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学复习笔记
病毒知识点归纳总结初中
病毒知识点归纳总结初中病毒是一种微小的生物体,它需要寄生于宿主细胞中才能生存和繁殖。
病毒既可以感染动植物,也可以感染人类,给人类和动植物带来了许多疾病。
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病毒,我们需要对病毒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
本篇文章将以初中生为主要对象,对初中生需要了解的病毒知识点进行整理和讲解。
一、病毒的基本结构病毒由遗传物质(DNA或RNA)和蛋白质构成,没有细胞结构,因此被认为是非细胞生物。
病毒的基本结构包括病毒壳和遗传物质。
病毒壳是由蛋白质构成的外包层,用来保护遗传物质。
不同的病毒壳形状和结构不同,可以是球形、棒状、多面体等。
遗传物质可以是DNA或RNA,它负责病毒的遗传信息传递和复制。
二、病毒的感染过程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过程分为吸附、注入、复制和释放四个步骤。
首先,病毒通过病毒壳上特定的蛋白质与宿主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这个过程称为吸附。
然后,病毒注入宿主细胞内,释放出遗传物质。
在宿主细胞内,病毒利用宿主细胞的合成机制进行复制,生产新的病毒颗粒。
最后,新生的病毒颗粒通过破坏宿主细胞的方式释放出来,感染其他细胞。
三、病毒的传播途径病毒主要通过空气飞沫、接触传播和垂直传播三种途径进行传播。
空气飞沫传播是指患者通过咳嗽、打喷嚏等方式将病毒释放到空气中,其他人通过呼吸进入体内而感染。
接触传播是指人们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的皮肤、黏膜等途径,或者接触被患者污染的物体后将病毒带入自己体内。
垂直传播是指病毒从母体传给胎儿或婴儿,主要通过胎盘、乳汁等方式进行。
四、常见的病毒性疾病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能够听到一些病毒性疾病的名字,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病毒性疾病。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常见的症状有发热、咳嗽、喉咙痛等。
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主要症状是全身出现红疹和水疱。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免疫系统疾病,通过性接触、血液传播等方式感染。
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脏传染病,常见症状有乏力、恶心、食欲减退等。
微生物病毒学重点整理终结pk版整理得非常棒!!
第二十三章病毒的形态与结构■病毒的共同特点:【病毒是最微小的、结构最简单的非细胞型微生物,对干扰素敏感】(1〕体积微小(纳米),用电子显微镜观察;(2)结构简单,只有核酸基因和蛋白质外壳;(3)超级寄生,在活细胞内寄生;■病毒的根本结构与功能:(1)基因组,由DNA或RNA组成,故DNA和RNA病毒。
功能:病毒遗传变异的物质根底,具有编码病毒蛋白、控制病毒性状、决定病毒复制及增殖侵害的功能。
(2)蛋白衣壳,包裹或镶嵌在病毒核酸外面、由病毒基因组编码的蛋白质。
病毒的蛋白衣壳是壳粒组成,它是包裹病毒核酸的的形态亚单位。
功能:保护病毒核酸免受外界环境因素(如核酸水解酶)的影响,同时表现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如对宿主细胞的亲嗜性、致病性、毒力和抗原性。
(3)核衣壳,病毒核酸和蛋白衣壳的总称。
■病毒的特殊结构及其功能:(1)包膜(囊膜),包裹在病毒核衣壳外面结构,由脂质和糖蛋白组成。
1)、脂质的来源与作用来源:病毒出芽成熟过程中从宿主细胞的核膜或细胞质膜获得。
作用:包膜中脂质对宿主细胞的亲嗜性,决定病毒特定的侵害部位;有包膜病毒可被脂溶剂灭活。
2)、糖蛋白的来源与作用来源:糖获自宿主细胞,蛋白质由病毒自身基因编码。
包膜突起(刺突)构成了病毒糖蛋白的亚单位;作用:流感病毒的包膜突起有病毒血凝素(HA)和病毒神经氨酸酶(NA)两种。
(2)触须常见于腺病毒〔无囊膜〕。
功能:凝聚和毒害敏感的宿主细胞。
第二十四章病毒的复制与变异■病毒复制1、病毒复制周期:病毒基因为模板,籍DNA多聚酶或RNA多聚酶等,使细胞转为复制病毒的基因组,转录、转译出相应的病毒蛋白,最终释放出子代病毒。
2、病毒复制的过程:(1)吸附:病毒配体与细胞膜特异受体结合。
(2)穿入:吸附后进入细胞内,有两种方式,吞饮或融合。
(3)脱壳:脱去衣壳、核酸裸露。
(4)生物合成:无完整病毒可见,血清学检测不出病毒的抗原,为隐蔽期。
脱壳后的病毒基因组在细胞内先合成非结构蛋白,然后根据病毒基因组指令,复制病毒的核酸、合成结构蛋白与非结构蛋白。
病毒有关知识点复习总结
高中生物病毒有关知识点归纳病毒是一类非细胞结构的生物。
由于它的结构与高等动植物及其他生物完全不同,所以生物学家在分类时将它作为特殊的一类,单独列为病毒界。
在高中生物学以及高考中也经常涉及有关病毒的知识点及考点。
一、大小发现史:19世纪,伊万诺夫斯基在研究烟草花叶病的病因时,推想这种病是由细菌引起的。
他将患花叶病的烟草榨出汁液,用能将细菌滤去的过滤器进行过滤,再用过滤后的汁液去感染正常的烟叶,结果发现正常的烟叶还能患病。
发现问题:提出假说:设计实验:(加法、减法)得出结论:这表明烟草花叶病是由比细菌还小的病原体引起的,他把这种病原体叫做"滤过性病毒"。
病毒形体极其微小,必须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一般可以通过细菌滤器(一般的直径为1-10μm,而多数病毒的直径在100 nm左右)。
二、成分和结构1、成分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成分仅为核酸和蛋白质两种。
核酸位于病毒粒子的中心,构成了它的核心或基因组,蛋白质包围在核心周围,构成病毒粒子的衣壳。
衣壳对核酸有保护作用,是病毒粒子的抗原成分。
它们共同称为核衣壳,是任何病毒(指“真病毒”)所必需的基本结构。
有些较复杂的病毒,在其核衣壳外还有一层囊膜包被。
2、结构核衣壳衣壳:蛋白质髓部:DNA或RNA特殊包膜刺突每一种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不是DNA就是RNA,这也是病毒分类的依据之一。
如DNA 病毒有:噬菌体、疱疹病毒、各种腺病毒等。
RNA病毒有:艾滋病毒、烟草花叶病毒、车前草病毒等。
三、生活方式1、生活方式病毒在宿主的活细胞内寄生生活。
离开宿主细胞,病毒能以无生命的化学大分子状态存在,并可形成结晶不同的病毒只能寄生在特定的宿主细胞内,具有专一性,这也是病毒分类的另一个重要依据。
如专门寄生在动物细胞中的称为动物病毒(艾滋病毒等),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中的称为植物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中的称为细菌病毒(噬菌体)。
噬菌体的繁殖一般可分为五个阶段:即吸附一侵入→增殖(复制与生物合成)→成熟(装配)→裂解(释放)。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病毒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病毒病毒是一种非常微小的病原体,它们只能在寄主细胞内部进行复制。
虽然病毒非常小,但它们却能够引起许多种疾病,从普通感冒到严重的艾滋病,都可能由病毒引起。
1. 病毒的基本结构病毒的基本结构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遗传物质,另一部分是蛋白质的外壳。
遗传物质通常是 DNA 或 RNA,它们能够控制病毒的复制和生长。
在一些病毒中,遗传物质保护在一个称为内壳的蛋白质外壳里。
另一部分是外壳,也称为蛋白质衣壳。
这个外壳可以根据病毒的种类和类型而不同。
这个外壳有时包括专门的结构,例如尖刺或凸起物,可以帮助病毒进入和感染细胞。
2. 病毒的生命周期虽然病毒表现得像生命体,但它们实际上不是真正的生命体。
病毒无法自己生长或复制,它们必须寄生在其他细胞中。
这是因为病毒没有自己的新陈代谢过程,也没有细胞膜或细胞壁。
病毒通过侵入宿主细胞来使用宿主细胞的代谢资源,以进行复制和生长。
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它会释放遗传物质和一些酶,帮助自己进行复制。
然后,病毒会使用宿主细胞的蛋白质和其他资源来复制自己的遗传物质和外壳蛋白质。
最终,病毒会复制出大量新的病毒粒子,并释放出来感染其他细胞。
3. 病毒的分类和特征病毒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 DNA 病毒、RNA 病毒、反义病毒等。
不同类型的病毒有不同的特征。
DNA 病毒是包含 DNA 遗传物质的病毒。
DNA 病毒的特征是只能使用 DNA 翻译酶,也称为 RNA 聚合酶来制造 RNA,这是因为 DNA 翻译酶只能识别 DNA。
RNA 病毒是包含 RNA 遗传物质的病毒。
RNA 病毒有单股RNA 病毒和双股 RNA 病毒之分。
单股 RNA 病毒和双股 RNA 病毒的区别在于它们的 RNA 遗传物质是单链还是双链结构。
单股RNA 病毒可以直接被翻译成蛋白质,而双股 RNA 病毒必须先翻译成 RNA 再被翻译成蛋白质。
反义病毒是可以使用两个相互补充的 RNA 或 DNA 片段作为遗传物质的病毒。
微生物学病毒学基础知识点汇总
微生物学病毒学基础知识点汇总病毒,这个在微生物世界中既神秘又令人瞩目的存在,一直以来都是科学家们研究的焦点。
了解病毒学的基础知识点,对于我们认识生命的奥秘、预防和控制疾病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微小却影响力巨大的世界。
一、病毒的定义与特点病毒是一类由核酸(DNA 或 RNA)和蛋白质外壳组成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它们体积微小,通常在 20 300 纳米之间,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进行增殖。
病毒的特点鲜明。
首先,它们没有细胞结构,缺乏独立进行代谢和繁殖所需的酶系统。
其次,病毒具有严格的寄生性,只能在特定的宿主细胞中存活和繁殖。
再者,病毒的遗传物质非常简单,但其变异能力却很强,这使得病毒能够迅速适应环境的变化。
二、病毒的形态与结构病毒的形态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球形、杆状、丝状、砖形、子弹形等。
其结构通常包括核心和衣壳两部分。
核心由病毒的核酸组成,是病毒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衣壳则是由蛋白质构成,其作用是保护核酸,并参与病毒与宿主细胞的识别和吸附。
有些病毒的衣壳外面还有一层包膜,包膜上镶嵌着病毒编码的糖蛋白,这些糖蛋白在病毒的感染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三、病毒的分类病毒的分类方法众多。
根据遗传物质的不同,可分为 DNA 病毒和RNA 病毒。
DNA 病毒如乙肝病毒,RNA 病毒如流感病毒、艾滋病病毒等。
按照宿主范围,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噬菌体)。
还可以根据病毒的形态、包膜有无等进行分类。
四、病毒的增殖病毒的增殖过程是一个独特而复杂的过程。
以吸附、侵入、脱壳、生物合成、装配与释放这几个阶段为主要步骤。
首先,病毒通过表面的蛋白质与宿主细胞表面的受体特异性结合,完成吸附。
然后,通过不同的方式侵入宿主细胞,如直接注入核酸、胞吞等。
进入细胞后,病毒会脱去衣壳,释放出核酸,开始利用宿主细胞的物质和能量进行生物合成,包括核酸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新合成的核酸和蛋白质在宿主细胞内装配成成熟的病毒粒子,最后通过裂解宿主细胞或出芽等方式释放出去,继续感染其他细胞。
高一生物病毒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生物病毒知识点归纳总结病毒是一类介于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的微生物,它们无法自主进行生物代谢,并且寄生于宿主细胞内完成生命周期。
病毒不仅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造成威胁,还可能引起严重的疾病。
在高一的生物学学习中,我们了解了关于病毒的一些基本知识,下面将对这些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一、病毒的结构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核酸可以是DNA或RNA,蛋白质包裹着核酸形成病毒颗粒。
病毒的形状多样,其中包括长条形、球形、多面体等。
二、病毒的分类根据病毒的核酸类型、寄主种类和病毒颗粒结构等特征,病毒可以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两大类。
DNA病毒包括单链DNA病毒和双链DNA病毒,RNA病毒包括单链RNA病毒和双链RNA病毒。
三、病毒的生命周期病毒寄生于宿主细胞内完成生命周期,可以分为感染、复制和释放三个阶段。
感染阶段是病毒通过侵入宿主细胞来建立感染的过程。
复制阶段是病毒利用宿主细胞的生物合成系统合成新的病毒颗粒。
释放阶段是病毒释放新合成的病毒颗粒,并使宿主细胞破裂或凋亡。
四、病毒的传播途径病毒可以通过直接接触、空气飞沫、水源、昆虫传媒和性传播等途径传播。
不同的病毒有不同的传播途径和寄主范围,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加强个人卫生、消毒、接种疫苗等措施来预防病毒传播。
五、常见病毒性疾病常见的病毒性疾病有流感、流行性感冒、水痘、麻疹、肝炎等。
这些疾病的病原体都是病毒,通过病毒的感染而引起,其中一些疾病对人类的健康具有严重威胁。
六、抗病毒免疫人体对抗病毒感染的主要机制是免疫系统的参与。
免疫系统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它们通过激活免疫细胞、产生抗体等方式来清除病毒。
人们可以通过依靠自身免疫能力或接种疫苗来提高对病毒感染的抵抗力。
七、病毒的应用尽管病毒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但病毒在医学、农业和基因工程等领域也有一些重要的应用。
例如,利用重组DNA技术可以将有益基因插入病毒,使其成为基因递送工具,用于治疗某些遗传性疾病。
总结:病毒是一类结构简单而复杂的微生物,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造成威胁。
第三章 病毒与亚病毒(笔记)
拟病毒(virusoid)
是包裹在真病毒粒子中的有缺陷的类病毒
探索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探索拟病毒和辅助病毒间的关系 组建新的弱毒疫苗 探索病毒本质和生命起源
朊病毒(prion,virino)
疯牛病(海绵状脑病)
一种感 染性蛋白粒子致病因子称朊病毒
PrPc已被克隆,空间结构由a__螺旋构成
朊病毒可由a_螺旋(PrPc) 变成b__折叠(PrPsc)
2.病毒特征
形态极其微小,必须在电镜下才能观察,一般都 具过滤性; 没有细胞构造,故也称分子生物;
其主要成分仅是核酸和蛋白质两种; 每一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不是DNA就是RNA; 既无产能酶系,也无蛋白合成系统;
2.病毒特征
利用宿主细胞设备进行增殖,不存在个体生长 和二均分裂等细胞繁殖方式; 在宿主活细胞内营专性寄生;
溶源菌
细菌的溶源性具有遗传性 溶源菌对同源噬菌体具有免疫性 溶源性细菌在培养中不易被查觉 复愈:溶源菌 失去前噬菌体 非溶源细胞 自发裂解和诱导裂解:有少数噬菌体可自发或 诱发裂解宿主细胞变成烈性噬菌体 溶源性细胞可获得一些新的生理特性 白喉杆菌 β-噬菌体 白喉毒素 宿主发病
昆虫病毒
核型多角体病毒(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NPV)
侵入(penetration)
收缩的尾鞘 (12环)
有尾噬菌体:注射方式将噬菌体核酸注入细胞1)通过尾部刺突固着于细胞; 2)尾部的酶水解细胞壁的肽聚糖,使细胞壁产生小孔;3)尾鞘收缩,核 酸通过中空的尾管压入胞内,蛋白质外壳留在胞外;
增殖过程中基因表达特点
基因表达有先有后
基因表达的顺序为:早期表达;次早期表达;核酸复 制;晚期表达
#壳体(capsid) 由壳粒以对称的形式,有规律地排 列成杆状、球状、廿面体或其他形状,构成病毒的 外壳。也称作衣壳,蛋白质外壳。 #包膜(envelope) 核衣壳外包裹的一层含蛋白质或 糖蛋白的类脂双层膜,是由病毒编码的一层封套。 有包膜病毒粒子是以出芽的方式穿过被侵染细胞的 核膜或原生质膜。包膜可能含有少量的糖蛋白,例 如人类免疫缺陷性病毒(HIV),也可能含有大量的糖 蛋白,例如单纯疤疹病毒(HSV)。病毒的包膜上具有 受体,它能使粒子附着并感染宿主细胞。
病毒笔记知识点总结
病毒笔记知识点总结一、病毒的基本概念1. 病毒的定义病毒是一种微小的生物粒子,它不能独立进行新陈代谢,也不能进行自我复制,需要寄生在细胞内才能繁殖。
病毒可以感染包括动物、植物、真菌和细菌在内的各种生物。
2. 病毒的结构病毒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组成,核酸包裹在蛋白质的外层中。
有些病毒还含有额外的脂质包膜。
病毒的结构相对简单,但能够表现出极高的遗传变异性。
3. 病毒的分类病毒按照感染宿主的种类可以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等;按照传播途径又可分为空气传播病毒、飞沫传播病毒、血液传播病毒等。
二、病毒的感染过程1. 病毒的感染方式病毒感染宿主的途径多种多样,包括空气传播、飞沫传播、血液传播、接触传播等。
病毒感染宿主的方式决定了防病毒策略的制定和实施。
2. 病毒的侵入过程病毒侵入宿主细胞的过程包括吸附、穿透、解壳、释放遗传物质等步骤。
这一过程是病毒感染的关键环节,也是疫苗和抗病毒药物研发的重点。
3. 病毒的复制过程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依靠宿主细胞的生物机器进行自我复制。
这一过程中包括基因转录、基因翻译、蛋白合成等步骤。
病毒复制的机理是病毒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三、病毒的致病机制1. 病毒感染对宿主细胞的影响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会对宿主细胞的结构、功能和生物代谢产生影响。
这些影响不仅是病毒病变的直接原因,也是诊断、预防和治疗的依据。
2. 病毒的致病性病毒的致病性是指病毒导致疾病发生或发展的程度和速度。
不同类型的病毒具有不同的致病性,对宿主造成的损害也各不相同。
3. 病毒的致病机制病毒致病的机制主要包括:直接病毒感染导致细胞死亡;诱导宿主免疫系统异常反应;导致宿主细胞基因突变等。
四、病毒的防治策略1. 病毒疫苗的研发病毒疫苗是预防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手段,它可以通过模拟病毒感染的过程来激发宿主免疫系统产生保护性免疫。
2. 抗病毒药物的研发针对不同类型的病毒,研发相应的抗病毒药物是控制病毒感染的重要手段。
病毒有关知识点生物
病毒有关知识点生物关键信息项:1、病毒的定义和基本特征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义描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病毒的结构组成核酸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蛋白质外壳描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包膜(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病毒的分类分类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类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病毒的繁殖方式具体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需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病毒与宿主的关系寄生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宿主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病毒的传播途径常见传播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殊传播途径(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病毒的致病性引发疾病的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致病机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病毒的防治方法预防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治疗手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病毒的定义和基本特征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一种核酸(DNA 或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生物。
病毒的基本特征包括:111 体积微小,需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112 无细胞结构,由核酸和蛋白质外壳组成。
八年级上册病毒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病毒知识点总结病毒是一种微生物,其大小远远小于任何生物。
病毒的传播容易引起各种疾病,如感冒、流感、艾滋病等等。
因此,对于病毒的了解仍然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针对八年级上册学习的病毒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病毒的定义病毒是一种寄生在细胞内的微生物,其存在形式多种多样,没有自己的代谢能力,需要通过寄生在宿主细胞内来生存、繁殖,并感染宿主细胞。
二、病毒的分类病毒有一定的分类方法,主要是按照宿主类型和RNA或DNA 的类型进行分类。
1.按宿主类型分类:(1)动物病毒:寄生于动物体内的病毒,可以导致多种动物疾病,如犬瘟热、禽流感等。
(2)植物病毒:寄生于植物体内的病毒,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病毒病”,会导致植物叶片变黄、凋萎等症状。
(3)细菌病毒:寄生于细菌体内的病毒,能够导致一些细菌性疾病,如痢疾、蜂窝织炎等。
2.按RNA或DNA的类型分类:RNA病毒和DNA病毒互相区别,其传播方式、生存条件、繁殖方式均有所不同。
RNA病毒包括流感病毒、乙肝病毒等,而DNA病毒包括天花病毒、人类乳头瘤病毒等。
三、病毒的传播途径我们很容易感染病毒,因为它可通过各种方式传播。
常见的传播途径包括以下几种:1、空气传播:一些病毒可以通过咳嗽、喷嚏、呼吸等方式在空气中形成飞沫,借此进行传播。
如流感病毒的传播。
2、接触传播:这是最常见的病毒传播方式之一,包括接触患者、接触患者的呕吐物、粪便、伤口分泌物等。
如腹泻、肝炎、艾滋病等。
3、水源传播:一些病毒可以通过被污染的水源进行传播,例如霍乱等。
四、病毒的预防病毒感染是要尽量避免的,因此我们应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
1、勤洗手:对于可能涉及病毒传播的情况,应勤洗手。
2、戴口罩:佩戴口罩可以减少空气传播病毒的可能性。
3、接种疫苗:接种疫苗可以预防某些病毒引起的疾病,如禽流感、乙肝等。
4、避免接触患者的体液等:不要用他人的毛巾、餐具、洁具等,并且要避免和患者接触分泌物或者血液。
五、病毒的治疗目前,针对病毒感染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病毒药物、病毒性感染的对症治疗等。
初一病毒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一病毒知识点归纳总结在这篇文章中,将对初一病毒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病毒的相关知识。
本文将从什么是病毒、病毒传播途径、病毒的症状和预防病毒感染等方面进行讨论。
1. 什么是病毒- 病毒是一种微型生物体,无法独立生存,需要寄生在宿主细胞中才能复制自身。
- 病毒由一种或多种核酸以及包裹在外面的蛋白质壳组成。
- 病毒的分类包括DNA病毒和RNA病毒两大类,其中DNA病毒以DNA为遗传物质,RNA病毒则以RNA为遗传物质。
2. 病毒传播途径- 空气传播:病毒通过患者的呼吸、喷嚏或咳嗽释放到空气中,他人吸入后易受感染。
- 接触传播:密切接触患者的皮肤、体液、唾液等可导致病毒传播。
- 飞沫传播:患者的飞沫在咳嗽、打喷嚏时传播到他人的呼吸道,导致感染。
- 食物、饮水传播:病毒通过受污染的食物或饮水被摄入体内,引发感染。
- 昆虫媒介传播:某些病毒可以通过昆虫叮咬传播给人类或其他动物。
3. 病毒的症状- 不同病毒感染会导致不同的症状,常见的症状包括发烧、咳嗽、流鼻涕、喉咙痛、乏力等。
- 有些病毒会导致特定疾病,比如流感病毒会引起流感,艾滋病病毒会导致艾滋病等。
4. 预防病毒感染- 勤洗手: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公共场所、患者或动物之后。
- 打喷嚏和咳嗽时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口鼻,避免将病毒传播到他人。
- 避免接触患者的体液和分泌物,避免密切接触感染源。
- 推行疫苗接种计划,提高自身免疫能力,减少病毒感染的风险。
-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室内通风、勤洗澡等。
总结:病毒是一种微型生物体,需要寄生在宿主细胞中才能繁殖。
病毒的传播途径包括空气传播、接触传播、飞沫传播、食物、饮水传播和昆虫媒介传播等。
病毒感染会导致不同的症状,常见的症状包括发热、咳嗽、流鼻涕、乏力等。
为了预防病毒感染,应采取勤洗手、遮住口鼻、避免接触病原体等措施,并推行疫苗接种计划。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也是预防病毒感染的重要措施。
病毒学复习笔记综述
二、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B virus, HBV )——嗜肝DNA病毒科
1、生物学性状
①形态结构(电镜下观察)
☞大球形颗粒(Dane颗粒):Dane 1970年首先发现有感染性的完整的HBV
颗粒,直径42nm。
包膜蛋白的组成:S--主蛋白(HBsAg);S+preS2--中蛋白;S+preS2+preS1--大蛋白内衣壳:呈20面体立体对称,27nm,
衣壳蛋白——核心抗原(HBcAg),可溶性蛋白——e抗原(HBeAg)。
核心:核酸:不完全双股环状DNA;
DNA多聚酶:病毒复制相关酶(具反转录酶、RNase H功能)。
☞小球形颗粒:22nm,主要为HBsAg,少量中蛋白和大蛋白。
☞管形颗粒:22×100-500,成分同小球型颗粒,两者均为过剩的病毒外壳,主要为
HBsAg,无感染性。
②基因组结构
3.2Kb不完全双链环状DNA;
负链——长链;正链——短链;
负链DNA含4个ORF:
S区:S基因、前S1基因和前S2基因
(HBsAg,Pre S1,Pre S2);
C区:C基因,前C基因(HBcAg,HBeAg)
P区:编码DNA多聚酶;
X区:编码HBxAg可反式激活细胞癌基
因及病毒基因,与肝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③病毒的复制
a、脱壳;
b、合成双链环状DNA;
c、合成4种mRNA;
d、前基因组RNA及DNA多聚酶进入病毒内衣壳;
e、负链DNA合成,前基因组降解;
f、复制出正链DNA;
g、病毒体释放。
与细胞受体结合,易发生抗原性漂移介导与细胞膜的融合。
病毒学复习重点.doc
病毒学提纲第一章导论•病毒:是一类体积微小、结构简单、严格寄生在易感细胞内,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病毒体(virion):完整的、成熟的、具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
•假病毒体(psedoviron):完整的病毒衣壳包裹了宿主的核酸。
•DNA前病毒:逆转录病毒RNA经过反转录形成的cDNA,病毒基因组的复制和转录都需要经过DNA中间体,这种DNA中间体称为前病毒。
•类病毒(viroid):很小的裸露RNA病毒,无衣壳, 又称感染性RNA。
•朊病毒(prion):传染性蛋白质颗粒。
仅由一种耐蛋白酶K的蛋白质组成。
•杂种病毒:两种病毒混合感染时,可以出现病毒核酸重组,即一种病毒颗粒中含有两种病毒的遗传物质,称为杂种病毒。
•卫星RNA,拟病毒(Virusiods):特点:单链RNA;其复制和衣壳化需要辅助病毒。
Evans法则(1973)•病毒必须存在于人的组织、血液,并在该处反复出现。
•病毒必须是一个“实体”,即在实验室中能很好地经动物或组织培养传代。
•在患病前有规律地缺乏病毒特异抗体。
•在疾病期间抗体有规律地出现:IgM、IgG、sIgA•抗体的产生伴随有在相应组织中存在病毒。
•无类似有关的其他病毒或抗体。
•能用特异性疫苗预防此种疾病。
科赫原则•第一,必须在所有病人身上发现病原体;•第二,必须从病人身上分离并培养出病原体;•第三,把培养出的病原体接种给动物,动物应该出现与病人相同的症状;•第四,从出现症状的动物身上能够分离培养出同一种病原体。
第二章病毒的分类与命名1.病毒的分类原则:核酸的类型、结构及相对分子量病毒的形状和大小病毒体的形态结构病毒体对乙醚、氯仿等脂溶剂的敏感性病毒在细胞培养上的特性除脂溶剂外对其他化学和物理因子的敏感性流行病学特点:宿主范围、传播方式、媒介种类、临床病理学特征。
2.病毒分类系统:DNA病毒:单链DNA病毒—大肠杆菌噬菌体M13双链DNA病毒---大肠杆菌T4噬菌体、人腺病毒DNA与RNA反转录病毒:HBV、HIVRNA病毒:双链RNA病毒负链单链RNA病毒正链单链RNA病毒裸露RNA病毒类病毒亚病毒因子第三章病毒的形态与结构1.无包膜病毒体称裸露病毒(naked virus)有包膜病毒体称包膜病毒(enveloped virus)2.核心和衣壳构成核衣壳(viral nucleocapsid)核心(Viral core)位于病毒体的中心由一种类型的核酸构成(DNA或RNA)构成病毒的基因组(genome)衣壳(Viral capsid)包绕在核酸外面的蛋白质外衣主要功能:保护核心内的核酸免受破坏介导病毒核酸进入宿主细胞具有抗原性包膜(envelope)功能:维护病毒体结构的完整性保护核衣壳对干燥、热、酸和脂溶剂等敏感病毒蛋白特性:包膜的蛋白质由病毒基因编码,常位于病毒体的表面构成突起,称剌突(spike)或包膜子粒(peplomer)与致病性,免疫性及血清学鉴定密切相关结构蛋白:包括衣壳蛋白、基质蛋白、包膜蛋白等。
南开大学病毒学笔记
病毒学(Virology)目录一.病毒的基本性质二.噬菌体Phage三.动物病毒四.昆虫病毒五.植物病毒六.Prion(朊病毒)第一章病毒的基本形状第一节前言一.病毒学知识的起源1898年,Beijerinck证明烟草花叶病毒的致病因子能通过滤菌器,且能连续传播;1911年,Rous发现一种病毒使鸡发生恶性肿瘤;1925年,Twert et al. 发现了噬菌体;1930年,电镜显示了Virus的结构细节;1935年,Stanley结晶出1971年,美Diener 发现类病毒;1981-1983年,澳大利亚发现拟病毒;1982年,美发现朊病毒(Prion),又称蛋白质侵染因子;1983年,将上述三类即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归为亚病毒(Subviruses)二.What is Virus ?1.Lwoff(1957):Virus是具有感染相地潜在的寄生于细胞内的潜在的致病实体:(1)只有一种核酸(2)只增殖遗传物质(3)能生长和二分裂(4)没有产生能练的酶系统。
2.Luria & Darnell(1967):Virus是这样的实体:即它们的基因组是利用细胞的合成机构在活细胞内进行复制的核酸单元并合成能使Virus的基因组转移到其它细胞中去的专一性因子。
这个论述表明了Virus的两个基本特征:(1)具有能利用宿主的细胞结构的专一性遗传物质(2)具有细胞外的形式——病毒体(Virion)是在遗传物质控制下产生的,充当把病毒基因组转移到其它细胞中去的一种载体。
3.Virus是这样的实体:利用宿主细胞的生化机制进行遗传信息的表达、复制,且具有细胞外的形式——病毒体,没有自主代谢能力,充当将病毒从一个细胞传递到其它细胞中去的载体(The Biology of Microbiology , 8th edition )。
4.Virus是一类有生命特性的遗传单位三.Virus的大小和形态:大小:最大300nm痘病毒形态:球状、块状、丝状四.Virus的结构1.基本结构:核衣壳(nucleocapsid):由核酸和蛋白质衣壳组成(1)核心为病毒体的中心部分,主要由核酸组成——核髓(2)衣壳(capisd)是包围在核心外面的蛋白质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B virus, HBV )——嗜肝DNA病毒科
1、生物学性状
①形态结构(电镜下观察)
☞大球形颗粒(Dane颗粒):Dane 1970年首先发现有感染性的完整的HBV
颗粒,直径42nm。
包膜蛋白的组成:S--主蛋白(HBsAg);S+preS2--中蛋白;S+preS2+preS1--大蛋白内衣壳:呈20面体立体对称,27nm,
衣壳蛋白——核心抗原(HBcAg),可溶性蛋白——e抗原(HBeAg)。
核心:核酸:不完全双股环状DNA;
DNA多聚酶:病毒复制相关酶(具反转录酶、RNase H功能)。
☞小球形颗粒:22nm,主要为HBsAg,少量中蛋白和大蛋白。
☞管形颗粒:22×100-500,成分同小球型颗粒,两者均为过剩的病毒外壳,主要为
HBsAg,无感染性。
②基因组结构
3.2Kb不完全双链环状DNA;
负链——长链;正链——短链;
负链DNA含4个ORF:
S区:S基因、前S1基因和前S2基因
(HBsAg,Pre S1,Pre S2);
C区:C基因,前C基因(HBcAg,HBeAg)
P区:编码DNA多聚酶;
X区:编码HBxAg可反式激活细胞癌基
因及病毒基因,与肝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③病毒的复制
a、脱壳;
b、合成双链环状DNA;
c、合成4种mRNA;
d、前基因组RNA及DNA多聚酶进入病毒内衣壳;
e、负链DNA合成,前基因组降解;
f、复制出正链DNA;
g、病毒体释放。
与细胞受体结合,易发生抗原性漂移介导与细胞膜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