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进胜:中国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
中国颅内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诊疗指导规范
中国颅内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诊疗指导规范(2022)颅内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约占所有脑卒中的0.5%~1.0%,多见于妊娠妇女、服用口服避孕药的女性以及<45岁的年轻人群。
对其治疗也仅局限于降颅压、抗癫痫等对症治疗。
目前,抗凝治疗是CVST 首选的治疗方法。
大量文献报道,接受溶栓治疗患者的血管再通率较高,尤其是患者在接受抗凝治疗后,病情仍继续恶化或尽管采用其他处理措施,但颅内压仍然较高,则应考虑溶栓治疗。
但目前的证据仅来自系列病例研究报道,缺乏循证医学研究证明溶栓与抗凝治疗的优劣性以及不同溶栓治疗方法的疗效。
01病因及诱因①遗传性高凝状态:抗凝血酶缺乏、补体蛋白C和S缺乏、激活蛋白Ⅴ抵抗、Ⅴ因子突变、凝血酶原突变、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突变致高半胱氨酸血症等。
②获得性高凝状态:妊娠、产褥期、高半胱氨酸血症、抗磷脂抗体、肾病综合征等。
③感染:脑膜炎、耳炎、乳突炎、鼻窦炎、颈部、面部和嘴部感染、系统性感染、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等。
④炎症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韦格纳肉芽肿病、结节病、炎性肠炎、血栓闭塞性血管炎、Adamantiades-Bechet病等。
⑤肿瘤:神经系统肿瘤、全身恶性肿瘤、神经系统外实体瘤等。
⑥血液病:红细胞增多症、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增多症、严重贫血和自体免疫溶血性疾病、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等。
⑦药物:口服避孕药、锂剂、雄激素、舒马曲坦,静脉输入免疫球蛋白、激素替代疗法、天冬酰胺酶、类固醇、违禁药品等。
⑧物理因素:头外伤、神经外科手术、颈静脉插管、脑静脉窦损伤等。
⑨其他因素:脱水(尤其儿童)、甲状腺毒症、动静脉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先天性心脏病、放射治疗后等。
CVST患者中有54%的患者正在服用口服避孕药,34%处于遗传性或获得性血栓形成前状态,2%为妊娠妇女或产褥期女性,其他诱因包括血液系统疾病(12%)、感染(12%)及癌症(7%)。
2022颅内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诊疗中国专家规范(全文)
2022颅内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诊疗中国专家规范(全文)颅内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约占所有脑卒中的0.5%~1.0%,多见于妊娠妇女、服用口服避孕药的女性以及<45岁的年轻人群。
在我国,尽管CVST临床少见,但因其发病形式多样,临床表现各异,常被误诊或漏诊,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同时,由于对其发病原因尚没有明确的认识,现有临床治疗手段及评价方法缺乏统一的标准。
基于此现状,专家组联合制定了CVST治疗的指导规范。
一起来学习一下最新规范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表现一般可以确诊。
影像学建议如下。
➤尽管CT平扫或MRI有助于对怀疑CVST的患者进行初始评估,但是其阴性结果并不能排除CVST。
对于怀疑CVST的患者,如果其CT平扫或MRI结果是阴性的,或者其CT平扫或MRI已提示CVST的情况下为确定CVST的范围,建议进行静脉造影检查(CTV或MRV)。
(Ⅰ类推荐,C级证据)。
➤对于内科治疗下仍有持续或进展症状的,或有血栓扩大迹象的CVST患者,建议早期随访进行CTV或MRV检查。
(Ⅰ类推荐,C级证据)。
➤对于临床表现为CVST复发症状并既往有明确CVST病史的患者,建议复查CTV或MRV。
(Ⅰ类推荐,C级证据)。
➤结合MR的梯度回波T2敏感性加权图像有助于提高CVST诊断的准确性。
(Ⅱa类推荐,B级证据)。
➤对临床高度怀疑CVST的患者,而CTV或MRI结果不确定的患者,建议进一步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明确诊断。
(Ⅱa类推荐,C级证据)。
➤病情稳定的患者,为评估闭塞的皮层静脉或静脉窦的再通情况,在确诊后3~6个月进行CTV或MRV检查是合理的。
(Ⅱa类推荐,C级证据)。
治疗➤基础治疗➤降颅压治疗:对于轻、中度脑水肿患者,抗凝治疗可改善静脉回流,不需要其他抗高血压药物治疗。
对于重度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可使用甘露醇等脱水药物;目前尚无随机对照研究评估碳酸酐酶抑制药物或利尿剂对于CVST患者转归的影响,因此不建议对急性CVST患者使用乙酰唑胺来预防死亡或改善功能的转归;对于继发于CVST的孤立性高颅压引起严重头痛或危及视力时,如果乙酰唑胺相对安全,可考虑使用。
颅内静脉血栓形成诊断与治疗PPT
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病因研究:探索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病 因和机制
诊断技术:开发新型、无创、准确的诊 断方法
治疗方法:研究新型、安全、有效的治 疗方法
预防策略:制定预防颅内静脉血栓形成 的策略和措施
临床研究:开展大规模、多中心、前瞻 性的临床研究
国际合作:加强国际合作,共享研究成 果和经验
诊断困难: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症状 不明显,难以早期诊断
分类和症状
分类:根据血栓形 成的部头痛、恶心、 呕吐、视力下降、 意识模糊等
诊断:CT、MRI 、DSA等影像学检 查
治疗:抗凝、溶栓 、手术等
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头痛、恶心、 呕吐、意识障碍等
影像学检查:CT、MRI、 DSA等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凝 血功能、抗凝治疗等
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 的生活习 惯,如戒 烟、限酒、 合理饮食 等
定期进行 身体检查, 及时发现 并治疗潜 在的疾病
避免长时 间保持同 一姿势, 如长时间 站立、久 坐等
避免头部 外伤,如 交通事故、 运动损伤 等
保持良好 的心理状 态,避免 过度紧张 和焦虑
遵医嘱服 用抗凝血 药物,如 阿司匹林、 华法林等
预防重点人群
老年人:年龄越大,风险越高 肥胖人群:肥胖是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 吸烟人群:吸烟会增加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家族史:有颅内静脉血栓形成家族史的人群需要特别注意预防
预防效果评估
健康饮食:减少高脂肪、高 糖、高盐食物的摄入
适量运动:增强体质,提高 免疫力
定期体检:早期发现疾病, 及时治疗
治疗方法:抗凝治疗、溶 栓治疗、手术治疗等
鉴别诊断
脑出血:通过CT或MRI检查,观察是否有出血灶 脑梗死:通过CT或MRI检查,观察是否有缺血灶 脑肿瘤:通过CT或MRI检查,观察是否有肿瘤病灶 脑炎:通过脑脊液检查,观察是否有炎症细胞 脑膜炎:通过脑脊液检查,观察是否有炎症细胞 脑积水:通过CT或MRI检查,观察是否有脑积水病灶
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诊断和治疗
颅内静脉窦血栓概率
• 横窦血栓形成 --- 86% • 上矢状窦血栓形成 --- 62% • 直窦血栓形成 --- 18% • 脑浅部静脉血栓形成 --- 17% • 颈内静脉血栓形成 --- 12% • 大脑大静脉血栓形成 ---11%
临床表现
• 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大多为亚急性或慢 性进程,临床症状与体征复杂多样、缺乏 特异性,主要取决于血栓部位、性质、范 围和脑组织损害程度。
五、机械取栓术
• 对于已有颅内出血或其他方法治疗无效的 急性或亚急性CVST患者,在有神经介入治 疗条件的医院,经导管机械取栓术可以作 为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Ⅱ级推荐、C 级证据)。
六、静脉窦内支架术
• 对于伴有静脉窦狭窄的颅内高压患者,有 条件的医院可行逆行静脉造影测压,如发 现狭窄远近端压力梯度超过12mmHg 时,可 考虑行狭窄部位静脉窦内支架植入术,但 长期疗效和安全性仍需进一步评估(Ⅲ级 推荐、C级证据)。
大脑下静脉
大脑中深静脉 基底静脉
大脑内静脉 大脑大静脉
颅内静脉窦
硬脑膜内外层之间分离而形成的含血的腔隙
绿色:上矢状窦 浅蓝:下矢状窦 暗紫:直窦 橙色:窦汇 深蓝:横窦 黄色:乙状窦 淡紫:颈静脉及球部
• 脑静脉 上矢状窦
下矢状窦
• 眼静脉 海绵窦
窦汇 横窦 乙状窦
直窦
颈内静脉
岩上窦 岩下窦
• 我们无法对CVT的溶栓治疗作出推荐(证据质 量:极低;推荐强度:不确定)。最佳临床实 践要点:我们不推荐对不良预后风险低的急性 CVT患者应用溶栓治疗。
四、抗血小板和降纤治疗
• 目前尚缺乏关于抗血小板和降纤治疗的随 机对照试验或非对照病例研究。
• 指南推荐,除外基础疾病治疗的需要,尚 无常规予抗血小板或降纤治疗的支持证据 (Ⅲ级推荐,C 级证据)。
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诊疗和进展
头颅MRI/MRV
静脉梗死性脑实质损害在MRI上显示为T1低信号,T2高信 号,出血性损害在T1和T2上均显示为高信号
不同于动脉梗死,静脉梗死的DWI和ADC不完全匹配,并 且FLAIR上显示的梗死范围较DWI更大
头颅MRV可以发现相应的静脉窦主干闭塞,皮质静脉显 影不良,侧裂静脉等侧支静脉扩张,板障静脉和头皮静脉 显像等征象
全身静脉溶栓治疗CVST尚无支持证据
急性期溶栓治疗
一项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Thrombolysis Or Anticoagulation for 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 study,TO-ACT)正在开展,目的是比 较严重CVST患者介入溶栓和传统抗凝的治疗效果
# Coutinho JM, Zuurbier SM, Aramideh M, Stam J. The incidence of 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Stroke. 2012;43:3375–7.
危险因素
常见的有:遗传性或获得性血液高凝状态、服用避孕药、产 褥期或妊娠、感染、恶性肿瘤
白塞氏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 干燥综合征 魏格纳肉芽肿 颞动脉炎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炎症性肠病 结节病 甲状腺疾病(甲亢或甲减)
即使存在很明确的危险因素,如口服避孕药、产褥期、感 染等,也要积极寻找血栓形成倾向的因素,因为其可导致 CVST的复发
CVST急性期过后应用多长时间的华法林抗凝治疗取决于 患者是否存在遗传性或获得性血栓形成倾向
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
2023颅内静脉血栓形成诊断指南要点
2023颅内静脉血栓形成诊断指南要点* 本指南旨在提供对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要点和建议。
以下是重点内容:定义和临床表现* 颅内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疾病,通常发生在颅内静脉和颅内窦系统中。
* 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头痛、意识障碍、癫痫和神经系统缺陷等。
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头颅CT扫描和磁共振成像等检查结果,可以进行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初步诊断。
* 具体诊断需要结合颅内血管造影和静脉窦造影的结果。
附加检查* 血液检查,如凝血功能、D-二聚体等指标,可以帮助评估血栓形成的风险。
* 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心血管检查有助于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症状。
诊断要点1. 详细询问病史,包括既往疾病、药物使用等。
2. 体格检查,重点关注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3. 利用影像学检查评估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性。
4. 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结果,确定诊断。
治疗和管理* 早期治疗包括抗凝治疗、镇痛和抗癫痫治疗等,以减轻症状和预防并发症。
* 治疗期间需要监测凝血功能和颅内压等指标,调整治疗方案。
* 定期随访和复查影像学是管理病情和评估疗效的重要手段。
预后和并发症* 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预后因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早期治疗的迅速性而异。
* 可能的并发症包括脑卒中、颅内感染和抽搐等。
结论* 颅内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 本指南提供了诊断要点和治疗建议,有助于医生提高对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 最终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专业判断进行制定。
2019中国颅内静脉血栓形成诊断和治疗指南更新要点解读
2019中国颅内静脉血栓形成诊断和治疗指南更新要点解读在《中国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的基础上,结合近年国内外相关进展,修订的《中国颅内静脉血栓形成诊断和治疗指南2019》,主要将背景资料更新至2019年12月,推荐意见进行了细化和增补,内容涉及病因与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影像学诊断、治疗和预防各个方面,是指导我国诊断和治疗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新依据。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和脑血管病学组在山西、广西和江西多地组织了会议讨论,并经互联网和邮件反复征求专家意见,在2015年编写的《中国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1]的基础上,结合近年国内外相关进展,修订发表了《中国颅内静脉血栓形成诊断和治疗指南2019》[2]。
本版指南推荐意见的背景资料更新至2019年12月,并将主要推荐意见进行了增补和细化。
增补和修订的主要内容涉及病因与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影像学诊断、治疗和预防各个方面。
一、病因和危险因素本版指南在推荐意见的背景材料中,强调了颅内静脉血栓形成以年轻、女性多见,不同于动脉血栓栓塞性脑血管病,缺乏传统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主要危险因素除产褥期和长期口服避孕药外,还需注意我国近年比较突出的卵巢过度刺激干预和人工流产后发生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二、临床表现除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外,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症状和体征并没有特异性,在临床工作中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极为重要。
即使这样,有些类型的临床诊断依然相当困难。
本版指南中,重点强调了临床少见且极易被误诊的单纯大脑皮质静脉血栓形成,虽然占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6%,但误诊误治将导致严重不良后果,指出了其症状学中应引起警惕的表现和影像学诊断技术合理采用的重要性[3]。
因此,在临床表现相关的推荐意见中,特别增补了血栓形成部位、累及范围和起病急缓不同,导致临床表现多样,应重视颅内静脉血栓形成临床症状的复杂性,提醒临床医生高度警惕。
三、影像学诊断影像学检查是确诊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手段,本版指南中,强调了CT平扫/增强、MRI常规序列(增强)、CT静脉成像(CTV)和磁共振静脉成像(MRV)在血栓形成临床诊断中的重要性,尤其是CT增强扫描/CTV和增强MRI/MRV,目前认为基本可以取代DSA,用于确立绝大多数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
颅内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治疗进展
颅内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治疗进展李广文;季泰令;曾现伟;吉训明【期刊名称】《中国脑血管病杂志》【年(卷),期】2012(9)2【摘要】颅内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 cerebral venous and sinus thrombosis,CVST)是由多种病因所致的以脑静脉回流受阻、脑脊液吸收障碍为特征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病,大约占全部卒中患者的0.5%~1%[1],在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好发于20 ~ 35岁的年轻女性[2],男女发病比例为1.5∶5[3].若不能及时明确诊断并得到有效治疗,CVST常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随着近几年来对此病认识的提高和影像学的快速发展,溶栓、机械碎栓及血管成形术等治疗方法的应用,其治愈率不断提高,病死率已经降至5%~ 10%[4 ].我们就目前对CVST的各种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探讨CVST可行性的治疗方案.【总页数】4页(P99-102)【作者】李广文;季泰令;曾现伟;吉训明【作者单位】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颅内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护理 [J], 楚平2.高度疑似胶质瘤的颅内静脉-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实践与研究附1例报告并相关文献复习 [J], 张学斌;潘晓雯;林伟;胡向红;赵文锐;川玲;孟娟;张禹;孟祥恩;胡慧军;潘树义3.颅内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分析 [J], 马斌武;黄李雅;杜彦辉;陈桂生;李勇军;侯晓霖4.颅内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32例的临床和影像分析 [J], 李勍;杨雪荣;陆明佳;李江;崔萍;王明远;李红燕;朱沂5.中国颅内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诊疗指导规范(2021年版) [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范一木;贾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VST)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解读
血栓前状态
恶性疾病
血液病
CNS紊乱 血管炎
其它感染性疾病 其它系统紊乱
口服避孕药
妊娠/产褥期
感染 药物 机械性 脱水
国际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研究试验(ISCVT)的危险因素(%)
5
Ferro J M et al. Stroke, 2004,35(3):664-670.
静脉血栓形成与口服避孕药
引起几种肝脏产生的血 浆蛋白水平的增加:
女性) MRI(73%) 是主要诊断手段 80% 接受抗凝治疗 院内死亡6%.
STROKE. 2014, doi: 10.1161
8
症状学(2)—合并硬脑膜动静脉瘘
CVST常与硬脑膜动静脉瘘同时存在,其 发生率可达39%
血栓多位于动静脉瘘的附近或引流静脉的 下游
表现为头痛、搏动性耳鸣、颅内出血等表 现,而在静脉(窦)血管再通后,瘘口常 可闭合
Smith R and Hourihan MD. BMJ. 2007
15
16
2012-7-9
2012-7-10
2012-7-12
影像学检查--推荐意见:
DSA是确诊CVST的金标准,逆行静脉造影如发现 窦内狭窄远近端压力差达12 mmHg以上时,有支 持诊断价值。但使用时应考虑到单纯皮层静脉血栓 形成时的不足,以及其有创性和操作不当导致颅内 压增高的风险(II级推荐,C级证据)(修改)
• 蛛网膜颗粒、隔 膜、残余血栓、 脂肪沉积和大脑 结构移位均能模 拟狭窄
67 mmHg 11 mmHg
远近端压力梯度 >12 mmHg
Bussiere et al; AJNR 31: 645 – 650, 2010
14
《中国头颅内静脉栓形成诊断和治疗指南2023》要点
《中国头颅内静脉栓形成诊断和治疗指南
2023》要点
中国头颅内静脉栓形成诊断和治疗指南2023要点
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中国头颅内静脉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以下是该指南的要点:
1. 头颅内静脉栓形成的定义
头颅内静脉栓形成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疾病,指的是颅内静脉
系统中发生的血栓形成。
2. 头颅内静脉栓形成的诊断方法
- 临床表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 影像学检查:磁共振成像(MRI)和磁共振静脉造影(MRV)是常
用的诊断方法,可显示静脉系统的血栓形成情况。
3. 头颅内静脉栓形成的治疗方法
- 抗凝治疗:静脉抗凝剂是头颅内静脉栓形成的首要治疗方法。
常用的抗凝剂包括肝素和华法林。
- 血栓溶解治疗:对于血栓较大或症状较严重的患者,可以考
虑进行血栓溶解治疗。
- 支持性治疗:包括对症治疗和预防并发症等。
4. 头颅内静脉栓形成的预后和预防
- 预后:头颅内静脉栓形成的预后与早期诊断和治疗密切相关。
及时的治疗能够改善预后。
- 预防:预防头颅内静脉栓形成的关键是控制危险因素,如合
理使用避孕药、积极治疗血液病等。
注意:本指南旨在提供给医务人员参考,具体的诊断和治疗方
法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决定,本文档不作为临床诊疗的
替代品。
参考文献:。
颅内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
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诊治的多中心专家共识组颅内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venousandsinusthrombosis,CVST)最初于1825年由Ribes描述,当时及以后相当一段时间文献报道多为尸检结果。
对其治疗也仅局限于降颅压、抗癫痫等对症治疗,轻型病例有效,重症患者病死率高。
1942年,Lyons描述系统性抗凝治疗颅内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抗凝可阻止病情恶化或改善病情,但不能溶解已形成的血栓。
1971年,VmeS等对颅内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患者进行系统性溶栓治疗,溶栓剂可溶解已形成的血栓,使被阻塞的静脉窦开放,患者的预后得到了极大改善。
随后溶栓方式得到进一步发展,1988年,Scott利用经颅钻孔进行接触性溶栓。
1991年,Bamwell利用血管介入技术经颈静脉及股静脉进行静脉窦接触性溶栓,从而丰富了颅内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治疗手段。
目前,抗凝治疗是颅内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首选的治疗,随机对照研究证实,抗凝治疗对于颅内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是安全的,不仅能减少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并且即使对于合并颅内出血的患者,也不会增加再次颅内出血的风险。
大量文献报道,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血管再通率较高,尤其是患者在接受抗凝治疗后,病情仍继续恶化或尽管采用其他处理措施,但颅内压仍然较高者,则应考虑溶栓治疗。
但目前的证据仅来自系列病例研究报道,缺乏循证医学研究证明溶栓与抗凝治疗的优劣性以及不同溶栓治疗方法的疗效。
在我国,尽管颅内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临床少见,但因其病形式多样,临床表现各异,常被误诊或漏诊,具有较高的病残率和病死率,同时由于对其发病原因尚未有明确的认识,现有临床治疗手段及评价方法缺乏统一的标准。
基于此现状,本专家组联合制定颅内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治疗的共识,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颅内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认识,确定统一的治疗手段及评价方法。
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节选版)——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临床管理
·指南与共识·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节选版)—— 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临床管理范玉华1,陈红兵1,余剑1,段建刚2,莫大鹏3,朱文浩4,王博3,曾进胜1,中国卒中学会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撰写委员会执笔作者单位1510080 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2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科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中心4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通信作者曾进胜zengjs@【关键词】 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诊断;治疗;抗凝药物;血管内治疗;推荐【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19.08.016CVST是指由于多种病因引起的以脑静脉回流受阻、常伴有脑脊液吸收障碍导致颅内高压为特征的特殊类型脑血管病。
一般认为,CVST年发病率为(2~5)/100万,占所有卒中的0.5%~1%。
近年来,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报告的发病率有所上升。
CVST的年发病率在新生儿和未成年人为6.7/100万,其中43%为新生儿,成人为(2~5)/100万,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国际研究(International Study of 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ISCVT)报告624例罹患CVST的患者中年龄<50岁的有487例(78%)。
女性产褥期CVST发生率较高,可达100/100万,约占所有CVST的5%~20%。
我国没有相关流行病学数据,但随着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技术的提高,本病并不少见,尤其在口服避孕药和围产期女性中更应值得重视。
由于本病发病率低,病例数少,难于开展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所用证据文献多为回顾性分析结果或病例报告,证据级别较低。
1 诊断评估1.1 病史、症状和体征特点推荐意见:临床医师应提高对CVST的警惕性。
对不明原因的头痛、视盘水肿、颅内压增高,应考虑CVST的可能。
对出现不明原因的痫性发作(包括子痫)、局灶脑损害、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认知或精神障碍,或伴有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进行CVST的相关排查是合理的(Ⅰ类推荐,C 级证据)。
《中国颅内静脉血栓形成诊断和治疗指南2019》要点
《中国颅内静脉血栓形成诊断和治疗指南2019》要点颅内静脉血栓形成(CVT)是指由各种病因引起的颅内静脉或静脉窦血栓形成,使血液回流受阻或脑脊液循环障碍,导致颅内高压和局灶脑损害为特征的一类脑血管病,约占所有脑血管病的0.5%~1%。
我国没有相关流行病学数据,但随着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技术的提高,本病并不少见,尤其在口服避孕药和围产期女性中更值得重视。
CVT可原发于颅内脑浅静脉、深静脉或静脉窦,其中单纯浅静脉血栓形成罕见,多由静脉窦血栓延伸而来;深静脉血栓形成则以大脑内静脉和大脑大静脉多见。
60% 以上的患者病变累及多个静脉窦,其中以上矢状窦受累居首位。
病变性质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前者常继发于头面部或其他部位细菌性感染;后者则多与各种非感染性病因引起的高凝状态、血液淤滞、血管壁损伤和颅内压过低等有关,部分原因不明。
病因和危险因素【推荐意见】: CVT 的病因和危险因素复杂多样,应积极查找导致血液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的各种因素(级推荐)。
临床表现一、一般临床表现1. 颅内高压和其他全脑损害:2. 局灶性脑损害:3. 痫性发作:4. 硬脑膜动静脉瘘的临床表现:二、不同部位CVT的临床表现1. 上矢状窦血栓形成:2. 横窦和乙状窦血栓形成:3. 直窦血栓形成:4. 海绵窦血栓形成:5. 单纯脑深静脉血栓形成:【推荐意见】:(1)CVT依血栓累及部位、范围和起病急缓不同,导致临床表现多样,轻重不一,应重视CVT 临床表现的复杂性(级推荐;本条为本次新增推荐意见)。
(2)对不明原因的头痛、视乳头水肿、颅内压增高、局灶脑损害(包括出血性或缺血性)、痫性发作(包括子痫)、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认知或精神障碍,或伴有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应考虑CVT的可能,并行相关检查(级推荐,C级证据)。
影像学检查一、头颅CT/CT静脉成像(CTV)1. CT平扫:2. CT增强扫描:3. CTV:二、头颅MRI/磁共振静脉成像(MRV)1. MRI常规序列:2. MRV:3. DWI:4. 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或T2梯度回波对急性期静脉窦和皮质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敏感度较高。
中国颅内静脉血栓形成诊断和治疗指南2019》要点
中国颅内静脉血栓形成诊断和治疗指南2019》要点中国颅内静脉血栓形成诊断和治疗指南2019》要点:颅内静脉血栓形成(CVT)是一种脑血管病,由各种病因引起颅内静脉或静脉窦血栓形成,导致血液回流受阻或脑脊液循环障碍,引起颅内高压和局灶脑损害。
该病约占所有脑血管病的0.5%~1%。
虽然我国没有相关流行病学数据,但随着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技术的提高,该病并不少见,尤其在口服避孕药和围产期女性中更为常见。
CVT可以原发于颅内脑浅静脉、深静脉或静脉窦,其中单纯浅静脉血栓形成较为罕见,多由静脉窦血栓延伸而来;而深静脉血栓形成则以大脑内静脉和大脑大静脉为主。
超过60%的患者病变涉及多个静脉窦,其中受累最多的是矢状窦。
病变的性质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前者通常是由于头面部或其他部位的细菌感染引起,而后者则多与各种非感染性病因引起的高凝状态、血液淤滞、血管壁损伤和颅内压过低等有关,部分原因尚不明确。
病因和危险因素:CVT的病因和危险因素多种多样,应积极寻找导致血液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的各种因素。
临床表现:一、一般临床表现:1.颅内高压和其他全脑损害。
2.局灶性脑损害。
3.痫性发作。
4.硬脑膜动静脉瘘的临床表现。
二、不同部位CVT的临床表现:1.上矢状窦血栓形成。
2.横窦和乙状窦血栓形成。
3.直窦血栓形成。
4.海绵窦血栓形成。
5.单纯脑深静脉血栓形成。
影像学检查:一、头颅CT/CT静脉成像(CTV):1.CT平扫。
2.CT增强扫描。
3.___。
二、头颅MRI/磁共振静脉成像(MRV):1.MRI常规序列。
2.MRV。
3.DWI。
4.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或T2梯度回波对急性期静脉窦和皮质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敏感度较高。
推荐意见】:(1)对于无禁忌证的急性CVT患者,应立即开始抗凝治疗,以预防血栓进一步扩展和再栓塞(级推荐,A级证据)。
(2)抗凝治疗的首选药物为低分子肝素,可持续使用至少5-7天,然后转为口服抗凝药物,如华法林(级推荐,A级证据)。
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ICD-10:I67.6)。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2016年)。
1.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伴有或不伴有意识障碍。
2.临床表现多样,主要为颅内压增高、癫痫发作和神经功能缺损。
3.腰穿脑脊液压力增高,常规、生化检查能排除其他疾病。
4.影像学检查提示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中国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2016年)1.抗血栓治疗:(1)抗凝:首选抗凝治疗,可选用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或华法令(每日监测APTT、INR)。
(2)溶栓:足量抗凝治疗无效且无禁忌症时,可考虑局部溶栓治疗,可选择尿激酶或rt-PA。
2.病因治疗:3.对症治疗:(1)降低颅内压。
(2)控制体温。
(3)防治癫痫。
(4)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5)治疗感染。
(6)营养支持。
(四)标准住院日为14–2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67.6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疾病编码。
2.患有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临床路径流程实施。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沉,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梅毒、艾滋病等)、血同型半胱氨酸、凝血功能、抗“O”、纤维蛋白原水平;(3)心电图、X线胸片;(4)腰穿脑脊液压力、常规生化、病原学检查等检查;(5)头颅CT平扫、头颅MRI和MRV。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肿瘤全项、抗核抗体、ENA、类风湿因子、蛋白C、蛋白S、抗心磷脂抗体、头CT增强、全脑血管造影(DSA)。
(七)选择用药。
1.低分子肝素、普通肝素或华法林,。
2.局部溶栓可选用尿激酶或r-TPA等溶栓药物3.颅内压增高患者可选用甘露醇、甘油果糖、速尿等4.对症治疗药物:(1)有癫痫发作者抗痫药物治疗。
2022颅内静脉血栓形成(CVT)实用指南(第一部分)
2022颅内静脉血栓形成(CVT)实用指南(第一部分)神经科医生都应能够识别和治疗脑静脉血栓形成(CVT)。
由于其相对罕见、临床表现多样,不同于“常规”卒中,且经常模拟其他急性神经系统疾病,从而增加了诊断难度。
合理、及时地获得和解读脑部影像往往具有挑战性。
虽然CVT可导致死亡或永久残疾,但如果早期诊断和治疗,通常预后良好。
本综述总结了成人CVT的危险因素、诊断、治疗和预后的最新知识,旨在为神经科医生、卒中医生、内科医生、急诊医生和神经外科医生提供对于CVT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本指南管理建议部分基于美国心脏协会和美国卒中协会(AHA/ASA)指南,以及最近的欧洲卒中组织和欧洲神经病学学会(ESO-EAN)指南。
在数据有限的情况下,根据专家意见或临床经验提出了建议。
CVT定义和病理生理学CVT是由大脑主要脑静脉窦或较小的皮质静脉完全或部分闭塞引起,是青年卒中(平均年龄33岁,女性占2/3)的重要原因之一,CVT 可以模拟其他急性神经疾病,并且只能通过合适和及时的脑部影像来识别,所以经常被漏诊或误诊。
CVT占所有卒中的0.5%-1.0%,女性发病率约为男性3倍,部分原因可能与妊娠、产褥期和使用含雌激素的口服避孕药相关。
血液从大脑小静脉流入深静脉系统的较大静脉(包括大脑内静脉、Rosenthal静脉和Galen静脉),然后流入硬脑膜窦(包括直窦、横窦和矢状窦),最后流入颈内静脉(图1)。
图1 正常脑静脉和静脉窦的时间飞跃法MR静脉造影图血液瘀滞、血管壁异常和血液成分改变(Virchow三联征)导致血栓前和纤溶过程之间失衡,诱发进行性静脉血栓形成。
静脉血管阻塞可引起静脉压升高、毛细血管灌注减少和局部脑血容量增加。
虽然最初通过脑静脉扩张和侧支循环得到代偿,但静脉压持续升高可导致血管源性水肿(由于血脑屏障破坏)以及脑灌注压和脑血流量下降伴组织梗死,出现细胞毒性水肿和血管源性水肿。
由于皮质静脉之间的广泛吻合,静脉区域不如动脉区域界限分明,使得闭塞后形成替代的静脉引流通路。
【指南与共识】颅内静脉血栓形成诊治指南
【指南与共识】颅内静脉血栓形成诊治指南展开全文颅内静脉血栓形成(CVT)是指由各种病因引起的颅内静脉或静脉窦血栓形成,使血液回流受阻或脑脊液循环障碍,导致颅内高压和局灶脑损害为特征的一类脑血管病。
《中国颅内静脉血栓形成诊断和治疗指南2019》是在2015年版指南的基础上修订而成,关于CVT的治疗,新版指南主要有以下推荐意见。
◀1. 病因治疗▶(1)感染性血栓应及时足量足疗程使用敏感抗生素治疗;原发部位化脓性病灶必要时可行外科治疗,以清除感染来源(Ⅰ级推荐)。
(2)口服避孕药等相关的CVT,应立即停用此类药物(Ⅰ级推荐;本条为本次新增推荐意见)。
◀2. 抗凝治疗▶(1)无抗凝禁忌的CVT患者应及早接受抗凝治疗,急性期使用低分子肝素,剂量为90~100 IU/kg体重,每日2次皮下注射;或使用普通肝素治疗,应使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1.5~2.5倍。
疗程可持续1~4周(Ⅱ级推荐,B级证据)。
(2)低分子肝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略优于普通肝素(Ⅱ级推荐,B级证据)。
(3)伴发于CVT的少量颅内出血和颅内压增高并不是抗凝治疗的绝对禁忌证(Ⅱ级推荐,B级证据)。
(4)急性期过后应继续口服抗凝药物,常选用华法林,目标PTINR值保持在2~3之间(Ⅱ级推荐,C级证据)。
(5)对于有可迅速控制危险因素的CVT,如妊娠、口服激素类避孕药物,抗凝治疗可在3个月内;对于危险因素不明或轻度遗传性血栓形成倾向的CVT,口服抗凝治疗应持续6~12个月;对于发作2次以上或有严重遗传性血栓形成倾向的CVT,可考虑长期抗凝治疗(Ⅱ级推荐,B级证据;本条为本次新增推荐意见)。
(6)目前尚无证据支持影像学证实的闭塞静脉(窦)再通,可作为停止口服抗凝治疗的依据(Ⅲ级推荐,C级证据)。
(7)新型口服抗凝药达比加群的疗效和安全性与华法林类似,但比华法林使用方便(Ⅱ级推荐,B级证据;本条为本次修订推荐意见)。
◀3. 特殊情况的抗凝治疗▶(1)对头面颈部感染相关的CVT患者,抗凝治疗的疗效尚不明确,但有增加颅内出血的风险(Ⅲ级推荐,C级证据;本条为本次新增推荐意见)。
《颅内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颅内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解读范一木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年(卷),期】2016(16)12
【摘要】颅内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一种临床少见脑静脉系统疾病,尤以中青年多见.由于其临床症状复杂,可以表现为头痛、呕吐、癫痫发作和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等,极易误诊或漏诊,病残率和病死率均较高.为推动颅内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规范化诊断与治疗、更好地指导神经科医师临床实践,2013年我国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诊治的多中心专家共识组制定《颅内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本文拟对共识的主要内容进行解读.
【总页数】4页(P822-825)
【作者】范一木
【作者单位】300350 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颅内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诊治的多中心建议(初稿) [J], 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诊治的多中心专家共识组
2.颅内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治 [J], 孙慧丽;谷祖涛
3.规范慢性静脉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定——《慢性下肢静脉疾病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J], 张宇;吴继东;
4.妊娠相关颅内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诊治现状 [J], 赵晶晶;杨方;江文
5.2018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非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血管内治疗中国专家共识[J], 中国卒中学会;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SS2017]曾进胜:中国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2017-06-19 来源:医脉通我要投稿颅内静脉血栓形成指南解读 ISS2017评论(0人参与)导读:6月11日,在第十三届国际脑血管高峰论坛的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巡讲会场,《中国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的执笔者之一曾进胜教授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指南解读。
2015年指南更新概况2015年指南是基于2012年编写的《中国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诊断和治疗指南》进行修订,经学会和学组反复多次讨论,修订或补充了大部分推荐意见。
由于颅内静脉血栓形成(CVST)发病率低、病例数少,难于开展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指南所用证据文献多为回顾性分析结果或病理报告,证据级别较低,并充分引用了国内相关文献。
本版指南更新的主要方面包括病因学和危险因素筛查、症状学(全脑症状、局灶缺失症状、刺激症状、单纯性脑静脉血栓形成)、辅助检查(影像学、腰穿)、治疗(抗凝治疗、机械取栓、支架植入)几个方面。
指南解读病因和危险因素本指南强调了危险因素的重要性。
国际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研究试验(ISCVT)显示,血栓前状态和口服避孕药是重要的危险因素。
口服避孕药可以引起几种肝脏产生的血浆蛋白水平增加,在临床诊断CVST时,对于女性患者,应当特别询问口服避孕药的病史。
推荐意见:➤ CVST的病因和危险因素复杂多样,建议积极查找各种导致血液高凝状态和血液瘀滞的因素及排除感染的可能性(I级推荐)。
症状学如果患者存在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同时合并颅内压增高,应该考虑到CVST的可能,包括如下症状:❖急性或反复发作的头痛;❖视乳头水肿;❖一侧肢体的无力和感觉障碍、失语、偏盲、痫性发作;❖孤立性颅内压增高综合征;❖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或精神症状。
相比之下,孤立性脑静脉血栓形成也有其特有的临床特点,研究显示,患者平均年龄为41岁,68%为女性,最常见的症状为头痛、抽搐,最常见的体征为局灶性神经缺失,而视乳头水肿没有报告,颅内压增高报告极少,MRI是主要的诊断手段。
患者的诱因主要是感染、妊娠或围产期及口服避孕药,80%患者接受抗凝治疗,院内死亡率为6%。
此外,CVST常与硬脑膜动静脉瘘同时存在,发生率达39%,血栓多位于动静脉瘘的附近或引流静脉的下游,主要表现为头痛、搏动性耳鸣、颅内出血等,在静脉(窦)血管再通后,瘘口常可闭合。
推荐意见:➤临床上对不明原因的头痛、视乳头水肿和颅内压增高,应考虑CVST的可能。
对出现不明原因的局灶脑损害、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认知或精神障碍,或伴有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应考虑排除CVST的可能并行相关检查(Ⅱ级推荐,C级证据)。
(修改)辅助检查——影像学检查在影像学检查中,人们发现临床上大多数右侧横窦占优势,高达25%人群存在区域性或部分性静脉窦发育不全。
此外,蛛网膜颗粒、隔膜、残余血栓、脂肪沉积和大脑结构移位均能模拟狭窄,需要仔细鉴别。
CT/CTV——间接征象可包括相应静脉/静脉窦引流区脑水肿、缺血梗死灶,出血性梗死、脑室梗阻或阻塞性脑积水;直接征象可包括条索征和高密度三角征。
CTV可显示出静脉窦内血栓,呈充盈缺损样病变,上矢状窦血栓形成可见特征性的空三角征。
CT/CTV可作为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敏感性为75%~100%,特异性为81%~100%。
此外,复查CT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
MRI——结合T2*GRE或SWI等磁敏感成像技术则有助于提高单纯皮层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率。
T2*GRE或SWI对皮层静脉血栓的诊断符合率可达到97%,即使在MRV没有阳性发现时。
在弥散加权成像(DWI)上,可表现为皮层静脉血栓局部或紧邻部位的高信号征。
此外,MR黑血血栓成像技术(MRBTI)能更明确静脉系统血栓的诊断,并且可以定量分析。
DSA——目前仍然是CVST诊断的金标准,但存在一定局限性,包括有创性、操作不当(应用高压注射器施行窦内造影等)导致的颅内压增高风险,对诊断单纯皮层静脉血栓形成不具优势,因此DSA通常用于其他检查完成后仍不能确诊或需要同时经导管进行药物治疗时。
推荐意见:➤对疑似CVST的患者,CT/CTV和MRI/MRV都可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MRI/MRV可诊断大多数CVST,也可作为随访CVST的最佳无创性手段;CE MRV比TOF MRV诊断CVST更为可靠(Ⅱ级推荐,C级证据)。
(修改)➤ DSA是确诊CVST的金标准,逆行静脉造影如发现窦内狭窄远近端压力差达12 mmHg以上时,有支持诊断价值。
但使用时应考虑到对诊断单纯皮质静脉血栓形成时的不足,以及其有创性和操作不当导致颅内压增高的风险(Ⅱ级推荐,C级证据)。
➤ T2*GRE或SWI等磁敏感成像或DWI技术有助于提高CVST诊断率,特别是在单纯皮质静脉血栓形成时(Ⅱ级推荐,C级证据)。
(新推荐)辅助检查——病因学检查脑脊液检查对于CVST的诊断并无特异性,但有助于查找CVST 的病因、明确颅内高压征,并指导治疗。
此外,发现血栓形成倾向的易感因素有助于CVST的诊断,包括V因子Leiden突变、蛋白C/蛋白S或抗凝血酶III缺陷、慢性炎性病变、血液系统疾病、肾病综合征、恶性肿瘤、长期口服避孕药物。
推荐意见:➤ D-二聚体升高可作为CVST辅助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但其水平正常时并不能排除CVST(II级推荐,B级证据)。
➤腰椎穿刺检查脑脊液有助于明确颅内高压和感染等病因(Ⅱ级推荐,C级证据)。
(新推荐)➤血栓形成倾向的易患因素检查(包括血常规、血生化、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蛋白S和蛋白C或抗凝血酶Ⅲ等)有助于明确CVST的病因(II级推荐,C级证据)。
抗凝治疗研究显示,低分子肝素按体重调整剂量皮下注射,使用剂量为180 AxaIU/(kg•24h),每日2次,可能引起的出血风险较小,且无需检测凝血指标,但作用时间较长。
而普通肝素应使APTT延长至少1倍,有建议首先团注1000U,随后续予400~600U/h的低剂量维持。
急性期的抗凝时间尚不统一,通常可持续1~4周。
急性期后的抗凝治疗需要注意:❖急性期过后继续口服一段时间的抗凝药物,尤其对于儿童患者,常用华法林,控制INR在2~3之间。
❖对于原发性或轻度遗传性血栓形成倾向的CVST,治疗应持续6至12个月。
❖对于发作两次以上或有严重遗传性血栓形成倾向的CVST,可考虑长期抗凝治疗。
❖对于有可迅速控制危险因素的CVST,如妊娠、口服激素类避孕药物,抗凝治疗可在3个月内。
在停止抗凝治疗方面,有两项研究提示,CVST行抗凝治疗4个月已足够,但血管再通与神经功能恢复之间无相关性,不能单纯以血管再通作为抗凝持续时间的指标。
推荐意见:➤对于无抗凝禁忌的CVST应及早进行抗凝治疗,急性期使用低分子肝素,成人常用剂量为0.4 ml,每日2次皮下注射180AxaIU/(kg•24h);如使用普通肝素,初始治疗应使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至少1倍。
疗程可持续1~4周。
伴发于CVST的少量颅内出血和颅内压增高并不是抗凝治疗的绝对禁忌证(Ⅱ级推荐,B级证据)。
➤低分子肝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略优于普通肝素(Ⅱ级推荐,B级证据)。
(新推荐)➤急性期过后应继续口服抗凝药物,常选用华法林,目标PT-INR 值保持在2~3,疗程因血栓形成倾向和复发风险大小而定(Ⅱ级推荐,C级证据)。
➤闭塞静脉(窦)的再通作为停止口服抗凝治疗的依据尚未明确(Ⅲ级推荐,C级证据)。
(修改)➤新型口服抗凝药在CVST中的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Ⅲ级推荐,C级证据)。
(新推荐)溶栓治疗溶栓治疗可以直接溶解血栓,迅速恢复静脉回流。
然而目前尚缺乏CVST患者溶栓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已有的小样本非对照研究则显示,再通闭塞血管的同时,出血风险也明显提高。
尽管接受了积极的抗凝治疗,仍有9%~13%的患者预后不佳。
不过,也有小规模前瞻性研究认为,血管内溶栓疗效值得肯定。
需要注意的是,伴有大的出血性梗死和即将发生脑疝的患者,并不能从溶栓中获益。
推荐意见:➤经足量抗凝治疗无效且无颅内严重出血的重症患者,可在严密监护下慎重实施局部溶栓治疗(Ⅱ级推荐、C级证据);但全身静脉溶栓治疗CVST并无支持证据(Ⅲ级推荐,C级证据)。
支架治疗一项对8例CVST患者的回顾性系统评价显示,机械取栓术较单纯抗凝和溶栓治疗有更好的疗效,但有效性和安全性仍有待进一步评估。
随后的研究则进一步确定了机械取栓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纳入了52名严重CVST患者,进行机械取栓加局部溶栓治疗,45例完全再通。
而对于伴有一侧或双侧横窦狭窄的良性颅内高压患者,血管内支架术已经显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推荐意见:➤对于已有颅内出血或其他方法治疗无效的急性或亚急性CVST患者,在有神经介入治疗条件的医院,经导管机械取栓术可以作为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Ⅱ级推荐、C级证据)。
➤对于伴有静脉窦狭窄的颅内高压患者,有条件的医院可行逆行静脉造影测压,如发现狭窄远近端压力梯度超过12 mmHg时,可考虑行狭窄部位静脉窦内支架植入术,但长期疗效和安全性仍需进一步评估(Ⅲ级推荐、C级证据)。
CVST继发硬脑膜动静脉瘘对CVST继发硬脑膜动静脉瘘的处理可按照硬脑膜动静脉瘘的一般原则,即积极彻底闭合瘘口。
但需注意,由于此时颅内静脉窦已发生闭塞,瘘的血液回流多以皮质静脉为主,在治疗时应更加注意脑静脉回流的建立和保护,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推荐意见:➤CVST继发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治疗可参照硬脑膜动静脉瘘的一般原则,但尤应注意脑静脉回流的建立和保护(Ⅱ级推荐、C级证据)。
糖皮质激素理论上糖皮质激素可以减轻血管源性水肿,降低颅内高压,但同时糖皮质激素还可能促进血栓形成、抑制血栓溶解,甚至诱发CVST再发。
目前缺乏急性CVST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的随机对照试验,已有的数据不支持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尤其是无脑实质病变的CVST患者。
推荐意见:➤除非基础疾病治疗需要,常规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CVST并无益处,CT/MRI未发现脑实质病变的CVST患者更应避免使用糖皮质激素(Ⅲ级推荐,B级证据)。
对症治疗抗凝治疗对静脉回流的改善可有效降低颅内压,多数轻度脑水肿无需特殊处理。
严重颅内压增高可给予头高脚低位、过度换气、甘露醇、速尿等降颅压治疗。
内科治疗无效时,可考虑开颅去骨瓣减压手术。
孤立性颅内高压患者可考虑腰穿放脑脊液、口服乙酰唑胺或脑脊液分流术。
在痫性发作的防治方面,预防性抗癫痫治疗适用于存在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以及影像学提示有脑实质损害的患者。
在首次发作后,应尽快使抗癫痫药物达到有效血药浓度以控制发作,急性期过后可逐渐减量,一般不需要长期抗癫痫治疗。
常用药物包括丙戊酸钠、卡马西平等。
推荐意见:➤对颅内高压者,可采用脱水降颅压治疗;如果严重颅高压并伴有进展性视力降低或出现脑疝早期者,应该紧急处理,必要时可手术减压治疗(Ⅱ级推荐,C级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