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收管理办法
工程管理部验收制度
工程管理部验收制度
一、验收制度的基本原则
工程管理部验收制度的基本原则是公正、公平、公开。
所有的工程项目,无论大小,都必须严格按照验收制度进行验收。
验收过程中,应当确保所有的标准和要求都是明确、具体的,避免因为模糊不清而导致的误解和纠纷。
二、验收流程
1. 预验收:在工程项目完成后,由项目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预验收,检查工程项目是否达到预定的目标和要求。
2. 正式验收:预验收通过后,由工程管理部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正式验收。
验收过程中,应当详细记录验收结果,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3. 最终验收:整改完成后,由工程管理部再次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最终验收。
只有通过最终验收的工程项目,才能被认定为完成。
三、验收标准
验收标准应当具体、明确,包括工程项目的质量标准、安全标准、环保标准等。
所有的标准都应当符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同时也要考虑到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
四、验收责任
验收责任明确,是保证验收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
项目负责人、工程管理部、验收人员等都应当明确自己的责任,确保验收工作的公正、公平、公开。
五、验收结果的处理
验收结果应当及时反馈给相关人员,对于存在的问题,应当及时进行整改。
同时,验收结果也应当作为评价工程项目和相关人员的重要依据。
物料验收管理办法
物料验收管理办法
1. 引言
2. 管理范围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公司所有采购的物料验收工作,包括原材料、零部件、成品等。
3. 验收要求
3.1 验收标准
正确性物料的型号、规格、数量等信息应与采购订单一致。
完整性所有物料应齐全并无缺损。
质量要求物料应符合公司的质量要求和标准。
安全要求物料应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法规要求。
3.2 验收程序
1. 采购部门在收到物料后,需先核对采购订单与实际物料是否一致,包括型号、规格、数量等信息。
2. 采购部门进行外观检查,确保物料没有明显的损坏和缺陷。
3. 采购部门进行质量抽检,对一定数量的物料进行抽样检测。
4. 如果物料不符合要求,采购部门将通知供应商,并按照公司的退货流程进行处理。
3.3 验收记录
采购订单信息
实际物料信息
验收结果
验收人员
验收日期
4. 质量控制
4.1 供应商管理
公司应建立供应商管理制度,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审核。
只有经过审核合格的供应商才能提供物料。
4.2 质量抽检
采购部门应建立质量抽检制度,对供应商提供的物料进行定期抽检,以确保物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4.3 不良品处理
如果在验收过程中发现物料不符合要求或存在缺陷,采购部门应按照公司的不良品处理流程进行处理,包括退货、索赔等。
5. 监督和改进
公司应定期进行物料验收管理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以提高物料的质量和供应链管理的效率。
6. 附则
本办法的解释权归公司所有,如有需要进行修改或调整,应经过公司相关部门的审批和批准。
结论。
工程项目验收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工程项目验收工作,确保工程质量、安全、投资和进度等目标的实现,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地区各类工程项目竣工验收、移交和保修等工作。
第三条工程项目验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依规,公开透明;(二)严格标准,确保质量;(三)责任明确,分工协作;(四)科学合理,高效便捷。
第二章工程项目验收程序第四条工程项目验收分为内部验收和外部验收。
第五条内部验收:(一)施工单位在工程完工后,按照设计文件、施工图纸、施工合同和有关技术标准,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确认工程质量符合要求后,编制竣工报告。
(二)监理单位对工程质量进行评估,提交评估报告。
(三)建设单位组织有关专业人员进行内部验收,对工程质量、安全、投资和进度等进行全面检查。
第六条外部验收:(一)建设单位向有关主管部门提交验收申请。
(二)主管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对工程项目进行验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工程质量是否符合设计文件、施工图纸、施工合同和有关技术标准;2. 工程投资是否控制在批准的投资规模内;3. 工程进度是否达到合同约定的要求;4. 工程安全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5. 工程档案资料是否齐全、完整。
第七条工程项目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应当向施工单位出具验收证书,并将验收结果报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章工程项目移交第八条工程项目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应当将工程项目移交给使用单位。
第九条工程项目移交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工程竣工图纸、施工技术资料、验收证书等档案资料;(二)工程设施、设备等资产;(三)工程使用和维护保养手册;(四)工程保修单。
第十条工程项目移交时,建设单位和使用单位应当签订移交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四章工程项目保修第十一条工程项目保修期限自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计算。
第十二条工程项目保修期内,因工程质量问题导致的使用功能缺陷,施工单位应当负责修复。
第十三条保修期满后,工程设施、设备等资产的维修保养由使用单位负责。
验收管理办法
验收管理办法随着企业发展的不断加速,各种审计管理制度也不断地涌现出来,验收管理办法是其中之一。
验收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它旨在确保项目的质量和合规性,降低项目失败和风险的可能性,以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竞争力。
本文将探讨验收管理的基本概念、验收管理的重要性、验收管理制定的五步流程和有效的验收管理实践。
一、验收管理的基本概念验收管理是指在项目完成后,根据事先设定的标准进行检查,以确保项目达到质量、进度、成本和技术要求的一种管理方法。
其主要目的是保证项目成果符合质量标准,达到预期效益和可持续性。
验收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实施验收,即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估和认可;二是规范验收,即对验收过程中的各项活动进行计划、组织、管理和控制,确保验收的效果和结果符合要求。
二、验收管理的重要性验收管理是项目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项目成功或失败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验收管理的重要性:1、保证项目质量。
验收管理能够有效地避免或减少项目缺陷和问题的发生,提高项目的质量和稳定性。
2、提升项目管理水平。
通过验收管理的不断完善和优化,可以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和效力,提升项目管理的水平。
3、降低项目风险。
通过严格的验收管理,能够发现并消除项目中的潜在风险和问题,保证项目的安全和顺利完成。
4、满足合作方和客户的期望。
验收管理能够确保项目的成果符合客户和合作方的要求和期望,打造良好的信誉和口碑。
5、促进项目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验收管理要求对项目过程进行评估和总结,从中学习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和优化管理体系,保证项目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三、验收管理制定的五步流程为了实现成功的验收管理,需要遵循以下五步流程:1、确定验收标准。
根据项目性质和具体要求,确定验收标准和验收内容,明确验收范围和标准,制定详细的验收计划。
2、准备验收工作。
根据验收标准和计划,制定验收方案,组织人员,准备验收工具和设备。
3、进行验收工作。
工程项目部验收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工程项目部验收管理工作,确保工程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相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属工程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各类验收工作。
第三条工程项目部验收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 科学、严谨、规范;2. 公正、公平、公开;3. 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执行;4. 严格控制验收时间,确保工程进度。
第二章验收范围与内容第四条工程项目部验收范围包括:1. 单位工程验收;2. 隐蔽工程验收;3. 质量事故处理验收;4. 竣工验收。
第五条工程项目部验收内容主要包括:1. 工程质量;2. 工程进度;3. 工程安全;4. 工程资料;5. 工程费用。
第三章验收程序第六条单位工程验收程序:1. 施工单位填写单位工程验收申请表,报送项目部;2. 项目部组织相关人员对申请验收的单位工程进行现场检查;3. 检查合格后,项目部出具验收意见,报送建设单位;4. 建设单位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双方签字确认。
第七条隐蔽工程验收程序:1. 施工单位填写隐蔽工程验收申请表,报送项目部;2. 项目部组织相关人员对申请验收的隐蔽工程进行现场检查;3. 检查合格后,项目部出具验收意见,报送建设单位;4. 建设单位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双方签字确认。
第八条质量事故处理验收程序:1. 施工单位填写质量事故处理验收申请表,报送项目部;2. 项目部组织相关人员对申请验收的质量事故处理进行现场检查;3. 检查合格后,项目部出具验收意见,报送建设单位;4. 建设单位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双方签字确认。
第九条竣工验收程序:1. 施工单位填写竣工验收申请表,报送项目部;2. 项目部组织相关人员对申请竣工验收的工程进行全面检查;3. 检查合格后,项目部出具验收意见,报送建设单位;4. 建设单位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双方签字确认。
第四章验收责任与要求第十条项目部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验收工作,确保验收工作顺利进行。
备件验收管理办法
备件验收管理办法一、概述备件验收是企业采购和管理备件的重要环节之一,合理的备件验收管理能够确保备件的质量和使用效果。
本办法旨在规范备件验收的流程和要求,提高备件监管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二、备件验收流程1.备件验收的流程分为备件到货前准备、备件验收及验收结果确认三个阶段。
2.备件到货前准备主要包括对备件验收标准的设定、验收仪器的校准及检验员的培训等工作。
3.备件验收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到货备件进行外观检查、功能检测和性能测试等工作。
4.验收结果确认阶段需要对验收结果进行记录和归档,并将不合格备件进行退货或申请售后服务。
三、备件验收标准1.备件验收标准应根据不同类型备件的特点和要求而确定,包括外观要求、功能要求和性能要求。
2.外观要求主要指备件的外观应符合相关标准,无明显缺陷和损坏。
3.功能要求主要指备件应能够正常开启、关闭、调节等基本操作。
4.性能要求主要指备件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应具备预期的性能指标,如稳定性、可靠性、耐用性等。
四、备件验收人员培训1.备件验收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接受相应的培训和考核。
2.培训内容包括备件验收流程、验收标准、仪器使用和故障判断等方面的知识。
3.培训结束后,备件验收人员需要参加考试,合格后方可担任备件验收工作。
五、备件验收仪器校准1.备件验收仪器应定期进行校准,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校准工作由专业的校准机构或仪器生产商负责,并出具相应的校准证书。
3.校准周期应根据仪器的特点和使用频率而确定,一般不超过一年。
六、备件验收记录与归档1.备件验收应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备件信息、验收日期、验收结果等内容。
2.验收记录应由备件验收人员和现场监督人员共同签字确认,确保记录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验收记录应按照一定的分类和存档要求进行归档,便于查询和追溯。
七、备件验收结果处理1.合格备件应按照规定流程进行入库,包括标识、分类、编号和存放等工作。
2.不合格备件应及时进行退货,并与供应商协商解决后续问题。
商品验收管理办法
商品验收管理办法
一、商品收货必须由指定收货人员收货,不具备收货资格的人员不得收货。
二、供应商送货时须付商场订单(传真)及送货单,没有订单不得收货。
三、验收时,为防止供应商塞货,商品数量不得超过订购量之10%、否则不得收货。
四、验收人员在商品入库前、对待验收商品进行以下几方面核对与检查:
1、进货商品之品名、规格、数量、条形码逐一与进货单进行核对。
2、如有品名、规格、数量、条形码与实物不符,应在送货单上改正过来,并与主管交接注楚。
3、检查商品的保质期和生产日期,严格依照保质期收货标准进行收货,接近保质期商品不能
受理。
4、包装形态是否完整。
5、不良品是否混流(脏残商品、凹罐破损、真空食品是否有空气等)。
6、是否有其他同业退货品、如果有以上所列瑕疵或不良品,应直接给供应商带回,本商场依
实际收货量办理验收、不再办理退货手续。
7、完成收货后必须检查该供应商是否有退货,如有退货应及时退货。
8、验收人员确认检查供应商进货人员携出的退货商品、其数量与退货单是否相符,严格检查空箱
以防进货人员夹带商品,同时验收人员要跟随进货人员离开商场。
五、收货人员在办完验收手续后,无国际条码的商品打印店内码张贴。
六、完成收货后,发现不符合保质期收货标准、数量不准确时,将追究收货人责任。
项目工程验收管理制度模板
项目工程验收管理制度模板一、目的和依据为规范项目工程验收管理,保障工程质量,提升工程建设水平,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工程建设规范以及公司内部管理制度等,旨在确保工程验收程序的规范、公正及可靠性。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工程项目的验收管理,包括建设工程、装修工程等。
三、工程验收管理流程1. 验收前准备(1)项目负责人提交验收申请,包括相关工程文件、资料、证明材料等;(2)项目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现场勘察、检查工程质量、完工情况等;(3)编制工程验收报告。
2. 验收程序(1)邀请相关部门领导、专家参与验收;(2)组织召开工程验收会议,听取项目负责人汇报情况;(3)由专家对工程质量、合格率等进行评估,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3. 验收结果(1)验收合格,项目负责人签署验收意见书,并提交相关文件至公司管理部门;(2)验收不合格,制定整改方案,并重新申请验收。
四、验收标准1. 工程质量标准(1)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建筑规范要求;(2)符合公司内部工程建设标准。
2. 完工合格率标准(1)项目各项工程验收标准达到100%;(2)各项工程质量达到验收标准。
3. 完工情况标准(1)工程进度按计划完成;(2)无遗留问题。
五、验收人员及角色分工1. 项目负责人负责组织工程验收工作,并签署验收意见书。
2. 相关部门领导负责监督验收过程,审核验收结果。
3. 专家负责对工程质量、合格率等进行评估,并提出整改意见。
六、验收结果处理1. 验收合格(1)公司管理部门颁发验收证书,并将工程项目移交使用单位或销售;(2)项目负责人办理结算手续,归档相关文件。
2. 验收不合格(1)制定整改计划,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时限;(2)整改完成后重新申请验收。
七、验收记录和归档1. 材料清单(1)验收申请表;(2)工程验收报告;(3)验收意见书;(4)验收证书。
2. 归档管理(1)将验收文件归档存档,备查;(2)保留时间不少于5年。
采购项目验收管理办法
采购项目验收管理办法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采购项目在各个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确保采购项目的质量可靠性,提高管理效率,采购项目验收管理办法应运而生。
本文将探讨采购项目验收的相关内容,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办法。
二、验收范围1. 采购项目验收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产品质量:对采购的产品进行外观、性能和功能等方面的检验,确保符合预期要求。
(2)供应商能力:评估供应商在交货能力、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实力,确保供应商具备履约能力。
(3)合同履行:检查供应商是否按照合同要求提供产品或服务,并确保支付及结算等相关事宜得以有效执行。
2. 验收依据(1)合同:以采购合同为依据进行验收,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2)技术标准:根据相关技术标准,对产品的性能、质量等进行评估。
(3)法律法规: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相关要求,确保采购项目合法合规。
三、验收程序1. 前期准备(1)明确目标:明确采购项目的目标和验收标准,确保合同要求符合实际情况。
(2)组织人员:确定组织验收的专业人员,并明确其职责和权限。
(3)准备工作:提前准备验收所需的检测设备、工具和验收文件等。
2. 验收过程(1)进场检查:核对供应商的送货数量、包装情况等,确保物资完好无损。
(2)样品检验:根据合同和技术标准,进行样品的质量检测,确保符合验收要求。
(3)功能测试:对产品进行功能测试,验证其性能是否符合合同要求。
(4)文件审核:审核供应商提供的文件,如质量证明、报告等,确保真实准确。
(5)验收记录:及时记录验收过程中的重要信息,如问题、不合格项等。
四、验收标准1. 产品质量标准:根据合同约定和技术标准,对产品的外观、性能、功能等方面进行评估。
2. 供应商能力标准:根据供应商的资质、生产能力、售后服务等进行评估,确保供应商具备履约能力。
3. 合同履行标准:根据合同条款,确保供应商按照要求提供产品或服务,并按照约定的时间和方式进行支付及结算。
采购项目验收管理办法
采购项目验收管理办法一、引言采购项目是企业为满足特定需求而进行商品或服务的采购活动。
为确保采购项目的顺利进行和有效管理,采购项目验收管理成为一项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采购项目验收的基本原则、流程和具体管理办法,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采购项目验收管理。
二、基本原则1. 公开透明原则:采购项目验收应当公开、公平、公正地进行,确保各参与方的权益得到保障。
验收过程应当透明,相关决策和结果应当公示,以确保程序合法合规。
2. 全面性原则:采购项目验收应当全面覆盖采购项目的各个方面,包括质量、数量、进度、价格等。
验收标准应当明确,确保满足项目要求。
3. 有效性原则:采购项目验收应当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确保验收结果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和指导性。
三、管理流程1. 确定验收标准:在采购项目开始前,制定明确的验收标准。
验收标准应当根据项目的具体要求和需求来确定,可以包括产品质量要求、交付期限、技术规格等。
2. 验收准备:在采购项目完成后,进行验收准备工作。
包括准备验收资料、组织验收人员、制定验收计划等。
3. 验收过程:验收过程应当严格按照验收标准进行。
验收人员应当对采购项目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确认项目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4. 验收结果确认:验收结果应当经过验收人员的共同确认,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验收结果可分为合格、不合格及有条件合格等,需要针对不同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
5. 验收报告:在验收结束后,应当及时制作验收报告,记录验收过程和结果。
验收报告应当详细、准确地描述项目的实际情况和验收结果。
四、具体管理办法1. 确定验收责任人:针对每个采购项目,应当明确验收责任人,并确保其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能够独立、客观地进行验收工作。
2. 建立验收标准:针对不同类型的采购项目,可以建立相应的验收标准和指南,以指导验收工作的进行。
验收标准应当具体、明确,并能够量化和判定项目的合格与否。
3. 验收记录管理:验收记录应当详细、准确地记录采购项目的验收过程和结果。
验收管理办法
验收管理办法目录验收管理办法 (1)验收管理办法的概述 (1)验收管理的定义和重要性 (1)验收管理的目的和原则 (2)验收管理的适用范围和对象 (3)验收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 (5)验收管理的基本流程 (5)验收管理的具体步骤 (6)验收管理的相关要求和标准 (7)验收管理办法的实施与监督 (9)验收管理的实施机构和责任 (9)验收管理的监督和评估 (10)验收管理的改进和优化 (11)验收管理办法的效果与意义 (12)验收管理的效果评估 (12)验收管理的意义和价值 (13)验收管理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14)验收管理办法的案例分析 (15)某企业验收管理办法的实施情况 (15)某项目验收管理办法的应用效果 (16)某行业验收管理办法的成功经验 (17)结论 (18)对验收管理办法的总结和评价 (18)对验收管理办法的展望和建议 (19)验收管理办法的概述验收管理的定义和重要性验收管理是指在项目或产品完成后,通过一系列的评估和检查,确保其达到预期的质量标准和要求的过程。
它是项目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保证项目的成功和客户满意度至关重要。
验收管理涉及到各个方面,包括项目计划、设计、开发、测试、交付等环节,通过对每个环节的评估和检查,确保项目的质量和可交付成果的合格性。
验收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验收管理可以确保项目的质量。
通过对项目各个环节的评估和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项目的质量达到预期标准。
这有助于减少项目的错误和缺陷,提高项目的成功率和客户满意度。
其次,验收管理可以确保项目的可交付成果符合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在项目开始之前,客户和项目团队需要明确项目的目标和要求。
通过验收管理,可以对项目的可交付成果进行评估和检查,确保其符合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这有助于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强客户对项目的信任和支持。
此外,验收管理还可以提高项目的效率和效益。
通过对项目各个环节的评估和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避免项目的延误和重复工作。
采购项目验收管理办法
采购项目验收管理办法采购项目验收管理办法一、总则为规范采购项目验收工作,确保采购质量和合规性,提高采购实施效果,制定本办法。
二、验收范围1、本办法适用于所有采购项目的验收工作。
2、采购项目包括但不限于货物或服务的采购。
三、验收标准和流程1、验收标准a) 根据采购需求和合同约定,确定验收标准。
b) 验收标准应明确采购物品或服务的数量、质量、性能、安全等要求。
2、验收流程a) 采购方组织验收小组,成员包括相关部门或单位的代表。
b) 验收前,采购方应通知供应商进行准备,并在必要时提供相关指导。
c) 实施验收,验收小组对采购物品或服务进行检查、测试和评估。
d) 根据验收结果,形成验收报告并签署。
四、验收责任和义务1、采购方责任a) 制定验收计划和标准,明确验收责任。
b) 组织验收工作,严格按照验收流程进行操作。
c) 及时处理验收过程中的问题和纠纷。
d) 清晰记录和保存验收结果和报告。
2、供应商责任a) 配合采购方进行验收工作,按照验收要求提供配套文件和证明材料。
b) 解答验收小组的问题,并改进产品或服务。
c) 承担已验收物品或服务的质量保证义务。
五、验收依据和要求1、验收依据a) 采购合同及补充协议。
b) 相关法律法规。
c) 项目实施方案和技术规范。
d) 相关行业标准。
2、验收要求a) 验收应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地点和程序进行。
b) 验收应覆盖所有的采购物品或服务。
c) 验收应严格按照验收标准进行,不得随意更改或调整。
六、验收结果处理1、验收合格a) 验收小组一致通过的,视为合格。
b) 验收合格后,供应商应及时交付验收物品或服务。
2、验收不合格a) 验收小组有异议的,视为不合格。
b) 验收不合格后,采购方应通知供应商限期整改或返工。
七、违约责任1、供应商违约a) 验收过程中出现虚假材料或欺骗行为的,采取相应法律措施。
b) 违约责任包括但不限于罚款、返工、赔偿等。
2、采购方违约a) 验收过程中未按照程序进行的,承担相应责任。
固定资产验收管理办法
固定资产验收管理办法一、总则1. 目的为规范公司固定资产的验收工作,确保固定资产的质量符合要求,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2. 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有固定资产的验收管理。
3. 定义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电子设备等。
二、验收职责1. 验收小组成立固定资产验收小组,由设备管理部门、使用部门、财务部门等相关人员组成。
验收小组负责对固定资产的验收工作,确保固定资产的质量、数量、规格等符合要求。
2. 设备管理部门(1)负责组织固定资产的验收工作,制定验收计划,通知验收小组成员参加验收。
(2)对固定资产的技术性能、质量标准等进行审核,确保固定资产符合公司的要求。
(3)负责办理固定资产的入库手续,建立固定资产台账。
3. 使用部门(1)参与固定资产的验收工作,对固定资产的适用性、功能性等进行审核,确保固定资产满足使用需求。
(2)负责固定资产的接收和保管,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
4. 财务部门(1)参与固定资产的验收工作,对固定资产的价值、发票等进行审核,确保固定资产的价值准确无误。
(2)负责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建立固定资产卡片。
三、验收流程1. 验收准备(1)设备管理部门根据采购合同、技术协议等文件,制定验收计划,明确验收标准、验收方法、验收时间等。
(2)通知验收小组成员参加验收,并准备好验收所需的工具、设备等。
2. 初步验收(1)供应商将固定资产运至公司指定地点后,设备管理部门组织验收小组成员进行初步验收。
(2)验收小组成员按照验收计划,对固定资产的外观、包装、数量、规格等进行检查,核对固定资产的铭牌、说明书、合格证等文件是否齐全。
(3)如发现固定资产存在问题,验收小组成员应及时通知供应商进行整改。
3. 技术验收(1)初步验收合格后,设备管理部门组织验收小组成员进行技术验收。
(2)验收小组成员按照验收计划,对固定资产的技术性能、质量标准等进行测试和检验,核对固定资产的技术参数是否符合要求。
项目验收标准管理办法
项目验收标准管理办法一、概述项目验收标准管理办法旨在规范项目验收流程,确保项目按照要求完成,满足质量标准和合同要求。
本办法适用于所有项目验收活动,包括内部项目和外部合作项目。
二、项目验收准备1. 项目验收计划项目负责人应在项目实施的初期编制项目验收计划,明确验收目标、验收阶段和验收节点。
验收计划应经项目组成员、相关部门和合作方确认。
2. 验收标准与要求项目负责人应根据项目要求制定相应的验收标准和要求,确保验收过程的客观性和可衡量性。
标准和要求应包括项目交付件、质量标准、合同履约要求等,以确保验收结果符合预期。
三、项目验收流程1. 验收准备阶段(1)项目交付件准备:项目负责人应确保项目交付件的完整性和准备就绪,包括项目文档、成果物、相关数据等。
(2)内部评审:项目组成员应对项目交付件进行评审,确保符合验收标准和要求。
2. 验收执行阶段(1)验收会议召开:项目负责人应组织验收会议,邀请相关成员和合作方参加。
会议应明确验收事项、原则和程序。
(2)现场检查:验收小组成员应对项目交付现场进行实地检查,验证项目实施情况与交付件的一致性。
(3)样品测试:根据项目特点,验收小组成员可以对样品进行必要的测试,确保质量标准符合要求。
(4)文件审查:验收小组成员应仔细审查项目文档和成果物,核实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和解决方案。
(5)沟通交流:验收小组成员与项目团队进行必要的沟通交流,了解项目的实施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3. 验收结论阶段(1)验收报告编制:验收小组应根据实际情况编制验收报告,明确项目的验收结论和问题反馈。
(2)验收结论确认:项目负责人应组织与合作方的验收结论确认会议,确保双方对验收结果达成一致。
四、验收结果处理1. 合格验收结果(1)验收报告归档:合格的验收报告应归档保存,作为项目交付件的有关证明材料。
(2)项目总结:项目团队应及时总结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以优化项目管理和实施能力。
2. 不合格验收结果(1)问题反馈:验收报告应明确不合格的具体问题,并向项目负责人提出整改要求。
工程验收过程管理制度
工程验收过程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工程验收过程管理,保障工程质量,提高工程验收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各类工程项目的验收过程管理。
第三条工程验收过程管理主要包括验收准备、验收程序、验收人员、验收标准、验收结果处理等内容。
第四条工程验收过程管理应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确保验收结果真实可靠。
第五条工程验收过程管理应与相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相一致。
第六条工程验收过程管理应与工程项目管理紧密结合,确保验收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七条工程验收过程管理应根据不同工程项目的特点和要求进行调整。
第八条工程验收过程管理应不断完善,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第二章验收准备第九条工程验收前,应制定全面的验收计划,明确验收的时间、地点、内容、标准等。
第十条工程验收前,应组织验收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
第十一条工程验收前,应对工程项目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达到验收要求。
第十二条工程验收前,应准备验收所需的各类文件和资料,如验收报告、工程图纸、施工记录等。
第三章验收程序第十三条工程验收程序包括准备工作、开展验收、整理资料、形成报告、处理结果等环节。
第十四条工程验收程序应严格按照预定计划进行,不得擅自改变。
第十五条工程验收程序中,需要发现问题和争议时,应及时进行沟通协商,找到解决方案。
第十六条工程验收程序结束后,应及时整理相关资料,形成验收报告,并进行归档保存。
第十七条工程验收程序结束后,验收组应对验收结果进行评价,形成评价报告,并向相关部门反馈。
第四章验收人员第十八条工程验收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验收经验,能够胜任验收工作。
第十九条工程验收人员应严格遵守工作纪律,不得私自泄露验收信息,不得接受或索取贿赂。
第二十条工程验收人员应积极主动,勇于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建议,确保验收结果真实可靠。
第二十一条工程验收人员应加强团队协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验收任务。
第五章验收标准第二十二条工程验收标准应与相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相一致,确保验收结果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社区工程项目验收管理制度
社区工程项目验收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加强社区工程项目的管理,提高项目验收质量,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社区工程项目的验收管理工作,旨在规范验收程序,确保工程质量,保障社区利益。
二、验收管理机构1.社区工程项目的验收工作由社区工程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设立专门的验收小组负责具体的验收工作。
2.验收小组成员包括项目负责人、工程监理人员、建设单位代表等相关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
3.验收小组由社区工程管理部门主任任命,负责协调、执行和监督验收工作。
三、验收程序1.项目验收分为前期准备、现场检查和报告汇总三个阶段。
2.前期准备阶段,验收小组必须提前对工程项目进行资料审核,包括工程设计图纸、施工合同、材料采购记录等资料的审核确认。
3.现场检查阶段,验收小组根据验收标准和要求,到工程现场进行实地检查,对主要工程结构、设备设施和工程质量进行检测评估。
4.报告汇总阶段,验收小组根据现场检查结果,编制验收报告,包括验收意见、建议和整改措施等内容。
四、验收标准1.社区工程项目验收标准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2.验收标准应包括工程设计规范、施工工艺、材料质量、验收周期等内容,具体要求由验收小组根据实际项目情况确定。
3.验收标准应公开透明,对社区居民和建设单位均可查阅。
五、验收结果1.验收小组对工程项目进行验收后,应及时向社区居民和建设单位通报验收结果,并说明验收意见和建议。
2.如果工程项目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或未达到验收标准,验收小组应提出整改要求,并责令建设单位限期整改。
3.验收工作完成后,验收小组应出具验收合格证书,标志着工程项目的顺利验收完成。
六、验收管理1.社区工程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验收档案,对项目验收过程和结果进行记录保存。
2.对于验收合格的工程项目,社区工程管理部门应定期进行跟踪检查,确保工程运行质量。
七、附则1.社区工程项目验收管理制度定期进行检查评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新完善。
采购货物验收管理办法
采购货物验收管理办法一、背景在企业的采购过程中,对于采购的货物进行验收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通过对采购货物的验收,可以确保货物的质量和数量符合合同规定,以确保企业的合法权益。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采购货物验收管理办法对于企业的正常运营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的本文旨在规范企业的采购货物验收管理流程,确保采购的货物质量和数量符合合同约定,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三、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企业内部所有部门和单位的采购活动。
四、采购货物验收的原则1.公正公平原则:采购货物验收必须公正、公平,遵守合同约定和相关法律法规。
2.严格按照规定验收:对于不符合合同约定的货物,应及时通知供应商并按照规定进行处理和索赔。
3.优先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在验收过程中,要严守企业的合法权益,确保企业获得应有的权益和利益。
五、采购货物验收的步骤1.提前准备:在采购货物到达之前,需提前准备验收所需的相关文件和人员,以便及时开始验收工作。
2.到货验收:对采购货物的到货数量和包装进行检查,确保与合同约定一致。
3.质量验收:对采购货物的质量进行检验,包括外观、尺寸、材质等。
4.功能验收:对采购货物的功能进行测试,验证其性能是否符合需求。
5.文件验收:将验收结果记录在相应的验收文件中,并及时与供应商交流处理不符合要求的货物。
6.签收确认:在验收合格后,确认并签收采购货物,并及时向供应商支付相应款项。
六、验收标准和方法1.验收标准:根据合同约定,制定相应的验收标准,明确货物的质量要求和验收指标。
2.验收方法:可以采用目视检查、测量、实验测试等方法进行验收,确保结果客观准确。
七、不合格货物的处理1.及时通知供应商:对于不合格的货物,应立即通知供应商,并要求其进行处理或者退换。
2.索赔处理:根据合同约定,进行相应的索赔,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3.备案记录:对于不合格货物的处理,要及时记录并备案,以便日后参考和查询。
八、验收结果的反馈和处理1.及时反馈验收结果:验收人员应将验收结果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或责任人,并协助处理不合格货物问题。
工程验收管理办法
工程验收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明确验收各方责任,明确专项验收与竣工验收的规定,保证验收全面、合法。
第二条适用于某某开发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开发的所有项目的工程验收的管理和控制。
第二章施工过程阶段验收第三条监理单位编制工程验收计划,并按计划执行各项验收工作。
第四条基础工程验收:基础工程完工后,由承包商向监理单位申请验收,监理单位接到验收申请后进行自检,合格后通知项目部,基础工程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主体工程施工。
第五条分项、分部、单位工程验收:分项、分部工程完工后,由承包商向监理单位提交工程验收报告申请验收,监理单位接到验收申请后进行自检,合格后通知项目部进行分项及分部验收,项目部相关人员参加,所有混凝土的浇筑、土方回填、防水工程,项目部专业工程师必须跟踪旁站,监督到位。
第六条分项、分部、单位工程验收应具备的条件:(一)承包商已经按设计要求和合同约定完成需验收的分项、分部、单位工程;(二)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质量验评资料完备:a) 质量保证资料齐全、真实,并与工程进展同步;b) 有关原材料、半成品试验和评定合格;c) 施工形成的观测数据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d) 分项、分部工程自评资料齐全、评定结果符合要求。
(三)监理单位对分项工程质量验评资料签署合格;(四)分项工程验收由监理单位负责组织项目部参加。
第三章隐蔽工程和结构工程验收第七条隐蔽工程:承包商应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提前24小时书面通知监理工程师,同时将隐蔽记录及自检资料交监理工程师审核。
隐蔽工程由承包商负责申报,监理单位负责验收,其中防水工程(屋面、厨卫、外墙、门窗塞缝)、室外管线工程,项目部负责验证监理单位的验收结果,所有隐蔽工程验收,项目部各标段项目负责人必须全部验收合格,签字确认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第八条结构工程验收:在工程结构封顶后,五方验收前由项目部制定工程各分项验收计划。
在主体工程封顶后,施工总承包商应向监理单位及项目部递交结构验收申请,监理单位在接到申请后经过审核,如认为主体工程已达到验收标准,则负责通知项目部组织规划设计部、成本管理部、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进行结构工程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组织下一工序的施工。
验收管理办法
验收管理办法验收管理办法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定验收管理办法,用于确保项目交付成果的质量。
验收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有效的验收管理,确保项目交付成果满足客户需求和预期目标。
2. 验收管理流程2.1 验收准备阶段在项目执行阶段前,项目团队和客户共同确定项目的验收标准和验收依据。
验收标准应明确、具体、可测量,并与项目目标相一致。
验收依据可以包括项目计划、需求文档、技术文档等。
2.2 验收准备会议在项目进入阶段前,组织验收准备会议。
会议的目的是确保项目团队和客户对于验收标准和验收依据达成共识,并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会议期间,还可以商讨验收时的方法和环境,以便顺利进行验收工作。
2.3 验收过程验收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2.3.1 提交验收申请项目团队在达到交付条件后,向客户提交验收申请。
申请中应包含项目交付成果的详细描述、验收标准和验收依据的引用,以及需要客户提供的验收环境和资源等要求。
2.3.2 验收评审客户接收到验收申请后,组织验收评审会议。
会议的目的是审核交付成果是否符合验收标准和验收依据,并评估交付成果的质量。
评审会议可以邀请项目团队成员和相关的利益相关者参与。
2.3.3 验收在验收评审会议通过后,进行验收。
验收可以根据项目的性质和需求确定具体的方法和环境。
结果应与验收标准进行对比,确保交付成果达到要求。
2.3.4 验收结果和意见反馈根据验收的结果,形成验收结果报告。
报告中应包含对交付成果的评价、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的改进措施等信息。
客户和项目团队可以进行沟通和讨论,反馈意见并达成共识。
2.4 验收结案在达成验收共识后,形成验收结案报告。
报告中应包含验收结果,包括通过和未通过的部分,以及相应的改进措施和未解决的问题等。
验收结案报告可以作为项目结束的重要文件,用于评估项目的成功与否。
3. 验收责任3.1 项目团队的责任项目团队应按照规定的验收标准和验收依据,确保交付成果的质量。
项目经理应组织和协调项目团队参与验收管理工作,并负责提交验收申请和支持客户的验收工作。
企业工程验收管理制度范本
企业工程验收管理制度范本一、制度目的为了规范工程项目的验收流程,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工程验收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承接的所有建筑工程项目,包括但不限于新建、改建、扩建以及维修等各类工程项目的最终验收工作。
三、组织机构与职责1. 成立工程验收小组,由项目负责人、技术人员、质量监督员等组成。
2. 项目负责人负责组织协调整个验收过程,并对外联络沟通。
3. 技术人员负责具体工程技术问题的检查与评估。
4. 质量监督员负责监督检查验收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情况。
四、验收程序1. 预验收:项目完成后,由项目负责人组织进行初步自检,并整理相关资料。
2. 申请验收: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竣工报告,申请正式验收。
3. 组织验收:建设单位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共同参与验收。
4. 实地检查:验收小组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包括结构安全、使用功能、材料质量等方面。
5. 整改闭环:对于发现的问题,要求施工单位限期整改,并进行复验直至合格。
6. 编制报告:验收合格后,编制工程验收报告,并由各方签字确认。
五、验收标准工程验收应严格按照国家及行业的相关标准执行,确保工程质量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
六、文件管理所有验收相关的文件资料应妥善保存,包括设计图纸、施工记录、检验报告、验收报告等,以备日后查询和核查。
七、不合格处理对于验收中发现的不合格项目,应明确责任单位,责令其限期整改,并对整改结果进行复核。
如整改仍不合格,则按照合同约定进行处理。
八、后续服务验收合格后,企业应提供必要的后续服务,包括技术咨询、保修期内的维护等,确保工程质量长期稳定。
九、制度的修订与完善根据工程实践和管理经验,定期对工程验收管理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以适应企业发展和市场变化的需要。
十、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公司管理层负责解释。
如有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之处,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南水北调续建配套工程验收管理办法1 总则1.0.1 为加强山东省南水北调续建配套工程(以下简称“配套工程”)验收管理,明确验收职责,规范验收行为,根据水利部及山东省水利厅有关规定,结合配套工程建设的特点,制定本办法。
1.0.2 配套工程验收分为施工合同验收、供水单元工程竣工验收及国家规定的有关专项验收1.0.3 配套工程验收的目的是通过检查已经完成的工程以及核对工程实施过程中形成的资料,按照有关验收依据,对已经完成的工程进行鉴定并做出是否符合有关设计、技术标准和合同的结论。
1.0.4 验收工作的依据是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标准,主管部门有关文件,经批准的工程设计文件及相应的工程设计变更、修改文件,以及施工合同等。
1.0.5 按照国家及行业有关规定在验收前应完成的专项鉴定、评估、检测等,项目法人应组织完成,且作为验收应具备的条件之一。
1.0.6 配套工程项目主体工程批准开工后,项目法人应依据本办法并结合工程建设计划及时组织制定工程验收工作方案和计划,格式见附录1。
项目法人应将验收工作方案和计划报工程验收监督管理部门核备。
当工程建设计划进行调整时,工程验收工作方案和计划也应相应地调整并报验收监督管理部门核备。
1.0.7 验收工作应在项目法人和工程参建单位进行的有关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及有关工程实施过程如实记录的基础上进行。
有关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应执行国家及行业有关规定。
项目法人和工程参建单位应提交真实的验收资料并对其资料的真实性、规范性负责。
1.0.8 验收工作由验收主持单位组织的验收委员会(或验收工作组,下同)负责,验收结论应经过三分之二以上验收委员会(工作组)成员同意。
验收委员会(工作组)成员对验收结论的保留意见应在验收成果性文件上明确记载并有其本人签字。
1.0.9 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其处理原则由验收委员会(工作组)协商确定。
主任委员(组长)对争议问题有裁决权,但是半数以上验收委员会(工作组)成员不同意裁决意见的,需报请验收主持单位决定。
1.0.10 验收委员会(工作组)对工程验收不予通过的,应明确不予通过的理由并提出整改意见。
有关单位应及时组织处理有关问题,完成整改,并按照程序重新申请验收。
1.0.11 工程实行委托或代建时,项目法人应明确需委托项目管理单位行使的有关验收职责,并在相关合同中载明。
1.0.12 省南水北调局负责配套工程的验收监督工作。
1.0.13 验收资料制备由项目法人统一组织,有关工程参建单位应按照项目法人的要求及时完成。
验收资料分为验收提供资料和验收备查资料,资料目录分别见附录2和附录3。
1.0.14 项目法人和工程参建单位制备的验收资料内容与格式应符合相关要求与规定,纸张规格统一为国际标准A4,单本厚度不超过50mm。
文件正本应加盖单位公章且不得采用复制件。
2 验收工作组织管理2.0.1 跨市(设区)的供水单元、市南水北调办事机构承担项目法人职责的供水单元以及涉及中型(含中型)以上水库建设的供水单元由省南水北调局由省南水北调局或其委托单位主持阶段验收、部分工程通水验收和竣工验收。
2.0.2 上述供水单元外,其他供水单元的阶段验收、部分工程通水验收和竣工验收,由市南水北调办事机构或其委托单位主持。
3 施工合同验收3.1一般规定3.1.1 施工合同验收包括分部工程验收、单位工程验收、合同项目完成验收以及合同约定的其他验收。
其他验收包括项目法人根据工程建设需要增设的阶段验收等。
3.1.2 施工合同验收的内容、应具备的主要条件、程序、执行的标准应在合同中明确。
特殊情况,也应在验收前确定。
3.1.3 施工合同验收由项目法人、设计、监理、施工以及主要设备供应(制造)等单位代表组成的验收工作组负责,验收工作由项目法人主持,其中分部工程验收可由监理单位主持。
3.1.4 实行委托或代建的工程项目,合同项目完成验收由项目法人或委托项目管理单位主持,其他施工合同验收原则上由项目管理单位主持。
3.1.5 施工合同验收工作组成员应具有工程验收所需要的资格条件和相关的专业知识。
除特邀专家外,验收工作组成员是代表所在单位参加工程验收,应持有所在单位的书面确认。
3.1.6 施工合同验收的依据主要是施工合同,同时还应满足、国家及行业有关规定。
3.2验收程序的基本要求3.2.1 施工单位提出验收申请报告。
3.2.2 项目法人(监理单位)审批申请报告,明确验收工作组成员及验收时间。
3.2.3 验收主持单位根据有关规定并结合验收工作方案与计划制定验收工作大纲并经过验收工作组成员三分之二以上同意。
3.2.4 施工合同验收可按专业性质设立专业组,并由各专业组进行专业工程检查并提出相应的检查意见。
3.2.5 依据合同的有关条款确定工程验收相关标准,必要时可以对标准进一步细化和补充。
3.2.6 对验收所需要的资料进行完整性和规范性检查,当发现不符合有关标准、规定和要求时,应要求资料提供单位进行必要的修改和完善。
3.2.7 听取被验收工程参建单位关于工程建设情况的报告。
3.2.8 到工程现场对工程完成情况和质量进行检查。
3.2.9 对验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处理要求。
3.2.10 验收工作组成员分别提出本单位对工程完成情况和质量情况的评价意见。
3.2.11 根据国家及行业有关规定,验收工作组提出工程质量评定等验收结论性意见。
3.2.12 讨论并通过工程验收成果性文件,验收成员在文件上签字。
对验收结论有不同意见的提出保留意见并在验收鉴定书上签字确认。
3.3分部工程验收3.3.1 分部工程验收可由监理单位主持,项目法人(项目管理单位)、勘测(需要时)、设计、施工、主要设备供应(制造)等工程参建单位的代表组成验收工作组进行。
验收前验收主持单位应通知质量监督机构。
3.3.2 分部工程验收工作组成员应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和相应的专业知识。
参加分部工程验收的每个单位代表人数不宜超过2名。
3.3.3 分部工程验收应具备的主要条件是:1 分部工程的所有单元工程已经完成;2 单元工程已经完成质量检验与评定且全部合格,有关质量缺陷已经处理完毕或有下阶段处理意见;3 验收所需要的资料已经满足要求;4 合同中约定的其他条件。
3.3.4 分部工程验收的主要工作是:1 检查单元工程的质量检验与评定是否符合有关规定;2 检查工程完成情况;3 鉴定工程质量是否满足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以及是否达到合同约定的标准;4 对分部工程质量进行评定;5 对遗留问题提出处理意见;6 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处理要求并落实责任处理单位;7 讨论并最终形成“分部工程验收签证书”。
3.3.5 分部工程验收的主要成果性文件是“分部工程验收签证书”,其格式见附录4。
验收工作组成员应在签证书的正本上签字,正本数量按项目法人、参加验收单位和质量监督机构各一份以及归档所需要的份数确定。
3.3.6 项目法人应在分部工程通过验收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将“分部工程验收签证书”正本报质量监督机构核备。
3.3.7 质量监督机构在收到“分部工程验收签证书”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将载有质量监督机构核备意见的签证书除自留一份存档外,其余正本返回项目法人。
项目法人在收到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分送有关单位。
3.3.8 当质量监督机构对分部工程验收工作或验收结论持有异议并提出进一步处理意见时,项目法人应组织参加验收单位及时处理并将处理意见落实情况反馈质量监督机构。
3.3.9 分部工程验收时所提出的遗留问题的处理情况应有完整的记录,经相关责任单位代表签字后,随“分部工程验收签证书”一并归档。
3.4单位工程验收3.4.1 单位工程完成并具备验收条件时,施工单位应向项目法人提出单位工程验收申请报告,申请报告格式见附录5。
项目法人应自收到单位工程完成验收申请报告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同意进行完成验收,不同意验收应明确理由。
3.4.2 单位工程验收由项目法人(或委托建设管理单位)主持,验收工作组由监理、勘测(需要时)、设计、施工、主要设备供应(制造)、运行管理等工程参建单位的代表组成。
必要时,可邀请上述单位以外的专家参加。
3.4.3 单位工程验收应具备的主要条件是:1 主要分部工程已经完成并通过分部工程验收;2 其他分部工程已经完成或基本完成,遗留尾工不影响分部工程的质量评定结论;3 分部工程验收遗留问题已经处理完毕并经过验收,未处理的遗留问题应有充分的理由并有下阶段处理意见;4 验收所需的资料满足要求,包括施工图纸以及竣工图纸;5 施工场地已经进行清理;6 合同中约定的其他条件。
3.4.4 单位工程验收的主要工作是:1 检查工程完成情况;2 检查分部工程验收遗留问题处理情况;3 对单位工程质量进行检验与评定;4 对遗留问题提出处理意见;5 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处理要求并落实责任处理单位;6 检查可以投入使用的单位工程是否具备安全运行条件;7 讨论并最终形成“单位工程验收鉴定书”。
3.4.5 项目法人(项目管理单位)应在单位工程验收前15个工作日通知质量监督机构,主要单位工程验收还应通知验收监督管理部门,但上述参加验收人员不在验收的主要成果性文件上签字。
3.4.6 单位工程验收的主要成果性文件是“单位工程验收鉴定书”,其格式见附录6。
验收工作组成员应在鉴定书的正本上签字,正本数量按参加验收单位、质量监督机构、验收监督管理部门各一份以及归档所需要的份数确定。
3.4.7 项目法人(项目管理单位)应自单位工程通过验收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将“单位工程验收鉴定书”报项目质量监督机构核备。
3.4.8 质量监督机构在收到“单位工程验收签证书”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将载有质量监督机构核备意见的签证书除自留一份存档外,其余正本返回项目法人。
3.4.9 项目法人(项目管理单位)应在收到核备后的“单位工程验收鉴定书”之日起30个工作日,将其报验收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并行文发送有关单位。
3.5合同项目完成验收3.5.1 施工合同项目建设内容完成后,项目法人应组织合同项目完成验收。
3.5.2 合同项目完成验收工作组由监理、勘测(需要时)、设计、施工、运行管理、主要设备供应(制造)等工程参建单位的代表组成,委托管理的项目应通知项目法人参加。
必要时,可邀请上述单位以外的专家参加。
3.5.3 合同项目完成并具备验收条件时,施工单位应向项目法人提出合同项目完成验收申请报告,申请报告格式可参照附录5。
项目法人应自收到合同项目完成验收申请报告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同意进行合同项目完成验收,不同意验收应明确理由。
3.5.4 合同项目完成验收应具备的主要条件是:1 合同范围内的工程项目和工作已经按合同文件的要求完成,但经项目法人同意列入保修期完成的尾工除外;2 工程项目已经完成合同文件要求进行的各种验收;3 施工现场已经进行了清理并符合合同文件要求;4 已经试运行(或部分投入使用)的工程安全可靠,符合合同文件的要求;5 工程有关观测仪器和设备已经按设计要求安装和调试,并已经测得初始值及施工期各项观测值;6 历次验收发现的问题及质量缺陷已处理完毕;7 验收资料已整理完毕并满足验收要求,包括施工图纸和竣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