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大型公共文体设施运营管理模式研究——基于8省51家场馆的
国内公共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研究述评
2 0 1 3 年 9 月
体
育
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刊
V01.20 N0.5 S e P .2 0 1 3
J o u r n a l o f P h y s i c a l E d u c a t i o n
国 内公 共 体 育 场 馆 运 营 管 理 研 究 述 评
营管理模 式、管理体 制改革、经 营内容 、绩效评价 、 区域体 育场馆 的运营管理、 学校 体育场馆的 经营管理 、国外公共体 育场馆 的运营管理等领域 ,横跨 多个学科 。公 共体 育场馆 运营管理与 国民
经济社会发展的相 互关 系、大型体育场馆运 营的多功 能开发 、公共体 育场馆运 营管理体 制改革和
谭 建 湘 ,周 良君 。 , 陈华
( 1 . 华南师范大学 体育科 学学 院,广 东 广 州 2 . 广 州体育学院 休 闲体育与管理 系,广 东 广 州 5 1 0 0 0 6 ; 5 1 0 5 0 0 )
摘
要 :近 年来 国内学者关 于公共体 育场馆运 营管理 的研 究涵盖 了公共体育场馆的性质 、运
T A N J i a n — x i a n g ’ ,Z H O U L i a n g - j u n 2 ,C H E N Hu a 2
( 1 . S c h o o l o f P h y s i c a l Ed u c a t i o n, S o u t h Ch i n a No r ma l Un i v e r s i t y, Gu a n g z h o u 5 1 0 0 0 6, Ch i n a ;
2. De p a r t me n t o f L e i s u r e S p o ts r a n d Ma n a g e me n t , Gu a n g z h o u S p o ts r Un i v e r s i t y, Gu a n g z h o u 51 0 5 0 0 , Ch i n a 、
浅谈我国体育馆运营管理模式
我国大型公共体育场馆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研究
我国大型公共体育场馆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研究大型公共体育场馆是我国政府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重要载体,是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发展的物质保障。
目前,我国大型公共体育场馆主要采用事业单位管理体制,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此管理体制的弊端与问题不断显露。
问题的产生源自多方面原因,但最根本的是管理体制问题,只有通过分类改革才能解决大型公共体育场馆的发展困境,提升公共体育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体育需求。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案例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我国大型公共体育场馆事业单位的分类指标和改革路径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主要结论如下:1、我国东部、西部和中部的大型公共体育场馆的数量比例分别为46.3%、28.2%和25.5%;86%的场馆隶属于事业单位范畴;场馆经费主要由财政划拨,其中,全额拨款场馆占比46%,差额拨款占39.6%,自收自支占14.4%;场馆主要采用传统事业单位管理、事业单位企业化运作、承包经营、租赁经营和委托经营等经营模式。
2、不同地区、不同财政来源的场馆呈现出不同的经营效果,东部地区自收自支场馆经营效率最高,西部地区全额拨款场馆经营效率最高,中部地区差额拨款场馆经营效率最高。
3、依据国家政策性文件、各省市自治区事业单位分类标准、科教文卫事业单位的分类标准以及大型公共体育场馆的功能定位,建立了我国大型公共体育场馆的分类指标,将大我国大型公共体育场馆分为公益服务类场馆和生产经营类场馆,其中,公益服务类场馆又可细分为公益一类场馆和公益二类场馆。
4、公益一类场馆的改革方向是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主要职责是提供基本公共体育服务,经费由政府保障;公益二类馆也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在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同时,可进行市场开发,可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经费;生产经营类场馆注销事业单位,实行转企改制。
5、公益服务类大型公共体育场馆要深化内部制度改革,包括探索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以及加强监管等;生产经营类场馆在转企改制时,要注重国有资产的处置及事业编制人员身份的转变,此外,为保证转企的有效衔接,需要采取过渡期措施。
大型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模式(最新版)
大型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模式一、大型体育场馆的经营模式1、承包管理的经营模式这种管理方式的前提条件还是体育场馆的建设投资主体为政府部门,政府部门对体育场馆具有所有权,政府部门通过招投标后,将体育场馆的管理权和经营权在一段时间内交由某一公司或者个人全权管理,体育场馆运作完全实行自负盈亏模式,政府不给于任何的补贴。
对于承包后的体育场馆,要求不能改变其为普通群众提供大众健身服务的性质,必须保证为全民健身和运动训练提供场地服务,必要时也要承担体育竞赛的任务,但对所提供的各种服务都要收费,其收费标准一般由体育场馆的主管部门会同物价管理部门共同制订,并在合同书中约定,承包人必须严格遵照执行。
这种经营模式,既减轻了政府部门的财政负担,也提高了体育场馆的对外开放利用率,国内目前采用此种管理方式的大型体育场馆还为数不多,我们称之为“托管”。
这种经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出租体育场馆的经营权与管理权,以吸引大量的社会资金和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
实行此种经营模式的最终目的是希望利用社会资金和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来维持和改善体育场馆的运转,以获得相应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国内首都体育馆就是采用此种经营模式,要求每年完成350万利润,利润按2:3二5的比例分配,即20%作为场馆本身发展基金,30%上交管理部门,50%由承包方自主分配。
2、资本多元化的合作经营模式这种经营模式的一种形式是政府作为大股东,以其对体育场馆的投资作为股份,再吸纳其它社会资金进行融资扩股,作为体育场馆前期建设和后期经营开发的补充资金,成立拥有体育场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现代企业,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实体。
这种经营模式的另一种形式是政府以体育场馆的土地,房屋或其他设施作为投资,其他投资者以现金,设备,管理等作为投资,携手合作经营管理体育场馆。
无论哪种形式,这种经营模式的特点都在于通过投资各方的合作来解决体育场馆在前期的建设过程中或者后期的经营过程中资金缺乏,管理经验缺乏等难题。
中国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效益及对策的研究
摘要
本次演示旨在探讨国内外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模式的异同点,研究不同模式 下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意见。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和评价,总结出大型 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模式的类型和关键成功因素。本次演示采用问卷调查、访谈 和实地调查等方法收集和分析数据,为读者提供有关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的 启示和思考。
四、大型体育场馆运营风险应对
针对大型体育场馆运营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应对措施:
1、风险转移:通过购买保险、分包等方式将风险转移给其他方,降低自身的 损失。例如,大型体育场馆可以购买公众责任保险,以应对观众意外受伤导致 的法律责任。
2、风险控制:通过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加强员工培训、实施风险管理计划 等手段,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例如,对于安全风险,可以通过定期检查设 施、实施消防演习等方式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研究方法
本次演示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调查法等多种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首先,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评价,总结出现有研究成果和不足之 处;其次,设计问卷,针对不同模式的运营管理情况进行调查;最后,对实地 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结果与讨论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我们发现不同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模式下的关键 成功因素主要包括:政府支持、企业投资、市场化运作、专业化团队管理和品 牌影响力等。其中,政府支持对于企业主导型和混合型模式尤为重要;而市场 化运作则是企业主导型模式的优势所在;专业化团队管理对于所有模式都至关 重要;品牌影响力则是提升大型体育场馆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二、大型体育场馆运营风险识别
在大型体育场馆的运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多种多样。以下是一些主要的 风险因素:
1、安全风险:包括赛事安全、观众安全、设施安全等。例如,2017年德国足 球杯决赛中,务风险:由于资金筹措、票务收入、赞助商等不确定性因素,可能造成 财务损失。
构建我国大中型公共体育场馆管理运营模式的研究
构建我国大中型公共体育场馆管理运营模式的研究作者:刘涛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3年第11期[摘要] 目前,在我国体育事业产业化转制的背景下,如何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适应全民健身等社会公益事业的要求,实现“以体养体”的目标,这就需要我国的大中型公共体育场所积极寻求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运营模式,本文作者结合针对影响我国大中型公共体育场馆管理运营模式建立的因素进行了相关分析,也对如何构建大中型公共体育场馆管理运营模式提出了几点建议,具体如下文所示。
[关键词] 大中型公共体育场馆;管理运营模式;研究近年来,我国各大城市在对本地区的大中型公共体育场馆的管理运营模式上开始引入优秀的企业管理模式,我国大多数城市的公共体育场馆的管理运营模式已由原本的粗放型、行政型转向社会-行政复合型的模式,本文重在探讨如何构建大中型公共体育场馆管理运营模式,作者结合自身经验做了如下浅析,旨在促进我国大中型公共体育场馆在保障自身市场效益的前提下为全民健身贡献自身的力量。
一、影响我国大中型公共体育场馆管理运营模式构建的因素1、公共体育场馆的管理体系的资金编制基本采用预算拨款、统支统管等机制,长期的大锅饭局势造成公共体育场馆的管理体系与市场脱轨,仅承担了上级部门所分配的训练与比赛安排,造成资产的闲置与浪费,2、公共体育场馆的产权不清晰制约我国大中型公共体育场馆发展的因素之一就是公共体育场馆的产权归属划分不清。
3、公共体育场馆的缺乏相应人力资源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要想赢得生存与发展,就得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专业人才对于企业的管理,而我国公共体育场馆恰恰缺乏相应的经营管理人才,其工作人员基本来自体育系统的内部,这类工作人员往往只具备体育知识的专业性,而对于体育事业的管理与运营知之甚少,造成对于体育市场经济的发展把握不够,欠缺完善的管理制度,管理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管理与开发不协调,导致公共体育场馆无法正常投入到市场化运作,往往是按照上级指示的模式操作。
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问题与对策
借助共享经济模式,推动场馆设施、教练资源等的共享利 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互联网平台应用
利用互联网平台整合场馆资源和服务信息,为用户提供便 捷、高效的预约和使用体验。
06
总结与展望
研究成果总结
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理论体系构建
通过本研究,我们初步构建了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的理论体系,包括场馆建设规划、运 营管理模式、市场营销策略、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完善内部治理结构
建立健全内部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提高管理 效率。
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引进和培养专业化、高素质的运营管理团队。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使用效率
合理规划场馆布局
01
根据地区分布和人口密度,科学规划体育场馆建设。
提高场馆设施利用率
02
通过多元化经营、赛事活动举办等方式,提高场馆使用效率。
加强资源共享与整合
国内外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经验借鉴
本研究梳理了国内外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的成功经验,包括政府政策支持、多元化资金 来源、专业化管理团队、市场化运作机制等,为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提供了有益 借鉴。
实证研究成果
通过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本研究总结了我国大型体育场馆在运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及其成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为实践提供了有力支持。
上海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
依托先进的场馆设施和管理团队,成为国内外知名演唱会、体育赛 事、文化活动的首选之地。
广州天河体育中心
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实现了场馆的可持续发展,成为 广州市民健身娱乐的重要场所。
国际先进经验介绍
美国NBA场馆
以职业体育联盟为主导,实行场馆的专业化、市场化管理 ,通过赛事营销、商业赞助等多种方式实现盈利。
大型体育场馆“准公益+市场化”运营管理新模式
Classic Case 经典案例一、背景及问题广州珠江体育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珠江文体”)成立于2001年,是广州市属国企珠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为做好全国九运会体育场馆运营保障工作而创立的企业。
作为国内最早采用市场化手段进行体育场馆运营的企业,珠江文体首个运营管理的场馆——广州体育馆,在国内首开了以政府投资为主,企业参与投资、总承包建设和经营管理大型公共体育设施的先河。
计划经济时期,体育场馆主要是为了保障运动训练、组织竞赛而建设,运营主体为地方政府或事业单位,其公共产品属性明显,属于非经营性国有资产。
改革开放以来,体育场馆运营主体开始向政府、事业单位和企业并存转变,以期通过体育场馆的市场化经营反哺政府的公益性服务需求。
目前,我国大型体育场馆大多仍以事业单位为运营主体。
据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显示,在全国大型体育场馆中,事业单位型管理模式的场馆占比达90%。
在事业单位管理型体育场馆中,实现场馆盈利的全额拨款单位占比为39.6%、差额拨款单位占比为34%、自收自支单位占比为46.88%。
而以企业为运营主体的场馆盈利占比高达78.13%。
国内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运营管理机制不灵活现阶段,体育场馆运营管理仍处于由“事业”向“产业”转变的初级阶段,未能够完全脱离国家及政府的财政扶持。
以全额或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运营管理的体制,虽然在客观上保证了体育场馆的社会效益,但“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机制却限制了管理团队对运营成果的分享,无法明确地制定效益目标,无法激发运营团队的主观能动性,制约了场馆运营的经济效益,不能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无法降低财政投入压力。
2.场馆规划先天不足保障大型体育赛事活动是我国现阶段建设大型体育场馆的主要目的,场馆的规划设计优先考虑体育场馆的赛事功能,选址受限于用地规划多为非中心区域,容易导致场馆大型体育场馆“准公益+市场化”运营管理新模式创造单位:广州珠江体育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主 创 人:李超佐 唐 盛创 造 人:陈东存 陈 彦 刘志文 熊宇晟[摘 要]面对国内大型体育场馆效益低的运营难题,广州珠江体育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秉承“准公益+市场化”的经营理念,在发挥体育场馆社会效益、满足人民群众文化体育需求为先的基础上,创新实施了以“强化经营手段、强化业态培育、强化资源整合、强化标准管控、强化科技投入、强化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市场化经营管理举措,进一步盘活了国有资产,提高了公共资源管理水平,形成了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珠江模式”,为国内大型体育场馆实现“自我造血”提供了借鉴。
文体场馆运营方案
文体场馆运营方案一、前言文体场馆是城市中重要的公共设施,为市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休闲娱乐活动场所。
良好的场馆运营不仅能够满足市民的需求,也能够为城市的文化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本文将就文体场馆的运营方案进行详细介绍,旨在提供有益的建议和指导。
二、市场分析当前,随着人们休闲娱乐需求的增加,文体场馆的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
在城市中,体育场馆、剧院、图书馆等文体设施都得到了广泛的建设和改善。
同时,越来越多的市民也开始关注健康和精神生活的问题,他们愿意在文体场馆中参与各种体育运动、文艺演出、书籍阅读等活动。
因此,文体场馆的市场需求具有较大的潜力。
三、运营管理1. 服务理念:要以市民的需求为导向,为市民提供多样化、高质量的文体活动。
文体场馆应该成为市民放松心情、增强体魄、提高文化素养的场所。
2. 经营目标:要通过有效的管理和运营,提高文体场馆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良性循环的发展。
3. 服务项目:根据文体场馆的类型和设施情况,设计不同的服务项目,包括体育活动、文艺表演、艺术展览、文化交流等内容。
4. 资源整合: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多渠道地为文体场馆引进优质文体活动和产品,满足市民的需求。
5. 人才队伍:要建立专业、高效的管理团队,注重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提高员工素质和服务水平。
四、市场营销1. 品牌宣传:要通过多种渠道,加大文体场馆品牌的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
2. 活动推广:要制定精心的发展方案,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吸引市民参与;3. 社交媒体:要加强文体场馆的网络推广,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扩大受众群体。
4. 服务提升:要不断提高文体场馆的服务质量,争取口碑宣传,吸引更多的潜在客户。
五、管理与运营1. 设施维护:要加强文体场馆设施的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设施安全和环境卫生。
2. 资源整合:要积极引进文体市场上优质的资源,扩大文体场馆的服务项目和产品线,提升竞争力。
3. 成本控制:要细化成本管理,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益,增强文体场馆的经济实力。
文体场馆运营管理方案
文体场馆运营管理方案一、前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自己的健康和休闲需求。
文体场馆作为人们进行体育锻炼和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然而,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提升的用户需求下,如何科学有效地运营管理文体场馆,成为了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文体场馆的运营管理方案进行探讨,分析当前行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对文体场馆的运营管理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二、文体场馆运营管理的现状及问题分析1. 现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文体场馆在各大城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其中,健身房、游泳馆、篮球场、羽毛球馆、乒乓球馆等文体场馆成为了人们进行体育锻炼和休闲娱乐的首选场所。
然而,文体场馆的运营管理却出现了一些问题。
2. 问题(1)市场竞争激烈。
随着文体场馆的不断增多,市场上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
在同质化产品过剩的情况下,如何在市场中脱颖而出,吸引更多的顾客成为了一大难题。
(2)设施和场地利用率低。
部分文体场馆的设施和场地利用率较低,尤其是在非高峰时段,场馆的利用率更是低得可怜。
这不仅浪费了场地资源,也使得场馆的盈利能力大受影响。
(3)服务水平不高。
一些文体场馆的服务水平不高,包括场馆环境、员工素质、服务态度等方面存在各种问题,使得用户体验不佳,进而影响了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以上问题的存在,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解决。
接下来,我们将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三、文体场馆运营管理的解决方案1. 市场定位和差异化经营在面对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文体场馆需要明确自己的市场定位,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
可以通过差异化经营,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以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例如,在健身房经营中,可以侧重于打造专业化健身品牌,提供专业课程和设施设备;在游泳馆经营中,可以注重打造专业的游泳教学和训练项目,提供个性化服务等。
2. 提高设施和场地利用率为了提高设施和场地的利用率,文体场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配置资源。
关于新时代高校体育场馆综合管理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关于新时代高校体育场馆综合管理模式的探索与思考1. 引言1.1 新时代高校体育场馆管理的重要性在新时代,高校体育场馆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运动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愈发重要。
高校体育场馆作为重要的体育设施,不仅为师生提供了一个锻炼身体、释放压力的场所,也承担着培养学生健康体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使命。
高校体育场馆在承办各类体育比赛、文体活动等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为校园文化建设和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当前社会,高校体育场馆管理的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促进师生身心健康方面,更体现在提高高校形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
建立科学高效的体育场馆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水平,满足不断增长的体育需求,已成为高校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只有通过深入研究和探索,不断完善管理模式,才能更好地发挥高校体育场馆的作用,促进高校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1.2 体育场馆综合管理的现状在新时代高校体育场馆管理中,体育场馆综合管理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目前,大部分高校体育场馆管理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传统管理模式下,体育场馆的资源利用率不高,往往出现人员和场地的使用冲突,导致场馆资源的浪费。
传统管理模式下,场馆维护和设备更新不及时,给场馆的运营和管理带来了一定困难。
传统管理模式下,场馆的安全管理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存在着一定的隐患和风险。
2. 正文2.1 高校体育场馆管理存在的问题在当下高校体育场馆管理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管理体系相对单一,缺乏整体性规划和统一统筹。
各个部门之间存在信息孤岛现象,导致信息沟通不畅和资源浪费。
管理流程繁琐,效率低下。
学生预约场馆需要填写多份表格、提交多次申请,耗费时间和精力。
设备设施维护不到位,导致设施老化、损坏增多,影响场馆使用体验。
部分高校体育场馆存在管理不规范、混乱的情况,缺乏明确的管理制度和规定,容易出现管理漏洞和纠纷。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高校体育场馆的正常运行,也制约了学生和教职工的体育活动参与度和体验感。
浅析国有大型体育场馆经营与管理——国奥体育馆管理创新的思考
经营管理Operation Management 一、近几年国家对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的政策背景第一,国办发〔2010〕2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
我国第一次提出了体育产业是朝阳产业,要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排头兵,予以大力发展。
第二,2013年10月,八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改革创新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意见》。
意见针对大型体育场馆首次提出要融入演艺、会展等多功能设计,完善配套设施建设。
其次要突出体育功能,积极引进国内外体育赛事,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竞赛、表演、健身等活动。
充分利用设施条件,积极提供和开展健身指导、体育培训等服务。
该文件将传统意义上的体育场馆的公益性进行了拓展和延伸,提出了打造体育服务综合体的概念,开始向体育发达国家的场馆经营学习。
第三,〔2014〕46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 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
文件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把体育产业作为绿色产业、朝阳产业培育扶持。
文件要求创新体育场馆运营机制,积极推进场馆管理体制改革和运营机制创新,引入和运用现代企业制度,激发场馆活力。
鼓励场馆运营管理实体通过品牌输出、管理输出、资本输出等形式实现规模化、专业化运营。
从以上3个国家政策,我们可以归纳为:体育事业即公益事业,大力发展体育产业是促进体育事业发展的基石,大型体育场馆必须推进体制改革,增强复合经营能力,实现最佳运营效益,通过经营手段反哺体育事业,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体现大型体育场馆的公益性。
二、大型体育场馆经营的必要性1.大型体育场馆有经营性经营是提高体育场馆使用率的有效手段,他能有效解决大部分场馆因经费短缺造成的年久失修、设施陈旧、无法提供配套服务设施等问题。
除此之外,场馆开放就要消耗水、电、气,管理单位需要为此付出人财物,因此拓宽场馆的经营渠道,才能更好保证场馆发挥其公益性,避免发生场馆建好就闲置,开业就亏本的情况。
2.大型体育场馆公益性开放与经营并存大型体育馆过分强调公益性和社会性时,大量赛事功能资源会被闲置,例如各种技术系统、观众设施、功能用房,这会造成国有资产隐形流失,同时也没有实现场馆的规划功能。
大型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模式研究——淮北市体育中心案例分析
大型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模式研究——淮北市体育中心案例分析作者:张元元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第2期张元元淮北市体育中心摘要: 针对大型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的世界性难题,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数据统计法、访谈法等,以淮北市体育中心为例,对其在创新场馆管理模式、加强场馆功能多元化开发、建设专业化管理人才队伍、统筹公益服务与市场运作,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良性互动等内容进行研究,以期为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大型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模式;淮北一、大型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概况我国大型公共体育场馆根据管理模式可以分为事业型、企业型、半企业型等多种模式。
很多大型体育场馆,尤其是中部、西部地区的大型体育场馆,因经营方式单一、经营理念落后、资金来源局限,在完成服务大型运动会及赛事活动任务后,经营管理不善,亏损严重,导致场馆资源闲置、浪费,成为政府的沉重负担。
如何平衡公益服务与市场运作,加强资产盘活和创新开发,实现大型体育场馆良性的运转,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二、淮北市体育中心概况淮北市体育中心成立于2003年8月,为财政80%差额拨款副县级事业单位,属公益二类场馆。
主管部门为淮北市文化旅游体育局,实有编制17人,聘用人员31人。
淮北市体育馆建筑面积20 870平方米,5 500座,2003年8月投入使用;体育场建筑面积37 479平方米,32000座,2011年6月投入使用,均为丙类大型体育场馆。
场馆设施设备齐全,消防、供电、卫生、环保、无障碍设施等均通过专业部门审核,符合开放所具备的基本条件和技术要求,运营管理范围内无高危险性体育项目。
场馆功能完备、分区科学、结构完整,可承担省级综合性运会和全国单项赛事比赛。
作为政府体育行政部门下设的二级机构,市体育中心负责场馆的管理运营工作,下设办公室、体育场、体育馆、射击馆、技术部、经营部、安保部,代行政府的公共体育资产管理和公共体育服务职能。
我国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_模式选择与路径安排_雷厉
日本公共体育场馆实行经营组织的财团化、法人 化,经营形态分两类: 直辖经营是由行政机关直接管 理所有的业务计划和业务经营; 委托经营是将业务经 营及体育指导部分或全部委托给外部组织,委托对象 有国营单位、居民组织或者民间企业。新加坡采取公 私合资伙伴关系模式建设场馆,由新加坡体育理事会 和私营部门财团合资完成,体育理事会对场馆拥有管 理使用权。
美国体育场馆运营机构分为政府机构、职业球队 和专业的私人体育场馆经营集团,接受政府财务资助 的体育设施,多 实 行 民 营 化 模 式,由 私 人 管 理 机 构 根 据委托经营合同经营公共体育场馆或体育赛事。公 共服务设施 的 运 营 不 需 缴 纳 税 费,并 在 水、电 等 能 源 使用上享有一定优惠政策。
大型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模式最新版要点
大型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模式一、大型体育场馆的经营模式1、承包管理的经营模式这种管理方式的前提条件还是体育场馆的建设投资主体为政府部门,政府部门对体育场馆具有所有权,政府部门通过招投标后,将体育场馆的管理权和经营权在一段时间内交由某一公司或者个人全权管理,体育场馆运作完全实行自负盈亏模式,政府不给于任何的补贴。
对于承包后的体育场馆,要求不能改变其为普通群众提供大众健身服务的性质,必须保证为全民健身和运动训练提供场地服务,必要时也要承担体育竞赛的任务,但对所提供的各种服务都要收费,其收费标准一般由体育场馆的主管部门会同物价管理部门共同制订,并在合同书中约定,承包人必须严格遵照执行。
这种经营模式,既减轻了政府部门的财政负担,也提高了体育场馆的对外开放利用率,国内目前采用此种管理方式的大型体育场馆还为数不多,我们称之为〃托管〃。
这种经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出租体育场馆的经营权与管理权,以吸引大量的社会资金和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
实行此种经营模式的最终目的是希望利用社会资金和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来维持和改善体育场馆的运转,以获得相应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国内首都体育馆就是采用此种经营模式,要求每年完成350万利润,利润按2:3 二5的比例分配,即20%作为场馆本身发展基金,30%上交管理部门,50%由承包方自主分配。
2、资本多元化的合作经营模式这种经营模式的一种形式是政府作为大股东,以其对体育场馆的投资作为股份,再吸纳其它社会资金进行融资扩股,作为体育场馆前期建设和后期经营开发的补充资金,成立拥有体育场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现代企业,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实体。
这种经营模式的另一种形式是政府以体育场馆的土地,房屋或其他设施作为投资,其他投资者以现金,设备,管理等作为投资,携手合作经营管理体育场馆。
无论哪种形式,这种经营模式的特点都在于通过投资各方的合作来解决体育场馆在前期的建设过程中或者后期的经营过程中资金缺乏,管理经验缺乏等难题。
城市公共体育场馆管理与运营论文
城市公共体育场馆管理与运营论文城市公共体育场馆管理与运营论文公共体育场馆是由政府实施投资、拨款、收益或者接受社会馈赠,并依据国家权利而建立的体育场馆公共管理设施场所,其中心任务是提供体育公益性方面的服务,为促进体育行业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与前提条件。
城市公共体育场馆主要是为了满足体育竞赛、活动锻炼以及民众健身等一系列需要而设立的,是体育直属系统——体育场馆的一个总称,根本目的是为国家培养体育人才后备力量。
当前我国各大城市的公共体育场馆的管理经营机制主要包括租赁制、目标制、承包制、差额制、全额制、委托制等多种形式,科学合理的管理运营机制是推动城市公共体育场馆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城市公共体育场馆管理与运营的价值与意义探究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体育行业相比,我国目前的公共体育场馆设施无论是数量方面还是经营管理方面,都与其有着巨大的差距。
但是,汲取国外公共体育场馆的先进经营管理模式,不仅需要承担高额的知识产权非,而且很有可能会出现使用不合理或者在国内不适用的现象。
所以,从我国的实际发展情况出发,对我国目前的公共体育场馆的管理经营进行深入的探究,提出可行性、针对性强的商业化运营管理方案,当然也可以制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运营管理体系与经营手册等,这些问题已经为我国公共体育场馆领域急需解决的主要课题。
有关城市公共体育场馆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体育文化行业市场的开发,提升体育场馆的基础设施建设、科学化管理以及高效运营,而且有助于促进体育的大众化发展,丰富我国广大民众的休闲娱乐以及文化活动,提高公民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等。
另外,随着当前越来越多的实践结果证明,伴随着我国体育产品消费行业的不断完善,构建专业化的体育场馆管理运营队伍是公共体育场馆的必然发展趋势。
同时,国外诸多公共体育场馆优秀管理企业的成功操作方案与模式都为我国公共体育场馆的管理运营提供了重要参考与指导,也为推动我国体育产业的整体发展发挥了关键的价值与意义。
国家场馆运营方案
国家场馆运营方案一、前言国家场馆是国家重要的公共文化设施,是人们体育、文化、娱乐等活动的重要场所。
其运营管理对于促进全民健身、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国家场馆的运营管理方案,以提高场馆的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满足人民的多样化需求。
二、国家场馆运营管理模式1.政府主导+企业运营模式政府主导+企业运营模式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国家场馆运营管理模式。
政府在拥有场馆的所有权的同时,委托专业运营公司进行场馆的经营管理。
这种模式可以有效整合场馆的资源,提高运营效率,同时也能吸引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场馆的服务水平。
2.政府主导+公共管理模式政府主导+公共管理模式是一种更加公益性的运营管理模式。
政府在场馆运营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同时注重公益性质,将场馆服务面向社会各个阶层,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需求。
3.政府主导+社会资本参与模式政府主导+社会资本参与模式是一种市场化运营管理模式。
政府在场馆运营管理方面主导制定规划和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场馆的建设和运营,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提升场馆的市场竞争力。
三、国家场馆运营管理的途径与方法1.场馆规划与建设在国家场馆规划与建设方面,首先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确定场馆的功能定位、建筑风格和运营业态。
建设过程中需充分考虑场馆的灵活性和多功能性,保证场馆可以适应不同类型的文化、体育和娱乐活动。
2.场馆设施设备的建设与维护国家场馆的设施设备建设是场馆运营的基础。
必须保证场馆在硬件设施上符合国家标准,同时具有创新性和先进性。
建设完成后,定期对设施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以确保设施设备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3.运营团队的建设场馆的运营团队是其运营管理的核心。
运营团队应该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和专业技能,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服务意识和创新能力。
建设一个高效的运营团队可以提高场馆的服务质量和提升管理效率。
4.运营服务的创新与改进为了提高国家场馆的服务水平和运营效率,需要不断进行运营服务的创新与改进。
文体馆运营管理方案
文体馆运营管理方案一、引言文体馆作为一个集展示、交流、学习、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场所,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如何有效地管理和运营文体馆,以便为社会大众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体验,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文体馆的定位、运营管理团队的建设、文化活动的策划、市场营销策略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一套全面的运营管理方案。
二、文体馆定位1. 定位目标人群文体馆是一个面向公众的多功能性场所,因此在定位目标人群时,应充分考虑到来自不同年龄、职业、文化背景、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的各种需求。
同时,也需要重点关注市场热点和潜在需求,以便更好地服务社会大众。
2. 定位文化理念文体馆的文化理念应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多元性等特点,旨在为大众提供一个广阔的文化交流空间。
在文化活动的策划中,应注重注入正能量,弘扬国学传统,提升文化自信。
3. 定位服务内容文体馆的服务内容应围绕着文化展示、学习交流、艺术演出等多个方面展开,以满足来自不同层面的需求。
三、运营管理团队的建设1. 组建专业团队文体馆的运营管理团队需要拥有一支专业、热情、责任心强的团队,他们需要具备较强的文化艺术背景,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战经验。
2. 人才培养文体馆的运营管理团队需要通过持续的培训和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以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
3. 团队激励机制建立一套科学的团队激励机制是十分必要的,激励机制既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也可以让他们更好地发挥团队协作的效果。
四、文化活动策划1. 多样化文化活动文体馆的文化活动应当呈现出多样性,包括文化展览、学术讲座、艺术演出、亲子活动等多种形式,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2. 精品活动策划在文化活动策划中,需要注重筛选优质的文化资源,打造精品活动,并结合市场需求和观众喜好,不断推陈出新,丰富文化活动的内容。
3. 合作与联动文体馆可以通过与其他机构或企业的合作与联动,共同举办文化活动。
文体设施运营方案
文体设施运营方案一、文体设施运营的概念和意义文体设施的运营,是指对文体设施进行规划、组织、协调、管理、服务和市场营销等一系列运作活动,以实现设施的最佳利用和最大社会效益。
文体设施的运营不仅仅是提供一种服务,更是营造一种社区文化氛围,传播一种社会价值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对文体设施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因此文体设施能否得到良好的运营,直接关系到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和市民生活水平的改善。
二、文体设施运营现状目前,我国的文体设施运营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是主体单一。
大部分文体设施的运营主体是政府或事业单位,缺乏市场化运作的机制,导致运营效率低下,服务质量不高。
二是经营理念陈旧。
传统的文体设施运营过于重视设施的投资和规模,忽视了对用户需求的深入分析和服务的创新,导致运营效益低下,产生了一定的浪费。
三是服务意识欠缺。
一些文体设施的管理者和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较弱,缺少主动服务、创新服务的意识,导致设施的利用率不高,市民满意度不高。
三、文体设施运营的原则1. 用户导向原则。
将用户需求置于首位,从市民的需求出发,提供多样化、专业化的服务,不断提高市民的满意度和参与度。
2. 公益性原则。
作为公共设施,文体设施的运营应当以公益为先,提供给市民较为便利的服务,使广大市民都能享受到设施带来的便利和快乐。
3. 市场化原则。
文体设施运营应当遵循市场化的原则,倡导多元化的运营模式,通过不断创新和改善服务,使设施的运营效益最大化。
4. 社区化原则。
根据不同的社区特点和需求,开展差异化的运营服务,使文体设施更好地融入社区生活,成为社区的重要文化中心。
四、文体设施运营的方式1. 政府主导模式。
政府主导模式是目前我国文体设施运营的主要方式,体现了公共服务的属性,政府通过对文体设施的投资和管理,保障了市民基本的文体需求。
2. 社会化运营模式。
在政府主导的基础上,引入社会资本和社会力量参与文体设施的运营,建立多元化的管理体制,丰富文体设施的服务内容,提高设施的使用率和参与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扎找实力珂免2016年10月第3期第1卷STUDIES ON CULTURAL SOFT POWER Vol. 1. No. 3 October 2016. 85-95 DOI:10. 19468/ki.2096-1987. 2016. 03. 010多省我®太噢公其夂怵锬旅运營管理儀式所究—基于8省51家场馆的实证分析谷秀青彭雷霆摘要:通过对全国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51家大型公共文体设施进行的问卷调查 和实地调研表明,目前我国大型公共文体设施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大型文体设施 建设的数量、投资金额、建筑面积均有较大增长,对于提升域市形象、改善文化民生起 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是大型公共文体设施因为管理运营模式的不同,使得服务效能的发 挥、公益性服务职能的体现存在明显的差异。
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应建立以社会效益为 导向的绩效评价机制,采取分类扶持的不同策略,改进、提高大型公共文体设施运营管 理和服务水平。
关键词:大型公共文体设施运营管理模式随着近年我国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建设的逐步完善,以及各种大型文体活动的竞 相开展,如中国艺术节、奥运会、亚运会等节会、赛会的举办,各地政府均建设完成了 一大批投资巨大的大型文化体育场馆。
这些大型文体场馆作为各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网 络的重要基础设施,其运营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实现。
本文以武汉大学国家文化财政政策研究基地“大型公共文体设施管理运营模式研究”课 题组2013年的调查为基础,结合当前国家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文化战略,就 我国大型公共文体设施运营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并就进一步发挥大型 公共文体设施的服务效能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一、调研概况为积极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关于“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 营体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 展大繁荣”的精神,探索我国提高大型公共文体设施服务效能的有效方式和途径,受国 家文化和财政相关职能部门的委托,武汉大学国家文化财政政策研究基地组成课题组选 取了 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51家大型公共文体设施,于2013年7—8月就其管理运 营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
本次调研的大型公共文体设施①包括国有大型(观众席1200座及以上)艺术表演场①根据2003年8月1日起施行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国务院第382号),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是指:“由各级人民政府或社会力量举办的,向公众开放用于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的公益性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美 术馆、剧场、体育馆等建筑物、场地和设备。
”故本次调研选取了图书馆、体育馆和演艺场馆三种类型。
• 86 •文扎找实力珂免第1卷第3期馆、各类由政府投资的大型体育场馆(包括20000座及以上的体育场、3000座及以上的体育馆、1500座及以上的游泳馆和其他场馆等)和省级图书馆。
本次调研采取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按东中西不同区域,对上海、浙江、湖南、湖北、河南、四川、陕西、云南8个省市51家大型公共 文体设施进行了调研。
调研场馆包括大型演艺场馆23家、体育场馆25家和3家省级图书馆①,调研 场馆的地点分布包括省会城市和普通地级市。
本次调研共计发放单位问卷51份、公众问卷1200份,回收有效单位问卷43份、公众问卷950份,有效回收率分别为84. 3%和79. 2%。
本次调研的公众样本情况如表1所示:表1大型公共文体场馆公众样本基本情况4生别比例男性占53.7%,女性占46.3%12 岁及以下 3.1%,13〜18 岁 9.3%,19〜25 岁 23. 8%,26〜40 岁 31.8%,41 〜60 岁 24. 1%,61年龄岁及以上7. 9%学生18. 4%,公务员10. 3%,教师或科研人员9. 5%,企业员工25. 4%,农民1.8%,体育或艺职业术领域专业人员8. 3%,个体工商户6. 5%,自由职业者9. 9%,其他9. 9%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5.3%,中学、中专24.3%,大专、本科62.2%,研究生及以上8.2%1000 元及以下14. 9%,1001 ~ 3000 元 40. 3%,3001 ~ 5000 元 27. 5%,5001 ~ 10000 元 14. 5%,家庭人均年收入10001元及以上2. 8%由表1可知,本次调研不仅在地域上覆盖了全国东、中、西不同区域8个省市,在城市上包括了 省会和地级市,而且在具体调查公众对象上,涵盖了各个不同的年龄层次、文化程度和经济水平的 受众群体,因而本次调研基本能反映当前我国大型公共文体设施的真实运营管理情况。
二、我国大型公共文体设施的基本现状调研显示,目前我国大型公共文体设施已进入历史发展的快车道,无论投资规模、硬件条件,还是从业人员队伍、服务职能开展等方面均有较大的进展,但诸如区域不均衡等问题仍较明显。
(一)大型公共文体设施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近年来,随着国家公共财政投人的持续增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全面推开,以及各种大 型文体活动的竞相开展,全国大型公共文体设施的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本次调研所涉及的51家大型 公共文体设施中,其中有20家兴建于2000年以后,占样本总量的39. 2%;15家兴建于1990—1999年间,占29. 4%;6家兴建于1980—1989年间,占11. 8%;3家兴建于1970—1979年间,占5. 9%;1家兴建于1954年,占2.0%。
②具体见图1。
新建的大型公共文体设施无论是投资金额还是建筑面积均有较大增长。
调研显示,平均每家大 型演艺场馆的投资额、建筑面积从20世纪90年代的3. 46亿元、31727. 19平方米,增加到本世纪以 来的11. 19亿元、48596. 14平方米。
平均每家大型体育场馆的投资额及建筑面积也从20世纪90年代 的1.7亿元、57294. 86平方米,增加到本世纪以来的8.3亿元、92749. 51平方米。
大型公共文体设① 2013年7—8月间,武汉大学国家文化财政政策研究基地同时开展了“2013年全国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绩效评价研究调研,其中已包括15家省级图书馆,所以本课题组只选取了 3家省级图书馆进行走访和座谈。
② 被调研的51家大型公共文体设施中,有6家没有填写兴建时间。
谷秀青等:多嗡我®太噢欠兵弍怵试旄运營管理嫫式巧究• 87 •2.0% 5.9%■1950—1959年国1970—1979年■1980—1989年□1990—1999年■2000年以后图1被调研场馆兴建年代分布图施的大量兴建改善了所在城市的公共文化服务硬件条件。
(二)场馆整体条件有了较大改善,但东中西部场馆之间存在明显不均衡大型公共文体设施作为国家和区域重要的文化体育活动场所,往往是国家和城市形象的重要代 表,因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大型公共文体设施的硬件条件也有了较大提升。
调研显示,被调查的大型演艺场馆馆均建筑面积为31363. 18平方米、馆均舞台面积1037. 04平 方米、馆均化妆间面积469. 03平方米、馆均排练室面积380. 12平方米,馆均拥有舞台吊杆数量 51. 41根、灯光设备190. 18套。
被调查的大型体育场馆馆均建筑面积和场地面积分别达64128. 93平 方米和68523. 36平方米,馆均大屏幕显示设备3. 16块,馆均灯光设备828. 95套。
被调查的省级图 书馆馆均建筑面积为48640. 97平方米,馆均计算机552. 3台,馆均阅览室座椅1736. 3个,馆均藏书 量7864. 2千册。
大型公共文体设施硬件条件的提升有力地支持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开展。
但从东中西部不同区域来看,各场馆之间无论是硬件设施、人员队伍,还是财政支持的力度都 有一定的差异。
以大型演艺场馆为例,被调查的东部演艺场馆的馆均建筑面积、灯光设备、中级及 以上职称从业人员、本科及以上学历从业人员和财政拨款分别为58222. 24平方米、406. 2套、13.5 人、32人和33933万元;分别是西部演艺场馆的6.5倍、4. 75倍、2. 35倍、2. 44倍、133. 89倍。
而 被调查的中部演艺场馆除了馆均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从业人员数超过东部外,其他各项数据均低于东 部。
具体见表2。
表2被调查大型演艺场馆设施、人员、财政拨款区域比较表区域东部中部西部建筑面积(平方米)58222. 2435873. 598956. 43灯光设备(套)406.2120.885.43中级及以上职称数(人)13.5 6.3 5.75本科及以上学历者(人)3234.513. 13财政拨款(万元)339333918. 09253. 44省级图书馆、大型公共体育场馆的调研数据也同样显示了这一差异。
这表明我国大型公共文体 设施的建设与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正相关,总体呈现出东、中部地区的场馆建设、人员队 伍及财政支持力度髙于西部地区的现象,从而一定程度制约了不同区域间场馆服务效能的发挥。
• 88 •文扎找实力珂免第1卷第3期(三)大型公共文体设施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较好地承担了开展文化体育活动服务职能我国大型公共文体设施往往是城市公共服务的重要承担者,承载着开展公共文化体育活动平台 的功能。
调研显示,在当前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总体战略下,我国大型公共文体设施成为 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提供者。
被调查的省级图书馆,2012年馆均每天开放时间达到11.3小时,年流通人次达到了 1880. 76千 人次,馆均年举办讲座134. 7次、举办培训39. 8次、举办展览24. 06次。
被调查的大型演艺场馆,2012年共举办演出2231场,观众数为2219920人,平均每个场馆年举办演出场次达到201场,馆均 观众数为170763人。
被调查的大型体育场馆,2012年共接待健身8423600人次,承办全国及以上体 育赛事136场、省级及以下体育赛事165场、文化演艺活动129场、会展活动100场;平均每个场馆 年接待健身421180人次,开展体育赛事8.8场、文化演出7.6场、会展活动6.3场。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大型公共文体设施较好地承担了其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的职能,但距离其预 定的服务容量仍有一定距离。
数据显示,被调查的省级图书馆每天可承受最大接待量为14.3万人次,而实际2012年每天图书馆流通人次仅6.004万人次,利用率为41. 99%。
被调查的大型演艺场馆,平 均每个场馆座位数有1397个,但2012年每场演出的平均观众人数为995人,上座率为71. 22%。
被 调查的大型体育场馆,平均每个场馆座位数为24639个,但2012年平均每场体育赛事的观众数仅为 4150人,上座率仅为16.8%;平均每场文艺演出的观众数为12158人,上座率为49.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