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粘液性囊腺瘤病历讨论
什么是粘液性胰腺囊腺瘤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什么是粘液性胰腺囊腺瘤
导语:相信很多朋友对粘液性胰腺囊腺瘤这种疾病不是很了解,因此有必要为大家科普下粘液性胰腺囊腺瘤的相关知识,那么什么是粘液性胰腺囊腺瘤呢?
相信很多朋友对粘液性胰腺囊腺瘤这种疾病不是很了解,因此有必要为大家科普下粘液性胰腺囊腺瘤的相关知识,那么什么是粘液性胰腺囊腺瘤呢?接下来,本文就为大家介绍什么是粘液性胰腺囊腺瘤的相关内容,想要了解这些知识的朋友可以来看看哦!下面请大家看详细的介绍。
粘液性胰腺囊腺瘤是一种少见的胰腺外分泌肿瘤。
约占胰腺肿瘤的0.6%。
胰腺囊腺瘤生长缓慢,一般病史较长,可恶变为胰腺囊腺癌。
临床表现上腹胀痛或隐痛、上腹部包块是胰腺囊性肿瘤的主要特征,其次有体重减轻、黄疸、消化道出血和胃肠道症状。
一、粘液性胰腺囊腺瘤的常见症状
1、腹痛
腹痛是早期出现的症状,可为隐痛、胀痛或闷胀不适。
肿瘤逐渐增大可压迫胃,十二指肠、横结肠等,使其移位并出现消化道不全梗阻的症状,除腹痛外尚可伴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消化不良和体重下降等。
2、腹部包块
腹部包块是主要体征。
包块多位于上腹正中或左上腹部,小者仅能触及,大者可占据整个腹腔,呈圆形或椭圆形,质韧,巨大包块触之有囊样感,无触痛。
少数位于胰头部的囊性肿瘤,因囊肿压迫胆总管而发生黄疸。
当肿瘤压迫脾静脉或侵及脾静脉时可使其发生栓塞,表现为脾脏增大并可引起胃底和食管下段静脉曲张,甚至发生呕血。
二、粘液性胰腺囊腺瘤的并发症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胰腺肿瘤的病例分析
胰腺肿瘤的病例分析病例摘要患者:王某某性别:男年龄:52岁主诉:上腹部疼痛、体重下降就诊时间:2022年5月15日病史患者近几个月来出现上腹部疼痛,疼痛逐渐加剧,伴有体重下降。
患者未做过任何相关检查,症状加剧后就诊。
体检- 一般情况:患者体型消瘦,精神较差。
- 腹部检查:上腹部压痛,无肌紧张,无反跳痛,肝、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
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血红蛋白下降至100g/L。
- 肝功能:ALT、AST轻度升高,总胆红素升高。
- 胰腺炎相关指标:淀粉酶、脂肪酶正常。
影像学检查- 腹部B超:胰腺形态饱满,边缘清晰,实质回声不均匀增强,未见明显占位。
- CT扫描:胰腺钩突部见一肿块,约4cm×5cm,密度均匀,边界清晰。
增强扫描显示肿块轻度强化。
诊断根据病史、体检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考虑诊断为:胰腺肿瘤(钩突部)。
病例分析病情分析胰腺肿瘤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肿瘤,但近年来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
胰腺肿瘤可分为良性和恶性,其中恶性胰腺肿瘤预后较差,早期常无明显症状,晚期症状表现为上腹部疼痛、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等。
本例患者为男性,52岁,出现上腹部疼痛、体重下降等症状,且影像学检查显示胰腺钩突部有一肿块,考虑为胰腺肿瘤。
诊断分析本例患者的诊断主要依据影像学检查结果。
腹部B超和CT扫描均显示胰腺钩突部有一肿块,且CT扫描显示肿块轻度强化,提示为恶性可能性较大。
此外,血常规中血红蛋白下降,肝功能ALT、AST轻度升高,总胆红素升高,亦支持胰腺肿瘤的诊断。
治疗分析针对胰腺肿瘤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化疗、放疗及靶向治疗等。
手术治疗为首选治疗方法,可切除肿瘤并行病理检查。
化疗、放疗及靶向治疗等辅助治疗方法,可减轻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针对本例患者,建议采取综合治疗方案,以手术治疗为主,结合化疗、放疗及靶向治疗等。
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以期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良恶性影响因素分析
论著/胰腺疾病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良恶性影响因素分析侯丽艳\贾如江\王秀超2,兰春根2,尹清臣1(1邯郸市中心医院,河北邯郸056102; 2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天津300060)摘要:目的探讨胰腺黏液性嚢性肿瘤(MCN)的临床病理特点并分析其良恶性的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天津市肿瘤医院和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经术后病理证实的43例胰腺MCN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诊断结果 分为良性组(包括黏液性嚢腺瘤及胰腺MCN伴低/中级别异型增生)和恶性组(包括MCN伴高级别异型增生及MCN伴浸润癌)。
总结2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影像学特征,分析胰腺MCN发生恶变的相关危险因素。
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检验, 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43例患者中男14例,女29例,年龄22~81岁,中位年 龄58.53岁。
有临床症状的患者30例(69.8%)。
肿瘤最大直径4.8cm(1.2~16cm)。
肿瘤位于胰头部18例(41.9%),胰颈3例 (7.0% ),体尾部20例(46.5% ) ,2例(4.6% )为多发。
2组患者在年龄、肿瘤性质、肿瘤部位、质地、肿瘤标志物、嚢壁不均质强化、伴有实性成分不均质强化、嚢壁厚度> 〇.2 cm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直均< 0.05 )。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肿瘤标 志物升高是恶性胰腺MCN的独立预测因素(/M直均<0.05)。
结论年龄、肿瘤性质、肿瘤部位、质地、肿瘤标志物升高、嚢壁不均 质强化、伴有实性成分不均质强化、嚢壁厚度>0.2 cm为恶性胰腺MCN的重要特点,其中年龄、肿瘤标志物升高为恶性胰腺MCN 的独立危险因素。
关键词:胰腺疾病;肿瘤,嚢性,黏液性和浆液性;病理状态,体征和症状;危险因素中图分类号:R73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1 -5256(2017)08-1514 -04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pancreatic mucinous cystic neoplasm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its malignancyH O U L iya n, JIA R u jia n g, W AN G X iu c h a o, et al. (H a n d a n Central H osp ital, H a n d a n, Hebei 056102 , C h in 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pancreatic mucinous cystic neoplasm ( MC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benign and malignant MCN.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for the clinical data of 43 patients with pathologically confirmed pancreatic MCN who were treated from January 2013 to December 2015 , an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pathological diagnosis,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benign group (mucinous cystadenoma and pancreatic MCN with low/middle - grade dysplasia) and malignant group (MCN with high - grade dysplasia and MCN with invasive carcinoma).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and radiological features were summarized, and the risk factors for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of pancreatic MCN were analyzed. The independent samples t - test was used for comparison of continuous data between groups, the chi - square test was used for comparison of categorical data between groups, and a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identify risk factors. Results There were 14 male and 29 female patients aged 22-81years (median 58. 53 years) . Of all patients, 30 (69. 8% ) had clinical symptoms. The maximum tumor diameter was 4. 8 cm (range 1.2-16 cm). Of all patients, 18 (41.9%) had MCN in the head of the pancreas, 3 (7.0%) had MCN in the neck of the pancreas, 20 (46. 5% ) had MCN in the body and tail of the pancreas, and 2(4.6% ) had multiple MCN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age, tumor nature, tumor location, texture, tumor markers, heterogeneous enhancement of the cyst wall, heterogeneous enhancement of solid components, and cyst wall thickness >0.2 cm( all P <0. 05) . The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age and increased tumor markers were independent predictive factors for malignant pancreatic MCN ( both P <0. 05) . Conclusion Age, tumor nature ,tumor location, texture, increased tumor markers, heterogeneous enhancement of the cyst wall, heterogeneous enhancement of solid components, and cyst wall thickness >0.2cm are important features of malignant pancreatic MCN, and age and increased tumor markers are risk factors for malignant pancreatic MCN.Key words:pancreatic diseases;neoplasms, cystic, mucinous, and serous;pathological conditions, signs and symptoms;risk factorsdoi:10.3969/j. issn. 1001 -5256. 2017. 08. 021收稿日期=2017-01-05;修回日期=2017 -01 -26。
2014.10.27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PMN)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有人将术前各种辅助检查和术后诊断进行对比,结果 表明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诊断准确 率明显优于B超和CT或MRI,故可作为金标准。---
有创检查 (部分提出MRCP可替代ERCP 成为诊断IPMN的金标准)
CT - 平扫征象
肿瘤表现:肿瘤由单个或多个小圆形 低密度影组成,和(或)见等密度的条状 间隔。有时可见囊状病变与胰管相同, 囊壁可见结节样突起。 典型的CT表现为主胰管扩张伴壁结节 或胰腺囊性灶与主胰管相沟通。
鉴别诊断3
胰腺假性囊肿 1)有胰腺炎病史,胰 腺 假 性囊肿多位于体 尾部,为滞留性囊肿, 多 为 单 囊 性 病 变, 囊 内无壁结节, 囊壁强化不明显。胰腺假性囊肿 与胰管多不相通。
治疗
对于有症状的IPMN患者,病灶>3 cm,影像学检查发 现明显的附壁结节,主胰管扩张>l cm或CAl99升高者, 应尽早手术;对于无症状且没有上述征象的病例,可 选择手术或密切观察。 主张应积极手术者认为,IPMN存在一定的恶变概率, 特别是主胰管型IPMN恶变概率更高;一旦恶变,患者 预后急剧下降,目前尚缺乏有效的非手术手段可以准 确判别病变性质,IPMN最好及早手术。
MRI 1434398
良恶性鉴别(1) 参考
主胰管型IPMN大多为恶性,而分支胰管型相 对恶性率较低; 病变的大小:根据IPMN大小鉴别良恶性还没 有统一的意见,一般认为IPMN病灶>5cm为 判断标准。但是小病灶也不能完全排除恶性的 可能。 主胰管的宽度:恶性IPMN通常合并主胰管显 著扩张(>1.0cm)
混合型(3-2)
MRl肿瘤信号
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的临床病理观察
68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的临床病理观察张景丽,薛林(攀钢总医院病理科,四川攀枝花617023)【摘要】目的探讨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
方法对5例胰腺黏液性囊腺瘤进行临床及组织学观察,并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肿瘤E R、PR、PS2和C EA的表达。
结果5例组织学上有黏液和卵巢样间质,4例为良性,1例为交界性,随访无复发;柱状上皮表达C EA及PS2,间质表达ER、PR。
结论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是一种少见肿瘤,结合组织学特征及免疫表型,可以同其他肿瘤鉴别。
【关键词】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临床特征;组织学特征;免疫组化【中图分类号】R73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6170(2010)04-0068-03C H ni cal pa t hol ogi ca l cha r act er i st i cs of pa ncr e a t i c m uci nous cys t i c neopl as m Z H A N G Ji ng-l i,X U E L i n eD epar t m ent ofPat hol ogy st uff H os pi t al of P anzhi hua I r on and St ee/C or por at/on,S/chuan Pan zh/h ua617023,C h/n a)【A bstr act】O bj ect i ve T o i nves t i gat e cl ini cal pat hol ogi c char act er i s t i cs of pa ncr ea s m ue i nous cys ti c ne opl舶m PM·C N).M et hods T he cli ni cal a nd pat hol西c dat a of fi ve of PM C N w er e r et r ospect i vel y r e vi e w ed。
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良恶性影响因素分析
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良恶性影响因素分析作者:段伟刘宁宁年亮来源:《健康之友·下半月》2019年第09期【摘要】目的:探讨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分析其良恶性影响相关因素。
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8年10月在我院进行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治疗的患者50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理诊断结果显示肿瘤为良性和恶性分为两组。
最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影响其病理结果良恶性的相关因素。
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结果运用t检验及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算,比较数据间的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通过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检查及病理特点可以看出,两组患者的年龄、肿瘤相关特质,如其性质、部位、质地、囊壁厚度>0.2 cm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其中患者的年龄和肿瘤标志物可作为其肿瘤发生恶性病变的独立。
讨论:患者年龄、肿瘤相关特质,如其性质、部位、质地、囊壁厚度>0.2 cm可作为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其中的年龄及肿瘤标志物作为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病理特点;良恶性因素【中图分类号】R73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19)09-0069-02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在临床上比较少见,其病理检查特点可作为临床医生进行肿瘤分型及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之一[1]。
肿瘤的良恶性区分对患者日后疾病治疗及康复预后有重要影响,且根据其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研究,找出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良恶性病变的相关影响因素有哪些。
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规避危险因素,对肿瘤诊断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预防肿瘤恶变,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及生存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5年10月-2018年10月在我院进行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治疗的患者50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理诊断结果显示肿瘤为良性和恶性分为两组。
胰腺粘液性囊性肿瘤的病因、症状及治疗方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胰腺粘液性囊性肿瘤的病因、症状及治疗方法
导语:胰腺粘液性囊性肿瘤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对于胰腺粘液性囊性肿瘤患者来说,了解胰腺粘液性囊性肿瘤的病因、症状及治疗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接
胰腺粘液性囊性肿瘤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对于胰腺粘液性囊性肿瘤患者来说,了解胰腺粘液性囊性肿瘤的病因、症状及治疗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接下来,本文就为大家介绍胰腺粘液性囊性肿瘤的病因、症状及治疗方法。
想要了解相关知识的朋友可以来看看哦!
2010年WHO将胰腺粘液性囊性肿瘤分为3种亚型:胰腺粘液性囊性肿瘤伴低或中等级别异型增生;胰腺粘液性囊性肿瘤伴高级别异型增生;胰腺粘液性囊性肿瘤伴浸润性癌。
良性病变占绝大多数,但仍约20%可进展为癌。
近年来由于影像技术的进步及对该病认识的深入,胰腺粘液性囊性肿瘤的检出率逐渐升高。
胰腺粘液性囊性肿瘤的病因
病因尚不十分清楚。
其发生与吸烟、饮酒、高脂肪和高蛋白饮食、过量饮用咖啡、环境污染及遗传因素有关;近年来的调查报告发现糖尿患者群中胰腺肿瘤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也有人注意到慢性胰腺炎患者与胰腺肿瘤的发病存在一定关系,发现慢性胰腺炎患者发生胰腺肿瘤的比例明显增高;另外还有许多因素与此病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如职业、环境、地理等。
胰腺粘液性囊性肿瘤的症状
1、腹痛是早期出现的症状,可为隐痛、胀痛或闷胀不适。
肿瘤逐渐增大可压迫胃,十二指肠、横结肠等,使其移位并出现消化道不全梗阻的症状,除腹痛外尚可伴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消化不良和体重下降等。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胰腺粘液腺癌精索转移1例报道
胰腺粘液腺癌精索转移1例报道1临床资料患者,男,53岁,因”左阴囊肿物3个月”于2009年3月就诊我院。
查体:左侧附睾扪及2 cm×2 cm×1.5 cm肿物,表面欠光滑,质地较硬,轻度压痛。
辅助检查:彩超:左附睾体部可探及大小约1.3 cm×1.1 cm低回声结节,内回声不均匀。
胸部CT:双肺多发结节灶,考虑肺转移可能性大。
于2009年3月19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左侧睾丸、附睾及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瘤大小约 1.5 cm×1.5 cm,质地硬,位于精索上,与睾丸有粘连。
术后病理:左精索粘液腺癌(考虑转移)。
术后为寻原发灶,行电子结肠镜、电子胃镜、腹部及盆腔增强CT 均未见异常。
血肿瘤标志物:CEA 11.86 ng/ml CA199 84.64 U/ml FREEPS/PSA-HYB 0.28 PSA-Hyb 0.68 ng/ml freePSA 0.19 ng/ml,高度怀疑消化系统来源的转移性肿瘤。
术后4个月再次复查腹部增强CT提示胰尾部占位。
行彩超引导下穿刺活检术,病理:粘液腺癌。
最终证实原发灶为胰腺来源。
后给予积极全身化疗,生存15个月,最后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
2讨论精索的转移性肿瘤极为少见,胰腺癌精索转移的病例更为罕见,至2005年日本全国共报道胰腺癌精索转移14例[1],截止2012年我国共报道5例[2-5]。
附睾转移性腺癌的转移途径有血管、淋巴管、直接浸润、腹膜种植、逆行扩展等[6],本例患者转移途径尚不能明确。
以胰腺为原发灶的附睾转移性肿瘤预后极差,目前尚未有生存期的报道。
本例患者在胰腺原发灶症状未出现前就发生了远处转移,但在积极给予以”吉西他滨、奥沙利铂”等药物为主的全身化疗后获得了15个月的生存期,大大超过了预期。
因此,在临床中发现精索转移性肿瘤,应高度怀疑胰腺来源,早期行根治性附睾肿物切除术,如果患者身体条件许可,根据病情尽早行化疗或放疗。
2例胰腺囊腺瘤诊治体会
经验交流 2例胰腺囊腺瘤诊治体会郑玥㊀吴国强㊀曲化远㊀杨刚㊀王琦ʌ摘要ɔ㊀目的㊀总结分析胰腺囊腺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ꎮ方法㊀总结2例胰腺囊腺瘤的治疗经过ꎮ结果㊀2例胰腺囊腺瘤均手术治疗ꎬ胰腺局部切除术1例ꎬ胰腺体尾部切除术1例ꎮ结论㊀胰腺囊腺瘤临床较少见ꎬ属胰腺良性肿瘤ꎬ外科手术是唯一治疗方法ꎮʌ关键词ɔ㊀胰腺肿瘤ꎻ㊀囊腺瘤ꎻ㊀手术ꎻ㊀治疗[中图分类号]R735.9㊀[文献标识码]A㊀DOI:10.3969/j.issn.1002-1256.2019.22.031㊀㊀临床资料病例1:女ꎬ67岁ꎮ主诉: 体检发现上腹部肿物半个月 于 2018年1月18日 入院ꎮ无症状ꎮ腹部增强CT提示:肝硬化㊁脾大㊁腹水㊁门脉高压ꎮ胃小弯侧多发软组织密度包块影ꎬ较大者约4.1cmˑ3.8cmꎬ边界清晰ꎬ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强化ꎮ胃充盈欠佳ꎬ肠道未见确切增厚ꎮ彩超提示:上腹部略偏左可见5.8cmˑ3.6cmˑ4.4cm囊性包块ꎬ边界清ꎬ内呈液性伴分隔ꎬCDFI未检出明显血流信号ꎬ其旁未见明显积液影像ꎮ于2018年1月25日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ꎮ术中见胰体部上缘6.0cmˑ5.0cm灰白色囊性肿物ꎬ表面光滑ꎬ界限清楚ꎬ与周围组织粘连ꎮ于胰体部上缘完整切除肿物及部分胰腺组织ꎮ术后大体病理:腹腔肿物7.5cmˑ5.5cmˑ4.0cmꎬ表面光滑ꎬ切面囊实性ꎬ囊内大量灰白色粘稠状物ꎬ实性区黄白色ꎬ脂肪样ꎬ囊壁厚0.2cmꎬ内壁光滑ꎬ局部有软骨及钙化ꎮ镜下病理:腹腔肿瘤性病变ꎬ考虑:(1)源自间皮或苗勒氏管的黏液性囊腺瘤伴局部软骨化生ꎻ(2)黏液样错构瘤ꎬ局部细胞有非典型增生ꎬ生物学行为考虑交界性ꎮ术后诊断:胰腺黏液性囊腺瘤ꎮ随访半年无复发ꎮ病例2:女ꎬ46岁ꎮ主诉: 上腹部胀痛不适5天 于 2017年8月14日 入院ꎮ无恶心呕吐ꎬ无发热ꎬ无黄疸ꎮ腹部增强CT显示:胰腺尾部囊性病灶ꎬ囊壁不均匀ꎬ分隔线样强化ꎬ内部未见强化ꎻ脾动静脉弧形受压ꎬ余胰腺各部未见异常强化ꎮ提示:胰腺尾部囊性占位ꎬ考虑囊腺瘤ꎮ于2017年8月18日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ꎮ术中见胰尾部靠近脾门直径5cm囊性肿物ꎬ肿物粘连并压迫脾动脉㊁静脉ꎮ术中决定行胰体尾㊁脾切除术ꎮ术后大体病理:胰尾部囊性肿物6.5cmˑ3.5cmˑ1.6cmꎬ囊壁表面较光滑ꎬ囊壁内见多个小囊肿ꎬ多房样ꎬ最大囊肿直径1.6cmꎮ镜下病理:多房囊性肿瘤性病变ꎬ考虑腺泡细胞囊腺瘤ꎬ伴局部末梢导管上皮细胞中级别非典型增生ꎮ结合免疫组化ꎬ局部灶状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增生ꎬ可疑有向不典型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发展趋势ꎮ术后诊断:胰腺浆液性囊腺瘤ꎮ随访1年无复发ꎮ㊀㊀讨论㊀胰腺囊腺瘤临床少见ꎬ约占胰腺肿瘤的1%[1]ꎬ近㊀㊀作者单位:110000辽宁沈阳ꎬ中一东北国际医院㊀㊀通信作者:郑玥ꎬEmail:zhengyue810218@sina.com年来有增多趋势ꎬ以中老年女性多见ꎬ男女比例约为1ʒ4.8[1]ꎮ是胰管或腺泡组织上皮细胞增生导致分泌物潴留而发生的肿瘤性囊性病变ꎬ临床无特征性表现ꎬ安锋铎等[2]于2011年统计中国大陆1435例胰腺囊腺瘤和囊腺癌有明确症状患者:上腹胀痛不适55%㊁腹部肿物33.8%㊁黄疸6%㊁无症状通过体检发现17.9%ꎮ胰腺囊腺瘤包括浆液性囊腺瘤(SerouscystadenomaꎬSCA)和黏液性囊腺瘤(MucinouscysticneoplasmsꎬMCN)ꎮSCA主要有两个亚型ꎬ微囊型(SMA)及寡囊型(SOA)ꎮSMA表现为由很多直径0.1~2.0cm小囊组成的蜂窝状囊性或囊实性肿块ꎬ中央可见星芒状瘢痕或并钙化ꎮSOA则由单个或数个较大的囊腔组成ꎮ胰腺肿瘤WHO(2010)组织学分类将MCN分为黏液性囊性肿瘤伴低度或中度异型增生㊁黏液性囊性肿瘤伴高度异型增生及黏液性囊性肿瘤伴浸润癌ꎮ胰腺囊腺瘤术前确诊较困难ꎬ彩超及CT是发现及诊断的有效检查方法ꎮ吴继雄等[3]于2014年发表多层螺旋CT在71例SCA与MCN的应用价值中统计ꎬSCA平均瘤体(5.10ʃ1.50)cmꎬ位于头颈部或体尾部比例基本相等ꎬMCN平均瘤体(9.73ʃ3.29)cmꎬ位于体尾部达87.2%ꎮSCA的CT表现见囊壁均匀ꎬ增强扫描见囊壁轻度强化ꎬ可见中央瘢痕钙化ꎮMCN的CT表现见囊腔相对较厚ꎬ囊壁不均匀呈结节样改变ꎬ增强扫描见囊壁㊁分隔及囊壁结节边缘钙化ꎮ根据囊壁厚度㊁是否均匀及中央钙化有助于鉴别SCA或MCNꎮ随着诊疗技术的发展ꎬ影像引导下经皮穿刺或超声内镜(EUS)穿刺抽吸囊液检查CEA㊁K-ras基因及血清CA19-9检查ꎬ可术前排除囊腺癌的可能ꎮ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ꎬ可鉴别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瘤(IPMN)ꎬ特别是肿瘤位于胰头或钩突部ꎬ可清晰显示扩张的主胰管及其内的乳头结构ꎮ外科手术是唯一治疗方法ꎬ对于囊肿直径小于4cmꎬ没有临床症状ꎬ特别是老年的SCA患者ꎬ不推荐手术治疗ꎮ但MCN随时间推移终将恶变ꎬ对于囊肿直径大于3cmꎬ特别对于年轻的患者ꎬ应积极手术ꎮ手术方式取决于肿瘤部位ꎬ包括肿瘤摘除术㊁肿瘤及部分胰腺组织切除术㊁胰十二指肠切除术㊁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㊁胰体尾合并脾切除术ꎮ近年来ꎬ随着电外科发展㊁腔镜设备的改进及外科医师技术的提高ꎬ腹腔镜的 微创 优势在胰腺手术中充分体现ꎬ使分离㊁解剖㊁缝合等操作极为精准ꎬ因而在以复杂著称的胰腺手术中迅速开展ꎮSCA及MCN均有恶变倾向ꎬ可术中冰冻病理明确诊断ꎬ禁止行囊肿内㊁外引流治疗ꎮ本病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及血清学检查指标ꎬ且发病隐蔽㊁临床少见ꎬ术前确诊困难ꎬ但手术切除率高ꎬ预后良好ꎮ参㊀考㊀文㊀献[1]㊀陈叶青ꎬ周国华ꎬ王珍香.老年男性胰腺囊腺瘤的诊治分析(附2例报告)[J].罕少疾病杂志ꎬ2012ꎬ19(6):51 ̄52.[2]㊀罗帝林ꎬ卢宝兰ꎬ肖晓娟ꎬ等.胰腺囊腺瘤囊性结构及实性成分的CT特点分析[J].腹部影像学ꎬ2015ꎬ24(3):185 ̄189. [3]㊀安锋铎ꎬ邱法波ꎬ吴昌亮ꎬ等.中国大陆2000-2010年胰腺囊腺瘤和囊腺癌临床流行病学特征[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ꎬ2011ꎬ14(2):140 ̄143.(收稿日期:2018 ̄12 ̄03)(本文编辑:郭俊杰)磁共振三维建模技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术中的应用1例张玮㊀李丽ʌ摘要ɔ㊀目的㊀磁共振三维建模技术对提高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术前诊断及评估的应用价值分析ꎮ方法㊀对1例凶险性前置胎盘伴植入患者术前行磁共振检查采集数据三维建模ꎬ根据建模结果评估手术风险难度ꎮ结果㊀患者顺利行剖宫产术ꎬ术中证实建模结果准确无误ꎬ出血约2000mlꎮ结论㊀磁共振三维建模技术对此类患者的诊断及术前评估有临床指导意义ꎮʌ关键词ɔ㊀前置胎盘ꎻ㊀磁共振ꎻ㊀三维建模[中图分类号]R445.2㊀[文献标识码]A㊀DOI:10.3969/j.issn.1002-1256.2019.22.032㊀㊀凶险性前置胎盘术前明确诊断㊁合理评估对手术治疗结局的影响至关重要ꎬ磁共振检查在前置胎盘中的诊断价值ꎬ已得到广泛认可ꎬ基于磁共振检查的三维建模技术ꎬ可在术前更清晰了解胎盘覆盖的具体位置及植入情况ꎬ对手术起到更好的指导作用ꎮ安徽省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产科对1例凶险性前置胎盘孕产妇行术前磁共振检查ꎬ并将磁共振三维建模技术应用于指导手术ꎬ现报道如下ꎮ病例资料1.一般资料:患者36岁LMP:2018年7月5日ꎬEDC:2019年4月12日ꎬG4P1ꎬ2010年孕36周余因 胎儿窘迫 行剖宫产术ꎬ流产2次ꎮ孕期产检B超检查考虑为完全性前置胎盘ꎬ经正规产检ꎬ予纠正贫血治疗ꎮ2019年2月27日B超提示:完全性前置胎盘ꎬ不排除植入可能ꎮ入院产检:宫高33cmꎬ腹围102cmꎬ胎方位LOAꎬ先露头高浮ꎬ胎心率142次/分ꎮ2.磁共振数据采集及建模:孕35周行磁共振检查ꎬ利用Philips3.0TMR行T1W/Balance-TFE及T2W-SPAIR-TSE序列扫描ꎬ层厚4.0mmꎬ层间距0ꎬ将采集数据以Dicom格式拷贝发送至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妇产科陈春林㊁刘萍教授团队协助三维建模ꎬ结果提示:子宫前壁及下部见胎盘信号ꎬ完全覆盖宫颈内口ꎬ厚度约3cmꎬ子宫前壁下段界面子宫肌层连续中断ꎬ可见胎盘信号影ꎬ可疑胎盘植入ꎬ未突破浆膜层(图1)ꎮ3.术前准备及手术过程:于孕36周收住入院ꎬ积极备血ꎬ㊀㊀作者单位:242000安徽省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产科术前沟通ꎬ并设计术中子宫切口位置以及胎盘剥离后止血方式ꎬ多学科会诊行术前准备ꎮ2019年3月18日行剖宫产术ꎬ术前预置双侧输尿管导管ꎬ取下腹部正中竖切口进腹ꎬ见子宫下段前壁大片血管怒张(图2)ꎬ小心分离并下推膀胱至宫颈内口位置ꎬ取子宫体部胎盘上缘位置横切口ꎬ娩出胎儿后见胎盘大部分附着于子宫下段前壁ꎬ向后完全覆盖宫颈内口ꎬ部分到达后壁ꎬ前壁下段约4ˑ3cm面积植入肌层ꎬ未穿透浆膜层ꎬ与三维重建结果一致ꎮ术中行宫颈提拉缝合㊁局部 8 字缝合㊁结扎子宫动脉下行支等处理ꎬ并放置宫腔压迫球囊ꎬ共计出血约2000mlꎬ采集自体血回输343mlꎮ4.疗效评价:手术顺利ꎬ共计输注异体红细胞悬液2Uꎬ血浆400mlꎬ术后未出现并发症ꎬ患者无自觉不适ꎬ术后4天出院ꎬ对治疗结局满意ꎮ㊀㊀讨论㊀前置胎盘是产科危急重症ꎬ其中凶险性前置胎盘易合并有胎盘植入ꎬ常常导致产时㊁产后难以控制的大出血ꎬ进一步增加术中出血和损伤周围脏器的风险ꎬ极大的增加了子宫切除的几率ꎬ严重者可危及产妇生命[1]ꎮ如何提高手术的安全性ꎬ一直是产科的难点和热点问题ꎬ术前准确了解胎盘的位置㊁是否合并植入以及植入的范围㊁深度㊁与周围组织的关系ꎬ可直接影响产科医生对手术的评估和判断ꎬ从而对手术治疗效果产生影响ꎮ临床产科医生对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术前评估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ꎬ常用的手段有多普勒超声和磁共振成像ꎮ超声具有无创㊁价格低廉㊁快速诊断㊁可重复性强等优点ꎬ但易受腹壁脂肪㊁肠管胀气㊁胎先露遮挡㊁操作人员技术水平等因素干扰ꎬ尤其对于后壁胎盘的诊断较为困难ꎮ磁共振检查费用较。
分析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MCN)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
2.1 临床基本特征 110 例患者中有 102 例为女性患者,有 8 例为男性患者,
所 有 患 者 的 年 龄 平 均 为(48.3±12.4)岁。 发 病 高 峰 年 龄 在 40 岁到 55 岁之间。 2.2 症状和体征
110 例患者中没有任何症状表现的有 21 例,占 19.09%, 经过体检和其他影像学检查诊断发现;另外 89 例均有症状 表现,其中有 39 例为腹痛,28 例为腹胀,22 例为背痛,另外 有 部 分 患 者 表 现 为 不 同 程 度 的 发 热、呕 吐、食 欲 不 振、嗳 气、 恶心等。体检时能够触及腹部包块的患者有 5 例,发生巩膜 以及皮肤黄染的患者有 1 例。110 例患者合并高血压的有 14 例,合并糖尿病的有 7 例。 2.3 实验室检查
170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6 Vo1.16 No.69
·临床研·
分析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 (MCN) 的临床特征,提高对 该疾病的认识
张学良
( 黑龙江佳木斯市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黑龙江 佳木斯)
摘要:目的 对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 (MCN) 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提高临床上对于该疾病的认识。方法 将 2010 年 3 月至 2012 年 5 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 110 例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患者视作研究对象,对其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对临床特征进行总结。结果 小部 分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没有临床症状,但是大部分患者存在临床症状,主要为腹痛,胰体尾部是最主要的发病部位,肿瘤直径平均为 (6.2±3.1)cm。结论 女性是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的主要发病人群,胰腺体尾部是主要的发病部位,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手术前不 易进行准确诊断,手术是该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如果为非侵润性,临床上能够治愈。 关键词: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临床特征 中图分类号:R737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671-3141.2016.69.117
胰腺囊腺瘤2例治疗体会
胰腺囊腺瘤2例治疗体会付明生;潘淑贤;臧宪华;许兰涛【期刊名称】《临床荟萃》【年(卷),期】2012(027)013【总页数】2页(P1173-1174)【关键词】腺瘤;胰腺肿瘤;体征和症状【作者】付明生;潘淑贤;臧宪华;许兰涛【作者单位】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消化科,上海201400;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消化科,上海201400;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消化科,上海201400;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消化科,上海201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6胰腺囊性肿瘤是一类少见的胰腺肿瘤,约占胰腺囊性病变的10%~15%,属于胰腺外分泌肿瘤,肿瘤生长缓慢,有报道最长可达30年。
肿瘤生长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可不一致,可出现上腹胀痛或隐痛、上腹部肿块、黄疸、区域性门脉高压等表现。
临床上易误诊,现就我们诊断和治疗的2例胰腺囊腺瘤报道如下。
例1,女,72岁,因反复上腹痛10余年,呕血黑便1天,于2011年3月15日入院。
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20年。
入院后超声检查提示胰腺体尾部混合性回声肿块,腹部CT、MRI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检查提示胰腺体尾部囊腺肿瘤,直径约10cm×8cm,胃镜检查发现食管静脉轻度曲张,浅表性胃炎,无活动性出血,查糖类抗原(CA)199、癌胚抗原(CEA)和血清甲胎蛋白(AFP)正常,超声胃镜提示胰腺体尾部囊腺瘤。
患者拒绝外科手术治疗,考虑患者胰腺囊腺瘤有压迫周围脏器症状,建议给予超声引导下经皮胰腺囊肿穿刺或超声内镜下经胃胰腺囊肿穿刺治疗,患者表示同意超声引导下经皮胰腺穿刺治疗,抽出陈旧性血性囊液9ml,给予注入无水乙醇5ml,术后囊液送病理未查见异常肿瘤细胞,1周后患者恢复出院,3个月后复查胃镜未见食管静脉曲张,未再出现明显上腹部疼痛及出血。
例2,男,74岁,因反复右上腹痛伴黄疸3年,加重2周于2011年3月29日入院。
既往否认特殊病史。
3年前因右上腹痛伴黄疸于上海市某三级医院查CA199大于1000mU/L,腹部CT提示胰头肿瘤,诊断为胰头癌,患者拒绝外科手术及化疗治疗。
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诊治分析
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诊治分析李巍;刘金龙;傅华;于爱军;李剑;董晓彤【摘要】目的探讨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MCN)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49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为MCN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9例MCN患者中,伴异型性增生39例,伴浸润性癌10例.伴异型性增生的MCN患者中女30例,男9例,平均年龄(46.2±12.7)岁,肿瘤位于胰头部12例,胰体部及胰体尾部18例,胰腺尾部9例;肿瘤平均直径(5.3±3.3)cm.伴浸润性癌的MCN患者中女8例,男2例,平均年龄(51.3±14.7)岁;肿瘤位于胰头部4例,位于胰体尾6例;肿瘤平均直径(7.8±1.8)cm.所有MCN患者均行手术治疗,结合术后病理切缘情况,47例得到根治性切除,2例切缘为阳性(均伴有浸润性).肿瘤直径、CA19-9升高、肿瘤内乳头状结构在伴有浸润性癌和伴有异型性增生的MCN患者中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49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5 ~ 8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6.3个月.伴有异型性增生的MCN患者中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伴有浸润性癌的MCN患者中死亡3例,余患者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术前影像学检查对于MCN的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MCN手术切除后,预后较好,但对于伴有浸润性癌的MCN患者,即使行根治性切除,术后仍需密切随访.【期刊名称】《肝胆胰外科杂志》【年(卷),期】2016(028)003【总页数】4页(P193-196)【关键词】胰腺肿瘤;黏液性囊性肿瘤;诊断;治疗【作者】李巍;刘金龙;傅华;于爱军;李剑;董晓彤【作者单位】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普外一科,河北承德 067020;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普外一科,河北承德 067020;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普外一科,河北承德 067020;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普外一科,河北承德 067020;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普外一科,河北承德 067020;承德医学院护理系,河北承德 06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9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mucinous cystic neoplasm,MCN)是一种少见的胰腺囊性肿瘤,起源于胰腺上皮,可分泌黏蛋白[1],MCN发病率约占胰腺囊性肿瘤的10%左右。
胰腺黏液性囊腺瘤的诊治进展
MC s 与其他肿 瘤性囊性 病变 ( N 常 浆液性 囊腺瘤 和导
瘘 率 、 院时 间以及死 亡率 上没有 明显差 别 i,] 肿瘤 住 a3 。在 3 4 体 积较 大 或可 能具 有恶 性侵 袭性 的情 况 下需 行 完整 的周 围淋 巴结 清扫 , 时保 脾 的胰腺 尾部切 除术 为禁忌症 。但 此 在 其他情 况下为 了避免 长期感染 和 出血等并 发症 , 脾胰 保
变认识 的不断提 高 , 现认为浆 液性和 黏液性囊 癌肿在所 有胰腺 囊性 病变 中 占 5 %一 0 0 6 %。尽管 胰 腺囊性 肿瘤 的发 生率较实 质性肿瘤 低 , 但是 随着现代影像 技术 如 C MR 或 E S的提高 和完 善 , T、 I U 胰腺囊性 肿瘤 的诊断率 比以往大 大提高 。因而 了解 胰腺黏液 性囊腺 瘤 的最 新诊 治方法对 于提 高
住 院时间 . 减小 了因外科手 术引起 的创 伤 [,] 33。 89
37 化 疗 .
现 术后继 发性糖尿 病或使 原糖 尿病情 况加重 。 外分 泌功能 不 足常表 现为脂肪 泻及体 重减 轻一旦 出现 相关并 发症 , 需 要 行包括 胰酶替代 治疗在 内 的多种治疗 方法 , 以是否行 所 扩 大手术 常常需要 根据 患者 的整体情 况 . 肿瘤 的恶性 程度 综 合决定 , 指征有 待进一步 探讨 。 其
腺 尾部切 除术常 为首选 [,] 92。当 MC s 响到胰腺 颈部或 6 N 影 近 端体部 时常行扩 大切 除术 . 这种 扩大 切除术 会影 响到正 常的胰腺 组织功 能 , 扩大 的左 半胰腺 切除术 常常 导致胰 腺 的 内分 泌和外分 泌功 能受到 影响 , 内分泌功 能不 足常 出
什么是粘液性胰腺囊腺瘤
什么是粘液性胰腺囊腺瘤相信很多朋友对粘液性胰腺囊腺瘤这种疾病不是很了解,因此有必要为大家科普下粘液性胰腺囊腺瘤的相关知识,那么什么是粘液性胰腺囊腺瘤呢?接下来,本文就为大家介绍什么是粘液性胰腺囊腺瘤的相关内容,想要了解这些知识的朋友可以来看看哦!下面请大家看详细的介绍。
粘液性胰腺囊腺瘤是一种少见的胰腺外分泌肿瘤。
约占胰腺肿瘤的0.6%。
胰腺囊腺瘤生长缓慢,一般病史较长,可恶变为胰腺囊腺癌。
临床表现上腹胀痛或隐痛、上腹部包块是胰腺囊性肿瘤的主要特征,其次有体重减轻、黄疸、消化道出血和胃肠道症状。
一、粘液性胰腺囊腺瘤的常见症状1、腹痛腹痛是早期出现的症状,可为隐痛、胀痛或闷胀不适。
肿瘤逐渐增大可压迫胃,十二指肠、横结肠等,使其移位并出现消化道不全梗阻的症状,除腹痛外尚可伴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消化不良和体重下降等。
2、腹部包块腹部包块是主要体征。
包块多位于上腹正中或左上腹部,小者仅能触及,大者可占据整个腹腔,呈圆形或椭圆形,质韧,巨大包块触之有囊样感,无触痛。
少数位于胰头部的囊性肿瘤,因囊肿压迫胆总管而发生黄疸。
当肿瘤压迫脾静脉或侵及脾静脉时可使其发生栓塞,表现为脾脏增大并可引起胃底和食管下段静脉曲张,甚至发生呕血。
二、粘液性胰腺囊腺瘤的并发症1、囊内出血感染当囊性肿瘤囊内出血坏死感染时,可发生肿块突然增大、腹痛加剧、发热。
2、急性胰腺炎或糖尿病肿瘤压迫或侵犯主胰管导致胰液引流不畅,病人可表现为急性胰腺炎发作;肿瘤破坏胰腺实质可导致内分泌功能不全,患者出现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
3、患者可合并胆囊结石。
三、粘液性胰腺囊腺瘤的治疗方法治疗手术是粘液性胰腺囊性肿瘤惟一的治疗方法。
囊腺瘤常有完整的包膜,且好发于胰腺体尾部,小的囊腺瘤可予以摘除;大多数病人需行包括脾脏在内的胰体尾切除。
胰腺头部囊性肿瘤可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
以上就是关于什么是粘液性胰腺囊腺瘤的相关介绍,相信大家看了上面的介绍之后,对粘液性胰腺囊腺瘤的定义、症状、并发症及治疗方法已经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了。
探讨胰腺粘液性囊腺瘤的诊断和治疗效果
张兴雕卢焕元(通讯作者)(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普外一科湖南长沙410013)【摘要】目的:探讨胰腺粘液性囊腺瘤的诊断和治疗效果。
方法:结合我院收治1例胰体尾巨大粘液囊腺瘤患者的的资料,并复习相关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
结果:该例患者行脾胰体尾联合切除术,手术顺利,术后并发胰漏、乳糜漏,经禁食、营养支持、抗炎、使用生长抑素、延迟拔出引流管等保守治疗后恢复良好出院。
结论:胰腺粘液性囊腺瘤为一种罕见的胰腺囊性肿瘤,病因不明,有潜在恶变倾向,一经诊断或怀疑本病者均因尽早手术治疗。
【关键词】胰腺黏液囊腺瘤诊断治疗进展【中图分类号】R730.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3-0062-03 胰腺囊性肿瘤(pancreatic cystic tumor,PCT)从病理组织学分为浆液性囊腺瘤、黏液性囊腺瘤、黏液性囊腺癌、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是一类罕见的胰腺肿瘤,病因不明,多发于中老年女性,胰腺体、尾部多见。
典型的临床表现为上腹部饱胀感或腹部包块[1, 2]。
我院收治胰腺巨大粘液性囊腺瘤患者1例,现结合此病例复习相关文献,探讨该病的发生、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
1 病例报告1.1 一般资料患者,女,45岁,农民。
一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剑突下疼痛,为隐痛性质,疼痛无明显规律,不伴恶心、呕吐。
既往体健,无特殊病史可询。
入院体查:腹平软,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上腹部偏左可触及椭圆形包块,约5×10cm,表面平滑,质中,活动度差,深压感胀痛不适。
入院后化验三大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及凝血功能等均正常,空腹血糖16.3mmol/L,心电图、胸片正常,腹部彩超:左上腹胰尾左侧囊性包块,病理性质待定,考虑胰腺假性囊肿可能性大,腹部CT提示:胰腺体尾部囊性包块,考虑假性囊肿可能性大,并左侧门脉高压,脾脏增大,请结合临床(见图1),胃镜:慢性浅表性胃炎。
1.2 方法及结果患者在积极术前准备后, 拟行胰体尾巨大囊肿切除术。
胰腺浆液性囊腺瘤12例临床病理分析
・778・Modern Practical Medicine,June2019,Vol.31,No.6[13]Patai AV,Patai A.Rectal indomethacinfor the prevention ofpost-ERCP pancreatitis[,T].Gastroenterolog5?.2016,151(3):565-566.[14]潘树波,耿小平.生长抑素预防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效果的Meta分析[J].中华外科杂志,2016,54⑹:466-472.收稿日期:2018-11-05(本文编辑:姜晓庆)胰腺浆液性囊腺瘤12例临床病理分析陈兰,张甜,俞国冰【摘要】目的探讨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组化染色特点。
方法收集12例胰腺浆液性囊腺瘤,观察其临床和影像学特征、免疫组化染色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并结合文献进行简要总结。
结果肿瘤大小1.1〜7.2cm,切面灰白灰褐,呈蜂窝状可见不同程度的中央疤痕形成,2例可见局灶明显的囊性变。
9例表现为经典的组织学特点,即大小不等的微囊性囊肿或小管状腺体,被覆温和的透明状立方细胞,间质可见丰富的毛细血管网;2例可见明显的囊性变,囊肿被覆局灶可见微小的乳头状凸起;1例呈纤维性分隔的实性小管或腺泡状排列。
间质可见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浸润、水肿和出血等。
肿瘤细胞弥漫表达CK7和CAIX,不表达PAX8、CK20、CD10、CA19-9、CDX2、CgA、Syn及CD56等。
D-PAS染色提示瘤细胞胞浆内丰富的糖原。
7例患者随访4~67个月均未见复发和转移。
结论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组织学上存在异质性,易与神经内分泌肿瘤、IPMN、腺泡细胞肿瘤及转移性肾细胞癌造成鉴别诊断混淆,仔细的组织学观察并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可助于其诊断和鉴别诊断。
【关键词】胰腺;浆液性肿瘤;微囊性;鉴别诊断doi:10.3969^.issn,1671-0800.2019.06.034【中图分类号】R36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0800(2019)06-0778-03胰腺浆液性囊腺瘤(SCA)是一种罕见的胰腺良性肿瘤,占所有胰腺病变的比例不超过1%"\胰腺SCA具有独特的临床、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在形态学上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容易引起鉴别诊断混淆,组织学上SCA可分为4种亚型:微囊型、巨囊型(或寡囊型)、实体型及Von Hippel-Lindau综合征(VHL)等g。
胰腺粘液性囊性肿瘤的病因、症状及治疗方法
胰腺粘液性囊性肿瘤的病因、症状及治疗方法胰腺粘液性囊性肿瘤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对于胰腺粘液性囊性肿瘤患者来说,了解胰腺粘液性囊性肿瘤的病因、症状及治疗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接下来,本文就为大家介绍胰腺粘液性囊性肿瘤的病因、症状及治疗方法。
想要了解相关知识的朋友可以来看看哦!2010年WHO将胰腺粘液性囊性肿瘤分为3种亚型:胰腺粘液性囊性肿瘤伴低或中等级别异型增生;胰腺粘液性囊性肿瘤伴高级别异型增生;胰腺粘液性囊性肿瘤伴浸润性癌。
良性病变占绝大多数,但仍约20%可进展为癌。
近年来由于影像技术的进步及对该病认识的深入,胰腺粘液性囊性肿瘤的检出率逐渐升高。
胰腺粘液性囊性肿瘤的病因病因尚不十分清楚。
其发生与吸烟、饮酒、高脂肪和高蛋白饮食、过量饮用咖啡、环境污染及遗传因素有关;近年来的调查报告发现糖尿患者群中胰腺肿瘤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也有人注意到慢性胰腺炎患者与胰腺肿瘤的发病存在一定关系,发现慢性胰腺炎患者发生胰腺肿瘤的比例明显增高;另外还有许多因素与此病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如职业、环境、地理等。
胰腺粘液性囊性肿瘤的症状1、腹痛是早期出现的症状,可为隐痛、胀痛或闷胀不适。
肿瘤逐渐增大可压迫胃,十二指肠、横结肠等,使其移位并出现消化道不全梗阻的症状,除腹痛外尚可伴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消化不良和体重下降等。
2、腹部包块腹部包块是主要体征。
包块多位于上腹正中或左上腹部,小者仅能触及,大者可占据整个腹腔,呈圆形或椭圆形,质韧,巨大包块触之有囊样感,无触痛。
少数位于胰头部的囊性肿瘤,因囊肿压迫胆总管而发生黄疸。
当肿瘤压迫脾静脉或侵及脾静脉时可使其发生栓塞,表现为脾脏增大并可引起胃底和食管下段静脉曲张,甚至发生呕血。
胰腺粘液性囊性肿瘤的治疗方法手术是胰腺粘液性囊性肿瘤惟一的治疗方法。
囊腺瘤常有完整的包膜,且好发于胰腺体尾部,小的囊腺瘤可予以摘除;大多数患者需行包括脾脏在内的胰体尾切除。
胰腺头部囊性肿瘤可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
与胰管相通的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1例
2 0 21 年 5 月第 28 卷第 9 期
图6 胰腺组织病理图
壁广泛增厚,请结合临床;中重度脂肪肝;盆腔见少 量积液。患者入院后予解痉、护胃等对症治疗后,好 转出院。
2 讨论
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占所有胰腺囊性肿瘤的10%~ 45%[1]。WHO在1996年明确将其与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区分并定义。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由能分泌黏液的上皮 柱状细胞及卵巢样基质组成,后者是其重要的病理学特 征。该病多见于中年女性,高发年龄为48~55岁,又被 称为“妈妈瘤”[1-2],肿瘤部位以胰腺体尾部较多。20%~ 30%患 者 无 症 状 , 为 偶 然 发 现 [1-2]。
综上所述,当胰腺囊性肿瘤与胰管相通时,除胰腺 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外,需考虑胰腺黏液性囊性肿 瘤,这类肿瘤也许会成为新分类,诊断医生要更多地结 合相关临床及检查资料进行判断,减少误诊。
参 考 文 献
[1] 李婉菱,徐亚东,韩序,等. 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的临床特 征 及 恶 变 的 相 关 因 素 分 析 [ J ] . 中 华 外 科 杂 志 , 2020,58
作者单位:317000 临海,浙江省台州医院放射科(方宇 新、王官良),消化内科(吴坚芬),病理科(成俊)
通信作者:方宇新,Email:271281931@
52
· 病例报告·
图1 腹部CT平扫横断位 图2 腹部CT增强横断位 图3 腹部CT增强冠状位 图4 腹部CT增强矢状位 图5 腹部CT增强重建项
入院后经腹腔镜行胰十二指肠+胆囊切除术,术中探 查见腹腔内无腹水,肝脏形态大小正常,胆囊无增大, 胆总管直径约0.8cm,胰腺头颈部可见约4.5cm×3.0cm大 小肿块,肝脏、道格拉斯窝、腹壁等未及明显结节和肿 块,肝十二指肠韧带内等未见明显肿大的淋巴结。术中 见病灶与胰管相通。术后予抗感染、护胃、抑制消化酶 分泌、增强免疫力等对症治疗。术后病理(图6):镜下 见胰腺组织内有多个囊腔,内衬黏液柱状上皮,部分上 皮呈复层状或乳头状排列,间质纤维组织增生,淋巴细 胞浸润;胰腺断端切缘(-);肝总管切缘(-), 胃切缘、十二指肠切缘均阴性,胆囊(-)。考虑胰腺 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伴淋巴结反应性增生(3枚)。2020 年1月患者因“腹痛、呕吐7天”再次入院,复查腹部CT: 胰腺体尾部黏液性囊腺瘤切除术后改变;胆囊切除术后 改变;考虑低位小肠粪石性肠梗阻;结肠及部分小肠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胰管型(the main duct type)、分支型 (branch duct type)、混合型(combined type)
55-60%病例位于胰头及钩突部,位于体尾部 者仅占11-25%
分支型易误诊为粘液性囊性肿瘤或假囊肿
鉴别诊断
粘液性囊腺瘤(癌) 浆液性囊腺瘤 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瘤( IPMT ) 实性假乳头状瘤(SPT) 假性囊肿 真性囊肿
粘液性囊腺瘤(癌)
又称大囊型腺瘤,具有高度潜在恶性,体积愈大, 癌的可能性愈大
多位于胰体和胰尾部 多见于中年女性 可造成局部胰管阻塞 75%病例,临床可无症状,临床症状多由肿瘤体
HBsAb(+) HBcAb-IgG(+) 余阴性
影像学检查
2006.7.25 CT平扫
影像学检查
2006.7.25 CT 增强 动脉期
影像学检查
2006.7.25 CT 增强 门脉期
影像学检查
2006.7.25 CT 增强 平衡期
病例特点
老年女性 临床无症状,查体发现 胰尾部囊性病变 囊内分隔较少,最大小囊直径>2cm
a
b
恶性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瘤(IPMT)
实性假乳头状瘤(SPT)
低度恶性肿瘤,孤立的囊实性肿瘤,生长缓慢,仅占 胰腺肿瘤0.17-2.7%
好发于胰头及胰尾部,可突出于胰腺外 多见于青春期及年轻女性(91%),平均年龄27岁左右,
男:女约为1:9 多无症状,偶然发现,部分病例可由肿物较大引起临
积较大压迫造成
粘液性囊腺瘤(癌)
CT:
表现为大囊型,内间隔较少,单个小囊直径>2cm 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楚 部分病例沿内壁可见小囊 有时可见壁结节,不能除外恶性可能 10-25%可见外周蛋壳样钙化,为该病变特异性征象 偶可见胰管与囊腔相通 增强后囊壁及间隔强化
粘液性囊腺瘤(癌)
床症状,偶可因肿瘤破裂出现急性腹膜炎 可转移至肝
实性假乳头状瘤(SPT)
CT:
圆形、卵圆形,主要呈膨胀性生长,外有纤维包膜 较大,直径2.5-25cm,直径多在5cm以上,巨大者可
呈分叶状,边界清楚 瘤内出血常见 以囊实性混杂为主,但也可以囊性或实性为主 动态增强:动脉期,实性部分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
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瘤(IPMT)
多恶低度恶性,生长缓慢 部分病例可为恶性 多见于老年男性 无特殊的腹部症状 无胰腺炎病史,但有时血淀粉酶增高 生化学检查对肿瘤的诊断没有明显的帮助
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瘤(IPMT)
CT:
表现为大囊型,通常表现为单囊 典型部位(钩突)、典型表现(肿瘤远端胰管扩张
病例讨论
病史
患者,女性,66岁 主诉:查体发现“胰尾肿物”5天 现病史:无腹痛、腹胀、恶心、呕吐,
亦无腹泻、发热等,未予特殊治疗
病史
既往史:“糖尿病史”3年,血糖控制良好; 无肝炎、结核等病史,无手术外伤史;无特 殊不良嗜好,无家族遗传病史
实验室检查:
防癌全项:糖链抗原242: 23.28μ/ml↑(020μ/ml)余未见异常
假性囊肿
常发生在急慢性胰腺炎、胰腺外伤或手术后, 由外渗的胰液、渗液等包裹而成,因此,囊壁 无上皮细胞内衬
较常见,约占胰腺囊肿的80%-90% 常有急慢性胰腺炎的辅助征象,结合临床有胰
腺炎病史和/或淀粉酶升高,一般不难作出诊断 常因囊肿较大或并发症而引起症状
假性囊肿
影像学表现:
见于偶然发现,无胰腺炎病史
浆液性囊腺瘤
CT:
大部分病例,由多个小囊(直径0.2-2cm ,>6个)构成, 平均直径5cm(1.4-27cm),呈浅分叶状
约20%病例,病变呈蜂窝状、海绵状;少于20%病例,可 表现为单囊或少囊(单囊直径>2cm)
约30%病例,可见中央不规则纤维瘢痕伴或不伴星芒状 钙化,本特征具有特异性
MRI:
T1WI:呈混杂高低信号 T2WI:呈高信号
当出现局部侵犯或远处转移,常提示为 恶性,否则影像学很难鉴别其良恶性
粘液性囊腺瘤
粘液性囊腺瘤
粘液性囊腺瘤
粘液性囊腺癌
浆液性囊腺瘤
最常见的良性囊性肿瘤,又称小囊型腺瘤, 起源于中央腺泡细胞和管状细胞
多见于>60岁女性 多位于胰头部 临床症状无特异性,腹痛、体重下降,更多
呈圆形或类圆形,壁薄光滑或均匀增厚 多为单囊,也可多发 多无分隔、壁结节及钙化 增强后壁强化 非典型假性囊肿
因出血或内含坏死碎片,囊内密度增高 囊壁不规则或有明显分隔,诊断较困难
有时在MRCP或CT上可见囊腔与胰管相通,尤 其在曲面重建后
假性囊肿
a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b
1个月后
2年后
63岁,女,上腹疼痛
多个小囊及纤维组织的量较多时,也可表现为实性肿物
浆液性囊腺瘤
胰管扩张罕见 增强后,囊壁及间隔强化
MRI:
T1WI:呈低信号,轮廓光滑规则,不侵犯周 围脏器
T2WI:似蜂窝状的高信号,其内多个小囊肿 和间隔清晰可见
浆液性囊腺瘤
a
b
浆液性囊腺瘤
浆液性囊腺瘤
a
b
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瘤(IPMT)
c
假性囊肿
a
b
c
真性囊肿
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临床表现复杂 为胰导管先天性发育障碍所致,囊内含浆液、
并往往不规则)及与胰管相通,有助于诊断 增强扫描:尤其是动脉期可见肿瘤壁和/或分隔呈不
规则强化
MRI:
表现为T2上高信号囊性肿物,内壁上见多个略低信 号的结节,也可见分隔,外壁较光整
MRCP、ERCP能较好显示囊腔与胰管相通
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瘤(IPMT)
a
b
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瘤(IPMT)
持续强化
实性假乳头状瘤(SPT)
30%病例可见钙化 周围可见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结
MRI:
T1WI:不均匀高低混杂信号 T2WI:不均匀高信号 动态增强扫描:早期边缘不均匀强化,有助于与
其它胰腺肿瘤鉴别
实性假乳头状瘤(SPT)
实性假乳头状瘤(SPT)
实性假乳头状瘤(S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