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中创新素质培养探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教育中创新素质培养探析

马克思说:"科学的教育的任务,是教育学生去探索创新。"培养学生

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水平是教育的本质要求。创新水平是人区别于动物

的高级标志,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探索、创新和发展是人的本能,但人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水平主要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科学价值观

引导下的后天教育的环境中培养的结果。而我国的教育体制只注重知

识的传授,而忽视创新思维和创新水平的培养,是造成我国科技人员

创新水平不足的主要原因。

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在一次教育论坛上曾指出:“中国当前最大

的问题是年轻人缺乏创新水平,这也是我们国家今后发展的瓶颈。”

尤其是在这个高度信息化、知识化的时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

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已成为时代对教育的迫切呼唤,国家发展对教育

的强烈要求。我国当前的教育现状防碍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水平的

形成和发展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因为我国人口众多,资源有限,社

会就业压力大,从社会、学校、到家长都把接收教育当做将来谋取社

会岗位的有效过程。“上学就是以后有一个好的工作”,已成为教育

者和被教育者的“心照不宣”。所以,即使我国的义务义务教育法规

定要“实施素质教育,提升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人才”是我国教育的最终目的。但是,我国当前的教育现状已经完全脱离了这个目标。从小学、中学完全变

成了应试教育,结果,大学毕业生毕业便失业,创新意识和创新水平

极差,极大地影响来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义务教育变为

应试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制度是提升国民基本素质的法律要求,《中

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条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

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升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

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可见“素质教育”是

我国义务教育的要求和目标,而现实,义务教育阶段也变成了应试教育,是为了升入更高一级的学校的应试教育。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家长

为了孩子能够升入好一点的初中,就给自己的孩子灌输“少年不用功,老大徒伤悲”的古训;学校为了在考试中比其他学校成绩好,老师、

学校都很紧张,想方设法给学生加课时和课外作业,把孩子按学习成

绩分三六九等。特别是在初中,应试教育的特征更加明显,学生的目

的是升入高中,老师的工资、奖金、绩效工资等很大一部分也和你的

学生在中考中的成绩相关;家长为了让孩子多学一些知识,让孩子参

加各种各样的学习班和补习班,增强他们对应试知识的学习。

堂上学习就是在复习,你必须在课下的学习班上和任课老师的学习班

上把所学知识学习两边,这样你才能跟上班级的进度,否则,就是掉队。现在的学生因为学习任务繁重,在小学就有近1/3的学生眼睛不好,到初中达到一半多的学生眼睛近视度在200度以上,晚上学习一

般在11点以后,学生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在学校管理上,要求学生

穿着整齐的校服,排着整齐的队伍,迈着整齐的步伐,各种问题都必

须获得一致的答案。在课堂的教学中,所有的知识都是确定无疑的,

不容许学生产生丝毫的怀疑和批判。据媒体报道:有一道作文题《雪

融化后变成什么》,标准答案是“水”,可有位学生的答案是“春天”,老师则判为错误;在科幻片《快乐星球》这部电视剧中有一场

精彩对白,是老师和一个外国学生的对话:“孔融让梨的故事知道吧?”“知道”,“假如你是孔融,你拿大的还是小的?”“大的”,“错误,你应该象孔融一样拿小的,知道吗”,“你问的是我不是孔融,我就想要大的,有什么错?”。这段对话显示了中国教育和西方

教育的不同,中国教育追求的是统一答案,要求一致性,不允许有不

同意见。这种教育观点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青少年时期是人

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育的关键时期,这时产生的意识、形成的思维、

养成的水平会对人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

如果不能在青少年世界观和人生观萌芽的关键时期来培养他们的创新

思维和创新意识,一旦形成思维定势,以后很难改变。学生探索的本能、求异的心理、本能的好奇等创新因素在这样的学习和生活氛围中

就被排斥、压抑甚至磨灭。传统的功利的教育观点和教育模式不认同

学生的创新思想,使学生先天具有的求新求异的创新素质被扼杀在思

维的摇篮中,这种教育思想代代嫡传形成“共识”,很难改变。所以,我国的义务教育制度是科学的,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就变成了应试

学习、纯知识的掌握,学生学习知识就是为了应付考试,就是为了进

入好的高中。所以,考什么就学什么,且追求准确唯一的答案。

这样的教育现状和我国的义务教育法所规定的“素质教育”的教育目

标是相悖的,是典型的机械学习、八股式的学习,培养出来的学生只

会考试,不会创新,将来很难适合日益发展的社会变化。这也是为什

么在中国本土没有出现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缘故。中国人的模仿水平一流,但创新素质和创新水平不敢恭维,这和中国不提倡创新的教育现

实密不可分。只有社会改变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衡量标准,学校、

教师、家长改变对教育和学习的本质的理解,才能促使学生的求知欲

和潜能发挥,才能使教师在教学内容、方式和手段上重新探讨,引导

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水平的训练,面向未知而主动地扩展视野,最终

实现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

中小学教育中创新素质培养探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