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太阴病篇
《伤寒论小结之四》太阴病篇总结,干货,赶紧收藏
《伤寒论小结之四》太阴病篇总结,干货,赶紧收藏一、太阴病提纲:原文《伤寒论》第273条: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中结硬。
病机:伤寒失治误治,外邪入阴的首站,为中焦阳气虚衰,脾胃机能减退,寒湿不运所表现的证候。
寒湿内阻,损及脾阳,或寒邪直犯脾经,损及脾胃都会影响水谷的消化和排泄,寒湿邪阻运化,故时腹自痛。
寒湿犯胃故呕吐。
胃气呆滞故食不下。
寒湿不化,脾气不升,故见自利。
二、太阴病治疗原则1.太阴病正治法“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277)2.太阴病兼变证治法(1)既有下利腹胀满(太阴里虚证),又有身体疼痛(太阳表证),是里虚挟表,当先用理中汤温里,然后再用桂枝汤治表。
(2)表证未解,而又有腹满时痛,用桂枝加芍药汤(桂枝汤加重芍药用量),表未解挟有宿食而里实满痛,用桂枝加大黄汤。
三、太阴病本证1、“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277)本条论述太阴里虚寒证的主症、病机与治法。
自利是太阴病主症之一,由脾阳虚弱,运化失职,寒湿内停,清气不升所致。
不渴是本条辨证的要点,因太阴主湿,寒湿内停,故以不渴揭示太阴为病的特征。
“脏有寒”是太阴里虚寒证病机的总概括。
在治疗上,仲景提出“当温之”,即温阳散寒,健脾燥湿之义。
原文中未列具体方药,而曰“宜服四逆辈”,即根据虚寒的轻重程度,选用四逆汤、理中汤一类的方剂。
如病情单一,脾胃虚寒,宜投理中汤;若病情复杂,伴肾阳虚者,宜用四逆汤。
四、太阴病兼变证1、太阴病兼表证第276条: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2、太阴兼里实证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伤寒论》279条)桂枝加芍药汤方:桂枝芍药炙甘草大枣生姜桂枝加大黄汤方:桂枝大黄芍药生姜炙甘草大枣本条论述太阴腹痛的辨治。
太阳病当治以汗法,禁用攻下,今不当下而下之,故曰“反”。
郝万山讲《伤寒论》:太阴病概说
郝万山讲《伤寒论》:太阴病概说前一段时间我们讲完了三阳病的辨证论治,我们在讲少阳病的时候曾经提到过,少阳是个小阳,是个弱阳,如果少阳抗邪不利,邪气就有可能从阳入阴,从少阳而传入太阴,所以下面我们就讲太阴病。
太阴病是阴证的初期阶段,我们在讲原文之前,我们先对太阴病的大概情况做一个介绍,我们把它叫做概说。
太阴病的病变部位,主要涉及到了脾经,就是足太阴脾经,涉及到了脾脏。
我们说三阳病涉及到脏腑的时候,我们讲的是太阳膀胱腑,阳明胃肠腑,少阳胆腑、三焦腑,三阳病涉及到的内脏都是腑证。
三阴病涉及到内脏的病都叫脏证。
因为三阴经脉和五脏相联系,另外在太阴病篇,还涉及到四肢被风寒邪气所伤的证候,《伤寒论》把它称为太阴中风。
由于脾主四肢,所以我们在太阴病的病位上把四肢也列进太阴病,可见太阴病涉及到脾经、涉及到脾脏、涉及到四肢,这就是太阴病的病变部位。
关于太阴病的成因,也有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是外寒直中太阴,直中这个词,我们在讲伤寒概论的时候曾经提到过,就是外邪不经过三阳,直接侵犯三阴之脏,你看,还不是经,直接侵犯三阴之脏而发病的,我们把它叫做直中。
之所以发生直中,是和内脏阳气素虚有关,由于内脏阳气虚,所以外邪就可以直接侵犯三阴,而这种证候,我们也说过,病情一般比较重,尤其是少阴直中,那就更重一些。
对于太阴直中来说,它只不过涉及到,外寒直接伤脾阳,出现了腹痛、腹满和腹泻的这种临床表现。
这是太阴病成因的一个方面,外寒直中太阴。
第二种情况是邪由他经传来。
哪一经的邪气容易传太阴,首先是太阳病,太阳之邪可传太阴,当然有的是自然传经入里的,也有的是误治以后,伤了太阴的脾阳,伤了太阴的脾气,然后太阳表邪入里。
象我们一会儿要提到的太阴病篇,说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
那就是一个原本是个太阳病,误用下法之后,出现了腹满时痛,这就是太阳之邪误治之后,邪传太阴的例子。
第二种情况是少阳之邪可传太阴,我们说少阳是个小阳,是个弱阳,少阳阳气抗邪不利,邪气就有可能由阳入阴,由少阳而传入太阴。
伤寒论太阴病版-V1
伤寒论太阴病版-V1正文:伤寒论太阴病版是针对太阴病的一种中医经典,它忠实记录了多年来中医界对太阴病的理解和治疗经验,对于现代中医学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对伤寒论太阴病版进行重新整理和解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其内容和应用。
一、什么是伤寒论太阴病版伤寒论太阴病版是在《伤寒论》经典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专门针对太阴病的版本。
太阴病是中医学中的一种热病,患者通常会出现高热、恶风、头痛、身疼、手足厥冷等症状,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脱水和休克。
伤寒论太阴病版的作用就在于通过合理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来缓解患者的症状,并减少对身体的损伤。
二、伤寒论太阴病版的特点和用途伤寒论太阴病版作为一种专门研究太阴病的经典,有以下几个特点和用途:1.理论严密:伤寒论太阴病版是在《伤寒论》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它的理论基础非常严密。
它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治疗理论,对于太阴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2.丰富的诊断手段:由于太阴病的临床表现非常复杂,因此诊断是十分重要的。
伤寒论太阴病版提供了丰富的诊断手段,包括望、闻、问、切四诊法等,为医生诊断患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3.综合治疗方案:伤寒论太阴病版提供了综合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针灸、艾灸、拔罐等,这些方法是治疗太阴病的关键。
三、伤寒论太阴病版的应用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了解伤寒论太阴病版的应用,在这里我们将以一个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
一位患者因为突然感觉头痛、发热、四肢乏力,就诊于医院。
经过诊断,医生确认其患上了太阴病。
他的舌头上有黄苔,脉搏浮紧。
通过了解患者的情况,医生开出了以下的治疗方案:1.服用清热解毒的中药:黄连、黄芩、连翘、板蓝根、生石膏、知母等。
2.采用针灸疗法:采用穴位麻黄、肺俞、太渊、足三里、合谷等进行针灸治疗。
3.进行拔火罐:采用拔火罐的方法对患者的背部、肩部和臀部进行拔罐治疗,以起到扩张毛孔、促进血液循环、消除湿气等作用。
经过治疗,患者的症状得到了缓解,舌苔变白,脉搏也变得柔和有力。
自学《伤寒论》|三阴病之太阴病(下)
自学《伤寒论》|三阴病之太阴病(下)继续解读太阴病。
上篇从《伤寒论》原文出发,整理出了关于太阴病的两个明确信息:▪其一,能量过于短缺——可能因过度损耗能量(比如经历汗、下)导致身体急缺能量;也可能没有确切起因、但通过脉证能确定身体能量短缺。
▪其二,病位集中于“里”——太阴病的“证”所发生的位置,基本指向胃肠道。
临证时,为了认清人体局面,一定要全面取证。
尤其重要的是,不能只在意病位而忽略了能量级别——将阴证当阳证处理则可能酿成大错。
|把脉断能量|衡量人体能量级别,首先是把脉。
脉沉取过于无力,回弹也缓慢,就要往阴证考虑。
把脉时做到取双手脉,其中以左手占比更多,每只手又以尺脉占比更多。
在《濒湖脉学》里,有对阴脉其形态及动态的具体形容,比如:细、弱、微、空、芤、迟、涩。
在《大医至简——刘希彦解读伤寒论》里亦有详细解读,可以通过阅读获取理论上的理解。
但把脉不是闭门造车,必须在实践中总结提高。
所以,平常可以见人就去搭脉,以平常心寻找直观感受。
累积到300个样本数之后,把脉水平应该会有质的飞跃。
把脉练习,参考以下链接:自学《伤寒论》|怎样无师自通学会把脉断阴阳|脉证相应|通过把脉,大致能确定脉偏阴之后,再来观“证”,做到脉证相应才能下结论。
太阴病的证,更多集中在“里”,包括:▪寒性腹泻区分寒性腹泻和热性腹泻,需要观一些细节——寒泻:通常都是因为肠胃运化力太弱,导致食物未被消化完就控制不住要排出。
虽难自控,但不觉排下有力,也不会屁多而臭。
阳明病的热泻:目的是排出肠道淤堵。
合并排便有力、屁多、屁响、大便臭、肛门灼热等情况,都在提示能量不缺、热量有余。
阴证病人也可能出现热泻。
因为人体无绝对。
单纯的阳证挺多,单纯的阴证也不少,但病得夹杂模糊的也很多。
所以,断病时“抓大局”就显得尤其重要。
如果确实是能量很弱,运化力也不太好,同时出现了胃肠道淤堵生热的情况,则依据客观,使用攻守兼施之法,以补为主、排淤为辅。
上篇文章列举的《伤寒论》条文也有涉及——可在用四逆汤建设的基础上,合少量攻里淤的药。
郝万山老师讲伤寒论学习备忘之太阴病
郝万山老师讲伤寒论学习备忘之太阴病大厚生2020年12月整理太阴病概述病位:脾经,脾脏,四肢成因:(1)外感直中太阴(2)邪由他经传来:太阳之邪可传太阴;少阳之邪可传太阴;阳明泻下过度,导致脾阳脾气被伤生理:经:从足走腹,脾主大腹,络胃属脾脏:主运化:运化水谷精微,运化水湿;主升清证候特点与分类太阴病是脾阳虚,脾气虚,运化失司,升降紊乱,邪从寒化,寒湿下注的证候(1)太阴脏虚寒证:273,277条;治疗,当温之。
宜四逆辈(2)太阴经脉受邪:经脉气血失和,出现腹满时痛;桂枝加芍药汤。
太阴经脉气滞血瘀的,用桂枝加芍药汤加大黄(3)四肢烦疼证:也叫太阴中风证;没有发热,用桂枝汤治疗预后(1)邪传少阴(2)外薄(迫)阳明(3)太阴病的自愈证:太阴中风自愈;太阴湿浊内盛,脾阳回复后,可自愈太阳病证治:一、太阴脏虚寒证(273、277)273,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277,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
宜服四逆辈。
二、太阴经脉气血失和证(279、280)279,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桂枝加芍药汤方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六两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生姜三两(切)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
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
疏通经脉,和里缓急这个证候如果往虚的方向发展,气血两虚,筋脉失养,可导致腹中急痛,用小建中汤(桂枝加芍药汤加饴糖)这个证候往实的方向发展,气滞血瘀,出现大实痛,腹痛,拒按;治疗用桂枝加大黄汤;用大黄活血化瘀,化瘀止痛。
桂枝加大黄汤方桂枝三两(去皮) 大黄二两芍药六两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气不利则满,血不利则痛280,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伤寒学太阴篇
脉 浮
“可发汗, 宜桂枝汤”
辩太阴病脉证并治
【原文】(163)
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 遂协热而利① ,利下不止,心下痞 硬② ,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辩太阴病脉证并治
【词解】
①协热而利: 伴有表证发热的下利。
②心下痞硬:
指胃脘部痞塞硬满。
【提要】下后脾气虚寒而表证未解的证治。
病因
外证未除而数下之
病机:脾伤气滞络瘀。
治法:通阳益脾,活络止痛。
桂枝加芍药汤 桂枝、甘草 —辛甘化阳。 生姜、大枣 —补脾和胃。 芍药(六两) —缓急止痛,益脾活络。 大实痛 —气血瘀滞较甚。 桂枝加大黄汤 —上方加大黄二两,活血祛瘀。
辩太阴病脉证并治
【现代研究】
本方具有抗炎、解热、解痉、止痛 等作用。
【临床应用】
1.本方一方二法 丸法 :用于病情较缓者。 汤法 :用于病重势急或服丸剂 效不显者。 2.服药后腹中未热,可加大药量,“益至三四丸”。
3.药后食顷,饮热粥一升许,温养中气以祛寒。
4.加盖衣被,助药力以温阳散寒。
辩太阴病脉证并治 方药加减: 脐上築 :水气冲动 —去术之壅滞加桂枝温肾降冲。 :胃寒气逆 —去白术之壅滞加生姜温胃降逆。 吐多 下利甚 :脾虚气陷,寒湿下注 —仍用白术健脾祛湿。 心下悸 :水气凌心 —加茯苓淡渗利水、宁心安神。 渴欲饮水 :脾不散精,水津不布 —重用白术助脾运化。 腹中痛 :中虚气滞 —加大人参用量补虚益气。 寒甚者 :表现为腹中冷痛不解 —重用干姜温中祛寒。 腹满者 :寒凝气滞 —去术之壅滞,加附子通阳祛寒。
治法:五苓散主之 —分利水湿,通阳化气解表。
寒多不用水者: 病偏于里 吐利
—寒湿内盛,脾胃升降失常。
伤寒论太阴病辨治
《伤寒论》太阴病辨治【摘要】《伤寒论》太阴病篇是六经病篇中内容最少的一篇。
篇中阐述了足太阴脾病,缺乏手太阴肺病。
辨明虚实变化,方能掌握太阴病的实质。
太阴病的治疗散见于《伤寒论》各篇,不以一法一方为据,而以脉证为凭,辨证论治。
【关键词】《伤寒论》 ; 太阴病; 辨治《伤寒论》太阴病篇仅有8条原文,是六经病篇中最少的一篇。
所述内容仅是足太阴脾病,缺乏手太阴肺病;主要论述了里虚寒证,缺乏里热实证。
太阴病的治疗散见于《伤寒论》各篇。
兹就有关内容。
谈些个人看法。
1 辨明虚实,掌握太阴病的实质太阴为病,多因脾阳不足,不能运化水湿(或水谷精微)所致,也有三阳病失治误治,损伤中阳,脾胃受损而转为太阴病的。
所以,273条云:“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脾虚不运,湿阻气滞,故腹满;脾气不升,浊阴上逆,故吐出物多为清涎;脾虚不运,故食不下,多食则满甚;脾虚气陷,寒湿下注,虽食不下,也会自利益甚;阳虚寒凝,临床上,既可见阵发性腹痛,也可见腹痛隐隐,阵发性加重。
因中阳不足,若误用攻下,胃气更伤,客气上逆,故胸下结硬。
有学者据278条和阳明篇187条,认为太阴病也有实(湿)热证。
278条:“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
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
”187条:“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
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
”太阴与阳明同居中土,《张氏医通》云:“胃之土,体阳而用阴;脾之土,体阴而用阳”。
[1]脾主湿,胃主燥;脾病多里寒,胃病多里热。
然燥湿寒热在一定条件下可向着相反的方面转化。
278条提示了太阴寒湿发黄证的病因病机及其预后转归。
脾阳素虚,水湿内停,当见小便不利。
复中寒邪,寒湿郁滞,影响肝胆疏泄,出现身目俱黄,黄色晦暗。
若小便自利,湿有去路,则不能发黄。
《伤寒论》太阴病篇学习摘要
《伤寒论》太阴病篇学习摘要辨太阴病脉证并治法太阴叫做始阴,少阴是阴之中,厥阴是阴之尽,阴的尽头,刚开始进到少阴,到了厥阴还没治好就危险了,中医就是想尽办法让三阴不受邪,刚开始都是太阴,开处方时,不管病进入少阴、厥阴,随时都顾虑到太阴的问题,始受病在太阴。
太阴就是脾脏,病会进入脾脏,一般来说是胃弱掉的人,中医的观念脾胃相表里,脾胃是后天之主,后天好的人脾胃就很好,免疫系统就是在这里,所以免疫系统始萌在脾胃,吃到食物下来到胃里面,脾脏开始蠕动,胃一撑满把脾脏压小了,脾脏一压小,脾脏的血就跑到胃下方的甜肉,就是胰脏,胰脏一充血时,血就跑到胃的下方,胃就开始蠕动,一蠕动产生热能,胃热起来就开始消化食物,然后把食物灌到四肢为身体所受用,这胃也包括小肠。
有一天胃太弱了,消化力不好,微弱的原因就是脾脏跑到胃下方的血热度不够了,动能不够,食物在胃里面蒸化腐化掉了,可是并没有完全吸收,谷物盖起来发酵后成白白的津液,是人能吸收的津液,如果滤过性病毒跑到脾脏里,食物磨碎没有完全消化,旧的食物停着,新的食物下不去,胃口就不好,脾在横膈膜的中间,脾脏在右边,肝脏在左边,病毒进入三焦淋巴系统还没有好时,就进入脾脏,旧的食物产生的营养,身体又不能受用,这白色的津液越积越多,累积起来,脾湿就越来越大,脾脏就越来越大,一肿大,恶性循环,胃就越来越小,胃被剂小了,所以脾脏大的人会恶心,吐出来都是白色的津液,下利也是湿的、溏的,就是津液没有办法消化,就是西医讲的高蛋白,所以腹水的水都是营养液,因为功能丧失掉了,吸收不了,这功能丧失是日积月累下来的,十几二十年得病还没有死,把这津液排出去,就是治脾的观念,排津液的同时,要把胃加强起来,胃弱会让脾脏的功能变的不好,脾脏肿大会让胃弱,这是恶性循环,肇事就是先病在少阳没有治好,让它进来,所以平常胃不好的人就要调理好,刚开始就用小建中汤调理,不要等到脾肿大才去治疗。
二百八十七、「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若下之,必胸下结鞕,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气解伤寒论太阴篇
气解伤寒论太阴篇273.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太阴之为病,就是太阴病证。
太阴病证是胃家虚寒,与阳明病证胃家实热相反,即里虚、里寒者属太阴,里实、里热者属阳明。
太阴病证简称太阴证。
太阴证腹满而吐,乃为里寒之脾气不升、里虚之胃气不降,寒饮结滞胃肠,故腹满;寒饮上逆则吐;寒饮作痞故食不下;寒饮浸渍大肠故自利益甚。
时腹自痛、时痛时不痛,是虚证疼痛特点,若误以实证疼痛而下之,则使胸下亦虚,阴寒益甚,寒湿邪气乘虚又聚结于胸下,必胸下结硬。
太阴时辰为亥子丑上,此时天之阳气为日没入夜,人与天应,人之卫气亦入阴入脏。
如《黄帝内经》曰:“卫气者,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此气得阳(日)而外出,得阴(夜)而内搏,内外相薄,是以日作。
”常人在太阴时辰上感受风寒,多表现为寒邪直入胃肠之腹满而吐,自利益甚。
274.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太阴中风,是在太阴时辰上发病为中风,太阴中风不是太阴病证。
四肢烦疼,为表有邪气,法当阳脉强。
阳微阴涩而长者,指脉象寸微、尺涩而长。
阳脉微,是阳脉由强变微,也是表邪由强变衰,此为邪风衰退。
尺脉涩者为里虚,如经曰:“脉反微涩者,里虚也。
”里虚者不应当脉长,故此脉长者则为里气来复。
里气来复,表邪衰退,正复邪却,必为欲愈。
凡中风者,法当阳脉强,如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就是寸浮而尺弱,也就是寸不弱而尺弱;阳明中风“脉浮而紧”或“脉弦浮大”,也是寸脉不弱;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为气上冲至头目,必然寸脉不弱,如经曰:“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脉弦细头痛发热者,为有力细长之脉,若为无力细长之脉,则为欲愈之象。
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和太阴中风“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类同。
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是由脉不浮变为稍微浮,脉稍微浮是阳气来复。
厥阴中风初得病时,必然阳脉强,否则不能称其为中风。
275.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第八章太阴病纲要
第八章太阴病纲要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从这一章开始,我们进入三阴病的讨论,这里先来看太阴篇。
太阴篇是《伤寒论》中条文最少的一篇,仅8条原文。
从这8条原文看,它主要讨论太阴脾土的问题。
而太阴肺金基本没有涉及。
太阴篇8条原文,而我这里又正好是第八章讨论太阴病,这本来完全出于无心,只是写到此处的时候,才发现这个偶合。
可无心之中又似有心。
邵康节是宋代的易学大师,他有一本很著名的《梅花易数》,该书中谈到了八卦与数的对应关系,这个关系分别为: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坤为土,坤数为八。
这又暗合了太阴篇的条文数。
数的问题真奇妙。
下面我们来讨论太阴篇的第一个问题。
一、太阴解义1.太阴本义太阴属脾土,这是很明确的问题。
但是,我们在"本义"这样一个立题下来讨论太阴,却免不了要扯得宽远一些。
太阴这样一个名相,除了土的意义外,还有其他的意义吗?有!这个意义就是水。
所以,从太阴的本义讲应该看到水土这两个问题,它是水土合德。
水土合德很重要,我们这个宇宙,我们这个世界,乃至我们这个人,如果水土不合德,那是很难想象的。
那生命就根本无法延续下去。
我们讨论太阴的本义,很重要的就是要弄清这个水土合德。
(1)太阴者,言脾土也太阴主脾土,在很多经文里都明确地提到过,因此,太阴脾土在经典方面是有充分依据的。
像《素问·太阴阳明论》、《素问·诊要经终论》、《素问·五常政大论》以及《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里面都很清楚地谈到太阴脾土的问题。
另外,《素问·金匮真言论》里也谈到脾土的问题。
但它不从太少讲,它从阴中之至阴讲。
给脾土起了一个"至阴"的名字。
脾土为什么为至阴?或者倒过来,至阴何以为土?这里有两个说法:其一,至是什么?至是最的意思,极限的意思。
用英文表示,可能就是加后辍---est,最高级。
这个意思大家可以琢磨"至高无上"这个用词。
《伤寒论》太阴病概说
《伤寒论》太阴病概说概说太阴为三阴之首,太阴病是三阴病的初始阶段。
病入太阴,疾病由阳转阴,机体抗病能力衰减,脾阳虚弱寒湿内盛,升降紊乱,星现出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等症状。
故太阴病病位在里,病性属阴,具有三阴病的共性,为里虚寒证。
太阴,包括足太阴脾与手太阴肺。
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内侧端,上行过内踝前线沿小腿内侧,交厥阴经脉前,沿大腿内前侧上行,人腹,属脾络胃。
太阴病以足太阴脾病为主,因手太阴肺主皮毛、司开合,感邪后多为表证,故手太阴肺之病变亦属太阳病范畴,已在太阳病篇论述。
脾主腹,主运化,主升清,主肌肉,主四肢。
而脾与胃为表里,两者以膜相连,生理上相互配合,病理上相互影响。
胃主多纳,腐熟水谷,而水谷精微的转输,则依赖于脾气的运化,肺气的敷布,才能内养脏腑,外濡四肢。
脾主升,胃主降。
脾主运化,以升清阳,为胃行其津液,故脾胃的功能协调,则清阳得升,浊阴得降,精微四布,水湿运行,以维持水谷精微和水液代谢,而健康无病。
若邪犯太阴,寒湿留滞,脾阳不足,运化失职,升降失和,则形成太阴病。
故太阴病以脾阳虚弱,运化失司,寒湿内盛,升降紊乱,为其主要病理特点。
太阴病的成因,大体可归纳为三方面:其一,先天禀赋不足,脏气虚弱,而脾阳素虚,寒湿直中;其二,内伤生冷,或过服苦寒攻伐之药而使脾阳受损,健运失司;其三,太阳病、阳明病误治或少阳病失治,导致脾阳受损,外邪内侵。
例如,太阳病误用下法,邪陷太阴;或阳明病过用苦寒之品,诛伐太过,中阳受损,邪入太阴等,皆属疾病由阳转阴。
太阴病证,以脾脏虚寒,运化失司,升降失和为主要特征,故证以腹满时痛,呕吐,食不下,自利不渴等脾虚寒证为主。
此外,因牌主腹,太阴病位在腹,又有太阴腹痛证,因脾家气血不和所致,以腹满时痛,大实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若太阴寒湿在里不解,郁而发黄,亦可形成太阴发黄证。
若风邪伤于太阴经表,证见脉浮、四肢烦疼等,则为太阴表证。
太阴病的治疗,仲景提出“当温之”为治疗大法,即温中散寒,健脾燥湿为主,宜理中汤(丸)、四逆汤一类方剂。
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第四章辨太阴病脉证并治太阴病是由脾阳虚弱、寒湿阻滞而引起的以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为主证的疾病,也称里虚寒证。
第一节太阴病辨证纲要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273)【提要】太阴病辨证提纲及治禁。
病因病机:脾阳不足,运化失职,寒湿内停,升降失调。
腹满---中阳受损,寒湿内停,气机阻滞时腹自痛(时轻时重,时作时止)----寒湿内阻,气机不畅食不下----脾虚不运,纳化失司吐----胃气上逆利----气机升降失调,脾气不升太阴腹满脾阳不足,寒湿郁滞腹满时减,复如故,伴下利阳明腹满肠间燥屎阻结腹满不减,减不足言,伴便秘太阴虚寒腹痛的特点是:A.时腹自痛B.腹满而痛C.下腹部疼痛D.上腹部疼痛E.下利腹痛『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太阴虚寒腹痛的特点是时腹自痛。
第二节太阴病本证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277)【提要】太阴病的主证、病机和治则。
自利---寒湿下注不渴---寒湿内盛属太阴----见273条提纲证病机:脏有寒-----脾阳不足,寒湿阻滞治则:当温之-----温中散寒,健脾燥湿方药:四逆辈轻者:太阴虚寒----理中丸(汤)重者:肾阳亏虚----四逆汤第三节太阴病兼变证一、太阴兼表证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276)【提要】论太阴兼表的证治。
【辨治要点】病机:素体脾阳不足伴风邪袭表,营卫不和。
主症:发热恶寒,四肢疼痛,食少纳差,脘腹胀满,便溏,脉浮。
治法:调和营卫,温阳和里。
方用桂枝汤。
二、太阴腹痛证本太阴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279)【提要】论太阳病误下邪陷太阴的证治及脾虚气弱者当慎用攻伐之品。
【方义】桂枝加芍药汤即桂枝汤倍用芍药而成,桂枝加大黄汤即桂枝加芍药汤再加大黄二两而成。
【辨治要点】①桂枝加芍药汤证病机:脾伤气滞络瘀。
主症:以腹满时痛为主症,无食不下、呕吐、下利等明显的脾虚寒湿证。
伤寒论--太阴病篇(七版)
大实痛—泄热消滞—桂枝加大黄汤
❖ 讨论:
太阴病误 下二种转归
273条“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为脾阳重伤
及表现
279条“腹满时痛”脾胃气机不和
时272腹97“3自腹腹痛满满,时痛”机尽理相不同“里里大虚虚实不并痛甚有”兼下有利气气—滞滞四瘀郁逆阻滞辈脾脾络络
2020/3/7
—伤寒桂论 枝加芍药或桂枝加大黄汤11 。
❖ 提要:太阴阳复的机理与表现
❖ 分析:
伤寒脉浮而缓 辨表证不在太阳而在太阴
20手20/3足/7 自温(要点) 伤寒论
14
太阴当 经曰:“实则阳明,虚则太阴”
发身黄 199条所述阳明湿热发黄,太阴当寒 湿发黄
暴烦下利
脾阳恢复所致表现—脾家实
日十余行必自止
原文187: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
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行并
行。可见脾胃肺功能关系密切。此外,肺之肃降
尚须大肠传导功能配合,这些功能完成又依靠其
经脉互相沟通,共同完成水谷精微四布,水液运
行。
2020/3/7
伤寒论
2
但是从太阴病篇原文记述仅仅讨论了脾胃功能, 尤其是脾主运化水湿内停的病变。肺虽属手太阴, 但论中条文未涉及肺的生理病理,也没谈及脾主 运化水谷精微方面问题。
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
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
也。
❖ 提要:太阴阳复太过转出阳明
2020/3/7
伤寒论
15
❖ 分析: 大便硬者 太阴阳复太过,由湿化燥转出阳明
以一症概其余故云“为阳明病也”。
余外内容同278条
2020/3/7
伤寒论
16
伤寒论太阴病条文
伤寒论太阴病条文
《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其中太阴病是其中的一个病种,下面是《伤寒论》中关于太阴病条文的一些内容:
1. 太阴者,足厥阴之经也。
发其汗,头卓然汗出脓血。
汗先出颈中,而后脐下汗乃沾。
2. 太阴之病,下重上轻,呕脓泄血,四肢厥逆,表热而反无汗,咽干不渴,大便难而小便易也。
3. 太阴病未解,下利清谷,小便不利,大便难也。
4. 若太阴病,四逆胸满,脉微细,面反有热,下利清谷,此为欲解,而反更困。
5. 太阴病,胃中寒,当是之时,食则呕,渴而引饮,饮则吐,口干引水,水入即吐,色青,时自欠也。
以上是关于太阴病的一些条文,描述了太阴病的症状特点以及对应的治疗方法。
伤寒论-太阴、少阴、厥阴病篇-期末复习资料全
一、太阴病提纲(273)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假设下之,必胸下结硬。
病机:脾阳虚衰,寒湿困滞病症:腹满、吐、食不下、自利、腹痛治禁:下。
【解析】中阳虚而浊阴上逆,故胸下结硬。
二、太阳病欲解时〔275〕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第二节太阴病证〔277〕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
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病机:脾脏虚寒。
主症:自利不渴。
治法:温中祛寒。
如四逆汤、理中丸。
【解析】太阴自利,脾脏虚寒。
少阴自利,脾肾两虚。
阳明自利,热结旁流。
第三节太阴病兼变证一、太阴病兼表证〔276〕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解析】太阴病里虚寒兼表证,里寒不甚,故先解表,用桂枝汤。
〔无汗亦可用桂枝。
〕病机:太阴病里虚寒兼表证,里寒不甚。
治法:发汗,调和营卫、解肌祛风。
二、太阴病腹痛证〔279〕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词解】腹满时痛:腹满疼痛时轻时重。
大实痛:腹满痛甚,或腹痛拒按,或大便不通。
【解析】太阳病误下伤脾。
桂枝加芍药汤病机:脾虚失运,气滞络瘀。
主症:腹满时痛。
治法:通阳健脾,活络缓急止痛。
桂枝加大黄汤病机:脾伤气滞,络瘀兼实邪。
主症:大实痛。
治法:和络止痛,兼通实滞。
〔280〕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
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解析】脾胃虚弱,慎用酸苦。
第四节太阴病预后一、太阴中风欲愈候〔274〕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脉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解析】太阴中风,指脾阳素虚、寒湿盛之人感风邪。
四肢烦疼:脾主四肢。
脉浮取微:邪气渐轻,外邪将解。
沉取涩:脾虚气弱夹湿邪。
二、太阴阳复自愈证〔278〕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
太阴当发身黄,假设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
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
〔187〕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
伤寒论纲要~太阴篇
伤寒论纲要~太阴篇第五章太阴篇第⼀节概说太阴病是⼀种脾胃虚寒的证候,是病情趋向衰退,脾胃机能减弱的疾病,太阴居三阴之⾸,它在三阴中症状较不复杂及病情亦较轻浅的疾病。
太阴病的成因:(⼀)藏有寒:因患者素来脾胃虚寒,初发病即能形成太阴症状或由于脾胃素虚,外邪传⾥,从寒化⽽成的。
(⼆)阳经误治引起:因误治损伤脾⽽形成。
如原⽂279条“太阴病,医反下之,因⽽腹满痛者,属太阴也……。
”⼆、太阴病的病机:内经“脾主为胃⾏其津液者,”这说明脾的主要作⽤是运化津液,升清降浊供养全⾝的营养,⼜“脾恶湿,湿⽓太胜,则其运化之能⼒不⾜,升清降浊的功能失常,表现为腹胀满,⾷不化,若⽔湿停滞肠胃则⼤便泄泻,上逆为呕吐。
因下焦⽓化未伤,津液犹能上承,故多见⼝不渴。
所以太阴病下利⼝不渴,不发热是特点,内径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虚寒,⽓机不化,则腹部满闷,寒⽓阻滞则见时腹⾃痛。
⼆、太阴病的主要脉证:主证:腹满⽽吐,⾷欲减退,时腹⾃痛,⼿⾜温,⼝不渴,但不发烧,亦是特点。
脉象:多濡弱或迟缓。
第⼆节太阴病的辨证论治太阴与阳明互为表⾥,关系较密,可互相传变,如阳明病久⽽虚者可转为太阴;(太阴病中阳渐复者可转为阳明)。
阳明病为燥热伤津的⾥实热证,太阴病逝寒湿为患的⾥虚寒证。
显然⼆经得病证是根本不同的,但亦有症状易混故必严加区别,如腹部满痛是太阴与阳明共见的主要症状,但太阴病是隐隐的时腹⾃痛,且⼤便⾃利,腹满时减,喜温⼿按,多不⼝渴,⽽阳明腑证的腹满痛是腹痛较甚,拒按且⼤便秘结。
若辨证不清,将太阴病误为阳明腑证,妄⽤攻下,就会重伤胃阳,造成胸下结硬的不良病变。
(原⽂273条)。
太阴病亦有兼轻度表邪⽽出现脉浮等表证症状者,此即“太阴中风,”它和太阳表证及少阴两感证不同,须予以区别。
太阴病是⽆热⽽⼿⾜⾃温,太阳病则早晚必现发热;少阴病则有四肢厥冷。
太阴病为脾胃虚寒,寒湿内盛的疾患,所以治法当以健脾、燥湿、温阳,散寒为主,但太阴病亦有兼存表证者,故必须权衡轻重按标本缓急的原则表证偏重的先解表,⾥证为急得则先治⾥,总之,要按照病情,随证灵活⽤药,亦不能拘守于某⼀成⽅。
《伤寒六经求真》?第七编:太阴病篇第三章:太阴病阳虚里寒病势
《伤寒六经求真》第七编:太阴病篇第三章:太阴病阳虚里寒病势1、“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本条冠以太阴病,即概括下利腹疼脉弱等证。
但脉不弱而浮,然而“太阴病脉浮缓者虽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若下利止而脉浮发热的用桂枝汤解表。
条文中“脉浮者”三字即概发热。
若无表热便无病可治。
仲景文中多用脉浮概表证而言,因表证脉必浮。
本条必须注意:非桂枝汤能治太阴病,而是太阴下利止后而脉浮发热的方可桂枝汤。
因仲景文中有“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仲景又有:“下利清谷,不可攻表,汗出必胀满。
”从病理上看,先治里后治表是符合人体生态规律的。
因发汗祛邪法必须建立在机体内动力强盛的基础上才可成功。
若内有下利清谷,气血内趋,津液下夺,反而以桂枝攻表是必不能成功的。
所以必须待内动力恢复,亦即利止而清便自调,方可有祛邪出表的基础。
从仲景六经证治的理法看,本条桂技汤并非是治太阴下利,乃是治太阴利止后的脉浮发热身疼。
但医宗金鉴却说:“即有吐利腹满时疼一二证,其脉不沉而浮,便可以桂枝汤发汗,先解其外;俟外解已,再调其内可也。
”金鉴这一说法是与仲景六经理法相违背的。
这种顺文作注,不解仲景文字的互相阐发的体例,是难免要出现这类错误的。
2、“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
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
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此条是误下太阳而转变太阴。
下利清谷而身疼不去,成为太阳与太阴并病,脉若不浮不得为太阳太阴并病。
因脉沉或弱身不发热而疼痛为少阴表寒。
在临床上,脉浮与发热是并行的;病理上脉浮发热是一致的。
本条若下利清谷身疼而脉沉恶寒无热,是太阴少阴并病,以四逆汤助阳温里。
利止而身疼不去脉沉恶寒无热的,当以附子汤助阳温经以治身疼。
若脉浮发热而身疼痛则须以桂枝汤解表,附子汤四逆汤则不中用。
若身热脉浮而下利清谷则不得为太阴下利,而是阳性病理过程,当于葛根汤、葛根芩连汤等证中求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文277: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
也,当温之寒湿下注 故“属太阴”前后
自利不渴 言寒湿属阴
互应文法—症状
示里虚寒证
以其脏有寒故也— 脾虚失运,寒湿阻滞—病机 当温之—温中散寒,健脾燥湿—治则 四逆辈—理中、四逆、真武汤等—方药
❖ 讨论: 为何不直接具体方药而以“四逆辈”? 从病机:脾阳与寒湿消长。
从脏腑相关论:脾肾关系甚密切。
体现仲景不株守一方是辨证论治精神或 视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施治” 的实例示范。
原文概括了太阴主证、病机、治则方药 于一条原文中并不多见。
第三节 太阴病兼变证
一、太阴兼表证 原文276: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
汤。 ❖ 提要:太阴表证的证治 ❖ 分析: 脉浮 太阴里虚寒证不甚而 宜桂枝汤 可发汗 有发热恶寒四肢烦痛
以一症概其余故云“为阳明病也”。
余外内容同278条
第五节 太阴病欲解时
原文275: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 讨论:
太阴病误 下二种转归
273条“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为脾阳重伤
及表现
279条“腹满时痛”脾胃气机不和
时272腹97“3自腹腹痛满满,时痛”机尽理相不同“里里大虚虚实不并痛甚有”兼下有利气气—滞滞四瘀郁逆阻滞辈脾脾络络 —桂枝加芍药或桂枝加大黄汤。
原文280: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 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 弱,易动故也。
二、太阴腹痛证
原文279: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 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 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 提要:太阴误下,邪陷太阴的证治
❖ 分析:
腹满时痛—太阴误下,中焦脾胃气机不和气滞 瘀阻脾络
大实痛—腹满时痛的重证
❖ 治法:
腹满时痛—通泄湿热以安脾络—桂枝加芍药汤
大实痛—泄热消滞—桂枝加大黄汤
但是从太阴病篇原文记述仅仅讨论了脾胃功能, 尤其是脾主运化水湿内停的病变。肺虽属手太阴, 但论中条文未涉及肺的生理病理,也没谈及脾主 运化水谷精微方面问题。
二、太阴病机
平素脾虚
脾虚失运
风寒直中太阴 寒湿内阻 两者互为因果关系
三阳误治转属
三、太阴临床特征 腹满 时腹自痛 呕吐下利,食不下
四、治则:温中散寒 健脾燥湿四逆辈
辨太阴病脉证并 治
概说
一、太阴生理
❖ 太阴之气:脾胃及其经脉功能综合体现。
胃主受纳腐熟,脾主运化。胃之腐熟是脾主运化 之基础,脾的运化又促进胃之受纳腐熟,可见脾 胃关系甚为密切。脾主运化精微与水湿又须赖肺 的肃降,乃能水精四布。五行并行,此即经曰: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 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行并 行。可见脾胃肺功能关系密切。此外,肺之肃降 尚须大肠传导功能配合,这些功能完成又依靠其 经脉互相沟通,共同完成水谷精微四布,水液运 行。
❖ 提要:承279条再告诫,太阴脾本为虚,若有 279的病理机转,在治疗时应用白芍、大黄之 时应谨填。同时本条文补述太阴病主脉一弱
三、太阴发黄证
原文259: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 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以为不可下也,于寒 湿中求之。
❖ 提要:太阴寒湿发黄的成因、机理及治禁
❖ 分析:
伤寒 —脾阳受伤 ↑过汗 寒湿中阻
太阴当 经曰:“实则阳明,虚则太阴”
发身黄 199条所述阳明湿热发黄,太阴当寒 湿发黄
暴烦下利
脾阳恢复所致表现—脾家实
日十余行必自止
原文187: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 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 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 也。
❖ 提要:太阴阳复太过转出阳明
❖ 分析: 大便硬者 太阴阳复太过,由湿化燥转出阳明
身、目、溲黄 温中散寒
黄如晦暗
化湿退黄
切忌攻下
此即“寒湿在里不解故也”
第四节太阴病预后
原文278: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紧在太 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 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 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
❖ 提要:太阴阳复的机理与表现 ❖ 分析: 伤寒脉浮而缓 辨表证不在太阳而在太阴 手足自温(要点)
阳明:实热内阻,腑气不通,腹满不减。 腹满 太阴:脾虚失运,寒湿内阻,腹满时减。 下利— 脾气不升,寒湿下注 益甚— 脾阳与寒湿消长所定,为临床难点、要点 呕吐 脾病及胃 食不下 胃气上逆
❖ 治禁:从病机,主证分析,忌下是无疑,若下, 脾胃大伤,寒湿愈甚至凝结故云 “必胸下结硬”
第二节 太阴病本证
五、归转
脾阳恢复太过—阳明病 脾阳恢复利止—病愈
取决于脾 阳恢复程度
小便不利—寒湿发黄
第一节 太阴病辨证纲领
原文273: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 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鞭。
❖ 提要:述太阴病的提纲证 ❖ 分析: 腹满—脾阳受伤、运化失职、寒湿内停、气机
不畅。为太阴之特征,亦属主证。