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粘液性胰腺囊腺瘤
什么是粘液性肿瘤
什么是粘液性肿瘤朋友们听说过粘液性肿瘤吗?粘液性囊腺瘤是上皮性肿瘤中较常见的一种肿瘤。
主要来源是卵巢的表面上皮,发病最多是发生在30~50岁妇女的身上,出现此类的问题一定要及时治疗,不然有可能会发生病变,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下面为大家介绍粘液性囊腺瘤。
病理变化肉眼观,囊性肿块大小不一,一般直径15~30cm,甚至50cm 以上,小者直径仅1cm 。
圆或卵圆形,表面光滑,常为多房性,内含浓稠粘液。
囊内壁光滑,很少有乳头。
镜下上皮为单层高柱状粘液上皮,胞浆含清亮粘液,核位于基底部(图 13-18),大小形状比较一致,染色质纤细,无明显核仁,亦无核分裂像。
间质为纤维结缔组织。
瘤组织腺体扩大成囊,被覆囊壁的瘤细胞呈高柱状,核位于基底部,胞浆含大量粘液,(图中呈浅色透亮状)2.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borderline mucinous cystadenoma)亦为低度恶性癌,形态结构介于良、恶性粘液性囊腺瘤之间。
五年存活率为95%~98%。
病理变化肉眼观与良性粘液性囊腺瘤无明显区别,但半数病例囊内壁可见乳头和包膜增厚,乳头或为简单分支,但多为生长活跃有复杂纤细分支的乳头。
镜下,上皮高柱状,增生成2~3层,并失去极向,有轻或中度异型性,核分裂像可见。
间质少,但无间质浸润。
良性及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偶尔可自行穿破,使粘液性上皮种植在腹膜上继续生长并分泌粘液,形成腹膜假粘液瘤(pseudomyxoma peritonei)。
3.粘液性囊腺癌(mucinous cystadenocarcinoma),大部分患者年龄在40~60岁。
病变肉眼观,肿瘤体积常较大,囊性或囊实性,表面光滑,常与周围器官粘连。
20%为双侧性。
多为多房性伴有实性区域,实性区为灰白色或质松脆的乳头状物,常伴出血坏死。
囊内含有粘血性混浊液体。
镜下,腺体密集,形状不规则,腺体上皮多超过3层,上皮细胞明显异型性,核仁明显,病理核分裂像易见。
间质较少,可见包膜及间质浸润。
卵巢浆液性囊腺瘤 与卵巢粘液性囊腺瘤的区别 (病理特点方面)
卵巢浆液性囊腺瘤与卵巢粘液性囊腺瘤的区别(病理特点方面)卵巢上皮性肿瘤是最常见的卵巢肿瘤,来源于卵巢表面的上皮(体腔上皮),最常见的是囊腺瘤,主要包括浆液性和粘液性两种。
(一)浆液性肿瘤1.良性浆液性囊腺瘤(serous cystadenoma)是浆液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浆液性肿瘤的60%,多发生于20~40岁妇女,以单侧居多,也可双侧发生(约占20%)。
病变肉眼观,多为圆形或卵圆形囊肿,囊内充满稀薄、清亮的浆液,体积大小不一,小者直径仅数厘米,大者可达儿头大或更大,表面光滑,多为单房性,少数可为多房性。
囊内壁光滑为单纯性浆液性囊腺瘤;部分伴有乳头状突起,称为乳头状浆液性囊腺瘤。
镜下,囊壁和乳头间质均由含血管的纤维结缔组织构成,被覆上皮呈单层低立方状、柱状、纤毛柱状或钉状,核多位于中央,染色质纤细,核仁缺如或不明显,无病理性核分裂像。
有时在囊壁和乳头间质内可见圆形钙化小体(沙粒体)。
2.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borderline serous cystadenoma)约占浆液性肿瘤的10%,其形态结构介于良、恶性浆液性囊腺瘤之间,属低度恶性,预后比浸润癌为好。
病变肉眼观,与良性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相似,但乳头状突起往往比良性者丰富而广泛,常布满整个囊内表面,双侧发生率较高。
镜下,主要表现为乳头上皮呈2~3层,乳头分支较稠密或有微乳头状突起,核异型和核分裂像易见(每高倍视野不超过1~2个),无间质浸润。
3.浆液性囊腺癌(serous cystadenocarcinoma),约占浆液性肿瘤的30%,为卵巢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半数为双侧性。
患者以40~60岁妇女为最多。
病理变化肉眼观,多数为多囊性,部分或大部囊内或囊外有乳头状突起,囊内多含混浊液体,乳头状物多为实性菜花状,常侵犯包膜并有出血坏死。
镜下,乳头分支多或呈实心团块,上皮细胞增生多呈3层以上,细胞有明显异型性,核分裂像常见,包膜和间质均有浸润,沙粒体较多见。
粘液性囊腺肿瘤是什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粘液性囊腺肿瘤是什么
导语:粘液性囊腺肿瘤是什么病呢?大家知道吗?这种病的发病人群是哪类?该怎么治疗呢?这种病的症状有哪些?大家对这些问题清楚吗?如果得了这种
粘液性囊腺肿瘤是什么病呢?大家知道吗?这种病的发病人群是哪类?该怎么治疗呢?这种病的症状有哪些?大家对这些问题清楚吗?如果得了这种病我们该怎么办呢?每种病都有他的发病原因,下面让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看粘液性囊腺肿瘤的相关内容。
一概念
粘液性囊腺瘤:常见,占卵巢良性肿瘤的20%~30%。
多为单侧,圆形或卵圆形,表面光滑,灰白色,体积较大或巨大。
切面常为多房,囊腔内充满胶冻样粘液,含粘蛋白和糖蛋白。
囊内很少有乳头生长。
镜下见囊壁为纤维结缔组织,内衬单层高柱状上皮,产生粘液。
二症状表现
单纯性卵巢浆液性囊腺瘤声像图表现为:(1)有界限分明的光滑清晰的边界;(2)肿瘤轮廓清晰,呈圆形或椭圆形无声区;(3)囊壁纤薄,光滑完整;(4)多房性囊区有间隔细光带回声;囊肿后壁及后方回声增强。
卵巢浆液性乳头状囊肿瘤声像图表现为:(1)肿瘤切面呈圆形或椭圆形,可有多房或单房;(2)囊壁尚光滑,但囊壁内有大小不一的局限性光斑或乳头状光团结构突向囊内,但轮廓光滑;(3)乳头状突起之间常有砂样钙化小体,呈明显强回声光点。
三区别
卵巢浆液性囊腺瘤需与卵巢炎性囊肿、卵巢巧克力囊肿、卵巢黄体囊肿、卵巢黏液性囊腺瘤、陈旧性宫外孕包块等相鉴别。
(1)卵巢炎性囊肿临床特点为患者下腹疼痛、体温升高、下腹胀气、腹肌紧张等,声像图多为与周围组织粘连的混合性肿块。
(2)卵巢巧克力囊肿临床特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胰腺粘液性囊性肿瘤的病因、症状及治疗方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胰腺粘液性囊性肿瘤的病因、症状及治疗方法
导语:胰腺粘液性囊性肿瘤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对于胰腺粘液性囊性肿瘤患者来说,了解胰腺粘液性囊性肿瘤的病因、症状及治疗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接
胰腺粘液性囊性肿瘤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对于胰腺粘液性囊性肿瘤患者来说,了解胰腺粘液性囊性肿瘤的病因、症状及治疗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接下来,本文就为大家介绍胰腺粘液性囊性肿瘤的病因、症状及治疗方法。
想要了解相关知识的朋友可以来看看哦!
2010年WHO将胰腺粘液性囊性肿瘤分为3种亚型:胰腺粘液性囊性肿瘤伴低或中等级别异型增生;胰腺粘液性囊性肿瘤伴高级别异型增生;胰腺粘液性囊性肿瘤伴浸润性癌。
良性病变占绝大多数,但仍约20%可进展为癌。
近年来由于影像技术的进步及对该病认识的深入,胰腺粘液性囊性肿瘤的检出率逐渐升高。
胰腺粘液性囊性肿瘤的病因
病因尚不十分清楚。
其发生与吸烟、饮酒、高脂肪和高蛋白饮食、过量饮用咖啡、环境污染及遗传因素有关;近年来的调查报告发现糖尿患者群中胰腺肿瘤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也有人注意到慢性胰腺炎患者与胰腺肿瘤的发病存在一定关系,发现慢性胰腺炎患者发生胰腺肿瘤的比例明显增高;另外还有许多因素与此病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如职业、环境、地理等。
胰腺粘液性囊性肿瘤的症状
1、腹痛是早期出现的症状,可为隐痛、胀痛或闷胀不适。
肿瘤逐渐增大可压迫胃,十二指肠、横结肠等,使其移位并出现消化道不全梗阻的症状,除腹痛外尚可伴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消化不良和体重下降等。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胰腺囊性肿瘤的影像诊断
胰腺囊性肿瘤的影像诊断1 .胰腺癌囊性变胰腺癌是胰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以导管腺癌为主要类型。
典型的胰导管腺癌是一个少血供无包膜的实性肿瘤,呈浸润生长。
少数病例以囊性改变为主要表现。
(病理)胰腺癌囊性变的病理基础是肿瘤的出血、坏死及液化,同时伴有肿瘤部位胰腺腺体组织的脂肪坏死。
由于胰腺癌是一少血供的肿瘤,囊性变常常出现在肿瘤的中心区域,且越是大肿瘤、恶性程度高、生长快的肿瘤越易发生。
在肿瘤组织大体切面上,囊变区常呈深棕或红棕色,而实性肿瘤部分则呈灰白色。
镜下可见坏死不完全的异型性肿瘤细胞。
(影像学诊断)胰腺癌囊性变在CT和MRI的表现上首先是具有胰腺癌的特征,包括胰腺本身肿大和局部肿块的形成,肿块远端的腺体萎缩和胆道的梗阻扩张等等。
囊性变常位于肿块的中心或偏中心,根据肿瘤坏死液化程度的不同,囊变区的密度不同,一般CT值可在10~30Hu之间。
残留的肿瘤在增强扫描时有轻度强化,并常可见到胰周脂肪间隙消失以及周围血管受侵和局部淋巴结的转移。
2 .浆液性囊腺瘤胰腺浆液性囊腺瘤是胰腺囊性肿瘤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女性多见,男女比例在1:1.5~1.9,发生年龄在中年以后,以50-60岁好发。
临床上一般无症状,可有上腹部不适,疼痛等,有时可扪及肿块。
过去认为本病为一无恶性倾向的完全良性过程,但近10多年来已有个别恶性浆液性囊腺癌的报告,是否是浆液性囊腺瘤发展而来尚不清楚。
由于这个原因,现在认为对于不适合进行手术治疗的浆液性囊腺瘤,不论病人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如何,均应对肿瘤进行定期检测。
(病理)浆液性囊腺瘤可以发生于胰腺的任何部位,但仍以胰腺的体尾部较多见。
囊腺瘤起源于胰腺腺泡的中心细胞,生长缓慢,其最大径线可为2~25cm,平均10cm,由多个小囊构成,内衬以富含糖原的扁平或立方上皮细胞。
根据囊的大小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小囊型、大囊型和混合型,其中以小囊型占绝大多数,因此有时也将浆液性囊腺瘤称为微囊型腺瘤,其切面上肿块呈分叶状,由许多小囊组成,小囊直径在2cm以下,囊腔更小者可呈蜂窝状,部分囊内有纤维结缔组织间隔,有时可见到中央瘢痕,偶有钙化,液体多清亮。
粘液性囊腺瘤的诊断与治疗
粘液性囊腺瘤的诊断与治疗粘液性囊腺瘤为卵巢上皮肿瘤中较常见的一种,占卵巢肿瘤的23.5%。
卵巢上皮主要由与宫颈管内膜上皮相似的细胞组成,与肠道粘膜也近似。
其中大多数为良性,恶性粘液性囊腺癌的发生率比浆液性囊腺癌为低,约占卵巢恶性肿瘤的10%~20%。
一、诊断要点:1.粘液性囊腺瘤:(1)多见于生育年龄的妇女,以30~50岁为多。
(2)症状:肿瘤较小者无任何症状,随肿瘤增大可出现腹部肿块、腹胀、腹痛等,并可生长为人体最大的肿瘤。
中等大小的肿瘤,囊内液粘稠,比重大,较易扭转而引起腹痛。
粘液瘤自发破裂可产生腹水。
15%~25%肿瘤间质可呈黄素化反应,因而引起月经失调或绝经后出血等。
(3)体征:妇科检查于“子”“宫”一侧可触及囊性肿物,囊壁稍厚,有分叶感,表面光滑,活边,与“子”“宫”可分开。
(4)病理检查:镜下检查见肿瘤上皮为单层高柱状能产生粘液的上皮,与宫颈内膜腺上皮相似;有时可见杯状细胞;个别肿瘤与肠粘膜上皮相似。
粘液上皮细胞核小或呈半月状。
约15%~25%的肿瘤内可见间质黄素化。
2.交界性肿瘤:多发生在17~5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岁,其临床表现与上相同。
镜下检查见肿瘤上皮增生,上皮层次可增多,报道有可达三层者。
增生上皮向腔内突起,有的形成“乳”“头”,一般短而粗。
上皮细胞有轻或中度核异型表现,细胞核增大,形状不规则,染色质深,但间质无浸润。
3.粘液性囊腺癌:(1)多发生于40~60岁之间。
(2)症状:自觉腹部增大及腹内有肿块,常有下腹坠胀不适。
肿瘤由于生长迅速及广泛转移,往往出现腹水压迫症状。
压迫横膈时可引起呼吸困难、心悸;压迫膀胱及尿道时,可有尿频、排尿困难及尿潴留;压迫直肠可有大便不畅;压迫髂静脉时,可有下肢水肿等。
(3)体征:“子”“宫”外有肿块,囊性感,但软硬不均,表面凹凸不平,不活动,“子”“宫”直肠凹内可触及不规则、固定、较硬的结节状肿块。
出现腹水时,腹部叩诊有移动性浊音。
(4)病理检查:镜下检查见上皮增生,上皮细胞明显异型性,分裂活跃,间质有明显浸润。
什么是粘液性胰腺囊腺瘤
什么是粘液性胰腺囊腺瘤
粘液性胰腺囊腺瘤是一种罕见的胰腺外分泌肿瘤,占胰腺肿瘤的0.6%。
其生长缓慢,病史较长,但可恶变为胰腺囊腺癌。
其主要特征为腹胀痛或隐痛、上腹部包块,以及体重减轻、黄疸、消化道出血和胃肠道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腹痛、腹部包块等。
腹痛最早出现,可能为隐痛、胀痛或闷胀不适。
包块多位于上腹正中或左上腹部,小者仅能触及,大者可占据整个腹腔,呈圆形或椭圆形,质韧,巨大包块触之有囊样感,无触痛。
囊性肿瘤还可能导致脾脏增大、黄疸等并发症。
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小的囊腺瘤可予以摘除,大多数病人需行包括脾脏在内的胰体尾切除。
胰腺头部囊性肿瘤可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
患者应当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
粘液性胰腺囊腺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它通常生长在胰腺的囊腺上。
这种肿瘤的主要特征是其内部充满了粘液,因此得名。
粘液性胰腺囊腺瘤通常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但在某些情况下,它可能会导致胰腺炎或肠梗阻等并发症。
治疗粘液性胰腺囊腺瘤的方法取决于肿瘤的大小和位置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对于较小的肿瘤,可能不需要进行治疗,而是通过定期检查来监测其生长情况。
对于较大的肿瘤,可能需要手术切除。
在手术后,患者需要接受密切的监测,以确保肿瘤不会再次生长。
总之,了解粘液性胰腺囊腺瘤的定义、症状、并发症及治疗方法对于患者和医生来说都非常重要。
只有通过深入了解这种疾病,我们才能更好地治疗它,并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健康保障。
胰腺粘液性囊腺瘤怎么治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胰腺粘液性囊腺瘤怎么治疗导语:胰腺粘液性囊腺瘤的出现,最需要注重的就是及时的采取手术治疗,因为我们都知道这种胰腺瘤,对人体产生的威胁是非常大的,治疗切除他的腺瘤胰腺粘液性囊腺瘤的出现,最需要注重的就是及时的采取手术治疗,因为我们都知道这种胰腺瘤,对人体产生的威胁是非常大的,治疗切除他的腺瘤部位,这样对于病人而言,才可以获得最有效的治疗效果,如果自己盲目的治疗,或者没有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很容易导致病情发展,而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胰腺囊性肿瘤对化疗,放疗均不敏感,手术是惟一的治疗方法。
囊腺瘤常有完整的包膜,且好发于胰腺体尾部,小的囊腺瘤可予以摘除大多数病人需行包括脾脏在内的胰体尾切除。
囊腺癌其恶性程度较低,发展缓慢,早中期病人其病灶界限相对清楚即使与邻近脏器有粘连和浸润,也应积极行根治性切除。
胰腺头部囊性肿瘤可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当病灶累及全胰时可行根治性全胰切除术。
对于肝转移的病例,如果原发病灶能够全部切除,可同时行肝转移瘤切除,以延长生存期。
经剖腹探查并病理证实而不能切除的囊腺癌可行姑息性内、外引流以缓解症状。
浆液性囊腺瘤和良性的黏液性囊腺瘤手术切除可长期生存。
有恶变的黏液性囊腺瘤恶性程度低,长海医院报道12例囊腺癌(含8例黏液性囊腺瘤恶变)手术切除后随访6个月~8年无复发征象,最长者术后8年仍健在在完全切除的16例良性囊腺瘤(9例浆液性囊腺瘤,7例黏液性囊腺瘤)患者术后无一例复发,囊腺癌也低度恶性,生长缓慢,转移较晚,手术效果明显优于实性胰导管腺癌。
Mayo医院20例囊腺癌在全切除者5年生存率为68% 姑息性切除者14%,1996年Ridder报道的手术切除率90% 术后5年生存率56%,远比实体癌为高。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什么是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
什么是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现在各种我们都从没接触过或者从没听说过的疾病也渐渐闯入我们的生活,对于那些不常见的疾病,我们仍然也要作为日常生活的基本常识进行了解,增长一些对健康方面各种问题的了解,比如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这种疾病,那么接下来我们给大家介绍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是一种具体的什么病。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IPMN)是一种较少见的胰腺囊性肿瘤,由于对其认识不足,以往多诊断为慢性胰腺炎或黏液性囊腺瘤.IPMN 和IPMT(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tumor)是同一个疾病的称谓。
其起源于胰腺导管上皮,呈乳头状生长,分泌过多的黏液,引起主胰管和(或)分支胰管进行性扩张或囊变。
IPMN好发于老年人,最多见于6o~7o岁,男女之比约2:1。
临床症状和体征取决于导管扩张的程度和产生黏液的量。
可表现为上腹部疼痛、乏力,也可因胰液流出受阻产生慢性胰腺炎甚至急性发作的临床表现。
肿瘤可局限性生长,也可沿主胰管或分支胰管蔓延,导致相邻的主胰管或分支胰管进行性扩张。
扩张的导管内分泌大量黏液,位于胰头及钩突区的肿瘤可突入十二指肠,使黏液从扩大的十二指肠乳头流入肠腔。
显微镜下可见肿瘤内有无数的小乳头,表面覆以柱状上皮,上皮分化程度差异较大,可从不典型增生到乳头状腺瘤或腺癌,也可混合存在。
因此,有学者也用ipmt指代恶性或潜在恶性肿瘤的IPMN。
黏液性囊性肿瘤囊内也可见壁结节及分隔,但其多位于体尾部,中年女性好发,多为单一大囊或几个大囊组成圆形或卵圆形肿块,不伴主胰管扩张。
IPMN好发于老年男性,多位于胰腺钩突,主胰管不同程度扩张,二者鉴别不难。
浆液性囊腺瘤虽也可呈多发微囊样表现,但其发病年龄轻且中心可见星状纤维瘢痕及日光放射状钙化,可与IPMN鉴别。
通过以上文章的介绍,我们知道了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这种病的具体情况。
胰腺黏液性囊腺瘤的诊治进展
MC s 与其他肿 瘤性囊性 病变 ( N 常 浆液性 囊腺瘤 和导
瘘 率 、 院时 间以及死 亡率 上没有 明显差 别 i,] 肿瘤 住 a3 。在 3 4 体 积较 大 或可 能具 有恶 性侵 袭性 的情 况 下需 行 完整 的周 围淋 巴结 清扫 , 时保 脾 的胰腺 尾部切 除术 为禁忌症 。但 此 在 其他情 况下为 了避免 长期感染 和 出血等并 发症 , 脾胰 保
变认识 的不断提 高 , 现认为浆 液性和 黏液性囊 癌肿在所 有胰腺 囊性 病变 中 占 5 %一 0 0 6 %。尽管 胰 腺囊性 肿瘤 的发 生率较实 质性肿瘤 低 , 但是 随着现代影像 技术 如 C MR 或 E S的提高 和完 善 , T、 I U 胰腺囊性 肿瘤 的诊断率 比以往大 大提高 。因而 了解 胰腺黏液 性囊腺 瘤 的最 新诊 治方法对 于提 高
住 院时间 . 减小 了因外科手 术引起 的创 伤 [,] 33。 89
37 化 疗 .
现 术后继 发性糖尿 病或使 原糖 尿病情 况加重 。 外分 泌功能 不 足常表 现为脂肪 泻及体 重减 轻一旦 出现 相关并 发症 , 需 要 行包括 胰酶替代 治疗在 内 的多种治疗 方法 , 以是否行 所 扩 大手术 常常需要 根据 患者 的整体情 况 . 肿瘤 的恶性 程度 综 合决定 , 指征有 待进一步 探讨 。 其
腺 尾部切 除术常 为首选 [,] 92。当 MC s 响到胰腺 颈部或 6 N 影 近 端体部 时常行扩 大切 除术 . 这种 扩大 切除术 会影 响到正 常的胰腺 组织功 能 , 扩大 的左 半胰腺 切除术 常常 导致胰 腺 的 内分 泌和外分 泌功 能受到 影响 , 内分泌功 能不 足常 出
胰腺囊性肿瘤鉴别诊断
微囊型 寡囊型 实性型
胰体尾部多见 胰体尾部多见 与胰管无交通 多发小囊围绕中心 纤维瘢痕 CT表现为“蜂窝样” 改变,囊泡直径多 <2cm,纤维分隔明 显强化
大囊型 单囊型
胰体尾部 大囊或单囊,较 SCN囊泡少、体积 大 囊壁有张力,内有 线样纤维分隔,薄 厚不均 恶性征象:实性附 壁结节,肿瘤直径 >5cm,外周蛋壳 样钙化
化高度提示浆液性囊腺瘤。
24
CT扫描示:胰头肿瘤呈多个小囊聚集成“蜂窝”样,边缘光整,中央见小 片状钙化。
女性,56岁
微囊型浆液性囊腺瘤
女性,67岁 微囊型浆液性囊腺瘤
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
黏液性囊腺瘤 黏液性囊腺癌 多见于中年女性,好发部位为胰体尾部,可为大单囊 也可为几个大囊组成。
肿瘤的大小与恶性程度相关,直径>8cm则考虑恶性
图1������ 动脉期胰头部巨大囊实性占位, 胰管轻度扩张(短↑) ; 图2������ 动脉期胰头部巨大囊实性占位, 内可见斑片样钙化灶(长↑) , 胰 管轻度扩张(三角形) ; 图3������ 动脉期胰体尾部以囊性病变为主的巨大囊实性占位, 内可见小 片状高密度出血灶(三角形), 病变包膜完整, 强化明显(长↑) ; 图4 CT 平扫胰腺体尾部巨大囊实性占位, 内见散在斑点样钙化灶(长 ↑) 。
可能大。
胰腺黏液性肿瘤的CT表现:
典型者表现为大单囊或几个大囊组成,囊壁薄厚不均 伴强化(常<1cm),囊壁分隔菲薄呈线状,可伴钙化。 恶性者多有不规则厚壁及突入腔内的壁结节。
29
交界性黏液性囊性肿瘤
女性,45岁
胰尾部黏液性囊腺瘤
女性
CT平扫
53岁
胰尾部黏液性囊腺癌
精选右卵巢粘液性囊腺瘤是什么
右卵巢粘液性囊腺瘤是什么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右卵巢粘液性囊腺瘤,右卵巢粘液性囊腺瘤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对女性的身心和生育有着很大的影响。
那么对于这种疾病,大家了解它吗?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右卵巢粘液性囊腺瘤吧。
疾病概述此种肿瘤的内容物以往以其能溶于醋酸,有别于胃内粘液,故曾称为假粘液囊。
近年用组织化学方法检验,证实为粘蛋白,象乙酰胺基葡萄糖及其他带蛋白的碳水化合物的复合物。
由于此种肿瘤囊腔内容物以含有丰富的白蛋白与糖蛋白(属粘多糖类)为特征,故目前已通称为粘液性囊腺瘤。
覆盖瘤壁的腺体和囊腔的上皮与子宫内膜或肠粘膜类似。
这类肿瘤相当常见,约占所有卵巢肿瘤的15~25%,粘液性癌占所有卵巢癌的6~10%。
所有卵巢粘液性肿瘤中约85%为良性(粘液性囊腺瘤),交界恶性者(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癌)约占6%,浸润性癌(粘液性囊腺癌)约为9%。
粘液性囊腺瘤最常见于30~50岁,交界性肿瘤和浸润性癌最常见于40~70岁。
其中粘液性交界性囊腺癌占卵巢粘液性癌的17~52%。
右卵巢粘液性囊腺瘤患者有2~5%并发腹膜粘液瘤,多继发于囊肿破裂后,瘤细胞种植于腹膜,并形成肿瘤结节,产生大量粘液,一般不发生脏器实质浸润。
手术不易完全切除,术后甚易复发,5年存活率仅45%,肿瘤上皮高度分化,对放疗或化疗不敏感。
大家在看过我们的右卵巢粘液性囊腺瘤的介绍之后,是不是觉得对于右卵巢粘液性囊腺瘤这种疾病受益良多呢?也对右卵巢粘液性囊腺瘤这种疾病有了基本的了解,而对于患有右卵巢粘液性囊腺瘤的患者来说,就更要了解一下右卵巢粘液性囊腺瘤了。
大家也可以自己去询问医生更详细的右卵巢粘液性囊腺瘤的介绍吧。
胰腺肿瘤的分类(一)
胰腺肿瘤的分类(一)
胰腺肿瘤分类
良性胰腺肿瘤
•乳头状囊腺瘤:乳头状囊腺瘤是最常见的良性胰腺肿瘤,通常比较小且慢性生长,手术切除后通常无需进一步治疗。
•胰岛细胞瘤:胰岛细胞瘤是起源于胰岛细胞的肿瘤,多数为良性,但也有少部分为恶性。
良性胰岛细胞瘤可以通过手术切除进行治
疗。
非胰岛细胞性胰腺癌
•导管内乳头状胰腺癌(IPMN):IPMN是一种导管内增生性病变,可分为主导管型、副导管型、混合型三种,如果未及时发现和治
疗,可进一步发展为胰腺癌。
•黏液性囊腺瘤:黏液性囊腺瘤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囊腺瘤,通常为良性,但也有恶变可能。
如果肿瘤较大或引起症状,可能需要手
术切除。
•腺泡状囊腺癌:腺泡状囊腺癌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胰腺肿瘤,通常具有较好的预后。
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式。
•黏液性囊腺癌:黏液性囊腺癌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胰腺肿瘤,具有较差的预后。
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式。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胰岛细胞肿瘤(多发性内分泌腺瘤Ⅰ型):胰岛细胞肿瘤是一种神经内分泌肿瘤,多数为良性,但也有恶性可能。
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式。
•胰高糖素瘤(多发性内分泌腺瘤Ⅱ型):胰高糖素瘤是一种神经内分泌肿瘤,常伴发于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综合征。
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药物治疗和放射性治疗等。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胰腺肿瘤分类,不同类型的肿瘤具有不同的病理特点和治疗方法,确切的诊断和治疗需要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决策。
请患者及家属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什么是粘液性胰腺囊腺瘤
什么是粘液性胰腺囊腺瘤相信很多朋友对粘液性胰腺囊腺瘤这种疾病不是很了解,因此有必要为大家科普下粘液性胰腺囊腺瘤的相关知识,那么什么是粘液性胰腺囊腺瘤呢?接下来,本文就为大家介绍什么是粘液性胰腺囊腺瘤的相关内容,想要了解这些知识的朋友可以来看看哦!下面请大家看详细的介绍。
粘液性胰腺囊腺瘤是一种少见的胰腺外分泌肿瘤。
约占胰腺肿瘤的0.6%。
胰腺囊腺瘤生长缓慢,一般病史较长,可恶变为胰腺囊腺癌。
临床表现上腹胀痛或隐痛、上腹部包块是胰腺囊性肿瘤的主要特征,其次有体重减轻、黄疸、消化道出血和胃肠道症状。
一、粘液性胰腺囊腺瘤的常见症状1、腹痛腹痛是早期出现的症状,可为隐痛、胀痛或闷胀不适。
肿瘤逐渐增大可压迫胃,十二指肠、横结肠等,使其移位并出现消化道不全梗阻的症状,除腹痛外尚可伴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消化不良和体重下降等。
2、腹部包块腹部包块是主要体征。
包块多位于上腹正中或左上腹部,小者仅能触及,大者可占据整个腹腔,呈圆形或椭圆形,质韧,巨大包块触之有囊样感,无触痛。
少数位于胰头部的囊性肿瘤,因囊肿压迫胆总管而发生黄疸。
当肿瘤压迫脾静脉或侵及脾静脉时可使其发生栓塞,表现为脾脏增大并可引起胃底和食管下段静脉曲张,甚至发生呕血。
二、粘液性胰腺囊腺瘤的并发症1、囊内出血感染当囊性肿瘤囊内出血坏死感染时,可发生肿块突然增大、腹痛加剧、发热。
2、急性胰腺炎或糖尿病肿瘤压迫或侵犯主胰管导致胰液引流不畅,病人可表现为急性胰腺炎发作;肿瘤破坏胰腺实质可导致内分泌功能不全,患者出现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
3、患者可合并胆囊结石。
三、粘液性胰腺囊腺瘤的治疗方法治疗手术是粘液性胰腺囊性肿瘤惟一的治疗方法。
囊腺瘤常有完整的包膜,且好发于胰腺体尾部,小的囊腺瘤可予以摘除;大多数病人需行包括脾脏在内的胰体尾切除。
胰腺头部囊性肿瘤可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
以上就是关于什么是粘液性胰腺囊腺瘤的相关介绍,相信大家看了上面的介绍之后,对粘液性胰腺囊腺瘤的定义、症状、并发症及治疗方法已经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了。
胰腺粘液性囊性肿瘤的病因、症状及治疗方法
胰腺粘液性囊性肿瘤的病因、症状及治疗方法胰腺粘液性囊性肿瘤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对于胰腺粘液性囊性肿瘤患者来说,了解胰腺粘液性囊性肿瘤的病因、症状及治疗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接下来,本文就为大家介绍胰腺粘液性囊性肿瘤的病因、症状及治疗方法。
想要了解相关知识的朋友可以来看看哦!2010年WHO将胰腺粘液性囊性肿瘤分为3种亚型:胰腺粘液性囊性肿瘤伴低或中等级别异型增生;胰腺粘液性囊性肿瘤伴高级别异型增生;胰腺粘液性囊性肿瘤伴浸润性癌。
良性病变占绝大多数,但仍约20%可进展为癌。
近年来由于影像技术的进步及对该病认识的深入,胰腺粘液性囊性肿瘤的检出率逐渐升高。
胰腺粘液性囊性肿瘤的病因病因尚不十分清楚。
其发生与吸烟、饮酒、高脂肪和高蛋白饮食、过量饮用咖啡、环境污染及遗传因素有关;近年来的调查报告发现糖尿患者群中胰腺肿瘤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也有人注意到慢性胰腺炎患者与胰腺肿瘤的发病存在一定关系,发现慢性胰腺炎患者发生胰腺肿瘤的比例明显增高;另外还有许多因素与此病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如职业、环境、地理等。
胰腺粘液性囊性肿瘤的症状1、腹痛是早期出现的症状,可为隐痛、胀痛或闷胀不适。
肿瘤逐渐增大可压迫胃,十二指肠、横结肠等,使其移位并出现消化道不全梗阻的症状,除腹痛外尚可伴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消化不良和体重下降等。
2、腹部包块腹部包块是主要体征。
包块多位于上腹正中或左上腹部,小者仅能触及,大者可占据整个腹腔,呈圆形或椭圆形,质韧,巨大包块触之有囊样感,无触痛。
少数位于胰头部的囊性肿瘤,因囊肿压迫胆总管而发生黄疸。
当肿瘤压迫脾静脉或侵及脾静脉时可使其发生栓塞,表现为脾脏增大并可引起胃底和食管下段静脉曲张,甚至发生呕血。
胰腺粘液性囊性肿瘤的治疗方法手术是胰腺粘液性囊性肿瘤惟一的治疗方法。
囊腺瘤常有完整的包膜,且好发于胰腺体尾部,小的囊腺瘤可予以摘除;大多数患者需行包括脾脏在内的胰体尾切除。
胰腺头部囊性肿瘤可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
ipmn复查项目 -回复
ipmn复查项目-回复什么是IPMN?IPMN是胰腺粘液性囊肿(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的缩写。
它是一种胰腺肿瘤,其特征是胰腺内出现充满粘液的囊肿。
IPMN 通常生长缓慢,但有一定的恶变潜力。
它被认为是胰腺癌的前体病变之一,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IPMN的分类和特征是什么?IPMN可分为四个亚型:胰管内乳头状囊腺瘤(IPMN)-扩展型、胰管内乳头状囊腺瘤(IPMN)-非扩展型、腺瘤性IPMN和侵袭性IPMN。
其中,IPMN-扩展型和非扩展型是最常见的两种亚型。
IPMN-扩展型是指在胰腺内存在至少3个2mm以上的囊肿,并且其中至少一个囊肿呈乳头状增生。
这种类型的IPMN可以从胰管扩展到较远的部位。
IPMN-非扩展型是指在胰腺内存在至少3个囊肿,但没有乳头状增生。
这种类型的IPMN多局限于胰腺的某一部位,不会扩展到其他区域。
腺瘤性IPMN是指囊肿内没有发现癌变的细胞。
侵袭性IPMN则是指囊肿内发现了已经侵袭周围组织的癌变细胞。
IPMN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是什么?目前,IPMN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有几个影响因素被认为与其发病有关。
首先,年龄是一个重要的因素,IPMN多发生在5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
其次,吸烟、胰腺炎、糖尿病和家族史等因素也与IPMN发病有一定关系。
IPMN的发病机制涉及多个遗传和环境因素。
研究表明,一些基因突变与IPMN的发生相关。
例如,KRAS、GNAS、TP53等基因的突变在IPMN 中较为常见。
此外,慢性炎症和胰腺酶分泌不足也可能促进IPMN的发生。
IPMN的诊断方法有哪些?IPMN的诊断通常是通过胰腺影像学检查和细胞学检查。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腹部超声、CT扫描和核磁共振成像(MRI)。
这些检查可以显示胰腺内的囊肿和其特征性的形态学特点,如分支型胰管扩张和乳头状生长。
细胞学检查通常是通过胰腺针吸活检(FNA)进行的。
医生会用一根细针穿刺囊肿,并吸取囊肿内的细胞进行病理学分析。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目录12345目录 概述 组织病理学鉴别诊断小结影像学表现01概述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tumor,IPMN/IPMT)是一种较少见的胰 腺外分泌性肿瘤,具有一定的恶变潜能,起源于胰腺导管上 皮,呈乳头状生长,分泌粘液,引起主胰管或分支胰管进行 性扩张或囊变.01概述Ø 好发于老年人,60-65岁多见,男多于女;Ø 实验室检查(囊液分析):CEA、CA72-4l、淀粉酶和CA125水 平可有升高;其中CEA、CA125升高与恶性的IPMN相关;Ø 临床表现取决于导管扩张程度及产生黏液量,可有腹痛、体 重减轻、黄疸和胰腺炎等;01治疗中国胰腺囊性疾病诊治指南(2015):Ø 手术指证:主胰管型IPMN;具有以下高位因素的分支胰管型;恶变高位因素:肿瘤最大径>3cm;有壁结节;主胰管扩张>10mm;胰液细胞学检查发现高度异性细胞;引起相关症状;肿瘤快速生≥2mm/ 年;实验室检查CA199水平高于正常值;Ø 主胰管扩张5-9mm的患者如合并其他危险因素,根据情况亦可积极手术治疗;Ø 对于存在严重合并症的高危、高龄患者,若仅存在肿瘤最大径>3cm一项高危因素,则可继续观察,但随访频率应增加;Ø 最大径<3cm且不合并高危因素分支胰管型IPMN可随访观察.01形态学分型Ø根据肿瘤累及的胰管范围分为三型:Ø主胰管型:肿瘤位于主胰管内,主胰管节段性或弥漫性扩张≥3mm,不伴有多房或单房囊性病灶,70%为恶性;Ø分支胰管型:肿瘤位于分支胰管内,以胰头和钩突部多见,由多个类圆形小囊性病灶组成,呈分叶状或葡萄串状,囊性 病变与主胰管相交通,且与胰腺实质分界清楚,多为良性;Ø混合型:病灶同时累及主胰管及分支胰管02病理学表现及分型Ø 肠型:最常见. 乳头状结构较厚,最常进展为胶样癌;Ø 胰胆管型:乳头状结构相对较薄,通常进展为传统的浸润性导管癌;Ø胃型:乳头状结构短或无,导管扩张程度小;恶性转化的风险很低,通常只需要观察;Ø嗜酸细胞型:具有厚厚的乳头状连接芽和实性部分;异型性多见于高级别异型增生或原位癌.03影像学检查Ø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胰腺囊性疾病的主要手段Ø 影像学诊断应关注肿瘤的生长部位、单发或多发、病变大 小、胰管直径、病变是否与胰管相通、有无壁结节、有无 钙化等03影像学表现-主胰管型Ø主胰管弥漫性或节段性扩张,无明显狭窄,伴或不伴有胰管内分隔或乳头状突起,有强化,可有钙化,常合并胰腺不同程度萎缩;Ø常伴有十二指肠乳头增大;ØMRI:扩张的主胰管T2WI呈明显高信号,管腔内乳头状突起及囊性病变内分隔呈相对低信号,MRCP:显示扩张的胰管及其内充盈缺损男,49岁,发现胰头占位4天(IPMN,胰胆管型)浸润性癌男,72岁左上腹闷痛伴恶心4天IPMN 伴低级别异型增生,未见明显浸润02影像学表现-分支胰管型Ø典型表现为葡萄串样或分叶状囊性病变,也可表现为单个大囊; Ø 病灶多伴有条索状分隔及壁结节,可常伴有主胰管轻度扩张,Ø病灶内分隔及壁结节呈轻中度强化;Ø MRCP上可显示分支型与主胰管间的交通.女,74岁,发现上腹部肿物反复脱出1年术中诊断:胰尾破溃并出血IPMN(胰胆管型)伴出血、钙化梗死03影像学表现-混合型胰腺钩突部分支胰管扩张合并主胰管扩张,也可表现为体尾部分支胰管与主胰管扩张的组合03IPMN 伴高级别异型增生男,64岁,反复中上腹痛4年余,再发半月男,64岁,反复中上腹痛4年余,再发半月04鉴别诊断慢性胰腺炎胰腺癌 粘液性囊腺瘤 浆液性囊腺瘤04鉴别诊断-慢性胰腺炎Ø常有胰腺炎、饮酒、外伤史Ø主胰管扩张与狭窄并存,胰管常呈串珠样改变,内可有钙化,十二指肠乳头多合并炎性狭窄;Ø合并胰管假性囊肿常呈单房,囊壁薄而均匀,无壁结节,不强化,内为水样低密度;Ø主胰管型IPMN:主胰管扩张无明显狭窄,胰管内见乳头状肿块,内含粘液CT值较高. ERCP见十二指肠乳头有粘液流出是诊断关键.04男,18岁,腹部胀痛10余天02鉴别诊断-粘液性囊腺瘤相同点均起源于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均能产生大量粘蛋白并伴有乳头状突起年龄性别老年男性中年女性好发部位胰腺钩突部胰体尾部起源多在主胰管旁大分支内胰管末梢分支,常突出胰腺表面生长特点葡萄串样或分叶状囊性病变,常伴有主胰管扩张,且病变与主胰管相通,分隔及壁结节呈轻中度强化可见壁结节和分隔,可有强化,内部以大囊性结构为主,病变不与主胰管相通,主胰管不扩张女,55岁,反复左上腹痛10余天粘液性囊腺瘤04鉴别诊断-浆液性囊腺瘤Ø好发于中年女性,胰腺体尾部多见;Ø浆液性囊腺瘤与分支胰管型IPMN都可以表现为成簇的多发小囊状结构,但前者囊液内密度更低,且不与主胰管相通;Ø肿瘤中央可见日光放射状纤维瘢痕及钙化.女,47岁,体检发现胰腺肿物1天微囊性浆液性囊腺瘤04鉴别诊断-胰腺癌胰腺癌可导致主胰管远端扩张和胰腺实质萎缩,增强时,可见强化不明显的肿瘤,同时胰腺癌易侵犯周围的大血管男,52岁,上腹部不适、尿黄1月余CA199 75.505IPMN小结Ø好发于老年男性;Ø起源于胰腺导管上皮,呈乳头状生长,分泌过多黏液,引起主胰管和(或)分支胰管进行性扩张或囊变;Ø分为主胰管型、分支胰管影和混合型主胰管型:弥漫或节段性扩张,当有壁结节时,可见壁结节强化;分支胰管型:胰腺钩突部多见,表现为葡萄串样或分叶状囊性病变,病 灶内分隔及壁结节呈轻中度强化,病变与主胰管相通.谢聆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什么是粘液性胰腺囊腺瘤
导语:相信很多朋友对粘液性胰腺囊腺瘤这种疾病不是很了解,因此有必要为大家科普下粘液性胰腺囊腺瘤的相关知识,那么什么是粘液性胰腺囊腺瘤呢?
相信很多朋友对粘液性胰腺囊腺瘤这种疾病不是很了解,因此有必要为大家科普下粘液性胰腺囊腺瘤的相关知识,那么什么是粘液性胰腺囊腺瘤呢?接下来,本文就为大家介绍什么是粘液性胰腺囊腺瘤的相关内容,想要了解这些知识的朋友可以来看看哦!下面请大家看详细的介绍。
粘液性胰腺囊腺瘤是一种少见的胰腺外分泌肿瘤。
约占胰腺肿瘤的0.6%。
胰腺囊腺瘤生长缓慢,一般病史较长,可恶变为胰腺囊腺癌。
临床表现上腹胀痛或隐痛、上腹部包块是胰腺囊性肿瘤的主要特征,其次有体重减轻、黄疸、消化道出血和胃肠道症状。
一、粘液性胰腺囊腺瘤的常见症状
1、腹痛
腹痛是早期出现的症状,可为隐痛、胀痛或闷胀不适。
肿瘤逐渐增大可压迫胃,十二指肠、横结肠等,使其移位并出现消化道不全梗阻的症状,除腹痛外尚可伴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消化不良和体重下降等。
2、腹部包块
腹部包块是主要体征。
包块多位于上腹正中或左上腹部,小者仅能触及,大者可占据整个腹腔,呈圆形或椭圆形,质韧,巨大包块触之有囊样感,无触痛。
少数位于胰头部的囊性肿瘤,因囊肿压迫胆总管而发生黄疸。
当肿瘤压迫脾静脉或侵及脾静脉时可使其发生栓塞,表现为脾脏增大并可引起胃底和食管下段静脉曲张,甚至发生呕血。
二、粘液性胰腺囊腺瘤的并发症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