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中风
针灸治疗中风ppt
对患者进行饮食、运动等方面的指导,以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指导
针灸治疗中风的康复护理
针灸治疗中风的注意事项和禁忌
04
严格把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重视消毒和操作规范
合理选择穴位
针灸治疗中风的注意事项
伴有严重的心肝肺肾疾病或出血倾向的患者不宜进行针灸治疗。
妊娠早期和中风急性期患者不宜进行针灸治疗。
要点三
政策支持
争取政府支持和资金投入,加强针灸治疗中风领域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动针灸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推广应用
积极推广针灸治疗中风的适宜技术,加强各级医疗机构的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临床疗效 Nhomakorabea服务质量。
普及科学知识
加强公众对针灸治疗中风的科学知识普及,提高患者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促进针灸治疗的广泛应用。
针灸可以刺激肌肉组织,促进肌肉的血液循环,预防和改善肌肉萎缩。
针灸可以缓解中风后疼痛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针灸可以辅助药物治疗,提高药物的疗效,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
针灸治疗中风的原理和作用
作用
缓解疼痛
辅助治疗
改善肌肉萎缩
针灸治疗中风的正确方法
02
如百会、印堂、太阳等,可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中西医结合
针灸治疗中风的研究方向和挑战
要点三
作用机制研究
深入探讨针灸治疗中风的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要点一
要点二
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研究
开展大规模、多中心、前瞻性的针灸治疗中风研究,制定相关标准和规范,提高针灸治疗的质量和水平。
对比研究
开展与西医常规治疗的对比研究,评估针灸治疗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中医专业考试试题:中风的针灸治疗
中医专业考试试题:中风的针灸治疗今天总结中关于中风的针灸治疗。
中风,中医病名,有外风和内风之分,外风因感受外邪(风邪)所致,在《伤寒论》名曰中风(亦称桂枝汤证);内风属内伤病证,又称脑卒中,卒中等。
现代一般称中风,多指内伤病证的类中风,多因气血逆乱、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所致。
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蹇不语,口舌歪斜,偏身麻木等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疾病。
并具有起病急、变化快,如风邪善行数变之特点的疾病。
这里介绍的为类中风(脑卒中)。
临床上针灸治疗中风的病人很多,这个疾病的内容比较多,卫生事业单位考试中中医专业考试试题也经常易作为考查内容,下面对其相关的内容做个介绍。
一、病因病机本病病因较多,从临床看,以内因引发者居多。
中风的发生,归纳起来不外乎虚(阴虚、气虚)、火(肝火、心火)、风(肝风、外风)、痰(风痰、湿痰)、气(气逆)、血(血瘀)六种。
二、辩证分型中风根据病情轻重和病位的深浅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
一般无神志改变,表现为不经昏仆而突然发生口眼喎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等症,属中风中经络。
中风中经络的辨证分型,分为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气虚血瘀证;阴虚风动证五型。
三、治疗(一)中经络:醒脑开窍,滋补肝肾,疏通经络。
以手厥阴、督脉、足太阴的腧穴为主。
主穴:内关、水沟、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配穴:肝阳暴亢加太冲、太溪,风痰阻络加丰隆、合谷,痰热腑实加曲池、丰隆、内庭,气虚血瘀加足三里、气海,阴虚风动加太溪、风池,口角斜加颊车、地仓,上肢不遂加肩髃、手三里、合谷,下肢不遂加环跳、阳陵泉、阴陵泉、风市,头晕加风池、完骨、天柱,足内翻加丘墟透照海,便秘加水道、归来、丰隆、支沟,复视加风池、天柱、晴明、球后,尿失禁,尿潴留加中极、曲骨、关元操作:内关泻法,水沟雀啄法,三阴交沿胫骨内侧缘与皮肤成45 角,提插补法,极泉在原穴位置上下2寸取穴,直刺进针,提插泻法,尺泽、委中直刺提插泻法,余穴按虚补实泻操作。
脑中风的针灸治疗方案
高血压是心脏疾病和脑中风的一个主要危 险因素。医生会建议你调整饮食以及生活 方式,或者给你开一些药来降低你的血压。
.
可以增加脑中风 危险性的疾病
LOGO
糖尿病 高血糖能增加你的危险性,因此, 你应该配合医生来加以控制。
心脏疾病 尤其是心跳不规则(心房纤 颤),心脏瓣膜病变,充血性心力衰竭, 或近期有过心脏病发作。如果你有其中一 种情况,医生会给你开一些药来稀释你的 血液,降低血胆固醇水平。
.
遇到突然中风的病人该 采取哪些措施?
LOGO
送病人入院应避免长途运送,尽量就 近就地治疗。中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一般医院都有救治的条件。长途运送有时 是非常危险的,可导致病情的骤然恶化, 使病人失去抢救的机会。
.
可以增加脑中风 危险性的疾病
LOGO
先前发作过中风或“小中风”(短暂性脑 缺血发作,TIA) 根据你发生中风最可能的 原因,医生会给你开一些特殊的药物或者 考虑手术治疗来去除颈动脉内的脂质沉积 。
Stroke 指急性起病、迅速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
脑功能缺失征象的脑血管临床事件。
.
小动脉疾病
.
LOGO
LOGO
.
LOGO
.
LOGO
脑血管分布的解剖学知识
颈内动脉系统供应: 大脑前3/5部分脑组织 包括:额、颞、顶、基底节
1、颈内动脉分支 (1)眼动脉; (2)后交通动脉; (3)脉络膜前动脉; (4)大脑前A; (5)大脑中A
.
LOGO
脑血管病流行病学
脑血管病是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 发率高、救治费高的常见病,我国平均每年200 多万人罹患此病,其中150万人以上死亡。
脑血管病成为我国居民的第一死因,严重威胁着 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 负担。
中风(针灸治疗学)
针灸治疗学
中风
• 是以突然晕倒、不省人事,伴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仅以口 歪、半身不遂为主症的病证。
病因病机
• 与饮食不节、五志过极、年老体衰等因素有关,风火痰瘀为主要病因。病位在脑, 病变涉及心肝脾肾等脏。基本病机是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扰清窍,窍闭神 匿,神不导气。
• 2.厥证----昏仆不省人事时间一般较短,多伴有面色苍白、四肢逆冷,一般移时苏醒, 醒后无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等症。
• 3.痉证----以四肢抽搐、颈项强直,甚至角弓反张为特征,甚至昏迷,但无半身不遂、 口舌歪斜、言语不利等症状。
• 4.痿证----一般起病缓慢,多表现为双下肢痿躄不用,或四肢肌肉萎缩,痿软无力, 与中风之半身不遂不同。
丰隆;气虚血瘀配足三里、气海;阴虚风动配太溪、风池。口角歪斜配颊车、地仓; 上肢不遂配肩髃、手三里、合谷;下肢不遂配环跳、阳陵泉、阴陵泉、风市、足三 里、解溪;头晕配风池、完骨、天柱;足内翻配丘墟透照海;便秘配天枢、丰隆、 支沟;复视配风池、天柱、睛明、球后;尿失禁、尿潴留,配中极、曲骨、关元。
• 方义----脑为元神之府,督脉入络脑,水沟为督脉穴,可醒脑开窍、调神导气;心 主血脉藏神,内关为心包经络穴,可调理心神,疏通气血;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 穴,可滋补肝肾;极泉、尺泽、委中,疏通肢体经络。
结语
• 1. 针灸治疗中风疗效满意,尤其对肢体运动、语言、吞咽等功能的康复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 2. 中风的治疗应注重针灸的早期干预,开始越早效果越好。针灸领域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治疗的
研究显示,在缺血后立即给予针刺治疗,能使局部脑血流显著增加,使缺血组织局部维持有效的 血供,对抗缺血引起的损伤;在缺血后再灌注期针刺治疗,可以增加局部组织供血,使脑梗死面 积显著减小,神经功能得到有效的保护。 • 3. 要积极预防中风,控制高血压,采取低盐、低脂饮食。若经常出现头晕头痛、肢体麻木,偶有 发作性语言不利、肢体痿软无力者,多为中风先兆,可针刺足三里、风市,以加强防治。 • 4. 针刺能改善脑动脉的弹性和紧张度,扩张血管,改善脑部血液循环,提高脑组织的氧分压,增 加病灶周围脑细胞的营养,促进脑组织的修复。针刺还可清除自由基、调节钙稳定、纠正中枢单 胺类神经递质的代谢紊乱、降低中枢兴奋性氨基酸及一氧化氮的含量,从而保护缺血性脑损伤。
中风针灸康复治疗PPT课件
针灸康复治疗应持续进行,以巩固疗 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病程分期
根据中风的病程分期,选择合适的针 灸治疗方法,如急性期以醒脑开窍为 主,恢复期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为 主。
注意事项
适应症选择
针灸康复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中 风患者,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选择适应症。
配合其他治疗
针灸康复治疗可配合其他治疗方 法,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 以提高疗效。
治疗效果
经过4个月的治疗,患者左侧肢体肌 力逐渐恢复,可以独立行走,语言 功能也有很大改善,能够进行简单 的交流。
典型案例三
患者情况
患者张先生,48岁,因脑梗导致右侧肢体偏瘫,伴有吞咽障碍。经过急性期治疗,病情 稳定后开始针灸康复治疗。
治疗方案
采用头针、体针和耳针治疗。头针刺激头皮感觉区,调节大脑皮层功能;体针刺激上肢、 下肢的穴位,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耳针刺激耳部穴位,改善吞咽功能。
中风针灸康复治疗 ppt课件
• 中风概述 • 中风针灸康复治疗原理 • 中风针灸康复治疗方法 • 中风针灸康复治疗注意事项 • 中风针灸康复治疗案例分享
目录
Part
01
中风概述
中风的定义
定义
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由于脑部血管阻塞或破裂导致脑组织缺血或出血,进而引 发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
病因
治疗效果
经过3个月的治疗,患者右侧肢体肌力明显恢复,可以独立行走,吞咽功能也有很大改善 ,能够正常进食。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严格消毒
针灸治疗过程中需严格消毒,预 防感染。
观察病情变化
针灸治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 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
预防措施
STEP 02
针灸治疗中风
针灸治疗中风(041600)山西省洪洞县中医医院针灸科蔡晓刚中风即脑梗塞、脑出血等脑血管意外疾病,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口角歪斜、语言不利而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和并发症多的特点。
西医学的发展使中风病的诊断和抢救水平明显提高,降低了患病死亡率,但其致残率仍居高不下,不同程度的运动、感觉、语言及认知等功能障碍,特别是肢体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能力,成为中风病康复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西医学目前仍没有成熟的治疗手段,只能在所谓的中风病康复阶段走中西医结合的路子,用中医针灸来来弥补治疗的不足。
首先说说针灸治疗中风病的机理。
自从CT检查广泛应用以来,为临床判断中风病变性质、部位、程度及预后提供了有利手段,同时也为针灸治疗中风的疗效提供了科学依据。
经统计学分析中风患者CT显示病灶大、受损重、占位明显、脑室受压者,受损脑细胞功能恢复及功能代偿能力差,其针刺疗效欠佳,反之针刺效果较好。
血液粘度升高,血流速度减慢是导致脑供血不足,甚至引起脑局部组织坏死是目前普遍认为导致中风病的主要原因。
有学者实验证明针刺治疗能改善血液流变学的多项指标,其中以全血比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浆粘度、还原粘度、红细胞电泳时间改善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随着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瘫痪肢体逐渐恢复。
在头部顶颞前、后斜线,顶旁一、二线,颞前线做针刺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观察,表明头皮针对缺血性中风偏瘫有明显改善作用,而对出血性中风偏瘫改善不明显。
证明针刺有疏通经脉、调理气血的作用,改善机体“内结血瘀”的病理状态,改善血液流变学的多项指标。
脑血流图是一种反映头部搏动性血液状态的方法,它能客观判断血管的弹性、紧张度以及外周阻力等,是临床作为测定脑血管机能的手段之一。
近年来绝大多数研究表明:针刺能使中风患者病灶侧波幅低增高、脑血液循环改善。
说明针刺能改善脑动脉的弹性,使其紧张度下降、血管扩张、血流增加,改善了脑部供血和病灶周围脑细胞缺血缺氧状况,促进了中风病人的康复。
中风的针灸及中药治疗
针灸治疗中风的原理
疏通经络:通过刺激穴位,促进气血流通,改善经络不通的症状。 调和气血:调整人体内的气血平衡,缓解中风引起的各种不适。 调和阴阳:调整人体内的阴阳平衡,改善身体机能,促进康复。 扶正祛邪: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身体抗病能力,促进康复。
针灸治疗中风的方法和步骤
进针:使用适当的针具,迅 速准确地将针刺入穴位。
中风的分类:根据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的不同,中风可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 两大类。其中,缺血性中风是由于脑部供血血管阻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引发的 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出血性中风则是由于脑部血管破裂出血而引发的相应症状。
中风的症状和诊断
症状:突然出现 的一侧肢体麻木、 无力、口角歪斜、 语言不清等
中风的针灸及中药治疗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XX/XX
YOUR LOGO
目录
CONTENTS
1 中风概述 2 针灸治疗中风 3 中药治疗中风 4 针灸与中药治疗中风的比较 5 针灸与中药治疗中风的案例分析 6 总结与展望
中风概述
中风的定义和分类
中风的定义: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由于脑部血管阻塞或破裂导致脑组织缺血或出 血,进而引发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推拿治疗:通过按摩和推拿手法,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促进康复。
中药治疗中风的疗效和注意事项
疗效:中药治疗中风可以有效改善症状,促进康复,减少后遗症
注意事项:中药治疗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施治,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针灸与中药治疗中风的比较
疗效比较
针灸治疗中风的疗 效:针灸能够刺激 穴位,调和气血, 疏通经络,从而达 到治疗中风的效果。
中药治疗中风的典型案例
患者情况:男性,56岁,高血压病史多年 症状:左侧肢体偏瘫,语言不清 中药治疗: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以益气活血、化瘀通络 治疗效果:治疗3个月后,患者肢体功能明显改善,语言清晰,生活基本自理
针灸临床结合治疗中风 教学案例
主题:针灸临床结合治疗中风的教学案例内容:1. 背景介绍中风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增加。
中风后患者常常面临严重的功能障碍和生活质量下降的问题,给个人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传统的中医针灸疗法在治疗中风方面有较好的疗效,临床实践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本文将通过教学案例的方式,介绍针灸临床结合治疗中风的方法和效果,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借鉴和参考。
2. 病例信息病例:患者,男性,65岁,中风后左侧肢体瘫痪,言语不清。
主诉:左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
入院时间:xxx既往病史:高血压病史10年,未规律服药。
3. 诊断及分析患者属于急性缺血性中风,主要症状为左侧肢体瘫痪和言语障碍。
病情较重,需要及时治疗和康复护理。
4. 治疗方案针对患者的病情,我们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主要包括针灸疗法和康复训练两部分。
具体如下:(1) 针灸治疗:采用针灸手法,选用阳明经和少阳经穴位进行针刺,结合毫针和电针疗法,以激活患者受损的脑神经功能,促进神经再生和康复。
(2) 康复训练:包括肢体功能锻炼、言语康复训练、认知训练等,通过系统而有序的康复训练,帮助患者逐步恢复生活和工作能力。
5. 治疗效果经过两个月的治疗,患者肢体动作有了明显改善,能够勉强站立和行走。
言语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复,能够与人交流。
患者情绪改善,精神状态良好。
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我们对治疗方案进行了调整,进一步优化了方案,提高了治疗效果。
6. 结论结合针灸治疗和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改善中风患者的功能障碍和言语障碍,提高生活质量。
这种综合治疗方法在临床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值得在更多的临床中风治疗案例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7. 展望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探索针灸临床结合治疗中风的方法和机制,积极开展临床研究,推动这一治疗方法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为更多的中风患者提供优质的临床治疗服务,努力提高中风患者的康复率和生活质量。
结语通过以上教学案例,我们了解了针灸临床结合治疗中风的方法和效果,详细介绍了患者的病情、治疗过程和治疗效果,希望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帮助更多的中风患者尽早康复,重返美好的生活。
综合针灸疗法治疗中风130例疗效观察
组( 对照组 )0例。治疗组 门诊 4 7 8例 , 住 院8 2例 ; 中男 6 其 9例 , 6 例 ; 女 l 年龄 3 7
7 2岁 ; 程 6小 时 ~3个 月 ; 1次 发 病 第 病 者 17例 , 2次发 病 者 1 0 第 9例 , 3次 第
—
环, 有利于相 应侧枝循 环的建 立 , 该局 使
3 1 8 .
2 候熙 德. 神经病学. 北京 : 民卫生 出版社 , 人
2 0 1 8 0 0: 0 .
治疗 组 和对 照 组 比较 , 表 1 见 。
3 江钢 辉 , 艳 慧 , 文辉 . T定 位 围 针 法 治 李 杨 C 疗 中风 后 遗 症 的 临床 观 察 . 海 针 灸 杂 志 , 上
风的 临床 疗 效。方 法 : 用 头 针、 针 采 体
( 包括 速 刺 和 留针 ) 电针 综 合 疗 法 治 疗 和
强度刺激 , 泉穴要求 针感传 至小 指 , 极 内
关穴要求传至 中指 为佳 , 然后 出针 ; 术者 帮患者抬起下 肢 , 速刺委 中穴 , 快 要求下 肢抽 动 后 出 针。② 留针 : 部 取 四 白 面 ( 、 沟, 双) 水 水沟 行雀 啄针 法 , 求 眼球 要 湿润为度 ; 肢取患 侧肩髑 、 池、 泽 、 上 曲 尺 手三里 、 四渎 、 外关 、 合谷 透三 间 ; 下肢取 髀关 、 伏兔 、 阴市 、 海、 血 足三里 、 阳陵泉 、 阴陵泉 、 悬钟 、 三阴交 、 太溪 、 太冲 ; 腹部取 盲俞 ( ) 天 枢 ( ) 中等强 度刺激 , 双 、 双 , 留 针3 4 0— 0分钟。( ) 3 电针 : 选华佗牌 S Z D
效: 分 3 4 积 6— 5分 , 活 不 能 自理 , 肢 生 患 功能活动无 改善 , 肌力无好 转 , 为 0—1 仍
中风中医护理措施
中风中医护理措施
中风是指由于脑血管突发性疾病导致脑部血液供应中断或减少,引起脑组织损
伤的疾病。
中风后,中医护理措施可以起到辅助治疗和康复的作用。
以下是针对中风的中医护理措施:
1. 中药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中医师会开具具有活血化瘀、理气通络作
用的中药。
常用的中药有丹参、川芎、桃仁等,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脑组织供血。
2. 针灸疗法:针灸可以通过调节气血运行,刺激神经系统,促进脑血管的功能
恢复。
常用的针刺穴位有百会、曲池、内关等。
3. 中医按摩:中医按摩可以刺激经络,促进气血循环,改善神经功能,缓解肌
肉紧张。
常用的按摩手法包括推拿、揉捏、敲击等。
4. 中医饮食调理:根据中医理论,中风患者宜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
辛辣、油腻、牛羊肉等食物。
适当增加水果、蔬菜、鱼类的摄入,可以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和营养物质,有助于康复。
5. 中医理疗:如火罐、艾灸等中医理疗方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疲劳,促
进康复。
6. 中医养生:建议中风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适量运动,避免
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以上是中风中医护理的常见措施,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护理措施仅作为辅助
治疗手段,患者还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规范治疗,定期复诊,并在治疗期间注意身体状况变化,及时与医生沟通。
如果出现紧急情况,应立即就医。
针灸如何促进中风后遗症的恢复效率
针灸如何促进中风后遗症的恢复效率中风,这一突如其来的健康危机,常常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打击。
中风后的后遗症,如肢体偏瘫、言语障碍、吞咽困难等,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
而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在促进中风后遗症的恢复方面,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和显著的效果。
针灸是通过针刺或艾灸人体穴位,以调节经络气血、平衡阴阳、扶正祛邪,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对于中风后遗症患者,针灸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
首先,针灸能够改善脑血液循环。
中风的发生往往与脑血管的病变有关,如血管狭窄、堵塞或破裂,导致脑部供血不足或受损。
针灸刺激特定穴位,可以扩张血管,增加脑部的血液灌注,为受损的脑组织提供更多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促进其修复和再生。
同时,针灸还能调节血液黏稠度,降低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一步改善脑循环,为神经功能的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其次,针灸对神经功能的修复具有积极影响。
中风会导致神经细胞受损或死亡,影响神经信号的传递,从而出现各种运动、感觉和认知障碍。
针灸可以刺激神经细胞的活性,促进神经轴突的再生和突触的重建,增强神经传导功能。
例如,针刺肢体穴位可以激活相关神经通路,提高肌肉的兴奋性和收缩能力,改善肢体运动功能;刺激头部穴位则有助于恢复大脑皮层的功能,提高认知和语言能力。
再者,针灸有助于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
中风后,患者的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免疫功能可能会出现紊乱。
针灸能够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免疫因子的分泌,增强机体的抵抗力,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良好的免疫状态也有利于受损组织的修复和恢复。
此外,针灸还能缓解中风后遗症患者的心理压力。
中风后的患者常常面临着身体残疾、生活不能自理等问题,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而针灸在治疗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缓解患者的紧张和焦虑情绪,提高其心理适应能力和生活信心。
这种心理状态的改善,对于身体的康复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具体的针灸治疗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针灸治疗中风文献研究
针灸治疗中风文献研究一、概述1. 研究背景与意义中风,又称脑卒中,是一种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发的疾病。
它是全球范围内导致长期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改变以及医疗水平的提高,中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针灸作为一种传统中医治疗方法,在中风康复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
针灸通过刺激穴位,调整人体气血运行,以达到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治疗效果。
大量临床实践表明,针灸对中风后的肢体功能障碍、语言障碍、吞咽困难等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能够提高中风患者的生活质量。
尽管针灸在中风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关于其疗效的科学评价和机制研究尚显不足。
目前,针灸治疗中风的研究多集中在临床观察和个案报道上,缺乏系统、深入的文献研究和理论分析。
对针灸治疗中风的相关文献进行深入研究,总结临床经验,探讨其作用机制,对于推动针灸在中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针灸治疗中风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和评价,分析针灸治疗中风的疗效特点、适用范围以及作用机制,为临床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本研究还将探讨针灸治疗中风的发展趋势和前景,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方向和建议。
2. 中风病概述中风,又称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主要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导致血液循环受阻,从而使大脑无法得到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
中风可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种类型,其中缺血性中风更为常见,约占所有中风的80以上。
这种疾病通常发病急骤,症状多样,包括突发的头痛、恶心、呕吐、言语不清、肢体无力或麻木等。
中风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中风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饮酒、肥胖、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以及年龄、性别、遗传因素等。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中风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中风(脑梗死恢复期)的中医优化护理方案
中风(脑梗死恢复期)的中医优化护理方案简介中风,也称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恢复期需要综合治疗和护理。
中医优化护理方案可以帮助患者加速康复,并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优化护理方案1. 中药治疗:- 根据患者具体症状和体质,配制个体化的中药方剂。
- 中药可通过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痰湿、活血化瘀等作用,促进脑部神经功能的恢复。
- 患者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中药治疗。
2. 针灸疗法:- 针灸可以通过调节气血、舒缓肌肉、刺激神经系统等作用,促进脑部功能的恢复。
- 针灸治疗需由经验丰富的中医师进行,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穴位和疗程。
3. 中医推拿按摩:- 中医推拿按摩可以通过刺激穴位、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肌肉等作用,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 推拿按摩需由专业中医推拿师进行,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手法和力度。
4. 调理饮食:- 根据中医理论,患者在恢复期需要注意调理饮食。
- 建议患者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海鱼等。
- 同时,避免食用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盐分的食物,以减少对血管的负担。
5. 合理锻炼:- 恢复期的患者可以适当进行一些中低强度的锻炼,如散步、太极拳等。
- 锻炼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并提高神经系统的功能。
6. 心理疏导:- 中风患者在恢复期可能面临一定的心理压力和焦虑。
- 家庭成员和医护人员应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帮助其积极面对康复过程中的困难。
7. 定期复查:- 患者在中医优化护理方案下,需定期复查病情,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 定期复查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有效干预。
注意事项- 患者在接受中医优化护理方案前,应先咨询专业中医师,并遵循其指导。
- 患者需遵循医嘱,按时服药或接受针灸、推拿按摩等治疗。
- 患者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治疗和康复训练。
以上是中风(脑梗死恢复期)的中医优化护理方案,希望能对患者的康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请患者及其家属密切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中风治疗--乙亥.针灸篇17【足少阳胆经之风市穴,治中风瘫痪】
中风治疗--乙亥.针灸篇17【足少阳胆经之风市穴,治中风瘫
痪】
15
—
足少阳胆经之风市穴,治中风瘫痪
在大腿外侧,从膝盖交接的缝这里直上七寸,这穴道称之为风市穴。
风市穴是治疗中风、瘫痪的大穴。
过去找穴的方法是叫病人立正手一贴,中指尖到处是穴道。
如按古书《三国志》刘备的手,一扎就扎到阳陵泉上了。
每个人的手长不一样。
指尖到处是穴,过去有这种找法。
是用膝盖外侧上七寸就是风市穴。
风市、环跳都是中风的大穴,脚、膝盖麻木不仁,都可以下针风市、环跳。
注意:下风市穴的时候采用深针,因为这位置肉多。
从两个肌肉缝下去的时候,都是用三寸针,下去要碰到骨头才有效果。
任何的病人中风,都会用到风市穴。
膝盖没有力是没有什么虚实的,膝盖没有力,在风市跟阴市下针。
与足阳明胃经的阴市合并使用。
病人坐下去站不起来,膝盖没有力,下面就将风市、阴市合并使用。
从风市下二寸是中渎穴,中渎穴是少阳的一个别络,其治症是增加风市的效果。
中渎可以治的病,风市通通可以治。
风市能治的病,中渎不见得能治,中渎是一个加强风市效果的一个穴道。
待续:丙子.倪海厦《人纪》-针灸篇17.[16.足少阳胆经之阳关穴(治风湿性关节痛风),阳陵泉穴(筋会,中风)]
完稿于:己亥年庚午月丙戌日。
中医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
中医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中风是中老年患者常见多发疾病,同时该病具有很高的死亡率与致残率,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
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学水平的不断提升,中风的死亡率不断下降,但是在临床治疗中还是会出现中风后遗症,这些后遗症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
所以要重视中风后遗症的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随着中医的不断发展,很多疾病都会选择中医方法治疗并且取得理想效果。
本文对中风后遗症的中医针灸治疗进行了研究分析,希望能够让大家对此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
一、中风的基本介绍(一)中风的病因和诱因中风的发病原因十分复杂,主要由血脂增高和血液粘稠度增高等疾病密切相关。
首先是动脉粥样硬化,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可知,在中风患者中有70%及以上都患有动脉硬化,而导致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就是高血脂症。
其次,高血压疾病也是中风的常见发病原因,因为超过90%的脑出血患者都有高血压病史。
最后,中风的发病原因之一还有心脏病,常见的有心内膜炎疾病,该病可能会导致附壁血栓,如果心动过缓就会导致脑供血不足从而导致中风。
另外,糖尿病也与中风具有密切的联系,在中风患者中有30%左右都患有糖尿病。
所以有以上疾病者一定要引起重视,多关注自己身体变化,预防中风。
临床研究证实中风起病急,但是具体的病理过程却比较缓慢,在病理变化的过程之中,中风的诱发因素可能会加快变化过程,最终诱发中风。
如:情绪突然波动,生气、激动等。
还有过度劳累或者是用力过猛也容易突然诱发中风。
还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以及心脏病等疾病突然加重,也会加快中风进程。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果有基础疾病患者要按时服药,保证病情稳定。
(二)中风发病的三个时期中风发病主要分为三个时期,首先发病后的两周内都是急性期,在此期间患者的病情十分不稳定,并且可能会快速变化。
在这个时期的治疗原则主要是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同时控制病情避免恶化。
其次是发病两周后到发病六个月内,这是中风疾病的恢复期,在此期间患者的病情逐渐稳定,如果治疗及时患者的肢体障碍与语言障碍等症状都能够得到很好的改善,患者病情较轻就能够恢复到正常水平,重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不会有明显的改善。
中医专长毫针技术治疗中风病范文
中医专长毫针技术治疗中风病范文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第一部分:理论基础。
1. 中风病的定义。
中风病,又称中风瘫,是中医学上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肢体感觉障碍、肌肉无力、言语障碍等症状。
中医对于中风的治疗方法
中医对于中风的治疗方法中风,也被称为脑卒中,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疾病,可导致脑部供血中断,引起神经功能障碍。
中风的风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而中医在中风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中医对于中风的治疗方法。
1. 辨证施治中医治疗中风的首要方法是辨证施治。
根据中医理论,中风可以分为风寒、风湿、风热等不同类型。
通过辨证施治,中医医师能够针对不同类型的中风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例如,对于风寒型中风,中医常会采用温散寒邪、活血化瘀的方法进行治疗。
2. 药物治疗中医药物在中风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医常用的药物包括中药和中成药。
中药的治疗方法多样,常用的有川芎、桃仁、麦冬等。
这些药物被认为具有活血化瘀、祛风通络的作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病情。
而中成药则是经过炮制和配方而成,具有方便使用、疗效稳定的特点。
3.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中风的常用方法之一。
针灸通过刺激穴位,调整人体阴阳平衡,促进气血流通,达到治疗中风的效果。
常用的针灸疗法包括温针、络穴刺激等。
研究表明,针灸疗法能够减轻中风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4. 中医推拿中医推拿是一种通过手法刺激身体的特定部位,调节气血运行的治疗方法。
推拿的手法包括按揉、拍打、搓动等。
中医推拿通过刺激穴位、经络,促进血液循环,调节身体功能,对中风患者具有一定的疗效。
5. 中医饮食调理中医饮食调理在中风治疗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根据中医理论,不同类型的中风所对应的调理方案有所不同。
例如,对于风寒型中风,中医建议患者多食用温热食物,如姜、辣椒等,以促进体内阳气的产生。
而对于风热型中风,中医则建议患者多食用清凉食物,如绿叶蔬菜、水果等,以清热解毒。
综上所述,中医对于中风的治疗方法包括辨证施治、药物治疗、针灸疗法、中医推拿和中医饮食调理等。
这些方法综合运用,可以有效改善中风患者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然而,中医治疗中风仅是辅助治疗方法,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综合治疗。
中医内科的中风病诊疗指南
中医内科的中风病诊疗指南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中医内科的中风病诊疗指南,帮助医生正确诊断和治疗中风病患者。
中风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中医内科在其诊疗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特色。
诊断中风病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和临床表现,结合辅助检查以确定诊断。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诊断方法:1. 病史询问: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既往患病情况、家族史和生活习惯等。
2. 望诊: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象等,以了解病情。
3. 闻诊:倾听患者的语音、呼吸和心音等,发现异常情况。
4. 问诊:询问患者的症状和临床表现,包括头痛、肢体无力、言语困难等。
5. 辅助检查:如CT扫描、MRI、血液检查等,以进一步确认诊断。
治疗中医内科在治疗中风病时,通常采用综合疗法,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推拿等。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治疗策略:1. 中药治疗: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中药进行治疗,常用的中药包括川芎、丹参、益母草等。
2. 针灸疗法:应用针灸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气血运行,促进康复。
3. 推拿按摩:通过按摩和推拿,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病情。
4. 康复训练:结合康复训练,包括肢体功能锻炼和言语康复训练等,帮助患者恢复功能。
注意事项在中医内科的中风病诊疗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注重细节。
2. 定期复查:定期复查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治疗方案。
3. 饮食调理:建议患者饮食清淡、多食用蔬果,避免高脂、高盐、高糖食物。
4. 合理安排休息:患者需要有足够的休息和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结论中医内科在中风病的诊疗中具有一定的优势,通过综合疗法的应用,可以有效帮助患者康复。
然而,治疗中风病需要针对个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注意日常生活的调理和康复训练的开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治中风
中风又名“卒中”,该病始源于《内经》, 诸如“偏枯”、“偏风”、“薄厥”之说。
它是指由于忧思恼怒、饮食不节、恣酒纵欲等因素, 致使机体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络之外,从而出现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的疾病。
中风与现代医学中的脑出血、脑栓塞、脑血栓形成等多种脑血管事件相似。
中医理论认为, 本病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导致的复杂的病理过程,风、火、痰、瘀是其主要的病因。
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风妄动;五志过极,肝阳上亢,引动心火,风火相煽,气血上冲;饮食不节,恣食厚味,痰浊内生;气机失调,气滞而血运不畅,或气虚推动无力,日久血瘀;风、火、痰、瘀等病邪上扰清窍,导致“窍壁神匿,神不导气”时,则发生中风。
结合中风病的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中风病可辨为中经络中脏腑两大类。
其证候如下:
一、中经络:以半身不遂、舌强语謇、口角呙斜而无意识障碍为主症。
1.肝阳暴亢:兼见面红目赤,眩晕头痛,心烦易怒,口苦咽干,尿黄便秘,舌红或绛、苔黄或燥,脉弦有力。
2. 风痰阻络:兼见肢体麻木或手足拘急,头晕目眩,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
3.痰热腑实:兼见口粘痰多,腹胀便秘,舌红、苔黄腻或灰黑,脉弦滑大。
4.气虚血瘀:兼见肢体软弱,偏身麻木,手足肿胀,面色淡白,气短乏力,心悸自汗,舌黯、苔白腻,脉细涩。
5.阴虚风动:兼见肢体麻木,心烦失眠,眩晕耳鸣,手足拘挛或蠕动,舌红、苔少,脉细数。
二、中脏腑:以神志恍惚、迷蒙、嗜睡或昏睡,甚者昏迷、半身不遂为主症。
1.闭证:兼见神昏,面赤,呼吸急促,喉中痰鸣,牙关禁闭,口噤不开,肢体强痉,二便不通,苔黄腻,脉洪大而数。
2.脱证:兼见面色苍白,瞳神散大,气息微弱,手撒口开,汗出肢冷,二便失禁,苔滑腻,脉散或微。
结合中风病的辨病辨证,其针灸治疗当首分中经络、中脏腑,再予辨证配穴。
针灸治疗:
一、中经络
治则: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急性期当兼顾醒脑调神,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当兼顾扶正祛邪。
处方:内关、极泉、尺泽、委中、三阴交、足三里
随证取穴:口角呙斜加颊车、地仓;上肢不遂加曲池、肩髃、手三里、合谷;下肢不遂加环跳、阳陵泉、阴陵泉、风市;头晕加风池、完骨、天柱;足内翻加绝骨、丘墟透照海;足外翻加中封、太溪;足下垂加解溪、胫上;便秘加丰隆、支沟;尿失禁、尿储留加中极、曲骨、关元。
辨证配穴:肝阳暴亢加太冲、太溪镇肝潜阳;风痰阻络加丰隆、合谷化痰熄风;痰热腑实加曲池、内庭、丰隆清热豁痰;气虚血瘀加气海、血海益气活血;阴虚风动加太溪、风池滋阴潜阳。
操作:内关捻转泻法,运针2分钟左右;三阴交、足三里提插补法;极泉针刺时应避开腋毛与动脉,直刺进针,提插泻法,以患侧上肢有麻胀和抽动感为度;尺泽、委中直刺,提插泻法,使肢体有抽动感。
余穴以针刺为主、平补平泻。
二、中脏腑
治则:醒脑开窍,闭证兼开窍启闭,只针不灸,泻法;脱证兼回阳固脱,重用灸法,补法。
处方:以督脉腧穴为主——水沟、素髎、百会、内关
辨证加减:闭证加十宣、合谷、太冲开窍启闭;脱证加关元、气海、神阙回阳固脱。
操作:内关用捻转泻法,持续运针2分钟;素髎、水沟采用雀啄法,以患者面部表情出现反应为度;十宣采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太冲、合谷用泻法,强刺激;关元、气海用大艾柱灸法,神阙用隔盐灸法,至四肢转温为止。
为加强疗效,结合患者的证候特点,可选用相适应的其他针灸疗法配合治疗。
1.电针:中风患者急性期多表现肢体弛缓不用,可采用断续波或疏波,以肌肉颤动为度;恢复期或后遗症期患者可出现肢体强痉,则不予电针治疗,或于非挛急侧的腧穴上予电针治疗。
2.头针:可选用顶颞前斜线、顶旁1线及顶旁2线,毫针平刺如头皮下,动留针30分钟,行针期间可鼓励患者配合肢体活动。
3.穴位注射:脱证患者,选用黄芪注射液、参附注射液,于足三里、肾俞、关元、气海等穴,选取2穴,每穴注入1~2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