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创新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创新教育

广南县曙光乡中心学校普应丽

内容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新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特征和手段,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学以致用,永远是教育的直接目的,让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创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也是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的最基本要求,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21世纪是竞争的社会,社会需要开放型的人才,因循守旧、墨守陈规,将没有出路,要想祖国立于不败之地,未来中国的花朵唯有创新。

关键词:培养学生兴趣创新能力

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石。”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际竞争日益加剧,而一个国家要屹立于民族之林就必须造就敢于创新和善于创新的创新型人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具备了这种人才和精神,才能抢占科技制高点,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根本途径在于教育,这种教育贯穿于学生成长的各个环节。那么,如何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在学校这块热土上,要想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教师要具有创新能力是最关键的。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中起着重要作用,没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就培养不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作为基础教育的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

力,只有充分体现学校教学活动,才能释放出巨大的力量。如果说学校教育是创新的土壤,那么学生就是“花朵”,教师就是“园丁”,能否把这些花朵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的一代,这与园丁的思想道德,认识水平,教研能力及自我的创新精神密切相关,因此,时代呼唤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呼唤高素质教师。学生的学习环境特别重要,需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实际情况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学校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良好的环境是造就万物生生不息的重要因素。课堂教学要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课堂活跃起来,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教师往往忽略学生的能动性,把学生当作按照指令动作的机器人,使学生被动地进行学习活动,违背了客观规律,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更谈不上能力的培养。因此,有必要构建宽松、和谐、民主的创新性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过去“满堂灌”、“一言堂”的传统模式。

教学目标既作用于教师的教,又作用于学生的学。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是自身的需要,从而形成强烈的达标意识。教师要恰当的选择切入点,通过生动的描述,真实的实物演示,有趣的游戏活动,直观的视听手段等,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又一个学习情景,使学生在众多的学习材料中,明确学什么,怎么学,达到什么要求,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从认知、能力、情感三个方面训练目标,确定学习重点,选择良好的学习方法,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一、教师的思想、认识水平是创新教育的前提

正所谓“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有长流水”。教师的知识结构是创新教育的源泉,现代科技日新月异,时代的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个教师不仅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还要树立终身教育的思想,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拓宽视野,做到不仅“业精”而且“识博”,不仅一专多能而且多专多能,使自己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形成自己永不枯竭的知识源泉。

今天的教师只有不断进行知识的补充更新,才会有深厚的知识底蕴,才能为科学地传播知识提供保证,才会有“师高弟子强”的教学效果。反之,如果一味地循规守旧,固步自封,终日沉醉在自我意识中,不积极开拓进取,在优胜劣汰的社会中,就会逐步淘汰出教师队伍。

第二、教师的创新意识和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实现创新教育的关键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老师的引导、点拨,是为了达到哦不需要教的目的。所谓不需要教,就是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具有很强的自觉性和自学能力,从而学会学习,只有学会学习,才能学会创新,学会创造。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在提高全民素质及创新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育的关键,这也是广大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因此每个教师除了具备精湛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有较强的教研能力,精湛的教学技巧,高超的教学艺术,去诱发学生的创新活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去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让学生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第三、生与生和师生之间相互评价。

评价的方式可以有许多种,比如师对生、生对师、学生与学生以及自我评价,也可以是师生共同合作做出评价,在评价中可以使学生自己正确认识自我,评价应该是互助的,是情感上的共鸣。

因此,教师要在多向交流中及时抓住反馈信息,注意引导学生参与评价,鼓励学生“异想天开”、“标新立异”,对与众不同者多多赞扬,使学生在交流中体会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并学会自我调控,在向他人学习时完善自我,获得成功的喜悦。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创新思维。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歌德说过:“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可见兴趣对于学习者来说有着非凡的意义,兴趣被激发出来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就大大提高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于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想象能力,而创新思维起着关键作用,它是思维的最高水平,是开拓新领域的主要过程,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必须以扎实的双基训练为基础。

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时,教师应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果学生缺乏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突然采用能力较强的教学方法,学生势必会被远

远抛在后头。如果缺乏良好的基础,则有空中楼阁之意。要想使学生的学习取得成绩,获得成功,首要的是树立信心和勇气,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不例外。在日常生活学习过程中,当学生小有成绩时,要及时给予表扬,使学生的创造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允许学生进行长时间的尝试,尝试阶段教师应给予指导,使之科学合理分析、推断,最大限度的取得成功。

第二、培养创新能力,把自由还给学生

学生要创新,就得有自由。陶行知先生认为,要培育人才须要“六大解放”:解放学生头脑,使其能想;解放学生的双手,使其能干;解放学生的嘴巴,使其有提问题的自由,从不许说话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空间,使其接触大自然,从鸟笼似的学校中解放出来………“大胆生疑,有所创新,是创新型人才的一种宝贵品质”。教师应该注意学生这种品质的培养, 营造民主宽松的氛围,使学生消除紧张心理,鼓励他们大胆质疑,勇于发问,在学习中发挥自己内在的潜力,培养发展各种能力,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因此,我们还自由给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何愁不能培养。

三、父母要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创新氛围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识创造之人。”

第一、家长要尊重孩子的兴趣和好奇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