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拿不到诺贝尔奖 诺贝尔文学奖受奖词 多丽丝莱辛

合集下载

多丽丝·莱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猫奴”

多丽丝·莱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猫奴”

62在人生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时间表。

多丽丝·莱辛一生中颠沛流离的前30年,为往后半个多世纪之久的创作铺垫了蓝本。

降生于伊朗古城克尔曼沙阿的她,刚到人间就饱受战乱和传染病流行的双重打击。

幼年随家人回到英格兰不久,又因父亲强烈的反战情绪迁居至津巴布韦。

在非洲这片神秘荒蛮又充满生机的大地上,莱辛磨练出身处逆境而不屈的精神。

然而,突患眼疾中途辍学给本该愉快的童年蒙上了灰色阴影。

幸好写作为她开了一扇窗。

20多年后,当莱辛再次踏上故土,已是从两次失败婚姻中涅槃重生的单亲妈妈。

在他人眼里,她是身无分文,四处谋出路的失意者。

她的全部家当,除了30年来沉甸甸的人生经验,还有一份未发表的小说手稿,这个唯一的筹码使得她在文坛崭露头角。

小说《野草在歌唱》直击种族主义之下的压迫与歧视,揭开了女性在男权至上的白人社会遭受的生存困境。

这部作品令莱辛一举成名,但也封禁了她前往南非的去路,直到当地白人政权在40年后倒台,她和小说才得以重见天日。

瑞典文学院在颁奖词里盛赞“文学祖母”多丽丝·莱辛,作为“女性经验的史诗作者,以怀疑的态度、激情和远见,清楚地剖析了一个分裂的文化”。

人生苦乐悲欢,个中滋味只有亲身经历才能多丽丝·莱辛(1919.10.22—2013.11.17)英国女作家,出生于伊朗,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被誉为继伍尔芙之后最伟大的女性作家。

1962年她完成了一般被公认是她的代表作的《金色笔记》,奠定了她在西方文坛的地位。

多丽丝·莱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猫奴”63真切体会。

莱辛作品大多是自传式小说,她在文学的地图上忍痛重走创伤之路,对镜自照接纳不完美的自我,写下时代的窠臼,就像《野草在歌唱》中女主人公玛丽支离破碎的悲剧人生。

好在莱辛是幸运的,迈过那些坎坷,将苦难凝结成文字,以自我救赎为众生照见一缕曙光。

女性的生存困境与创伤书写很多读者在看过莱辛的小说后,将她归于女权主义者之列,而这恰恰背离了她本人的初衷。

诺贝尔奖灾难励志人物的故事

诺贝尔奖灾难励志人物的故事

诺贝尔奖灾难励志人物的故事
诺贝尔奖灾难励志故事
2007年,当中国作家急于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瑞典文学院将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88岁的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理由是她用怀疑、热情和想象力审视了一个分裂的文明,以及她史诗般的女性经历。

听到这个消息的媒体记者问莱辛此时此刻的感受如何,但她的回答让所有来访者都感到惊讶。

她说:“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困扰和疲惫。

对于其他人来说,获得这个奖项可能是一种巨大的荣誉,但对我来说,恰恰相反,这纯粹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她接着说:“这是因为,恐怕我从此无法再安静地继续写作了,很长一段时间,我会陷入无休止地接待面试官或者参加各种会议。

而且,150万奖金也像定时炸弹,我必须尽快把它处理掉。

”如果你不尽快花光这些钱,有一天早上可能会被收税员拿走。

"
当然,获得诺贝尔奖是值得庆祝的,但对于这位88岁的大作家来说,荣誉和金钱对X来说并不重要,写作是他一生的“必做之事”。

如果名利影响了她的写作,那无疑是一场“灾难”。

莱辛的纯洁和旷达的态度,是她以一种追求艺术的精神读尽沧桑后的深刻体悟。

1。

多丽丝·莱辛

多丽丝·莱辛

∙收藏∙分享多丽丝·莱辛编辑词条多丽丝·莱辛(英语:Doris Lessing,1919年10月22日-2013年11月17日),英国女作家,200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她是迄今为止获奖时最年长的女性诺贝尔获奖者。

迄今最年长的男性诺贝尔获奖者是2007年经济学奖得主里奥尼德·赫维克兹,生于1917年8月21日。

此外她是历来第三十四位女性诺贝尔奖得主,在文学奖则是第十一位。

其代表作有《金色笔记》、《野草在歌唱》、《暴力的孩子们》等。

中文名多丽丝·莱辛国籍英国出生日期1919年10月22日职业学者、作家代表作品《金色笔记》、《暴力的孩子们》外文名Doris Lessing出生地英国罗得西亚逝世日期2013年11月17日主要成就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目录∙1人物介绍∙早年时期∙开始创作∙辉煌时期∙逝世∙2主要作品∙3写作特点∙4人物思想∙哲学思想∙对女性主义∙写作思想∙5人物评价1人物介绍早年时期多丽丝·莱辛1919年10月22日出生于伊朗,原姓泰勒。

父母是英国人。

[1]在莱辛5岁的时候,她那向往田园生活的父亲带着妻儿移居到南罗德西亚(现津巴布韦),在一个农场工作。

然而农场生活对于多丽丝的父亲绝非天堂,不过却是莱辛幻想的家园。

年幼的多丽丝是一个“神经质”的女孩,在学校里,爱幻想的她尽了最大的努力才没有白白浪费更多的时间。

[2]16岁开始工作,先后当过电话接线员、保姆、速记员等等。

她青年时期积极投身反对殖民主义的左翼政治运动,曾一度参加共产党。

莱辛曾两次结婚并离异,共有3个孩子。

[3]在非洲早年的艰苦生活中,十九世纪小说大师如狄更斯、吉卜龄、史汤达尔、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成为莱辛最重要的精神伴侣,也为她的文学生涯奠定厚实基础。

[4]开始创作1939年,莱辛和法兰克·惠斯顿结婚,生了一男一女,这段婚姻维持了4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莱辛对政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作为马克思主义者开始投身反殖民主义的左翼政治运动。

高中语文 阅读之做人与处世 宠辱不惊的“诺贝尔奖”得主多丽丝.莱辛素材

高中语文 阅读之做人与处世 宠辱不惊的“诺贝尔奖”得主多丽丝.莱辛素材

宠辱不惊的“诺贝尔奖”得主多丽丝.莱辛2020年10月11日这天,世界上无数人的目光都紧盯着瑞典皇家文学院的一举一动。

因为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名单即将隆重发布。

然而,英国老太多丽丝·莱辛却一个人出了门,在她家附近的小市场上悠闲地逛来逛去。

也许是逛得累了,该休息了,她微笑着和熟悉的居民打着招呼回家。

走到家门口,突然发现她那座漂亮的红砖房前熙熙攘攘,人声鼎沸,记者已经如同庭院里种植的绿色植物一样,团团包围了她家门口的台阶,摄像机、照相机等“长枪短炮”层层叠叠。

老太太还以为是在拍什么电影、电视剧呢,却见闪光灯对着自己闪烁不停。

老太太微微一怔,很快就明白了,她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老太太掸掸蓝色长裙,随随便便地在台阶上坐下来,身后是干净的黑白格子脚垫。

就这样,一次诺贝尔奖历史上最家常的记者招待会就此开始。

有记者问:“莱辛女士,祝贺你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此刻你的心情一定是非常激动吧?”老太太风趣地说:“老实说,我没有像你们想的那样,被惊喜压倒。

我想我得奖的原因是因为我已经88岁了,他们总不能把奖给一个死人吧?所以就趁我还活着的时候,赶紧颁给我。

我已经得过欧洲几乎所有的文学奖项了,每一项都得过。

我很高兴我把它们都赢下来了,这是件让人高兴的事。

不过似乎是很久以前,我的名字就曾被诺贝尔奖列入候选人名单,谁会一直关注呢?说实话,我已经把这事给忘了。

”还没说上两句,屋里的电话持续不断地响起,一声接着一声。

老太太站起身,歉意地说:“真对不住,我还是去接一下吧。

你们稍微等会儿,要是等得及,我还能给你们准备些热茶和点心。

”面对如此之高的文学奖项,老人的心态竟是如此平和,淡定!1919年10月22日,莱辛出生于一个贫穷的移民家庭。

但上帝并不眷顾这个从小就漂泊海外的女子。

15岁时,她因眼疾辍学,只好在家自修。

16岁时,莱辛第一次真正地离开了家,离开了母亲,独自到外面谋生,先后当过电话接线员、保姆、速记员等,并两次结婚,两次离异,共有3个孩子。

标点符号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本栏目内容,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单独装订成册!) 【说明】本试卷共30小题,每小题4分,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1.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大家都认为自己是在表现现实。

在加缪看来,现实是荒诞的;在梵高看来,现实是模糊的;在毕加索看来,现实是割裂的。

B.现在,有些教育改革的专家在争论什么“苦读”还是“乐读”的问题,根据我的经验,苦不苦,乐不乐,关键在于爱不爱?C.文字中要见作者的内在心情,而非去伪造他人的心情;写作是为天地立心,而非放心。

(把心放于外,只见事事物物,不见生命和性情)D.鲁迅先生在《淡淡的血痕》一文中,进一步形容自己是“叛逆的猛士”,“正视一切重迭淤积的凝血”,并且“将要起来使人类苏生,或者使人类灭尽。

”【解析】B项为陈述语气,句末应改为句号;C项句末的括号为句内括号,应紧挨句尾放在句号之内;D项“将要起来使人类苏生,或者使人类灭尽”为部分引用,为全句的一个部分,句号应放在引号外。

【答案】 A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A.这次去首都北京,我们专程去游览了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

B.网友给我发来邮件说:近来网上有三多:绯闻多、脏话多,病毒多。

C.山啊、水啊,花啊、草啊,星星啊、月亮啊,常常是诗人歌咏的对象。

D.他把“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两句吟咏了好几遍。

【解析】A项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不用破折号,应去掉。

B项,一句话之中不能用两层冒号(两层或多层引用除外),前一处冒号应改为逗号。

C项并列词语带上语气词时,中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三个顿号都要改为逗号。

D项引文末是问号或叹号,即使作为作者自己的话的一部分,一般也要保留,标点使用合乎规范。

【答案】 D3.下列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数学家就将圆周率那样无法用整数或分数表示的数统称为“无理数。

”无理者,不讲道理也!B.他因为认真执行规定,对收购进来的病猪肉,未按该站主任的意图,加盖“合格肉”图章,以致遭到迫害。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及颁奖词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及颁奖词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及颁奖词全盘点文| 群学君整理1901年苏利·普吕多姆(Sully Prudhomme,1839~1907),法国诗人。

主要诗作有《命运》,散文《诗之遗嘱》和《论美术》等。

1901年,作品《孤独与深思》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是高尚的理想、完美的艺术和罕有的心灵与智惠的实证”。

1902年特奥多尔·蒙森(Christian Theodor Mommsen,1817~1903),德国历史学家。

主要诗作有五卷本《罗马史》等,并主编16卷《拉丁铭文大全》。

1902年,作品《罗马风云》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今世最伟大的纂史巨匠,此点于其巨著《罗马史》中表露无疑”。

1903年比昂斯滕·比昂松(Bjørnstjerne Martinius Bjørnson,1832~1910),挪威戏剧家、诗人、小说家。

主要作品有剧作《皇帝》、《挑战的手套》,诗集《诗与歌》等。

1903年,作品《挑战的手套》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他以诗人鲜活的灵感和难得的赤子之心,把作品写得雍容、华丽而又缤纷”。

1904年弗雷德里克·米斯塔尔(Frédéric Mistra,1830~1914)法国诗人。

主要作品有诗作《黄金岛》《普罗旺斯》《米洛依》等。

1904年,作品《金岛》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他的诗作蕴涵之清新创造性与真正的感召力,它忠实地反映了他民族的质朴精神”。

何塞·埃切加赖(José Echegaray y Eizaguirre,1832~1916),西班牙戏剧家、诗人。

主要作品有《伟大的牵线人》《不是疯狂,就是神圣》等。

1904年,作品《伟大的牵线人》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由于它那独特和原始风格的丰富又杰出,作品恢复了西班牙喜剧的伟大传统”。

1905年亨利克·显克维支(Henryk Pius Sienkiewicz,1846~1916)波兰小说家。

文学祖母多丽丝·莱辛阅读答案

文学祖母多丽丝·莱辛阅读答案

“文学祖母”——多丽丝·莱辛阅读答案“文学祖母”——多丽丝·莱辛阅读答案瑞典学院是这样评价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莱辛的:“这个表述女性经验的诗人,以其怀疑主义精神、火一样的热情和丰富的想象力,对一个分裂的文明作了详尽细致的考察。

”他们将作家写于45年前的《金色笔记》单独罗列了出来,称它是一本“先锋性的作品”,是“影响了二十世纪的男女关系的为数不多的几本书之一”。

可这对于莱辛来说却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因为《金色笔记》,莱辛无可争议地成为英国最年长的女性主义“代言人”;但自从那本书出版以来,莱辛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摆脱“女性主义的先锋战士”这个恼人的头衔。

那么,莱辛究竟有怎样的人生,又是怎样的一位作家呢?莱辛1919年10月22日出生于伊朗西部的克曼沙,父母都是英国人。

六岁时,她随全家迁往非洲的英国殖民地南罗得西亚。

莱辛从小没有受到太正规的教育,14岁时就辍了学。

好在,她的母亲执著于将她培养成一个有教养的淑女,因此源源不断地从英国订购文学名著。

于是,莱辛的少女时代便与狄更斯、吉卜林、司汤达和史蒂文森为伴。

15岁时,莱辛离开家当保姆。

她的雇主给她阅读了一些政治、社会学书籍,让她迷上了共产主义的思想。

19岁,她嫁给了弗兰克·韦兹登,生了两个孩子。

几年后,她抛夫弃子,独自私奔,成为了一个左翼读书俱乐部的成员。

在那里,她遇到了弗里德·莱辛,闪电结婚,生了一个儿子。

1949年,她带着两岁半的儿子离开丈夫,搬到了伦敦。

就在这一年,她加入了共产党,并且出版了自己的处女作——《野草在歌唱》。

离婚与政治,这两件事深刻地影响了莱辛的写作。

在漫长的创作生涯中,莱辛偏爱描写婚姻破裂的女人;确切的说,是描写因为失去丈夫而生活支离破碎的女人。

但她本人觉得自己并不是其中的一员。

至于政治,也许是多丽丝·莱辛与其他女作家拉开差距的根本原因。

莱辛的许多作品都可以定义为“女性文学”,但并没有局限于感性的情感题材。

浅析多丽丝·莱辛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浅析多丽丝·莱辛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文学评论·外国文学浅析多丽丝•莱辛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王婷婷 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摘 要:多丽丝•莱辛是二十世纪英国著名女作家之一,并获得了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

她凭借其细致、独特的洞察力,对一个分裂的文明进行了深入的审视,并描写了发人深思的女性形象。

鉴于此,本研究剖析了多丽丝•莱辛小说中直面困境的、独立自主的、充满母性意识的女性形象。

关键词:多丽丝•莱辛;小说;女性形象[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5-132-01纵观全球女性作家,多丽丝•莱辛对世界与女性的关注更多,其注重倡导女性主义,充分彰显了追求女性权力与男女平等和谐的意识。

她所创作的文学作品中,塑造了各种女性形象,描述了不同女性的命运,重点探索了女性意识与思想,对女性文学作品的创作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直面困境的坚强女性阅读多丽丝•莱辛小说得知,其主人公往往置身于远古洪荒、肆虐的洪水、战争后的死寂、濒临崩溃的星球等恶劣生态环境中,女性面临着各种生存十分艰辛,生存考验重重。

对于这些困境,她们凭借顽强的意志及聪明智慧化解了危机,为人类的将来带来了光明。

在《玛拉和丹恩历险记》中,人们生存恶劣的气候环境,大肆掠夺生存资源,各个生物之间的竞争与矛盾越来越激化。

因种族之间的战争,玛拉失去了父母,她和弟弟无奈只得更换自己的身份与姓名,离开家园,开启一段追求生存与自由的冒险之旅。

姐弟恋经历了恶龙袭击、抢劫、缺水等各种困境,最后终于达到了北方,分别寻找到了自己的真爱,快乐地生活在生机勃勃的农场。

玛拉停止前进的脚步是因为她看到了代表生命的绿色,其有权自主地、自由地追去与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多丽丝•莱辛采用细腻的方式描写了在困境中女性的迷失、挣扎、选择与坚持,对女性乐观、勇敢、坚韧的性格进行了着重刻画,这些女性是坚强的,其向异化的世界与强权的男性发出了挑战。

二、独立自主的女性透过多丽丝•莱辛所营造的女性世界,我们能够切身感受到一个强大、清新的风吹拂而来,体会到一股难以遏制的无形生命力在涌动[1]。

《译者眼中的多丽丝·莱辛》阅读及答案

《译者眼中的多丽丝·莱辛》阅读及答案

《译者眼中的多丽丝·莱辛》阅读及答案译者眼中的多丽丝·莱辛多丽丝·莱辛就是这样一个平易近人的人,在她面前,你用不着因自己写不出她那样的小说而自卑,完全可以把她当作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一个你早就熟悉的邻里乡亲来看待。

我是按约定于9月底的一个阴雨天拜访她的。

下午3时许,我在一幢连排式的房子前按响了门铃。

穿红裙蓝衣的莱辛下楼开门,把我领上楼上的客厅。

客厅里有一台老式的电视机,电视机上是一套音响,搁电视机的架子塞满了书。

与电视机平行的墙壁上有两个一米左右高的书架,靠里的一个比另一个高了几厘米,也宽了几厘米。

书架肚子里满满当当的都是书,书架顶上又摞着四大叠书,每一叠差不多都有半米高。

女主人示意我在电视机斜对面的沙发上坐下,热情地招待我喝咖啡,吃糕点。

她自己落座在电视机旁的一张椅子上。

这个客厅给人总的印象是不那么整洁:沙发坐垫上就散落着报纸一类的杂物,女主人坐的椅子背后还有书刊一类的东西不整齐地堆放着。

但在这不整洁中透露出一种随和,当我自己动手挪开一张报纸在沙发上落座时,同时也挪去了按门铃前一直挥之不去的紧张与忐忑。

这种随和、适意的氛围的营造者此刻就与我面对面坐着,说话时目光紧紧盯着你,但那里面所透露的不是居高临下的轻慢,也不是咄咄逼人的威严,而是朋友间促膝交谈时的专注,邻里间闲聊时的亲近与随和。

————来源网络搜集整理,仅供个人学习查参考我们的谈话就在这样的气氛中展开。

我首先向她介绍了自己的文化背景,介绍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景。

当我说到自己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农家子弟时,她马上接口说:“我也是个农民的女儿啊。

”那说话的口气就好像在异乡遇见走失的同道,在语言不通的陌生人中间碰到了语言相通的人!接着我向她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情况,说到了古英语与《贝奥武甫》。

我们的话题自然而然引向了诺贝尔文学奖这个标志性的文学桂冠的未来归属。

我真诚地对她说:像她这样的文学大家应该拥有这个荣耀了。

100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名言

100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名言

100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名言1.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名言1、你活着就谈不上不幸。

——苏利,普吕多姆(法国著名诗人、散文家,190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首届诺奖。

)2、最狡猾的谎言会在最单纯的事实前无地自容。

——特奥多尔·蒙森(德国历史学家、文学家,190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3、当音乐抚慰着我的灵魂的时刻,我觉得自己像是摇篮中的一个婴儿那么善良。

——亨里克·显克微支(波兰作家,190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4、生活要有意义,自由便是必不可少的。

必须能给我们的活动一种个人的特征,并推进到一种自主的生活。

——鲁道夫·奥伊肯(德国哲学家、作家,19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5、有了阴影,光明才更加耀眼。

——保尔·海泽(德国作家,191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6、我不能选择那最好的,是那最好的选择我。

——泰戈尔(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7、扼杀思想的人,是最大的谋杀犯。

——罗曼·罗兰(法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8、一切假知识比无知更危险。

——萧伯纳(英国剧作家,192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9、要作为思想家去行动,还要作为实践家去思想。

——亨利·柏格森(法国哲学家,192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10、人生中最美好的东西应该是希望,而不是现实。

尽管希望是那么虚幻,至少它能领导我们从一条愉快的道路走完人生的旅途。

——托马斯·曼(德国作家,192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11、宁可慢些,不要太急而错误;宁可笨些,不要太巧而败事。

——约翰·高尔斯华绥(英国作家,193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12、教育的意旨并非知识的累积,而是心智上能力的发育。

——赛珍珠(美国女作家,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13、当我们不幸的时候,不能再好生忍受生活的时候,一棵会对我们说,平静,平静,瞧着我!——赫尔曼·黑塞(瑞士籍德裔作家,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14、如果我们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须种植更多的玫瑰树。

莱辛:布满挫折的生活让我成为作家

莱辛:布满挫折的生活让我成为作家

莱辛:布满挫折的生活让我成为作家作者:李婧璇来源:《润·文摘》2014年第01期英国当地时间11月17日,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在伦敦家中逝世,终年94岁。

多丽丝·莱辛被誉为继弗吉尼亚·伍尔芙之后,英国文坛史上最伟大的女性作家。

童年不幸,少年失意,婚姻草率,遗弃子女,信仰失落,半生飘零,正是莱辛生命中的真实写照,但是她一路走来,笑看风雨过往。

她曾说:“作家是灵魂的工程师,应该启发人类思考怎么去解决问题,不是为唯美而唯美,不是为艺术而艺术。

我为什么写诗,因为我思考文学,而我写一本书就是提一个问题。

”恰如诺贝尔颁奖词中所说:“这个表述女性经验的诗人,以其怀疑主义精神、火一样的热情和丰富的想象力,对一个分裂的文明作了详尽细致的考察。

”本文特选取第102期《巴黎评论》对莱辛的人物专访,以了解她的一些创作历程。

“现在情况有所改变,我是一个‘好人’。

”《巴黎评论》:在你小的时候,周围的很多人都会讲故事吗?莱辛:喔!不是的,当地的非洲人会讲故事,但是我们却不被允许同他们待在一起。

这是生活在那里最糟糕的事情,我是说本来我的童年可以有那些无与伦比的奇妙体验,但是因为种族隔离制度,我错失了这种机会。

现在我属于英国的一个叫做“故事人学院”的组织。

几年前,一群致力于让口述故事以艺术的形式传承的人聚到一起从事这项工作。

当我出席这类活动时,我发现很多人首先提到讲故事就认为是讲笑话,因此他们会有些气馁。

也有人认为讲故事就是偶然邂逅的一群人讲述自己的故事,我们知道总有人喜欢向别人讲述自己的那些经历。

不管怎样,这项活动还是吸引了一大批真正的讲故事的人,他们有的来自非洲,或者世界其他地方。

因此我们开展的相关活动也得以继续,依然盛行并存在。

《巴黎评论》:回到英国以后,你有没有那种强烈的冲动或者渴望,重新回到非洲那片神秘的土地上?莱辛:我不可能再生活在那片土地上了,不是吗?已经回不到从前啦!几年前我回过津巴布韦,回到那里的我,显得像是来自过去的年代。

解读中国文学的诺贝尔奖语言瓶颈

解读中国文学的诺贝尔奖语言瓶颈

解读中国⽂学的诺贝尔奖语⾔瓶颈解读中国⽂学的诺贝尔奖语⾔瓶颈作者:范武邱, Fan Wuqiu作者单位:中南⼤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75刊名:学术界英⽂刊名:ACADEMICS年,卷(期):2010,""(6)被引⽤次数:0次相似⽂献(10条)1.期刊论⽂王宁.Wang Ning多丽丝·莱⾟的获奖及其启⽰-外国⽂学研究2008,30(2)英国⼥作家多丽丝·莱⾟荣获诺贝尔⽂学奖带给我们诸多的启⽰.⾸先,她的创作确实富于理想主义的倾向,其次,她既是⼀位跻⾝⼥权运动中的⼥性作家,同时⼜在作品中描写了殖民地题材,再加之她本⼈的流散⾝份,这使得莱⾟同时成为⽂学创作界和理论批评界特别关注和研究的对象.作者认为,莱⾟的获奖证明了诺贝尔⽂学奖⾄⾼⽆上的权威性和公正性.⽽对于中国⽂学来说,诺贝尔⽂学奖不应该被看作是唯⼀的标准,中国作家与诺贝尔⽂学奖长期的失之交臂是由多⽅⾯原因造成的.中国的⼀些有实⼒并潜⼼创作的作家必将在不久的将来问⿍诺贝尔⽂学奖.2.期刊论⽂昌切.CHANG Qie离诺贝尔奖有多远-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6(5)诺贝尔⽂学奖是国际最⾼⽂学奖.百年来,中国籍本⼟作家⼀直未获此殊荣,原因是复杂的.就⽬前情况⽽⾔,中国⼈要荣获该奖并⾮遥远,更⾮⽆可能.因为,外部环境已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内部环境也⽐较好.当下,语⾔屏障是横亘在中国作家与诺贝尔⽂学奖之间的最⼤障碍.3.期刊论⽂邓经武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学问题-西南民族⼤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5(1)注重各地域⽂化的发掘,寻找各种族⽂化中的优秀因⼦,以此展现中国⽂学独有的审美观照⽅式,亦是张扬民族本⼟化⽂学的⼀条可⾏之路.同时,中国⽂学既要思索全球化⽂学可能的共有审美价值尺度--如对⼈类的终极关怀,⽤⾼⾏健在诺贝尔⽂学奖颁奖仪式上的发⾔来说,就是"⽂学就其根本乃是⼈对⾃⾝价值的确认","⽂学是对⼈的⽣存困境的普遍关照",继续从事未完成的"全球性"⽂化启蒙和在这种语境中对中国独有传统的创造性认同,这要求既师法西⽅经验更要在西⽅⾯前重塑"中国",以便在"全球性"⽂化语境中确⽴中国⽂化的新形象.4.期刊论⽂马淑琨.MA Shukun涵养结晶:⼤江健三郎与中国⽂学的关系-上海商学院学报2007,8(4)⼤江健三郎是第⼆位获得诺贝尔⽂学奖的⽇本作家,曾五次来华访问.他从⼩熟读鲁迅作品,其⽂学本质与中国作家莫⾔⾮常相近,因此对中国⽂学有特殊的感情.研究⼤江健三郎及其⽂学跟中国⽂学的关系,在中⽇⽂学交流史上将有深远的历史意义.5.学位论⽂张⽻泰⼽尔与中国现代⽂学20021913年,罗宾德拉纳特·泰⼽尔(RabindranathTagore1861~1941)成为第⼀个获得诺贝尔⽂学奖的亚洲⼈。

鲁迅、老舍未得到诺贝尔奖的原因

鲁迅、老舍未得到诺贝尔奖的原因

鲁迅、老舍未得到诺贝尔奖的原因1927年,来自诺贝尔故乡的探测学家斯文海定到我国考察时,在上海了解了鲁迅的文学成就以及他在中国文学上的巨大影响。

这位爱好文学的瑞典人,与刘半农商量,准备推荐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刘半农托鲁迅的好友台静农去信征询鲁迅的意见。

鲁迅婉言谢绝了。

这年9月25日,鲁迅便郑重地给台静农回了一封信。

他回信说:静农兄弟:九月十七日来信收到了,请你转告半农先生,我感谢他的好意,为我,为中国。

但我很抱歉,我不愿意如此。

诺贝尔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

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何限,他们得不到。

你看我译的那本《小约翰》,我哪里做得出来,然而这作者就没有得到。

或者我所便的,是我是中国人,靠着“中国”两个字罢,那么,与陈焕章在美国做《孔门理财学》而得博士无异了,自己也觉得可笑。

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奖赏金的人,瑞典最好不要理我们,谁也不给。

倘因为黄色脸皮的人,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以为真可以与别国大作家比肩了,结果将很坏。

我眼前所见的依然黑暗,有些疲倦,有些颓唐,此后能否创作,尚在不可知之数。

倘这事成功而从此不再动笔,对不起人;倘再写,也许变了翰林文学,一无可观了。

还是照旧的没有名誉而穷之为好罢。

鲁迅写这封信的时间正是中国新文学经过风风火火的10年之后,其时中国文坛上出现了许多卓有成就的作家,当然包括鲁迅本人。

但鲁迅是一个清醒的理性主义者,尽管新文学在最初十年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他仍能看出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差距,对中国新文学的实绩作出了客观的评价。

我们从鲁迅的这封信中,可以看出鲁迅对诺贝尔文学奖的态度:其一,鲁迅认为诺贝尔文学奖是高水平的奖项,在没有实力竞争的时候侥幸得到它,名实不符,不利于文学扎扎实实的发展,反而会掩盖自己的缺陷和不足。

其二,鲁迅以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为标尺,意识到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之间的距离。

强调这种距离,不是妄自菲薄,而是为了使中国文学能更好地向前发展。

萨特拒领诺贝尔文学奖金的启示

萨特拒领诺贝尔文学奖金的启示

萨特拒领诺贝尔文学奖金的启示# 萨特拒领诺贝尔文学奖金的启示“我拒绝接受诺贝尔文学奖,是因为我拒绝了所有官方给予的荣誉。

”这句话出自让-保尔·萨特,这位存在主义哲学大师在其一生中,用行动和作品持续震撼着世界。

阅读有关萨特拒领诺贝尔文学奖金的资料,不禁让人深思,其背后所蕴含的独立精神与对自由的执着追求,对今日的我们仍有极大的启示。

萨特的拒绝,并非出于对奖项本身的否定,而是对“官方荣誉”这一概念的抗拒。

他认为,接受这样的荣誉意味着将自己置于某种权威的庇护之下,从而丧失了独立性。

在《词语》一书中,萨特写道:“人是一切关系的总和,但首要的关系是他与自己的关系。

”这句话揭示了萨特拒绝诺贝尔文学奖的深层原因——维护与自我的真实关系,坚守精神的独立。

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名利至上的社会,萨特的行为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他的拒绝,是对那些为了名利而放弃原则、迎合权威的人的莫大讽刺。

正如他在《存在与虚无》中所说:“人首先是自由的,然后才是存在的。

”这种对自由的珍视和执着,正是我们需要学习的。

在收集整理的资料中,我发现萨特并非唯一拒绝诺贝尔文学奖的人。

鲍勃·迪伦、弗吉尼亚·伍尔夫等文学巨匠也曾表示过对这一奖项的拒绝。

这并非偶然,而是反映出一种独立思考、不迎合权威的精神风貌。

这种精神,对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尤为珍贵。

萨特拒领诺贝尔文学奖,还让我们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性——在荣誉与金钱之外,还有更为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对真理的探索和对人类命运的关怀。

在《恶心》一书中,萨特写道:“人总是要死的,但正因为如此,人生才有了意义。

”这种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使他站在了一个更高的角度来看待荣誉与成就。

正如萨特所说:“人是一切价值的创造者,同时又是这一切价值的破坏者。

”在我们追求荣誉、成就的同时,不要忘记反思,保持独立,用行动去创造真正的价值。

这,或许就是萨特拒领诺贝尔文学奖金给我们带来的最大启示。

第一篇范文第二篇范文在众多荣誉与奖励的光环下,萨特拒领诺贝尔文学奖的行为,如同划破夜空的流星,瞬间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广西岑溪市2025届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广西岑溪市2025届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广西岑溪市2025届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文学的死亡和蝶化朱大可①关于文学死亡的话题,已成为众人激烈争论的焦点,这映射了文学所面临的生存危机。

文学终结并非危言耸听的预言,而是一种严酷的现实。

2007年度诺贝尔奖文学奖,颁发给了多丽丝·莱辛,她是一枚被瑞典皇家委员会发现的化石,但她的一些作品,却遭到评论家的激烈抨击,认为它们只具有四流水准。

在所有诺贝尔奖项中,只有文学奖面临二流化的指责,造成这种状况的唯一原因,就是文学自身的全球性衰退。

②返观中国文学的狼藉现场,我们发现汉语文学的衰退,主要基于三点:第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活跃的前线作家,大多进入了衰退周期,而新生代作家还没有成熟,断裂变得不可避免。

第二,重商主义对文学的影响,市场占有率成为衡量作家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准,这种普遍的金钱焦虑,严重腐蚀了文学的灵魂和原创力,导致整个文坛垃圾丛生。

第三,电影、电视、互联网、游戏等媒体的兴起,压缩了传统文学的生长空间,迫使它走向死亡。

③然而,文学的衰败真正主因是文学自身的蜕变。

建立在平面印刷和二维阅读上的传统文学,在经历了数千年的兴盛期之后,注定要走向衰败。

它是新媒体时代所要摧毁的主要对象。

新媒体首先摧毁了文学的阅读者,把他们从文学那里推开,进而摧毁了作家的信念,把文学变成一堆无人问津的“废物”。

④尽管中国文坛充满了垃圾,但文学本身并不是垃圾,恰恰相反,文学是一个伟大的幽灵,飘荡于人类的精神空间,寻找着安身立命的躯壳。

在可以追溯的历史里,文学幽灵至少两度选择了人的身体作为自己的寄主。

诺贝尔文学奖受奖词 阿尔贝 加缪

诺贝尔文学奖受奖词 阿尔贝 加缪

诺贝尔文学奖受奖词阿尔贝·加缪我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接受你们的自由的科学院给予我的荣誉,尤其是我知道这一奖赏大大地超出了我个人的功绩。

所有的人,特别是艺术家,都希望被承认。

我也是如此。

然而,在获悉你们的决定的时候,我不能不将其影响和实际的我作一番比较。

一个差不多还算得上年轻的人,拥有的只是怀疑和尚待完成的事业,习惯于生活在工作的孤独或友情的荫庇之中,在获悉一种突然间使他于一片刺眼的光明之中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评判之际,怎能不处于某种惊慌失措的境地?在欧洲,一些最伟大的作家被迫沉默,他的故土正经受着一种无休止的苦难,此时此刻,他能以什么样的心情接受这种荣誉?这种不安和这种内心的慌乱,我是有的。

为了重新得到安宁,说到底我得和一种过于慷慨的命运来一次清算。

既然我只能依靠我个人的功绩来和它相称,那么,我找到的能够帮助我的东西,只是在我一生中各种最矛盾的环境中支持着我的那种东西,即我对我的艺术和作家的作用所持有的看法。

我只要求允许我怀着感激和友好的感情尽可能简单地向你们说一说这看法是什么。

就我个人来说,我没有我的艺术就不能生活;但是,我从未将这种艺术置于一切之上。

相反,如果说它对我是不可或缺的,那是因为它并不与任何人相脱离,它允许我以我本来的面目和大家一样地生活。

在我看来,艺术并不是一种独自的享乐。

它是通过给予最大多数人以关于共同的苦乐的特殊形象来使之受到感动的一种方式。

因此,它迫使艺术家不离群索居,它使他听命于最谦卑、最普遍的真理。

一个人常常因为感到自己与众不同才选择了艺术家的命运,但他很快就明白,他只有承认他与众人相像,才能给予他的艺术、他的不同之处以营养。

正是在他与别人之间的不断的往返之中,在通往他不可或缺的美和他不能脱离的集体的途中,艺术家成熟起来了。

这就是为什么,真正的艺术家什么都不蔑视,他们迫使自己去理解,而不是去评判。

如果他们在这世界上有什么事业要支持的话,那只能是一种社会的事业,根据尼采的豪言壮语,统治这个社会的不再是法官,而是创造者,不管他是体力劳动者还是知识分子。

多丽丝莱辛名人故事

多丽丝莱辛名人故事

多丽丝莱辛名人故事多丽丝莱辛名人故事13岁辍学,早年生活艰辛复杂1919年10月22日,多丽丝降生在波斯(如今的伊朗),父母都是英国人。

童年生活大都在英国殖民地南罗得西亚,现在的津巴布韦度过。

他父亲是个极富浪漫情调的人,希望过隐居的农场生活,期待通过耕种玉米致富,但财富不但始终没有踪影,反而债台高筑。

7岁那年,多丽丝被送进修道院的寄宿学校,修女们用地狱烈火之类的故事吓唬孩子们。

13岁,多丽丝由于眼疾中途辍学了。

之后,她先后从事过保姆、电话接线员、办公室工作人员、速记员和记者等职业,但她始终没有停止过阅读。

多丽丝的童年几乎在孤寂中度过,孤独之中,她与19世纪的文学大师们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开始她并没有想过要成为一名小说家,但狄更斯、司各特、斯蒂文森、吉卜林,D·H·劳伦斯、司汤达、托尔斯泰和陀斯妥也夫斯基,这些19世纪的文学大师的作品给了她取之不尽的营养,也赋予了她批判社会的勇气和智慧。

为了读到更多的书,多丽丝甚至加入了左翼社团。

多丽丝·莱辛在自传中写道:“童年时期的压抑和艰苦通常造就出作家来,因为这样的童年让你学会处处提防,事事留心,而正是一个作家应该具备的。

”18岁,多丽丝开始向南美的一些杂志出售自己所写的故事,也完成了她的两部练笔小说,使她逐渐成为了一名作家。

第一次婚姻失败后,多丽丝开始涉足反种族歧视的激进的政治生活。

1945年她再婚,但紧接着就是又一次婚变。

1949年,多丽丝独自带着与第二任丈夫莱辛先生所生的儿子回到英国。

多丽丝没有将丈夫的姓改成原来自己的姓——泰勒,而是一直称呼自己为多丽丝·莱辛。

从此也可以看出,她为什么说自己不是女权主义者。

二战后的岁月是艰辛的,莱辛说她几乎生活在梦魇里,经济状况一度陷入窘迫。

1950年,莱辛的第一部小说《青草在歌唱》在伦敦出版,为她赢得了声誉,登上了英国文坛。

小说以一名黑人男仆杀死白人女主妇的案件为中心,通过对女主人公玛丽具有典型意义的悲剧命运的描写,揭示了殖民统治制度下不同种族、不同阶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剖析了造成玛丽悲惨结局的社会根源,被评论界誉为战后最杰出的英语小说之一。

莱辛的“伟大失败”

莱辛的“伟大失败”

莱辛的“伟大失败”再好的厨师也有失手的时候,作家亦然。

只不过好厨师要力求水平稳定,同一道菜你吃两回不该有太大的分别;而好作家则容许犯几点错,只要他至少有一部足以挽回他所有声誉的惊世巨著就行了。

如果你以为凡属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出品就必属佳作,那你也未免太天真了。

绝大部分的诺奖得主都有过失败的作品,只不过那些用来界定他们一生的扛鼎之作实在太耀眼了,遮掩了一切的缺陷与暗角。

莱辛何至于成“冷门”有些传媒形容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爆出冷门”,居然落在八十七岁的多丽斯·莱辛手上。

我真不知道他们所谓的“冷门”是什么意思?按照什么标准?是赌博公司开出的盘口吗?没错,事先是没有多少人猜到这个结果,但莱辛的得奖绝对不能称作爆冷门,这叫“终于”。

谁是热门?村上春树?假如真让这个名过其实的文坛红人得奖,那么我就不会再相信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的眼光了,虽然本来我就很怀疑凭什么一帮瑞典人就是天下第一流的文学评论家(恕我孤陋寡闻,瑞典今天出过多少文学批评大家吗?)说回莱辛,她简直是近几年来最实至名归的诺奖得主之一,在这位教母级作家五十多年的创作生涯当中,单是一本《金色笔记》就不知能够压过多少其他获奖者了。

说她是冷门黑马的人大概根本没看过这部超越时代的经典。

不过,正如三星级大厨也会生病,莱辛当然也有她的低潮。

《裂缝》是低潮吗?莱辛今年推出的《裂缝》(The Cleft)在很多人眼中就是她的低潮了。

例如我十分敬佩的科幻小说大师娥苏拉·勒瑰恩就认为这本书犯了“本质主义”的错误,她说:“解剖学就是命运,性别绝对二分。

女人被动、不好奇、胆小,只为生育而存在;没有男人,她们很难脱离动物般的无知。

男人则聪明、有创意、大胆、鲁莽、独立,他们只需要女人去释放自己的欲望和养育更多的男人。

”这简直完全背叛了莱辛早年在《金色笔记》里表现出来的复杂思考。

即使是最客气的论者,也说《裂缝》是场“伟大的失败”,意图伟大但是下场惨淡。

究竟《裂缝》是本怎么样的书呢?简单地说,这是个寓言,一则人类起源的寓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拿不到诺贝尔奖——诺贝尔文学奖受奖词多丽丝·莱辛我站在门口,透过飞扬的尘土向远方看去,有人告诉我说那里有一片尚未遭受砍伐的森林。

昨天,我开车驶过一片满是树桩和烧焦树枝的林地,蔓延好几英里,那里一九五六年的时候还是一片我所见过的最为让人惊叹的森林,可现在全都毁掉了。

人们需要吃饭。

他们得有烧火的柴禾。

这是八十年代早期的津巴布韦西北部地区,我当时正去拜访一位原先在伦敦一所学校里当老师的朋友。

他在这里是“为了帮助非洲”,我们一般都这么说的。

他是一位温文尔雅又很理想主义的人,这所学校的状况让他非常吃惊,甚至都因此得了忧郁症,至今还未恢复过来。

这所学校和其他所有独立后建的学校一样,由四大间连着的砖结构屋子组成,直直地立在尘土之中,一、二、三、四,最顶头有一个半间的屋子,那里是图书馆。

这些教室里面都有黑板,但是我的朋友一直都把粉笔放在自己的口袋里,因为要不然的话粉笔就会被偷走。

学校里面没有地图册,也没有地球仪;没有教科书,没有练习册,也没有圆珠笔;图书馆里也没有学生们喜欢的书看,有的只是美国大学白人图书馆里丢弃出来的那种大部头的、厚厚的学术书籍,拿都拿不动,此外就是侦探小说,或是《在巴黎度周末》和《运气带来爱情》之类的书籍。

有一只山羊在一块严重退化的草皮上寻找食物。

校长由于挪用学校公款而被停职了。

我们对此不禁要问:为什么这些人在别人的眼皮底下也会干出这样的事情呢?当然通常这样的事往往都发生在条件很不好的地方。

我的朋友没有多少钱,因为每到发工资的时候,学生、老师都向他借钱,而且通常都是有借无还。

学生的年龄从六岁到二十六岁不等,因为有些人小时候没有上过学,现在想补一补。

有些学生每天早上都要走好远的路来上学,不论晴天雨天,还要趟过几条河。

他们都不做家庭作业的,因为村里面没有电,就着火把的亮光学习很不方便。

女孩们每天放学后及上学前都要出去打水做饭,也没时间学习。

当我和我的朋友坐在他的房间里的时候,总会有人悄悄地进来,而且每个人都想要书籍。

“你回到伦敦后给我们寄些书过来吧。

”有一个男的说,“他们教我们识字,可是我们却没有书可读。

”我见到的每个人,所有的人,都向我讨书。

我在那里待了一些日子。

那里总是尘土飞扬,缺水。

因为水泵坏了,女人们又开始从河里面取水了。

还有一位从英国来的理想主义的教师看到这样的“学校”后也备受打击。

学期的最后一天他们把那只山羊宰了,肉切成了一堆碎片,放到一个大锡罐里面煮。

大家对这一学期末的盛宴一直都很期待的:煮羊肉和羊肉汤。

盛宴举行的时候我已经驱车离开了,又重新穿梭于森林烧焦的树枝和树桩之中。

我觉得这所学校里的很多学生都不会得到什么奖项的。

第二天我去了伦敦北部的一所学校,一所非常有名的学校,我们都知道它的名字。

一所男孩学校。

校舍非常好,还有美丽的花园。

这些学生每周都会见到一些名人,而且理所当然的,这些名人都是这些孩子们的父亲、亲戚,甚至是母亲。

一位名人来访对他们来说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我的脑中还想着津巴布韦西北部那所尘土弥漫的学校,看着眼前这些对讲座没有什么期待的学生们,我决定给他们讲讲我上周的所见所闻。

教室里没有课本,没有练习簿,没有地图册,甚至连一张贴在墙上的地图也没有。

那里的老师恳求着给他们寄一些可以告诉他们怎样教书的书籍,他们自己也就十八九岁,他们自己也需要书。

我对这些男孩们说,每一个人,所有的人都在祈求着书本:“请给我们寄些书吧。

”我相信每一个在这里演讲的人一上台就会感受到自己看到的那些面孔是多么的空白、没有表情。

他们这些听众根本听不懂你在说什么:他们的头脑中没有和你所说的相应的画面。

这一次,他们想象不出那么一座立在沙尘中的学校,那里缺水,而且每到学期末都会在一个大罐里煮一只刚刚宰杀的羊作为一学期下来的犒劳。

难道他们真的没法想象出这样的贫困吗?我尽力描述给他们听。

他们倒还是很有礼貌。

我可以肯定地说他们中间肯定会有人以后获得什么奖的。

演讲结束后,老师们也过来问我那里的图书馆是怎样的,那里的学生读不读书。

这里的老师,这所贵族学校里的老师们,也和我去过的其他学校甚至是大学里的老师们一样,问了些同样的问题。

“你知道是怎样的。

很多男孩从来都没有读过书,那个图书馆也只有一半的书可以看。

”“你知道是怎样的。

”是的,我们确实都知道那是怎样的一种情形。

我们都知道的。

我们处在一种支离破碎的文化之中,几十年前我们还有的那种确信遭到了怀疑,在这种文化中长大的年轻人们,虽然接受了好多年的教育,却还对外部的世界一无所知,也没有读过什么书,知道的也只是某一门专业知识,比如说计算机。

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非常了不起的发明,计算机、因特网还有电视,它们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

这样的革命当然不是第一次了。

之前还发生过了印刷革命,但不像现在的革命,短短几十年就发生了,而是持续了好长时间,这改变了我们的大脑和思维方式。

那个时候的我们都跟傻子一样,对其全盘接受了,从来没有人问过,当然现在也没有人问:“这个印刷的发明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呢?”我们现在也没有人停下来问一问,因特网的出现会给我们、我们的大脑带来怎样的变化,而空洞的因特网已经把整个一代人都吸引进去了,甚至那些颇为明理的人也承认说他们一旦上钩就很难摆脱它了,他们经常是一天什么都没干,就在那弄博客或胡乱瞎写什么的了。

就在最近,连那些只受过中等教育的人都会尊重学问和教育,也对我们巨大的文学宝库表示敬仰。

当然我们都知道在这样一种情形下,人们会假装在读书,假装尊重学问,但是这样一种情形是和工人阶层的人们渴望书籍相对应的,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十八、十九世纪兴盛的工薪阶层的图书馆、学院和大学上看出。

读书和书籍曾是大众教育的一个方面。

老一辈人和年轻一辈谈话时肯定能体会到读书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方式,因为现在的年轻人知道的太少了。

而且如果说小孩不会读书,那是因为他们从来都没读过书。

我们都知道这是一个令人悲哀的故事。

但是我们不知道这个故事的结局会是什么。

我们想起了一句古老的格言,“读书使人充实”——我们暂且不谈和它相关的、吃得过饱的笑话——读书可以让一个人了解各种各样的信息,了解历史,获得各种各样的知识。

但是这个世界上不仅仅有我们。

不久以前我接到一位朋友的电话,她说她刚从津巴布韦回来,她去的那个村庄里人们已经有三天没有吃东西了,却还都谈论着书,谈论着怎样才能获得书,谈论着教育。

我加入了一个专门为这些村庄筹集书刊的组织。

还有一队类似的人去津巴布韦的农村。

他们报道说那里的村庄并不像有人报道的那样,那里到处都是高智商的人:退休的教师、休假的老师、度假的孩子们,还有老年人。

我本人就对他们想看什么样的书作了一项小小的调查,其结果同一项瑞典人作的调查一样,而且出乎我的意料。

他们想读的书和欧洲人想读的人一样——如果欧洲人读的话——各种各样的小说,科幻小说,诗歌,侦探小说,戏剧,莎士比亚,而那些教你怎样自己动手去做的书籍,如怎样开一个银行账户这样的书都排在最后了。

莎士比亚的所有作品,他们都知道名字。

给村民们找书籍遇到的困难就是他们不知道哪些是可以弄到的,所以一本像《卡斯特桥市市长》这样的学校规定要读的书很受欢迎,因为他们知道那本书就在那儿。

很显然,《动物农庄》也是所有小说中最受欢迎的书之一。

我们这个小型的组织尽其所能地搜集书刊,但是请记住,一本好一点的英国出版的平装书就要花掉一个月的薪水:那可还是在穆加贝恐怖统治之前的事情了。

现在通货膨胀,则要花上好几年的工资才能买一本。

但是带上一箱书去一个村子里——请注意那里也很缺油,你就会得到一箱感激的泪水,图书馆可能是树下架在砖上的一块木板。

然后一周内就会出现扫盲班——就是那些能够读书的人教那些不识字的人,公民教育班——在一个偏远的村子里,由于那儿没有通加语写成的小说,有一两个小伙子便坐下来开始用通加语写小说。

津巴布韦有大约六种主要语言,而且这几种语言也都有了自己的小说,有暴力的,乱伦的,充满了犯罪和谋杀的情节。

我们这个小组织从一开始就受到挪威的资助,然后瑞典也资助我们了。

如果没有他们的资助我们的书早就送完了,津巴布韦出版的小说以及那些教你怎样自己动手的书籍也都送到了那些渴望书籍的人们手中。

有人说群众们会得到一个自己应得的政府的,但我觉得在津巴布韦可不是这样的。

而且我们也要记住,他们对书籍的尊敬和渴望并不是来自于穆加贝的政权,而是来自于穆加贝之前的白人政权。

从肯尼亚到好望角,到处都充满着对书籍的渴望,这一现象非常让人吃惊。

这可能要和一个事实联系起来:我是在一个土屋草瓦的房子里长大的。

这样的房子到处都能见到,只要那里有芦苇或草,有合适的土,还有可以做墙的柱子就可以建起来了。

举个例子来说,就像撒克逊时代的英国吧。

我长大的那个房子有四间屋,一间挨着一间,而且重要的是每一间屋子里都堆满了书。

我的父母不但从英国带了些书去非洲,而且我母亲还从英国给她的孩子们订购了图书,那些由牛皮纸包装送过来的书给我的童年和青年带来了无限美好的时光。

一座土房子,但是,是一座堆满了书籍的土房子。

有时候我收到那些村里人给我写的信,那些村子里可能还没有通上电或用上自来水(就像我家以前住在那座长长的土房子时一样),信上说:“我也想成为一名作家,因为我有一座和你当年住的一样的房子。

”但是这里出现了一个问题。

不可能。

写作以及作家,是不可能产生在一个没有书籍的房子里面的。

那就是差距。

那就是问题所在。

我看了一些最近获得你们奖(诺贝尔奖)的人士的演讲。

就拿卓越的帕慕克来说吧。

他说他父亲有一千五百册的藏书。

他的才华不是凭空而降的,而是从伟大的传统中获得的。

再拿维·苏·奈保尔来说。

他提到了,说印度吠陀经是和他对家庭的记忆紧密相连的。

他父亲鼓励他写作。

他去英国后便经常去大英图书馆。

所以他也是在伟大传统的熏陶下成长的。

让我们再看看库切。

他不仅离伟大的传统很近,而且他本人就是传统,他在开普敦教文学。

我非常遗憾没能去听过他的课,他是位思维非常勇敢大胆的人。

要写作,要创作文学,就必须和图书馆、书籍、传统有近距离的接触才行。

我有一位津巴布韦的朋友。

一位作家,而且是一位黑人——这一点很重要。

他是自己从果酱瓶上的标签和罐头水果包装上的标签自学识字来读书的。

他就生长在一片我曾开车经过的地方,那里是黑人农村地区。

地面上全都是粗沙和小石粒,只有零星的一些灌木。

他们居住的棚屋非常差,和那些条件好的人家精心打造的棚屋简直没法比。

那里还有一所学校——但是和我前面所提到的学校是一样的。

他在垃圾堆里找到了一本丢弃的儿童百科全书,便认真学习起上面的内容。

一九八〇年津巴布韦独立的时候,这个国家还是有一批挺不错的作家的,可以说是一窝会唱歌的鸟了。

他们是在南罗得西亚长大的,受到的是白人的教育——像教会学校这样的好的学校。

津巴布韦是不产作家的。

不是很容易就产生的,至少在穆加贝统治下是不容易产生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