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教学设计-优质课精品-18新编
《己亥杂诗》教案设计
《己亥杂诗》教案设计第一章:导入1.1 课程背景本节课将引导学生学习龚自珍的《己亥杂诗》,这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创作的一组诗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诗人的思想情感。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可以了解龚自珍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1.2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分析诗作的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第二章:作者及创作背景2.1 作者简介介绍龚自珍的生平事迹、文学地位和影响。
2.2 创作背景解析《己亥杂诗》的创作背景,包括当时的社会环境、政治状况和诗人个人经历。
第三章:诗作内容解析3.1 诗作概述对《己亥杂诗》的整体内容进行简要介绍,包括诗作的主题、结构和风格。
3.2 逐诗解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诗作,如《己亥杂诗·其五》,进行详细解析,分析诗中的意象、情感和思想内涵。
第四章:艺术特色分析4.1 诗歌手法技巧分析《己亥杂诗》中的修辞手法、韵律特点和表现手法等。
4.2 作品风格特色探讨《己亥杂诗》的艺术风格,如豪放、婉约等,并与其他诗人作品进行比较。
第五章:课堂练习与拓展5.1 课堂练习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设计相关的练习题目,巩固学生对诗作内容、艺术特色的理解。
5.2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或朗读比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第六章:分组讨论与分析6.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针对《己亥杂诗》中的某一特定主题或手法进行深入讨论。
例如,讨论诗中的政治讽刺意味或者诗人对于自然景物的描绘。
6.2 小组分享各小组向全班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其他同学可以提出不同的见解或疑问,共同深化对诗作的理解。
第七章:文学鉴赏技巧的培养7.1 鉴赏技巧介绍讲解如何鉴赏诗歌,包括关注诗歌的、作者、背景、意象、情感、手法等方面。
7.2 实战演练让学生运用刚刚学到的鉴赏技巧,对《己亥杂诗》中的某一诗作进行独立分析,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小学五年级语文《己亥杂诗》教案
精选小学五年级语文《己亥杂诗》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己亥杂诗》的文化背景,理解诗意。
2. 熟练运用诗歌鉴赏技能,深入理解文学艺术。
3. 通过班级合作,增强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点1. 了解《己亥杂诗》的文化背景,理解诗意。
2. 熟练运用诗歌鉴赏技能,深入理解文学艺术。
三、教学难点1. 对于有些学生来讲,他们暂时可能还不会完全领会《己亥杂诗》的诗意。
2. 对部分学生来说,运用诗歌鉴赏技能还有一定难度。
四、教学内容1. 了解《己亥杂诗》的文化背景。
课前分配任务,让学生自己查找并分享《己亥杂诗》中与历史背景相关的知识,例如,“戊戌政变”、“义和团运动”、《庐山谣》等,帮助学生加深对古典文学作品的理解。
2. 先行导入让学生先自行试着朗读《己亥杂诗》,请授课老师将所选诗歌信息和题目依次呈现:(1)题目:《木兰花·拆来难》内容:诗中描述了木兰拆开了花,但是由于拆不脱一枝,只好将它带回家中。
(2)题目:《鹧鸪天·寄孟浩然》内容:诗中寄托了乡思,聚散之间,能否相见还是未定。
(3)题目:《身世·梦里寻奇》内容:诗人身世的神秘,让他在梦里去寻找自己的来源。
(4)题目:《无题·夜泊牛渚怀古》内容:诗中描绘了作者夜晚停靠牛渚,怀念古代的壮丽景象。
通过先行导入的方式,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还能够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3. ECA学习模式让学生在班级中分组交流,自主学习去理解和分析不同的《己亥杂诗》。
通过这样的模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开展团队精神活动,并且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能够得到有效地提升。
4. 体验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唱、跳、读、写、画等多种方式来感受《己亥杂诗》所展现的文化底蕴和韵味。
这样的课堂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通过多种方式的学习,也能够提高学生对于《己亥杂诗》的全面理解。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询问学生他们是否阅读了这本书并发表他们的看法。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己亥杂诗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己亥杂诗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己亥杂诗教学设计第1篇】五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领悟力。
但这三首诗所表现的时代与学生相距太远,而且学生平时缺少此积累,因此让学生理解三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一定难度。
教学时教师要先介绍诗歌的背景,加深学生对当时社会环境的认识。
再组织点拔学生在反复的诵读、默读中,抓住诗歌的意象,通过想象画面的方式探诗意,体会情感,初步感知诗人炽热的爱国之心。
教学时,在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后,可引导学生关注三首古诗的题目,说说从题目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再结合注释初步理解诗歌大意,知道读懂诗歌的题目有助于理解诗歌的内容。
接着引导学生细读古诗,通过借助注释和相关背景资料,深入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怀。
【知识与技能】1.学习本课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示儿》。
【过程与方法】能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示儿》。
难点能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师:准备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古诗,搜集相关资料。
3课时第一课时01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出自古诗《示儿》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古诗《示儿》。
3.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
4.体会诗人的爱国之情。
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古诗《示儿》。
2.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
难点体会诗人的爱国之情。
02教学流程一、理解诗题,走进诗人1.(课件出示陆游临终绝笔图)一个冬天的夜晚,一位八十五岁的老人,因重病缠身,即将离开人世。
弥留之际,他颤抖着手给儿子写了一首诗作为遗嘱。
这位老人就是陆游。
这首诗,这份遗嘱,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所传诵,它就是——《示儿》。
(板书课题:示儿) 2.通过预习,你知道题目“示儿”的意思了吗?(示儿:给儿子看。
部编优质课一等奖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己亥杂诗》教学设计 (5)
《己亥杂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体会诗歌的声韵:通过自读、齐读、诵读等多种形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 探究诗歌的旨意:通过补充相关资料,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诗人辞官南归的离愁以及心系国家命运、不忘报国之志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3. 体味诗歌的意境:通过群文阅读,抓住“落日”“落花”的意象,掌握“寄情于物”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ppt课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毛诗﹒大序》载:“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清代思想家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二、自读全诗—释诗题预设:这首诗选自《龚自珍全集》,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是己亥年,所以称为己亥杂诗。
师:学生能够借助书下注释扫清诗题障碍,看来已经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并掌握了鉴赏诗歌最基本的方法。
常识延伸:己亥就是所谓农历的干支纪年,干支就字面意义来说,就相当于树干和枝叶。
我国古代以天为主,以地为从,天和干相连叫天干,地和支相连叫地支,合起来叫天干地支,简称干支。
天干有十个,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依次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古人把它们按照甲子、乙丑、丙寅的顺序而不重复地搭配起来,从甲子到癸亥共六十对来表示年、月、日、时的序号,周而复始,不断循环,这就是干支纪年法。
预设:这一年诗人辞官离京返回杭州,后又北上迎接眷属,往返途中共写成七绝315首,总题为《己亥杂诗》,这是第五首。
师:龚自珍辞官南下,一路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成315首日记体组诗。
因为都写于己亥年,所以将这315首诗都称为——(读课题)《己亥杂诗》三、个读赛读——读诗韵朗读要求:1. 读准字音2.读准节奏3.读出韵律4.读出情感师:《孟子﹒万章》中记载:“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我们吟咏他们的诗,读他们的书,不知道他们是什么人,可以吗?我们要研究他们所处的时代。
《己亥杂诗》优质课教学设计(部编本五年级上册)
《己亥杂诗》优质课教学设计(部编本五年级上册)作者姓名:刘小明曹飞燕张江南工作单位:郴州市资兴市汤溪镇皮石完小◎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自学掌握生字,理解词意,了解诗意;背诵、默写《己亥杂诗》。
2、积累其他爱国诗。
过程与方法1、能根据诗歌领悟古诗的意境。
2、能从古诗内容想开去,想到与之相关的人和事,景和物,情和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诗人丰富而深刻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识字,朗读并背诵古诗《己亥杂诗》;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己亥杂诗》的内容,领悟诗歌的意境;感悟龚自珍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教法与学法教法:点拨、指导法。
学法:自读自悟,讨论交流法。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小黑板,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介绍写作背景,揭示课题,简介作者。
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并让学生齐读课题。
2、适时介绍写作背景。
3、课件出示作者,简介作者(课件出示)。
龚自珍,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
二、指导学生朗读。
1、课件出示朗读停顿要领,让学生在书上做上记号。
己亥杂诗12314;清12315;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2、教师范读古诗,学生认真听。
3、现在大家小组间以合作的方式来朗读这首古诗,互相间注意纠错,同时注意停顿,要读出感情来。
(学生朗读时教师组间巡视指导)三、理解古诗中的重点词语。
师:我们读得差不多了,很好!我们要掌握一首优美的古诗,只读出来还不够,我们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这首诗效果就会很好。
下面我们看到书,小组讨论一下,下面几个词语是什么意思?等会再叫一些小组推荐一个同学来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
(教师用课件出示)九州:泛指全中国。
恃:依靠。
喑:哑。
究:到底。
(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大家讨论了一下,就叫一些小组推荐一个同学来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吧!(指名一些小组回答,集体订正,教师并适时用课件展示)四、学习古诗,领会诗句含义。
《己亥杂诗》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设计
《己亥杂诗》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教案设计的教学内容为《己亥杂诗》一书,通过了解该书的背景、作者、主题与结构等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欣赏其中的诗歌作品,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己亥杂诗》的背景和作者;2. 理解并分析《己亥杂诗》的主题与结构;3. 掌握《己亥杂诗》中的典故、修辞手法和艺术特点;4.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理解《己亥杂诗》的主题与结构;2. 掌握《己亥杂诗》中的典故、修辞手法和艺术特点。
四、教学方法1. 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2. 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3. 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4. 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过程1. 了解《己亥杂诗》的背景和作者根据教材提供的相关信息,介绍《己亥杂诗》的背景和作者,让学生了解该书的产生和作者的创作背景。
2. 理解并分析《己亥杂诗》的主题与结构2.1 分析《己亥杂诗》的主题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己亥杂诗》的主题,如生活、自然、人情等方面。
2.2 分析《己亥杂诗》的结构介绍《己亥杂诗》的结构特点,如篇幅、章回等,让学生了解整本书的结构安排。
3. 掌握《己亥杂诗》中的典故、修辞手法和艺术特点3.1 学习《己亥杂诗》中的典故选择几首典故较多的诗歌,对其中的典故进行逐一讲解,让学生了解作品中的典故出处和意义。
3.2 学习《己亥杂诗》中的修辞手法通过案例分析的形式,让学生学习《己亥杂诗》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拟人等,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修辞手法。
3.3 学习《己亥杂诗》中的艺术特点介绍《己亥杂诗》中所展现出的艺术特点,如自然写实、笔触细腻等,通过分析具体诗句,让学生体会其中的艺术魅力。
4.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4.1 欣赏《己亥杂诗》中的经典诗歌选取几首《己亥杂诗》中的经典诗歌,进行朗读、欣赏和评析,让学生感受其中的情感和艺术表达。
4.2 练习《己亥杂诗》的创作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进行《己亥杂诗》的创作,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己亥杂诗》优秀教学设计3篇
《己亥杂诗》优秀教学设计3篇《己亥杂诗》是鄂教版《小学语文》第11册7单元的古诗诵读篇目。
这首诗是小学阶段难得的一见的政治诗,与平时我们教学的“借景抒情”“触景生情”的诗不同,诗人采用“创景抒情”的方法——通过创设的意象来表现情感:“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小编准备了《己亥杂诗》优秀教学设计,希望对你有帮助!《己亥杂诗》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的内容,领悟作者情感,体会作者不懈追求理想的精神。
2、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3、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解题《己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这一年作者愤然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三百一十五首杂诗,统名曰《己亥杂诗》。
己亥指清道光19年(1839)。
本文选自《己亥杂诗》的第五篇。
三、作者简介龚自珍,号定庵,清代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
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
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
文章奥博纵横,自成一家。
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肆,成就尤大。
有《龚定庵全集》。
四、朗读这首诗五、对诗句的理解:①句:在无边无际的离愁中,眼看夕阳又西下了。
②句:自己离开京师回南方,马鞭东指,从此便同朝廷远隔了。
③④两句: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有新花生长,作者以落花自比,寄托了要培植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竭尽余力的怀抱。
六、理解赏析此诗前两句写景。
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
诗人的马鞭所指,东即天涯海角,可见辞官的决心之大。
但辞官不等于放弃理想,亦未割断自己与朝廷的感情牵连。
诗后两句正是作者一片拳拳忠君爱民之心的形象体现。
部编优质课一等奖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己亥杂诗》教学设计 (7)
《己亥杂诗》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己亥杂诗》是人教(部编)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中的其中一首,诗歌中表现诗人辞官的决心,报效国家的信念与使命,以及献身改革理想的崇高精神,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语气乐观,形象生动,极富艺术魅力。
【学情分析】授课学生为颍东区老庙镇和寨学校七年级的学生(本人支教学校),通过和他们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对诗歌有了一定的鉴赏能力,但学生学习能力还有很大差距。
教学中采用教师引领、合作探究的方法,带领学生在反复朗读、诵读、品读中,抓住诗歌的意象,通过想象画面的方式探讨诗意,体会情感,初步感知本诗表达的情感。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诗歌中的重点字词及主要内容。
能力目标:品味语言,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诵读并背诵诗歌。
情感目标:领会作者的拳拳爱国之心。
【教学重难点】重点:品味语言,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诵读并背诵诗歌。
难点:领会作者的拳拳爱国之心。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聊天激情趣1. 简介作者2.了解背景二、你读我写能背诵1.学生反复朗读2.教师默写板书3.交流朗读感受,尝试背诵三、绘画理解知诗意1.指名一位同学黑板前根据自己对诗意、诗境的理解作画2.组织同学交流对诗词内容的理解,探究诗歌所寄寓的情感。
四、交流展示品词语1.绘画同学谈绘画感受2.师生交流品析词语,感受作者情感五、联系生活谈感受1.师生交流,联系生活,升华情感2.师生情感诵读六、观看样本学书写观看书法样本指导正确书写七、布置作业多读书①课外多读书,读某个作家一系列的书②课外多读书,读很多作家的书教学反思:这是一节常态课堂,未经打磨,未经演绎,真实记录贫困区最偏远学校的课堂实景,鉴于录像器材缺少,自带摄像支架,用手机拍摄。
《己亥杂诗》教学设计
《己亥杂诗》教学设计《己亥杂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己亥杂诗》的作者、创作背景和诗歌内容。
学生能够掌握诗歌的韵律、节奏和意境。
学生能够背诵并默写《己亥杂诗》。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背诵、默写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通过分析诗歌的意境、情感和语言,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意境、情感和语言。
掌握诗歌的韵律、节奏和意境。
背诵并默写《己亥杂诗》。
2. 教学难点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和文化内涵。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己亥杂诗》的作者、创作背景和诗歌内容。
分析诗歌的意境、情感和语言。
指导学生背诵并默写《己亥杂诗》。
2. 朗读法让学生朗读《己亥杂诗》,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和意境。
教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注意诗歌的语调、重音和停顿。
学生分组朗读,互相评价和纠正。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己亥杂诗》的主题、情感和语言特点。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现实,谈谈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4. 欣赏法播放与《己亥杂诗》相关的音乐、视频或图片,让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艺术魅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5. 练习法布置与《己亥杂诗》相关的练习题,如填空、选择、简答等,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比赛、诗歌创作比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一段与爱国主题相关的音乐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学生对爱国的理解和感受,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主题。
2. 作者简介介绍龚自珍的生平、创作经历和文学成就。
《己亥杂诗》教学设计-精选教案-18新编
《己亥杂诗》教学设计-精选教案-18新编已亥杂诗教学设计 - 精选教案 - 18新编概述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研究《己亥杂诗》这一文学经典,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通过深入研读、分析和讨论己亥杂诗的主题、风格和意义,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了解《己亥杂诗》的历史背景、作者及其代表作品。
- 理解己亥杂诗的写作手法、艺术特征和文化内涵。
- 学会分析和解读己亥杂诗的意义和价值。
- 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教学内容1. 引入:介绍《己亥杂诗》的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 研究己亥杂诗的主要作品,包括《开禧府壁画吟诗》、《甲午春秋续杂诗》等。
3. 分析己亥杂诗的文学风格、语言表达和意境描写。
4. 进行诗歌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情感。
5. 组织学生进行己亥杂诗的创作实践,培养他们的创作能力和想象力。
6. 总结和评价学生的研究成果,展示他们在诗歌理解和创作方面的进步。
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己亥杂诗的相关知识和技巧。
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就己亥杂诗中的某篇作品进行讨论和交流。
3. 诗歌创作: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己亥杂诗的理解,进行创作实践。
4. 课外阅读:鼓励学生积极阅读相关材料,扩大他们的文学视野。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讨论质量。
2. 作业评分:评估学生的课后作业,包括诗歌分析和创作作业。
3. 个人表现:评估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创作能力的提升情况。
教学资源1. 己亥杂诗相关的文学资料和研究成果。
2. 己亥杂诗的原文和译文。
3. 课件和PPT。
教学时间安排本教学设计共分为6个课时,每个课时为1小时。
参考书目1. 李商隐《全唐诗》2.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欣赏》以上是《己亥杂诗》教学设计的精选教案。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相信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培养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小学五年级语文《己亥杂诗》深度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己亥杂诗》深度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己亥杂诗》,帮助学生提高课文阅读能力,掌握古代诗歌的基本结构和韵律。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了解文化背景,拓展思维视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己亥杂诗》的内容、结构和韵律,感受古代诗歌的魅力,同时掌握一定的古诗阅读方法。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把《己亥杂诗》与当时的历史背景联系起来,体会其中蕴含的深层次意思。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通过课前图片观察、朗读出诗句等方式,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文本,便于理解。
2. 解读法:通过解读、朗读,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己亥杂诗》。
3. 互动法:让学生在师生互动中发挥自身主动性,提高学习兴趣和情趣。
四、教学过程1. 初步了解1. 通过课前图片观察和引导,帮助学生了解《己亥杂诗》。
2. 引导学生根据图片理解诗句,体会其中的意境,理解形式特征。
2. 解读课文1. 通过朗诵、调查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逐句理解、体会课文蕴含的意境和思想,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2. 发扬学生课文朗读的自主性,让不同学生为大家解读自己精选的诗句。
3. 反思阅读1. 让学生回顾阅读过程,分享感悟体会,归纳《己亥杂诗》的特点,以及诗歌的奥秘所在。
2. 激励学生发表自己的小诗篇章。
4. 历史背景1. 通过讲解和材料分析,帮助学生了解《己亥杂诗》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何把《己亥杂诗》与人们的生活相联系,认识到古人的心境和人文情怀,进一步领略文化艺术之美。
五、教学效果1. 帮助学生掌握了阅读古诗、欣赏文学之美等能力。
2. 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视野,加深了对历史文化的理解。
3. 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和探索的热情。
最新-己亥杂诗龚自珍教案(优秀3篇)
己亥杂诗龚自珍教案(优秀3篇)《己亥杂诗》是清代文学家龚自珍的组诗作品。
这是一组自叙诗,写了平生出处、著述、交游等,或议时政,或述见闻,或思往事,题材十分广泛,内容复杂,大多借题发挥,抨击社会。
组诗运用多种手法,艺术风格多样,既有雄奇又有哀艳。
己亥杂诗龚自珍教案1【教学目标】1、理解有关龚自珍的文学常识;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运用自主学习、整体感知、品读感悟的方式,理解诗的含义。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把握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含义。
【教学方法】1、朗读法。
2、联想、想象法。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中国是诗的国度,唐诗、宋词、元曲是诗歌史上的三朵奇葩,同时涌现出了不少杰出的诗人。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再一次感受诗歌的魅力。
二、作者简介龚自珍(1792--1841):一名巩祚,字璱人,号定庵,清代思想家、文学家。
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
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肆,成就尤大。
三、解释题目《己亥杂诗》选自《龚自珍全集》。
这首诗写于己亥年,这一年作者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
好习惯,好人生。
受当局排挤,愤然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三百一十五首杂诗,统名曰《己亥杂诗》四、朗读诗歌的要求A、声音洪亮B、字音准确C、停顿正确D、读出情感五、初步朗读课文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六、自主学习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联系课前收集的资料,试理解诗句的意思。
看看通过自学能读懂什么。
有什么不明白的,做上记号,大家一同探讨。
1、小组讨论诗歌各句中字词的主要意思。
2、汇报交流A、浩荡离愁白日斜浩荡:白日:B、吟鞭东指即天涯。
吟鞭:即:C、落红不是无情物,落红:D、化作春泥更护花。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已亥杂诗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已亥杂诗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已亥杂诗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朗读背诵并默写《己亥杂诗》。
(2)联系写作背景,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3)深入诗的意境,感知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技巧。
⒉过程与方法读好诗句,整体把握,诵读赏析,领悟情感,拓展延伸。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希望社会变革和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教法设计】诵读法,品味法,探究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课题1、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一首龚自珍写的诗《己亥杂诗》。
(板书:己亥杂诗)二、进背景⒈中国古代用天干地支纪年法,己在天干的第六位,亥在地支的最后一位,组合在一起就是1839年。
这一年龚自珍辞官南下,一路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成315首日记体组诗。
因为都写于己亥年,所以将这315首诗都称为——《己亥杂诗》。
⒉小结:这一年,正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经强盛的大清帝国行将没落。
腐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吏贪污腐败,百姓民不聊生。
这时候,龚自珍写下了这首诗。
三、说作者四、读诗文1、指名读,齐读,练读。
(纠正字音与停顿)2、师配乐范读。
3、学生再配乐读整首诗4、全班齐读。
五、看注释九州:中国。
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恃(shì):依靠。
喑(yīn):哑。
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
语出苏轼《三马图赞序》:“振鬣(马鬃)长鸣,万马皆喑。
”究:终究、毕竟。
天公:造物主。
重:重新。
抖擞:振作精神。
降:降生。
六、译诗文,解诗意1、九州内生机勃勃要有风雷激荡,2、万马齐喑的沉闷局面实在可哀。
3、我劝告天公要重新把精神振作,4、打破一切清规戒律去选用人才。
中国要有生气,要凭借疾风迅雷般的社会变革,现在人们都不敢说话,沉闷得令人可悲。
我奉劝天公重新振作起来,不要拘泥于常规,把有用的人才降到人间来吧。
2024《己亥杂诗》新教案范文3篇
2024《己亥杂诗》新教案范文3篇教案《己亥杂诗》新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己亥杂诗》。
2. 学生能够分析并解释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3. 学生能够运用诗歌中的意象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1. 诗中的意象和情感的理解。
2. 学生运用意象进行创作的能力。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
2. 讨论法: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3. 创作法:学生运用意象进行创作。
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己亥杂诗》的背景和作者龚自珍的生平。
2. 讲解:逐句讲解诗中的意象和情感,引导学生理解诗中的意境。
3. 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诗中的意象和情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4. 创作活动:学生运用诗中的意象进行创作,可以是绘画、写作或其他形式。
5. 展示和分享: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课后作业:1. 背诵《己亥杂诗》。
2. 写一篇短文,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3. 运用诗中的意象进行创作,可以是绘画、写作或其他形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己亥杂诗》,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情感,并能够运用诗歌中的意象进行创作。
学生通过讨论和创作活动,深入理解了诗中的意境,提高了自己的创作能力。
教案《己亥杂诗》新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己亥杂诗》。
2. 学生能够分析并解释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3. 学生能够运用诗歌中的意象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1. 诗中的意象和情感的理解。
2. 学生运用意象进行创作的能力。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
2. 讨论法: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3. 创作法:学生运用意象进行创作。
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己亥杂诗》的背景和作者龚自珍的生平。
2. 讲解:逐句讲解诗中的意象和情感,引导学生理解诗中的意境。
3. 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诗中的意象和情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4. 创作活动:学生运用诗中的意象进行创作,可以是绘画、写作或其他形式。
《己亥杂诗》 教学设计
《己亥杂诗》教学设计《<己亥杂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龚自珍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理解《己亥杂诗》的思想内涵。
2、指导学生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3、引导学生品味诗歌的语言,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4、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主旨和诗人的情感。
赏析诗歌的语言和表现手法。
2、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
理解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刻内涵。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理解诗歌的内容。
2、讲授法:讲解诗歌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诗歌的意象和意境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歌中的重点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4、赏析法:引导学生赏析诗歌的语言、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诗人以他们的笔触抒发着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与忧虑。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清代诗人龚自珍的《己亥杂诗》,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感受诗人的情怀。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1、龚自珍(1792 年 8 月 22 日-1841 年 9 月 26 日),字璱人,号定盦(一作定庵)。
汉族,浙江仁和(今杭州)人。
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
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2、这首诗写于 1839 年(己亥年),当时龚自珍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取家属,在往返途中创作了大型组诗《己亥杂诗》。
这组诗共 315 首,本诗是其中的第五首。
(三)朗读诗歌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气。
2、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评价。
4、全班齐读,感受诗歌的韵律。
(四)诗歌讲解1、诗句解读“浩荡离愁白日斜”:浩浩荡荡的离愁别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浩荡”一词形象地写出了离愁的广阔无边。
“吟鞭东指即天涯”: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己亥杂诗》教学设计
《己亥杂诗》教学设计《己亥杂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学生能够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学生能够学习诗人的写作手法,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讲解、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
通过仿写、改写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通过欣赏、评价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学习诗人的写作手法,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古诗的深层含义。
学习诗人的写作手法,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古诗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古诗。
讲解诗人的写作手法,帮助学生学习写作。
朗读法让学生朗读古诗,通过朗读来体会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教师范读古诗,让学生模仿教师的朗读方式,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古诗的意思和诗人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仿写法让学生仿照古诗的写作手法,进行仿写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通过仿写,让学生体会古诗的写作特点和技巧。
欣赏法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古诗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通过欣赏,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魅力和艺术价值。
1. ◦ ◦ ◦2. ◦ ◦ ◦3. ◦ ◦ 1. ◦ ◦ 2. ◦ ◦ 1. ◦ ◦ 2. ◦ ◦ 3. ◦ ◦4. ◦ ◦5. ◦ ◦导入新课教师播放一段关于春天的视频,让学生观看。
教师提问学生:视频中展示了什么?你喜欢春天吗?为什么?教师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关于春天的古诗,它的名字叫做《己亥杂诗》。
讲授新课教师介绍诗人龚自珍的生平事迹和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诗人的写作风格和思想感情。
教师让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纠正学生的读音和断句。
己亥杂诗教学设计范文(5篇)
己亥杂诗教学设计范文(5篇)己亥杂诗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认识“词”这种文学体裁。
2、学会“榆畔帐聒”四个生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词的大意。
5、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点1、感知词的大意,懂得词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2、引导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21课的前两首古诗,感受到了王安石和张籍那浓浓思乡情。
那么谁愿意给大家背诵一下古诗请学生配乐诵读。
2、当“洛阳城里见秋风”的时候,张籍的内心涌动着“欲作家书意万重”的思乡之情。
那么,在风雪交加的夜晚,纳兰性德又将流露出一份怎样的思乡之情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长相思》。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1、昨天已经布置同学们预习课文了,谁来说说你是怎样预习的(查阅相关资料、反复诵读、试着理解古诗词的意思)2、在预习时,你发现长相思与前两首古诗有什么不同了吗点击课件,出示词教师介绍词:词是诗的别体,词因为句子有长有短又称长短句。
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教师补充:长相思是词牌名,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通常用来写思念之情。
也是这首词的题目。
3、检查朗读下面谁来给大家读一下这首词。
大家看,更在这儿应该读几声你怎么知道第一声的解释更,古代夜间计时的单位,一夜分五更。
再指名读,教师评价:字正腔圆古代,词是可以配乐唱和的,有它自己的节奏,老师给大家标出来了,谁来试试。
一起试着这样字正腔圆,有板有眼的读读这首词。
三、学习这首词(一)默读1、同学们已经把这首词读得字正腔圆,有板有眼但这还不够,还要读得有情有味才可以,这就需要我们读懂词意,体会词人的情感。
同学们,想想可以运用什么办法读懂这首词和我们读懂古诗的方法一样。
2、请大家运用刚才提到的方法自学这首词,想想这首词的大体是什么意思把不明白的地方标记出来,可以请教同学,也可以请教老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己亥杂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诗歌的内容,领悟作者情感,体会作者不懈追求理想的精神。
2、过程与方法: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解题
《己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这一年作者愤然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三百一十五首杂诗,统名曰《己亥杂诗》。
己亥指清道光19年(1839),鸦片战争的前一年。
本文选自《己亥杂诗》的第五篇。
三、作者简介
龚自珍,号定庵,清代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
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
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
文章奥博纵横,自成一家。
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肆,成就尤大。
有《龚定庵全集》。
四、朗读这首诗
五、对诗句的理解
①句:在无边无际的离愁中,眼看夕阳又西下了。
②句:自己离开京师回南方,马鞭东指,从此便同朝廷远隔了。
③④两句: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有新花生长,作者以落花自比,寄托了要培植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竭尽余力的怀抱。
六、理解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景。
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
诗人的马鞭所指,东即天涯海角,可见辞官的决心之大。
但辞官不等于放弃理想,亦未割断自己与朝廷的感情牵连。
诗后两句正是作者一片拳拳忠君爱民之心的形象体现。
后两句抒情。
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育新花生长。
作者以落红自比,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
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七、名句赏析
诗的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的融入议论“化作春泥更护花”。
本意虽然是辞官,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八、小结全文
这首诗写作者辞官离京,远去天涯的无边愁思,表达了诗人政治理想至死不变的执着态度。
作者以“落红”自喻,含意深刻,耐人寻味。
九、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完成课后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