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思想
学派
代表人物
主要思想
评价/地位
儒家
孔子
(春秋)
①核心思想是仁和礼,即“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②治国主张是“为政以德”,逐步改良政治;③哲学思想是对鬼神持怀疑态度,敬而远之;④教育思想有“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当仁不让于师”等,影响深远。
积极:孔子思想虽然在诸国争霸和社会变革时代并未受到太多重视,但汉代大一统之后经过历代学者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补充:战国时期思想界出现百家争鸣现象的历史意义。P10
韩非的思想适应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在西汉以后的1000多年中,这种思想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兵家
孙武
(战国)
提出兵贵神速、兵不厌诈,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不战而屈人之兵等思想。
著有《孙子兵法》
孙膑
(战国)
强调要懂得战争的规律,重视形势和人的作用。
著有《孙膑变法》
墨家
墨子
(战国)
①主张“兼爱”、“非攻”;②提倡“尙力”、“尚贤”,强调生产劳动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③主张“节用”、“节俭”,反对统治者铺张浪费。
墨子的思想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他的思想被其他学派广泛吸收,但战国以后,墨子的思想就不被重视了。
法家
韩非子
(战国)
①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法指法律,术指权术,势指权威,势是法和术的前提;②认为社会不断发展变化,历史永远不会倒退,主张变法革新。
消极:孔子思想反映了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具有保守的一面。
孟子
(战国)
①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政”学说,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②主张人性本善;③倡导舍生取义,“养浩然之气”。
孟子被尊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唐代以后,《孟子》一书被当做经典,列为“四书”之一。
荀子
(战国)
①荀子具有朴素的唯物思想,认为天、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但可以改造自然,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②主张性恶论,但可以凭借后天教育改变。
③治国主张礼法并施。
荀子的思想取诸百家,与孔孟的思想并不完全一致。但基本上继承了儒家思想,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同时他又吸收了法家思想,主张礼法并施。作为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学说对中国哲学具有深远影响。
道家
老子
(春秋)
①哲学思想是道是万物之本源,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②提出辩证法,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③治国主张是“无为而治”。
老子思想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深远影响,但老子反对社会进步,反映了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庄子Fra bibliotek(战国)
①提出“齐物”观点,即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②提出“逍遥”、“无所恃”的人生态度;③认为人与自然“不相胜”,人必须顺应自然。
庄子继承和发展了儒家思想,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