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金融监管行业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我国金融监管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三篇

我国金融监管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三篇

我国金融监管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三篇金融是一个中文单词,拼音是Jīnr_oacute金融,是指货币的发行、流通和提取,贷款的发行和提取,存款和提取,外汇和其他经济活动。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我国金融监管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的文章3篇 ,欢迎品鉴!摘要:目前,我国金融监管还存在以下问题:协调性较差、监管机构缺乏独立性、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信用体系还不完善,监管措施不力,监管技术落后等。

为了加强我国金融监管,提出转变我国现阶段的金融监管模式,加强各监管机构的合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完善金融监管的问责制度和信用体系,加强全社会的诚信教育,提高金融监管人员专业化水平和金融监管的透明度,注重原则性和细节性相结合等对策建议。

___)03-0100-03[作者简介]汤磊(1987-),男,汉族,硕士,研究方向: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与创新。

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金融自由化浪潮推动了全球金融一体化和金融创新,传统金融机构的功能边界逐渐模糊,金融结构及其运行机制日益复杂化,对分散的金融监管组织结构带来了强烈的冲击。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纷纷采取了各种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以提高监管效率,同时注重保持本国金融业的活力。

金融监管本质上是一种具有特定内涵和特征的政府规制行为。

建国以来,我国金融监管从无到有,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道路。

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金融监管体系,但仍处于经济转型、体制转轨阶段,金融监管在很多方面亟待完善,尤其是面临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为了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同时也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深入研究我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加强我国金融监管具有现实意义。

一、我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一)金融监管协调性较差经济全球化对我国金融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虽然目前我国还没掀起大规模的金融机构合并浪潮,但面对拥有庞大资金的外国金融机构的严峻挑战,我国的金融机构纷纷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自身竞争力。

金融监管对银行业的影响分析

金融监管对银行业的影响分析

金融监管对银行业的影响分析导语:金融监管是金融行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对于银行业而言,金融监管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金融监管对银行业的影响,并分析其带来的利弊及应对之策。

一、金融监管对银行业的意义金融监管是对金融机构及其业务进行监督和指导的行为,目的在于维护金融市场稳定,防范金融风险,保护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对于银行业而言,金融监管不仅有助于提升其经营风险管理能力,还能够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定。

同时,金融监管还能促进银行业的健康发展,提高金融机构的诚信度,为金融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二、金融监管对银行业的影响1. 资本充足率要求的提升金融监管对银行业的主要影响之一便是提高资本充足率要求。

资本充足率是指银行业的核心指标之一,用于衡量银行经营风险承受能力。

金融监管增加对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要求,旨在提高银行的稳健经营能力及抵御风险的能力。

这种影响对银行业来说既是压力,也是机遇,压力在于银行需增加资本储备以满足监管要求,机遇则在于引发银行更加注重稳健经营,提高效益。

2. 业务范围限制金融监管对银行业的另一个主要影响是对其业务范围的限制。

为了防止金融风险的蔓延和扩大,金融监管通常会限制银行从事高风险和非银行业务。

这种限制对于银行业来说是一种保护,可以有效防范不良资产的增加和风险的扩大。

然而,一味限制业务范围也可能影响银行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因此,银行需要在合规的前提下,探索拓展其他低风险、高附加值的业务。

3. 更严格的风险管理要求金融监管通常会对银行的风险管理要求更加严格,以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

这对银行来说既是挑战,也是发展的重要动力。

通过加强风险管理,银行能够提高业务的可持续性和抗风险能力,并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三、金融监管对银行业的利弊及应对之策1. 利:提高银行体系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保护投资者和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促进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等。

2. 弊:增加银行的合规成本;限制银行业务发展空间;对小型银行可能带来更大的压力等。

2017年金融监管政策互联网规定

2017年金融监管政策互联网规定

2017年金融监管政策互联网规定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

金融的监管政策有哪些具体的要求。

关于金融监管又有哪些了解。

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2017年金融监管政策,希望你们喜欢! 2017年金融监管要求1、对信托的风险防控银监会发(2016)58号文2016年3月18日,银监会向各银监局下发《进一步加强信托公司风险监管工作的意见》(银监办发【2016】58号)。

该文件的内容主要有四点:一、对信托资金池业务穿透管理,重点监测可能出现用资金池项目接盘风险产品的情况;二、结构化配资杠杆比例原则上不超过1:1 ,最高不超过2:1 ,相比之前业内常见的 3:1 有明显的压缩;三、对信托公司的拨备计提方式提出改变,除了要求信托公司根据资产质量足额计提拨备,还要求对于表外业务以及向表内风险传递的信托业务计提预计负债;四、对信托风险项目处置从性质到实质的转变,要求把接盘固有资产纳入不良资产监测,接盘信托项目纳入全要素报表。

影响:58号文总结2015年股市加杠杆的经验,进一步对结构性配资产品的杠杆进行了严格的限制。

2、对银行理财的监管措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1、将银行理财分为综合类和基础类进行分类管理;2、禁止商业银行发行分级理财产品;3、再次强调禁止资金池操作;4、对银行理财进行一系列的限制性投资;5、规定银行理财计提风险准备金,尤其是预期收益率型计提更加严格;6、限制银行理财投资端的杠杆;7、禁止银行理财投资非标时嵌套证券期货资管产品;8、实施严格的第三方托管制度。

影响:整体上来看,新规本质上是通过对银行理财设置门槛,对投资端加大限制,施行第三方托管以及风险准备金计提等手段增加银行理财的运营和操作成本,使得理财提升收益更加困难。

3、对三套利的监管措施开展“三套利”银行业治理工作通知1、监管套利:规避信用风险指示;规避资本充足指标;规避流动性指标;规避其他类指标;违反宏观调控政策;违反风险管理政策;利用不正当竞争;增加企业融资成本。

1997年~2017年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和监管内容变迁浅析

1997年~2017年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和监管内容变迁浅析

1997年~2017年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和监管内容变迁浅析作者:邱宜干来源:《全国流通经济》2018年第05期摘要: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是我国为保证宏观金融政策的稳定性和金融改革的持续性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制度安排。

我国金融监管机构经历了单头→多头→单头的模式演化,即由开始的中国人民银行的单头管理,发展到央行、财政部、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汇金公司的多头管理,再发展到现今的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的单头管理。

我国金融监管内容由国有银行监管过渡到非国有银行监管,由实体经济监管发展到虚拟经济监管,由传统货币的监管发展到电子货币、数字货币的监管。

关键词: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金融监管机构;监管内容;变迁中图分类号:F832.1 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2096-3157(2018)05 -0065-02一、我国金融监管机构的变迁1.中央金融工委、证监会、保监会为了应对国内金融混业经营不规范和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我国第一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于1997年11月17日~19日召开。

随后,1998年6月成立中共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简称“中央金融工委”),中央金融工委的主要工作范围是领导全国金融系统的党建工作,以领导、协调、监督、管理为主,坚持政企分开和党要管党的原则,对于金融业务的领导权移交给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监会,这两个机构在国务院的领导下依法履行相关职责,对其他国有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的独立法人地位要依法维护。

这次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同时对证券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原来由中国人民银行引进监管的证券机构改为由中国证监会监管,并且对地方的证券机构实施垂直领导。

1998年4月,为了维护证券市场秩序,监管全国证券期货市场,国务院根据改革方案,将国务院证券委员会与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合并,组成了新的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该机构隶属国务院,属于正部级单位,按照法律和国务院授权,保证中国证券期货市场的正常运行。

同年的11月份,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该机构依据我国法律,监管全国的保险市场,根据国务院授权行使管理职能,保证我国保险行业的稳定运行,确立了央行宏观监管和保监会微观监管的新型保险业监管体系。

2017年国家金融政策

2017年国家金融政策

2017年国家金融政策金融行业有哪些新的政策,关于金融的政策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信息。

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2017年国家金融政策,希望你们喜欢! 2017年国家金融政策1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印发《关于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银发〔2017〕9号),进一步完善了本外币一体化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

1月,为保障春节前由现金投放形成的集中性需求,中国人民银行陆续通过临时流动性便利(TLF)操作为现金投放量较大的几家大型商业银行提供了临时流动性支持。

1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向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汇报2016年货币政策执行情况。

1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扶贫办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金融精准扶贫政策效果评估的通知》(银发〔2017〕19号),切实发挥评估工作对进一步改进精准扶贫金融服务的积极作用。

2月17日,发布《2016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2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定向降准相关制度,对参与定向降准金融机构2016年度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领域情况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动态调整其存款准备金率。

3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制造强国建设的指导意见》(银发〔2017〕58号),进一步建立健全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大力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加强和改进对制造强国建设的金融支持和服务。

3月13日,印发《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做好2017年信贷政策工作的意见》(银办发〔2017〕48号),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提高信贷政策定向结构性调整功能,着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和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指导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和银行业金融机构做好2017年信贷政策工作。

3月16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组成人员调整。

丁学东、郭树清担任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肖捷、尚福林不再担任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职务。

金融监管政策全梳理2017-2018年

金融监管政策全梳理2017-2018年

发文机构
银监会 保监会 银监会 银监会 证监会 中证登 银监会 银监会 银监会 银监会 银监会 银监会 银监会 银监会 银监会 保监会 保监会 证监会
文件名
《关于进一步加强信托公司风险监管工作的意见》 《关于清理规范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通道类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关于保本基金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 《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子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暂行规定》 《债券质押式回购交易结算风险控制指引》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修订征求意见稿)》 《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开展商业银行“两会一层”风控责任落实情况专项检查的通知》 《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开展银行业“违法、违规、违章”行为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 《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开展银行业“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关联套利”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 《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开展银行业“不断创新、不当交易、不当激励、不当收费”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 《中国银监会关于提升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指导意见》 《中国银监会关于集中开展银行业市场乱象整治工作的通知》 《中国银监会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 《中国银监会关于切实弥补监管短板提升监管效能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险监管 维护保险业稳定健康发展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险业风险防控工作的通知》 《关于开展创新创业公司债券试点的指导意见稿》
文号
银监办发【2016】58号 保监资金【2016】98号
银监发【2016】31号 银监办发【2017】43号 银监办发【2017】45号 银监办发【2017】46号 银监办发【2017】53号 银监发【2017】4号 银监发【2017】5号 银监发【2017】6号 银监发【2017】7号 保监发【2017】34号 保监发【2017】35号

金融行业的监管问题及整改建议

金融行业的监管问题及整改建议

金融行业的监管问题及整改建议一、引言金融行业在现代社会中起着重要的支撑和服务作用。

然而,由于其特殊性质和广泛参与度,金融行业也经常受到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影响。

为了保护投资者利益、稳定金融市场,并促进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监管机构必须扮演关键角色。

本文将探讨目前金融行业面临的监管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建议。

二、当前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2.1 监管法律法规滞后随着金融创新不断推进,传统的法律法规已经无法完全涵盖新兴业务形态。

当前监管框架缺乏针对新型交易工具和数字货币等领域的明确规定,导致监管空白和不确定性。

这使得一些金融机构利用漏洞或灰色地带操作,增加了监管部门的困难。

2.2 监管部门信息不对称由于监管部门对于各类金融机构实力与风险情况了解程度不同,导致信息不对称,监管措施无法及时、准确地满足实际需求。

部分金融机构通过违规操作转移资金风险,并往往能够逃避监管措施的追踪和惩罚。

2.3 监管手段单一目前,金融监管主要依靠行政干预手段,如处罚制度、限制业务范围等。

这些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约束金融机构的行为,但无法根本解决问题。

监管部门需要思考如何结合市场化手段,建立更为有效的监管体系。

三、整改建议3.1 完善法律法规框架应加强对新兴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监管法律法规研究,并确立相应的监管标准和准则。

同时,通过加强与国际监管机构的合作,学习借鉴他国先进经验,在制定金融新业务监管政策时进行广泛咨询和论证。

3.2 提升监管部门能力与信息化水平加强监管部门内外数据共享和数据披露机制,提高信息收集、分析和利用效率。

建立综合监管评价指标体系,对各类金融机构进行动态监测、风险评估和信用评级。

加强监管队伍建设,培养专业人才,提高金融监管的整体素质。

3.3 创新监管手段引入科技和市场化手段,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发展互联网金融,并规范与传统金融交叉的业务模式,以促进创新和竞争。

在行政干预之外,建立健全市场约束机制,通过奖励和执法合作等多种手段推动金融行业自律。

2017年国内金融投资行业现状调查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2017年国内金融投资行业现状调查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数据来源:Wind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多元视角信息中心数据来源:Wind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多元视角信息中心(三)社会融资总量增速平稳,银行信贷占比有所回升2016年1月-11月,社会融资总量累计达16.06万亿元,同比增长13.52%,增速较为平稳。

10月和11月,社会融资总量增速出现分化,分别为万亿和1.23万亿,其中10月同比下降33.64%,11月同比上升9.57%结构上看,2002年至今,银行信贷在社会融资总量中银行信贷比例不断下降,数据来源:Wind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多元视角信息中心2017年,社会融资总量将稳定增长,在“金融脱媒”的大背景下,社会融资总量的结构可能会发生进一步变化,以债券、股票为代表的直接融资比重将进一步提升,间接融资占比可能会有所下降。

图表8:社会融资总量结构(当月)数据来源:Wind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多元视角信息中心数据来源:中国债券信息网多元视角信息中心数据来源:中国债券信息网多元视角信息中心从中央结算公司新发债券的期限结构来看,3-10年中长期品种发行量占比56.30%,0-3年短期品种和10年以上长期品种发行量占比分别为4.30%。

图表14:中央结算公司2016年各期限债券发行量占比数据来源:中国债券信息网多元视角信息中心)债券市场托管总量继续平稳增长数据来源:中国债券信息网多元视角信息中心数据来源:中国债券信息网多元视角信息中心发行利率走高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货币政策中性偏紧,银行间债券市场资金面较为紧张,尤其在6月份出现的货币市场利率异常大幅波动之后,市场数据来源:中国债券信息网多元视角信息中心数据来源:中国债券信息网多元视角信息中心。

对金融监管成本及效益的分析

对金融监管成本及效益的分析

对金融监管成本及效益的分析一、金融监管的成本分析金融监管成本从理论上来说,指的是金融监管部门为了实施有效监管,而对监管工作从组织、运行、实施所做的必要投入以及由于金融监管而使金融业在业务发展及金融创新上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而产生的损失。

一般来说,金融监管的成本可分为金融监管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一)金融监管的直接成本金融监管的直接成本主要反映的是金融监管工作中所投入的硬件设施,组织运作以及监管人才的培训及培养。

1、监管的机构设施、设备配备从我国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来说,从人民银行总行到各县支行的金融监管机构,实行的是垂直领导系统。

这一庞大系统,仅从办公场所、监管部门所必备的办公设备都是一笔庞大的成本投入。

2、监管活动的组织实施及运作金融监管工作的组织实施及运作,包括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工作。

从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实践来看,每一次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工作,尤其是由总行统一组织的全国性现场检查工作,都必须投人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尽管各层次监管工作在组织实施及运作中所投人的成本大小不一,但这笔监管成本在监管活动中是不可或缺的。

可以说,只要开展金融监管活动,就必然要对监管活动在人、财、物上有所投入。

3、监管的人力资源配备及培养金融监管工作为了能够适应金融业务的日益发展和不同类型金融机构的不断涌现,提高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就必须要使金融监管人员的知识层次和业务能力、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在金融全球化的新形势下,为同国际金融监管接轨,就更需要在金融监管的高素质人才配备及监管人员培训上加大培训成本。

九十年代以来,我国中央银行金融监管部门利用普华公司对华援助项目,对金融监管的各层次监管人员进行了信贷资产质量、衍生工具、外汇业务等多方位的业务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近年来,我国中央银行金融监管部门也利用国内培训、境外培训等多种手段,加大了对监管人员的培训。

这些培训虽然为我国的金融监管队伍建设和素质提高了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投入的巨大监管成本也是不容忽视的。

金融行业分析报告(优秀范文五篇)

金融行业分析报告(优秀范文五篇)

金融行业分析报告(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金融行业分析报告行业分析报告什么是行业报告?行业报告内容是商业信息、是竞争情报,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一般都是根据国家政府机构及专业市调组织的一些最新统计数据及调研数据、通过合作机构专业的研究模型和特定的分析方法、经过行业资深人士的分析和研究,做出的对当前行业、市场的研究分析和预测。

行业报告有何价值?1、行业分析报告可以帮助你对整个市场的脉络了解更为清晰,从而成为你做重大市场决策的有力依据。

2、如果想要进入一个行业进行投资,一份高质量的行业报告是系统地、快速地了解一个行业最快最好的助手,使得你的投资决策更为科学,避免投资失误造成的巨大损失。

行业报告主要内容?标准行业研究报告主要包括七个部分,分别是行业简介、行业现状、市场特征、企业特征、发展环境、竞争格局、发展趋势。

(不同的报告侧重点有所不同,这需要看具体的报告目录。

)行业报告适用对象报告广泛适用于政府的产业规划、金融保险机构、投资机构、咨询公司、行业协会、公司、企业信息中心和战略规划部门和个人研究等客户。

行业报告数据来源:一份行业报告一般的数据渠道主要包括:国家统计局、国家海关总署、商务部、各行业协会、研究机构、市场一线采集.编制要点环境分析行业环境是对企业影响最直接、作用最大的外部环境。

结构分析行业结构分析主要涉及到行业的资本结构、市场结构等内容。

一般来说,主要是行业进入障碍和行业内竞争程度的分析。

市场分析主要内容涉及行业市场需求的性质、要求及其发展变化,行业的市场容量,行业的分销通路模式、销售方式等。

组织分析主要研究行业对企业生存状况的要求及现实反映,主要内容有:企业内的关联性,行业内专业化、一体化程度,规模经济水平,组织变化状况等。

成长性分析是指分析行业所处的成长阶段和发展方向。

当然,这些内容还只是常规分析中的一部分,而在这些分析中,还有不少一般内容和特定内容。

例如,在行业分析中,一般应动态地进行行业生命周期的分析,尤其是结合行业周期的变化来看公司市场销售趋势与价值的变动。

关于金融风险排查情况的报告

关于金融风险排查情况的报告

关于金融风险排查情况的报告威海市金融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要求,我市组织专门力量,深入开展防范金融风险促进金融稳健发展活动,扎实开展各项排查摸底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制订方案,压实责任按照《威海市防范金融风险促进金融稳健发展专项工作方案》精神,荣成市迅速行动,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市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单位为成员的金融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荣成市风险排查各项工作。

在威海市方案的基础上,我市出台了《荣成市防范金融风险促进金融稳健发展专项工作方案》,进一步细化了风险排查对象,将修造船、化工、鱼粉加工、石材加工、矿山、渔船、畜禽养殖、房地产等重点关注行业一并纳入排查范围,同时将市级规定的信贷规模1亿元以上的排查门槛降低至5000万元,力争本次排查覆盖范围更广,排查内容更细致,借助本次排查活动真实掌握第一手信息和资料,为后续工作奠定基础。

为确保排查工作落到实处,我市在方案中层层压实任务责任,明确各区镇政府及相关行业主管(监管)部门的排查内容,并要求其对调查结果承担责任,力争排查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二、细化分工,分头排查经过征求市领导及各区镇、各行业主管(监管)部门意见,荣成市风险排查方案正式印发。

荣成市金融办作为本次排查活动的牵头单位,为本方案起草了详细的说明,并明确列出各区镇、各部门、单位的排查内容、有关要求及上报时限,同时发挥协调调度职能,加大督导力度,力争本次排查横到边,竖到底,不留死角,确保质量。

三、及时调度,汇总分析经荣成金融办每日调度,各区镇及部门、单位迅速开展摸底排查,逐企逐户填写调查表,并陆续汇总上报至荣成金融办。

截至8月31日,大多数区镇及部门、单位已将本辖区、本行业内相关风险进行了排查,其中地方金融组织、企业债券、上市公司三方面排查工作已全部结束,共排查地方金融组织18家,企业债券3家,上市公司2家,运行情况总体良好,风险可控;担保圈、企业流动性、银行业金融机构及非法集资风险排查正在进行中,目前共排查汇总241家企业流动性风险情况,23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情况并对158家投融资中介机构是否涉嫌非法集资逐一进行摸排。

2017年7月 金融工作的三项任务

2017年7月 金融工作的三项任务

2017年7月金融工作的三项任务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金融行业作为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2017年7月,金融工作者需要以适应新的经济环境为前提,面对各类挑战并解决问题,以下是2017年7月金融工作的三项任务。

任务一:推动金融创新和改革在过去几年中,金融业发生了许多重大的改革和创新。

然而,仍然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在2017年7月,金融工作者需要积极推动金融创新和改革,以实现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应加强金融监管。

金融业的风险管理一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金融工作者需要进一步完善监管制度,提高监管能力以避免金融风险带来的不良影响。

其次,金融科技的发展正在为金融创新提供新的机会。

金融工作者需要加强对金融科技的研究和应用,推动金融科技与传统金融业的融合发展,以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最后,需要加强对金融法律法规的研究和应用,切实提高金融法律法规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保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公平。

任务二:发展绿色金融在全球范围内,国家和地区对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绿色经济已经成为全球发展的重要趋势。

在2017年7月,金融工作者需要积极推动绿色金融的发展,以支持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首先,金融工作者需要加强对绿色金融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绿色金融的认识和理解,促进社会的绿色金融投资。

其次,需要完善绿色金融的政策和制度。

金融工作者应与相关部门合作,制定绿色金融政策和法规,建立绿色金融评估和认证体系,提供相关金融产品和服务。

最后,需要加强绿色金融的国际合作。

金融工作者应促进国际间的绿色金融交流与合作,分享经验和技术,争取更多国际金融机构的支持和参与。

任务三:促进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发展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发展是当前金融行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2017年7月,金融工作者需要积极推动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发展,提高金融服务的可及性和适用性,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金融工作者应加强对金融服务的研究和创新,开发和推广适用于不同人群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层次的金融需求。

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7

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7

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7一、概述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7,由中国央行和中国银监会联合发布,是对当前中国金融市场的一次全面评估和风险警示。

本报告主要包括金融市场整体风险情况、银行业系统风险状况、金融监管和金融体系改革等方面。

二、金融市场整体风险情况本报告强调了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在这种形势下,金融市场风险需要高度重视。

报告认为,当前中国金融市场风险状况总体可控,但是仍然存在着某些局部风险需要特别关注。

比如,互联网金融、地方政府债务等问题,需要加强监管,防范风险。

三、银行业系统风险状况本报告分析了当前中国银行业系统的风险状况。

在资产质量方面,报告指出,银行业不良贷款率虽然有所上升,但是整体风险趋于稳定。

在流动性方面,报告认为,当前银行业流动性状况较好,但是也需要注意一些潜在的流动性风险。

同时,报告也对银行业盈利能力进行了评估,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四、金融监管本报告着重介绍了中国金融监管的一些新进展。

报告指出,当前中国金融监管环境持续加强,监管手段和监管要求不断升级。

在防范金融风险方面,监管部门加强了对各类金融机构的监管,推动了金融市场健康发展。

同时,新的金融监管法规也在持续加强和完善,进一步提高了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五、金融体系改革本报告重点介绍了中国金融体系改革的进展情况。

报告指出,当前中国金融体系改革的重点是深化金融市场改革和加快金融创新。

在推进市场化改革方面,报告提出了相关建议和措施,并给出了实现目标的时间表。

六、结论本报告认为,当前中国金融市场严峻挑战依然存在,需要继续加强监管,防范风险。

同时,对于金融体系改革来说,需要加强市场化改革和加快金融创新。

在这个基础上,中国金融市场才能更加健康、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

银行落实监管意见的报告

银行落实监管意见的报告

银行落实监管意见的报告一、背景介绍银行作为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营活动的稳健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定。

因此,监管部门对银行的监管工作一直是非常重视的。

2017年,中国银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工作的意见》,要求商业银行加强风险管理、加强内控建设、完善治理结构等方面的工作。

二、落实监管意见情况1. 风险管理在风险管理方面,银行积极开展各项风险管理工作。

首先,加强对信贷风险的识别和评估,并建立了完善的信贷审核制度。

其次,在投资风险方面,银行严格控制投资标准和范围,并建立了投资决策委员会进行审批。

同时,在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方面也采取了相应措施,确保风险可控。

2. 内控建设在内控建设方面,银行不断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定期对各项业务进行审计,并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此外,银行还建立了反洗钱制度,加强了对客户身份的核实和交易监控,确保金融业不被用于非法活动。

3. 治理结构在治理结构方面,银行加强了董事会和监事会的作用,建立了严格的决策程序和责任追究机制。

同时,银行还完善了内部人事制度和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

三、取得的成效通过落实监管意见,银行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首先,在风险管理方面,银行不断优化风险管理体系,有效控制各项风险,并提高了资产质量。

其次,在内控建设方面,银行加强对各项业务的审计和监督,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并有效防范了非法活动。

最后,在治理结构方面,银行建立了健全的决策程序和责任追究机制,并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

四、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1. 问题:一些银行在落实监管意见方面存在不足。

解决办法:加强监管,对不落实监管意见的银行进行问责和处罚。

2. 问题:一些银行在内部审计方面存在漏洞。

解决办法:加强内部审计制度建设,提高审计质量和效果。

3. 问题:一些银行在董事会和监事会作用发挥方面存在问题。

解决办法:加强对董事会和监事会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的决策程序和责任追究机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金融监管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6月出版
文本目录
1、巴塞尔协议的前世今生 (6)
1.1、巴塞尔协议演进过程 (7)
1.2、巴塞尔协议Ⅱ主要内容 (9)
1.3、巴塞尔Ⅲ推出的背景——次贷危机 (11)
1.4、巴塞尔Ⅲ从各个监管方面较巴塞尔Ⅱ全面提升 (15)
1.5、巴塞尔Ⅲ的国际实施 (19)
2、银行业监管方向:中国版的“巴塞尔Ⅲ” (20)
2.1、巴塞尔Ⅲ在中国银行业的实施 (20)
2.2、资本监管:行业整体达标,中小银行预计面临压力 (22)
2.3、杠杆率监管:行业整体达标 (24)
2.4、流动性监管:中小银行达标压力大 (25)
2.5、宏观审慎监管——MPA考核体系 (29)
2.5.1、加入表外理财后,部分上市银行广义信贷增速超标 (31)
2.5.2、新口径广义信贷下,部分银行宏观审慎资本充足率承压 (32)
3、证券业和保险业趋向巴塞尔体系,三会监管思路方向一致 (34)
3.1、证监会风控办法应用巴塞尔体系 (34)
3.2、保险业“偿二代”体系借鉴巴塞尔监管思路 (37)
3.3、偿二代突破偿一代的局限,借鉴巴塞尔Ⅲ监管体系更科学合理 (40)
3.4、偿二代监管机制下,大小保险公司偿付充足情况分化 (43)
4、监管的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对资产价格的影响 (45)
4.1、监管方向在于严控系统性风险和规避资金空转 (45)
4.2、部分银行资产规模的无序扩张受限:表内同业杠杆和表外理财增速将下降 (47)
4.3、监管指标趋严下,中小银行也会逐步倾向利率债和高等级债券 (49)
4.4、银证保协调力度加大,穿透监管加强通道业务受限 (51)
4.5、大保险偿付充足率充足,或增加权益投资比例 (51)
图表目录
图表1:近几年,金融监管政策迭出 (6)
图表2:巴塞尔协议Ⅲ和国内监管体系的映射关系 (7)
图表3:三代巴塞尔协议出台背景和主要文件 (8)
图表4:三代巴塞尔协议的改进路径 (8)
图表5:巴塞尔协议Ⅱ主要内容 (10)
图表6:风险计量方法定义 (10)
图表7:简化的风险转移过程 (12)
图表8:次贷危机前CDS规模快速扩张 (12)
图表9:次贷危机爆发的三个阶段 (13)
图表10:宏观审慎监管的两大维度和工具 (15)
图表11:金融监管三部分政策相辅相成 (16)
图表12:巴塞尔III资本定义更严格 (17)
图表13:巴塞尔III资本扣减项更严格 (18)
图表14:巴塞尔III提高核心资本要求,增加储备资本、逆周期资本和系统重要性银行
附加资本 (18)
图表15:各国银行业巴塞尔Ⅲ实施进度对比 (20)
图表16:银监会巴塞尔体系监管指标 (21)
图表17:银监会实施巴塞尔Ⅲ进程 (21)
图表18:中国商业银行主要的资本补充工具 (23)
图表19:2016年Q3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 (23)
图表20:中小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相对较低 (23)
图表21:16年Q3上市银行杠杆率 (24)
图表22:流动性风险“2+N”监管体系 (25)
图表23: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分类 (27)
图表24:上市银行最新流动性覆盖率(%) (27)
图表25:主要的现金流出项目和折算率 (28)
图表26:全国性商业银行利率债配置比例较高 (28)
图表27:城商行农商行信用债配置比例较高 (29)
图表28:宏观审慎评估体系考核指标及奖惩标准 (30)
图表29:资产负债情况考核指标及奖惩标准 (31)
图表30:新旧口径下广义信贷增速测算 (32)
图表31:资本和杠杆情况、定价行为两项核心指标考核标准 (32)
图表32:表外理财纳入考核后,部分银行宏观审慎资本充足率达标压力大 (34)
图表33: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与巴塞尔协议对比 (35)
图表34:证券公司监管政策变迁 (36)
图表35:偿二代三大支柱监管框架 (38)
图表36:偿二代下的风险综合评级打分体系 (39)
图表37:根据风险综合评级进行分A~D级 (39)
图表38:根据评级进行分类监管 (39)
图表39:偿二代与偿一代体系的对比 (40)
图表40:偿二代制度下对实际资本分级监管 (41)
图表41:人身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 (44)
图表42:财产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 (44)
图表43:人身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 (44)
图表44:财产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 (45)
图表45:15-16年理财产品收益率高于上市公司ROIC (46)
图表46: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规模持续增长 (47)
图表47:同业存单托管量 (48)
图表48:同业存单余额中城商行比例较两个月前明显提升 (48)
图表49:2015年以来中小银行资产规模快速扩张 (50)
图表50:15年下半年起城商行和农商行理财规模同比快速增长 (50)
近几年,监管政策频出,市场一方面是应接不暇,另一方面,很难把握监管政策的主线在何方。

图表1:近几年,金融监管政策迭出
1、巴塞尔协议的前世今生
金融危机以来,巴塞尔体系的监管框架是全球金融监管趋向的方向。

巴塞尔体系报告正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