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重要性指标研究

合集下载

高职院校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评价机制研究

高职院校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评价机制研究
价方法研 究” ( 编号 : L Z Y 1 3 2 0 6 ) 以及 辽 宁机 电职业技 术 学院 2 0 1 3年科研基金项 目“ 辽 宁机 电职 业技 术 学院 学生职 业核 心能 力发展现状 、 问题 及对 策研 究”( 编号 : 2 0 1 3 0 2 0 ) 的阶段
业核心能力 主要包 括基 础核 心能力 、 拓 展核 心能 力、 延 伸核 心能力三部 分 。其 中基础 核 心能 力包 括 职业 沟 通 、 团 队合 作、 自我管理 。拓展核 心能力包括解决 问题 、 创新 创业 、 信 息 处理 。延伸 核心能力包括礼仪 运用 、 演讲 与 口才 、 营销能力 、
2 . 3 评价 方法多为定性 , 很少做 较为准确的定量评价
目前 , 在职业 院校的职业 核心能力培养 方面做评价 无论 是教师 、 学生还 是企业 、 社会 , 多半 会用 “ 工作认 真负责 、 为人
基 金项 目: 中国机 械 工业教 育 协会 2 0 1 2年 度职 业教 育
课 题“ 高职 学 生 职 业 核 心 能 力测 评 及 培 养研 究 ” ( 编号: z 】 J ) ( 1 2 Z Y 0 1 0 ) 和辽 宁省职 业技 术 教 育 学会 科 研 规 划项 目 “ 高职 院校 以提 高学生综合 素质 和职业能力为核心 的教 学评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0 9— 2 0
效的合作来完成任务 。在这个任务 中 , 过程 步骤很重要 。如 果采 取的方式不对 , 即便 勉强达 到 了最后 的 目的 , 也 不能算

把培养评价主要指 向最终 的结果 。
中图分类号 : G 6 4 2 . 0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4- 6 3 4 1 ( 2 0 1 3 ) 0 6- 0 0 7 8一 o 2

高职院校学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培养对策论文

高职院校学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培养对策论文

高职院校学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培养对策摘要:文章以核心能力理论和教育理论为基础,系统界定高职院校学生核心能力的基本内涵;分析影响学生核心能力的要素维度,构建了高职院校学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针对性地提出了培养学生核心能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培养对策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持续转型,能力本位的评价机制逐步成为社会衡量人才的根本价值取向,现代企业越来越需要素质高、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这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新的、高的要求。

高职院校如何准确定位和把握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和宗旨,探究塑造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职院校学生核心能力内涵及特征“核心能力”的概念是伴随着知识经济的产生而出现的,最早由美国管理学家普拉哈拉德(g. k. prahalad)和哈默尔(gary hamel)提出。

其本质内涵强调事物持续专注于塑造和提升动态感知、调整和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在演变过程中提升事物在各阶段各层级所表现出的价值特征。

近年来,“核心能力”理论不断被引入到教育、统计、项目管理等领域,有效丰富了其的内涵和外延特征。

(一)高职学生核心能力内涵高职教育旨在构建以职业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为主导的能力框架,集中打造围绕“素质”和“能力”并举的高职教育教学范式 [1]。

当前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和定义,已经完全突破传统以单一理论知识获取量为衡量标准的惯性思维,更加注重对知识获取程度、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于一体的自主性学习能力的评估。

针对高职院校秉承“就业导向”的办学宗旨,高职学生更应挖掘有利于增强自身能力的关键性因素,并由此塑造核心能力。

本文将高职院校学生核心能力界定为:高职院校学生核心能力指蕴含于学生能力内质中的关键性因素,能促使高职学生在面对社会竞争中占据优势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专业能力。

(二)高职学生核心能力特征从高职学生能力系统的划分角度来看,学生核心能力处于能力系统中的核心层,能够为学生带来核心价值和持续竞争优势,其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核心价值性。

高职院校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初探

高职院校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初探
力 的确 定 源 于 素 质 能 力要 求 , 是 专 业
人 才 满 足 社 会 需 求 的 具 体 体 现 。2,高职 学生如何 获得专业核 心能力,凸现 自 己在人才市场 上的竞争优 势和 工作实 践 中的持续 竞争能 力,是 目前摆在高
职 院 校 面 前 一项 重 要 的任 务 。 那 么 , 我 们 如 何 才 能培 养 高 职 学 生 的 专 业 核 心能力呢?
拉德 ( . . r h Id 和 哈默 尔 (a y cKPaaa ) G r Hm 1 a e )于 19 9 0年 首 次 在 《 佛 商 业 哈 评 论 》 提 出 ,他 们 认 为 , 核 心 能 力 是 能 给 一 家 公 司 带来 特 色 的 、 成 文 或 不 成 文 的 技 巧 、 能 力 以 及 知 识 组 合 , 它 具 有 独 特 和 不 易模 仿 的 特 点 ,能 给 顾 客创 造 巨大 的 价 值 ,给 公 司 创 造 良好
优势和新事业发展的基础 。 假 如 能 够 借 鉴 并 拓 展 普 拉 哈 拉
德 ( . . r h d C K P a a a )和 哈 默 尔 (a y I G r
要求 ,进 而确定将要 培养的人才素质
和 能 力 , 是 “ 业 一 企 业一 职 业 一 岗 行
位 ”逻辑 推演的结果 。而 专业核心 能
生 能在某一专业领域 保持领先地位 ; 第三 ,专业 核心 能力可以确保学生 能 在 专 业 的 不 同层 次 和 方 向找 到 其合
适 的位 置 。
等几方面的 内容 。培 养 目标的确立 一
般要 在 分 析 区域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状 况 的
基础 上,具体考察特 定行业和领域 的

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核心能力的研究

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核心能力的研究

种最基本 的能力 , 普适性是它最主要的特 点。

同 发 展 , 学 生 为媒 介 , 切 了学 校 和 企 业 的 联 系 , 时 促 进 了 以 密 同 学 校 和 企 业 的 发 展 , 通 过 企 业 的融 合 , 学 生 走 进 并适 应 了 又 使 三 、 心 能 力 的 开发 核 在 高职 教育 过程 中 , 知 识 、 力 和 素 质 的 划 分 是 相 对 的 , 对 能
境等诸多方面的影响, 个体之间会存在较大 的差异 。() 5 核心能 的 能力 等 。听课 能 力 : 是指 学生 在 一 定 环 境 下 , 取 教 师 的对 知 听 力开发不 是一 门简单 的课程或单一 的技能训练 , 而有意识地通 识讲解 、 察教师对技 能的演示 , 观 从而理解 、 掌握 , 而形成 自 进 过长期的工作学 习和社会实 践, 或者专 门的心理调整或人格方 己的知识和技能 , 听课能力对于每个学生的具体表现可能是不 面的训练, 以有效地 改变人 的核心 能力 , 可 提高核心 能力 的素 同 , 与学 生 个 人 的 学 习 方法 有 关 。自学 能 力 : 学 生 在学 习或 这 是

步 明确 教 育 教 学 的宗 旨 , 实“ 业 教 育 就 是 就 业 教 育 ” 落 职 的指 作) 活动中 , 能根据学 习过程 、 实践 ( 工作) 岗位和个人发展 的需
导 思 想 , 核 心 能 力 的培 养 贯 穿 于 高 职 教 育 的全 过 程 中 , 而 要 , 定 学 习 目标 和 计划 , 活 运 用 各 种 有 效 的学 习方 法 , 善 把 从 确 灵 并
能力, 分析 了核 心能力对提 高学生就业能力、 缩短学生对 职业 岗位 的适应时 间和 自我发展 的作用 , 出了自己的见解。 提

浅谈如何构建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观

浅谈如何构建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观


条件 。 你 的分数要 好 , 这是肯 定的, 但 你也要具备 比课本知识 多得多 的各种 技能 。” 从 文中 的表述 可见 , ” 软技能 ” 其实就是我们 今天所提到 的” 职 业核 心能力 ” , 如需从业 者通过发挥 其专业技能走 向成 功, 具有职业核 心能 力是必 备基础 。 这 就要求各行业 各企业在制定 自己的职业 岗位 入职标 准时 , 在 已有对专业技 能的要求外 , 更应考虑对 其职 业核心能力 的入门 要求 , 为 高职学校 的培 养 目标确立一种硬标 准, 更为高职在校学 生确立 种对 职业核心 能力的关注度 、 重视度和养成 的迫切 性。 2 . 职 业技 能考核 标准应包含 对职业核心能力 的考 核 《 中共中央 国务 院关于深化教育 改革全 面推进 素质教育 的决定》 指 出, ” 在全社会 实行学业证 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 重的制度” 。 职业 资格证 书制度 是指按照 国家制定 的职业 技能标准或任职 资格 条件 , 通过 政府 认定 的考核鉴定机构 , 对劳动者 的技 能水平或职 业资格进行客观 公正、 科学规 范的评价和 鉴定 , 对合格 者授予相应 的国家职 业资格证 书。持 国家 职业证 书的工种有 9 0个 。它通过职业技 能鉴定对 从业者 的职业 技 能水平进行考核 ,属于标准 参照型考试 。它 由考 试考核机构对 劳动 者从事 某种职业所应 掌握的技术理论知识 和实际操 作能力做 出客观的 测量和 评价 。以会 计从业 资格 证考试为例 , 其考试 科 目为《 财经法 规及 职业道 德》 、 《 会计基 础》 、 《 初级会计 电算化》 , 主要考 核从业者 的职 业道 德、 从 业基础知 识和专业技 能, 而鲜有对职业核心 能力的考核要 求, 这 种考核 标准的导 向, 导致了学 院、 学生 、 社会 从业 者都只专职业道 德、 职 业理 论知识 , 只重专业 技能而轻职业核心 能力, 其隐患将在公 司成 长壮 大和 从业者 的事业 成功之道 上逐渐显现。 ( 二) 学校 明确 培养 目标 1 . 学校培养 目 标 中明确职 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要求 高职学 院根据 教育部 《 关 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 教育教学质量 的若 干意 见》 ( 教高( 2 0 0 6 ) 1 6 号) 和教育部 《 关于制订高职 高专教育专 业教学 计划 的原则意 见》 ( 教高 ( 2 0 0 0 ) 2号) 文件 精神 , 每年会 根据市场 需求进 行调研 ,来 编制各专业 的人才培养方案 ,确定人才培 养 目标 。以我院 2 0 l 2 年文秘 专业培养 目 标为例 : ” 本专业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要 求相适 应 , 德、 智、 体、 美 等方面全面发展 , 系统 掌握速 录及其他行 业和 企业相应 岗位必备基本理 论和专业 知识 , 具有较强的 电脑速录、 办文、 办 会、 办事等职业技 能, 具有较强 的学习能力、 实践能力和就业创业 能力, 具有 良好 的秘书职业道德和综合职业素养 , 能从事秘书、 速录员等工作 , 能适应 生产 、 建设、 服务和管理 一线需要 的高端技 能型专门人才 。 ” 并未 完全将职业核心能力 的培养于 目 标 中明确 , 那么对毕业生职业核心能力 的达标 也就没有 了硬性 要求 。如若在各专业 的人才培养方案 中明确提 出职业核心 能力的培养 目 标, 定位 明确 , 则课程的设置亦会 为培养 目 标 服务 , 学生 心 目中也会 明晰 自己将被培养成具有何种特 质的人才 。 2 . 课程设置改革 中专 门开设 职业核心能力课程 按 照人才培养 目标 的要求 ,目前�

高职院校学生关键能力的相关研究

高职院校学生关键能力的相关研究

高职院校学生关键能力的相关研究黄滢【摘要】高职教育要特别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除了一般意义上的职业技能以外,尤其应重视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

研究者对关键能力兴起的背景、概念、培养策略和评价方式等问题进行了一些有意义的探讨。

【期刊名称】《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年(卷),期】2016(018)002【总页数】3页(P69-71)【关键词】关键能力;高职教育;研究【作者】黄滢【作者单位】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人文艺术系,江苏南通 226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718.5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星月异,劳动力结构和社会产业结构出现根本性的变化,随之带来社会职业的变换。

据美国就业部门称,自70年代以来,约有三分之一的劳动力每五年就变换职业。

如果劳动者只具备单一的职业技能很难胜任未来职场的工作。

因此,劳动者在心理上、职业技能上都应该具备面对这种变化的能力。

传统的以“技术为中心”“种类少”“大批量生产方式”为特征的泰勒主义劳动组织形式不再适应多变的市场要求,另一种精益模式——“以人为中心”模式应运而生,其核心是企业采用团队合作方式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充分调动工人的生产积极性,激发人的潜能[1]。

面对这种形势,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出现了新的变化。

社会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功能,过去那种主要培训学生特定职业技能的高职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

1972年德国联邦劳动力市场专家梅腾斯在题为《职业适应性研究概览》的报告中第一次提出“关键能力”的概念,并将关键能力看成是“促进社会变革的一种策略”[2]。

在职业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应该培养学生除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外的能力,即劳动组织发生变化时,劳动者仍然具备的一种职业能力。

这种能力能够帮助劳动者成功应对多变的市场环境,当职业需求发生变化时,重新获取新的就业机会,这种能力被称为跨职业能力,也叫“关键能力”。

梅腾斯的观点提出后在世界各国引起巨大反响,中、美、德、日等国家纷纷对关键能力展开研究,并将关键能力的培养作为本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目标。

以学生为主体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以绍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以学生为主体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以绍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进 行 了设计与 实践 , 力图用“ 以生为本” 的教 育理念 , 实现 高职 院校 高素质 、 技 能型人才的培养 目标。
关键词 :职业核心能力 ;综合素质 ;能力培养
中图分 类号 :G 7 1 8 .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2— 6 1 2 x ( 2 0 1 3 ) 0 9— 0 1 2 2— 0 4
“ 十二 五 ” 期 间 国家 把 发 展 职 业 教 育 作 为 推 动 经 济发展 、 促 进就 业 、 改善 民生 、 解决“ 三农” 问题 的 重 要途 径 , 而开展 学 生 综 合 素 质 与 能力 培 养 工 作 是 其 中的重 要 一 环 。大 力 加 强 学 生 基 本 能 力 素 质 培 养、 构建 适合 学生 自身素质 能 力提 升 的培养模 式 , 已 经 非常 迫 切 地 摆 在 高 职 院 校 的 面 前 。2 0 1 1—2 0 1 2 年, 我校 实施 了以学 生为 主体 、 以职 业核 心 能力 为导
以绍 兴职 业 技术 学院 为例
王晓 笛 , 魏王懂 , 宋 芳琴
( 绍兴职业技术学 院, 浙江绍兴 3 1 2 0 0 0 )

要 :高职 院校 的人 才培 养模 式始终围绕“ 素质” 与“ 能力 ” 两个 中心 , 提 出 了高职 学生的职 业核 心 能力要
求。通过对我校学生职业能 力的培养 实践 与分析 , 并结合 学生特 点和 劳动力 市场的 需求, 对 学生的职 业核心 能力
很多 学校 在 学 生 的培 养 上 , 往往 “ 按 章办 事 ” 、 固守 陈规 , 局 限于单 一方 式 、 单 向路 径来 开展 学生综 合素 质与 能力 培养 , 所 设 计 载 体 和学 生 自身 情 况 匹 配度 不高 、 学生 对学 校所设 计 载体认 同度 不高 , 学生 只是 一个 被动接 受 或 参 与 的角 色 , 没 有 真 正 发挥 出

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评价体系研究

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评价体系研究
高 职 学 职 业 核 心 能 力 评 价 体 系 研 究 生
汪 小祥
( 州 信 息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外 国语 学 院 , 苏 常 州 常 江
摘 要 : 充 分 调 研 的 基 础 上 . 文 指 出 高职 学 生 的 职 在 本 业 核 心 能 力评 价体 系主 要 、此 外 , 高职 学 生还 应 具备 组 织 管 理 能 力 、 新 能 创
236 ) 1 14
力 、 息 能 力和 可持 续 发 展 能 力 等 。 信 关键 词 : 职 学 生 职 业核 心 能 力 评 价 体 系 高
1引 言 .
职 核 , 力 是 在 人 们 工 作 和生 活 巾 取 得 成 功 所 必 需 的 I能 L 基 本 能 力 , 可 以让 人 自信 和 成 功 地 展 示 自 己 , 根 据 具 体 情 它 并 况 进 行 选 择 和 应 用 。职 业 核 心 能 力 已 经 成 为 人 们 就 业 和 再 就 业 所 必 备 的 能 力 .也 是 提 高 大 、巾 专 在 校 生 竞 争 力 的 重 要 手 段 。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是 在 高 级 中等 教育 基 础 上 实 施 的 高 等 教 育 阶 段 的 职 业教 育 , 等 职 业 教 育 主 要 培 养 实 用 型 、 能 型 专 业 高 技 技 术 人 员 、 营 与 管 理 人 员 、 务 人 员 等 …。 当今 社 会 竞 争 无 经 服 处 , 了在 今 后 的 就 业 和 T 作 竞 争 中立 于 不 败 之 地 . 职 为 高 学 生 麻 该 具 备 较 强 的职 业 核 心 能 力 , 于 此 . 常 有 必 要 建 立 鉴 非
3评 估 效 率 低 下 . 政 府 是 评 估 的 唯 一 主 体 , 有 明显 的权 威 性 。 带 高校 对 政 府 白上 而下 的评 估 结 果 只 能 消 极 地 接 受 . 于 被 动 的地 位 . 样 处 这 对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改进难以起到真正的作用。 ( ) 三 市场 在 高等 教 育质 量 保 障 中的 作 用不 强 . . 门忡 评 估 机 构 是 一 种 社 会 机 构 ,政 府 职 能 部 门把 教 育 评 估 看 作 是 一 种 既 定 利 益 而 不愿 委 托 给 社 会 机 构 专 门性 评 估机构要解决不少“ 生存 ” 问题 , 如 接 受 委 托 问 题 、 行 政 部 例 与 门的关系问题 、 估市场 开发问题 等 , 有政府 转变职能 , 评 只 形 成 具 有 市 场 主 体 地 位 的 各评 估 机 构 之 间 相 互 竞 争 与 合 作 的评 估 市 场 , 些 问 题 才 能得 到解 决 这 ( ) 量保 障机 构 职 能 重 叠 , 置 分散 。 四 质 设 日前 ,我 国各 级 各 类 高 等 教 育 质 量 外 部 保 障 机 构 还 没 有 形 成 一个 分 丁 明确 的有 机 整 体 ,有 些 组 织 之 间在 职 能 上还 存 在 一 定 的 交 叉 与重 叠 。 且 , 而 国家 没 有 统 筹 规 划 专 业评 估 机 构 的 没置 , 有 按 大 区 设 立 评 估 组 织 , 得 专 业 评 估 机 构 多 而 分 没 使 散 。 外 , 论 是 政 府 评 估 机 构 , 是各 专 业 评 估 机 构 , 另 无 还 其专 业 化程 度不高, 色不强。 特 四 、 全 高 等 教 育 质 量 外 部保 障体 系 的对 策 健 我 同 高等 教 育 质量 外 部 保 障 经 历 了从 无 到 有 再 到 制度 化 的过 程 。 借鉴 发达 国 家 的 改 革 经 验 , 合 我 国 的 实 际 , 全 我 结 健 国 高 等 教 育质 量 外 部保 障 体 系 ,是 当前 我 国高 等 教 育 改 革 的 项 紧迫 任务 。 ( ) 强 立 法 , 评 估 和 保 障 . 作 有 法 可依 . 章 可循 。 一 加 使 Y - 有 我们 应依 据 《 育法 》 《 等 教 育 法 》 以及 我 国高 等 教 育 教 、高 , 的发 展 方 针 和政 策 , 收 其 他 国家 质 量 保 障 的 法 治 经 验 , 合 吸 结 我 国 高 等 教育 质 量 保 障 的 理 论 和 实 践 , 《 通 高 等学 校评 估 对 普 暂 行 规 定 》 行 修 改 和 完 善 , 政 府 、 会 与 高 校 在 质 量 保 障 进 对 社 中 的 职 责 与权 限加 以 界 定 和 规 范 .从 法 律 上 健 全 具 有 中 国 特 色 的 高 等 教育 质 量 外 部 保 障机 制 ( ) 变政 府 职 能 , 高 外 部 保 障 组 织 体 系 的 自主 性 和 二 转 提

职业核心能力在职业教育中的培养

职业核心能力在职业教育中的培养

探讨职业核心能力在职业教育中的培养途径(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教务处,湖南长沙410200)我国高职教育已在高等教育中占有半壁江山,每年的高职毕业生数量庞大,虽然高职生在专业上的实际动手能力比较强,但和现在的庞大的就业大军相比,高职学生在就业市场上还是表现出了明显的弱势。

除了专业基础不扎实之外,在与人交流、合作、解决问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创新、责任感及自我学习等综合素质方面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欠缺,而承载这些素质的基础就是职业核心能力。

1 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必要性职业核心能力又称为职业关键能力和职业通用能力,是指任何职业或行业工作都需要的、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可转移性的、且在职业活动中起支配和主导作用的能力。

我国人社部界定为:与人交流、信息处理、数字应用、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提高、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八大方面的职业核心能力模块。

如何让职业核心能力伴随一个人的终身,成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也是支撑劳动者在职业或岗位上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能力或才干的关键能力。

而正是这种能力的缺乏,严重影响着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

加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是当代国际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主流趋势,是国家倡导的能力本位的有效载体,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措施。

核心能力的提升和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培训在我国刚刚起步。

澳大利亚的培训包计划、德国的行动导向教学方法无疑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我们可以从中汲取其可取之处,结合我国的国情,对现有的提升职业核心能力的途径和方法进行改革创新,探索出一些适合我国国情的有效提升学员的职业核心能力的具体方法,完善和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

我们以本校的教学改革为切入点,从高职教育的领域开展实践教学研究,探索培养学员的职业核心能力的不同途径和有效方法。

2 加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途径“职业核心能力”自上个世纪70年代初由德国的梅腾斯提出,至今已有近四十年的时间,他把职业人需要的能力分为: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后两者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职业核心能力。

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研究

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研究
圜翟圈
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研究
李旭芳
( 武汉船舶 职业 技术学 院
湖北 武汉 4 3 0 0 5 0 )
【 摘要】职业核 心能 力培 养是 高职 院校教 育教 学的根 本任 务,本文从 职业核 心能 力的定义 出发 ,分 析 了高职 院校 大学生职业核心 能力,并提 出 了培 养高职 院校 大学生职业核心 能力的有 效途径 与方法。 【 关键词】高职 院校 职业核心 能力 研 究 【 中图分类号 】G 7 1 8 . 5 【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编号】1 0 0 9 —5 5 4 9( 2 0 1 4 )0 1 —0 1 8 2一O 2
当今 ,用人 单位 对 员工 的要求 除 了体现 在较 为 扎实 的 专业技能之外 ,更多的体现在与人 交流 、合作 、解决 问题 、 对 社会 的适应 能力、创新 、责任感及 自我学习等综合素质 方 面 ,而承 载这 些素 质 的基础 就是职 业 核心 能力 。作 为 以培 养高素质技 能型 人才为 己任 的高职 院校 ,必须适应企业 的需 求 ,深化教育 改革,在强调学 生职 业岗位能力培养 的同时, 着 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

职业核心能 力的定 义
职 业核 心能 力 ,即职 业关 键 能力 ,是指 人们 在 职业 生 涯 中除 岗位专业 能力之外 的基本 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 的 发 展 , 是 伴 随人 终 身 的 可 持 续 发 展 能 力 。 职 业 核 心 能力 包 括 了 两 类 基 本 能力 , 一 类 是职业方法 能力: 1 9理 自律 、 自我学习、信息处理 、数字 应 用 等 ;一 类 是 职 业 社 会 能 力 :交 流 表 达 、团 队合 作 、评 判 创 新、外语应用 、吃苦耐劳 、应 急应变等能力 。这些 都是在 个开放 的社会 生活 中必须具 备的基本能力 ,具有普遍 适用 性 、相通 性、可转移性等特点 。

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及其标准体系建构研究

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及其标准体系建构研究

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及其标准体系建构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中职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评价及其标准体系建构。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职业教育在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职学生作为职业教育的主要对象,其职业核心素养的培养和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首先对职业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界定,分析中职学生应具备的职业核心素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职业核心素养评价体系和标准体系,以期为中职学生的职业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文章将首先梳理国内外关于职业核心素养的相关研究,明确职业核心素养的概念和内涵,阐述其对于中职学生职业发展的重要性。

接着,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和实际需求,分析他们应具备的职业核心素养,包括专业知识与技能、职业道德与素养、沟通与协作能力、创新能力与创业精神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探讨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职业核心素养评价体系和标准体系,包括评价原则、评价内容、评价方法等方面,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文章将总结研究成果,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期促进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提升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改进。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理解和认识,为中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文献综述在探讨《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及其标准体系建构研究》这一课题时,文献综述是构建理论框架和提出研究假设的基础。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和评价,我们可以发现,职业核心素养的评价及其标准体系建构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国外对于职业核心素养的研究起步较早,主要集中在职业技能、职业态度、职业道德等方面。

例如,美国在其职业教育体系中,强调了批判性思维、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等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被视为职业成功的关键要素。

欧洲则提出了“关键能力”的概念,包括自我学习、问题解决、数字素养等,这些能力被认为是未来职业生涯中不可或缺的核心素养。

《2024年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及其标准体系建构研究》范文

《2024年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及其标准体系建构研究》范文

《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及其标准体系建构研究》篇一一、引言在当今社会,随着教育理念的进步与职场需求的演变,对于中职学生的教育要求不再局限于基础知识的传授,而是更加注重其职业核心素养的培养。

职业核心素养是指中职学生在其专业领域内所应具备的,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等在内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因此,对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评价及其标准体系的建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二、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内涵中职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包括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职业发展的基础。

2. 职业素养与态度:包括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团队协作、沟通能力等,是职业发展的关键。

3. 创新思维与能力:包括创新思维、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是职业发展中的核心竞争力。

4. 终身学习与自我发展:包括自主学习、持续学习、自我提升等能力,是适应职场变化的重要保障。

三、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的必要性对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评价是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也是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

评价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反映教育质量:通过评价可以了解中职学生在职业核心素养方面的掌握情况,从而反映教育质量。

2. 指导教育教学:评价结果可以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帮助教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促进学生发展:评价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制定个人发展计划。

四、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的标准体系建构为了科学、客观地评价中职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需要构建一套完整的标准体系。

该标准体系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中职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内涵,制定具体的评价指标,包括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职业素养与态度、创新思维与能力、终身学习与自我发展等方面。

2. 评价方法:采用多种评价方法相结合,包括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等,以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

高职学生核心能力:概念要素与基本特征

高职学生核心能力:概念要素与基本特征

高职学生核心能力:概念要素与基本特征
高职学生核心能力是指在高职教育过程中,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系列能力,它包括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等。

高职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是高职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及未来就业发展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将从概念要素和基本特征两个方面来探讨高职学生核心能力。

一、概念要素
1.1 核心能力的定义
高职学生核心能力的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综合素质:学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包括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3)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高职学生的重要能力之一,它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等。

(5)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学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包括人际交往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

二、基本特征
2.1 专业技能是核心
在高职学生核心能力中,专业技能是其基本特征之一。

高职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才能胜任未来的工作岗位。

这也是高职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2.2 综合素质提升是重点
高职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中,综合素质提升是重点之一。

学校应该通过课程设置、教学手段等方式,帮助学生提升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2.3 创新能力是核心竞争力
在当前社会中,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高职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这也是高职学校在培养学生时所应重视的。

2.4 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不可忽视
高职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需要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

学校应该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学生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的培养。

论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途径

论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途径

论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途径高职院校(即高等职业院校)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机构,其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途径是其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如何有效地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已成为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的相关培养途径进行探讨。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现状分析1. 职业核心能力的定义与要求职业核心能力是指在特定的职业背景下,具备的基本的、不可或缺的、关乎职业成功的能力。

包括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职业素养等。

在高职院校中,大学生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意识和跨学科合作能力。

2. 现有的培养途径存在的问题在当前的高职院校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首先是教学手段单一,主要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缺乏实践操作的机会;其次是实习实践机会不足,学生很难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锻炼自己的职业核心能力;再者是学校对职业培养的关注不足,很多学校更加关注学生的就业率,而忽略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途径1. 强化实践教学实践是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的关键环节,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教学。

这包括开设实验课程、实训课程,组织实践教学活动等。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们可以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加强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提高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有效途径。

高职院校应该积极与企业达成合作关系,提供实习实践机会给学生。

学生通过参与实际项目,了解企业的运作模式和需求,从而培养自己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

3. 优化课程设置高职院校应该优化课程设置,注重课程的实践性和针对性。

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设置相关的实践项目和案例分析课程,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还可以增设跨学科合作的课程,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高职教育中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研究

高职教育中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研究

高职教育中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研究[摘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行业发展需要为目标,基本理念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展现出来。

[关键词]高职教育核心能力培养措施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开创者黄炎培先生曾经指出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办职业教育,须注意时代趋势与应走之途径,社会需要某种人才,即办某种职业学校必须同时与社会经济结构相匹配,与社会生活相配合,才能兴旺发达”。

本文研究的“高职院校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模式”主要是指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模式,也就是核心能力的培养模式。

一、高职教育的特点和理念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行业发展需求为基本目标,以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为主线,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与普通本科教育在培养类型上明显不同。

其基本理念应该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具体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高等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

黄炎培先生曾经把职业教育概括为“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为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生产力之准备”。

高职教育要把握教育方向和社会需求,旨在向高职学生传输生存能力和职业能力,为其最终获得职业资格和职业岗位做好铺垫和准备。

2.高职教育是一种以专业能力培养为主要内容的教育。

我国高职教育在课程设置上更注重以“能力为本位”进行教学,以就业岗位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课程设计要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满足行业市场人力资源流动的整合需求,实现岗位职业需求与人才培养相对接,保持“零距离”。

3.高职教育是一种伴随职业者执业过程的终身教育和继续教育。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产品更新换代加快,社会对于劳动者的技能需求要求越来越高,既要求劳动者具备较强的理论分析能力、动手能力,而且还要保证产品的质量、可靠性及生产效率。

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探析

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探析


职 业核 心 能 力 研 究 概 况 :
根据我 国劳动和社会保 障部职业技能鉴定 中心组织制定 的试 行标准 , 核 心能力分 为八个 大项 , 分别是 : 与人 交流 、 数字 应用 、 自 我学 习、 信 息处 理 、 与人合 作 、 解 决 问题 、 创新 和外语 应用 , 它 承载 了职业特定能力和行业通用 能力 , 并能有效促进他们发展 。 职业核心能力又分为 职业方法 能力 和职业社会 能力 两大类 : 职业方法能力包括 自我 学习 、 信息处 理 、 数 字应用 能力 , 职业社 会 能力包括 了与人交流 、 与人合作 、 解决 问题 、 革新创新 、 外语应 用等 能力 职业 核心能力不 同于普通 的教育教学 , 教师在 职业核心 能力 培养过程 中作为引导人 , 学生在面对问题时通过合理分工 、 团结协 作来共 同完成任务 。工科 学生 在 进行 操作 实训 课 程 的教学 过 程 中, 可 以在设计完成 实训技 能教学 目标 的同时 , 在具体教学环 节设 置上充分体现职业核心 能力 的培养 。①划分 学 习小组 : 各 种兴 趣 爱好 、 性格 的人 自由组合成 多个项 目小 组 , 通过 团结协作共 同解 决 目标任务 , 培养 与人合作 能力 。②制定 目标计划 书 : 项 目小组 根据 小组成员性格 、 专业 特长等制定 出完成项 目目标 的计 划书 , 由项 目 负责人来统筹安排 , 协调项 目小组 内各个成员 , 安排各个成员 的任 务, 最终完成项 目目标 , 培养解决问题能力 。③方法选择和小组 决 策: 通过独立思考 和小组 决策 , 对复 杂的信息 进行分 析处理 , 培 养 学生 自我学习能力和信 息处理 能力 。④综合 考评 : 组织学 生参 与 考评活动 , 通过 白评 和互评 ,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 目前在我 国职业核心能 力的研究 才刚 刚起步 , 高职 院校对 培 养学生职 业核心能力 的重视程度 不 同, 许 多高职 院校仍把教学 重 点放在学 生专业知识 的传授和专业 技能 的培 养 , 通 过增加实践 教 学环节, 提高学生的实践动 手能力, 对 于职业 核心能 力的培 养没有 得到应有 的重视 , 许 多高职院校毕业生 的 自我管理 能力 、 与人合作 能力 、 人际交往能力 、 解决问题能力 、 外语应用能力不强 , 这些都严 重影响 了学生发展后劲 。 二、 企 业和 高职 院校对 人才培 养的差别 “ 以就业为 基础 、 以职 业 为导 向” 是 我 国高 职 院校 办学 的宗 旨。就业 , 不是简单 的就业率 的问题 , 而应该更多的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何从事所

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及其培养研究

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及其培养研究

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及其培养研究汇报人:2023-12-06•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概述•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与方法•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与探索目•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的反思与展望•参考文献录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概述01职业精神是指学生在职业生涯中必备的职业态度和价值观,如职业规划、职业发展、职业道德等。

个人品质是指学生在职业生涯中必备的个人品质和素养,如诚信、责任感、自信心等。

通用能力是指学生在职业生涯中必备的通用技能和能力,如沟通协调、团队合作、创新思维等。

职业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职业生涯中必备的核心能力和素质,包括专业技能、通用能力、个人品质和职业精神等方面。

专业技能是指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是职业核心素养中的基础部分。

职业核心素养的定义适应行业企业发展需求具备扎实的职业核心素养可以更好地适应行业企业的发展需求,提高职业适应性和发展潜力。

提升个人职业发展能力具备扎实的职业核心素养可以提升个人职业发展能力,实现个人职业规划和发展目标。

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具备扎实的职业核心素养可以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高就业质量。

职业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制定高职学生人才培养方案时,应将职业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纳入其中,明确培养标准和要求。

构建课程体系在构建高职课程体系时,应将职业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贯穿始终,确保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全面提升职业核心素养。

加强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职业核心素养中的专业技能和通用能力,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开展职业规划教育通过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明确个人职业规划和发展目标,提升职业精神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

01020304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02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保持诚实守信的品质,不欺诈、不偷盗、不抄袭。

诚实守信对自己的工作和学习负责,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不推卸责任。

职业核心能力的综合评价法研究

职业核心能力的综合评价法研究
将 指标 的评 分标 准 分 为5 为 个
等 级 , 依 次 为优 秀( 、 良好 ( ) 口) 、一 般 ( ) 、较 差 (4、 很 V] 差( ) ,因 此评 价 集 为 V 一 { 口 , …m ) 。 为 确 定 具体 数 量 指 标 ,对 评 价 集 赋值 :

( , 2 3, , )一 ( 0 8 6 5 3 1 " , 4 5 U 1 0, O, 0, 0, 0)

3确 定 指 标 隶 属度 矩 阵 . 在 模 糊 集 合 中 , 其 中 的元 素 与 模 糊 集 合 存 在 一 定 的 隶 属 程 度 ,即 隶 属度 。 单 个 指 标 的 隶 属 度 确 定 方 法 采 用 的 是 模 糊 统 计 法 , 即 由 考 评 小 组 依 据 第 三 层 指 标 “ i 1 2 3 一 1 2 … , ) ( 一 , , ; ,, m 对 考 生所 具 备 的等 级 进 行 评 判 , 得 到 个 一 评 语 , … … , 级 个 级 评 语 。对 考 评 小 组 的 评 判 结 果 进 行 统 计 整 理 ,求 出指 标 “ 对 评 价 等 级 的隶 属 度 . ,其 中:
将 解 读 数 据 图 表 并经 过 简 单 计 算 后 得 到 的 “d 数 据 分 类 、 汇 总 ,按 任 务 要 求 解 答 问 题 l
表 1 数 字 应 用 ( Z)能 力 点 ( 级 ) S 中 级 指 标 ( 动要素 ) 活


二1 i 2

数 字 信 息 解 读 Ul
二级指标 ( 生证明 的能力点 ) 考 从 不 同信 息 源 获 取 相 关 信 息 , 做 出 准 确 观 】 测与统计 读 懂 并 能 编 制 坐 标 图 、 表 格 、 直 方 图 及 示 U2 图 ,读 懂 各 种 形 式 的 数 。 按 要 求 精 度 读 1 意 出 一 些 测 量 设 备 的刻 度 估 计 总 量 及 部 分 量 的 比 例 ,选 择 合 适 的 方 “3 式 来 获 得 需 要 的 结 果

浅谈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浅谈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作者: 朱琳琳;马立丽
作者机构: 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出版物刊名: 科学中国人
页码: 132-132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11X期
主题词: 教学改革 职业教育 职业核心能力
摘要: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深化,高职院校越来越注重内涵建设。

尤其是2004年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发布以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为高职院校的中心工作。

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提到了重要地位,笔者认为,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贵在实践,首先要围绕核心能力提升为中心改革课程体系;其次,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设置职业核心能力的课程,进行职业技能的培训;第三,以就业为导向,积极开发社会资源,搞好校企合作;第四踊跃参加各级各类社会实践活动。

构建“三全一协同”模式,促进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构建“三全一协同”模式,促进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构建“三全一协同”模式,促进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①李桂锋,王志学,庄坚泉(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300)自1999年国家兴起高职院校建设以来,各院校在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然而,近年来职场上的事实告诉我们,社会和校园的差别甚大,不少学业成绩优异的毕业生竭力追求却未被录用,很多职场新手虽然应聘成功却难以适应岗位的要求,并因此产生自卑、厌倦、抱怨等情绪,更有甚者不得不从来之不易的岗位上“落荒而逃”[1]。

究其原因,往往是学生个人的职业核心能力不满足或不适应职场的要求所致。

职业核心能力是学生顺利走向职场的需要,是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更是教育部门人才培养的方向。

本文从实际出发,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构建了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三全一协同”模式,有效地提高了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一、职业核心能力的涵义和提高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意义职业核心能力是专业能力以外的能力,又称为职业关键能力或职业通用能力[2],是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职业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方面。

职业核心能力是一个人适应工作岗位变化,处理各种复杂问题以及敢于和善于创新的能力,是职业活动中最基本的能力,适用于任何职业的任何阶段,具有普适性。

然而,现实中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并不能满足职场的要求。

以广东省为例,各高职院校的学生,其职业核心能力普遍较弱,尤其在沟通、合作、自我管理等方面。

在日常的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等环节中,学生在此三方面的不足明显地暴露出来,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各项活动的开展。

用人单位反馈也是如此。

以某国家示范高职院校为例,对该学校近三年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调查,发现用人单位普遍认为目前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不能满足岗位的需求。

事实表明,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对高职院校、用人单位和学生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对高职院校而言,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体现了终身教育思想,也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3],提升其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同时也提升了高职院校的社会影响力,促进院校的健康、长效发展;对用人单位而言,人才是第一要素,人力资源是首要资源,其生存和发展均离不开人才,提升员工的职业核心能力,是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根本和保障[3];而于学生而言,职业核心能力是职业活动中的关键能力,适用于任何职业的任何阶段,是其获得良好就业从业竞争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的必要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运输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重要性指标研究
作者:颜姣姣
来源:《教师·中》2014年第09期
课题来源:本文系浙江省交通运输厅科研计划项目“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评价的研究——以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课题编号:2013J08]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颜姣姣(1983—),女,浙江杭州人,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教学管理、运筹学与控制论。

摘要:本课题立足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对交通类专业高职毕业生、交通类企业、交通类高职院校专家等的两轮问卷调研、座谈,得出交通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重要性指标。

关键词:职业核心能力;指标研究;交通运输类;高职院校
一、前言
职业核心能力,又称关键能力,是指任何职业或行业工作都需要的、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可转移性的且在职业活动中起支配和主导作用的能力。

在以往的重理轻文、重实用轻基础、急功近利等不良观念的影响下,高职院校在专业规划、专业建设上存在着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过于突出技术性和专业性,强调岗位技能的精通与熟练,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训练上,忽视了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这是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的原因之一。

对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研究是现实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出的重要课题,对交通运输类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重要性指标进行研究具有如下意义:
(1)针对交通类高职院校的特点,将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指标进行细化,并明确各项培养指标的轻重缓急关系,具有理论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

(2)进行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指标研究,有利于高职院校自身的长远发展。

一方面,可以使高职院校进一步明确教育教学的宗旨,把握高职院校在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过程中应重点关注的问题,明确具体应采取的对策,把核心能力的培养贯穿于高职教育的全过程中,从而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提高毕业生的专业与岗位的适应性,提高就业率,形成“以就业促招生,以招生促发展”的长远发展态势。

另一方面,高职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激发了学校师资队伍素质的提高,对教师个人的发展也具有一定作用。

(3)随着交通运输类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目前交通运输类高职院校毕业生已经成为交通运输从业人员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社会对交通运输类从业人员具有一些特殊的职业素养需求,国家教委也相当要求高校对这些职业素养进行针对性的培养。

因此,对交通运输类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重要性指标进行研究,有利于培养交通建设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指标体系的建立过程
重要性指标体系的建立通过两轮调研来确立,调研对象为交通专业高职毕业生、交通行业用人单位人力资源部门、交通类高职院校专家。

首先通过对专家的访谈,确立8个一级指标:自我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数字应用能力、与人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外语应用能力。

接着通过开放式调查问卷,收集二级指标。

将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梳理、整合、提炼,并通过高职院校专家座谈,8个一级指标各得到3、2、2、3、2、4、2、3个二级指标。

然后,在第一轮得到的二级指标基础上,再进行三级指标的问卷调研。

最后,
在整理、分析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咨询交通系统专家同行,最终得到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重要性指标体系。

三、交通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重要性指标
最终通过发放50份问卷,结合文献调研和咨询多位专家,得到如下指标体系:
1自我学习能力
(1)具有自我意识(能学):具有自我提升的愿望;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具有正确的学习动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

(2)具有良好的自我学习习惯(想学):具有明确的学习计划;具有自我约束能力;能进行自我检查与评价;具有对交通行业浓厚的学习兴趣。

(3)掌握正确的学习策略方法(会学):具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善于思考和总结。

2信息处理能力
(1)信息的收集与整理能力:对交通行业信息具有敏感度,掌握信息来源;具有文献检索、资源查询的能力;具有独立调研的能力。

(2)信息分析能力:掌握基本的信息分析方法;掌握交通行业软件的使用方法;对信息进行科学分析、整理、加工和开发;对信息进行传递和展示(如报告、PPT等)。

3数字应用能力
(1)数学基本功:具有一定的高等数学知识;熟悉本行业的专业计算。

(2)计算能力:合理选择和解读数字信息;分析数据、展现结果,正确、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

4与人交流能力
(1)理解能力: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对行为的判断能力。

(2)正确的沟通心态:善于倾听他人的见解;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3)交流技巧:口头表达能力;见识广博;书面交流能力。

5与人合作能力
(1)团队意识:具有团队意识;具有个人风险精神;平等友善、善于交流、谦虚谨慎;团结协作精神,共同协商配合;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合作技巧:掌握合作的主动性和技巧性;均衡集体目标和个人目标,明确合作目标。

6解决问题能力
(1)发现问题:善于观察和总结;具有细心、耐心的素质;善于质疑。

(2)分析问题:积极思考,准确把握事物发生问题的关键;分析问题具有一定的逻辑性,思维能力强。

(3)解决问题:利用有效资源,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方案;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使问题得到解决。

(4)解决问题的心理素质:适应能力、生存能力;忍受挫折能力;排除干扰能力;自我减压能力;快速反应能力;灵活处理能力。

7创新能力
(1)创新意识:追求超越的精神;强烈的创新欲望;具有批判能力。

(2)开拓能力:独到的见解;勇于突破,大胆尝试与实践。

8外语应用能力
(1)阅读能力:通过阅读了解国外交通行业信息;能够阅读国际通用交通专业图纸、文献等。

(2)听说能力:理解他人语言、意图;利用外语表达能力。

(3)写作能力:外语书面表达能力。

四、总结
本文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建立了交通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重要性指标。

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可以对这些重要性指标体系进行进一步的问卷调查和分析,将各个指标的重要性程度进行量化处理。

通过这一系列的研究,可以使广大交通类高职院校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有效利用时间和资源,惠及学校和学生。

参考文献:
梁玉国,夏传波,等.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思考与实践.中国高教研究,2013(03).
陈文贤.中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比较与借鉴——以美国特来登特学院为例.幸福生活指南:高等职业教育,2011(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