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最新K12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单元总结提升 新人教版必修1
[推荐学习](江苏专版)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单元总结提升 新人教版必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单元总结提升运用“价格的变动及其影响”分析问题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玉米收储制度的改革,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场硬仗。
为保障玉米的生产和供给,我国长期实行以保护价(对农产品规定最低收购价)收购种植户玉米的临时收储政策。
2012年以来,国际玉米价格大幅下跌,国内玉米价格远高于国际价格,造成了国内玉米库存高和正常流通受阻。
2016年,国家发改委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原则对我国玉米主产区东北三省一区的玉米收储制度进行改革,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生产(种植)补贴”的新机制。
2016年国内玉米市场价格比上一年出现下跌。
新机制运行扭转了近些年玉米价格不断提高、库存不断增多、补贴和亏损不断增加的局面。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知识分析国内玉米价格下降对玉米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
答案玉米种植面积下降,供给减少;下游企业生产成本降低,需求扩张;消化库存,促进玉米供需平衡;缩小国内外玉米价差,减轻玉米及替代产品的进口压力。
解析从教材知识看,玉米价格下降会对生产和消费产生影响,会使玉米种植规模减少,会增加玉米需求;从材料看,国内玉米价格远高于国际价格,造成了国内玉米库存高和正常流通受阻,因此,玉米价格下降会减少玉米库存,缩小国内外玉米价格差,减轻进口压力。
常见设问角度(1)请你运用生活与消费知识,说明某商品降价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分析价格变动对生产者会产生哪些影响?常用答题语言(1)一般情况下,价格下降,需求增加;价格上升,需求减少。
(2)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3)价格变动影响相关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价格下降,替代品的需求会减少,互补商品的需求会增加。
(4)价格变动调节产量。
价格上涨,增加产量;价格下降,减少产量。
(5)价格变动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生产要素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该生产要素的使用量;反之,则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
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单元总结提升
2.突破两个难点:E商v品a价lu值a量tio与n劳o动n生ly产.率的关系;货币、 d with物价A、sp收o入s、e.分S配lid与e消s费fo的r关.系NE。T 3.5 Client Profile 5
3.把C握o三py个r重ig点h:t 2货0币0的4-本2质01与1职A能s;p价os格e变P动ty对生Lt产d与. 生
民消费预期。 Evaluation only. 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
③社C会o总p体y消ri费gh水t平2的00高4低-2与0人11们收As入p差o距s的e 大P小ty有L密td切.的
联系。国家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 局,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 ④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要倡导与我国国情相 适应的消费理念,合理引导消费行为。
消费水平最根本的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
(2) _收__入__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要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必须 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3)消费水平还受未来收入预期影响。要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就必 须增加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4)收入差距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 水平降低。要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必须贯彻五大发展理念, 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于改善民生和社会Ev事a业lu比a重ti,on扩大on社l会y.保障制度覆盖面, d with逐步A完sp善o基s本e.公S共lid服e务s体f系or③,.N形E成T良3好.5的C居l民ie消n费t P预r期o。file 5
同C时o不p断yr合ig理h引t 导20消0费4行-2为01④,1发A展s节po能s环e保P型ty消L费t品d,. 倡
2019年高考政治总复习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单元小结讲义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单元小结知识整合夯基固本考点链接学以致用1.价格变动的原因与稳定物价的措施(1)价格变动的原因。
答题要素:价值+供求+货币供应量+市场缺陷+经济政策+流通环节①价值决定价格:价值量越大,商品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商品价格越低。
②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升;供过于求,价格下降。
③货币供应量:如果货币的供应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物价会上涨;相反,物价会降低。
④市场调节的缺陷: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一些生产者、经营者恶意囤积,哄抬价格。
⑤国家经济政策: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主要通过控制流通中的货币量以及财政支出的数量,平衡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保持物价稳定。
⑥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
商品流通不畅,也会引起价格上涨。
(2)稳定物价的措施。
答题要素:科学管理+发展生产+货币供应量+市场监管+宏观调控+流通环节①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②大力发展生产,保障商品的有效供给。
③合理控制货币的供应量,使货币供应量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相符合。
④加强市场监管,通过经济立法和行政命令等手段,打击市场炒作等行为。
⑤加强宏观调控,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社会总需求。
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
(3)政府调控物价的原因。
答题要素:物价影响生活+宏观调控的原因、目标+市场规律+以人为本①价格较快上涨导致人们实际生活水平下降。
特别是食品价格上涨,影响中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不利于社会稳定。
②加强宏观调控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③稳定物价,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
④降低流通成本、稳定供给,这是尊重市场规律的要求。
⑤调控物价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体现了以人为本。
2.有关“提高消费水平”的命题(1)影响消费的因素答题要素:收入(当前、未来和差距)+物价+其他因素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②未来收入预期也会影响居民的消费水平。
高中政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知识点总结
⾼中政治第⼀单元、⽣活与消费知识点总结第⼀单元、⽣活与消费第⼀课、神奇的货币1、商品①含义②必须具备的条件:③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2、①货币产⽣②货币的本质--⼀般等价物(本质)是商品.原因:产⽣:它本⾝是⼀种商品,作⽤:它同⼀般等价物⼀样,表现其他⼀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③货币的职能:4、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不平衡引起的①通货膨胀②通货紧缩①实质:供⼩于求,表现:物价上涨,纸币贬值.影响: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购买⼒下降,⽣活⽔平下降,商品销售困难,经济秩序混乱.②实质:供⼤于求,表现:物价下降,纸币升值.影响;物价下降,在⼀定程度上对⼈民有好处,但长时间⼤范围下降会影响企业⽣产与投资积极性,使经济萧条,影响⼈民⽣活⽔平提⾼,导致市场消费不振,对经济长远发展,⼈民长远利益不利.第⼆课、多变的价格(⼀)影响价格的因素:1、影响价格的因素:①影响价格的因素:2、供求影响价格.①供不应求,价格升⾼.A、卖⽅市场:含义,由卖⽅起主导作⽤的⼀种市场类型.B、表现:由于供不应求,卖⽅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即使提⾼价格,也能把商品卖出.②供过于求,价格降低.A、买⽅市场,是由买⽅起主导作⽤的⼀种市场类型.B、表现;由于供过于求,买⽅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价格通常趋于下降.3、价值决定价格:(1)价格与价值的关系.①A、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B、商品价格的⾼低,因为它们所含价值量不同.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商品价值量越⼤,价格越⾼;价值量越⼩,价格越低.(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①价值量的决定因素:不能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是由⽣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现有的社会正常的⽣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的需时间.B、个别劳动时间即商品⽣产者个⼈⽣产某种商品所⽤的时间.②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商品耗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其价值量越⼤,反之越⼩.(3)①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产率成反⽐.劳动⽣产率:劳动者的⽣产效率.劳率’↑⽣产品量↑劳时’↑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定社会⽣产率的表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由社会劳动⽣产率变化引起.③个别劳动⽣产率的变化不影响商品的价值量,但可改变个别劳动时间,改变同⼀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劳动时间、劳动⽣产率、商品价值量关系图4、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①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等价交换.②表现形式: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则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③作⽤:调节劳动⼒和⽣产资料在社会⽣产各部门的分配(使资源在社会各部门之间实现优化配置)刺激商品⽣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劳动⽣产率(使企业内部实现优化配置)导致商品⽣产的优胜劣汰.(使资源在企业之间实现优化配置,总之,即有利于资源优化,合理,⾼效配置)第三课、多彩的消费1、消费类型:(1)按产品类型分: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2)按交易⽅式不同:钱货两清,货款消费,租货消费.(3)按照消费的⽬的,⽣活消费可以分为⽣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其中⽣存资料消费能满⾜⼈们较低层次的需求,是最基本消费;发展资料消费能满⾜⼈们发展的要求;享受资料消费能满⾜⼈们享受的需求,是最⾼层次消费.3、消费结构:(1)消费结构指⼈们各类消费⽀出在消费总⽀出所占的⽐重.(2)特点:不是⼀成不变,会随经济发展,收⼊变化⽽变化,⽅向遵循由⽣存需要到发展需要再到享受需要的顺序.5、树⽴正确的消费观.(1)由于受⾃然条件,社会环境,个⼈经历等因素的影响,⼈们的⼼理往往不同,使消费带有复杂性.(2)消费⼼理复杂性的表现有:从众⼼理:攀⽐⼼理:求实⼼理:6、做理智消费者.(1)量⼊为出,适度消费.(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3)保护环境,绿⾊消费.(4)勤俭节约,艰苦奋⽃.第⼆单元、投资与创业第四课、⽣产与经济制度考点⼀:⽣产与经济制度(⼀)发展⽣产满⾜消费(1)⽣产决定消费(⼈的消费不是由主观愿望决定的,⽽是由客观的物质⽣产状况决定)⽣产决定消费对象,⽣产决定消费⽅式,⽣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平,⽣产为消费创造动⼒.物质资料的⽣产是⼈类社会赖以⽣存和发展的基础.从⼀定意义上说⼈类的历史就是⽣产发展的历史.考点⼆:⼤⼒发展⽣产⼒1、必要性:①⼤⼒发展⽣产⼒,是由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盾决定的,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本质要求.我国⽬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益增长的物质⽂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产之间的⽭盾,是社会的主要⽭盾.为解决这⼀⽭盾必须⼤⼒发展⽣产⼒.2、重要性:只有⼤⼒发展⽣产⼒,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起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摆脱经济⽂化落后状态,缩⼩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提⾼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考点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主导作⽤--国有经济⽽⾔,主体地位--整个公有制地位)(1)⽣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3)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要注重质的提⾼.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国有经济的主导作⽤主要体现在控制⼒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向,控制经济运⾏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配地位.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考点四、公司经营与发展1、企业.①企业是以营利为⽬的⽽从事⽣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②在我国,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多种所有制企业并存,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1)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2)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段,形成⾃⼰的竞争优势.(3)诚信经营,树⽴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4)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那些经营管理不善的企业会被兼并或⾯临破产.9、企业破产,是指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扭亏⽆望的企业,按法定程序实施破产清算的经济现象.实⾏企业破产制度,有利于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促使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企业竞争⼒,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考点五:劳动和就业1、劳动和就业的重要性.(1)劳动是劳动者的脑⼒和体⼒的⽀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劳动者是⽣产过程的主体,在⽣产⼒发展中起主导作⽤.劳动是⼈类⽂明进步发展的源泉.光荣属于劳动者.2、我国严峻的就业压⼒.①我国的⼈⼝总量和劳动⼒总量都⽐较⼤,⽽⽣产⼒发展⽔平⽐较低;②劳动⼒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③劳动⼒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传递系统不畅通.所有这些,使得我国的就业问题⽐任何⼀个国家都突出、繁重和紧迫.④党和政府从⼴⼤⼈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把扩⼤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改善就业和创业环境.3、劳动者要发扬艰苦奋⽃、⾃强不息的精神,树⽴正确的择业观念.(1)树⽴⾃主择业观.根据个⼈的兴趣、专长和条件,⾃主决定⼲什么.这有利于发挥每个⼈的聪明才智,调动每个⼈的⽣产积极性、创造性.(2)树⽴竞争就业观.要通过劳动⼒市场竞争来实现⾃主择业.要努⼒学习,提⾼技能和素质,改变观念,积极主动地适应劳动⼒市场的需要.(3)树⽴平等就业观.各种正当职业劳动者,都是创造社会财富所必需的,没有什么⾼低贵贱之分.不管从事什么⼯作,只要能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就能有所作为.(4)树⽴多种⽅式就业观.现代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导致就业形式多样化,诸如⾃由职业、弹性⼯作⽇、临时⼯等就业⽅式不断增加,可以更加灵活地选择.⼈们还可以通过职业介绍所、媒体⼴告、⽹上⼈才市场、招聘会等选择职业,实现就业.考点六: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3、做法:劳动者享受权利,是以履⾏劳动者义务为前提的.因此,⾃觉地履⾏劳动者的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我国实⾏劳动合同制度,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当⾃⼰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要求维护,⽽不能采⽤⾮法⼿段施加报复.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当权益受到侵害时,以合法⼿段、法定程序进⾏维权,是每个劳动者的正确选择.第六课、投资的选择考点七:储蓄存款和商业银⾏1、储蓄存款的含义:指个⼈将属于其合法的所有⼈民币或者外币储蓄机构,储蓄机构等具存折或存单作为凭证,个⼈存折或存单可以⽀取存款的本⾦和利息,储蓄机构依照规定⽀付存款本⾦和利息的⼀种活动.2、我国的储蓄机构主要包括各商业银⾏、信⽤合作社以及邮政企业等依法办理储蓄业务的机构.3、⼈们储蓄存款的⽬的各不相同,但都能获得利息.利息是⼈们从储蓄存款中得到的唯⼀收益,是银⾏因为使⽤储蓄存款⽽⽀付的报酬,是存款本⾦的增值部分.利息的多少取决于三个因素:本⾦、存期和利率⽔平.利息的计算公式为:利息=本⾦×利率×存款期限.在我国,存款利息收⼊的20%要作为税收上缴国家.4、储蓄存款的分类.⽬前,我国的储蓄主要有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两⼤类.作为投资对象,活期储蓄流动性强、灵活⽅便,适合个⼈⽇常⽣活待⽤资⾦的存储,但收益低定期储蓄流动性较差,收益⾼于活期储蓄,但⼀般低于债券和股票.与低收益相对应,因为银⾏的信⽤⽐较⾼,储蓄存款⽐较安全,风险较低,但也存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存款贬值的风险,以及定期存款提前⽀取⽽损失利息的风险.考点⼋:股票、债券和保险第三单元收⼊与分配第七课、个⼈收⼊与分配考点⼀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式并存⽣产决定分配,⽣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分配⽅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此实⾏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式并存的分配制度.1、按劳分配的性质: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2、内容与要求: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4、意义:①实⾏按劳分配,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从⽽促进⽣产⼒的发展.②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结以往⼏千年来不劳⽽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是分配制度上的伟⼤变⾰.6、按劳分配以外的分配⽅式:主要包括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和按⽣产要素分配.考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1、坚持效率优先:①含义:效率,指经济活动中投⼊与产出的⽐较,它表⽰资源有效利⽤的程度.效率提⾼就是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们总是追求以最少的投⼊取得最⼤的成果.②收⼊分配⽅式对效率的影响:收⼊分配⽅式对效率有重要影响.因为分配是再⽣产的⼀个重要环节,⽣产决定分配,但分配⼜仅作⽤于⽣产.如果分配⽅式有利于调动⼈伞兵积极性,就会提⾼效率,促进⽣产的发展;反之,则会降低效率,阻碍⽣产的发展.③在分配中必须坚持效率优先的原因.这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和国情决定的.发展⽣产⼒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我国⼈⼝众多,⼈均资源相对贫乏,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积极性,提⾼资源使⽤效率.坚持科学发展观.因此在分配中必须坚持效率优先.2、兼顾社会公平:(1)公平含义:公平含义较宽泛,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等各个领域.这⾥说的公平指收⼊分配的公平.收⼊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们的基本⽣活需要.(2)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收⼊分配中,效率与公平是⼀对⽭盾,既对⽴⼜统⼀.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只有提⾼经济效率,⼤⼒发展⽣产⼒,增加社会财富,才能实现社会公平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②公平是提⾼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给劳动者提供充分的利益和权利分配的公平,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产⼒,提⾼经济效率的积极性.③实现效率与公平的正确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3、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含义.(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①效率优先,实质是发展⽣产率优先,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要以促进⽣产⼒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为⾸要⽬标.②兼顾公平,指社会要将收⼊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们奋进,社会具有⽣机和活⼒.(2)如何体现:我国⼈⼝众多,⼈均⾃然资源相对匮乏.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积极性,提⾼资源利⽤率,同时,要将收⼊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们奋进,使社会具有⽣机和活⼒.(3)如何贯彻这⼀原则:①要允许和⿎励⼀部分地区和个⼈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地区和个⼈致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②既要反对平均主义,⼜要防⽌收⼊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要提倡奉献精神,在⿎励⼈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带后富.③要正确处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与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就是要将个⼈收⼊与其在经济活动中的贡献挂钩,充分调动⼈们参与社会财富创造的积极性,提⾼⼯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在由国家参与的再分配中,要加强政府对收⼊分配的调节,提⾼低收⼊者的收⼊⽔平,调节过⾼收⼊,得缔⾮法收⼊.通过完善税收,通过完善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把收⼊差距控制在⼀定范围之内,实现合理的公平分配.第⼋课、国家收⼊的分配考点三、财政及其作⽤1、财政收⼊与⽀出2、财政收⼊3、财政收⼊的影响因素:财政收⼊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经济发展⽔平和分配政策的制约是其主要因素.4、财政⽀出:财政⽀出是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进⾏分配和使⽤的过程.通过财政资⾦的分配,国家的职能才得以实现,也就是说财政⽀出是政府实现职能的物质条件,财政⽀出的状况反映了政府的政策.6、①财政收⽀平衡与财政⾚字:财政收⼊和⽀出的对⽐,不外有三种情况:收⼤于⽀,存在节余;⽀⼤于收,出现⾚字;收⽀相等.②在国家财政预算和决算中,收⼊和⽀出相等是最理想的状态,它表明国家筹集的财政资⾦得到了最充分的利⽤.得是,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财政收⽀完全相等的情况⼏乎不存在.③财政收⽀平衡,是指当年的财政收⼊等于⽀出;或收⼊⼤于⽀出,略有节余;或⽀出⼤于收⼊,略有⾚字.④财政⾚字,是指当年的财政⽀出⼤于财政收⼊的部分.财政⾚字意味着要靠借债过⽇⼦,财政⾚字必须控制在⼀定范围之内.7、财政的作⽤:(1)集中⼒量办⼤事(2)⼈民⽣活有保障第⼗课、⾛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考点⼀、市场配置资源1、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①资源配置是由资源的有限性和⼈的需求的⽆限性,这⼀⽭盾决定的.②⼈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永⽆⽌境的,但在⼀定时期和范围内,社会能够加以利⽤的资源总是有限的.如果⽤于⽣产某种产品的资源增加,⽤于⽣产其他产品的资源就会减少.为了尽量满⾜多⽅⾯的需要,社会必须合理配置有限的资源.2、资源配置的基本⼿段: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段.3、市场经济:①市场经济就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的经济.②在市场经济中,⽣产什么,如何⽣产和为谁⽣产主要通过价格的涨落以及供求⾏情的变化,由市场来安排和调整的.③哪种商品在市场上好卖,⼈们就扩⼤⽣产;哪种⽣产要素昂贵,供应紧张,⼈们就减少这种要素的使⽤.市场中就好像有⼀只"看不见的⼿"在引导着商品⽣产者、经营者、调节⼈、财物在全社会的配置.4、市场配置资源的⽅式(途径)及优点.①市场配置资源主要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来实现的.市场能够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出市场供求变化,传递市场供求信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②市场利⽤利益杠杆,市场竞争能够很好地调动商品⽣产者、经营者的积极性,推动科学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产率的提⾼,实现资源的有效利⽤.考点⼆、市场秩序2、市场规则的含义及主要内容:(1)市场规则是以法律法规、⾏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形式,对市场运⾏的⽅⽅⾯⾯作出具体的规定.(2)市场规则主要包括市场准⼊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交易规则.其中,市场准⼊规则规定符合什么条件的企业、商品可以进⼊市场.市场竞争规则⽤于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市场交易规则主要是对交易⽅式和⾏为作出规定.市场交易规则是市场规则中的核⼼.3、市场交易原则:(1)主要包括:⾃愿、平等、公平、诚实信⽤.它们从不同的⽅⾯,规范着市场上买卖双⽅的交易⽅式和交易⾏为.(3)诚实信⽤是现代市场交易活动的基本精神.遵守市场交易原则,是保证市场交易活动有秩序、按规则进⾏的基本条件.有了这个原则,市场主体从事各项交易活动便有章可循,买卖双⽅才不致引起不必要的纠纷,从⽽使交易顺利进⾏.坚持"⾃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的交易原则,是遵循市场运⾏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的题中之义.考点三、市场调节的局限性: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并⾮所有⾏业和领域市场者能起作⽤,市场不能调节的领域有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枪⽀弹药惯⽤语危险品,⿇醉品等也不能让市场来调节.因为如果听任经营者⾃由经营这些产品,会严重危害公民的⾝⼼健康,败坏社会风⽓,影响社会安定.2、市场调节存在固有的弊端:(1)市场调节的⾃发性.(2)盲⽬性(3)滞后性.考点4、加强国家宏观调控1、必要性: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②加强宏观调控不仅是因为市场的局限性,⽽且取决于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指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的⽬标).2、宏观调控的含义,主要⽬标及⼿段.①含义:指国家综合运⽤各种⼿段对国民经济进⾏的调节和控制.②主要⽬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平衡.考点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2、基本特征: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因为⽣产资料所有制是⽣产关系的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就在于⼆者运⾏的基础不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建⽴在资本主义⽣产资料私有制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在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的基础上.②以共同富裕为⽬标.③能够实⾏强有⼒的宏观调控.第⼗⼀课、⼩康社会的经济建设⼀、树⽴科学发展观(1)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坚持以⼈为本,树⽴全⾯、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的全⾯发展.(2)以⼈为本:坚持以⼈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以⼈为本就是要以实现⼈的全⾯发展为⽬标,从⼈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民⽇益增长的物质⽂化需要,切实保障⼈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民.(3)全⾯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全⾯推进经济、政治、⽂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进步.(4)协调发展:就是要坚持"五个统筹",推进⽣产⼒和⽣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相协调.(5)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与⾃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产发展、⽣活富裕、⽣态良好的⽂明发展道路,保证⼀代接⼀代地永续发展.(6)树⽴科学发展观的意义:牢固树⽴并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社会就能和谐发展,就能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明、政治⽂明、精神⽂明建设与和谐社会的全⾯发展,中国特⾊社会主义伟⼤事业就会更加卓有成效地推向前进.⼆、促进经济持续发展1、为什么要促进经济持续发展?(1)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要务,科学发展观的主旨在于更好地发展.(2)既长期保持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才能为社会全⾯进步和⼈的全⾯发展提供物质基础.2、怎么样实现经济持续发展?(1)⾛新型⼯业化道路第⼗⼆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对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趋势1、经济全球化,指商品、劳务、技术、资⾦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的,如⽣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化⼈才全球化、⾦融全球化、经济风险全球化、跨国公司全球化等.其中最主要的表现是⽣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1)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产领域的国际分⼯与协作不断深化、加强,世界各国的⽣产相互联系、相互协作,各国的⽣产活动成为世界⽣产链条中的⼀个环节.2⽣产的全球化有利于世界各国充分发挥优势,节约社会劳动,使⽣产要素达到合理配置,提⾼经济效益,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2)贸易全球化将极⼤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强⼤物质基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1、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推动了⽣产⼒的发展.具体表现为,它促进了⽣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平的提⾼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各国⽣产⼒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阔的发展空间.2、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1)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这是因为发达国家具有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掌握着推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现代信息技术,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左右着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2)经济全球化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种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边是发达国家财富的不断积累,⼀边是发展中国家贫困的不断加剧.(3)经济全球化增加了国际风险.经济全球化在促进各国经济合作的同时,也使得⼀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甚⾄影响全世界,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了极⼤的威胁.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益相互依赖、相互渗透.这就使得⼀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震荡可以迅速波及全球,也就说明经济全球化意味着"风险全球化".3、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机遇与挑战并存.经济全球化已显⽰出强⼤的⽣命⼒,任何国家也⽆法回避,正确的态度应是:我们应当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4、(1)中国加⼊世贸组织的积极影响1加⼊世贸组织,有利于扩⼤对外开放,为我国经济发展赢得更好的国际环境.中国加⼊世贸组织有利于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我国对其他世贸组织成员的出⼝不仅享有最惠国待遇,⽽且可以享受世贸组织给予发展中国家的最惠国待遇,因此,有利于进⼀步扩⼤我国出⼝贸易,我国可以利⽤谈判来解决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在贸易上的摩擦,维护我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和权益;可以获得⼤量的经济信息,了解国际贸易的规模、世界经济的发展情况以及国际贸易变化的新动向.2有利于促进经济体制改⾰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我国经济发展活⼒和国际竞争⼒.(2)中国"⼊世"⾯临着严峻的挑战(2)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意义.对外开放格局的基本形成,极⼤地促进了社会⽣产⼒、综合国⼒和⼈民⽣活⽔平的提⾼.3、全⾯提⾼对外开放⽔平,促进我国经济发展.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加⼊世贸组织的新形势,我国必须全⾯提⾼对外开放⽔平,在更⼤范围、更⼴领域和更⾼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充分利⽤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发展空间,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高中政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单元总结提升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①放宽市场准入,吸引外商投资
②工资成本上涨,管理费用增加
③运用人工智能,提高劳动效率
④网民人数上升,网购数量增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345
解析 答案
4.(2018·全国Ⅲ)随着智能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MP3(音乐播放器)、电子词典、掌
上游戏机等电子产品正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这说明
④错:商品使用价值不会因替代品出现而减小。
12345
解析 答案
5.(2017·全国Ⅲ)小夏使用信用卡在北京透支8 000元购买了一台外国品牌笔记本电脑, 在免息期内通过银行偿还了该笔消费款。在这一过程中,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A.价值尺度、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B.流通手段、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
√C.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答案
答题模板
常见设问角度 (1)请你运用生活与消费知识,说明某商品降价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分析价格变动对生产者会产生哪些影响。 常用答题语言 (1)一般情况下,价格下降,需求增加;价格上升,需求减少。 (2)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3)价格变动影响相关商品需求量的变动。价格下降,替代品的需求会减少,互补商 品的需求会增加。 (4)价格变动调节产量。价格上涨,增加产量;价格下降,减少产量。 (5)价格变动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生产要素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该生产要素 的使用量;反之,则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
序号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①
缩短
②
缩短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③
不变
④
不变
单位商品价值量 降低 降低 增加 降低
商品数量 增加 增加 降低 增加
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单元总结提升
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 保持人民币
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 币值基本稳
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稳定、经济的 定的意义
三、价格
影响价格的 ①价值决定价格。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同社会劳动
因素(谁影响 生产率成反比
(1)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2)大力发展生产,保障商品的有效供给。
答题模板2 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及如何提高消费水平
1.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1)居民的收入是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
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Evaluation only. C②re受a未te来d 收w入ith预A期s的p影os响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一、货币
[核 心 主 题]
货币的本质
Evaluation o一nl般y. 等价物
Creat货ed币w的it基h A本s职po能se.货Sl币ide具s有fo价r 值.N尺E度T 3和.5流C通li手en段t 两Pr种of基ile本5职.2能.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使用量,相反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
四、消费类型与恩格尔系数
消费类型
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 按消费目的
Evaluatio享n受o资nl料y. 消费
Created with Aspo按s交e.易Sl方ide式s for .NET贷3.款5消C费lie、nt租P赁ro消fil费e 5.2.0.0.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1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知识总结
消费安全
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
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在我国,支票分
为转帐支票和现金支票
5、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①汇率: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②本国货币升值(同样多本国货币兑换更多的外国货币,本国汇率
上涨,外汇汇率下跌),利于进口不利出口,本国货币贬值(与上相
胀
于求 涨,纸 商品销售困难,经济秩序混乱。
币贬值
通货紧 供大 物价下 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民有好处,
缩
于求 降,纸 但长时间大范围下降会影响企业生产与投资积
币升值 极性,使经济萧条,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导致市场消费不振,对经济长远发展,人民长
远利益不利。
对策:通货膨胀: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
弊:代价大,社会不认可;态度:过分标新立异,
费
不值得提倡
攀比心理 夸耀性 弊:不实用,对个人生活不利 引发的消 盲目性 态度:不健康的心理,不值得提倡 费
求实心理 引发的消 费
符合实 际 讲究实 惠
利:理智的消费,对个人生活和社会都有利 态度:值得提倡,是一种理智的消费
6、消费原则: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 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7.为什么要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 ①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和优良作风,是一种民族精神,应该继承和发扬;②从现实的国情来 看,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人口多,资 源缺乏,因此,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精神财富,任何时候都应该发扬光 大;③从个人的角度来看,能够艰苦奋斗的人,才能克服困难,成就事 业,提高个人思想道德修养。
2018_2019学年高中政治单元整合1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知识网络
核心归纳
3.应对价格变动的措施 (1)稳定物价是国家宏观行政手段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人民生活安 定。 (2)企业应根据价格变动情况安排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给自己 的产品提供降价空间,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以占有较大市场 份额。 (3)消费者应根据价格变动情况合理消费,最大可能地提高生活水 平。
单元整合
知识网络
核心归纳
知识网络
核心归纳
一、商品价格的变动 1.影响价格的因素 (1)商品的价值变化是引起价格变动的根本原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 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2)供求关系的变化是影响价格的直接因素。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 于求,价格下跌。 (3)纸币的发行量影响商品价格。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 的货币量,会引起物价上涨;反之,会造成物价下跌。 (4)汇率变化影响商品价格。一般说来,外汇汇率与国内商品价格成正 比。 (5)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流通环节的多少也会引起商品价格变化。 (6)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等,甚至宗教信仰、习俗等文 化因素也能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影响商品价格。
知识网络
核心归纳
(2)纸币贬值率的计算。 纸币供应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引起纸币贬值, 物价上涨,但纸币贬值幅度与物价上涨幅度是不一样的,纸币贬值 幅度应为多发行的纸币量与纸币实际供应量之比,如果用物价指数 来表示应为物价上涨数额与现在商品价格之比,即纸币贬值率=(纸 币供应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纸币供应量×100%=(现价-原 价)/现价×100%。
内部文件,请勿外传
内部文件,请勿外传
内部文件,请勿外传
知识网络
核心归纳
2.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1)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一般来说,当商品的价格上涨时, 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反之,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但价格变 动对不同商品的影响是不同的。 (2)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主要集中表现为调节产量、调节生 产要素的投入两个方面。 (3)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主要是通过价格的涨落以及 供求的变化来调节的。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实际是价值规律对商 品经济发挥作用的表现,即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如何发挥决定性作用。
新人教必修一高中政治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知识点整理
高一思政重要问题总结(必修一)1、通货膨胀的影响通货紧缩的影响2、信用卡的作用3、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利:内(购买)/外(外债、国际购买力、进口、国际地位)弊:内(对外贸易环境、资本外流、失业、扩大内需、经济可持续发展)/外(国际收支)4、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意义:内(人民生活、国民经济)/外(世界金融、经济)5、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商品生产者的意义:总述/分述/如何做6、价值规律:(1)基本内容(2)表现形式7、价格变动如何对人们生活产生影响?一般情况:价格与购买量成正比具体情况:生活必需品/高档耐用商品替代品/互补品8、价格对生产经营者的影响9、贷款消费的作用:消费者(生活水平、生活需要)/社会经济(消费对生产的拉动作用、信用意识、法制观念)10、消费心理:(1)从众心理:利(产业发展)/弊(误导经济良性发展、个人生活)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攀比心理:弊(不实用、个人生活)态度(是不健康的心理,不值得提倡)(3)求异心理:利(展示个性、新工艺、新产品)/弊(代价大,社会不认同)态度(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4)求实心理:利(理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态度(理智的消费,值得提倡)11、如何正确地消费?12、绿色消费的状况、原因、意义13、为什么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历史(优良传统、民族精神)现实国情(我国人口、资源状况)个人成长(能够艰苦奋斗的人,才能克服困难,成就事业)14、生产对消费的作用。
(生产决定消费对象、方式、质量与水平,为消费创造动力)15、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求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性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与发展;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16、为什么要发展生产力?(1)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2)发展生产力的意义(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缩小差距、显示优越性、综合国力、国际地位)17、如何发展生产力?[党的基本路线、(深化改革、调整)、劳动者、科技创新]18、消费对生产的两重影响总述:消费的增长与变化和生产的增长与变化的关系适应时/不适应时分述(后果):消费超越生产时,供不应求,物价飞涨,企业生产成本的增加和社会购买力的下降,抑制生产的持续增长...低于...时,生产过剩,阻碍企业的扩大再生产19、公有制经济[1]国有经济(1)地位(支柱、命脉、主导作用)(2)主导作用的体现(发展方向、整体态势、稀缺资源)(3)作用(优越性、三力、国际地位)(4)方针:发展、壮大[2]集体经济(1)地位(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作用(共同富裕、吸收社会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主体地位)(3)方针:支持、鼓励、帮助[3]实现形式:股份制/股份合作制(1)股份制的作用(增强公有制经济活力、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企业和资本运作效率)[4]主体地位的体现(公有资产、国有经济)20、非公有制经济[1]个体经济特点:手工劳动、规模、投资、设备、经营作用:[2]私营经济作用(发展生产、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吸收劳动者就业、增加劳动者个人收入和国家税收、综合国力)[可参考集体经济作用][3]外资经济作用(内:扩大就业,增加财政收入,扩大进口;外:引进、学习)21、采用现在的所有制经济形式的原因根本: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决定的。
推荐K12学习江苏专版2019年高考政治总复习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单元小结讲义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单元小结知识整合夯基固本考点链接学以致用1.价格变动的原因与稳定物价的措施(1)价格变动的原因。
答题要素:价值+供求+货币供应量+市场缺陷+经济政策+流通环节①价值决定价格:价值量越大,商品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商品价格越低。
②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升;供过于求,价格下降。
③货币供应量:如果货币的供应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物价会上涨;相反,物价会降低。
④市场调节的缺陷: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一些生产者、经营者恶意囤积,哄抬价格。
⑤国家经济政策: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主要通过控制流通中的货币量以及财政支出的数量,平衡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保持物价稳定。
⑥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
商品流通不畅,也会引起价格上涨。
(2)稳定物价的措施。
答题要素:科学管理+发展生产+货币供应量+市场监管+宏观调控+流通环节①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②大力发展生产,保障商品的有效供给。
③合理控制货币的供应量,使货币供应量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相符合。
④加强市场监管,通过经济立法和行政命令等手段,打击市场炒作等行为。
⑤加强宏观调控,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社会总需求。
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
(3)政府调控物价的原因。
答题要素:物价影响生活+宏观调控的原因、目标+市场规律+以人为本①价格较快上涨导致人们实际生活水平下降。
特别是食品价格上涨,影响中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不利于社会稳定。
②加强宏观调控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③稳定物价,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
④降低流通成本、稳定供给,这是尊重市场规律的要求。
⑤调控物价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体现了以人为本。
2.有关“提高消费水平”的命题(1)影响消费的因素答题要素:收入(当前、未来和差距)+物价+其他因素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②未来收入预期也会影响居民的消费水平。
2018_2019学年高中政治单元整合1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知识网络
核心归纳
2.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计算 (1)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商品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下降,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社会劳动 生产率成反比。假设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幅度为x%,那么:现在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提高前单位商品价值量/(1+x%)。 (2)商品的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 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企业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加,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企业创造的价值总量增加。假设企业劳动 生产率提高的幅度为x%,现在企业创造的价值总量=企业原商品数 量×(1+x%)×单位商品价值量。Fra bibliotek知识网络
核心归纳
三、《经济生活》计算题解题方法 1.通货膨胀率和纸币贬值率的计算 (1)通货膨胀率的计算。 纸币供应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引起纸币贬值, 物价上涨,若物价全面、持续上涨,就会导致通货膨胀。因此,通货 膨胀率(或物价上涨幅度)应为多发行的纸币量与流通中所需要的 货币量之比,如果用物价指数来表示应为物价上涨数额与原来商品 价格之比,即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幅度)=(纸币发行量-流通中实际 需要的货币量)/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100%=(现价-原价)/原 价×100%。
仅供学习交流!
知识网络
核心归纳
(2)纸币贬值率的计算。 纸币供应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引起纸币贬值, 物价上涨,但纸币贬值幅度与物价上涨幅度是不一样的,纸币贬值 幅度应为多发行的纸币量与纸币实际供应量之比,如果用物价指数 来表示应为物价上涨数额与现在商品价格之比,即纸币贬值率=(纸 币供应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纸币供应量×100%=(现价-原 价)/现价×100%。
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小结与测评新人教版必修120190414169.doc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小结与测评
[热点材料]
人民币汇率继续走强
2018年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跨境资本流动将持续改善;货币政策将更趋收紧,境内外利差将持续在安全边界上;汇率和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措施不会轻易放松;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经济同步回暖,货币政策由分化转为一致,美元指数上涨基础弱化。
因此,2018年上述因素将支撑人民币汇率继续走强,预计全年升值2.5%左右。
设问:人民币汇率的上述变化趋势对我国经
济活动与居民消费有何积极影响?
[审题指导]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通过人民币汇率升高,考查学生对汇率变化对国家经济活动与居民消费的影响这一问题的理解与把握
解题思路回答本题可从对贸易进口、对外投资、提高国际购买力、偿还外债等方面作答[尝试解答]
人民币汇率继续走强,意味着人民币汇率不断升高,人民币继续升值。
对我国经济的积极影响主要有:
(1)有利于我国进口外国商品;
(2)有利于我国对外投资;
(3)有利于提高我国企业和居民的国际购买力,有利于我国居民出国留学和旅游;
(4)有利于我国偿还外债。
【配套K12】[学习](全国通用版)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三课 多
课时2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学新知]一、消费心理面面观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1)表现:人们跟风、随大流的心理,引发对某类商品或某种风格的商品的追求,并形成流行趋势。
(2)评价:消费是否应该从众,要进行具体分析。
盲目从众是不可取的。
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1)表现:消费时喜欢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效果。
(2)评价:可展示个性,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但要考虑社会的认可和代价,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
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1)表现:个别同学受攀比心理的影响,消费向别人看齐,追求流行、名牌等。
(2)评价:这种消费心理是不健康的。
4.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1)表现:讲究实惠,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商品。
(2)评价:是一种理智的消费。
小技巧:巧辨不同的消费心理(1)从众心理:跟风、追随潮流、追星。
(2)求异心理:追求个性、与众不同。
(3)攀比心理:攀比、炫耀。
(4)求实心理:讲究实惠、理智消费。
二、做理智的消费者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要避免盲目跟风,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只重物质消费而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1)含义:以保护消费者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
(2)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3)特征: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生活,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1)原因: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一个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个人难以战胜困难,成就事业。
(2)要求:任何时候都应该发扬光大。
小提示:在消费观念上的两个“≠”(1)适度消费≠限制消费。
适度消费强调的是消费应该考虑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自身的收入水平,要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
这种消费既反对铺张浪费,也反对过于节俭。
如果过度节俭或者限制消费,会使人们的消费需求得不到满足,也不利于推动社会生产规模的扩大。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知识点整合(K12教育文档)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知识点整合(word版可编辑修改)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知识点整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知识点整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商品①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②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a、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就是使用价值。
b、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2、货币①产生:偶然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货币产生。
②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补充:一般等价物的定义:市场上大家普遍乐意接受的商品就是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的作用:①能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②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③货币的基本职能:a、价值尺度: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只需观念上的货币。
b、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需要用现实的货币。
④货币的其他职能:a、贮藏手段职能:货币被当作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执行的是贮藏手段职能。
b、支付手段职能: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是随着商品赊账买卖的产生而出现的。
在赊销赊购中,货币被用来偿还债务。
后来,它又被用来支付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
c、世界货币职能:当货币越出国内市场,在世界市场上购买外国商品,支付国际收支差额,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在国与国之间转移时,它就具有了世界货币的职能。
3、纸币①含义: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②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是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
高中政治必修1第一单元小结生活与消费单元复习
④建设生态文明
国战略
⑤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等
考查题型
考点检索
联系热点
措施、 建议类
①增加居民收入、改善居民收入 预期、缩小收入差距
②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 的就业政策
③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④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完善消
费政策,改善消费环境 ⑤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
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⑥发挥财政和税收的作用 ⑦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践行正确
[考情前瞻](考什么)
考查题型
考点检索
联系热点
反映、 体现类
①消费水平提高 ②恩格尔系数下降 ③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①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 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
②居民旅游、养老、服务、信 息消费增长较快
①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
①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 ②完善消费政策,培育消费热
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 点
(2)居民消费水平受收入差距的影响,收入差距过大不利于提 高消费水平。加大对高收入人群的税收监管,大力调整收入分配 格局等措施可以缩小收入差距,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3)居民消费水平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可以提高未来收入预期,能够促进当前的消费。
(4)价格影响消费。减免对农产品流通环节的费用,可以降低 农产品流通成本,从而降低物价,促进居民消费。
(5)具备良好的市场秩序,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高度重视 食品安全问题,打击市场上的违法犯罪行为,能够整顿市场秩序, 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也有利于促进消费。
网络购物用户规模(亿人) 1.2
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带动
从业人员规模(万人)
800
网络购物快递企业营收
规模(亿元)
最新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单元总结名师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价格(P轴)与 需求量(Q轴)
价格(P轴)与 供给量(Q轴)
一般而言,商品价格越高,人 们对其需求量越小
一般而言,商品价格越高,商 品生产者就会扩大生产,增 加供给量
二、关于消费问题 1.为什么要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1)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可以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推动生产的 调整和升级。 (2)消费水平提升,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 (3)消费水平提升,有利于优化出口、投资、消费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 (4)促进消费有利于扩大内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减少对外依存度。
2.如何扩大内需,提高人们生活水平 (1)影响消费水平的根本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最根本 的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 (2)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要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稳定增 长,增加居民收入。 (3)消费水平还受未来收入预期影响。要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就必须增加就 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4)收入差距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降低。要 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区域协 调发展,缩小收入差距,关注社会公平。 (5)物价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力。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2)价格变动影响需求,供求关系影响价格。通 货膨胀时期,人们的购买力会降低;而物价飞涨 所形成的恐慌性购买,可能会进一步助长通货 膨胀趋势。
(3)价格变动影响生产。物价上涨,会提高企业 生产的成本,同时也会提高产品出厂价格、提 高企业利润率,从而促进企业生产。
材料二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东南亚一 些国家和地区为摆脱危机,大幅度贬值本 国货币,向世界市场低价出口商品,我国对 外坚持人民币不贬值,代价是降低了我国 商品出口的价格竞争压力,出口的受阻,影 响国内需求,导致通货紧缩。我国多年来 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形成了极不合理的产 业结构和生产结构,而低水平生产能力的 大量过剩,造成众多产品供大于求,引起物 价下降。国有企业改制,一方面下岗分流, 直接导致员工收入减少,消费能力下降。 另一方面,由于原来的稳定预期被打破,居 民的消费行为变得更为保守,都在推迟消 费需求,现实消费需求的不足导致商品变 得过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单元总结提升
[核心主题]
一、货币
二、汇率
三、价格
四、消费类型与恩格尔系数
五、影响消费的因素
[答题模板]
答题模板1 价格变化的原因及稳定物价的措施
1.价格变化的原因
(1)价值决定价格:价值量越大,商品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商品价格越低。
(2)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升;供过于求,价格下降。
2.稳定物价的措施
(1)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2)大力发展生产,保障商品的有效供给。
答题模板2 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及如何提高消费水平
1.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1)居民的收入是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
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②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密切相关。
(2)物价总水平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
(3)消费心理影响消费水平。
2.如何提高消费水平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2)完善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
(3)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4)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科学、合理消费。
(5)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遵循价值规律再度下调油价
注把左栏的“信息提取”与右栏的“信息解读”通过“连线”形式一一对应。
[命题视角]
价格变动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此考点一直是高考中的高频考点。
常见的考法是以有关价格的经济现象或国家针对价格的调控措施(如2017年上半年油价的持续下调、国家推行的阶梯水价等)为出题素材,考查这些现象或措施的影响。
此类试题以图表类居多。
[创新演练]
1.汽油价格回落,会带动汽车热销。
这说明某种商品价格下降会引起( )
A.该商品的需求数量减少
B.互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C.替代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D.互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解析A项观点与题意不符,某种商品价格下降会引起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而不是减少,故排除。
B项观点与题意不符,商品价格下降,会导致其互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而不是减少,故排除。
C项观点与题意不符,商品价格下降,会导致其替代商品的需求量减少,而不是增加,故排除。
D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商品价格下降,其互补商品的需求量会增加,故入选。
答案 D
2.2018年2月9日24时,汽油、柴油每吨分别下调170元、160元,按一般家用汽车油箱
50L容量估测,加满一箱92号汽油将节省约6元。
油价下降后,近两周来,杭州汽车市场看汽车的人同比涨了两成左右。
对此说法正确的有( )
①汽车与汽油是互补商品,汽油价格下降,汽车需求量会有所增加②汽车与汽油是替代商品,汽油价格下降,汽车需求量会有所减少③汽油价格下降时,汽油与汽车的需求量呈同向变动④汽油价格下降时,汽油与汽车的需求量呈反向变动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汽油与汽车属于互补品,两者的需求量对价格的反应呈同方向变动,故②④错误;①③正确符合题意。
答案 C
3.国家发改委宣布,2018年2月9日24时起,2018年第3次成品油调价窗口开启:汽油、柴油每吨分别下调170元、160元。
从全国平均来看,89号汽油、92号汽油每升下调0.13元,95号汽油每升下调0.14元,0号柴油每升下调0.14元。
专家表示,油价的走低与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原油供应充足、石油开采技术革新等多种因素有关。
油价下跌能降低我国整个经济运行的成本,给普通有车族也带来不少实惠。
结合材料,请运用“影响价格的因素”的知识,分析油价下跌的主要原因。
答案①价值决定价格。
随着石油开采技术的革新,石油开采和加工的成本逐渐下降,石油的价值量减少,石油价格降低。
②供求影响价格。
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让全球石油需求减少,原油供应充足,这使石油产品供大于求,价格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