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太阴病篇
《伤寒论小结之四》太阴病篇总结,干货,赶紧收藏
《伤寒论小结之四》太阴病篇总结,干货,赶紧收藏一、太阴病提纲:原文《伤寒论》第273条: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中结硬。
病机:伤寒失治误治,外邪入阴的首站,为中焦阳气虚衰,脾胃机能减退,寒湿不运所表现的证候。
寒湿内阻,损及脾阳,或寒邪直犯脾经,损及脾胃都会影响水谷的消化和排泄,寒湿邪阻运化,故时腹自痛。
寒湿犯胃故呕吐。
胃气呆滞故食不下。
寒湿不化,脾气不升,故见自利。
二、太阴病治疗原则1.太阴病正治法“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277)2.太阴病兼变证治法(1)既有下利腹胀满(太阴里虚证),又有身体疼痛(太阳表证),是里虚挟表,当先用理中汤温里,然后再用桂枝汤治表。
(2)表证未解,而又有腹满时痛,用桂枝加芍药汤(桂枝汤加重芍药用量),表未解挟有宿食而里实满痛,用桂枝加大黄汤。
三、太阴病本证1、“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277)本条论述太阴里虚寒证的主症、病机与治法。
自利是太阴病主症之一,由脾阳虚弱,运化失职,寒湿内停,清气不升所致。
不渴是本条辨证的要点,因太阴主湿,寒湿内停,故以不渴揭示太阴为病的特征。
“脏有寒”是太阴里虚寒证病机的总概括。
在治疗上,仲景提出“当温之”,即温阳散寒,健脾燥湿之义。
原文中未列具体方药,而曰“宜服四逆辈”,即根据虚寒的轻重程度,选用四逆汤、理中汤一类的方剂。
如病情单一,脾胃虚寒,宜投理中汤;若病情复杂,伴肾阳虚者,宜用四逆汤。
四、太阴病兼变证1、太阴病兼表证第276条: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2、太阴兼里实证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伤寒论》279条)桂枝加芍药汤方:桂枝芍药炙甘草大枣生姜桂枝加大黄汤方:桂枝大黄芍药生姜炙甘草大枣本条论述太阴腹痛的辨治。
太阳病当治以汗法,禁用攻下,今不当下而下之,故曰“反”。
太阴病 厥阴病.
足 太 阴 脾 经 的 循 经 走 行
二、太阴之病理:
(一)太阴病是因脾运失常所引起的病变。 (二)病机:脾阳受损,运化失职,寒湿内停。 (三)性质:脾虚寒湿证。 (四)病位:在脾。 (五)成因 :误治转属、自然传变、邪盛直中。
太阴病发病示意图:
素体阳虚 寒湿直中
太 阳复脾振 痊愈
过食寒凉 损伤脾阳 凉药伤中
举例: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 “自利而渴者,属少阴” “厥阴之为病,消渴……”。
所以太阴称“三阴”,少阴称“二阴”, 而厥阴称“一阴”,这个一、二、三就是量的 概念,就是多少的概念,就是《素问·至真要 大论》所讲的“气有多少,异用也。”
第二,阴阳之枢的意思。 《素问·阴阳类论》中讲到:“一阴至绝作朔
损伤脾阳 三阳病
阴 阳复太过 阳明病 病 病邪内传 少阴病
厥阴病
三、太阴病的诊断:
(一)主要依据:主证、主脉 主证: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 自痛。 主脉:缓(虚证)。
(二)辅助依据:经络循行 因太阴经络深布腹内,故腹满也是经络症状。
四、太阴病治则:温中散寒,健脾燥湿 五、代表方;理中汤(四逆辈)
经络循行:如图。 脏腑功能:肝藏 血而主疏泄,内寄相 火;心包为心之外围, 内寄相火。
第四,与少阳互为表里。 厥阴和少阳相表里。 少阳主表里之枢,厥阴主阴阳之枢。 少阳病特征性的症状:“往来寒热”,就是
一会儿寒,一会儿热 厥阴病特征性的症状:“厥热胜复”,就是
一会儿手足凉,一会又发热。
二、厥阴病的诊断及分型:
晦(shuò huì)。” 一阴就是厥阴;朔就是新月,农(夏)历每月
初一(的月亮)。晦,月尽也,阴历每月的最后一 天(这一天月亮即将完全隐去,是夜朦胧,难以见 物);作,就是发生的意思。
伤寒学太阴篇
脉 浮
“可发汗, 宜桂枝汤”
辩太阴病脉证并治
【原文】(163)
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 遂协热而利① ,利下不止,心下痞 硬② ,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辩太阴病脉证并治
【词解】
①协热而利: 伴有表证发热的下利。
②心下痞硬:
指胃脘部痞塞硬满。
【提要】下后脾气虚寒而表证未解的证治。
病因
外证未除而数下之
病机:脾伤气滞络瘀。
治法:通阳益脾,活络止痛。
桂枝加芍药汤 桂枝、甘草 —辛甘化阳。 生姜、大枣 —补脾和胃。 芍药(六两) —缓急止痛,益脾活络。 大实痛 —气血瘀滞较甚。 桂枝加大黄汤 —上方加大黄二两,活血祛瘀。
辩太阴病脉证并治
【现代研究】
本方具有抗炎、解热、解痉、止痛 等作用。
【临床应用】
1.本方一方二法 丸法 :用于病情较缓者。 汤法 :用于病重势急或服丸剂 效不显者。 2.服药后腹中未热,可加大药量,“益至三四丸”。
3.药后食顷,饮热粥一升许,温养中气以祛寒。
4.加盖衣被,助药力以温阳散寒。
辩太阴病脉证并治 方药加减: 脐上築 :水气冲动 —去术之壅滞加桂枝温肾降冲。 :胃寒气逆 —去白术之壅滞加生姜温胃降逆。 吐多 下利甚 :脾虚气陷,寒湿下注 —仍用白术健脾祛湿。 心下悸 :水气凌心 —加茯苓淡渗利水、宁心安神。 渴欲饮水 :脾不散精,水津不布 —重用白术助脾运化。 腹中痛 :中虚气滞 —加大人参用量补虚益气。 寒甚者 :表现为腹中冷痛不解 —重用干姜温中祛寒。 腹满者 :寒凝气滞 —去术之壅滞,加附子通阳祛寒。
治法:五苓散主之 —分利水湿,通阳化气解表。
寒多不用水者: 病偏于里 吐利
—寒湿内盛,脾胃升降失常。
第四章太阴病
概论一、概念:凡属中焦虚寒,寒湿内阻,脾胃功能紊乱而出现的以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为病证,则称之太阴病。
二、生理:太阴(手太阴肺,足太阴脾)与(手太阳大肠,足阳明胃)相表里生理功能:脾主运化,脾主升清三、病因病机:1、传经:误治,误治2、直中:外感风寒,过食生冷1,2=中阳虚损,寒湿内阻四、性质:脾虚寒证五、治则:温中散寒,健脾燥湿六、治禁:吐下七、转归:病愈,黄疸,阳明病,入少阴,厥阴第一节太阴病提纲(273)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太阴病提纲证腹满—中焦虚寒,脾阳虚,失健运,寒湿内阻,寒凝气滞,气机不畅呕吐—脾虚影响及胃,脾胃升降失职,胃气上逆食不下—脾胃虚弱,受纳腐熟功能失职自利益甚—脾阳虚,脾不升清,清气下陷,失治误治下利加重时腹自痛—中焦阳虚寒凝气滞,不同则通口不渴—中焦阳虚,寒湿内停,无邪热伤津,津能上乘,且下利较轻,津液未伤意义:太阴病的主症:凡具备此证即可诊断太阴病治禁:胸下结硬—用苦寒攻下之法使脾阳更伤,运化无力,寒凝气滞更甚第二节太阴病表虚证(277)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
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太阴病主症病机治则病机:中阳不足,脾胃虚弱,寒湿内盛,升降失常。
治法:温中散寒,健脾燥湿。
轻者用理中汤,重者用四逆汤。
第三节太阴病辨证一、辨太阴兼有表证(276)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太阳兼有表证的证治方药:桂枝加黄芪汤——伤寒表虚(身无汗,但皮肤潮湿)麻黄汤——身无汗,运动也无汗,伤寒表实(163)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太阳兼表以里虚为主的证治病因病机:脾阳虚弱,寒湿阻滞,兼有表邪不解主症:利不止——脾虚寒湿阻滞,清阳不升,清气下陷心下痞硬——脾虚寒影响及胃,脾胃不和,气机阻滞,壅塞于中焦协同表证而发热——表邪不解,表证未罢恶寒发热等证仍在,部分表邪内陷于里治法:温中解表方药:桂枝人参汤(理中汤加人参)方义:干姜—温中散寒白术—健脾燥湿人参—补脾益气炙草—和中补脾桂枝—辛温解表临床应用:一、表里同病,外有太阳表邪,里有太阴脾虚;桂枝外散风寒,理中汤内温脾阳治疗体虚感冒,或感冒、流涕,而虚寒下利二、脾胃虚寒兼阳不化气二、辨太阴腹痛证(279)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4 太阴病篇
效不显者。 2.服药后腹中未热,可加大药量,“益至三四丸” 3.药后食顷,饮热粥一升许,温养中气以祛寒。
4.加盖衣被,助药力以温阳散寒。
第三节 太阴病兼变证
1.桂枝人参汤证
【原文】
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 ① ,利下不止,心下痞硬② ,表里不解者,桂 枝人参汤主之。(163) 【词解】 ①协热而利: 伴有表证发热的下利。 ②心下痞硬: 指胃脘部痞塞硬满。
先煎四味,后入桂,日二夜一服。
2.桂枝加芍药汤证及桂枝加大黄汤证 【原文】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 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
大黄汤主之。(279)
【提要】太阳病误下邪陷太阴的证治。
【释义】 本太阳病 —邪气在表。 医反下之 —徒虚其里。
属太阴也 腹满时痛 —误下伤脾,气机阻滞,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 故也,当温之,
宜服四逆辈 。(277) 霍乱 ,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 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386) 【提要】太阴里虚寒证的证治。
【释义】 腹满 —脾虚气滞 —胃寒气逆
呕吐
主证
食不下 —脾虚气陷,寒湿下注 自利 —脾胃阳虚,寒凝气滞 腹痛
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
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①,腐秽②当去故 也。(278) 【词解】 ①脾家实:脾阳恢复之义。 ②腐秽:指肠中腐败秽浊之物。
【提要】 论太阴病转愈的临床表现及机理。 【释义】
脉浮而缓
系在太阴 手足自温 ——脾阳尚能布于四肢。
(此非太阳中风,而是系在太阴。若为中风,
三、证候分类: 本 证:即太阴病脉证提纲证。 兼变证 太阴兼表证。 太阴腹痛证。 五、治则:温中祛寒,健脾燥湿。 六、代表方:理中丸(汤)。 七、禁忌:汗、吐、下等攻伐之法。 1、阳复病愈。 八、预后与传变 2、转出阳明。 3、病邪内传。
伤寒论太阴、少阴、厥阴病篇精选期末总结复习学习资料
第四章辨太阴病脉症并治第一节太阴病辨证纲领一、太阴病纲领( 273)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病机:脾阳虚衰,寒湿困滞症状:腹满、吐、食不下、自利、腹痛治禁:下。
【剖析】中阳虚而浊阴上逆,故胸下结硬。
二、太阳病欲解时( 275)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第二节太阴病证( 277)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
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病机:脾脏虚寒。
主症:自利不渴。
治法:温中祛寒。
如四逆汤、理中丸。
【剖析】太阴自利,脾脏虚寒。
少阴自利,脾肾两虚。
阳明自利,热结旁流。
第三节太阴病兼变证一、太阴病兼表证( 276)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剖析】太阴病里虚寒兼表证,里寒不甚,故先解表,用桂枝汤。
(无汗亦可用桂枝。
)病机:太阴病里虚寒兼表证,里寒不甚。
治法:发汗,调停营卫、解肌祛风。
二、太阴病腹痛证( 279)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词解】腹满时痛:腹满难过时轻时重。
大实痛:腹满痛甚,或腹痛拒按,或大便不通。
【剖析】太阳病误下伤脾。
桂枝加芍药汤病机:脾虚失运,气滞络瘀。
主症:腹满时痛。
治法:通阳健脾,活络缓急止痛。
桂枝加大黄汤病机:脾伤气滞,络瘀兼实邪。
主症:大实痛。
治法:和络止痛,兼通实滞。
(280)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
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剖析】脾胃虚弱,慎用酸苦。
第四节太阴病预后一、太阴中风欲愈候(274)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脉阳微阴涩而尊长,为欲愈。
【剖析】太阴中风,指脾阳素虚、寒湿内盛之人感风邪。
四肢烦疼:脾主四肢。
脉浮取微:邪气渐轻,外邪将解。
沉取涩:脾虚气弱夹湿邪。
二、太阴阳复自愈证(278)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
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够发黄。
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
太阴病篇——精选推荐
太阴病篇辨太阴病脉证并治法太阴叫做「始阴」,少阴是「阴之中」,厥阴是「阴之尽」,阴的尽头,刚开始进到少阴,到了厥阴还没治好就危险了,中医就是想尽办法让三阴不受邪,刚开始都是太阴,所以张仲景开处⽅的时候,不管病进⼊少阴、厥阴,随时都顾虑到太阴的问题,因为始受病在太阴。
太阴就是脾脏,病会进⼊脾脏的⼈,⼀般来说是胃弱掉的⼈,中医的观念脾胃相表⾥,脾胃是后天之主,后天好的⼈脾胃就很好,我们的免疫系统就是在这⾥,所以免疫系统始萌在脾胃,吃到⾷物下来到胃⾥⾯的时候,脾脏开始蠕动,胃⼀撑满把脾脏压⼩了,脾脏⼀压⼩,脾脏的⾎就跑到胃下⽅的甜⾁,就是胰脏,胰脏⼀充⾎的时候,⾎⼜跑到胃的下⽅,胃就开始蠕动,⼀蠕动产⽣热能,胃热起来了,胃⼀热起来就开始消化⾷物,然后把⾷物灌到四肢为⾝体所受⽤,这胃也包括⼩肠。
有⼀天,胃太弱了。
消化⼒不好,胃弱的原因就是脾脏跑到胃下⽅的⾎热度不够了,动能不够,⾷物在胃⾥⾯蒸化腐化掉了,可是并没有被⼈所完全吸收,这⾷物的津液怎么看?⾕物本来是⼲⼲的,盖起来发酵后成⽩⽩的津液,这津液就是⼈能吸收的津液,如果滤过性病毒跑到脾脏裹⾯去了,⾷物磨碎了,但是没有完全消化,旧的⾷物停着,新的⾷物下不去,所以得病的病⼈胃⼝都不是很好,脾在横膈膜的中间,脾脏在右边,肝脏在左边,病毒进⼊三焦淋巴系统还没有好的时候,就进⼊脾脏了,旧的⾷物产⽣的营养,⾝体⼜不能受⽤,这⽩⾊的津液越积越多,累积起来,脾的湿⽓就越来越盛,脾有⼀定的湿度,因为津液没有办法消化掉,停着慢慢就盛起来了,脾湿就越来越⼤,脾脏就越来越⼤,脾脏⼀肿⼤,恶性循环,胃就越来越⼩,胃是被挤⼩的,所以脾脏⼤的⼈会恶⼼,吐出来的都是⽩⾊的津液,下利也是湿的,溏的,这就是津液没有办法消化,就是西医讲的⾼蛋⽩,所以腹⽔的⽔都是营养液,因为功能丧失掉了,吸收不了,这功能丧失是⽇积⽉累下来的,所以⼗⼏⼆⼗年得病还没有死,如何把这津液排出去,就是治疗脾脏的观念,排津液的同时,要把胃加强起来,因为胃弱会让脾脏的功能不好,脾脏肿⼤会让胃弱,这是恶性循环的,肇因就是先病在少阳没有治好,让它进来,所以平常胃不好的⼈就要调理好,刚开始就⽤⼩建中汤调理,不要等到脾脏⼤了之才治疗。
伤寒论 太阴病篇七版共19页文档
伤寒论 太阴病篇七版
6
、
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
身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
审
容
膝
之
易
安
。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中医基础理论太阴病
食不下,或食欲减退
下利
寒主收引,筋脉拘急
腹痛(时痛,时止,喜暧喜按)
湿浊上泛
苔白滑有津
阳虚无力鼓动血脉
脉迟缓或沉缓
5
(三)病性:里虚寒证(脾虚寒证)为主。
(四)病机:脾气虚弱,寒湿中阻。
6
(五)证候类型
太阴病虚证 理中汤、四逆汤
桂枝加芍药汤证 太阴病 太阴病实证 桂枝加大黄汤证
20
【病因病机】邪陷太阴,气滞络 瘀。
【诊断要点】腹满时痛,或大实 痛。
21
【鉴别诊断】
燥实内停,腑气不通 太阴脾伤,气滞络瘀 脾阳不足,寒湿中阻
病机
阳明实证
拒按,绕脐痛,不大便,潮热,汗出,苔黄燥
太阴实证
腹 痛
兼证
时痛时止,或大实痛拒按,或伴便秘苔不燥 喜温喜按,口不渴,呕吐,下利清稀
桂枝汤证 太阴病兼表证 桂枝人参汤证
7
(六)治疗原则: 温补中焦,散寒除湿。
8
(七)禁忌:太阴病属脾寒证,故治太阴 病禁用吐下之法。 若因寒积停滞者,需用攻下者,当扶正祛 邪同用,不可单用攻下法。
太阴病禁用下法为其常,兼有积滞而用温 下为其变。
9
• (八)传变
太阳病
少阴病
26
【临床表现】脉浮,微发热,恶 风寒,纳差、便溏,四肢倦怠, 神疲乏力,甚或下利不止,心下 痞硬,舌淡体胖,脉弱缓。
27
• 证候分析
中阳不足,感受风寒 中阳不足,风寒外束 本太阳病,攻下伤中
脉浮(卫阳外出抗邪) 微发热(卫阳与邪相争) 恶风寒(卫失温煦,阳虚不达)
第四节、太阴病兼证一、太阴中风的证治
第四节、太阴病兼证一、太阴中风的证治第四节、太阴病兼证一、太阴中风的证治:原文274、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脉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解词:阳微阴涩——阴阳此处作浮沉解,即脉浮取微,沉取涩。
原文276、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提要:太阴中风的脉证、治法。
成因:风邪侵袭四肢末稍。
分析:四肢烦痛(烦犹剧也,四肢烦痛,即四肢剧烈疼痛)——风寒邪气侵袭四肢,四肢气血失和,筋脉拘挛所致。
郝万山说:此证无头项强痛和发热恶寒,故不能诊为太阳病;无偏头痛和寒热往来,不能诊为少阳病;无额头痛,缘缘面赤、目痛鼻干,不能诊为阳明病。
脾主四肢,四肢为太阴之表,因而仲景把风寒邪气侵袭四肢之证称作太阴中风,我这里称其为太阴表证。
太阴表证的预后:脉阳微阴涩而长——即脉轻取由浮转微,提示在四肢末稍的风寒邪气已衰;沉取由涩而转长,说明里气已恢复。
此为邪退正复,这是太阴中风将要自愈的表现。
太阴表证的治法:如果太阴表证,四肢烦痛,不能自愈,即“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太阴中风,四肢烦痛,脉见浮象,说明里气不虚,正气抗邪于外,治用桂枝汤疏通经脉,以祛四末之风寒邪气。
治法:调和营卫,温阳和里。
方用桂枝汤。
郝万山用桂枝汤治疗痹证的肢节烦痛、不安腿综合征的下肢酸痛疗效很好。
案例70——不安腿综合征卢某,女,27岁,卢氏县人,2012年7月20日诊。
患者每于入睡前两侧小腿部出现似疼非痛、似痒非痒、似酸非酸、似困非困,莫可名状难受之感,特就诊于本所。
查:诊脉沉弱无力,舌淡嫩苔少,患者诉全身酸困乏力。
诊断:不安腿综合征。
辩证:肝血虚筋脉失养,风入经络,营卫不和。
治宜:补血养肝,解肌祛风。
方药:补肝汤合桂枝汤。
当归身15g,赤、白芍各15g,熟地30g,川芎12g,酸枣仁15g,炙甘草12g,木瓜15g,桂枝15g,生姜18g,大枣7枚,鸡血藤30g,川牛膝15g,黄芪30g。
水煎服,4剂。
患者未来复诊,1月后其母因病来诊,言其女4剂药用完,病已痊愈。
伤寒论--太阴病篇(七版)
大实痛—泄热消滞—桂枝加大黄汤
❖ 讨论:
太阴病误 下二种转归
273条“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为脾阳重伤
及表现
279条“腹满时痛”脾胃气机不和
时272腹97“3自腹腹痛满满,时痛”机尽理相不同“里里大虚虚实不并痛甚有”兼下有利气气—滞滞四瘀郁逆阻滞辈脾脾络络
2020/3/7
—伤寒桂论 枝加芍药或桂枝加大黄汤11 。
❖ 提要:太阴阳复的机理与表现
❖ 分析:
伤寒脉浮而缓 辨表证不在太阳而在太阴
20手20/3足/7 自温(要点) 伤寒论
14
太阴当 经曰:“实则阳明,虚则太阴”
发身黄 199条所述阳明湿热发黄,太阴当寒 湿发黄
暴烦下利
脾阳恢复所致表现—脾家实
日十余行必自止
原文187: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
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行并
行。可见脾胃肺功能关系密切。此外,肺之肃降
尚须大肠传导功能配合,这些功能完成又依靠其
经脉互相沟通,共同完成水谷精微四布,水液运
行。
2020/3/7
伤寒论
2
但是从太阴病篇原文记述仅仅讨论了脾胃功能, 尤其是脾主运化水湿内停的病变。肺虽属手太阴, 但论中条文未涉及肺的生理病理,也没谈及脾主 运化水谷精微方面问题。
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
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
也。
❖ 提要:太阴阳复太过转出阳明
2020/3/7
伤寒论
15
❖ 分析: 大便硬者 太阴阳复太过,由湿化燥转出阳明
以一症概其余故云“为阳明病也”。
余外内容同278条
2020/3/7
伤寒论
16
太阴病——精选推荐
太阴病太阴病的病变部位,主要涉及到了脾经,就是⾜太阴脾经,涉及到了脾脏,我们说三阳病涉及到脏腑的时候,我们讲的是太阳膀胱腑,阳明胃肠腑,少阳胆腑、三焦腑,三阳病涉及到的内脏都是腑证。
三阴病涉及到内脏的病都叫脏证。
因为三阴经脉和五脏相联系,另外在太阴病篇,还涉及到四肢被风寒邪⽓所伤的症候,伤寒论把它称为太阴中风,由于脾主四肢,所以我们在太阴病的病位上把四肢也列进太阴病,可见太阴病涉及到脾经、涉及到脾脏、涉及到四肢,这就是太阴病的病变部位。
关于太阴病的成因,也有两个⽅⾯。
⼀个⽅⾯是外寒直中太阴,直中这个词,我们在讲伤寒概论的时候曾经提到过,就是外邪不经过三阳,直接侵犯三阴之脏,你看,还不是经,直接侵犯三阴之脏⽽发病的,我们把它叫做直中。
之所以发⽣直中,是和内脏阳⽓素虚有关,由于内脏阳⽓虚,所以外邪就可以直接侵犯三阴,⽽这种症候,我们也说过,病情⼀般⽐较重,尤其是少阴直中,那就更重⼀些,对于太阴直中来说,它只不过涉及到,外寒直接伤脾阳,出现了腹痛腹满和腹泻的这种临床表现。
这是太阴病成因的⼀个⽅⾯,外寒直中太阴。
第⼆种情况是邪由他经传来,哪⼀经的邪⽓容易传太阴,⾸先是太阳病,太阳之邪可传太阴,当然有的是⾃然传经⼊⾥的,也有的是误治以后,伤了太阴的脾阳,伤了太阴的脾⽓,然后太阳表邪⼊⾥,象我们⼀会⼉要提到的太阴病篇,说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那就是⼀个原本是个太阳病,误⽤下法之后,出现了腹满时痛,这就是太阳之邪误治之后,邪传太阴的例⼦。
第⼆种情况是少阳之邪可传太阴,我们说少阳是个⼩阳,是个弱阳,少阳阳⽓抗邪不利,邪⽓就有可能由阳⼊阴,由少阳⽽传⼊太阴。
在难经⾥⾯,在⾦匮要略⾥⾯,都有这样的话,也是⼤家⾮常熟悉的,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我们这⾥虽然不是肝病,⽽是少阳胆病,同样胆病也容易影响脾,虽然在伤寒论的原⽂中,没有⼀条直接表述少阳之邪不解,内传太阴的这样的例⼦,但是治疗少阳病的主⽅⼩柴胡汤⾥,有⼈参、⽢草、⼤枣三个补⽓的药,三个健脾的药,就提⽰了少阳病容易传太阴。
【汉传中医基础理论系列】《伤寒论类编补遗》太阴病篇118
【汉传中医基础理论系列】《伤寒论类编补遗》太阴病篇118太阴病篇118-126条主讲时间 2015.3.21 第28讲主讲老师关霖杨主办方中华汉传中医促进会今天进入了三阴病的讲解,而三阴病呢,很零散,叙述的也简陋。
系属病也最多。
三阳病从太阳病开始,三阴病,从太阴病开始。
为什么这样?因为从整体阴阳来说,阳在外,阴在内。
阳从表开始,阴就从里开始。
没什么特殊意义,不要瞎猜乱解。
太阴的位置,是三阴之里,和三阳之里的阳明,是相对的。
阳明病,是胃家实。
太阴病呢,当然也是胃家的事情,是什么?是胃家虚寒,两者的病正好相反。
《伤寒》书中,对太阴病讲述的很模糊。
除了叫太阴病以外,还有个称呼,叫“中寒”,叫阳明中寒。
在阴阳表里寒热凡例那篇里曾简单介绍过。
之所以这么叫,意在和阳明病进行区分,提示你这是阳明病的对立面,就是太阴病。
我们看看下面几个条文。
1、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
2、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词欲作固瘕,必大便初硬后溏。
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
3、伤寒,大吐,大下之,极虚,复极汗者,气人外气怫郁,复与之水以发其汗,因得哕。
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
4、中寒家,喜欠,其人清涕出,发热色和者,善嚏。
《金匮要略》5、中寒其人下利,以里虚也,欲嚏不能,此人肚中寒。
《金匮要略》6、食谷欲呕,属阳明也(注:胃虚寒),吴茱萸汤主之。
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
“食谷欲呕,属阳明”,属阳明,说的是属阳明中寒,属太阴也!有人看到这些就乱解,说阳明也有虚寒。
因此,有隐身为少阴也有实热,不合乎规矩啊!因此,我们有必要澄清这个问题,要在心里加上一条太阴提纲病:“太阴病,阳明中寒,胃家虚是也。
”这样一来,诸多的疑惑,自然就解开了。
太阴病,就是胃中有虚寒水饮,津液不化。
阳明病,一派实热伤津。
太阴病,是一派虚寒水饮。
阳明大便硬,太阴是便溏腹泻。
阳明神昏谵语,太阴是头痛眩晕。
阳明外证发热汗出,太阴表证则是汗出恶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脉沉弱(沉缓) —中阳虚寒 病机:脾阳虚弱,运化失司,寒湿内盛。
治法:“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轻者:理中丸(汤) —温中祛寒,健脾燥湿。
重者:四逆汤 —补火生土。
人参 理中丸 甘草 干姜 —温中祛寒。 补中益气。
白术 —健脾燥湿。
服法及护理: 1.本方一方二法 丸法:用于病情较缓者。
汤法 :用于病重势急或服丸剂
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①,腐秽②当去故 也。(278) 【词解】 ①脾家实:脾阳恢复之义。 ②腐秽:指肠中腐败秽浊之物。
【提要】 论太阴病转愈的临床表现及机理。
【释义】
脉浮而缓 系在太阴 手足自温 ——脾阳尚能布于四肢。 (此非太阳中风,而是系在太阴。——脾虚失运,寒湿内阻,
第四章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概
一、概念:
说
太阴病是由中阳不足、脾胃虚弱而引起的以
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为主证
的疾病,也称里虚寒证。
二、病因病机: 太阴病的形成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三阳误治而成。 2、外邪直犯太阴(直中)。 3、先天禀赋不足,脾胃阳气虚弱而自病。 4、饮食、劳倦、七情所伤。 以上因素致脾胃运化失职,升降失常,形 成太阴病。
肝胆疏泄不利。
若小便自利 ——湿从下泄,不能发黄。
至七八日暴烦——正复驱邪,正邪剧争。
下利日十余行——脾阳来复,肠中腐秽得以排泄。
必
自
止——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
【原文】 伤寒脉浮则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 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
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187)
【提要】太阴转出阳明的特征。
【提要】下后脾气虚寒而表证未解的证治。
【释义】 病因:外证未除而数下之 利下不止 损伤中阳 协热而利
运化失职
升降失常
清阳不升,里虚不固 浊阴不降,气机阻滞
主证
心下痞硬
发热(恶寒、头痛等) —表证未解 病机:脾虚寒湿兼表邪不解。
治法:温中解表 桂枝人参汤 煎服法: 先煎四味,后入桂,日二夜一服。 人参汤 —温中健脾止利。 桂枝 —温阳散寒解表。
治法:通阳益脾,活络止痛。
桂枝、甘草 —辛甘化阳。 桂枝加 芍药汤 生姜、大枣 —补脾和胃。
芍药(六两) —缓急止痛,益脾活络。
大实痛 —气血瘀滞较甚。 桂枝加大黄汤 —上方加大黄二两,活血祛瘀。
3.太阴病转愈与转属阳明的辨证
【原文】
伤寒脉浮则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
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
效不显者。 2.服药后腹中未热,可加大药量,“益至三四丸” 3.药后食顷,饮热粥一升许,温养中气以祛寒。
4.加盖衣被,助药力以温阳散寒。
第三节 太阴病兼变证
1.桂枝人参汤证
【原文】
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 ① ,利下不止,心下痞硬② ,表里不解者,桂 枝人参汤主之。(163) 【词解】 ①协热而利: 伴有表证发热的下利。 ②心下痞硬: 指胃脘部痞塞硬满。
【释义】
腹满 —脾虚气滞 太阴 之 为病 吐 —胃寒气逆 食不下 —脾虚食滞,运化失司 自利益甚 —脾虚气陷,寒湿下注 时腹自痛 —脾胃阳虚,寒凝气滞 脾阳益虚,中虚
若下之
胸下结硬
不运,寒湿留滞
第二节 太阴病本证
理中丸证
【原文】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
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273)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 故也,当温之,
宜服四逆辈 。(277) 霍乱 ,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 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386) 【提要】太阴里虚寒证的证治。
【释义】
腹满
呕吐
—脾虚气滞
—胃寒气逆
—脾虚食滞,运化失司
主证
食不下 —脾虚气陷,寒湿下注 自利 —脾胃阳虚,寒凝气滞 腹痛
2.桂枝加芍药汤证及桂枝加大黄汤证 【原文】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 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
大黄汤主之。(279)
【提要】太阳病误下邪陷太阴的证治。
【释义】
本太阳病 —邪气在表。
医反下之 —徒虚其里。 属太阴也 腹满时痛 —误下伤脾,气机阻滞, 络脉不和。 病机:脾伤气滞络瘀。
【释义】 本条前半部分与上条相同。 至七八日 阳复太过,伤津化燥, 转属阳明。 大便硬
复习思考题:
1. 太阴病的主要证候、病机、治法及方义各是什么? 2.桂枝人参汤证与葛根芩连汤证有何异同?
3.《伤寒论》中由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 五味药组成的方剂有几个?各主治何病症?
三、证候分类: 本 证:即太阴病脉证提纲证。 兼变证 太阴兼表证。 太阴腹痛证。 五、治则:温中祛寒,健脾燥湿。 六、代表方:理中丸(汤)。 七、禁忌:汗、吐、下等攻伐之法。 1、阳复病愈。 八、预后与传变 2、转出阳明。 3、病邪内传。
第一节 太阴病提要
5
太阴病提纲 【原文】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 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① 。(273) 【词解】 ①胸下结硬:指胃脘部痞结胀硬。 【提要】太阴病提纲及误治后的变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