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部编版)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一)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梳理文章结构,理清文章思路。

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学习文章论证严密,论述层层深入的写作特点。

3.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1.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2.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

教学难点:体会鲁迅杂文的特点。

教学准备:学案、课前搜集资料、电脑、投影仪。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熟读课文,了解作者和写作的时代背景。

2. 梳理文章结构,理清文章思路。

3. 把握对方错误的论点和论据。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同学们,在“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正值“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之间,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在践踏了东北三省之后,又向关内步步进逼,亡国灭种的威胁迫在眉睫。

有些人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

这时,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察这一切,写下了一篇战斗的檄文,来批驳这一错误论调。

他就是鲁迅先生。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他为此写下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聆听先生的呐喊,感受时代的最强音。

2.了解作者。

鲁迅(1881.9.25~1936.10.19.),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浙江绍兴人。

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其代表作品有散文集《朝花夕拾》,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热风》《坟》《二心集》等。

3.师板书课题并提问:这一课题和我们平常读到的课题有何不同之处?解题:将谈论的对象“中国人”,谈论的事件“失掉自信力了吗”以问句的形式直接放在标题,引发读者的思考和阅读的兴趣。

二、检查预习,积累知识1.读准下列加点词语的读音搽.(chá)玄.虚(xuán)渺.茫(miǎo)诓.骗(kuānɡ)脊.梁(jǐ)诬.蔑(wū)脂.粉(zhī)抹.杀(mǒ)2.理解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31)(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31)(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一、教材分析《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第三单元——议论文单元的一篇驳论性杂文。

本文无情揭露和抨击国民党反动政府卖国投降、自欺欺人的无耻丑行,讴歌人民大众前仆后继、英勇斗争的精神。

学习时应反复读课文,体会文中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揣摩鲁迅杂文泼辣、犀利、富有战斗性的语言风格。

二、学情分析学习这篇课文肩负着培养学生议论文能力的义务。

一般来说,初中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这给阅读议论文带来一定难度,然而,本课所谈的自信力问题,“中国的脊梁”问题,也是学生的热门话题。

因此,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来说可让学生容易掌握。

三、教学目标根据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知识和技能目标:学习驳立结合的论证方式。

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把握文章主旨,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过程和方法目标:自主合作探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习驳论证的方法(间接反驳)教学难点: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及鲁迅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

四、教法学法:预习法、朗读法、合作讨论法五、教学资源:搜集关于鲁迅简介及其作品,初步领略鲁迅的杂文风格。

六、课时安排:一课时七、教学过程:一课时一、导入课文:有人说,新世纪的第一年——2001年是“中国年”,申奥成功、加入WTO、国足出线等等,喜事不断,中国人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自豪;然而,70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当时,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

我们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也读到过鲁迅对自由快乐生活的向往,——是的,鲁迅就是一位毕生追求中华民族的民主自由的战士。

(投影鲁迅像)1936年他去世时,上海民众在他的遗体上覆盖了写有“民族魂”三个大字的白布,以表达对鲁迅伟大人格的深深敬仰。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5)(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5)(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一、导入新课:莎士比亚说:“自信是走向成功之路的第一步,缺乏自信是失败的主要原因。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特定时期鲁迅先生如何批驳那些不自信的言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板书课题)二、复习提问:1、通常写驳论文批驳对方有哪几种方式?2、解释:怀古伤今:渺茫:三、展示目标:1、了解驳论文及其写法(驳论证),品味文章语言特色;2、学生会写简单的驳论文;3、培养学生自信品质,使其正视困难与挫折四、自学设计:1、学生读课文自学;2、讨论回答问题:(出示自学问题)(1)、作者要批驳的一方的论点、论据分别是什么?(2)、作者分几步去批驳对方的言论的?有论据吗?(3)、如何理解课文最后一段?看看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4)、玩味句中加点的词,体会作者的语言特色:总.自夸“地大物博”......只.希望国联……一味..求神拜佛……3、自学指导及情况反馈:教者提问学生回答,不完整时再叫学生补充。

五、点播、精讲:1、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论据略)2、分两步:先直接反驳,再间接反驳。

论据:从古至今满怀自信的“中国脊梁”,古代有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

现在有确信,不自欺,前仆后继的战斗。

3、作者对如何考察自信力的有无,指出了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比喻。

4、“总.”写出了自我炫耀,夜郎自大的姿态;“只.”写出了仰人鼻息,抓救命稻草的形象;“一味..”写出沉迷其中不能自拔,顽固不化的嘴脸。

六、小结:本文作者针对当时有些人散布中国人对抗日前途失去信心的悲观论调,进行了有理有据的驳论,明确了中国人的绝大部分没有失去自信心,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表现出作者立场坚定,爱憎分明,一颗赤诚的爱国心。

七、课堂训练:1、注音:玄虚()前仆后继()诓骗()诬蔑()2、填空:鲁迅(1881——1936),原名,字,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家________家,____ 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三篇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三篇

然而,70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当时,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新的启发。

2、朗读品味,体会尖锐犀利、富有战斗性的语言特点。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能力。

二过程和方法精读课文,学会本文抓住突破口进行批驳的方法,学会通过驳论证来反驳论点的方法。

三情感与态度价值观1、学习文章之后,要让学生感受到鲁迅先生不屈的民族正气和深邃的思想,学习作者的爱国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

2、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朗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2.了解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对于当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大家是比较熟悉的,我们读过他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小说有〈社戏〉、〈故乡〉等作品。

而杂文也是鲁迅先生独创的一种文章体裁,它以议论为主,以批评、讽刺见长。

文章短小精悍,非常有力。

有人把鲁迅的杂文比作是刺向敌人的匕首。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鲁迅的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二介绍时代背景及驳论文的有关知识学生介绍,老师补充1、介绍时代背景2、议论文从论证方式上看,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

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

三整体感知,了解课文1、通读课文,找出鲁迅击中敌人的哪个要害?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的?2、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引导学生多诵读,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去感知、领悟、理解、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迅速筛选信息,摄取要点,在初读时迅速圈画出观点和论据,在朗读思考中明确答案。

四精读课文,讨论探究根据老师所讲的有关驳论的知识,细细品读课文,谈谈作者用什么方法驳倒对方的观点的。

1、用驳论证的方法直接批驳。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文原文及教案.课文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

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

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

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

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

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

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九月二十五日教案这篇文章是议论文单元的第一课,采用鲁迅先生的驳论文作品,拉开了本单元探索思想上求知之路的序幕。

在篇目安排上,学生们已经接触过议论文,了解了立论文的特点。

本文的出现,可以使学生们了解驳论文的特点,对鲁迅先生的杂文风格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二、学情分析鲁迅先生的作品一直以来多是语文课本中的难点。

其难度在于,一方面时代背景离学生的生活比较久远,他们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第五单元◇单元主题◇本单元所选课文都是议论文,或针砭时弊,阐释公理正义;或谈论学术,探讨做人的道理,但都闪烁着思想的光芒。

阅读这些文章,可以锤炼思想,提高思维能力,增进对社会、人生的理解。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作者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一反问句论述全文。

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鲁迅对国民政府不抵抗政策实行无情鞭挞,领悟他内心深处的呐喊和深深的爱国之情。

《怀疑与学问》是一篇谈治学方法的议论文,观点鲜明、论证充分、说理透彻。

学习本文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怀疑精神”在做学问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坚持积累、敢于质疑的学习习惯,激发创新精神。

《谈创造性思维》是一篇很耐揣摩的说理文,也是一篇学习议论文的经典范文。

文章从四个图形入手,非常有趣地引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观点;然后层层推进,提出“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的重要性,以及创造性思维必需的要素。

最后得出结论: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富有创造性的人。

《创造宣言》是一篇讲述教育的演讲稿。

在这篇文章中,陶行知先生否定了“不能创造”的种种错误看法,提出了“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

激励每一个人时时、处处要去创造。

文章虽然写于1943年,但在改革开放、社会发展迅速的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仍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单元目标◇1.联系文章的时代背景,理解作者的观点。

2.分析议论文所用的材料,把握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掌握论证的方法。

◇单元重难点◇重点:理解层层深入论证,用分论点论证中心论点的写法;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

难点:把握文章脉络,理解重要语句的含意。

◇教学方法◇1.诵读法:议论文中大量引用经典,所以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观点和思路,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

2.点拨法:议论文的论证特点是逐层深入,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很多。

所以要引导学生理清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明确作者论证的中心内容,形成清晰的逻辑关系,感受议论文的逻辑性和针对性。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34)(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34)(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议论文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激发学生阅读议论文的兴趣,把握阅读议论文的方法,养成阅读议论文的习惯。

强调自主学习,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与当今世界环境和国人的处境去思考与领悟,主动地去质疑、探究。

让学生多读、多思、多领悟。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深刻地领悟鲁迅先生的语言魅力,感受中国人民所经历的曲折坎坷,激发学生阅读议论文的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地去学习、分析和研究的热情,联系生活实际,加强修养,陶冶情操,让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思想,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预习要求:1.查找搜集有关鲁迅及时代背景和驳论文的有关资料,准备课堂交流。

2.整理有关今天中国巨大发展的各种信息,课堂展示交流并作出评价。

3.阅读鲁迅先生的《这个和那个》中的一段文字,并且有自己的一些看法。

多有“不耻最后”的人民的民族,无论什么事,总不会一下子就“土崩瓦解”的。

我每年运动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到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的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情况1.学生简介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

2.学生讲解驳论文的一般知识。

3.学生介绍时代背景——九?一八事件的相关情况。

三、理读课文,整体把握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并谈自己初步获取信息的方法。

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能相互适当解答。

学生的问题归结:1.本文揭示对方什么谬误的论点,有那些论据?明确:错误论点: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

论据:(1)两年前:自夸“地大物博”。

(2)不久:只希望“国联”。

(3)现在:一味求神拜佛。

2.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明确:直接反驳:失掉的是“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

3.作者提出的正面观点是什么?明确: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4.作者提出的观点有何依据?明确:从古至今有满怀自信的“中国的脊梁”。

5.作者得出结论是什么?明确: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要看地底下。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中国⼈失掉⾃信⼒了吗》是中国⽂学家鲁迅在民国时期所著的⼀篇杂⽂,最早于1934年刊发,后编⼊《且介亭杂⽂》。

作于九⼀⼋事变三周年之际,反驳了当时社会对抗⽇前途的悲观论调以及指责中国⼈失掉了⾃信⼒的⾔论,⿎舞了民族⾃信⼼和抗⽇⽃志。

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课⽂ 从公开的⽂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夸着“地⼤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也不信国联,改为⼀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于是有⼈慨叹⽈:中国⼈失掉⾃信⼒了 如果单据这⼀点现象⽽论,⾃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

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

假使这也算⼀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曾经有过“他信⼒”,⾃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就会疑,⼀个转⾝,也许能够只相信了⾃⼰,倒是⼀条新⽣路,但不幸的是逐渐⽞虚起来了。

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

⼀到求神拜佛,可就⽞虚之⾄了,有益或是有害,⼀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更长久的⿇醉着⾃⼰。

中国⼈现在是在发展着“⾃欺⼒”。

“⾃欺”也并⾮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见其明显,笼罩了⼀切罢了。

然⽽,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信⼒的中国⼈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的⼈,有拼命硬⼲的⼈,有为民请命的⼈,有舍⾝求法的⼈,……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类的⼈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不过⼀⾯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暗中,不能为⼤家所知道罢了。

说中国⼈失掉了⾃信⼒,⽤以指⼀部分⼈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必须不被搽在表⾯的⾃欺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和脊梁。

⾃信⼒的有⽆,状元宰相的⽂章是不⾜为据的,要⾃⼰去看地底下。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及反思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及反思

第五单元理想信念17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玄虚、诓骗、怀古伤今、为民请命”等词的读音、词义,并学会运用;2.了解驳论文的文体知识,学习反驳论证,提高逻辑思维能力;3.了解本文写作背景,品味关键语句,体会尖锐犀利、富于战斗性和嘲讽意味的语言特点,提高语言鉴赏能力。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1.快速浏览,通过圈点勾画,学习迅速把握文章内容和主旨的方法;2.通过理清文章思路,体会本文直接反驳与间接反驳相结合的特点;3.通过自读、跳读、品读等多种方式,揣摩关键语句的含义。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会鲁迅先生的爱国精神,争做“中国的脊梁”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为祖国美好的明天而奋斗。

1.了解驳论文的文体知识,梳理论证结构,学习反驳论证,提高逻辑思维能力;2.理解“中国的脊梁”的深刻内涵,激发学生民族自信力。

品味关键语句,体会犀利、富于战斗性和嘲讽意味的语言特点,提高语言鉴赏能力。

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鲁迅,新文学的开拓者、奠基者,他那优美的散文,精湛的小说,尤其是冷峻辛辣的杂文,一直吸引着我们。

难怪文学评论家赞誉鲁迅先生的杂文“不仅是中国民族文学的奇葩,而且是世界文学中的奇葩”。

作家唐弢在《琐忆》一文的开头就说“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作为一个伟大作家的全部人格的体现。

这一伟大的人格精神也充分体现在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词语慨.叹:kǎi,有所感触而叹息。

玄.虚:xuán,空而不切实,不可信。

诓.骗:kuāng,说谎话骗人。

渺茫:本课是指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

为民请命:为人民保全生命或解除困苦。

怀古伤今:追念古代的事情,因现在的事而悲伤。

地大物博:土地广大,物产丰富。

摧残:使身体、精神等蒙受严重损失。

抹杀:一概不计,完全勾销。

诬蔑: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37)(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37)(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玄虚、诓骗、怀古伤今、为民请命”等词的读音、词义,并学会运用。

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意,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

能力目标:1.学习本文的结构严谨、波澜起伏的艺术特色,学习反驳论证。

2.品味语句,体会尖锐犀利、富于战斗性和嘲讽意味的语言特点。

德育目标: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为祖国美好的明天而奋斗。

教学重点:1.揣摩语句,理解深层含意。

2.掌握反驳论证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关键语句,体会鲁迅杂文的语言魅力。

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深入感知,增强感悟。

2.品读法品读课文,理解其写法和思想内涵。

3.讨论探究法在学生互动交流的基础上,对几个问题变换角度思考,拓展思维。

4.比较阅读法在比较中完成对知识的迁移或延伸。

教具准备: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整体感知,理清思路,理清驳论文的思维流程,理解课文的深层含意,体会这篇驳论在写法上的特点。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多媒体显示:网络笑话买汽车孩子:妈妈,你为什么不买汽车呢?妈妈:买不起呀。

孩子:那怎么才能买上小汽车呢?妈妈:你现在好好学习,长大后就可以买小汽车了。

孩子:那你小时候为什么不好好学习呢?这个笑话,孩子的反驳很精彩,妈妈听了以后肯定会瞠目结舌,继而哈哈大笑。

驳论是一种与立论相对的论证方式。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就是一篇驳论文。

假如你面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错误论调,你将怎样批驳?生1:事实胜于雄辩。

中国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强大、科学的发展与进步均可证明,21 世纪是中国的舞台。

申奥成功、加入WTO、国足出线、“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喜事不断,中国人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自豪。

中国正如一颗冉冉升起的巨星,光芒万丈。

这难道能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生2:这是一种蓄意的诋毁,通过恶意损害党的形象,伤害民众的感情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2018部编版)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共五篇]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2018部编版)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共五篇]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2018部编版)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共五篇]第一篇: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2018部编版)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阅读课文,梳理课文的论述层次。

2、学习品味内涵丰富的杂文语言。

能力目标1、会鉴赏文学作品,提高鉴赏能力。

2、通过品味语言,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感,进而探究作品的思想意义。

情意目标感受作者运用犀利、讽刺的语言所表达的爱憎情感和严正立场。

教学设想1、通过反复阅读和有感情的朗读,品味作品犀利、辛辣、具有强烈讽刺意味的语言。

2、课前组织学生搜集有关背景资料和有关本篇文章的资料与课堂点拨、品读一词一句相结合,激发学生理解课文,走进鲁迅的兴趣和热情。

3、拟采用多媒体的方式辅助教学。

4、课型:品读鉴赏课重难点简析:1、本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论证缜密。

先驳后立,明确、有利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立场。

因此我确立本课教学重点为:把握课文的层次结构和思想内容。

2、作者说:“现在是多么切迫的时候,作者的任务是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予反响或抗争……”这就告诉我们鲁迅写作杂文完全是时代的要求,斗争的需要。

从理解文章,理解鲁迅的角度,我将教学难点确定为:品味杂文语言,领会作者思想感情,探究作品思想意义。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语】1934年,正是“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日本帝国主义加紧着侵略中国的步伐。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多次向国联申诉,要求制止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但国联采取了袒护日本的立场,居然承认日本在中国东北的特殊利益,对日本的侵略不采取任何制裁的措施。

哀求国联无效后,一些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以祈祷“解救国难”为名,多次在一些大城市举办“时轮金刚法会”等,“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

因此,在当时有些人便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

而作为有良知、不自欺的中国知识分子代表——鲁迅先生针对上述情况,颇有感触,奋笔写下了这篇文章,今天我们有机会走近它。

初三上册语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三篇

初三上册语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三篇

【导语】有⼈说,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北京奥运成功,神七*,上海世博、⼴州世⼤等等,喜事不断,中国⼈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豪;然⽽,80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貌呢?那时的中国⼈⼜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当时,有⼀位思想的巨⼈,顽强的战⼠,以犀利的⽬光洞悉着这⼀切,⼀次次振臂呐喊,⼀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篇杂⽂《中国⼈失掉⾃信⼒了吗》。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知识⽅⾯ 1.了解这篇杂⽂所选⽤的论据和所运⽤的论证⽅法、表达⽅式; 2.体会语⾔的感*彩 3.使学⽣理解篇杂⽂驳论⽅法学习鲁迅的驳论⽅法和讽刺艺术。

情感态度 ⽅⾯1.培养学⽣的⾃信⼒,增强爱国主义精神。

2.⽂章所表现的鲁迅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的领会。

能⼒⽅⾯ 1.能⽤道理说服别⼈。

2.通过对课⽂中选⽤论证⽅法的分析和语⾔训练,使学⽣认识鲁迅杂⽂的特点,培养学⽣的逻辑思维能⼒。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章的驳论⽅式:驳论证 2.难点:为什么本⽂从反驳对⽅的论证,即指出其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为“突破⼝”? 3.疑点:有⼈慨叹“中国⼈失掉⾃信⼒了”中的“中国⼈”实质指什么⼈?什么样的⼈才能算真正的中国⼈? 4.解决办法 可采⽤列图表的⽅式帮助学⽣理清⽂章思路。

教学过程 教案 第⼀课时 ⼀.导语设计:有⼈说,新世纪的第⼀年——2001年是“中国年”,申奥成功、加⼈WTO、国⾜出线等等,喜事不断,中国⼈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豪;然⽽,70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貌呢?那时的中国⼈⼜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当时,有⼀位思想的巨⼈、顽强的战⼠,以犀利的⽬光洞悉着这⼀切,⼀次次振臂呐喊、⼀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篇杂⽂《中国⼈失掉⾃信⼒了吗》(板书课题),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新的启发,学到怎样的做⼈、作⽂的⽅法。

⼆.检查预习情况: (1)解释下列词语: ⽞虚:⽤使⼈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的欺骗⼿段。

人教部编版2020年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人教部编版2020年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人教部编版2020年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文意,弄清文章的脉络,使学生认识鲁迅杂文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教学重点1、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

2、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

教学难点使学生认识鲁迅杂文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1、诵读法。

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增强感知、感悟。

2、品读法。

读重点语句,品味其思想内涵和写法。

3、讨论式。

在讨论中互相启发。

4、探究式。

在讨论的基础上,对某个或几个问题变换角度思考拓展思维。

教学过程教学活动【讲授】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看到你们的精神面貌,我很高兴,相信同学们的自信风采,一定会有我们精彩的课堂。

今天,我们来学习鲁迅先生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看看们从中能得到什么新的启发,学到怎样的做人精神和作文的方法。

二、读作者同学们,请看屏幕——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鲁迅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一生的真实写照。

本文选自《且介亭杂文》,鲁迅的杂文有“投枪”“匕首”之喻,由此也可窥见鲁迅杂文风格之一斑。

下面我们就跟随鲁迅先生的文字去感受他这种风格。

三、读标题首先,我们来看标题,同学们读一次,好,从标题中我们知道要谈的对象是——,事件是——,这是一个什么句——,疑问名,疑问词“吗”那么到底当时的中国人是失掉自信力还是没有失掉自信力,带着这样一个疑问我们一起进入文本。

四、初读课文,感知文意同学们,我们看书本82页,先把每段标上记号,好!我们现在一起大声朗读课文,从课文中我们读到什么信息?(1)师生一起大声朗读课文;(2)学生发言;(3)老师点评引导。

引出写作背景的介绍: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是针对什么现象写的?本文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写作背景,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层含意。

2.了解驳论文的有关知识,学习本文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方法。

3.体会作者辛辣、犀利、有力,讽刺味极强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1.理清文章的思路,体会本文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特点。

2.揣摩品味语句,体会泼辣、犀利、有力,讽刺意味强,感情色彩浓的语言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教学重点1.理解个别语句的深刻含义。

2.学习驳论文的写法。

教学难点1.时代背景赏析语句。

2.了解鲁迅先生幽默讽刺与热情颂扬相结合的语言风格。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中国人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自豪;然而,70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当时,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板书课题),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新的启发,学到怎样的做人、作文的方法。

二、预习与交流1.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鲁迅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生的真实写照。

本文选自《且介亭杂文》,鲁迅的杂文有“投枪”“匕首”之喻,由此也可窥见鲁迅杂文风格之一。

下面我们就跟随鲁迅先生的文字去感受他这种风格。

2.写作背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写于1934年9月25日。

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在践踏了东北三省之后,又向关内步步进逼,亡国灭种的威胁迫在眉睫,悲观失望的情绪主宰了一部分人的头脑。

1934年8月27日《大公报》社评《孔子诞辰纪念》哀叹:“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然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一. 教材分析《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17课,本课主要讨论了在近代以来,我国在面对列强侵略、民族危亡的时刻,国人的心态变化以及如何重新树立起自信心的问题。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所进行的艰辛探索,认识自信力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对于我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有一定的了解。

但针对本课所涉及的心态变化和自信力的概念,可能还存在一定的模糊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历史事件中,提炼出自信力的概念,并理解其在民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近代以来我国在面对列强侵略、民族危亡的时刻,国人的心态变化以及如何重新树立起自信心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历史事件,培养学生从具体事物中提炼概念的能力,认识自信力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坚定的自信心,为我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近代以来我国在面对列强侵略、民族危亡的时刻,国人的心态变化以及如何重新树立起自信心的问题。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历史事件中,提炼出自信力的概念,并理解其在民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历史事件,阐述自信力的概念。

2.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历史事件中总结自信力的表现。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自信力的含义。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相关历史事件和图片。

2.教材:准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教材。

3.参考资料:搜集相关的历史事件和论述,以便在教学中进行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近代以来我国遭受列强侵略的图片,引发学生的思考,导入新课。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2.作者提出的正面观点是什么?论据有哪些?
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古: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
今:有自信,不自欺,前赴后继的战斗
3、作者是怎么证明正面论点的?
间接反驳
探究案
一、内容理解
1.如何理解文章第1段中的“公开”,“地大物博”加引号有什么作用?
“公开”一词表示言之有据。“地大物博”加引号既表引用,又含讽刺,这是盲目自大,外强中干,自欺欺人的自夸。
4.前仆后继: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革命者斗争的英勇壮烈。
5.舍身求法:原指佛教徒不惜牺牲自己,远道求经。后比喻为了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自己。
3、整体感知
1、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支撑对方观点的论据有哪些?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两 年前:总自夸“地大物博” 不久:不自夸,只希望国联
现在:求神拜佛,怀古伤今
特点:
1、篇幅短小,取材广泛。
2、敏锐迅速,泼辣犀利,战斗性强。
(像匕首、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血路)
3、冷嘲热讽、幽默风趣。
4、说理生动、议论生动。
3.时代背景
这篇文章写于1934年9月25日,正是“九·一八”事变三周年后。当时,有些人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他们这样做只能瓦解斗志,甘做亡国奴。鲁迅这篇文章,就是为批驳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的自信心而写的。
检查日期:年月日
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御用文人(4)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广大人民(5)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少数顽固分子以外的中国人)

2019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精品】.doc

2019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精品】.doc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慨叹、玄虚、渺茫”等字词的音形义。

2.通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1.学会区别驳论文中对方错误论点和作者的论点。

2.学习直接批驳和间接批驳相结合的批驳方法。

3.体会本文尖锐犀利,带有嘲讽意味的语言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写作背景,理解重要句子的深层含义,增强民族自信心。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重要句子的深层含义。

2、学习直接批驳和间接批驳相结合的批驳方法。

教学难点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重要句子的深层含义。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同学们,我们国家是历史悠久、地大物博、文化灿烂的千年古国,从古到今,人们一直将这些引以为豪。

然而,在1934年,“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侵略中国的步伐。

在当时的情形下,有人散布出对抗日前途悲观的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

当时的鲁迅先生愤然而起,写文章进行批驳,写下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驳论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与鲁迅先生一起感受民族自信力。

二、自主预习1.背景资料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鲁迅是笔名,本名周树人,是浙江绍兴人。

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

2.知识链接驳论文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

驳论是跟立论紧密联系着的,因为反驳对方的错误论点,往往要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正确论点,以便彻底驳倒错误论点。

驳论文是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文体,在对一些社会丑陋现象的批判与揭露上价值尤为突出,但学生在写作中往往感到不知从何驳起,无从下笔。

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省优获奖精品教案 人教部编版九上

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省优获奖精品教案 人教部编版九上

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1.把握文章观点,理清文章思路。

2.了解驳论文的特点,学习驳论文的写法。

3.揣摩品味语句,体会泼辣、犀利、有力、讽刺意味强、感情色彩浓的语言特点。

4.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与爱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

一、导入新课我们已经学过鲁迅先生的不少文章,学过他的小说,看他用无数生动的形象表达他在时代里的“呐喊”与“彷徨”;学过他的散文,与他一同在失落中“朝花夕拾”,安静地回忆过往。

今天,我们将学习鲁迅先生的一篇杂文,看他是如何作为民族斗士,将手中的笔,变成抨击敌人的枪。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学习驳论,理清思路1.初读课文,找出对方的错误观点,并说说作者是怎样引出这一观点的。

明确: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开篇以似乎确凿的事实为据,用一句话指出了三个阶段中“中国人”表现出来的三种不同的态度:盲目骄傲,夜郎自大;盲目崇拜,借助外援;今不如昔,祈求鬼神。

即由自夸到崇洋,到自欺欺人、虚无渺茫的态度变化。

因此有人“慨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这是论敌的论点。

2.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明确:因为作者认为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在自欺了。

以对方的论据推出不同答案,有效地驳掉了对方的论点。

作者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论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过去和现在的事实都可为证。

3.请结合上述分析简要梳理本文论证结构。

明确:提出对方的论据论点:(1)论据:以前信地、信物、信国联,转而现在的信神;(2)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直接反驳:(1)失掉的是“他信力”;(2)发展着“自欺力”。

间接反驳:(1)论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2)论据:从古至今满怀自信的“中国的脊梁”。

最终结论:自信力的有无……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4.认识本文文体特点。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名师教案及教学反思(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名师教案及教学反思(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名师教案及教学反思(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驳论文有关知识,理清课文思路,学习驳论文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学习文章结构严谨、逐层进行论证的方法。

品味辛辣犀利、带有讽刺意味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

学习重点理清课文批驳思路,体会驳论文的行文特点。

学习难点了解作者批驳的“突破口”及逐层推进的论证方式。

结合写作背景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对文中一些句段,进行深层理解。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法;合作交流法。

教学过程环节一“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在践踏了东北三省之后,又向关内步步进逼,悲观失望的情绪主宰了一部分人的头脑。

1934年8月27日《大公报》社评《孔子诞辰纪念》哀叹:“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焉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

”悲观失望的情绪影响了一部分中国人,部分人不断散布悲观论调: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1934年9月25日,鲁迅先生在他53岁诞辰时,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杂文,有力地驳斥了这种悲观论调。

环节二一、助学资讯文体知识:杂文就是用文艺性笔调,形象化手法来议论说理的文艺性议论文。

其写作特征是“大中取小”,立意则“因小见大”。

它往往把各种表达方式溶为一体。

二、字词积累1.读准字音。

慨叹(kǎi)省悟(xǐng)诓骗(ku226;ng)抹杀(mǒ)拐弯抹角(mò)玄虚(xuán)前仆后继(pū)2.理解词语。

玄虚:空而不切实,不可信。

渺茫:因遥远而模糊不清,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

诓骗:说谎话骗人。

诓,哄骗。

诬蔑:捏造事实,毁坏别人名誉。

怀古伤今:怀念过去的事情,对现在的事感伤。

指一种寂寞、悲观的思想情绪。

为民请命:替老百姓说话。

环节二埋头苦干:专心一意地刻苦工作。

前仆后继:前面的人倒下来,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

形容英勇战斗,不怕牺牲。

自欺欺人:用自己都难以置信的话或手法来欺骗别人。

舍身求法:原指佛教徒舍弃肉身去追求佛法,后来比喻为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个人的生命。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24)(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24)(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及练习教学目标:1. 学习本文抓住“突破口”进行批驳的方法。

2. 学习本文通过驳论证来反驳论点的方法。

3. 学习本文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方法。

4. 体会本文精辟含蓄的语言特点。

重点难点::1. 重点:(l)学习本文抓住“突破口”进行批驳的方法。

(2)学习本文通过驳论证来反驳论点的方法。

2. 难点:(l)学习本文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方法。

(2)体会本文精辟含蓄的语言特点。

[教学过程]一、背景介绍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鲁迅是他1918年为(新青年)写稿时开始使用的笔名。

浙江绍兴人。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这篇文章写于1934年9月25日,正是“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

当时,有些人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

鲁迅这篇文章,就是为批驳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的自信心而写的。

鲁迅杂文的一大特色是小中见大,“格局虽小”,内里却“有着时代的眉目”。

这是由他的革命的创作思想所决定的。

他在谈到自己写杂文的目的时说:“现在是多么切迫的时候,作者的任务,是在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是感应的神经,是攻守的手足。

”(《且介亭杂文·序言》)这就告诉我们鲁迅写作杂文完全是时代的要求,斗争的需要,《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正是这样。

当时一家有影响的资产阶级报纸《大公报》。

在1934年8月27日社评《孔子诞辰纪念》中所散布的悲观主义、失败主义的论调并不是《大公报》的发明创造,《大公报》实在只是捡了蒋介石的唾余而已。

蒋介石于1934年2月17日《新生活运动发凡》一文中说:“反观吾国国民,颓唐,污秽,散漫,零乱,有如今日,安得不见轻取侮于列邦?”蒋介石于1934年7月在庐山军官训练团大肆兜售“三日亡国论”更是荒谬绝伦,说什么“到现在他(指日本──引者)一切军事的准备比世界上任何一国都要充足”,“不仅十天之内,三天之内他就可以把我们中国所有沿江沿海的地方都占领起来,……灭亡我们中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五 单 元
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的观点,体会尖锐泼辣的批驳语言。
2.学习文章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写法。
3.感受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
学习文章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难点】
感受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从加点文字也可以看到鲁迅的境况,但鲁迅却不惮于在枪林弹雨中为民众奔走呼号,其无私无畏的精神令人敬佩。
4.品读6~9段,讨论探究:
(1)“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明确:“中国的脊梁”是指脚踏实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民,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往往来自底层,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但由于中国长期的专制奴役统治,“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灯下漫笔》),许多事情自然无权知道真相。另外,近代以来的许多社会变革多缺乏对广大民众的宣传发动,这样一来,对于为他们的自由、尊严而牺牲的先驱者,他们多半表现出“看客”的心态,不能知道在某种程度上演化成不愿知道了。对于这一点,文中虽然没有提到,但结合当时的社会现状,不能说没有这个因素。
2.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因为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在自欺了。
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因为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
3.
二、研读课文——深入探究
1.诵读1~5段,讨论探究:
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加点字词的表达效果。
……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那简直是诬蔑。
明确:“总”写出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并间接讴歌“中国的脊梁”屡挫屡战的精神。“简直”表达了作者的激愤之情。
四、拓展延伸
鲁迅以他爱憎分明的感情、尖锐犀利的笔调为我们完成了这篇不朽的驳论文。同学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辉煌灿烂文明史的民族,尽管历尽沧桑,受尽磨难,但仍不屈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靠的就是自信!自信,即相信自己的才华和能力。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毛泽东的“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无不是自信的体现。下面,请同学们用“我们自信,如同春天的清风在阳光下拂过明媚的笑脸”仿写三个句子。
(2)“状元宰相”“地底下”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明确:“状元宰相”是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鲁迅曾评述御用文人“他的帮法,是在血案中而没有血迹,也没有血腥气”,他们的功能就是为世道搽上“自欺欺人的脂粉”。“地底下”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因为它来自民众,故称“地底下”,在当时,这股力量指中国共产党。他说:“那切切实实,足踏在地上,为着现在中国人的生存而流血奋斗者,我得引为同志,是自以为光荣的。”(《答托洛斯基派的信》)把“状元宰相”与“地底下”相对比,可看出鲁迅的“立人”精神和民本思想。
要驳论证,关键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因为对方或因为己方利益或因为认识上的局限,往往用事实掩盖了真相,这就需要作者能拨乱反正。因此驳论证比驳论点、驳论据更能体现智慧的力量。
2.从3~5段可看出作者是怎样反驳敌论点的。
明确:
3.第4段有一部分加点的文字,国民党书报检查机关曾删掉这段文字,这说明什么?
明确:“求神拜佛”恐怕是国民党在山穷水尽时自欺和欺人的最后一招。鲁迅是个现实感很强的人,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和严重后果,这自然触到了国民党的痛处,并且,让他们陷入捉襟见肘的境地。所以,他们唯恐去之而不及。
明确:首先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存在了。
教师提示:这是驳论的一种方式,由真实存在的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不成立,这是驳论证。它欲擒故纵,先“抬”后“贬”,好像抖包袱,吊起读者的胃口,达到讽刺的效果。
【新课解读】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默读提示及要求:
1.注意字词,读准字音,辨清字形。
2.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3.默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明确:
1.积累字词
(1)读准字音
慨叹(kǎi)省悟(xǐnɡ)求神拜佛(fó)
诓骗(kuānɡ)诬蔑(wū)前仆后继(pū)
【情境导入】
鸦片战争以来的近代史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那时,帝国主义的奴役与中国古老的封建传统相结合,使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与民族自信心受到了极大的摧残,在一部分人当中,甚至丧失殆尽。鲁迅对此痛心疾首,与这种奴隶的“劣根性”进行了坚忍不拔的斗争,但这并不意味着鲁迅认为四万万同胞都已经消极、沉沦甚至堕落,他清醒地看到了问题的另一面,即中国历史和现实中的脊梁,《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就是中华民族脊梁的一曲颂歌。
(3)教师小结
三、品读课文——赏析语言
1.揣摩第1段,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明确:不能。“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扬扬自得,同时“总”又写出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因为,夸来夸去只能夸这一样,且唯恐别人不知,这也暗接“只希望着国联”的必然性;“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着”,仰人鼻息之状跃然纸上;“一味”则是深陷而不能自拔,沉迷于其中的滋味因而也不愿自拔。这三个副词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意味。
明确:我们自信,如同夏天的雷雨在骤风中吹打失败的伤痛;我们自信,如同秋天的枫叶在晚风里旋转过云淡的蓝天;我们自信,如同冬天的白雪在星空下泛起璀璨的光芒。
五、本课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确了驳论文的一种写作方法,理解了鲁迅关于“中国人自信力”的阐述,“中国的脊梁”在当时的社会曾大大鼓舞国人的士气,在今天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希望同学们努力进取,做新时代的“中国的脊梁”。
脂粉(zhī)脊梁(jǐ)状元宰相(zǎi)
(2)词语释义
诓骗:说谎话骗人。
慨叹:有所感触而叹息。
渺茫:文中指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
玄虚:空而不切实,不可信。
怀古伤今:怀念过去,哀伤现今。指一种悲观、倒退的思想。
为民请命:指替老百姓向上申诉,请求减轻负担或解除痛苦等,以保全生命。
前仆后继: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
附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