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体(连续梁)徐变观测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梁体(连续梁)徐变观测实施方案

梁体(连续梁)徐变观测实施方案

新建京沪高速铁路

梁体(连续梁)徐变观测实施方案

编制: ___________

审核: ___________

审批: ___________

京沪高速铁路

二00八年

—、总贝y ..................................................... 1..

1.1、适用范围............................................... 仁

1.2、工作依据............................................... 仁

二、组织管理.................................................... 2・・

2.1、职责分工............................................... 2.

2.2、工作程序............................................... 2.

三、通用要求.................................................... 3・・

3.1、沉降变形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 (3)

3.2、沉降变形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及建网方式 (3)

3.3、沉降变形测量点的布置要求 (4)

3.4、沉降变形监测测量工作基本要求 (5)

3.5、沉降变形监测观测具体要求 (6)

四、专业要求.................................................... 9・・

梁体徐变测量技术交底

梁体徐变测量技术交底

梁体徐变观测技术交底

编号:HQKZ--20100902

梁体徐变观测方法

1.选一基准点,高程设置为固定值,如:选1号点,高程固

定为1米。

2.把仪器架在“一”位置,精确整平,此位置距离1,2,3,

4每个点的距离大概相等,确保到任何两点之间的距离差不大于1米。

3.采用线路观测方法,观测顺序为:

1-3-4-2-1,1-2-4-3-1(即:顺时针观测一次,逆时针观测一次,每次都闭合到1号点),观测完毕后把仪器搬至“二”点位置,同“一”观测,顺序为:

3-5-6-4-3,3-4-6-5-3. (即:顺时针观测一次,逆时针观测一次,每次都闭合到3号点)

4.外业观测数据整理,输入电脑,进行平差处理。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徐变观测方案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徐变观测方案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徐变观测方案

一、引言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桥梁工程的重要结构形式。然而,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受荷载、环境因素等影响,箱梁的混凝土会发生徐变现象,导致结构性能发生变化。为了确保桥梁的安全运行,对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徐变进行观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介绍一种实用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徐变观测方案。

二、观测方案目的

1、监测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在施工过程中的徐变变化情况,为施工质

量控制提供依据。

2、通过对运营期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徐变进行长期观测,掌握桥梁

结构性能的变化趋势,为桥梁维护和安全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三、观测方案实施步骤

1、准备工作:在观测前,应收集相关的设计文件、施工记录和环境

条件等资料,了解桥梁的基本情况。同时,根据桥梁的实际情况,确定观测点位和观测频率。

2、观测点布设: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关键部位(如跨中、支点等)设置观测点,利用测量仪器(如全站仪、水准仪等)进行初始高程测量。每个观测点应进行编号并记录相关信息。

3、施工期观测:在箱梁施工过程中,对各个观测点进行定期测量,记录各阶段徐变变化情况。根据施工进度和实际需要,可适当调整观测频率。

4、运营期观测:桥梁投入使用后,按预定频率进行长期观测。根据实际情况,可与施工单位或运营管理部门合作,定期对观测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5、数据处理与分析:对收集到的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关键指标(如挠度、曲率等),评估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徐变状况及其对结构性能的影响。结合设计值和其他实测数据,判断桥梁的整体性能及安全性。

6、结果反馈与调整:将观测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单位和专业技术人员,以便对桥梁进行针对性的维护和加固。同时,根据观测数据的分析结果,对原设计进行评估和优化,提高桥梁的设计质量和施工水平。

广珠城际轨道交通连续梁桥徐变观测与分析

广珠城际轨道交通连续梁桥徐变观测与分析

itri ib deo t d esaa epo c akru d o srig h re eo aino epeodn at rc e e nect r l r g us e h e sh r e t c go n ,bevn ecepd fr t fh rl iges bak t f h y a i i t t j b t m o t a ot
LU0 Xi o a
( hn al y2 t B ra o pCoLd , a gh u, u n d n 1 6 0, ia C iaR i 5h u e uGru .t.Gu n z o G a g o g5 0 0 Chn ) wa
Ab t a t C n r l f r e e o ma in o eb d e i t e fc so t r ct alq a i o to . r e e e r q ie n so sr c : o to e p d f r t f h r g h u f n e — i r i u l yc n r 1 n o d rt me t h e u r me t f oc o t i S o i y t I o t
高速铁 路 开工 以后 , 大量 采用 预 应力 混凝 土 连续 梁桥 来 满 足线 路需 要 。但 是 , 预应 力混 凝 土连 续梁 桥 在施 工及 使用
② 相 对湿 度 取 7 %。 0 ③ 纵 向预 应力 损 失 : 口及 喇 叭 口损 失 按锚 外控 制应 锚

连续梁线形监控方案

连续梁线形监控方案

1 工程概况之巴公井开创作

1、鲁南高铁花果峪特大桥DK212+220.5处跨S241省道,道路与线路为斜交,角度约30。,采取一联三孔(60+112+60)m的预应力混凝土双线连续箱梁跨越,梁全长233.5m。S241省道路面宽度为15米,公路交叉里程K13+747。桥型安插如图1-1所示。

图1-1 (60+112+60)m连续梁桥型安插图(1)下部结构

本连续梁10#、13#边墩基础采取8-φ1.5m钻孔灌注桩,桩长分别为20.5m、15.0m,11#主墩基础采取12-φ,12#主墩基础采取12-φ××3m,××4.0m,××4.0m,桥墩采取圆端形实体直坡墩,10#、13#边墩高10.0m、13.5m,11#、12#主墩高9.0m、12.0m。

(2)梁部结构

箱梁为单箱单室、变高度、变截面箱梁,梁底、腹板、顶板局部向内侧加厚,均按直线线性变更。全联在端支点,中支点处设横隔板,横隔板设有孔洞,供检查人员通过。中支点处梁高9.017m,边支点处梁高5.017m。边支点中心线至梁端0.75m,梁缝分界线至梁端0.1m,边支座横桥向中心距离6.0m,中支座横桥向中心距离 6.0m。桥面防护墙内侧净宽7.6m,桥梁宽12.6m,桥梁建筑总宽12.9m,底板宽7.0m。顶板厚度43.5-73.5cm,腹板厚度50cm~95cm,底板厚度50cm~90cm,腹、底板厚度均按折线变更。在梁体边支点、中支点共设4个横隔板,隔板中部设有孔洞,供检查人员通过。在0#段中跨梁侧底板处设φ1.0m进人洞,作为梁部桥墩检查通道。

梁体徐变观测

梁体徐变观测

一徐变观测

1 质量标准

⑴观测精度±1mm,读数取位至0.01mm,高程中误差±

1.0mm,相邻点高程误差±0.5mm。

⑵观测点的布置和埋设

徐变上拱变形观测点设置在箱梁四个支点和跨中截面两侧腹板梁顶处,每孔梁的测点数设置6个,具体布置位置如图2徐变上拱观测点平面布置示意图所示。

图2 徐变上拱观测点平面布置示意图

变形观测点观测标采用Φ20mm的不锈钢棒,钢棒露出外面部分需要磨圆处理,设置位置参考见图3。

图3 徐变观测标示意图

⑶箱梁徐变观测频次见表12

表12 箱梁徐变观测频次表

注:架桥机(运梁车)通过时观测要求:每1次/1天,连续2次;其后每1次/3天,

连续3次,以后1次/1周。

2 检查方法

由测量人员成立专门徐变观测班组,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按照观测频率进行测量。

观测仪器应采用DS05或DS1型电子水准仪,仪器在使用前均需经专业计量检定单位进行检定,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每次测量均采用此套仪器,采用定人定机观测。

对于每孔箱梁可以将梁部某一个观测点设置为基准点,然后假设该点的标高为0.00mm,以此计算其它五个点的相对标高并计算箱梁的徐变上拱变形量。

每孔箱梁采用两站观测,即每次测量时仪器架设两次,仪器架设位置分别在箱梁桥面中心线的L/4和L3/4处,一

次测量1、2、3号点,一次测量5、6号点,均以跨中4号点为工作基点。

3 注意事项

每套移动模架施工的梁前6孔进行重点观测,以验证预设攻读的精度。验证达到设计要求后,可每10孔选择1空设置观测标,当实测弹性上拱度大于设计值的梁,前后未观测的梁应补充观测标,逐孔进行观测。

梁体徐变观测

梁体徐变观测

浅谈后张法预应力简支箱梁

梁体徐变观测

秦伟鹏

(中铁十二局一公司临汾梁场质量检查部 04100)

摘要: 近几年来,我国的高速铁路建设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与之相对应

的,对于无砟轨道的沉降变形观测提出了比普速铁路有砟轨道更高的要求,其中梁体徐变作为沉降观测体系中的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对梁体徐变观测技术方法、要求进行小结,结合我梁场的实际,对影响梁体徐变观测因素进行分析,更好地完成对梁体徐变的观测工作。

关键词:徐变方法影响因素

正文:

对于无碴轨道线路,由于没有道碴来调节轨道的高程,轨道扣件的可调节量很小。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将不可避免地产生不容忽略的徐变变形,如果由于混凝土徐变使得梁部结构徐变拱度超出了无碴轨道高程的可调变拱度太大,也可导致轨道扣件破坏失效。影响轨道的稳定性。这些都是影响列车安全运营的巨大隐患。预应力越大,徐变上拱度也越大。所以对预应力混凝土的徐变上拱度进行控制是很重要的。

一、梁体徐变的定义

徐变是指混凝土应力不变,应变随荷载持续时间而增长的现象。混凝土的徐变可以分为可复徐变和不可复徐变受荷载长期作用的构件,在卸载后将产生瞬时弹性应变和随时间发展的徐变恢复。

1、混凝土徐变的特性

混凝土的徐变呈现以下几点特性:

(1)混凝土徐变在加载初期发展很快,而后逐渐减慢,其延续时间可以在几年以上。一般在加载一个月内完成全部徐变量的 40%;三个月完成 60%;一年到一年半内完成 80%;三年到五年内基本完成。

(2)在卸载时,一部分徐变能够立即恢复,另一部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才能逐渐恢复。恢复变形总数超过加载时的急变部分,说明徐变中存在一部分可以恢复的变形。

桥梁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

桥梁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

桥梁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

一、观测点的设置原则

1.1承台观测标

设置两个观测标,观测标-1设置于底层承台左侧小里程角上,观测标-2设置于底层承台右侧大里程角上。承台观测标为临时观测标,当墩身观测标正常使用后,承台观测标随基坑回填将不再使用。

1.2墩身观测标

当墩全高大于14m时(指承台顶至墩台垫石顶),需要埋设两个观测标,位于墩身两侧中心距地面0.5m处;当墩全高小于等于14m时,埋设一个桥墩观测标,具体埋设位置见图示:

桥梁墩身、承台观测标设置位置

1.3桥台观测标

原则上应设置在台顶(台帽及背墙顶),测点数量不少于4处,分别设在台帽两侧及背墙两侧(横桥向)。

1.4梁体观测标

现浇梁逐孔设置观测标,设观测标的每孔简支梁设置观测标6个,分别设置在支点、跨中。

桥梁梁体徐变观测平面布置图

桥梁梁部水准路线观测按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形成闭合水准路线,沉降观测点位布设及水准路线观测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其中测点1,2,3,4构成第一个闭合环,测点3,4,5,6构成第二个闭合环。所有观测线路在形成闭合环以前必须置镜两次以上,以保证不会形成相关闭合环。并以固定端其中一点为固定点,其他点相对于该点的沉降。

梁体徐变观测标观测方向

桥梁梁部徐变观测水准路线示意图

桥梁墩台水准路线观测按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形成闭合水准路线(二等精度平差),沉降观测点位布设于墩台两侧,水准路线观测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墩身观测标

观测方向

工作基点

桥梁墩台沉降观测水准路线示意图

1

2

3

4

5

6

二、观测元件埋设技术要求

2.1承台观测标

沉降观测桩:选择Φ20mm钢筋,顶部磨圆并刻画十字线,埋置深度不小于0.1m,高出埋设表面3mm,表面做好防锈处理。完成埋设后测量桩顶标高作为初始读数。如图所示

俆变观测方案

俆变观测方案

白华村特大桥连续梁徐变观测方案

1工程概况

(DK214+269.98)白华村特大桥起止里程为DK213+789.5~DK214+750.4,全长960.84m。全桥孔跨布置为20-32m+1-(40+64+40)m连续梁+3-32m+2-24m,桥址于DK214+419.27~DK214+555.27处跨越G205国道,铁路跨越G205国道里程为1476K+600处夹角为30°,设计为1联(40+64+40)米连续梁。

连续梁全长145.5m,计算跨度为40m+64m+40m,箱梁顶建筑总宽12.28m,底宽6.7m。中支点处截面梁高梁高6.05m,跨中10m直线段及边跨13.75m直线段梁高 3.05m,梁底下缘按二次抛物线y=0.0045245x2变化,边支座中心线至梁端0.75m。连续梁下面G205国道沥青路面宽为12m,桥下净高大于10m。

连续梁施工方法:采用支架现浇法施工。

纵向预应力钢筋采用抗拉强度标准值为1860Mpa的高强低松弛钢绞线,公称直径15.2mm,其技术条件符合GB/T5224-2003标准。纵向预应力筋分为12-7φ5mm、18-7φ5mm两种。锚固体系采用自锚式拉丝体系,锚具采用M15-12、M15-18二种,管道采用金属波纹管,直径φ90mm、φ100mm两种,连接器采用ML15-15型,张拉采用YDC3500型千斤顶。

横向预应力采用4-7φ5mm预应力筋。横向预应力体系采用

BM15-4及BM15-4(P)锚具及锚固体系,张拉采用YCQ25型千斤顶,采用内径70×19mm扁形金属波纹管。

梁体连续梁徐变观测实施方案

梁体连续梁徐变观测实施方案

新建吉林至珲春铁路重点控制工程JHSKⅡ标

大川屯3#特大桥

40m+64m+40m连续梁徐变观测实施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大桥局新建吉林至珲春铁路

重点控制工程JHSKⅡ标项目经理部二工区

2013年06月

目录

一、总则 (1)

1.1、适用范围 (1)

1.2、工作依据 (1)

二、组织管理 (2)

2.1、职责分工 (2)

2.2、工作程序 (2)

三、通用要求 (3)

3.1、沉降变形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 (3)

3.2、沉降变形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及建网方式 (3)

3.3、沉降变形测量点的布置要求 (5)

3.4、沉降变形监测测量工作基本要求 (5)

3.5、沉降变形监测观测具体要求 (6)

四、专业要求 (9)

4.1、梁体工程 (9)

4.1.1、工程概况 (9)

4.1.2、变形控制标准 (9)

4.1.3、变形观测方案 (9)

4.1.4、观测资料要求 (11)

4.1.5、观测频次 (12)

4.1.6、沉降评估 (12)

4.1.7、其他 (13)

五、人员设备及质量保证措施 (14)

一、总则

为了更好的对吉图珲客运专线路基(含过渡段)、桥梁、涵洞等线下工程的沉降变形观测,保证工程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规范本项目的测量工作,使测量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特制定本方案。

1.1、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吉图珲客运专线铁路土建工程梁体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

1.2、工作依据

1.《客运专线铁路有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

2.《客运专线铁路有砟轨道测量技术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

连续梁施工监控方案_2

连续梁施工监控方案_2
第12页/共23页
6 线形监测
6.2 挠度测点挠度观测资料是控制成桥线形最主要的依据,线形监测断面设在每一阶段的端部。
第13页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共23页
6 线形监测
6.3 观测时间与项目为尽量减少温度的影响,挠度的观测安排在早晨太阳出来之前进行,每个施工阶段的变形测试时间根据施工阶段的进度来定。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主要观测内容包括:每阶段混凝土浇筑前的高程测量;每阶段混凝土浇筑后、预应力张拉前的高程测量;每阶段预应力张拉后、挂篮行走前的高程测量;每阶段挂篮行走后的高程测量;拆除挂篮后、边(中)跨合拢前的高程测量;最终成桥前的高程测试。
第20页/共23页
8 施工控制流程
由于已完成阶段的不可控性以及施工中对线形误差的纠正措施的有限性,控制误差的发生就显得极为重要,所以施工中采用自适应控制法对其进行控制。基本思路为当结构的实测状态与模型计算结果不符时,通常将误差输入到参数辨别算法中去调整计算模型的参数,使模型的输出结果与实测结果一致,得到修正的计算模型参数后,重新计算各施工阶段的理想状态,经过几个阶段的反复识别后,计算模型就基本与实际结构一致,从而对施工过程进行有效控制。
第14页/共23页
7 误差分析与识别
在每一施工阶段,对监测得到的应力和位移与理论值进行误差分析,并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根据本阶段结果对下一阶段的误差进行预测、调整以及报告施工状态(预制梁段架设标高)等。

梁体徐变观测方案

梁体徐变观测方案

中铁二十一局津秦铁路客运专线滦县制梁场

编辑:

审核:

目录

1项目概况 (3)

2主要技术依据 (3)

3观测要求 (4)

3.1观测目的 (4)

3.2观测人员 (4)

3.3观测方法 (4)

4变形观测实施 (4)

4.1点好编排及成果表要求 (4)

4.2箱梁、连续梁、简支梁编排 (6)

4.3观测实施要求 (6)

5数据处理 (8)

6混凝土箱梁梁体徐变 (8)

7附表1 (9)

1、工况概况

由于混凝土的徐变效应,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桥的梁体在预应力荷载作用下的上拱变形缓慢发展,因而对桥梁设计及施工中的徐变变形分析尤为重要。如果对于徐变变形的预测不准,在运营阶段梁体徐变变形的发展将会引起桥面的立面线形不平顺,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和旅客舒适度,甚至将造成梁体上拱度过大而无法使用。在高速铁路上这种影响显得尤为突出,应予以足够重视。结合国内外几种规范中徐变系数的计算公式,计算在施工阶段的预应力张拉、落梁和铺轨道板后的荷载作用下梁体的变形,并将其与现场实测的数据比较。通过现场实测变形与理论分析结果的对比得出,采用我国现行铁路规范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

2、主要技术依据

(1)《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

(2)《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

(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

(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5)《精密工程测量规范》(GB/T15314-1994);

(6)《铁路建设工程监理规范》(TB10402-2007/J269-2007);

箱梁徐变上拱观测作业

箱梁徐变上拱观测作业

箱梁徐变上拱观测作业指导书

一.箱梁徐变上拱观测的重要性

对于无碴轨道线路,由于没有道碴来调节轨道的高程,轨道扣件的可调节量很小。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将不可避免地产生不容忽略的徐变变形,如果由于混凝土徐变使得梁部结构徐变拱度超出了无碴轨道高程的可调变拱度太大,也可导致轨道扣件破坏失效。影响轨道的稳定性。这些都是影响列车安全运营的巨大隐患。预应力越大,徐变上拱度也越大。所以对预应力混凝土的徐变上拱度进行控制是很重要的。

二. 箱梁徐变上拱观测方法

1、徐变上拱测点布置

所有测试梁均在每孔支座和跨中截面位置沿腹板线桥轴线布设6个测点,大跨度梁还在中孔L/4跨截面加设6个测点,见:测点分布图。

如图所示,、1、2、5、6号点分别位于箱梁两端的支座横桥向中线上,距离防护墙底端10±2cm,3、4号点位于箱梁横桥向中线上,距离防护墙底端10±2cm,1、2、5、6各

点距梁端50cm 。每个点用预埋钢筋标明,预埋钢筋采用直径8mm 圆钢制作长15cm 。混凝土灌注后,露出桥面1+0.5cm 。

2. 箱梁徐变上拱计算公式

箱梁徐变是依赖于荷载且与时间有关的一种非弹性性

质的变形。混凝土徐变是一种非线性行为,影响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徐变的因素有:有效预加混凝土徐变引起的结构徐变变形计算,因影响因素的复杂性,要精确分析是十分困难的。采用1978年国际预应力协会(FIP)关于混凝土徐变系数计算

公式

()[])()()-d(t )(,τββφτβφτβτφf t f f d a t -++=

式中[]fcw fc a /)(18.0)(ττβ-=;

桥梁徐变观测

桥梁徐变观测

桥梁徐变观测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1.变形控制标准

终张拉完成时,梁体跨中弹性变形不宜大于设计值的1.05倍

扣除各项弹性变形、终张拉60天后,L≤50m梁体跨中徐变上拱度实测值不应大于7mm;L>50m梁体跨中徐变变形实测值不应大于L/7000或14mm。

2.变形观测方案

2.1.观测点布置

为了满足变形观测的需要,需要在梁部埋设观测标,观测标具体埋设原则如下:

简支梁的一孔梁设置观测标6个,分别位于两侧支点及跨中;连续梁上的观测标,根据不同跨度,分别在支点、中跨跨中及边跨1/4跨中附近设置,详见附图:

2.2观测标构造

(1)梁体沉降变形观测标

观测标采用φ20mm的不锈钢棒,钢棒露出外面部分需要磨圆处理。见下图所示:

2.3观测方法

对于梁体的变形观测,每孔梁支点之间的梁体变形应以两支点的连线为基准线进行观测计算,由于下部结构沉降变形的影响,该基准线的位置会发生变化,梁体观测点至该基准线的垂直距离利用几何方法计算取得,垂直距离差值就是梁体变形量。

3.观测资料要求

梁体徐变的观测精度为±1mm,读数取位至0.01mm。

测量单位要按照观测时间要求,及时进行沉降观测。观测数据按照统一格式填写,所有测试数据必须真实准确,不得造假;记录必须清晰,不得涂改;测试、记录人员必须签名,及时将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填写统一表格。以书面及Excel电子表格两种形式同时报送有关单位。

观测数据按照统一格式填写,每月将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

观测数据要求结合施工过程,详细记录各个施工节点前后的观测数据。如架梁时间、轨道板底座施工、铺板时间、轨道板精调时间以及铺轨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梁体(连续梁)徐变观测实施方案

新建吉林至珲春铁路重点控制工程JHSKⅡ标

大川屯3#特大桥

40m+64m+40m连续梁徐变观测实施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大桥局新建吉林至珲春铁路

重点控制工程JHSKⅡ标项目经理部二工区

2013年06月

目录

一、总则 0

1.1、适用范围 0

1.2、工作依据 0

二、组织管理 (1)

2.1、职责分工 (1)

2.2、工作程序 (1)

三、通用要求 (2)

3.1、沉降变形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 (2)

3.2、沉降变形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及建网方式 (2)

3.3、沉降变形测量点的布置要求 (4)

3.4、沉降变形监测测量工作基本要求 (4)

3.5、沉降变形监测观测具体要求 (5)

四、专业要求 (8)

4.1、梁体工程 (8)

4.1.1、工程概况 (8)

4.1.2、变形控制标准 (8)

4.1.3、变形观测方案 (8)

4.1.4、观测资料要求 (10)

4.1.5、观测频次 (11)

4.1.6、沉降评估 (11)

4.1.7、其他 (12)

五、人员设备及质量保证措施 (13)

一、总则

为了更好的对吉图珲客运专线路基(含过渡段)、桥梁、涵洞等线下工程的沉降变形观测,保证工程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规范本项目的测量工作,使测量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特制定本方案。

1.1、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吉图珲客运专线铁路土建工程梁体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

1.2、工作依据

1.《客运专线铁路有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

2.《客运专线铁路有砟轨道测量技术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

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

4.《建筑沉降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

5.《铁路客运专线竣工验收暂行办法》(铁建设[2007]183号);

6.《客运专线有砟轨道铁路施工技术指南》(TZ216-2007);

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8.《客运专线有砟轨道铁路设计指南》(铁建设函[2005]754号);

9.吉图珲客运专线工程设计文件;

10.铁道部有关规定。

二、组织管理

2.1、职责分工

吉图珲客运专线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其评估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参建各方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确保观测数据及评估结果的真实、可靠。

我分部作为沉降变形观测的实施责任主体,将严格按有关规范、设计文件及总指要求做好各项工程施工过程的沉降变形观测,对观测数据的真实性负责。

1.负责沉降变形监测网的建立及其保护工作。

2.负责各种监测设备、仪器、管线的购置与埋设,及其观测设施的保护工作。

3.配置专业人员,按规定监测项目和频率进行全过程监测和记录,并按规定格式和内容提交观测数据,确保其真实性、可靠性和全面性。

4.负责观测数据库的数据录入工作。

5.参与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的制定工作。

6.参与和配合建设单位或评估单位组织的沉降变形观测评估工作。

2.2、工作程序

1.根据批准的沉降变形观测实施细则,按照设计文件要求,选派专业队伍和人员进行设备布设和观测。

2.严格按沉降变形观测实施细则,以及有关规定进行观测和记录,确保记录数据真实、可靠。每次的观测记录必须经监理专业人员

进行签认。

3.梁体工程徐变观测完成后,7天内提交评估申请(附沉降变形观测报告),经监理签认后,报指挥部及设计单位,由指挥部通知评估单位进行评估。

三、通用要求

吉图珲客运专线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工作以桥梁、路基、隧道等建(构)筑物的垂直位移观测为主,水平位移监测根据桥梁、路基、隧道工点具体要求确定。

3.1、沉降变形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

本线沉降变形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按下表规定执行:

3.2、沉降变形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及建网方式

1.垂直位移监测网

(1)垂直位移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

垂直位移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按下表执行:

(2)垂直位移监测网建网方式

线下工程垂直位移监测一般按沉降变形等级三等的要求(国家二等水准测量)施测,根据沉降变形测量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以及标志的作用和要求不同,垂直位移监测网布设方法分为三级:1)基准点。要求建立在沉降变形区以外的稳定地区,同大地测量点的比较,要求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其平面控制点一般应设有强制归心装载。基准点使用全线二等精密高程控制测量布设的基岩点、深埋水准点;

2)工作基点。工作点除使用普通水准点外,按照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一步加密水准基点或设置工作基点至满足工点垂直位移监测需要。加密后的水准基点(含工作基点)间距200m左右

时,可基本保证线下工程垂直位移监测需要。

3)沉降变形点。直接埋设在要测定的沉降变形体上。点位应设立在能反映沉降变形体沉降变形的特征部位,不但要求设置牢固,便于观测,还要求形式美观,结构合理,且不破坏沉降变形体的外观和使用。沉降变形点按路基、桥涵等各专业布点要求进行。

监测网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人为破坏等原因,不可避免的有个别点位会发生变化。为了验证监测网点的稳定性,应对其进行定期检测。本次技术方案设计垂直位移监测网的观测分为首次观测和施工过程中的定期复测,定期复测按每半年进行一次,并结合精测网复测进行,按施工期4年考虑,计复测8次。

3.3、沉降变形测量点的布置要求

沉降变形测量点分为基准点、工作基点和沉降变形观测点。其布设按下列要求:

1.每个独立的监测网应设置不少于3个稳固可靠的基准点。基准点应选设在沉降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便于长期保存的稳定位置。

2.工作基点应选在比较稳定的位置。对观测条件较好或观测项目较少的项目,可不设立工作基点,在基准点上直接测量沉降变形观测点。

3.沉降变形观测点应设立在沉降变形体上能反映沉降变形特征的位置。

3.4、沉降变形监测测量工作基本要求

1.水准基点使用时应作稳定性检验,并以稳定或相对稳定的点作为沉降变形的参考点,并应有一定数量稳固可靠的点以资校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