经常将其用作确定计划重要性水平的基准。
(2)计算方法:固定比率法和变动比率
法两种
I、固定比率法:选定判断基础后,乘上一
个固定的百分比,求出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 平(比率一般为:税前净利润的5%至10%, 资产总额的0.5%至1%,净资产的1%,营 业收入的0.5%至1%) II、变动比率法:规模越大的企业,允许错 报或漏报的金额比率就越小,一般是根据资 产总额或营业收入两者中较大的一项来确定 一个变动百分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