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体(连续梁)徐变观测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高铁)连续梁桥施工监控方案

(高铁)连续梁桥施工监控方案

目录1、工程概况 (1)1.1工程概况 (1)2、编制依据及适用范围 (2)3、施工控制重点分析 (3)3.1主跨预拱度计算 (3)3.2合拢施工的控制 (4)4、施工控制方案 (5)4.1施工控制的目标和方法 (5)4.1.1监控目标 (5)4.1.2监控方法 (6)4.2施工控制工作计划 (8)4.3施工控制工作内容 (8)4.3.1施工控制仿真计算 (8)4.3.2施工控制现场监测 (11)4.4提交监测成果形式 (15)5、施工控制实施组织 (16)5.1施工控制组织机构 (16)5.2施工控制中的职责 (16)5.3现场施工控制数据信息交流与工作流程 (18)6、施工控制人员及设备配备 (19)6.1人员及设备配备 (19)6.2施工监控全过程的软件系统 (20)7、质量保证措施 (21)连徐线东海特大桥连续梁桥施工监控方案7.1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21)7.2组织保证体系 (21)7.3制度保证体系 (22)8、安全保证措施 (25)8.1人员安全保障措施 (25)8.1.1对现场监控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与管理 (25)8.1.2现场监控准备 (25)8.1.3现场作业安全管理措施 (26)8.2安全检查 (26)8.3安全应急预案 (26)8.3.1处理原则 (26)8.3.2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27)9、附件 (28)连徐铁路站前I标连续梁施工监控方案1、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中铁四局连徐铁路站前1标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境内,途径连云港市的海州区、东海县。

正线长度47.701公里,合同工期42个月,合同造价27.005亿元,主要工程包括路基及站场10.8km,地基处理245.6万m,路基土石方152.9万方。

桥梁46.2km/4座,其中桩基11594根,承台1441个,墩身1444个。

框架桥10300顶平米/8座,涵洞733横延米/22座,箱梁预制架设726孔,T梁预制架设108单线孔。

连续梁线形监控方案

连续梁线形监控方案

1 工程概况1、鲁南高铁花果峪特大桥DK212+220.5处跨S241省道,道路与线路为斜交,角度约30。

,采用一联三孔(60+112+60)m 的预应力混凝土双线连续箱梁跨越,梁全长233.5m 。

S241省道路面宽度为15米,公路交叉里程K13+747。

桥型布置如图1-1所示。

11#墩12#墩10#墩13#墩6011260图1-1 (60+112+60)m 连续梁桥型布置图(1)下部结构本连续梁10#、13#边墩基础采用8-φ1.5m 钻孔灌注桩,桩长分别为20.5m 、15.0m ,11#主墩基础采用12-φ1.8m 钻孔灌注桩,桩长为15.0m ,12#主墩基础采用12-φ1.8m 钻孔灌注桩,桩长为13.0m ;10#、13#边墩承台尺寸:12.4×6.5×3m ,边墩高度:10#墩10米;13#墩13.5米;11#主墩尺寸:14.0×10.3×4.0m ,12#主墩尺寸:14.0×11.3×4.0m ,桥墩采用圆端形实体直坡墩,10#、13#边墩高10.0m 、13.5m ,11#、12#主墩高9.0m 、12.0m 。

(2)梁部结构箱梁为单箱单室、变高度、变截面箱梁,梁底、腹板、顶板局部向内侧加厚,均按直线线性变化。

全联在端支点,中支点处设横隔板,横隔板设有孔洞,供检查人员通过。

中支点处梁高9.017m ,边支点处梁高5.017m 。

边支点中心线至梁端0.75m ,梁缝分界线至梁端0.1m ,边支座横桥向中心距离6.0m ,中支座横桥向中心距离6.0m 。

桥面防护墙内侧净宽7.6m ,桥梁宽12.6m ,桥梁建筑总宽12.9m ,底板宽7.0m 。

顶板厚度43.5-73.5cm ,腹板厚度50cm ~95cm ,底板厚度50cm ~90cm ,腹、底板厚度均按折线变化。

在梁体边支点、中支点共设4个横隔板,隔板中部设有孔洞,供检查人员通过。

连续梁测量施工方案

连续梁测量施工方案

新建京沪高速铁路泗河特大桥DK526+075.61- DK527+872.68施工测量方案中铁十局京沪高铁土建三标施工指挥部第四施工处2008.7.10施工测量方案一、工程概况京沪高速铁路是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投资规模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一项工程,也是我国第一条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及有里程碑意义的铁路。

铁路全线为新建双线,与既有京沪铁路的走向大体并行,设计时速350km,初期运营时速300km。

线路自北京南站DK0+000起,于上海虹桥站DK1309+100,正线全长约1318km。

我处承担的工程项目为泗河特大桥357#~410#墩柱,施工里程为DK526+075.61~DK527+872.68公里。

本段施工区域内有平面控制网点CPI 点2个,CPII点4个。

平面控制网点起点为CPI4075(DK526+717.5桩号),终点为CPI4076(DK527+615.0桩号)。

水准高程测量点与平面控制网点通用。

二、编制依据1)新建铁路北京至上海高速铁路施工图平面图;2)新建铁路北京至上海高速铁路施工图铁路用地及路基排水图;3)新建铁路北京至上海高速铁路施工图铁路红线及征地图;4)新建铁路北京至上海高速铁路施工图交桩资料JHTJ-3标段线路中线逐桩坐标表;5)新建铁路北京至上海高速铁路精密控制文件平面、高程成果资料;6)新建铁路北京至上海高速铁路泗河特大桥桩基布置图;7)《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

三、测量组织机构配置根据工程建设需要,我处成立由徐鹏为组长的施工测量组,测量组下设测量副队长两名。

队长负责测量相关事务接洽、测量队正常运作和重大测量任务措施和方案制定与管理;副队长直接负责整个施工处的测量任务的具体实施并负责施工测量放样和复核工作;下设测量员3人,专门负责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并负责外业测量实施、内业资料和外业测量原始资料积累记录,并统一汇总交由副队长整理上报。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徐变观测方案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徐变观测方案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徐变观测方案一、引言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桥梁工程的重要结构形式。

然而,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受荷载、环境因素等影响,箱梁的混凝土会发生徐变现象,导致结构性能发生变化。

为了确保桥梁的安全运行,对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徐变进行观测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实用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徐变观测方案。

二、观测方案目的1、监测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在施工过程中的徐变变化情况,为施工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2、通过对运营期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徐变进行长期观测,掌握桥梁结构性能的变化趋势,为桥梁维护和安全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三、观测方案实施步骤1、准备工作:在观测前,应收集相关的设计文件、施工记录和环境条件等资料,了解桥梁的基本情况。

同时,根据桥梁的实际情况,确定观测点位和观测频率。

2、观测点布设: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关键部位(如跨中、支点等)设置观测点,利用测量仪器(如全站仪、水准仪等)进行初始高程测量。

每个观测点应进行编号并记录相关信息。

3、施工期观测:在箱梁施工过程中,对各个观测点进行定期测量,记录各阶段徐变变化情况。

根据施工进度和实际需要,可适当调整观测频率。

4、运营期观测:桥梁投入使用后,按预定频率进行长期观测。

根据实际情况,可与施工单位或运营管理部门合作,定期对观测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5、数据处理与分析:对收集到的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关键指标(如挠度、曲率等),评估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徐变状况及其对结构性能的影响。

结合设计值和其他实测数据,判断桥梁的整体性能及安全性。

6、结果反馈与调整:将观测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单位和专业技术人员,以便对桥梁进行针对性的维护和加固。

同时,根据观测数据的分析结果,对原设计进行评估和优化,提高桥梁的设计质量和施工水平。

四、注意事项1、观测点的布设应考虑桥梁的结构特点和实际施工情况,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在施工过程中,应对观测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技术交底,确保观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梁体徐变观测

梁体徐变观测

浅谈后张法预应力简支箱梁梁体徐变观测秦伟鹏(中铁十二局一公司临汾梁场质量检查部 04100)摘要: 近几年来,我国的高速铁路建设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

与之相对应的,对于无砟轨道的沉降变形观测提出了比普速铁路有砟轨道更高的要求,其中梁体徐变作为沉降观测体系中的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

对梁体徐变观测技术方法、要求进行小结,结合我梁场的实际,对影响梁体徐变观测因素进行分析,更好地完成对梁体徐变的观测工作。

关键词:徐变方法影响因素正文:对于无碴轨道线路,由于没有道碴来调节轨道的高程,轨道扣件的可调节量很小。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将不可避免地产生不容忽略的徐变变形,如果由于混凝土徐变使得梁部结构徐变拱度超出了无碴轨道高程的可调变拱度太大,也可导致轨道扣件破坏失效。

影响轨道的稳定性。

这些都是影响列车安全运营的巨大隐患。

预应力越大,徐变上拱度也越大。

所以对预应力混凝土的徐变上拱度进行控制是很重要的。

一、梁体徐变的定义徐变是指混凝土应力不变,应变随荷载持续时间而增长的现象。

混凝土的徐变可以分为可复徐变和不可复徐变受荷载长期作用的构件,在卸载后将产生瞬时弹性应变和随时间发展的徐变恢复。

1、混凝土徐变的特性混凝土的徐变呈现以下几点特性:(1)混凝土徐变在加载初期发展很快,而后逐渐减慢,其延续时间可以在几年以上。

一般在加载一个月内完成全部徐变量的 40%;三个月完成 60%;一年到一年半内完成 80%;三年到五年内基本完成。

(2)在卸载时,一部分徐变能够立即恢复,另一部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才能逐渐恢复。

恢复变形总数超过加载时的急变部分,说明徐变中存在一部分可以恢复的变形。

(3)混凝土的徐变同应力大小有密切的关系。

当应力小于 0.5fc 时,徐变变形与应力成正比,应力与徐变量接近线性关系;当混凝土应力大于 0.5fc 时,徐变变形与应力不成正比,徐变比应力增长更快,即应力与徐变量为非线性关系。

在非线性徐变范围内,当加载应力过高时,徐变变形急剧增加,不在收敛,呈现非稳定徐变,因此在高应力作用下可能造成混凝土的破坏。

俆变观测方案

俆变观测方案

白华村特大桥连续梁徐变观测方案1工程概况(DK214+269.98)白华村特大桥起止里程为DK213+789.5~DK214+750.4,全长960.84m。

全桥孔跨布置为20-32m+1-(40+64+40)m连续梁+3-32m+2-24m,桥址于DK214+419.27~DK214+555.27处跨越G205国道,铁路跨越G205国道里程为1476K+600处夹角为30°,设计为1联(40+64+40)米连续梁。

连续梁全长145.5m,计算跨度为40m+64m+40m,箱梁顶建筑总宽12.28m,底宽6.7m。

中支点处截面梁高梁高6.05m,跨中10m直线段及边跨13.75m直线段梁高 3.05m,梁底下缘按二次抛物线y=0.0045245x2变化,边支座中心线至梁端0.75m。

连续梁下面G205国道沥青路面宽为12m,桥下净高大于10m。

连续梁施工方法:采用支架现浇法施工。

纵向预应力钢筋采用抗拉强度标准值为1860Mpa的高强低松弛钢绞线,公称直径15.2mm,其技术条件符合GB/T5224-2003标准。

纵向预应力筋分为12-7φ5mm、18-7φ5mm两种。

锚固体系采用自锚式拉丝体系,锚具采用M15-12、M15-18二种,管道采用金属波纹管,直径φ90mm、φ100mm两种,连接器采用ML15-15型,张拉采用YDC3500型千斤顶。

横向预应力采用4-7φ5mm预应力筋。

横向预应力体系采用BM15-4及BM15-4(P)锚具及锚固体系,张拉采用YCQ25型千斤顶,采用内径70×19mm扁形金属波纹管。

竖向预应力筋采用直径25mm的精扎螺纹钢,型号PS830,极限强度fpk=830Mpa,屈服强度σ0.2=785Mpa,伸长率σs≥7%,10h松驰率<1.5%,锚固采用JLM-25型锚具,张拉采用YC60A型千斤顶,管道形成采用内径φ35mm铁皮管成孔。

连续梁位于直线段,纵向坡度为4.2‰。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徐变观测方案说明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徐变观测方案说明

中铁十四局集团石武客专项目部五分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徐变观测方案编制审核批准中铁十四局集团石武客专项目部五分部二〇〇九年三月目录一、观测目的二、人员安排及工作制度(一)、人员安排(二)、工作制度三、仪器器材配置四、工作依据五、梁体的徐变观测点六、梁体徐变观测频次、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七、观测方法八、资料整理存档及徐变评估九、在观测中做好安全工作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徐变观测方案一、观测目的,为梁体变形观测评估提供真实准确的观测数据。

二、人员安排及制度保障(一)、人员安排石武客专项目部五分部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配备四名专业测量人员,负责梁体徐变变形观测工作。

(二)、工作制度石武客专项目部五分部设专职测量人员,负责制梁、存梁台位的沉降观测工作。

在总工程师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1、测量工程师职责(1)、在项目总工程师的领导下,负责本项目的全面测量工作。

负责主持制定、执行本项目的工程测量方案。

( 2)、及时、准确掌握工地测量进度、安全质量情况,科学地安排施测程序,合理地组织测量工作。

(3)、熟悉设计图纸和施工图纸及有关技术要求,严格执行测量技术及操作规程,确保测量数据精确可靠。

(4)、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

(5)、及时向技术主管汇报施工技术工作。

(6)、参与有关测量施工事故的调查分析。

2测量员岗位职责( 1)、负责具体的测量技术工作,对测绘项目负责人、技术主管负责。

要做到遵章守纪,服从管理,做好本职工作。

(2)、熟悉设计图纸和施工图纸,严格执行测量技术及操作规程。

(3)、按照规定的测量精度进行施测,确保精度和测量数据准确。

(4)、做好测量记录及资料的发放回收工作。

(5)、施测后及时对测量仪器进行保养工作。

(6)、定期对测量仪器进行自检自校。

(7)、施测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3、学习制度(1)、测量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测量技术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GB12897—2006);《建筑沉降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铁路客运专线竣工验收暂行办法》(铁建设[2007]183号);《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施工技术指南》(TZ216-2007);《工程测量规》(GB 50026-2007)《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设计指南》(铁建设函[2005]754号);《京石客专铁路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方案》;京石客专铁路工程设计文件;铁道部有关规定。

梁体连续梁徐变观测实施方案

梁体连续梁徐变观测实施方案

新建吉林至珲春铁路重点控制工程JHSKⅡ标大川屯3#特大桥40m+64m+40m连续梁徐变观测实施方案编制:审核:审批:中铁大桥局新建吉林至珲春铁路重点控制工程JHSKⅡ标项目经理部二工区2013年06月目录一、总则 (1)1.1、适用范围 (1)1.2、工作依据 (1)二、组织管理 (2)2.1、职责分工 (2)2.2、工作程序 (2)三、通用要求 (3)3.1、沉降变形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 (3)3.2、沉降变形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及建网方式 (3)3.3、沉降变形测量点的布置要求 (5)3.4、沉降变形监测测量工作基本要求 (5)3.5、沉降变形监测观测具体要求 (6)四、专业要求 (9)4.1、梁体工程 (9)4.1.1、工程概况 (9)4.1.2、变形控制标准 (9)4.1.3、变形观测方案 (9)4.1.4、观测资料要求 (11)4.1.5、观测频次 (12)4.1.6、沉降评估 (12)4.1.7、其他 (13)五、人员设备及质量保证措施 (14)一、总则为了更好的对吉图珲客运专线路基(含过渡段)、桥梁、涵洞等线下工程的沉降变形观测,保证工程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规范本项目的测量工作,使测量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特制定本方案。

1.1、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吉图珲客运专线铁路土建工程梁体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

1.2、工作依据1.《客运专线铁路有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2.《客运专线铁路有砟轨道测量技术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4.《建筑沉降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5.《铁路客运专线竣工验收暂行办法》(铁建设[2007]183号);6.《客运专线有砟轨道铁路施工技术指南》(TZ216-2007);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8.《客运专线有砟轨道铁路设计指南》(铁建设函[2005]754号);9.吉图珲客运专线工程设计文件;10.铁道部有关规定。

连续梁施工监控方案_2

连续梁施工监控方案_2
第14页/共23页
7 误差分析与识别
在每一施工阶段,对监测得到的应力和位移与理论值进行误差分析,并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根据本阶段结果对下一阶段的误差进行预测、调整以及报告施工状态(预制梁段架设标高)等。
第15页/共23页
7 误差分析与识别
(a) 混凝土浇筑位移比
第16页/共23页
(b)预应力张拉位对比 图12 某桥施工阶段移比较图
会计学
1
连续梁施工监控方案
1 施工监控的意义和目的
对于分阶段悬臂浇筑施工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来说,施工控制就是根据施工监测所得的结构参数真实值进行施工阶段计算,确定出每个悬浇阶段的立模标高,并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监测的成果对误差进行分析、预测和对下一阶段立模标高进行调整,以此来保证成桥后的桥面线形、保证合拢段悬臂标高的相对偏差不大于规定值。
2 自适应施工控制系统
3 参数识别
在本桥的施工控制中按照自适应控制思路,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参数识别和误差分析,利用实测数据与理论值的对比,根据各参数对位移的影响矩阵,可以得到该参数的实际值。影响结构线形及内力的基本参数由很多个,需测定的参数主要有:(1) 混凝土弹性模量;(2) 预应力钢绞线弹性模量;(3) 恒载;(4)混凝土收缩、徐变系数,按照规范采用;(5) 材料热胀系数;(6) 施工临时荷载;(7) 预应力孔道摩阻系数;(8)实际预应力的施加系数。
7.1 梁体位移误差分析
7 误差分析与识别
7.2 梁体理想位置与实际位置的比较
第17页/共23页
7 误差分析与识别
7.3 成桥线形与理想线形的对比
第18页/共23页
7 误差分析与识别
7.4 误差分析与识别
某桥应力结果对比图

高标准下桥梁沉降观测、及徐变工法

高标准下桥梁沉降观测、及徐变工法

高速铁路沉降观测及箱梁徐变工法1、前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物质文明的极大提高及建筑设计施工技术水平的日臻成熟完善,同时,也因土地资源日渐减少与人口增长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为了保证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建(构)筑物的安全性,并为以后的勘察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及相应的沉降参数,建(构)筑物沉降观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愈加明显。

建筑变形、沉降观测是建筑施工中十分重要的一项测量工作,它影响到整个建筑的施工质量、施工安全。

许多重大安全质量事故的发生,往往都与建筑变形、沉降有关。

根据规范规定,建筑施工过程必须要进行沉降观测监控,指导合理的施工工序,预防出现不均匀沉降,及时收集沉降资料信息,便于设计部门,分析由于沉降原因产生的裂缝对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影响,并进行技术处理和采取相应的措施2、工法特点1)读数客观。

不存在误差、误记问题,没有人为读数误差。

2)精度高。

视线高和视距读数都是采用大量条码分划图象经处理后取平均得出来的,因此削弱了标尺分划误差的影响。

多数仪器都有进行多次读数取平均的功能,可以削弱外界条件影响。

不熟练的作业人员业也能进行高精度测量。

3)速度快。

由于省去了报数、听记、现场计算的时间以及人为出错的重测数量,测量时间与传统仪器相比可以节省1/3左右4)效率高。

只需调焦和按键就可以自动读数,减轻了劳动强度。

视距还能自动记录,检核,处理并能输入电子计算机进行后处理,可实线内外业一体化。

3、适用范围本工法适用于京沪高铁范围内的所有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沉降变形观测和箱梁徐变观测。

4、工艺原理严格按照二等水准测量实施及管理。

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5.1.1 全线点位布置、埋设沉降变形观测测量点分为基准点、工作基点、和沉降变形观测点三类,其布置按下列要求。

1)基准点。

要求建立在沉降变形区以外的稳定地区,基准点使用全线的基岩点、深埋197水准点CPI、CPII、和二等水准点,增设时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相关要求执行。

高速铁路连续梁徐变观测标技术交底(定稿)

高速铁路连续梁徐变观测标技术交底(定稿)

**
技术交底
工程项目名称施工合同段
施工单位
单位工程施工部位
交底日期交底地点
梁体徐变观测标的埋设
1徐变观测标的埋设
1)、埋设要求:徐变观测标埋设在距离梁边1.8m处(即泄水孔位置),外露梁体表面20mm。

2)、埋设责任人:交底架子队长,埋设人由架子队队长安排,如未埋设后果由架子队队长承担,埋设标志由精测队提供专用观测标。

2 观测点布置
连续梁上的观测标,根据不同跨度,分别在支点、边跨1/4跨、中跨跨中设置,3跨连续梁共14个观测标,3跨以上连续梁中跨布置点相同,参照本文示意图。

交底接受人交底人审核人
备注:。

梁体徐变观测方案

梁体徐变观测方案

中铁二十一局津秦铁路客运专线滦县制梁场箱梁梁体徐变观测方案编辑:审核:目录1项目概况 (3)2主要技术依据 (3)3观测要求 (4)3.1观测目的 (4)3.2观测人员 (4)3.3观测方法 (4)4变形观测实施 (4)4.1点好编排及成果表要求 (4)4.2箱梁、连续梁、简支梁编排 (6)4.3观测实施要求 (6)5数据处理 (8)6混凝土箱梁梁体徐变 (8)7附表1 (9)1、工况概况由于混凝土的徐变效应,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桥的梁体在预应力荷载作用下的上拱变形缓慢发展,因而对桥梁设计及施工中的徐变变形分析尤为重要。

如果对于徐变变形的预测不准,在运营阶段梁体徐变变形的发展将会引起桥面的立面线形不平顺,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和旅客舒适度,甚至将造成梁体上拱度过大而无法使用。

在高速铁路上这种影响显得尤为突出,应予以足够重视。

结合国内外几种规范中徐变系数的计算公式,计算在施工阶段的预应力张拉、落梁和铺轨道板后的荷载作用下梁体的变形,并将其与现场实测的数据比较。

通过现场实测变形与理论分析结果的对比得出,采用我国现行铁路规范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

2、主要技术依据(1)《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2)《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5)《精密工程测量规范》(GB/T15314-1994);(6)《铁路建设工程监理规范》(TB10402-2007/J269-2007);(7)有关梁体徐变观测系统的设计文件、图纸;(8)招标文件及建设单位其它有关技术文件要求。

3、观测要求3.1观测目的根据津秦公司的要求,以使全线沉降观测及梁体徐变观测工作统一规范化、标准化,确保监测工作及时有效、监测成果真实可靠、客观为目标,为工后沉降预估准备好基础数据资料。

桥梁徐变观测

桥梁徐变观测

桥梁徐变观测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1.变形控制标准终张拉完成时,梁体跨中弹性变形不宜大于设计值的1.05倍扣除各项弹性变形、终张拉60天后,L≤50m梁体跨中徐变上拱度实测值不应大于7mm;L>50m梁体跨中徐变变形实测值不应大于L/7000或14mm。

2.变形观测方案2.1.观测点布置为了满足变形观测的需要,需要在梁部埋设观测标,观测标具体埋设原则如下:简支梁的一孔梁设置观测标6个,分别位于两侧支点及跨中;连续梁上的观测标,根据不同跨度,分别在支点、中跨跨中及边跨1/4跨中附近设置,详见附图:2.2观测标构造(1)梁体沉降变形观测标观测标采用φ20mm的不锈钢棒,钢棒露出外面部分需要磨圆处理。

见下图所示:2.3观测方法对于梁体的变形观测,每孔梁支点之间的梁体变形应以两支点的连线为基准线进行观测计算,由于下部结构沉降变形的影响,该基准线的位置会发生变化,梁体观测点至该基准线的垂直距离利用几何方法计算取得,垂直距离差值就是梁体变形量。

3.观测资料要求梁体徐变的观测精度为±1mm,读数取位至0.01mm。

测量单位要按照观测时间要求,及时进行沉降观测。

观测数据按照统一格式填写,所有测试数据必须真实准确,不得造假;记录必须清晰,不得涂改;测试、记录人员必须签名,及时将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填写统一表格。

以书面及Excel电子表格两种形式同时报送有关单位。

观测数据按照统一格式填写,每月将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

观测数据要求结合施工过程,详细记录各个施工节点前后的观测数据。

如架梁时间、轨道板底座施工、铺板时间、轨道板精调时间以及铺轨时间。

4.观测频次梁体徐变观测据下表中要求的时间间隔进行。

表4.1梁体徐变观测频次表5.1观测资料整理表采用统一的《梅汕客运专线路基沉降观测记录表》做好观测数据的记录与整理。

根据观测资料,及时绘制每个观测标志点的荷载——时间——沉降曲线。

徐变观测方案

徐变观测方案

徐变观测方案1. 引言徐变观测方案是指针对徐变现象进行观测的一种工作方案。

徐变是指土壤在加载荷载的过程中发生变形,并伴随着土体体积的改变。

徐变观测是对土壤徐变过程进行监测和记录,以获取相关数据用于工程设计和分析。

本文将介绍徐变观测方案的目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2. 目的徐变观测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土壤在承受荷载时的变形特征和规律,以便进行合理的工程设计和评估。

通过徐变观测,可以获取以下信息:1.土壤的剪切模量和压缩模量等力学参数;2.土壤的应变特性;3.土壤的变形规律和发展趋势。

3. 观测步骤徐变观测一般包括前期准备、现场观测和数据处理三个步骤。

3.1 前期准备前期准备是确保徐变观测工作的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确定观测目标和观测范围;2.编制观测方案,包括测点布设、监测频率等;3.确定观测仪器和设备,包括徐变仪、压力计等;4.组织人员和培训,确保观测人员具备相关技能。

3.2 现场观测现场观测是徐变观测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布设测点:根据观测方案,在工程现场选择适当的位置布设测点。

要保证测点的代表性和可靠性;2.安装观测仪器:根据观测方案,正确安装徐变仪、压力计等观测设备;3.进行观测:按照观测方案设定的频率和时间进行实时观测,记录数据;4.处理异常情况:如果在观测过程中出现设备故障或其他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解决或记录。

3.3 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徐变观测的最后一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数据整理:对观测所得的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和归档,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2.数据分析:利用合适的数学和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获取有价值的结果;3.结果评估: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对土壤的徐变特性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建议;4.编写观测报告:根据观测数据和分析结果,撰写观测报告,记录观测过程和结果。

4. 注意事项在进行徐变观测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事项:1.观测仪器的选择和校准:选择合适的观测仪器,并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2.测点的布设:测点的布设要合理,避免干扰因素对观测结果的影响;3.观测数据的保护:观测数据应进行备份和保护,避免数据丢失或损坏;4.观测频率的确定:观测频率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项目要求进行合理确定;5.观测过程的记录:观测过程要详细记录,包括时间、日期、气象条件等相关信息。

连续梁测量控制方案(有资质的)

连续梁测量控制方案(有资质的)

附件13新建铁路XX线(YYYY)站前工程XXX标段XXXXX双线大桥连续梁跨径(52+96+52)m施工监控方案XXXX大学二O一四年七月目录1. 工程概况 (1)2. 施工监控目的和意义 (1)3. 施工监控依据及目标 (2)3.1 施工监控依据 (2)3.2 施工监控目标 (2)4. 监控组织机构 (3)4.1 组织机构 (3)4.2 各单位职责分工 (4)5. 施工监控方法 (5)5.1 施工监控流程 (5)5.2 结构计算内容 (7)6. 主梁线形监测 (16)6.1 墩顶测点布置 (16)6.2 截面测点布置 (17)6.3 主梁平面线形控制 (17)6.4 主梁各节段的挠度观测 (17)6.5 测量时间 (18)6.6 多跨线形的通测 (19)6.7 结构几何形状测量 (19)6.8 施工过程控制精度要求 (19)7. 合拢段施工注意事项 (19)8. 资格证明文件 (21)1. 工程概况XXXXX双线大桥中心里程桩号为DK702+378,梁体全长201.5m,上部结构预应力采用52+96+52m单箱单室直腹板变截面预应力砼连续箱梁,挡碴墙内侧净宽9m,桥面宽12.2m,边支座中心线至梁端0.75m,支座横桥向中心距为 5.5m,中跨中部10m梁段和边跨端部9.75m梁段为等高梁段,梁高为4.2m;中支点处梁高为7.2m,除0#块外其余梁段梁底下缘按二次抛物线y=4.2+x2/533.3m变化。

(如图1所示)。

图1 全桥示意图2. 施工监控目的和意义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的迅猛发展,大跨度桥梁建设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潮时期。

大型桥梁的结构多样化,带来了桥梁工程的科研、设计、施工、监理和管理水平的提升,也带动和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同时,大型桥梁的结构安全可靠性已成为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

为保证桥梁结构运营时期的安全性、可靠性、耐久性、行车舒适性等,实施大型连续梁桥的施工过程监控,已成为桥梁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连续梁沉降变形观测方案

连续梁沉降变形观测方案

合肥铁路枢纽新建合肥北城至合肥站工程连续梁徐变观测技术方案文件编号:编制部门:工程部编制:审核:批准:中铁四局联合体HFSN-1标项目部三分部2011年03月15日合肥枢纽一标三分部连续梁变形监测方案一、工程概况本管段内有两处连续梁,一处在DK115+853.402合蚌双凤特大桥220m连续梁,一处在BFSDK007+854.085蚌福双凤特大桥180m连续梁。

二、编制依据1、《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2006]158号);2、《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J962-2009)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79-91);4、《工程测量规范》(GB0026-93);5、《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施工技术指南》(TZ216-2007);6、京福高速铁路工程设计文件;7、《京福高速铁路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实施方案》。

8、《京福高速铁路合肥至蚌埠段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实施细则》技术交底。

三、沉降监测一般技术标准以连续梁的垂直位移观测为主,水平位移监测主要是监测路基基底底层变形情况。

1、变形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变形测量等级精度要求按下表1执行(采用二等):表1 变形测量等级精度表2、变形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及建网方式a、垂直位移监测网垂直位移观测网主要技术要求如下表2:表2 垂直位移观测网主要技术要求表垂直位移监测网建网方式线下工程垂直位移监测按变形等级二等水准测量的要求施测,其监测网布设方法为:在二等精密高程控制测量布设的基岩点、深埋水准点及一般扩基水准点的基础上,按照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一步加密水准基点或设置工作基点至满足工点垂直位移监测需要。

根据以前客专线沉降观测经验,加密后的水准基点(含工作基点)间距不大于200m时,可基本保证线下工程垂直位移监测需要。

b、水平位移监测网水平位移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如下表3表3 水平位移监测网主要技术表水平位移监测网建网方式水平位移监测网按独立建网考虑,根据变形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进行施测,并与施工平面控制网进行联测,引入施工测量坐标系统,实现水平位移监测网坐标与施工平面控制网坐标的相互转换。

预制梁徐变观测实施细那么

预制梁徐变观测实施细那么

徐变观测实施细那么目录No table of contents entries found.1.总那么本细那么适用于沪昆客专(湖南段)xx大桥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长沙xx制梁场线下工程施工期及正式验收通过前的箱梁徐变观测技术要求,未包括的内容,应按相关现行铁路设计标准、规定执行或另行研究确信。

沉降变形观测数据采纳先进、成熟、科学的检测手腕取得,且必需真实靠得住,能全面反真实映工程实际状况。

编制依据1)《高速铁路工程测量标准》2)《沪昆客专湖南段线下工程沉降变形监测评估细那么》3)《沪昆客专湖南段线下工程沉降变形监测评估数据治理》目的与职责为了保证梁场生产箱梁的质量,需对桥梁梁体徐变进行观测,以便准确了解梁体徐变的真实值,把握梁体徐变的转变趋势与稳固情形。

依照桥梁徐变分析情形及时正确指导箱梁预制生产,特制订本制度。

测量组制订检测细那么,负责桥梁料提的徐变观测,数据统计及分析情形。

测量人员在观测进程中要认真、真实的记录原始记录,对数据经整理、汇总、统计分析后及时反馈各相应部门指导生产,确保本梁场箱梁的质量。

2观测组织机构及人员设备配备拓普康DL-101C电子水准仪一台观测梁体徐变,成立观测小组,设专职测量人员2名及负责人1名。

3梁体徐变观测标的埋设原那么及爱惜梁体徐变观测标对原材料转变不大、预制工艺稳固、批量生产的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每30孔选择1孔设置观测标,当实测弹性上拱度大于设计值的梁,前后未观测的梁应补充观测标,逐孔进行观测。

验证达到设计要求后,可每10孔选择1孔设置观测标,当实测弹性上拱度大于设计值的梁,前后未观测的梁应补充观测标,逐孔进行观测。

观测点布置:简支梁的一孔梁设置观测标6个,别离位于双侧支点及跨中;详见以下图。

箱型桥应设置徐变观测标,观测标设置范围:中间及两头各2个,共6个。

梁体徐变观测标:选择Φ20mm不锈钢,不锈钢采纳标准弯钩形式,顶部磨圆并刻画十字线,埋置深度300mm,高出埋设表面50m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梁体(连续梁)徐变观测实施方案新建吉林至珲春铁路重点控制工程JHSKⅡ标大川屯3#特大桥40m+64m+40m连续梁徐变观测实施方案编制:审核:审批:中铁大桥局新建吉林至珲春铁路重点控制工程JHSKⅡ标项目经理部二工区2013年06月目录一、总则 01.1、适用范围 01.2、工作依据 0二、组织管理 (1)2.1、职责分工 (1)2.2、工作程序 (1)三、通用要求 (2)3.1、沉降变形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 (2)3.2、沉降变形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及建网方式 (2)3.3、沉降变形测量点的布置要求 (4)3.4、沉降变形监测测量工作基本要求 (4)3.5、沉降变形监测观测具体要求 (5)四、专业要求 (8)4.1、梁体工程 (8)4.1.1、工程概况 (8)4.1.2、变形控制标准 (8)4.1.3、变形观测方案 (8)4.1.4、观测资料要求 (10)4.1.5、观测频次 (11)4.1.6、沉降评估 (11)4.1.7、其他 (12)五、人员设备及质量保证措施 (13)一、总则为了更好的对吉图珲客运专线路基(含过渡段)、桥梁、涵洞等线下工程的沉降变形观测,保证工程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规范本项目的测量工作,使测量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特制定本方案。

1.1、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吉图珲客运专线铁路土建工程梁体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

1.2、工作依据1.《客运专线铁路有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2.《客运专线铁路有砟轨道测量技术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4.《建筑沉降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5.《铁路客运专线竣工验收暂行办法》(铁建设[2007]183号);6.《客运专线有砟轨道铁路施工技术指南》(TZ216-2007);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8.《客运专线有砟轨道铁路设计指南》(铁建设函[2005]754号);9.吉图珲客运专线工程设计文件;10.铁道部有关规定。

二、组织管理2.1、职责分工吉图珲客运专线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其评估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参建各方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确保观测数据及评估结果的真实、可靠。

我分部作为沉降变形观测的实施责任主体,将严格按有关规范、设计文件及总指要求做好各项工程施工过程的沉降变形观测,对观测数据的真实性负责。

1.负责沉降变形监测网的建立及其保护工作。

2.负责各种监测设备、仪器、管线的购置与埋设,及其观测设施的保护工作。

3.配置专业人员,按规定监测项目和频率进行全过程监测和记录,并按规定格式和内容提交观测数据,确保其真实性、可靠性和全面性。

4.负责观测数据库的数据录入工作。

5.参与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的制定工作。

6.参与和配合建设单位或评估单位组织的沉降变形观测评估工作。

2.2、工作程序1.根据批准的沉降变形观测实施细则,按照设计文件要求,选派专业队伍和人员进行设备布设和观测。

2.严格按沉降变形观测实施细则,以及有关规定进行观测和记录,确保记录数据真实、可靠。

每次的观测记录必须经监理专业人员进行签认。

3.梁体工程徐变观测完成后,7天内提交评估申请(附沉降变形观测报告),经监理签认后,报指挥部及设计单位,由指挥部通知评估单位进行评估。

三、通用要求吉图珲客运专线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工作以桥梁、路基、隧道等建(构)筑物的垂直位移观测为主,水平位移监测根据桥梁、路基、隧道工点具体要求确定。

3.1、沉降变形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本线沉降变形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按下表规定执行:3.2、沉降变形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及建网方式1.垂直位移监测网(1)垂直位移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垂直位移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按下表执行:(2)垂直位移监测网建网方式线下工程垂直位移监测一般按沉降变形等级三等的要求(国家二等水准测量)施测,根据沉降变形测量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以及标志的作用和要求不同,垂直位移监测网布设方法分为三级:1)基准点。

要求建立在沉降变形区以外的稳定地区,同大地测量点的比较,要求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其平面控制点一般应设有强制归心装载。

基准点使用全线二等精密高程控制测量布设的基岩点、深埋水准点;2)工作基点。

工作点除使用普通水准点外,按照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一步加密水准基点或设置工作基点至满足工点垂直位移监测需要。

加密后的水准基点(含工作基点)间距200m左右时,可基本保证线下工程垂直位移监测需要。

3)沉降变形点。

直接埋设在要测定的沉降变形体上。

点位应设立在能反映沉降变形体沉降变形的特征部位,不但要求设置牢固,便于观测,还要求形式美观,结构合理,且不破坏沉降变形体的外观和使用。

沉降变形点按路基、桥涵等各专业布点要求进行。

监测网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人为破坏等原因,不可避免的有个别点位会发生变化。

为了验证监测网点的稳定性,应对其进行定期检测。

本次技术方案设计垂直位移监测网的观测分为首次观测和施工过程中的定期复测,定期复测按每半年进行一次,并结合精测网复测进行,按施工期4年考虑,计复测8次。

3.3、沉降变形测量点的布置要求沉降变形测量点分为基准点、工作基点和沉降变形观测点。

其布设按下列要求:1.每个独立的监测网应设置不少于3个稳固可靠的基准点。

基准点应选设在沉降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便于长期保存的稳定位置。

2.工作基点应选在比较稳定的位置。

对观测条件较好或观测项目较少的项目,可不设立工作基点,在基准点上直接测量沉降变形观测点。

3.沉降变形观测点应设立在沉降变形体上能反映沉降变形特征的位置。

3.4、沉降变形监测测量工作基本要求1.水准基点使用时应作稳定性检验,并以稳定或相对稳定的点作为沉降变形的参考点,并应有一定数量稳固可靠的点以资校核。

2.每次观测前,对所使用的仪器和设备应进行检验校正,并保留检验记录。

3.每次沉降变形观测时应符合:(1)严格按水准测量规范的要求施测。

首次观测每个往返测均进行观测,并取观测结果的中数,双严密平差处理后的高程值,作为变形测量初始值。

(2)参与观测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才能上岗,并固定观测人员。

(3)为了将观测中的系统误差减到最小,达到提高精度的目的,各次观测应使用同一台仪器和设备,前后视观测最好用同一水平尺,必须按照固定的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进行,观测路线必须形成附合或闭合路线,使用固定的工作基点对应沉降变形观测点进行观测。

实行“五固定”即“固定水准点、工作基点、固定人、固定测量仪器、固定监测环境、固定测量线路和方法”以提高观测数据的准确性。

(4)观测时要避免阳光直射,且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观测条件下工作。

(5)成像清晰、稳定时再读数。

(6)随时观测,随时检核计算,观测时要一次完成,中途不中断。

(7)对工作基点的稳定性要定期检核,在雨季前后要联测,检查水准点的标高是否有变动。

(8)数据计算方法和计算用工作基点一致。

3.5、沉降变形监测观测具体要求1.水准网的观测按照国家二等水准施测,采用闭合水准路线。

2.水准仪使用天宝DINI03电子水准仪,仪器及配套水准尺均应在有效合格检定期内。

水准仪与水准尺在使用前及使用过程中,经常规检校合格,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准管轴的夹角均不超过15″。

仪器各种设置正确,其中有限差要求的项目按规范要求在仪器中进行设置,并在数据采集时自动控制,不满足要求的在现场进行提示并进行重测。

3.外业测量一条路线的往返测使用同一类型仪器和转点尺垫,沿同一路线进行。

观测成果的重测和取舍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有关要求执行。

观测时,视线长度≤50m,前后视距差≤1.5 m;前后视距累积差≤6.0 m;视线高度≥0.5m;测站限差:两次读数差≤0.4mm,两次所测高差之差≤0.6 mm,检测间歇点高差之差≤1.0 mm;观测读数和记录的数字取位:使用数字水准仪读数记至0.01mm。

4.观测时,一般按后-前-前-后的顺序进行,对于有变换奇偶站功能的电子水准仪,按以下顺序进行:(1)往测:奇数站为后—前—前—后偶数站为前—后—后—前(2)返测:奇数站为前—后—后—前偶数站为后—前—前—后5.每一测段均为偶数测站。

晴天观测时给仪器打伞,避免阳光直射;扶尺时借助尺撑,使标尺上的气泡居中,标尺垂直。

6.观测前30min,将仪器置于露天阴影处,使仪器与外界气温趋于一致;对于数字式水准仪,进行不少于20次单次测量,达到仪器预热的目的。

测量中避免望远镜直接对着太阳;避免视线被遮挡,遮挡不超过标尺在望远镜中截长的20%。

观测时用测伞遮蔽阳光,对于电子水准仪,施测时均装遮光罩。

7.自动安平水准仪的圆水准器,严格置平。

在连续各测站上安置水准仪时,使其中两脚螺旋与水准路线方向平行,第三脚螺旋轮换置于路线方向的左侧与右侧。

除路线拐弯处外,每一测站上仪器与前后视标尺的三个位置,一般为接近一条直线。

8.观测过程中为保证水准尺的稳定性,选用2.5kg以上的尺垫,水准观测路线必须路面硬实,观测过程中尺垫踩实以避免尺垫下沉。

同时观测过程中避免仪器安置在容易震动的地方,如果临时有震动,确认震动源造成的震动消失后,再激发测量键。

水准尺均借助尺撑整平扶直,确保水准尺垂直。

9.对于宽度较宽的河、湖水中的沉降测量,按照《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跨河水准测量要求进行观测。

10.数据处理时,闭合差、中误差等均满足要求后进行平差计算,主水准路线要进行严密平差,选用经鉴定合格的软件进行。

四、专业要求4.1、梁体工程4.1.1、工程概况吉图珲客运专线线下、轨道工程设计行车速度目标值均为250km/h,采用双线有碴轨道,正线轨道按一次铺设跨区间有缝线路设计。

对线下工程的技术条件尤其是工后沉降、箱梁线形控制提出了极高的标准。

线路等级:客运专线正线,双线。

直、曲线,最小曲线半径5000m,线间距4.6m,有砟轨道。

设计速度:最高250km/h。

4.1.2、变形控制标准①终张拉完成时,梁体跨中弹性变形不宜大于设计值的1.05倍②扣除各项弹性变形、终张拉60天后,L≤50m梁体跨中徐变上拱度实测值不应大于7mm;L>50m梁体跨中徐变变形实测值不应大于L/7000或14mm。

4.1.3、变形观测方案1.观测点布置为了满足变形观测的需要,需要在梁部埋设观测标,观测标具体埋设原则如下:简支梁的一孔梁设置观测标6个,分别位于两侧支点及跨中;连续梁上的观测标,根据不同跨度,分别在支点、中跨跨中及边跨1/4跨中附近设置,详见附图:2.观测标构造(1)梁体沉降变形观测标观测标采用φ20mm的不锈钢棒,钢棒露出外面部分需要磨圆处理。

见下图所示:3.观测方法对于梁体的变形观测,每孔梁支点之间的梁体变形应以两支点的连线为基准线进行观测计算,由于下部结构沉降变形的影响,该基准线的位置会发生变化,梁体观测点至该基准线的垂直距离利用几何方法计算取得,垂直距离差值就是梁体变形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