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导学案

合集下载

咬文嚼字教案优秀3篇

咬文嚼字教案优秀3篇

咬文嚼字教案优秀3篇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习本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2.明确字词意义有词典义和联想义的区别。

能力目标

1.分析评价课文观点。

2.借鉴吸收课文的写法。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阅读、写作要“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炼与吻合”。

●教学重点

了解文章结构,确定中心论点,评价作者的观点。

●教学难点

学习揣摩本文透辟例析的方法,克服写作中习惯性流弊。

●学习方法

1.指导学习,讨论归纳,共同评析;

2.制作卡片,整理文章内容,进行专题讨论;

3.练习巩固,提高写作。

●教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胶片或多媒体设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掌握文章内容,理出作者观点,结合练习题进行评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同学习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的一篇谈文章的文章——《咬文嚼字》。“咬文嚼字”是个成语,它在平时的语言运用中是什么意思?

明确:指过分地斟酌字词或死抠字眼,讽刺不必要的抠住字眼不放,不领会文章精神,或者当众讲话时炫耀自己的学识。

好!同学们的回答非常正确,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词典中是如何解释的。

投影或多媒体显示以下内容:

《汉语大词典》中列有三个义项:

①形容过分推敲字句。

②形容掉书袋或卖弄才学。

③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

同学们,这三个义项,可以这么说,没有一个褒扬的。那么,这个成语出自何处呢?元代无名氏写的剧本《杀狗劝夫》的第四折,有这样一句台词:“哎,使不得你咬文嚼字。”这便是它的出处。无论是出处,还是词典的解释,这个词都没有褒扬的意思,而朱光潜先生却把它作为文章的标题,大书特书。他是如何理解这个词的呢?下面就请同学们细研课文,看一看“咬文嚼字”的新意义。

《咬文嚼字》教案

《咬文嚼字》教案

《咬文嚼字》教案

教案名称:《咬文嚼字》教学活动设计

教案目标:

1. 了解和理解《咬文嚼字》的含义和背景;

2. 提高学生对汉字的认识和理解;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 理解和运用《咬文嚼字》的含义;

2. 学会分析和解读《咬文嚼字》中的典故和成语;

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准备:

1. 课文《咬文嚼字》的复印件;

2. 电子设备和投影仪;

3. 笔记本电脑和打印机;

4. 黑板、白板和彩色粉笔;

5. 学生的作业本。

教学过程:

引入活动:

1. 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咬文嚼字》的背景和作者;

2. 引导学生思考《咬文嚼字》的含义,并与学生一起探讨。

阅读理解:

1. 教师分发《咬文嚼字》的复印件给学生,让学生独立阅读;

2. 学生阅读后,教师提问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3. 教师解释生词和短语,并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的典故和成语。

讨论和分析:

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咬文嚼字》中的典故和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2. 学生展示自己的分析和解读,并与其他组进行交流和讨论;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各个典故和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写作练习:

1. 教师提供几个与《咬文嚼字》相关的题目,让学生选择一个进行

写作练习;

2.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写一篇关于《咬文嚼字》的文章;

3. 学生交换作文,互相评价和修改。

总结和展示:

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并与其他同学分享;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表现;

3. 教师布置下节课的作业。

拓展活动:

1. 学生自主学习和了解其他与《咬文嚼字》相关的典故和成语;

《咬文嚼字》教案教学设计

《咬文嚼字》教案教学设计

《咬文嚼字》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语言与逻辑”中的《咬文嚼字》一文。该文选自朱光潜的《咬文嚼字》,主要论述了文学阅读与写作中“咬文嚼字”的重要性,强调了文字的准确性和生动性在文学创作中的价值。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咬文嚼字”的概念及其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

2. 学会通过咬文嚼字的方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理解咬文嚼字在文学创作中的价值,并能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教学重点:分析文章中的典型例子,学会咬文嚼字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让学生体会咬文嚼字的重要性。

a. 出示两个句子:“他生气了。”和“他愤怒地瞪大了眼睛。”

b. 让学生讨论这两个句子的表达效果,引导学生关注文字的准确性。

2. 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咬文嚼字的概念及作用。

3. 课堂讲解

a. 分析文章中的典型例子,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讲解咬文嚼字的方法。

b. 讲解咬文嚼字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和写作水平。

4. 随堂练习

a. 让学生根据所学方法,修改自己的一篇作文片段,提高文

字的准确性。

b. 选取一篇课文段落,让学生分析其中的咬文嚼字之处。

六、板书设计

1. 《咬文嚼字》

2. 内容:

a. 咬文嚼字的概念

b. 咬文嚼字的方法

c. 咬文嚼字的作用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修改自己的一篇作文,要求运用咬文嚼字的方法,

高二语文《咬文嚼字》的教案通用

高二语文《咬文嚼字》的教案通用

高二语文《咬文嚼字》的教案通用教案内容:

一、教学内容

本课教材为人教版高二语文《古代诗歌散文选读》第六单元《咬文嚼字》。本文是南朝梁代文学家萧统在《文心雕龙·咬文嚼字》中的一篇论文,主要论述了文学创作中应该注重字词的选择和运用,以及文学修辞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咬文嚼字”的含义,认识到文学创作中字词选择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理论作品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3. 通过本文的学习,提高学生对文学修辞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理解“咬文嚼字”的含义,掌握文学创作中字词选择的重要性。

难点:古代文学理论作品的阅读理解,文学修辞的鉴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以一个常见的成语“字斟句酌”引入,让学生谈谈对这个成语的理解,引出本课的主题《咬文嚼字》。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对不理解的

部分做好标记。

3. 课堂讲解:

a. 讲解“咬文嚼字”的含义,解释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b. 分析课文中的例句,讲解文学修辞的手法和效果。

c. 引导学生理解文学创作中字词选择的重要性。

4. 课堂讨论:让学生就课文中的某个观点或例句展开讨论,分享

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5. 随堂练习:出一道关于文学修辞的练习题,让学生现场作答,

教师点评。

7. 布置作业:让学生就课文中的某个观点或例句写一篇短文,谈

谈自己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

1. “咬文嚼字”的含义

2. 文学创作中字词选择的重要性

《咬文嚼字》教案(通用

《咬文嚼字》教案(通用

《咬文嚼字》教案(通用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咬文嚼字》这篇文章。该文章选自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涉及章节为“表达与交流”。文章通过对汉字的拆解和分析,揭示了汉字的趣味性和深刻内涵,培养学生对母语的热爱和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详细内容包括汉字的结构、成语的来源、诗词中的对仗和修辞手法等。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和结构,感受汉字的独特魅力。

2.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成语、典故和修辞手法的能力,提高表达与交流的水平。

3. 激发学生对母语的热爱,培养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汉字的结构与演变、成语的来源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咬文嚼字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有趣的汉字拆解图片,引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进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讲解汉字的起源、演变和结构,让学生了解汉字的

博大精深。结合教材,分析文章中的成语、典故和修辞手法。

3. 例题讲解:选取文章中的典型例句,讲解咬文嚼字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句子中的关键词和修辞手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教材中的其他例句,巩

固所学内容。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汉字的趣味性和生活中的咬文嚼字现象,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

1. 《咬文嚼字》

2. 主要内容:

汉字的起源、演变和结构

成语的来源和修辞手法

咬文嚼字的方法和技巧

3. 关键词:汉字、成语、修辞、咬文嚼字

高二语文教案《咬文嚼字》(优秀6篇)

高二语文教案《咬文嚼字》(优秀6篇)

高二语文教案《咬文嚼字》(优秀6篇)

篇一:高二语文教案《咬文嚼字》篇一

教学目的:

1、分析评价课文观点。

2、通过对文中几个实例的品味,体会斟酌文字与精确地传情达意之间的重要关系。

教学重点:

体会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

教学难点:

学会在阅读和写作中“咬文嚼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咬文嚼字”《汉语大词典》中列有三个义项:

①形容过分推敲字句;

②形容掉书袋或卖弄学问;

③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幻灯片显示)

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咬文嚼字》,则提倡我们要咬文嚼字,那么作者笔下的'咬文嚼字'有什么样新的意义呢?作者为什么要提倡咬文嚼字呢?

二、作者简介:

三、分析课文观点:

1、作者笔下的'咬文嚼字'有什么新的含义?(读第3段)

2、作者为什么提倡咬文嚼字?

明确:看课文例子分析道理:

(1)“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的修改不同句式,不同意味文字和思想情感关系密切

(2)《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增减文字,意味不同

(3)“僧推月下门”一句的推敲不同字眼,不同意味

(4)《惠山烹小龙团》三、四句的剖析用联想义,意蕴丰富

(5)“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滥词旧语,毫无新意

在上述讨论基础上列举课外寻找的实例并加以评说。

教师先引一些学生熟悉的实例先行进行解说,如:

(1)原文:眼看朋辈成新鬼改文:忍看朋辈成新鬼

(2)原文:春风又到江南岸改文:春风又绿江南岸

(3)原文:红杏枝头春意浓改文:红杏枝头春意闹

(4)填词:女飞人乔伊娜那令人xx的速度在人类追求极根的理想中书写了辉煌的一笔。

提示:这句话中包含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大家填写的词是什么?知道作者是怎么写的吗?

《咬文嚼字》教案优秀3篇

《咬文嚼字》教案优秀3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咬文嚼字》教案优秀3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白话文给您最好的朋友。

《咬文嚼字》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理出作者观点。

2、结合练习,品味佳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3、通过品味佳句,培养学生发表独立见解的能力。

教学重点:

培养求真求是“咬文嚼字”的精神。

教学难点:

借鉴本文的分析方法,培养求异创新的思维方式,并运用到写作中去。

教学设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二课时

第一课时:

A、导入

下面两个句子中,哪个更符合林黛玉的形象特征?说明理由。

两弯似蹙非蹙的 烟眉,一双似喜非喜的含情目。

两弯似蹙非蹙的 烟眉,一双似泣非泣的含露目。

明确:学生也许会有不同的想法和见解,只要自圆其说即可,教师应该给以相应的鼓励。

总结:师提出自己的观点——比较认同第二种描写。

理由:

1、含露者,是说黛玉的两眼常似湿润,就好象仙露明珠,就象文中后面的“泪光点点,娇喘微微”用意相同。

2、从林黛玉一生的悲剧来看,她的前生是一棵绛株草,来到人世间就是为了偿还眼泪的,可以说她就是水做的,

而“泣”和“露”正是对她悲剧人生的准确表述。

3、“蹙”是皱眉的意思,皱眉应该是身体不适或者心里不痛快的时候的一种表情,也正合了后面的描写。而似喜非喜,林妹妹的喜从何呢?

对于《红楼梦》这部巨著来说,这20个字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但是只要我们仔细斟酌就会发现,这短短的几个字却可以把林妹妹的一生都概括在内了。如果说鲁迅作品的每一页都挤满了研究者的脑袋,那么《红楼梦》中的每个字每个标点符号都浸透着红学家的心血,可见咬文嚼字的重要,下面我们就看看朱光潜先生是怎样咬文嚼字的呢?

有关高中语文《咬文嚼字》优质教案

有关高中语文《咬文嚼字》优质教案

有关高中语文《咬文嚼字》优质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具体章节为《咬文嚼字》。文章通过对汉字的深入剖析,阐述了汉字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详细内容涉及汉字的结构、演变、字义、成语、诗词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

1. 理解文章内容,掌握汉字的基本知识,提高对汉字文化的认识。

2. 分析和评价作者的观点,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激发对母语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难点:汉字的结构、演变及字义的理解;成语、诗词的鉴赏。

2. 教学重点:文章观点的分析与评价;培养学生对母语的热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有趣的汉字图片,引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进而导入本课。

2. 讲解:详细讲解汉字的结构、演变、字义等知识,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生活中遇到的有趣汉字现象,如谐音、成语等。

4. 例题讲解:分析文章中提到的成语、诗词,讲解其含义和背后的故事。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他成语、诗词,并进行分享。

7.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汉字游戏,如猜字谜、成语接龙等,提高课堂趣味性。

六、板书设计

1. 《咬文嚼字》

2. 主要内容:

汉字的结构与演变

汉字字义的理解

成语、诗词鉴赏

3. 重点、难点:文章观点分析与评价;汉字文化内涵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

(1)请举例说明汉字中的谐音现象,并分析其文化内涵。

(2)鉴赏一首古诗词,结合汉字知识分析其意境和表达效果。

高二语文《咬文嚼字》的教案通用

高二语文《咬文嚼字》的教案通用

高二语文《咬文嚼字》的教案通用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具体章节为《咬文嚼字》。课

文主要围绕汉字的准确运用和词语的锤炼进行阐述,强调在阅读和写

作中要注重文字的严谨性和表达的准确性。详细内容包括:1. 字词的

精确含义;2. 近义词的辨析;3. 词语的活用;4. 修辞手法的运用。

二、教学目标

1. 掌握字词的精确含义,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学会辨析近义词,增强写作表达能力。

3. 了解词语的活用方法,提高语言运用水平。

4. 掌握修辞手法,丰富表达效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1. 字词精确含义的理解;2. 近义词的辨析与应用;3. 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1. 字词的准确运用;2. 词语的锤炼;3. 提高阅读和

写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引用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重要性,引发

学生的兴趣。

3. 课堂讲解:

a. 讲解字词的精确含义,结合例句进行分析;

b. 分析近义词的辨析方法,举例说明;

c. 介绍词语的活用方法,举例示范;

d. 阐述修辞手法的作用及运用,举例讲解。

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互动环节:学生互相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

1. 字词精确含义;

2. 近义词辨析;

3. 词语活用;

4. 修辞手法。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

a. 解释下列词语的精确含义:明媚、忧郁、矫健、蹒跚。

b. 辨析下列近义词:优美、优雅、优良、优异。

《咬文嚼字》教案

《咬文嚼字》教案

咬文嚼字教案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 了解什么是“咬文嚼字” - 掌握咬文嚼字的意义和影响 - 学会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和写出准确的文字表达 - 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修养

二、教学重点

•掌握咬文嚼字的概念和作用

•学会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和文字表达

•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和文字修养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

1. 什么是“咬文嚼字”

•通过幻灯片或视频介绍“咬文嚼字”的概念和起源

•引导学生讨论“咬文嚼字”的意义和作用

2. 咬文嚼字的意义和影响

•分组活动: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列出咬文嚼字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和影响

•小组展示:各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其他学生进行点评和补充

•教师总结:对小组讨论和展示的内容进行总结和概括,强调咬文嚼字的重要性和价值

3. 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课堂练习:提供一些句子让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进行修整

•学生演示:学生上台演示修整句子的过程,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指导

•教师点评:教师对演示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点评和解答

4. 准确的文字表达

•课堂练习:提供一些语句让学生进行文字表达,要求准确清晰

•学生分享:学生上台分享自己写的文字表达,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点评

•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文字表达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教学方法

•视频展示:通过展示视频让学生了解“咬文嚼字”的概念和起源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演示指导:通过学生演示修整句子和文字表达的方式进行实际操作和指导

•学生分享:通过学生上台分享和点评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表达和批判思维能力

五、教学评估

•小组讨论评价:对小组讨论和展示的内容进行评价和点评

《咬文嚼字》教案

《咬文嚼字》教案

《咬文嚼字》教案

教案名称:《咬文嚼字》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咬文嚼字》的含义和背景;

2. 学习和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文词汇和短语;

3. 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字词理解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教学重点:

1. 了解《咬文嚼字》的含义和背景;

2. 学习和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文词汇和短语。

教学难点:

1. 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字词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教学准备:

1. 课文《咬文嚼字》的复印件;

2. PPT或黑板、白板等教学工具;

3. 相关的词汇表和短语表。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5分钟)

介绍《咬文嚼字》的背景和含义,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的动力。

Step 2:词汇学习(15分钟)

通过PPT或黑板、白板等教学工具,教授一些常见的文言文词汇和短语,如“咬文嚼字”、“文过饰非”、“矫揉造作”等。解释词汇的意思和用法,并进行例句的展示和讲解。

Step 3:课文阅读(20分钟)

让学生阅读《咬文嚼字》的课文,理解文章的大意和作者的观点。

可以适当进行分段阅读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Step 4:课文分析(15分钟)

分析课文的语言特点,让学生找出其中的典型句式和修辞手法,并

解释其用法和效果。可以通过让学生举例子、比较不同句式和修辞

手法的差异等方式进行讨论。

Step 5:语言运用(20分钟)

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词汇和短语,进行一些语言表达的练习和活动。

可以设计填空题、改写句子、仿写段落等任务,让学生巩固所学的

知识,并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咬文嚼字》导学案

《咬文嚼字》导学案

咬文嚼字》导学

熟习课文,把握结构,分析评价课文观点,注意筛选重点语句。

从课文内容 ,写法上获得启示,学会在写作中 “咬文嚼字 ”。

预习案

1、了解有关常识

文艺随笔:文艺随笔是一种形式灵活,笔调轻松,富有趣味性的批评样式。随笔很注重内容 的知识性,它不像规范的论文那样,注重逻辑和理论论证,而且选用富有趣味性的材料做铺垫, 从中引出对某种观点和哲理的议论,再与文学领域的有关话题联系起来加以评论。随笔的行文很 讲究文采,笔调轻松活泼、亲切随意,深入浅出。

2、作家作品

朱光潜( 1897--1986 ),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石、孟实,安徽桐城人,主要著作 有《文艺心理学》和《诗论》 。解放后一直是北大教授。其所著《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 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迄今为止无人敢取代它的地位,无作品敢替代此书。文革中,他蹲在 牛棚里翻译了百万言的黑格尔的《美学》 。主要作品有《文艺心理学》 《悲剧心理学》 《诗论》《西 方美学史》《谈美书简》等。

3、炼字,修辞方法之一,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 词来表情达意。其目的在于以最恰当的字词,贴切生动地表现人或事物。

.炼字题如何设问

1)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

鉴赏关键词)

2)诗中的 “诗眼 ”关“键字 ”是哪一个?为什么?(找出关键词并鉴赏) 3)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比较鉴赏)

2、答题步骤

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咬文嚼字教案10篇

咬文嚼字教案10篇

《咬文嚼字教案》

咬文嚼字教案(一):

《咬文嚼字》教案

一、教材分析

1.课文的特点及地位

《咬文嚼字》是人教版语文第二册第四单元第一篇文章,第四单元是一个文化随笔单元。《咬文嚼字》是朱光潜先生讲述文字重要性的一篇文化随笔,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很富有理趣。

2.课文的重点与难点

本单元教学要求有四个方面:一是要整体把握文章的资料和风格,二是提炼作者的主要观点,三是品味妙语佳句,四是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课文重点:提炼朱光潜先生的观点,品味妙语佳句

课文难点:透过品味妙语佳句,从而体会到朱光潜的观点;在品味语言时能发表自己的观点。

二、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了解《咬文嚼字》的主要观点

2.潜力目标

透过品味佳句,培养学生的鉴赏潜力

透过品味佳句,培养学生发表独立见解的潜力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

四、教法分析

1.理论依据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2.三步教学法

整体感知拓展延伸迁移应用。它贴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突出学生主体,有利于培养学生潜力。

3.具体操作

⑴立足课本整体感知⑵跳出课本拓展延伸

⑶品评鉴赏培养潜力⑷举一反三迁移应用

五、学法分析

1.学生现状:高一学生具有理解一般散文的潜力。抓表层易,知本质难;知思路易,明思路难。但高一学生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发表个人观点的人较多。

2.学法指导

⑴通读全文两遍,理清思路,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理清思路的潜力

⑵在教师引导下,鉴赏诗句,培养思维潜力

⑶在鉴赏诗句,组织语言时,将思想用文字表达出来,培养写作潜力

六、教学过程分析

1.课文感知

提问:为什么要咬文嚼字?咬文嚼字作用何在?

咬文嚼字 消灭错别字

咬文嚼字  消灭错别字

《咬文嚼字——消灭错别字》导学案(一)

编写人:王新翠审定:高二语文组

教师寄语:生活是一本精深的书,别人的注释代替不了自己的理解,愿你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学习目标】

1.认识消灭错别字的意义,了解错别字的类型和消灭错别字的方法。

2.能够改正一些常见的错别字。

3.养成正确书写,努力做到不写错别字。

【学习重点】

了解错别字的类型和消灭错别字的方法

【学习难点】

能够改正一些常见的错别字

【知识链接】

高考指导

在高考识记现代汉字字形的试题中,考生失分的主要原因有四点:①形近字致误;

②音同或音近致误;③音形都接近致误;④音同义近致误。

要避免重蹈以上误区,并准确解答字形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据义定形”,即根据词语意义来确定答案应是诸多同音字或形近字中的哪个字。如2001年全国高考试题中“融汇贯通”应为“融会贯通”(“会”是融合之意);“凋蔽”应为“凋敝”(“敝”为破旧衰败之意)。

第二,利用汉语的构词规律来分析错别字。汉语构词有一个规律,一个词常常是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如“貌合神离”中的“貌”和“神”相对,“合”与“离”相反,在这里若将“合”写作“和”就讲不通了。

第三,平时养成勤查字典、词典的习惯,搞清楚某些成语、的来源、出处,遵照成语的一些固定写法。如“再接再厉”的“厉”,是“磨砺”(引申为“奋勉”“努力”)的意思,但成语沿用古字(“厉”是“砺”的本字,二者在这一意义上为古今字),不能写作“砺”,更不能写作“励”。

【学习过程】

一.阅读“错字百出”和“工具箱“一节,填空。(A级)

1.错别字形式“各有千秋“,一般有三种现象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最新9篇)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最新9篇)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最新9篇)

《咬文嚼字》教案篇一

江西省广丰中学高翔

一、教材分析

1.课文的特点及地位

《咬文嚼字》是人教版语文第二册第四单元第一篇文章,第四单元是一个“文化随笔”单元。《咬文嚼字》是朱光潜先生讲述“文字重要性”的一篇文化随笔,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很富有“理趣”。

2.课文的重点与难点

本单元教学要求有四个方面:一是“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风格”,二是“提炼作者的主要观点”,三是“品味妙语佳句”,四是“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课文重点:提炼朱光潜先生的观点,品味妙语佳句

课文难点:通过品味妙语佳句,从而体会到朱光潜的观点;在品味语言时能发表自己的观点。

二、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了解《咬文嚼字》的主要观点

2.能力目标

通过品味佳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通过品味佳句,培养学生发表独立见解的能力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

四、教法分析

1.理论依据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2.三步教学法

整体感知——拓展延伸——迁移应用。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突出学生主体,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

3.具体操作

⑴立足课本整体感知⑴跳出课本拓展延伸

⑴品评鉴赏培养能力⑴举一反三迁移应用

五、学法分析

1.学生现状:高一学生具有理解一般散文的能力。抓表层易,知本质难;知思路易,明思路难。但高一学生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发表个人观点的人较多。

2.学法指导

⑴通读全文两遍,理清思路,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理清思路的能力

⑴在教师引导下,鉴赏诗句,培养思维能力

⑴在鉴赏诗句,组织语言时,将思想用文字表达出来,培养写作能力

高中语文咬文嚼字教案(优秀4篇)

高中语文咬文嚼字教案(优秀4篇)

高中语文咬文嚼字教案(优秀4篇)

《咬文嚼字》教案篇一

教学目的

一、在理清文意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二、深人体会作者“文字和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关系”的主张。

三、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习惯,培养“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精神。

教学设想

一、本文是一篇文学论文,也可看作是一篇文艺随笔,重点内容要放在对文意的理解及借鉴上,因此可以把教学安排为两部分,先对文意深入理解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启发学生改变“套板反应”的通病,从而在今后对语言的理解运用时自觉养成谨严的习惯。

二、对文意理解可以让学生自己借助于注释及工具书在上课之前充分预习,课上老师对个别难点做适当点拨。

三、如条件允许,利用计算机可把板书制作成多媒体演示文稿,以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四、知识应用能力训练。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对文意深入理解分析并做简要评价

教学步骤

一、导人新课

一提到“咬文嚼字”这个词,人们往往会觉得这是对有些人为了卖弄学问而在某些字句上故意纠缠的极大讽刺,很少会想到有什么积极意义。的确,如果你查词典,你会发现词典上的三个解释无一不含贬义。而今天,当你读过了朱光潜先生这篇《咬文嚼字》,你会发现,这个成语被赋予了一种新的含义,它对我们养成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作者介绍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早年曾在武昌高等师范学校、香港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学习,并获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美学学会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香港大学名誉教授等职。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诗论》、《谈文学》、《西方美学史》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咬文嚼字》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分析文章结构,概括文章内容,理出作者观点。

2、品味佳句,培养发表独立见解的能力

3、体会在文学创作、阅读中“咬文嚼字”的作用与意义,培养学生在阅读与写作中具备“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精神。

【学习过程】

预习学案

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填空

朱光潜(1897年-1986年),笔名孟实、盟石。安徽桐城人。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北京大学教授。主要作品有、、、等。

文艺随笔:也叫,是的一种。文艺评论是的文章。

2、给下列字注音

锱铢()()箭镞()岑()寂牍()下乘()蕴藉()()付梓()咀嚼( ) 拘( )礼付梓( ) 清沁( )肺腑斟( )酌憎( )恶深恶痛嫉 ( ) 尺牍( ) 流弊( ) 3、解释词义:

推敲:

蕴藉:

学富五车:

才高八斗:

锱铢必较:

3、通读全文,把握故事情节,理清线索

第一课时

【文本探究】

一、导入课文

福楼拜说过:“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下面给

大家三个词:“发展”“在”“中国”,请大家把它们合理组合,看看它的意思有何不同?为什么?

二、导引自学

1、咬文嚼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三个解释:

A.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

B.形容卖弄才学

C.形容强词夺理或狡辩。

1、学习马列主义理论要领会其精神实质,切不可一味地咬文嚼字。()

2、此君肚里学识稀薄,但在人前说起话来却常常咬文嚼字,极尽哗众取宠之能事。()

3、此事明明是你错了,你再咬文嚼字也毫无用处。()

原来的意义是贬义的,朱先生在文中却反其道而行之,大胆的提出了新的观点,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出答案。

2、阅读全文,理清整体思路,划分全文结构层次。

三、合作探究

1、作者举的下列例子分别说明一个什么道理?试分别加以概括。

(1) “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的修改。

(2) 《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

(3) “僧推月下门”一句的推敲。

(4) 《惠山烹小龙团》三、四两句的剖析。

(5) “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

2、阅读最后一小节。作者提倡咬文嚼字,实际在提倡一种什么精神?你认为怎样才能做到咬文嚼字?

四、归纳小结

【小结】好句不厌百回改,妙语多从锤炼来。杜甫的“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贾岛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卢延让的“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孟郊的“夜吟晓不休,苦吟鬼神愁”,无不诠释者美言妙语背后诗人锤炼语言的艰辛,也许正如王安石所言:“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看来要创造出足以“泣鬼神”的佳句,还真得好好地“咬文嚼字”。

五、【拓展延伸】

(一)对下面文字进行对比,体会科学文字与文学语言在表达上的不同。

1、白日依山尽,黄河流入海\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2、红杏枝头春意闹\浓。—一宋祁《玉楼春》

3、春风又绿\过\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王安石《泊船瓜洲》

4、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数枝开。—一卢梅坡《早梅》

(二)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水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话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你简要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