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第三课课件
2012年文化生活第三单元复习课件[1]
2、汉字的作用? 注意 区别于“文字”
3、史学典籍的地位?原因?特点?
4、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表现: (1)独特性(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的地 位、特点、作用?)
(2) 区域性(原因) (3) 民族性
5、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6、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 (1)包容性 (2)汉字和史学典籍的延续
• 误区6: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必须抵制外来 文化的影响。 • 注意:两者并不矛盾,但要正确对待外来思想 文化的影响,既要注意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 的先进文明成果,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又 要警惕外来腐朽文化的影响。
• 误区7:经济建设是我国当前所有工作的中心, 一切活动都要围绕经济建设展开,弘扬民族精 神会影响经济建设的。
• 误区5:科学技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 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具有独特的作用。 • 注意: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 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具有独特的作用。 • 误区6: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因此应该 借鉴和吸收一切外来文化。
• 注意:外来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借 鉴和吸收的应该是外来文化的精华。
• 4、“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是一个地区的经济 强弱是动态的、可以浮动的,但是民族的文化却 是自己国家永远的一张王牌,尤其是拥有五千年 历史的中国。”这段话的合理内涵有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②文化有顽强的生命力 • ③传统文化不因时而变 ④文化与经济相互 促进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古代辉煌历程(7个表现)
源 远 流 长
汉字
见证
地位、作用
史书 地位、特点、原因 典籍 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
1、中华文化近代衰微的原因?如何再 创辉煌?
原克思主义指导 (2)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 粕,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 代文明相协调,即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高中政治必修三_文化生活_第二单元复习课件
第三课 第四课 第五课
文化传承与创新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的发展 文化创新
第二单元课程标准的要求
第三课: 1、赏析不同民族文化精粹,展现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确认文 化多样性的价值,树立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观念。 2、列举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评估他们各自的特点:理解 传媒技术的进步,以及教育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对文化传承具有 深刻的影响。 第四课: 解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阐述继承传统文 化要“取其精华、取其糟粕”的道理 第五课: 1、汇集实例,印证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不断绵延的重要根 源,阐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2、评析国际文化交流的典型事例,阐明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的 相互交融也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重要途径。
文 化 创 新 的 途 径
(2)需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
(3)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克服错误 的倾向
1、“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 2、“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
(一)知识网络
•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文化多样性 •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纵向网络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要求 第 •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 文化 二 •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 传播 单 •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 元 文化继承性 •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文 要求 化 文化 •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传 文化 •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继承 要求
本单元考纲考点要求: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传播
1、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4、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 5、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 6、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1单元第1课 1.1体味文化 课件 (共36张PPT)
那达慕大会中的蒙古族文化
壁画中的埃及文化
电影中的印度文化
建筑中的希腊文化
舞台上的中国文化
纸币里的阿拉伯文化
风景迥异的建筑艺术
艾菲尔铁塔(法国) 克里姆林宫(俄) 比萨斜塔(意)
故宫(中)
凯旋门(法国)
白金汉宫(英)
泰姬陵(印度)
一、文化“万花筒”
探究·讨论一 我们所参加的、所接触的文化现
象有什么特点呢?能否举例说明?
归纳:
文化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形式多样,各具特色。
二、文化是什么
你不问我什么是文化的时 候,我还知道文化是什么;你 问我什么是文化,我反而不知 道文化是什么了。
—— 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 钱钟书
二、文化是什么
――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 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 A.不同区域文化具有各自特色
• B.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 C.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 D.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 解析:材料中山西各地民歌特点不同,说 明了不同区域文化具有各自特色。B、C、 D三项与题意不符,应舍去。
• 答案A
• 2.甲骨文象形字“月”像一弯月亮的形状, “龟”像一只龟的侧面形状,“马”就像一 匹有马鬃、四条腿的马,“鱼”像一尾有鱼 头、鱼身、鱼尾的游鱼。这启示我们( )
•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04:01:2904:01:2904:01Wednesday, August 25, 2021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1.8.2521.8.2504:01:2904:01:29August 25, 2021
《家乡文化生活》第3课时《参与家乡的文化生活建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共3篇
《家乡文化生活》第3课时《参与家乡的文化生活建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共3篇《家乡文化生活》第3课时《参与家乡的文化生活建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1《家乡文化生活》第3课时《参与家乡的文化生活建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一、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文化的特点和形式,了解自己所处的文化背景。
2.感知文化生活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探讨如何参与家乡的文化生活建设。
3.学习参与家乡文化生活的一些方法,培养爱好、自信和积极的心态。
二、教学内容1.家乡文化的特点和形式,文化生活的重要性和参与家乡文化生活建设的方法。
2.家乡的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介绍当地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品牌。
3.学习如何了解和感知本土文化,提高文化创新能力,实现文化走出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家乡的文化特征和文化资源,熟悉当地的文化产业,了解文化生活的意义,启发学生积极参与家乡文化建设。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入了解本土文化,从中发现创新思路,促进文化的创新发展。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采用教师主导授课、学生参与讨论、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借助电子绘图表达、视频、照片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体验家乡文化的独特魅力。
五、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当地的文化资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从当地文化出发,参与到家乡的文化建设中来,随后通过幻灯片介绍本课的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
2.交流讨论教师让学生小组讨论家乡的文化特点和形式,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同时,老师也可以在教学中穿插一些视频、图文信息等多种形式展示家乡的文化特点和形式,让学生在视觉、听觉等多个维度感知家乡的文化。
3.案例分析通过多媒体展示引导学生了解当地的文化产业和文化品牌,借助网上资源和图书资料,分组讨论家乡的文化产业及相关问题,展示家乡文化产业的优势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学生参与到其中的角色和机会。
4.小组合作教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到文化创意设计中来,要求学生设计有家乡元素的品牌LOGO、特色产品、文化IP等。
2015年高三第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三课导学案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课时:2课时课型:复习课审核:高三备课组班级组别姓名学号一、学习目标:1、列举中外一些主要的民族的传统节日,体会其不同的意义。
2、列举中外一些主要的文化遗产,体会其文化的历史价值。
3、解释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4、列举实例,说明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列举实例说明如何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
二、重点与难点:1、民族节日。
2、文化遗产。
3、文化多样性。
4、文化传播的途径与手段。
三、知识清单1、民族节日的含义与意义。
2、文化遗产的分类、地位与作用。
3、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意义?4、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文化的多样性?5、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原因?6、文化传播的途径?7、文化传播的手段? 8、大众传媒的作用?四、判断正误,并予以解释说明。
1、在世界文化出现全球化趋势的今天,对那些失传的古老民族文化,没有必要进行抢救和保护,应当顺其自然地让它们被历史淘汰。
()说明:2.世界文化就是各国文化的总和。
( )说明:3.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 )说明:4、人口迁徒是文化传播的一种手段。
()说明:五、巩固练习1、(2013广东汕尾一模)31.深圳原创动画《卖猪》凭借独特的视觉元素、原生态的民族风格、黑色幽默笑中带泪的叙述方式,获得2012东京国际动漫节公募单元最高奖项.这是中国人第一次获此殊荣。
由此可见()A.技术是文化多样性产生的基础 B.文化在继承后获得发屣C.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具有一致性 D.文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2、(2013广东韶关一调)30.经过16载的不懈努力,2012 年7月1日,第三十六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一致同意将中国申报的文化遗产项目元上都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这对于世界遗产和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文化遗产()①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物质力量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③对研究人类的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④对展示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截止到2012气我国出国留学人数再创新高,逼近 40万人,其中在美学生达到19万余人,占美国国际留学生总数的25%;同期,美国在华留学生也大幅增加至。
文化生活第三课复习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B案—课前预习【使用说明】:记忆课本基础知识,明确知识体系,理解重点知识。
一、基础知识梳理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1)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2)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1)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
(2)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所以,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3)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3、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①原理依据: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②地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③意义: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④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记忆】民族文化的重要性:★4、怎样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①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③原则、要求: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PPT课件
(二)透视文化多样性
罗马母狼养育罗马国王 新世纪的运动员 橄榄枝回归爱琴海
中 国 印
每一届奥运会在不同的国家举办,都 有不同的会徽,会徽的设计具有不同
舞
的创意和不同的文化印记。这说明了
动
什么道理?
的
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
北
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
京
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B、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可以领略不同 民族文化的韵味
C、不同的文化遗产,文化特色各异
D、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
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 己独特的文化。 而能集中展示和表达民 族文化的是 A.种类繁多的体育运动项目
B.庆祝民族节日 C.民族的文化遗产 D.民族的语言文字
开平市内,碉楼星罗棋布。这一座 座碉楼,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 殊类型,是一种集防卫、居住和中 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 筑;是开平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 的见证,它不仅反映了侨乡人民艰 苦奋斗、保家卫国的一段历史,同 时也是活生生的近代建筑博物馆, 一条别具特色的艺术长廊。
文化传播的意义——既促进本民族文化的 繁荣,又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
2、做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既要热情地欢迎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 又要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同时要按 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正确处理好外来文 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为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了解,发展中 国与各国的友好关系,为全世界汉语学习者提供 方便、优良的学习条件,教育部决定设立海外孔 子学院,2004年11月,中国第一所海外孔子学 院在韩国汉城举行挂牌仪式。随后,美国、瑞典、 澳大利亚等国的孔子学院也挂牌成立。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第三单元复习课件
小结: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是共性和个性、普遍性和特殊 性的关系,而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例1】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对各民族文化 的挖掘和保护。这是因为 ( C ) A.民族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B.中华文化在各个领域都处于领先地位 C.中华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D.中华文化由各少数民族文化融合而成 各民族文化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保留着本民
族文化的个性和特色,各民族文化既有共性,又有 各自的特色,“融合”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错误。
【例2】(2009·广东文基)孙中山“集毕生之精力
以赴之,百折而不挠”地从事革命事业所表现出
的民族精神是
()
A.善良朴实 C.自强不息
B.爱好和平 D.艰苦朴素
解析 自强不息是指中华民族所具有的独立自主、奋
发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孙中山“集毕生之精力 以赴之,百折而不挠”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具 体表现,故选C。B项与题意不符。A、D项本身不属 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 答案 C
2.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
神的丰富和发展
①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
⑴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不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
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作 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
神的主体,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 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突出表现: 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
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 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
考点二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核心
⑴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
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⑵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在当代中国, 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发展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是新时期爱国主义 的主题。
定稿文化生活第三课导学案参考答案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第一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参考答案与解析【当堂达标】BDCBACC8.答案:(1)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不同民族间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各美其美”说明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的文化。
(2)“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就是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承认文化的多样性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3)“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说明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
各民族在平等的基础上,保持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会更加丰富多彩。
【课后练习】1-7.CDAABBA第二框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导学案参考答案与解析【当堂达标】1-5.CDC DD6.(1)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道路,始终坚持中国文化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
(2)积极地向世界传播中华民族的文化,使世界了解中国,在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的同时,继续为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
(3)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我国的传播。
有分析、有鉴别的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共享世界文明的成果,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
坚决抵制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对我国的影响,坚决抵制西方大国利用文化手段对我国进行的侵蚀和渗透,从而保证我国文化的健康发展。
【课后练习】1-5.A C A B C6.(1)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性交往活动,都日视为文化传播。
(2)文化传播的方式和途径主要有:商人的贸易活动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和途径,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自主检测参考答案1.C [解析] 一个民族的文化也是多样的,可以从民族节日、文化遗产、传统文化等来展现,②说法错误,舍去。
故选C。
2.A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遗产的作用。
文化生活单元复习课件第三单元复习课
11
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 老师都说好!
考点整合
1.中华文化的突出特点(基本特征)有哪些? .中华文化的突出特点(基本特征)有哪些?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表现在哪些方面?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表现在哪些方面? 源远流长、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是什么?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是什么?
5
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 老师都说好!
(3)在中华文化的发展中,各民族都为中华文化的 )在中华文化的发展中, 形成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形成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也因而呈现 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 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 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 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各民 族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 族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 文化。 文化。
6
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 老师都说好!
3.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 3.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 和凝聚力之中
(1)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她不同于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相继衰落的古代文明。 相继衰落的古代文明。 (2)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命力、 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识。 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识。 (3)各民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 ) 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9
新课标资源网
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课件(共39张PPT)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
一、什么是“访谈”?
“访谈”是“访”与“谈”的结合,“访”有调查、探询之意。访谈 强调了交流中探询的意味。
访谈是访谈员根据调查的需要,以口头形式,向被访者提出有关问题, 通过被访者的答复来收集客观事实材料。访谈方式灵活多样,方便可行, 可以按照研究的需要向不同类型的人了解不同类型的材料。 访谈的类型:封闭型、半开放型、开放型访谈;正规访谈和非正规访谈;
文本示例:
访谈周大新:记忆、乡土与乡情 访谈人:张延文(张) 受访者:周大新(周) 张:周大新先生,您好!很荣幸有机会和您进行如此近距离的交流。有一首歌 唱到:十八岁十八岁,我参军到部队,红红的领章印着我开花的年岁。虽然没有戴 上呀大学校徽,我为我的选择高呼万岁。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也不会感 到懊悔。您也是十八岁参军的吧?能不能谈谈当时的具体情况?
➢ 社会调查的方法与准备工作
选题,即选择调查、分析的内容、对象和角度。选 题是调查分析的第一个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参 考题目如下:
(1)家乡文物保护情况调查。 (2)家乡群众性业余文化活动开展调查。 (3)家乡文化习俗、生活习惯的调查。 (4)家乡商业招牌体现的文化倾向调查。
2.确定调查方法 根据自己选择的课题,确定灵活有效的调查方法。 比如:问卷调查、街头采访、个别访问、开会调查、现 场观察、蹲点调查等等。
一、文化基础设施简陋。没有影剧院、体育馆、图书馆、文化中心,群众无休 闲娱乐、健身活动和阅读场所。
二、文艺队伍人才匮乏。规模不够,没有人才,后继乏人。重要的文艺活动, 还要到周边县市请外援。
三、文化产业数量稀少。我县除少量文化商演和工艺美术展览外,文化产业屈 指可数。
四、文化活动引导不利。除民间团体和个人自发的一些文化活动,如秧歌、排 舞、拳剑、交谊舞外,官方组织的很少,职能部门作用发挥不够。
最新高考复习精品课件-文化生活第三单元
主干梳理 1.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 (1)重要性 ①地位:“三精一魂” a.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 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 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 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 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 族之魂。
• b.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 凝结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 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 ②意义: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 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有利于不断增强我 国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 (2)必要性 • 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 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 态,必须更高地举起民族精神的火炬,把
• 2011年高考以选择题形式,联系传统文化 的特点、文化交流等知识,对中华文化的 特点、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及其意义,中华 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进行考查。展望2012 年,主、客观题均可作为考查形式,通过 历史材料、政策、文艺等展现材料,进行 考查。复习中,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要与 第二单元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中华民族精 神要与第一课文化的作用第四单元发展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结合起来把握。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影响,中华 文化的发展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 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智力支持。 文化 ②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 与社 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会 ③中华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对中华文 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中华民族厚重的 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①中华文化能够影响人:影响人们的交往活动和 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 文化 维方式,呈现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与人 ②中华文化能够感染人: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 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生活第三课一轮复习课件
二、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与要求
1、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 (1)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 (2)促进外域文化的传入和中华文化的发展。 (3)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 推动文化交流,既有利于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也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
2、怎样推动文化交流 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 中 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 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三、怎样尊重文化多样性?
1、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 2、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 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则
P114 第2、5、8、9题
1、文化传播
(1)含义
(2)途径(重要途径和其他途径)
(1)传媒的含义、发展阶段
文化 在交 流中 传播
2、大众传媒
2010年8月1日,首次面向全球华人的“中国节日”申 遗活动在北京启动。下列对“中国节日”的认识正确 的是
(
①“中国节日”是指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
②“中国节日”是指仅在汉族中流行的节日
③“中国节日”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④“中国节日”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③④
P113 第2、3题
(2010·天津文综)目前,在我国少数民族中,有
22个民族的人口在10万以下,有的不足5 000人。由
于人口较少民族的核心文化区范围小,其文化传承
的状况堪忧。面对这一现象,当务之急是(
A.提高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能力
)
B.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C.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文化
D.加强与其他民族文化的融合
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 课件
二、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
思考:从良渚古城和陶寺都城的考古发现,谈谈为什么当时已进入文明社会?
都发现了墓葬随葬品
出现私有制
随葬品数量都 有显著差别
生产力发展,人口 增加,出现城市;有 较高经济发展水平,
出现阶级分化 出现早期国家
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是人类 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观察2地.陶图寺,古中城华文明有什么特征? 红山遗址
殷墟遗址
陶寺遗址
焦家遗址
良诸古城、陶寺古城等考古发现,表明中华文
石明峁的(起mǎ源o)遗和址初步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距凌家滩遗址
今5000年左右,黄河、长江、西辽河流域都发 二里头遗址
展出了各具特色的早期文明,它们共同构成了 早期中华文明的主体。距今4000多年,以中原良渚遗址
地区为引领的文明新格局开始形成。
存在更早一些的“仰韶时代”。这说明(
)
A.我国有文字可考历史从商朝开始
B.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生活地区
长江流域 浙江余姚
黄河流域 陕西西安
居住房屋
干栏式房屋
半地穴式房屋
原始 农作物
水稻
粟、黍
农业 农 具
骨耜
磨制石器
原始饲养业
原始手工业 及其他
猪、狗
①木结构水井;②使用天然漆 ③会制作陶器、玉器和简单的乐器骨哨; ④会雕刻技术,有最早的象牙雕刻器
乐器(陶埙);陶器;纺织制衣(纺轮) 用弓箭、渔叉进行渔猎
导入新课
新石器时代
早中期 (距今1万年-5000年)
晚期 (距今5000年)
农业产生
文明起源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辽河流域
长江流域
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课件(共28张PPT)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三皇 五帝
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伏羲、女娲) 时代较早,神话色彩浓厚
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 炎黄部落联盟:炎帝与黄帝被后世共尊为华夏始祖
禅让制
尧年老时,根据各部落首领推举和考察 ,由舜继承其位。
部落联盟:是指原始社会末期几个亲近部落由于 某种需要结成暂时或永久性的联盟的社会组织。
三、远古的传说
(三)尧舜禹的禅让:
大 禹
尧
舜 原则:贤德
治 水
帝
帝
像
像 禅让
像
禅让
尧生活简朴,克己爱民, 舜制定刑法,完善制
他鼓励人们发展生产, 度,稳定局势,派禹
得到人民的爱戴。
治水,解除水患。
实质:原始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
治水有功,得到 民众爱戴,被尊 称为“大禹”。
课堂小结
早期国家
和文明的
——《中外历史纲要(④上确)立教王师位教世学袭用制书》
一、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
【任务三】为什么说中华文明有五千年?
说明:距今5000年左右的红山文 化牛梁河遗址的祭坛、积石冢,良 渚古城遗址和龙山文化中的山西襄 汾陶寺墓地遗址都说明当时已出现 了私有制,产生了明显的阶级分化, 并出现了大型公共建筑,有专家甚 至认为已进入国家初始状态,标志 着中国已进入文明阶段。
材料1:内城长1900米,宽1700米,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外城面积约 630万平方米,规模在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
材料2:古城背面丘陵地带一个延绵20余千米的外围水利系统,由人 工修建的水坝和自然水体组成,是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
材料3:内城中部,有一个人工堆筑、高十几米、总面积达30万平方 米的高台,上面建有大型广场和多组高等级建筑,附近还出土了20万千 克碳化稻谷。
第3课_中华文明的起源【课件】(共21张PPT)
可能出现了早期国家
二、早期国家代表——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
(一)良渚zhǔ古城
1、时间:距今约5300-4300年
2、地点:浙江余姚 3、概况
农业发达,经济 发展水平较高
①农业:发现了约20万千克碳化稻谷
良渚博物院展示的现代稻谷(左)和良渚遗址出土炭化稻谷(右)中国新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
(一)良渚古城 3、概况 ②城市建筑: • 古城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规模在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 • 内城中有人工建筑的高台,上面建有大型广场和多组高等级建筑。
(一)良渚古城 3、概况 ④墓葬:贵族墓地——有精美的玉器随葬品;普通墓地——随葬品稀少
距今约5000年,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
良渚遗址不同墓地的随葬品不同说明什么? • 不同身份和等级的群体埋葬在不同区域; • 贫富差距,社会的阶级分化已经相当明细。
二、早期国家代表——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
蚩尤,是上古时代九黎部落联盟的酋长,传说中制 造兵器的人,又传为主兵之神,与黄帝、炎帝并称 “中华三祖”。
三、远古的传说
1、炎黄的传说
VS
阪泉之战
炎帝失败,归顺皇帝,结成炎黄部落联盟
VS
涿鹿之战
蚩尤战败,其部落部分归附炎黄部落联盟, 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这一部落联盟逐渐演化为后来的华夏族
及其丰富的历史信息。 考古学和神话传说之间相互印证、相互补充,为全面理解中华文明
的起源提供更为全面的视角。
课堂小结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原始人群 氏族社会 早期国家
元谋人、蓝田人 北京人、山顶洞人
河姆渡文化 仰韶文化(半坡)
牛河梁遗址 良渚古城 陶寺古城
生物化石 打制石器 用火遗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高考考点
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 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 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
考点1 考点1: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1、文化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的界定 (1)文化多样性的界定 ---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是指不同民族、 ---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是指不同民族、 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 民族 国家、 国家、区域的文化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各具 特色。(教材主要强调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教材主要强调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特色。(教材主要强调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2)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2)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文化传播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和繁荣的前提,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和繁荣的前提,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3)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3)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文化多样 性主要体现在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 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上 性主要体现在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上。
民族节日: 2、民族节日:
含义: ①含义: 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 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 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 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 长期积淀。 长期积淀。 作用: ② 作用: 庆祝文化节日, 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庆祝文化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 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 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 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2、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交流的关系 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交流的前提。 (1)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交流的前提。 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2)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促进文化交 流。 (3)开展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 样性。 样性。
本课知识归纳
1.(2011 北京)歌剧《木兰诗篇》是我国艺 .(2011•北京)歌剧《木兰诗篇》 2011 北京 术家创作的一部优秀作品。 术家创作的一部优秀作品。该剧吸纳欧洲歌剧 艺术的表现手段,融入中国戏曲的表演形式, 艺术的表现手段,融入中国戏曲的表演形式, 讴歌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讴歌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在国内外获得高达平 价。这表明 A. 不同民族文化的竞争促进了文化融合 B. 不同艺术形式的融合有助于文化发展 C. 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关键 D. 东西方艺术都应当保持各自的民族特色
(2)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 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 属于整个世界。 属于整个世界。
2、如何对待文化多样性
(1)正确态度: 正确态度: 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 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 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原则: (2)原则: 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 提示: 提示: 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 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 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 界文化的繁荣。 界文化的繁荣。 反对妄自尊大,贬低、排斥外来文化, 反对妄自尊大,贬低、排斥外来文化,或者妄自 菲薄,盲目崇拜外来文化这两种错误倾向。 菲薄,盲目崇拜外来文化这两种错误倾向。
考点4 考点4: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
文化传播含义: 1、文化传播含义: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 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 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 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 2、文化传播的途径 重要途径: 重要途径: 商业贸易 人口迁徙 教育
近年来, 例1 近年来,中国民乐在欧洲的主流音乐厅多次 上演, 上演,为欧洲听众带去了充满中国韵味的音乐享 受到了较高的评价。这表明( 受,受到了较高的评价。这表明( ) A.不同国家的文化各具特色 文化既是民族的, 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C.世界各国的文化具有一致性 文化既是通俗的, D.文化既是通俗的,又是高雅的 [点评] 正确认识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与原则: 点评] 正确认识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与原则:
提示: 提示:
文化传播的途径与文化传播的手段不同: 文化传播的途径与文化传播的手段不同: 不同 (1)文化传播的途径指的是与人们文化传播相关联的 (1)文化传播的途径指的是与人们文化传播相关联的 社会交往活动,如商业活动、人口迁徙、教育, 社会交往活动,如商业活动、人口迁徙、教育,此外 还有留学、访问、聚会、旅游等。 还有留学、访问、聚会、旅游等。主要强调的是文化 怎样传播的问题。 怎样传播的问题。 (2)文化传播的手段是指文化传播所借助的 文化传播的手段是指文化传播所借助的物质技术 (2)文化传播的手段是指文化传播所借助的物质技术 手段。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 手段。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 络等发展阶段。主要强调的是文化靠什么传播的问题。 络等发展阶段。主要强调的是文化靠什么传播的问题。 (3)无论是文化传播的途径还是文化传播的手段 无论是文化传播的途径还是文化传播的手段, (3)无论是文化传播的途径还是文化传播的手段,都 直接影响文化传播的速度、广度和深度。 直接影响文化传播的速度、广度和深度。
考点3 考点3:尊重文化多样性 1、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 (1)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A.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都是这个民族 A.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 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 B.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 B.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 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 要作用,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精神根基。 要作用,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C.尊重文化多样性 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 尊重文化多样性, 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 C.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 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的文化。 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的文化。
150多年来,一些重大发明,如照明、通信、 150多年来,一些重大发明,如照明、通信、 多年来 汽车等技术, 汽车等技术,都是在世博会上面世后才逐渐转化 为主流产业的。从文化生活角度看, 为主流产业的。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是因为 ( ) A.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B.文化的传播与交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C.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D.现代大众传媒超越时空的强大功能加速了文化 传播
深化拓展
正确认识和把握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1)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是个别与一般、 (1)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是个别与一般、特殊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是个别与一般 与普遍的关系, 与普遍的关系,它们反映了世界各种文化的差异性和统一 性的辩证关系。 性的辩证关系。 (2)文化的世界性是各种文化普遍具有的属性, (2)文化的世界性是各种文化普遍具有的属性,即世界 文化的世界性是各种文化普遍具有的属性 各种文化的共性。文化的民族性是各种文化的个体性、独 各种文化的共性。文化的民族性是各种文化的个体性、 特性,它使世界上各民族文化相互区别开来。 特性,它使世界上各民族文化相互区别开来。 (3)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文 (3)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任何一种文化 化的世界性存在于文化的民族性之中, 化的世界性存在于文化的民族性之中,并通过文化的民族 性表现出来。如果失去了文化的民族性, 性表现出来。如果失去了文化的民族性,文化的世界性也 就不存在了。 就不存在了。 (4)民族性与世界性具有相对性 民族性与世界性具有相对性, (4)民族性与世界性具有相对性,它们在一定条件下 能够相互转化。 能够相互转化。
深化拓展 区分文化多样性与文化多元化 文化多样性是从文化的内容和 内容和表现形式方面来 (1)文化多样性是从文化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方面来 说的。 文化内容的差异, 地域文化的特色, 说的 。 文化内容的差异 , 地域文化的特色 , 都是 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2)文化多元化是从文化的来源和性质方面来说 各种文化的性质上的差异, 的 。 各种文化的性质上的差异 , 就是强调文化的 多元化。 多元化。 文化多元化是文化多样性的一种表现, (3)文化多元化是文化多样性的一种表现,但不是 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方向。 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方向。
考点2 考点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文化是民族的, ----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文化是民族的 (1)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 构成的,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构成的,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间的经济的和政治的、 (2)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间的经济的和政治的、 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 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 化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征 (3)文化是世界的,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具 文化是世界的, 有共性,有普遍的规律, 有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 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 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考点5 考点5: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
传媒及其发展: (1)传媒及其发展: 传播媒介,简称传媒 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 传媒。 传播媒介,简称传媒。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 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 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 (2)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 标志: 标志: 印刷媒体的推广 形式: 形式: 优点: 优点: 报刊、广播、电视、 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 大众传媒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 大众传媒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 超越时空的局限 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 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 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 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已经成为文 的强大功能, 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经成为文 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化传播的主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